一、天津市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周玲吉[1](2017)在《高校旧住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迅猛发展,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近年来成为我国规划界乃至全社会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高校旧住区作为老年人最为集中的老旧住区之一,同时作为单位制旧住区的典型代表,其无论在空间设施还是管理服务上都具有着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典型性、特殊性和实践必要性。本文首先针对本次改造研究的主要服务对象即高校旧住区老年群体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研、访谈、SPSS软件分析等形式,掌握高校旧住区老年群体的构成特点、公共空间活动特征以及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以“老”为本的新视角,更注重人的需求,保证高校旧住区适老化改造不仅仅停留在空间形态的研究上。进而对当前高校旧住区公共空间环境的适老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了解老年群体对公共空间环境的使用评价以及居民对适老化改造的态度和意愿,从空间布局、设施配套和管理服务等多个层面总结高校旧住区现存的不适老性问题。通过服务对象和改造对象双线并行研究,明确本次改造重点、方向和目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适老化社区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在理念原则、策略方法、实践内容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经验,以指导本次适老化改造研究。在高校旧住区适老化改造原则上,本文提出以“老”为本、健康需求导向、维系邻里网络、精英主导参与、生态可持续、无障碍设计和智慧管理七项原则;在适老化改造策略制定上,从空间层面、设施层面和管理体系三大板块落实可行性策略:适应老年活动特征的空间改造策略、针对老年多样需求的设施更新策略以及多方协作的运营管理保障提升策略。最后,以天津大学四季村为例,进一步对其不适老性进行分析,运用前文构建的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改造框架体系进行改造实践应用探索。通过本文研究,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上共同保障旧住区适老化改造,搭建以老人为核心的住区服务体系,旨在为以老年为主的各年龄层居民创造宜居、活力、安全、交往友好的居住环境,也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孟怡然[2](2018)在《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学校的发展沿革受到了天津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同时与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也见证了天津的城市变迁。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分为东院、院部和南院三个部分,是较典型的20世纪50-60年代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高校建设布局。位于老校区东院的北洋大学堂旧址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且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世界建筑遗产名录”。本论文将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三个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现状的调研和档案搜集与整理,总结其校园规划的历史沿革和建筑遗产现状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的校园规划、主体建筑排列组合方式、轴线组织方式和模数控制等设计手法均保留了建国初期苏联校园的规划模式,老校区的教育建筑也延续了北洋大学堂旧址的建筑风格,建筑遗产的建造技术、立面设计和平面布局等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研究意义。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作为包含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北洋大学堂旧址在内的近代高校建筑群,在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政治情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论文并将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置于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的大背景中做对比,分析研究教育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政治价值、情感价值和再利用价值。通过对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深入地、系统地分析研究,总结建筑遗产及其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的具体情况从宏观层面的校园规划到中观层面的校园景观绿化和建筑周边环境,以及微观层面的建筑单体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期望能使这些建筑建筑遗产和校园文脉得以延续和发展,并对未来教育建筑遗产的保护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沈若宇[3](2019)在《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教育发展自“癸卯学制”以来,已走过110余年。国内基础教育已完成普及阶段,然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际校际差距明显,学校空间严重超载,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等问题依然存在。以适应知识传授为主旨的现行中小学校建设规范标准在实践中被质疑或更新;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追求高标准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全面提升中小学校空间环境品质,适应教育理念发展之需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我国地域面积较大,城际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理念发展的同时,主要以北京及深圳为代表借鉴城市,并立足于西安市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国内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发展困境,以创新型育人教改为依托,运用建筑计划学“空间与行为相适应”理念及田野方法,在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进而结合就学人口预测,以规模为指导,研究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的方法与模式。首先通过对教育理念发展的梳理,明确教育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与校舍空间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国内城市小学校舍空间的现状困境,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优质城市小学影响因素及其空间需求的分析,明确教学空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结适应教育理念发展的城市小学校舍空间需求,并通过校舍空间关系分析,探索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并结合学社空间共享探索,为城市小学校舍空间的适应性发展提供明确目标。再者以学生就学通勤方式,合理就学通勤时间为指导,结合学社共享空间交通组织,明确城市小学服务范围,为就学人口的预测提供合理的空间限定。同时以学生家庭居住空间为出发点,通过对居住空间与就学人口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统计学研究方法,构建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模型。为城市小学校舍规模的确立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最终以西安JH小学群4所学校为具体案例,通过优化学区空间,明确就学人口预测范围,确立4所学校空间规模,进而分析各校达到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的具体措施。并在核心片区具体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需求指导规模的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思路,并通过供需关系影响下的城市小学分类,构建了结合学社空间共享发展的校舍空间优化与空间再造计划模式。本研究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梳理了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及其空间优化模式,并获得以下结论:总结了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以学校合理空间服务范围为指导预测城市小学就学人口,进而探讨城市小学学区就学供需关系;以就学供需关系指导学校空间规模,总结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研究,是涉及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复杂过程,因而,后续研究工作开展将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与标准的关系分析,学社空间共享对校内空间潜力的影响,大数据在就学人口预测方法中的应用以及学区空间组织原则对学区划分的影响等等环节拓展,进而促使我国基础教育逐步走向优质且公平的教育时代。
朱鹏颖[4](2020)在《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高校老校区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对它的保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很多高校陆续搬迁至新校区,在对老校区的处置或利用上,部分院校面临着诸如多校区使用和管理等难题,很多地方性高校的老校区在整体搬迁后面临着闲置、废弃或者拆除的命运。一些校园风貌古朴、文化气息浓厚、建筑功能完好、校园设施完善的老校区进行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后,使其以新的功能继续发挥本身的价值,对老校区的保存、优化和整合城市空间资源、推进城市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数量众多的地方性一般院校整体搬迁后闲置的老校区,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归纳分析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以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继续使用的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校老校区包括满足教学用途之外的多种可能。并对其功能置换后园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了普适性的研究。最后对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做了更新设计。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今后闲置高校老校区的功能转化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的框架。第二章:老校区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处置和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方式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置换模式的选择与分析。论述了老校区功能置换和再利用的几种模式的可行性及相关思路。第四章:更新策略。从前期调研评估、校园处置方式、园区总体规划、建筑、景观等多个方面对功能置换后的老校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展开了论述,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更新策略和建议。第五章:案例设计实践研究。对整体搬迁后河北工程大学闲置老校区进行了基于功能置换的更新设计实践,与文中涉及的功能置换理论和更新策略进行了验证,也是对研究主题的深化,希望为相关的项目提供参考。
李雪[5](2018)在《基于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知老化趋势的逐渐来临,传统社区已经无法满足高知老人群体的社区居家养老需求。高知老人与非高知老人的重要区别在于对精神生活质量和社区空间品质的高要求。社区公共空间是他们康体健身、精神交流、学习娱乐等精神需求行为发生的必须场所。然而,既有的高知老化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在原有建设以及现状改造中,皆较少考虑他们的多元化、特殊化、高端化需求。高校附属社区作为高知老人最为集中的典型社区,无论从空间设施还是环境管理,都具有适老化更新的理论研究性和应用实践性。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适老化更新的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在规划理念、原则策略、实践方式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本次研究高知老化社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指导,并确定了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具体构成。然后在初步调研高知老人生理、精神、社会关系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总结高知老人对公共空间的普遍性需求和针对性需求,明确能够全面概括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12个主观影响因子;从空间场所、公服设施、社区环境和管理服务四方面选取能够全面描述社区公共空间组成的28个客观物质要素;在基础理论依据的指导下,以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指导社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为理念构建本研究的核心作用体系。为进一步明晰二者的关系,深入调研和实地勘测天津市6个典型高校附属社区,将数据导入核心作用体系做相关性分析,定量化研究社区公共空间对高知老人精神健康需求的不同层次的影响。最后,依据上述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满足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对策。本研究从规划设计手段和管理服务方式两方面提出高知老化社区适老化更新对策,旨在为高知老人提供安全友好、活力宜居的社区居家养老环境,为当前城市居住环境更新提供借鉴,更是为未来社区的适老化建设探索新模式。
董赤[6](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刘彤[7](2020)在《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园普惠化推进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建立“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需依法依规进行清理整治。小区配套民办营利性幼儿园作为此次治理的首要目标,面临着向普惠性幼儿园转型的迫切要求。然而从营利到普惠的转型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收费定价、办园理念等核心要素,势必对幼儿园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从总体上来说,小区配套园向普惠性转型是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一剂良方,但幼儿园如何应对转型带来的冲击;政府如何实现“有质量的普及”才是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的绪论部分对研究的缘由、意义、方法、现状以及核心概念进行了逐一梳理。研究的第一部分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了解小区配套园的政策发展趋势,并聚焦于武汉市对小区配套园转普治理的具体要求与政策依据。第二部分以武汉市洪山区J小区配套的一所民办园为例,深入探究新政策背景下该园的普惠性推进过程。首先,通过问卷法对案例园附近的小区配套普惠园家长进行调查,明晰家长对“普惠性幼儿园”的了解度、满意度以及相关利益诉求,呈现案例园所在区域的小区配套普惠园的布局现状。其次,通过对案例园园长的访谈调查,详细记录该园的普惠性转轨经历,了解政府给普惠园的收费定价、财政补贴、扶持和督导情况,深入探讨其实践经验和成长困境。第三部分从政府的扶持力度与督导情况、幼儿园的资金困境、社会各界对普惠性政策缺乏了解几点出发,总结案例园在普惠性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政府、社会、幼儿园三个维度展开对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园的普惠性转轨对策分析,探讨在经费受制的情况下幼儿园如何保障教育质量不受影响,以期为广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办园者提供经验借鉴和具体建议,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份普惠性发展参考,同时丰富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杜海龙[8](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朱文珺[9](2014)在《高等院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家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停止实物分房,高等院校周转房制度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为新进校教职工提供过渡性的居住之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周转房在各高校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稳定教师队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有益的尝试。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高校教师周转房缓解教师住房压力的作用更加凸显,与此同时也在管理中出现了房源缺口急增、制度执行力低下、程序有失严谨、监管不够到位、良性流动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优化完善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健康良性发展。本文所论述的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包括研究的背景和动机;高校周转房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史;国内高校周转房管理现状及分析;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和成果评价;结论与展望。本文立足于高校教师周转房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在对国内多所高校周转房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直击周转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周转房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从周转房房源的开拓与利用、规范周转房申请准入程序、健全周转房退出机制、完善周转房使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周转房信息管理系统、营造良好的周转房租住氛围等六个方面,系统地对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设计后的周转房管理模式进行了效果预期和展望,进一步提高周转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实现高校周转房良性流转的运行状况,为高校师资人才队伍的稳定以及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作用。
刘宁[10](2014)在《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规模的大学园区建设始于21世纪初,此后各地便纷纷兴起了建设大学园区的热潮。虽然在中国辽阔的国土面积上各地区各城市存在着极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但是对大学园区建设的热情与巨额投入却是不相上下的。虽然各地对绝大部分新建的大学园区都冠以“大学城”的称号,然而通过对大学城概念的辨析以及世界范围内大学与城市关系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目前建设的多所大学新校区的空间集聚即大学园区和国外的大学城或科学城有很大区别。大学园区现象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大学在城市中的存在形式。由于中国特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与特殊的发展阶段,所以中国的城市与大学的发展方式也有其自身特色,自然中国的大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方式也就不同于国外。将郊区城市化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与大学园区建设联系起来是知识社会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大学园区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关系,解读大学在城市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园区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内在规律,使大学园区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本论文共分7章。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指出在当今中国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关联的意义。对中国的大学园区建设做了回顾与总结。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关于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一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2章提出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方法。包括集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体系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的城市化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在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发挥影响中的应用。第3章从大学园区对城市有形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大学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大学园区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方式,促进了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变了区域产业结构从而提升了城市化水平。分析了大学园区推动的城市化地区的特点并提出大学园区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一种模式。还建立了一个大学园区选址的定量化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方法用于对是否适宜作为大学园区选址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并针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选址实践进行了评价。还分析了廊坊东方大学园区由于选址不当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作为反例。第4章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大学园区对提升所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大学园区主要从人力资本形成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居住与游憩环境的优化提升、城市社区多样性与包容性、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以及城市品牌塑造几个方面对所在城市的竞争力产生影响。此外针对大学园区知识共享机制创建了进化博弈模型。经过分析得出影响大学园区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第5章首先概括介绍了一些欧洲大学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案例,随后详细介绍了英国剑桥、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这三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并经过多年发展的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的案例。英国剑桥是大学校园与城市社区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大学城发展成为现代高科技城市的典型代表。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为基础发展的硅谷是大学与高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最成功案例。日本筑波学园都市是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开发建设新城的典型案例。它们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给中国大学园区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第6章是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具体案例分析。以天津市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园区即海河教育园区为例研究其与天津城市联动发展的关系。海河教育园区有效的促进天津的城市化,并且提升天津的城市竞争力。更进一步提出海河教育园区如何从大学园区向大学城的发展方向迈进。第7章是全文的主要结论,总结了大学园区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大学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中国大学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一些问题尚未显现,因此未能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更本质化的研究。今后将继续跟踪研究各主要大学园区及其与所在城市联动发展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二、天津市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旧住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趋势背景 |
1.1.2 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对老人的重要影响 |
1.1.3 基金项目契机 |
1.1.4 国家对社区适老化建设的政策支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释义 |
1.3.1 住区和社区 |
1.3.2 高校旧住区 |
1.3.3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 |
1.3.4 适老化改造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对住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对住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优秀适老化社区建设实践及启示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校旧住区老年群体特征与需求分析 |
2.1 高校旧住区老年群体构成特点 |
2.1.1 老年群体数量多比例高 |
2.1.2 空巢老人增长快规模大 |
2.1.3 中低老化老年人为核心 |
2.1.4 邻里关系高业缘渐消隐 |
2.1.5 老年群体高素质厚实力 |
2.1.6 健康状况多慢性主消费 |
2.2 高校旧住区老年群体公共空间活动特征 |
2.2.1 老年群体活动类型与内容 |
2.2.2 老年群体活动时间特征 |
2.2.3 老年群体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
2.3 高校旧住区老年群体活动空间需求 |
2.3.1 适老与共享功能需求 |
2.3.2 品质与文化特色需求 |
2.3.3 健康与专业服务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建设现状与使用评价 |
3.1 公共空间适老化建设现状与使用情况 |
3.1.1 空间布局与规模 |
3.1.2 空间构成与功能 |
3.1.3 空间使用与效率 |
3.2 老年群体对公共空间环境的使用评价 |
3.2.1 老年群体公共空间环境使用评价体系 |
3.2.2 老年群体公共空间环境使用的满意度 |
3.2.3 老年群体对适老化改造的态度和意愿 |
3.3 公共空间适老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
3.3.1 空间功能结构被动性与高校公共空间缺联系 |
3.3.2 设施配套建设单一性与高校设施资源低利用 |
3.3.3 管理运营服务分散性与高知人才资源多忽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旧住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 |
4.1 适老化改造原则 |
4.1.1 以“老”为本原则 |
4.1.2 健康需求导向原则 |
4.1.3 维系邻里网络原则 |
4.1.4 精英主导参与原则 |
4.1.5 无障碍设计原则 |
4.1.6 生态可持续原则 |
4.1.7 智慧管理原则 |
4.2 适应老年活动特征的空间改造策略 |
4.2.1 校住空间一体化架构 |
4.2.2 步行网络连贯性构建 |
4.2.3 绿地景观治愈性提升 |
4.2.4 活动空间共享性织补 |
4.2.5 停车空间综合性改造 |
4.2.6 内外空间平衡性互动 |
4.3 针对老年多样需求的设施更新策略 |
4.3.1 老年活动设施精细化 |
4.3.2 高校设施资源开放化 |
4.3.3 代际交往设施复合化 |
4.3.4 住宅设施功能适老化 |
4.3.5 空间导识标志适老化 |
4.4 多方协作的运营管理机制提升策略 |
4.4.1 政府主导性地位政策调控 |
4.4.2 高校优势性人才资源推动 |
4.4.3 住区智慧型管理平台搭建 |
4.4.4 高知老人自助性管理实现 |
4.4.5 改造系统性指标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实践——以天津大学四季村为例 |
5.1 天津大学四季村概况 |
5.2 四季村公共空间环境现状及问题概述 |
5.2.1 空间布局 |
5.2.2 公共服务设施 |
5.2.3 社区管理服务 |
5.3 四季村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空间改造方案 |
5.3.1 活动空间“局部服务”向“全覆盖”完善 |
5.3.2 道路网络“车行主导”向“步行主导”转变 |
5.3.3 绿地景观“隔离型”向“治愈性”改善 |
5.3.4 空间细部“粗放化”向“文化家园”提升 |
5.4 四季村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设施更新方案 |
5.4.1 公共服务设施“原则化”向“适老化”完善 |
5.4.2 活动配套设施“单一化”向“多样化”增设 |
5.4.3 绿色交通设施实现“无障碍”接驳 |
5.5 四季村住宅建筑适老化更新 |
5.5.1 护理型乐龄公寓植入社区 |
5.5.2 既有建筑公共空间织补 |
5.6 四季村适老化改造运营管理组织体系 |
5.6.1 政府、市场、高校、社区多元主体协作机制 |
5.6.2 政府财政支撑向多元融资经营转变 |
5.6.3 社区、企业、高校联盟搭建智慧养老管理平台 |
5.6.4 社区引导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 |
5.7 四季村适老化改造渐进式更新实施 |
5.7.1 四季村公共空间环境渐进式更新 |
5.7.2 四季村适老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价值 |
1.1.2 现状局限 |
1.2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相关名词解释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教育建筑遗产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问题与展望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1.7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7.1 创新之处 |
1.7.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现状 |
2.1 天津市近现代教育发展背景 |
2.1.1 天津市地域背景 |
2.1.2 天津教育发展 |
2.2 天津近现代教育建筑发展 |
2.2.1 清末时期(1840-1912) |
2.2.2 民国时期(1912-1931) |
2.2.3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1931-1949) |
2.2.4 建国后期(1949-) |
2.3 天津近现代教育建筑遗产现状 |
2.3.1 分布 |
2.3.2 天津市近代教育建筑遗产风貌类型及其特征 |
2.4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建筑遗产在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的价值地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校史沿革及校园规划发展 |
3.1 创办背景 |
3.2 校史沿革 |
3.2.1 建校初期(1903-1929) |
3.2.2 建校中期(1930-1951) |
3.2.3 合并期(1951-1958) |
3.2.4 后期(1958-今) |
3.2.5 校史沿革发展表 |
3.3 重要人物 |
3.3.1 创办人---凌福彭 |
3.3.2 “工学并举”---周学熙 |
3.3.3 “勤慎公忠”---魏元光 |
3.3.4 荣誉校长---潘承孝 |
3.4 校园规划发展 |
3.4.1 建校初期(1903-1907) |
3.4.2 元纬路校区时期(1907-1949) |
3.4.3 “河北工学院”时期(1949-1990) |
3.4.4 建校末期(1990-今) |
3.4.5 其他校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河北工业大学校区建筑遗产现状 |
4.1 东院 |
4.1.1 南北大楼、团城 |
4.1.2 实习工厂及其附属建筑 |
4.1.3 物理楼、化系大楼和北新楼 |
4.1.4 东院1976-1990 年建筑现状 |
4.2 院部 |
4.2.1 教学楼和行政楼 |
4.2.2 院部宿舍楼及其他 |
4.2.3 院部1976-1990 年建筑现状 |
4.3 南院 |
4.3.1 礼堂 |
4.3.2 教学楼、合班教室和工厂 |
4.3.3 南院1976-1990 年建筑现状 |
4.4 校园周边配套建筑 |
4.4.1 教工教学及生活管理发展 |
4.4.2 河北工业大学教工住宅建筑分布 |
4.4.3 教工住宅及其他建筑现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建筑遗产现状问题 |
5.1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现状 |
5.1.1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现状 |
5.1.2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保护面临问题 |
5.2 调研现状问题与小结 |
5.2.1 建筑使用功能问题 |
5.2.2 建筑单体现状问题 |
5.2.3 建筑周边环境问题 |
5.2.4 潜在问题 |
5.3 问题成因分析 |
5.3.1 自然因素 |
5.3.2 人为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6.1 中国近现代教育建筑发展追溯 |
6.1.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
6.1.2 近现代教育建筑发展概述 |
6.2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6.2.1 历史价值 |
6.2.2 艺术价值 |
6.2.3 政治价值 |
6.2.4 情感价值 |
6.2.5 再利用价值 |
6.3 小结 |
第七章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7.1 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目标与原则 |
7.1.1 保护目标 |
7.1.2 保护原则 |
7.2 宏观---校园整体规划保护 |
7.2.1 与非物质文化活动相结合激发历史建筑活力 |
7.2.2 与区域规划及周边业态相结合 |
7.3 中观---绿化景观及建筑环境保护 |
7.3.1 严格控制新建筑高度及风格 |
7.3.2 合理划分建筑保护区 |
7.3.3 分级划定绿化景观及街道保护区域 |
7.3.4 点面结合制定具体保护措施 |
7.4 微观---建筑单体保护 |
7.4.1 分级讨论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与再利用方式 |
7.4.2 保护责任制度落实 |
7.4.3 探寻保护利用的新思路 |
7.5 雕塑、构筑物和纪念物保护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成果 |
8.2 感悟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河北工业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河北工业大学教育建筑遗产保护利用调查问卷 |
附录C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东院南北大楼相关资料 |
附录D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团城测绘图纸 |
附录E 河北工业大学历史图纸档案汇总表 |
附录F 河北工业大学历史照片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相关概念解释 |
1.2.2. 研究对象明确 |
1.2.3.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教育理念对城市小学空间的影响 |
2.1. 教育发展概述 |
2.1.1. 教育起源 |
2.1.2. 教育理念发展 |
2.1.3. 国内教育理念现状 |
2.2. 城市小学及学区发展概述 |
2.2.1. 国内学校起源 |
2.2.2. 学区制度的出现 |
2.2.3. 学区制度的发展 |
2.3. 国内城市小学现状困境 |
2.3.1. 学校发展滞后城市化进程 |
2.3.2. 校舍空间无法满足就学人口的日益增长 |
2.3.3. 学区内无条件就近入学难以实现 |
2.3.4. 班级规模存在普遍超额现象 |
2.3.5. 学校建筑规范难以满足当前需求 |
2.3.6. 校舍空间与教育理念适应性不足 |
2.4.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发展思路 |
2.4.1. 构建适应的教育理念发展的城市小学空间标准 |
2.4.2. 科学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
2.4.3. 以就学通勤时间为主导的就学供需关系分析范围 |
2.4.4. 以规模为指导落实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得以实施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需求解析 |
3.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概述 |
3.1.1. 优质城市小学影响因素 |
3.1.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定义 |
3.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影响因素 |
3.2.1. 城市小学规划用地分析 |
3.2.2. 城市小学体育场地分析 |
3.2.3. 城市小学可比用地面积 |
3.2.4. 城市小学可比容积率 |
3.2.5. 城市小学建筑用地分析 |
3.3. 适应教育理念的城市小学空间需求 |
3.3.1.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
3.3.2. 行政办公用房 |
3.3.3. 生活服务用房 |
3.3.4. 其他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分析 |
4.1.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关系 |
4.1.1. 学校使用面积系数—K值 |
4.1.2. 普通教室空间占比 |
4.1.3. 空间复合利用 |
4.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及指标 |
4.2.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 |
4.2.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 |
4.3.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分析 |
4.3.1.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类型 |
4.3.2.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模式 |
4.4.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容量分析 |
4.4.1. 既有用地学校空间容量 |
4.4.2. 学校规模指导的学校用地规模 |
4.4.3. 城市小学空间容量调整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组织分析 |
5.1. 城市小学服务范围 |
5.1.1. 城市小学服务半径 |
5.1.2. 城市小学服务范围 |
5.2. 城市小学就学距离 |
5.2.1. 城市小学主要就学距离分布 |
5.2.2. 城市小学合理就学距离 |
5.3. 城市小学就学方式 |
5.3.1. 城市小学主要就学方式 |
5.3.2. 城市小学其他就学方式 |
5.3.3. 城市小学就学方式变革 |
5.4. 城市小学就学时间 |
5.4.1. 城市小学就学时间分布 |
5.4.2. 城市小学合理就学时间 |
5.5.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关系 |
5.5.1.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组织分类 |
5.5.2.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关系 |
5.6.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组织原则 |
5.6.1. 学住空间组织原则 |
5.6.2. 学社共享空间组织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6. 城市小学就学人口分析 |
6.1. 就学人口预测方法概述 |
6.1.1. 城市小学布点规划 |
6.1.2. 城市小学学区划分 |
6.1.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思路 |
6.2. 居住空间对就学人口的影响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模型 |
6.3.1. 分析方法选取 |
6.3.2. 影响因素确立 |
6.3.3. 预测模型构建 |
6.3.4. 预测模型检验 |
6.4.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
6.4.1.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单元 |
6.4.2. 居住空间影响就学人口的指标统计 |
6.4.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以西安JH小学群为例 |
7.1. 西安JH小学群概况 |
7.1.1. 西安JH小学 |
7.1.2. 西安JF小学 |
7.1.3. 西安LF小学 |
7.1.4. 西安PT小学 |
7.2. 西安JH小学群学区概况 |
7.2.1. 西安JH小学群现状学区范围 |
7.2.2. 西安JH小学群现状学区矛盾 |
7.3. 西安JH小学群区域就学人口分析 |
7.3.1. 西安JH小学群社区概况 |
7.3.2. 西安JH小学群居住空间统计 |
7.3.3. 西安JH小学群就学人口分析 |
7.4. 西安JH小学群学区范围优化 |
7.4.1. 西安JH小学群服务范围 |
7.4.2. 西安JH小学群服务社区范围 |
7.4.3. 学区边界优化 |
7.4.4. 学校规模优化 |
7.4.5. 就学时间优化 |
7.5. 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
7.5.1. 西安JH小学群学校规模 |
7.5.2. 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
7.6. 本章小结 |
8.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8.1.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
8.1.1. 单一学校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
8.1.2. 多校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
8.2. 城市小学学区供需关系分析 |
8.3. 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分类 |
8.3.1. 供大于求 |
8.3.2. 供求平衡 |
8.3.3. 供小于求 |
8.4.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方式 |
8.4.1. 校舍空间优化 |
8.4.2. 校舍空间再造 |
8.4.3. 城市小学与社区空间共享发展 |
8.5.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1.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标准 |
9.1.2. 城市小学学区就学供需关系 |
9.1.3. 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9.2. 研究创新 |
9.2.1. 结合学区空间指导学校规模及校舍空间计划的研究视角创新 |
9.2.2. 为适应教育理念发展提出城市小学校舍空间适应性指标 |
9.2.3. 以就学供需关系为指导提出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9.3. 研究展望 |
9.3.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 |
9.3.2. 学社空间共享对城市小学校内空间潜力的影响 |
9.3.3. 大数据支撑下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
9.3.4. 学区空间组织原则对学区划分的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式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1:西安JH小学群小学现状图纸 |
西安JH小学 |
西安JF小学 |
西安LF小学 |
附录 2: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
西安JH小学 |
西安JF小学 |
西安LF小学 |
附录 3:西安JH小学群周边社区居住空间统计 |
附录 4:学区划分部门调研问卷 |
附录 5:学校管理部门调研问卷 |
附录 6:专业教师调研问卷 |
附录 7:学生调研问卷 |
附录 8:社区调研问卷 |
附录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现行国家规范与各省市标准对照表 |
(4)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性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老校区 |
2.1.2 功能置换 |
2.2 基础理论 |
2.2.1 城市更新理论 |
2.2.2 城市触媒理论 |
2.2.3 建筑再循环理论 |
2.3 目前高校老校区存在的问题 |
2.3.1 高校老校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2.3.2 知名院校和普通院校对待老校区不同态度 |
2.3.3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处置现状 |
2.4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再利用情况 |
2.4.1 国外高校闲置校园的利用情况 |
2.4.2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实地调研 |
2.4.3 老校区再利用现状分析 |
2.4.4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意向调研 |
2.5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价值 |
2.5.1 历史和文化价值 |
2.5.2 经济和社会价值 |
2.6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影响因素 |
2.6.1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相关政策 |
2.6.2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校园遗产 |
2.6.3 校园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
2.6.4 老校区置换中的利益平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和模式选择 |
3.1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 |
3.1.1 定位明确和融入城市 |
3.1.2 整体协调和空间整合 |
3.1.3 照顾个性和优化环境 |
3.1.4 经济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
3.2 同种功能的置换 |
3.2.1 院校之间的校际置换 |
3.2.2 教育培训园区模式 |
3.3 不同功能的置换 |
3.3.1 适老化社区模式 |
3.3.2 办公及创业园区模式 |
3.3.3 休闲运动公园模式 |
3.3.4 综合性社区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功能置换的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策略 |
4.1 前期调研 |
4.1.1 老校区及周边的调研评估 |
4.1.2 科学合理的制定置换方案 |
4.2 校园处置方式 |
4.2.1 整体更新改造 |
4.2.2 分区置换 |
4.3 整体规划设计 |
4.3.1 进一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
4.3.2 合理分区设计 |
4.3.3 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 |
4.4 建筑更新 |
4.4.1 建筑类型与功能置换 |
4.4.2 建筑的改造 |
4.4.3 建筑风格 |
4.5 景观环境的更新 |
4.5.1 景观构成 |
4.5.2 更新原则 |
4.5.3 更新策略 |
4.6 高校老校区更新运作提升策略 |
4.6.1 宣传保障 |
4.6.2 多方协作 |
4.6.3 政策支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更新设计实践 |
5.1 概述 |
5.2 水电学院校区 |
5.2.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
5.2.2 更新设计 |
5.3 医学院校区 |
5.3.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
5.3.2 更新设计 |
5.4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 |
5.4.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
5.4.2 更新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基于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性 |
1.1.2 我国居家养老建设政策 |
1.1.3 社区公共空间尚待完善 |
1.1.4 高知老人养老缺乏关注 |
1.2 基础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释义 |
1.2.1 基础理论 |
1.2.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规划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 |
1.3.1 国外规划理论及实践综述 |
1.3.2 国内规划理论及实践综述 |
1.3.3 国内外经验小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体系构建 |
2.1 高知老人特性分析 |
2.1.1 自身特征 |
2.1.2 行为特征 |
2.1.3 对社区公共空间的需求 |
2.1.4 高知老人特性小结 |
2.2 作用体系构建 |
2.2.1 作用关系分析 |
2.2.2 作用方法选择 |
2.3 指标要素选取 |
2.3.1 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影响因子分析 |
2.3.2 社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要素量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实证 |
3.1 深入调研范围 |
3.1.1 调研社区选择原则 |
3.1.2 调研社区基本概况 |
3.2 深入调研数据 |
3.2.1 数据获取 |
3.2.2 数据处理 |
3.3 深入调研结果 |
3.3.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3.3.2 实地勘测结果统计 |
3.4 社区公共空间对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影响 |
3.4.1 社区公共空间对普遍性需求的作用 |
3.4.2 社区公共空间对针对性需求的作用 |
3.4.3 公共空间对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影响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对策 |
4.1 基于普遍性需求的更新对策 |
4.1.1 提升步行质量、智慧管理社区,保障“安全性” |
4.1.2 缩短步行长度、避免设施干扰,提高“通达性” |
4.2 基于针对性需求的更新对策 |
4.2.1 选择绿化种类、建立导向系统,注重“标识性” |
4.2.2 绿化与设施共营“自然性”与“私密性” |
4.2.3 多维空间层次、协调社区色彩,营造“丰富性” |
4.2.4 提升社区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满足“舒适性” |
4.2.5 空间功能复合、绿化色彩烘托,促进“趣味性” |
4.2.6 座椅空间和公众参与,引导“交往性”与“归属性” |
4.2.7 设计社区风貌、利用现有资源,延续“文化性” |
4.2.8 提升道路意趣、加强节点体验,增添“品质性”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老年人特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老年人特性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影响因子的调查问卷 |
附录 D 社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要素的调查问卷 |
附录 E 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影响因子调研数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园普惠化推进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响应十九大报告中“幼有所育”的号召 |
2. 落实国家对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园治理的需要 |
3. 个人兴趣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1. 小区 |
2. 小区配套幼儿园 |
3.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城镇小区配套园的相关研究 |
2.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相关研究 |
(五)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思路 |
一、政府支持小区配套园普惠化的政策措施 |
(一) 小区配套园普惠化的国家政策 |
(二) 武汉市政府支持小区配套园的文件概览 |
二、案例园的现实境况调查 |
(一) 案例园的实际情况 |
(二) 调查研究过程及统计 |
1. 问卷调查及统计 |
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三) 普惠性转轨对该园带来的影响 |
1. 积极影响 |
2. 消极影响 |
三、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园在普惠性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1. 普惠性评定标准不清晰,政策推进难度大 |
2. 区教育局监管力度不够 |
3. 民办园资金短缺,融资形式单一 |
4. 民办园的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
(二) 原因分析 |
1. 政府统筹规划落实有偏差 |
2. 幼儿园“摸索式”转制,政策执行缺乏指引 |
3. 民办园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
4. 社会各界对普惠性政策缺乏了解 |
四、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园的普惠性推进策略 |
(一) 加强政府统筹力度 |
1.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扶持与监管力度 |
2.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细化经费投入体系 |
3. 构建幼儿教师权益保障机制 |
4. 对社会进行普惠性教育,加大普惠宣传 |
(二) 激发社会力量投入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
1. 加大捐资助学投入比例,拓展学前资金来源 |
2. 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办园水平 |
3. 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良好风气 |
(三)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积极适应普惠化转制 |
1. 明晰普惠性价值,严格落实政策的相关要求 |
2. 开发多元融资渠道,整合多方资源保障保教质量 |
3. 完善园所管理制度,保障幼儿教师权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对幼儿园园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对武汉市某社区的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9)高等院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校周转房管理理论依据 |
2.1 高校周转房的概念和特征 |
2.1.1 高等院校周转房的概念 |
2.1.2 高校周转房的特征 |
2.1.3 相关概念辨析 |
2.2 我国高校周转房发展历史 |
2.2.1 住房制度改革前住房供应状况 |
2.2.2 住房制度改革后周转房的产生与管理情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评价 |
3.1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体系 |
3.1.1 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 |
3.1.2 国内其他高校周转房管理现状 |
3.2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2.1 房源缺口数量急增 |
3.2.2 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低下 |
3.2.3 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
3.2.4 监督管理不够到位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 |
4.1 高校周转房的建设和开发 |
4.1.1 投资建设、购买或租赁周转房 |
4.1.2 盘活校内有效资源 |
4.1.3 积极申请将高校教职工纳入国家保障房体系 |
4.2 规范高校周转房的准入机制 |
4.2.1 周转房的准入对象界定 |
4.2.2 周转房申请对象的准入公示 |
4.2.3 设立科学合理的周转房申请程序 |
4.3 健全高校周转房的退出机制 |
4.3.1 建立租补分离的动态租金调整机制 |
4.3.2 严格执行违规行为的退出程序 |
4.3.3 实行灵活的补贴发放机制 |
4.4 完善周转房使用监督机制 |
4.4.1 建立周转房监督管理委员会 |
4.4.2 成立群众监督小组 |
4.4.3 设立周转房门禁系统 |
4.4.4 利用行政手段加强监督力度 |
4.5 建立健全高校周转房信息管理系统 |
4.5.1 信息系统建立的原则和目标 |
4.5.2 基本操作模块 |
4.5.3 查询分析模块 |
4.5.4 电子地图模块 |
4.5.5 维修管理模块 |
4.6 营造良好的周转房租住氛围 |
4.7 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优化的预期效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城市和大学的关系 |
1.1.2 中国大学园区的建设兴起的时代背景 |
1.1.3 大学园区已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
1.1.4 大学园区建设中的问题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大学城 |
1.2.2 大学园区 |
1.2.3 相似称呼的区别 |
1.2.4 中国大学园区的类型划分 |
1.3 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
1.3.1 国外学者关于大学对城市影响的研究 |
1.3.2 国内学者关于大学园区的研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点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评述 |
2.1 涉及大学园区自身功能的相关理论 |
2.1.1 集聚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创新系统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
2.2.2 城市化的作用机制与类型 |
2.2.3 城市化的空间方式及大学园区发挥的作用 |
2.3 城市竞争力相关理论 |
2.3.1 城市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2.3.2 城市竞争力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
2.3.3 大学园区在城市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 |
第3章 大学园区对城市化的影响 |
3.1 大学园区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
3.1.1 非城市用地改变为城市教育用地 |
3.1.2 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居住用地 |
3.1.3 大学园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
3.2 大学园区促使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
3.2.1 交通与城市化的关系 |
3.2.2 大学园区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化的促进 |
3.2.3 大学园区交通系统对城市新区开发的作用 |
3.3 大学园区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 |
3.3.1 大学园区的经济效应 |
3.3.2 大学园区服务业的发展 |
3.3.3 大学园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3.3.4 大学园区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化 |
3.4 对大学园区选址的评价 |
3.4.1 建立大学园区选址的评价方法的意义 |
3.4.2 层次分析法(AHP) |
3.4.3 基于AHP的模糊评价 |
3.4.4 构建层次结构 |
3.4.5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大学园区选址评价中的应用 |
3.4.6 选址不适宜的廊坊东方大学园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园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
4.1 大学园区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 |
4.1.1 大学是为现代社会提供人才的首要来源 |
4.1.2 大学园区由资源共享产生集聚效益 |
4.1.3 大学园区集聚效益有利于培养多样化复合型人才 |
4.1.4 大学园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
4.2 大学园区对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影响 |
4.2.1 大学园区的生态环境营造 |
4.2.2 大学园区的环境特点提升了所在城市社区的生活品质 |
4.3 大学园区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影响 |
4.3.1 大学园区有利于多种思想和文化的融合 |
4.3.2 大学园区创造多样化包容性的城市社区氛围 |
4.3.3 大学园区有利于塑造城市品牌 |
4.4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效果的定量分析 |
4.4.1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的界定 |
4.4.2 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论模型 |
4.4.3 对模型的分析 |
4.4.4 参数分析 |
4.4.5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促进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经验对中国大学园区的借鉴 |
5.1 国外大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5.1.1 大学对城市产业界发展的综合促进作用 |
5.1.2 大学对接本地区优势产业培养专门人才 |
5.2 剑桥:大学校园、城市社区、高技术产业区融为一体 |
5.2.1 剑桥的发展历程 |
5.2.2 剑桥的特征分析 |
5.3 斯坦福:研究园区带动大学与高科技企业互助发展 |
5.3.1 斯坦福(Stanford)大学研究园区的发展历程 |
5.3.2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的特征分析 |
5.4 筑波:政府主导建设科技与产业集聚的学园都市 |
5.4.1 筑波(Tsukuba)学园都市的发展历程 |
5.4.2 筑波学园都市的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河教育园区与天津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
6.1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背景 |
6.1.1 新的时代对大学园区服务城市方式的要求 |
6.1.2 天津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大学的发展情况 |
6.1.3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动因 |
6.2 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概况 |
6.2.1 海河教育园区的位置与整体形态 |
6.2.2 海河教育园区内部结构 |
6.3 海河教育园区对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6.3.1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其邻近的津南区中心镇的发展 |
6.3.2 海河教育园区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契合 |
6.3.3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津南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
6.3.4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形成新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 |
6.4 海河教育园区对天津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
6.4.1 海河教育园区对人力资本优化的作用 |
6.4.2 通过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打造优质的社区生态环境 |
6.4.3 以海河教育园区为契机形成具有新文化氛围的天津新城区 |
6.5 海河教育园区由大学园区向大学城发展的过程 |
6.5.1 海河教育园区向海河大学城发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6.5.2 海河教育园区向大学城进化的策略构想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天津市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旧住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D]. 周玲吉. 天津大学, 2017(09)
- [2]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孟怡然.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D]. 沈若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D]. 朱鹏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基于高知老人精神需求行为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D]. 李雪. 天津大学, 2018(06)
- [6]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7]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园普惠化推进的个案研究[D]. 刘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9]高等院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 朱文珺. 天津大学, 2014(05)
- [10]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