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化升温电热炉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江东[1](2019)在《大跨PC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温度控制与养护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悬臂浇筑的箱梁受养护空间限制,箱梁外表面养护困难,加之脱模后受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箱梁腹板和底板产生大量早期裂缝。另外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混凝土自收缩性大,开裂敏感性增加,传统的箱梁养护方法难以保证混凝土箱梁质量。因此,为保证混凝土适当的温度、湿度,防止混凝土表面早期开裂,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早期养护工艺。本论文以跨径(80+140+80)m的连续刚构桥—绒坝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FEA针对绒坝大桥做具体结构温度场的计算,以寻求一种适合该桥悬臂施工节段的混凝土养护工艺。本文的研究工作有:(1)总结了混凝土温度场和桥梁早期养护方法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温度场的基本理论。(2)借助Midas/FEA模拟了1#节段的实际施工过程,研究了水化热温度与日照温度的耦合影响。同时分析了养护工艺主要参数(模板材料、模板厚度、模板导热系数、环境温度、入模温度以及风速)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提出合理养护控制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截面尺寸较大位置,混凝土温度较高,内外温差较大。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因根据模板承载能力综合考虑。对于模板的选择,在满足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一般截面厚度较大时,如腹板和底板,宜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木模板和塑料模板;当截面厚度较薄时,如顶板,宜选择散热性能较好的钢模板。当模板厚度取20mm时,导热系数建议选择12kJ/m2?h?℃范围内。入模温度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风速较大时,宜做好抗风措施。(3)提出了电热炉加热养护法。利用Midas/FEA建立冬季合龙段在电热炉养护下的计算模型,通过实际工程的温度监测,验证有限元建模的准确性和电热炉养护的效果性,最后对电热炉养护工艺体系进行修正与完善。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值与计算值误差在10%内,能较好吻合,箱梁内外温差峰值为9.2℃,养护效果达到规范要求。通过降低箱梁养护内外温差,能进一步优化箱梁养护效果。(4)从经济性和养护效果层面上,对目前夏、冬两季的养护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针对夏季和冬季提出适宜的养护方法,同时利用Midas/FEA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推荐使用乙复合养护法:“模贴法+自动喷水雾法”。对于冬季:中、大型的蒸汽养护暖棚,耗蒸汽量大,采用大功率电锅炉时,推荐使用燃气锅炉的水蒸汽养护法;对于箱梁节段混凝土方量小,暖棚空间小,蒸汽耗量少,推荐使用电热炉养护法。
赵强[2](2020)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热炉温度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电热炉是工业过程控制、科学实验中典型的被控对象。提高电热炉温度控制的精度对提高产品品质、保障生产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电热炉温度系统具有大滞后、升温单向性和时变性等特点,应用传统的控制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研究它的先进控制方法非常必要。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借助于粒子群算法,研究电热炉温度系统建模及优化控制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组研制的一款微型电热炉实验装置,详细阐述了设计思路、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它由直流电压驱动加热,体积小,安全系数高,控制系统采用加拿大Quanser公司生产的Quarc控制平台,与MATLAB/Simulink无缝连接,开放性高,是理想的科学实验、学生实训的研发平台。由于大滞后特性,直接在实验装置上进行控制方案实施及参数整定耗时较长,可先建模并在仿真系统上优化方案及参数然后再在装置上实施,会提高效率、减少实验成本。基于该目的,本文研究了电热炉温度系统建模方法,根据系统开环响应实验数据,确定了两个一阶惯性环节串联加滞后环节的模型结构,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模型中的静态增益常数及两个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使建立的模型能更真实地模拟系统运动特性。其次,在仿真系统中设计PID控制器,并用粒子群优化PID的参数,将优化的参数直接用于实验装置,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且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拟合度好。接下来,在传统PID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PID控制器参数随跟踪误差自适应实时变化的方法,并用粒子群优化其中可调参数。最后,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提出了史密斯预估器+模糊控制的电热炉温度控制方案,用史密斯预估器补偿纯滞后特性,将滞后环节从闭环回路中分离,内回路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论文详细阐述了控制器设计过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3个量化因子及隶属度函数中部分论域的取值范围,最后将几种控制方案进行了对比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表明,借助于粒子群算法,可大大提高控制系统性能,并提高控制器设计及实施的效率。
周鑫[3](2021)在《电加热炉温度随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热炉是工业生产过程上一种典型的热处理设备,其温度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及产品质量的好坏。温度控制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和容量滞后等特点,分析和研究控制算法及其改进方法,对热处理生产过程平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电热炉温度控制,以SX2-1200型电热炉为基础,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和研究了电热炉基本工作原理,参考原有Ⅲ型表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控制系统结构,设计了基于S7-300 PLC的控制系统方案,完成了实验装置的搭建。其次,研究了传统控制系统PID算法,编制了温度PID控制程序、温度分段设定值随动程序和人机操作界面程序,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另外,根据电热炉实验数据,采用黑箱方法辨识建立了电热炉加热过程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用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字化,利用Win CC组态软件脚本语言编制了模型的仿真程序,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进行对比,验证了系统辨识的准确性。最后,重点研究了非线性PID控制算法的改进,并在STEP7工控软件中编制了改进后的电热炉温度控制程序,对改进后的控制效果与原有温控仪表以及传统PID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线性PID温度控制算法取得了优良的随动控制效果,在超调量、调节时间、余差等各项指标方面均达到并超过预期要求。通过人机界面,可方便地设定温升曲线,并实时显示实际温度趋势数据,实现了炉温快速、准确地跟随设定值。系统操作更为方便、运行稳定、安全高效,且具有较强抗扰动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生产效率。
朱翔鹰[4](2018)在《锰球压力氮化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氮化合金认识和利用的深入与普及,氮化锰的使用量逐渐增加。氮化锰合金的相关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国内的氮化锰生产工艺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致氮化锰产品的氮含量不稳定,氮化时间偏长,能耗较高。同时,现有的研究更多的局限于锰粉的氮化,相关的研究结果很难直接应用于指导氮化锰球的工业化生产。因此,开展锰球加压氮化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利用自制的密闭氮化系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锰粉粒度、成球压力和粘结剂添加量)和过程参数(氮气压力、氮化温度和冷却制度)下的锰球氮化反应,以及氮化前后样品密度和孔隙率的变化,并建立了描述存在温度梯度的锰球氮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基于锰球氮化反应过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设计了新的锰球氮化炉及其工艺制度。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氮化锰球制备的优选工艺参数为:锰粉粒度(1.25~2.00mm),成球压力为354MPa,水玻璃添加量为2%,氮气压力0.5 MPa,初始氮化温度为900℃,氮化保温时间1 h。(2)当锰粉粒度从(1.25~2.00 mm)变成(0.20~0.30 mm)且其它参数为优选工艺参数时,球心最大温升从147℃增大到233℃,最大峰值温度到达时间从164 s缩短为101s,氮化1h的转化率从90.81%增大到93.64%,温度峰值时刻的转化速度从2112×10-6 s-1增加到6667×10-6 s-1,而氮化1 h时的转化速度则从35.62×10-6 s-1 降低至 16.44×10-6 s-1。(3)当成球压力从266 MPa增到443 MPa且其它参数为优选工艺参数时,球心最大温升从36℃增大到81℃,最大峰值温度到达时间从231 s缩短为142 s,氮化1 h的转化率从91.59%增加到94.92%,球心温度峰值时刻的转化速度从1683×10-6s-1增加到2342×10-6 s-1,而氮化1 h时的转化速度则从41.44×10-6 s-1降低至 19.52×10-6 s-1。(4)当锰粉粒度为(0.45~1.25 mm),水玻璃添加量从1%增加到3%,且其它参数为优选工艺参数时,锰粉球心最大温升从134℃增大到148℃,最大峰值温度到达时间从166 s缩短为151 s,氮化1 h的转化率从92.90%降低到89.80%。(5)锰球氮化转化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用正态对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拟合,即:#12上式中,当t=tc,r取得最大值。(6)当氮气绝对压力由0.2 MPa增至0.6 MPa且其它参数为优选工艺参数时,球心最大温升由55℃升高至159℃,球心温度峰值时刻由324 s缩短至138 s,反应速度峰值时刻由266 s缩短至86 s,最终增重率由6.46%增至8.09%,增重速度峰值由 8.15×10-3 s-1增至62.7×10-3 s-1,转化速度峰值由 103×10-3 s-1 增至726×10-3 s-1。(7)当锰球氮化初始温度由700℃升高至850℃且其它参数为优选工艺参数时,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氮化后锰球的氮含量,但温度由850℃升高至950℃时,不同温度下氮化2h后样品的氮含量几乎没有明显区别,原因在于高温下反应速度快,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样品出现严重的烧结现象,在达到高温并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降温有助于提高氮含量。(8)采用热重和差热的方式对氮化锰的氧化反应和分解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其中:氮化锰氧化反应过程中的最高增重峰对应的主反应式为:Mn4N(ε)+ 2O2(g)=4MnO(s)+0.5N2(g)该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3.41×105 e-215200/RT(1-α)0.97氮化锰分解反应过程中有四个吸热峰,分别对应四个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式 1:Mn6N5(θ)=2Mn3N2(η)+1/2 N2(g)分解速率方程 1:dα/dt=3.70×10-3e 1424940/RT(1-α)1.244分解反应式2:ζ饱和=ζ’未饱和+N2(g)分解速率方程 2:dα/dt=3.49×10-3e-1802080/RT(1-α)1.1489分解反应式3:Mn4N(ε)=ζN2(g)分解速率方程 3:dα/dt=4.04× 10-3e 2316780/RT(1-α)1.106分解反应式4:ζ=L+N2(g)dα 1789420分解速率方程 4:dα/dt=1.44×10-3e 1789420/RT(1-α)1.053(9)氮化锰的密度与氮含量的关系为:ρr=7353-8888N,其中真密度ρr单位为kg.m-3,氮含量N为百分含量,范围为0~8%。(10)在优选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氮化锰球的体积密度与氮含量的关系为:ρvN=5679-7387N,其中ρvN单位为kg·m-3,氮含量范围为0~8%,其孔隙率与氮含量的关系为:εN=0.07983N+0.2276。(11)为存在温度梯度的锰球氮化反应过程建立了 一种可解算的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12)设计了新的氮化锰装备,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工艺,提高了最终氮含量,缩短了生产时间。
马长德[5](2020)在《基于废旧聚合物的碳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储能和吸波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塑料由于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塑料制品往往具有较短的使用寿命,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导致了大量废弃塑料的产生,这些废弃塑料一般很难降解,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塑料制品的原料主要来源于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因此,废旧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前,废旧塑料的处理、回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机械回收、填埋、焚烧、热裂解等。然而,这些方法都有一些缺点。考虑到塑料中较高的碳元素含量,将废旧塑料碳化制备高附加值的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塑料回收方式。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纳米碳材料在阻燃、催化、吸附分离、能源存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碳化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于碳材料的具体应用而言,其性能严重依赖于碳化产物的微观形貌结构。因此,在保证聚合物高效碳化的同时,有效控制碳化产物的微观形貌成为了研究热点,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下列碳化策略:1.首先,利用多孔MgO为模板,以废旧PS为碳源,制备了多孔碳纳米片(CNS)。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的比表面积,调节其孔结构,我们采用KOH活化的策略对CNS进行了处理,制备了多级孔结构的碳纳米片(ACNS-X,X代表活化温度),分析了活化温度对碳材料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影响,并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在800℃的活化温度下制备的碳材料(ACNS-800)性能最好,在三电极测试中,0.5 Ag-1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为323 F g-1,将电流密度提高到20 A g-1时,比电容为222 F g-1,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此外,我们也将ACNS-800在有机电解液中组装成两电极器件进行了测试,发现器件在757.1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可以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44.1 Wh kg-1)。2.鉴于碳材料的形貌结构对电容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本章工作中,我们继续对碳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调控。基于文献报道,三维(3D)大孔结构的碳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因此,我们选用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为模板,利用废旧PS为碳源,制备了具有蜂窝状结构的3D大孔碳材料,并采用了化学活化的方法,提高了碳材料中微孔/介孔的含量,制备了多级孔结构的3D大孔碳,并研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三电极测试中,0.5 A g-1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为284.1 F g-1,将电流密度提高到20Ag-1时,比电容可以保持在198 Fg-1,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我们也在中性电解液(1 M Li2SO4)中进行了测试,在功率密度为200.7 W kg-1时,器件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9.2 Wh kg-1。3.在前两部分工作中,采用的模板是金属氧化物,在碳材料的后期提纯时,需要使用大量腐蚀性酸(如HCl),而且,模板不可回收利用。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利用可溶性盐(K2CO3)为模板,以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作为氮源,采用一步碳化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氮掺杂的碳材料。K2CO3同时作为模板和活化剂,并且可以回收利用,而且整个合成过程没有用到腐蚀性酸,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重要应用,三电极测试结果表明:在0.5 A g-1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为361 F g-1,将电流密度提高到20 Ag-1时,比容量可以保持在240 F g-1,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在中性电解液中进行测试时,器件在207.9 W kg-1的功率密度下,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17.1 Wh kg-1)。结合我们前期的废旧聚合物碳化工作,后期可以将这种盐模板的方法用于废旧聚酯类塑料的碳化,如PET,PC等。4.PET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塑料。在本章中,我们利用废旧PET制备了一维(1D)棒状结构的MOF材料,并在不同温度下对MOF进行了高温碳化,制备了核壳结构的金属/碳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其中,在800℃下进行碳化,制备的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在频率为17.5 GHz,匹配厚度为1.5 mm时,具有最小反射损耗值,RL为-44.5 dB。此外,在匹配厚度为2.5 mm时,也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最小反射损耗为-43.6 dB。最后,通过对不同温度下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分析,阐述了热解温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李柄缘[6](2014)在《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转化过程与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开采、原油储存与运输、原油炼制等石化生产中所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若不经有效处理将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随着处理成本的不断提升与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中采用微波技术进行含油污泥热处理的研究。首先,对含油污泥的热处理转化过程进行研究,揭示出油泥微波热处理转化过程的规律,并进行动力学模拟分析。其次,利用中试装置进行微波、电热对比试验,对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工艺的先进性进行验证,并开展了微波热处理连续试验,对进料温度、进料量等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从微波热处理工艺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工业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含油污泥的转化过程可以分为油泥的干化(室温-140℃)、轻质烃类蒸发(140-300℃)、热解反应(300-500℃)、深度裂解(550-800℃)4个阶段。与电热相比,微波加热具有更快的升温、失重速度与更宽的热解反应温度区间;动力学模拟发现,微波热解的反应区间为300-550℃,活化能为15.69KJ/mol,明显低于电热热解模拟结果,表明了微波对裂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微波裂解最终控制温度与主要反应区间的确定,为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中试试验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中试对比热解实验表明,微波加热的方式效率更高,微波能可直接作用于物料体系,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仅为电热处理用时的38.6%;微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使含油污泥体系的温度更加均匀,油泥的干化、热解等阶段更为同步,温度梯度的消除,可以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而对热解产物的分析发现,微波热解“非热效应”的存在可以提高油品、气体的回收率,油品的回收率可达83.4%,且油品的品质得到提升。在微波热解连续试验中,当微波功率为20kw,含油污泥预加料量为4kg时,最佳的连续运行操作条件为进料温度450℃-550℃,微波吸收剂添加量3%,连续进料量8kg/h;此时,单位质量油泥处理所需的时间仅为电热处理用时的22.7%,且油品的回收率提高至85.1%。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连续试验的平稳运行,对其工业应用有重要意义。微波热处理工艺中所用的微波技术完全符合工业应用需要,该处理技术可大大降低热解处理的能源消耗,提高回收油品的热值。整体看来,微波热处理工艺的流程设计与单元设备均是可靠的,可以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具有良好的工业推广应用前景。
王敬茹,马腾,丛宏斌,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7](2019)在《生物质热解气重整试验平台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热解气焦油含量高、热值低的问题,文章基于焦油催化裂解和热解气气化重整原理,提出了生物质热解气重整工艺路线,并设计、搭建了生物质热解气重整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主要由热解、催化重整、产品收集、控制系统等组成。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该试验平台上开展了热解气重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以石英砂作为惰性材料的条件(高温裂解)下,热解气产率为33.8%,焦油转化率为64.3%;在玉米秸秆炭催化裂解条件下,热解气产率为37.8%,焦油转化率72.6%;高温裂解和催化裂解条件下生成的热解气的热值均达到了17MJ/m3以上。热解气重整试验平台达到了设计目的,为热解气重整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何荣誉[8](2014)在《基于模糊PID的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热炉是工业热处理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设备,其温度控制具有慢时变、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很难用数学方法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和确定的参数。对控温精度要求高时,应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此,本文以单片机为核心,开发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价廉物美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不仅控温精度高,节约能源,而且可靠性高。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炉温控制的方法和发展状况,论述了本设计的内容和意义。在分析了工业现场的生产过程及其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的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控制算法和软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本文研究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以及模糊PID控制算法与仿真。主要工作如下:在硬件设计上,给出了硬件系统各模块电路设计,论述了电路工作原理。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为信息处理核心,论文重点介绍了温度检测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设计方法。系统应用RS-232串口实现温控系统与PC机之间进行通信。此外,论文对PWM控制输出通道、控制面板和报警电路等各外围电路进行了功能分析和电路设计在软件设计上,给出了系统所有功能的软件控制与实现程序。对温度检测模块、模糊PID控制算法、RS-232串口模块、LED显示模块等应用程序进行了开发设计。本文借助MATLAB工具,对常规PID控制、普通模糊控制和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常规PID控制时,系统的调节时间与超调量不能同时满足技术要求;当采用普通模糊控制时,系统出现了较大的稳定误差,尽管调节时间与超调量同时满足技术要求。因此本文结合PID控制的通用性、可靠性与模糊控制的智能化、快捷性,研制了一种利用模糊推理方法的在线整定PID参数Kp、Ki和Kd的模糊PID控制器。经仿真实验研究,模糊PID控制行之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方案,实现了系统所要求的控制稳定、调节时间短且超调量小等性能指标。最后,介绍了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控制界面设计、通信协议以及通信程序实现。
刘子卿[9](2020)在《高温下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新型材料的研究以及高层建筑的发展,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结构和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材料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而二者的结合继承了SRC的高强度、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同时也具有RPC高耐久性能等特点。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SRRPC)结构因具备以上特点,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另外,由于近年来火灾的高频发率,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火灾下、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耐火性能以及相应有限元模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和破坏机理,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尽管如此,国内外对于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常温阶段,没有相关文献研究其高温中的性能,而相同火灾条件下,由于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高含钢率,使得其相比其他结构构件破坏更加严重。因此高温下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7个不同温度下(20℃、100℃、200℃、300℃、400℃、500℃、600℃)的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探究温度对高温下粘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件裂缝分布、荷载-滑移曲线(P-S曲线)。提出了高温下型钢与RPC粘结滑移分段本构方程,为火灾下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火灾损伤评估提供依据。通过高温下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推出试验结果分析和后续理论推导可知: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加载端与自由端截面破坏形态基本相同,裂缝形态主要为延型钢翼缘处45°斜裂缝,延型钢翼缘处水平裂缝。随着温度的升高,裂缝方向由水平方向向45°方向转变。在升温试验中,试件各测点温度增长趋势基本相同,温度曲线呈“S”形,最终各测点温度趋于一致。部分高温试件,如SRRPC-5~SRRPC-7试件产生了高温爆裂现象,使得部分测点升温速率明显加快。给出了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荷载-滑移(P-S)曲线,按照变化趋势将曲线分为五个阶段:纵向段、增长段、突变段、下降段和水平段。随着温度的升高,P-S曲线中纵向段消失,下降段范围逐渐减小。分析了高温对粘结滑移机理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摩擦力在粘结力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并给出了高温下摩擦力占比计算公式。随着温度的增加,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极限粘结荷载Pu和残余粘结荷载Pr逐渐下降。温度达到300°C之前时,Pu和Pr以较快的速率下降,温度达到300°C之后Pu和Pr的下降速率明显变缓。相比SRRPC-1(常温试件),SRRPC-2~SRRPC-7试件极限粘结荷载下降幅度为18.59%、35.59%、71.90%、81.18%、84.64%和92.2%;SRRPC-2~SRRPC-7试件残余粘结荷载下降幅度为14.97%、31.43%、67.24%、75.07%、77.25%和87.62%。随着温度的升高,SRRPC-2~SRRPC-7试件极限滑移量逐渐增大。通过数据拟合,给出了高温下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极限粘结荷载,极限粘结荷载对应的滑移量以及残余粘结荷载的计算公式。根据τ-S曲线有无纵向段,将τ-S曲线分成两类,给出了不同曲线的模型简图和高温下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方程。本构方程所得到的τ-S曲线与试验τ-S曲线基本吻合,能较好地反映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柱在高温下的粘结滑移曲线形态特征,对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柱的抗火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粘结滑移模型的以及弹簧单元在ABAQUS中的建立过程,并给出了有助于弹簧生成划分方式以及弹簧分布图。模拟得到的P-S曲线和与试验P-S曲线基本吻合,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模型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得出的模拟结果也可以用于验证试验结果。给出了型钢在到达极限粘结荷载前不同时刻下的应力云图,结合应力云图中弹簧单元的变化,对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过程进行分析,验证在试验分析中的推论。
杨帆[10](2013)在《正丁烷的微尺度催化着火与燃烧》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对高能量密度的动力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碳氢燃料的质量能量密度要比传统化学能电池高出两个数量级。所以,基于碳氢燃料微尺度燃烧的微小型动力系统是一种可行的电池替代方案。正丁烷是一种液气态碳氢燃料,它仅需0.21Mpa就能实现液化,储存简便。当采用催化燃烧时,正丁烷还有低温催化燃烧的特性。这些特点,都使得正丁烷非常适合应用在基于燃烧的微动力系统中。但是目前,对正丁烷的微尺度燃烧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正丁烷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其在微尺度下的催化着火和催化燃烧特性,并将其使用在Swiss-roll燃烧器内,实现稳定燃烧。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归纳如下:首先,我们在单管反应器内通过外部加热控温的方式研究了催化剂Pt对于正丁烷热解和燃烧反应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有、无催化剂时的尾气组分的对比表明,Pt催化剂对于正丁烷的热解不发挥作用,但能够促进正丁烷的低温燃烧反应。通过控温我们还测量了不同当量比和雷诺数下的正丁烷催化着火温度。结果表明,正丁烷的催化着火温度明显低于其气相着火温度。其次,我们在单管反应器内着重研究了正丁烷的氢气辅助催化着火。采用氢气辅助催化着火能够实现正丁烷/空气混合气的室温启动,从而可取消燃烧器的点火器和其他点火装置。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氢气在正丁烷的催化着火过程中不仅起到加热混合气的热作用,还起到了降低正丁烷催化着火温度的化学作用。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氢气通过改变正丁烷着火前壁面组分分布的方式,影响了正丁烷的着火过程。在这一部分,我们还讨论了氢气含量、供气方式和外部保温对氢气辅助催化着火的影响。然后,我们设计制造了一个特征尺度为0.9mm的催化Swiss-roll燃烧器。通过将附着有Pt的蜂窝陶瓷放置在燃烧室内,燃烧器成功实现了无点火器的室温启动和稳定燃烧。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将氢气辅助催化着火技术成功应用于复杂燃烧器上,使氢气点火技术更趋实用化。最后,为了改善燃烧器性能,拓宽可燃范围,我们研究了两种技术方案:改变催化剂布置和氢气掺混燃烧。结果表明,改变催化剂布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燃烧器的性能,但还不足以将可燃下限拓宽到贫燃区域;氢气掺混燃烧能够极大的拓宽正丁烷在Swiss-roll燃烧器内的可燃范围,特别是贫燃极限能够降低到当量比0.5以下,燃料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尾气分析表明,改变催化剂布置和氢气掺混燃烧都提高了正丁烷的燃烧效率。
二、转化升温电热炉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化升温电热炉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跨PC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温度控制与养护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温度场研究现状 |
1.2.2 养护工艺研究现状 |
1.3 连续刚构桥混凝土早期养护的必要性 |
1.3.1 养护目的 |
1.3.2 混凝土温度控制原则 |
1.3.3 混凝土养护规定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要达到的目标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拟要达到的目标 |
1.5 本文采用的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混凝土箱梁早期温度场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热传导基本原理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2 早期混凝土的热学性能及水泥水化热 |
2.2.1 混凝土热学性能 |
2.2.2 水泥水化热 |
2.3 早期温度场分析计算理论 |
2.3.1 热传导微分方程法 |
2.3.2 半经验半理论公式法 |
2.3.3 有限单元法 |
2.3.4 空间变分原理 |
2.4 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养护工艺主要参数对箱梁早期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建立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模型概述 |
3.2.3 模型主要参数的选取 |
3.2.4 边界条件的拟合 |
3.3 1#块水化热温度与环境温度的耦合场分析 |
3.3.1 环境温度 |
3.3.2 早期温度场分析 |
3.4 养护工艺主要参数对悬臂浇筑节段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4.1 不同模板材料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4.2 不同模板厚度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4.3 不同模板导热系数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4.4 不同入模温度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4.5 不同环境温度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4.6 不同风速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热炉养护下合龙段箱梁温度场研究 |
4.1 引用 |
4.2 箱梁电热炉养护冬季合龙段箱梁温度场研究 |
4.2.1 电热炉对流辐射特性机理研究 |
4.2.2 箱梁养护方案比较 |
4.2.3 电热炉养护方案具体实施流程 |
4.2.4 箱梁现场试验 |
4.3 箱梁电热炉加热温度场分析 |
4.3.1 电热炉温度荷载模拟 |
4.3.2 箱梁建模与表面放热系数的确定 |
4.3.3 箱梁温度场计算结果 |
4.3.4 实测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4.3.5 不同电热炉养护温差改良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箱梁悬臂浇筑节段适宜养护工艺的探讨 |
5.1 悬臂浇筑施工法 |
5.1.1 悬臂浇筑施工特点 |
5.1.2 合龙段施工 |
5.1.3 悬臂施工工艺流程 |
5.2 夏季混凝土箱梁养护方式的探讨 |
5.2.1 夏季混凝土在高温下产生的不利影响 |
5.2.2 夏季常规养护方法的对比分析 |
5.2.3 推荐夏季早期养护方法—复合养护法 |
5.3 不同复合养护法对箱梁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分析 |
5.3.1 自然养护法:“人工洒水+湿麻袋覆盖” |
5.3.2 甲复合养护法:“模贴法+自然养护法” |
5.3.3 乙复合养护法:“模贴法+自动喷水雾法” |
5.3.4 不同养护方法下箱梁各板内外温差对比分析 |
5.4 冬季混凝土箱梁养护方式的探讨 |
5.4.1 蓄热养护法 |
5.4.2 暖棚养护法 |
5.4.3 不同蒸汽养护方法的对比分析 |
5.4.4 推荐冬季早期养护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2)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热炉温度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热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电热炉建模方法以及控制方法研究 |
1.3.1 电热炉建模方法 |
1.3.2 电热炉控制方法研究 |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章 微型电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
2.1 设计的总体思路 |
2.2 电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组成部分 |
2.2.1 电热炉实验设备 |
2.2.2 热电阻 |
2.2.3 QUARC控制平台 |
2.2.4 温度变送器 |
2.2.5 Q8-USB数据采集卡 |
2.3 电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热炉系统建模 |
3.1 电热炉系统建模 |
3.1.1 开环实验测定 |
3.1.2 参数辨识 |
3.2 粒子群算法优化电热炉模型参数 |
3.2.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3.2.2 粒子群算法程序流程 |
3.2.3 粒子群算法整定模型参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PID控制器参数优化及改进 |
4.1 PID控制理论基础 |
4.2 基于电热炉的PID控制器设计及参数整定 |
4.2.1 性能指标的选取 |
4.2.2 PID控制的整定方法 |
4.2.3 建立仿真系统及整定参数 |
4.3 粒子群算法优化PID控制器参数 |
4.4 实验验证 |
4.5 改进PID控制器 |
4.5.1 非线性PID控制器结构选取 |
4.5.2 非线性PID控制律选取 |
4.6 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及参数优化 |
4.6.1 仿真系统设计 |
4.6.2 编写控制律 |
4.6.3 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合史密斯预估器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方案设计 |
5.2 史密斯预估补偿器 |
5.3 基于电热炉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流程 |
5.3.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
5.3.2 模糊化 |
5.3.3 模糊推理 |
5.3.4 清晰化 |
5.4 模糊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及优化相关参数 |
5.4.1 仿真系统设计 |
5.4.2 粒子群算法优化相关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和致谢 |
(3)电加热炉温度随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热炉在工业中的应用 |
1.2.2 大滞后对象控制技术 |
1.2.3 电热炉仿真技术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
2.1 电加热炉 |
2.1.1 电加热炉工作原理 |
2.1.2 系统技术指标 |
2.1.3 系统控制要求 |
2.1.4 实验装置搭建 |
2.2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2.2.1 可控硅元件 |
2.2.2 温度测量环节 |
2.2.3 PID控制器 |
2.3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PLC选型与组态 |
2.3.2 硬件接线设计 |
2.3.3 系统通信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算法研究与实现 |
3.1 PID控制算法与实现 |
3.1.1 PID控制算法 |
3.1.2 温度PID控制程序设计 |
3.2 设定值分段生成算法与实现 |
3.2.1 设定值分段生成算法 |
3.2.2 设定值分段随动程序设计 |
3.3 Win CC操作界面设计 |
3.3.1 变量管理及数据归档 |
3.3.2 操作界面设计 |
3.4 系统实验测试 |
3.4.1 温度采集与PID输出 |
3.4.2 最大加热速率测试 |
3.4.3 阶跃升温实验 |
3.4.4 分段折线升温实验 |
3.4.5 抗扰动能力实验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4.1 电热炉建模 |
4.1.1 系统辨识原理 |
4.1.2 模型参数求取 |
4.2 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
4.2.1 模型差分化求解 |
4.2.2 仿真程序设计 |
4.3 系统实时仿真及验证 |
4.3.1 模型可靠性验证 |
4.3.2 分段升温仿真实验 |
4.3.3 抗扰动仿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算法改进 |
5.1 控制难点与解决方案 |
5.2 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 |
5.2.1 理想的控制参数规律 |
5.2.2 控制参数非线性化 |
5.2.3 跟踪-微分器设计 |
5.3 非线性PID控制算法与实现 |
5.3.1 非线性PID控制算法 |
5.3.2 非线性PID控制程序设计 |
5.4 控制系统实验 |
5.4.1 控制器参数整定 |
5.4.2 分段升温实验 |
5.4.3 抗扰动实验 |
5.5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5.6 系统创新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锰球压力氮化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氮化锰的用途 |
1.2 Mn-N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1 固态Mn-N体系热力学 |
1.2.2 液态Mn-N体系热力学 |
1.2.3 锰氮化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工业用氮化锰生产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
1.3.1 氮化锰生产工艺现状 |
1.3.2 氮化锰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1 引言 |
2.2 原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5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2.5.1 质量增加数据 |
2.5.2 温度数据 |
2.6 金属锰氮化反应的热力学原理 |
2.6.1 锰的氮化物合成反应的标准自由能的变化 |
2.7 金属锰的氮化过程动力学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锰球制备条件对其氮化过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锰粉粒度对氮化反应的影响 |
3.2.2 成球压力对氮化反应的影响 |
3.2.3 粘结剂含量对氮化反应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氮化条件对锰球氮化过程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氮气压力对氮化过程的影响 |
4.2.2 温度对氮化过程的影响 |
4.2.3 冷却过程对氮化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氮化锰的性质 |
5.1 引言 |
5.2 锰的氮化物的氧化反应热力学 |
5.2.1 锰的氮化物氧化反应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5.2.2 锰的氮化物氧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5.2.3 三种氮化物在大气下的氧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 |
5.3 氮化锰的氧化过程动力学分析 |
5.4 锰的氮化物的分解反应热力学 |
5.4.1 锰的氮化物分解反应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5.4.2 锰的氮化物分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5.5 氮化锰的分解过程动力学分析 |
5.5.1 氮化锰分解动力学实验 |
5.5.2 Kissinger法计算氮化锰分解反应放热峰 |
5.5.3 FWO法计算氮化锰分解反应放热峰 |
5.5.4 氮化锰吸热峰热分解速率方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氮化锰密度和锰球孔隙度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氮化前后的锰粉密度 |
6.3.2 氮化前后的锰球孔隙率 |
6.3.3 锰球孔隙率与氮含量的关系 |
6.3.4 锰球孔隙率与成球压力的关系 |
6.3.5 压汞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存在温度梯度的锰球氮化反应过程动力学模型研究 |
7.1 引言 |
7.2 锰球氮化的物理模型建立 |
7.2.1 锰球氮化的物理过程描述 |
7.2.2 锰球氮化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 |
7.2.3 锰球氮化时的热传递分析 |
7.2.4 锰球氮化产物体积变化模型 |
7.3 锰球氮化的数值模型的建立 |
7.3.1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7.3.2 变量的分类 |
7.3.3 自变量的离散化 |
7.3.4 因变量函数的推导和求解 |
7.3.5 初始条件 |
7.3.6 程序流程图 |
7.4 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
7.4.1 锰粉粒度对氮化过程的影响 |
7.4.2 氮气压力对氮化过程的影响 |
7.4.3 温度对氮化过程的影响 |
7.4.4 模型的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氮化锰的生产 |
8.1 单压力氮化炉的设计与制造 |
8.2 单压力氮化炉的生产工艺制度 |
8.3 双压力氮化炉的设计及工艺制度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5)基于废旧聚合物的碳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储能和吸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的生产与回收现状 |
1.2.1 合成聚合物的生产现状 |
1.2.2 废旧塑料的主要危害 |
1.2.3 废旧塑料的处理方式 |
1.3 聚合物碳化的主要方法 |
1.3.1 缺氧热解碳化 |
1.3.2 催化碳化 |
1.3.3 水热碳化 |
1.3.4 高压碳化 |
1.3.5 模板碳化 |
1.4 聚合物碳化制备碳材料及应用 |
1.4.1 阻燃领域 |
1.4.2 吸附分离 |
1.4.3 催化 |
1.4.4 能源存储 |
1.4.5 吸波材料 |
1.5 论文选题背景及设计思路 |
第2章 二维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 |
2.2.3 碳材料的化学活化 |
2.2.4 仪器表征 |
2.2.5 电极片制备与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材料的合成过程 |
2.3.2 形貌表征 |
2.3.3 结构表征 |
2.3.4 三电极系统测试 |
2.3.5 两电极电容器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3D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
3.2.3 仪器表征 |
3.2.4 电极片制备与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合成 |
3.3.2 形貌表征 |
3.3.3 结构表征 |
3.3.4 三电极系统测试 |
3.3.5 两电极电容器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回收盐模板策略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多孔碳材料制备 |
4.2.2 样品表征 |
4.2.3 电极片制备与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碳材料的合成过程 |
4.3.2 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3 三电极系统测试 |
4.3.4 两电极电容器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废旧PET的Ni-MOF制备及其碳化产物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MOF的合成 |
5.2.3 MOF的碳化 |
5.2.4 仪器表征 |
5.2.5 吸波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形貌表征 |
5.3.2 结构表征 |
5.3.3 Ni/C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转化过程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含油污泥的危害 |
1.3 含油污泥的处置方法 |
1.3.1 简单处置 |
1.3.2 微生物降解 |
1.3.3 物化处理 |
1.3.4 热处理技术 |
1.3.5 不同处理方式的对比 |
1.4 含油污泥的热处理技术 |
1.4.1 热解的反应过程 |
1.4.2 热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 |
1.4.3 油泥热处理产物的分析 |
1.4.4 热解反应的动力学模拟 |
1.5 含油污泥的微波热处理 |
1.5.1 微波加热技术简介 |
1.5.2 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技术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2.1 微波热处理实验装置 |
2.2.2 同步热分析装置 |
2.2.3 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工艺中试试验系统 |
2.3 分析方法 |
2.3.1 油品分析 |
2.3.2 不凝气组分分析 |
2.3.3 残渣的含油率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2.4.1 升温、失重及产出速率的计算 |
2.4.2 油品回收率的计算 |
2.4.3 回收油品热值的计算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转化过程的研究 |
3.1.1 微波热处理功率的选择 |
3.1.2 微波热重实验 |
3.1.3 含油污泥的同步热分析对比 |
3.1.4 热解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
3.2 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工艺中试试验 |
3.2.1 微波热处理中试试验 |
3.2.1.1 温度的变化规律 |
3.2.1.2 出口累计流量 |
3.2.1.3 冷凝液的产出规律 |
3.2.1.4 不凝气的产出规律 |
3.2.2 微波热处理产物的分析 |
3.3 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工艺的优化 |
3.3.1 进料温度的选择 |
3.3.2 吸收剂的添加量 |
3.3.3 进料量的选择 |
3.3.4 连续试验的产物产出规律 |
3.3.5 连续试验的产物分析 |
3.4 微波热处理工艺的工业可行性分析 |
3.4.1 微波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
3.4.2 微波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
3.4.3 微波热处理工艺的可靠性分析 |
3.4.4 微波热处理工艺的环保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生物质热解气重整试验平台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作原理和整机结构 |
1.1 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 |
1.2 整机结构与工作过程 |
1.3 主要技术参数 |
2 主体功能单元的设计 |
2.1 电热炉功率计算 |
2.2 反应器 |
2.3 收集与控制系统 |
3 平台调试与重整试验 |
3.1 试验条件与流程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4 结论 |
(8)基于模糊PID的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控制的发展概况 |
1.2.2 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 |
1.2.3 模糊PID控制技术 |
1.2.4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构成与工作机理 |
2.1 生产过程及要求 |
2.2 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2.1 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2 控制算法要求 |
2.2.3 软件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模拟输入通道 |
3.1.1 温度测量原理 |
3.1.2 调理电路设计 |
3.1.3 多路开关控制 |
3.1.4 数据采集电路 |
3.2 下位机系统硬件设计 |
3.2.1 控制系统的单片机选择 |
3.2.2 基于AT89C52的处理单元设计 |
3.3 控制输出通道 |
3.4 控制面板 |
3.5 报警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热炉温度的模糊PID智能控制算法与仿真实验 |
4.1 PID控制原理与局限性分析 |
4.2 模糊控制原理与局限性分析 |
4.2.1 模糊控制原理 |
4.2.2 模糊控制的优点与局限性 |
4.3 模糊PID温度智能控制器设计 |
4.3.1 模糊PID控制原理 |
4.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4 模糊PID控制的仿真和实现 |
4.4.1 仿真环境 |
4.4.2 模糊PID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研究 |
4.4.3 PID温度控制与模糊PID温度控制的仿真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 |
5.2 采样模块 |
5.3 模糊PID控制算法模块 |
5.4 输出控制模块 |
5.5 显示模块 |
5.6 越限报警模块 |
5.7 键盘扫描及命令处理模块 |
5.8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的上位机管理 |
6.1 管理系统开发平台 |
6.2 上位机主界面设计 |
6.3 通信协议与通信程序 |
6.3.1 通信协议设计 |
6.3.2 通信程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电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图 |
(9)高温下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活性粉末混凝土 |
1.1.2 型钢混凝土结构 |
1.1.3 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研究 |
1.2.2 型钢混凝土结构高温影响下的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高温下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3 RPC配合比 |
2.4 测点布置、支模、浇筑及养护 |
2.5 材料力学性能 |
2.6 试验装置及测量内容 |
2.7 试验加载制度 |
2.8 试验过程 |
第3章 高温下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试验现象 |
3.1 试验过程分析 |
3.2 裂缝形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下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温度场分析 |
4.3 粘结荷载-滑移关系曲线 |
4.4 粘结机理和摩檫力占比分析 |
4.5 极限粘结荷载和极限滑移量 |
4.6 残余粘结荷载 |
4.7 粘结滑移本构方程建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下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ABAQUS模拟 |
5.1 引言 |
5.2 几何形状及尺寸 |
5.3 材料性质 |
5.3.1 RPC材料性质 |
5.3.2 钢材材料性质 |
5.4 边界条件和加载布置 |
5.5 网格划分和单元设置 |
5.6 粘结滑移的建立 |
5.6.1 型钢与RPC相对滑移 |
5.6.2 弹簧单元定义 |
5.6.3 弹簧单元的设立 |
5.7 模拟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正丁烷的微尺度催化着火与燃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燃烧的微动力系统 |
1.1.2 微尺度燃烧的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尺度气相燃烧与催化燃烧 |
1.2.2 基于回热式燃烧器的研究 |
1.2.3 氢气辅助催化自燃点火 |
1.2.4 含氢气可燃混气的燃烧 |
1.3 研究现状之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微燃烧实验系统 |
2.1 实验台的设计 |
2.1.1 气路设计 |
2.1.2 温度测量与数据采集 |
2.1.3 尾气测量 |
2.2 催化剂 |
2.3 单管反应器 |
2.4 回热式燃烧器 |
第3章 Pt 催化剂在正丁烷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
3.1 正丁烷在 Pt 催化剂上的催化反应实验 |
3.1.1 热解反应 |
3.1.2 燃烧反应 |
3.2 Pt 作用下正丁烷催化着火的实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管反应器中正丁烷的氢气辅助催化着火 |
4.1 正丁烷氢气辅助催化着火的实验研究 |
4.1.1 氢气在催化着火过程中的作用 |
4.1.2 不同氢气流量下氢气辅助催化着火特性 |
4.1.3 供气方式的影响 |
4.1.4 保温层的影响 |
4.2 正丁烷的氢气辅助催化着火的数值模拟 |
4.2.1 数值计算模型 |
4.2.2 正丁烷的详细催化反应机理 |
4.2.3 氢气在催化着火过程中的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回热式催化燃烧器中的实验研究 |
5.1 正丁烷在回热式催化燃烧器中的燃烧特性 |
5.1.1 可燃范围 |
5.1.2 蜂窝陶瓷的作用 |
5.1.3 燃烧器表面温度分布 |
5.2 催化剂布置和氢气掺混对催化燃烧的影响 |
5.2.1 催化剂布置 |
5.2.2 氢气掺混催化燃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丁烷在 Pt 表面的详细催化燃烧反应机理[9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转化升温电热炉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跨PC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温度控制与养护工艺研究[D]. 江东.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2]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热炉温度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D]. 赵强.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1)
- [3]电加热炉温度随动控制系统研究[D]. 周鑫.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4]锰球压力氮化的基础研究[D]. 朱翔鹰. 东北大学, 2018(12)
- [5]基于废旧聚合物的碳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储能和吸波中的应用[D]. 马长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含油污泥微波热处理转化过程与工艺研究[D]. 李柄缘. 北京化工大学, 2014(06)
- [7]生物质热解气重整试验平台设计与试验[J]. 王敬茹,马腾,丛宏斌,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 可再生能源, 2019(04)
- [8]基于模糊PID的电热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D]. 何荣誉. 湖南大学, 2014(04)
- [9]高温下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粘结滑移的试验研究[D]. 刘子卿.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10]正丁烷的微尺度催化着火与燃烧[D]. 杨帆. 清华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