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转换时期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论文文献综述)
冉清文[1](2003)在《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政府职能问题,西方理论界争论了几百年,总是摇摆于或政府或市场之间,始终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当政府干预不利于或阻碍经济发展时,便出现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当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经济危机时,又回到政府干预理论上来。各国政府奔波于政府干预和经济自由主义两种理论之间,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政府。 与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似乎找到了解决政府职能问题的最终结论,即抛弃市场,实行计划经济。然而,经过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检验,这个结论还不适应今天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现状,又不得不向市场回归或过渡,重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转型时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渡时期。这种过渡虽然也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并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但与西方的市场经济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要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保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不走西方国家经过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发展,再进入市场经济“现代体制”的道路,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进入到市场经济“现代体制”。因此,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政府行使着重要的职能和角色。 正确认识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定位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是顺利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本文主要是从理性认识、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三个层面,对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在理性认识层面,是从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对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进行理论剖析,形成“理性认识”。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转型时期的。转型时期的政府正是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过渡的过渡型政府,政府职能和角色正处于转换之中。在此,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和角色转换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及其提出的新要求,强调:政府必须根据这些客观环境提出的新要求,不断转变自己的职能和角色。明确了转型时期政府的职能和角色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和角色的异同,提出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和角色的特点,从质、量、度三个方面界定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提出有效政府才是转型时期最佳政府的命题。 在理论定位层面,也是从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对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进行理论定位,形成“实践理念”。阐述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范围和领域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构建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必须树立的新观念,从观念上构建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认为:在转型时期,应该以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为着眼点和目标,界定和研究转型时期中国的政府职能和角色,树立制度、服务、法制和市场等观念。阐述了不同经济体制的政府的职能和角色,从框架上构建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和角色。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和角色是无所不能的“家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和角色是“警察”、“调控者”和“救生员”;在转型时期,政府职能和角色是“家长”、“兄弟”和“警察”. 在实践定位层面,同样是从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对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和角色予以实践定位,回答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应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和必须干什么的问题。强调:在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是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市场主体,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和培育市场,完善市场体系,造就替代者。不断完善自我,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吴晓梅[2](2013)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揭示的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许多原理被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被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所验证,总结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深远。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资本运动中研究经济增长,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一般性,这种一般性使其不仅能够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具有和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中国具体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研究现状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两方面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研究都需要系统进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点和落脚点,本文在对涉及相关概念做了阐明和界定之后,按照时间顺序解读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形成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的产生过程。作为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理论的科学性阐述是该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理论具有的系统性和可延伸性以及可扩展性上。系统性体现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理论前提、理论假设和理论内容;可延伸性体现在从理论本身能够自然引申出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理论;可扩展性体现在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理论本身研究假设的疏离和研究内容的拓展都不会改变其基本结论,甚至今天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该理论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能够给予经济建设以指导作用,同时具有社会价值,能够给予人类社会发展以思考空间,并且这些科学性能够一再被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包括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和发展。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为这个理论的中国化提供了广阔深刻的社会舞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实证是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宏观调控手段的变革、经历的经济周期以及宏观调控的理论生成和实践过程等重要经济现象来实现的。理论的中国化不仅是证实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要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对其进行发展。在把中国具体经济建设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农轻重并举和全国一盘棋思想,实行了与前苏联不完全一样的计划经济;陈云提出了综合平衡理论,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原则;邓小平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则体现在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思想、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等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观则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国化带来了经济发展成就、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但问题也不能回避。在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的思考中,本论文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继承和发展了经济计划措施、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调控五个方面归纳了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由于经济增长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必然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论文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在对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从科学理解和坚持理论精髓、把握当代社会再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不断总结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成果三个方面做了理论思考之后,从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收入差距、注重国内市场和调整经济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思考,以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总量均衡、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崔彩周[3](2006)在《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显重要。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论证结合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学说作为理论指南,结合政府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法学基础理论,提出构建政府管理角色创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框架。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发展除了主要靠其自身努力外,外援性力量同样很重要,其中最大的外援力量来自于政府。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行为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新形势下,政府要根据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实施管理角色的创新亦即政府管理创新,以更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上,政府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管理理念,即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发展的眼光调整政府管理思维。创新扶持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上对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等予以指导和扶植;财政政策上推行多层次的税收优惠,以及在政府采购与政府财政投融资上予以政策倾斜;融资问题上,建立健全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规范直接融资,完善担保制度以推动间接融资发展,创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在人力资源上,推进人才中介市场建设,并以中介市场为平台,实施对人才的多方位优惠服务,对农民工要秉持“着眼长远、把握全面、以人为本”的战略思维,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政府管理创新也体现在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上即健全法制、革新政府规制制度;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即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建设,推进信息社会化服务顺畅实现等;创新区域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即区域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既要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共性,也要体现地域管理的特色性。
邓念[4](2010)在《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体系到市场体系变迁的过程,房地产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规范到逐步健全迅速成长壮大。短短三十年间,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转已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近些年来,住房问题业已成为国计民生的核心问题。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各种问题成为学者及官方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产业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从经典理论SCP范式入手,结合有效竞争及市场有效性理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特征、市场结构、行为、绩效、政府和政策作用,以及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在大量资料数据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对遇到的问题解释并不能完全套用SCP研究范式以及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及市场有效性理论。因为在中国房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孕育及形成初期,政府力量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认为是中国政府造就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与西方国家的房地产业发展存在本质的不同,而且即使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的现阶段,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政策导向作用也十分强大,坚决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资料和实证模型推导论证了政府与市场力量的交互作用,说明,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双重作用下向前发展的,对中国房地产业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中必须全面考虑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建立了G-SCP-E的分析框架,将对于政府作用——G的分析全面引入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的分析中,最终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有效性——E作出分析并提出积极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认为在中国房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影响市场有效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对市场基本条件,即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影响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绩效表现是由供需要素和政府调控双重力量作用决定的,并与前者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从市场角度看政府的调控政策对消费市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往往可以导致销售量的显着萎缩,造成需求曲线阶段性向左或向右的大幅变动;需求的大幅变化影响开发投资预期,造成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大幅移动。另外,政府的调控政策还直接导致政府的土地供应政策、供地行为,土地供应的数量、供应速度、供应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影响有合理的因素,但是频繁的调控,打乱了市场的正常预期,造成供需的剧烈变化,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绩效与供需要求成正比,说明市场力量的正相关作用,而政府调控与市场绩效为反向关系,说明由于去过七年政策基本处于与市场的反向调控中,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本文的实证也印证了现实市场中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没有明显关系,说明政策对预期的干扰作用使得市场价格机制没有正常体现。调控政策的多目标性与政策偏差往往造成政策部分失灵,以及房价越调越涨的被动局面。第二,体现在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影响。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由于中国土地市场的完全垄断特征使得政府可以利用土地市场准入的壁垒决定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原则上可以是任何一种市场结构。本文研究表明目前的土地供应制度和政府供地行为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而非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土地获取和融资的双重进入壁垒影响了市场结构,影响了进入市场的企业性质、数量和质量;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政府的供地制度和进入壁垒部分程度决定了进入的企业,影响了企业竞争行为的导向,使得企业更加注重政府关系的能力和融资能力,而降低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力的培养。供需差异造成的垄断利润降低了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动力,使得市场的竞争程度并不激烈,竞争层次偏低。产品差异化竞争和品牌竞争发展相对缓慢。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低度、低层次的竞争和高额的垄断利润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研发投入低,技术进步缓慢,产业化程度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行业中没有明显的规模优势。跨区域扩张速度和商业地产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提高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必须加大有效供给,缓解供需压力和矛盾,降低“市场垄断”势力。一方面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限制开发企业囤积土地,加快开发进度,有效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增加廉租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降低税收,增加住房流通能力。其二,打破区域垄断,促进有效竞争,降低“行政垄断”势力。其三,调整发展程度,注重发展质量。
陆昂[5](2008)在《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研究 ——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政府行为不规范是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对研究现状做综述之后,本文先讨论市场经济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变动与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行为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再讨论市场经济投资领域的四个方面政府行为(财政投资、储蓄转化为投资中的政府行为、投资宏观调控和改善投资环境)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然后构建出市场经济的政府投资行为基本框架(政府投资行为内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此后,以政府投资行为基本框架为参照物,比较分析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探讨其不规范的根源,思考规范中国政府投资行为对策。政府投资行为研究属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的交叉研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利用系统论基本思想来讨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出政府投资行为基本框架。这不仅有助于拓宽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的交叉研究,还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投资领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本文提出现阶段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不规范的首要问题是政府公共管理者行为不协调;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不规范的根源是发展阶段约束、政府行为自利动机与过强的经济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人们认清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新方向,还能为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刘振彪[6](2002)在《国家宏观调控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演变。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主要有“纯粹的”自由经营论,“纯粹的”国家干预论和适度的国家宏观调控论。凯恩斯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西方国家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到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经济计划、财政货币政策。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完全排斥市场和市场经济,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最终从以行政强制控制为特征的统制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具有巨大历史作用的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控转到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上来,建立起相应的调控体系,改革经济计划体制,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为了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后,在国有经济部门实行原来意义的计划经济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经济不稳定性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国家宏观调控应着力避免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国际协调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
周胜强[7](2013)在《我国信贷政策研究 ——基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将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应对危机、走出困境,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矛盾已基本解决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能否尽快促进和实现结构的调整升级,成为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关于金融促进结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以资本市场促进结构调整的间接调控的“道路”。而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迫切、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条件下,并没有把促进结构调整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通过制定实施信贷政策,对银行信贷投放进行了引导和干预,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但是在理论研究上,西方经济金融理论、中央银行教科书中没有关于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阐述,而国内的研究没有摆脱货币政策框架下研究结构调整问题的理论束缚,对不完全市场条件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的内涵、作用、机制、目标、工具等关键问题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贷政策理论体系。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尝试研究建立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基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理论体系,并对我国信贷政策的再实践提出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建议。论文第2、3章,介绍了有关理论基础及其与信贷政策的关系,并从实践层面,对一些国家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总结分析了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第4、第5章系统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条件下的信贷政策的有关理论问题,对于信贷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信贷政策、其作用、政策制定主体、传导机制、政策目标、与其他政策的关系、以及政策工具及使用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从五个方面建立了信贷市场不完全条件下的、基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理论体系,这是目前学术研究很少涉及的。首先,从货币政策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信贷政策相矛盾的角度出发,分析提出了“信贷政策独立于货币政策”的观点,并重新对信贷政策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学术研究的争议,探讨了信贷政策存在的必要性问题,分析提出了信贷政策的作用是调整银行投放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缺失和促进银行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政策制定实施的主体是中央银行等观点。其次,从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信贷市场运行机制入手,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运用模型分析了信贷政策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信贷投放影响产业结构的信贷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对三个命题的证明,说明信贷政策可以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成本、收入与风险来引导银行的信贷投放。第三,根据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有关理论,分析提出了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包括促进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基础产业发展、限制特定行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并建立了衡量信贷政策目标实现的标准。第四,进一步分析了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关系,探讨了制定信贷政策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信贷政策发挥作用的环境。第五,在研究分析了信贷政策工具及其种类,总结提出了信贷政策工具使用的原则,对各个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归纳,并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工具在信贷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从第6章开始转入到对我国实践的分析。第6章回顾、分析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银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问题。第7章对信贷政策在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四省区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建立了三个含有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运用HP滤波法,分别对信贷政策与信贷结构、信贷政策与地区贷款总量、信贷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表明,我国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存在的积极影响。第8章基于论文所建立的信贷政策理论体系,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信贷政策的制度安排,制定实施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信贷政策、提高信贷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信贷政策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论文研究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不仅是对现有学术研究的突破和创新,而且这些观点及其论述共同形成了信贷市场不完全条件下的、基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理论体系,这更是现有研究所没有涉及到的,从而为我国制定实施信贷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所提出的部分政策建议也就具有了参考的价值。
郭玉坤[8](2006)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往往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仅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要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必须建立和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三项政策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三项住房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很不明显,难以令人满意。这要求我们对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根据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对现有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方面,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索全新住房保障模式的成果很少。本论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对不同住房保障方式进行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住房困难的城
高越青[9](2015)在《“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文中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本章在吸收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情况,对“中国式”产能过剩做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形成几个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对产能过剩界定、测度、成因和化解对策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新视角,也即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能过剩产生了影响,但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还是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而企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行为与我国的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恰是“供给边”的深层次核心所在。具体内容包括从供给端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综述以及从供给端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要素供给是“供给边”的一个重要内涵,它是生产和供给的前提条件,我国的要素供给呈扭曲状态,而导致要素供给扭曲的根源在于要素市场扭曲,本章就对要素市场扭曲与我国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扭曲激励,进而引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的市场退出产生扭曲激励,阻止企业市场退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固化。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结合多晶硅行业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说明,并且还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有着显着影响。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成因、测度及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供给效率是“供给边”的另一个重要内涵,由于构成宏观供给效率的基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效率,而技术创新不足将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本章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是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是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现状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极易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其次是在产能过剩化解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产品出口贸易,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减慢了过剩产能的消纳速度,不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为证明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本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快技术创新对产能过剩的化解有着显着的积极作用。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技术创新的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并具体针对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加快我国要素市场改革及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供给端视角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产能过剩其实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具体可从要素供给及其供给效率两方面进行分析;(2)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基于此,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改变要素市场扭曲现状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着重要意义;(3)技术创新不足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一定助推作用,并对产能过剩的顺利化解造成较大阻碍,基于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发展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积极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经验及现状,归纳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本质特征;2)构建了从供给侧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于供给侧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本文结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发现产能过剩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供给端视角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具体从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3)运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助推作用,并发现技术创新不足是引发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技术创新对化解产能过剩有着重要的意义。
廖扬丽[10](2004)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词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件中,足以说明中央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因缺乏理论的指导,改革的指导思想不统一,中央与地方的改革步调不一致,改革的效果不明显,改革面临重重困难。本文从政府管制经济学、行政学和行政法学的角度对行政审批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在理论上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由于行政审批、政府管制与行政许可是同质的行为,在指向上是一致的。为便于研究,本文将政府管制和行政许可均视为行政审批。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六章,即政府管制理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及政府的自我革命——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配套改革。第一章:政府管制理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阐述了政府管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通过对市场缺陷的分析得出政府管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市场缺陷并不是政府管制的充分条件,因为政府自身也是“经济人”,也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在政府管制的过程中会出现管制俘虏,产生政府失败。在确定政府管制目标的基础上产生的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之争,进而派生了政府管制俘虏理论。这一理论为客观、公正地制定、执行政府管制政策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本章为全文作了理论上的辅垫。第二章: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本章论述行政审批制度的沿革,通过对行政审批制度种种弊端的表象深入分析其原因,得出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共生关系的结论。虽然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一制度作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入世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因为存在着经济体制转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法制发展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和入世对政府的挑战等因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力与阻力并存。第三章: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本章着重论述国外行政改革的概况及美国、日本和韩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启示,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应注意借鉴以下方面:放松经济性管制与加强社会性管制并重,引<WP=4>入市场机制,促进竞争,重视对管制实施成本—收益分析;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与市场的发育程度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推动改革的进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入行政审批的司法审查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的监督和救济机制,保障行政审批相对人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在改革的进程中注意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改革的进程。第四章: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此章是本文的重点。文中展望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即实行放松管制与强化管制并举,不断提升政府管制能力,构建服务型责任政府。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行政审批制度,这一制度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审批有据、审批有度、执行有力和规范有方。文中详细论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五大原则、中介型渐进改革为主的改革路径、动力机制、评估机制和监控机制。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战略工具选择上论述了组织目标、激励机制、责任机制、权力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五大战略,为改革注入新的理念。最后,为获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功,必须处理好四大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五章: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力求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科学化民主化的审批决策机制、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制约机制、健全有效的审批救济机制,使行政审批权受到科学、严格的规范,使行政审批权责对等,使行政审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最终使行政审批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第六章:政府的自我革命——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配套改革。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在以下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构建有限、有效的政府;在此基础上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政府机构;清理现有的法律法规,实施《行政许可法》,制定和修改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等,使得审批有据;努力完善公务员制度,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使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获得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最后是对传统行政文化进行创新,使之符合新型行政审批制度的需要。在结语中简要地对《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谈转换时期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转换时期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中文) |
内容概要(日文) |
第一章 研究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意义 |
一、 论文题目的选择 |
1 、 研究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理论原因 |
2 、 研究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实践原因 |
二、 选题内涵的界定 |
1 、 选题的研究视角 |
2 、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 转型时期的起止时间 |
4 、 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和角色 |
三、 选题的社会价值 |
1 、 为转型时期政府职能和角色定位提供理论指导 |
2 、 有利于科学界定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职能和角色 |
3 、 确保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方向 |
第二章 政府职能理论的历史沿革 |
一、 管理经济:政府的天然职能 |
二、 或政府或市场:西方理论界的政府职能理论与实践 |
1 、 重商主义的“国家主义”型政府 |
2 、 经济自由主义的“守夜人”型政府 |
3 、 国家干预主义的“全面干预”型政府 |
4 、 新古典综合派的“混合经济”型政府 |
5 、 新自由主义的“新守夜人”型政府 |
6 、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型政府 |
三、 取消或限制市场:马克思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与实践 |
1 、 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无政治性”型政府 |
2 、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决定一切”型政府 |
第三章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理性认识 |
一、 客观环境: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转换的社会历史条件 |
1 、 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对政府职能转换提出了新要求 |
2 、 WTO为政府职能转换提供了新视角 |
3 、 知识经济对政府职能转换提出了新挑战 |
二、 特殊性: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特点 |
1 、 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的特点 |
2 、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和角色的特点 |
3 、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特点 |
三、 哲学视角: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质量度 |
1 、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质 |
2 、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量 |
3 、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度 |
第四章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理论定位 |
一、 利用市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归路 |
1 、 邓小平对市场及市场经济的肯定 |
2 、 中国共产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演变 |
二、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理论构建 |
三、 树立新观念: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观念构建 |
1 、 必须树立规则制度观念 |
2 、 必须树立服务观念 |
3 、 必须树立法制观念 |
4 、 必须树立市场观念 |
四、 职能和角色: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框架构建 |
1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政府职能认识的演变 |
2 、 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和角色 |
3 、 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和角色 |
4 、 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和角色 |
第五章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实践定位 |
一、 重塑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
1 、 政府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
2 、 必须正确理解“政企分开” |
3 、 正确认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
4 、 建立完善的政府进退机制 |
二、 造就替代者:建立和培育市场 |
1 、 强化政府培育市场的必要性 |
2 、 建立健全各类市场,完善市场体系 |
3 、 健全市场法律法规,完善市场规则 |
4 、 建立健全市场中介组织 |
三、 完善自我: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
1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2 、 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3 、 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
四、 实现公平与效率: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
1 、 建立完善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2 、 规范并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3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背景 |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1 关于资本和生产的概念 |
1.1.1 资本、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
1.1.2 生产和再生产 |
1.1.3 社会资本再生产 |
1.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形成的文献解读 |
1.2.1 魁奈的《经济表》 |
1.2.2 1849年《雇佣劳动和资本》 |
1.2.5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
1.2.6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
1.2.7 《资本论》 |
1.3 列宁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1.3.1 《再论实现论问题》 |
1.3.2 《论所谓市场问题》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理论体系及其理论延伸 |
2.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系统性 |
2.1.1 理论基础 |
2.1.2 理论前提 |
2.1.3 理论假设 |
2.1.4 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 理论的必然结论 |
2.2.1 经济周期理论 |
2.2.2 宏观调控理论 |
2.3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视阈的时代拓展 |
2.3.1 非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价值实现纳入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 |
2.3.2 固定资本的现实补偿机制和理论假设存在差异 |
2.3.3 存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2.3.4 信用的发展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影响 |
2.3.5 人的再生产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影响 |
2.3.6 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进入了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视野 |
2.4 西方理论界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价和发展 |
2.4.1 西方经济学家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价 |
2.4.2 西方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 |
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价值 |
3.1.1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部类原理 |
3.1.2 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三分法原理 |
3.1.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类型原理 |
3.1.4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四环节原理 |
3.1.5 社会资本再生产双重实现原理 |
3.1.6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层面原理 |
3.1.7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原理 |
3.1.8 不同部门的内在对比关系原理 |
3.1.9 不同部门间的差异性增长要求 |
3.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价值 |
3.2.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解构功能 |
3.2.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建构功能 |
3.2.3 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考空间 |
3.3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科学性的历史证实 |
3.3.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计划经济尝试 |
3.3.2 资本主义矛盾的积累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反复爆发 |
第四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实证 |
4.1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
4.1.1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4.1.2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
4.1.3 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考 |
4.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
4.2.1 中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
4.2.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生产资料优先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实践 |
4.2.3 对中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思考 |
4.3 中国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实践 |
4.3.1 中国的经济周期 |
4.3.2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实践 |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5.1 毛泽东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1.1 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农轻重并举思想 |
5.1.2 统筹兼顾和全国一盘棋思想 |
5.1.3 与前苏联不一样的计划经济思想 |
5.2 陈云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2.1 综合平衡理论 |
5.2.2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原则 |
5.3 邓小平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3.1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化成果 |
5.3.2 “两个大局”思想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结构平衡原理的发展 |
5.3.3 市场与计划手段结合的思想超越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运行前提 |
5.3.4 对外开放战略发展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前提 |
5.3.5 “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一脉相承 |
5.4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4.1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问题 |
5.4.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回答了经济发展的方式问题 |
5.4.3 五个方面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回答了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 |
第六章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6.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
6.1.1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2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3 继承和发展了经济计划措施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4 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5 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调控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现实问题分析 |
6.2.1 中国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结构性问题 |
6.2.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现存问题分析 |
6.2.3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 |
6.2.4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分析 |
6.2.5 对中国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的思考 |
6.3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思考 |
6.3.1 科学理解和坚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精髓 |
6.3.2 把握和瞄准当代世界再生产过程的新观点新趋势 |
6.3.3 不断总结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成果 |
6.4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思考 |
6.4.1 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
6.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 |
6.4.3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收入差距 |
6.4.4 注重国内市场,加快产品价值实现过程 |
6.4.5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o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2章 中小企业与我国经济发展问题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 |
2.3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3章 政府管理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3.1 政府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 |
3.2 政府管理创新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第4章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一) |
4.1 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 |
4.2 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4.3 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第5章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二) |
5.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的创新性支持 |
5.2 政府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角色创新 |
第6章 中小企业市场环境建设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
6.1 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制建设 |
6.2 政府规制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第7章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
7.1 政府对中小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创新 |
7.2 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性支持 |
第8章 区域(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8.1 四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创新特色 |
8.2 四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经验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
(4)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房地产业研究 |
1.4.2 中国房地产业组织研究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1 提出中国房地产G-SCP-E的研究范式 |
1.5.2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条件的独特性和政府作用的深入分析 |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SCP范式的发展与适应中国房地产业的分析范式 |
2.1.1 哈佛学派奠定的SCP范式 |
2.1.2 芝加哥学派对SCP的挑战 |
2.1.3 新奥地利学派的SCP发展 |
2.1.4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
2.1.5 后SCP流派,心制度经济学发展 |
2.1.6 对SCP—R范式的解释 |
2.1.7 适用中国房地产业的G-SCP范式 |
2.2 有效竞争理论与中国房地产的有效市场 |
2.2.1 有效竞争理论 |
2.2.2 有效市场理论 |
2.2.3 房地产市场有效性与G—SOP—E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推动的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
3.1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3.2 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市场孕育期 |
3.2.1 第一阶段:1979年-1985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 |
3.2.2 第二阶段:1986-1993年,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阶段 |
3.2.3 第三阶段:1994-1998年,综合配套制度全面推进阶段 |
3.3 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产业发展期 |
3.3.1 第一阶段:1998-2002年,政策推动房地产全面市场化 |
3.3.2 第二阶段:2003-2008年,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 |
3.3.3 第三阶段:2009年以后,房地产业新一轮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特征研究 |
4.1 宏观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拉动的需求 |
4.1.1 GDP与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 |
4.1.2 中国的GDP发展速度与区域差异 |
4.2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引发的需求 |
4.2.1 中国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 |
4.2.2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4.2.3 城市化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 |
4.2.4 中国城市化引发的房地产需求 |
4.3 人口红利带来的需求 |
4.3.1 中国人口总量与结构 |
4.3.2 人口红和带来房地产业需求 |
4.4 土地红利与房地产业发展 |
4.4.1 土地价值的释放和财富效应 |
4.4.2 土地稀缺性对房地产业影响 |
4.5 土地的垄断性引致的供求矛盾 |
4.5.1 中国土地供应制度的变迁 |
4.5.2 土地垄断性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
4.5.3 土地市场政府与开发企业的供需博弈 |
4.5.4 土地垄断与房价上涨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场和政府力量双重作用下的房地产市场 |
5.1 实证思路及数据选择 |
5.1.1 实证研究思路 |
5.1.2 数据选择与初步测试 |
5.2 研究模型一:全国住宅房地产市场总体供需模型分析 |
5.2.1 供需关系的简单测试 |
5.2.2 增加政府影响因子 |
5.3 研究模型二:市场绩效在政府干预因子作用下的趋势模型 |
5.3.1 供需因子和调控因子设定与检验 |
5.3.2 模型校验、自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
5.3.3 补充研究 |
5.4 研究模型三:区域市场供需水平和政府调控影响分析 |
5.4.1 九个城市的数据报告 |
5.4.2 区域城市数据报告的解析 |
5.5 研究模型四:利率调控下供需水平和政府调控对市场的影响 |
5.5.1 短中长期的利率对市场绩效影响 |
5.5.2 利率与政府调控因子的关系测试 |
5.6 市场与政府力量的双重作用分析 |
5.6.1 市场力量作用下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
5.6.2 政策调控力量作用下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 |
6.1 简述市场结构类型 |
6.2 市场结构主要指标 |
6.2.1 市场集中度指标 |
6.2.2 产品差别指标 |
6.2.3 进出壁垒指标 |
6.3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分析 |
6.3.1 全国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
6.3.2 区域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
6.3.3 全国与区域市场集中度综合分析 |
6.4 中国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别研究 |
6.4.1 房地产产品差别的类型 |
6.4.2 中国房地产业的广告特点 |
6.4.3 中国房地产业的广告密度 |
6.5 中国房地产业进出壁垒研究 |
6.5.1 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壁垒的指标 |
6.5.2 土地获取壁垒的影响分析 |
6.5.3 银行融资壁垒的影响分析 |
6.6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寡头垄断的疑问解释 |
6.6.1 美国市场的寡头垄断原因分析 |
6.6.2 中国市场的寡头垄断可能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市场行为 |
7.1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竞争 |
7.1.1 古诺模型扩展分析 |
7.1.2 伯川德模型扩展分析 |
7.2 产品差异化竞争 |
7.2.1 横向差异化—豪泰林(Hotelling)线形空间竞争分析 |
7.2.2 纵向差异化—泰勒(Tirole)模型分析 |
7.2.3 环形城市空间竞争—萨洛普(Salop)模型分析 |
7.3 广告竞争 |
7.3.1 多夫曼—斯坦那条件分析 |
7.3.2 房地产市场品牌竞争 |
7.4 中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策略的变化和发展 |
7.5 房地产企业的跨地域扩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市场绩效与市场有效性 |
8.1 市场绩效的衡量体系 |
8.2 中国房地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态势 |
8.2.1 房地产业市场景气情况 |
8.2.2 房地产投资发展状况 |
8.2.3 房地产开发情况 |
8.2.4 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状况 |
8.3 房地产业的社会绩效分析 |
8.3.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概述 |
8.3.2 房地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 |
8.3.3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
8.3.4 房地产业对税收的贡献 |
8.3.5 房地产业对社会福利的贡献 |
8.4 房地产企业绩效 |
8.4.1 房地产企业发展状况 |
8.4.2 房地产行业收益分析 |
8.4.3 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8.4.4 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
8.5 房地产行业技术进步 |
8.5.1 房地产行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
8.5.2 绿色环保技术的进步分析 |
8.6 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的转型 |
8.7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
8.7.1 从市场基本条件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2 从市场结构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3 从市场行为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4 从市场绩效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5 从政策和信息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政策效用与建议 |
9.1 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 |
9.2 政策失灵的原因 |
9.2.1 房地产市场供需差异的矛盾 |
9.2.2 房地产调控多目标间的矛盾 |
9.2.3 相关主体利益间的矛盾 |
9.3 政策建议 |
9.3.1 加大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
9.3.2 打破区域垄断,促进有效竞争 |
9.3.3 调整发展速度,强调发展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表格目录 |
图示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研究 ——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和评论 |
1.2.1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各主要政府行为及其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2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投资冲动或政府行为动机的研究现状 |
1.2.3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制约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4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现状 |
1.2.5 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现状 |
1.2.6 简要评论 |
1.3 本文内容、结构、方法、理论创新点与不足 |
1.4 基本概念 |
1.4.1 转型时期 |
1.4.2 政府和中国政府 |
1.4.3 投资和投资主体 |
第二章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 |
2.1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定义 |
2.2 政府与市场关系决定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之争 |
2.2.2 不同发展模式中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2.2.2.1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2.2.2.2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2.2.2.3 东亚模式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2.2.3 本节小结 |
2.3 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产生及其深层次原因 |
2.3.1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的一般关系 |
2.3.2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转变与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产生 |
2.3.3 政府行为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 |
2.3.3.1 政府行为失灵的原因 |
2.3.3.2 政府行为不规范的原因之一:公共利益选择问题 |
2.3.3.3 政府行为不规范的原因之二:公共利益代理问题 |
第三章 政府投资行为及其基本框架 |
3.1 政府投资行为的界定 |
3.2 储蓄转化为投资中的政府行为及作用 |
3.2.1 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 |
3.2.2 政府在可供利用储蓄资源方面的行为与作用 |
3.2.3 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中的政府行为与作用 |
3.2.4 本节小结 |
3.3 财政投资及其作用 |
3.3.1 财政投资的作用 |
3.3.2 财政投资领域 |
3.3.3 财政投资主体划分 |
3.3.4 财政投资时机选择 |
3.4 投资宏观调控及其作用 |
3.4.1 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投资宏观调控 |
3.4.2 政府调控投资的原因和参数 |
3.4.2.1 投资与国民收入决定 |
3.4.2.2 投资与经济增长 |
3.4.2.3 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 |
3.4.3 投资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 |
3.5 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行为及其作用 |
3.5.1 投资环境的定义、作用和构成因素 |
3.5.2 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作用与目的 |
3.5.3 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
3.6 投资领域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3.7 政府投资行为基本框架 |
3.7.1 政府投资行为内部关系 |
3.7.1.1 政府投资者身份与公共管理者身份之间关系 |
3.7.1.2 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属性 |
3.7.1.3 政府投资行为内部关系图 |
3.7.2 影响政府投资行为内部关系的因素 |
第四章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比较研究 |
4.1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比较方法和参照物 |
4.1.1 比较方法和参照物的选择 |
4.1.2 比较分析参照物:转型前中国政府投资行为 |
4.1.2.1 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4.1.2.2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投资行为特点 |
4.1.2.3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行为产生的弊病及其根源 |
4.1.2.4 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行为的区别 |
4.2 转型早期(1978-1998年)的中国政府投资行为 |
4.2.1 转型早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4.2.2 转型早期的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特点 |
4.3 转型中后期(1998年以来)的中国政府投资行为 |
4.3.1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4.3.2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特点 |
4.4 转型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不规范的根源 |
4.4.1 转型早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不规范的根源 |
4.4.2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投资行为不规范的根源 |
第五章 1998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分析 |
5.1 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界定 |
5.2 不同地区政府投资者行为与公共管理者行为关系的分析 |
5.2.1 东部地方政府投资者行为与公共管理者行为关系——以广东省为例 |
5.2.2 中部地方政府投资者行为与公共管理者行为关系——以河南省为例 |
5.2.3 西部地方政府投资者行为与公共管理者行为关系——以四川省为例 |
5.2.4 不同地区地方政府投资者行为与公共管理者行为关系之间的对比分析 |
5.3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核心——地方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比较 |
5.4 1998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不规范的根源 |
5.4.1 发展阶段对调整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内部关系的约束 |
5.4.2 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自利动机与过强的经济实力 |
第六章 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的思考 |
6.1 思考之一:中国政府投资行为不规范的影响因素 |
6.2 思考之二:如何规范中国政府投资行为内部关系 |
6.2.1 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者行为之间关系 |
6.2.2 规范同级政府公共管理者行为之间关系 |
6.2.3 规范政府投资者行为与公共管理者行为之间关系 |
6.3 思考之三: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行为治理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1979年以来经济先进体与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公共投资占当年GDP比重 |
附表2 1950年以来中国财政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 |
附表3 转型时期中国财政预算外支出 |
附表4 1998年以来中国财政投资(预算内和外) |
附表5 转型时期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
附表6 1998以来广东省财政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GDP增长率 |
附表7 1998以来河南省财政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率 |
附表8 1998以来四川省财政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率 |
附表9 1979年以来世界各国私人储蓄与政府储蓄占当年GDP比重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
后记 |
注释 |
(6)国家宏观调控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第一章 国家宏观调控理论演变 |
第一节 “纯粹的”自由经营论 |
一、 基本观点 |
二、 理论渊源 |
三、 评价 |
第二节 “纯粹的”国家干预论 |
一、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理论渊源 |
二、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论点 |
三、 评价 |
第三节 适度国家宏观调控论 |
一、 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论 |
二、 适度国家宏观调控论的基本观点 |
三、 评价 |
第二章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调控 |
第一节 当代西方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两种思潮的兴衰更迭 |
一、 凯恩斯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出现 |
二、 国家干预论的危机与自由经营论的复兴 |
三、 凯恩斯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融合--新国家干预论出现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调控 |
一、 国有企业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 |
二、 西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
三、 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计划的发展 |
第三节 西方国家调节经济的不同模式 |
一、 美国的短期经济调节 |
二、 日本的“官民混合”调节 |
三、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调节 |
四、 法国的计划化调节 |
第三章 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排斥市场的宏观直接调控 |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特征 |
一、 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 |
二、 20世纪20~30年代有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否可行的大论战 |
三、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 |
第二节 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一、 前苏联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 |
二、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改革的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 |
一、 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作用的科学认识 |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比较优势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调控模式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一、 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
二、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三、 市场经济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与国家宏观调控 |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结合模式 |
一、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结合方式的制约因素 |
二、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结合模式 |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有机结合的国家宏观调控模式 |
一、 中国选择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结合模式的制约因素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的有机结合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主体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内容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制的建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其地位 |
二、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 |
三、 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构成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直接调控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原来意义的计划经济 |
一、 原来意义的计划经济的主要内涵 |
二、 在国有经济的范围内实行原来意义的计划经济的客观必要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计划调节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调节的地位和作用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调节的特点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性调控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性经营调控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性经营调控 |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宏观调控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
二、 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 |
三、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宏观调控提出的挑战 |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
一、 国际收支调整 |
二、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
三、 经济开放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
一、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协调 |
二、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职能的变化 |
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及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7)我国信贷政策研究 ——基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信贷政策定义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对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献综述 |
1.2.3 对信贷政策研究文献的评述 |
1.3 概念界定和前提假设 |
1.3.1 信贷政策与信贷投放、信贷结构 |
1.3.2 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 |
1.3.3 产业与产业政策 |
1.3.4 前提假设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1 关于政府干预经济金融的理论 |
2.1.1 金融约束论 |
2.1.2 市场失灵理论 |
2.1.3 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
2.2 关于结构主义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的理论 |
2.2.1 结构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关于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理论 |
2.2.3 产业政策理论 |
2.3 关于不完全条件下信贷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论 |
2.3.1 信贷配给理论 |
2.3.2 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配给的研究 |
2.4 关于银行信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 |
2.4.1 金融中介功能的理论 |
2.4.2 金融发展理论与加尔比斯两部门模型 |
2.4.3 银行信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启示 |
3.1 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实践 |
3.1.1 美国的实践 |
3.1.2 德国的实践 |
3.1.3 英国、法国、加拿大的实践 |
3.2 日本、韩国的实践 |
3.2.1 日本的实践 |
3.2.2 韩国的实践 |
3.3 印度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实践 |
3.3.1 印度的实践 |
3.3.2 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
3.4 国外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与启示 |
3.4.1 政府参与型的信贷政策模式 |
3.4.2 政府干预型的信贷政策模式 |
3.4.3 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4章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体系 |
4.1 独立于货币政策的信贷政策定义、作用及其主体 |
4.1.1 对信贷政策的重新定义 |
4.1.2 信贷政策存在必要性 |
4.1.3 信贷政策的作用 |
4.1.4 制定信贷政策的主体 |
4.2 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信贷政策传导机制 |
4.2.1 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 |
4.2.2 信贷政策影响信贷投放的模型分析 |
4.2.3 信贷投放变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型分析 |
4.3 信贷政策的目标及其衡量标准 |
4.3.1 信贷政策的具体目标 |
4.3.2 信贷政策目标实现的衡量标准 |
4.4 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关系 |
4.4.1 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4.4.2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
4.4.3 政策间的协调配合 |
4.5 信贷政策的制定原则与发挥作用的环境 |
4.5.1 制定信贷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
4.5.2 信贷政策发挥作用的环境 |
第5章 信贷政策传导中的政策工具 |
5.1 信贷政策工具及其使用原则 |
5.1.1 信贷政策工具的定义和分类 |
5.1.2 信贷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原则 |
5.2 信贷政策工具及其特点 |
5.2.1 价格型信贷政策工具 |
5.2.2 数量型信贷政策工具 |
5.2.3 混合型信贷政策工具 |
5.2.4 引导型信贷政策工具 |
5.3 信贷政策工具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分析 |
5.3.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5.3.2 价格型工具对信贷投放的影响 |
5.3.3 数量型工具对信贷投放的影响 |
5.3.4 其它类型工具对信贷投放的影响 |
第6章 我国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及其问题 |
6.1 我国信贷政策实践的历史回顾 |
6.1.1 1949年—1983年 |
6.1.2 1984年—1997年 |
6.1.3 1998年至今 |
6.2 当前我国信贷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6.2.1 信贷政策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
6.2.2 信贷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
6.2.3 信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7章 我国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7.1.1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
7.1.2 研究数据 |
7.2 信贷政策对信贷增长影响的统计分析 |
7.2.1 房地产信贷政策对信贷增长的影响 |
7.2.2 农业信贷政策对信贷增长的影响 |
7.2.3 制造业信贷政策对信贷增长的影响 |
7.3 我国信贷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7.3.1 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2 信贷政策对地区总贷款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3 信贷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系数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4 实证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
第8章 完善我国信贷政策的建议 |
8.1 完善信贷政策的顶层制度安排 |
8.1.1 明确信贷政策在经济金融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
8.1.2 明确信贷政策制定的主体 |
8.1.3 建立信贷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 |
8.1.4 健全与信贷政策相适应的金融统计制度 |
8.2 制定和实施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信贷政策 |
8.2.1 明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目标 |
8.2.2 推进薄弱环节信贷政策法制化建设 |
8.2.3 制定技术改造贷款管理办法 |
8.3 提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执行力 |
8.3.1 综合运用多种信贷政策工具 |
8.3.2 健全完善信贷政策效果的评估和风险提示制度 |
8.3.3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
8.3.4 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二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 |
第三节 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住房保障措施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供给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二节 需求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三节 租金管制的经济分析 |
第三章 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制度典型模式分析 |
第二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及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分析 |
第二节 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分析 |
第三节 现行住房保障政策具体分析 |
第四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创新个案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总体构想 |
第一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基础 |
第二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三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框架 |
第六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方案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对象的识别 |
第二节 住房保障水平的确定 |
第三节 住房保障方式的选择 |
第四节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实施模型 |
第五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
第二节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 |
第三节 加强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 |
第五节 其他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学术情况 |
致谢 |
(9)“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2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 |
1.2.1 相关概念辨析 |
1.2.2 国内外有关产能过剩的定义 |
1.2.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2 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 |
2.1 产能过剩的界定 |
2.2 产能过剩的测度 |
2.2.1 基于微观企业调查结果的测算方法 |
2.2.2 基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测算方法 |
2.2.3 各类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的比较及结论 |
2.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
2.3.1 国外有关产能过剩成因的分析 |
2.3.2 国内有关产能过剩成因的分析 |
2.3.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
2.4 治理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文件及对策研究述评 |
2.4.1 国内有关治理和化解产能过剩对策研究的评述 |
2.4.2 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和总结 |
2.4.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治理和化解思路 |
3 一个新视角: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 |
3.1 从供给端视角研究产能过剩的文献综述 |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
3.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理论 |
3.2.3 国内有关供给理论的研究 |
3.3 从供给端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
3.3.1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 |
3.3.2 从供给端分析我国的产能过剩 |
3.3.3 供给管理与我国的产能过剩治理和化解 |
4 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 |
4.1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及成因分析 |
4.1.1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 |
4.1.2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 |
4.1.3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成因分析 |
4.2 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 |
4.2.1 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方法综述 |
4.2.2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 |
4.3 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的扭曲激励 |
4.3.2 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退出决策的扭曲激励 |
4.3.3 产能过剩行业的实例分析——以多晶硅行业为例 |
4.4 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 |
4.4.1 研究设计 |
4.4.2 基于整体样本的实证分析 |
4.4.3 基于子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
5 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 |
5.1 技术创新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 |
5.1.1 技术创新的定义 |
5.1.2 我国技术水平现状分析 |
5.2 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
5.3 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 |
5.3.1 相关文献综述 |
5.3.2 形成阶段:技术创新不足催生产能过剩形成 |
5.3.3 化解阶段:技术创新不足阻碍过剩产能化解 |
5.4 实证检验: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 |
5.4.1 技术创新的测度 |
5.4.2 研究设计、指标选择与数据 |
5.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6 结论、对策建议及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二、 行政审批及其制度的含义 |
三、 国内外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的现状 |
(一) 国外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的现状 |
(二) 国内关于行政审批制度研究的现状 |
四、 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 |
五、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六、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政府管制理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政府管制的概念及分类 |
(一) 政府管制的概念 |
(二) 政府管制的分类 |
二、 政府管制的合理性分析 |
(一) 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 |
(二) 市场经济自身的五大缺陷 |
(三) 政府管制的合理性 |
(四) 政府管制的缺陷 |
(五) 政府管制的改良--激励性政府管制 |
三、 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之争 |
(一) 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论 |
(二) 政府管制的部门利益理论 |
(三) 政府管制俘虏理论 |
(四) 政府管制政策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四、 政府管制的政策过程 |
(一) 政府管制立法 |
(二) 政府管制执法 |
(三) 政府管制的放松或解除 |
(四) 政府管制的监督与救济 |
第二章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 |
一、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性、迫切性分析 |
(一)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沿革 |
(二) 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
(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性、迫切性 |
(四) 当前我国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展 |
二、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济体制限制 |
(一) 计划经济的体制特征 |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与行政审批制度的促进性互动 |
(三) 转型经济体制的特征 |
(四) 转型经济体制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障碍因素 |
三、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 |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二) 政府机构运行规则缺失 |
(三) 行政权的规范和制约不足 |
(四) 传统行政执行体制的制约 |
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行政法限制 |
(一) 我国现行行政法对行政审批的制约分析 |
(二) 我国依法行政的不足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五、 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及其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的挑战 |
(一) 我国政府关于入世的郑重承诺 |
(二) WTO规则对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提出的挑战 |
(三)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应对入世的新理念 |
第三章 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一、 国外行政改革的概况 |
(一) 各国行政改革的背景 |
(二) 各国行政改革的理论流派 |
(三) 各国行政改革的实践 |
(四) 各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启示 |
二、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一) 改革的背景--政府管制的过滥和无效 |
(二) 改革的目标--放松管制,促进竞争 |
(三) 改革的方式--立法在先,引入激励性政府管制 |
(四) 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
(五) 改革的经验启示 |
三、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一) 改革的背景和目的--过剩管制与引进竞争 |
(二) 改革的过程与特征--持续缓慢地推进改革 |
(三) 改革的成果--促进竞争 |
(四) 改革的问题--生产者优先和行政指导依然存在 |
(五) 改革的启示--改革与市场发育程度、法律制度的完善相关 |
四、 韩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一) 韩国推进管制改革的进程和措施 |
(二) 韩国管制改革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 |
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念与发展趋势 |
(一) 放松政府管制与强化政府管制并重 |
(二) 提升政府管制能力 |
(三) 构建服务型政府 |
二、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
(一) 审批有据 |
(二) 审批有度 |
(三) 执行有力 |
(四) 规范有方 |
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路径及机制 |
(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 |
(二)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 |
(四) 改革的评估机制和监控机制 |
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战略工具选择 |
(一) 核心战略:转变政府职能 |
(二) 结果战略:以结果为本、注重绩效管理 |
(三) 顾客战略:顾客为本、顾客主权 |
(四) 控制战略:权力下放、重心下移 |
(五) 文化战略:塑造新型服务文化 |
五、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需处理的四大关系 |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 |
(二)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建立新型政企关系模式 |
(三)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培育和发展行业中介组织 |
(四)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要集权与适度分权相结合 |
第五章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 |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机制 |
(一) 行政审批的范围 |
(二) 行政审批权的设定 |
(三) 行政审批权的执行 |
二、 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行政审批决策机制 |
(一) 建立科学化民主化行政审批决策机制的重要意义 |
(二) 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确立行政审批决策机制的新制度形式 |
三、 建立规范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
(一) 正当的行政审批程序机制 |
(二) 行政审批方式的改革 |
(三) 电子政务与行政审批手段的现代化 |
四、 建立严密完善的行政审批监督制约机制 |
(一)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内部制约机制 |
(二)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外部监督机制 |
五、 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审批救济机制 |
(一) 我国关于行政审批的行政救济制度 |
(二) 行政救济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完善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设想 |
第六章 政府的自我革命--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配套改革 |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互动关系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有限与有效的政府 |
(三) 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关键因素 |
二、 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关系 |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的互动关系 |
(二)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 |
(三) 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构想 |
三、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保障行政审批改革成果 |
(一) 适应改革,清理现有的法律法规 |
(二) 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保证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平衡 |
(三)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 |
四、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
(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公务员队伍素质 |
(二)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 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
五、 重塑行政文化,推进政府改革 |
(一) 行政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
(二) 我国当前行政文化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 |
(三) 政府革命中的行政文化创新 |
结 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谈转换时期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问题研究[D]. 冉清文. 天津师范大学, 2003(04)
- [2]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D]. 吴晓梅. 兰州大学, 2013(05)
- [3]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 崔彩周.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2)
- [4]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D]. 邓念. 复旦大学, 2010(01)
- [5]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研究 ——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D]. 陆昂. 暨南大学, 2008(03)
- [6]国家宏观调控演变[D]. 刘振彪. 厦门大学, 2002(02)
- [7]我国信贷政策研究 ——基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D]. 周胜强.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7)
- [8]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郭玉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9]“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D]. 高越青.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10]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廖扬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