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莉[1](2004)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发展成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广大农户,村办、乡(镇)办企业及大量的经济联合体和合作经济组织等是农村经济的主体。这些农户和经济组织要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就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金融服务,而这些分散的、零星的小商品生产者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得到国家银行的支持是很困难的。它们要进入经济发达的大市场,要抵御它们因自身规模小而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增强自身在大市场中的竞争力,就需要通过合作这种形式,特别是通过信用合作,获得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小康发展目标,必须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经过50 多年的发展,现行制度形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行政主导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下,反映这种经济形式本质特征的“三性”原则—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宗旨,事实上是贯彻不力的。基于这种情况,在农村经济和金融理论界,出现了要求变革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进行制度创新的强烈呼声。也有人以现行制度安排的种种弊端为根据,竭力否定合作制原则,使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论文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现实供给中存在的矛盾及异化原因,结合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特点,提出进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组织体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外部环境改革创新的路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与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本章从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入手,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提出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就
陈清[2](2008)在《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农村合作金融与“三农”有着天然联系,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生存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土壤。当前,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部署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顺利实现的突出因素,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的转型与创新,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和助推作用,是决策者、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面临的现实紧迫问题。本文以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如何在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理论、发展模式、组织体系、体制机制、法律制度、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有效转型和创新,使农村合作金融真正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更好地发挥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认真探讨和界定了合作金融的基本内涵、重要特征和根本原则,论述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总结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模式路径与成功经验,结合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剖析了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中的比较优势,以及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实现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需求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三农”发展与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需要,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基本方向、根本原则、主要模式和重要路径,着重探讨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组织的培育与创新、互助合作农业保险模式的构建与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并相应提出总体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对策建议。
张洁[3](2013)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目前中国农村正处于金融抑制的状态,广大农民获得信贷和金融服务的权利没有受到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制约。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健全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体系由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共同组成,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基于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以互助合作为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组织。按照是否被纳入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畴为划分标准,农村合作金融又可以分为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中国的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经过历次体制改革之后,形成了目前由一级法人体制农信社、县乡二级法人体制农信社(极少)、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共同构成的体系。改革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表面上看大多扭亏为盈,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所以,处于“地下金融”的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而这种“地下金融”又蕴含着大量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如何将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作为一个整体来破解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建议在接下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通过推进金融深化来消除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本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学科中的理论观点,通过唯物辩证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农村合作金融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和学习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西方学者的合作纲领和农村金融理论为理论基点,借鉴了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运行模式,着重从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两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最后综合以上的研究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探索通过对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正规化,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本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合作金融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基本思路进行阐述,最后说明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且对文中研究范围界定做了特别说明。第2章首先界定了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和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念,然后从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西方合作经济思想和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的角度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研究和借鉴了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运行实践,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构建独立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明晰金融机构产权职责;以“三农”为服务对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第4章将农村信用合作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试办与推广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改革中调整阶段、独立发展阶段和深化改革阶段,分别对各个阶段的发展背景和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并且总结了农村信用社经过新一轮改革后在经营状况、资本来源和支农作用方面取得的成就。第5章分别介绍了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目前的存在形式及其特点,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地位,肯定了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第6章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总结: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在产权制度、经营管理、行业监管和发展环境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缺乏政策和法律的保护、经营组织管理不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差等问题。第7章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该明确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监管体系、改善发展环境;在支持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方面应该为其搭建依法活动的平台、引导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规范化发展、创新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正规化模式。结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作简要总结,并对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如何共同推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给予政策建议。
庄岁林[4](2007)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绝对值的下降。“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支持“三农”的发展,但以前的“一号”文件都只是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三农”问题也只是从局部在缓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我国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将开创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纪元。经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这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预期。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理论出发点,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以及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主要观点与结论如下:(1)新农村建设归根结蒂是解决农村地区的投资与发展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投资进而增加农村的资产存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投资最重要的两条渠道为政府财政与农村金融,前者主要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后者主要帮助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农户和企业)融通资金进而解决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与金融必须形成合力以支持新农村建设。(2)通过对农村金融理论的回顾与比较,认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市场机制本身是一个良好的机制,竞争是一种发现信息、减少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但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有时会出现失效,因此需要政府对金融市场的间接监管,提供良好的授能环境,建立与维护市场框架和市场秩序,在竞争性市场的边际之外发挥作用。(3)以1978年~200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农村存款、农村贷款这组序列是协整的,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农村金融(农村存款、农村贷款)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在进行的8对Granger因果检验、16种关系中,只验证存在以下四种关系,即农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对农村贷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民收入对农村存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消费增长的速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投资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4)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制度历史沿革的分析,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存在如下特征:机构调整表现出反复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表现为“二元”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以政府制度供给为主导,强制性制度变迁压制着诱致性制度变迁;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不相适应。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是:2000年以前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始终没走出“以农兴工”的政策格局;农村金融改革缺乏系统性构想,监管者和金融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协调,供给难以满足需求;非正规金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5)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反思,认为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改革主要遵循金融机构观,其局限性在于,它仅仅着眼于既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所谓改革,忽略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农村金融体系到底应承担何种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回答。如果继续依照金融机构观指导农村金融改革,则改革必然走入死胡同,而运用金融功能观的思路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演化趋势,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6)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面,通过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模式——“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比较研究,以及农信社组织制度模式——“总分行”、“单元行”的比较研究,认为应明确的将股份制作为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选择,并按照总分行制度的组织模式建立全国性的垂直型农村信用社体系,成立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总行—省农村商业银行—县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机制完善要相互协调,信用社改革应该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相配套。(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面,通过分析农发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农发行,应该积极调整其职能定位,完善和创新农发行的运行机制,包括:完善粮棉油收购融资:放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开办农村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实行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的体制改革;创新同业协议存款模式;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尝试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运作;进行内部改革;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立法明确农发行的权力与义务,保障其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运营。(8)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方面,认为农业银行从支农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改革目标和模式的特殊性。通过对农行股改的“分拆”方案与“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方案的深入比较分析,认为后者更符合农行自身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强调农行必须业务下乡,定位县域经济,服务“三农”。(9)邮政储蓄改革方面,认为现阶段人民银行将邮政储蓄资金推向市场,邮政储蓄必须为自己吸收的存款寻找出路,因此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必然的选择。但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定位尚存在争议,目前只能肯定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应不同于普通的商业银行,筹建邮政储蓄银行必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进行。(10)农业保险改革方面,认为要发挥农业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保险人和农民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在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上,应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互助保险与商业保险为两翼,并采取政府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运营。农业保险改革发展的对策:加强相关立法,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条例》;将支持农业保险财政政策形成制度;制定农业保险风险转移分摊政策,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科学地确定保险费率等。(11)基于河南、湖北两省的调查数据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虽然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非正规金融借贷发生率普遍高于正规金融,但是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规模存在金额多次重复累计的情况,而且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多投于非生产性用途,而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一般投于生产性用途,非正规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仍不及正规金融。在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建议方面,认为应该创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制度平台,把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制的轨道,给非正规金融一个合法的、与正规金融公平竞争的活动平台,从而减少其在躲避管制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也可减少其采取不正当手段破坏社会法制和道德环境所带来的危害。(12)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突出反映为七大矛盾,农村金融创新迫在眉睫。尤其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大力发展在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布局:同时要创新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完善金融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马晓楠[5](2014)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 ——基于三维金融架构的视角》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2013年我国农业产值降到整个GDP的10%左右,这标志着中国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这一陷阱,就意味着要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要大力支持农村中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显然,单纯依靠农民自有收入来满足农村经济大发展时期所需要的资金是不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2014年以来,连续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姓农”,这也说明了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三农”问题是10亿农民的生存、温饱和小康问题,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问题,可以说农民不富则中国不富,农村不稳则中国不稳。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表明,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政策性金融一起构成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商业性金融只是作为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巧妙补充,三者构成一种稳定的三维一体金融架构。然而,2003年以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新一轮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目前已经形成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三种组织形式的农村金融体系。严格意义上,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由原来体现合作制原则的资格股转变为体现股份制原则的投资股,也就是说,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性银行,如此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就只有商业性金融这一族类存在,合作性金融被异化了,政策性金融也被弱化甚至异化了。这种“跛脚”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不稳定的,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这也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重大现实意义,这是对中国农村问题认识的深化。政府的强制行为可以消灭中国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变性,但是改变不了合作金融存在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改变不了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有必要重新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本文按异化论和回归论两大主题,全文分为七个章节。第1章是绪论。本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合作性金融理论的文献明确合作性金融是三大基本的金融族类之一,进而梳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与回归方面的文献,对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问题,国内学者明显地分为两种意见,即赞成异化和反对异化,本文明确反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并指出异化后的农村合作金融应当回归其合作金融本质。第2章是三维金融理论概述。三维金融理论是近年来由我国着名资深金融学家白钦先教授提出并阐释的,三维金融理论创造性地将合作性金融纳入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并列对称的三大金融族类之一,并以此构建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稳定性极强的三维一体金融架构,这是对金融基础理论认识的升华,也是对金融基础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在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合作性金融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在中国尤其如此,必须高度重视重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极端战略重要性。第3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及负效应分析。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是指其偏离合作本质而商业化市场化了,或者说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化了,主要表现就是产权股份化、管理集中化、业务市场化、目标营利化和普世精英化,农村合作金融从产权形式、管理制度、业务经营、服务宗旨和服务对象都由合作性质向商业性质转变,具备了商业性金融的本质特征。但是,异化后的农村合作金融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负效应,如导致农村金融结构严重失衡,导致农村合作金融功能严重性缺失,导致三维金融架构严重性破坏等,这也严重制约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4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动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动因有很多,从定性分析的视角看,异化原因主要是合作制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被扭曲、农村经济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和官办替代民办造成合作性本质弱化等;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的无序更迭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委托—代理”难题,加上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产生的严重路径依赖引导农村合作金融向商业性金融转变等都促使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从模型构造的视角分析,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和路径依赖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二者是造成合作性金融异化的根本原因;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理论创新的滞后和理论认知不足,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只注重商业性金融而忽视合作性金融,或者未能从三维一体架构视角来理解合作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极端战略重要性被长期忽视,在实践上的反映就是将中国的合作性金融变性和异化。第5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典型国家经验启示。本章通过研究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发现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农村构建完善的三维一体金融架构,给重构重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带来十分有益的启示,如合作性金融是农村三维金融体系的核心,与政策性金融一起共同构成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因而要构建地方—中央多层次完善的合作性金融体系等。第6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路径设计。在分析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及异化原因之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应该重构重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秉着“新建新生,往建放生”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选择适宜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模式,实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回归。第7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政策建议。实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回归,要从构建完善的农村三维一体金融体系,重构重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农村合作性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农村合作性金融重构重建的经济金融环境,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信贷担保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和宣传培训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逐步地实现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回归。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以三维金融理论贯穿全文,从整体上、系统上、全局上思考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问题;(2)归纳总结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表现,如产权股份化、管理集中化、业务市场化、目标营利化和普世精英化等,其本质是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化;(3)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论证了“委托—代理”和路径依赖是造成合作性金融异化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指出基础理论创新的滞后是根源背后的根源;(4)以三维一体金融架构系统梳理了典型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归纳总结出德国金字塔式、法国上官下民式、美国多元复合式和日本附属式等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提供参考。当然,由于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问题,本文仍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理论认知有待提高等不足,这也是论文以后有待完善的地方和努力方向。
管延春[6](2005)在《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是当代中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正式制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包括非正式制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是当代中国农村金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文对50年来的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演变及其历史进程进行全面考察和历史反思。主要内容是: 一、对建国前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作一简单地概述,包括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农村合作金融;论述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重点分析我国建立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必然性,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 二、对三年“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村合作金融作了历史考察。指出“大跃进”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的“大跃进”在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业务开展中“左”的表现及其负面影响,总结了其历史启示;论述了60年代初同高利贷的斗争,总结了高利贷斗争的经验教训;对“文化大革命”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破坏作了论述,并对“文化大革命”中所谓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贫下中农管理模式和亦工亦农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和创新。1980—1981年,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搞活信用社业务的工作,为以后的改革做了准备。1982—1984年,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以恢复“三性”为主内容的改革。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改革并不彻底,还存在着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仍未理顺。1985—1995年的农村信用社的全面改革也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从1996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改革以行社“脱钩"为契机深入开展,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合作制”规范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目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各种改革理论和改革模式的评析,是本文关于新时期
张乐柱[7](2004)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纵向探讨与横向比较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考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第一,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许多学者在探讨中国合作金融问题时,发现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也即“基点”不同,这种不同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不同?其制度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存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合伙制等都是社会化地运用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西方合作指导思想与中国合作的指导思想(即马列的合作思想)共同的基点是针对社会弱者的社会化地运用有限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第二,合作金融运行机理(内部运行规律)研究。产权(股权)决定企业的定位和性质,企业的定位和性质又决定了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又决定了企业经营方式和模式的选择。企业的产权(股权)必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而变异。合作金融之合作,与其他合作形式不同,它是一个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联合企业。因此,其合作是资本基础上劳动的联合,它是劳动与资本两方面的共同联合与合作,其发展的过程必然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博奕过程,并且两种联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不平衡博奕——在经济欠发达时,寻求互助和服务的劳动联合占主体地位,这时,合作金融组织的运行特征充分体现“合作”特色,人文关爱、友情互助色彩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向发达经济形态的过渡,弱势群体相应缩小(期间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寻求互助的资金运用减少,寻求投资获利动机的资本联合的影响增大,合作制原则随之调整,在确保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投资者的利益,股权结构必然分化,进而实现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合作金融的经营目标必然多元化。这一规律从根本上解释了现代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有限合作下的商业化经营。第三,对中国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的探讨。廓清了多年以来有关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合作制与“三性”的回归、经营方式与多元化目标、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等等。首先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发展的阶段性,首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权关系,由此决定不同的经营目标定位。第一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的转轨形态理论,系统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模式选择与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形态 I<WP=8>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经济发达程度,设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股份制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在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制度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中国合作金融“变异”实质的再审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是集体经济而非合作经济。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既不存在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生存空间,也根本不存在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的交易环境。农村信用社产权是“集体化”而非“集合化”产权,集合化是指个体产权的集合,个体产权仍然是被尊重的并且是可以获益的,集合产权为个体产权服务;而集体化是指集合并统为一体,不再划分你我,不存在个体产权独立的权益,股金是形成集体的手段。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作为国家金融的基层机构,作为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工具的一部分,其积淀自然是(或者说主要是)国家财富的盈余,在不存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整个机构与人员都在国家系统之内,也就不存在“社员股金盈余积累”的结果,何况社员股金占比极小。所以,资产的积累等大多是国家财政或其他政策支持的结果,政府必然主导其制度变迁。因而中国合作金融“变异”既有合作思想指导上的差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更是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第五,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金融的重塑。当前构建农村合作金融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其一,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对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为社员资格股和投资股,资格股主要面向弱势群体——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募集,凭资格股获得农村信用社的优先、优惠服务。投资股主要面向种养业大户、个体民营业主和企业法人募集,是为获取投资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的股金。股权的设置保证了民主管理制度的实行,进而体现并保护社员的利益,并实现对社员的利润返还,形成利益共同体。其二,培育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指让民间金融合法化,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在催生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政府应当用诱致性的经济手段发挥导引作用,但最为现实的选择是新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性、专业性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资金联合。需要强调的一点,新生的合作金融组织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充分体现互助功能。此外,在运用市场营销学的细分原则确定合作金融的市场定位;探寻合作金融运行环境与制度变异的相
马忠富[8](2000)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发生了明显的异化,现行组织形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主导下的信用社改革未能有效解决存在问题, 需要从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等方面对信用社进行彻底的改造,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新框架和支持体系。本文的研究范围是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合会及部分具有互助性质的民间金融组织。在对前人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研究了中国合作金融异化原因、农村合作金融的需求、合作金融的制度特征、合作金融改革成本、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创新、合作金融发展框架和支持体系等,提出了独特的理论创新见解。 合作金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群众为改善自己的生产条件,按照合作制原则,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服务和利益的一种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特殊的资金融通形式。其组织形式包括信用合作社、合作银行、合作企业设立的各种融资组织。中国传统的合会及部分民间自由借贷具有互助性质的,不能视为现代意义的合作金融。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它与一股盈利组织的经营目的、利润分配、管理模式及服务对象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之处。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已经形成公认的合作制七项原则,自愿入社、民主管理、限制股金分红、盈余按交易额分配等特征已成为合作社区别于其它经济组织的标志。当代合作社虽然在根本问题上仍然坚持遵循合作制基本原则,但其宗旨和原则已经出现异化,盈利倾向加重,民主管理削弱,出现雇工经营,竞争意识增强,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合作金融遵循合作制原则,与股份制金融有明显的区别。以雷发巽社区合作和舒尔茨股份合作为代表的两个各具特色的信用合作纲领对世界信用合作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发达国家对合作金融的资金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减少,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减少,来自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和合作银行规模的扩大,信用合作也出现股份合作逐步取代互助合作,盈利倾向加重,民主管理削弱,互助精神淡化,限制股金退股,增加按股分红比重等异化现象。目前,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已经形成德国式单元金字塔体制、法国式半官半民体制、美国式多元复合体制和日本式寓于农业合作组织体制等多种模式,并形成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发展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需要借鉴国外合作金融的成功发展经验。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经营业务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多次变化,使农村金融呈现出机构多样性、市场发育渐进性、经营高风险性和货币政策紧缩性的特征。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过普及发展、管理体制反复、改革发展利飞速发展四个阶段,机构网点普及,资金实力雄厚,支农作用显着,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经济组织的二元性导致的制度缺陷、金融政策缺陷、中国传统文化缺陷和信息不对称等导致了农村信用社的异化。首先,其组织形式已基本背离了社员入股的初衷。农村信用社的社员原始股金在其资产中占比极小,部分信用社甚至已经没有社员股金;历年积累的所有权不明晰将影响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社员民主管理从内容到形式上已基本不存在,信用社已演变成完全由信用社内部及其上级联合社所控制的独立于社员之外的金融组织,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再次,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宗旨体现不明显。为此,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改革,经过酝酿、试点和实施三个阶段,改变了“既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基层机构”的旧体制,开展了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工作。本文认为,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但仍然存在未能构建彻底的股权结构、未能健全权责明确的法人治理体制、未能建立有效的行业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制度外合作金融主翌包括I助合作性质的K间借贷和徘f合作基金会。It间借贷的制度需求源Q经济的巾场深化,制度供给则是个人、企业或政府为满足囱乌日标的策略选托巾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农村居*迅油壮人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民间惜贷规模发展迅速。其利率基本由市场决定,表现出地区差异大的特点。由于存在农村金融抑制,民间借贷常以高利贷的形式出现,使政府对其持否定的态度。[t间借贷的规范管理,需从加强农村资金供给和依法打击高利贷等多方入手进行。农村合作基金会足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出现的一种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资金融通组织,具有杜区性。内部性和服务性的基本特征,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农村金融的改革进程。但由于对基金会性质、业务范围等定位缺乏制度规定,许多基金会出现什制官办化、业务金融化、贷款非农化、资金风险化、管理监督无序化的问题,既影响了农村正常金融秩序,也侵占了农民的上当权益,导致政府对其清理整顿。因此,蛮彻底消除基金会
陈文生[9](2008)在《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合作金融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后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推广。目前,正式制度中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和合作金融三部分组成,其中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在我国经济社会转轨时期,由于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多变的历史原因,使得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方向、宗旨及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合作制原则,发生了变异。为此,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体系的重新建构势在必行。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以比较分析、供求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农村合作金融现实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与政府在合作金融发展方面的博弈;论证了以合作制原则为核心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有效率的,是有其大力发展空间的;结合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特点,指出了对原有农信社的有限改革不符合未来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与要求,提出了对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组织体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外部环境改革创新的路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系统回顾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论题。第二章是对合作金融相关范畴的界定和对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状况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探寻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章是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对农村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及效率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重构寻找突破口。第四章是在揭示我国传统合作金融缺陷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与组织体系重构。第五章研究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问题。提出转轨时期重新建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不仅要在合作金融组织产权界定、法人治理、经营机制等内在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支持、监督管理领域的创新和改革,以及包括规范政府支持和培养现代合作意识等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内外兼修,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保障。
金运[10](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文中认为农村金融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框架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历久常新的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维度看,农村金融改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同的发展阶段、历史时期,农村金融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具有相异性,农村金融改革的动机、目标、手段和方向等也具有差异性。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农村金融运动开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走过了漫长的9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成就,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与以往的农村金融改革不同,当下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如何理解修饰农村金融的定语“全面深化”,这事关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全局。从历史的视角剖析和解读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有利于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解构,知悉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脉络,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全面深化”的内涵和要义。这对于全面深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大繁荣、大发展等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整体把握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完整再现农村金融改革的全过程,科学分析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系统梳理农村金融改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演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描绘和勾勒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巨幅画卷。本论文由七部分构成,具体思路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主要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外内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内容。这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第2章为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思想和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在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指导下推进的,同时,又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本章一方面系统的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和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源头;另一方面,全面的考察了党的五代领导集体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思想,包括毛泽东农村金融改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金融改革思想两大主体性理论框架,基本形成了中国化的农村金融理论体系。第3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个动态的过程。本文以时间为节点,把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金融(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等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等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主要从农村正规金融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两个维度梳理)和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存量金融与增量金融改革两个方面)四个阶段。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文本分析和结构—过程的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方法与内容、原因与逻辑、问题与对策等,旨在系统还原农村金融改革的轨迹,整体勾勒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第4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经过九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金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等六大方面。本章节规避了学术界千篇一律的实证分析方法,而是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形态和形成逻辑进行阐释和分析,在“应然”与“实然”之间探寻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张力。第5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为了更好的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背后逻辑。本章节运用抽象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行透视发现:就改革特征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具有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改革、渐进式推进改革、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改革、存量与增量协同改革等特征;就改革逻辑而言,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核心动力、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等是支撑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就经验而言,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试点先行的改革方法以及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等是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经验。第6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解决,又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尽管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随着农村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的变革,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等问题,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前提。第7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改善农村金融现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本文详细归纳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整体研判农村金融的未来走势,认为农村金融改革应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具体说来,包括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来提升农村金融增量、以农村金融生态来统筹农村金融发展、发挥市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对策。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 |
2.1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 |
2.1.1 合作经济的涵义及原则 |
2.1.2 合作金融的涵义 |
2.1.3 合作金融原则及其发展异化 |
2.2 农村合作金融理论 |
2.2.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 |
2.2.2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
2.3 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 |
2.3.1 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 |
2.3.2 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
2.3.3 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与制度的国际比较 |
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 |
3.1.1 单一型模式 |
3.1.2 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模式 |
3.1.3 多元复合型模式 |
3.1.4 与农村合作组织一体化模式 |
3.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比较 |
3.2.1 业务范围 |
3.2.2 民主管理 |
3.2.3 组织体制 |
3.2.4 行业协会 |
3.2.5 审计监督 |
3.3 借鉴与启示 |
3.3.1 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 |
3.3.2 自下而上成立合作银行体系 |
3.3.3 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服务功能和手段 |
3.3.4 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 |
3.3.5 加强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政策扶持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原因 |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4.1.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4.1.2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 |
4.2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 |
4.2.2 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
4.3.1 背离合作制原则 |
4.3.2 制度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
4.3.3 合作金融法律和政策不完备 |
4.3.4 外部发展环境不宽松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供求分析 |
5.1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及资金需求的特点 |
5.1.1 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
5.1.2 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 |
5.2 农村合作金融的需求分析 |
5.2.1 农户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
5.2.2 农村中小企业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
5.3 农村合作金融的供给分析 |
5.3.1 农村信用社 |
5.3.2 农村合作基金会 |
5.3.3 民间借贷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 |
6.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经济绩效 |
6.1.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正面效应 |
6.1.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负面影响 |
6.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主要模式 |
6.2.1 合作制 |
6.2.2 股份制 |
6.2.3 股份合作制 |
6.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
6.3.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 |
6.3.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 |
7.1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和制度环境 |
7.1.1 创新的目标 |
7.1.2 创新的制度环境 |
7.2 组织体系创新 |
7.2.1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总体思路 |
7.2.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
7.3 经营方式及管理体制创新 |
7.3.1 经营方式创新:非商业化经营和商业化经营有机结合 |
7.3.2 管理体制创新:央行监管和行业自律融为一体 |
第八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的配套措施 |
8.1 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
8.2 群众的积极参与 |
8.3 政府的适度支持 |
8.4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3 今后的努力方向 |
第2章 合作金融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合作制与信用合作原则 |
2.1.1 合作制 |
2.1.2 合作社 |
2.1.3 合作原则 |
2.1.4 信用合作原则 |
2.2 合作金融的内涵及其特征 |
2.2.1 合作金融的内涵 |
2.2.2 合作金融与股份金融、商业金融的比较 |
2.2.3 农村合作金融及其功能 |
2.3 合作金融的理论基础 |
2.3.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思想 |
2.3.2 当代国外合作金融理论体系 |
2.3.3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2.3.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国际经验及思考 |
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情况 |
3.1.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状况 |
3.1.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 |
3.1.3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 |
3.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有益经验 |
3.2.1 合作金融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
3.2.2 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
3.2.3 合作金融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
3.3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借鉴启示 |
3.3.1 强化合作金融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
3.3.2 发展多样性的合作金融模式 |
3.3.3 加强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 |
3.3.4 加大对合作金融的扶持 |
第4章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成效与问题 |
4.1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异化 |
4.1.1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历程 |
4.1.2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 |
4.1.3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异化 |
4.1.4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反思 |
4.2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及后果 |
4.2.1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阶段 |
4.2.2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原因 |
4.2.3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与类型 |
4.2.4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绩效与问题 |
4.2.5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教训及启示 |
4.3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作用与问题 |
4.3.1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客观存在 |
4.3.2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 |
4.3.3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积极作用 |
4.3.4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供求中具有比较优势 |
5.1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5.1.1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正规信贷的主体 |
5.1.2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提供大量的借款 |
5.1.3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
5.2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5.2.1 农户分散化、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需要合作金融 |
5.2.2 农村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需要合作金融 |
5.2.3 农村区域、主体和层次差异的融资需求需要合作金融 |
第6章 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居主体地位 |
6.1 从机构观视角分析农村金融体系 |
6.1.1 农村信用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6.1.2 农村合作金融可以有效分散金融风险 |
6.2 从功能观视角分析农村金融体系 |
6.2.1 合作金融较好地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
6.2.2 合作金融较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 |
第7章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总体思路 |
7.1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
7.1.1 坚持合作制 |
7.1.2 坚持服务"三农" |
7.1.3 坚持因地制宜 |
7.1.4 坚持稳健发展 |
7.2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根本方向 |
7.2.1 恢复互助合作性质 |
7.2.2 合理界定合作金融业务 |
7.2.3 科学设置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
7.3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主要路径 |
7.3.1 产权制度创新 |
7.3.2 监管体制创新 |
7.3.3 营运机制创新 |
7.3.4 业务服务创新 |
第8章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8.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原则 |
8.1.1 坚持办社宗旨 |
8.1.2 落实合作制原则 |
8.1.3 引入市场机制 |
8.2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模式选择 |
8.2.1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 |
8.2.2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
8.2.3 农村信用社联社模式 |
8.2.4 改革模式的优先选择 |
8.3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保障措施 |
8.3.1 提供政策扶持 |
8.3.2 给予法律制度保障 |
8.3.3 完善监管体系 |
8.3.4 发挥行业监督和指导作用 |
第9章 培育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组织 |
9.1 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化 |
9.1.1 合法化的现实基础 |
9.1.2 合法化的制度构建 |
9.1.3 合会的合法化 |
9.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
9.2.1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性质原则 |
9.2.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组织体系 |
9.2.3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条件 |
9.3 农村合作银行 |
9.3.1 农村合作银行的股权设定 |
9.3.2 农村合作银行的治理结构 |
9.3.3 农村合作银行的业务范围 |
9.4 农村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会 |
9.4.1 基金会的股权设定 |
9.4.2 基金会的治理结构 |
9.4.3 基金会的扶持与监管 |
第10章 构建互助合作的农业保险模式 |
10.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 |
10.1.1 政府主办和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 |
10.1.2 农业保险合作经营模式 |
10.1.3 相互保险公司模式 |
10.1.4 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模式 |
10.2 我国发展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的模式选择 |
10.2.1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选择的现实基础 |
10.2.2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的基本原则 |
10.2.3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的有效构建 |
10.3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的现实实践与理论思考 |
10.3.1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的实践情况 |
10.3.2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的成效与问题 |
10.3.3 促进农业互助合作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11章 优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 |
11.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
11.1.1 制度缺陷 |
11.1.2 政策缺陷 |
11.1.3 文化缺陷 |
11.1.4 信息缺陷 |
11.2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营造与优化 |
11.2.1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11.2.2 健全金融法制体系 |
11.2.3 强化风险监管体系 |
11.2.4 构建农村信用体系 |
11.2.5 建立沟通协调体系 |
11.2.6 创新宣传教育体系 |
结论 |
附录: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与改革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5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
第2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念界定 |
2.1.1 合作经济 |
2.1.2 合作金融 |
2.1.3 农村合作金融 |
2.2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思想 |
2.2.2 列宁的合作经济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的合作经济思想 |
2.3 西方学者的合作经济思想 |
2.3.1 英国罗虚戴尔纲领 |
2.3.2 德国雷发巽与舒尔茨的信用合作纲领 |
2.3.3 法国尼姆学派纲领 |
2.4 农村金融理论 |
2.4.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4.2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4.3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3章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与启示 |
3.1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 |
3.1.1 德国单元金字塔式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1.2 美国多元复合式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1.3 法国半官半民式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1.4 日本“二三三”模式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2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实践的成功经验 |
3.2.1 政府对信用合作机构采取保护和支持的政策 |
3.2.2 产权关系清晰治理结构完善服务方向明确 |
3.2.3 坚持合作性质但不拘泥于合作制 |
3.2.4 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2.5 完善的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
3.2.6 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3.3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3.3.1 构建自下而上独立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3.3.3 明晰产权明确职责 |
3.3.4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3.5 明确以“三农”为服务对象 |
3.3.6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
3.3.7 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 |
第4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历程 |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历史演变 |
4.1.1 试办推广与调整阶段(1949 年——1957 年) |
4.1.2 曲折发展阶段(1958 年——1978 年) |
4.1.3 改革中调整阶段(1979 年——1995 年) |
4.1.4 独立发展阶段(1996 年——2002 年) |
4.1.5 深化改革阶段(2003 年以后) |
4.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成就 |
4.2.1 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
4.2.2 沉重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 |
4.2.3 支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
4.2.4 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
第5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 |
5.1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 |
5.1.1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存在形式及其特点 |
5.1.2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
5.2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 |
5.2.1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存在形式 |
5.2.2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
5.2.3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
5.3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与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比较 |
第6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 |
6.1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 |
6.1.1 产权制度不明晰 |
6.1.2 经营管理机制混乱 |
6.1.3 行业监管体系不健全 |
6.1.4 缺乏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
6.2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面临的困境 |
6.2.1 缺乏政策和法律的保障 |
6.2.2 经营组织管理不规范 |
6.2.3 风险控制能力弱 |
第7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
7.1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7.1.1 明确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 |
7.1.2 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机制 |
7.1.3 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体系 |
7.1.4 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环境 |
7.2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
7.2.1 搭建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依法活动的平台 |
7.2.2 引导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规范化发展 |
7.2.3 创新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正规化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新农村建设:投资与发展 |
2.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涵与原则 |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2.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
2.2 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渠道分析 |
2.2.1 农业资金匮乏及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
2.2.2 新农村建设投资需求的范围界定与规模估算 |
2.2.3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分析:财政与金融为主要力量 |
2.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支持的新要求 |
2.3.1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2 促进农业办产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3 实现农村工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4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3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 |
3.1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回顾 |
3.1.1 金融发展理论 |
3.1.2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3.2 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 |
3.2.1 三种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分析 |
3.2.2 农村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3.2.3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与衡量指标 |
3.3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3.1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3.3.2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
4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及金融市场供需分析 |
4.1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 |
4.1.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初始环境 |
4.1.2 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化 |
4.1.3 对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评价 |
4.2 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与供给 |
4.2.1 农村金融需求的内容及主体行为特征分析 |
4.2.2 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
4.2.3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重构 |
5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 |
5.1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反思 |
5.1.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制度和功能缺陷现状 |
5.1.2 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理性反思 |
5.2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5.2.1 2003年以前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历程 |
5.2.2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争论 |
5.2.3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争论的点启示 |
5.2.4 我国农村信用社模式选择 |
5.3 塑造农发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形象 |
5.3.1 2005年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过程 |
5.3.2 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3.3 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方向 |
5.4 积极推进农业银行综合改革 |
5.4.1 1978年后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
5.4.2 农业银行改革问题的深入探析 |
5.4.3 股改"分拆方案"与"整体改制、择机上市"之争 |
5.4.4 农业银行改革:定位县域经济,服务"三农" |
6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非银行业金融 |
6.1 加快邮政储蓄体制改革 |
6.1.1 改革开放后邮政储蓄的改革历程 |
6.1.2 邮政储蓄发展面临的问题 |
6.1.3 邮政储蓄改革的国外经验借鉴 |
6.1.4 邮政储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建立邮政储蓄银行 |
6.2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
6.2.1 1982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6.2.2 农业保险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6.2.3 美国农业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
6.2.4 农业保险改革的方向 |
6.3 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 |
6.3.1 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分析 |
6.3.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描述 |
6.3.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的比较研究:基于河南、湖北两省调查的实证研究 |
6.3.4 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对策 |
7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 |
7.1 金融创新的内涵 |
7.1.1 金融创新的含义 |
7.1.2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创新内容的要求 |
7.2 农村小额信贷服务创新 |
7.2.1 小额信贷与反贫困 |
7.2.2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 |
7.2.3 小额信贷的盈利性和可持续性 |
7.2.4 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监管问题 |
7.2.5 中国的小额信贷 |
7.3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最新动向 |
7.3.1 农村金融机构创新 |
7.3.2 农村金融工具创新 |
附录 |
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 ——基于三维金融架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三维金融理论概述 |
2.1 三维一体的金融架构 |
2.1.1 三维金融的含义及特征 |
2.1.2 三维金融理论的多视角综合考察 |
2.1.3 合作性金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理论依据 |
2.2 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的关系辨析 |
2.2.1 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关系 |
2.2.2 三维金融架构视角下的合作性金融 |
2.2.3 重构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极端战略重要性 |
第3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及负效应分析 |
3.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及表现 |
3.1.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含义 |
3.1.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表现 |
3.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负效应分析 |
3.2.1 异化导致农村金融结构严重性失衡 |
3.2.2 异化导致农村合作金融功能严重性缺失 |
3.2.3 异化导致三维金融架构严重性破坏 |
第4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动因分析 |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定性分析 |
4.1.1 合作制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被扭曲 |
4.1.2 农村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 |
4.1.3 官办替代民办合作性本质弱化 |
4.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制度变迁分析 |
4.2.1 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的无序更迭 |
4.2.2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路径依赖 |
4.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模型分析 |
4.3.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模型 |
4.3.2 体制改革进程中的路径依赖模型 |
4.4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理论创新滞后分析 |
4.4.1 合作金融基础理论弱化 |
4.4.2 三维金融体系概念缺失 |
第5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典型国家经验启示 |
5.1 德法两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功能与地位 |
5.1.1 合作性金融是德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 |
5.1.2 合作性金融是法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5.2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与地位 |
5.2.1 美国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概况 |
5.2.2 合作性金融是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与地位 |
5.3.1 日本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概况 |
5.3.2 合作性金融是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 |
5.4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地位的经验与启示 |
5.4.1 合作性金融是农村三维金融体系的核心 |
5.4.2 构建地方-中央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5.4.3 在坚持农村合作金融本质的基础上创新业务 |
5.4.4 政府应支持合作金融发展但不能功能越位 |
5.4.5 应加快农村合作性金融立法 |
第6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路径设计 |
6.1 回归路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6.1.1 以顶层设计重构重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
6.1.2 坚持农村合作金融重构重建的六大原则 |
6.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模式选择 |
6.2.1 德国的金字塔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2.2 法国的上官下民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2.3 美国的多元复合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2.4 日本的附属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3 重构重建新型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 |
6.3.1 放生已经异化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
6.3.2 新建一批真正意义的新型合作性金融机构 |
第7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政策建议 |
7.1 构建完善的农村三维一体金融体系 |
7.2 重构重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
7.3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农村合作性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
7.4 优化农村合作性金融重构重组的经济金融环境 |
7.5 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信贷担保和损失补偿机制 |
7.6 加强对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和宣传培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尝试 |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大发展 |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在曲折中前进 |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大跃进” |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 |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 |
第三节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理论认识和模式的评述 |
第四章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发展 |
第一节 当代农村民间合会的复兴 |
第二节 当代农村民间自由借贷的崛起 |
第三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 言 |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及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研究内容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所涉及的中国合作金融组织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
2 产权与制度的有关理论 |
2.1 关于产权的不同定义及其解释 |
2.2 制度选择的主要基准是交易费用 |
2.3 市场经济存在环境分析 |
3 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 |
3.1 合作思想史概述 |
3.2 合作思想基点的透视 |
4 合作金融发展史的回顾 |
4.1 传统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 |
4.2 现代合作金融的诞生与产生的基本条件分析 |
4.3 合作金融原则发展变化历程的回顾 |
5 各国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
5.1 德国合作金融的发展 |
5.2 美国的合作金融概况 |
5.3 日本合作金融概况 |
5.4 独具特色的法国合作金融 |
5.5 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
6 中国合作金融发展历程回顾及异变分析 |
6.1 我国现代合作社的起源 |
6.2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历程回顾 |
6.3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异变及原因分析 |
7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以及产权问题的再探讨 |
7.1 “合作制”问题 |
7.2 产权问题 |
7.3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的重新定位 |
8 转轨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选择 |
8.1 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与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
8.2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争议 |
8.3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比较 |
8.4 农村信用社自身改革三种模式的比较与制度分析 |
9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
9.1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 |
9.2 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 |
9.3 深化农村信用社内部经营机制改革 |
10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10.1 新时代呼唤合作金融 |
10.2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 |
10.3 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11 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 |
11.1 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因地制宜选择不同发展模式 |
11.2 落实扶持政策,化解不良资产及金融风险 |
12 研究结论与遗留问题 |
12.1 研究结论概要 |
12.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 谢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8)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0·1 研究范围 |
0·2 对前人研究的评述 |
0·3 论文框架 |
0·4 分析结论与观点概述 |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基本原理与国际经验 |
1·1 农村合作金融理论渊源 |
1·1·1 合作理论概述 |
1·1·2 现代合作原则的演变 |
1·1·3 合作金融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1·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制度与经验考察 |
1·2·1 德国合作银行和荷兰拉博银行系统 |
1·2·2 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系统 |
1·2·3 美国农业信用合作体系 |
1·2·4 农村合作银行的亚洲模式 |
1·2·5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运行机制 |
1·2·6 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比较分析 |
1·2·7 借鉴与启示 |
第二章 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合作金融 |
2·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
2·1·1 农村金融机构变迁 |
2·1·2 农村金融经营业务变迁 |
2·1·3 农村金融经营管理方式变迁 |
2·1·4 农村金融基本特征 |
2·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与评价 |
2·2·1 发展历史考察 |
2·2·2 改革过程简要回顾 |
2·2·3 评价 |
第三章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 |
3·1 农村民间借贷 |
3·1·1 组织形式 |
3·1·2 存在原因分折 |
3·1·3 资金来源与用途 |
3·1·4 利率形成机制 |
3·1·5 管理 |
3·2 农村合作基金会 |
3·2·1 产生原因 |
3·2·2 作用 |
3·2·3 特征 |
3·2·4 存在问题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
4·1 农村资金流向考察 |
4·2 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
4·3 乡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分析 |
4·4 地方政府金融行为分析 |
4·5 金融抑制与需求的矛盾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分析 |
5·1 制度、制度变迁与信用社制度 |
5·1·1 制度 |
5·1·2 信用社制度 |
5·1·3 制度变迁 |
5·2 信用社产权制度分析 |
5·2·1 产权理论 |
5·2·2 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分析 |
5·2·3 制度绩效分析 |
5·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原因分析 |
5·3·1 经济组织制度缺陷 |
5·3·2 金融政策缺陷 |
5·3·3 文化缺陷 |
5·3·4 信息不对称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及发展框架 |
6·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成本分析 |
6·1·1 制度成本 |
6·1·2 政策成本 |
6·1·3 实施成本 |
6·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创新 |
6·2·1 产权制度的创新 |
6·2·2 组织制度的创新 |
6·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框架 |
6·3·1 基本框架 |
6·3·2 运行机制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改革与创新 |
7·1 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
7·2 群众的积极参与 |
7·3 政府的适度支持 |
7·4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
7·5 中央银行加强监管与扶持 |
7·6 尽快建立行业自律管理组织 |
(9)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1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合作制度——农村合作金融制度 |
2.1 合作及合作制 |
2.1.1 合作的范畴 |
2.1.2 合作制度的形成 |
2.2 现代合作制与合作金融的产生 |
2.2.1 现代合作制度的产生 |
2.2.2 合作金融机构的产生及特点 |
2.2.3 合作原则和信用合作原则的确立 |
2.3 合作金融组织 |
2.3.1 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历史根源 |
2.3.2 合作金融机构的边界 |
2.4 现代境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 |
2.4.1 境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及现状 |
2.4.1.1 欧洲主要国家农村合作金融概况 |
2.4.1.2 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 |
2.4.1.3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
2.4.1.4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 |
2.4.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模式比较 |
2.4.2.1 单元金字塔模式 |
2.4.2.2 多元复合模式 |
2.4.2.3 半官半民的“两节鞭”模式 |
2.4.2.4 “二三三”模式 |
2.4.2.5 世界各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供给、需求与效率分析 |
3.1 合作金融组织的效率基础 |
3.1.1 合作金融的经济学基础 |
3.1.2 合作金融组织的效率 |
3.1.3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经济基础及社会环境 |
3.1.4 当前典型农村社会主要特征 |
3.2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3.2.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 |
3.2.2 农户的金融需求 |
3.2.3 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
3.2.4 县级地方政府的金融需求 |
3.3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3.3.1 农村信用社的供给 |
3.3.2 民间金融的供给 |
3.4 合作金融的生存与发展:博弈分析 |
3.4.1 农村金融现状博弈——重复剔除的最优策略均衡 |
3.4.2 农村合作金融途径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博弈 |
3.4.3 多重纳什均衡分析 |
第四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模式探讨 |
4.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 |
4.1.1 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 |
4.1.2 自下而上成立合作银行体系 |
4.1.3 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功能和手段 |
4.1.4 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立法 |
4.1.5 加强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扶持 |
4.2 传统合作金融模式及其缺陷 |
4.2.1 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及其影响 |
4.2.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
4.2.1.2 转轨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表征 |
4.2.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的制度根源 |
4.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 |
4.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重建原则与框架 |
4.4.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建构框架 |
4.4.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微观基础重构 |
4.4.3 农村非正规合作金融的规范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的相关对策 |
5.1 合作金融产权设计及其实现形式 |
5.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方向与结构选择 |
5.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创新路径选择 |
5.4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法人治理结构与经营机制创新改革 |
5.4.1 合作金融的法人治理结构 |
5.4.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创新路径 |
5.5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经营方式创新:非商业化经营和商业化营有机结合 |
5.6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制创新:金融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 |
5.6.1 经营管理体制的合作制核心原则 |
5.6.2 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 |
5.7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改革与创新 |
5.7.1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
5.7.2 建立适当的政府支持体系 |
5.7.3 培育社会合作意识,构建农村合作金融认同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
后记 |
(10)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农村金融 |
1.3.2 农村金融改革 |
1.4 研究现状 |
1.4.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1.4.2 农村金融改革反思与批判研究 |
1.4.3 农村金融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 |
1.4.4 农村金融改革评价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性创新及不足 |
1.6.1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金融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信用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高利贷思想 |
2.2 列宁金融思想 |
2.3 毛泽东金融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思想 |
2.4.1 邓小平金融思想 |
2.4.2 江泽民金融思想 |
2.4.3 胡锦涛金融思想 |
2.4.4 习近平金融思想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国前的农村金融改革(1921-1949) |
3.1.1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2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3 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2 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及改革(1949-1978) |
3.2.1 农村金融骨干框架的形成及改革 |
3.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 |
3.3 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978-2002) |
3.3.1 农村正规金融改革 |
3.3.2 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 |
3.4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3-) |
3.4.1 深化农村金融存量改革 |
3.4.2 加快农村金融增量改革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
4.1.1 农村金融体系内涵 |
4.1.2 农村金融体系组织形态 |
4.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4.2.1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
4.2.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
4.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
4.3.1 正式制度安排下的担保体系 |
4.3.2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的信用体系 |
4.3.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
4.4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
4.4.1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 |
4.4.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4.5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 |
4.5.1 农村金融存量“蓄水”政策体系 |
4.5.2 农村金融增量“注水”政策体系 |
4.6 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 |
4.6.1 “量”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2 “质”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3 农村金融高水平演进轨迹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 |
5.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 |
5.1.1 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农村金融改革 |
5.1.2 渐进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3 以点带面整体性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4 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协同推进 |
5.1.5 机构观与功能观包容共生的改革范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逻辑 |
5.2.1 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导向 |
5.2.2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动力 |
5.2.3 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 |
5.3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基本经验 |
5.3.1 坚持党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领导 |
5.3.2 以试点方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
5.3.3 强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 |
第6章 当代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 |
6.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 |
6.1.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表现 |
6.1.2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成因 |
6.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
6.2.1 体制机制失衡抑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 |
6.2.2 行政力量不当干预破坏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
6.2.3 农业弱质性增加潜在系统性风险 |
6.2.4 信用担保体系滞后制约农户信贷可得性 |
6.2.5 法制环境落后影响农村金融市场治理 |
6.3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 |
6.3.1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主体失重 |
6.3.2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结构不合理 |
6.4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 |
6.4.1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要素分析 |
6.4.2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结构失衡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 |
7.1 根本出路: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
7.1.1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7.1.2 强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改革 |
7.1.3 深化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改革 |
7.2 基本方向: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
7.2.1 政府角色的转化及定位 |
7.2.2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7.3 关键布局: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 |
7.3.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共生环境 |
7.3.2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联结的制度安排 |
7.4 突破重点: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提升农村金融增量 |
7.4.1 农村金融系统开放的基本原理 |
7.4.2 全面开放农村金融系统的思路 |
7.5 核心内容: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
7.5.1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目标 |
7.5.2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进原则 |
7.5.3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指标体系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文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11)
- [2]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D]. 陈清.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3]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洁. 吉林大学, 2013(08)
- [4]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 庄岁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5]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 ——基于三维金融架构的视角[D]. 马晓楠. 辽宁大学, 2014(11)
- [6]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研究[D]. 管延春. 浙江大学, 2005(07)
- [7]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D]. 张乐柱.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8]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D]. 马忠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01)
- [9]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D]. 陈文生. 苏州大学, 2008(04)
- [10]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D]. 金运. 吉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