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搞好学生基本大伙承包入手推进食堂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彭东明[1](2021)在《一生的长征》文中指出人物小传喻杰(1902-1989):1902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嘉义乡一贫农家庭。1926年夏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19日随红六团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1936年7月初,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七七事变"后,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部长、西北贸易公司经理兼西北农民银行行长、陕甘宁边区工商厅厅长等,为陕甘宁边区发展、保证军队供给、支援抗日战争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曾作为中共和边区工商界代表随周恩来同志参加国共重庆谈判。
老藤[2](2021)在《北地》文中指出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高宏[3](2020)在《福建省高校后勤餐饮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Z高校为例》文中认为
袁博[4](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赵娜娜[5](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磊[6](2018)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肇始于李岚清副总理任职期间,解决了当时因政府投入不足,学校后勤发展滞后,师生不满意带来的诸多问题。改革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后勤社会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师生对于后勤服务水平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故本研究课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为研究目标,希望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进而解决问题。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一章通过搜集、整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国内外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方向。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二章将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和政策变革的行程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供给模式(1951年---1978年),建国初期在大的环境背景下,供给式后勤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的促使下,供给模式也暴露除出了不少问题。第二个阶段为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年---2000年),承包责任制是在市场经济提出后我国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三个阶段为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年---至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情况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文章用大量的篇幅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第三阶段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分析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沿革、相关政策、成绩与问题等。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与第五章,归纳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分析出现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数据分析,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议,主要从政策文本、政策执行和政策监督3个环节来进行阐述。政策文本的完善: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和明确监督监管责任;政策执行的完善包括引进社会化企业参与、强化对政策本身的认识、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等;政策监督的完善包括完善各种监管制度、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和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如果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之路奉献绵薄之力,则不胜荣幸。
吴彤群[7](2017)在《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高校食堂作为高校后勤的组成部分,始终为高校内的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师生的基本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校食堂的管理现状,不仅能够影响到高校食堂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也会对高校的整体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高校食堂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高校A、高校B、高校C、高校D、高校E和高校F这六所高校中关于食堂规模、人员构成、经营与管理三大方面的数据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在充分了解高校食堂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阐明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精细化管理理论为指导提出建议,对高校食堂管理现状进行改革。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高校食堂管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公益性食堂规模偏小、从业者业务水平偏低、经营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第二,高校食堂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政策供给与落实不到位、从业者激励机制不科学、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食堂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校食堂管理提出改革建议:加强政策供给,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评聘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推进高校食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
陈栋[8](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认为“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李金波[9](2016)在《我姐》文中认为金秀和金玉,同样站在高颜值起跑线的姐妹俩,命运之路最初仿佛分岔于姻缘,然后在岁月里渐行渐远,她们有怎样的命运和性格?一老早我就想跟人说说我大姐金秀和二姐金玉的故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主要原因是我面矮,抹不开面去讲自己姐姐那些花花绿绿的事,总觉得不够仁义。现在是时候了,我这俩姐,一个已躺在京城协和医院的
李卫平[10](2015)在《回到“集体化”:国家政治主导下郝庄的经济变革》文中认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分化与重组。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政权对乡村的改造较为成功,使乡村社会演变表现出现代潮流的强劲势头,乡村经济在国家政治的主导下实现了“离土不离村”的现代商品经济运行模式。深处内陆省份山西太原的郝庄,同样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对其秩序的构建及其乡村经济的改造,如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及集体化经济等政治行为主导下的经济变革,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图基本得到实现,但乡村经济并没有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而且农民生活也并未获得多少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惠农政治的推行,务实经济政策的先后出台,郝庄以此为契机,经济层面实行了大包干与去集体化,乡村经济较前有所好转。后来,又在兴办乡镇企业思路的引导下,郝庄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紧扣太原城市化建设的脉搏,创办了许多工厂,而工厂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纷纷关门。然而,郝庄又在乡村经济选择自主性增强的情况下,在偶然的机遇中发展了以服装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完成了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成功实现了乡村的城市化和非农化,并使一个传统的乡村社会融入了大都市行列。同时,又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渐渐成熟及其体制的深入改革,郝庄具有现代经济特征的集体经济进行了改制,实行了股份制的运作机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再次转轨,使乡村经济又重归“集体化”。然而,它也伴随着集体经济私有化问题的出现,从而使不同利益群体围绕再“集体化”问题展开了权力与利益的较量,而村庄亦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内部分化日益严重,乡村的现代性进一步强化。但是,郝庄在经济变革中却由集体化又回到了“集体化”。而股份制改造和现代意义上的集体产权之建立是乡村再“集体化”实现的重要途径。由于太原服装城集团的公司化改制,将郝庄村的农民集体改造成了整体式的人格化代表,且它在法律意义上成为现代公司的集体式股东,以郝庄村农民集体整体为公司股东的集体财产权利制度形成。此外,村民股东分红制度的确立也保证了再“集体化”过程中村民对集体财产收益索取权的实现,进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化、市场化、集体产权所有及集体共同享有收益的“集体化”。另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看,郝庄乡村经济的成功转轨在山西独一无二,从全国来看它也是较有代表性的,与华西村等模式截然不同,郝庄模式是在国家政治强制导向下由出租集体土地向非农化的转变,从而利用城中村的优势发展起具有集体经济性质的现代服装市场,成功融入城市体系。鉴于郝庄经济变革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笔者认为中国乡村走现代产权意义上的经济合作化道路仍不失为一条有效的经济变革之路。然而,这两种集体化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从产权意义讲,二者都是集体所有制,在演变轨迹上有一定的承继性。只是前者是国家直接控制下的集体所有,政治主导一切,而后者是村自治控制下的所有制,具有现代法律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2)合作行动不同。非农化过程中的合作行动显然不同于中国农村以往合作制时期和公社制时期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方式,且不是以集体制的方式将他们固定在农村和农业上,而是建立在既承认个人所有又强调法人成员共同占有基础之上,虽事实上个人不会终止合作,但个人有权选择是否终止合作,这就完全避免了合作制时代因个人所有权不明确、吃大锅饭又不允许退社而造成的消极怠工;(3)集体财产收益权的归属不同。农民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决定了郝庄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分配格局,且由此奠定了郝庄资本积累和再“集体化”的基本路径——即农民集体是集体性土地的合法享受者,而且也是集体土地所创造资本再次运营和积累的唯一合法享受者;(4)合作组织发生显着变化。新的村社区形态和组织要素并不是完全被结构出来的而是不断被建构出来的,它们不是原来结构的重现和恢复而是在重建的基础上有许多创新。此外,郝庄虽又重归“集体化”,并创造了乡村经济的奇迹,但未来发展存在的忧患也不少,主要表现为:(1)如何很好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国家政治与乡村经济的关系。在当今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中,国家政治虽对经济干涉趋于弱化,且经济主体角色也发生显着变化,但实际情形是国家政治一直都在影响着乡村经济之演变,只是它对经济的干预及所采取的表现手法不像以前那么猛烈甚至专断而已;(2)集体合作组织的活力能够保持多久仍是一大困惑。股份制的实行尽管是走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一个良好表现,但问题是仅有现代经营意识是不够的,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到底如何,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形,郝庄服装市场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尤其是电子商务给它的压力特别大;(4)郝庄原有村落共同体的消亡和社会的严重分化正在蔓延。尤其是随着现代社区居住环境的形成,贫富差距的拉大,及村民之间社会交往的减少,导致乡村的小社会日益分化,郝庄将慢慢变成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有内聚力的村落。这些问题的有效克服和解决或许是保持郝庄“集体化”经济活力首要考虑的因素。
二、坚持搞好学生基本大伙承包入手推进食堂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搞好学生基本大伙承包入手推进食堂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一生的长征(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小传 |
回乡 |
到横圳去 |
走过的路蹲过的山 |
丽江电站 |
乡村顾问 |
太平洋警察 |
调羹 |
靠山吃山 |
白胡子黑胡子 |
没有落后的群众 |
一河水一把伞 |
娘啊,娘 |
我欠你的债最多 |
猪事 |
家事国事 |
前门后门 |
偷瓜贼 |
1985年的秋天 |
国家没有粮食 |
长征长征 |
补记 |
(2)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
第二章格拉秋山 |
第三章红花尔基 |
第四章墨尔根 |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
第六章奇克 |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
第八章五大连池 |
第九章锦河 |
第十章卧虎山 |
第十一章麦海 |
第十二章双泉 |
第十三章小临沂 |
第十四章朝元鼎 |
第十五章马路弯 |
第十六章伊林密 |
第十七章铁西 |
第十八章凤鸣街 |
第十九章西瓦窑 |
第二十章老鳖湾 |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
尾声 |
(4)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 |
1.4.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 |
1.4.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特点 |
1.4.3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企业化的区别 |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1.5.1 社会分工理论 |
1.5.2 市场经济理论 |
1.5.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6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过程 |
2.1 供给模式阶段(1951 年...1978 年) |
2.1.1 供给模式的背景 |
2.1.2 供给模式的内容 |
2.1.3 供给模式的利与弊 |
2.2 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 年...2000 年) |
2.2.1 承包责任制的背景 |
2.2.2 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
2.2.3 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
2.3 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 年...至今) |
2.3.1 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
2.3.2 社会化改革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
3.1 改革政策文本 |
3.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3.1.2 《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2012..至今) |
3.2 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 |
3.2.1 总体目标 |
3.2.2 第一阶段目标 |
3.2.3 第二阶段目标 |
3.3 改革政策的内容和方法 |
3.3.1 改革内容——高校后勤社会化 |
3.3.2 改革重点——学生生活后勤改革 |
3.3.3 改革方法——统一组建高校后勤服务集团 |
3.4 改革政策要解决的问题 |
3.4.1 通过社会化改革打破后勤瓶颈,为高校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
3.4.2 通过社会化改革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升了后勤服务层次 |
3.4.3 通过社会化改革引入后勤竞争机制,优化了后勤资源配置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问题分析 |
4.1 政策自身不完善 |
4.1.1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稳定性 |
4.1.2 相关政策不配套 |
4.1.3 政策中监督监管责任不落实 |
4.2 政策执行不到位 |
4.2.1 政策执行进展不平衡 |
4.2.2 政策执行中虚多实少 |
4.2.3 对政策本身认识不到位 |
4.2.4 政策执行机构不健全 |
4.2.5 政策执行者素质有待提高 |
4.3 监督环节不健全 |
4.3.1 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
4.3.2 缺乏权责明确的监管主体 |
4.3.3 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
第五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完善的建议 |
5.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本身的完善 |
5.1.1 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 |
5.1.2 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5.1.3 政策中明确监督监管责任 |
5.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执行的完善 |
5.2.1 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推进政策执行 |
5.2.2 提高对政策本身的认识水平,推进政策执行 |
5.2.3 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推进政策执行 |
5.2.4 提高执行者的专业素养,推进政策执行 |
5.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监督的完善 |
5.3.1 完善监管制度 |
5.3.2 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 |
5.3.3 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估体系 |
5.4 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优化高校食堂管理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
二、“一流后勤”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有力保障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食堂管理的相关研究 |
二、相关研究的简单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食堂的概念 |
二、高校食堂管理的概念 |
三、高校食堂管理体制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阐释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三、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三章 高校食堂管理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高校的选择 |
第二节 高校食堂规模的现状调查 |
一、基本规模建设 |
二、硬件设施建设 |
第三节 高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现状调查 |
一、员工的数量与学历 |
二、员工的技术等级 |
三、管理人员的数量与学历 |
第四节 高校食堂经营与管理的现状调查 |
一、菜品种类与数量 |
二、营业成本与营业额 |
三、供餐方式 |
四、管理模式 |
第四章 高校食堂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食堂管理存在问题 |
一、公益性食堂规模偏小 |
二、从业者业务水平偏低 |
三、经营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 |
第二节 高校食堂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供给与落实不到位 |
二、从业者激励机制不科学 |
三、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五章 高校食堂管理改革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政策供给,完善体制机制 |
一、加大对公益性食堂的政策支持 |
二、改革高校食堂管理体制 |
三、完善高校食堂监督管理机制 |
第二节 优化评聘制度,提高人员素质 |
一、完善高校食堂内部制度体系建设 |
二、编制高校食堂员工问题管理办法 |
三、制定高校食堂员工创业实施办法 |
第三节 推进高校食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 |
一、改善高校食堂规模现状,体现文化建设 |
二、完善高校食堂经营与管理,将服务方式信息化 |
三、精细化高校食堂管理模式流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不足与后续研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我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10)回到“集体化”:国家政治主导下郝庄的经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价值 |
0.2 相关研究成果之回顾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0.5 所用资料分析 |
0.5.1 村庄档案 |
0.5.2 口述资料 |
0.6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郝庄村的经济及社会生态 |
1.1 概述 |
1.1.1 区位经济环境 |
1.1.2 行政沿革 |
1.2 1949年前郝庄的乡村社会 |
第二章 集体化之趋向:1949—1953年的土改运动 |
2.1 土改动员与阶级划分 |
2.1.1 社会动员 |
2.1.2 阶级划分 |
2.2 实现“耕者有其田” |
2.3 乡村社会变迁 |
2.3.1 社会结构变化 |
2.3.2 农民生活短暂提高 |
2.4 集体化的前奏:农村互助组 |
2.4.1 互助组织的出现和困境 |
2.4.2 互助与单干的博弈 |
第三章 集体化的开端:1953—1956年初级合作社的创办 |
3.1 生产资料入股分红 |
3.1.1 土地和劳动工具的集体化 |
3.1.2 农民收益 |
3.2 乡村社会交换 |
3.2.1 自由市场被中断 |
3.2.2 统购统销 |
3.3 集体化的动因 |
3.3.1 互助组试验成功 |
3.3.2 均分思想的影响 |
3.3.3 计划经济的成功上演 |
3.3.4 国家政策倾斜 |
第四章 集体化的高潮:由高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运动 |
4.1 生产资料公有化 |
4.1.1 生产要素归公 |
4.1.2 劳动产品的分配 |
4.2 高级合作社的组织与运作 |
4.2.1 社的组织 |
4.2.2 合作社的运作机制 |
4.2.3 合作化困境中的单干风 |
4.3 人民公社化运动 |
4.3.1 入社动员 |
4.3.2 人民公社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 |
4.3.3 村落政治与生计危机 |
4.3.4 经济调整阶段的乡村应因 |
4.3.5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 |
第五章 惠农政治推行与再“集体化”:非农化中的道路选择 |
5.1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5.1.1 去公社化:大包干在郝庄 |
5.1.2 去集体化与再“集体化”:国家与乡村的经济博弈 |
5.2 非农化的经济现代化探索 |
5.2.1 融资渠道 |
5.2.2 服装销售业兴盛:乡村脱贫致富之路径选择 |
5.2.3 制度化与规模化: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张力 |
5.3 村庄发展与农民生活 |
5.3.1 村庄的城镇化 |
5.3.2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
5.3.3 典型村民王敬孝的成长及生活史 |
5.4 市场化与乡村经济运作:再“集体化”过程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5.4.1 国家权力的渗透与乡村经济的自主性 |
5.4.2 区、镇与村的互动和调适 |
5.4.3 精英崛起与新型权威 |
5.4.4 选举:村民对经济效益的监督及政治参与 |
结语 |
6.1 “郝庄道路”:新型“集体化”的社会效应 |
6.2 从集体化到“集体化”:国家政治与乡村经济之关系 |
6.3 郝庄的道路:未来将向何处去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四、坚持搞好学生基本大伙承包入手推进食堂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生的长征[J]. 彭东明. 当代, 2021(03)
- [2]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3]福建省高校后勤餐饮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Z高校为例[D]. 高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5]“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D]. 石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7]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D]. 吴彤群.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8]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我姐[J]. 李金波.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6(06)
- [10]回到“集体化”:国家政治主导下郝庄的经济变革[D]. 李卫平. 山西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