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活动断层石英碎屑的SEM形态特征

黄土活动断层石英碎屑的SEM形态特征

一、黄土中活断层石英碎屑的SEM形貌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孙亚军,陈歌,王厚柱,张志军[1](2021)在《高矿化度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介质条件及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矿区既面临水资源匮乏,又面临矿井涌水量大、矿井水矿化度高等难题。为减少采煤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保护西部地区水生态环境,基于保水采煤和煤–水双资源协调开采等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围绕"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这一核心科学理念,提出将处理后的矿井水进行高压深井转移存储,转移至煤层底板深部含水层中存储。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某矿实施试验井工程,通过开展野外岩样采集、室内电镜扫描、岩石成分分析、压汞等实验与定量–定性方法,研究目的转移存储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特征,分析不同高压水力压裂增渗试验主控因素,对比矿井水水质、转移存储层原生地层水水质和转移存储后混合水质,获取了矿井水高压持续深井转移存储的水文地质效应。结果表明:目前试验井单井累计转移存储矿井水量已满足设计预期,且持续高压水力压裂增渗方式可不断改善和渐次增强目的存储层的矿井水存储能力,延长服役时效。因此,高矿化度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将对西部地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同时,相比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成本,能够有效缓解矿井水处理经济负担,为西部煤矿区矿井水转移存储提供典型示范。

潘祎文[2](2021)在《昆明梁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文中指出冰川残留的遗迹主要是指在冰川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一系列堆积物和侵蚀地貌。古冰川残留遗迹的确证及其研究,对于深入分析我国古冰川的活动状况及古气候变迁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梁王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部,地理坐标N24°46′06.3″,E102°55′08.2″,海拔最高2820m,被滇池、抚仙湖和阳宗海三大高原湖泊所环绕。本文通过对梁王山地区的侵蚀地貌特征、混杂堆积物中石英砂扫描电镜微形貌特征、混杂堆积物的古环境特征(主要指孢粉分析)及冰期系列等进行研究分析,以求能够确证梁王山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经出现过冰川,为中国最南端的冰川遗迹增添新的内容,并为完善中国南方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经考察研究,梁王山地区保存的冰川遗迹主要有:刃脊、角峰、冰斗、冰川槽谷、冰漂砾、侧碛堤、冰碛石和冰川擦痕等。利用冰斗平坦指数和槽谷幂函数模型对残留的冰川侵蚀地貌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冰斗的平坦指数大致范围在1.80~3.54之间,冰川槽谷的横剖面b值大致范围在1.572~2.259。冰碛物为大小混杂的砾石层,砾石岩性主要为灰岩,呈棱角状或次棱角状,风化程度低且分选性差,其中可以找到一些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石。(2)通过对梁王山地区的孢粉进行分析,发现现代梁王山地区已无冷杉存在,而冰碛剖面一些层位中冷杉孢粉却频繁出现,且部分层位冷杉孢粉含量可高达12.3%,反映了当时梁王山地区气候寒冷,由此可知在当时梁王山地区具备发育冰川的气候条件。(3)梁王山地区混杂堆积物中石英砂SEM微形貌特征整体多呈尖棱角-次棱角、次棱脊、高-中起伏石英砂颗粒。通过研究统计,发现与冰川成因密切相关的标志性微形貌特征,如擦痕、粘附碎片和裂隙均有较高频率出现,擦痕出现频率在8%~36%;粘附碎片出现频率在14%~30%;裂隙出现频率在6%~22%,并且与冰川成因相关的微形貌特征其出现的总频率相较于流水成因和风成成因高。综合上述结果,证实梁王山采样点处的堆积物其成因环境属冰川环境。(4)从混杂堆积物的沉积特征、石英砂SEM特征、孢粉分析以及侵蚀地貌定量研究等结果来看,梁王山地区在第四纪时期的确存在过冰川,并且在梁王山地区残留了部分冰川遗迹。通过对梁王山的古平衡线进行讨论以及与昆明盆地冷杉孢粉含量对比分析,可知梁王山存在冰川的时期是倒数第二次冰期。通过与邻近山体进行冰期对比,得出倒二冰期时梁王山能在此低纬度发育冰川主要得益于倒二冰期时的全球降温及周边三大高原湖泊产生的局部气候共同作用。

刘盾[3](2021)在《庆阳北石窟寺砂岩表层风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陇东地区作为丝绸之路北段的重要节点,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为以庆阳北石窟寺为核心的陇东石窟群。但历经1500余年的风化作用后,北石窟寺的长久保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学术界目前对于风化机理的研究主要由单因素风化机理切入,进而拓展至多因素耦合作用,鉴于此,选取庆阳北石窟寺赋存砂岩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于室内分别设置冻融循环、干湿循环、盐循环等风化模拟试验,结合岩样在宏观、局部、微观等不同维度下的风化特征及表层矿物成分、元素的迁移规律对风化作用机制全程跟踪评估。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庆阳北石窟寺地处陇东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地表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地层产状平缓,主要出露白垩系罗汉洞组下段砂岩(K1lh),属于河湖相沉积,细粒长石岩屑砂岩、灰质中-细粒岩屑砂岩两组岩层呈韵律产出。(2)北石窟寺现存病害主要有裂隙、酥碱、生物病害、粉化剥落、孔洞状风化,呈现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特征,而通过调查发现病害的分布与石窟区域碱性的地表水、地下水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季节、昼夜温度的交替作用对病害发育也起到一定作用。(3)在冻融循环的作用下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与灰质中-细粒岩屑砂岩均以粉化剥落、块状剥落的形式风化。在冻结作用下,水分逐渐向温度较高一侧富集,并导致裂隙发育,此时质量损失率基本低于5%,而当裂隙加速拓展时,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型上升接近20-30%。裂隙的诱发、扩展、切割使冻融循环在风化过程中呈现阶段性特征,前期裂隙的诱发是后期样品指标大量丧失的预警,相较于新裂隙的诱发,裂隙的扩展、切割是冻融循环快速风化的关键。(4)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粉化剥落呈现持续、连贯的特征贯穿始终。表层水分的蒸发速率更快,致使样品粉化剥落主要集中在表层0-0.5cm处,而对砂岩内部影响较弱,整体风化速率明显低于冻融循环,GH组、GL组单循环周期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22%、0.28%,在干湿作用下细粒长石岩屑砂岩风化速率仅略高于灰质中-细粒岩屑砂岩。(5)在盐循环作用过程中,在不同盐浓度下风化机理略有差异。在盐浓度高于34.675g/L时,单循环质量损失率处于5-17%之间,岩样顺岩层方向裂隙快速扩展为其劣化模式,而当盐溶液浓度低于34.675g/L时,从外及里的粉化剥落成为主导,质量损失率维持在1-2%之间,只在劣化后期时,当岩石结构酥松弱胶结时,才产生裂隙予以破坏。(6)在冻融循环、干湿循环、盐循环中,化学蚀变指数CIA均持续增加,钙镁质胶结物的溶解、长石的蚀变以及填隙物的流失是粒间连接力丧失的根本原因,干湿循环以水分的冲蚀为主,粒径在10-20μm孔隙发生联通,大于40μm的孔隙体积百分率由第10周期的51.93%快速增长至81.24%;冻融循环胶结成分的流失主要受冻胀引起的拉、压应力影响,CIA由初始时刻的42增长至破坏时的51,冻胀应力对长石、胶结物的分解速率远高于冲刷作用,而DL组在第10周期时大于40μm的孔隙体积百分率为98.51%,裂隙的交叉切割使得小孔隙大幅度联通;而盐循环作用下,因盐分析出过程中结晶膨胀作用对颗粒挤压,盐结晶所产生的应力远高于冻胀应力,且该过程不仅仅发生着裂隙的联通,还会进一步诱发新的裂隙,小于10μm的孔隙体积百分率均有所提升,进而造成砂岩结构破坏及胶结物质的流失;且上述过程主要发生在循环前期,但后期持续性疲劳损伤使得残余长石、胶结物的丧失才是使得颗粒结构破坏的关键。

唐旭,李金华[4](2021)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新进展及其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各种微束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纳米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的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因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和综合分析能力强等优点,在地球与行星物质的微纳尺度到原子水平的形貌、晶体结构、矿物相鉴定、化学成分、原子成像和微磁结构等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简要回顾透射电镜的发展历程、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过去几年的工作内容,重点介绍了透射电镜的基本功能、样品制备方法及其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范例.通过与其他微束分析技术的简单对比,还初步分析了透射电镜在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

杨惠[5](2020)在《基于微观尺度的黄土湿陷特性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特殊的物质和结构组成决定了其具有渗透性、湿陷性,复杂的湿陷机理进而决定了其特殊的工程特性,湿陷性黄土浸水后结构破坏发生显着变形,引发的湿陷灾害一直困扰我国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工程建设及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黄土高填方在高压、浸水和强夯作用下诱发地质灾害机理及其演化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有研究进展,以延安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微观结构分析、XRF成分测试对湿陷性黄土在力与水共同作用下的湿陷变形机理进行揭示,在损伤力学理论和微结构突变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引入微观因素的黄土湿陷模型,为黄土湿陷特性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开展了宏观尺度湿陷特性分析,探究黄土在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力、不同压实度下的湿陷特性,通过黄土的应力-增湿变形曲面得到黄土湿陷系数同竖向应力和含水率的关系;其次进行了微观尺度湿陷特性分析,包括不同试验条件下土样的二维和三维微结构分析,从黄土结构单元特征、颗粒联结特征、孔隙特征三方面对试验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进行探究。二维和三维结果综合表明,影响黄土湿陷的微观因素包括压力导致大中孔隙的坍塌、水分导致颗粒间点接触的消失、颗粒长轴的垂直分布和孔隙的无序分布所提供的亚稳定结构,表明微观尺度上的架空、贯通孔隙对黄土湿陷变形具有一定的贡献。最后整合宏观和微观结论,构建基于微观尺度的黄土湿陷模型,将黄土湿陷过程中的损伤演化分为“初始损伤-损伤状态-完全损伤”三阶段,湿陷变形中的土体状态为未损伤土体和损伤土体两种,宏观上选取孔隙比、微观上选取三维体孔隙率为损伤变量,最终建立引入微观参数的黄土湿陷应力应变关系式。

魏婷婷[6](2020)在《荷载作用下黄土三维微结构演化及变形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沉积区,其上贯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但是黄土高原地质环境脆弱,是我国地质灾害发育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频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黄土特殊的微结构特征是诱发地质灾害的本质原因,掌握黄土的微结构特性是研究其力学行为的基础。目前黄土微结构对其变形和强度的控制机理研究存在不足。本文以董志塬Q3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综合野外调查、室内试验、三轴剪切试验、SEM扫描、能谱及CT扫描,首先,基于微米CT扫描,建立了董志塬Q3马兰黄土的三维微结构定量化模型,系统提出了黄土的三维微结构定量化指标体系;其次,首次实现了剪切荷载作用下黄土三维微结构演化的全过程观测,确定了黄土变形前后三维微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再次,研究了微结构参数对黄土宏观变形的响应规律,确定了微结构参数对变形的敏感性及敏感性排序;最后,建立了黄土宏观变形与微观结构演化、缺陷形成及发展的关联关系,揭示了黄土受荷变形破坏的微观物理机理。论文取得了以下几点创新性成果:(1)基于董志塬Q3马兰黄土的三维微结构模型,对其三维微结构特征有了全面认识。颗粒的三维形貌分三大类:I球或椭球状(3.4%),II板状、盘状或三角状(77.6%),III柱状(19.0%);颗粒在水平方向上随机分布,约23%的颗粒长轴与竖直方向夹角<45°;骨架单元以碎屑颗粒、外包粘土颗粒及团聚体为主,颗粒之间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点接触广泛存在;弱胶结链广泛存在;架空孔隙和粒间孔隙为主要孔隙类型,其次为粒内孔隙。该黄土的疏松多孔、弱胶结、架空排列、不稳定接触等构成其亚稳定结构。(2)根据董志塬Q3马兰黄土三轴剪切试验结果,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硬化强度减弱,抗剪强度降低;随着围压的增加,曲线由应变软化向硬化型转变,抗剪强度增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粘聚力呈降低趋势,内摩擦角基本不变,当土体变为软塑和流塑状态时,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快速下降,土体的内摩擦角降低。(3)通过对剪切过程中土体微结构特征及宏观变形的观测,发现:1)变形过程中结构非均匀压密,试样中间部位受剪切作用平均孔隙度高于试样上下部,且局部孔隙度标准差逐渐增大。2)变形初期,试样均匀压密;达到强度峰值点时,超大尺寸的孔隙(>200μm)坍塌,弱胶结链破坏,散落的颗粒单元填充到孔隙中,微裂隙形成;峰值后,孔隙结构继续压密,孔隙和孔喉尺寸减小、数量增加,扁平度降低,胶结弱的位置继续破坏,剪切带内部形成多个微裂隙;随着应变增加,孔隙被压缩成多个孔隙,部分微裂隙逐渐贯通。3)变形后颗粒之间接触由点向面转变,排列由架空向镶嵌形式转变。4)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变化不大,剪切带内、外部孔隙分别以等效直径大于43μm、34μm的孔隙为空间的压缩变形做主要贡献;剪切带内孔隙和颗粒的长轴方向角平均值接近剪切带的角度,上和下部的长轴方向角平均值向水平面方向靠近。(4)确定了微结构参数对变形的敏感性并排序:总体上,孔隙比颗粒的敏感性高;孔隙的尺寸-体积分布对变形的响应最大,其次是孔喉的尺寸和孔隙数量,接下来是扁平度、方向角和伸长率。(5)综合上述的结果,黄土变形破坏的微观机理主要从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两个方面考虑,对于本文研究的黄土而言,其变形破坏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其疏松、多孔的结构特征,弱胶结链和架空结构的破坏是发生变形和破坏的直接原因,物质成分是影响变形和破坏的间接因素。

张晓[7](2020)在《兰州古近系红层风化的空间效应》文中认为红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西南、西北、华南和华中等地,我国西部地区的红层滑坡约占各种滑坡数量的四分之一,兰州地区广泛分布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红层的沉积年代相对较新,黄土层下面的红层基岩岩性软弱,结构松散,遇水之后变得细腻光滑,易发育成滑动面,皋兰山滑坡群和九州滑坡群,直接影响着兰州市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影响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兰州地区的古近系红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硬度和磁化率,物理力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物理力学、微观结构和物质成分的空间效应,研究兰州古近系红层风化的空间效应。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物理力学指标的空间效应:对颗粒密度的影响集中于坡体表面30cm以内;对天然密度和干密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坡体表面20cm以内;对岩样孔隙比和孔隙率的影响集中于坡体表面10cm以内;随水平深度的增大,天然含水率先增大,之后趋于稳定。随水平深度的增大,硬度值先增大,随后趋于稳定;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随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快增大。(2)微观结构的空间效应:当水平深度较小时,岩样以片状碎屑和颗粒状为主,颗粒状的碎屑岩填充空隙中,结构松散,随水平深度离的增大,颗粒状的碎屑岩减少,逐渐变得以片状碎屑为主,且胶结紧密,结构致密;越靠近坡体表面,岩体的表观孔隙比、孔隙数量、平均孔隙面积越大,孔隙的均一化程度越小,孔隙形状越狭长,其圆滑程度越低,孔隙结构越复杂,结构单元体的定向性和有序性越弱,结构单元体的排列越混乱,随机性越强。(3)物质成分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稳定性较好的Si和Al元素的富集,迁移能力较强Na、Mg、K、Ca的贫集,靠近坡体表层,活动性元素Na、Mg、K、Ca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岩样的矿物成分主要有斜长石、云母、石英、钾长石、方解石、石膏、蒙脱石、伊利石、钠长石和正长石;磁化率随水平深度的增大而降低,磁性矿物含量减小。

杨文博[8](2020)在《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处于环境变化的关键区,可以敏感地反映第四纪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川西高原自早更新世以来开始发育黄土沉积物,它们是川西地区第四纪季风气候影响下产生的特征沉积物,是青藏高原东部第四纪特别是更新世以来地球环境信息记录的重要载体。但是有关川西黄土的发育模式与区域内季风兴衰变化的耦合机制等研究还不全面,同时川西黄土的物质来源及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是否存在同源性还存在很多争议,川西高原黄土的成因、物质来源及其沉积模式的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影响了对川西高原黄土沉积物古气候信息的提取,同时造成了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深海沉积物及极地冰芯记录对比时的困难,这影响了第四纪时期川西高原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问题。所以使用多指标联合分析解释川西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特征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区位于川西高原岷江上游汶川-茂县地区,我们将从沉积物粒度组成、矿物组成、稳定常量与稀土量元素组成、解释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物源及其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的物源关系。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汶川-茂县地区SC、AX、LBZ、BW剖面黄土判别参数均小于-2.7411,说明黄土符合风成特征。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对比发现,研究区>50μm粒径组分含量(11.14%-40.89%)远远大于黄土高原黄土(0.53%-7.44%),>50μm的粒径不会进行远距离运移,所以黄土物源为近源。通过对全岩矿物组成的定量分析,得出矿物的结晶度指数与Ksp/Pg值较低,这一特征显示了汶川-茂县地区黄土化学风化作用相对较弱,这与该地区气候较为干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稳定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可作为判断物源的证据。对比汶川-茂县地区黄土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秦岭黄土稳定矿物的相对含量比显示,他们的矿物特征显示差异明显。以上特征说明了汶川-茂县地区黄土与黄土高原黄土、秦岭黄土不具有同源性。通过对汶川-茂县地区各剖面的地球化学分析,各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 O2、Al2O3、Fe2O3、Ca O为主要组成,这一特征与其矿物组成具有石英、粘土矿物的特征相对应。与UCC对比,各剖面Si O2与Al2O3与UCC的含量变化基本没有差异,而Na2O、P2O5均表现为亏损,Ti O2、Fe2O3、Mn O、Ca O均表现为富集。作为沉积物物源判别指标,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稳定常量元素比(Si O2/Ti O2-Ti O2/Al2O3、Si O2/Al2O3-Ti O2/Al2O3)、及稀土δEu-LaN/Yb N、Gd N/Yb N-La N/Sm N判别结果与黄土高原灵台剖面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与西北风成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不具有同源性。综上,通过研究黄土的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得出汶川-茂县地区SC、AX、LBZ、BW剖面黄土成因具有风成特征,物源为近源,且与黄土高原风成黄土-古土壤物源对比差异明显,不具有同源性。推测研究区黄土的潜在物源区可能为高原内部,并且研究区内山体垮塌产生的粉尘也为该区黄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补给。但是其准确的物源区还有待深入研究。

吴国鹏[9](2019)在《白龙江中游地区板岩与千枚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白龙江中游地区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为研究对象,以水-常温、水-低温、水-高温及水-低温-高温等水-热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在内外地质营力及不同水-热环境中的劣化过程及劣化机理为研究中心,通过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这两类低级变质岩在内外地质营力和不同水-热过程养护后的物理、力学性能,理化、微观结构、表观形貌等方面,开展白龙江中游地区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主要内容为:研究区引起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的内外地质环境分析。分析研究区引起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的内外地质营力是研究斜坡表层这两类低级变质岩劣化过程与机理的基本前提。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的劣化与斜坡赋存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震、气象特征等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研究区多年气象数据的整理及斜坡表层温度监测,对导致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的水-热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5种不同水-热过程,即由降雨导致的“水-常温”过程,由降雨、地表低温共同导致的“水-低温”过程,由降雨、蒸发、地表高温共同导致的“水-高温”过程,由强降雨、强蒸发、地表高温导致的“极干-极湿”过程,以及由降雨、蒸发、地表高温、地表低温共同导致的“水-高温-低温交替”过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的劣化行为研究。从“物理、声学、力学劣化规律、表面形貌微观劣化规律、结构及矿物成分微观劣化规律、微裂纹微观断裂扩展过程”四个方面,研究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在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下的劣化规律。通过密度实验、含水率试样、声波实验、回弹实验,分析不同深度板岩、千枚岩的密度、含水率、波速、回弹,获取板岩、千枚岩物理、声学、力学性能随深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偏光显微镜试验,获取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微观结构随深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功能X-射线衍射(XRD)试验,揭示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矿物成分微观劣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揭示板岩、千枚岩表面形貌微观劣化规律。不同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两类低级变质岩劣化过程。研究从“试样宏观形态劣化规律、物理、声学、力学劣化规律”等方面,研究5种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的劣化规律。通过宏观形态观测,获取板岩、千枚岩宏观形态在5种水-热作用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密度实验、含水率试样、声波实验、单轴抗压实验,分析了5种水-热过程后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宏观形态、物理、声学、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不同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结构成分研究。研究从“试样表面形貌劣化规律,矿物及化学成分变化情况,结构及微裂纹微观断裂扩展过程”三个方面,研究5种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这两类低级变质岩的劣化规律。通过开展岩石薄片(切片)偏光显微镜试验,分析板岩、千枚岩的两类低级变质岩在5种不同水-热作用后微观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多功能X-射线衍射(XRD)试验,分析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在5种不同水-热作用后矿物成分含量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揭示试样矿物成分在不同水-热作用下的微观物质劣化规律。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分析板岩、千枚岩的两类低级变质岩在5种不同水-热作用后表面形貌微观特征,揭示试样表面形貌微观劣化规律。不同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结构劣化机理研究。首先,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在5种水-热作用下,试样内部应力分布与形变特征,并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表明5种水-热作用下试样内部结构变化及矿物成分的改变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严重影响;其次,通过定性判断,初步揭示5种水-热作用下试样劣化机理;最后,研究建立以孔隙度为基础的损伤变量,通过该损伤变量与宏观物理、力学参数及微观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建立良好的回归关系,定量确定板岩、千枚岩劣化机理。

张斯琪[10](2019)在《四川叠溪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中段发生了Ms 8.0的汶川地震。这一高强度的巨大地震,对汶川-茂县这一人口密集区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数以万计的人在此次地震中伤亡。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当地的古地震事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受限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地貌,传统的开挖探槽的古地震研究方法在这一区域很难开展,而在青藏高原东缘广泛分布的古湖沉积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岷江上游叠溪博物馆厚9.45 m的湖相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石英表面微结构的研究,对于不同粒级的湖相沉积物的来源以及构造活动与古湖相沉积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对粒度数据的端元模拟,将碎屑颗粒按粒径分为以20μm为界的两个组分,分别是以10μm为峰值的粒径<20μm的细颗粒组分和以56μm为峰值的粒径>20μm的粗颗粒组分。(2)通过使用萨胡判别,初步认为这些碎屑颗粒绝大部分都是风成的。利用萨胡判别的结果选取的典型样品制作频率累积曲线,频率曲线依Y值的不同分为单峰和双峰两种,其Y值<-12的呈现以10μm左右为峰值的单峰,而其>-1的则呈现以10μm左右和100μm左右为峰值的双峰,<20μm的这一组分可能是稳定沉积的远源背景粉尘。(3)判别搬运动力的C-M图显示,叠溪湖相沉积物主要以远源搬运的背景粉尘(<20μm)为主,同时伴随较粗的区域及近源碎屑颗粒(>20μm)的沉积。(4)粒径>20μm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显示了以低浮雕、解理、贝壳状断口和粘粒为主的组合特征,较少的化学溶蚀沉淀过程,以及部分颗粒表面出现新月形断口。这一组合特征暗示着这些沉积的碎屑颗粒是来自于研究区区域的,之后被风搬运并沉积到湖中。(5)在石英颗粒表面广泛出现的解理面、粘粒以及表现出破而不裂特征的裂隙表明这些碎屑颗粒从源地破碎剥蚀出来时,可能受到了与当地频发的地震事件有关的高能碰撞的作用。研究区频发的地震所造成的尘暴、原地堆积的松散沉积物以及滑坡为湖相沉积提供了物源,并由风搬运到湖中沉积下来。

二、黄土中活断层石英碎屑的SEM形貌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中活断层石英碎屑的SEM形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高矿化度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介质条件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区自然条件
    1.2 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
    1.3 转移存储层筛选
2 转移存储层储水特性研究
    2.1 岩样采集
    2.2 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2.3 岩石成分分析
3 单孔压水试验及结果分析
4 转移存储层水化学特征分析
    4.1 矿井水水质
    4.2 刘家沟组含水层水质
    4.3 转移存储后影响分析
        4.3.1 上部含水层
        4.3.2 上部煤层
        4.3.3 下部天然气
5 结论

(2)昆明梁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第四纪冰川概述
        1.2.1 冰川的形成
        1.2.2 冰川的运动
        1.2.3 冰川的类型
    1.3 第四纪冰川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地质概况
    2.1 梁王山交通位置
    2.2 梁王山自然地理概况
    2.3 区域地质
        2.3.1 区域地层
        2.3.2 区域构造
第三章 梁王山冰川地貌的基本特征
    3.1 冰川地貌
        3.1.1 冰川侵蚀地貌
        3.1.2 冰川堆积地貌
    3.2 冰碛剖面
        3.2.1 剖面总体情况
        3.2.2 各剖面特征
        3.2.3 冰碛石
第四章 孢粉特征
    4.1 孢粉研究概述
    4.2 孢粉提取
    4.3 孢粉分析
        4.3.1 梁王山表土孢粉特征
        4.3.2 杨柳箐上游侧碛剖面孢粉分析
        4.3.3 杨柳箐下游冰水堆积剖面孢粉分析
        4.3.4 风口村东部侧碛剖面孢粉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冰碛物石英颗粒形貌特征分析
    5.1 研究概述
    5.2 采样与分析
    5.3 石英砂扫描电镜形态特征
        5.3.1 外形特征
        5.3.2 机械作用特征
        5.3.3 化学作用特征
    5.4 石英砂形态特征频率分析
        5.4.1 外形频率分析
        5.4.2 机械作用特征频率分析
        5.4.3 化学作用特征频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冰期讨论与冰期系列对比
    6.1 冰期的初步确定
    6.2 冰期系列对比
        6.2.1 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岳冰川研究程度
        6.2.2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冰期系列对比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3)庆阳北石窟寺砂岩表层风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石窟寺保护研究综述
        1.2.2 石窟寺岩体风化研究
        1.2.3 砂岩风化研究进展
        1.2.4 庆阳北石窟寺研究现状
        1.2.5 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庆阳北石窟寺赋存环境及主要病害
    2.1 气象特征
    2.2 工程地质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特征
        2.2.3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砂岩矿物组成及物理力学特性
        2.4.1 砂岩矿物组成
        2.4.2 砂岩物理力学特性
    2.5 北石窟寺砂岩现存主要病害调查
        2.5.1 粉化剥落
        2.5.2 酥碱
        2.5.3 裂隙
        2.5.4 生物病害
        2.5.5 孔洞状风化
第三章 室内条件下单因素风化模拟试验
    3.1 样品选取及制备
        3.1.1 样品选取
        3.1.2 样品描述
        3.1.3 样品制备及描述
    3.2 试验方案及依据
        3.2.1 干湿循环
        3.2.2 冻融循环
        3.2.3 盐循环
    3.3 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3.3.1 主要仪器
        3.3.2 测试方法
    3.4 试验结果
        3.4.1 干湿循环
        3.4.2 冻融循环
        3.4.3 盐循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庆阳北石窟寺砂岩表层风化机理
    4.1 干湿循环风化机理分析
        4.1.1 干湿循环内部水分运移机理
        4.1.2 干湿循环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4.1.3 干湿循环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4.1.4 干湿循环CT断层扫描结果分析
        4.1.5 干湿循环风化机理小结
    4.2 冻融循环风化机理分析
        4.2.1 冻融循环内部水分运移机理
        4.2.2 冻融循环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4.2.3 冻融循环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4.2.4 冻融循环CT断层扫描结果分析
        4.2.5 冻融循环风化机理小结
    4.3 盐循环风化机理分析
        4.3.1 盐循环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4.3.2 盐循环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4.3.3 盐循环CT断层扫描结果分析
        4.3.4 盐循环风化机理小结
    4.4 庆阳北石窟寺砂岩表层风化模型
        4.4.1 干湿循环
        4.4.2 冻融循环
        4.4.3 盐循环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新进展及其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透射电镜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
    1.1 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
    1.2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2.1 透射电镜基本结构和类型
        1.2.2 常规透射电镜工作原理
        1.2.3 扫描透射电镜工作原理
2 透射电镜基本功能和相关技术
    2.1 二维形貌像
    2.2 三维重构像
    2.3 晶体结构与缺陷
    2.4 原子成像
    2.5 化学分析
    2.6 物性分析(磁结构表征)
    2.7 其他TEM新技术
3 透射电镜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3.1 纳米矿物的样品制备
    3.2 块体试样的制备
        3.2.1 超薄切片法
        3.2.2 离子减薄法
        3.2.3 聚焦离子束法
4 透射电镜在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应用范例
    4.1 地球早期生命研究
    4.2 微生物矿化研究
    4.3 沉积物中磁性矿物识别研究
    4.4 纳米矿物与成矿研究
    4.5 定年矿物微量元素扩散与分布研究
    4.6 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矿物研究
    4.7 行星科学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5.1 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5.2 应用前景与发展建议

(5)基于微观尺度的黄土湿陷特性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黄土湿陷特性的宏观研究
        1.2.2 黄土湿陷特性的微观研究
        1.2.3 黄土湿陷模型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黄土湿陷宏观力学特性研究
        1.3.2 基于微观手段的黄土湿陷特性研究
        1.3.3 黄土湿陷模型的建立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黄土湿陷特性宏观研究
    2.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2 研究区黄土的基本物理特性
    2.3 黄土的固结湿陷试验
        2.3.1 试验原理
        2.3.2 试验方案及土样制备
        2.3.3 固结试验结果及分析
        2.3.4 湿陷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观尺度的黄土湿陷特性研究
    3.1 黄土二维微观结构研究
        3.1.1 电镜SEM扫描试验方案
        3.1.2 原状黄土微结构特征
        3.1.3 湿陷试验前后黄土微结构变化定性分析
        3.1.4 湿陷试验前后黄土微结构变化定量分析
    3.2 黄土三维微观结构研究
        3.2.1 CT扫描方案
        3.2.2 黄土三维微结构定性分析
        3.2.3 黄土三维微结构定量分析
    3.3 黄土成分分析
        3.3.1 试验方案
        3.3.2 XRF衍射结果分析
        3.3.3 能谱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观尺度的黄土湿陷模型研究
    4.1 黄土湿陷损伤演化特征
    4.2 引入微观因素的损伤应力应变方程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荷载作用下黄土三维微结构演化及变形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黄土的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黄土力学特性与微结构的关系研究现状
        1.2.3 黄土微结构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质环境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层岩性
    2.2 黄土基本物理性质
        2.2.1 试样来源
        2.2.2 物理性质
        2.2.3 粒径级配
    2.3 黄土的成分特征
    2.4 黄土基本微结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微结构观测方法及三维定量表征
    3.1 引言
    3.2 黄土微结构观测
        3.2.1 试样制备
        3.2.2 微结构观测方法
    3.3 黄土三维微结构模型建立
        3.3.1 图像预处理
        3.3.2 图像分割
        3.3.3 提取代表单元体(REV)
    3.4 黄土三维微结构定性分析
        3.4.1 颗粒接触关系
        3.4.2 颗粒组合形式
    3.5 黄土三维微结构定量参数
        3.5.1 定量参数
        3.5.2 颗粒尺寸分布
        3.5.3 颗粒的形貌
        3.5.4 颗粒定向分布
        3.5.5 孔隙尺寸分布
        3.5.6 孔隙的形貌
        3.5.7 孔隙定向分布
    3.6 三维微结构定量表征的优势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状黄土剪切变形特性
    4.1 室内三轴剪切试验
        4.1.1 试验方案
        4.1.2 试验仪器
        4.1.3 试样制备
    4.2 土体应力-应变特性分析
        4.2.1 含水量对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4.2.2 围压对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4.3 土体抗剪强度分析
        4.3.1 含水量及围压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4.3.2 含水量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4.4 土体变形分析
        4.4.1 体应变特性分析
        4.4.2 土体变形特征及破坏类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剪切变形过程中微结构演化
    5.1 微结构试样提取
    5.2 变形过程中局部微结构特征
    5.3 变形过程中局部孔隙度演化
        5.3.1 原状黄土局部平均孔隙度分布
        5.3.2 变形过程中局部平均孔隙度演化
    5.4 变形过程中局部孔隙结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剪切破坏前后黄土三维微结构定量表征
    6.1 试验方案
    6.2 颗粒特征定量分析
        6.2.1 颗粒尺寸分布
        6.2.2 颗粒形貌分布
        6.2.3 颗粒的定向性分析
    6.3 孔隙特征定量分析
        6.3.1 孔隙度变化
        6.3.2 孔隙尺寸分布
        6.3.3 孔喉尺寸分布
        6.3.4 孔隙形貌
        6.3.5 孔隙定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剪切变形破坏微观机理分析
    7.1 三维微结构敏感参数分析
        7.1.1 相对熵公式推导
        7.1.2 微结构参数相对熵计算
    7.2 变形破坏微观物理机理探讨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获得的科研奖励
    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7)兰州古近系红层风化的空间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红层分布及其地质特性研究
        1.2.2 红层风化的物理力学指标研究
        1.2.3 红层风化的微观结构特性研究
        1.2.4 红层风化的矿物成分研究
        1.2.5 兰州地区红层风化的研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第二章 工程地质特征
    2.1 基本概况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3 试验场地基本地质特征
        2.3.1 基本地质特征
        2.3.2 取样剖面布置
第三章 物理力学指标的空间特性
    3.1 物理指标的空间特性
        3.1.1 密度特性
        3.1.2 含水特征
        3.1.3 孔隙特征
    3.2 力学性质指标的空间特性
        3.2.1 硬度试验
        3.2.2 剪切试验
第四章 微观结构的空间特性
    4.1 试验方法和步骤
    4.2 骨架颗粒特征分析
    4.3 SEM图像处理
    4.4 微观试验定量分析
        4.4.1 孔隙尺度及其分布特征
        4.4.2 孔隙排列特征
        4.4.3 孔隙形态特征
第五章 物质成分的空间特性
    5.1 化学元素分析
        5.1.1 试验方法及试样
        5.1.2 试验结果分析
    5.2 矿物分析
        5.2.1 XRD试验
        5.2.2 磁化率测试
第六章 风化的空间效应
    6.1 物理力学的空间效应
    6.2 微观结构的空间效应
    6.3 物质成分的空间效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川西黄土的研究现状
        1.2.1 黄土分布特征
        1.2.2 黄土地层年代学研究
        1.2.3 黄土沉积物的成因与物源研究
        1.2.4 黄土沉积物的古气候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
    2.3 岩浆岩
    2.4 构造
    2.5 剖面概况与样品实验分析方法
        2.5.1 剖面概况
        2.5.2 样品实验分析方法
第3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与分布特征
    3.1 黄土粒度分析常用指标
    3.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
        3.2.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基本特征
        3.2.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特征
    3.3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参数
        3.3.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特征参数
        3.3.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判别分析
第4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4.1 黄土沉积物中主要组成矿物的形成条件及意义
    4.2 扫描电镜下粘土矿物的微观形貌特征
    4.3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矿物特征
        4.3.1 黄土沉积物全岩矿物特征
        4.3.2 黄土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4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矿物定量分析及其参数变化特征
    4.5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矿物相对含量对物源的指示
第5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5.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
    5.2 常量元素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5.3 常量元素对物源指示意义
    5.4 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5.5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的潜在物源区推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白龙江中游地区板岩与千枚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龙江中游地区环境分析
        1.2.2 不同水-热作用下岩石劣化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环境与行为研究
    2.1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赋存环境分析
        2.1.1 地质环境因素
        2.1.2 气候环境因素
    2.2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的劣化环境监测与行为现场测试
        2.2.1 劣化环境监测及分析
        2.2.2 劣化行为测试及分析
    2.3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变化规律研究
        2.3.1 密度变化规律
        2.3.2 含水率变化规律
        2.3.3 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2.3.4 表面形貌劣化规律
        2.3.5 矿物成分变化规律
        2.3.6 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热条件下板岩、千枚岩宏观性质劣化特征
    3.1 不同水-热过程后岩石劣化过程实验研究
        3.1.1 试样选取及制备
        3.1.2 试验过程及方法
    3.2 试样形态变化规律
        3.2.1 水-常温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2.2 水-低温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2.3 水-高温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2.4 交替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3 试样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3.3.1 试样质量变化规律
        3.3.2 试样密度变化规律
        3.3.3 试样含水率变化规律
    3.4 试样纵波波速变化规律
    3.5 试样力学性能变化
        3.5.1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3.5.2 单轴抗压强度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热条件下板岩、千枚岩结构与成分变化特征
    4.1 不同水-热过程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
        4.1.1 水-常温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
        4.1.2 水-低温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4.1.3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4.1.4 极干-极湿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4.1.5 交替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劣化规律
    4.2 不同水-热养护后试样表层微观特征变化
        4.2.1 试样表观形貌变化规律
        4.2.2 水-热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
        4.2.3 水-低温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2.4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2.5 极干-极湿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2.6 交替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3 不同水-热过程后试样矿物成分变化规律
        4.3.1 水-常温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2 水-低温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3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4 极干-极湿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5 交替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4 不同水-热过程后试样化学成分变化
        4.4.1 化学反应
        4.4.2 水-常温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3 水-低温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4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5 极干-极湿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6 交替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热条件下试样劣化机理研究
    5.1 不同水-热条件下试样劣化过程模拟研究
        5.1.1 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
        5.1.2 模拟过程
        5.1.3 不同水-热作用下试样应力-应变分布
        5.1.4 试样抗压强度变化
    5.2 不同水-热作用下板岩、千枚岩致劣机理定性判断
    5.3 不同水-热作用下板岩、千枚岩致劣机理定量分析
        5.3.1 损伤变量建立
        5.3.2 损伤变量与宏观损伤特征的关联性
        5.3.3 损伤变量与微观损伤特征的关联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四川叠溪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冰川活动综述
        1.2.2 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生态植被
    2.2 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
        2.2.2 地质构造特征
        2.2.3 历史地震
第三章 叠溪博物馆古湖沉积地层剖面
    3.1 地层剖面岩性特征
    3.2 地层的时代
        3.3.1 光释光测年原理
        3.3.2 叠溪博物馆古湖剖面年代分析
第四章 样品的分析测试
    4.1 粒度分析
        4.1.1 粒度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4.1.2 粒度分析方法
    4.2 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
        4.2.1 镜下样品的制备
        4.2.2 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
第五章 湖相沉积物粒度及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特征
    5.1 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
        5.1.1 粒度数据的端元模拟
        5.1.2 粒度数据的萨胡判别
        5.1.3 湖相沉积C-M图
    5.2 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特征
        5.2.1 石英颗粒样品及照片的选取
        5.2.2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
第六章 叠溪博物馆古湖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6.1 环境替代指标综合分析
    6.2 岷江上游湖相沉积物沉积速率给我们的启示
    6.3 地理背景提供的物源信息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黄土中活断层石英碎屑的SEM形貌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矿化度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介质条件及影响机制[J]. 李鑫,孙亚军,陈歌,王厚柱,张志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05)
  • [2]昆明梁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D]. 潘祎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庆阳北石窟寺砂岩表层风化机理研究[D]. 刘盾. 兰州大学, 2021(09)
  • [4]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新进展及其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唐旭,李金华. 地球科学, 2021(04)
  • [5]基于微观尺度的黄土湿陷特性及模型研究[D]. 杨惠. 西北大学, 2020(02)
  • [6]荷载作用下黄土三维微结构演化及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 魏婷婷. 长安大学, 2020(06)
  • [7]兰州古近系红层风化的空间效应[D]. 张晓. 兰州大学, 2020(01)
  • [8]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D]. 杨文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白龙江中游地区板岩与千枚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D]. 吴国鹏. 兰州大学, 2019(02)
  • [10]四川叠溪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张斯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黄土活动断层石英碎屑的SEM形态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