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道气中SO_2的回收——碱化氧化铝法(论文文献综述)
梁硕阳[1](2021)在《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炉煤气广泛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除尘后煤气的输送管网普遍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酸腐蚀问题,主要表现为煤气中微量的HCl、H2S导致的运输管道腐蚀穿孔、TRT叶片积盐结垢、变压吸附催化剂毒化失活以及热风炉耐火砖侵蚀开裂等。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依靠TRT叶片钝化和TRT后湿法除酸的被动防护,在成本较高的同时防腐效果也相对有限。对此,我们提出煤气全干法协同脱氯脱硫的思路,从源头进行选择性除酸净化治理。本论文通过对多孔载体进行物理化学改性及多元组分复合,制备了性能优良、成本低廉、高选择性的干式低温脱氯、脱硫剂,并系统研究了多孔吸附剂捕捉HCl、H2S过程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机制,旨在为工业煤气低温净化领域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技术参考。首先,选取活性氧化铝球为载体进行碱浸渍改性,制备了钠基多孔网络状纤维结构脱氯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低温脱氯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与分析。脱氯结果表明:氧化铝负载Na2CO3纤维可以在150℃初步实现高效脱除高浓度HC1,且20wt%的设计负载量取得最佳脱氯性能,对应穿透氯容量和转化率分别高达3.56 mmol/g和0.98。其次,为强化钠基脱氯剂的低温脱氯选择性和深脱氯性能,采用超声雾化法将金属(Fe,Mn,Ce和Cu)氧化物纳米粒子复合负载至Na2CO3纤维表面。脱氯结果表明,CuOx复合对Na2CO3纤维捕捉低浓度HCl表现出极强的促进作用,最佳的深脱氯时间和穿透时间分别增加330%和50%,且Na2CO3的转化率高达0.89。经过三次解离再生循环实验,脱氯剂能维持初始90%的脱氯性能,循环再生性能良好。随后,对脱氯过程的影响因素与反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应用随机孔模型可以对脱氯反应过程进行较准确地解释,反应初期由界面化学反应控速,后期则符合产物层内扩散控速,对应的扩散表观活化能为23.11 kJ/mol。脱氯过程中,CuOx协同强化Na2CO3脱氯反应的机理表现为:高度分散的CuO纳米颗粒暴露的吸附位点,能够快速捕获HCl分子,其反应产物CuCl2作为促进Na2CO3反应活性的新的活性中心;CuOx与Na2CO3纤维界面的非晶相过渡区有助于加快气相的扩散传质,最终实现协同高效脱氯。再次,通过水热法实现了在活性半焦表面原位合成纳米带状碱式碳酸铜前驱体,并在煅烧后得到分级多孔复合脱硫剂。通过调控煅烧温度、铜负载量和锌负载量实现了低温(150℃)、无氧、干燥条件下选择性深度脱除H2S。最佳穿透硫容量达到126mg/g,脱硫剂转化率也达到0.72以上。脱硫过程动力学遵循:转化率达到0.5前,由化学反应控速;之后,则是产物层内扩散成为限速环节。对应的扩散表观活化能为19.09kJ/mol。通过对脱硫剂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形貌结构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分级多孔结构、高度分散的活性CuO、Cu-Zn复合结构及丰富的氧缺陷为实现低温无氧选择性脱硫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采用Bohart-Adams模型对以上两种脱氯、脱硫材料的气固反应穿透曲线分别进行了数值拟合,预测误差分别在4%和2%以内,表明可以适用于此类固定床内吸附过程穿透曲线的精确预测,为工业规模脱氯、脱硫时对吸附剂有效寿命的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最后,基于以上两种吸附材料进行同时脱氯脱硫性能测试,并探索其合理的复合填料模式。单独填充时发现,CuOx改性Na2CO3(Cu@Na)或半焦基负载铜-锌(Cu@ASC)无法单独实现同步脱氯脱硫。因此,通过复合填充并调整填料模式,发现混合均匀填充为最优的填料模式,能够保证混合气体最有效的滞留时间,并且Cu@Na与Cu@ASC质量比为7:3时可实现同步脱氯脱硫,并达到最大的穿透容量,分别为2.63 mmol/g与105mg/g。另外温度与CO2浓度对同时脱氯脱硫过程影响较弱,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两种酸性气体的吸附容量有较明显的增加。综合来看,在HCl/H2S/CO2/N2/H2O多元混合气氛中,脱氯脱硫剂显示了较高的稳定性。本论文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在低温无氧干燥条件下协同脱氯脱硫性能优异,且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在低温选择性脱除HCl、H2S领域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贾阳[2](2020)在《高炉矿渣SCR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控制非电力行业的低温烟气中的NOx,减小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成本。本论文以某钢铁厂产出的高炉矿渣为研究对象,制备出一系列脱硝催化剂并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其SCR低温脱硝机理。采用外改性的方式将氧化物CaO、MgO、Al2O3及SiO2用于高炉矿渣的碱度调控,阐明不同氧化物改性的高炉矿渣及碱度对其脱硝性能的影响。以高炉矿渣粉(GGBS)为主料,膨润土为黏结剂,加入一定量的水制备出成型高炉矿渣,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脱硝催化剂,对比分析其脱硝性能并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利用超声辅助Mn盐改性高炉矿渣制备脱硝催化剂,探究不同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矿渣基催化剂的影响。在最佳制备条件下添加活性助剂Ce,结合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和抗硫性能和XRF、XRD、FT-IR、BET、XPS和SEM等表征,阐明其在低温下的 SCR脱硝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碱性氧化物(CaO和MgO)改性对于矿渣的脱硝性能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脱硝性能随着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而酸性氧化物(Al2O3和SiO2)对于高炉矿渣脱硝性能影响不大。碱性氧化物改性高炉矿渣通过增加其表面碱性官能团的数量和分布,进而提高NO脱除效率。为了制得成型催化剂,根据不同含量膨润土对高炉矿渣的脱硝性能和成型载体的硬度筛选4:1的比例作为成型条件;采用柠檬酸浸渍法、水热分解法和混合法制备Mn基高炉矿渣催化剂,得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脱硝性能优于其它方法。在混合法的基础上引入超声作用使制备的催化剂更具分散的活性组分,得到最佳的超声条件为超声功率80W、超声时间20min。为了进一步提高Mn基高炉矿渣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引入活性助剂Ce,在最佳超声作用下改性高炉矿渣得到Mn-Ce/GGBS催化剂,催化剂中含有的高比例Oα/Oβ的化学吸附氧活性较强,在氧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使催化剂脱硝性能有进一步提升并且具有较良好的抗硫性能。
管鲲[3](2020)在《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黏土矿物及碳材料在催化、环境治理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累托石与生物炭因其优异的性能,被看作是负载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理想载体。一方面,累托石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加所负载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累托石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供了复合材料的良好性能。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污泥作为废弃物,如果做不到合理且有效的利用,会引起众多环境问题。以生活污水污泥为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炭(SDBC)用作高效吸附剂或催化剂的载体并应用于去除污染废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以累托石和污泥为廉价原料制备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RSDBC),在此基础上负载多种功能性材料,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领域,成功合成了制备一系列新型复合材料并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对印染废水的催化降解性能及对水体中金属的吸附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并表征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水体中吸附Pb(Ⅱ)和Cd(II)的性能。结果表明: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性能优于单一的累托石和污泥生物炭。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过程可以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RSDBC对Pb(Ⅱ)和Cd(I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0.91mg/g和15.86mg/g。(2)制备并表征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MnO2@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水体中吸附Pb(Ⅱ)和Cd(II)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可以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吸附过程受p H影响较大。对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结果表明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1.41mg/g和46.21mg/g。负载MnO2大幅提升了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性能。(3)制备并表征了尖晶石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CuFe2O4@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酸性橙7(AO7)的性能。结果表明:CuFe2O4@RSDBC对AO7的降解分段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AO7的降解效率接近94%。检测到了多种中间产物,并绘制出对应得降解路线图。硫酸根自由基在降解AO7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4)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ZnO@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光催化及活化PS降解AO7的性能。结果表明:ZnO@RSDBC纳米复合材料降解AO7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ZnO@RSDBC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AO7效率达96%。自由基竞争结果表明,空穴是造成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5)探讨了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应用于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脱色处理,并比较了其处理性能和效果。结果表明,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对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脱色具有最佳效果,脱色效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率达到95%。同时发现复合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鉴定了纺织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及反应前后变化。结果表明,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有机染料成分均具有良好效果,尤其是处理结构简单、分子量低的有机染料效率更为显着。
许鹏[4](2019)在《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垃圾焚烧飞灰为固体废弃物经焚烧处理后产生的副产物,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被归类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目前处理方式主要为化学药剂稳定化与水泥固化后填埋处理。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化,未来继续采用填埋处理的成本势必提高,只有实现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才可切实解决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的问题。碱活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用以替代传统土木工程材料的一种技术,碱活化浆体除了具备水泥浆体胶结后所产生的坚固、耐用、可塑性外,更具有优异的抗化学侵蚀、抗冻融、抗中性化等特性,碱活化浆体可用于固化及稳定化危废中的有害重金属。不同于水泥制备过程中需要天然原料的消耗、高温的锻烧及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碱活化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矿渣粉及粉煤灰等工业副产物,除了减少碳排放及空气污染问题,还可一并处理工业所产生的固废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两种主流垃圾焚烧炉所产生垃圾焚烧飞灰的理化特性,进而考查了在水洗与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最后还开展了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该研究成果可为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实现其资源化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目前国内垃圾焚烧炉的两种主流炉形,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所产生飞灰的元素组成分析表明,炉排炉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32.83%:3.90%:1.06%,并且含有高达23.08%的可溶性氯盐;流化床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29.62%:14.38%:5.00%,含5.42%的可溶性氯盐,不同组成的飞灰原料可能影响后续碱活化材料的工程性质。另一方面,为了解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性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也搜集了不同区域的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飞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焚烧飞灰在元素组成及重金属浸出行为间的规律,结果表明焚烧飞灰的性质差异主要来源于炉床形式的固体废弃物,相比之下与区域的相关性较小。考查水洗预处理和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不同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并与矿渣粉、粉煤灰及碱活化药剂调配后所产制的碱活化砖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未经过水洗预处理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分别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36.67MPa、33.11MPa和28.69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20.19MPa、15.16MPa和11.34MPa;在经过水洗预处理的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38.25MPa、35.27MPa和32.76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25.05MPa、20.46MPa和16.25MPa。通过分析所制备砖材的微观结构及晶相组成,发现影响其工程性质的主要原因是焚烧飞灰中的元素组成及氯盐含量差异。后续的浸出试验结果显示,砖材中重金属浸出值均未超出规范限值,表明重金属在碱活化砖材中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整体而言,流化床焚烧飞灰适宜作为碱活化工程材料,而炉排炉焚烧飞灰则需适当的前处理手段再采用碱活化技术进行资源化。为了评估焚烧飞灰碱活化砖材的环境兼容性,采用欧盟的CEN/TS 14429 p H值相关联性测试对焚烧飞灰及添加焚烧飞灰的碱活化砖材进行实验,考查不同p H值环境条件下的重金属浸出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焚烧飞灰在被产制为碱活化砖材后,液体中重金属浸出的种类及浓度皆有减少,且在酸中和能力上有趋向一致的倾向。经长时间浸泡的砖材,其碱度持续释放至环境当中,超过累积时间36d后有下降并稳定的趋势,最终炉排炉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84,流化床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24。重金属累积浸出结果表明,除重金属Ba、Cr以外,其它重金属均低于定量极限,初步推断钡为浸出物质耗尽的浸出行为模式,而铬由于为两性元素的原因而释放至浸出液当中,该元素累积浸出量属于微量,故在环境使用上评估无明显危害性。对垃圾焚烧飞灰三种处理方案的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显着性排序依次为垃圾飞灰碱活化制绿色砖材、直接烧结制砖、简单固化填埋,这主要是由于垃圾飞灰碱活化产制绿色砖材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可产出具有价值的产品、具备改善环境的作用、低耗能制程、使用大量废弃物、副产物及飞灰利用率较高等优点。鉴于垃圾飞灰碱活化制备绿色砖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将该技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尹玉磊[5](2019)在《糠醛渣清洁制备生物炭/活性炭的研究》文中认为糠醛渣是糠醛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生物质废物。由于酸水解过程导致糠醛渣呈酸性、含水率高,其大量堆积会对大气、土壤及河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糠醛渣作为生物质类废物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木质素,因此可以被用来制备生物炭和活性炭等多孔炭材料。多孔炭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丰富及化学性质稳定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液相吸附、气相吸附和催化等领域。传统的物理化学活化制备多孔炭材料的方法存在着诸如热解气体直接燃烧或排放造成的能源浪费,活化剂活化效率低,混合时间长及制备程序冗长繁琐等问题。因此,本论文提出了利用热解气和氢氧化钾熔融盐清洁活化糠醛渣制备生物炭和活性炭材料的方法,为热解气高值化利用及糠醛渣的资源化提供一种全新策略。本论文主要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论文首先分别进行了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钾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基础研究。研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用量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水蒸气活化糠醛渣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456~655 m2/g,总孔体积为0.31~0.36 cm3/g,微孔和中孔体积相近,微孔孔体积占比最高可至60.4%。二氧化碳活化糠醛渣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618~995 m2/g,孔体积为0.42~0.48 cm3/g,微孔孔体积占比最高可以达到91.3%。二氧化碳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品性优于水蒸气活化制备的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糠醛渣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在409~3376 m2/g之间,总孔体积的范围在0.32~2.14 cm3/g,微孔孔体积占比最高可达85.5%,具有较强氮气吸附能力。较广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范围,主要受氢氧化钾比例和活化温度的影响。以上方法的研究为糠醛渣活化制备活性炭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后面章节提了真实有效的对比数据;针对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热解气体难以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的问题,论文提出利用糠醛渣热解产生的热解气自活化制备生物炭的思路。通过对热解气流速、活化时间及活化温度对生物炭品性影响的研究,成功制备了富含微孔和中孔的生物炭材料。生物炭的比表面积为567 m2/g,总孔体积为0.38 cm3/g,中孔的体积占比最高可以达到39.2%,单位质量糠醛渣的比表面积值可以达到176.9 m2/g。热解气流速和活化时间是影响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孔隙发展的主要因素,过快的热解气流速和过长的活化时间会使热解气用量过剩导致部分热解气未能参与活化过程,同时过量的热解气会造成活化反应过度,从而导致孔隙的塌陷和破坏。经过自活化过程,热解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至34.7%~62.3%,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至12.2%~48.3%。热解气的热值由活化前7.2 MJ/m3最大可提高至14.0 MJ/m3。热解气自活化法成功制备了孔隙良好的生物炭材料,并实现高值化利用热解气的目的,活化后热解气热值近似于常规气体燃料。这为糠醛渣和热解气的清洁化、无害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策略;针对传统的化学活化法混合过程程序复杂、渗透传质速率慢和活化剂负载量低而导致的活性炭制备周期长、活化剂利用效率低和制备成本高的现状,提出了氢氧化钾熔融盐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设计和研究了一体化活化设备和特殊反应器,将炭化、混合和活化在制备过程上融为一步,无需经历炭化降温和活化再升温过程,使制备过程得以连续。熔融盐同热解炭的混合过程是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耦合,热解炭同高温熔融盐之间的腐蚀化学反应,强化了传质过程,缩短了熔融盐进入和负载于热解炭内部的时间。混合全过程时间仅需3 min,仅为氢氧化钾活化制备活性炭混合全过程时间的1/400。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合过程时间为120s时,热解炭的熔融盐负载量可以达到1.73 g/g,远高于传统氢氧化钾化学活化方法0.43 g/g氢氧化钾的负载量。通过对炭化时间、混合时间、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等制备因素对活性炭品性影响的研究,成功制备了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分别为2449 m2/g和1.51 cm3/g的活性炭,孔隙结构以微孔占主导,微孔孔体积占比最大为79.3%。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容值为210.2 F/g,10000次循环充放电的稳定性可以达到96.3%,功率密度为251 W/kg时活性炭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可达到52.6 Wh/kg,电化学性能优于普通活性炭材料基电容器。熔融盐活化糠醛渣制备的活性炭具有混合时间短、活化剂负载量大、活化效率高和制备周期短的优势,为糠醛渣制备活性炭提供了一种绿色、节能、清洁无污染的活化方式,为糠醛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针对熔融盐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中过长的混合时间,所导致的混合过程和活化过程碳损失过大,活性炭得率和综合品性下降的问题。开展了热解气耦合氢氧化钾熔融盐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以期在保证活性炭一定得率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活性炭的综合品性。结果表明在得率为19.9%时,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高可以达到2458 m2/g和1.58 cm3/g,微介孔孔隙发达,微孔孔体积占比最高为82.9%,主要孔径集中分布于0.6~3 nm,耦合活化效果良好。热解气在耦合过程中由于熔融盐占据孔隙内部而导致不能全部参与活化,活化后热解气的热值最高为9.9 MJ/m3,低于热解气单独活化时热解气热值。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可以达到647.1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吸附过程偏向单层化学吸附。热解气耦合熔融盐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成功突破了熔融盐活化制备活性炭品性的瓶颈,为制备高性能活性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向。
王建新,李晶,赵仕宝,何云龙,闫馨友,吴鹏[6](2018)在《中国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与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燃煤电厂逐年增加的粉煤灰堆积造成的日益突出的土地和环境污染问题,论文总结了我国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物学及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论述了我国粉煤灰在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筑路、建筑物建造)、农业(生产肥料、改良土壤等)、环境保护(废水、废气治理)、陶瓷生产、深度分离等低附加值应用以及沸石合成、稀有金属提取、地质聚合物合成、泡沫玻璃制备等高附加值应用领域的综合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探讨了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未来我国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在聚焦于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应用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粉煤灰的环境污染问题。
王新珂[7](2018)在《赤泥烟气脱碱及其产物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泥是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副产物,是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之一。目前我国的赤泥大部分是拜耳法赤泥,pH值一般高达12-13,具有强碱性,其大量堆存对周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赤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污染的主要途径,但其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泛碱问题,造成赤泥利用困难。本文采用以废治废的理念,依据赤泥强碱性的特点,在分析赤泥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利用燃煤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气对拜耳法赤泥进行脱碱及工艺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脱碱赤泥、粉煤灰与废酸通过一系列反应制备新型多元絮凝剂;以脱碱赤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了赤泥复合板材,实现拜耳法赤泥资源的全利用。首先,利用燃煤烟气对拜耳法赤泥脱碱设计了流程工艺,并以山东某公司10 t/d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为酸性气源,采用单次、多次循环方式进行赤泥浆料喷淋脱碱实验,可以有效脱除赤泥中与碱性相关的附着盐;延长喷淋时间,可有效降低赤泥剩余碱含量。同时研究了脱碱过程中赤泥的剩余碱含量与浆液pH值的关系及其反应机理。上述实验表明,喷淋和废酸同步脱碱,在中试试验条件下,碱含量明显降低,达到0.4wt%,脱碱率达到95.5%,SO2脱除率达到91.2%。其次,开展了以脱碱赤泥制备多元絮凝剂工艺中试放大设计,并分别以上述脱碱赤泥、粉煤灰、废盐酸为原料制备多元絮凝剂。分别研究了液固比、酸浓度对铝铁浸出率的影响,通过进一步添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制备出了多元絮凝剂,研究其对硅藻土模拟废水的浊度去除效果,实验表明脱碱赤泥与废盐酸的固液比为1:3、废盐酸浓度25%、PDMDAAC加量0.05 mL时制备的多元絮凝剂,使用量0.9mL/L时,硅藻土模拟废水浊度去除率可达98%,与工业PAC去除浊度效果相当,都可较好的降低模拟水的浊度。此外,碳酸钠:粉煤灰:脱碱赤泥为1:1:3时制备的多元絮凝剂,使用量0.9mL/L时,硅藻土模拟废水浊度去除率可达98.8%。最后,为了实现赤泥全组分利用,以脱碱赤泥及粉煤灰为原料,采用偶联剂剂KH550对其进行表面预处理,并与PP复合制备了赤泥石塑复合板材。当脱碱赤泥与粉煤灰质量比为2:3,混合填料添加量为40 wt%时,制备出的复合板材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达到23.5MPa、弯曲强度28.7 MPa;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别添加石墨矿粉、石墨烯及碳粉制备复合板材以期提高其电磁屏蔽和导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石墨烯性能改进效果最好,当石墨烯含量为5 wt%时,赤泥石塑复合板材的电磁屏蔽效能在9-12 GHz频率波段内达到21.45 dB,导热性能达到0.4233 W/(m·K)。
高雯[8](2018)在《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复合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其中,绝大部分的CO2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未来几十年内化石燃料依然会是主要的能源,因此从烟道气中分离和回收利用CO2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低温法等回收烟道气中CO2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而膜分离法因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易于控制等特征,成为捕集CO2最为优势的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气体分离膜材料普遍受到气体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间“trade-off”的限制,而有机物/纳米材料复合膜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研究发现,无机纳米粒子同聚合物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被分离气体的性质及膜的制备方法均对气体分离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纳米粒子在高分子基质中的均匀分散性,本文利用化学修饰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进而采用共混法制备了MWCNTs/乙基纤维素(EC)和MWCNTs/Cardo型自有微孔聚合物(Cardo-PIM-1)两种复合膜,并研究了复合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在EC/MWCNTs纳米复合膜部分,首先利用混酸及乙二胺对MWCNTs进行化学修饰,通过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及透射电镜等手段表征发现,功能化处理可使MWCNTs管间缠结作用基本消失,且管长明显变短,进而优化其分散性;同时功能化修饰可成功在MWCNTs表面接枝-COOH、-OH及-NH2等可与CO2发生相互作用的基团。进而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功能化MWCNTs(f-MWCNTs)/EC纳米复合膜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发现MWCNTs的加入并未破坏EC基质的基本结构,但可扰乱高分子链段的堆积,进而提高高分子的平均链间距及自由体积(fractional free volume,FFV),从而有利于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的提高。拉力测试研究发现,MWCNTs掺入可提高复合膜材料的机械性能。气体分离性能结果显示,相较于纯EC(p-EC)膜和掺杂未改性MWCNTs(p-MWCNTs)的EC/p-MWCNTs复合膜,掺杂了氨基功能化修饰MWCNTs(n-MWCNTs)的EC/n-MWCNTs复合膜表现出了更优的CO2分离性能,特别是n-MWCNTs含量为0.66 wt.%时,CO2的渗透系数由112.5Barre(p-EC膜)和134.5 Barrer(EC/p-MWCNTs)增大到153.9 Barrer(EC/n-MWCNTs),CO2/N2的分离系数由16.04(p-EC膜)和23.30(EC/p-MWCNTs)增大到27.00(EC/n-MWCNTs)。在Cardo-PIM-1/MWCNTs纳米复合膜部分,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四氟对苯二腈(TFTPN)单体、5,5’,6,6’-四羟基-3,3’,3,3’-四甲基-1,1’-螺双茚满(TTSBI)单体与9,9-双(3,4-羟基苯基)-芴(BDPF)(其中TFTPN、TTSBI与BDPF的摩尔比为2:1:1)为聚合反应单体,使用溶液聚合的方法通过单体之间的亲核反应,制备具有铰链结构的自有微孔聚合物—Cardo-PIM-1。进而将Cardo-PIM-1与MWCNTs共混制备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凝胶色谱及氮气吸附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研究发现合成Cardo-PIM-1粉末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65℃条件下反应72 h,其中Cardo-PIM-1粉末的比表面积为533 m2/g,总孔容为0.38 cm3·g-1,孔径集中分布在0.4 nm处。通过对Cardo-PIM-1/MWCNTs纳米复合膜的形貌结构表征发现,MWCNTs可以很好地融合进Cardo-PIM-1基质中,特别是n-MWCNTs在Cardo-PIM-1基质中分散良好。复合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结果显示,n-MWCNTs的加入可明显提高膜的CO2分离性能,特别是当n-MWCNTs掺杂量为7.5wt.%时,其对CO2的渗透系数由13160 Barrer(p-Cardo-PIM-1)和5336 Barrer(Cardo-PIM-1/p-MWCNTs)增大到28624 Barrer(Cardo-PIM-1/n-MWCNTs),CO2/N2的分离系数由14.7(p-Cardo-PIM-1)和11(Cardo-PIM-1/p-MWCNTs)增大到23(Cardo-PIM-1/n-MWCNTs)。由此可见,Cardo-PIM-1/n-MWCNTs复合膜将在气体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谢兴富[9](2018)在《粉煤灰—脱硫石膏混合体的耐淋特性及作为坝基材料的渗流稳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煤灰与脱硫石膏是燃煤电厂的两大固体废弃物,随着火电行业的发展,其产量越来越大,但利用率提升缓慢,因此大量堆积。目前,粉煤灰已被广泛用作灰坝的子坝加高材料,由于场地有限,脱硫石膏在堆放过程常常混入粉煤灰中,因此研究粉煤灰-脱硫石膏混合体(以下简称“灰膏混合体”)作为灰坝坝基材料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脱硫石膏混入灰渣库这一问题,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力学试验,研究灰膏混合体的工程力学性质,并釆用GeoStudio软件对以灰膏混合体作坝基材料的灰坝进行渗流和稳定分析。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有:(1)分别对取自四川珙县电厂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进行试验研究,测定其主要成分、比重、颗粒级配、界限含水率等。结果表明,粉煤灰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莫来石,为级配良好的粉土质砂;脱硫石膏主要成分是CaSO4·2H2O,为级配良好的低液限粉土。(2)分别选取粉煤灰和三种脱硫石膏掺量(10%、30%和50%)的灰膏混合体进行力学特性研究,包括其比重特性、击实特性、压缩特性、渗透特性和三轴剪切强度。结果表明,粉煤灰与混合体均为透水性较弱的中低压缩性材料,三种混合体的强度较粉煤灰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试验材料的压缩性与内摩擦角受细粒含量的影响,均与脱硫石膏掺量呈负相关关系。(3)采用南70型渗透仪对三种不同比例的灰膏混合体进行淋滤试验,分析混合体中可溶性物质的种类、含量以及淋滤作用对混合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体中石膏掺入量的增大,相应淋滤液中SO42-离子浓度的峰值及稳定值均呈增大趋势;淋滤过程中,混合体的渗透系数有增大趋势,且随石膏掺量的增大而减小;淋滤后试样的强度值与石膏掺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淋滤前相比,粘聚力大幅降低,内摩擦角略有增大。(4)分别釆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程序和SLOPE/W程序,对不同石膏掺量的灰膏混合体作坝基的灰坝,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渗流分析和坝基稳定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石膏掺量的灰膏混合体作坝基的子坝,其浸润线在不同工况下均未超过坝坡。不同材料做坝基的灰坝,在各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值,坝基稳定;其中,掺石膏30%的灰膏混合体作坝基材料时安全系数最高。
刘娜,孙鑫,宁平,李凯,孙丽娜[10](2017)在《新型矿浆材料脱硫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锰矿浆、磷矿浆、钒矿浆、镁渣浆、铜渣浆及赤泥为主要分析对象,综述了目前已有的矿浆脱硫技术。其中,锰矿浆、磷矿浆、钒矿浆脱硫技术已有相关中试实验或工业化应用研究;镁渣浆、铜渣浆及赤泥脱硫方法采用工业废弃物作为脱硫剂,既能解决工业废弃物的处理难题,又能实现以废治废,清洁生产。阐述及探索了矿浆中所含的碱性金属氧化物及过渡金属离子液相的催化氧化作用,并对未来矿浆(大宗工业固废如锰渣等)作脱硫剂的机理、可行性、工业化应用等研究提出展望。
二、烟道气中SO_2的回收——碱化氧化铝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道气中SO_2的回收——碱化氧化铝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炉煤气中的酸腐蚀 |
2.1.1 高炉煤气的特点 |
2.1.2 高炉煤气的酸腐蚀现状 |
2.1.3 HCl、H_2S的腐蚀机制 |
2.2 酸腐蚀的控制措施 |
2.2.1 防腐措施现状 |
2.2.2 干法脱氯脱硫工艺 |
2.3 脱氯剂研究进展 |
2.3.1 高温脱氯剂的研究 |
2.3.2 低温脱氯剂的研究 |
2.3.3 负载型脱氯剂的研究 |
2.4 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
2.4.1 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研究 |
2.4.2 负载型脱硫剂的研究 |
2.4.3 低温无氧干燥环境下脱硫剂的研究 |
2.5 吸附过程动力学 |
2.5.1 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 |
2.5.2 穿透预测模型 |
2.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3 活性氧化铝球负载碳酸钠纤维及其脱氯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材料表征 |
3.2.4 脱氯性能测试 |
3.3 脱氯剂的选择 |
3.4 碳酸钠负载量的影响 |
3.4.1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物相组成 |
3.4.2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孔道分布 |
3.4.3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微观形貌 |
3.4.4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脱氯性能 |
3.5 低浓度脱氯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金属氧化物复合碳酸钠纤维强化选择性深脱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样品制备 |
4.2.3 材料表征 |
4.2.4 脱氯性能测试 |
4.3 金属氧化物助剂的选择 |
4.3.1 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3.2 脱氯前后的微观形貌 |
4.4 Cu复合负载量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4.1 不同Cu复合负载量脱氯剂的微观形貌 |
4.4.2 不同Cu复合负载量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5 脱氯剂循环再生性能 |
4.6 脱氯动力学研究 |
4.6.1 动力学吸附条件的影响 |
4.6.2 随机孔模型研究脱氯控速机制 |
4.6.3 穿透曲线预测模型 |
4.7 CuOx复合对脱氯性能强化的作用机理 |
4.7.1 脱氯前后铜的价键结合形式 |
4.7.2 脱氯过程吸附剂物相与微观结构变化 |
4.7.3 CuOx复合Na_2CO_3协同脱氯作用机理 |
4.8 Cu@Na预脱硫实验 |
4.9 本章小结 |
5 半焦负载铜-锌复合分级多孔结构的合成及无氧脱硫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样品制备 |
5.2.3 材料表征 |
5.2.4 脱硫性能测试 |
5.3 碱式碳酸铜纳米带前驱体的表征 |
5.3.1 前驱体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组成 |
5.3.2 前驱体的热稳定性 |
5.4 煅烧温度对铜-锌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5.4.1 不同煅烧温度脱硫剂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特性 |
5.4.2 不同煅烧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 Cu-Zn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1 不同铜负载量脱硫剂的形貌与结构特性 |
5.5.2 不同铜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3 不同锌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4 吸附选择性 |
5.6 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
5.6.1 动力学吸附条件的影响 |
5.6.2 脱硫动力学控速机制 |
5.6.3 穿透曲线预测模型 |
5.7 脱硫反应机理分析 |
5.7.1 脱硫前后的微观形貌与结构变化 |
5.7.2 脱硫前后的表面化学性质变化 |
5.7.3 脱硫机理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Cu@Na复合Cu@ASC吸附剂同时脱氯脱硫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过程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材料表征 |
6.2.3 同时脱氯脱硫性能测试 |
6.3 填料模式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3.1 单独填充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3.2 复合填充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3.3 协同脱氯脱硫的反应机制 |
6.4 吸附条件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4.1 质量配比的影响 |
6.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6.4.3 CO_2的影响 |
6.4.4 水分的影响 |
6.5 工艺设计及成本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炉矿渣SCR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烟气脱硝技术 |
1.2.2 脱硝催化剂 |
1.2.3 高炉矿渣的利用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及器材 |
2.3 实验方案设计 |
2.3.1 挤压成型制备高炉矿渣催化剂载体 |
2.3.2 柠檬酸-浸渍法制备脱硝催化剂 |
2.3.3 水热分解法制备脱硝催化剂 |
2.3.4 混合法制备脱硝催化剂 |
2.4 催化剂评价装置 |
2.4.1 实验装置 |
2.4.2 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
2.5 表征分析 |
2.5.1 XRF分析 |
2.5.2 BET分析 |
2.5.3 FT-IR分析 |
2.5.4 XRD分析 |
2.5.5 XPS分析 |
2.5.6 SEM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碱度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3.1 高炉矿渣的成型条件 |
3.2 碱性氧化物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3.2.1 CaO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3.2.2 MgO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3.3 酸性氧化物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3.3.1 Al_2O_3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3.3.2 SiO_2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3.4 表征分析 |
3.4.1 XRF分析 |
3.4.2 FT-IR分析 |
3.4.3 XRD分析 |
3.4.4 SEM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制备工艺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4.1 制备工艺对高炉矿渣催化剂的影响 |
4.1.1 膨润土添加量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焙烧) |
4.1.2 柠檬酸-浸渍法 |
4.1.3 水热分解法 |
4.1.4 混合法 |
4.2 制备工艺对高炉矿渣催化剂的对比 |
4.3 表征分析 |
4.3.1 FT-IR分析 |
4.3.2 XRD分析 |
4.3.3 SEM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超声辅助法改性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5.1 超声辅助改性制备高炉矿渣脱硝催化剂 |
5.1.1 不同超声功率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5.1.2 不同超声时间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5.2 表征分析 |
5.2.1 FT-IR分析 |
5.2.2 XRD分析 |
5.2.3 SEM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双金属改性对高炉矿渣脱硝及抗硫性能的影响 |
6.1 双金属改性对高炉矿渣脱硝性能的影响 |
6.2 双金属改性对高炉矿渣抗硫性能的影响 |
6.3 表征分析 |
6.3.1 BET分析 |
6.3.2 FT-IR分析 |
6.3.3 XRD分析 |
6.3.4 XPS分析 |
6.3.5 SEM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1.1.1 累托石的特性 |
1.1.2 累托石的改性 |
1.1.3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1.4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应用 |
1.2 污泥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污泥生物炭的特性 |
1.2.2 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 |
1.2.3 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4 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应用 |
1.3 过硫酸盐体系及其催化/活化研究进展 |
1.3.1 过硫酸盐体系概述 |
1.3.2 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概述 |
1.3.3 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2.1.4 吸附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
2.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2.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2.2.5 不同比例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优化实验 |
2.2.6 初始溶液pH值对Pb(Ⅱ)和Cd(II)吸附量的影响 |
2.2.7 吸附等温线 |
2.2.8 吸附热力学 |
2.2.9 吸附动力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3.1.4 吸附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3.2.2 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
3.2.3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3.2.4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3.2.5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3.2.6 MnO_2负载前后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吸附效果比较 |
3.2.7 初始溶液pH值对Pb(Ⅱ)和Cd(II)吸附量的影响 |
3.2.8 吸附等温线 |
3.2.9 吸附热力学 |
3.2.10 吸附动力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酸性橙7 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4.1.4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CuFe_2O_4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形貌分析 |
4.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4.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4.2.5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6 自由基淬灭实验 |
4.2.7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动力学研究 |
4.2.8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降解机理研究 |
4.2.9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酸性橙7 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5.1.4 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ZnO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形貌分析 |
5.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5.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5.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5.2.5 复合材料的光学带隙分析 |
5.2.6 复合材料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影响因素分析 |
5.2.7 自由基淬灭实验 |
5.2.8 复合材料降解水中酸性橙7 的动力学研究 |
5.2.9 复合材料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降解机理研究 |
5.2.10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研究 |
5.2.11 各种吸附剂/催化剂去除水中酸性橙7 效率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6.1.2 纺织工业废水的预处理 |
6.1.3 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实验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效果比较 |
6.2.2 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
6.2.3 过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
6.2.4 溶液初始p H值的影响 |
6.2.5 温度的影响 |
6.2.6 溶液初始色度的影响 |
6.2.7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动力学研究 |
6.2.8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选择性研究 |
6.2.9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机理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垃圾焚烧飞灰物化特性及污染特征 |
1.2.1 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与其物化特性 |
1.2.2 垃圾焚烧飞灰的污染特征及生物毒性 |
1.3 国内外焚烧飞灰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常温处理处置技术 |
1.3.2 高温处理处置技术 |
1.3.3 生物/化学提取处置技术 |
1.4 国内外焚烧飞灰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作为混凝土辅料再生利用技术 |
1.4.2 作为原材料(生料)烧制水泥再生利用技术 |
1.4.3 烧制轻质粒料再生利用技术 |
1.4.4 碱活化反应再生利用技术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及器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器材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材料分析方法 |
2.3.2 浸出特性试验方法 |
2.3.3 固化污泥击实试验 |
2.3.4 基本化学参数分析 |
2.4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效益评价模型 |
2.4.1 评价指标体系 |
2.4.2 构造判断矩阵 |
2.4.3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章 垃圾焚烧飞灰组分的基本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
3.2.1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外观及粒径分布 |
3.2.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微观形貌及矿物晶相 |
3.2.3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
3.2.4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热重热流分析 |
3.3 基于GIS垃圾焚烧飞灰现况调查 |
3.3.1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组成调查 |
3.3.2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浸出试验调查 |
3.4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
3.4.1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
3.4.2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行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理化特性 |
4.1 引言 |
4.2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的工程性质研究 |
4.2.1 垃圾焚烧飞灰碱活化绿色砖材配比设计 |
4.2.2 垃圾焚烧飞灰添加量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分析 |
4.2.3 预处理后垃圾焚烧飞灰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研究 |
4.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物理特性 |
4.3.1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矿物晶相组成 |
4.3.2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微观结构SEM |
4.4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化学特性 |
4.4.1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的腐蚀性质鉴别 |
4.4.2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浸出毒性鉴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垃圾焚烧飞灰的浸出行为 |
5.2.1 垃圾焚烧飞灰的酸(碱)中和能力 |
5.2.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5.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的浸出行为 |
5.3.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的酸(碱)中和能力 |
5.3.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砖材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5.4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长期浸出行为 |
5.4.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pH变化 |
5.4.2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重金属浸出情形 |
5.5 垃圾焚烧飞灰基绿色砖材效益评价 |
5.5.1 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效益分析 |
5.5.2 构造判断矩阵 |
5.5.3 确定指标权重 |
5.5.4 效益综合评价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糠醛渣清洁制备生物炭/活性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糠醛渣概述 |
1.2.1 糠醛渣的定义 |
1.2.2 糠醛渣的理化特性 |
1.2.3 糠醛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3 生物炭的发展概况 |
1.3.1 生物炭概述 |
1.3.2 生物炭孔隙特性 |
1.3.3 生物炭的制备原料分类 |
1.3.4 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分类 |
1.4 活性炭的研究现状 |
1.4.1 活性炭概述 |
1.4.2 活性炭孔隙结构 |
1.4.3 活性炭的分类 |
1.4.4 活性炭的应用 |
1.5 活性炭的活化方法 |
1.5.1 物理活化法 |
1.5.2 化学活化法 |
1.5.3 物理化学活化法 |
1.5.4 活性炭制备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钾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活性炭的制备 |
2.3.1 水蒸气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 |
2.3.2 二氧化碳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 |
2.3.3 氢氧化钾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 |
2.4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2.4.1 实验仪器 |
2.4.2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测定 |
2.4.3 热重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2.4.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2.4.6 活性炭得率计算 |
2.5 糠醛渣热重分析 |
2.6 水蒸气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
2.6.1 水蒸气流速对水蒸气-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6.2 活化温度对水蒸气-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6.3 活化时间对水蒸气-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7 二氧化碳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
2.7.1 活化时间对二氧化碳-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7.2 活化温度对二氧化碳-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7.3 二氧化碳流速对二氧化碳-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8 氢氧化钾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
2.8.1 活化时间对氢氧化钾-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8.2 活化剂用量对氢氧化钾-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8.3 活化温度对氢氧化钾-活性炭品质的影响 |
2.8.4 氢氧化钾-活性炭的扫描电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热解气自活化糠醛渣制备生物炭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生物炭的制备 |
3.3 生物炭得率及热解气组分分析 |
3.4 结果讨论 |
3.4.1 糠醛渣、热解炭及热解气的理化性质分析 |
3.4.2 糠醛渣、热解炭及生物炭的扫描电镜分析 |
3.5 制备条件对生物炭品性的影响 |
3.5.1 热解气流速对生物炭品性的影响 |
3.5.2 活化时间对生物炭品性的影响 |
3.5.3 活化温度对生物炭品性的影响 |
3.6 生物炭的得率 |
3.7 活化后热解气体组份和热值的变化 |
3.8 生物炭制备过程物质流分析 |
3.9 中试试验 |
3.10 本章小结 |
4 熔融盐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熔融盐 |
4.3 制备原料及方法 |
4.4 电化学测试 |
4.5 氢氧化钾热重分析 |
4.6 熔融盐与糠醛渣的混合过程及机理 |
4.7 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4.7.1 炭化时间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4.7.2 混合时间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4.7.3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4.7.4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4.7.5 不同活化混合方式活性炭的性能比较 |
4.8 扫描电镜分析 |
4.9 活性炭电化学性质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热解气耦合熔融盐活化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制备方法 |
5.3 表征方法 |
5.3.1 红外分析 |
5.3.2 亚甲基蓝吸附测定 |
5.3.3 亚甲基蓝吸附动力学测定 |
5.4 红外分析 |
5.5 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5.5.1 热解气流速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5.5.2 混合时间对活性炭品性的影响 |
5.6 耦合活化后热解气组份及热值变化 |
5.7 亚甲基蓝吸附动力学分析 |
5.8 亚甲基蓝吸附等温线拟合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粉煤灰的理化性质 |
2.1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
2.2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 |
2.3 粉煤灰的矿物学特征 |
2.4 粉煤灰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3 中国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
3.1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3.1.1 水泥生产 |
3.1.2 混凝土添加剂 |
3.1.3 道路建设 |
3.1.4 建筑物建造 |
3.2 在农业中的应用 |
3.2.1 改良土壤 |
3.2.2 生产肥料 |
3.2.3 矿井回填 |
3.3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3.3.1 废水处理 |
3.3.2 废气处理 |
3.4 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 |
3.5 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
3.6 在分离回收中的应用 |
3.6.1 提取空心微珠 |
3.6.2 提取磁珠 |
3.6.3 回收炭 |
3.7 高附加值的应用 |
3.7.1 合成沸石 |
3.7.2 提取稀有金属 |
3.7.3 合成地质聚合物 |
3.7.4 制备泡沫玻璃 |
4 前景与问题 |
(1) 粉煤灰积存量惊人, 综合利用区域发展不平衡 |
(2) 粉煤灰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不足 |
(3) 粉煤灰亟待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突破 |
5 结论 |
(7)赤泥烟气脱碱及其产物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赤泥概述 |
1.2 赤泥利用研究现状 |
1.2.1 赤泥在建筑行业利用研究现状 |
1.2.2 赤泥在水处理行业利用研究进展 |
1.2.3 赤泥在塑料工业中利用研究现状 |
1.2.4 赤泥在空气净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5 回收赤泥中有价稀有金属及其他应用现状 |
1.3 赤泥脱碱处理研究现状 |
1.3.1 石灰法脱碱处理研究 |
1.3.2 酸浸法脱碱处理研究 |
1.3.3 工业“三废”酸性中和法脱碱处理研究 |
1.3.4 水浸出法脱碱处理研究 |
1.4 燃煤烟气处理研究现状 |
1.4.1 燃煤烟气传统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4.2 利用赤泥作为脱硫剂研究现状 |
1.5 絮凝剂利用研究现状 |
1.5.1 絮凝剂分类及研究现状 |
1.5.2 赤泥絮凝剂研究利用现状 |
1.6 复合板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复合板材研究分类 |
1.6.2 固废复合板材研究现状 |
1.6.3 电磁屏蔽复合板材研究现状 |
1.7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燃煤烟气处理赤泥脱碱工艺设计及中试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中试设计涉及设备、仪器 |
2.3 原料表征及分析方法 |
2.3.1 赤泥原样化学分析 |
2.3.2 赤泥脱碱率分析 |
2.3.3 赤泥原始样品结构表征 |
2.3.4 赤泥脱碱前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3.5 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方法 |
2.4 工艺设计研究及优化 |
2.4.1 龙口燃煤锅炉处理赤泥脱碱工艺流程设计 |
2.4.2 滨州北海工业园区2吨燃煤锅炉处理赤泥脱碱工艺流程设计 |
2.4.3 滨州邹平10吨燃煤锅炉处理赤泥脱碱工艺流程设计 |
2.4.4 喷淋塔设计 |
2.4.5 燃煤烟气处理赤泥脱碱中试试验设计方案 |
2.5 中试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2.5.1 不同喷淋方式赤泥脱碱效果影响 |
2.5.2 反应过程中pH与赤泥中碱含量关系 |
2.5.3 赤泥脱碱过程中烟气中SO2浓度变化 |
2.5.4 反应前后赤泥物相变化 |
2.5.5 脱碱前后赤泥样品的形貌分析 |
2.5.6 反应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脱碱赤泥制备多元絮凝剂中试研究 |
3.1 引言 |
3.2 絮凝剂制备实验原料、设备及工艺流程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实验设备 |
3.2.3 试剂配制 |
3.2.4 脱碱赤泥多元絮凝剂制备及反应原理 |
3.2.5 高分子助剂的制备 |
3.2.6 多元絮凝剂放大试验 |
3.3 脱碱赤泥多元絮凝剂测试与表征 |
3.4 脱碱赤泥制备多元絮凝剂放大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脱碱赤泥制备多元絮凝剂实验室工艺确定 |
3.4.2 高分子助剂合成及絮凝性能测试 |
3.4.3 现场赤泥多元絮凝剂评价 |
3.4.4 多元絮凝剂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3.4.5 絮凝机理分析 |
3.4.6 多元絮凝剂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脱碱赤泥与改性粉煤灰制备多元絮凝剂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元絮凝剂制备所用实验原料、仪器及方案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多元絮凝剂制备过程试剂的配制 |
4.2.4 多元絮凝剂制备实验原理和步骤 |
4.3 多元絮凝剂的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粉煤灰改性处理 |
4.4.2 粉煤灰改性前后XRD测试表征 |
4.4.3 粉煤灰改性酸浸试验 |
4.4.4 脱碱赤泥与粉煤灰不同改性方式对多元絮凝剂效果影响 |
4.4.5 多元絮凝剂样品形貌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脱碱赤泥/粉煤灰/酸浸渣制备赤泥石塑复合板材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合板材制备过程原料及设备 |
5.2.1 主要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复合板材的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复合板材拉伸性能 |
5.4.2 复合板材弯曲性能测试 |
5.4.3 纤维对复合板力学性能影响 |
5.4.4 复合板材的阻燃测试 |
5.4.5 复合板材的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5.4.6 复合板材的导热系数测试分析 |
5.4.7 复合板材的热重分析 |
5.4.8 复合板材形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及意义 |
6.3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
6.3.1 存在的问题 |
6.3.2 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复合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有机高分子CO_2分离膜材料 |
1.2.1 聚砜 |
1.2.2 聚酰亚胺 |
1.2.3 纤维素类 |
1.2.4 嵌段共聚物 |
1.2.5 自有微孔聚合物 |
1.3 无机CO_2分离膜材料 |
1.3.1 多孔陶瓷膜 |
1.3.2 沸石分子筛 |
1.3.3 金属材料 |
1.3.4 炭膜 |
1.4 有机-无机复合膜 |
1.4.1 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1.4.2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气体传递机制 |
1.4.3 纳米杂化CO_2分离膜材料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氨基化改性MWCNTs掺杂EC复合膜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MWCNTs的功能化修饰 |
2.2.4 EC/MWCNTs复合膜的制备 |
2.2.5 MWCNTs的表征方法 |
2.2.6 EC/MWCNTs膜的表征方法 |
2.2.7 EC/MWCNTs膜的CO_2分离性能评价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功能化修饰前后的MWCNTs结构 |
2.3.2 EC/MWCNTs复合膜的结构 |
2.3.3 EC/MWCNTs复合膜对CO_2分离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基化改性MWCNTs掺杂Cardo型PIMs复合膜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IM-1 的合成 |
3.2.4 Cardo-PIM-1 的合成 |
3.2.5 Cardo-PIM-1/MWCNTs复合膜的制备 |
3.2.6 PIM-1与Cardo-PIM-1 结构表征 |
3.2.7 Cardo-PIM-1/MWCNTs复合膜的结构表征 |
3.2.8 Cardo-PIM-1/MWCNTs膜的CO_2分离性能评价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IM-1 的结构 |
3.3.2 Cardo-PIM-1 的结构 |
3.3.3 Cardo-PIM-1/MWCNTs复合膜的结构 |
3.3.4 Cardo-PIM-1/MWCNTs复合膜对CO_2分离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论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4.1 论文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粉煤灰—脱硫石膏混合体的耐淋特性及作为坝基材料的渗流稳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的利用现状 |
1.2.2 脱硫石膏的利用现状 |
1.2.3 粉煤灰-脱硫石膏混合体的研究及利用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的基本性质研究 |
2.1 概述 |
2.2 粉煤灰的组成与分类 |
2.2.1 粉煤灰的颗粒形貌 |
2.2.2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 |
2.2.3 粉煤灰的分类 |
2.3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
2.3.1 粉煤灰的比重及密度 |
2.3.2 粉煤灰的液、塑限 |
2.3.3 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与颗粒级配 |
2.4 脱硫石膏的组成 |
2.4.1 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的差异 |
2.4.2 脱硫石膏的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 |
2.5 脱硫石膏的物理性质 |
2.5.1 脱硫石膏的比重 |
2.5.2 脱硫石膏的颗粒分析及液塑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体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混合体比重特性研究 |
3.3 混合体的击实特性研究 |
3.3.1 粉煤灰的击实特性 |
3.3.2 混合体的击实特性 |
3.3.3 石膏掺入比对击实特性的影响 |
3.4 混合体的渗透特性研究 |
3.5 混合体的压缩特性研究 |
3.5.1 粉煤灰的压缩特性 |
3.5.2 混合体的压缩特性 |
3.5.3 石膏掺入比对压缩特性的影响 |
3.6 混合体的剪切特性研究 |
3.6.1 粉煤灰的剪切特性 |
3.6.2 混合体的剪切特性 |
3.6.3 石膏掺入比对混合体剪切特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体耐淋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混合体淋滤后的比重与变形 |
4.2.1 H9G1混合体淋滤后的比重与变形 |
4.2.2 H7G3混合体淋滤后的比重及变形 |
4.2.3 H5G5混合体淋滤后的比重及变形 |
4.2.4 石膏掺量对混合体淋滤后比重与变形的影响 |
4.3 混合体淋滤液中SO_4~(2-)的滤出特征 |
4.3.1 淋滤液中SO_4~(2-)的浓度变化 |
4.3.2 淋滤液中SO_4~(2-)的滤出速度 |
4.4 混合体在淋滤过程中的渗透性 |
4.5 混合体试样淋滤后的抗剪强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灰膏混合体作为坝基材料的渗流稳定分析 |
5.1 工程背景 |
5.2 计算目的和内容 |
5.3 计算模型 |
5.4 渗流计算及结果分析 |
5.4.1 计算原理 |
5.4.2 计算工况及方法 |
5.4.3 计算参数及边界条件 |
5.4.4 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
5.5 稳定性计算及结果分析 |
5.5.1 计算原理 |
5.5.2 计算工况及计算方法 |
5.5.3 计算参数 |
5.5.4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新型矿浆材料脱硫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浆脱硫研究现状 |
1.1 锰矿浆脱硫研究现状 |
1.2 磷矿浆脱硫研究现状 |
1.3 钒矿浆脱硫研究现状 |
1.4 镁渣矿浆脱硫研究现状 |
1.5 铜渣矿浆脱硫研究现状 |
1.6 赤泥脱硫研究现状 |
2 矿浆脱硫机理 |
2.1 锰矿浆脱硫机理 |
2.2 磷矿浆脱硫机理 |
2.3 钒矿浆脱硫机理 |
2.4 镁渣矿浆脱硫机理 |
2.5 铜渣矿浆脱硫机理 |
2.6 赤泥脱硫机理 |
3 结语与展望 |
四、烟道气中SO_2的回收——碱化氧化铝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D]. 梁硕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高炉矿渣SCR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机制研究[D]. 贾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3]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D]. 管鲲. 武汉大学, 2020
- [4]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D]. 许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糠醛渣清洁制备生物炭/活性炭的研究[D]. 尹玉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6]中国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与前景[J]. 王建新,李晶,赵仕宝,何云龙,闫馨友,吴鹏. 硅酸盐通报, 2018(12)
- [7]赤泥烟气脱碱及其产物应用研究[D]. 王新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8]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复合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D]. 高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粉煤灰—脱硫石膏混合体的耐淋特性及作为坝基材料的渗流稳定分析[D]. 谢兴富.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10]新型矿浆材料脱硫现状及研究进展[J]. 刘娜,孙鑫,宁平,李凯,孙丽娜. 材料导报, 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