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材料缺陷外形的放大倍率摄影(论文文献综述)
邱翔[1](2020)在《冷喷涂增材制造A380铝合金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冷喷涂增材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制造技术,凭借制备过程无氧化、无相变、对制备材料尺寸无限制以及可以对材料进行修复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冷喷涂是一种固态沉积技术,颗粒-颗粒之间的结合主要是物理结合,如机械互锁等,这导致颗粒界面之间结合较差,材料内部缺陷密度较高,因此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差,这限制了冷喷涂增材制造的应用。本文围绕提高冷喷涂增材制造的块体材料力学性能展开,选取常见的铝硅合金A380为原料,通过冷喷涂增材制造的方式制备了块体材料,并研究热处理、热轧以及添加硬质相等方法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有效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首先研究了后续退火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喷涂态A380块体材料强度很低且呈脆性,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制度对其进行热处理,可以消除喷涂态材料的加工硬化、改善颗粒-颗粒之间的界面结合状态并消除微孔,从而一定程度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然而材料的力学性能仍与铸造A380材料有明显的差距,无法使其达到工业应用标准,这是由于单一热处理无法大幅改变沉积颗粒的变形行为和愈合颗粒边界处的大尺寸孔隙所致。研究了热轧制对冷喷涂增材制造A380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过程中A380材料颗粒间的结合变成了完全的冶金结合并且原位形成了 Si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轧制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达到铸造材料的两倍左右,达到了应用要求。这种方法成本低,简单易操作,但是对材料的形状要求高,只适用于冷喷涂增材制造制备的管状、板状材料的后处理。对于冷喷涂制备任意几何形状的部件,提出通过在原始粉末中添加Al2O3颗粒+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制备结构致密、性能优良的块体材料。为了确定Al2O3颗粒添加的具体方案,详细研究了不同Al2O3形貌和含量对沉积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形Al2O3颗粒在沉积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微夯实效应,喷涂时球形Al2O3颗粒撞击已沉积层表面并迫使已沉积颗粒发生二次塑性变形,从而降低材料内部缺陷的密度。含有球形Al2O3颗粒的沉积层显示出更低的孔隙率、极低的Al2O3含量、低的表面粗糙度和更好的涂层-基体界面结合力。原始粉末中球形Al2O3颗粒的最佳含量为20 wt.%时材料的致密程度最高。不规则Al2O3颗粒在沉积过程中主要表现出钉扎效应,其沉积效率高,含有不规则Al2O3颗粒的沉积层硬度很高,但是沉积在材料中的Al2O3颗粒极易发生破碎,导致高孔隙率和低的涂层/基体界面结合强度。基于以上结果,用含有20wt.%的球形Al2O3颗粒的原始粉末通过冷喷涂得到了致密的A380块体材料,对材料进行去应力退火后发现颗粒边界处微孔汇聚,颗粒界面发生熔合,材料内部发生回复和再结晶行为,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超过铸造同质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应用的标准。我们还研究了通过在原始粉末中添加异种Al2O3颗粒(球形+不规则形)制备的块体材料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通过Al2O3颗粒的夯实和钉扎效应的综合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铸造材料,而且其耐磨性能优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多性能一体化材料。
李雅[2](2018)在《纳米纤维对电池隔膜的影响及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开发》文中认为对高能量密度设备需求的急速增长促使人们研发各种能量存储设备,锂硫电池不仅具有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而且自然界中硫的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无毒,近十几年来成为被人们普遍认可的能够替代当前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电池体系。隔膜是锂硫电池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聚烯烃隔膜导致锂硫电池放电容量与库仑效率较低,无法充分体现其体系的优越性能,所以通过纳米纤维对锂硫电池隔膜进行改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纳米纤维独特的应用优势,并且纳米技术是21世纪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之一,所以如何利用低能高效并具有批量生产潜质的新型静电纺丝方法制备更细更均匀更高质量的纳米纤维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研究了有机或有机/无机纳米纤维体系对锂硫电池隔膜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PAN/PMMA共混聚合物的质量配比,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后续热处理对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形貌和表面结构进行调控,在这个过程中PAN碳化,而PMMA热分解成碳纳米纤维基质上的多孔结构,并将所得到的多孔碳纳米纤维作为涂层修饰在具有高孔隙率和热稳定性的玻璃纤维隔膜上,研究了纳米纤维涂层对所改性的锂硫电池隔膜动态循环电化学和静态抗自放电性能的作用。研究发现由7:3的PAN:PMMA得到的碳纳米纤维涂层乱序晶层间距较大,导电性较好,比表面积最佳,修饰后的玻璃纤维隔膜孔隙率和电解液吸收率最高,由此得到的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远远优于未经过任何涂层修饰的锂硫电池,并且抗自放电能力最强。除了纳米纤维涂层修饰外,还有一种结构方案,即在硫正极和隔膜之间插入纳米纤维夹层,于是将超细极性Zr O2纳米颗粒均匀地嵌入在多孔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中,并探索其因为极性Zr O2颗粒和碳纳米纤维的协同作用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提升效果,还通过分子模拟的密度泛函计算极性Zr O2纳米颗粒、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夹层、PP隔膜与多硫化锂之间的吸附能,为“穿梭效应”的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前一部分纳米纤维在锂硫电池隔膜改性中的优异表现,并结合纳米纤维的社会需求,纳米纤维的制备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针头、无针静电纺丝过程中射流的行为规律分析,探讨了传统气泡静电纺丝过程中的缺陷,由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突破口,优化独立存在的气泡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参数,调控其稳定性及大小,探索出“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即在气流和电场力作用下利用稳态气泡液膜表面的扰动实现连续纺丝。然后,本文进行了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一系列的开发,深入了其机理研究。分析了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实现的临界状态下气流和电场强度,建立了连续状态的理论模型,借助高速摄影仪观察整个纺丝过程中产生的射流,对其多射流形成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首射流出现的顶端优势现象,阐述了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中层次气泡利用纳米子气泡进行连续纺丝的实质。最初在顶端优势位置上集中出现射流,一旦另外一个不同的位置因为液膜的表面扰动而产生新的射流,则出现顶端优势的位置和这个新的位置之间液流的原有状态也被打破,以“两点一阵列”式规律陆续产生新的射流,如此,射流会越来越多;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的层次式气泡表面有条纹状流体和小气泡扰动,气泡在产生射流处有自愈功能,但由于质量守恒原理,能量耗尽时小气泡会破裂,瞬间变成一圈更小的子气泡,这些子气泡比较微小,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时间会大大缩短,破裂成更小的子气泡,整个临界气泡静电纺丝过程是无数纳米子气泡重复并且集合纺丝的效果,每个纳米子气泡的动力学行为与原生气泡相同,其需要的表面能更小,实现了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对临界气泡静电纺丝方法的普适性进行了验证,可知其满足锂硫电池隔膜改性中对纳米纤维有机或有机/无机体系的需求。最后,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了溶液性能(气泡大小、内外温差、浓度、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和工艺参数(电压大小、接收距离)单变量下对临界气泡静电纺纳米纤维形貌和产能的影响。发现气泡大小到了一定的阈值之后,平均直径反而减小,符合纳米子气泡纺丝的实质,并分析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陈腾飞[3](2021)在《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设计》文中指出连续变倍数码显微目前已经成为电子、印刷、包装等制造业领域中使用十分广泛的检测工具。本文针对目前市面上一些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变倍范围相对较小、工作距离固定、物方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分辨率高、变倍比大且成像质量高的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首先基于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原理,采用机械补偿式结构,设计了一款四组元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工作距离固定,连续变倍同时光学系统物像共轭距固定不变,放大倍率范围0.7×~5.6×。在四组元机械补偿式连续变倍显微光学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光学系统。通过控制连续变倍主镜头物方入射光线同像方出射光线的平行度,使得前置辅助物镜和连续变倍主镜头之间以及连续变倍主镜头和后置TV镜之间均为平行光路,这是本文设计的显微镜最大的特点。前置辅助物镜采用无限远像距光路结构,可以将从物体发出的光以平行光束射入连续变倍主镜头,后置TV镜将连续变倍主镜头出射的平行光路聚焦在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所设计的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基础放大倍率范围0.7×~5.6×(使用1×辅助物镜和1×TV镜),工作距离80mm,数值孔径0.03~0.086,各倍率成像畸变均小于0.5%。论文随后加工了该连续变倍显微镜,经测试,达到了设计目标。针对双侧平行光路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不同倍率的辅助物镜同后置TV镜,包括0.5×、0.75×、1.5×、2×辅助物镜和0.5×、0.75×、1.5×后置TV镜,通过不同倍率的辅助物镜以及TV镜的组合配置,可以使连续变倍镜头的放大倍率范围延伸至0.18×~16.8×,工作距离扩展至33mm~160mm之间。还为显微镜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照明光源以适应不同使用场合使用,分别为普通环形光源、偏振环形光源和同轴照明光源。通过搭配不同倍率的辅助物镜和TV镜以及照明光源,可以使显微镜的功能多样化,拓宽了显微镜的使用范围,使其适应多种应用场景,比起采用非平行光路设计的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具有更大的优势。
曲洪丰[4](2020)在《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器更高检测速度和更多检验项目需求的增加,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技术向高速和高分辨方向发展。本文研究的平面流式显微成像系统,检测速度由每小时60样本提高到120样本,尿有形成分检验项目由12类增加到25类。检测速度提高,细胞运动速度加快,系统动态传函降低,易出现拖尾模糊现象;检验项目增多,显微成像系统分辨率提高,但景深变小,不能对样本层流厚度内的所有有形成分清晰成像,并且微小的物距变化就可能产生离焦模糊,导致系统温度适应性下降。本文重点研究低成本高功率LED光源高速清晰成像、基于聚焦微粒的等效聚焦、参考图像法温度补偿和双传感器共光路景深扩展等技术,解决高速和高分辨带来的拖尾模糊、不易聚焦、温度离焦和景深不足等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组成及原理,完成了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照明光学系统和粒子成像室的设计。显微成像光学系统采用无限远光路结构,由物镜和管镜组成,根据被测目标尺寸特征和算法识别要求,进行了物镜选型和管镜光学设计及像质评价,保证了高分辨成像;照明光学系统采用科勒照明光路,进行了集光镜组和聚光镜组的光学设计及仿真,保证了高亮度均匀照明;粒子成像室流体通道采用平直通道壁面、曲面通道壁面和两个侧通道壁面组成的非对称结构,根据光学系统景深、加工工艺水平和质量守恒定律等计算得出了粒子成像室的流体通道尺寸;通过分析和仿真,曲面通道壁面形状选择了加速度曲线曲率变化小的圆弧形曲面,使样本加速过程更加平缓,保证有形成分稳定地流过粒子成像室的成像区。建立了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的动态传函模型,依据物像关系及在奈奎斯特频率下系统动态传函必须大于0.9等条件,推导出系统曝光时间必须≤1.15μs才能满足高速运动细胞清晰成像要求。分析了低成本高功率LED响应速度慢,以及LED光源常亮和频闪两种曝光方式不能满足短曝光要求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短曝光控制方法,利用LED发光脉冲上升沿和相机曝光脉冲下降沿间隔决定曝光时间的方式实现了1μs短曝光,使系统在90.9lp/mm处动态传函达到0.93,提高了动态成像清晰度,实现了低成本高功率LED光源高速清晰成像,解决了低成本高功率LED不能实现短曝光的难点问题。基于聚焦微粒的等效聚焦方法,采用聚焦液中聚焦微粒的清晰位置等效样本清晰位置,每天仅需聚焦一次,不需要对尿液有形成分图像清晰度进行实时计算,解决了无法利用高速尿液样本序列图像进行自动聚焦的难点问题。采用图像分割算法提取每帧图像中的聚焦微粒小图片,仅对聚焦微粒小图片进行聚焦程度评价,降低背景信息的影响以提高聚焦评价灵敏度。在搜索行程中的每个位置拍摄10张照片,将该位置多个聚焦微粒小图片聚焦评价值的中位值作为最终的聚焦评价值,降低了不同位置聚焦微粒形态和数量差异的影响,提高了聚焦判断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将小波变换后高频系数与低频系数的比值作为聚焦评价函数,因聚焦微粒边缘形态易受运动方向液体扰动影响,故通过仅提取小波水平分量的方法消除垂直分量干扰,提升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聚焦评价曲线的单调性和斜率,实现了聚焦评价函数性能的优化。提出了低成本且易实现的参考图像法温度补偿技术,解决了显微成像系统景深小导致的温度离焦问题。首先在光学系统设计上,保证了成像系统在温度变化时除物距外,成像质量、焦距和像面位置均满足设计要求。然后,从材料热胀冷缩引起物距变化和层流液体折射率随温度改变导致光程变化两个方面,估算了温度变化对物距的影响。采用机械被动式方法进行初步温度补偿,减小温度变化时的离焦量。最后采用参考图像法精确补偿物距变化,仅需在粒子成像室上附上一个用于自动聚焦的参考图片,并将该参考图片与聚集微粒的两个最清晰位置之间距离做为标定长度,当系统探测到温度变化时,利用对焦深度法自动聚焦重新找到参考图像的最清晰位置,电机移动标定长度到聚焦位置,从而实现了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的温度补偿。被测样本层流厚度为3μm,而系统景深仅为1.85μm,景深不能覆盖样本层流厚度内的所有成像目标。本文提出了双传感器共光路景深扩展技术,实现景深扩展的同时可保证实时成像,采用双传感器在两个像面位置采集不同景深的图像,再将两个景深图像融合为大景深的图像。具体实现方式是在管镜光路后端加入分光棱镜,分光后光束分别采用不同传感器接收,调整传感器到分光棱镜的距离即调整像距,使两个传感器同时接收到略有交叠的双景深图像。设计了基于图像多尺度分解和视觉显著度检测的双景深图像融合算法,很好地将景深不同的两幅图像融合成一幅多个目标都清晰的图像,实现了大景深图像重建。该方法使景深扩大到3.30μm,实现了整个层流厚度内有形成分全部清晰成像,解决了高分辨导致的景深不足问题。本文完成了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向高速高分辨方向发展所需要的短曝光、自动聚焦、温度补偿和景深扩展等关键技术研究,为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产品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未来向更高速度更高分辨率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际应用意义。
厉为[5](2011)在《单幅正视灰度图像三维重建及伪彩处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单幅正视灰度图像的一种三维重建方法及三维图像的伪彩色处理。本文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可归类于国内外热门研究的从阴影恢复形状之法,但有所不同。本法依据光度学照度平方反比定律,指出点光源光强之垂直分量入射目标物表面获得的照度,反比于点光源到受照面距离的平方;论证物表照度还可被视为扩展光源将层面深度信息反射到观察器里,物表层面在观察器视屏成像的照度,同样反比于扩展光源到成像距离的平方。这就是本文提出的目标物在观察器成像照度的平方反比公式。据此建立了目标物在观察器二维成像的模型,引出了单幅正视图像灰度映射目标物表层深度的关系式。还讨论了该模型其它实用的可能性,例如利用图像灰度求光源强度与角度,利用图像灰度求材质表面反射率或吸收率,利用光源强度或表面反射率求物表层深度(或者相反)等。本文参考普通相机宏观摄影和实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微观摄影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参数,进一步建立了用这些观察器所拍摄的单幅正视灰度图像三维重建的数学模型。本文按照各种观察器不同放大倍率摄影参数所建数学模型的关系式,采用MATLAB语言编程予以计算和可视化处理,在计算机视屏显示了经过三维重建及伪彩色处理的目标物立体形状。本文研究的三维重建及伪彩处理方法,可普遍应用于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特别适合于历史资料中仅存的单幅灰度正视图片,其中目标物表面形状的恢复及其特征的伪彩处理。
刘红[6](2011)在《望远镜与数码相机联接支架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望远镜和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爱好者用长焦望远镜与数码相机组合为300毫米至1200毫米长焦镜头进行鸟类摄影观察、登高望远拍摄、纪实摄影、刑侦摄影、交通和环保部门远距离观察和拍照都有非常实用的价值。这使得望远镜数码摄影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本文以某企业生产的单筒小型天文望远镜与常见的几款家用数码相机结合进行望远镜数码摄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望远镜与数码相机联接方式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一套能把单筒小型天文望远镜与90%以上的数码相机联接起来、价格便宜的、适应性强的联接支架,解决了望远镜数码摄影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联接支架所联接的望远镜与数码相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为摄影爱好者在进行望远镜数码摄影时,选配望远镜的类型、主要技术参数(物镜口径、放大率、视场角、分辨率、出瞳距离等),数码相机的类型、主要技术参数(焦距、光学变焦、图像分辨率镜头视场角等)提供了选择方法和依据。通过对摄影成像质量检测方法的分析,阐述了三种适合于望远镜数码摄影成像质量的检测方法。①利用平行光管和分辨率板检测望远镜数码摄影时摄影系统的综合分辨率,且使结果量化,便于摄影爱好者进行比较和选配;②利用软件检测坏点数和噪点数;③利用直方图来检测曝光量的准确性;为摄影爱好者提供望远镜数码摄影成像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思路。以HaierDC-A30数码相机与JIE HE单筒望远镜进行望远镜数码摄影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平行光管检测摄影系统综合分辨率的检测试验,建立了望远镜与数码相机组合而成的望远摄影器材综合分辨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望远镜与数码相机联接时的联接间距对成像质量影响的检测试验,得出了联接间距、数码相机的焦距f与数码相机变焦至最大倍率时镜头伸出的最大距离Lmax的关系;进行了望远镜放大率对望远镜数码摄影成像质量影响的检测试验,得到了望远镜数码摄影时,望远镜放大率与数码相机匹配联接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光圈与快门速度匹配性试验,建立了用像质检验法、直方图检测曝光量、坏点数和噪点数检测法几种检测方法相结合综合检测成像质量的方法,从量化的角度来全面的检测成像质量。
曹柱荣,王强强,邓博,陈韬,邓克立,王维荣,彭星宇,陈忠靖,袁铮,黎宇坤,王鹏,陈伯伦,王峰,何海恩,李欣竹,许泽平,杨冬,杨家敏,江少恩,丁永坤,张维岩[7](2020)在《激光聚变极端环境下X光高速摄影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通过X光高速摄影获取的图像数据能够反映等离子体中由于做功和能量输运导致的流体状态的时空演化信息,与之相关的诊断技术与工程研究一直以来都是ICF诊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作为我国ICF工程的主要实施单位之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近年来在X光高速摄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包括:(1)面向神光系列激光装置,开发了系列工程化的100 ps曝光高速摄影相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高灵敏探测、透射式带通滤波和结构小型化等方面形成中国特色;(2)提出微扫描门控、同视扫描分幅等10 ps曝光X光高速摄影新技术,为突破时间分辨瓶颈做出有益尝试;(3)在国内率先开展抗辐射加固高速摄影相机理论设计、技术验证与工程设计;(4)针对激光聚变靶碎片对设备安全的威胁,在国内首次开展靶碎片的理论建模与仿真研究,并开展首次验证实验,取得重要进展。
本刊编辑部,郭宸宸,刘楠[8](2013)在《FOTO TOP 2012年度最佳影像产品》文中研究指明我们筛选产品的初衷——尽我们所能,从一年中发布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影像新品中,挑出那些在设计上理念最为前卫、在功能上配置最为平衡、在应用中价值最为突出的型号!
王莹莹[9](2018)在《钢轨闪光焊接头灰斑和微裂纹缺陷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钢轨闪光焊接头整体性能试验,对影响接头性能的灰斑缺陷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Mn含量钢轨闪光焊接头性能与灰斑的关系,对灰斑中非金属夹杂物成分、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钢轨闪光焊灰斑性质,建立了灰斑的形成过程模型。借助高速摄影和红外成像仪数字化手段研究了闪光焊灰斑形成机理,基于对钢轨闪光焊液态过梁爆破特征的观察建立了灰斑形成机理模型,并采用焊接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目前钢轨闪光焊接头普遍存在的轨底次表面微裂纹缺陷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研究了不同Mn含量钢轨母材及硫化锰夹杂物对钢轨闪光焊接头灰斑、微裂纹缺陷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U71Mn和U75V钢轨闪光焊接头静弯和落锤的断口及灰斑统计结果表明,U71Mn钢轨折断率及断口处平均灰斑面积均明显高于U75V钢轨。钢轨闪光焊接头落锤或静弯断口的灰斑与周围基体存在明显差异,扫描电镜下可见点状或片状非金属夹杂物,灰斑基体表面可见局部韧窝组织。非金属夹杂物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类。灰斑非金属夹杂物中含量最多的是Mn元素约占40%左右。其次是O元素,第三是Si元素。Mn含量与O含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灰斑中的Mn含量直接影响O含量变化。(2)闪光焊接头断口处灰斑主要分布在轨底,宏观形貌多呈长条状或长椭圆状,而在轨脚端部形状多样,根据钢轨端面闪光爆破的特点,在闪光爆破过程中,轨腰或轨底处发现的灰斑其宏观形貌一般平行于或小角度倾斜于焊接横截面呈条状分布。而在轨脚端部因其有上、下和侧边三个自由表面方向,闪光过梁爆破可以向任何一个或多个方向进行,因此轨脚端部的灰斑形貌比较多样。(3)灰斑在接头断裂时形成过程:闪光焊接过程中焊缝处分散的硅酸盐类非金属夹杂物,脆性大、韧性差,在接头受到外力作用时,最易在此处开裂,形成含有非金属夹杂物加局部韧窝组织的灰斑。因正常焊缝韧性好且整个焊缝宽度只有0.20.4 mm,同时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及钢轨母材含碳量高,韧性相对较差,而后裂纹沿焊缝热影响区向母材扩展,形成解理断裂。由于灰斑处和断口基体断裂机理不同,形成不同的断口组织,因此,灰斑与基体形成明显的界限,且灰斑处与基体颜色不同。(4)灰斑形成机理:钢轨待焊端面在前期闪光焊接工艺作用下,通过钢轨焊接端面接触电阻和钢轨内部电阻加热,钢轨焊接端面逐渐形成一层液态金属膜。末期连续闪光阶段出现大的过梁爆破将此处的液态金属膜沿钢轨自由端面方向喷溅出待焊端面,形成暴露于空气的穿孔,使焊缝中的Mn和Si等元素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硅酸盐夹杂物,因在钢轨焊接连续闪光阶段后期产生,此处不再产生新的有效过梁爆破或此时已进入顶锻阶段。因此,在穿孔处形成的硅酸盐夹杂物不能被排出焊接端面,留在焊缝形成灰斑。(5)微裂纹缺陷主要出现在钢轨闪光焊接头距焊缝较近的轨底过热区,深度在距轨底表面1 mm至2.5 mm范围内。在未推瘤钢轨闪光焊接头轨底焊缝附近未发现微裂纹的存在,说明在焊接的顶锻阶段较少造成轨底次表面过热区微裂纹。焊缝附近过热区微裂纹主要产生于闪光焊接的推凸阶段。分析微裂纹产生的原因是顶锻使得钢轨带状组织发生偏转,而推凸使得焊缝附近过热区带状组织进一步弯折,发生大角度偏转,使得带状组织中的片状MnS夹杂物与金属基体承受横向应力,当超过临界强度时出现微裂纹。(6)对U71Mn和U75V两种型号钢轨轨底母材夹杂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钢轨母材主要是以硫化锰夹杂物为主,U71Mn和U75V钢轨母材的A类(硫化锰)夹杂物含量远高于B类(硅酸盐)和C类(氧化铝)夹杂物含量的总和,U71Mn钢轨的A类和B、C类夹杂物含量均是U75V钢轨的两倍以上。两种型号钢轨闪光焊接头整体性能落锤和静弯检验的差异,与钢轨母材Mn含量及MnS夹杂物含量有关,U71Mn本身较高的Mn含量及MnS夹杂物含量影响了其焊接性,导致灰斑缺陷出现率增高。
方正[10](2008)在《适于小动物研究的μCT系统开发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医学成像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和医学图像临床应用技术的基础。该论文是一套医学成像设备的研制。微型CT相对于普通医用CT设备,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低的辐射剂量以及更精确的重建算法。该论文是以平板探测器为核心部件,搭建了一套适于活体小动物研究的微型CT系统。与大多数微型CT的区别是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该系统的光源和探测器是运动的,而样本保持静止。样本由一个水平位移台托着,固定在旋转中心。整个系统的运行都是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控制中心控制光源的开关,负责探测器的数据采集,并向电机驱动器发送控制指令,驱动光源和探测器围绕样本运动。重建算法用的是经典的锥形光束逆投影算法,即FDK算法。为了能够更精确地重建样本,新创了一种确定点光源相对探测器平面的空间坐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拍摄同一个标准样本不同方位的投影图,根据立体几何基本定理建立方程,联立多个方程解多个未知数,其中三个未知数就是光源相对探测器的空间坐标。为了解决CT拍摄过程中由于射线硬化效应带来的“杯状”伪迹,新创了一种简便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法的误差不到常用的二阶多项式拟合法的1/3。该硬化效应校正法比经典的多项式拟合法更简便,更容易计算,相对误差更小,能够有效地消除重建时的“杯状”伪迹。为了能够全自动提取地提取出样本的外轮廓,提出了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投影图的分割以及逆投影相乘来实现。解决了直接在切片图里进行分割时,由于切片图模糊而难以自动处理的问题。从仿真和样本实验中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有效的CT轮廓提取方法,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节约时间,还可以节省存储器的空间。该系统放大倍率为2.2倍,空间分辨率达到了58微米,有效重建区域为一个直径和高度均为55毫米的圆柱体,旋转系统复位精度达到了0.005度,拍摄步进角为1.8度。用该系统对海螺和SD大鼠进行拍摄和重建,展示了CT在骨结构成像方面的优势。
二、金属材料缺陷外形的放大倍率摄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材料缺陷外形的放大倍率摄影(论文提纲范文)
(1)冷喷涂增材制造A380铝合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
1.1.1 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 |
1.2.1 冷喷涂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冷喷涂技术的原理和涂层沉积过程 |
1.2.3 冷喷涂涂层的结合机制 |
1.2.4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CSAM)及研究现状 |
1.2.5 冷喷涂技术的主要参数 |
1.2.6 CSAM制备的材料的性能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样品的制备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 |
2.1.2 喷涂原始粉末 |
2.2 沉积层的制备 |
2.2.1 喷涂原材料的预处理 |
2.2.2 冷喷涂设备 |
2.2.3 沉积层后处理 |
2.3 组织结构表征 |
2.3.1 原始粉末的粒度表征 |
2.3.2 材料的微观组织表征 |
2.4 沉积层性能测试 |
2.4.1 硬度测试 |
2.4.2 室温拉伸试验 |
2.4.3 摩擦磨损试验 |
第3章 热处理对A380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热处理对CSAM制备的A380块体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
3.3.1 XRD结果 |
3.3.2 Si相的演变 |
3.3.3 孔隙率的变化 |
3.4 热处理对CSAM制备的A380块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硬度的变化 |
3.4.2 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3.4.3 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轧制对A380块体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喷涂态和轧制态A380块体材料的组织结构分析 |
4.3.1 材料截面的OM分析 |
4.3.2 喷涂态和轧制态样品的晶粒和相分析 |
4.4 材料的拉伸性能分析 |
4.5 轧制材料的强化机制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Al_2O_3颗粒对冷喷涂Al_2O_3/A380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涂层的沉积行为分析 |
5.4 涂层的力学行为 |
5.5 球形和不规则Al_2O_3颗粒的沉积机制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球形Al_2O_3原位夯实效应的高性能Al_2O_3/A380复合材料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微观组织分析 |
6.3.1 喷涂态材料的截面分析 |
6.3.2 XCT分析 |
6.3.3 EBSD分析 |
6.4 力学性能分析 |
6.5 材料力学性能强化的讨论 |
6.5.1 Al_2O_3颗粒形态的影响 |
6.5.2 喷涂后热处理的影响 |
6.6 A380/Al_2O_3复合沉积层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纳米纤维对电池隔膜的影响及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锂硫电池隔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1.1 锂硫电池的研究现状 |
1.1.2 锂硫电池的改进方法 |
1.2 纳米与纳米纤维 |
1.2.1 纳米科学技术 |
1.2.2 纳米纤维 |
1.2.3 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1.3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 |
1.3.1 静电纺丝技术的起源与研究现状 |
1.3.2 纳米纤维批量制造技术 |
1.4 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 |
1.4.1 电池隔膜 |
1.4.2 过滤材料 |
1.4.3 吸附材料 |
1.4.4 医卫防护材料 |
1.4.5 储能材料 |
1.5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纤维对锂硫电池隔膜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2 多孔碳纳米纤维涂层修饰的玻璃纤维隔膜的制备 |
2.1.3 CNF@ZrO_2夹层的制备 |
2.1.4 分析测试和表征方法 |
2.1.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纳米纤维涂层对锂硫电池玻璃纤维隔膜性能的影响 |
2.2.2 纳米纤维夹层对锂硫电池PP隔膜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的探索及其机理研究 |
3.1 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的探索 |
3.1.1 传统针头、无针静电纺中射流行为规律分析 |
3.1.2 传统气泡静电纺射流形为规律分析 |
3.1.3 传统静电纺丝和传统气泡静电纺丝技术的突破口 |
3.1.4 临界气泡静电纺丝方法的提出 |
3.2 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的机理研究 |
3.2.1 临界气泡纺方法的原理及其纺丝设备 |
3.2.2 稳态气泡形成的临界条件 |
3.2.3 临界气泡静电纺丝机理及其过程 |
3.2.4 临界气泡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射流连续性分析 |
3.3 验证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的普适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临界气泡静电纺纳米纤维形貌与产能的影响参数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1.2 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溶液性能对纤维形貌和产能的影响 |
4.2.2 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和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科研项目等 |
致谢 |
(3)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变焦光学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光学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 |
1.2.2 机械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 |
1.2.3 双组联动式变焦光学系统 |
1.2.4 多组联动以及全动型变焦光学系统 |
1.3 连续变倍显微镜研究现状 |
1.3.1 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 |
1.3.2 手持式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 |
1.3.3 单筒式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 |
1.3.4 电动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 |
1.3.5 自动对焦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 |
1.4 论文章节构成以及主要内容 |
2 连续变倍显微镜基本原理及像质评价指标 |
2.1 基本原理 |
2.1.1 薄透镜成像公式 |
2.1.2 变焦光学系统基本原理 |
2.1.3 无限远共轭距显微镜基本原理 |
2.2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指标 |
2.2.1 分辨率 |
2.2.2 点列图 |
2.2.3 横向像差曲线 |
2.2.4 MTF曲线 |
2.3 本章小结 |
3 普通连续变倍数码显微物镜光学系统设计 |
3.1 设计指标以及相关参数 |
3.2 初始结构的选择 |
3.3 设计及优化过程 |
3.4 设计结果与像质评价 |
3.4.1 设计结果 |
3.4.2 像质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设计 |
4.1 光学系统整体方案及其设计过程 |
4.1.1 设计方案 |
4.1.2 设计过程 |
4.2 设计结果和像质评价 |
4.2.1 光学系统结构参数 |
4.2.2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 |
4.3 凸轮曲线以及凸轮机构设计 |
4.4 机械结构的设计 |
4.5 样机测试 |
4.5.1 实物图 |
4.5.2 镜头成像质量测试 |
4.5.3 样机拍照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显微镜附加部件设计 |
5.1 无限远像距辅助物镜设计 |
5.1.1 设计方案与设计思路 |
5.1.2 设计过程 |
5.1.3 设计结果以及像质评价 |
5.2 后置TV镜设计 |
5.2.1 设计方案 |
5.2.2 设计结果 |
5.3 光源设计 |
5.3.1 普通环形光源 |
5.3.2 偏振环形光源 |
5.3.3 同轴光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介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4)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概述 |
1.2.1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检测方法概述 |
1.2.2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器国内外进展 |
1.3 景深扩展技术概述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组成及光学系统设计 |
2.1 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组成及原理 |
2.2 显微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
2.2.1 被测目标形态学特征 |
2.2.2 显微成像系统光路结构 |
2.2.3 显微物镜选型 |
2.2.4 管镜光学设计 |
2.3 照明光学系统设计 |
2.3.1 显微系统照明方式选择 |
2.3.2 科勒照明光学系统设计 |
2.4 平面层流技术简介与粒子成像室设计 |
2.4.1 平面层流技术简介 |
2.4.2 粒子成像室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成本高功率LED光源高速清晰成像技术研究 |
3.1 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动态传递函数 |
3.2 光源选择及驱动电源设计 |
3.2.1 光源选择 |
3.2.2 高功率LED驱动电源设计 |
3.3 短曝光技术研究 |
3.3.1 曝光控制系统 |
3.3.2 曝光时间控制方式 |
3.3.3 短曝光控制方法 |
3.3.4 不同曝光方式成像质量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聚焦微粒的等效聚焦技术研究 |
4.1 显微成像系统自动聚焦方法 |
4.2 基于聚焦微粒的等效聚焦方法与流程 |
4.3 图像分割算法提取聚焦微粒图像 |
4.4 聚焦评价函数选择与优化 |
4.4.1 聚焦评价函数要求 |
4.4.2 聚焦评价函数实验分析与比较 |
4.4.3 聚焦评价函数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考图像法温度补偿技术研究 |
5.1 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影响 |
5.2 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热分析 |
5.3 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景深 |
5.3.1 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景深计算 |
5.3.2 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系统景深测量 |
5.4 机械被动式初步补偿物距变化 |
5.4.1 温度变化对物距影响分析 |
5.4.2 机械被动式初步温度补偿 |
5.5 参考图像法精确补偿物距变化 |
5.5.1 参考图像法补偿温度离焦技术原理 |
5.5.2 参考图像法补偿温度离焦的自动聚焦算法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传感器共光路景深扩展技术研究 |
6.1 双传感器共光路景深扩展技术原理 |
6.2 双传感器共光路实现方法 |
6.3 双景深图像融合 |
6.3.1 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 |
6.3.2 双景深图像融合算法流程 |
6.3.3 L0 Smoothing原理 |
6.3.4 图像多尺度分解 |
6.3.5 视觉显著性检测 |
6.3.6 权重图计算 |
6.3.7 双景深图像融合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单幅正视灰度图像三维重建及伪彩处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1.1 数字图像三维重建及伪彩处理现状的概述 |
1.1.2 数字图像三维重建及伪彩处理方法的评论 |
1.2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本文研究工作的基础 |
2.1 图像光度学原理 |
2.1.1 点光源的发光强度与扩展光源的面发光强度 |
2.1.2 面发光强度与亮度的关系 |
2.1.3 景物表面的照度 |
2.1.4 景物表面的发光强度 |
2.2 成像几何学原理 |
2.2.1 单透镜缩放成像系统 |
2.2.2 双透镜放大成像系统 |
2.3 二维正视灰度图像的伪彩处理方法 |
第三章 本文提出的单幅正视灰度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 |
3.1 景物在观察器中的二维成像模型 |
3.1.1 景物在观察器中成像的照度 |
3.1.2 景物在观察器中的二维成像模型 |
3.1.3 成象模型实用意义的探讨 |
3.1.4 用目标物二维图像的灰度求其表层第三维的深度 |
3.2 宏观摄影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 |
3.2.1 普通相机远摄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 |
3.2.2 普通相机近摄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 |
3.3 微观摄影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 |
3.3.1 显微镜摄影系统成像原理与三维重建 |
3.3.2 实体显微镜灰度摄影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 |
3.3.3 生物显微镜灰度摄影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 |
3.3.4 金相显微镜灰度摄影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 |
第四章 本文提出的三维灰度图像的伪彩处理方法 |
4.1 三维灰度图像的伪彩映射关系式 |
4.2 三维重建与伪彩处理的关系 |
第五章 本文基于MATLAB编程的图像三维重建及伪彩处理 |
5.1 MATLAB与数字图像处理 |
5.1.1 MATLAB编程语言简述 |
5.1.2 MATLAB编程语言在本文中的应用 |
5.2 基于MATLAB编程的三维重建 |
5.2.1 单幅正视灰度图像三维重建系统的流程图 |
5.2.2 单幅正视灰度图像三维重建的实现 |
5.3 基于MATLAB编程的伪彩处理 |
5.3.1 三维灰度图像伪彩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
5.3.2 二维灰度图像的伪彩处理实例 |
5.3.3 三维灰度图像伪彩处理的实现 |
第六章 结论 |
6.1 特点与优势 |
6.1.1 本文三维重建方法特点与优势的总结 |
6.1.2 本文伪彩处理方法特点与优势的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本文三维重建方法的不足与展望 |
6.2.2 本文伪彩处理方法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体显微镜16倍MESH源程序 |
附录B 伪彩转换系统的部分源程序 |
致谢 |
(6)望远镜与数码相机联接支架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望远镜数码摄影的概念 |
1.1.2 望远镜数码摄影的意义 |
1.2 课题的提出 |
1.2.1 设计望远镜数码摄影联接支架 |
1.2.2 研究望远镜数码摄影主要参数的匹配性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联接支架结构设计 |
2.1 望远镜与数码相机的联接 |
2.2 联接支架结构设计 |
2.2.1 设计资料 |
2.2.2 结构原理 |
2.2.3 结构设计 |
2.2.4 联接支架的加工制造 |
2.3 利用联接支架进行望远镜数码摄影 |
2.4 小结 |
第三章 望远镜与数码相机主要技术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及推荐 |
3.1 望远镜类型和主要技术参数分析及推荐 |
3.1.1 望远镜类型 |
3.1.2 望远镜主要技术参数 |
3.2 数码相机类型和主要技术参数分析及推荐 |
3.2.1 数码相机类型 |
3.2.2 数码相机主要技术参数 |
3.3 望远镜数码摄影相关参数匹配性分析及推荐 |
3.3.1 望远镜与数码望相机视场的匹配 |
3.3.2 望远镜与数码望相机视场匹配参数推荐 |
3.3.3 望远镜放大率、物镜焦距与数码相机焦距的匹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码相机成像质量检测分析 |
4.1 像质检验法检测数码相机成像质量 |
4.2 噪点和坏点检测数码相机成像质量 |
4.2.1 噪点和坏点 |
4.2.2 噪点和坏点的检测 |
4.3 用软件来检测成像质量 |
4.3.1 曝光量 |
4.3.2 用软件来检测照片的曝光量 |
4.4 分辨率检测成像质量 |
4.4.1 望远镜数码摄影系统分辨率的检测 |
4.4.2 用平行光管检测分辨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望远镜数码摄影成像质量检测分析 |
5.1 望远镜数码摄影分辨率检测及结果分析 |
5.1.1 试验仪器 |
5.1.2 试验设置 |
5.1.3 试验方法和步骤 |
5.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望远镜与数码相机联接间距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
5.2.1 试验设置及结果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望远镜放大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
5.3.1 试验设置及结果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望远镜数码摄影曝光量检测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1 试验设置与试验结果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鉴别率换算表 |
附录 B 用平行光管检测望远镜数码摄影光学系统分辨率的检测图样 |
附录 C 望远镜数码摄影光学系统分辨率 |
附录 D 用软件检测照片的坏点、噪点及直方图 |
附录 E 联接支架的实物照片 |
(9)钢轨闪光焊接头灰斑和微裂纹缺陷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钢轨焊接技术的发展 |
1.1.1 闪光焊技术发展 |
1.1.2 钢轨闪光焊工艺分析 |
1.2 闪光焊过梁爆破机制及研究进展 |
1.2.1 电阻焊热源 |
1.2.2 闪光焊接触电阻 |
1.2.3 闪光过梁形成及爆破 |
1.2.4 闪光过梁爆破作用 |
1.2.5 闪光爆破机制研究进展 |
1.3 闪光焊温度场特点及研究进展 |
1.3.1 闪光焊温度场特点 |
1.3.2 闪光焊温度场研究进展 |
1.4 钢轨闪光焊接头性能影响因素 |
1.4.1 钢轨闪光焊接头缺陷 |
1.4.2 闪光焊灰斑特征研究进展 |
1.4.3 灰斑形成机理研究 |
1.4.4 其它影响钢轨闪光焊接头性能因素 |
1.5 钢轨闪光焊接头性能评价 |
1.6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钢轨材料 |
2.1.2 焊接接头 |
2.1.3 焊接设备 |
2.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2.1 闪光爆破观察方法 |
2.2.2 接头温度场测量方法 |
2.2.3 接头性能分析 |
3 钢轨闪光焊接头整体性能试验及断口缺陷研究 |
3.1 钢轨闪光焊接头静弯试验 |
3.1.1 静弯试验数据分析 |
3.1.2 静弯断口灰斑统计 |
3.1.3 静弯断口灰斑缺陷宏观特征 |
3.1.4 静弯断口微裂纹缺陷宏观特征 |
3.2 钢轨闪光焊接头落锤检验 |
3.2.1 落锤试验方法 |
3.2.2 落锤断口灰斑缺陷统计分析 |
3.2.3 落锤断口灰斑缺陷宏观特征 |
3.2.4 落锤断口微裂纹缺陷宏观特征 |
3.3 钢轨闪光焊接头冲击性能 |
3.3.1 冲击试验方法 |
3.3.2 钢轨母材冲击试验结果 |
3.3.3 闪光焊缝冲击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钢轨闪光焊接头灰斑缺陷性质研究 |
4.1 正常钢轨闪光焊接头组织及成分分析 |
4.2 灰斑取样方法 |
4.3 灰斑微观特征及成分分析 |
4.3.1 灰斑微观组织及成分 |
4.3.2 灰斑非金属夹杂物分析 |
4.4 灰斑的形成过程 |
4.5 钢轨闪光焊断口灰斑统计分析 |
4.5.1 断口灰斑面积统计分析 |
4.5.2 灰斑夹杂物成分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钢轨闪光焊过梁爆破及灰斑夹杂物形成机理 |
5.1 闪光阶段的实质 |
5.2 钢轨闪光焊过梁爆破机制 |
5.2.1 冷态闪光过梁爆破特点 |
5.2.2 脉动阶段闪光过梁爆破特征 |
5.2.3 预热阶段闪光过梁爆破特征 |
5.2.4 连续闪光阶段过梁爆破特征 |
5.3 钢轨闪光焊接头灰斑夹杂物形成机理 |
5.3.1 灰斑夹杂物形成机理模型 |
5.3.2 闪光爆破穿孔形成灰斑实例 |
5.3.3 闪光爆破穿孔落锤断口灰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微裂纹缺陷特征及形成机制 |
6.1 微裂纹特征 |
6.1.1 微裂纹微观组织特征 |
6.1.2 微裂纹夹杂物金相显微组织 |
6.2 微裂纹分布规律及探伤检测 |
6.3 微裂纹形成机制 |
6.3.1 微裂纹产生阶段 |
6.3.2 微裂纹形成机制 |
6.4 焊接温度场变化对微裂纹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钢轨母材对灰斑和微裂纹缺陷的影响 |
7.1 闪光焊接热输入和顶锻量 |
7.2 钢轨母材显微组织及化学成分分析 |
7.2.1 钢轨母材显微组织 |
7.2.2 钢轨母材化学成分分析 |
7.3 钢轨母材夹杂物分析 |
7.3.1 钢轨母材夹杂物分类 |
7.3.2 钢轨母材夹杂物统计分析 |
7.3.3 钢轨母材夹杂物在焊缝及过热区的变化规律 |
7.4 钢轨母材夹杂物对灰斑缺陷的影响 |
7.5 钢轨母材夹杂物对微裂纹缺陷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适于小动物研究的μCT系统开发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 |
1.2 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
1.3 微型CT 技术 |
1.4 逆投影算法和迭代算法 |
1.5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2 μCT 成像装置设计 |
2.1 引言 |
2.2 核心部件的选择 |
2.3 机械设计 |
2.4 射线防护 |
2.5 控制方案设计 |
2.6 断层扫描重建算法 |
2.7 小结 |
3 提高μCT 性能的方法 |
3.1 引言 |
3.2 光源相对探测器平面空间坐标的测量方法 |
3.3 旋转中心的测量 |
3.4 射线硬化效应修正 |
3.5 CT 逆投影轮廓剥离算法 |
3.6 短扫描重建算法 |
3.7 小结 |
4 系统性能指标分析 |
4.1 引言 |
4.2 成像部分的性能指标测量与分析 |
4.3 机械重复定位精度的测量 |
4.4 系统空间分辨率的测量 |
4.5 系统密度分辨率的测量 |
4.6 小结 |
5 实验结果 |
5.1 引言 |
5.2 小孔长方体成像实验 |
5.3 海螺壳成像实验 |
5.4 SD 大鼠成像实验 |
5.5 小结 |
6 总结 |
6.1 讨论与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金属材料缺陷外形的放大倍率摄影(论文参考文献)
- [1]冷喷涂增材制造A380铝合金性能研究[D]. 邱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纳米纤维对电池隔膜的影响及临界气泡静电纺方法开发[D]. 李雅. 苏州大学, 2018(12)
- [3]双侧平行光路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设计[D]. 陈腾飞. 浙江大学, 2021(09)
- [4]高速高分辨平面流式细胞显微成像技术研究[D]. 曲洪丰.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5]单幅正视灰度图像三维重建及伪彩处理的研究与实现[D]. 厉为. 复旦大学, 2011(08)
- [6]望远镜与数码相机联接支架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刘红.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1)
- [7]激光聚变极端环境下X光高速摄影技术研究进展[J]. 曹柱荣,王强强,邓博,陈韬,邓克立,王维荣,彭星宇,陈忠靖,袁铮,黎宇坤,王鹏,陈伯伦,王峰,何海恩,李欣竹,许泽平,杨冬,杨家敏,江少恩,丁永坤,张维岩.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11)
- [8]FOTO TOP 2012年度最佳影像产品[J]. 本刊编辑部,郭宸宸,刘楠. 数码摄影, 2013(01)
- [9]钢轨闪光焊接头灰斑和微裂纹缺陷形成机理研究[D]. 王莹莹.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8(12)
- [10]适于小动物研究的μCT系统开发研制[D]. 方正.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