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利用垃圾制造高强度建筑材料

韩国利用垃圾制造高强度建筑材料

一、韩国利用垃圾制成高强建材(论文文献综述)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1](2004)在《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一、前言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具有一定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器件的物质,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材料一直扮演着划分时代的角色。历史证明,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往往孕育着一批新技术产业的诞生,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以革命性的巨大推进。

陈松[2](2019)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不断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也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对资源和环境的一次性影响程度很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建筑垃圾污染的关注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影响存在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当中,应当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当前建筑垃圾的产量逐年不断大量增加,而由其引发的对人类土地资源、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将绿色发展理念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对当前我国绿色施工的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进行分析,认为绿色施工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状态,从操作层面上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论文重点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的现状展开讨论和实证性研究,结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障碍,提出了我国现阶段解决问题和障碍的策略。论文从当前绿色施工的相关研究现状出发,对绿色施工的内涵进行剖析和总结。全面的绿色施工涉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现场管理的内容。论文对于绿色施工实行中受到普遍关注的建筑垃圾的控制和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筑垃圾管理应该采用绿色发展理念。作者通过梳理参与的实际案例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文献等,总结出建筑垃圾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工程项目建筑垃圾管理的影响因素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提出提高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应对策。对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后发现,产生建筑垃圾量大的主要专业工程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讨论了主要专业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措施。通过某绿色施工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对工程的组织与管理、治理措施、运行管理和实施效果反馈,验证了实施的可行性和技术经济效果。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提出结论和展望。本研究基于某绿色施工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实践和总结,希望为实践中的绿色施工建筑垃圾管理提供参考。

李应权,扈士凯,迟碧川,陈志纯,谷冰莹,高阳阳[3](2016)在《我国轻骨料混凝土及其新产品发展动向与标准体系概述》文中认为我国轻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已有60多年,因其具有低密度、相对高强、保温、耐火、耐久、抗冻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轻骨料行业发展到今天,其产品质量、装备水平、应用水平始终徘徊不前。目前,在我国人造轻骨料中,应用量大、应用范围广的是陶粒,用其制备的陶粒混凝土90%以上用于砌块、轻骨料垫层、隔墙板等相对低端的产品形式,应用领域较为狭窄;而且,产品对陶粒等轻骨料性能要求不高,高性能轻骨料应用不超过5%,

王若飞[4](2020)在《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交通规模、改建规模及拆除不断扩大,伴随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建筑垃圾管理起步较晚,建筑垃圾相关行业发展慢,且处置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置模式。因此,建立系统化的建筑垃圾处置模式是形势所需。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两个部分对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现有的分类模式,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分类不够细化,合理的分类模式对后续运输、处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现有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二级分类方式,主要分为金属类、有机类、无机非金属类和有毒类,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和工程垃圾在二级子分类的基础上,细化至二级亚类。另外根据受污染程度,对建筑垃圾中的木材分类单独研究。结合对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方式研究,提出了建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体系。其次根据测定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发现:不同地区工程渣土之间矿物成分及含量差距较大;同一地区不同土层渣土的矿物成分含量存在变化;同一渣土处理前后矿物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石英含量变化最大;不同用途的混凝土矿物成分及含量均存在差异。测定建筑垃圾的环境指标,对于超标的建筑垃圾,必须进行污染修复后进行处置。分析建筑垃圾环境属性,并以陶粒和硫酸盐水泥为例,分析不同建筑垃圾作为两种建材原料的可行性,发现仅有部分建筑垃圾是符合要求的。然后根据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和建筑材料标准,提出建筑垃圾发生源、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监测指标及限值,主要包括重金属、甲醛等有机物,确保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提出的关于再生产品的质量指标和限定值,确保产品出厂时的安全性。最终以宁波高架桥工程为例,研究该工程不同阶段建筑垃圾的产废特点,估算建筑垃圾产量,提出该工程建筑垃圾的分类方案、监测方案、处置方案,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本文提出的以分类体系、监测体系、资源化分析体系构建的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置体系,为建筑垃圾管理方面提供了系统性的参考。

王玉[5](2016)在《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担为代价的,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预计2030年建筑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社会排放量的25%。因此,建筑业的低碳减排迫在眉睫。而作为在改变生产方式上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创新——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建筑工业化已然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然而,由于真正基于市场环境的、相对深入的工业化建筑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有针对性地相关节能减排研究还不充分甚至空白。在此背景下,针对工业化建筑的碳排放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碳排放基础研究、建筑碳排放研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低碳建筑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碳排放现状展开研究;其中,碳排放基础研究包括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能源碳排放因子,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以及碳排放计算软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包括生命周期划分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通过以上背景研究整理现有问题,并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针对本文的研究目标,从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和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两部分展开;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以及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而第二部分对传统建造方式下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汇总,构建碳排放时空矩阵核算模型,对碳排放来源进行盘查,明确各阶段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测算清单,汇总碳排放数据来源及减碳措施;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的建筑碳排放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在对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碳排放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对比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结合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通过确定目标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基于全流程控制的、系统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之后具体分两部分展开: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分析评估;碳排放核算模型包括基础数据库框架、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以及各阶段的计算方法,并重新划分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析评估针对具体碳源、影响因素提出关于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减碳措施。最后部分以轻型建造系统为例,对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碳排放核算、影响评价(LCIA)和针对具体碳源的低碳设计,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轻型建筑系统的低碳建筑碳排放评价指南及核算表格系统。本文构建了全新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实现了低碳建筑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可操作化,不仅为轻型工业化预制装配住宅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将为我国其他低碳建筑的健康、迅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宋雅竹[6](2009)在《工业垃圾景观化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垃圾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庞大的工业垃圾侵占了土地、占用农田、污染水和空气,给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工业垃圾主要有废气、废水、废渣三种形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也就是废渣,再加工后其制品用于景观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工业进行研究,按照工业分类得出不同工业生产部门在生产前期准备、中期制造过程、制品报废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再从诸多废弃物中提取那些能够再次利用在建材方面的工业垃圾进行着重介绍,简单阐述其制备原理和方法。其次,文章从景观建设用材及建造的特殊性入手,分析景观建设各元素的构造,从众多工业垃圾再生制品中挑选能够利用到景观建设中去的工业垃圾及其介绍其使用原理和方法。再从工业垃圾其本身的来源质量、其制品的技术强度指标、使用后评价三方面来分析工业垃圾再生景观用材的指标。最后,本文拟在理想环境中利用工业垃圾造景,具体指出景观中的铺装、水景、构筑物、植物等各类公共设施等如何利用工业垃圾来构筑及其构筑效果。本文的目的除介绍工业垃圾的具体使用方法外,更呼吁现代景观设计师能够积极利用垃圾造景,不仅为降低工程造价,而是更多的保护环境。

刘骁[7](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高唱[8](2020)在《基于LCA的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工程建设的需求促进了混凝土行业快速发展,2019年混凝土产量突破24亿立方米,并保持年产量2%-3%的增速。放眼全国,优质的天然砂石基本枯竭,环保的压力不断增大。将建筑垃圾替代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既可以缓解天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又重新利用了废弃物,避免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危害。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将重点聚焦于为再生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有关环境影响的评价及标准尚显不足。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编制了单位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清单。研究分析不同运输距离、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0-100%)和不同强度等级(C20-C40)再生混凝土的资源、能源和大气污染因素的环境影响。并在清单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再生混凝土品质属性,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旨在识别更具环境友好性的再生混凝土产品。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品质属性要求较高,多次分选、破碎和筛分过程能耗较高、大气污染排放量较大,主要环境优势为节约0.24m2/t的土地占用。引入运距变量模型后,当再生加工厂距离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输路径在16-18km时,再生骨料较天然砂石骨料环境影响低。当运输距离增加时,较高取代率的再生骨料不再具有环境优势。综合来看,30%的再生骨料取代率更适宜工业应用,利于环境保护。(2)随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原煤的消耗量逐渐增加,原油消耗量下降,大气污染中CO2远高于其他因素,占比约99.30%,其次是NOX、CO、SO2和CH4。特征化结果显示,全球变暖GWP>人体健康损害HT>酸化AP>光化学烟雾POCP;随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变化较大。符合工程要求时,不宜选择过高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水泥和各原材料的运输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再生混凝土的环境负荷。1m3的C30再生混凝土(30%)生命周期CO2的排放量中水泥生产阶段贡献了88.44%,运输阶段占比10.15%,加以关注和控制水泥生产,可有效降低再生混凝土的环境影响。(3)基于上述研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评价的角度完成了体系的结构与内容。定量指标中以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品质属性4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以3个基准值进行具体计算,综合判定再生混凝土的环境友好性。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9](2018)在《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文中指出文章以创意产业园的主要使用者—创意阶层的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为出发点,运用模糊空间理论,对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并通过对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的几个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针对现有空间提出了一些改造意见。

王宝民[10](2009)在《纳米SiO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高性能与可持续发展、超复合化、高强高性能化、高功能、智能化等是水泥混凝土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长期耐久性问题,随着资源、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生命过程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值得深入研究;因此,研究提高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目前纳米技术已渗入到力学、药物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机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在国防、电子、化工、轻工、航天航空、生物和医学等领域中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探索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提高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并研究其机理;研究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快速预测方法,以减少实验周期,提高实验效率;研究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环境协调性及其评价方法,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论文主要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本文以下称为纳米SiO2,或简称NS)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自收缩性能、抗冻耐久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预测模型,最后根据王立久教授提出的材料过程工程学基本原理,研究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纳米SiO2对水泥安定性无不良影响;水泥浆体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梯度较大,当掺量达到8%时,用水量几乎比基准用水量多一倍;由于纳米SiO2所特有的“表面效应”掺加纳米二氧化硅的水泥净浆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均随掺量的增加而缩短,纳米SiO2的水化反应速度明显比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快。不同的水胶比的混凝土(W/B=0.24、W/B=0.29、W/B=0.34),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掺入量的增加,要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或扩展度需掺入更多的高效减水剂:在保持高效减水剂掺量相同情况下,混凝土工作性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掺入量的增加而快速降低。W/B=0.25、高效减水剂掺量2.5%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坍落度相比下降4.3%和10.9%,W/B=0.29、高效减水剂掺量1.8%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坍落度相比下降6.2%和18.8%,W/B=0.34、高效减水剂掺量1.2%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坍落度相比下降9.1%和20.5%。W/B=0.25、高效减水剂掺量2.5%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扩展度相比下降7.1%和12.2%,W/B=0.29、高效减水剂掺量1.8%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扩展度相比下降23.7%和33.9%,W/B=0.34、高效减水剂掺量1.2%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扩展度相比下降33.9%和37.9%。初始坍落度接近,随着水胶比的增大(W/B=0.25、W/B=0.29、W/B=0.34),相同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下降速度明显提高。而且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扩展度的降低速率要比坍落度的降低速率快。当掺入量3%-6%时,随掺入量的增加,净浆试件各龄期强度较基准试件均有所提高,相对而言,早期强度提高较大,后期强度提高较小。对于三种水胶比(W/B=0.24、W/B=0.29、W/B=0.34)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掺加不同掺量的纳米SiO2后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早期比后期增强效果显着。早期增强结果中总体上以7d龄期最为明显。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当纳米SiO2掺量为3%-5%时增强效果明显,达到5%以上时增强效果不显着。纳米SiO2的掺入会提高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应变值;W/B=0.34时,5%掺量混凝土后期自收缩值始终高于基准混凝土,28天自收缩增加值为20×10-6(增加6%-8%)左右。W/B=0.25时,掺纳米SiO2的混凝土的自收缩值均比不掺NS的28天增加6%-8%。掺入引气剂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后期自收缩;W/B为0.34时,掺加引气剂后,混凝土NS掺量为0%、3%和5%时自收缩值分别降低约8%、12%和15%。对于不掺纳米SiO2的混凝土,无论早期还是后期,超缓凝剂SR对于降低普通混凝土的自收缩作用并不明显。但对于掺有纳米SiO2的混凝土,SR的掺入亦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自收缩。W/B为0.25、NS掺量为5%时,掺加适量超缓凝剂SR混凝土自收缩值降低约6%:W/B为0.34、NS掺量为5%时,掺加适量超缓凝剂SR混凝土自收缩值降低约12%。快速冻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冻融次数前各循环时间点掺入NS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系数均比不掺NS的有所提高。W/B为0.25时,1200个冻融循环后,0%、3%、5%掺量NS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92.3%、94.3%、95.6%;W/B为0.29时,1200个冻融循环后,0%、3%、5%掺量NS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90.3%、91.3%、92.6%;W/B为0.34时,500个冻融循环后,0%、3%、5%掺量NS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53.2%、74.3%、91.3%。掺入引气剂对于提高W/B为0.34的高强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作用是非常明显的。500个循环点时,0%、3%、5%掺量NS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引气剂掺加前(后)分别为53.2%(95.4%)、74.3%(96.5%)、91.3%(98.2%),提高幅度分别为79%、30%、8%。掺加引起剂后,NS的加入对抗冻性亦有所提高,0%、3%、5%掺量NS混凝土1200个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90.4%、91.2%、93.4%。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标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功能由MATLAB工具箱实现。输入变量为有效浆体体积百分数F,平均气泡间距系数(?),含气量A,浆/气比P/A,气泡比表面积α,输出为耐久性系数DF值。研究结果显示,建立的5-10-1网络结构为最优模型。掺加纳米二氧化硅能够显着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电通量随着NS掺量的增加而显着减少。水胶比为0.25、0.29、0.34时,掺3%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28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9.3%、21.8%、5.3%;掺5%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28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11.0%、23.2%、15.8%。水胶比为0.25、0.29、0.34时,掺3%纳米二氧化硅混凝土60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26.6%、24.0%、4.4%;掺5%纳米二氧化硅混凝土60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28.8%、38.3%、30.0%。通过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混凝土压汞实验等微观测试手段,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掺入NS后净浆试件显微结构密实度提高。NS的掺入能够降低净浆中C-H含量并细化大尺寸的C-H晶体。掺入NS能够明显降低过渡界面中C-H晶体数量,并能够细化C-H晶体尺寸;不掺NS的混凝土,其界面处的C-S-H凝胶多以针状、松散簇状结构为主,而掺入NS的混凝土,其界面处的C-S-H凝胶多以紧密堆积的簇状和致密的网状结构为主。掺加纳米二氧化硅后,通过界面改善效应、物理填充密实效应等综合改善了浆体或混凝土的微观特性,宏观上使得混凝土性能得以提高或改善。根据材料过程工程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水泥混凝土与环境的关系,本文提出“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的概念,进而从混凝土的生命过程的概念出发,初步系统分析了水泥混凝土从原材料组成、生产、成型工艺、使用直至破坏失效的各阶段与环境的协调性,并提出提高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友好性的可行性措施;首次提出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基础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评价模型,并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环境共融性评价中的应用。

二、韩国利用垃圾制成高强建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利用垃圾制成高强建材(论文提纲范文)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色施工理论基础研究
    2.1 绿色发展理论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
        2.1.2 绿色发展的目标
        2.1.3 绿色发展的特征
    2.2 绿色施工理论
        2.2.1 绿色施工的内涵
        2.2.2 绿色施工的特点
        2.2.3 绿色施工的原则
        2.2.4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区别
    2.3 建筑垃圾管理理论
        2.3.1 建筑垃圾的定义
        2.3.2 建筑垃圾的组成
        2.3.3 建筑垃圾的特点
        2.3.4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4 绿色施工与建筑垃圾管理
    2.5 小结
第三章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管理观念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
        3.1.2 专项立法欠缺,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3.1.3 科研及企业投入不足,相关政策不完善
        3.1.4 综合利用技术标准欠缺,相关规范不完善
        3.1.5 施工中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3.1.6 管理涉及的主体多,缺少有效的协调管理体系
    3.2 工程项目建筑垃圾管理的影响因素
        3.2.1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3.2.2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指标划分与权重确定
        3.2.3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分析过程
    3.3 小结
第四章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研究
    4.1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构建
        4.1.1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4.1.2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4.1.3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内涵
        4.1.4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建立
        4.1.5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组织制度
        4.1.6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管理流程
    4.2 建筑垃圾管理措施
        4.2.1 建筑垃圾的组织管理措施
        4.2.2 建筑垃圾的经济管理措施
        4.2.3 建筑垃圾的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4.2.4 建筑垃圾的技术管理措施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措施
    5.1 建筑垃圾的来源
    5.2 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2.1 土石方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2.2 桩基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3 结构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3.1 钢筋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3.2 模板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3.3 混凝土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3.4 砌体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4 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4.1 装饰装修建筑垃圾管理
        5.4.2 机电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某工程绿色施工-建筑垃圾管理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6.2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总体目标
    6.3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与管理
    6.4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整体部署
    6.5 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6.5.1 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6.5.2 结构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6.5.3 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6.6 工程绿色施工的运行管理
        6.6.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6.6.2 绿色目标分解及实施过程跟踪管理
        6.6.3 明确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职责
        6.6.4 绿色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6.6.5 推进绿色施工的技术创新
        6.6.6 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管理
    6.7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实施效果
        6.7.1 工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6.7.2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6.7.3 工程社会效益分析
        6.7.4 工程存在问题及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启示
    6.8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我国轻骨料混凝土及其新产品发展动向与标准体系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行业需大力发展的新产品
    1. 轻骨料混凝土装配式房屋
        (1) 围护结构外墙板
        (2) 轻骨料混凝土楼板和屋面板
        (3) 轻骨料混凝土楼梯
    2.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
    3. 陶粒混凝土轨道吸音板及声屏障
    4. 陶粒透水混凝土制品
    5. 固废陶粒
二、我国轻骨料及其制品标准体系简介
    1. 已发布实施的国标和行标
        (1) 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 (GB/T 17431.1-2010)
        (2) 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GB/T 17431.2-2010)
        (3) 国家标准《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GB/T 15229-2011)
        (4) 建材行业标准《钢筋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 (JC/T 2214-2014)
        (5) 建工行业标准《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 (JG/T 504-2016)
        (6) 建工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2006)
        (7) 建工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 51-2002)
        (8) 建工行业标准《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JGJ 253-2011)
        (9) 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高强页岩陶粒轻骨料》 (JT/T 770-2009)
        (10)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水处理用人工陶粒虑料》 (CJ/T 299-2008)
    2. 正在制定中的标准
        (1) 《污泥陶粒》 (2016-0109T-JC)
        (2) 《陶粒泡沫混凝土》 (2014-1260T-JC)
        (3) 《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 (2015-0966T-JC)
        (4) 《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 (2014-1259T-JC)
结语

(4)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现状
        1.3.2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相关规定
        1.3.3 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专利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研究
    2.1 建筑垃圾概况
        2.1.1 建筑垃圾定义
        2.1.2 建筑垃圾的危害
        2.1.3 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处理行业变化趋势
    2.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
        2.2.1 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分类模式
        2.2.2 目前建筑垃圾分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3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的构建
    2.3 建筑垃圾量化
    2.4 建筑垃圾现场分类
    2.5 小结
3 建筑垃圾资源属性和污染特征研究
    3.1 实验安排
        3.1.1 建筑垃圾来源
        3.1.2 仪器设备
        3.1.3 样品处理及测定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组分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含量分析
        3.2.2 建筑垃圾物相分析
        3.2.3 建筑垃圾金属元素含量及危害分析
    3.3 讨论
        3.3.1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3.3.2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3.4 小结
4 建筑垃圾处理路径
    4.1 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处置方式
        4.1.1 工程渣土处置方式
        4.1.2 工程泥浆资源化利用研究
        4.1.3 工程渣土和泥浆处置体系
    4.2 建筑垃圾中金属类处置方式
        4.2.1 钢铁废料
        4.2.2 其它有色金属废料
    4.3 无机非金属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4.3.1 混凝土源化利用研究
        4.3.2 废砖块资源化研究
        4.3.3 废砂浆资源化研究
    4.4 有机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4.4.1 木材及纸壳包装等轻物质资源化研究
        4.4.2 沥青资源化
        4.4.3 其他有机垃圾资源化
    4.5 有毒有害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4.6 二级分类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4.7 小结
5 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监测体系
    5.1 建筑垃圾发生源监测指标
    5.2 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5.2.1 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环境监测指标
        5.2.2 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监测指标
    5.3 再生产品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5.4 小结
6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工程应用
    6.1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6.2 研究工程概况
    6.3 高架桥工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6.3.1 工程中建筑垃圾产生及分类
        6.3.2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及选择工艺
        6.3.3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监测指标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产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
        1.1.2 建筑工业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1.2 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研究
        1.2.1 工业化建筑发展回顾及现状
        1.2.2 工业化建筑碳排放现状研究
    1.3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现状
        1.3.1 碳排放基础研究
        1.3.1.1 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
        1.3.1.2 能源碳排放因子
        1.3.1.3 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
        1.3.1.4 碳排放计算软件
        1.3.2 建筑(住宅、公建)碳排放研究
        1.3.2.1 住宅
        1.3.2.2 公建
        1.3.3 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
        1.3.3.1 碳排放生命周期划分
        1.3.3.2 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
        1.3.3.3 建筑碳排放核算
        1.3.4 低碳建筑评价
        1.3.5 问题整理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研究
    2.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1.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概念和特点
        2.1.2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框架(SETAC/ISO)
        2.1.3 全生命周期评价步骤与方法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
        2.2.1 建筑碳排放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必要性
        2.2.2 建筑生命周期划分
        2.2.3 建筑碳排放测算基本方法
        2.2.4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框架
        2.2.4.1 核算系统边界
        2.2.4.2 评价功能单位
        2.2.4.3 清单分析
    2.3 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
        2.3.1 建筑碳排放的CO_2当量计算方法
        2.3.2 能源碳排放因子
        2.3.2.1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碳排放因子
        2.3.2.2 电力碳排放因子
        2.3.2.3 化石、电力碳排放因子选择方法
        2.3.2.4 蒸汽、热水的碳排放因子
        2.3.2.5 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2.3.3 建材碳排放因子
        2.3.3.1 建材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2.3.3.2 部分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第三章 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3.1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时空矩阵模型
    3.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
        3.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3.2.2 建筑施工阶段
        3.2.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3.2.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3.2.5 小结: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3.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来源
    3.4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措施
        3.4.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3.4.2 建筑施工阶段
        3.4.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3.4.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3.5 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3.6 传统建造方式建筑碳排放模型问题整理
        问题一:准确性
        问题二:透明性
        问题三:可操作性
第四章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的构建
    4.1 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
    4.2 研究对象——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
    4.3 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
        4.3.1 集成化(构件—组件—模块)
        4.3.2 工厂化(“现场—工厂”转移)
        4.3.3 循环的全生命周期
    4.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划分
    4.5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
        4.5.1 确定目标和范围
        4.5.2 清单分析
        4.5.3 影响评价
        4.5.4 结果解释
        4.5.5 建立评价模型
    4.6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4.6.1 基础数据库框架
        4.6.1.1 数据库的基本功能与结构设计
        4.6.1.2 生命周期清单的计算与数据库建立
        4.6.1.3 基础数据库升级
        4.6.2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
        4.6.2.1 参数库
        4.6.2.2 清单库
        4.6.2.3 运行数据库
        4.6.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
        4.6.3.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4.6.3.2 工厂化生产阶段
        4.6.3.3 物流阶段
        4.6.3.4 装配阶段
        4.6.3.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4.6.3.6 拆卸和回收阶段
        4.6.4 小结1:工业化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对比
        4.6.4.1 建造环节对比
        4.6.4.2 两种建造方式碳排放量对比
        4.6.5 小结2: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4.6.6 小结3:各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
        4.6.7 小结4: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4.7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4.7.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4.7.2 工厂化生产阶段
        4.7.3 物流阶段
        4.7.4 装配阶段
        4.7.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4.7.6 拆卸和回收阶段
第五章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5.1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预制装配建筑
    5.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评价
        5.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5.2.1.1 碳排放核算
        5.2.1.2 影响评价(LCIA)
        5.2.1.3 低碳设计
        5.2.2 工厂化生产阶段
        5.2.2.1 碳排放核算
        5.2.2.2 影响评价(LCIA)
        5.2.2.3 低碳设计
        5.2.3 物流阶段
        5.2.3.1 碳排放核算
        5.2.3.2 影响评价(LCIA)
        5.2.3.3 低碳设计
        5.2.4 装配阶段
        5.2.4.1 碳排放核算
        5.2.4.2 影响评价(LCIA)
        5.2.4.3 低碳设计
        5.2.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5.2.5.1 碳排放核算
        5.2.5.2 影响评价(LCIA)
        5.2.5.3 低碳设计
        5.2.6 拆卸和回收阶段
        5.2.6.1 碳排放核算
        5.2.6.2 影响评价(LCIA)
    5.3 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5.3.1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关系
        5.3.2 组成部分碳排放量及比例关系
        5.3.3 长寿命碳排放分析
    5.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碳排放模型正确性验证
        5.4.1 数据来源
        5.4.2 碳排放核算分析
    5.5 小结
结论和创新点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2 工厂化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3 物流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4 装配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5 拆卸回收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作者简介
致谢

(6)工业垃圾景观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工业化进程
        1.1.2 工业垃圾的定义
        1.1.3 工业垃圾的危害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内研究概况
        1.4.2 国外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业垃圾的分类及其内容
    2.1 重工业
        2.1.1 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
        2.1.2 石油工业固体废弃物
        2.1.3 矿山工业
        2.1.4 化学工业
        2.1.5 建筑材料
        2.1.6 机械制造业废金属
        2.1.7 汽车工业机械制造业废金属
    2.2 轻工业
        2.2.1 食品
        2.2.2 纺织
        2.2.3 皮革
        2.2.4 造纸与印刷工业固体废弃物
        2.2.5 橡胶工业固体废弃物
        2.2.6 木材加工业固体废弃物
第三章 工业垃圾应用于景观工程
    3.1 地形、竖向设计
    3.2 铺装设计
        3.2.1 广场铺装
        3.2.2 道路铺装
        3.2.3 铺装的构造层
        3.2.4 汀步和台阶
        3.2.5 铺装所用到的工业垃圾
    3.3 围墙和栏杆设计
        3.3.1 栏杆
        3.3.2 围墙
    3.4 水景设计
        3.4.3 池底
        3.4.4 池壁
        3.4.5 给水
        3.4.6 排水
    3.5 绿化种植设计
    3.6 景观构筑物
    3.7 小品、雕塑设计
    3.8 公共设施设计
        3.8.1 坐椅
        3.8.2 指示牌
        3.8.3 园灯
    3.9 理想模型
第四章 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品的指标体系
    4.1 工业废弃物生产水泥
        4.1.1 工业废弃物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的国家规范性文件
        4.1.2 水泥的生产流程
        4.1.3 水泥的种类和主要技术指标
        4.1.4 粉煤灰水泥
        4.1.5 尾矿水泥
        4.1.6 建筑废渣水泥
        4.1.7 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的性能与用途
    4.2 工业垃圾生产混凝土
        4.2.1 国家规范文件
        4.2.2 一般混凝土生产流程
        4.2.3 混凝土的技术指标
        4.2.4 粉煤灰混凝土
        4.2.5 钢渣混凝土
        4.2.6 尾矿混凝土
    4.3 工业垃圾制砖
        4.3.1 粉煤灰制砖
        4.3.2 钢渣透水路面砖
        4.3.3 尾矿制砖
        4.3.4 陶瓷透水广场砖
    4.4 工业垃圾饰面砖系列
        4.4.1 尾矿饰面砖
        4.4.2 玻璃饰面砖
        4.4.3 工业垃圾雕塑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1.3 研究对象
        1.3.1 绿色校园
        1.3.2 湿热地区范围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2.5.3 统计结果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2.8.2 平均指标分析
        2.8.3 相关性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3.1.3 建筑气候学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4.2.2 景观生态规划
        4.2.3 绿色交通规划
        4.2.4 水资源规划
        4.2.5 风貌维护规划
        4.2.6 物理环境规划
        4.2.7 绿色建筑规划
        4.2.8 能源系统规划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4.3 案例分析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5 室内环境质量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5.1 建筑空间布局
        5.5.2 遮阳隔热
        5.5.3 建筑通风
        5.5.4 采光照明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5.5.6 立体绿化
        5.5.7 绿色建材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5.5.9 Green BIM应用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5.6 案例分析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6.4.2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LCA的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理论基础
        2.1.1 生命周期的定义
        2.1.2 技术框架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2.2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计算模型
        2.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2.2.2 能源环境影响清单
        2.2.3 单位产品环境影响计算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再生骨料的环境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范围
    3.3 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分析
        3.3.1 再生骨料普通生产工艺
        3.3.2 再生骨料强化生产工艺
    3.4 再生骨料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3.4.1 建筑拆除清单
        3.4.2 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清单
        3.4.3 再生骨料运输清单
        3.4.4 再生骨料生产清单
        3.4.5 再生骨料生命周期清单
    3.5 再生骨料环境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3.5.1 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的生产差异
        3.5.2 运输距离对再生骨料的环境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再生混凝土的环境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范围
    4.3 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3.1 再生混凝土原材料清单
        4.3.2 再生混凝土生产清单
        4.3.3 再生混凝土施工清单
        4.3.4 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清单
    4.4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4.4.1 特征化结果
        4.4.2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的内在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
    5.1 引言
    5.2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概述
    5.3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5.4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
        5.4.1 核心评价指标
        5.4.2 其他评价指标
    5.5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的背景
2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研究
    2.1 模糊空间的界定
    2.2 模糊空间设计方法
        2.2.1 模糊空间界限增强空间流动性
        2.2.2 强化空间的多义性设计
        2.2.3 丰富空间体验
3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分析
    3.1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
    3.2 空间一现状及改进意见
        3.2.1 空间一现状
        3.2.2 空间一改进意见
    3.3 空间二现状及改进意见
        3.3.1 空间二现状
        3.3.2 空间二改进意见
4 结语

(10)纳米SiO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1.2.2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1.4 纳米技术在混凝土领域研究现状
        1.4.1 概念
        1.4.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4.3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
        1.4.4 纳米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进展
    1.5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6.1 研究目的
        1.6.2 技术路线
        1.6.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原材料与实验设计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矿物细掺料
        2.1.3 化学外加剂
        2.1.4 粗、细骨料及混凝土拌合用水
    2.2 实验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实验方法与标准规范
        2.3.1 实验准备
        2.3.2 主要实验依据的标准规范简要说明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3.1 一般矿物细掺料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3.2 一般矿物细掺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净浆物理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3.3.1 实验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实验研究
    3.5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5.1 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3.5.2 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钠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实验研究
    4.1 掺纳米二氧化硅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
        4.1.1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问题简述
        4.1.2 自收缩实验研究方法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
    4.2 抗冻耐久性
        4.2.1 混凝土抗冻性问题
        4.2.2 典型实验研究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
    4.3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4.3.1 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
        4.3.2 渗透性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 小结
    4.4 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预测模型研究
        4.4.1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预测的意义
        4.4.2 BP神经网络简介及选择
        4.4.3 预测模型的建立
        4.4.4 结果与分析
        4.4.5 小结
    4.5 本章小结
        4.5.1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4.5.2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
        4.5.3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4.5.4 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抗冻耐久性预测模型
5 掺纳米二氧化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物相分析
    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净浆的SEM结果
        5.2.2 过渡界面的SEM结果
        5.2.3 净浆的X-Ray数据分析
        5.2.4 净浆压汞实验
        5.2.5 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高性能混凝土环境协调性评价模型研究
    6.1 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
        6.1.1 绿色混凝土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6.1.2 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及其与环境共融性的含义
        6.1.3 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阐述
    6.2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层次分析法
        6.2.1 层次分析法(AHP)
        6.2.2 模糊层次分析法
    6.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评价
        6.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6.3.2 评价步骤与算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创新点摘要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韩国利用垃圾制成高强建材(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D]. 陈松. 东南大学, 2019(01)
  • [3]我国轻骨料混凝土及其新产品发展动向与标准体系概述[J]. 李应权,扈士凯,迟碧川,陈志纯,谷冰莹,高阳阳. 混凝土世界, 2016(11)
  • [4]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D]. 王若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D]. 王玉. 东南大学, 2016(01)
  • [6]工业垃圾景观化方法[D]. 宋雅竹. 天津大学, 2009(S2)
  • [7]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8]基于LCA的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高唱.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J].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 建材发展导向, 2018(04)
  • [10]纳米SiO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D]. 王宝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韩国利用垃圾制造高强度建筑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