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漠草原灌木饲料林造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宋达成,吴昊,吴春荣[1](2021)在《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柠条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以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典型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冠幅面积(C)、植株高度(H)与冠幅面积(C)的乘积(HC)为自变量,柠条枝条、叶和地上部分的实生物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了生物量预测模型。进一步对各预测模型的判定系数(R2)、F检验、回归检验显着水平(P<0.001)、总相对误差(RS)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了最优的柠条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柠条生物量的最优模型为:枝条生物量:WB=-0.055(HC)2+0.599(HC)+0.104;叶生物量:WL=-0.001(HC)2+0.01(HC)+0.006;地上生物量:WT=-0.056(HC)2+0.609(HC)+0.111。经验证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率在81.9%~88.4%,其预测效果较好。
孙艳,张娟,杨志恒[2](2021)在《胡枝子属植物生态价值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枝子属植物是我国广泛分布的多年生豆科植物,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观赏性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水土保持、园林绿化、饲料添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文概述了胡枝子属植物的耐盐性、耐旱性、水土保持等生态价值研究,总结了胡枝子属植物在栽培技术和园林应用方面的现状,为胡枝子属植物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陈艺文[3](2021)在《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风蚀荒漠化地区风沙土的流动性、干旱性与贫瘠性是影响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发展、生产力提升的根本因素,固沙改土是提高风沙土生物产量与生产、生态功能的关键途径。针对现有工程治沙材料中秸秆类材料易腐烂,土石类材料不易获取,化学类材料成本高、经济性差、雨水不易入渗及材料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开发低成本、易获取、环境友好的物理固沙材料开展带状平铺式沙障布设对风蚀荒漠化地区固沙改土、恢复植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磴口县的圣牧高科十一牧场流动沙地为研究对象,选择粉煤灰(F)、石膏(S)、牛粪(N)3种固体废弃物理材料开展室内15%和25%比例复配土壤,通过对其理化和重金属特征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筛选出最佳配比,进行野外平铺式固沙沙障配施试验,结合野外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初始配施(5月)和生长季后(10月)土壤理化与金属元素特性,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最小数据集归纳,评价了配施物理固沙材料后土壤质量指数,结合高效益低成本理念,最终筛选出野外配施材料及其配比的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机械组成特征室内复配土壤机械组成与CK一致,仍以细、中砂为主,但复配土壤呈现中砂、粗砂、极细砂和粉砂体积分数有所增加,细砂体积分数有所下降的变化趋势。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在初始配施及生长季后平均粒径整体呈上升趋势;分选趋近中等,由分散向集中改善;偏度整体呈现近于对称;除15%F峰态为很尖窄外,其余峰态基本呈现中等;单重分形维数上升;粒径呈现两头增加中间减小的趋势,土壤粒径分布幅度变宽,不易起动的中砂、粗砂与极细砂、粉粒成分增加,易吹蚀的细砂体积分数有所下降,有助于增大沙粒起动风速,达到固沙目的。(2)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养分特征室内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养分含量在F、N以及FS组合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增大趋势,S土样与CK接近且差异不显着(P>0.05),整体分布为N>F>CK≈S。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升高,以SOC升高比例最大,且以N最好,F次之,TN和TK趋势与SOC一致,TP以15%F最好;15%F及25%FS的p H和电导率下降。(3)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金属元素特征复配土壤金属元素含量整体趋势以N复配土样增加各金属含量且高于CK,以S复配土样降低各金属含量且低于CK,F复配土样的Mn、Zn、Al含量接近于CK,Cr、As较CK下降,Fe、Cu较CK上升;FS混合复配土样呈现Cu、Zn、Al接近于CK趋势,Cr、Mn、Fe、As较CK显着下降。配施沙障土壤在生长季后各样地的Cr、Mn、Fe含量均以CK最高,Cu、Al含量各样地以15%N最高,CK次之;Zn含量以25%FS最高,CK次之;As含量15%S最高,CK次之。添加物理固沙材料配施沙障土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含量,对于Zn、Mn等微量元素有提高趋势,且重金属Cr、As以15%F较低。(4)室内复配土壤材料配比组合与野外配施沙障比例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最小数据集指标,最终得出室内复配土样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为15%F(0.545)>15%S(0.537)>15%N(0.506)>25%F(0.484)=25%FS(0.484)>25%S(0.478)>15%FS(0.395)>CK(0.385)>25%N(0.335),达到Ⅲ级中等水平,结合成本确定15%F、15%N、15%S、25%FS四种方案进行野外配施。同理得到配施沙障土壤生长季后土样的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为15%F(0.515)>15%S(0.492)>15%N(0.462)>25%FS(0.445)>CK(0.265),CK为Ⅳ级贫瘠水平,配施物理固沙材料样地均上升为Ⅲ级中等水平。综合分析理化以及重金属特征表明,15%F样地黏粒、粉粒、粗砂体积分数上升;SOC和TP上升效果较好;固沙改土性能作用明显;且重金属Cr、As含量最低,植被生长密度最好,价格最为低廉。因此,在本研究的几种物理固沙材料及其配比中,15%F可作为野外物理材料配施沙障的最佳选择材料及配比。
张雷[4](2021)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沙漠化等生态灾害频发。为了防治沙漠化,人工植被建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毛乌素沙地经过40多年的治理,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柳、杨柴和柠条等人工灌木林,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进行了不同补植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什么样的恢复措施、什么样的补植模式才是好的生态恢复,仍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人工建植的沙柳和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林龄和微地形方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变化特征和演替方向,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的不同补植模式进行了评价,最终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本研究在丰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为指导我国沙区植被恢复和退化恢复植被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种群均在退化,其重要值也下降到造林34年和38年的0.8475和0.4994,群落向着油蒿群落正向演替,但是杨柴的演替速度更快些;群落演替后期草本层均出现了多年生禾草,群落趋于稳定。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群落特征指标值增加,但飞播杨柴的提升速度较沙柳造林慢。微地形研究表明,杨柴个体大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杨柴种群活力丘间低地最高,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差;演替进程上背风坡更快;此外,从立地条件来看,丘间低地的地上生物量、全氮和土壤含水量较高,迎风坡坡中的地上生物量和速效钾较高,背风坡坡上风蚀最大。(2)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5个生态系统服务类别为准则层,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权重最大,为0.42,生物多样性次之,为0.25,再次是涵养水源,为0.17。(3)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分析显示,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增益显着;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调节在造林初期增益最快,且沙柳林增速快于杨柴林;土壤肥力调节在造林中段增益最为明显;涵养水源在沙柳林造林初期没有减损,而在杨柴林略有减损;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在造林初期防风固沙功能增效显着,并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后能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各阶段可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簇:(1)植被提供服务匮乏型;(2)水土保持保护型;(3)植物土壤保育型;(4)多功能型。微地形方面,坡中相比坡上,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处于增益状态;坡下相比坡中,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处于增益状态;丘间低地相比坡下,全部处于明显的增益状态。此外,丘间低地相比迎风坡和背风坡均呈明显的增益状态;背风坡相比迎风坡,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增益,其它减损。(4)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评价分值增高,且分别在造林8年和30年后与油蒿群落的得分相近。微地形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坡中,坡上和坡下略低,且迎风坡优于背风坡。对“风蚀破口”不同补植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柳沙障的固碳能力、土壤肥力调节和防风固沙等效益恢复的最好,紫穗槐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好,樟子松人工林均最差;得分上,紫穗槐仅略低于沙柳沙障,可以继续推广,而相对于樟子松,乡土的沙柳更值得推广,该地区也更适合灌木林的营建。(5)裸沙地土壤肥力调节与涵养水源为协同关系,土壤肥力调节在权衡中相对其它服务收益是以损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油蒿群落固碳调节与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在权衡中已达到相对饱和,均不再收益。随着林龄的增加,沙柳人工灌木林土壤肥力调节和涵养水源一直为协同关系,但仍以权衡为主,固碳调节在权衡中均不收益,生物多样性在权衡时收益开始增多并出现协同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杨柴灌木林协同关系略有增加,但仍以权衡为主,规律基本一致,就是防风固沙均不收益,涵养水源均相对收益,只是权衡程度在降低,竞争在减小。微地形方面,协同关系的数量坡下>坡中>坡上和丘间低地,但防风固沙均不收益。不同坡向权衡和协同关系类似,只是背风坡权衡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此外,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调节各自评估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杨柴人工灌木林所有多样性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所有的指标与风蚀桩高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杨柴人工灌木林相比沙柳人工灌木林可以更快的演替到油蒿群落,但是飞播杨柴提升群落生态效益的速度较沙柳造林慢。沙柳和杨柴造林初期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和防风固沙增益为主,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消耗土壤含水量,中期以土壤肥力调节为主,且沙柳和杨柴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以后可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此外,微地形对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优化抚育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分部位经营。整体上,人工促进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后选择物种时应更多的考虑乡土灌木树种。
薛頔[5](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张俞[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胡慧中[7](2020)在《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农业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位更为显着。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出现气温日益升高、地面蒸发加剧、降水波动较大、土壤干旱化严重等现象,对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越发不利的影响,使得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西北干旱地区应基于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积极探索一条既经济又生态的农业发展新模式,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观光园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引进高效的科学技术和多元发展模式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发展的产业链,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业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载体,旅游成为农业增收的新途径,是一种具有较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符合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该研究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征,基于农业产业发展理论、旅游产业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同时融入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形成关于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从而指导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并以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的规划为例,为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推动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西北干旱地区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理论和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在气候环境、产业发展、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方面均存在特异性,使得该地区农业产业和农业观光园也呈现一定独特的特征。(2)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其景观规划涉及低碳农业、产业发展、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生态旅游学、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应遵循因地制宜、低碳环保、科学发展等原则。(3)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可分为主题定位、景观环境形象、功能分区、景观系统规划和游憩项目规划等方面,合理安排观光园功能区和细节,使得农业观光园更加人性化,满足游客农业观光、知识学习、游憩体验等要求,达到“用、赏、游”各体系整体最优。(4)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是以当地富硒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和场地现状等为基础,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相协调等原则,可分为苹果种植区、仓储加工区、生态防护区、游憩观光区、综合管理区、科技示范区等。通过系统地整合各个景观要素,合理安排观光园功能区和细节,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营造美的景观视觉形式,给游客以最佳的视觉感受。
帕尔曼·帕哈尔丁(Parman·Pahardin)[8](2020)在《三种红砂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潜在适宜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是决定植被类型及物种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关于预测气候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以及对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表明,近几十年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增温最明显的地区。由于我国的荒漠化日益增长以及对于食草动物长期放牧,导致了荒漠植被受到了严重危害。红砂属(Reaumuria)植物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值得引起重视的极耐旱灌木,也是营造饲料灌木林和退化草场保护培育的主要灌木树种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和集沙能力,生态可塑性大,对维持荒漠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三种红砂属植物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分布状况及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三种红砂属植物的不同等级适宜性区域的划分,环境变量对三种红砂属植物的影响及其之间的交叉区域分析,本文通过中国数字标本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以及中国植物志等资料获取三种红砂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数据,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黄花红砂(Reaumuria trigyna Maxim.)与五柱红砂(Reaumuria kaschgarica Rupr.)的分布数据,结合原有分布点与当前气候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并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与最大熵(MaxEnt)模型软件,对三种红砂属植物在三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区进行模拟,分析潜在适宜区中主要影响红砂属植物的环境变量,进而对所获得的潜在适宜区的分布进行交叉区域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砂最北的位置新疆的阿尔泰山区巴尔巴改至布尔津途中(47.91°N),最南位置为甘肃皋兰县附近(36.15°N),最大南北纬度之差11.76°。最东的位置为二连浩特市东南部(112.2°E),最西位置为乌恰县(75.1°E),最大东西经度之差为37.1°。五柱红砂最北位置新疆阿合奇县卡克托鲁山(41.33°N),最南位置为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沟里乡(35.66°N),最大南北纬度之差5.67°,最东位置青海省西宁市韵家口以北(101.85°E),最西位置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81.5°E)。最大东西经度之差为20.35。黄花红砂在最北的位置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44.98°N),最南的位置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35.48°N),最大南北纬度之差为9.5°,最东位置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112.72°E),最西位置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102.99°E),最大东西经度之差为9.73°。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三种红砂属植物原有地理分布点与当前气候指标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三个红砂属植物地理分布受气候指标影响不同,但对三种红砂属来说,温度是最为关键因素,主要为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另外光照因素对黄花红砂和五柱红砂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为日照时数、月日照百分率。3)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主要在青海地区、新疆南疆地区以及甘肃部分地区;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地区、内蒙古地区、甘肃地区以及新疆与青海部分地区。红砂潜在适宜区在新疆北部以及部分南部地区、青海西北部、甘肃大部分地区、内蒙古有零星分布。五柱红砂与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在增长。红砂潜在适宜区变化较大,未来时期潜在适宜区将大面积减少并且向西收缩,变化明显。总体来说,三种红砂属植物的高适宜区大量减少,较适宜区与低适宜区有着明显的收缩现象。4)三种红砂属植物在历史时期、当前时期以及未来时期的交叉区域主要集中在青海中部地区与新疆的南部地区以及甘肃地区。三种红砂属植物的总交叉区域随着时期变化出现增大的趋势。对于未来潜在适宜区两两红砂属植物间红砂与五柱红砂的交叉区域面积最大为1104767.51km2,五柱红砂与黄花红砂的交叉区域面积最小为312010.91km2。三种红砂属植物未来的潜在分布区交叉区域面积为259490.13km2。5)通过使用最大熵模型,分析潜在适宜区中主要影响三种红砂属植物的环境变量,黄花红砂与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平均温、最热季降雨量、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最湿季度降水量等,影响五柱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海拔、等温性和温度季节性变化。总体来说,三种红砂属植物与温度相关性很大,与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较一致。6)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通过MaxEnt模型运算出的AUC值均大于0.9,红砂的AUC值均大于0.850,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三种红砂属植物潜在适宜分布区的预测。
马慧[9](2019)在《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研究 ——以亿利资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推动生态建设经济化和经济建设生态化。论文采用调查研究法、案列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库布齐推广应用微创气流造林技术、螺旋钻孔造林技术、生态光伏技术、平茬复壮技术等技术支撑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显着,存在明显劣势,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但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通过甘草产业、光伏产业、饲草料种植加工产业等措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市场化参与荒漠化治理,实现脱贫增收,社会效益显着。(2)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工程区流动沙地面积4619.59km2,固定和半固定沙地面积9066.94km2,甘草种植和封育围栏治理方式效果均优于人工造林和飞播种植。2006年至2016年高植被覆盖区受降水影响较明显,并且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年份高植被覆盖区较大,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区域呈逐年增大趋势;7月高植被覆盖区域在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的年份均在30%以下,在23℃以下年份与月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8、9月高植被覆盖区域与月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库布齐沙漠沙尘天气总体呈减少趋势。(3)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经济效益以灌木饲草料种植加工产业为案列分析可税后投资回报期(T)12.22年,总投资收益率(ROI)为14.1%,盈亏平衡点(BEP)70.61%,受销售收入影响大。
许敏[10](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生境质量与林灌草多样性修复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灌草多样性修复是恢复群落植被以及提高群落稳定性的有效方式,对探究石漠化地区林灌草功能性状与生境的响应机理,揭示不同生境下物种共存机制,提出不同生境下林灌草多样性修复技术以及加快喀斯特石漠化群落恢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根据植物生理生态、土壤养分等基本原理,结合物种共存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依据,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示范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植被群落学调查、土壤实验、植物功能性状监测以及生境调查等手段,揭示了土壤与植物功能性状之间关系以及不同群落物种共存现状,针对不同生境提出林灌草多样性修复技术。结论如下:(1)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具有显着相关性,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全磷、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具有显着相关性。(2)两个示范区不同群落类型之间土壤性质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石漠化地区不同群落植物生活型的变化发现,随着植被恢复程度的提高,乔木层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呈不同程度增加的趋势。灌草丛群落在自然恢复的过程中,群落内物种组成各不相同,草本植物所占优势较大。植被恢复初期,生境条件恶劣、稳定性差,加剧了灌木与草本之间对空间资源的争夺,导致物种更替频繁。乔灌草群落结构分化逐渐显着,大径级植株所占比例上升,由于乔木的竞争排斥,灌草植株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并且零模型结果表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与高原峡谷区不同群落物种主要均表现为竞争性共存格局。(3)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乔灌草群落生境质量较好,灌草群落生境质量较差。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群落生境质量状况总体劣于高原山地区。对于生境质量差的群落类型,实行固土保水的措施改善生境状况利于植被的修复,生境质量较好的群落类型,通过调整群落结构以及人工抚育的手段来实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修复。(4)喀斯石漠化林灌草植物多样性修复在高原山地区与高原峡谷区进行技术应用验证。在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主要采取营造混交林的方式进行群落植物多样性修复示范,示范面积达10 hm2且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域;在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主要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来进行示范,示范面积为20 hm2,可以在喀斯特峡谷地形区域进行验证。
二、荒漠草原灌木饲料林造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草原灌木饲料林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柠条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方法 |
2.2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柠条生物量模型参数实测区间 |
3.2 柠条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
3.3 柠条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3.4 柠条生物量模型精度检验 |
3.5 柠条生物量最优模型 |
4 讨论 |
5 结论 |
(2)胡枝子属植物生态价值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价值研究 |
1.1 耐盐性研究 |
1.2 耐旱性研究 |
1.3 生态修复研究 |
2 栽培技术研究 |
3 药用与饲用研究 |
4 园林应用研究 |
(3)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沙防治措施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
1.2.2 沙漠地区重金属特征的研究现状 |
1.2.3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复配土壤室内试验 |
2.3.2 物理固沙材料配施固沙试验布设与土样采集 |
2.3.3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 |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4.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2.4.2 粒度参数计算 |
2.4.3 数据分析处理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物理材料室内复配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配比筛选 |
3.1.1 对室内复配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
3.1.2 对室内复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3 对室内复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
3.1.4 对室内复配土壤轻金属元素铝的影响 |
3.1.5 室内复配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最优材料和配比筛选 |
3.2 不同物理材料野外配施平铺式沙障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配比筛选 |
3.2.1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2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3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
3.2.4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铝轻金属元素的影响 |
3.2.5 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及最优配比筛选 |
4 讨论 |
4.1 配施粉煤灰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4.2 野外配施土壤重金属特性以及污染风险 |
4.3 室内复配及野外配施土壤质量评价 |
5 结论 |
5.1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物理性质 |
5.2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化学性质 |
5.3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金属特征 |
5.4 室内复配及野外配施最佳材料与比例优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生态恢复概述 |
1.2.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
1.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1.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
1.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1.2.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概述 |
1.2.3.2 权衡与协同的类型 |
1.2.3.3 权衡与协同的研究方法 |
1.2.4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与恢复成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的选择 |
2.2.3 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1 遥感数据处理 |
2.3.2 基本数据计算公式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的计算 |
2.3.6 综合评价 |
2.3.7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量化方法 |
2.3.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 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1 沙柳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1.2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 |
3.1.2.1 沙柳的生长特征 |
3.1.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1.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1.2.4 土壤理化性质 |
3.1.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1.2.6 物种重要值 |
3.2 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2.1 杨柴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 |
3.2.2.1 杨柴的生长特征 |
3.2.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2.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2.2.4 土壤理化性质 |
3.2.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2.2.6 物种重要值 |
3.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1 微地形对杨柴生长特征的影响 |
3.3.2 微地形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3 微地形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
4.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1.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1.2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2.1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的影响 |
4.2.3.1 不同坡位、坡向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值 |
4.2.3.2 生态系统服务随坡位下降的变化特征 |
4.2.3.3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坡向的损益分析 |
4.3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
4.3.1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评价 |
4.3.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评价 |
4.3.3 飞播杨柴14 年后不同坡位、坡向评价 |
4.3.4 “风蚀破口”中的不同补植模式评价 |
4.3.4.1 不同补植模式下各指标实测值对比 |
4.3.4.2 不同补植模式恢复成效评价结果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其相互关系 |
5.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5.1.1 裸沙地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2 油蒿群落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3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4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5 微地形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1 坡位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2 坡向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第六章 讨论 |
6.1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的演替方向 |
6.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
6.3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6.4 毛乌素沙地微地形对植被发育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5 人工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必要性和物种选择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论文选题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科研工作 |
(5)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1 栽种试验阶段 |
1.2.2 地理区划阶段 |
1.2.3 定量分析阶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
6.2.2 熵权法定权 |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6.8 本章小结 |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6)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西北干旱地区 |
1.3.2 农业观光园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观光园案例分析 |
2.1 国内案例分析 |
2.1.1 新疆尉犁县生态园 |
2.1.2 宁夏孙家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2.1.3 榆林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科技园 |
2.1.4 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 |
2.2 国外案例分析 |
2.2.1 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和精准农业示范园区 |
2.2.2 美国黑莓牧场 |
2.2.3 日本大王山葵农场 |
2.3 案例总结 |
第三章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3.1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及特点 |
3.1.1 观光农园 |
3.1.2 农业公园 |
3.1.3 教育农园 |
3.2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特质性分析 |
3.2.1 西北干旱地区气候环境特征 |
3.2.2 西北干旱地区产业发展特征 |
3.2.3 西北干旱地区地形特征 |
3.2.4 西北干旱地区历史人文特征 |
3.3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产业特征 |
3.3.1 农业生态的脆弱性 |
3.3.2 产业发展的落后性 |
3.3.3 农业产业的局限性 |
3.4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特征 |
3.4.1 产品的独特性与安全性 |
3.4.2 科技的高渗透性 |
3.4.3 强烈的参与性 |
3.4.4 产业发展的延伸性 |
3.4.5 生态效益的突出性 |
3.5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
3.5.1 低碳农业理论 |
3.5.2 产业发展理论 |
3.5.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5.4 园林美学理论 |
3.5.5 生态旅游学理论 |
3.5.6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3.6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3.6.1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西北干旱生态农业园 |
3.6.2 低碳环保,保护和改善旱区农业生态 |
3.6.3 科学发展,打造西北旱区农业创新高地 |
3.6.4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融合、高效的旱区农业发展模式 |
3.6.5 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形成旅游开发的整体效应 |
3.7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3.7.1 主题定位 |
3.7.2 景观环境形象 |
3.7.3 功能分区 |
3.7.4 景观系统规划 |
3.7.5 游憩项目规划 |
第四章 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区位分析 |
4.1.3 项目建设条件 |
4.2 优劣势分析 |
4.2.1 项目优势 |
4.2.2 项目劣势 |
4.3 规划理念与目标定位 |
4.3.1 规划理念 |
4.3.2 目标定位 |
4.4 总体结构与布局 |
4.4.1 总体结构 |
4.4.2 景观布局 |
4.5 专项设计 |
4.5.1 道路系统规划 |
4.5.2 种植系统 |
4.5.3 标识系统 |
4.5.4 景观节点设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三种红砂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潜在适宜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红砂属植物研究进展 |
1.2.2 生态位模型概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环境变量获得 |
2.3 红砂属植物分布数据 |
2.4 MaxEnt模型与ArcGIS应用 |
2.4.1 模型建立 |
2.4.2 等级分区 |
2.4.3 交叉区域分析 |
2.4.4 刀切法 |
2.4.5 预测精度 |
第三章 三种红砂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
3.1 植物志资料 |
3.2 凭证标本资料分析 |
3.3 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三种红砂属植物适生区预测分析 |
4.1 红砂在三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区与适宜等级划分 |
4.2 黄花红砂在三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区与适宜等级划分 |
4.3 五柱红砂在三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区与适宜等级划分 |
4.4 三种红砂属植物交叉区域分析 |
4.5 主要环境变量 |
4.6 预测精确度 |
4.7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研究 ——以亿利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内涵 |
1.2.2 国外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实践 |
1.2.3 国内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实践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势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与植被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数据资料说明 |
3.3 技术路线 |
4 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类型及其产业现状 |
4.1 种植技术 |
4.1.1 微创气流种植技术 |
4.1.2 节水容器种植技术 |
4.1.3 风向数据造林技术 |
4.2 甘草平移改土技术 |
4.3 生态光伏技术 |
4.4 平茬复壮技术 |
4.5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现状 |
4.5.1 甘草产业 |
4.5.2 灌木饲草料产业 |
4.5.3 生态光伏产业 |
5 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
5.1 优势 |
5.2 劣势 |
5.3 机遇 |
5.4 挑战 |
5.5 构建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SWOT矩阵 |
6 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效益分析 |
6.1 生态效益分析 |
6.1.1 固沙阻流成效分析 |
6.1.2 植被资源分析 |
6.1.3 气候因子评价 |
6.2 经济效益分析 |
6.2.1 项目介绍 |
6.2.2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6.2.3 不确定性分析 |
6.2.4 敏感性分析 |
6.3 社会效益分析 |
6.3.1 完善基础设施 |
6.3.2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扶贫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喀斯特石漠化生境质量与林灌草多样性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生境与植物多样性 |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境与植物多样性 |
3 生境质量特征与植物多样性修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示范区选择与代表性 |
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林灌草功能性状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
1 林灌草群落优势物种选择 |
2 林灌草群落优势物种功能性状以及权衡策略 |
3 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 |
4 林灌草功能性状及其对环境的响应对比分析 |
四 基于环境异质性的物种共存研究 |
1 不同群落类型生境土壤特征 |
2 不同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分析 |
3 基于生态位分化的石漠化地区群落物种共存机制 |
4 基于环境异质性的物种共存机制对比分析 |
五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境质量与林灌草多样性修复技术 |
1 林灌草群落生境质量评价层次模型构建 |
2 林灌草群落生境质量评价结果 |
3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多样性修复技术 |
4 群落生境特征以及多样性修复技术对比分析 |
六石漠化地区群落植物多样性恢复技术应用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系统问题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3.群落生境现状评价与多样性修复措施布局 |
4 措施设计与措施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
七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荒漠草原灌木饲料林造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柠条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J]. 宋达成,吴昊,吴春荣. 中国林副特产, 2021(05)
- [2]胡枝子属植物生态价值及应用研究进展[J]. 孙艳,张娟,杨志恒. 园艺与种苗, 2021(08)
- [3]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D]. 陈艺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张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5]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D]. 胡慧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三种红砂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潜在适宜区研究[D]. 帕尔曼·帕哈尔丁(Parman·Pahardin).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研究 ——以亿利资源为例[D]. 马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10]喀斯特石漠化生境质量与林灌草多样性修复研究[D]. 许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