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性水肿误诊为急性蜂窝织炎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卞璐,郑颖娜,李彦,李雪莉,尹光文,张守民[1](2021)在《女性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9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16年1月-2020年12月确诊的本院临床诊治过程中9例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外阴淋巴管瘤患者皮损主要分布于双侧大阴唇,表现为多发粟粒至绿豆大小透明丘疹、丘疱疹、水疱,偶有瘙痒,部分搔抓后有透明液体流出。病理表现为真皮浅层扩张的淋巴管腔,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扩张的淋巴管内皮细胞D2-40呈阳性表达。结论外阴部位的淋巴管瘤临床罕见,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导致误诊漏诊。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及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郝丽颖[2](2021)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收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其患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3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选取我院同期湿疹患者3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所有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22.0进行分析,根据情况不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当期望频数<5时)。结果1基本特征比较: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组男女比例为4:1,平均年龄70.00±12.018岁;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及性别构成基本相似(P>0.05)。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组误诊率及连续病程(月)≥6比例高于湿疹(P<0.05),有诱发因素比例低于湿疹组(P<0.05)。2临床表现比较: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组浸润性红斑、抓痕、苔癣样变、色素沉着比例高于湿疹组(P<0.05),糜烂、渗出、皲裂比例低于湿疹组(P<0.05);鳞屑、结痂、丘疹及水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组泛发全身、重度瘙痒及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湿疹组(P<0.05)。3实验室指标比较: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组患者EOS计数、EOS%、WBC计数、Ig E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湿疹患者。4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EOS≥0.82×109/L及Ig E升高的比例高于湿疹患者(P<0.05)。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组患者皮肤组织病理均有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100%);湿疹组患者皮肤组织病理示海绵水肿占比最高(84.6%)。结论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老年男性多见、病程迁延,皮疹具有多形性、泛发性、瘙痒性。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EOS计数及比例明显升高,Ig E升高比例较湿疹组高。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比湿疹患者更易伴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4嗜酸性粒细胞増多性皮炎临床易被误诊为其他瘙痒性皮肤疾病。图0幅;表16个;参109篇。
刘鑫[3](2020)在《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PPD)病例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PD发病因素的认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9年国内外文献个案报道的208例PPD患者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情况,另附2010年6月至2020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收住的10例PPD患者病例资料。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文献病例分析1.性别和年龄:国内患者100例,男性30例(30.0%),女性70例(70.0%),男女比例1:2.3;国外患者108例,男性49例(45.4%),女性59例(54.6%),男女比例1:1.2;国内外性别构成比有差异(P<0.05)。208例国内外患者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7岁,中位年龄29.5(14.0,45.0)岁。2.发病时间:国内100例患者中有62例说明了发病月份,1例仅说明发病季节。其中春季发病38例(60.3%)、夏季20例(31.7%)、秋季4例(6.3%)、冬季1例(1.6%),春夏季发病人数占比92.1%,患者全年发病时间集中于3~7月(87.3%)。国外文献中仅17例说明患者发病季节,夏季15例,春季和秋季各1例。3.诱发植物与地域:所有患者中189例提及PPD诱发植物及种属。国内以藜科(31.1%)和十字花科(16.7%)植物较多见,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var.oleifera DC.)、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为常见诱发植物。国外以芸香科(54.6%)、伞形科(24.2%)和桑科(19.2%)植物多见,常见的植物包含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无花果(Ficus carica L.)、巨型猪草(Heracleum mantegazzianum Sommier&Levier)、芸香(Ruta graveolens L.)和柠檬(Citrus limon Burm.)。对于地域分布,国内东部地区48例(48.0%)、中部地区27例(27.0%)、西部地区25例(25.0%)。108例国外患者中107例说明发病地域,其中欧洲51例(47.7%)、美洲34例(31.8%)、亚洲17例(15.9%)、大洋洲5例(4.7%)。4.皮损部位及特点:所有患者中141例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多部位的皮损,以头面部(52.4%)、手部(69.7%)、臂部(40.9%)多见。177例(85.1%)皮损呈对称分布。食用发病患者和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相比,皮损部位(头面颈部、躯干部)和皮损对称性方面均有差异(P<0.05),皮损部位(四肢)无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皮损部位、皮损对称性比较均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皮损特点以红斑(77.9%)、肿胀(71.2%)、水疱(54.8%)较多见。食用发病患者出现红斑肿胀、瘀点瘀斑、溃疡坏死、水疱大疱血疱、色素沉着与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皮损特点比较无差异(P>0.05)。5.误诊情况:所有患者中提及误诊的有28例,其中过敏性皮炎7例、血管性水肿6例、接触性皮炎6例、湿疹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荨麻疹、卟啉病、皮肤幼虫移行症、水痘、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单纯疱疹各1例。6.治疗及预后:食用发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利尿剂的比率显着高于皮肤接触发病患者(P<0.001),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无差异(P>0.05);除了皮肤接触患者较食用发病患者更易出现色素沉着外(P<0.05),两组在痊愈、瘢痕形成、坏死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在治疗及预后均无显着差异(P<0.05)。第二部分:10例病例分析10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5(45.3,63.5)岁;农民9例;春夏季发病9例。诱发植物种类如下: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6例,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玉米穗(Zea mays L.)各1例;曾误诊为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各2例、特应性皮炎1例。结论:国内外PPD发病均以女性多见(国内70.0%、国外54.6%),国外男性患者比率(45.4%)高于国内(30.0%);所有患者发病中位年龄29.5(14.0,45.0)岁。我国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3~7月(87.3%),春夏季(92.1%)为主。国内诱发植物中以藜科(31.1%)和十字花科(16.7%)较多见,灰菜、苋菜、油菜、木耳为常见诱发植物;国外以芸香科(54.6%)、伞形科(24.2%)和桑科(19.2%)多见,其中常见的植物包含酸橙、无花果、巨型猪草、芸香和柠檬。国内东部地区(48.0%)多于中部地区27例(27.0%)和西部地区(25.0%);国外主要分布于欧美洲(79.4%)。本病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和接触性皮炎。食用发病患者和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皮损部位、皮损特点、治疗及预后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无显着差异。
史希武,许静[4](2016)在《多次误诊为湿疹的皮肌炎一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误诊为湿疹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多次误诊为湿疹的皮肌炎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背部及双上肢红斑2年、眶周水肿性紫红斑并进行性扩大1年就诊。2年来患者陆续就诊于多家医院,一直按湿疹进行治疗,病情无改善。入我院后查体见多种DM特征性皮损,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酶显着升高,肌电图检查示右股四头肌、右肱二头肌呈肌源性损害,左上臂肌肉活组织病理检查示部分横纹肌纤维水肿、横纹变淡或消失。诊断为DM,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治疗3周,皮损好转出院。现随访1.5个月,皮损无复发。结论 DM初期皮损多无特异性,与多种皮肤疾病相似,易造成误漏诊。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病史询问及查体、仔细鉴别诊断、及时进行相关医技检查可减少或避免DM误诊误治。
张力[5](2016)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3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确诊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3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住院的表现为湿疹样皮损的22例进行疗效评估及随访。查阅国内外关于HED的研究进展,对该病的诊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男女比为1.73:1,平均发病年龄55.07岁。病程1个月~20年,病程中位数6个月。16例误诊为“湿疹”,1例误诊为“特应性皮炎”,1例误诊为“副银屑病”。(2)发病诱因:1例食用海鲜;2例长期接触农药、装修;4例有反复染发史。余23例无明显诱因。(3)临床特征均仅有瘙痒性、无特异性皮肤损害,表现为复发性、多形性皮损。2例局限于四肢伸侧,28例泛发全身。皮损有风团、血管性水肿、浸润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斑块、结节、鳞屑、抓痕、结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少有渗出、糜烂、溃疡等。(4) 17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均明显升高,其中中度升高27例,重度升高3例。19例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25例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羧酶升高,1例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30例实验室检查均无寄生虫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影像学均无异常表现。(5)30例皮损病理均为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以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6)30例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均增高,占3.0%-33.5%,未见异形细胞。(7)7例行F1P1L1-PDGFR α融合基因检测均阴性。(8)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基础上,11例单独口服小、中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1mg/(kg·d))与11例小、中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沙利度胺等口服治疗降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作用起效均较快,与8例单独口服环孢素A(3-5 mg/(kg·d))治疗对比;而糖皮质激素单用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降低嗜酸性粒细胞作用无差异。22例表现为湿疹样皮损的患者中,三种治疗方案对皮损改善有效率均无差异。(9)随访6个月-18个月,7例糖皮质激素单用或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规律减量,维持9-18个月停药,均未见复发;7例单用环孢素A的患者规律减量,维持3-6个月停药,亦未见复发,多次复查EOS均正常。(10)7例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满月脸、乏力、失眠、月经紊乱、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副作用;5例服用环孢素A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头痛、血压升高。药物减量或停药后副作用均可逐渐缓解。结论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易被误诊为湿疹类疾病。2、小、中剂量糖皮质激素单用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是目前HED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彭洋,陈喜雪[6](2016)在《重症眶周蜂窝织炎1例》文中研究指明1 病历摘要患儿男,14岁。因双眼睑红肿伴疼痛、发热2 d就诊。患儿2 d前右侧眼睑及眶周皮肤红肿疼痛,迅速累及对侧,眼睑出现破溃,伴发热,最高T 40℃。红肿区域逐渐扩大至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睁眼困难,视物清楚,自觉恶心,否认呕吐。患儿自述发病前右眼眶下方皮肤有一疖肿,曾抓挠挤压。否认特殊食物、药物服用史,否认患处皮肤特殊接触史。既往体健,否认药物
陈军,孔庆涛,曾梅华,胡文星,任芳,桑红[7](2015)在《眼睑红斑肿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眼睑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眼睑分上、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眼睑的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可因积水或出血或黏蛋白、碱性蛋白沉积而肿胀,皮肤病中,感染、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等均可累及眼睑,虽为不同疾病,因累及部位相同,临床症状相似,在鉴别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概述以眼睑红斑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一、感染性疾病1.细菌感染性疾病:①丹毒:由A族B型溶血型链球菌
陶艳霞[8](2013)在《慢性荨麻疹弓形虫感染的病因学探讨及患者ASST临床随访》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检测及比较慢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中弓形虫IgM和IgG抗体,观察两组人群血清中弓形虫抗体情况,并探讨弓形虫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为慢性荨麻疹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2、对ASST阳性与ASST阴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连续3年的临床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间病情的特点及差异。方法:1、常规抽取符合条件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置-8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63例健康人群血清弓形虫IgM和IgG抗体。2、采用以电话及手机短信为主的方式对2010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连续3年的随访,比较ASST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间基本资料、病情活动度、伴甲状腺异常、病情发作和服药情况以及近3年间是否出现新诊断的疾病等。结果:1、100例慢性荨麻疹组及63例健康对照组中,血清弓形虫IgM抗体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慢性荨麻疹组中,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为12.00%,健康对照组阳性1例,阳性率为1.5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接受ASST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女性48例,男性12例。ASST阳性40例,阴性20例,阳性率为66.67%。1例ASST阳性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ASST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间年龄、疾病初发年龄和病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初次就诊时,ASST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间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ST阳性组风团评分、UAS评分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ST阳性组伴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和(或)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1个月、3个月、6个月和3年分别计算随访的患者痊愈率时,ASST阳性与阴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痊愈趋势一致。1月随访时,两组痊愈例数各为1(2.50%)例和2(10.00%)例,至3月和6月随访时,痊愈例数明显增加。5、ASST阳性组中,目前77.50%(31/40)患者疾病已痊愈,22.50%(9/40)患者荨麻疹仍反复发作,77.78%(7/9)患者仍坚持服药,33.33%(3/9)病情有加重趋势;阴性组中目前75.00%(15/20)患者疾病已痊愈,25.00%(5/20)例患者疾病仍反复发作,40.00%(2/5)仍坚持服药,但病情均无加重趋势。2.50%(1/40) ASST阳性患者近2年内新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及“胆汁反流性胃炎”,ASST阴性组中未出现新的疾病。结论:1、本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健康人群中均无近期弓形虫感染者;慢性荨麻疹组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弓形虫感染是否为慢性荨麻疹发病的病因,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2、60例接受ASST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所占比例更大,女性发病更常见。ASST阳性患者可能更常伴有血管性水肿。ASST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间年龄、疾病初发年龄和病程无明显区别。3、ASST阳性与阴性患者间瘙痒严重程度评分一致,但前者风团数量评分更高,UAS评分更高,病情更重。4、ASST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常伴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或伴甲状腺疾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可能性更大。5、ASST阳性与阴性患者疾病痊愈过程基本一致。由于病程较长,临床治疗上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用药。3年间,大部分患者疾病已痊愈,部分迁延难愈的ASST阳性患者病程更长,疾病有加重趋势。6、ASST阳性患者更可能出现其它系统性疾病。7、部分病程长,迁延难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临床研究方面有必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包红红[9](2010)在《中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 Live,HepA-L)和HepA-I (Hepatitis A Vaccine,Inactivated,HepA-I)上市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监测是评价HepA安全性的重要方法。我国从2005年开展AEFI监测,本文对2007~2008年北京、河北、上海、广东、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接种HepA-L和HepA-I后发生的AEFI和严重不良反应(Serious Adverse Reaction)的发生率及特征进行分析,评价两种类型甲肝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目的:分析我国5个省接种HepA-L和HepA-I后发生的AEFI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特征,评价两种HepA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AEFI监测系统)报告收集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接种的HepA-L和HepA-I后发生的AEFI和严重不良反应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特征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从AEFI发生情况看,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5省共报告由HepA AEFI220例,总报告发生率为41.34/100万;报告发病率依次为河北、上海、广东、北京和广西,范围在3.39~274.22/100万;其中不良反应200例,报告发生率为37.61/100万,严重不良反应106例,报告发生率为19.93/100万。HepA-L严重不良反应28例,报告发生率为11.84/100万;HepA-I78例,报告发生率26.41/100万。两种HepA106例严重不良反应中,重度发热(腋温≥38.6℃)53例,报告发生率9.97/100万;过敏反应52例,报告发生率9.78/100万(包括过敏性皮疹41例,报告发生率7.71/100万;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发生率0.19/100万;其它过敏反应10例,报告发生率1.88/100万);无菌性脓肿1例,报告发生率0.19/100万。无局部红肿直径>5cm、硬结直径>5cm、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阿瑟(Arthus)反应、血管性水肿、多发性神经炎、GBS、臂丛神经炎、癫痫、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在HepA-L28例严重不良反应中,重度发热15例,报告发生率6.34/100万;过敏反应13例,报告发生率5.50/100万(包括过敏性皮疹11例,报告发生率3.00/100万;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发生率0.42/100万;其它过敏反应1例,报告发生率0.42/100万)。在HepA-I78例严重不良反应中,高热38例,报告发生率12.87/100万;过敏反应39例,报告发生率13.20/100万(包括过敏性皮疹30例,报告发生率10.16/100万;其它过敏反应9例,报告发生率3.05/100万);无菌性脓肿1例,报告发生率0.34/100万。从性别构成比看,106例严重不良反应中,男性68例,女性38例,男女性别比为1.79:1。HepA-L的严重不良反应28例,男性22例,女性6例,男女性别比为3.37:1;HepA-I的严重不良反应78例,男性46例,女性32例,男女性别比为1.44:1。从年龄构成比看,HepA的严重不良反应年龄分布情况:<1岁1例,占1.28%;1岁为34例,占43.59%;2~6岁43例,占55.13%。HepA-L的严重不良反应为为28例,1岁0例;1~2岁为11例,占39.29%;2~6岁17例,占60.71%。HepA-I的严重不良反应为78例,1岁1例,占1.28%;1~2岁为34例,占43.59%;2-6岁43例,占55.13%。从剂次分布上看,HepA-L28例严重不良反应均是1剂次;在HepA-I78例严重不良反应中,第1剂次为53例,占67.95%,第2剂次25例,占32.05%。106例严重不良反应中,接种后≤1d发生的为27例,占79.24%;2-3d18例,占16.98%。在HepA-L28例严重不良反应中,接种后≤1d发生的为27例,占96.43%;2~3d1例,占3.57%;在HepA-I78例严重不良反应中接种后≤1d发生的为57例,占73.08%;2~3d17例,占21.79%。从严重不良反应的转归看,106例严重不良反应中,治愈74例,占69.81%;好转29例,占27.36%;无死亡和残留后遗症;不详3例,占2.83%。HepA-L的严重不良反应治愈17例,占60.71%;好转10例,占35.71%;后遗症0例;死亡0例;不详1例,占3.57%。HepA-I的严重不良反应治愈57例,占73.08%;好转19例,占24.363%;后遗症0例;死亡0例;不详2例,占2.56%。106例严重不良反应住院的个案14例,占13.21%,其中住院≤10d的11例,占10.38%;>10d为3例,占2.83%。HepA-L住院个案7例,占43.75%,0~2d为1例,占3.57%,3~5天6例,占21.43%,平均住院天数为3.57天。HepA-I住院个案7例,占8.97%,0~2d为0例,3~5天2例,占2.56%,6~10天2例,占2.56%,11~15天1例,占1.28%,16~30天1例,占1.28%,31~60天1例,占1.28%,平均住院天数为13.71天。从企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构成比看,HepA-L厂商A报告例数为3例,占10.71%;B为9例,占32.14%;C为10例,占35.71%;D为2例,占7.14%;E为4例,占14.29%。HepA-I厂商a报告例数为30例,占38.46%,;b为21例,占26.92%;c为14例,占17.95%;d为7例,占1.75%;e为6例,占7.69%。HepA-L和HepA-I各生产企业均疫苗严重不良反应以发热(腋温≥38.6℃)和过敏性皮疹为主。各企业疫苗批号未发现聚集性反应。结论:我国接种HepA-L和HepA-I后发生的AEFI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较低。严重不良反应以发热(腋温≥38.6℃)和过敏性反应居多,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2-6岁组报告发病率高,多发生在1d内,多在3d内治愈或好转。未报告聚集性反应。HepA-L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较HepA-I低,二者均以发热(腋温≥38.6℃)和过敏性反应为主,各年龄组HepA-L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较HepA-I低,HepA-L严重不良反应住院平均时间较HepA-I短,二者均未报告聚集性反应。
卢会秀[10](2010)在《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文中提出目的:在皮肤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或皮肤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相关的因素包括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遗传病等,因此皮肤科医生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皮肤科见于哪些疾病及各种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程度会对该组疾病的深入、全面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了2009年一年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病种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年内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分析,以初步的揭示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和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程度。方法:查阅2009.1.1.-2009.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病历,记录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数及绝对数,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6%,且嗜酸细胞绝对数≥0.6×109/L为标准,按照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数分为轻度(0.6-1.5×109/L)、中度(>1.5且≤5.0×109/L)、重度(>5.0×109/L)升高,从而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进行分析,包括病种、升高的程度及可能的病因。结果:2009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共67例,占入院患者的11.9%(67/565);其中重度升高者占10.4%(7/67),中度升高者占40.3%(27/67),轻度升高者占49.3% (33/67) ;按疾病来分湿疹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5.4%(17/48)、红皮病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45.8%(11/24)、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3.3%(4/12)、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15.9%(7/44)。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率之间无差别。结论:1一年内(2009.1.1-2009.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67例患者中以湿疹患者为主(17/67);2一年内的我科住院患者中,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以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等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3一年内的我科住院患者中,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率无差别。
二、血管性水肿误诊为急性蜂窝织炎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性水肿误诊为急性蜂窝织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9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皮损特征 |
1.3 皮损组织病理 |
1.4 免疫组织化学 |
1.5 治疗及随访 |
2 讨论 |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因素 |
1.1.3 资料收集方法 |
1.1.4 统计学方法 |
1.1.5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基本特征比较 |
1.2.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临床表现比较 |
1.2.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实验室指标比较 |
1.2.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与湿疹实验室指标比较的多因素分析 |
1.2.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病理特征构成 |
1.3 讨论 |
1.3.1 基本特征 |
1.3.2 临床特征 |
1.3.3 实验室检验及辅助检查 |
1.3.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 小结 |
1.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嗜酸性粒细胞的增生活化和作用机制 |
2.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
2.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分类 |
2.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诊断 |
2.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
2.7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治疗 |
2.8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病例收集表 |
附录B 部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临床照片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病例资料 |
2.1.1 文献检索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4 文献筛选 |
2.1.5 数据提取 |
2.1.6 数据分析 |
2.2 质量控制 |
2.3 10例病例资料 |
第三章 文献病例回顾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发病因素 |
3.2.1 职业与户外史 |
3.2.2 诱发植物 |
3.2.3 发病地域分布 |
3.2.4 发病月份和季节 |
3.3 临床特点 |
3.3.1 皮损部位及特点 |
3.3.2 自觉症状及系统症状 |
3.4 误诊情况 |
3.5 治疗及预后 |
3.6 植物不同接触方式患者病史资料比较 |
第四章 10例病例分析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临床特点 |
4.3 实验室检查 |
4.4 小结和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性别与年龄 |
5.2 诱发因素 |
5.3 临床特点 |
5.4 误诊情况 |
5.5 治疗及预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日光性皮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植物日光性皮炎典型皮损图片 |
附录二 常见诱发植物图片 |
附录三 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信息录入表(中文文献) |
附表四 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信息录入表(英文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多次误诊为湿疹的皮肌炎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2.1 疾病概述 |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3 误诊原因分析 |
2.4 防范误诊措施 |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3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重症眶周蜂窝织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论 |
(8)慢性荨麻疹弓形虫感染的病因学探讨及患者ASST临床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慢性荨麻疹弓形虫感染的病因学探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临床随访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中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时间 |
2 研究地区 |
3 病例定义与分类 |
4 调查内容 |
5 资料收集 |
6 数据整理 |
7 分析指标 |
8 质量控制 |
9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HepA-L和HepA-I AEFI报告情况 |
2、HepA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断及报告发生率 |
3 HepA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性别分布 |
4 甲肝疫苗严重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 |
5 HepA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地区分布 |
6 HepA严重不良反应的接种剂次 |
7 HepA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间隔分布 |
8 HepA的严重不良反应的转归 |
9 两种HepA严重不良反应住院情况 |
10 HepA严重不良反应的企业分布 |
11 HepA严重不良反应的聚集性 |
讨论 |
结论 |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甲型病毒性肝炎与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简述 |
附件1 甲型病毒性肝炎AEFI个案报告卡 |
附录2 甲型病毒性肝炎AEFI个案调查表 |
附表3 甲型病毒性肝炎接种剂次数报告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 文章 |
(10)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病例分析 皮肤科住院患者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67 例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血管性水肿误诊为急性蜂窝织炎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9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J]. 李敏,卞璐,郑颖娜,李彦,李雪莉,尹光文,张守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10)
-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和湿疹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D]. 郝丽颖.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D]. 刘鑫. 兰州大学, 2020(04)
- [4]多次误诊为湿疹的皮肌炎一例报告[J]. 史希武,许静.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5)
-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30例临床分析[D]. 张力.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6]重症眶周蜂窝织炎1例[J]. 彭洋,陈喜雪.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04)
- [7]眼睑红斑肿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J]. 陈军,孔庆涛,曾梅华,胡文星,任芳,桑红.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10)
- [8]慢性荨麻疹弓形虫感染的病因学探讨及患者ASST临床随访[D]. 陶艳霞. 昆明医科大学, 2013(02)
- [9]中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D]. 包红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04)
- [10]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D]. 卢会秀.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