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樵[1](1992)在《《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文中研究表明 蒋星煜先生是我国着名的《西》学研究专家。近读蒋先生大着《西厢记考证》,深感获益匪浅,启迪良多。然亦发现个别地方有白壁微瑕之憾。比如书中《王实甫〈西厢记〉成书于金代说剖析》一文,关于《西厢记》剧中“大”读“堕”音的溯源,就令人难以苟同。谨此提出管见,希望得到蒋先生和各位方家的教正。 蒋先生这篇文章是批评已故戏曲理论家戴不凡“《西厢记》完成于金代”的观点的。在文章第二部分谈到杂剧体例演变时,蒋先生认为,元杂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初期是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后来渐次向南发展,使得本来是南戏中心的杭州,也成了杂剧演出频繁、仅次于大都的第二个中心。这样,作为南戏演出中心的杭州,对北杂剧势必会从音韵、曲律、内容各方面产生影响。文章接着说:
王雪樵[2](1991)在《《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文中提出 蒋星煜先生《王实甫〈西厢记〉成书于金代说剖析》一文,是批评已故戏曲理论家戴不凡"《西厢记》完成于金代"的观点的。此文第二部分谈到杂剧体例演变时,蒋先生认为,元杂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初期是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后
石芳[3](2016)在《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考据学以考据法为治学途径,以经史之学为中心,衍及小学、天文历算、金石地理等,是全方位总结我国传统学术的一代学术思潮。它在戏曲领域的渗透,使清代戏曲理论的着作群体、思想倾向、构建型式、关注内容和治学风格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从考据学切入考察清代戏曲理论的变化,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清代戏曲理论的演变趋向和学术特征。正文包括绪论、五个章节与结论。绪论部分阐述经学与戏曲之关系,揭示考据学渗入戏曲理论的历史事实,概括学界研究现状,并对由此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必要阐释与辨析。第一章阐析清代戏曲理论与考据学之渊源。第一节概述清代考据学演变简史和其学术特征,并特别就清代考据学是否讲求义理与经世这两个学界争议问题加以说明,表明二者与清代相关戏曲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第二节从考据学兴起的原因和戏曲理论演变的学理趋向两个角度分析清代考据学渗入曲论的历史原委与学理缘由;第三节概括明以前戏曲理论中考据方法的使用、明代考据学萌芽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和清代考据学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第二章分析与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曲论之特征。第一节从《诗》《乐》《春秋》《易》四个角度阐述清人对六经与戏曲关系的认识;第二节阐述清人对戏曲与历史关系的认识,包括曲史观、虚实论和曲史互证的研究倾向;第三节表明清儒对“礼”“理”“情”等儒学核心概念的认识,影响了他们的戏曲思想与戏曲观。第三章至第五章选择清代不同时期代表性曲论家与着作,由个体特征辨析考据学与戏曲理论演变之关联。清前期代表为曲学考据先驱毛奇龄、贯通戏曲与经史小学的正统学人毛先舒、以曲为史之典型的孔尚任和戏曲本身考据集大成之《传奇汇考》,四者所展现出的治曲倾向已全面展现出考据学对曲论演变方向之影响。清中期以沈乘麐、徐大椿和凌廷堪曲论着作为代表阐明清代音韵学、乐学发展对戏曲音律、演唱理论的影响;以李调元“二话”为代表展现曲话的历史嬗变;着重介绍朴学大师焦循的戏曲研究。清后期以梁章钜、平步青为代表论述笔记中的戏曲考据特征;分析梁廷枏、姚燮、杨恩寿曲论研究中所呈现出的传统曲论的总结趋势和发展局限;论述王国维以西学理念弥补了清代考据学之不足,开创性地实现了传统曲学向现代曲学的转型。结论部分,概括并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戏曲理论演变之特征与得失,由此而及考据学在民国曲论中的继承与革新,指出新的时代变化也对学人恰当运用传统治学方式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
崔武杰[4](2015)在《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之际出现许多恪守名教的爱情传奇作品,论文将其称为名教爱情剧。此类剧目约有六七十种,在特征上也多共同之处,如:多与明清政治大事相关;其创作目的在于教化;婚宦并重,婚姻上要求才子配佳人、妻妾俱全,仕途上以入翰林、做科道为目标等。论文认为名教爱情剧的出现与明清之际封建秩序由混乱走向稳定、思想由王学转向理学、文学由个性解放变为文以载道的现实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解释剧作与现实间的关系,论文主要从婚姻、科举、仕途、政治、文学风气五个方面来研究。才子配佳人、妻妾俱全构成名教爱情剧婚姻的基本特点。但剧中妻妾形象完全不同:妻多为良家闺秀,且受过闺范教育、四德俱全;妾多是贫家女子或下贱之丫鬟娼妓,而贫女缺教育、丫鬟娼妓多淫奔之举。由此,剧作安排妻妾时遵守良贱相逢,良者妻贱者妾;贫富共处,富者妻贫者妾;出身相同,姐妹相称三条原则。封建婚姻要门当户对,且父母有儿女婚姻之决定权,因此剧中父母之命、科举功名对婚姻起着决定性作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及文化对剧作影响颇深。剧中对科举院、乡、会、殿试制度的描写极为细致,而又以乡会试为最。凡考生、考官、考场、考试、判卷、录取等皆无遗漏。此外,剧作也将科举文化影响下的相关社会现象展现出来:官僚为等级最高之阶层,又享受特权,故社会对科举成功者多奉承而对失败者多嘲讽;为满足虚荣、转移失落,许多科举失意者成为沽名钓誉之假名士;明清之际科举混乱,权奸为私利干涉科举,考生为利禄考场作弊。又科举被录取者多迂腐无能之辈,故明清之际科举批判在剧中也有所反映。剧中书生科举后多任职于翰林院。这既与明清两代宰相即内阁大学士大多由翰林选拔而来有关,也与明清之际社会现实脱不开关系。明清之际社会处于大动荡之中,而能负天下太平之责者首推宰相。科道是剧中书生及其亲朋任官的第二选择。科道在明清两代司职纠察,因此对纠正当日社会黑暗现实具有积极作用。二者在剧中的结合表明名教爱情剧的出现确实与明清之际的现实密切相关。剧作在反映晚明政治大事如农民起义、民族战争、党争结社、奸臣专权、宦官柄政等的同时,也对社会其他畸形现象如文武官员爱财怕死、变节事敌,官吏盗贼互化,男风,篾片等也予以描写。不过二者在剧中所起作用不同:重大事件在作时代背景的同时也起确定作者政治立场的作用,而社会畸形现象则起扩大作品反映现实广度与深度的作用。名教爱情剧各剧作的创作原则并不一致,整体呈现出由偏胜向包容、集大成转化的趋势,而这与明清之际文学风气的变化相适应。明代文学风气多呈偏胜、极端之态度,而清代则以包容、集大成为特点。作为明清文学转化的过渡期,明清之际的文学风气则兼具两代的特征,偏胜、包容、集大成在其中皆有体现。此外,受程朱理学复兴的影响,明清之际文学的思想立场向理学靠拢,教化性增强,而这也正是名教爱情剧恪守名教、主张教化的根源所在。除上述内容外,论文还对名教爱情剧的内涵、影响,明清之际的特征等做了研究或说明。
代玉民[5](2018)在《焦竑与明清儒学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又极其复杂的时期。阳明学、程朱学、气学、实学、西方科学,乃至佛教、道教、民间宗教及西方天主教等诸种学问、思潮及宗教在明清的时代巨变中,形成了一个相互之间冲突、融合、转变的思想场域。明清儒学转向无疑是这一场域的主旋律。就明清儒学转向而言,焦竑是一个十分特别又值得深入研究的人物。作为立足阳明良知学传统、深涉考据学的泰州学派晚期先锋,焦竑在晚明哲学思潮中创立了智识化的良知学,为良知学在晚明时期的突围开辟了一条新径。焦竑良知学之新,不在于关于良知内容的新探,而在于方法的更新。焦竑以智识化方法取代传统的直觉体验法,使直觉体验性的良知学境界在知识解读的智识化层面得以呈现。这样,他在直觉体验的传统工夫路径之外,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相对客观的、公共性的良知学路径。具体言之,焦竑对“良知”、“性”与“情”的理解在内容上与传统良知学并无根本差异,然而,在方法上却偏离了传统的直觉体验工夫,而转向一种智识化方法。这种方法论更替的完成,有赖于焦竑将“名实关系”及“思”引入“良知”解读及达性方法,为良知学的智识化埋下了内在的“伏笔”。再加之焦竑深涉考据学传统,长期的考据活动使智识化方法固化为其基本的思维方法。因而,在面对良知学时,焦竑并不能契入直觉体验的工夫路径,而是从智识化的视角来呈现良知境界。这种智识化的良知学亦影响到其三教观,焦竑以佛道之学为诠释儒家义理的工具,从智识化的角度理解三教一贯,消解了以往三教一贯论的直觉体验色彩。这种智识化的三教一贯论最终指向博约一贯的成圣理想。也就是说,焦竑的良知学新径包含智识化的良知学、三教观与成圣理想,其中博约一贯的成圣理想是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知境界的呈现(约)与考据学的积累(博),而良知境界的呈现需要三教观中来自佛道之学的智识化诠释,这种智识化诠释亦需要考据学的智识化训练为保障。简言之,考据学的训练是智识化方法的主要来源,它使得三教观得以智识化,智识化的三教观助益良知境界的智识化呈现,良知境界的呈现与考据学的积累相辅相成,以实现博约一贯的成圣理想。此为焦竑智识化良知学的基本情况。进而,就焦竑与明清儒学转向的关系而言,通过比较焦竑与明清的义理学、考据学与三教观,可以发现焦竑开创的智识化良知学:(一)就明清儒学的义理转向而言,由在内容上接契明代良知学传统,转向在方法上启发清代智识化的气学,为清代气学的发展提供了智识化的方法论;(二)就明清儒学的考据学转向而言,由对杨慎考据的“全盘接受”,转向对清代音韵学与天文历算的专门影响,促进了清代专门化、系统化考据风格的形成;(三)就明清儒学的三教观转向而言,由对明代三教一贯说在方法上的智识化改造,转向清代儒者以智识化方法消解了三教观问题。综而言之,焦竑占据着明清儒学转向的核心位置,发挥着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等人所不及的作用,这种作用多体现在明清义理学转向与考据学转向方面,在三教观转向上焦竑的影响则较为边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儒学转向是一个时代转变的大课题,并非取决于焦竑一人。也就是说,在明确焦竑占据明清儒学转向核心位置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他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并非决定性作用。
何光涛[6](2012)在《元明清屈原戏考论》文中研究指明屈原形象见诸戏曲,始自隋代水傀儡戏,其中的《屈原遇渔父》和《屈原沉泪罗水》是中国最早以屈原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作品。到了唐代,优人黄幡绰和高崔嵬也曾将屈原故事融入优戏之中,借以箴讽时政。到了元明清,以屈原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大盛。据笔者的统计,元明清三代以屈原为主角或配角的戏曲作品多达21种,它们是:元代:睢氏的《屈原投江》、吴氏的《屈原投江》、无名氏的《屈大夫江潭行吟》。明代:袁于令的《泪罗记》、吕天成的《双栖记》和《神女》、徐应乾的《泪罗》。清代:丁耀亢的《化人游》、郑瑜的《泪罗江》、尤侗的《读离骚》、张照的《正则成仙》和《渔家言乐》、张坚的《怀沙记》、汪柱的《采兰纫佩》、楚客的《离骚影》、静斋居士的《吊湘》、周乐清的《纫兰佩》、胡盍朋的《泪罗沙》、丁澎的《演骚》、顾彩的《楚辞谱》、朱瑞图的《秋兰佩》。它们是姜亮夫先生《楚辞书目五种》所谓的“绍骚”作品中的一种类型,些学者称它们为“屈原戏”。研究它们,不仅可以开拓楚辞学的研究领域,而且也可以开拓戏曲学的研究领域。本文拟采用文献为基础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专题研究。全本论文分为主体和附录两个部分。主体部分包括13个专题,分别对元明清21种屈原戏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论。1.《元代屈原戏考论》。元代3种屈原戏尽皆亡佚,古代一些文献对它们有所着录,但语焉不详,且互有差异。现在一些戏曲着作对它们也有所提及,但不够严谨,多带有臆测成分。本专题对它们的剧名、作者生平和剧情主旨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考论。2.《明代屈原戏考论》。明代4种屈原戏亦均已亡佚,本专题考证了袁于令创作《泪罗记》的真实性、创作原因以及该剧被烧毁的原因;分析了《神女》和《双栖记》的剧情以及《神女》的作者问题;考证了徐应乾的生平;分析了明代这4种屈原戏之间的关系。3.《丁耀亢及其<化人游>考论》。明末清初丁耀亢的杂剧《化人游》第五出以屈原为配角,写屈原沉江之后的事情。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丁耀亢的生平事迹和着述情况:考论了该剧的着录、版本、剧情、创作时间、剧名、本事、剧本体制和演出情况。4.《郑瑜及其<泪罗江>考论》。明末清初郑瑜的杂剧《汨罗江》以屈原为主角,写屈原死后升为水仙并和渔父吟唱《离骚》的事情。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通过梳理关于郑瑜的文献材料,对今人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商榷意见:也考论了《泪罗江》的着录、版本、剧情、创作时间等问题,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了该剧剧本和洪兴祖《楚辞补注》、陈第《屈宋古音义》、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江有诰《楚辞韵读》、王力《楚辞韵读》对《离骚》注音的异同。5.《尤侗及其<读离骚>考论》。明末清初尤侗的杂剧《读离骚》以屈原为主角,写屈原沉江、宋玉招魂事。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尤侗的生平事迹和着述情况:考论了该剧的着录、版本、剧名、剧情、创作原因、剧本体制和演出情况。6.《月令承应戏<正则成仙)和<渔家言乐>考论》。乾隆初年的月令承应戏《正则成仙》、《渔家言乐》以屈原为主角,共同叙写屈原升仙之后又返回人间的故事。这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首次考证出它们的作者是张照,还对它们被改编的情况、它们的剧情、剧本体制和演出情况进行了考论。7.《张坚及其<怀沙记>考论》。清代前期张坚的传奇《怀沙记》以屈原为主角,长达32出,是现存篇幅最长的屈原戏,写屈原生前之事和死后升仙之事。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地梳理了张坚的生平事迹和着述情况,并对该剧的着录、版本、剧情、创作原因、创作和刊刻时间、剧本对史料的运用、以骚入曲、演出情况和对后世戏曲的影响进行了考论。8.《汪柱及其<楚正则采兰纫佩)考论》。乾隆年间汪柱的杂剧《楚正则采兰纫佩》以屈原为主角,写《离骚》中“扈江篱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两句的来历。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汪柱的生平事迹和着述情况,并对该剧的着录、版本、剧情、创作原因、创作时间和演出情况进行了考论。9.《楚客及其(离骚影)考论》。乾隆年间楚客的杂剧《离骚影》以屈原为配角,写屈原死后被上帝封为“怀愍仙伯”,调查武陵一名女子投江自尽的原因,并最终使女子得到天帝的褒奖。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详细地考证了楚客的真实姓名、籍贯、生平及着述,并对该剧的着录、版本、剧本体制、本事、剧情以及它和笔记小说《烈女无名氏传》的关系进行了考论。10.《静斋居士及其(吊湘)考论》。嘉庆、道光年间静斋居士的杂剧《吊湘》以屈原为配角,写贾谊祭奠屈原的故事。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首次对静斋居士的姓名、籍里、生卒年考、生平及着述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对该剧的着录、版本、剧情、创作原因和创作时间进行了考论。11.《周乐清及其(纫兰佩)考论》。咸丰、道光年间周乐清的杂剧《纫兰佩》以屈原为主角,写屈原死后又重新复活、借赵国之兵为楚国报仇雪恨的事情。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地梳理了周乐清的生平事迹和着述情况,并对该剧的着录、版本、本事、剧情、创作原因、创作时间、剧本体制、演出情况进行了考论。12.《胡盍朋及其(泪罗沙)考论》。晚清胡盍朋的传奇《泪罗沙》以屈原为主角,共20出,写屈原死后又重新复活被顷襄王重用之事。此剧现存于世。本专题详细地考证了胡盍朋的生平事迹和着述情况,并对该剧的着录、版本、创作原因、创作过程、刊刻时间、本事、剧情、演出、和张坚《怀沙记》以及汤显祖《牡丹亭》的关系进行了考论。13.《清代三种亡佚屈原戏考论》。清代丁澎的《演骚》、顾彩的《楚辞谱》和朱瑞图的《秋兰佩》这三部屈原戏均已亡佚。本专题详细推考了《演骚》一剧的内容,考证了顾彩和朱瑞图的生平及着述。附录部分包括4个专题。《张坚年谱》和《杨宗岱年谱》是研究张坚和楚客(即杨宗岱)的附属成果。《隋代水傀儡(屈原遇渔父>和(屈原沉泪罗水)考论》考论了隋代以屈原为题材的两种水傀儡戏。《元明清散曲中的屈原和楚辞》将元明清三代散曲中以屈原及其楚辞为题材的作品全部摘录出来,以备学界察焉。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唐贤清[8](2003)在《朱子语类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汉语语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朱子语类》的副词为考察对象,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静态描写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共性研究与个性研究相结合,希望通过对它的副词系统及其源流演变做出调查分析,以尽可能多地了解近代汉语中新兴副词的形成过程及发展演变的历史,从而勾勒出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面貌和时代特色,为进一步研究整个汉语副词的发展准备必要的条件。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 通论:简要的对汉语副词的定义、副词的语用和语法功能、副词的基本性质与虚实归属、副词与相关词类的划界以及副词的分类等有关问题做了大体介绍,以表明我们对副词的基本看法。 第二章 本论:我们依次按照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状方式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的顺序,对《朱子语类》中的所有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对近代汉语新出现的副词一一做了探讨,对《朱子语类》的副词做了整体把握,对它们在整个汉语副词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有了清晰的认识。 第三章 分论:本章讨论了八个问题,第一节“煞”类副词对“太”、“忒”、“煞”、“太煞”、“忒煞”、“可煞”等副词在《朱子语类》中的运用及其产生与发展进行了考察,特别对“煞(杀)”作补语和“煞”运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做出了解释。第二节讨论了“大段”、“大故”在《朱子语类》中的运用及其产生与消亡的过程。第三节讨论的是“逐旋”、“旋旋”在《朱子语类》中的用法和它们的演变。第四节对《朱子语类》中的“尽”类双音副词(尽皆、尽行、尽底、尽数、尽情)的语法意义以及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五节以现代汉语作参照系,对“索性”在《朱子语类》中的语法意义与用法进行了考察,并对它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解释,还具体探讨了“索性”类副词在清代的使用情况。第六节对《朱子语类》中的重叠副词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然后从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第七节对《朱子语类》中的同素异序副词进行了逐个考察,并分析了它们产生和词序确定的原因。第八节就《朱子语类》中副词“真个”的运用做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真个”所构成副体结构的主要类型、语义表达功能、句法功能以及修饰体词的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 第四章 附论:这里主要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从“参差”来探讨汉语副词的形成,着重分析了副词“参差”产生的原因。二是从“渐”类副词的演变来看汉语副词的稳定与发展。这都是希望通过对个别副词的历时考察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任淑宁[9](2014)在《明刊徽池雅调散出选本用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存明代戏曲散出选本较多,后人曾对它们进行整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王秋桂主编的《善本戏曲丛刊》,它收录旁杂,有散出戏曲,也有曲谱等。特点是以声腔来命名,有两大主要声腔:徽池雅调和昆腔。但是徽池雅调系列的散出选本保存较好的仅有七部:《乐府菁华》、《玉谷新簧》、《摘锦奇音》、《词林一枝》、《大明春》、《徽池雅调》和《尧天乐》。本文将以此为研究对象,尝试将声腔剧种与语言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讨论语言学和戏曲学方面的一些相关问题。戏曲用韵反映了当时的口语状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明代汉语口语语音状况,进而了解近代汉语的发展。同时从戏曲的角度可以了解声腔的传播状况。徽池雅调散出选本用韵情况较为复杂,以《中原音韵》作为检韵参考,通过系联归纳,选本用韵可分为16部,与《中原音韵》的韵部格局基本相同,其中阴声韵9部:齐微部、支思部、鱼模部、家麻部、萧豪部、歌戈部、尤侯部、皆来部、车遮部;阳声韵7部:先桓部、先廉部、监咸部、寒山部、江阳部、庚文部、东钟部。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支思、齐微、鱼模混押;歌戈、家麻混押;齐微、皆来混押;庚青、真文、侵寻混押;先天、廉纤、寒山、桓欢、监咸混押。韵部混押的原因有三个方面,语音方面有韵部音的相近、闭口韵[-m]尾韵消失、入声的分化、方音的影响、个别字的语音变化而在韵书中未能体现;选本在传播过程中对曲文的更改;还和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有关。徽池雅调虽属于南曲,但入声独立用韵较少,正在分化,派入平上去中。选本戏曲的入派三声,与北曲的“入派三声”不同,没有明确的规律。结合选本用韵与现代相关方言,入声韵尾的消变情况是[p]尾最先向[t]尾合并。徽池雅调虽属于南曲,但是不遵循《洪武正韵》,“南遵《洪武》”不是讨论的曲韵,而是就曲白的字音而言的。明末不管是南曲还是北曲,在用韵方面基本遵循的是《中原音韵》,但南曲和北曲的用韵也不完全相同。总体上南曲用韵较为旁杂,而北曲杂韵较少。南北曲均先天、寒山、桓欢混押,均或多或少地保留闭口韵,均入派三声,但北曲入声韵已不能独立,与阴声韵通押,南曲中仍有少量的入声单押。支思、鱼模、齐微通押,庚青、真文、侵寻通押都很普遍。在南曲内部,徽池雅调与昆腔整体上用韵混乱,入声都有单押的情况,闭口韵正在消失,也都具有南曲用韵的一些共同特征:支思、齐微、鱼模通押,真文、庚青、侵寻通押,寒山、先天、桓欢通押,歌戈和家麻通押,皆来和齐微通押。但徽池雅调用韵比昆腔用韵更为复杂,犯韵较多;韵部构成也不同,徽池雅调中已无独立的桓欢韵、廉纤韵,均叶入其它韵部中,而昆腔这两韵仍独立;徽池雅调中有较多的江阳韵和先天、寒山、桓欢通押,在昆腔剧本中较少。虽然南北曲以及南曲内部不同声腔之间用韵不同,但是差异不大,表明明代官话是存在的,但是不是以南京音为标准,很有可能是以北京音为标准。戏曲宫调声情说由来已久,目前对此争议较多,我们认为宫调声情说是存在的,选本宫调用韵可以体现曲情,但是用韵与宫调一样,与声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而没有绝对必然的对应关系。一般用萧豪韵表示富贵缠绵,江阳韵表示惆怅雄壮,齐微韵一般表示感伤叹悲,家麻韵表示旖旎妩媚,庚青韵表示凄怆怨幕。关于青阳腔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在弋阳腔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人认为是在余姚腔的基础上产生的。从用韵方面来说,徽池雅调用韵虽以《中原音韵》为基础,但与吴语、徽语、赣语、江淮官话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中与吴语和徽语的相似度最高。即,青阳腔与余姚腔的关系较大,与弋阳腔的关系较小。因为余姚与皖南同属于吴语区,语音相同或相近,更有利于余姚腔在青阳等地的传播,这样在余姚腔的影响下产生了青阳腔。
蒋宸[10](2014)在《清人笔记中戏曲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文人笔记卷帙浩繁,其中不少均载录有与戏曲相关的文献、史料等内容。这些笔记,在撰述方法上,既有对前代笔记的继承与传衍,也有熏染了浓郁的清人治学风气的独属于清代笔记的时代特色。其中的戏曲文献史料展现出既不同于前人笔记着述,也不同于诗歌等其他载体形式所保存戏曲史料的独有特点。清人笔记中的戏曲文献史料,较之前代笔记中的相关内容更加宏博、严谨,比之诗歌等其他载体形式所载录的戏曲史料则更加征实、可信,在清代戏曲史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职此之故,本文不揣谫陋,从与前代笔记内容的异同比较、笔记中戏曲文献考辨与清代学风、笔记中的曲学文献遗存、戏曲活动以及伶人史料等五个方面试作研在与前代笔记的异同方面,清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在载录内容及撰述方法上均表现出对前代的因循与革变。扬弃中有承守,传衍中有嬗蜕。在承袭了前人相同及相近主题内容的撰着意识与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并不局囿于前人早己约定俗成的研究方法,而是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的学风特色,在笔记及戏曲史料的撰述中展现出自己所独有的风貌。既保留了大量可贵的戏曲史料与考辨论说,同时也推进了笔记撰述方法上的发展与进步,为后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治学经验。清人笔记中的戏曲文献考辨内容,是载述在笔记中的戏曲文献史料里最有别于前代文献,也最为具有时代风貌的一部分内容。由于受到清代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下治学风气的影响,清儒研治经史的考据学风牵引着文人的治学兴趣,并通过笔记撰着渗透到文人笔记中,影响及其中关涉戏曲的部分,从而使得清人笔记中出现了前人笔记从未出现过的专门针对戏曲与戏曲史问题的深入探索与考辨。在清人笔记关涉戏曲文献考辨的内容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大量征引文献用以证明己说的类比、博证的研究方法,与清儒研治经学、史学、文字训诂学等专门学问所采用的方法如出一辙,讲究“一字之证,博及万卷”,“旁及九流百家”,“于书无所不窥”,这些都典型地证明了清人笔记中的戏曲文献考辨与清儒治学精神、学风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清人笔记中对戏曲文献的考辨与载录,并非二三百年间一成不变的墨守,而是在不同时期的清人治学风气的影响与推动下,表现出同中有异的差异性特征。清人笔记中的曲学文献遗存,主要包括戏曲研究文献辨订、曲家探补、曲目钩沉等几部分内容。文章通过各层面的探讨、研析,认为这些史料文献既具有一般文人笔记信笔记载、猎异好奇的撰作特点,与表现作者见闻博洽的载录心理关系密切,同时也受到清人“列举古书,博采证据”,“旁搜曲证”的学风影响。在笔记记载中不自觉的以纸本文献记载为载录基础,穷索始末,因此其笔记撰着依然表现出“论从史出”的基本面貌。这既是清人笔记区别于前人的特色所在,也反映出了清代文人在面对类似考证的问题时,即使没有明确的意识去进行考证,往往也在不自觉间贯彻了注重文献证据的学术惯性。清人笔记中的戏曲活动史料,在清人笔记所载录的戏曲史料中是分布范阈最广,牵涉层面也最为复杂的一类。这类史料,零散分布在笔记、诗文、书札、方志等各类文献着述中,其中尤以笔记所载最多。由于笔记以叙述为主的特征以及兼备众体的成书风格,所记之事与作者生活最为贴近,也最为集中、客观的反映出史实原貌(诗歌等韵文体所载述的戏曲史料,由于修饰、用典等因素,往往是在实情基础上的夸大与变形)。因此,借助清人笔记中所载录的戏曲活动的史料,可以有助于我们较为真实、细致的了解清代戏曲活动发生发展的本来面目,并进而对清代戏曲活动的环境背景、审美取向、观念冲撞、意趣引导等深层文化机制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较为深刻的理解清代戏曲活动的发展轨迹。清人笔记中的伶人史料,从生存环境、人际交往、艺术品貌、精神风貌等各个层面反映出了清代(特别是晚清)伶人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变化以及与文人群体的互动交往,并由此引发的处世态度、艺术品貌与精神风貌等相关方面的表现与转变。由于多为文人所录,因而在史料、事件的记述上多以自己的兴趣为标准来拣择,在对伶人的品藻中,也包含有文人自身的感情色彩。因而,清代文人笔记中所载述的伶人史料,仅是整个清代伶人全部的冰山一角,大多数普通伶人都未能获得机会流传于后世,我们今天研究所依据的这些史料,在一定层面上来说,实则甚为偏颇。不过,虽然不够全面,这类史料却是将其中最为精要、最具特点的伶人资料提炼了出来,从这一点来说,清人笔记中的这部分伶人史料实是我们今天研究清代伶人与戏曲等相关问题时最具可信度的资料来源。总的说来,清人笔记中的戏曲文献史料,并非单纯的文献载录,而是与前代传统的承续、当代学风的影响、文人游戏笔墨的兴味、社会风气的促成等诸多外在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复合性的文化现象,涉及戏曲文献、戏曲表演、戏曲审美等各个层面,其分布情况亦极为零散、复杂。这些吉光片羽的记录,为我们今天的戏曲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来源,然而要深入探究、解读清人笔记中所蕴藏的戏曲文献史料,则需要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入手,方能充分发掘其内里所蕴藏的各个层面的学术信息。
二、《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论文提纲范文)
(3)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戏曲理论与考据学渊源 |
第一节 清代考据学概说 |
一 清代考据学史简溯 |
二 义理与经世之辨 |
三 清代考据学之学术特征 |
第二节 清代考据学渗入曲论的历史原委与学理缘由 |
一 历史原委 |
二 学理缘由 |
第三节 考据学语境下戏曲理论之历史演变 |
一 明代以前相关戏曲考据 |
二 明代戏曲理论中考据方法的出现 |
三 清代戏曲理论的变化 |
第二章 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曲论特征 |
第一节 以曲为经:六经与戏曲关系的解读 |
一 诗教观下清代戏曲理论变化 |
二 “今之乐犹古之乐” |
三 “义则《春秋》” |
四 “变化也似乎《易》” |
第二节 以曲为史与以史为曲:曲事与史事关系的解读 |
一 从“诗史”观到“曲史”观 |
二 戏曲叙事“虚实论” |
三 曲史互证的曲学研究倾向 |
第三节 以礼代理与以礼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重释 |
一 “以礼代理”学术思想由来 |
二 从“发乎性情止乎义理”到“发乎情止乎礼义” |
第三章 清前期戏曲理论中的考据学倾向 |
第一节 考据学萌芽时期“集成”戏曲理论之时代特征 |
一 金圣叹与《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
二 李渔与《闲情偶寄》 |
第二节 毛奇龄:曲学考据之先导 |
一 通达的戏曲观 |
二 考据学与曲学之贯通 |
第三节 毛先舒:正统学者曲论倾向之代表 |
一 曲韵与古音学研究之贯通 |
二 诗学理论与戏曲理论之贯通 |
三 史学与戏曲关系之辨 |
第四节 孔尚任:以曲为史之典范 |
一 以曲为史的创作动因 |
二 经史之学与传奇之道的融汇 |
三 以着史之法着传奇 |
第五节 《传奇汇考》:戏曲本事考据集大成者 |
一 《传奇汇考》之整理概况 |
二 来集之与《传奇汇考》 |
三 《传奇汇考》之考据学特征 |
第四章 清中期戏曲理论中的考据学风尚 |
第一节 音韵学的繁荣与戏曲理论之变化 |
一 以《韵学骊珠》为代表的曲韵着作 |
二 徐大椿与《乐府传声》 |
第二节 李调元:考据学与曲话的历史嬗变 |
一 曲话文体的定义 |
二 李调元考据之特点与“二话”得失 |
三 融汇诸家,铸为新论 |
第三节 凌廷堪:礼乐思想主导下的曲论探索 |
一 《燕乐考原》之戏曲音律研究 |
二 《论曲绝句三十二首》 |
第四节 焦循:考据学家曲论研究之典范 |
一 考据中的戏剧学 |
二 易学思想主导下的戏曲理论 |
【附录】 金德瑛《观剧绝句》及其影响 |
第五章 清晚期戏曲理论中考据学传统与革新 |
第一节 梁章钜与平步青:笔记中的戏曲考据的深化与局限 |
一 梁章钜与其戏曲考据 |
二 平步青与其戏曲考据 |
第二节 梁廷枏与杨恩寿:考据学与曲话之总结 |
一 梁廷枏与《藤花亭曲话》 |
二 杨恩寿与《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 |
第三节 姚燮:以考据学为传统曲论之大成者 |
一 考据学与《今乐考证》之编着特征 |
二 《缘起》与综合艺术论 |
第四节 王国维:考据学与戏曲理论的转型 |
一 去儒家之“是”及“纯学术”研究 |
二 中西之学,各取其长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发 |
致谢 |
附件 |
(4)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现状及方法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二 相关概念的内涵 |
(一)明清之际 |
(二)名教爱情剧 |
(三)名教爱情剧剧目 |
第一章 名教爱情剧之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名教爱情剧之特征 |
一 、有助教化之创作宗旨 |
二 、婚宦并重之人生追求 |
三 、才子佳人、妻妾俱全之婚姻模式 |
四 、翰苑风流之科举梦想 |
五 、与史相近之现实描写 |
六 、活用经典之调笑语言 |
第二节 名教爱情剧之影响 |
第二章 封建闺范与名教爱情剧之妻子形象 |
第一节 闺范书籍及基本要求 |
一 、闺范书籍 |
二 、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四德与妻子形象 |
一 、妇德 |
二 、妇言 |
三 、妇容 |
四 、妇工 |
第三章 妾、妻妾关系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出身低微、风流轻佻之庶妾形象 |
一 、身份低贱之家庭定位 |
二 、基本出身:娼妓与丫鬟 |
三 、妾之人格修养 |
第二节 妻妾之辨及其安排原则 |
一 、妻妾地位之辨 |
二 、妻妾身份安排原则 |
第四章 父母、科举与名教爱情剧婚姻之关系 |
第一节 父母对男女婚姻之影响 |
一 、儿女婚姻之关怀者 |
二 、儿女婚姻之决定者 |
三 、婚姻违礼之惩罚者 |
四 、允许儿女自行择配 |
第二节 科举对婚姻之影响 |
第三节 不守妇道行为之惩罚 |
一 、嫉妒行为之惩罚 |
二 、失节行为之惩罚 |
第五章 明清科举制度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乡会试制度在剧中之反映 |
一 、乡会试资格 |
二 、考官身份及回避 |
三 、考场制度 |
四 、考试百态 |
五 、考试题型与写作格式 |
六 、判卷制度 |
第二节 院试、殿试等制度在剧中之反映 |
一 、院试阶段 |
二 、殿试阶段 |
三 、其他科举制度 |
第六章 科举百态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考试不公现象及原因 |
一 、特权者之干涉 |
二 、考场作弊 |
三 、科举作弊处罚 |
第二节 人情冷暖之世俗百态 |
一 、冷落讽刺 |
二 、逢迎巴结 |
第三节 科举名士与名教爱情剧 |
一 、名士条件 |
二 、名士批判 |
第四节 科举八股批判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七章 明清翰林、科道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翰林对名教爱情剧之影响 |
一 、翰林与内阁之关系 |
二 、翰林与师生之关系 |
三 、翰林作诗与诗词传情 |
四 、翰林貌选与才子佳人 |
第二节 科道与名教爱情剧之关系 |
第八章 明清之际政治、世风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时政大事与名教爱情剧 |
一 、民族战争 |
二 、农民起义 |
三 、政治斗争 |
四 、时政描写之作用 |
第二节 丰富多彩之社会画卷 |
一 、政治军事之腐败 |
二 、光怪陆离之特殊人群 |
第九章 时代文学风气与名教爱情剧 |
第一节 诗文与戏曲关联之条件 |
一 、诗曲同源观念 |
二 、剧中论诗观点 |
三 、诗人与剧作家 |
第二节 时代文学风气影响戏曲之表现 |
一 、由偏胜到融合之创作原则 |
二 、重视名教之内容要求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5)焦竑与明清儒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章 焦竑的良知学 |
第一节 焦竑论良知 |
第二节 焦竑论性 |
第三节 焦竑论情 |
第二章 焦竑的考据学 |
第一节 字的考据 |
第二节 书的考据 |
第三节 考据学的智识化态度 |
第三章 焦竑的三教观 |
第一节 智识化的三教观 |
第二节 三教观与生死问题 |
第三节 三教观的定位 |
第四章 焦竑与明代思潮 |
第一节 明中晚期的南京 |
第二节 焦竑与明代义理学 |
第三节 焦竑与明代考据学 |
第四节 焦竑与明代三教观 |
第五章 焦竑与清代学术 |
第一节 清前中期的状况 |
第二节 焦竑与清代考据学 |
第三节 焦竑与清代义理学 |
第四节 焦竑与清代三教观 |
第六章 焦竑与明清儒学转向 |
第一节 焦竑与明清义理学转向 |
第二节 焦竑与明清考据学转向 |
第三节 焦竑与明清三教观转向 |
第四节 焦竑与明清儒学转向综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元明清屈原戏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屈原戏所涉及的作品及其研究意义 |
二 屈原戏研究情况阐述 |
三 关于本文的相关说明 |
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元代屈原戏考论 |
一 睢氏《楚大夫屈原投江》 |
二 吴氏《楚大夫屈原投江》 |
三 无名氏《屈大夫江潭行吟》 |
明代屈原戏考论 |
一 袁于令的《汨罗记》 |
二 吕天成的《神女》、《双栖》 |
三 徐应乾的《泪罗》 |
四 以上四剧之间的关系 |
清代屈原戏考论 |
一 丁耀亢及其《化人游》考论 |
(一) 丁耀亢生平及着述 |
(二) 《化人游》的相关问题 |
二 郑瑜及其《泪罗江》考论 |
(一) 郑瑜生平及着述献疑 |
(二) 《泪罗江》的相关问题 |
三 尤侗及其《读离骚》考论 |
(一) 尤侗生平及着述 |
(二) 《读离骚》的相关问题 |
四 月令承应戏《正则成仙》和《渔家言乐》考论 |
(一) 作者考 |
(二) 两剧被改编的情况 |
(三) 剧情、剧本体制 |
(四) 演出情况 |
五 张坚及其《怀沙记》考论 |
(一) 张坚生平及着述 |
(二) 《怀沙记》的相关问题 |
六 汪柱及其《楚正则采兰纫佩》考论 |
(一) 汪柱生平及着述 |
(二) 《楚正则采兰纫佩》的相关问题 |
七 楚客及其《离骚影》考论 |
(一) 作者生平、着述 |
(二) 《离骚影》的相关问题 |
八 静斋居士及其《吊湘》考论 |
(一) 作者生平及着述 |
(二) 《吊湘》的相关问题 |
九 周乐清及其《屈大夫魂返泪罗江》考论 |
(一) 周乐清的生卒年、名号、生平和着述 |
(二) 《屈大夫魂返汨罗江》的相关问题 |
十 胡盍朋及其《泪罗沙》考论 |
(一) 胡盍朋生平及着述 |
(二) 《泪罗沙》的相关问题 |
十一 清代三种亡佚屈原戏考论 |
(一) 丁澎及其《演骚》 |
(二) 顾彩及其《楚辞谱》 |
(三) 朱瑞图及其《秋兰佩》 |
附录 |
一 张坚年谱 |
二 杨宗岱年谱 |
三 隋代水傀儡《屈原遇渔父》和《屈原沉泪罗水》考论 |
四 元明清散曲中的屈原和楚辞 |
(一) 元代散曲中的屈原和楚辞 |
(二) 明代散曲中的屈原和楚辞 |
(三) 清代散曲中的屈原和楚辞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朱子语类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汉语副词研究的现状 |
二、 语料选择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通论 |
第一节 副词的定义 |
第二节 汉语副词的语用、语法功能 |
第三节 副词的基本性质与虚实归属 |
第四节 副词与相关词类的划界 |
第五节 副词的分类 |
第二章 本论 |
第一节 程度副词 |
第二节 范围副词 |
第三节 时间副词 |
第四节 情状方式副词 |
第五节 否定副词 |
第六节 语气副词 |
第三章 分论 |
第一节 “煞”类副词 |
第二节 大段、大故 |
第三节 逐旋、旋旋 |
第四节 “尽”类双音副词 |
第五节 “索性”类副词 |
第六节 《朱子语类》中的重叠副词 |
第七节 《朱子语类》中的同素异序副词 |
第八节 《朱子语类》副词“真个”的运用及其构成的副体结构 |
第四章 附论 |
第一节 从“参差”看汉语副词的形成 |
第二节 从“渐”类副词的演变看汉语副词的稳定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9)明刊徽池雅调散出选本用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明刊散出选本概况 |
1.2 曲韵研究回顾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戏曲方面 |
1.3.2 校勘方面 |
1.3.3 语言学方面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比较法 |
1.4.2 文献法 |
1.4.3 比较法 |
1.4.4 统计法 |
1.5 研究的几点说明 |
1.5.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5.2 归纳韵脚的原则 |
2 选本用韵概况 |
2.1 韵部使用多寡不同 |
2.2 用韵方式多样 |
3 选本阴声韵部研究 |
3.1 支思韵 |
3.1.1 支思韵字的来源 |
3.1.2 支思韵的用韵情况 |
3.2 齐微韵 |
3.2.1 齐微韵字的来源 |
3.2.2 齐微韵的用韵情况 |
3.3 鱼模韵 |
3.3.1 鱼模韵字的来源 |
3.3.2 鱼模韵的用韵情况 |
3.4 皆来韵 |
3.4.1 皆来韵字的来源 |
3.4.2 皆来韵的用韵情况 |
3.5 萧豪韵 |
3.5.1 萧豪韵字的来源 |
3.5.2 萧豪韵的用韵情况 |
3.6 歌戈韵 |
3.6.1 歌戈韵字的来源 |
3.6.2 歌戈韵的用韵情况 |
3.7 家麻韵 |
3.7.1 家麻韵字的来源 |
3.7.2 家麻韵的用韵情况 |
3.8 车遮韵 |
3.8.1 车遮韵字的来源 |
3.8.2 车遮韵的用韵情况 |
3.9 尤侯韵 |
3.9.1 尤侯韵字的来源 |
3.9.2 尤侯韵的用韵情况 |
4 选本阳声韵部研究 |
4.1 东钟韵 |
4.1.1 东钟韵字的来源 |
4.1.2 东钟韵的用韵情况 |
4.2 江阳韵 |
4.2.1 江阳韵字的来源 |
4.2.2 江阳韵的用韵情况 |
4.3 真文韵 |
4.3.1 真文韵字的来源 |
4.3.2 真文韵的用韵情况 |
4.4 寒山韵 |
4.4.1 寒山韵字的来源 |
4.4.2 寒山韵的用韵情况 |
4.5 先天韵 |
4.5.1 先天韵字的来源 |
4.5.2 先天韵的用韵情况 |
4.6 庚青韵 |
4.6.1 庚青韵字的来源 |
4.6.2 庚青韵的用韵情况 |
4.7 侵寻韵 |
4.7.1 侵寻韵字的来源 |
4.7.2 侵寻韵的用韵情况 |
4.8 监咸韵 |
4.8.1 监咸韵字的来源 |
4.8.2 监咸韵的用韵情况 |
5 选本入声韵部研究 |
5.1 选本入声韵字收录情况 |
5.2 选本入声韵的用韵 |
5.3 入声韵尾的消变轨迹 |
5.4 入派三声 |
5.5 选本韵部构拟 |
6 选本用韵成因探析 |
6.1 《中原音韵》——南曲用韵的无奈选择 |
6.1.1 《中原音韵》的普适性 |
6.1.2 《洪武正韵》的局限性 |
6.1.3 南曲的宗韵之争 |
6.2 失韵原因分析 |
6.2.1 失韵总体情况 |
6.2.2 语音因素 |
6.2.3 汤沈之争 |
6.2.4 戏曲的传播 |
7 徽池雅调与北曲、昆腔的用韵比较研究 |
7.1 徽池雅调与北曲用韵比较研究 |
7.1.1 明代南北曲的创作情况 |
7.1.2 徽池雅调与北曲用韵比较 |
7.1.3 徽池雅调用韵与北曲用韵的比较分析 |
7.2 徽池雅调散出选本与昆腔的用韵比较 |
7.2.1 明末南曲现状 |
7.2.2 徽池雅调与昆腔用韵比较 |
7.2.3 徽池雅调与昆腔用韵比较结果分析 |
7.3 选本用韵与明代语音 |
7.3.1 明代官话标准音的研究现状 |
7.3.2 曲音与明代官话标准音 |
8 选本用韵与宫调 |
8.1 宫调声情说 |
8.2 用韵与宫调的关系 |
8.2.1 前人研究成果 |
8.2.2 宫调与用韵关系 |
9 选本用韵与青阳腔的起源 |
9.1 青阳腔起源的几种说法 |
9.2 选本用韵与方音 |
9.3 青阳腔的起源 |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
(10)清人笔记中戏曲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人笔记与戏曲史料论略 |
(一) 清人笔记的发展轨迹 |
(二) 清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分布 |
(三) 清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类别 |
二、本论题的研究范阈 |
(一) 研究价值与开拓空间 |
(二) 研究重难点与各章主旨 |
第一章 清人笔记中戏曲史料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精神传承:志在存史的文献蒐辑 |
第二节 表象承衍:随兴而行的笔记载述 |
第三节 方法嬗蜕:博引旁征的学术辨章 |
第二章 戏曲文献考辨与清代学风 |
第一节 清代学风对文人笔记的渗透 |
第二节 考信征实的戏曲文献辨章与清人学风影响 |
第三节 戏曲文献载录与清代学风变迁 |
第三章 曲学文献遗存与笔记撰述 |
第一节 戏曲研究文献与清人笔记着述习惯 |
第二节 清人笔记中的曲家探补 |
第三节 钩沉曲目与文人笔墨游戏 |
第四节 清人笔记中曲学文献认误举隅 |
第四章 戏曲活动与世风演进 |
第一节 戏曲活动与清代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戏曲活动与观众社会分层 |
第三节 戏曲活动与文人雅趣 |
第四节 戏曲活动与市民趣味 |
第五章 伶人境遇与文士风流 |
第一节 伶人生存环境与清代世风的颓变 |
第二节 伶人处世态度及其与文人群体的互动 |
第三节 文人笔记品鉴下的清代伶人艺术品貌 |
第四节 伶人的精神风貌及其与士人意志的离合 |
结语 |
附录: 清人笔记中戏曲文献史料选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与获得的荣誉 |
后记 |
四、《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J]. 王雪樵. 运城高专学报, 1992(03)
- [2]《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J]. 王雪樵. 文献, 1991(04)
- [3]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D]. 石芳. 上海戏剧学院, 2016(02)
- [4]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D]. 崔武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8)
- [5]焦竑与明清儒学研究[D]. 代玉民. 南京大学, 2018(04)
- [6]元明清屈原戏考论[D]. 何光涛.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1)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 唐贤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4)
- [9]明刊徽池雅调散出选本用韵研究[D]. 任淑宁.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10]清人笔记中戏曲文献史料研究[D]. 蒋宸. 南京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