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论文文献综述)
谢强,郭世明,张嵩图,刘艺祥,王庆敏[1](2021)在《章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章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科62例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章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32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的Neer评分、骨折愈合后6个月的Neer评分、并发症。结果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稍短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组Neer评分低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表现在功能、运动范围、解剖均低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P<0.01或P<0.05);骨折愈合后6个月两组患者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在骨折愈合时的肩关节活动功能和能力方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但在骨折愈合后6个月,章氏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恢复肩关节功能方面,疗效差异不大,均可满足老年患者的治疗需求,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佳的选择。
田亚良[2](2021)在《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指上臂肱骨与肩关节盂相邻一端的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折的5.03%,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为60岁以上成年人。伴随全球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肱骨近端骨折在高龄人群中的发生率也逐年显着攀升。目前尚无统一指南明确指示某种方案为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金标准”。有文献报道称约4/5的肱骨近端骨折均可采用保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保守疗法主要有三角巾悬吊、石膏外固定、小夹板外固定、甩肩疗法和肩胸绷带疗法等。其中小夹板疗法是上世纪50-70年代以方先之、尚天裕为代表的前辈们在继承传统中医骨伤科疗法的基础上研发和推广应用的以柳木板、绷带和纸压垫为组合来固定骨折的一套系统疗法,是中西医结合治骨折的智慧结晶,深受国内外同行认可。小夹板疗法中夹板原材料便宜、取材方便,且针对肢体不同部位的骨折有不同类型的夹板设计,这使得小夹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简单、方便、有效、价廉等特点。但有些部位骨折固定时所使用的小夹板在临床应用中不尽人意,比如肱骨近端骨折所使用的肱骨小夹板常出现菱形结易变形、绑带固定易松散、板与板间易横向移位和纵向滑动等现象。我院程灏主任医师在保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方面颇有心得,并对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所使用的传统小夹板添加新元素,发明了新型小夹板(专利号:ZL201320216756.0)。经过“正骨手法配合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的课题验证(2014年首都特色项目,课题编号:Z141107002514093),新型小夹板能够解决传统小夹板使用中的部分问题,扩大了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适用范围且疗效显着。手法整复也称手法复位,是指术者单独或在助手协助下通过拔伸收展、端提摇摆等正骨手法将错位的骨折断端整复至对位对线满意乃至接近解剖复位的过程,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中国古代医家在对骨折的治疗中就意识到手法整复对骨折治疗的重要性,并根据不同骨折类型提出相应的整复手法。清代吴谦等精研历代骨伤手法,在御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总结性地提出了正骨八法,即摸、端、接、推、提、拿、按、摩,并系统描述了操作步骤。上世纪50年代末,方先之、尚天裕等前辈汇集中医骨伤各家优势,在中西医结合治骨折方面不断探索,逐渐开辟一套以内因为主导、以手法整复为特点、以小夹板固定和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新疗法。在骨折整复方法上,前辈们总结出手摸心会、屈伸收展、拔伸牵引、成角折顶、夹挤分骨等十大正骨手法。这些整复手法对现今中医骨伤科临床保守治骨折仍有重大指导意义。肱骨近端骨折的整复手法就是对手摸心会、拔伸牵引等十大正骨手法的灵活运用。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传统方法是根据患者肩关节X线片上骨折移位程度,先以手法整复骨折端移位,再以小夹板外固定患肢。但在使用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我们发现有半数以上的老年患者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中重度骨质疏松等全身性内科疾病或畏惧整复时的疼痛不适合或不接受手法整复。对此情况,我们只能在未行手法整复情况下直接给予患者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后期随访发现,这部分患者中绝大部分人也能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这种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研究目的收集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未手法整复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手法整复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对照研究方案,据研究结果探讨两组在肩关节功能和影像学的差异。研究方法以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是否接受手法整复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初步分为未手法整复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以下称未手法整复组)和手法整复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以下称手法整复组)。组间采取异体配对设计确保基线资料的均衡性(P>0.05)。首先收集汇总接受新型小夹板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外观照、肩关节X线片、肩关节功能评分表等资料。对两组患者依次按骨折类型(Neer分型和中医分类)、年龄、性别这3个基础条件进行1:1配对。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样本量估算结果,最终选出符合本次研究的30对(60例)患者。其中NeerⅢ型骨折36例,NeerⅣ型骨折22例,NeerV型骨折2例。每例患者均随访至治疗后第12周。汇总两组患者复查期间的肩关节X线片和末次随访填写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等相关资料,对两组患者影像学评估和肩关节功能评价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研究结果治疗后第12周时,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如下:在疼痛评分上,未手法整复组为27.67±3.14,手法整复组为28.17±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上,未手法整复组为15.37±3.05,手法整复组为16.00± 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力评分上,未手法整复组为4.50±0.51,手法整复组为4.63±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上,未手法整复组为28.93±6.31,手法整复组为31.13±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形态评分上,未手法整复组为4.83±0.38,手法整复组为4.87±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评分上,未手法整复组为81.30±10.00,手法整复组为84.80±4.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前后比较时,未手法整复组治疗前后轴心距(肩关节正位X线片上肱骨干轴线到肱骨解剖颈中点的距离,单位:mm)分别为6.84±2.22和5.8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散距离(肩关节侧位X线片上肱骨干轴线与肱骨近端前后侧缘相切的两平行线的距离,单位:mm)分别为46.55±6.36和45.7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整复组治疗前后轴心距分别为6.76±1.51和5.30±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散距离分别为46.16±5.74和45.95±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治疗前未手法整复组和手法整复组的轴心距分别为6.84±2.22和6.76±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未手法整复组和手法整复组的离散距离分别为46.55±6.36和46.16±5.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未手法整复组和手法整复组的轴心距分别为5.81±1.03和5.30±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未手法整复组和手法整复组的离散距离分别为45.70±5.04和45.95±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第12周时,未手法整复组影像学评价虽不及手法整复组,但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所以我们认为临床上对于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中重度骨质疏松等全身性内科疾病或畏惧整复时的疼痛而不适合或不接受手法整复患者在未手法整复的情况下直接使用新型小夹板治疗也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未手法整复组第12周的影像学评价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所以我们认为小夹板作为一种弹性固定方式,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能够对骨折端起到一定的慢性复位作用。
向明[3](2021)在《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为壮筋续骨汤促进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住院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且符合纳入标准、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术后常规治疗+康复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筋续骨汤。随访时间为12周,采用临床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评定,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上述相关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各随访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试验组在术后2周、术后4周、术后8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周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VAS评分方面: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临床愈合时间方面:在随访中评定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试验组临床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临床疗效方面:术后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试验组治愈25例,好转5例,未愈0例;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3例,未愈0例,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确切,相比常规术后处理更具优势,能更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运用推广。
孔佳俊[4](2021)在《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吴门医派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的不同,评价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09月至2021年01月苏州市中医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例,将筛选查出来的患者分成27例治疗组和23例对照组,记录收集两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骨折复位优良标准、临床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等变化,应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进行的50例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回访,随访间期在1~14月,平均13个月。具体观察结果如下:(1)治疗后骨折断端复位情况评估:治疗后,LPHP内固定组优于手法复位组(P=0.031<0.05);(2)治疗后骨折患肢疼痛情况评估:治疗后,手法复位组优于LPHP内固定组(P=0.017<0.05);(3)医治后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评估:手法复位组优于LPHP内固定组(P=0.033<0.05);(4)总体疗效: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未见明显不同,统计学无意义,但手法复位组与LPHP内固定组优良率分别是85.19%与82.61%,故手法复位组总体上较LPHP内固定组疗效好。论断:对于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均可以起到缓解术后疼痛、保证骨折断端愈合、恢复肱骨近端功能的作用,而吴门医派手法能够巧妙矫正骨折端的成角、重叠移位,达到解剖复位,塑形夹板固定临床又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因此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刘炎[5](2020)在《腓骨支撑联合锁定钢板在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手术的病人数也在增长。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经过数十年更新迭代发展,在治疗此类骨折优势明显,应用广泛。对于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单独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常伴随着高失败率,如内翻畸形,螺钉切出、和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其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腓骨支撑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是治疗内侧柱缺失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拟采取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另外,临床上对于植入腓骨在髓腔的最佳位置仍均存在较大的争议,且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将肱骨髓腔划分为5个区域,探讨腓骨在髓腔不同位置下联合锁定钢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一)临床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骨科采用腓骨支撑联合锁定钢板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26例患者资料。男8例,女18例;年龄为65-90岁,平均年龄74.8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致伤原因:跌倒伤18例,交通伤8例。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肱骨颈干角及肱骨头高度的变化。(二)三维有限元分析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取骨质疏松肱骨近端CT数据,按照肱骨解剖颈下5mm截骨,建立肱骨近端内侧柱缺失型骨折模型。以髓腔中心为原点,将髓腔内的位置分为中心、前内侧、前外侧、后内侧、后外侧5个位置,并将腓骨置于髓腔中心命名为F-C组,腓骨置于髓腔前内侧命名为F-AM组,腓骨置于髓腔前外侧命名为F-AL组,腓骨置于髓腔后内侧命名为F-PM组,腓骨置于髓腔后外侧命名为F-PL组。将5组内固定模型按照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对模型进行赋值、划分网格、设定边界及载荷,模拟间接暴力状态下不同内固定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一)临床研究手术时间平均为(89.5 ± 44.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9.5 mL(60-400 mL);2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1个月(12-26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Neer’s评分系统评定患肩功能评分:优5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为84.6%。随访期间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异体骨排斥、再次骨折等并发症,复查X线片,其中1例于术后3周时发生内翻及螺钉穿出,其余无肩关节脱位、肱骨头坏死、肱骨头内翻及塌陷。颈干角术前平均为106.0°±7.30,术后第1次摄片时颈干角为136.4°±5.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14,P<0.05);末次随访时颈干角平均为135.4°±6.5°,和术后第1次摄片时颈干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3,P>0.05);钢板最上缘和肱骨头最上缘之间的距离术后第1次摄片时为1.6±0.2mm,末次随访时为1.5 ± 0.2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2,P>0.05)。(二)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5组内固定模型,得到肱骨和内固定的应力及应力云图、位移及位移云图、骨折端相对位移。F-PM组的位移最小,其肱骨应力云图与余四组无明显差异,其内固定稳定性最优;其次为F-C、F-AM组。生物力学稳定性相最差为F-AL组、F-PL 组。结论:1.腓骨支撑联合锁定钢板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恢复颈干角,并且术中可以辅助复位、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本有限元分析实验对腓骨在髓腔中心、前内侧、前外侧、后内侧、后外侧5个位置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缺失型骨折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可推测腓骨在髓内的后外侧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其结果符合Gardner提出的腓骨位置理念。其次可考虑将腓骨置于髓腔中心,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应尽量避免将腓骨置于外侧。
张强[6](2019)在《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主要讨论基于“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骨伤科基本理论“动静结合”理论指导下,探索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无移位的单纯性肱骨大结节、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的骨折、有移位的单纯撕脱骨折)及术后功能康复的最优方案,提高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提供简易可行的最优方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27例患者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甲组13例患者手术方案为切开复位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内固定,乙组14例患者为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后6周、12周、24周的肩关节功能(肩关节功能以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统计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分析。结果:两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成功,平均随访时间一年。骨折复位优良率、断端稳定度等方面切开复位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优于空心螺钉组,P<0.05。骨折临床及骨性愈合时间方面钢板组均明显短于空心螺钉组,P值均小于0.05,具有可比性。在两组患者早期锻炼时间方面,钢板组明显优于空心螺钉组。两组患者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患者疗效满意度的比较,钢板组平均评分均高于空心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患者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及患者疗效满意度较高,明显优于空心钉的治疗疗效。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与肱骨大结节锁定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肱骨大结节的有效内固定方式。对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应用肱骨大结节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空心螺钉内固定。
史伟,薛栋,余向前,李瑞国,王瑞,徐鹏,甘洪全[7](2019)在《经皮甩肩法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经皮甩肩法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3-06—2016-06诊治的37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22例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15例行经皮甩肩法并外固定治疗(经皮甩肩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3、12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12~16)个月。经皮甩肩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皮甩肩组术后1、12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经皮甩肩组为6.7%;经皮甩肩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甩肩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
徐婉毅,霍力为,王广伟,范丽云,肖粲,谭承贻[8](2019)在《系统康复护理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系统康复护理组,每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进行手法整复加改良超肩小夹板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小夹板固定后护理、体位护理及饮食护理;系统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指导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C-M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C-M评分高于护理前,系统康复护理组护理后的C-M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康复护理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80±1.56)周,短于常规护理组的(9.68±1.3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康复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5.6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邹洪宇[9](2018)在《用手牵足蹬拔伸旋转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研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用手牵足蹬拔伸旋转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接受治疗的2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为其使用手牵足蹬拔伸旋转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其患侧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2%。结论 :用手牵足蹬拔伸旋转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恢复其患侧肩关节的功能。
苏东方[10](2018)在《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与超肩关节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比较,观察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经Neer分型全部为NeerⅢ型(肱骨近端二部分外科颈骨折),随机分为甩肩组和夹板组各30例。两组治疗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诊复查,行X线正侧位观察肱骨复位情况,评价肩关节功能以评定治疗效果。同时对比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包括疼痛(Pain)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肌力测定(MMT)评分。进行统计学评价甩肩疗法对肱骨近端骨折NeerⅢ型的临床疗效。结果:1.甩肩组在出院后1个月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夹板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1个月甩肩组疗效总有效率评定优于夹板组(P<0.05)。2.出院后第3个月:夹板组ROM评分略低于甩肩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夹板组均低于甩肩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甩肩组疗效总有效率同样优于夹板组(P<0.05)。3.出院第6个月:夹板组疼痛评分、ROM评分、MMT评分略低于甩肩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异议;夹板组ADL评分、Constant总评分低于甩肩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后甩肩组疗效总有效率略高于夹板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两种治疗疗效逐渐趋于一致。结论:1.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NeerⅢ型的老年患者,甩肩疗法对于肩关节早期的功能恢复效果良好;2.两种疗法在后期肩关节功能恢复的过程中,疗效逐渐趋于一致。
二、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论文提纲范文)
(1)章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2)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肱骨近端骨折的保守治疗现状 |
1 肱骨近端的解剖 |
2 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 |
2.1 Neer分型 |
2.2 中医分类 |
3 肱骨近端骨折的保守治疗 |
3.1 中医夹板外固定 |
3.2 石膏外固定治疗 |
3.3 甩肩疗法 |
3.4 其他保守治疗方法 |
4 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方案 |
1 病例选择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分型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方案设计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配对方法 |
3 治疗过程 |
3.1 新型肱骨近端小夹板 |
3.2 手法整复方法 |
3.3 新型小夹板外固定 |
3.4 康复训练及观察周期 |
4 观察项目 |
4.1 肩关节功能评价 |
4.2 影像学评估 |
4.3 肩关节并发症的统计 |
5 数据处理 |
研究结果 |
1 基础资料 |
2 肩关节功能评价 |
3 影像学评估 |
4 并发症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小夹板材料的记载 |
2 新型小夹板的特色 |
3 祖国医学对手法整复的认识 |
4 新型小夹板与骨折治疗四原则 |
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收集 |
2 病例分组 |
3 诊断标准 |
3.1 中医诊断标准 |
3.2 西医诊断标准 |
3.3 分型标椎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脱落病例处理 |
研究方法 |
1 治疗方法 |
1.1 手术治疗方法及过程 |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 疗效评定标准 |
3.1 VAS评分 |
3.2 术后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
3.3 临床愈合时间 |
3.4 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
4 安全性监测及不良反应记录 |
4.1 安全性监测 |
4.2 不良反应记录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性别比较 |
1.2 两组年龄比较 |
1.3 骨折分型比较 |
2 治疗前指标分析 |
2.1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 |
3 治疗后指标的分析比较 |
3.1 两组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3.2 VAS评分比较 |
3.3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
3.4 术后12 周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
4.1 安全性分析 |
4.2 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 国内外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认识 |
2 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术 |
3 功能锻炼 |
4 中医药在骨折术后的运用 |
5 课题主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分析 |
5.1 药物作用及特点 |
5.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Constant-Murley评分的影响 |
6.2 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VAS评分的影响 |
6.3 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临床愈合时间的影响 |
6.4 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7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8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认识 |
2.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
3. 肱骨近端的解剖形态以及常见分型 |
3.1 解剖形态 |
3.2 常见分型 |
4.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损伤机制 |
5.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现状 |
5.1 保守治疗 |
5.2 手术治疗 |
6. 祖国医学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临床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组: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 |
2.2 对照组:LPHP内固定治疗 |
3. 疗效评价 |
3.1 临床愈合时间标准 |
3.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3.3 骨折复位优良标准 |
3.4 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统计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术后2周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 |
5.3 术后12月两组患者骨折患肢疼痛情况 |
5.4 两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
5.5 术后12月两组患者总体优良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比较 |
1.1 吴门医派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优缺点 |
1.2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优缺点 |
2. 吴门医派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治疗特点 |
2.1 吴门医派手法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理论依据及特色 |
2.2 塑形夹板外固定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应用的特色及优势 |
3. 并发症 |
3.1 神经损伤 |
3.2 血管损伤 |
3.3 骨折不愈合 |
3.4 骨折畸形愈合 |
3.5 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
3.6 肩关节僵硬 |
4.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典型病例 |
(5)腓骨支撑联合锁定钢板在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 |
二、祖国医学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
第二节 西医文献研究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 |
一、肱骨近端骨折简介 |
二、肱骨近端骨折分型 |
三、肱骨近端内固定物的发展 |
四、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争议问题 |
第三节 有限元分析 |
一、发展历程 |
二、骨科有限元分析系统建立、生物力学分析 |
三、骨折发生机制的有限元分析 |
四、有限元分析在骨创伤疾病中的应用 |
五、有限元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结论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资料 |
一、实验样本 |
二、样本采集设备 |
三、实验设备平台 |
四、有限元分析系列软件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一、图像采集 |
二、肱骨近端骨折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三节 结果描述 |
一、肱骨最大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及应力分布情况 |
二、钢板最大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及应力分布情况 |
三、肱骨位移及位移云图分布情况 |
四、钢板螺钉最大位移及位移云图分布情况 |
五、肱骨骨折端相对位移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治疗难点探究 |
一、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特点 |
二、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治疗难点 |
第二节 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节 有限元分析的意义 |
第四节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质量控制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术前准备 |
2.3 手术方式 |
2.4 术后处理 |
2.5 术后随访 |
3 疗效评价 |
3.1 骨折复位程度评价标准 |
3.2 骨折愈合标准 |
3.3 早期功能锻炼时间 |
3.4 肩关节功能评价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肱骨大结节解剖学特点、受伤机制、分型 |
1.1 肱骨大结节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
2 GTF的受伤机制及分型 |
2.1 受伤机制 |
2.2 受伤分型 |
3 肱骨大结节骨折并发症 |
3.1 肩袖损伤 |
3.2 肩峰撞击综合征 |
3.3 腋神经损伤 |
3.4 骨折不愈合 |
3.5 骨折畸形愈合 |
3.6 异位骨化 |
3.7 肩关节僵硬 |
3.8 肱骨头缺血坏死 |
3.9 感染 |
4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 |
4.1 保守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5 中医骨伤科学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认识 |
5.1 内治法 |
5.2 外治法 |
6 本研究的治疗特点 |
7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经典病案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经皮甩肩法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系统康复护理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护理方法 |
1.3.1 小夹板固定后护理 |
1.3.2 体位护理 |
1.3.3 饮食护理 |
1.3.4 康复训练 |
1.3.5 心理护理 |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肩关节C-M评分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
3 讨论 |
(9)用手牵足蹬拔伸旋转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研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对患侧肩关节功能的评定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病例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章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比较[J]. 谢强,郭世明,张嵩图,刘艺祥,王庆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6)
- [2]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 田亚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壮筋续骨汤联合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D]. 向明.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D]. 孔佳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腓骨支撑联合锁定钢板在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刘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疗效分析[D]. 张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经皮甩肩法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史伟,薛栋,余向前,李瑞国,王瑞,徐鹏,甘洪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05)
- [8]系统康复护理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应用效果[J]. 徐婉毅,霍力为,王广伟,范丽云,肖粲,谭承贻. 中国当代医药, 2019(03)
- [9]用手牵足蹬拔伸旋转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研析[J]. 邹洪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21)
- [10]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D]. 苏东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