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宇婷[1](2014)在《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30多年来,国债作为一种财政手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拉动GDP的增长,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债的功能从早期的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日益发展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尤其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债运行风险的研究,日益成为经济理论界探讨的一个崭新领域和分支学科。本文对我国国债运行风险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考察和剖析,国际经验与历史经验并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既从宏观层面对国债运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解析,又从微观层面对我国国债运行的市场操作风险进行研究;既从整个国债经济运行过程着眼,又从发行、流通、偿还等管理环节着手;力图将国债运行的前沿理论与我国实际紧密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债运行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本文以国债运行过程为主线,通过对国债宏观总量与使用风险,发行-流通2偿还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以及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等内容的研究,构建一个国债运行风险管理体系,探索符合我国现状的管理路径。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并对国债相关概念、理论、国际经验、历史经验、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详细地梳理与分析,以此作为整个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宏观层次,文章从宏观视角对国债运行的总量风险与使用风险进行分析。在分析总量风险过程当中,本文使用了应债能力的国债规模风险指标,包括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居民应债率,以及偿债能力的国债规模风险指标,包括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和财政赤字率进行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数据的分析,本文指出,我国国债负担偏低,但上升态势较为明显;国债借债率不断攀升;居民应债率趋于稳定;国债偿债率居高不下;国债依存度非常高;财政赤字率波动较大且风险较高。在分析使用风险过程当中,主要从国债资金使用投向风险和使用效率风险两个方面来分析。市场微观操作层次,本文以国债运行管理过程的发行、流通、偿还为主线,分别对我国国债的发行市场、流通市场以及违约偿付风险进行了深入考察。发行市场上,国债定价受到招标发行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的制约,缺少续发行和预发行手段;期限结构不合理,存在“两头疏,中间密”,短期、长期国债规模不足等问题;国债持有者结构同样不合理,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还需壮大;利率期限结构存在的风险主要是国债回购市场与银行拆借市场存在分割造成基准利率的确定风险问题。流通市场上,由于市场参与者行为趋同、市场上投资品种过于单一、质押式回购交易占用现券资源以及做市商制度缺乏有效性等原因,造成我国国债流动性偏低问题;关于流通市场结构,由于两大债券市场的分割,存在交易主体分布不均、债券品种差异较大、托管系统相分离、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体系不同等问题;我国国债衍生品市场的整体规模较小、品种结构单一、市场参与度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同时,我国应适时推动国债期货的发展。文本设计了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一个国债违约风险综合指标。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分解指标,包括国债应债能力风险指标、国债偿债能力风险指标和国债结构风险指标。第三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分解指标,包括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居民应债率、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财政赤字率、期限集中度和债务支出收入比率。然后为指标赋予权重并代入样本数据(我国从199122011年间的国内经济和国债数据),得出1991-2011年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分析表,并对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在国债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AHP和风险因子法构建我国国债违约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应结论。结论一:从总体应债能力来说,我国国债应债能力风险不大,基本处于安全区;从分项指标来看,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率在这二十年间一直处于安全状态,运行状况稳定,而国债借债率从1998年开始就进入轻警区,2007年甚至达到重警区。结论二:从总体来看,我国国债偿债能力存在较大的风险;从分项指标来看,财政赤字率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但国债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指标却反映出较大的风险,国债依存度的风险程度更大。结论三:从总体结构风险来看,结构风险逐渐降低,且趋于稳定;从分项指标看,期限集中度指标风险呈降低趋势,债务支出收入比的风险也有所下降。结论四:从国债风险总体来看,我国国债综合风险呈上升趋势,但总体风险不高,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总体信号灯为蓝灯,属于轻警范围,风险可控。但偿债能力和结构风险较大,部分年份出现重警状态,需加强管理。此外,本文还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情况,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两方面剖析其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最后,本文提出规避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优化我国国债市场的宏观环境;二是推进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建议,以此来规避国债发行当中的风险,实现发行的可持续性;三是促进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提高流动性、实现统一性与高效性,最终实现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建立和完善国债偿付制度实现偿付的可持续性,包括实行预算平衡管理,加强国债期限结构管理和优化国债的投资结果等三个方面;五是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方式,包括对财政部代理地方债的管理、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管理等。
刘爽[2](2017)在《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债市场自建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国债市场不仅是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国债市场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国债市场为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投资渠道;对于证券市场以至整个金融市场,国债市场提供了基准利率,发挥着基础信息的引导作用。因此,一个高效、开放、统一的国债市场,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进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效率的研究较多,而对国债市场效率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富有逻辑的研究内容。并且,在现有的对国债市场效率的研究中,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其结果缺乏说服力。因此,本文试图明晰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通过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度量国债市场效率,进而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较低的原因,为提高国债市场效率、完善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证券市场、国债市场效率的相关研究。梳理了现有文献中对国债市场效率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回顾了以往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市场效率测量方法和提高效率途径的研究。本文对国债市场效率理论做了较全面的探讨,揭示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国债管理理论等对国债效率分析的重要性,结合国债市场功能的研究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做了新的定义,探讨了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和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其次,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对国债市场的效率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意在从历史过往中找出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的渊源和它们对国债市场现状的影响。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初期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对其后的市场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理解了这一点,对我国国债市场效率方面一些问题的产生可以有更清晰的了解。第三,从微观角度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国债市场效率主要体现在市场流动性、市场波动性和市场有效性等三方面。本文建立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对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做了市场深度和宽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种种因素,并针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对国债市场波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中,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模型,在数据来源分析和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了相应结论,并探讨这些结论能给予我们的启示。第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不仅仅是市场自身运作的问题,更是和经济体制、相关市场息息相关。所以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例如法制环境和监管体制,交易机制和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结构和统一市场等。并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对策。完善国债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监管体制,是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市场操作层面,完善交易机制,尤其是完善做市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流动性。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合理的国债市场结构,也对国债市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应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等。完善的国债衍生品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促进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本文主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1.本文认为我国国债市场建立和发展初期的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能够减少实施成本,高效率地建立起国债市场并运行,但也带来了一些制度缺陷,对市场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带来的制度安排投入运行时,应考虑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否则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带来市场效率的缺损。2.在对运行效率的流动性分析中,通过对市场宽度和深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债各个子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不平衡,交易规模的增长不但与发行规模的增长有关,也与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相关。以换手率为测度指标的银行间市场要高于交易所市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对市场波动性的分析,可以看到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国债指数具有显着的波动“集聚效应”,且波动对市场走势反应较慢,说明对宏观信息的吸收能力有待增强。两个市场波动性都存在非对称效应,非对称效应使得市场波动性扩大。通过实证检验,我国国债市场收益率变动与各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同的因素对国债市场的影响和作用点不一样。3.在对市场信息效率的检验中,进行了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自相关现象,且方差比统计量显着不为1。均不符合随机游走的假设。由此得出结论,无论是国债市场整体,还是国债市场的两个子市场均未达到市场弱式有效。在国债两个子市场的市场联动性方面,本文的实证检验证明,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价格走势并不趋同,说明了价格差没有引发投资者在两个国债子市场中套利,或者说两个子市场中国债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映并不一致,市场是低效率的。4.本文在对影响国债市场效率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1)完善国债市场立法和监管体制。完善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国债市场适用的法律层级,建立基础性法律和专门性法律构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体制,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明确监管的统一规划,并完善市场的监管机制。(2)促进国债发行的市场化进程,创新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除了继续完善已推出的预发行和续发行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国债换券、本息分离债券的适时推出,通过国债一级市场的创新发展,助推二级市场效率的提升。(3)完善国债市场的架构。重点是实行市场分层,即建立起交易商之间的市场,解决市场扁平化问题。(4)加强市场交易机制的建设。要建立做市商之间的市场;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给予做市商政策扶持;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5)改善投资者结构。要丰富投资者类型,培育长线投资者,发展国债投资基金,改变商业银行占比过高,导致流动性减弱的现象。同时积极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6)推进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改善投资者结构,推动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满足投资者保值和避险的需求;促进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水平的提高。
周书域[3](2012)在《论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及完善》文中研究指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1988年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开始建立。此后,国债发行量与国债交易量都在不断扩大。国债市场要取得长足的发展与其两个子市场的成熟与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债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发行市场,更依赖于流通市场。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国债流通市场在国债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高效、市场化的国债发行市场的建立及国债市场功能的实现都要依托一个高度完善与发达的国债流通市场。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建立是始于1988年国务院批准沈阳、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哈尔滨7个城市办理个人认购部分国库券的转让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及其发展,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取得了许多成效,交易主体不断丰富,交易制度不断创新,投资者结构不断合理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债二级市场仍处于分割的状态、流动性不足、投资者机构不合理、信息不透明以及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也束缚了国债市场的成熟与完善。本文正是立足于我国国债流通市场上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通过回顾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在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之后,再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国债流通市场的成功经验,最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建设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作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对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提供现实的建议。文章首先指明了我国国债流通市场产生的背景,紧接着阐述了研究我国债流通市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章重点在于梳理国内外关于国债流通市场的研究成果,而着重是对学者关于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成为本文的切入点。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流动性理论,对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的衡量指标进行简单的描述。其中主要是介绍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的四维属性,即速度、紧度、深度及弹性。同时,从公开信息及私人信息两方面对国债流通市场的信息传导机制进行了介绍。第三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格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1988-1993年实物柜台市场占主导地位阶段;1994-1996年交易所国债市场占主导地位阶段;1997-2001年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新兴的阶段以及2002年以来我国国债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国债市场融合的阶段。当前,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最主要的格局是交易所国债市场、柜台国债市场及银行间国债市场三足鼎立,各市场彼此割裂;第二节阐述了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取得的成就;第三节提出了制约现阶段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即国债流通市场仍处于分割的状态、流动性不足、投资者机构不合理、信息不透明以及监管不力,接着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第四章重点对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深度、宽度两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此外,还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流动性近年来虽然得到了改善,但与发达国家及其部分亚洲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明显。章节最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导致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制度因素,在研究视角上进行创新。第五章以美国、日本、英国及加拿大为例,研究这几个国家国债流通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经究发现这些发达国家国债流通市场的主要优势在于完善的国债场外市场,合理的投资者机构,健全的做市商制度以及完善的监管机制这几个方面。文章最后主要是针对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学习美国、日本、英国及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建立统一的国债流通市场,发展国债场外市场,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提高国债流通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及加强国债流通市场的监管。
苏燕[4](2013)在《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期,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借力于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其中,作为重要投融资渠道的国债流通市场能够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基于国债流通市场发展具有的立法依赖性,需对市场的发展进行法律规制,推动市场的改革和有序发展。国际上的公债历史较长,其发行的最初目的主要是筹集战争经费或弥补政府赤字。对于公债的理论研究也经历了从公债有益论到公债有害论,再到现代公债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当前客观、合理的公债理论。在理论发展的同时,公债实践的进步也使得公债的政策功能和经济效应得到了发挥。公债由国债与地方公债两部分。国债区别于公债,国债法律关系也区别于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国债在进行市场流通的过程中会产生特殊的价值。健全的国债流通市场能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能够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我国国债流通市场被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各市场的发展极不平衡。我国关于国债流通市场方面的法律现状是造成各市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甚至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国债流通市场不统一,市场流动性不足,做市商做市功能不明显和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面对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缺陷,反观域外发达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优势,可得知法律规制对市场发展的重要性。需要在分析这些国家国债流通市场法律规制优势的前提下,批判性地借鉴这些经验,以便指引我国走对正确的法律规制方向。对我国的国债流通市场进行法律规制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需要实行国债统一立法,建立协调有序的法制管理,完善法律监管体制,还需建立统一的国债流通市场,创新国债产品,完善做市商制度。
刘延斌[5](2011)在《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欧洲国家由于超负荷社会福利,导致政府财政和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欧洲多国政府又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公共债务随之大幅攀升。2010年初,从希腊、爱尔兰开始,再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以及英国,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大陆发作和扩散。与此同时,美国、日本财政和债务问题也不容乐观。美国2010财年预算赤字高达1.56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0.6%;政府债务总额超过13.6万亿美元,为GDP的93%。日本在税收大降及老龄化所致福利成本激增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大量举债以摆脱经济萧条,截至2010年6月底,国家债务突破900万亿日元,预计2010年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将接近200%。政府赤字和主权债务风险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债务风险。本文紧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政府债务问题,比较系统、全面地从国债管理的政策工具入手,对国债政策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论述。国债所具有的巨大经济能量,只有在合理驾驭和管理情况下,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将可能招致财政和货币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经济崩溃。因此,有些学者将国债形象地比喻为“经济中的原子弹”。有效的国债管理就是围绕政府债务管理目标,通过建立和执行审慎的政府债务管理政策的过程,以满足政府融资需要,同时确保国债的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总结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国债管理目标概括为:在中长期内,保证以可能的最小成本满足政府融资和债务支付需要,并要求符合谨慎的风险承担原则。除上述国债管理基本目标,多数国家还包括了发展和维护有效的政府债券市场等目标。为解决好国债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国政府在国债管理实践中,围绕着制定明确的国债管理政策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国债政策定位,保证其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综合地采取国债管理各项政策工具,对国债实施系统化的科学合理管理。在国债管理中,可运用的政策工具包括了对国债总量管理、国债结构管理、国债发行管理、国债市场管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管理、国债信用管理、政府或有债务管理、国债偿付管理以及国债使用管理等多个方面、多种手段,在确保国债成本和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国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国债可持续发展。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债政策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国债管理力度不断加强,科学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现阶段国债管理手段和水平,与国际经验以及欧美等发达市场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着力解决,如国债法制法规建设滞后、政府部门国债管理职责不清、国债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不活跃、政府或有负债管理欠缺以及存在主权信用滥用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但是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应系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综合协调地加以解决,尽快克服这些影响国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重点对国债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阐释。在论述中,能够紧紧地抓住主题,从国内到国际、从发展历程到现实,对国债管理措施各个方面的政策目标和效果进行剖析,揭示了国债可持续发展与国债管理的各项措施、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加强国债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并在本文的最后,结合我国国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改进和提高建议,对完善国债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这在现有的文献中尚不多见。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一、从加强宏观管理角度出发,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配合协调以及制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债管理上的政策相对独立性要求,以确保国债可持续发展,并重点分析和强调了国债余额管理、国库现金管理对保证国债灵活管理的作用,以及制定清晰、合理的国债结构战略基准对落实和贯彻国债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科学地对国债管理进行定位。二、从加强国债市场管理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的篇幅对国内外在国债发行、流通市场以及国债期货市场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进行充分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意义、现实条件以及具体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国债市场发展。同时,对在国债市场不断发展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公共产品——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相关理论以及重要意义进行论述,使国债管理的目标更加丰富。三、从国债可持续管理政策效果角度出发,在介绍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隐患,对欧债危机的演变情况及危害进行分析,强化了对主权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并重点论述了危害主权信用的重要风险来源——政府或有债务的产生、分类、管理方式等,进而介绍了国债偿付管理的有关情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维护国家主权信用、国债信誉对国债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意义。
战松[6](2006)在《制度与效率 ——基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其实都是在探讨效率的改善,效率自古以来就是中外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课题,效率概念的界定以及效率状态的实现等都是由相关的约束条件所决定的,在众多约束条件背后又都可以找到深刻的制度根源,这不仅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打下的烙印,其中也包含着制度本身对效率的固有的决定性影响。新制度经济学派提出的制度决定效率的观点,为考察效率问题带来了崭新的视角,使效率研究更加系统和全面,但它对制度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解释却比较含糊,经常将效率概念转换为经济绩效、经济增长等,而在探讨制度与效率的关系时也多侧重于制度本身的效率状态,那么制度对效率的决定是否仅仅体现在制度变化对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影响上呢?效率对制度是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仅仅是依靠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实现的吗?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促使下,产生了写作本论文的初始动因。制度与效率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课题,如果不限定研究的范围,研究工作可能会显得较为零乱和散漫,而且如果不进行一定的实证研究,也无法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纵观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其中债券市场发展较早,发育程度较为成熟,市场行为也更为规范,相关数据资料的可获性和真实性更有保障,因此其制度特征和效率状态更加方便于进行分析研究。以制度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中国债券市场效率状态改善的经济现实,以效率为前提来分析中国债券市场制度演变的历程,通过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实证研究来解释和验证制度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可以探索效率提升和制度演变的内在规律,也能够为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建议。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形成了关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与效率研究的基本思路。本论文的主题是研究中国债券市场上制度对效率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效率的不断追求而导致的制度变迁规律,力求描绘出债券市场
赵国[7](2019)在《中国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研究 ——基于美林投资时钟的思考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无风险利率代表,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国债利率是全社会融资定价的基础,收益率长期变化反反映出全社会融资成本的变化,这直接决定了政府和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融资安排,也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文件和政策均强调金融向实体回归,金融要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通过对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的研究,可以为政府、企业、各类投资者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债流通市场的定价,尤其是长期国债流通市场的定价,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当前对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研究多涉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构建及估计等方面,而针对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经济周期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国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周期角度,研究中国国债利率长期变化,并对2002-2017年中国长期国债利率变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相关决策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经济周期理论,并引出基于经济周期的投资工具:美林投资时钟,再结合美林投资时钟对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做了必要的梳理。继而,本文对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的机制做了必要的说明,并结合2002-2017年的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数据简述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政策变迁。最后,通过对美林投资时钟模型进行必要的本土化改造,本文试图建立一套在国内行之有效的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多元回归模型,并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国内着名统计学家吴喜之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所有的模型都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近似,没有完美的模型,所有的模型都命中注定要被修正、改进以至于被替代①”本文的研究亦是如此。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短期波动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但通过技术手段滤除短期波动,长期趋势相对容易识别,而且与相关宏观经济指标的联系也清晰可见。然而本文对长期国债流通市场的定价研究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随着实践的深入还要进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李泽华[8](2011)在《国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完善国债法律制度,优化国债市场监管。尽管我国也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国债法律关系,但存在不完备性。至今没有统一的国债基本法,国债实践操作主要依靠部门规章、通知和文件来规范,立法保护内容和手段还不够充分。要解决国债市场分割、流动性不足、投资者保护不充分等基本问题,需要分析国债法法律性质和作用机制,深层次思考这些法律制度的形成机理,从法律制度构建角度推进国债市场变革。整篇论文结构共分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国债法律性质、法律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从公法私法、法律经济学视角分析国债运作机制,以上分析为完善国债法律提供了前提条件。国债在发行人、发行交易制度、国债监管目标及原则等方面不同于一般债券,国债法兼容公法和私法因素,涉及多方法律关系,对国债的法律规制要考虑特殊的法律规则和原则。第二章是对国债市场运作法源的解读。本章对国内外国债市场及其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运用比较的、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法律对国债市场的作用机制,得出法律是国债市场发展的内生变量的结论。国债市场发展具有较强的立法依赖性,需要建立健全维护市场信息透明与投资者权利保护等法律制度,以及高效的执法效率。第三章分析了国债发行的决策主体、决策机制以及国债发行方式问题。由于国债发行不仅涉及到政府融资,而且与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在国债发行决策方面,国债发行法律制度既要合理控制国债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又要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论文在分析现有国债发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债发行决策机制和发行方式的建议。第四章分析了国债交易制度。完善的国债交易市场不仅能够有力地保证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衔接,而且还能够促进国家金融体系的成熟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国债交易市场在流动性、安全性及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论文对国债的交易、结算、托管以及回购等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国债交易的市场分割、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完善国债交易法律制度的目标、路径和具体制度设计。第五章探讨了国债市场监管问题。一方面通过分析国债市场的风险和监管理论,结合我国国债市场监管不完备的形成机理,对监管不完备作出了解释,针对国债市场多元监管和监管效率低下问题,提出完善国债监管的目标、路径、基本原则,从而提出完善国债监管立法建议。第六章探讨了国债立法的不完备性,提出当前最急迫的是解决国债立法层次低、缺少统一的基本国债法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债法律体系。必须建立对新监管法规的影响分析制度,以及动态的法规审查制度,来确保国债法律制度持续有效。必须完善相关国债法律责任制度,惩戒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国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王海旭[9](2015)在《日本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债政策作为财政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国国债政策运用实践表明,科学并合理地运用国债政策,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滥用甚至是无节制地使用,不仅导致国债政策难以继续,还可能陷入债务危机。日本是国债政策运用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1965年恢复国债发行后,其国债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国债政策过度的频繁使用,也使日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理论上,学界对日本的高国债政策一直持否定态度;在数据上,日本长期高国债并未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和信任危机;在未来发展上,短期内日本仍将维持高国债政策,大幅度降低国债发行规模的可能性较低。那么,日本国债发行为何没有引发债务危机,其高国债政策能否持续,值得进行深层次探讨。本文首先由可持续性思想溯源入手,对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内涵进行剖析。之后,对国债政策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理论上各学派对国债政策存有较大争议,大体上包括国债有益论、国债有害论和国债中性论。而从国债可持续性角度应当包括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风险和适度规模三个层面。从国债政策的历史演进看,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恢复国债发行后,历次的经济景气波动中都运用了国债政策。国债发行从种类较少的小规模,到种类繁多的大规模,实施目的也从短期弥补财政赤字到长期刺激经济发展,并最终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最主要和最频繁运用的手段之一。从国债管理机制的历史演进看,日本从国债政策运用之初便重视对国债的管理,形成了包括发行机制、偿还机制和流通机制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国债管理机制。在对日本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的分析上,本文重点从必要性、长期性和可能性三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必要性上,本文从国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出发,对日本1965—2013年间国债发行净额对民间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2004—2013年国债发行净额与货币供给量M1、M2、M3进行相关性分析;对1965—2013年国债发行总额与央行贴现率利率的相关性,以及1998—2013年国债发行总额与隔日拆借利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实证分析显示,日本国债政策对民间支出具有正效应,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程度有限,对利率无影响。在长期性上,本文根据日本实际情况审慎选取相关指标,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析体系。对1984—2013年日本国债负担类、偿还类、结构类指标进行单个分析、单层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日本国债总体风险极高,但已经度过快速增长期,增速趋于平缓。从可能性看,本文通过财政赤字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债率4个指标、以及国债规模增长率、国债利率与GDP增长率的对比关系,对日本国债适度规模进行判断。其一般分析结果显示日本现有国债规模已经超过适度水平。但一般判定标准本身存在很大缺陷,重新审视后发现,只有国债负债率及其变动与理论标准偏离度较大,不能说明日本国债已经超过适度规模。最后,本文从经济因素、市场因素和国债管理本身总结影响日本国债可持续的正反两方面因素认为,日本经济基础相对较扎实,国债融资成本较低、管理机制符合日本国债政策实施的客观要求、金融市场条件相对较好。并且,日本国债政策对经济具有正效应;短期内爆发严重债务危机的概率较低;而国债规模也不能简单认定已超过适度水平。因此,综合来看日本国债政策目前可持续。但是由于财政收支具有刚性,大幅度降低国债发行规模的可能性较低,如果日本经济无明显好转,则长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曾军[10](2003)在《中国国债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国债问题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问题。特别是1998年我国实施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的国债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国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而且国债发行的品种、期限结构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国债二级市场进一步发展,可流通规模恢复并持续增加,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债的政策效应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国债实践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亟待研究的课题。尽管在国债理论方面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因为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国债运作实践仍然是不充分的,随着国债运作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对国债的认识也会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国债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在得以不断解决,但新的问题又在大量涌现;同时,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还将以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笔者将国债问题作为研究题目,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重大问题作重新思考,其理论作用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准确把握和透彻分析国债问题,论文在回顾和梳理我国国债实践和国债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以拓宽举债空间、实现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为主线,循着国债运行的轨迹,对国债从发行、使用、流通到偿还的整个循环进行了考察,并重点探讨了国债规模和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论文力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研究国债问题。 论文首先考察了国债的发行环节,研究了包括国债发行价格的确定、发行方式选择和发行结构的设计等问题。笔者通过对影响国债发行价格因素的分析和我国国债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考察,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消除垄断、扩大需求、促进竞争的完善我国国债价格形成机制的思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路。在发行方式的研究中,通过对目前各国几种国债发行方式的特征、发行成本和发行效率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在回顾和分析我国国债发行方式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债招标制度的措施。由于国债发行结构对国债流通、偿还和使用进而对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笔者还重点分析了我国国债发行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和持有人结构,并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国债发行应当实现品种多样化、期限均衡化和持有人结构多元化的设计思路。 在国债流通环节,笔者主要研究了国债流通市场和国债衍生工具市场。国债流通作为国债发行的延续,它与国债发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此,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了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市场效率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措施。目前,国债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笔者还对国债回购市场、国债期货市场和国债期权市场等国债衍生工具市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积极发展国债衍生工具市场的政策建议和防范国债衍生工具风险的措施。由于做市商制度和净价交易制度是提高市场流动性的核心制度,笔者分析了做市商制度的运作机理及其风险,研究了实施净价交易制度的意义,提出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从双边报价商到做市商的过渡的设想和改进净价交易制度的措施。最后,阐述了国债市场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论述了国债市场监管工具及其选择原则,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监管体系的思路。 在国债偿还环节,一笔者在梳理西方学者国债偿还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债偿还的方式和来源进行了比较分析,回顾了50年代以来国债偿还的历史,分析了国债偿还的特点,提出了实施国债的调换政策、采用多种还本付息方式、完善偿债基金和将国债利息支出列入经常性财政支出等改进我国国债偿还工作的若干思路。根据我国目前国债规模日益扩大的实际,论文还重点就我国中长期的偿债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考察财政偿债能力的观点,并结合我国近几年的国债实践,从财政自身相对偿债能力和财政宏观偿债能力两方面对我国中长期的偿债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只要财政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能够以一定幅度超过债务利率,就可以从动态上保证财政的偿债能力的结论。目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国债资金使用环节,笔者首先提出了国债资金的使用原则和效益评价指标,…而后对释偏阳年烯别‘998年布娜橇胆嘛旅琳弃的国雄资摊用伸挑枷行了实还两杨,总带了级五年来国稼实践的经羚,、惜出了国债漪衰使用中存在的问且,研摊提出了扒项目选项到项目用体资牵管理的一系列政策猜旅.同种.针对闻煎腻规堆式入手,在薪放即雄挤脚熟凛问私嘛甲俩挤脚教本晌内捅及沸嵘西方级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资金、利率角度和使用领域、效果角度考察了我国国债的挤出效应,结论是:我国国债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挤
二、发展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债风险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债可持续性运行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 |
1.4.2 本文的主要不足 |
2 国债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债及其功能的界定 |
2.1.1.1 国债的概念及分类 |
2.1.1.2 国债的财政功能 |
2.1.1.3 国债的金融功能 |
2.1.2 国债运行机制的涵义 |
2.1.3 国债管理的界定 |
2.1.4 国债风险的界定 |
2.2 西方国债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
2.2.1 古典学派债务观 |
2.2.2 凯恩斯主义债务观 |
2.2.3 新古典学派的李嘉图的等价定理 |
2.2.4 现代国债效应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 |
2.3 我国国债理论的演进 |
2.3.1 我国早期国债思想萌芽 |
2.3.2 计划经济下的国债思想 |
2.3.3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思想 |
3 国债运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国债运行与风险管理 |
3.1.1 国债立法的基本情况 |
3.1.2 国债发行市场 |
3.1.3 国债流通市场 |
3.1.4 国债期货市场 |
3.2 日本国债运行与风险管理 |
3.2.1 国债立法的基本情况 |
3.2.2 国债发行市场 |
3.2.3 国债流通市场 |
3.3 英国国债运行与风险管理 |
3.3.1 国债立法的基本情况 |
3.3.2 国债流通市场 |
3.4 几点启示与借鉴 |
3.4.1 对我国国债立法的启示与借鉴 |
3.4.2 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启示及借鉴 |
4 我国国债运行管理的历史经验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国债发展的历史沿革 |
4.1.1 改革开放以前 |
4.1.2 起步阶段(1981-1991年) |
4.1.3 发展阶段(1991-1998年) |
4.1.4 成熟阶段(1998年至今) |
4.2 我国国债政策实践回顾 |
4.2.1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的基本功能 |
4.2.2 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增长的调节功能 |
4.3 我国国债运行管理现状 |
4.3.1 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发展管理现状 |
4.3.2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管理现状 |
5 我国国债运行宏观概述与风险分析 |
5.1 国债发行的总体目标与原则 |
5.1.1 国债发行的基本目标 |
5.1.2 国债发行的相关目标 |
5.1.3 国债发行原则的国际经验 |
5.1.4 我国国债的发行原则 |
5.2 我国国债的经济效应与经济约束 |
5.2.1 国债的经济效应 |
5.2.2 国债的经济约束 |
5.3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风险分析 |
5.3.1 我国国债规模及阶段性特征 |
5.3.2 我国国债规模数量风险分析 |
5.3.3 风险原因与适度规模的评判标准 |
5.4 我国国债运行使用风险分析 |
5.4.1 国债资金使用投向风险 |
5.4.2 国债资金使用效率风险 |
6 基于国债发行管理:我国国债发行市场风险分析 |
6.1 国债发行定价风险分析 |
6.1.1 我国国债发行实践 |
6.1.2 我国对国债预发行技术的探索 |
6.1.3 我国对国债续发行技术的探索 |
6.2 国债发行的结构性风险 |
6.2.1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风险 |
6.2.2 我国国债持有者结构风险 |
6.2.3 国债发行结构的战略性基准 |
6.3 国债发行利率期限结构风险 |
6.3.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意义 |
6.3.2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 |
6.3.3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分析 |
6.3.4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存在的风险 |
7 基于国债流通管理:我国国债流通市场风险分析 |
7.1 我国金融市场债券流通状况 |
7.1.1 债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
7.1.2 国债流通市场参与者的金融行为 |
7.2 国债流动性风险 |
7.2.1 我国国债流动性存在的主要风险 |
7.2.2 造成国债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 |
7.3 国债流通市场结构风险 |
7.3.1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结构的发展现状 |
7.3.2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风险 |
7.3.3 我国国债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
7.3.4 我国国债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风险 |
7.3.5 我国短暂的国债期货所带来的经验教训 |
8 基于国债偿付管理:我国国债偿付违约风险分析 |
8.1 我国国债偿付违约风险概述 |
8.1.1 国债偿付违约风险概念界定 |
8.1.2 我国国债偿付违约风险来源 |
8.2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
8.2.1 国债违约风险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法 |
8.2.2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指标单项分析 |
8.2.3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指标综合分析 |
8.3 我国国债违约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 |
8.3.1 国债风险预警体系概念的界定 |
8.3.2 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国际经验 |
8.3.3 我国国债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
9 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运行风险 |
9.1 我国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概述 |
9.1.1 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涵义 |
9.1.2 中央代发代偿地方政府债券种类 |
9.2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9.2.1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管理 |
9.2.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监管 |
9.2.3 澳大利亚市政债券风险的监管 |
9.3 我国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情况 |
9.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历史情况 |
9.3.2 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现状 |
9.3.3 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运行机制 |
9.4 我国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风险 |
9.4.1 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 |
9.4.2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存在的风险 |
10 规避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的对策建议 |
10.1 优化我国国债市场的宏观环境 |
10.1.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10.1.2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 |
10.1.3 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及相关制度的建设 |
10.2 推进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化改革 |
10.2.1 寻求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度性 |
10.2.2 探索国债期限结构的均衡化 |
10.2.3 实现国债资金投向的合理化 |
10.2.4 建立统一高效多层次的国债市场 |
10.3 促进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与完善 |
10.3.1 改善国债市场流动性实现流通可持续性 |
10.3.2 促进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结构的合理性 |
10.3.3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完善国债衍生品市场 |
10.4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付制度实现偿付可持续性 |
10.4.1 实行预算平衡管理,避免国家财政对国债发行过度依赖 |
10.4.2 加强国债期限结构管理,避免偿债时间过于集中 |
10.4.3 优化国债投资结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10.5 控制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实现债务可持续性 |
10.5.1 明确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监管主体 |
10.5.2 健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
10.5.3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约束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需要改进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效率 |
2.1.1 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外延 |
2.1.2 证券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及影响因素 |
2.2 国债市场效率 |
2.2.1 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及提高效率的途径 |
2.2.2 国债市场效率的测度标准 |
3 国债市场效率分析 |
3.1 国债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 |
3.1.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3.1.2 有效市场理论 |
3.1.3 国债管理理论 |
3.2 我国国债市场功能 |
3.2.1 国债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
3.2.2 国债市场的财政功能 |
3.2.3 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 |
3.3 国债市场效率理论 |
3.3.1 国债市场效率的涵义与分类 |
3.3.2 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 |
3.3.3 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 |
4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 |
4.1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 |
4.1.1 我国国债市场的初创期:实物柜台交易市场时期(1988—1993) |
4.1.2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壮大期:交易所市场占主导时期(1994—2001) |
4.1.3 我国国债市场的规范完善期(2002年至今) |
4.2 我国国债市场的强制性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4.2.1 对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 |
4.2.2 我国国债市场的制度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5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流动性的研究 |
5.1 国债市场流动性定义、特征及度量方法 |
5.1.1 流动性定义 |
5.1.2 流动性的特征 |
5.1.3 流动性的度量方法 |
5.2 影响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
5.2.1 国债市场透明度 |
5.2.2 国债市场参与者 |
5.2.3 国债市场产品结构 |
5.2.4 国债交易场所 |
5.2.5 国债市场交易机制 |
5.3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5.3.1 深度分析 |
5.3.2 宽度分析 |
5.4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分析 |
5.4.1 经济因素 |
5.4.2 市场因素 |
5.4.3 产品因素 |
6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波动性的研究 |
6.1 国债市场价格波动的测度方法 |
6.1.1 从收益率角度对国债价格波动性进行测度 |
6.1.2 从国债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度考察国债价格波动性 |
6.1.3 由年波动率测度的国债市场价格波动 |
6.2 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因素 |
6.2.1 市场利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2 国债供求关系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3 货币供给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4 通货膨胀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5 经济增长状况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6 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
6.3.1 数据来源和数据特征描述 |
6.3.2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特征的实证研究 |
6.3.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3.4 结论与启示 |
7 我国国债市场信息效率研究:基于有效性的研究 |
7.1 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7.1.1 市场有效性假说 |
7.1.2 外部有效与内部有效 |
7.2 我国国债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 |
7.2.1 我国国债市场弱有效检验 |
7.2.2 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套利分析 |
7.2.3 实证结果分析 |
8 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因素 |
8.1 国债市场的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 |
8.1.1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的现状 |
8.1.2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8.2 做市商制度有待完善 |
8.2.1 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2.2 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
8.3 国债期货市场有待发展壮大 |
8.3.1 我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8.3.2 国债期货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 |
8.3.3 国债期货市场恢复后面临的困境 |
8.4 国债发行制度与发行机制仍需改进 |
8.4.1 国债发行市场对流通市场效率的影响 |
8.4.2 国债发行市场影响流通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 |
8.5 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 |
8.5.1 投资者结构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5.2 中外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对比分析 |
8.5.3 我国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存在的问题 |
9 提高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途径 |
9.1 完善国债立法与国债市场监管体制 |
9.1.1 完善国债市场法律法规 |
9.1.2 健全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 |
9.2 健全做市商制度 |
9.2.1 建立多层次的做市商市场 |
9.2.2 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 |
9.2.3 给予做市商政策支持 |
9.2.4 加强做市商自身建设 |
9.2.5 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 |
9.3 进一步完善国债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 |
9.3.1 完善国债预发行和续发行制度 |
9.3.2 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国债换券 |
9.3.3 推出国债随卖的制度安排 |
9.3.4 丰富国债品种,推出本息分离债券 |
9.4 稳步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多层次的国债市场 |
9.4.1 我国国债市场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 |
9.4.2 稳步推进国债市场分层,促进市场效率的提升 |
9.5 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 |
9.5.1 丰富投资者类型 |
9.5.2 大力发展国债投资基金 |
9.5.3 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 |
9.6 完善国债期货市场 |
9.6.1 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构建多层次的国债期货市场体系 |
9.6.2 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增加投资者专业性 |
9.6.3 加大国债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匹配程度 |
9.6.4 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论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及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债流通市场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债流通市场的相关理论 |
2.1 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的相关理论 |
2.1.1 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的涵义 |
2.1.2 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的属性 |
2.1.3 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的衡量方法 |
2.2 国债流通市场的信息传导机制 |
2.2.1 国债流通市场公开信息的传导机制 |
2.2.2 国债流通市场私人信息的传导机制 |
3.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进程 |
3.2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取得的成效 |
3.3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
3.3.1 国债流通市场处于被分割的状态 |
3.3.2 国债流通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
3.3.3 国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
3.3.4 国债流通市场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 |
3.3.5 国债流通市场的监管不力 |
4.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实证分析 |
4.1 深度分析 |
4.1.1 交易量 |
4.1.2 换手率 |
4.2 宽度分析 |
4.3 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4.3.1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债流通市场 |
4.3.2 制约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的制度因素 |
4.3.3 国债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构想 |
5. 发达国家建设国债流通市场的成功经验 |
5.1 完善的国债场外市场 |
5.2 较强的国债流通性 |
5.3 合理的国债投资者结构 |
5.4 健全的做市商制度 |
5.5 严格的的监管机制 |
6. 完善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
6.1 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流通市场 |
6.2 大力发展国债场外市场 |
6.3 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培育机构投资者 |
6.4 继续完善国债做市商制度,加强做市商管理 |
6.5 提高国债流通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
6.6 加强对国债流通市场的监管 |
6.6.1 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 |
6.6.2 完善监管法规 |
6.6.3 加强国债市场的自律性监管 |
6.6.4 加强对国债监管人员素质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公债与国债概述 |
第一节 公债概述 |
一、公债的内涵及其理论发展 |
二、公债的政策功能和经济效应 |
第二节 国债概述 |
一、国债概念及其种类 |
二、国债法律关系分析 |
三、国债流通及国债流通市场的内涵和价值 |
第二章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及其法律现状与负面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 |
一、国债流通市场的历史进程 |
二、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法律现状及其引致的负面影响 |
一、国债流通市场的法律现状 |
二、法律缺陷对国债流通市场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域外关于国债流通市场的立法与监管体系考察 |
第一节 美国国债流通市场的立法与监管模式 |
一、基础性与专门性相结合的立法 |
二、政府集中型监管模式 |
第二节 英国国债流通市场的立法与监管模式 |
一、分散性的立法 |
二、传统自律型监管模式 |
第三节 日本国债流通市场的立法与监管模式 |
一、基础性与专门性相结合的立法 |
二、中间型监管模式 |
第四章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路 |
第一节 制定统一的公债立法 |
一、公债立法模式的理论争议 |
二、公债统一立法的必要性 |
三、公债立法的基本框架设计 |
第二节 完善国债流通市场的法律监管制度 |
一、实现监管规则的统一 |
二、实现政府监管机构的统一及监管的专业化 |
三、实现自律监管水平的提升 |
第三节 增强国债流通市场的流动性 |
一、建立起统一互联的国债流通市场 |
二、创新国债相关产品 |
三、完善做市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有关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国债理论演变 |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国债理论的演变 |
一、古典经济学的国债理论 |
二、凯恩斯主义的国债理论 |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国债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债理论的演变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债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国债思想的中国发展 |
第二章 国债政策管理目标及相对独立性要求 |
第一节 国债管理目标 |
一、IMF和WB对国债管理目标的一般表述 |
二、国债政策工具 |
第二节 国债政策相对独立性要求 |
一、国债政策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合部位 |
二、保持国债政策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国债管理的灵活性要求 |
第一节 国债余额管理 |
一、国债余额管理国际经验 |
二、我国国债余额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国库现金管理 |
一、国库现金管理国际经验 |
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做法 |
第四章 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基本预算约束条件分析 |
一、单期名义预算约束条件 |
二、现值约束检验 |
第二节 国债规模常规指标分析 |
一、国债规模常规指标介绍 |
二、我国国债规模常规指标比较 |
第五章 国债结构的战略基准确定 |
第一节 国债种类划分及不同政策效果 |
一、国债种类划分 |
二、国债结构的政策效果 |
第二节 国债结构的战略基准 |
一、确定国债结构战略基准 |
二、我国国债结构战略基准定位 |
第六章 推动国债发行市场化降低定价风险 |
第一节 我国提高国债发行市场化努力 |
一、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发展 |
二、我国国债招标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债市场化发行国际经验 |
一、美国国债发行市场 |
二、德国国债发行市场 |
三、日本国债发行市场 |
四、韩国国债发行市场 |
第七章 促进国债市场交易降低流动性风险 |
第一节 我国促进国债流通市场发展努力 |
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格局 |
二、我国流通市场的创新努力 |
第二节 国债流通市场国际发展经验 |
一、美国国债流通市场 |
二、德国国债流通市场 |
三、日本国债流通市场 |
四、韩国国债流通市场 |
第八章 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 |
第一节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情况 |
一、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 |
二、我国发展国债期货市场的重要意义及现实条件 |
第二节 发展国债期货市场国际经验 |
一、美国国债期货市场 |
二、德国国债期货市场 |
三、日本国债期货市场 |
四、韩国国债期货市场 |
第九章 建立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 |
第一节 国债收益率曲线 |
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二、国债收益率计算及曲线编制 |
第二节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应用 |
一、建立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意义 |
二、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我国的应用 |
第十章 维护国债主权信用降低信用风险 |
第一节 国际主权信用评级 |
一、国际主权信用评级方法 |
二、境外债券市场发行主权债务的意义 |
第二节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反思 |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演变及救援 |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 |
第十一章 有效管理和控制或有债务规模 |
第一节 或有债务分类及影响 |
一、或有债务产生原因 |
二、或有债务的分类 |
三、或有债务的影响 |
第二节 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迫切性 |
一、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依据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第十二章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付制度 |
第一节 国债兑付管理 |
一、国债兑付资金筹集管理 |
二、国债兑付方式管理 |
三、国债兑付渠道管理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债基金制度 |
一、日本的国债偿债基金制度 |
二、我国国债偿债基金制度安排 |
第十三章 积极参与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 |
第一节 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情况 |
一、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动因 |
二、相关区域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我国参与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的意义 |
一、积极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 |
二、亚洲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现实意义 |
第十四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一、国债法规建设滞后 |
二、部门国债管理职责不清 |
三、国债市场割裂 |
四、国债交易方式创新不足 |
五、国债市场层次有待深化 |
六、政府或有负债管理欠缺 |
七、主权信用地位受到冲击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债法规建设 |
二、明确政府部门管理职责 |
三、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
四、提高或有负债管理水平 |
五、维护国债主权信用地位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6)制度与效率 ——基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对制度的经济学解释 |
2.1 制度的定义 |
2.1.1 对制度的语义分析 |
2.1.2 不同学派对制度的定义 |
2.1.3 总结 |
2.2 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
2.2.1 制度的起源 |
2.2.2 制度演变的规律 |
2.2.3 制度演变的三种模式 |
2.3 制度的类型与要素 |
2.3.1 制度的类型 |
2.3.2 制度的构成要素 |
2.4 制度的经济贡献与评价标准 |
2.4.1 制度的功能 |
2.4.2 制度的经济贡献 |
2.4.3 制度的评价标准 |
3. 对债券市场效率的探究 |
3.1 效率的经济学涵义 |
3.1.1 效率的定义 |
3.1.2 效率的内涵与外延 |
3.1.3 效率的衡量标准 |
3.2 证券市场效率 |
3.2.1 金融效率 |
3.2.2 金融市场效率 |
3.2.3 证券市场效率理论 |
3.3 债券市场效率的解析 |
3.3.1 债券市场的功能 |
3.3.2 对债券市场效率的解析 |
3.3.2 债券市场效率的衡量 |
4. 债券市场制度与效率 |
4.1 制度与效率的关系 |
4.1.1 制度决定效率 |
4.1.2 效率推动制度变迁 |
4.1.3 制度效率 |
4.1.4 制度效率递减规律 |
4.2 债券发行制度与效率 |
4.2.1 债券发行的制度构架 |
4.2.2 债券发行的制度特征 |
4.2.3 债券发行制度与效率 |
4.3 债券流通制度与效率 |
4.3.1 债券流通的市场结构 |
4.3.2 债券流通的制度特征 |
4.3.3 债券流通制度与效率 |
5. 中国债券市场制度演变过程分析 |
5.1 中国债券市场的历史沿革 |
5.1.1 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债券市场 |
5.1.2 改革开放后债券发行市场的重建 |
5.1.3 中国债券流通市场的发展 |
5.2 中国债券发行市场的制度演变 |
5.2.1 行政摊派式的发行制度 |
5.2.2 承购包销的发行制度 |
5.2.3 招标式的发行制度 |
5.2.4 债券发行制度的新发展 |
5.2.5 发行审批制度 |
5.3 中国债券流通市场的制度演变 |
5.3.1 禁止流通 |
5.3.2 有限制流通 |
5.3.3 债券流通市场的全面放开 |
5.3.4 债券流通市场制度的深化改革 |
6. 中国债券市场效率评价 |
6.1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
6.1.1 债券市场结构 |
6.1.2 主要的债券品种 |
6.1.3 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问题 |
6.2 中国债券市场的外在效率 |
6.2.1 债券市场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 |
6.2.2 债券市场发展与金融体系发展 |
6.2.3 债券市场的宏观调控效率 |
6.2.4 债券市场与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 |
6.3 中国债券市场的内在效率 |
6.3.1 中国债券市场筹资效率 |
6.3.2 中国债券市场投资效率 |
6.3.3 中国债券市场内在效率总体评价 |
7. 结束语: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创新 |
7.1 债券发行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 |
7.2 债券交易机制创新的模式选择 |
7.3 债券品种创新 |
7.4 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模式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7)中国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研究 ——基于美林投资时钟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现有文献的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计量工具及模型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工具 |
2.1 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 |
2.1.1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
2.1.2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周期理论 |
2.1.3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
2.1.4 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
2.1.5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
2.1.6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 |
2.1.7 经济周期理论述评 |
2.2 基于经济周期的投资工具:美林投资时钟 |
2.2.1 美林投资时钟简介 |
2.2.2 经济基本面指标:经济增长 |
2.2.3 经济基本面指标:通货膨胀 |
2.2.4 其他经济指标 |
3 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的作用机制 |
3.1 我国国债市场概述 |
3.1.1 我国国债市场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
3.1.2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基本评价 |
3.2 2002-2018年中国长期国债利率运行轨迹分析 |
3.2.1 中国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阶段 |
3.2.2 中国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阶段 |
3.3 国债流通市场定价的作用机制分析 |
3.3.1 经济基本面 |
3.3.2 资金面 |
3.3.3 政策面 |
3.3.4 海外因素 |
4 基于美林投资时钟的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样本处理 |
4.2 宏观经济指标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矩阵 |
4.3 相关关系的显着性检验 |
4.4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
4.4.1 回归模型 |
4.4.2 数据的修匀处理 |
4.4.3 Stata输出的回归分析结果 |
4.4.4 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
4.4.5 回归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4.4.6 多重共线性问题与逐步回归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5.1.2 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
5.2 建议 |
5.2.1 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
5.2.2 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
5.2.3 有引导、有节制地去杠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国债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四、论文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一章 国债法律性质、法律关系及立法原则 |
第一节 国债法律性质 |
一、国债与国债功能 |
二、国债的法律性质:特殊形式的债 |
三、国债法律约束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国债法律关系及立法原则 |
一、国债法律关系:公法和私法角度考察 |
二、国债法定原则:国债立法基本原则 |
第二章 国债法律移植的可能性及本土化 |
第一节 国债立法是国债市场发展的保障 |
一、国债市场发展依赖国债立法 |
二、我国国债发展史表明国债运作各环节离不开国债立法 |
三、现代学者研究结论:国债法移植是可能的 |
第二节 法律移植来源:国债立法国际经验与借鉴 |
一、主要发达国家国债立法状况 |
二、立法经验总结:统一立法、完善体系 |
三、结论:法律移植与本土化有机结合 |
第三章 国债运行基础法律制度:发行制度 |
第一节 国债发行决策制度 |
一、国债发行决策主体:协调诸参与部门 |
二、国债发行规模:精细化和专业化 |
三、国债发行决策依据:提升法律层次 |
第二节 国债发行方式及其法律规制 |
一、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 |
二、我国国债发行方式选择 |
三、国债拍卖发行方式分析 |
第四章 国债流动性保障:交易制度 |
第一节 国债交易制度基本问题与完善路径 |
一、国债交易市场存在制度缺陷 |
二、完善国债交易法律制度:建立完整的国债交易平台 |
第二节 国债回购交易法律规制 |
一、国债回购交易运作机制 |
二、国债回购交易中担保问题 |
三、国债回购风险分析 |
四、完善国债回购交易的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国债登记、托管与结算法律制度 |
一、国债权利与公示方式 |
二、国债登记与托管模式选择:从分散到集中 |
三、统一国债登记与结算机构 |
第四节 国债做市商法律规制 |
一、现代证券市场需要做市商 |
二、我国国债市场做市商制度弊端 |
三、完善做市商法律制度 |
第五章 国债法律不完备之弥补:监管制度 |
第一节 国债监管理论基础 |
一、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
二、国债风险需要加强国债监管 |
三、国债立法之不完备性需要加强国债监管 |
第二节 国债监管目标 |
一、国债监管目标的国际比较 |
二、我国国债监管目标:多元目标与主要目标有机统一 |
第三节 国债监管模式 |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债监管模式 |
二、我国国债监管模式的立法选择 |
第四节 两个监管热点:主权债权债务和地方政府发债 |
一、加强主权债权债务监管 |
二、规范地方政府发债 |
第六章 构建国债法律制度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国债法需要单独立法 |
一、国债法是规范国债市场运行的基础性法律 |
二、国债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立性 |
第二节 我国国债立法完善分析 |
一、国债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本法缺乏和综合协调性差 |
二、我国国债立法具体制度设计建议 |
第三节 完善国债法律责任制度 |
一、政府部门的国债法律责任 |
二、政府破产机制及相应责任 |
三、其他相关方的法律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日本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 |
1.2.1 研究对象的基本限定 |
1.2.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研究 |
1.3.2 关于日本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相关研究 |
1.4 文章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1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内涵 |
2.1.1 可持续性思想的溯源及内涵 |
2.1.2 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 |
2.2 国债政策及其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 |
2.2.1 国债政策的理论演进 |
2.2.2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 |
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国债政策及国债管理机制的演进 |
3.1 日本国债政策的历史演进 |
3.1.1 1945-1964 年的均衡财政与国债政策 |
3.1.2 1965-1974 年的赤字财政与国债政策 |
3.1.3 1975-1979 年的财政主导经济与国债政策 |
3.1.4 1980-1991 年的财政重建与国债政策 |
3.1.5 1992-1996 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国债政策 |
3.1.6 1997-今波动中的财政政策与国债政策 |
3.2 日本国债管理机制的演进及评述 |
3.2.1 日本国债发行机制演进及评述 |
3.2.2 日本国债偿还机制演进及评述 |
3.2.3 日本国债流通机制演进及评述 |
小结 |
第4章 日本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民间支出与金融效应 |
4.1 日本国债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步分析 |
4.1.1 日本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4.1.2 日本国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初步分析 |
4.2 日本国债政策的民间支出效应分析 |
4.2.1 日本国债政策对民间消费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2 日本国债政策对民间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 |
4.3 日本国债政策的金融效应分析 |
4.3.1 日本国债政策对货币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 |
4.3.2 日本国债政策对利率效应的实证分析 |
小结 |
第5章 日本国债的风险——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 |
5.1 日本国债风险的综合分析体系 |
5.1.1 日本国债风险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日本国债风险相关数据的选取 |
5.1.3 日本国债风险各指标警戒水平的判定 |
5.2 日本国债风险的综合评价 |
5.2.1 日本国债风险的单个指标评价 |
5.2.2 日本国债风险指标的综合评价 |
小结 |
第6章 日本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一般判定与再探讨 |
6.1 日本国债规模适度性的一般判定 |
6.1.1 国债适度规模的一般判定标准 |
6.1.2 日本国债规模适度性的一般判定 |
6.2 日本国债规模适度性的再探讨 |
6.2.1 关于国债适度规模一般标准的评析 |
6.2.2 日本国债规模适度性的再探讨 |
小结 |
第7章 日本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及综合评价 |
7.1 日本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
7.1.1 日本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有利因素 |
7.1.2 日本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不利条件 |
7.2 日本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国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中国的国债实践 |
一、 旧中国的国债 |
二、 革命根据地国债 |
三、 新中国的国债 |
第三节 国债理论的历史回顾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债思想 |
二、 西方国债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三、 我国国债理论的发展 |
第四节 基本含义和研究范围 |
一、 关于国债的概念 |
二、 研究的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债的发行 |
第一节 国债发行价格的确定 |
一、 国债发行价格的分类 |
二、 影响国债发行价格的因素分析 |
三、 我国国债发行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沿革和评价 |
四、 完善我国国债发行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 |
第二节 国债发行方式比较及选择 |
一、 国债发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
二、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回顾 |
三、 我国国债招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三节 我国国债的发行结构及其设计 |
一、 我国国债的品种结构及其设计 |
二、 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及其设计 |
三、 我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及其设计 |
第二章 国债的流通 |
第一节 我国的国债流通市场 |
一、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二、 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国债流通市场 |
第二节 国债的衍生工具市场 |
一、 国债回购市场 |
二、 国债期货市场 |
三、 国债期权市场 |
四、 国债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 |
第三章 国债的偿还 |
第一节 国债偿还的比较分析 |
一、 西方学者的国债偿还理论 |
二、 国债偿还方式和来源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国债的偿还现状及改进思路 |
一、 我国国债偿还的历史和现状 |
二、 改进我国国债偿还工作的思路 |
第三节 对我国中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
一、 对财政偿债能力的基本认识 |
二、 对我国财政自身偿债能力的分析 |
三、 对我国宏观偿债能力的分析 |
第四章 国债的使用 |
第一节 国债资金使用的原则和效益评价 |
一、 国债资金的使用原则 |
二、 国债资金使用的效益评价 |
第二节 我国国债资金的使用状况及对策 |
一、 关于我国国债资金建设性的论争 |
二、 我国国债资金使用情况的实证分析 |
三、 国债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四、 加强国债资金的管理,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 |
第三节 对我国国债挤出效应的分析 |
一、 国债挤出效应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二、 对我国国债挤出效应的分析 |
三、 调整国债投向、避免挤出效应 |
第四节 积极运用国债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 |
一、 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二、 国债是解决西部地区资金短缺的现实选择 |
三、 继续完善国债投资,促进西部大开发 |
第五章 国债的规模 |
第一节 国债适度规模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
一、 国债适度规模的含义 |
二、 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 适度国债规模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债规模的度量及对我国国债规模的考察 |
一、 国债规模的度量指标 |
二、 利用上述指标对我国国债规模的考察 |
三、 控制国债规模 防范债务风险 |
第三节 隐性负债、或有负债及其风险化解 |
一、 政府债务的分类 |
二、 对我国政府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初步分析 |
三、 我国政府隐性债务、或有债务的特点及其影响 |
四、 我国隐性债务、或有债务风险的化解 |
第六章 国债政策及其可持续性 |
第一节 国债政策 |
一、 国债政策的涵义 |
二、 国债政策的目标及其政策工具 |
三、 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 |
四、 满足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国债政策 |
第二节 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 |
一、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内涵 |
二、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度量 |
三、 继续增发国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四、 实现我国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声明 |
致谢 |
四、发展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债运行风险管理研究[D]. 杨宇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2]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D]. 刘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1)
- [3]论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及完善[D]. 周书域. 江西财经大学, 2012(10)
- [4]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法律规制研究[D]. 苏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5]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D]. 刘延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12)
- [6]制度与效率 ——基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思考[D]. 战松.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7]中国长期国债流通市场定价研究 ——基于美林投资时钟的思考与实践[D]. 赵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8]国债法律制度研究[D]. 李泽华.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6)
- [9]日本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D]. 王海旭. 吉林大学, 2015(08)
- [10]中国国债问题研究[D]. 曾军. 四川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