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和语用和句法研究

文本和语用和句法研究

一、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章海[1](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李晓琴[2](2020)在《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打破了形式语言学侧重形式和句法研究的限制,将视野投向超句的篇章和话语结构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换言或称重述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标记这种现象的连接成分称为“换言连接成分”或“换言标记”。关于换言标记,就目前研究来看,无论国内外,从语言形式层面上来看,已有研究大多是探讨词项式的,就是由一个固定的词语来充当的,而对由图式构式来充当的的换言标记关注不够;从换言前后项语义关系层面上来看,国外主要借助关联理论探讨换言标记前后项之间的因果推理关系,国内汉语学者主要关注换言前后在语义复杂性方面体现的差别,研究侧重前后项之间客观性语义的描写,而对换言后项语义的主观性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换言标记的来源层面上看,目前尚无人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是如何产生的。因而本文在国内外前人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功能语言学的立场,运用构式语法、篇章语法和话语分析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厘清有关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汉语典型换言标记“换句话说”的语义和功能进行描写,重点选取“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往X里说”“说得X一点”等,从形式与功能以及来源等方面对这三大类共六个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进行全面描写,力求对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得出新的认知。本文结构如下:首先为绪论。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选题意义及该选题可能的创新点,说明了拟解决问题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第一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本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构式研究以及篇章和话语研究,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换言标记的界定、分类、范围、功能等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的相关问题。本章主要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事实,厘清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的基本概念,涉及到换言关系的界定、换言关系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义属性等问题,讨论了换言标记的范围、形式、功能等问题,对汉语的换言关系与换言标记系统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此章的内容主要是为后面几章的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和概念支撑。第三章讨论了汉语中最典型的换言标记“换句话说”。在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换句话说”所关联的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其次分析了“换句话说”及其所标记的换言结构的相关语用问题,最后考察了“换句话说”的来源与演变。本章内容主要是为后面换言标记构式的描写提供范例。第四章讨论了“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引述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五章讨论了“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视角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六章讨论了“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往X里说”“说得X一点”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七章为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首先,考察了在古代或近代汉语中与某一换言标记构式相关的表达方式,讨论了这些表达方式与换言标记的关系。其次,分别讨论了三大类六个换言标记构式的具体来源和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演变动因和机制。第八章为汉语换言现象相关特点的归结。首先,依据换言结构成分的多少将其分为简单的换言结构和复杂的换言结构。其次,分析了换言关系的语义层次问题。再次,分析了换言标记的分类问题。最后分析了词项式与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的共同点,并着重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最后为结语。首先对文章的基本框架作出说明。其次,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说明。

廖秋忠[3](1991)在《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1.引言篇章研究,一般称为篇章分析,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篇章分析”这个术语是从英文“discourse analysis”译过来的。这个英语术语最早大概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

戴曼纯[4](2014)在《语言接口与二语接口的习得》文中研究说明接口问题在近些年的二语习得研究中引起了关注和争议。本文讨论二语接口的几个核心问题,包括接口概念的理论来源、接口的定义、分类及接口处的二语习得。文章详细分析了句法—语义、句法—形态、音系—形态、句法—语用等接口类型以及相关二语习得研究,认为内接口是发生映射或特征组装之处,外接口则是信息传递之处。虽然有研究表明句法—语用比其他接口给二语习得带来更多问题,但是还不足以证明整个接口的二语习得难易度。接口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贡如云[5](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张学广[6](2019)在《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从趋向动词入手,通过细致分类、认知观照、功能探究,进一步揭示由其构成的趋向补语所具有的语言类型学意义。本文从“认知”出发,根据“认知参照”对趋向动词进行细致分类,分析位移事件中的“信息组块”,再从“信息”的角度分析趋向动词的句法问题,以及趋向补语表述不同位移时的句法差异和语序问题;借助“视觉表象”,分析趋向补语各种语义的衍生机制与语义特点;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语境、发话人主观视角、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等对趋向补语句法形式和语义的影响。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第二章从位移类型和认知参照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趋向动词表述的位移,可以分为施事位移、受事位移、部位位移三种类型,对位移现象的认知需要借助“认知参照”,如“立足点/场域”“处所”“相对位置”“空间方向”等,不同的趋向动词对应不同的“认知参照”;位移类型、认知参照影响趋向动词的语用和语义。第三章从“信息组块”和“语块组合”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通过分析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的差异,指出位移“事件”包括四个“信息组块”:背景、起始、过程与结果。趋向动词表述位移的“结果”,同时含有位移的“方向”信息;动词在汉语“语块组合”中具有“标记”作用,动词之间的距离造成“动补式”与“连动式”两种结构差异;根据“动词性”的强弱,趋向动词可以分为“弱动型”和“强动型”,前者只能作补语,后者既可作补语,也可作谓词;在表述施事位移时,不同的认知参照、信息加工和关注焦点,位移是否涉及“处所”,涉及的“处所”是位移的终点、起点还是路径,都会对趋向动词的句法形式产生影响。第四章分析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比施事位移复杂,“把”字句能更好地呈现其“信息组块”及相互关系,在句法上能够平衡补语与宾语的位置“竞争”,是表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优势语序”;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不同,语义结构和组合关系也存在差异,“后宾式”是典型的“动补”结构,“前宾式”可以视为“连动式”或“兼语式”,“中宾式”可以视为“兼语式”或“动补式”加“来/去”;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体现了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和“动词核心”,体现了汉语注重形象思维和韵律节奏的特点。第五章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趋向补语表述的是位移的“视觉表象”,基本义为“趋向结果义”,是对位移“过程”“结果”“方向”的综合表述;在“趋向结果义”的基础上,通过视觉表象中的“信息附加”和“隐喻”,趋向补语有了“结果义”和“状态义”;趋向补语的语义都与“变化”有关,趋向动词是对“变化”的起点、方向/过程、终点的综合表述;“语用”推动了趋向补语的语义发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用”背景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第六章从语境、视角、信息三个角度,阐述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来/去”的立足点,与语境中的“场景”切换、发话人的“视点”切换、发话人的心理位置等有关;“V上”与“V下”可以表述相同的事件,体现出语言的“主观性”和“视角”差异,“V上”对应“处所”视角和“施事”视角,突显“主观期望”,“V下”对应“受事”视角,突显“客观结果”;趋向补语可以传递或者强化“结果”信息、“变化”信息,可以引出“评判”信息、传递“暗示”信息,“承载”和“传递”的信息不同,去掉趋向补语后对语义的影响不同。第七章从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的角度,分析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交际情境可以分为“对话”和“独白”,交际功能可以分为“告知”“祈使”“叙述”“描述”“评述”等,交际功能不同,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也有差异;趋向补语与“了”的搭配,受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表述内容的影响,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动态助词“了”服务于交际需要,或者是补足信息、消除误解,或者是传递交际意图,或者是增强表达效果。第八章为结语,总结研究收获,反思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本课题通过对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进而对趋向补语进行多维的深化探索,对趋向动词和趋向补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深了对汉语特点的认识,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越[7](2019)在《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第二、三章讨论指示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二章以普通话为对象,明确区分指示词短语整体的语用功能和指示成分所指对象的语义解读,根据指示词短语中量词的不同种类,依次讨论不同的指示词短语,认为它们都允许所指对象语义上无指。此时,指示词短语仍允许为“定指”且指示词短语内部容纳具“个体化”功能的量词,体现汉语是语用优先型语言,也显示汉语个体指—类指、有指—无指是密切相关、彼此交叉的平行概念。量词能对实体和特征进行个体化。第三章描写瑞安话的定指“量名”(并与粤语比较)、定指“两量名”及“一量名”结构(并与普通话比较)的功能,分析方言间句法自由度和语用因素制约情况差异。第四、五章讨论疑问词的指称问题。第四章以普通话指人疑问代词为例,以“是”字疑问句为环境,考察“什么人、谁、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什么人”用于类指,有属性和指称用法;“哪(一)个人”用于个体,只有指称用法;“谁”用于类指和个体,有属性和指称用法。“是”字句中,句法位置并不“决定”而仅“影响”疑问代词的指称。起决定作用的是疑问代词本身的指称解读。第五章主要考察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普通话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很大程度上受强制同现的量化成分“都”影响,“都”的核心功能是根据语域内的信息明确客观对象的“数目准确性”,这更多地是语用性的。吴语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更严格地受句法条件的整体制约。第六、七章讨论人称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六章讨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的指称,提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表达受语用因素制约的集体(关联)范畴,瑞安话“俫”可能是更严格的集体标记。这虽然在“人称代词+俫”中不明显,但“普通指人名词+俫”“专名+俫”等都是更严格地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的实指集体。第七章以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为例,指出一些方言的领属范畴可能“寄生”了指称范畴,由不同的领属标记区别被领有者的实指性。第八章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①汉语的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的两对平行概念而非上下位概念;②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③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④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刘海洋[8](2019)在《现代汉语存在语义范畴研究》文中认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是能够感知事物的存在,因而有关事物存在性的认知成果也自然成为言语交际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认知经验是如何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进入表达领域的,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全文共有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为后续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阐释“人如何利用语言表达存在意义”为目标,尝试采用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线,由人类普遍具有的、有关存在的认知基础和语义构成出发,建构存在语义范畴、明确其语言表征形式并概括出存在事件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第二章对存在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此前对存在意义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存在句研究中,由于须满足特定的形式特征才能被纳入到研究视野中,因而对存在意义的考察势必不能完全。因此,对存在意义的研究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从语义范畴出发,穷尽式地搜索其可能的表达形式,讨论它们是如何映射在线性序列上的,从而为存在意义的表达找到一种更系统的解释。第三章尝试摆脱结构形式的桎梏,从事件语义视角出发,将存在看作事物“出现—存在—消失”这个连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静态事件,构建起存在事件语义范畴。该范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与特定空间依附关系的认知,包含存在主体、存在空间、存在时间及存在方式四个要素。其中,存在主体和存在空间是范畴的必有要素,二者之间稳定的依附关系可以激活人们头脑中关于存在的知识,存在时间和存在方式附属于上述依附关系,共同参与范畴的建构。存在语义范畴是一个以典型成员为核心的原型范畴,具有静态性、持续性及附着性特征,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关于存在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相关表达形式的选择。第四章阐述了论文的核心理论,区分了存在语义范畴的语言形式和话语形式。前者本质上是语言结构的所指,是能够表征整体存在事件的语言形式,语言层面上能够表征存在事件的语言单位是动词;而话语形式则是语言生成的符号系列,产生于语言形式同具体的指称对象的结合,其中典型成员是存在句,但同时也还可以体现为其他类型的话语形式。论文依据表征存在事件的不同方式为动词进行了分类,其中仅表征存在事件而不包含其他要素的是存在事件的一般表征形式;而动词如果在表征整体存在事件的同时蕴含了事件的方式、空间、时间或主体等其他要素,就成为了存在事件的特殊表征形式。此外,这些存在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也各有其表征形式,它们同存在语义范畴的整体表征形式一样,是表达存在事件的“预备单位”,随时等待表达主体的调用。第五章讨论存在语义范畴映射在话语层面时可能形成的符号序列。存在主体和存在空间作为存在事件表达的必有要素必然会获得形式表征,以二者为参照可以将表达形式分为“空间先行”序列和“主体先行”序列两类,这些表达形式并不对应于特定句法结构,可以是存在句,也可以是主谓结构等其他形式;其中包含着一类特殊的定中短语,同样能够反映人们有关事物与空间关系的认知方式和表达规律,因而也是存在范畴在话语层面上的体现,因其结构形式与其他类别差异较大,我们将其列为“定中结构”类,以中心语语义类型为标准进行分类、单独讨论。第六章讨论存在语义范畴的话语生成机制。在现实交际中,话语生成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进程中,表达者会根据自身的交际需要进行“观察—激活—选择—实现”的认知操作,最终选择将特定的语言符号实现在线性序列上。制约话语形式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事件概括层级、认知可及性差异、突显手段以及语篇建构需求四个条件对表达存在事件的制约效应最为显着。我们结合具体的存在事例讨论了这些制约条件运作的流程,考察了表达者如何在这四个主要生成条件的限定下进行统筹、比较和筛选,最终实现存在事件的表达。最后我们在结语部分梳理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孙成娇[9](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左乃文[10](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1.3.1 元语言
        1.3.2 语言学元语言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着作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第三节 余论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1 关于话语标记研究
        1.1.1 国外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1.2 国内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2 关于构式研究
        1.2.1 构式的界定
        1.2.2 构式的分类
        1.2.3 关于功能性构式
    1.3 关于篇章和话语研究
        1.3.1 关于篇章研究
        1.3.2 关于话语研究
        1.3.3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
    1.4 关于换言问题的研究
        1.4.1 国外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3 换言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
    2.1 关于换言关系
        2.1.1 换言关系的界定
        2.1.2 换言关系的语义分析
        2.1.3 换言关系的语义属性
        2.1.4 关于“语义相似性”
    2.2 关于换言标记
        2.2.1 换言标记的范围
        2.2.2 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
        2.2.3 换言标记的功能
        2.2.4 换言标记的共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换言标记分析——以“换句话说”为例
    3.1 “换句话说”的相关变体
    3.2 “换句话说”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3.2.1 释义关系
        3.2.2 非释义关系
    3.3 语用分析
        3.3.1 着眼于语言语境的换言
        3.3.2 着眼于交际语境的换言
    3.4 “换句话说”与“换言之”的产生和发展
        3.4.1 “换句话说”的产生与发展
        3.4.2 “换言之”的产生与发展
        3.4.3 关于“换句话说”“换言之”来源的假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
    4.1 “引述”及相关问题
        4.1.1 “引述”及其类型
        4.1.2 与“引述”相关的理论
        4.1.3 “引述”与“互文”
        4.1.4 “引述”与“换言”
    4.2 “用X的话说”
        4.2.1 “用X的话说”的不同用法
        4.2.2 “用X的话说”的引述类型
        4.2.3 “用X的话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3 “按X的说法”
        4.3.1 “按X的说法”的不同用法
        4.3.2 “按X的说法”的引述类型
        4.3.3 “按X的说法”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4 语用分析
        4.4.1 人物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2 时地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3 属性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4 其他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
    5.1 “视角”及其相关问题
        5.1.1 视角
        5.1.2 视角类型与视角化的手段
        5.1.3 语言顺应理论的视角观
    5.2 “从X的角度说”
        5.2.1 “从X的角度说”的不同用法
        5.2.2 视角类型
        5.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3 “从X的方面说”
        5.3.1 “从X的方面说”的不同用法
        5.3.2 视角类型
        5.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4 语用分析
        5.4.1 视角的延伸
        5.4.2 视角的转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
    6.1 “评价”及相关问题
    6.2 “往X里说”
        6.2.1 “往X里说”的不同用法
        6.2.2 构件解析
        6.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3 “说得X一点”
        6.3.1 “说得X一点”的不同用法
        6.3.2 构件X的解析与构式变体
        6.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4 语用分析
        6.4.1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功能
        6.4.2 换言前后项的语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换言标记构式的来源和演变
    7.1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1.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1.2 “用X的话说”的来源和演变
        7.1.3 “按X的说法”的来源和演变
    7.2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2.1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2.2 “从X的角度说”的来源和演变
        7.2.3 “从X的方面说”的来源和演变
    7.3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3.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3.2 “往X里说”的来源和演变
        7.3.3 “说得X一点”的来源和演变
    7.4 换言标记构式演变的动因
        7.4.1 语义虚化
        7.4.2 语境的作用
        7.4.3 语言接触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汉语换言结构的特点
    8.1 结构成分
        8.1.1 简单的换言结构
        8.1.2 复杂的换言结构
    8.2 结构关系
        8.2.1 第一层次的语义关系
        8.2.2 下位层次的语义关系
    8.3 结构标记
        8.3.1 换言标记的分类
        8.3.2 两类换言标记的共同点
        8.3.3 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
    8.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篇章现象
    2.1 篇章连贯
        2.1.1 篇章形式连贯手段
        2.1.2 篇章意义/功能连贯
    2.2 篇章结构
    2.3 篇章现象的规律
3. 篇章分析与语用、句法研究
    3.1 篇章分析与语用学
    3.2 篇章与句法
        3.2.1 篇章与句法结构的形成
        3.2.2 篇章对句式和句式变体选用的制约
        3.2.3句中的篇章现象
4. 结语

(4)语言接口与二语接口的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接口的理论来源
3.二语接口的类型及界定
    3.1外接口与内接口之分
    3. 2 内接口: 以句法—语义、句法—形态、音系—形态为例
    3. 3 外接口: 以句法—语用为例
4. 结语

(5)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一、图式理论
        二、语篇图式理论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一、语义层
        二、语形层
        三、交际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一、语义教学
        二、语形教学
        三、交际教学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本章小结
结语: 归正与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6)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趋向动词的界定与分类
        1.2.2. 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1.2.3. 趋向补语的句法研究
        1.2.4. 趋向补语的语义研究
        1.2.5. 趋向补语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1.2.6. 趋向补语习得顺序与教学研究
        1.2.7. 本文的“研究切入点”
    1.3. 理论基础
        1.3.1. 认知语言学
        1.3.2. 功能主义语言学
        1.3.3. 传播学理论
        1.3.4. “语言”与“语言之外”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问题
        1.4.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位移类型、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
    2.1. 位移的三种类型
        2.1.1. 施事位移
        2.1.2. 部位位移
        2.1.3. 受事位移
    2.2. 施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2.2.1. “立足点/场域”与“来/去”
        2.2.2. “处所”与“上_1、下_1、进、出、回”
        2.2.3. “处所/立足点”与“过/过去/过来”
        2.2.4. “相对位置”与“开/上_2”
        2.2.5. “空间方向”与“起/起来_2”
        2.2.6.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分类
        2.2.7.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使用
    2.3. 部位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2.3.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2.3.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2.4. 受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2.4.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2.4.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组块、语块组合与趋向动词
    3.1. 位移事件与“信息组块”
        3.1.1. 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
        3.1.2. 位移“事件”的“信息组块”
        3.1.3. 位移“过程”与位移“结果”
        3.1.4. 位移“结果”与位移“方向”
    3.2. “信息加工”与“语词加工”
        3.2.1. 信息的省略、虚化与突显
        3.2.2. 语词的脱落、移位与转喻
        3.2.3. 语法结构与信息结构
    3.3. 汉语句式与“语块组合”
        3.3.1. 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
        3.3.2. 动词在“语块组合”中的作用
        3.3.3. 动词“距离”对句式结构的影响
        3.3.4. 趋向动词作“补语”与作“谓词”
        3.3.5. 趋向动词的句法规则差异
    3.4. 趋向动词表述施事位移
        3.4.1. 以“空间方向”为参照
        3.4.2. 以“相对位置”为参照
        3.4.3. 以“立足点”为参照
        3.4.4. 以“处所”为参照
    3.5.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搭配
        3.5.1.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语块组合”
        3.5.2. 处所宾语:终点、起点、路径
        3.5.3. 处所宾语与“来/去”
        3.5.4. 处所对施事位移表述的影响
        3.5.5. 隐现句与施事位移的表述
        3.5.6. 句法形式的外部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
    4.1. 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4.1.1. 部位位移的“信息组块”
        4.1.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4.1.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4.1.4. “把”字句的“语序优势”
    4.2. 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4.2.1. 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
        4.2.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4.2.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4.2.4. 宾语位置与语法结构
    4.3. 从趋向补语看汉语的句法特点
        4.3.1. 竹式结构与动词核心
        4.3.2. 形象思维与影像呈现
        4.3.3. “韵律句法”与“信息量”
        4.3.4. 语言表述的“软约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
    5.1. 位移现象、视觉表象与语言表述
        5.1.1. 从位移现象到视觉表象
        5.1.2. 从视觉表象到语言表述
        5.1.3. 视觉表象与位移的三种表述方式
        5.1.4. 趋向补语“趋向义”的语义特点
        5.1.5. 视觉表象与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
    5.2. 位移“信息附加”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5.2.1. 施事位移与“上_2”的“结果义”
        5.2.2. 受事位移与“上_1”的“结果义”
        5.2.3. 受事位移与“下”的“结果义”
        5.2.4. 受事位移与“出”的“结果义”
        5.2.5. 部位位移与“上/开”的“结果义”
    5.3.位移“隐喻”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5.3.1. 空间位置隐喻等级和数量
        5.3.2. 空间位置隐喻心理预期
        5.3.3. 空间位移隐喻时间位移
        5.3.4. 位移事件隐喻抽象事件
    5.4. 趋向补语“状态义”及其衍生机制
        5.4.1. 趋向补语表述形态变化
        5.4.2. 位置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5.4.3. 形态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5.4.4. 趋向补语表述动态变化
    5.5. 趋向补语的语义特点
        5.5.1. 语义的糅合与共性
        5.5.2. 语义与“语境”信息
        5.5.3. 语用与语义的关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上):语境、视角与信息
    6.1. “语境”与“来/去”的“立足点”
        6.1.1. “场景”切换与“立足点”
        6.1.2. “视点”切换与“立足点”
        6.1.3. “心理位置”与“立足点”
        6.1.4. 言语交际与认知推理
    6.2. “视角”与“V上/V下”的使用
        6.2.1. 语言的“主观性”与“视角”
        6.2.2. “处所”视角与“受事”视角
        6.2.3. “施事”视角与“受事”视角
        6.2.4. “主观期望”与“客观结果”
        6.2.5. 句法形式与篇章语法
    6.3. 信息传递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6.3.1. 传递“结果”信息
        6.3.2. 传递“变化”信息
        6.3.3. 强化“结果”信息
        6.3.4. 强化“变化”信息
        6.3.5. 引出“评判”信息
        6.3.6. 传递“暗示”信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下):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7.1. 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7.1.1. 交际情境:对话与独自
        7.1.2. 对话情境中的“告知”
        7.1.3. 对话情境中的“祈使”
        7.1.4. 独白情境中的“叙述”
        7.1.5. “叙述”与“描述”“评述”
    7.2. 交际功能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7.2.1. “告知”时的信息选择与句式安排
        7.2.2. “祈使”与“来/去”的使用
        7.2.3. “叙述”中的语句衔接
        7.2.4. “描述”“叙述”与“V来V去”
        7.2.5. “评述”与“V+得/不+趋向补语”
    7.3.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了”的搭配
        7.3.1.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
        7.3.2. “告知”与“了_2”的使用
        7.3.3. “告知”与“了_1”的使用
        7.3.4. “祈使”与“了_2”的使用
        7.3.5. “叙述”与“了_2”“了_1”的使用
        7.3.6. 交际情境与动态助词“了”的作用
    7.4. 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7.4.1. 交际情境与语法语义
        7.4.2. 交际功能与语言价值
        7.4.3. 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1.1. 对趋向动词的认识
        8.1.2. 对趋向补语的认识
    8.2. 研究价值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和术语定义
        1.2.1 代词:对象范围与术语定义
        1.2.2 指称:术语的选择与定义
    1.3 采用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与具体讨论相关的重要理论内容
        1.3.2 理论支持:语言类型学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指示(代)词相关的研究
        1.4.2 疑问(代)词相关的研究
        1.4.3 人称代词相关的研究
2 指示词短语的属性(无指)解读
    2.1 汉语指示词短语的指称特点
    2.2 “指量名”结构中量词种类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2.2.1 “指示词+一般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2 “指示词+种类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3 “指示词+集体(集合)/不定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3 “这、那”在指示词短语无指解读中的不对称表现
    2.4 本章小结
3 指示词短语和相关形式的指称功能及类型特征
    3.1 吴语定指“量名”结构的指称用法——以瑞安话为例
        3.1.1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句法表现差异
        3.1.2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分工
        3.1.3 量名A式和量名B式的实质
        3.1.4 从瑞安话定指“量名”结构看“量名”结构两种类型的关联
        3.1.5 小结
    3.2 “两量名”结构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用法与无指用法
        3.2.1 定指用法:准指示词型和准冠词型的分工
        3.2.2 无定用法
        3.2.3 数量(无指)用法
    3.3 定指“量名”“两量名”结构与吴语的类型特点
    3.4 “一量名”结构指称用法(有指用法)和无指用法
        3.4.1 汉语的数量结构
        3.4.2 普通话的“一量名”结构
        3.4.3 瑞安话“一量名”结构:更受制于句法整体制约的指称解读
        3.4.4 小结
    3.5 吴语和普通话指称化标记:句法限制vs.语用制约
    3.6 本章小结
4 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以指人疑问代词为例
    4.1 “是”字句:讨论疑问代词指称问题的典型环境
    4.2 与指人疑问代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1 语言中的刚性指称语和“直指指称语”
        4.2.2 与疑问代词共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3 小结
    4.3 指人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4.3.1 “谁”的指称解读
        4.3.2 “什么人”的指称解读
        4.3.3 “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
        4.3.4 小结
    4.4 指称特征对指人疑问代词与名词性成分同现规则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指称问题的已有研究
        5.1.1 “虚指”解读:需被激活的无定解读
        5.1.2 “任指”解读
    5.2 “都”:影响“无界”任指解读的重要量化成分
        5.2.1 量化和量化成分的类型
        5.2.2 对“都”的已有研究
        5.2.3 对“都”核心功能的再归纳:语用性的功能
        5.2.4 小结
    5.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3.1 瑞安话的两类任指疑问词
        5.3.2 任指疑问词功能的分化手段:瑞安话的两个“都”类量化成分
        5.3.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4 本章小结
6 实现于人称代词的指称范畴及其标记
    6.1 普通话“们、(一)些”及与名词性成分(如人称代词)的同现
        6.1.1 普通话的“们”
        6.1.2 普通话的“一些”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同现
    6.2 “人称代词+们”的搭配及其对“们”的影响:汉语史的证据
        6.2.1 人称代词之后:“们”最早出现的句法位置
        6.2.2 人称代词对“们”指称功能的影响
    6.3 方言中的“们”及其相类成分
        6.3.1 加在人称代词后的标记
        6.3.2 瑞安话的“俫”
    6.4 本章小结
7 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及其寄生指称功能
    7.1 领属关系的不同类型
        7.1.1 瑞安话的五种领属语义
        7.1.2 领属语义与核心名词私有化等级的对应关系
    7.2 瑞安话的四种主要领属结构
        7.2.1 以“个”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2 以“拉”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3 “Pr(人称代词)+Pd”直接并置的结构
        7.2.4 小结
        7.2.5 指量结构作领属标记
    7.3 非无标领属标记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1.1 “个体—类”及“指称—属性”的交叉关系与汉语事实
        8.1.2 “定指—不定指”“实指—非实指”范畴化程度的跨方言差异
        8.1.3 汉语指称概念范畴化差异反映的方言类型差异
    8.2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8.2.1 创新点
        8.2.2 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瑞安话指示词表
    B 瑞安话疑问代词调查表(原表设计:盛益民)
        B.a 疑问用法
        B.b 非疑问用法
    C 瑞安话人称代词表
    D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现代汉语存在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 语料来源
第2章 存在语义范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1 存在句研究的历史脉络及主要领域
        2.1.1 存在句研究的历史脉络
        2.1.2 存在句研究的主要领域
    2.2 存在句研究评述
第3章 存在语义范畴的建构
    3.1 存在语义范畴构建的理论依据
    3.2 存在语义范畴及其范围
        3.2.1 存在事件语义范畴及其界定
        3.2.2 存在事件语义范畴的类别
        3.2.3 存在语义范畴与其他范畴的边界
    3.3 存在语义范畴的特征
        3.3.1 静态性
        3.3.2 持续性
        3.3.3 附着性
    3.4 存在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3.4.1 存在主体
        3.4.2 存在空间
        3.4.3 存在时间
        3.4.4 存在方式
        3.4.5 存在语义范畴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存在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
    4.1 语言形式和话语形式
    4.2 存在语义范畴的整体表征形式
        4.2.1 存在语义范畴的一般表征形式
        4.2.2 存在语义范畴的特殊表征形式
        4.2.3 存在语义范畴整体表征形式的语义属性
        4.2.4 存在语义范畴整体表征形式小结
    4.3 存在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表征形式
        4.3.1 存在空间的表征形式
        4.3.2 存在时间的表征形式
        4.3.3 存在主体的表征形式
        4.3.4 存在方式的表征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存在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
    5.1 存在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类别
        5.1.1 空间先行序列类
        5.1.2 主体先行序列类
        5.1.3 定中结构类
    5.2 复合事件范畴中的“存在”及其表达
        5.2.1 存在事件与存在事件的复合
        5.2.2 存在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复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存在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的生成
    6.1 存在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
        6.1.1 事件概括层级
        6.1.2 表达形式的认知可及性差异
        6.1.3 突显及突显手段
        6.1.4 “语篇建构需要”小结
    6.2 存在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机制的一般工作程序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9)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1.2 研究理论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2.1 话题概念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2.1.2 Hockett-话题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2.6.1 传统解释
        2.6.2 形式句法解释
        2.6.3 语义/语用解释
        2.6.4 动态句法解释
        2.6.5 评述
        2.6.6 总结
    2.7 本章小结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3.1 理论概述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3.2 核心概念
        3.2.1 语言知识
        3.2.2 句法与语义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3.2.4 语境
        3.2.5 线性与递增性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3.3 模型工具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3.3.2 树结构“生长”
    3.4 理论优势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3.5.1 左边缘结构
        3.5.2 右边缘结构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4.5.5 总结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4.8 本章小结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4 总结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5.5.5 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7 本章小结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7.7 本章小结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8.7.1 副词的易位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8.8 本章小结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9.8 本章小结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10.1 多话题句简介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话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四、理论背景
        (一)互文性理论
        (二)对话句法理论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五、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语用认知法
    六、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一)形式表现模式
        (二)语义关系模式
        (三)认知模式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一)概念整合
        (二)套用浮现义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一)单套式
        (二)叠套式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一)言内模式
        (二)言外模式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一、主观性特征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一)评注性副词
        (二)表小量的补语
        (三)假设句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一、主要结论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二、余论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三、本文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2]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D]. 李晓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 廖秋忠.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 [4]语言接口与二语接口的习得[J]. 戴曼纯.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1)
  • [5]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6]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D]. 张学广. 山东大学, 2019(02)
  • [7]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D]. 吴越. 浙江大学, 2019(01)
  • [8]现代汉语存在语义范畴研究[D]. 刘海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9]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10]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文本和语用和句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