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论语·乡党》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戎姝阳[1](2019)在《张九成《横浦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九成(1097-1159),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横浦居士,是两宋之际较有名气的理学家,教育家。张九成是安定学派胡瑗、濂溪学派周敦颐的三传弟子,受业于继承“二程”思想的杨时,形成了自己“援佛入儒”的理学思想,开创了在南宋时期影响颇深的“横浦学派”。《横浦集》由其门人郎晔整理而成,包括诗赋四卷、文章十六卷,辑录了大量的诗歌、文论、书信、奏议、题跋、序、记等,对於全面研究张九成其人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关於张九成的研究焦点在其理学思想方面,相比其《孟子传》、《中庸说》、《论语解》等着作,《横浦集》则鲜少人问津,因此笔者认爲尚有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本文的研究共分爲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要对张九成的家世生平、师从交游、《横浦集》的成书背景、版本情况及其文学思想、文章创作进行较爲系统的梳理;下编爲《横浦集》的注释部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南宋绍定後翻刻本爲底本,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其他文献爲参考,力求疏证典故,详考名物,以期爲深入研究张九成其人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材料。
王永祥[2](2017)在《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儒家作为传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文化派别,把修身齐家作为人生轨迹的基始性工作,特别强调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整体关联。儒家自创始以来就尤为重视家庭血缘亲情,重视对涉及家庭伦理道德等一系列家庭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众多理论特质明显、思想脉络清晰的家庭教育理性认识。本研究以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从构成理论研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价值诉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入手,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注重史论结合,以展现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优秀理念。儒家学说诞生于先秦,儒家家庭教育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萌生。“五经四书”奠定了儒家家庭教育的基本格局。孔子已经自觉地开展了家庭教育,并对家庭教育发表了诸多的见解。汉代,儒家学说受到空前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家学说影响力下降,但由儒家倡导的封建家庭理念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着——《颜氏家训》。唐宋时期的家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以丰富和发展,《帝范》的出现展示了帝王之家家庭教育的系统全面。从宋代开始,文人士大夫的家庭教育实践和理论思考异彩纷呈,思想家还有意建构系统完善的家庭教育理论。明清时期是家庭教育的繁盛时期,该时期保存下来的家教文本远超历史上的其它阶段,且家教文本在体例上多有创新。晚清以来,儒家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儒家家庭教育开始解体,朝着近代新式家庭教育转型。天人关系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人生境界、轨迹的最高行事准则就是天道,人道是对天道的遵循和践行。儒家认为人的德性是人具有的天性(天赋)。在儒家那里,天有“神圣之天”、“德性之天”、“自然之天”的分别,因而人具有不同的天性。儒家“天人合德”的理念认为人只有完善自我,才能最终成就天所赋予人的宝贵德性。儒家认为人之施教和受教都要遵从人性,家庭教育之所以必需且紧要,就在于教育本身能促进家庭成员个性的完善。儒家家庭教育首重“明人伦”,即使家人、子弟形成相亲相爱的人伦道德理念。儒家家庭教育在“亲亲”之外,还重视“尊尊”,要求家庭成员养成尊重家庭以外人员的道德意识。儒家注意到家庭成员间的亲爱有可能发展成为溺爱,故强调“知爱与知教”的结合,不能置应有的教育和引导责任于不顾。儒家家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以循礼守制为核心的家风,以累世美德为核心的家风,以传世之学为核心的家风。儒家认为正己才能正家,只有家庭施教主体修养得法,才能培育出良好的家风。儒家尤其重视女性(特别是主妇)在家风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儒家尤其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在化民导俗方面的能动作用,认为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两相促进,才能营造出良风美俗。“正家之道”是儒家关于和顺家庭关系的教育。儒家在父子关系上倡导“父慈子孝”,即父辈要关爱教育晚辈,晚辈则要孝敬长辈;兄弟之间要做到“兄友弟恭”,即同辈之间要相亲相爱,相互协助和睦相处;夫妻间要做到“夫义妻贤”,即夫妻双方在婚姻缔结及存续期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共建美好家庭;儒家强调“长幼有序”,倡导代际之间要尊长爱幼。儒家提倡的家庭美德主要有勤俭、礼让、仁爱、谦虚、忠孝、敦学、和睦等。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的“家国情怀”包含四方面:首先是“齐家”,一是“修身以齐家”,二是“治生以齐家”,三是“制用以齐家”。其次是“亲宗族”,一方面,儒家提倡要“周济族人”,即宗族间要扶危救困患难相恤;另一方面,要“教导族众”,加强对族人的规戒引导和教育。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睦乡邻”,做到“与邻为善”、“礼待乡曲”、“里仁为美”。最后是“爱国家”,教育家庭成员要热爱国家、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惜牺牲自我以维护国家统一。家训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施教者的一系列训诲、示教的总结。这种教育方式促进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家规教育把家庭教育的有关内容,用硬性规定表达出来,要求家庭成员普遍遵守。家礼教育就是通过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使家庭伦理道德具体化为家庭成员的行为素养。私塾也是传统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儒家家庭教育把人际交往看成是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所谓“以友辅仁”说的就是这种理念。儒家家庭教育也提倡游学,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儒家家庭教育还注重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宽严相济、榜样示范、说理教育、启发诱导、内省自觉等都是儒家最为普遍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些方法是儒家家庭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借鉴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现代家庭教育要注重道德涵养,要注重方法得当,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家风。
吕点[3](2020)在《《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论语》研究,在训诂、校勘、辨伪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富而坚实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研究着作当中,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几乎囊括了各种门类的研究,并在继承前学、集前人大成的基础上,别开一体,自成境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程树德《论语集释》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论语集释》的成书及体例。在了解程氏一生治学历程的基础上,笔者重点挖掘了程氏作《集释》以“着述终身”的思想,以及他在晚年颠沛流离、身患重疾的情况下花费九年时间孜孜编着此书的原因与出版经过从而做到知人论世。同时,笔者亦就本书的撰述体例详细分析了程氏编着此书的方法与用心,以及在对材料的剪裁与排列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眼光。另外,亦总结了程书体例上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从三个方面研究《论语集释》的按语内容。一为程书对历代诸家着书及人物的介绍。程书经过悉心搜集与裁选,不仅对前人古注有极多征引,并在按语中对这些注家做了一定的考证与辨析,其依据的材料多出自历代史传,亦从其他类书中寻检搜罗。对于无法确定年代的注家,程氏也注意在按语中加以说明,给读者留下了继续研究的问题与空间;对于后人所辑录的古注版本,程氏也多加推举;对于残缺的卷帙,程氏也特加着录以保存古注。最后,程氏还在书中细考诸古书古注的流变、亡佚及后人的附篡、改益。二为程书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程书对诸家学说不是只作片段性的征引,而是基于整体性的把握,他在按语中对于诸家学说的品述亦极为精当。除了今天学界共识性的评价,如对翟灏《四书考异》、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较高评价,对诸家学说的很多评价也别具只眼,如说臧懋庸《论语稽》的赞赏、对皇疏的极大肯定、对崔氏《论语足征记》的推举等。三为训诂上的新解。程书不惟悉心考订异文、辨证经注,还能够在前人训诂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证与辨考,从而申明己意。第三章从《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中探讨三个问题:一、程氏对朱注的态度,是否如任铭善或刘斌等人所说,持一味的批驳或诘难的态度?程书是否存在抵朱过甚的问题?笔者考证程氏按语,认为程氏对朱注不仅能够客观对待,抱以同情,并且对之亦多有赞赏。二、基于对朱注或《论语》历代注疏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集释》中有多处指出了朱注的错误。这些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训诂之失,一为义理之偏。但总体来说,程氏指出朱注错误的时候,并非刻意诘难,而是有理有据,较为客观。三、清代的汉学家往往好与朱注立异,但主张汉宋调和的学者,却常常追溯、考证朱注的古注古义之来源,程树德继承了这种汉宋调和的做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系统也更为深入地对朱注错误的来源出处进行了考辨。要之,程氏所作的工作,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正是研究本书的价值所在。要之,作为历代研究《论语》的学说与着作的集大成者,《论语集释》不仅是一本完备详致的历代《论语》注释资料汇编,而且是一本承载了程树德先生学术思想与学术精神的一种“新”作。体例上的“荟萃贯串”是本书最显着的特色,后世集释类的着作如游国恩的《楚辞纂笺》、方勇的《庄子纂要》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汇校”“汇释”类的着作等,在体例上与程书都有很多相同之处。程氏编着《集释》的时代,不仅仅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处境凄惨的时代,也是整个民国政治更迭而崩坏的时代。作者曾自言其编着此书乃是“欲以发扬吾国固有文化,间执孔子学说不合现代潮流之狂喙,期使国人之舍本逐末、徇人失己者,俾废然知返。余之志如是而已。”《集释》一书的写作正是程树德先生作为学者对于时代的回应与关怀。因此程树德写《论语集释》,不仅是从文献和学术史的意义上继承前人学术传统,也是作为民国学者,去直面自身所处时代的担当。有如此坚忍不拔之志,成此荟萃贯串之书,其令人敬畏感佩的学术精神与绵厚扎实的学术功力,正共同构成了这本书独一无二的学术价值。
徐晓楚[4](2016)在《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文中认为程朱理学是晚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书》学则处于程朱理学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物质条件局限下,思想的传播,主要通过图书的传布来实现。因此对《四书》学着述的创作、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管窥晚清社会思想的状况。当前对晚清《四书》学的基础研究尚比较薄弱,已有成果以少数知名人物或着述的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对当时《四书》学着述总体状况的考察;而既有的晚清理学史、出版史的研究,视角均较为宏观:理学史更关注晚清理学与西学、汉学等思想的关系,出版史则偏重于新印刷手段的传入和拓展。至于这一时期《四书》着述的刊刻情况,发展规律,变化原因,种种探究则仍待开拓。本文对晚清初次刊印的二百多种《四书》学着述进行了寻访,并逐一编制书志,这是首次进行的晚清时期的《四书》学着述情况全面梳理工作,下编《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版本情况、创作出版过程、主要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着述的体例、撰着者、出版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宏观的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归纳出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总体特征,为今后的《四书》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书志撰写过程中还对一些流传已久的版本着录错误进行了辨正。本文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体例的数量变化、名称错位、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等情况的分析,探究其所反映的晚清学术思想变化;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地理分布的分析,补充完善了以往晚清理学研究的地域观。此外,还发掘了时局变化对当时《四书》学着述出版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案例。
潘牧天[5](2016)在《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朱熹韶绿是宋代大儒朱熹舆其门人弟子讲学问答的实绿,集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且反映了宋代的社含、经济、文化概貌。《朱子语类》的编撰主要参考了“五绿”、“三颊”,李道傅《晦庵先生朱文公语绿》即是其中最早的《池绿》,是最早的朱子语绿编本之一,也是现存唯一的朱熹捂绿“汇编本”,目前仅存台湾藏宋刻、明抄残本计十四卷(不计重复);黄士毅《朱子语类》是最早的朱子语绿“颊编本”,目前仅存日本藏朝鲜抄本;黎靖德《朱子捂颊》是朱子语录颊编本的集大成者,也是目前通行的捂绿版本;另有宋刻《晦庵先生语绿大纲领》、明刻《朱子语略》、《晦庵先生语绿类要》等“选编本”。这些不同的编本各有其特色,多为海内外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亟待整理与研究。封於这些版本的单独研究尚处於起步陪段,全面地将它们进行系统、联繁的研究则尚蜀空前。古文献整理中发现的异文不仅封文献版本研究有很大的僵值,且为捂言研究中的重要材料,文献异文中蕴含大量语言信息,体现了捂言的发展。朱熹语绿中有异文词近500封,涉及词语1000个以上,涉及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这些珍贵的版本具文为研究汉语的发展演燮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宋本《池绿》作为宋代语言的同时材料舆後世明清抄刻褚本以及现代整理本的异文正反映了“宋——现代”汉语演燮的连绩统,值得深入的考探。本文基於封《池绿》、黄士毅《朱子捂颊》、黎靖德《朱子语类》以及褚选编本全面校勘的基础上,以语绿各版本间的昊文为缐索,封朱熹语绿造行文献舆语言的全面考探。全文共分五章。绪输中总结了二十世纪以来前餐封朱熹语绿的研究状沉、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羲。第一章介绍了朱子《语绿》与《语颊》的成害概沉以及海内外存藏、编写的朱熹语绿版本,其中多有尚未被发掘者。第二章描写了朱熹语绿文献异文词的概貌,语绿异文词来自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来源既有承古词也有新词,往往形成相应替换。藉绿异文词的特点主要有文白相替、俗语口语替换、捂境中祠羲临时统一等。第三章分封等音节与不封等音节替换考察了朱熹藉绿异文词的构成形式。其中封等音节的替换涉及罩音、双音、三音和四音结构词语,不对等音节的替换则可以看出捂绿祠汇中聪合式、偏正式、主谓式、重叠式、附加式的构成以及词舆祠组之间的转换,语录异文中并列式双语素异文封应替换则可资研究汉语同义并列双音祠的构成楼制。第四章从词汇系统的角度封朱熹语绿异文进行系统性的考察,描写语绿具文形成的看视、现在、遇去、言语、知晓、微小、谨密、怠慢、事物等概念的词语类聚;考察以罩音藉素为核心的祠语类聚,发现罩音词的替换舍尊致其作为构词语素的夜音词同步演燮,是一种异文替换的“同步构祠”现象;以一词的多个羲位为中心考察分别形成的具文类聚,并探讨其引申关系。第五章考察了朱熹语录异文中的文字使用情沉,并封部分异体字作考证。附绿中附上近年整理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捂绿>汇校》。
李佩瑜[6](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陈峰[7](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孙文明[8](2014)在《《碧梧玩芳集》校注》文中研究指明马廷鸾,字翔仲,号碧梧,镜州乐平人(今江西乐平人)。其德行清正,刚正不阿,学问渊博,为南宋末年着名的政治人物。现存的《碧梧玩芳集》,是由四库馆臣修《四库全书》时,徒《永乐大典》辑录而出。《碧梧玩芳集》收入了马廷鸾所作的制文、序跋、字说、墓志铭、诗、词等作品。其整体上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但中外学界封马廷鸾及其《碧梧玩芳集》研究甚少,成果寥寥。学界虽已封《碧梧玩芳集》进行了点校和整理,但这些点校和整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未能选取清代翰林院抄本,这一现存最早的善本为底本。现有的点校和整理往往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或《豫章丛收》本为底本。二是未能把《永乐大典》残卷中的马廷鸾作品作为参校封象。三是没有封《碧梧玩芳集》中羼入的他人作品进行甄别。四是没有较完借地搜集马廷鸾的佚文。笔者不揣鄙吝,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马廷鸾及其《碧梧玩芳集》进行研究和输述。第一,前言部分。主要论述焉廷鸾的家世生平、思想着述,《碧梧玩芳集》的内容、艺术风格。同畴封马廷鸾的佚作进行辑佚,封《碧梧玩芳集》中羼入的他人作品进行甄别。第二,校注部分。此次《碧梧玩芳集》校注以最早的清代翰林院抄本显底本,以《豫章丛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碧梧玩芳集》为校本,以《永乐大典》残卷以及相关的史收、别集等文献材料作为参校对象,封《碧梧玩芳集》做了更细致、更全面的校勘和整理。同畴封集中的典故、史实、官职名、人名以及疑难字词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封马廷鸾《碧梧玩芳集》研读和校注,将舍有助於分析和研究马廷鸾的创作特色和思想理念,揭示其作品的独特价值,从而更恰当地定位马廷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好地了解南宋末期的社舍政治文化风貌。同时对马廷鸾做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侗案研究,为推动江西乐平地域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便利。
俞莉娴[9](2016)在《《晦庵先生语录类要》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熹语録是宋代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弟子讲学问答的实録,集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且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概貌。《朱子语类》的编撰主要参考了“五録”、“三类”,黄士毅《朱子语类》是最早的朱子语録“类编本”,目前仅存日本藏朝鲜抄本;黎靖德《朱子语类》是朱子语录类编本的集大成者,也是目前通行的语録版本。叶士龙编《晦庵先生语録类要》(以下简称《类要》)十八卷,是对《朱子语类》中重要朱子理学思想的再度提炼、归纳与整合。这些不同的编本各有其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其中,对於《晦庵先生语録类要》的文献整理与词汇系统研究尚属空缺状态。本文所选取的《晦庵先生语录类要》主要版本有:复旦大学藏《晦庵先生语录类要》(简称复旦本)、日本京都大学藏《晦庵先生语录类要》(简称京都本),同时参校日本九州大学藏《朱子语类》朝鲜古写九州本(简称九州本)和《朱子语类》明代成化陈炜刻本(简称成化本),形成以复旦本《晦庵先生语录类要》为底本的汇校稿,以各版本异文为綫索,对文献与语言展开系统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绪论总结了二十世纪以来前贤对朱熹语録、语类相关语言现象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一章介绍了《类要》的传本与语料概貌,考证了编者叶士龙及成书时间,通过详细介绍复旦本、京都本与九州本、成化本各本具体情况,尝试厘清复旦本、京都本与九州本、成化本的版本源流关系。第二章从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三个角度分析了《类要》的词汇构成情况。第三章以《类要》的新词新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单音词新义与复音新词新义,并具体考释了若干复音词新义与复音新词新义。第四章从异文角度对《类要》中的并列双音词进行系统性的考察,具体描写“完全”、“丝綫”、“恐怕”、“买卖”、“左右”的成词及演变;并总结了并列双音词成词及演变的特点,即:扮演并列双音词构成语素角色的两个单音词在语义上存在某种关联并发生语义的融合,并列双音词成词後的生命力体现在其词义的进一步演变与词汇的语法化。第五章将词汇与词义作为系统,详细考察了《类要》中的常用动词“送”的词义系统与“送”的“终结”义的词语类聚情况。第六章从古籍整理与汉语文白演变角度论述了《类要》的词汇研究价值。附録为《<晦庵先生语録类要>汇校》。
康文娟[10](2020)在《吴嘉宾及其文集研究》文中认为吴嘉宾,字子顾,江西南丰县人,清朝经学家、桐城派文学家,中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因抗击太平军有功,曾国藩保举其升内阁中书。江西吴氏是延陵季子后代,为南丰大族,祖上自曾祖父中进士为官,家族中为官者众多。其在家中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传承家学,个人又刻苦学习,后中进士。主要是致力于经学,着述丰富,《周易说》十四卷,《书说》五卷,《诗说》七卷,《四书说》六卷,包括《大学》《中庸》各一卷,《论语》《孟子》各二卷,且有《求自得之室文钞》十二卷,《尚絅庐诗存》二卷,以其诗文集为主,记载其一生的行迹,体现其政治经济等思想。其着作在太平战乱中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逝世后在两个弟弟及旧友帮助下刊刻,才得以留世。本文对文钞和诗集进行标点断句并研究,且搜集其他辅助资料来研究吴嘉宾。笔者以整理诗文集为基础,梳理吴嘉宾家族的历史,东隅吴氏从南丰县城迁徙至傅坊乡港下村,理清港下村的历史,及探讨两支的关系。同时研究明清南丰县及吴氏家族的科举情况,说明吴氏家族的地位。对吴嘉宾个人的研究主要探讨生平和家庭情况,太平军兴后,南丰县与太平军的战事,贡献的情况及交游情况,及交游情况,对着述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可见其政治、经济、人才方面的思想。
二、读《论语·乡党》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论语·乡党》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张九成《横浦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上编 张九成及《横浦集》研究 |
第一章 张九成家世生平研究 |
第一节 张九成家世生平考论 |
一、家世与乡风 |
二、生平经历 |
(一) 早期求学时期 |
(二) 初入仕途时期 |
(三) 贬谪南安时期 |
(四) 起任温州时期 |
第二节 张九成师从关系考述 |
一、少年时师从黄珪 |
二、青年时师从杨时 |
三、向寺僧求学 |
第三节 张九成交游情况考述 |
一、前期交游考述 |
二、中期交游考述 |
三、後期交游考述 |
第二章 《横浦集》的成书背景及版本情况 |
第一节 《横浦集》的成书背景 |
第二节 《横浦集》的版本情况 |
第三章 张九成的文学思想及文章研究 |
第一节 张九成的文学思想 |
一、诗歌创作理论 |
1、“吟咏性情”的中心思想 |
2、“意蕴真醇”的创作旨趣 |
二、文章创作理论 |
第二节 张九成的文章研究 |
一、序 |
二、记 |
三、劄子 |
四、书 |
五、说 |
六、题跋 |
七、赞 |
八、铭 |
九、祭文 |
十、墓志铭 |
结语 |
下编 《横浦集》注释 |
凡例 |
横浦集卷一 |
古赋 |
述志赋 |
谪居赋 |
古诗 |
客观余孝经傅感而有作 |
见柿树有感 |
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二首 |
癸亥初到岭下寄汪圣锡 |
正月二十日出城 |
二十六日复出城 |
十二日出城见隔江茅舍可爱 |
客至 |
食苦笋 |
示两儿 |
有客 |
读梅圣俞诗 |
菖蒲 |
三月晦到大庚 |
勾漕送建茶 |
五月十七日冒暑报谒 |
九月七夜喜新凉 |
十一月忽见雪片居此七年未尝也 |
庚午正月七夜自咏 |
偶题 |
课书 |
读书 |
罢禄 |
偶成 |
游尘外亭呈妙喜老师陈元器郑叔茂沈季诚 |
横浦集卷二 |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
怀汪圣锡 |
送郑仲远 |
次陈一鹗韵 |
多雨偶成 |
即事 |
十二月二十四夜赋梅花 |
辛未闰四月即事 |
有感 |
十九日杂兴 |
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韶 |
彦执赏予诗 |
拟古 |
横浦集卷三 |
赠樊茂实铁照 |
子集弟寄江蟹 |
嘉佑寺 |
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 |
秋兴 |
七月十二日偶成 |
秋晴 |
中秋 |
闻桂香 |
喜晴 |
桂 |
拟归田园 |
读东坡迭嶂图有感因次其韵 |
闻彦执熙仲有辣螺诗聊复有作 |
有感 |
杨干致仕 |
所见 |
六月晦送孙少刘 |
横浦集卷四 |
律诗 |
竹 |
游南路菩提寺次刁文叔韵 |
双修峰 |
送单普赴肇庆节推 |
过报恩 |
雨 |
三月晦城门晚景 |
题竹轩 |
夜雨 |
次单推韵 |
到白石寺次壁间郑如圭韵 |
七月十二日出城 |
八月十四日偶成 |
二月二十四日即事 |
三月十一日不出 |
晚兴 |
即事 |
三月二十四日出城 |
喜晴 |
悼王侍郎 |
悼玉溪 |
夏日即事 |
雨晴到江上 |
山蝉 |
惠声伯窻前孤桐 |
闻沈元用帅南海喜而有作 |
寄故人施彦执 |
次施彦执韵 |
见菊花呈诸名士 |
再用前韵 |
悴卓送海棠 |
次单推韵 |
柑花 |
咏梅 |
松棚 |
题大庾新楼呈郑仲远年契 |
十二月初七日述怀 |
十一日咏梅 |
六月十四日观云有作 |
悼吕居仁舍人 |
某还故里过括苍谢景思少卿示及诸公和诗次韵为谢 |
夜起 |
出城 |
元夕 |
午睡 |
丙寅正月 |
岭下桃花作澹红色绝可爱因作绝句 |
忆北轩菊 |
忆天竺桂 |
酴酿 |
三月五日 |
出城 |
元宵 |
夏日即事 |
清暑 |
雨中海棠 |
三月六日出城 |
喜晴 |
夏日即事 |
惜花 |
二月八日偶成 |
六月十二日偶成 |
题郡斋壁 |
横浦集卷五 |
论 |
少仪论 |
四端论 |
乡党统论 |
横浦集卷六 |
书傅统论 |
尧典论 |
舜典论 |
大禹谟论 |
皋陶谟论 |
益稷论 |
禹贡论 |
甘誓论 |
五子之歌论 |
胤征论 |
汤誓论 |
仲虺论 |
汤诰论 |
横浦集卷七 |
书傅统论 |
伊训论 |
太甲论上 |
太甲论中 |
太甲论下 |
咸有一德论 |
盘庚论上 |
横浦集卷八 |
书傅统论 |
盘庚论中 |
盘庚论下 |
说命论上 |
说命论中 |
说命论下 |
高宗肜日论 |
西伯戡黎论 |
微子论 |
泰誓论上 |
泰誓论中 |
泰誓论下 |
横浦集卷九 |
书傅统论 |
牧誓论 |
武成论 |
洪范论 |
旅獒论 |
金滕论 |
大诰论 |
微子之命论 |
康诰论 |
酒诰论 |
梓材论 |
召诰论 |
洛诰论 |
横浦集卷十 |
书傅统论 |
多士论 |
无逸论 |
君奭论 |
蔡仲之命论 |
多方论 |
立政论 |
周官论 |
君陈论 |
顾命论 |
康王之诰论 |
横浦集卷十一 |
书传统论 |
毕命论 |
君牙论 |
冏命论 |
吕刑论 |
文侯之命论 |
费誓论 |
秦誓论 |
横浦集卷十二 |
状元策一道 |
横浦集卷十三 |
迩英春秋进讲 |
夏曹伯来朝 |
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於社 |
横浦集卷十四 |
春秋讲义(此海昌县庠所讲) |
发题 |
隠西元年春王正月 |
门人陶与谐録 |
横浦集卷十五 |
孟子拾遗 |
横浦集卷十六 |
序 |
寄医僧序 |
谢举之字序 |
徐宗义宗礼字序 |
孙斌字序 |
送陈朝彦序 |
孟声远字序 |
王耕耘字序 |
都圣与《易傅》序 |
《尽言集》序 |
《元城先生语録》序 |
横浦集卷十七 |
记 |
海昌童儿塔记 |
袁州学记 |
云荫堂记 |
静胜斋记 |
竹轩记 |
重建赣州学记 |
横浦集卷十八 |
劄子书简 |
爲先奉直陈乞章服上参政劄子 |
又上宰相劄子 |
上李泰发参政书 |
答徐得一书 |
答李樗书 |
与常子正中丞书一 |
与常子正中丞书二 |
与常子正中丞书三 |
与常子正中丞书四 |
与常子正中丞书五 |
与常子正中丞书六 |
与常子正中丞书七 |
与常子正中丞书八 |
与常子正中丞书九 |
与常子正中丞书十 |
与常子正中丞书十一 |
与常子正中丞书十二 |
贺沈左相书 |
贺万俟右相书 |
答贑州赵守书一 |
答贑州赵守书二 |
与永嘉何舍人书 |
回黄朝奉书 |
回贑州邹推书一 |
回贑州邹推书二 |
回贑州邹推书三 |
回孙尚书书一 |
回孙尚书书二 |
回全椒杜主簿书 |
答曾主簿书 |
与台州曾侍郎书 |
借米书 |
与净居谌禅伯书 |
与径山杲大慧书 |
与张教谕书 |
与尚书书一 |
与尚书书二 |
与尚书书三 |
与施彦执书一 |
与施彦执书二 |
与陈开祖书一 |
与陈开祖书二 |
与陈开祖书三 |
与陈开祖书四 |
与陈开祖书五 |
与陈开祖书六 |
与陈开祖书七 |
与陈开祖书八 |
与陈开祖书九 |
与陈开祖书十 |
与陈开祖书一一 |
与陈开祖书一二 |
与知县书 |
与通判书一 |
与通判书二 |
净居谌禅伯书一 |
净居谌禅伯书二 |
横浦集卷十九 |
杂着 |
因与石月先生论仁遂作克己复礼爲仁说 |
黄氏训学说 |
青龙白虎说 |
名节说 |
目病说 |
智愚说 |
爲郡说 |
题跋 |
题书室柱 |
书司马温公咨白 |
题晁无咎学说 |
题李伯时《孝经图》 |
题米元章《悼东坡诗》 |
题孙叔谐序王文炳 |
书吕夫人墓铭後 |
书吕居仁与范秀才诗简 |
赞 |
侯宪奇石赞 |
铭 |
拟夏禹九鼎铭 |
頮水铭 |
漱盂铭 |
唾壶铭 |
杖铭 |
横浦集卷二十 |
祭文 |
祭吕居仁舍人文 |
祭虞深之文 |
祭王侍郎文 |
祭郑仲远文 |
祭解帅文 |
祭黄元宠文 |
祭史几先文 |
祭彦执文 |
祭坟园神文 |
祭灵潭龙君文 |
到任祭文宣王文 |
祭本衙土地文 |
墓志铭 |
廖守墓志铭 |
黄吏部墓志铭 |
陈氏考妣墓铭 |
龚夫人墓志铭 |
附录一 |
附录二 张九成现存与友人写赠诗文作品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六、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说明 |
(一)家庭 |
(二)教育 |
(三)家庭教育 |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 |
第一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一、周公家教:以《康诰》、《大诰》与《酒诰》为中心 |
二、孔子家教 |
三、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经典:“五经”与“四书” |
第二节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 |
一、刘邦《手敕太子文》 |
二、董仲舒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三、司马谈的《命子迁》 |
四、诸葛亮的《诫子书》与《诫外甥书》 |
五、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 |
第三节 唐宋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完善 |
一、李世民的家庭教育思想 |
二、范仲淹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三、包拯的《包拯家训》 |
四、欧阳修的家庭教育思想 |
五、司马光的家庭教育思想 |
六、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 |
第四节 明清时期:儒家家庭教育的繁盛及转向 |
一、王阳明的家庭教育思想 |
二、古代最着名的《朱子家训》 |
三、千古第一家训《曾国藩家训》 |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近代转向 |
第二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
第一节 儒家天人关系中的人 |
一、天人合一与人的属性 |
二、天人合德对人的本质规定 |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
一、人性 |
二、人性之善恶 |
三、人性之善何以可能 |
第三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明人伦 |
一、人伦 |
二、亲亲与尊尊 |
三、知爱与知教 |
第二节 正家风 |
一、家风 |
二、正己正家 |
三、宜其家人 |
第三节 美风俗 |
一、家风与世风 |
二、厚俗与新民 |
第四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成 |
第一节 正家之道 |
一、父慈子孝 |
二、兄友弟恭 |
三、夫义妻贤 |
四、长幼有序 |
第二节 家庭美德 |
一、勤俭 |
二、忍让 |
三、仁爱 |
四、谦虚 |
五、忠孝 |
六、重学 |
七、和睦 |
第三节 家国情怀 |
一、齐家 |
二、亲宗族 |
三、睦乡邻 |
四、爱国家 |
第五章 儒家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
第一节 儒家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
一、家训教育 |
二、家规教育 |
三、家礼教育 |
四、私塾 |
五、交游 |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方法 |
一、因材施教法 |
二、循序渐进法 |
三、宽严相济法 |
四、榜样示范法 |
五、说理教育法 |
六、启发诱导法 |
七、内省自觉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论语集释》的成书及其体例 |
第一节 《论语集释》的成书经过及程氏的编纂思想 |
第二节 《论语集释》的撰述体例 |
第三节 《论语集释》体例上的不足 |
第二章 《论语集释》按语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对历代诸家着述及人物的介绍 |
第二节 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 |
第三节 训诂上的补证与新解 |
第三章 《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朱注的态度 |
第二节 指出朱注的错误 |
第三节 辨考朱注的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语集释》按语整理 |
(4)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研究的意义 |
二、前人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
上编 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概况 |
第一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与体例 |
第一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分类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类别 |
二、《四书》合刻总义着述内容类别统计考辨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分类 |
一、传注义疏 |
二、讲章 |
三、札记 |
四、其他 |
第三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特点 |
一、传统体例名称混用 |
二、体例边界模糊 |
三、不同体例相互融合 |
四、体例名称与内容的错位 |
第二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探析 |
第一节 撰着者生活年代与科第仕宦情况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地理分布 |
第三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出版者探析 |
第一节 官府背景刻《四书》学着述 |
一、官书局刻《四书》学着述 |
二、书院、学堂刻《四书》学着述 |
三、官员在任刻刻《四书》学着述 |
第二节 民间私人刻《四书》学着述 |
第三节 书坊刻《四书》学着述 |
一、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新出版中心的出现 |
二、石印技术对《四书》学着述印行的影响 |
三、盗版对坊刻《四书》学着述的影响 |
第四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主要学术特色 |
第一节 “汉宋调和”在晚清《四书》学着述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引史证经”的新发展 |
一、“引史证经”溯源 |
二、《论语衍义》中“引史证经”的新特色 |
三、晚清新思想与“引西事证四书” |
第三节 四书义选本的兴废与晚清时局 |
一、晚清首次废八股及“四书义”的定名 |
二、光绪二十四年的四书义选本刊行情况 |
三、戊戌政局与《四书义选本》的刊印 |
四、第二次废除八股时期的四书义选本刊印 |
下编 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 |
凡例 |
清同治元年家刻本吴嘉宾《求自得之室四书说》六卷 |
清同治元年虔州刻本黄之晋《铁禅四书说剩》一卷 |
清同治三年刻孙奇逢《晚年批定四书近指》十七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陈震《筤墅说书》十九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补释新编》二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臆解》一卷 |
清同治初刻《单氏全书》本单为鏓《四书述义》五卷、《四书述义续》四卷 |
清同治初刻《单征君集》本单为鏓《四书乡音辨讹》一卷 |
清同治四年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十卷 |
清同治四年刻《求志居经说》本陈世镕《大学俟》一卷、《中庸俟》二卷、《论语俟》三卷、《孟子俟》一卷 |
清同治四年忠恕堂刻本童械《四书正本》十九卷 |
清同治五年刻本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群经平议》本俞樾《论语平议》二卷、《孟子平议》二卷 |
清同治六年寿经堂刻本黎翔凤《四书讲义萃精》十八卷 |
清同治六年刻本秦东来《论语赘解》二卷 |
晚清刻本王[纟寻]《中庸解辨》一卷 |
清同治七年江汉书院刻雨香书屋藏板本雷以諴《大学圣经贯珠解》附《读学庸杂记》 |
清同治八年刻本袁秉亮《四书条辨》六卷(中科院图书馆刻本) |
同治四年刻本张定鋆《四书训解参证补遗》四卷、同治九年刻本《四书训解参证续补编》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槐阴书屋藏板本王汝谦《四书记悟》十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退补斋藏板本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俞樾《论语小言》一卷 |
同治十年刻本戴望《论语注》二十卷《释文》二卷 |
清同治十一年吴下刻本俞廷镳《四书评本》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山东书局刻尚志堂藏板《十三经读本》本《大学校刊记》、《中庸校刊记》、《论语校刊记》、《孟子校刊记》 |
同治十一年两广运署刻本林文竹《四书贯珠讲义》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刻姚氏墨君轩藏板本姚绍崇《论语衍义》八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二十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袖珍本许兆培《乡党萃珍》二卷 |
同治十二年书业德刻本周小鸾《学庸便览》一卷 |
同治十三年刻本王汝谦《孟子读本》二卷 |
同治十三年三山王氏刻《羲停山馆集》本王景贤《论语述注》十六卷 |
同治十三年刻赐葛堂藏版《求在我斋全集》本陈濬《论语话解》十卷 |
同治十三年霍山刘氏五忠堂刻本刘启发等《四书或问考异》一卷 |
同光间刻《钟山别业丛书》本陈宗谊《读论语日记》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一卷 |
清光绪元年福州刻本杨希闵《四书改错平》十四卷 |
清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刻本缪荃孙《孟子音义札记》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孙观光《大中合一》三卷 |
清光绪二年一席居刻本董蕙芝《乡党考便读》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俞樾《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弌笑山房藏板本毕梅、史梦兰《论语说》二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塾藏板本刘豫师《刘氏家塾四书解》不分卷 |
姑苏刻经处光绪三年刻本朱斯行《四书小参》一卷附《四书问答》一卷 |
清光绪三年润州榷廨刻《话山草堂遗集》本沈道宽《论语比》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本乔松年《论语浅解》四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纬攟》本乔松年《论语纬》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务实胜窝汇稿》本张楚钟《四书理话》四卷、《四书理画》三卷 |
清光绪三年莲池书局刻《蒋侑石遗书·滂喜斋学录》本蒋曰豫《论语集解校补》一卷 |
清光绪四年刻致远堂藏板本沈辉宗《大学参证》二卷、《中庸参证》二卷、《中庸心悟》一卷 |
清光绪间刻志学堂家藏板《柏堂遗书》本方宗诚《读大学中庸笔记》二卷、《读论孟笔记》二卷《补记》二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礼说》一卷 |
清光绪五年黔南节署刻《郑小谷先生全集》本郑献甫《四书翼注论文》十二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俞樾《论语郑义》一卷、《续论语骈枝》一卷、《论语古注择丛》一卷、《孟子古注择从》一卷、《孟子高氏学》一卷、《孟子缵义内外篇》一卷、《四书辨疑》一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唐圻《大学总论》一卷、《中庸总论》一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翁方纲《论语附记》二卷、《孟子附记》二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杨亶骅《古本大学辑解》二卷、《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 |
清光绪初年刻本王树枏《中庸郑朱异同说》一卷 |
清光绪六年刻《味义根斋全书》本潭沄《孟子辨证》二卷 |
清光绪七年刻本叶秉纯《四书征引录》五卷 |
清光绪七年江苏书局刻本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论语考》一卷 |
清光绪八年金陵刻石埭务本堂桂氏藏版本桂含章《四书益智录》二十卷 |
清光绪八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私塾课本》一卷 |
清光绪八年河北道署刻《李文清公遗书》本李棠阶《四书约解》一卷 |
清光绪八年长沙退思斋刻本王廷植《四书疑言》十卷 |
清光绪八年黄楼刻《还砚斋全集》本赵新《还砚斋学庸题解参略》三卷 |
清光绪八年刻彭邑迂拙斋藏板本杨得春《四书指韵》一卷 |
清光绪八年刻问经堂存版本乳山山人《学庸训蒙琐言》二卷 |
晚清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大学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九年刻临潼横渠书院藏板本王巡泰《四书札记》十卷 |
清光绪九年刻本张恩霨《大学阐要》一卷、《中庸阐要》一卷、《论语论略》一卷、《孟子论略》一卷 |
清光绪九年上海文衡社石印本谭义《四书义史证》六卷 |
清光绪九年梧州刻本徐绍桢《四书质疑》十九卷 |
清光绪间湖城义塾刻《湖州丛书》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一卷 |
清光绪十年江苏臬署刻本张瑛《论孟书法》二卷《读四书》一卷 |
清光绪十年上海王氏刻本郭衷恒《四书五经字考》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陆思诚《陆批四书》十九卷 |
清光绪十一年旧可轩藏板活字本吴国濂《四书质疑》八卷 |
清光绪十一年致用精舍刻本王辂《致用精舍讲语》十六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吴大澂《许氏说文引论语三十六条》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梁有成《学庸理镜》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刻小石渠阁藏板本林庆炳《四书注解撮要》二卷 |
清光绪十二年刻《有深致轩集》本刘遵海《四书存参》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文书局铅印本张江《四书绪余录》二十卷《补》三卷、《四书识小录》十卷、《四书武备编》四卷、《四书乐器编》五卷、《四书拾遗》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维心亨室刻本陆殿邦《四书讲义》十二卷 |
清光绪十三年躬耻斋刻本宗稷辰《四书体味录残稿》 |
清光绪十三年会稽王氏刻本王珠樵《四书便蒙添注》十九卷 |
晚清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中庸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尊经馆藏板本彭天埰、汪之棠《四书精义补》十九卷附汪之棠《四书讲义辨正》 |
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袁钧《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会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重刻《琳琅秘室丛书第一集》本董金鉴《论语竢质续校》不分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彭门吴下藏板《观象庐丛书》本吕调阳《大学节训》一卷、《中庸节训》一卷、《论孟疑义》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李书翰活字印本孙葆田《孟志编略》六卷 |
清光绪十四年湘乡谢氏揅经榭刻本谢崧岱、谢崧岷《论语章数字数表》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同文书局石印本陈子骥《四书子史集证》六卷 |
光绪十四年石印本点铁斋主人《四书典类渊海》五十二卷 |
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郭阶《大学古本释》一卷、《中庸释》一卷、《学庸识小》一卷 |
清光绪十五年德清傅氏日本东京刻《籑喜庐丛书》本黎庶昌《论语附录》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所见录》本孔广林《论语注》十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刻本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一卷、《中庸章句质疑》二卷 |
清光绪十六年桂垣书局刻本马否瑶《四书考》四卷 |
清光绪十七年浙江书局刻本潘衍桐《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二卷 |
清光绪十八年曲园署检木活字印本顾成章《论语发疑》四卷 |
清光绪间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
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古卧龙桥黄文舫斋刻本查体仁《学庸俗话》十三卷 |
清光绪十九年南陵徐氏积学斋刻《积学斋丛书》本张宗泰《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
清光绪十九年刻《南海桂氏经学丛书》本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一卷 |
清光绪间小邹鲁居刻本张大仕《四书音补》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鄂藩官廨刻本王夫之《四书笺解》十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泾阳刘文在堂刻本刘绍放《四书凝道录》十九卷 |
清光绪二十年澹雅书局刻《四书异同商》本黄鹤《四书异同商补订》六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胡垣《四书通叙次》一卷、《四书通疑次》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王肇晋、王用诰《论语经正录》二十卷 |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四书古注群义汇解》九种九十四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崔暕《论语参注》二十卷 |
清光绪间刻本马銮宇《中庸时习录》二卷 |
晚清刻《慕皋楼杂刻》本易顺鼎《大学私订本》一卷 |
晚清刻本李辀《学庸注释》二卷 |
清光绪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孟子外书补注》一卷附《考》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一年珍艺书局石印本沈诵清《皇朝四书汇解》二十二卷 |
清光绪间衡阳东洲讲舍刻《湘绮楼全书》本王闿运《论语训》二卷 |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忠信东堂藏板本韩濬《大中遵注集解》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庐州刻本王世溥《周易论语同异辨》二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汪宗沂《孟子释疑》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羊城链雪山房刻本钟颖阳《大学纬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鹤寿堂丛书》本王士濂《四书集注考证》九卷、《四书集释就正稿》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刘可毅《宋四书文正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常熟俞氏刻本王伊《四书论》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中一堂藏版本徐天璋、徐浚仁《四书集注笺疑》八卷,徐昌龄、徐天璋《大学章句厘订》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学翼斋石印本学翼斋主人《增补四书义经义式》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温振翔《四书经义策论启蒙》四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烟台成文信刻本《精选四书义》二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四书义汇编》一卷 |
清光绪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杨愚斋先生全集》本杨丕复《朱子四书纂要》四十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阳苏氏刻本苏兆奎《辑宋四书五经义式》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修竹主人《四书论义统编》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三鱼书屋《四书义经正篇》二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湘南校经阁石印本颂经居士《四书新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荣记石印本《历代名儒精选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旷园居士《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文汇书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蔡启盛《四书经义》四卷 |
晚清焕文书局石印本朱钧《四书义正鹄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孟子刘熙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守拙庐主人《四书义精骑集》四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双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大全》五十六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三卷(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本)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清光绪二十八年梦孔山房刻本《制义蜚英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本凌陛卿《皇朝四书汇解》七十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云南官书局刻本孙光亭《孟子要略集注》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普通学堂刻本《读孟子札记》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集虚草堂刻《集虚草堂丛书甲集》本马其昶《中庸篇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续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义三集》六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沈祖燕《四书合纂大成》三十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杨祖涟《四书达》三十六卷 |
晚清铅印近义轩藏板本石企嵋《论语补注》二卷 |
清光绪间铅印本《四书全注》一卷 |
清光绪三十二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绘图四书便蒙课本》 |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主敬堂藏板本姜郁嵩《孟子说》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三年贵池刘氏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四《论语注疏解经附论札》本刘世珩《论札》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衡州活字印本尹桐阳《论语笺》二卷 |
晚清刻本高赓恩《周易大象应大学说》一卷 |
晚清铅印本江瀚《论孟卮言》一卷 |
晚清木活字印本江夏高等小学堂辑《修身科论语课程》一卷 |
晚清刻《成氏遗书》本成孺《论语论仁释》一卷、《明明德解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黄县丁氏海隅山馆刻本王渐鸿《乡党图考补证》六卷附张庭诗《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 |
光绪间刻彭崧毓《大学章句增释》一卷、《中庸章句增释》一卷 |
晚清吴县孙氏长沙刻本许克勤《论语古注集笺补正》一卷 |
晚清石印本陈学受《孟子说春秋两章口义》 |
晚清刻本杨守敬《论语事实录》一卷 |
清光绪末重庆正蒙社石印本施崇恩等《绘图四书速成新体读本》二十卷 |
清宣统元年北京救世堂铅印本《四书不二字》一卷 |
清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铅印本曾广俊《论语发明汇编》一卷 |
清宣统二年济南日报馆铅印本翟师彝《孟子札记》一卷 |
清宣统三年刻及时山房藏板本王熙章《论语讲义》十卷 |
清宣统间刻《怡云堂全集》本沈保靖《读孟集说》七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董鸿勋《读四书记》五十四卷 |
清宣统三年刻福州萨氏莳花吟馆藏板本萨玉衡《赵氏孟子章指复编》一卷 |
清宣统间陇右乐善书局刻本安维峻《四书讲义》四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李滋然《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六卷 |
晚清刻《咫学读经史并杂记略》本杨澄鉴《咫学读四书记略》一卷 |
晚清石印本姚惟寅《四书札记》二卷 |
附录一: 《中国古籍总目》着录晚清初刊印《四书》学着述辨误 |
附录二: 晚清新刻《四书》学着述序跋题记汇编 |
附录三: 晚清时期《四书》学着述翻刻情况 |
结语 |
主要考文献 |
后记 |
(5)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朱熹语录文献异文 |
第二节 朱熹语录文献近年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朱熹语录文献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朱熹语录文献概貌 |
第一节 朱熹语录传本概貌 |
一、朱熹语录汇编本 |
二、朱熹语录类编本 |
三、朱熹语录选编本 |
第二节 朝鲜时代朱熹语录编本概貌 |
一、朝鲜时代《朱子语类》刻本 |
二、朝鲜学人所编朱熹语录编本及注解书 |
第三节 日本存藏朱熹语录概貌 |
第二章 朱熹语录文献异文词概貌 |
第一节 来自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
第二节 朱熹语录异文词的来源 |
一、承古 |
二、新旧替换 |
第三节 朱熹语录异文词的特点 |
一、文白相替 |
二、方俗口语的替换 |
三、语境中词义临时统一 |
第三章 朱熹语录异文词的构成形式 |
第一节 朱熹语录异文词(对等音节)的构成 |
一、单音词 |
二、双音词 |
三、三音节结构 |
四、四音节词语 |
第二节 朱熹语录异文词(不对等音节)的构成 |
一、联合式 |
二、偏正式 |
三、主谓式 |
四、重叠式 |
五、附加式 |
第三节 并列式双音词构成机制略探 |
一、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研究的材料选择 |
二、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来源及词义演变 |
三、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词及引申机制略探 |
四、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研究对词汇学研究的价值 |
第四章 朱熹语录异文词词汇系统研究 |
第一节 朱熹语录异文词词义类聚 |
一、看视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二、现在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三、过去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四、言语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五、知晓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六、微小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七、谨密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八、怠慢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九、事物概念异文词语类聚 |
第二节 朱熹语录异文词核心语素类聚与“同步构词” |
第三节 朱熹语录异文词同词异义系统 |
第五章 朱熹语录文献用字研究 |
一、承古与承俗 |
二、繁化与简化 |
三、正体与异体 |
四、新词的记音 |
五、朱熹语录文献用字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附绿《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汇校 |
在读期间取得成果 |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史料取用 |
1.4 内容架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
2.1 世风与家学 |
2.1.1 清初学风 |
2.1.2 扬州学术 |
2.1.3 白田家学 |
2.2 交游与转益 |
2.2.1 学林硕彦 |
2.2.2 理学名臣 |
2.2.3 乡贤名士 |
2.3 着述与流传 |
2.3.1 《朱子年谱》 |
2.3.2 《白田草堂存稿》 |
2.3.3 《白田草堂续稿》 |
2.3.4 《读书记疑》 |
2.3.5 《朱子文集注》 |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
3.1 背景与动因 |
3.2 过程与意图 |
3.3 取鉴与采择 |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
4.1 考订早年学行 |
4.1.1 删汰神异书写 |
4.1.2 考辨武夷从学 |
4.1.3 讳言学禅经历 |
4.1.4 改订延平授受 |
4.2 辨析朱、张交游 |
4.2.1 过程的序列 |
4.2.2 史料的辨析 |
4.2.3 立场的审视 |
4.3 形塑朱、陆之争 |
4.3.1 书写鹅湖之会 |
4.3.2 重释南康之会 |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
4.4 论定晚年宗旨 |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
5.1.1 征于古今礼书 |
5.1.2 验诸人情风俗 |
5.1.3 考之朱熹行年 |
5.1.4 余论 |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
5.2.1 校雠于版本 |
5.2.2 寻绎于师说 |
5.2.3 决疑于本事 |
5.2.4 小结 |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
6.1.1 治《书》历程 |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
6.2.1 治《诗》历程 |
6.2.2 辨毛、郑之异 |
6.2.3 订朱熹之注 |
6.2.4 创自得之说 |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
6.3.1 治《礼》历程 |
6.3.2 纂礼求通 |
6.3.3 博古求是 |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
7.1 校雠以判史实 |
7.2 尊朱以申《纲目》 |
7.3 博古以通世用 |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
8.1.1 着作的评价 |
8.1.2 观点的征引 |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
(8)《碧梧玩芳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马廷鸾的家世、生平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马廷鸾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马廷鸾家世考 |
第三节 马廷鸾生平与仕宦 |
第二章 焉廷鸾的思想及其着述研究 |
第一节 马廷鸾的政治、史学、文学思想 |
第二节 马廷鸾着述考 |
第三节 《碧梧玩芳集》编撰缘起与版本概况 |
第四节 马廷鸾对马端临撰写《文献通考》的影响 |
第三章 《碧梧玩芳集》内容研究 |
第一节 文章研究 |
第二节 诗歌研究 |
第三节 语作研究 |
第四章 《碧梧玩芳集》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
第一节 辞情哀苦深婉 |
第二节 数词的量化与虚化运用 |
第三节 典雅秀润,有卷轴之味 |
第四节 运用比兴、拟人等修辞手法 |
第五节 诗学江西,尊韩而化韩 |
第六节 公牍文“典重矞黄”与凝滞简约 |
第五章 辑佚与辨伪 |
第一节 辑佚 |
第二节 辨伪 |
结语 |
凡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9)《晦庵先生语录类要》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综述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的传本与语料 |
第一节 叶士龙与《晦庵先生语录类要》 |
一、叶士龙 |
二、成书时间 |
三、《类要》叶本系统 |
四、《朱子语类》九州本、成化本系统 |
五、版本源流关系 |
六、叶士龙编撰标准 |
第二节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的语料概貌 |
第三节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的语料价值 |
一、原生态口语的书面记录 |
二、传本反映的後人改动 |
第二章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词汇构成 |
第一节 《类要》双音节词 |
一、非叠音单纯词 |
二、并列式双音词 |
三、偏正式双音词 |
四、附加式双音词 |
五、动宾式双音词 |
六、补充式双音词 |
七、重叠式双音词 |
八、主谓式双音词 |
九、其他 |
第二节 《类要》三音节词 |
一、附加式 |
二、重叠式 |
三、偏正式 |
四、动宾式 |
第三节 《类要》四音节词 |
一、渊源传承 |
二、结构形式 |
第三章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类要》单音词新义 |
一、新词采用旧有的书写形式 |
二、新词采用新的书写形式 |
三、新词多义 |
第二节 《类要》复音新词新义 |
一、复音新词产生方式 |
二、复音词新义例释 |
三、复音新词新义例释 |
第四章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及演变研究 |
第一节 《类要》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及演变例释 |
“完全”的成词及词义演变 |
第二节 《类要》类义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及演变例释 |
一、“丝綫”的成词及词义演变 |
二、“恐怕”的成词及词义演变 |
第三节 《类要》反义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及演变例释 |
一、“买卖”的成词及词义演变 |
二、“左右”的成词及词义演变 |
第四节 并列双音词成词及演变的规律 |
第五章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词义系统 |
第一节 词汇系统与词义系统 |
第二节 《类要》词义系统个案研究——以常用动词“送”为例的词义系统研究 |
一、“送”的遣送义 |
二、“送”的输送义 |
三、“送”的赠送义 |
四、“送”的传送义 |
五、“送”的终结义 |
第三节 《类要》词语类聚个案研究 |
“终结”概念场词语类聚研究 |
第六章 《晦庵先生语录类要》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古籍整理与研究 |
一、形近而别 |
二、同音而别 |
三、通假而别 |
四、文字乙倒 |
五、异体字通用 |
六、同义词通用 |
七、据文意改动 |
第二节 汉语文白演变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晦庵先生语录类要》汇校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後记 |
(10)吴嘉宾及其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以往研究的回顾 |
第一章 南丰东隅吴氏的居徙历史与科举 |
第一节 东隅吴氏家族 |
第二节 东隅吴氏与柏溪吴氏 |
一、柏溪港下村的历史 |
二、东隅吴氏与柏溪港下村 |
第三节 东隅吴氏的科举状况 |
一、南丰各姓氏科举状况概述 |
二、吴氏家族的科举状况 |
第二章 吴嘉宾生平及其着述初步整理 |
第一节 吴嘉宾生平 |
一、吴嘉宾家庭状况 |
二、成长经历与宦绩 |
三、吴嘉宾与太平军之征战 |
第二节 吴嘉宾着述的初步整理 |
一、经部着作整理 |
二、集部着作整理 |
第三章 吴嘉宾交游考略 |
第一节 在家乡时期 |
一、与谭祖同、谭锡洪交往 |
二、与周来禄交往 |
第二节 在京时期 |
一、与徐湘潭交往 |
二、与黄爵滋交往 |
三、与张际亮交往 |
四、与倭仁交往 |
五、与曾国藩交往 |
第四章 吴嘉宾思想的初步研究 |
第一节 经学思想 |
一、重视礼学 |
二、崇尚王阳明思想 |
第二节 政治经济思想 |
一、治内胜于防外的思想 |
二、举荐人才负责制的思想 |
三、重钱轻银的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求自得之室文钞 |
附录2 :尚絅庐诗存 |
附录3 :吴嘉宾年谱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读《论语·乡党》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张九成《横浦集》研究[D]. 戎姝阳. 广西大学, 2019(01)
- [2]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王永祥. 兰州大学, 2017(01)
- [3]《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D]. 吕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D]. 徐晓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
- [5]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D]. 潘牧天.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0)
-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8]《碧梧玩芳集》校注[D]. 孙文明. 广西大学, 2014(02)
- [9]《晦庵先生语录类要》词汇研究[D]. 俞莉娴.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10]吴嘉宾及其文集研究[D]. 康文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