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研究

大别山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研究

一、大别山区域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其韩,耿元生[1](2012)在《中国蓝片岩带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蓝片岩的时空分布、一般地质特征和成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一是当前中国蓝片岩的研究概况和重要进展;二是蓝片岩、蓝闪片岩和蓝片岩相名词的讨论;三是对17个蓝片岩带的一般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原岩性质、岩石矿物共生组合,p-t条件,变质时代及赋存的大地构造背景等)进行描述;四是讨论蓝片岩带的成因,并提出深俯冲-陆陆碰撞型和深俯冲-洋壳碰撞两个模式;五是总结了几点蓝片岩带综合地质特征;六是提出了蓝片岩带研究中存在的6个地质科学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考察与研究。

苏文,刘景波,陈能松,郭顺,巴金,张璐,刘新,施雨新[2](2013)在《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文中指出本研究成果以东秦岭-大别山地区野外地质资料、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采集为工作切入点,在现有和新增各种数据分析、解释、研究基础上,描述东秦岭-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组成、确定原岩的形成时间、主期变质作用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该区发育的各时代花岗岩类、主要的岩浆岩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而建立新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及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格架;编制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地质图。

汤家富,侯明金[3](2016)在《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文中认为就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作了较深入阐述,并据前人资料与新近调查成果,进一步明确:(1)北淮阳地区属扬子地块北缘,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为固始—肥中断裂以北。(2)超高压变质带内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确系存在,并与榴辉岩及其他超高压岩石,共同经受两期褶皱变形,形成早期为伸展拆离,主期为收缩挤压叠加褶皱变形带,而非外来构造残片,或俯冲过程被铲刮下来的"构造加积楔"。(3)蓝片岩形成于伸展拆离构造带内。榴辉岩为地幔岩,属岩浆成因。其他超高压岩石与"柯石英"可在"地壳异常压力"与"高压釜"机制联合作用下,在地壳较浅层次的伸展拆离构造环境下形成。(4)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代表了晋宁期地壳被强烈拉伸-裂解-扩张事件,但未形成洋壳盆地。(5)详细描述了大别山及邻区构造变形及拉伸与生长线理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认为是由"地幔差速环流"所引发的岩石圈与地壳各分层间伸展拆离-滑断剪切过程中形成。大别造山带经历了裂解成盆、伸展拆离、收缩挤压、热隆成山,由多阶段构造运动所完成,而非板块碰撞造山。

杜建国[4](2000)在《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认为大别造山带是华北与扬子陆块实现最终拼合的碰撞造山带。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大别造山带含柯石英、微粒金刚石的榴辉岩为标志的超高压变质带的确定,大别山已成为全球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热点”地区。目前,国内外对造山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山带的形成机制、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折返机制等问题,而关于造山带中成矿作用与造山作用之间联系研究则相对较薄弱。本文研究主要针对造山带成矿作用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研究:(1)利用了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中生代以来的成矿地质背景。(2)在区内中生代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系列鉴别的基础上,利用了“岩石探针”技术对造山带中生代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3)在成岩成矿物源-流体-成矿系统研究中,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等技术方法,研究了造山带范围内区域成矿物源-流体-成矿系统的组成特征。(4)应用了新的地球动力学理论,结合造山带岩浆岩、内生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造山作用与成岩成矿的时空耦合关系。(5)应用了区域成矿分析方法,并结合区域成矿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对造山带成矿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通过对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本文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1)论证了大别山造山带燕山期与印支期是两个相对独立而有联系的造山事件。首次对这种碰撞型大陆复合造山带进行成矿体系研究,并提出了以物源-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为指导思想和区域成矿体系的研究方法,丰富了区域成矿学研究内容。 (2)将大别山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划分为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碱性岩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提出这些岩浆岩系列分别对应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将其划分为造山后(隆升型)(T2-J2)、同造山型(J3-K1)和伸展型(穹隆型)(K1)三种成因类型,并就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与造山作用的时空耦合关系进行了阐述。 (3)通过对区内不同构造单元中生代区域成岩成矿物源系统研究,利用多重地球化学制约的研究和微量元素定量地球化学模拟等手段,论证了大别山中生代岩浆岩的成岩、成矿物源主要来自扬子型基底和南、北大别基底变质岩存在较大差别;提出了区内成矿规模的差异主要受物源条件制约的认识。 (4)在详细研究区域岩石、矿床的流体组成及成分特征基础上,在国内首次系统阐明了大别造山带流体系统具有分区的特征,将大别山造山带的流体系统划分流体富集区、流体贫乏区和流体排泄区三类次级系统,并揭示了矿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流体富集区的成矿特征。在根据不同次级系统的流体演变与造山带形成、演化关系的对应基础上,探讨了大别造山带的流体演化特证。 (5)在造山带成矿系统研究中,根据不同成矿单元的物源、岩浆、流体系统组成特点及与成矿关系,在大别造山带的成矿系统划分为壳幔混合源-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和壳源-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两个系统,并在两个成矿系统中划分出相应的成矿系列。 (6)在大别山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中首次发现了含金钛-铁氧化物,并通过铁钛氧化物在榴辉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过程的矿物相转变以及金的赋存状态和地球化学研究,论证了金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迁移变化特点,得出了与前人有明显不同的新认识,为研究金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7)首次在北大别麻粒岩和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中发现原生包裹体(熔融包裹体),并确定这些流体具有地幔流体特征。同时通过对超高压变质岩及其退变质过程的流体组成及变化的系统研究,建立了造山带垂向的流体结构模式。 (8)选择了桐柏-大别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典型矿集区、矿床进行了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造山带不同单元的成矿控制来件。 (9)通过岩浆-流体成矿动勺学研究,揭示了岩浆-流体活动过程与成矿关系,探讨了大别造山带内、外带成矿差异的卞要原因。同时,在研究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的熔体/流体分离作用过程中的成矿元素的变化特点,对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门0) 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作用过程的时空耦合关系的综合研究矗础上,建立了碰擅造山带构造-岩茨成矿演化模式,并迭择了造山带内.典型矿床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并对区域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网述。 由十一些研究内容中具有较大的探幸性,所获得的只是初步成果,需要今后工作逐步恤以深入、完善。

刘少峰,张国伟[5](2013)在《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发育及其对碰撞造山过程的指示》文中研究指明大别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周缘中生代沉积盆地如何记录这一经历了强烈俯冲消减和巨量剥蚀的造山带构造演化更为引人瞩目.近年来,通过周缘盆地沉积学分析,并结合构造变形研究,认为大别造山带南北边缘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遭受挤压逆冲,从而控制外缘前陆盆地发育,而其核部自侏罗纪至早白垩世逐步发生伸展变形、穹隆和裂陷,直至在晚白垩世之后造山带全面塌陷,总体上造山带呈现出长时期的挤压逆冲,伸展自核部向边缘不断扩展、增强,挤压与伸展在地壳尺度上并存(J-K1)的构造演化特征;大别造山带核部超高压变质岩揭顶年代自东向西依次为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其剥露深度从西至东不断加大;造山带剥露的深层次轴部变质杂岩为北侧合肥盆地提供主要物源,而南侧中扬子盆地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于造山带南部盖层岩石及现已被逆冲掩盖的、并与勉略缝合带相关的地层.动力学分析表明,华北与华南板块之间受沿商丹和勉略缝合带拼合碰撞作用及其之后的江南褶皱逆冲带自南东向北西推进、华北板块南缘沿秦岭北界断裂向南的陆内俯冲的叠加影响,导致大别造山带逆冲增厚及之后的核部重力扩展、均衡隆升,从而导致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多期剥露.未来从周缘沉积盆地揭示大别造山带造山过程方面的研究应强调进一步探索勉略缝合带的东延、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对华南北缘不同地质单元和盆地的掩盖及盆地同沉积期源区构造面貌及其东西延展、大别造山带盖层和基底岩石的巨量剥蚀及其流向、恢复大别造山带内部俯冲消减和被剥蚀的构造单元等.

沈其韩,耿元生,宋会侠[6](2018)在《近70年中国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总结我国变质地质学的历史经验,回顾了我国从变质岩石学到变质地质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大量文献,分3个阶段和8个方面总结了变质岩石学和变质地质学取得的进展.我国在超高压变质地质学、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学、变质作用年代学、变质作用相平衡模拟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蓝片岩、变质流体和变质岩化学动力学方面与世界研究基本处于同步水平,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历史的回顾,表明变质岩的研究已经从变质岩石学转变为变质地质学,已经从单一的岩石学研究转变为以变质岩为基础,变质矿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构造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变质岩和变质地质领域我国有一些区位优势,但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把区位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各种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变质地质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变质地质学会有更大的发展.

李海龙[7](2018)在《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桐柏—大别造山带是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可分为桐柏、西大别和东大别三段。本文利用构造地质学、变质岩石学以及同位素热年代学等方法,分别对上述三段及两侧边界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桐柏—浒湾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侧,是—条左旋平移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发育糜棱岩、超糜棱岩以及强直(构造)片麻岩等强变形岩石。该剪切带内多发育杆状构造体,且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值Rxz在1.80~2.04之间,平均值为1.95,涡度值Wk在0.82~0.90之间,平均值为0.86,均大于0.75,说明桐柏—浒湾剪切带是一条以简单剪切为主的韧性剪切带。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为38.3~41.1km,分维值D为1.207~1.302之间,从剪切带的核部向边部,颗粒粒径和分维值的变化是逐渐变大的。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差异应力值为23.58~46.98MPa之间,应变速率为1.70×10-11~9.7-4×10-11s-1。差异应力与应变速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都随着从剪切带的核部到边部慢慢变小。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约为T=560~684℃,P=0.6~0.9GPa,属于高角闪岩相,处于中地壳流变层位置。通过与商丹断裂带以及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对比得知,桐柏—浒湾剪切带为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西延部分,而非商丹断裂带的东延。殷店—马垅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侧,是一条右旋平移的韧性剪切带,有限应变值Rxz为1.75~2.03,平均为1.89,涡度值在0.88~0.93之间,平均值为0.90,均大于0.75。利用共生的角闪石和斜长石得到殷店—马垅剪切带形成条件为T=581~680℃,压力P约为0.66GPa,为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形成深度大致在15~30km,是中、下地壳流变的产物。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两条剪切带本是同一条剪切带,相当于一个强构造层,由于挤压隆升使得剪切带随着造山带形成背形构造,经过后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只保留了桐柏—大别杂岩南北两翼剪切边界。桐柏造山带是一个大型的背形构造,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除此之外,桐柏造山带还发育大量的L构造岩和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之间通过滑脱连接,滑脱面上具有矿物拉伸线理和热擦痕。这些现象说明桐柏造山带背形核部的桐柏杂岩表现出了很强的流变学特征。桐柏杂岩北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两条剪切带运动学方向相反,相对之下,桐柏杂岩的流变方向则是由西向东进行。两个剪切带内都发育大型的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状结构。桐柏造山带中杆状构造体和L构造岩是在平行于造山带的流变作用下形成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是桐柏造山带下地壳物质在挤压背景下发生平行造山带向东侧向流变的上部边界,只是造山带上覆的部分被剥蚀,只保留了北侧的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南侧的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以及顶部的太白顶剪切带。准确地说,桐柏造山带在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挤压背景下的向东挤出不是一个整体的挤出,而是有层次的差异流变,在流变的同时,层与层之间会发生滑动,而滑脱面就是滑动的润滑剂。西大别造山带的形态为一个枢纽向西倾伏的巨型背形构造,且有圈层结构,层间存在滑脱面。西大别地区至少存在着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是南北边界剪切带的形成,第二期是层间滑脱面和榴辉岩透镜体的形成,第三期是晚期的岩体侵入。西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的挤压,真实地记录了西大别造山带形成时的古应力状态,对应着三期变形的第一期。有限应变测量结果显示,从北向南岩石的变形强度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这种强弱变形带交替出现的规律。西大别造山带中新县—红安地区岩石的变形条件为T=450~620℃,P=1.0~1.6GPa,属于高压蓝片岩相到榴辉岩相。锆石LA-ICP-MS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西大别地区至少遭受两期岩浆入侵事件,第一期在750Ma左右,这个年龄(约0.8Ga)记录的是扬子板块特征事件。第二期在143Ma左右,这表示西大别地区在晚侏罗世就已经有岩浆活动,这与在桐柏山地区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东大别造山带是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广泛发育构造片麻岩以及糜棱岩的杆状构造体,记录了大别杂岩的流变学特征。东大别造山带大别杂岩北界的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而且东大别造山带内靠近南北剪切带的岩石分别表现出了与相应剪切带相同的运动学特征,这与在西大别造山带所得到的结果是吻合的。从运动学上限定了大别杂岩是由西向东发生流变的。应力场的统计结果可知,东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NE-SW和NW-SE两个方向上的挤压以及顺造山带的拉伸。东大别造山带是受特提斯构造体制和太平洋构造体制两种体制的影响。付林图解显示应变椭球体属于单轴雪茄型,说明东大别造山带是以剪切拉伸变形为主的,单轴拉伸作用较垂向共轴组分更大,暗示了东大别造山带的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平行于造山带的拉伸和垂直于造山带的挤压影响。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变强度从北到南出现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的变化规律。也即在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与殷店—马垅剪切带之间的岩石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的变化规律,两边的强变形带对应的分别是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和殷店—马垅剪切带,而中间强变形带则对应的是强流变带,该强流变带的位置位于东大别山的核部。东大别造山带构造片麻岩的流变环境约为T=720℃~740℃,P=0.75~0.90GPa,属于高角闪岩相—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大别山在碰撞造山后期发生了近水平东西向沿造山带的塑形流变,导致大别山中片麻理均为NWW-SEE走向,并且线理也是沿造山带的走向,本文认为塑形流变的时间在210±10Ma左右,后期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改造了大别山原有的NWW-SEE向构造,使得大别山东端片麻理走向出现NE向转变,尤其在大别山东北缘这个特殊地理位置体现的明显。综上本文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在几何学形态上表现为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在碰撞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挤压的力作用,并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连接,根据滑脱面上的拉伸线理和热擦痕可以知道层与层之间是发生滑动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晓天—磨子潭剪切带是背形构造中的一个构造层,在南北两大板块挤压背景下,随着桐柏—大别造山带背形构造的形成而形成的。由于后期的风化剥蚀,造山带背形构造顶部的部分被剥蚀,使得桐柏杂岩体和大别杂岩体出露,故而只在背形构造的两侧保留着两个剪切带。根据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年代学分析知道,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管状流变从晚三叠世(210Ma)开始,这时的流动是深部的塑性流变,在180Ma左右达到高峰期。管状流变中期由于差异流变界限的存在剪切带(~170Ma)形成,桐柏—大别杂岩继续由西向东发生管状流变,桐柏—大别造山带中最开始在150Ma左右发生了小规模岩浆活动,直到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之前(~140Ma)剪切带活动和管状流变才慢慢衰减停止。随后岩浆活动开始强烈,一直到130Ma以后,岩浆活动开始减弱,伸展构造开始强烈,一直到90Ma左右,桐柏—大别造山带基本定型。在后期新生代的风化剥蚀作用下以及小规模的构造活动改造,使得桐柏—大别造山带形成了当今的构造格局。

雷彬,李江风,周学武,赵栋,汪樱[8](2015)在《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学意义》文中指出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大陆造山带地质地貌景观和亚热带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猎奇探险和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大型科学公园。公园所在区域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典型,主要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质地貌、水体景观4个大类,11个类,共100余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一部分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全球典型意义。大别山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早期演化、开展造山带研究及进行全球对比分析提供了关键证据,在地层学、岩石学、变质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等各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系统认识公园地质遗迹状况、建立地质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等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钱存超[9](2006)在《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大别南缘构造带的结构、物质组成和形成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1、确定了大别南缘构造带是一个复杂多期演化的复合构造带,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在先期洋陆相互作用碰撞构造带基础上叠加强烈的陆内构造而形成的巨大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系。其构造几何学结构主要特点为:(1)平面呈线性弧形波状延伸;(2)剖面上呈现造山带以多种类型和不同深度层次规模的推覆构造形式,向外推置在扬子地块之上,构成陆内地壳大规模收缩推覆叠置的几何学结构;(3)现今结构垂向上从上部以近东西走向构造为主,经中深部水平流变过渡层到深部地幔南北向结构与状态,使壳幔上下呈近于直交或斜交的构造非耦合关系,总体构成具流变学分层的壳幔三维结构几何学模型。2、厘定大别南缘构造带中肢解的蛇绿混杂岩和残留岛弧火山岩的存在,讨论了勉略带的东延。肢解的蛇绿混杂岩和残留的岛弧火山岩共同存在,表明大别山南缘地区曾存在洋内岛弧至活动的大陆边缘岛弧构造背景,与秦岭构造带勉略带不同地段残存的蛇绿岩和火山岩等从区域构造与构造部位、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特征可以对比。但因受到印支期陆—陆深俯冲碰撞和UHP的快速折返以及燕山期陆内构造作用的强烈改造而呈残存状态,杂乱分布。它们现今裸露在造山带根带前寒武纪古老岩石中,而中上部浅层岩石,包括类似勉略带在内的岩石可能大多已被剥蚀,或因大别山南缘的巨大推覆而被掩埋。因此,在大别山南缘构造带抬升的古老基底根带岩石中,目前尚可见到老的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块的保存,而新的尚未发现或保存。3、探讨了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对于大别造山带和大别HP、UHP变质岩石形成与折返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大别南缘构造带经历了变质基底岩系原岩形成阶段、扬子地块北缘震旦纪—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沉积阶段、印支期深俯冲与碰撞造山阶段、晚印支—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与UHP折返阶段、中新生代陆内构造阶段等5个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阶段。大别山南缘俯冲消减带与构造带的存在,造成大别南、北的双层俯冲,而南缘扬子岩石圈俯冲促进和加速了大别北缘陆壳快速的深俯冲,致使其形成UHP岩石。其中所要强调的是在扬子与华北两大板块区域汇聚和大别南、北陆壳双层俯冲中,南缘的俯冲碰撞加强了北缘的深俯冲与折返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大别南缘构造带的主要原因和意义,也是本文提出的重要新认识。4、研究与厘定大别山前陆褶冲带的变形特征。前陆褶冲带和大别南缘带经历了相同构造变形期次,即至少三期的构造变形,早期表现为扬子陆块向北的俯冲碰撞,主期表现为超高压岩石的折返,形成前陆褶冲带,晚期表现大别山隆起时向南的逆冲推覆构造格局。

张哲坤[10](2020)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提出东亚大陆濒临西太平洋,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大地构造演化受到来自西太平洋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叠加作用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如华北克拉通破坏、燕山运动、华南大陆再造过程、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和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古太平洋俯冲的详细过程,以及与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不足。本文选择中国东部典型的构造带及岩浆岩为对象,开展详细的构造变形及岩浆岩分布研究,试图通过中国东部构造-岩浆耦合特征,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历史以及对东亚大陆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广泛发育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岩浆活动及增生杂岩带,是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细节过程的绝佳位置。本文通过对华北北缘、山东半岛、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及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梳理发现:侏罗纪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NW向展布,并且显示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由NE向SW迁移的特征,指示侏罗纪古太平洋向SW方向俯冲;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E向,并且显示从NW向SE迁移,指示古太平洋板块白垩纪向NW方向俯冲并向SE方向后撤。我们认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可能发生在晚侏罗世,由SW转为NW。另外,我们发现:早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局部复活,朝鲜半岛湖南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日本船津剪切带也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而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运动,湖南剪切带和船津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脆性剪切活动,同样指示了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而早白垩世俯冲方向转为NW向。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伴随着广泛的岩浆活动与Mo?Cu?Au成矿作用。早中侏罗世(190?160 Ma)南秦岭大巴山向SW发生逆冲推覆形成弧形构造带,该时期大别-苏鲁造山带也发生显着的抬升剥蚀。值得注意的是,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完成并转为碰后伸展,以广泛发育A型花岗岩、环斑花岗岩、煌斑岩为主要特征。因此,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早中侏罗世的陆内造山活动应该与古太平洋板块向SW俯冲远程效应密切相关。从160 Ma开始,秦岭-大别造山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以及斑岩型-矽卡岩型Mo?Cu?Au矿床,岩浆岩显示了高的氧逸度特征。此外,山阳-柞水地区出露一系列与斑岩铜矿相关的高镁埃达克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高镁埃达克岩来源于古太平洋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因此,我们认为160Ma可能为转折点,标志着秦岭-大别构造体制由挤压开始转为伸展,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SW转为NW向密切相关。燕山运动的提出至今近一个世纪,关于其时空范围和动力学背景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构造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燕山运动是晚中生代环华北克拉通周缘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构造行迹应该与缝合带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WE向或NE向。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构造带发生广泛的向南或向北的逆冲构造并伴随着右行走滑活动,秦岭-大别造山带也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断裂和逆冲构造,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发生显着的左行走滑活动,太行山构造带发生显着的挤压抬升。我们认为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NW方向俯冲挤压促使华北克拉通向欧亚大陆内部楔进,沿着克拉通边缘和构造薄弱带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这个认识得到了沙盘模拟实验的很好验证。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认识,但目前基本形成共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这个过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板片俯冲到底有什么物质贡献一直都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华北北缘云蒙山岩体、房山岩体具有非常高的氧逸度特征,统计发现高氧逸度岩浆在华北非常广泛。研究表明,高氧逸度特征既不是来源于基底岩石,也不是通过岩浆演化过程逐渐累积,而是氧化性物质输入导致。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华北克拉通就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经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大量的板片释放的流体和熔体进入地幔楔并交代地幔楔,使其逐渐发生氧化,在此过程地幔楔的强度逐渐降低,是克拉通破坏的前奏。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发生重要的岩石圈减薄,大量的氧化的镁铁质岩浆底侵与长英质岩浆混合可能是高氧逸度岩浆形成的主要途径。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容易被混淆,本文提出了一个模型来简要阐述三者之间的联系。燕山运动主要以中晚侏罗世(170?165 Ma)和早白垩世(140?135 Ma)两期挤压幕为主要特征,所以该时期古太平洋以向西方向俯冲为主要运动方向;而135 Ma之后,华北克拉通发生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以强烈的伸展变形和广泛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后撤的过程。因此,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均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只是分别对应了在不同的俯冲时期并具有不同的俯冲方向和角度。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同心环状岩体。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多批次岩浆脉动增量生长的岩体。岩体主要由四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包含丰富的镁铁质包体。通过详细的锆石U-Pb定年表明,岩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活动在132.5?128.7 Ma之间。岩浆从深部岩浆房抽提并快速上升在10?16 km浅部地壳就位。锆石的微量元素、Hf同位素组成表明四个侵入单元和镁铁质包体的特征显着不同,指示它们分别来源不同的岩浆批次。这些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水平,是通过镁铁质岩浆及分异的残余熔体以及部分熔融的地壳熔体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基于锆石CL图像,我们发现镁铁质包体中出现4类锆石,包括类型1(深源晶和自结晶)、类型2(捕获晶)、类型3(核-边结构)、类型4(重结晶),它们记录镁铁质岩浆的整个演化历史。部分类型1锆石并不是形成于侵位水平,而是形成于深部岩浆房,被侵位的岩浆裹挟上来的。大部分的类型2锆石是镁铁质岩浆穿过浅部岩浆房从粗粒二长岩中捕获的。类型3锆石显示核-边结构,指示捕获的锆石在镁铁质岩浆继续生长的过程。类型4锆石呈现了分区结构或补丁状结构,显示类型1锆石与熔体相互作用,富Th-REE-P的锆石逐渐被替代形成富Hf的锆石和磷钇矿等,暗示了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混合过程。本文展示了锆石成分和形貌研究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来揭示复杂的岩浆演化系统。

二、大别山区域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别山区域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蓝片岩带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蓝片岩和蓝片岩带的研究概况
2 蓝闪片岩相的划分和蓝片岩与蓝闪片岩的命名
    2.1 蓝闪片岩相的划分
    2.2 关于蓝闪片岩和蓝片岩的命名
3 中国高压-低温蓝片岩带的划分
    3.1 以往学者对中国蓝片岩带的划分
    3.2 本文对中国蓝片岩带的划分
4 中国蓝片岩带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4.1 中国蓝片岩带分布广, 时代全、样式复杂、类型多样
    4.2 蓝片岩带的成因类型
    4.3 新元古代新疆阿克苏蓝片岩带中发现迪尔石的重要地质意义
    4.4 某些蓝片岩带的研究进展和连接问题
    4.5 北祁连蓝片岩带高压泥质岩中发现镁-纤柱石的重要地质意义
5 存在问题和建议

(2)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华北地台南缘变形带的地质事件
3 扬子地台北缘变形带的地质事件
4 北秦岭早古生代岛弧地质事件
5 中秦岭地体的地质事件
6 南秦岭大陆俯冲岩片的地质事件
7 华北-扬子地台碰撞后的岩浆地质事件
8 结论
    附录

(3)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北淮阳地区构造归属及其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
    1.1 杨山群(D3—P)组成与地层属性
    1.2石门冲磷矿(Z1)时代确定
    1.3 舒城防虎山变质岩系特征及时代
    1.4 霍邱县南部白大山群时代归属
    1.5 北淮阳地区与斑岩钼矿相关的成矿岩体来源
2 大别山地区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2.1 浅变质岩层的确定
    2.2 浅变质岩层的时代
    2.3 浅变质岩层区域对比及地质意义
3 大别—苏鲁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与成因讨论
    3.1 蓝片岩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
    3.2 榴辉岩分布特征与成因讨论
        3.2.1 浅变质岩层中的榴辉岩脉
        3.2.2 大理岩中的榴辉岩
        3.2.3 变基性-超基性岩中的榴辉岩
        3.2.4 片麻岩中的榴辉岩
    3.3 其他超高压变质岩石的成因讨论
4 新元古代火山岩系与侵入体分布及构造环境
    4.1 新元古代火山岩系
    4.2 新元古代岩浆侵入事件
    4.3 新元古代火山活动-岩浆侵入的构造环境
5 大别造山带形成演化与动力学机制探讨
    5.1 大别造山带构造变形基本特征
    5.2 大别造山带内拉伸线理特征
        5.2.1 北淮阳构造带的拉伸线理
        5.2.2 张八岭构造带的拉伸线理
        5.2.3 大别造山带核部的拉伸线理
    5.3 大别造山带形成动力学机制探讨
6 小结与讨论

(4)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大别山造山带单元划分
        1. 合肥后陆盆地
        2. 北淮阳构造带
        3. 北大别变质-岩浆岩带
        4. 南大别变质杂岩带
        5. 南淮阳冲断带
        6. 下扬子前陆带
    第二节 区域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
        1. 大别山中生代隆升构造的基本特征
        2. 大别造山带的主要断裂构造特征
    第三节 特殊的叠加造山事件—大别山燕山期造山运动的讨论
        1. 沉积建造
        2. 火成岩岩石组合
        3. 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
        4. 成矿作用记录
        5. 不同单元构造变形基本特征
        6. 大别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
        7. 小结
第二章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火成岩岩石组合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火成岩时空分布
    第二节 中生代火成岩类型、系列、组合
    第三节 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
    第四节 燕山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及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节 中生代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壳幔相互作用及成岩地球动力学
    第一节 壳幔深部作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第二节 火成岩成岩物源区地球化学制约
    第三节 燕山期造山带地幔成分及其类型
    第四节 燕山期大别造山带地幔演化
    第五节 中生代火成岩成岩类型的鉴别及地球化学模型
        1. 中生代岩浆岩成岩类型的鉴别
        2. 中生代岩浆岩形成过程的定量模型
        3.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成岩物源的幔源岩石与壳源岩石混合比例(Mm/Mc)
        4. 中生代花岗岩成岩动力学机制
        5. 花岗岩形成构造环境鉴别
第四章 区域矿床地质
    第一节 成矿单元的划分
        1. 北带
        2. 中(内)带
        3. 南带
        4. 前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第二节 区域矿床成因类型与典型矿床地质
        1.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河南老湾金矿
        2. 爆发角砾岩型矿床-安徽汞洞冲铅锌矿
        3. 矽卡岩型矿床-安徽银水寺铅锌矿
        4. 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安徽晓天地区金矿床
        5. 岩浆热液型矿床-湖北陈林沟金矿床
        6. 混合岩化热液型矿床-湖北白云金矿
        7. 热液型-安徽香泉金、铊多金属矿点
    第三节 区域矿化系列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
    第一节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
        1. 大别山造山带金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2. 典型矿床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第二节 大别山成岩成矿物源系统
        1. 造山带矿石铅同位素体系
        2. 矿床硫同位素组成
        3. 造山带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关系
    第三节 造山带流体系统与演化
        1. 大别山流体活动证据
        2. 大别山造山带流体系统组成
        3. 成矿流体特征
        4. 造山带中生代流体系统结构模式
        5. 大别山物源-岩浆-流体系统的划分
        6. 前陆带与大别山矿床的成矿流体对比研究
第六章 岩浆-流体动力学过程的水-岩作用与成矿
    第一节 岩浆形成过程中H2O的作用
    第二节 熔体中H2O存在形式及水-熔体反应机理
        1. 熔体中聚合程度-NBO/T
        2. 水在硅酸盐中溶解度和熔体中含水量计算
        3. 熔体-流体分离作用
    第三节 成矿元素在熔体-流体中的变化
    第四节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与成矿
        1. 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的H、O同位素示踪
        2. 成矿流体中SiO_2浓度与成矿
        3. Au在成矿流体中迁移形式、浓度
        4. 成矿流体动力学机制
        5. 成矿流体中含H_2O量与成矿预测
第七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第一节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1. 区域含矿地质建造
        2. 桐柏-大别山地区控矿构造类型
        3. 区域岩浆作用与成矿
        4. 区域成矿物源条件
        5. 区域成矿流体条件
    第二节 区域成矿规律
        1. 区域成矿时间规律及其与造山作用的耦合关系
        2. 区域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3. 区域成矿物源演化规律
        4. 矿床形成的富集规律
第八章 碰撞造山带造山期及造山后成岩成矿演化模式
    1. 印支期的成岩成矿演化过程及模式
    2. 燕山期成岩成矿演化模式
    3. 喜山期成矿作用演化模式
    4. 桐柏山-大别山金属矿产找矿远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

(6)近70年中国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1949—1978年, 地质行业大发展和变质岩石学科从初步奠定基础逐步大发展阶段
    1.1 超常规积极培养地质人才 (包括变质岩石学学科)
    1.2 新中国建立初期以铁铜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勘查为依托的变质岩石学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1.3 系统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中变质岩的研究
    1.4 1966—1978年, 研究工作基本停滞
2 1978—2000年, 研究工作逐步恢复, 开放引进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1 变质地质学的研究和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
    2.2 太古宙高级变质区片麻岩和麻粒岩的研究
    2.3 这一阶段我国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研究进展
    2.4 我国蓝片岩的初步研究进展
    2.5 显生宙造山带变质岩研究
        2.5.1 造山带中与隆升有关的递增变质带的研究
        2.5.2 显生宙造山带麻粒岩的研究
3 2000年至今, 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3.1 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片麻岩和麻粒岩研究新进展
    3.2 超高压变质岩深入研究的新进展
    3.3 部分地区及全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
    3.4 显生宙造山带麻粒岩等变质岩的研究进展
    3.5 对蓝片岩的深入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
    3.6 我国首次发现冲击变质作用类型
    3.7 南极地区深变质岩-麻粒岩及其伴生矿物的研究进展
    3.8 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概况和进展
    3.9 变质作用P-T-t轨迹和变质相平衡研究的新进展
4 几点体会

(7)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1.1 桐柏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1.2 西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1.3 东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1.4.1 预期成果
        1.4.2 主要创新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岩石地层单元
        2.1.1 桐柏造山带
        2.1.2 西大别造山带
        2.1.3 东大别造山带
    2.2 研究区主要剪切带特征
    2.3 区域岩浆活动
第三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1.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3.1.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3.1.2.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3.1.2.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及涡度分析
        3.1.2.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计算
        3.1.2.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显微构造分析
        3.1.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3.1.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岩石学特征
        3.1.3.2 桐柏—浒湾剪切带变质条件分析
        3.1.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3.1.5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属性
    3.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3.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3.2.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3.2.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以及涡度计算
        3.2.3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3.2.4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3.3 小结
第四章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4.1 桐柏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4.2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4.2.1 桐柏造山带的几何学形态
        4.2.1.1 殷店—小林地区
        4.2.1.2 太白顶地区
        4.2.2 桐柏造山带的有限应变特征
    4.3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活动
    4.4 南北剪切带和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4.4.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对比分析
        4.4.1.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运动学对比
        4.4.1.2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对比
        4.4.1.3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对比
        4.4.1.4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年代学对比
        4.4.2 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4.5 小结
第五章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5.1 西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5.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5.2.1 西大别造山带的几何形态
        5.2.2 西大别造山带的结构分析
        5.2.2.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层次
        5.2.2.2 西大别造山带的分带性
        5.2.3 西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5.2.3.1 运动学方向
        5.2.3.2 应力状态分析
    5.3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5.3.1 温度估算
        5.3.2 电子探针分析
    5.4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5.4.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
        5.4.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期次
    5.5 小结
第六章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6.1 东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6.1.1 东大别造山带的剖面特征
        6.1.2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地区的地质特征
        6.1.3 构造片麻岩的地质特征
    6.2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6.2.1 东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6.2.2 东大别造山带的有限应变测量
        6.2.3 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力状态分析
        6.2.4 桐城地区应力场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6.3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6.3.1 霍山—马垅剖面中的构造片麻岩
        6.3.2 桐城地区的构造片麻岩
    6.4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构造格局以及构造模式探讨
    7.1 桐柏—大别造山带几何学形态的限定
    7.2 桐柏—大别造山带动力学机制及运动学轨迹
    7.3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模式探讨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2 创新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与分布
2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及特征
3地质遗迹资源的地学意义
4结论
图版说明

(9)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研究状况和基本地质问题
    二、论文选题和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大别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主要地质特征
        一、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
        二、大别造山带
        三、扬子地块北缘构造带
    第二节、大别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
        一、大别山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二、地壳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地幔动力学背景
        三、地震波速结构
        四、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与动力学背景
第三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物质组成
    第一节、宿松—浠水构造带物质组成
    第二节、随县—张八岭构造带物质组成
    第三节、前陆褶冲带的物质组成
第四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中蛇绿混杂岩与岛弧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第一节、肢解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一、蛇绿构造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岩石组合
        二、蛇绿构造混杂岩中的蛇绿岩与相关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三、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厘定、时代与大地构造背景
    第二节、残留岛弧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大地构造意义
        一、残留岛弧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岩石组成
        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三、残留岛弧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
    第三节、大别南缘构造带蛇绿构造混杂岩和岛弧火山岩的区域对比
第五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第一节、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地壳的平面与剖面结构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地表平面结构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地表剖面结构
    第二节、大别南缘基底构造带不同构造岩片特征
        一、大别南缘基底构造带不同构造岩片特征
        二、大别山南缘基底构造带总体特征
        三、恢复重塑大别山南缘基底构造带印支期俯冲碰撞构造特征
        四、大别山南缘基底构造带造山期后构造变形
    第三节、前陆褶冲带与前陆盆地
        一、前陆褶冲带特征
        二、前陆盆地
    第四节、主要构造边界断裂与走滑剪切构造特征
        一、主要构造边界断裂特征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剪切构造
    第五节、大别南缘构造带伸展构造与中新元古代构造体制探讨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伸展构造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中新元古代构造体制讨论
    第六节、大别南缘构造带深部结构特征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深部结构特征
        二、扬子陆块向北俯冲的过程探讨
    第七节、大别南缘构造带运动学特征
第六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演化
    第一节、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演化
    第二节、大别南缘构造带对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折返机制的作用与意义
        一、大别山UHP岩石深俯冲形成与折返机制概述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对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与折返的作用与意义
第七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10)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1.2.2 燕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1.2.3 东亚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
    1.3 东亚地区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2.1 沙盘模拟实验
    2.2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
        2.1.1 岩石薄片制备
        2.1.2 全岩200 目粉末磨制
        2.1.3 单矿物分选与样品靶制备
    2.3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2.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2.3.3 锆石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2.3.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2.3.5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第3章 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3.1 引言
    3.2 区域地质概况
        3.2.1 华北北缘及东北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2.2 朝鲜半岛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2.3 日本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3 东北亚地区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1 华北北缘及东北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2 朝鲜半岛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3 西南日本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4 华北北缘及东北亚岩浆与矿床的时空分布
        3.4.1 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2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3 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4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5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3.5 东北亚地区岩浆组合的时空变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5.1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
        3.5.2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
    3.6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6.1 中国东部及东北地区NE-NNE向断裂活动
        3.6.2 朝鲜半岛NE-NNE向断裂活动
        3.6.3 日本飞弹地块NE-NNE向断裂活动
        3.6.4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7 小结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4.1 引言
    4.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4.2.1 秦岭造山带
        4.2.2 大别造山带
        4.2.3 苏鲁造山带
    4.3 区域主要断裂及缝合线
    4.4 区域岩浆活动
    4.5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
        4.5.1 基本概况
        4.5.2 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及应力分析
        4.5.3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时代
        4.5.4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4.6 中生代大别-苏鲁构造带超高压变质岩冷却历史
        4.6.1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4.6.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4.7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4.7.1 基本概况和年代格架
        4.7.2 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
        4.7.3 晚中生代秦岭高镁埃达克岩与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4.7.4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地球动力学背景
    4.8 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8.1 早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8.2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9 小结
第5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1 引言
    5.2 晚中生代依泽纳吉板块漂移历史
    5.3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3.1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南缘的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5.3.2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4 小结
第6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导燕山运动
    6.1 引言
    6.2 燕山运动的概况
        6.2.1 燕山运动的提出
        6.2.2 燕山运动的期次划分
        6.2.3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
    6.3 华北克拉通周缘构造特征
        6.3.1 阴山-燕山褶皱逆冲带
        6.3.2 秦岭-大别造山带
        6.3.3 太行山构造带及郯庐断裂
        6.3.4 华北周缘构造变形的机制
    6.4 模拟实验
        6.4.1 实验设计
        6.4.2 实验结果
    6.5 讨论
        6.5.1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6.5.2 地壳缩短与增厚
        6.5.3 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周缘变形机制
        6.5.4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6.6 小结
第7章 高氧逸度岩浆:指示华北克拉通破坏
    7.1 引言
    7.2 地质背景和样品
    7.3 实验方法及氧逸度估算方法
        7.3.1 实验方法
        7.3.2 锆石Ce4+/Ce3+比值
        7.3.3 根据磷灰石估算氧逸度
    7.4 实验结果
    7.5 讨论
        7.5.1 华北克拉通高氧逸度岩浆
        7.5.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氧化的地幔楔
        7.5.3 地球动力学指示
    7.6 小结
第8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典型岩体研究之房山岩体
    8.1 引言
    8.2 地质背景
        8.2.1 区域地质
        8.2.2 房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8.3 结果
        8.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
        8.3.2 锆石形态特征
        8.3.3 锆石U-Pb年龄
        8.3.4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8.3.5 锆石Ti温度和全岩锆饱和温度
        8.3.6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8.3.7 岩浆侵位压力
    8.4 讨论
        8.4.1 岩石结构约束岩浆起源
        8.4.2 地球化学约束岩浆起源
        8.4.3 锆石U-Pb年龄揭示岩浆多期活动
        8.4.4 镁铁质包体和寄主岩中锆石起源
        8.4.5 锆石记录岩浆多期分批脉动
        8.4.6 岩浆侵位压力特征
    8.5 房山岩体形成概念模型
    8.6 研究意义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大别山区域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蓝片岩带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因[J]. 沈其韩,耿元生. 地质学报, 2012(09)
  • [2]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J]. 苏文,刘景波,陈能松,郭顺,巴金,张璐,刘新,施雨新. 岩石学报, 2013(05)
  • [3]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J]. 汤家富,侯明金. 地学前缘, 2016(04)
  • [4]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研究[D]. 杜建国. 合肥工业大学, 2000(01)
  • [5]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发育及其对碰撞造山过程的指示[J]. 刘少峰,张国伟. 科学通报, 2013(01)
  • [6]近70年中国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进展[J]. 沈其韩,耿元生,宋会侠. 地球科学, 2018(01)
  • [7]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D]. 李海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8]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学意义[J]. 雷彬,李江风,周学武,赵栋,汪樱. 地球学报, 2015(03)
  • [9]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D]. 钱存超. 西北大学, 2006(05)
  • [10]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D]. 张哲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标签:;  ;  ;  ;  

大别山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