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连接词的不合逻辑

逻辑连接词的不合逻辑

一、逻辑连接词的非逻辑性(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晨[1](2018)在《汉英交传中译员逻辑连接词显化程度差异的实验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同国际社会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中英交替传译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大场合。由于英汉语言间的差异,译员通常会采取显化处理的方式解决演讲中经常会出现的逻辑不清、衔接不顺等问题。笔者在参考前人对口笔译显化现象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办法,通过与源语转写稿逐句对比的方式,对6名译员在汉英交替传译实验中逻辑连接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在因果、转折、条件等逻辑关系显化频数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英交替传译中,译员主要采用了添加因果关系逻辑连接词的方法对原文逻辑关系加以显化,接受过一年交传训练的学生在逻辑连接词的显化程度方面要高于接受过半年交传训练的学生。

赵柳[2](2020)在《英语教学逻辑思维培养探究》文中提出语言差异归根到底是思维差异,语言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思维差异。中英语言的逻辑差异根植于语言思维之中,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并内化这种差异。英文重逻辑思维、强调语言的严谨,而这正是中国学生缺少的语言思维。本文主要分析中英思维差异中的逻辑思维,从其含义入手,分析英语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意义,探讨了中英逻辑思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W.J.Crewe,王勇,路俊[3](1991)在《逻辑连接词的非逻辑性》文中研究说明 一.语段逻辑连接词的作用在上一篇论文(Crewe,Wright,and Leung,1985)中曾提出:许多逻辑关联词是抽象的、含蓄的语句连接词,它们并不是固定的、具体的词汇项目。在大多数情况中,两个命题并不是由一个客观正确的词项连接起来的,而是由写作者对该两个命题的关系之主观评价连接起来的。从理论上说,写作者可能在论证的阶段之间作出任何连接,只要这样的连接在他或她看来是有意义的。然而,当作者与读者的期望不符合时,问题就产生了,从而因“不合逻辑”而出现

田敏[4](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研究 ——以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以英语本族语学生语料为参照,调查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现状,重点研究该校高三学生不合理使用连接词的现象及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使用连接词方面的差异,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高三学生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情况,为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启示。笔者收集了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的三次大型考试的180份英语作文,按其作文得分分为三个档次(A,B,C),然后建立封闭的小型语料库,再从美国高三学生英语作文中随机选取36篇议论文作为参照语料库,然后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7检索该校高三学生在写作中使用到的62个英语连接词,并与参照语料库做一个对比分析,之后再利用Excel软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最后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该校高三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连接词的情况。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相比,该校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使用的整体概述如何(分布情况、频率、特点)?(2)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3个连接词的功能有哪些?(3)该校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使用连接词的现象?(4)该校高分档英语作文与低分档英语作文中连接词的使用有何区别?研究结果如下:(1)该校高三学生连接词总体使用频率与英语本族语者一样,都为6.1%,其中,参照与目的连接词使用频率与本族语者相当,附加、举例、让步、时间、过渡连接词的使用频率比本族语者低,而冲突/对比、因果、条件、逻辑序列、总结连接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本族语者,两类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连接词有6个都是一样的,分别是and,if,also,because(of),but,when。(2)两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的连接词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都倾向于使用添加连接词和顺序连接词,而使用转折与因果连接词相对较少,他们使用的连接词都包含了四大类型和12种类别,种类比较丰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他们在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添加连接词,远远超过其它三类连接词。(3)本文结合例子分析了两类学生在作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个连接词and,so,but的语用功能,比如and具有衔接功能、建构语篇的功能、增补信息以及转换话轮的功能,so标识结果和话题连接的功能,but具有提出观点、对比、转折或让步及增加信息的功能,学生连接词的这些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组织语篇的衔接与写作内容的建构。(4)该校高三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对连接词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连接词的误用,连接词的过多使用及连接词的缺失。(5)该校高分档作文与低分档作文中使用的连接词在数量、种类、频率上存在着差异,前者在连接词使用的数量、种类及频率上比后者都多。基于本研究的结论,笔者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启示与建议,最后论述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作文样本数量不多;缺乏问卷调查。

高伟[5](2009)在《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说明性语义》文中提出G(o|¨)del语言是继Prolog语言之后出现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它建立在多态多类的一阶逻辑基础之上,摒弃了Prolog语言中的非逻辑成分,集成了许多语言的有效成分和优点,引入了类型系统,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高效的说明性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然而,时至今日,G(o|¨)del语言编译系统的开发研究仍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多态多类的类型系统、模块化结构、延迟计算、剪枝操作等多种新语言成分和机制的引入,使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o|¨)del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而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完全不同于具有递归性、说明性特点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先前关于Prolog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不能简单移植和照搬,而理论基础研究的滞后直接导致系统研究和开发进展缓慢,迄今尚无新的进展和系统开发成果报道。为了促进G(o|¨)del语言的推广以及深入研究,本文着眼于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G(o|¨)del语言建立了严格的数学基础,包括其语法和说明性语义理论,从而为其深入研究和编译实现奠定了可靠的部分理论基础。鉴于传统的一阶逻辑语言的局限性,本文首先对传统的一阶语言进行扩展,引入类型,提出了类型一阶语言,完整地给出了类型一阶语言的语法定义,初步建立了带类型的一阶逻辑理论。论文针对类型一阶语言中的Horn子集给出了G(o|¨)del语言(子集)的语法部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释或赋值的一般定义,然后讨论在合理的解释下类型合式公式的真假值判别法,并由此建立起带类型的一阶逻辑系统的模型。接着,利用类型一阶语言的H-模型探讨了Gdel程序的形式化说明性语义,最终得出结论为最小H-模型Mp可以作为程序P的形式语义,其理由是Mp恰由作为P的逻辑推论的那些基原子组成。本文最后还给出了G(o|¨)del语言控制机制的一种实现算法,可以为该语言的完全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倪盛俭[6](2013)在《汉语文本蕴涵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本蕴涵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文本蕴涵识别,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有很多应用。但现有文本蕴涵识别效果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一个重要原因是文本蕴涵及其识别涉及的语言理据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挖或改进,这正是本文要做的主要工作。研究内容方面,现有汉语文本蕴涵理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语关系、句法转换等。本研究尝试利用语义-文本理论(Meaning-text theory)的词汇函数完善对词语关系的表达和分析,特别是将意象图式作为文本蕴涵的理据,用来表示文本蕴涵识别所需的语言知识信息。文本蕴涵的识别方法方面,现有的句法依存分析不足以揭示文本蕴涵所需的语言信息。本研究采用概念依存分析来完善句法依存分析。但概念依存分析也无法挖掘文本蕴涵背后的所有语言理据,如元语言功能、抽象概念与具体言语表达间的对应关系。词汇函数可用来描述这些理据。意象图式之所以能成为文本蕴涵的理据,是因为其具有理想性、规约性、可预测性。对常识加以规约化,可以提高文本蕴涵识别中语料的覆盖率。词汇函数和意象图式都有规约化常识的功能,两者在规约化常识方面具有互补性。文本蕴涵识别作为文本推理、理解的主要过程,涉及各种认知机制,如概念整合、隐喻、转喻等。针对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分析方法就能明确所有的理据,也不是单一理论就能够解释所有的现象。为此,本文采取了综合的方法和多角度的解释。比如,利用词汇函数来填补基于图式映射的概念依存分析的许多空白,除了概念整合理论外,还利用其它一些理论如默认理论、关联理论、顺应理论等来解释汉语文本蕴涵识别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和现象。全文分九章,主要内容或观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说明文本蕴涵的概念、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内容、目的和意义,并介绍本研究主要理论背景、方法和资源。第二章对文本蕴涵的类型加以划分和界定,并讨论文本语义蕴涵识别方法及其识别过程中涉及的理据。本章主要利用框架依存分析和词汇函数对语义蕴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概念依存分析可以有效识别文本语义蕴涵;概念依存分析与词汇函数在文本蕴涵识别中具有互补性;转喻不一定都基于意象图式。第三章研究文本语义预设的识别和涉及的理据。分析表明,意象图式在文本语义预设识别中有重要作用,概念依存分析的根本理念或操作是从概念结构到具体语句间的图式投射,而不是体现在对具体文本内部语义关系的分析。第四章研究文本规约会话含义的识别和理据并探讨文本蕴涵识别中常识的规约化问题。分析表明:(1)文本规约会话含义最能体现各类意象图式和概念依存分析的作用,特别是框架和框架依存分析的作用;(2)以意象图式为理据的文本蕴涵识别过程中,基于意象图式的压缩有效地扩展了概念整合理论有关关键关系压缩的范围;(3)概念依存分析与概念整合间有着密切的联系;(4)抽象、元语言性概念与具体、体验性表达间的对应蕴涵关系的识别是对基于概念依存分析、词语关系、句法转换等文本蕴涵识别方法的补充。如何做好元语言性概念与体验性表达之间的衔接是完善文本蕴涵识别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五章讨论文本结果蕴涵的识别和语言理据。分析表明,脚本在文本结果蕴涵的识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句法和词语关系也能体现因果关系,也能成为文本结果蕴涵的理据。第六章基于前面的研究和对语料的梳理,初步讨论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汉语文本蕴涵识别有关资源建设问题。不同资源的构建必须考虑语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特点。所有资源的构建,其目标是一致的: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汉语文本蕴涵识别服务。这就要求不同资源的构建,对语料的覆盖上既要做到全面,又要避免过多交叉,达到合适的离散性。另外,不同资料间尽量避免冲突,如果无法避免冲突,也需提供解决冲突的机制。由于构建的资源是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因而所有意象图式库必须是机器可读的,这就需要计算机专家和人才的参与。第七章是本研究应用举例。汉语文本蕴涵识别研究的应用,既有比前面文本蕴涵识别研究简单的地方,也有复杂的地方。本章绝大部分的例子都取白汉语水平考试试题,同时体现了本研究在白然语言处理领域汉语文本蕴涵识别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潜在的应用价值。第八章讨论本研究中遇到一些重要问题。包括:文本蕴涵识别的难度、概率、文本语义预设的可取消性和投射性、文本蕴涵识别涉及的隐喻和转喻等。第九章是结论,对本研究加以总结并指出下一步可能要进行的工作。

李洁[7](2008)在《琴声何处不悠扬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的审美沟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艺术散文属于狭义散文概念中的美文,是一种个性的、智慧的和精微的表现艺术。它一方面承担起人们表现情感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满足人们审美鉴赏的需要,表现性和审美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对其英译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一维。研究运用抽样法、比较法、模型法以及推理和演绎的方法,将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问题作为研究重点,从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审美沟通的可能性、审美沟通模式的构建依据、审美沟通模式的构建、以及实现审美沟通的英译策略几个方面,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演绎论证—方法总结”这一思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译者通过译文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论导论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审美沟通”的界定、研究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几部分组成。第二章:美学视野中的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这一章采用比较的方法,目的是发现问题,确立研究的重心和切入点。首先,笔者把古典艺术散文的原文和不同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观察原文中形式系统的美学要素在译文中的得失情况。其次,笔者把原文中非形式系统的意象和意境的英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翻译规律和传达效果。第三,笔者分别对中外译者的译文以及中国译者的译文进行了比较,观察不同译者的译文特点。这三项研究中产生的问题集中于译者、译文和读者三者之上,研究的重心落到了“译者—译文—读者”这一环节,研究的切入点也因此提出:译者可以通过译文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么?第三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的可能性东学西渐的历史走向、文化交流的呼声、译出国和译入国政府以及译者和读者的积极态度都使审美沟通成为可能。提供完美的译文并不能保证审美沟通的实现,这些审美语境中的积极因素,这些包括主流诗学、文化、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等等在内的文本外部因素是不能忽视的。此外,古典艺术散文与英语随笔在题材、行文方式和语言风格上的共性使译文读者对古典艺术散文不至于全然陌生,具备可沟通的基础。古典艺术散文与英语随笔在使用的语言、体现出的精神性以及情感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积极的阅读动机。这些都为译者与读者顺利进行审美沟通提供了可能。第四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模式的构建依据论文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的审美沟通模式,构建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当代翻译美学的有关理论要点;二是接受美学和克罗齐表现论美学的相关理论;三是在进一步学习美学基本原理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笔者在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研究和实践中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于这些理论,研究并不是在全盘挪用,也不是拼盘堆砌,而是有选择地、批判地接受和运用,研究它们的互补性,采用了它们中对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研究有启发性的理论要点,是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任务所做的拼接和整合,目的是使这些理论要点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协调,以解决问题。第五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模式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占有较大的篇幅。笔者运用模型法,构建一个有自己内在逻辑联系的审美沟通模式,对英译审美沟通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做具体的论述:担负审美沟通任务的译者的条件和素质、可能的读者群的审美接受能力、译文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审美沟通的英译审美理想、译文中实现审美沟通的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中的英译核心问题、以及英译的参照规范等问题都得到了具体的研究。构建模式的目的是以一种更条理、更完整的方式对译者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即对达成审美沟通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同时,构建的模式对当代翻译美学理论的不足有较强的针对性,对翻译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补充作用。第六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的英译策略这部分主要对译者如何通过译文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做具体英译策略的研究。对于话语层的声音美、简约美和古雅美、形象层的意象美和意境美以及意蕴层所体现出的古代文人的精神美的英译策略都做了具体的例证分析。策略研究是在模式中有关参照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使前面所有的讨论落到实处,体现实践取向的翻译研究特点。第七章:结语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译者通过译文与读者实现审美沟通是可能的,可行的。在结语部分,笔者还对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在研究中所涉及的翻译理论问题做了具体的思考和总结。论文各部分之间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关系,不强求各章篇幅的均衡,以突出重点。附录包括五部分内容:“读者调查及其结果分析”、“抽样的90篇古典艺术散文”、“《醉翁亭记》和《前赤壁赋》原文及其译文”、“西方对古典艺术散文的译介”以及“国内学者对抽样的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研究”。

陈媛[8](2018)在《操纵理论视角下人工译文和GNMT译文质量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特别是2016年9月,谷歌研发出新一代神经翻译系统(GNMT)。该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运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克服了传统的机器翻译模型的固有弱点,大幅提高了现阶段机器翻译的语言质量。然而,虽然GNMT在语言应用和转换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多出现于语言结构类似的语言对,如英法、英西互译等,涉及中英互译时,GNMT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从翻译操纵理论和译者能动性角度入手,选取2017年和2018年两会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中关于半岛朝核问题的回答作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两会现场口译员孙宁译文和谷歌译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大角度评估二者译文质量,并结合操纵理论的外部影响因素解读译文出现差异的原因,以期让翻译从业者更加深入了解GNMT现阶段局限的基础上,明确和加强自身优势,并为机器翻译研发工作者改进机器翻译提供一定语言层面的借鉴。

孙嘉琪[9](2011)在《论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化古”》文中研究指明在卞之琳三十年代的诗歌文本中,存在着对古典资源的大量使用这一重要现象,卞之琳将这种倾向名之为“化古”。这是卞之琳三十年代的诗歌独特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三十年代部分诗人的整体诗学取向,同时这一倾向又与三十年代部分诗人对西方诗歌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卞之琳诗歌中的“化古”现象及这些现象与卞之琳对西方诗歌学习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三十年代这部分诗人的共同诗学取向作一观察。本文将分三个部分来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卞之琳诗歌的“化古”表现在诗歌面貌上,一方面是自觉使用了大量的古典诗歌成规,集中表现于含义丰富的古典意象甚至是典故的使用;一方面是自由联想的诗歌结构,这种结构表面跳跃,但以暗示的方式提示内在线索;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在跳跃及非演绎化的语言特征上。这三个方面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卞之琳诗歌古意盎然的风格面貌。然而,卞之琳的“化古”并非单纯学古,而是与对西方诗歌和诗学的学习有着密切关系,甚至曾用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术语解释从西方诗歌中借鉴得来的技巧或特征。如卞之琳曾将“意境”与“戏剧化”加以对等,但所指实为通过戏剧化场景的表现方式;卞之琳三十年代提出对古诗词“亲切与暗示”风格的学习,落实到实践上则与法国象征主义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文章中,卞之琳将自己在三十年代的诗歌形式实验和格律诗理论与古代诗文格律比较,但实际上则与西方格律更加接近。卞之琳将中国古典诗学术语与西方诗歌加以对接,并非是想将二者从根本上融合,而是将中国古典诗歌元素置于西方美学原则之下,形成其独特的诗歌特点,同时也是为了使西方诗学更易被中国新诗所接受。最后,卞之琳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并不是单纯为了学古,而是在艾略特诗学的影响下进而对自身传统的检视。而三十年代像如卞之琳向古典传统的回归的现象也并非孤立,与之交往密切的师友如废名、林庚、梁宗岱等亦在各自的诗论和实践中表现出这一倾向。但他们并不是对传统诗中的一切因素都持赞同态度,而是有其自己的取舍。这种取舍决定了他们的诗学标准并不是简单的回到旧诗,而是有了现代的和西方的视野。

任姗姗[10](2018)在《《园林简史》(第四章和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园林,形式多样,功能复杂,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激励,安抚和维系各界人士的角色,更启发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意大利园林、法国园林和英国园林是西方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目前,中国园林发展迅猛,翻译《园林简史》一书有助于将不同国家的园林发展历程、设计理念和社会功能引入中国,对国内的园林学科建设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是一部非文学纪实类作品,语言具有较强的科技性和专业性,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可读性。所以译者采取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力求忠实、流畅地传达出原文本的信息。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介绍了选题意义、材料来源、作者及作品简介;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介绍了译前准备、译中修改、审读润色及定稿;第三部分为翻译案例分析,从词汇、句子、语篇和标点四个方面对翻译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做出了分析,是整个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介绍了译者完成此次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以及翻译对专业译者的要求。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认识到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能力、园林相关知识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实践中,译者需加强学习、扩宽知识范围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资源,为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逻辑连接词的非逻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逻辑连接词的非逻辑性(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交传中译员逻辑连接词显化程度差异的实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框架
    2.2 当前成果及局限
第3章 实验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对象
    3.2 实验过程
        3.2.1 实验假设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步骤
        3.2.4 实验结果
第4章 实验分析
    4.1 定量分析
    4.2 定性分析
        4.2.1 因果关系
        4.2.2 转折关系
        4.2.3 其他关系
    4.3 回访
    4.4 实验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材料
附录2: 译前准备
附录3: 交传转录稿
附录4: 回访记录

(2)英语教学逻辑思维培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逻辑思维的含义
二、英语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意义
三、中英逻辑思维差异分析
    (一)中英逻辑思维差异产生原因
    (二)感悟意会与开门见山
    (三)温和折中与中心突出
    (四)组织松散与结构严谨
四、培养学生英文逻辑思维的途径
    (一)以逻辑思维设计阅读教学
    (二)以逻辑思维设计写作练习
    (三)引导学生开展平行文本阅读
结语

(4)基于语料库的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研究 ——以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连接词在英语写作中的研究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基于语料库的写作中连接词的研究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分析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连接词
        3.1.1 连接词的定义
        3.1.2 连接词的分类
        3.1.3 连接词的功能
    3.2 理论基础
        3.2.1 衔接理论
        3.2.2 连贯理论
        3.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工具
    4.5 研究过程
        4.5.1 作文收集及分组
        4.5.2 语料库建设
        4.5.3 数据收集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学生使用连接词的整体概述
        5.1.1 学生使用连接词的分布
        5.1.2 学生使用连接词的频率
        5.1.3 学生使用连接词的特点
    5.2 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连接词的功能
        5.2.1 连接词and的功能
        5.2.2 连接词so的功能
        5.2.3 连接词but的功能
    5.3 学生使用连接词不合理的现象
        5.3.1 连接词的误用
        5.3.2 连接词的过多使用
        5.3.3 连接词的缺失
    5.4 高分档作文与低分档作文中连接词的对比分析
        5.4.1 使用种类和数量的比较
        5.4.2 使用频率的比较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发现
    6.2 启示
    6.3 本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5)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说明性语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逻辑程序设计
        1.1.1 逻辑程序设计思想概述
        1.1.2 逻辑程序设计语言
        1.1.3 逻辑程序设计的语义研究现状
    1.2 G(o|¨)del语言
        1.2.1 G(o|¨)del语言简介
        1.2.2 研究G(o|¨)del语言的意义
        1.2.3 G(o|¨)del语言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篇章结构
第二章 类型一阶逻辑与G(o|¨)del语言的语法
    2.1 类型一阶语言
    2.2 G(o|¨)del语言的语法
第三章 类型一阶逻辑的模型与G(o|¨)del程序的说明性语义
    3.1 类型一阶逻辑的模型
    3.2 G(o|¨)del程序的说明性语义
第四章 G(o|¨)del语言控制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4.1 Prolog语言中的控制问题
    4.2 G(o|¨)del语言中的DELAY延迟机制
        4.2.1 DELAY延迟说明的语法和语义
        4.2.2 Delay延迟机制的使用
    4.3 G(o|¨)del语言中的剪枝操作
        4.3.1 commit剪枝
        4.3.2 DELAY说明和剪枝的应用
    4.4 G(o|¨)del语言控制机制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第五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工作
    5.1 结论
    5.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6)汉语文本蕴涵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文本蕴涵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
    1.3 文本蕴涵研究现状
        1.3.1 现有文本蕴涵研究整理
        1.3.2 文本蕴涵研究的语言学视野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背景
        1.5.1 概念整合的原则
        1.5.2 概念整合中的映射和压缩
        1.5.3 概念整合、意象图式和文本蕴涵识别
    1.6 本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
        1.6.1 依存语法
        1.6.2 概念依存分析
        1.6.3 依存的分类
        1.6.4 依存中语义关系分类问题
        1.6.5 从依存中心到概念背景
        1.6.6 依存语法观点的分歧和本研究采取的观点
        1.6.7 本节小结
    1.7 其他相关工作
        1.7.1 词汇函数
        1.7.2 意象图式
        1.7.3 语言功能和HowNet分类体系
    1.8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文本蕴涵分类和文本语义蕴涵识别
    2.1 基于语料的文本蕴涵分类
        2.1.1 语料
        2.1.2 文本蕴涵的分类
        2.1.3 汉语文本蕴涵样本
    2.2 文本语义蕴涵识别
        2.2.1 词汇层面
        2.2.2 句法理据
        2.2.3 语义成分理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本语义预设识别
    3.1 预设研究现状及本章研究内容
    3.2 文本语义预设的语义特征限制理据
    3.3 文本语义预设的物性结构理据
        3.3.1 构成因素理据
        3.3.2 目的因素理据
        3.3.3 施成因素理据
    3.4 文本语义预设的理想认知模型理据
    3.5 文本语义预设的框架理据
        3.5.1 框架内容理据
        3.5.2 框架关系理据
    3.6 文本语义预设的脚本理据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本规约会话含义识别和常识的规约化尝试
    4.1 会话含义研究现状与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4.2 文本规约会话含义的物性结构理据
        4.2.1 构成因素理据
        4.2.2 目的因素理据
        4.2.3 形式因素理据
        4.2.4 施成因素理据
    4.3 文本规约会话含义的理想认知模型理据
    4.4 文本规约会话含义的框架理据
        4.4.1 框架内容理据
        4.4.2 框架关系理据
    4.5 文本规约会话含义的脚本理据
    4.6 文本蕴涵识别中常识的规约化
        4.6.1 词汇函数的规约化作用和应用
        4.6.2 脚本的规约化作用和应用
        4.6.3 本节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本结果蕴涵识别
    5.1 因果关系、因果推理和文本结果蕴涵
        5.1.1 因果关系触发语与文本结果蕴涵
        5.1.2 因果推理与文本结果蕴涵
        5.1.3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5.2 文本结果蕴涵的词汇单元及其关系理据
        5.2.1 词语理据
        5.2.2 词汇单元关系理据
    5.3 文本结果蕴涵的逻辑事理理据
    5.4 文本结果蕴涵的意象图式理据
        5.4.1 物性结构理据
        5.4.2 理想认知模型理据
        5.4.3 框架理据
        5.4.4 脚本理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文本蕴涵识别的资源建设初探
    6.1 文本蕴涵标注集构建方法初探
        6.1.1 语料选取
        6.1.2 标注方法和过程
        6.1.3 标注内容
        6.1.4 标注规范
        6.1.5 标注一致性的保证
        6.1.6 预期标注结果
    6.2 汉语“解释组合词典”构建设想
    6.3 物性结构库构建设想
    6.4 理想认知模型库构建设想
    6.5 脚本库构建设想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本蕴涵识别在问题回答中的应用
    7.1 文本语义蕴涵识别在问题回答中的应用
    7.2 文本语义预设识别在问题回答中的应用
        7.2.1 以语义特征限制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2.2 以物性结构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2.3 以理想认知模型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2.4 以框架为理据设识别的应用
        7.2.5 以脚本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3 文本规约会话含义识别在问题回答中的应用
        7.3.1 以物性结构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3.2 以理想认知模型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3.3 以框架关系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3.4 以脚本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4 文本结果蕴涵识别在问题回答中的应用
        7.4.1 以词汇函数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4.2 以逻辑事理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4.3 以物性结构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4.4 以理想认知模型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4.5 以框架关系为理据识别的应用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文本蕴涵识别的难度、概率和关联
        8.1.1 关联理论简述
        8.1.2 关联理论对文本蕴涵识别难度和概率的解释
    8.2 顺应理论对文本蕴涵识别的解释
        8.2.1 顺应理论简介
        8.2.2 从顺应理论看文本蕴涵识别
    8.3 互参
    8.4 文本不同位置语言单位的语力差异
    8.5 可取消性和投射性问题
        8.5.1 可取消性
        8.5.2 投射性问题
    8.6 文本蕴涵识别中的转喻和隐喻
        8.6.1 文本蕴涵中的转喻
        8.6.2 文本蕴涵中的隐喻
第九章 总结
    9.1 本研究的特色
    9.2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9.3 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代表性成果
后记

(7)琴声何处不悠扬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的审美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审美沟通”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六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
第二章 美学视野中的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
    第一节 形式系统的美学要素在译文中的得失
    第二节 非形式系统的美学要素意象和意境在译文中的翻译与传达
    第三节 不同译者的译文比较
    第四节 问题的梳理和研究重心与切入点的提出
第三章 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的可能性
    第一节 审美语境中的积极因素
    第二节 古典艺术散文与英语随笔的共性
    第三节 古典艺术散文与英语随笔的差异
第四章 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模式的构建依据
    第一节 翻译美学的发展及其对模式构建的理论支持
    第二节 接受美学对模式构建的理论支持
    第三节 克罗齐表现论美学对模式构建的理论支持
    第四节 构建审美沟通模式的意义
第五章 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模式
    第一节 审美沟通模式图及其简要分析
    第二节 审美沟通的主体——译者
    第三节 审美沟通的主体——读者
    第四节 审美沟通的媒介——译文
    第五节 实现审美沟通的英译审美理想
    第六节 实现审美沟通的英译参照规范
    第七节 例证分析:谢百魁译《秋声赋》
第六章 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的英译策略
    第一节 话语层
    第二节 形象层
    第三节 意蕴层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的梳理和相应的结论
    第二节 对研究中理论运用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附录1 读者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附录2 抽样的90 篇古典艺术散文
附录3 《醉翁亭记》与《前赤壁赋》原文及其译文
附录4 西方对古典艺术散文的译介
附录5 国内学者对抽样的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研究
致谢

(8)操纵理论视角下人工译文和GNMT译文质量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机器翻译
        2.1.1 机器翻译的原理及发展
        2.1.2 谷歌神经翻译系统(GNMT)
    2.2 GNMT翻译质量评估的现阶段研究成果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翻译操纵理论的基本观点
    3.2 译者主体性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材料选取
    4.2 研究步骤
第五章 对比分析
    5.1 词汇
        5.1.1 专有名词和重要概念
        5.1.2 成语、俗语及比喻义、象征义词语
    5.2 句法
    5.3 衔接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
    6.2 当前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9)论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化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卞之琳"化古"的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卞之琳诗作中的"化古"现象特征
    第一节 古典诗歌成规的自觉使用
    第二节 自由联想的结构方式
    第三节 跳跃及非演绎性倾向的语言特征
第二章 论卞之琳"化古"的方式与对西方诗的学习
    第一节 "意境"与"戏剧化"
    第二节 法国象征主义的"亲切与暗示"
    第三节 格律论述中理论与实践不合现象
第三章 卞之琳的"化古"与三十年代诗坛整体倾向
    第一节 卞之琳的"化古"与艾略特的影响
    第二节 对中国古典传统的新阐释
结论
参考文献

(10)《园林简史》(第四章和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材料来源
    1.2 作者简介
    1.3 作品简介
    1.4 选题意义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2.1.2 翻译策略的选择
        2.1.3 辅助工具及术语统一
    2.2 翻译中的难点
    2.3 审读、润色和定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词性转换
        3.1.2 术语翻译
    3.2 句法层面
        3.2.1 定语从句的翻译
        3.2.2 语态转换
    3.3 语篇层面
        3.3.1 衔接
        3.3.2 连贯
    3.4 标点符号的翻译
        3.4.1 括号
        3.4.2 破折号
        3.4.3 冒号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英语原文
附录B:汉语译文
附录C: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逻辑连接词的非逻辑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交传中译员逻辑连接词显化程度差异的实验报告[D]. 于晓晨.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01)
  • [2]英语教学逻辑思维培养探究[J]. 赵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0)
  • [3]逻辑连接词的非逻辑性[J]. W.J.Crewe,王勇,路俊. 国外外语教学, 1991(04)
  • [4]基于语料库的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研究 ——以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为例[D]. 田敏.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5]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说明性语义[D]. 高伟. 厦门大学, 2009(12)
  • [6]汉语文本蕴涵识别研究[D]. 倪盛俭. 武汉大学, 2013(05)
  • [7]琴声何处不悠扬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的审美沟通研究[D]. 李洁. 苏州大学, 2008(04)
  • [8]操纵理论视角下人工译文和GNMT译文质量对比分析[D]. 陈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01)
  • [9]论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化古”[D]. 孙嘉琪. 南京大学, 2011(10)
  • [10]《园林简史》(第四章和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D]. 任姗姗. 郑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逻辑连接词的不合逻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