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证候及方剂(小儿杂病)

中医小儿证候及方剂(小儿杂病)

一、中医儿科证治口诀(小儿杂病)(论文文献综述)

许遵贤[1](2019)在《清代儿科学成就与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清代中医儿科有关着作进行整理,总结梳理了清代关于小儿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小儿护养、初生疾病及常见疾病的认识,探析了清代中医儿科的成就及特点,以期为现今中医儿科发展提供裨益。明代之后,清代儿科学术稳步发展,无论在理论水平还是各种儿科病证的诊治方面,都有不少进步和提高。在清代医学家中,出现了不少儿科医家,如无忌、夏鼎、陈复正、许豫和、周士祢、芝屿樵客、程康圃等都是比较杰出的人物,他们在儿科学术上,大都自成一家。在小儿生理病理方面,有“襁褓小儿,体属纯阳”“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观点;关于变蒸总周期,有512天和576天两种观点;在病因病机方面,有“无七情六欲之伤,外不过六淫,内不过饮食胎毒”“小儿之病,皆出于热”“凡小儿病有百端,逃不去五脏六腑气血。症虽多怪,怪不去虚实寒热风痰”等观点。在诊断方面,儿科医家们用到了望闻问切四诊及小儿虎口指纹诊法。医家们大都重视望诊;如夏禹铸的“望形色苗窍,从外知内”;周震有察形色歌、虎口脉纹歌、观色法;《慈幼新书》《幼科指归》中有三指在发际间定治法的诊断方法。在辨证方面,有按表里、寒热、虚实辨治的《儿科醒》,有按五脏辨治的《幼科医学指南》,有按上中下三焦辨治的《婴儿论》,有按八症论治的《儿科秘要》,有按燥湿辨治的《医原》;多数医家按不同的疾病来辨治,如《幼幼集成》《幼科铁镜》等。在小儿护养方面,谈金章在护持有法篇、曾鼎在小儿下地慎重看养法篇、周士祢在附录护养篇,都有专门的论述。吴宁澜《保婴易知录》大量摘录了前世诸家的论述,专论小儿鞠养和小儿胎疾。在小儿初生诸疾方面,医家们对初生口噤、初生撮口、初生儿不小便、隐睾、初生啼哭不止等症多采用各种外治法。在治则用药方面,夏禹铸强调运用五行生克的原则,提出治病不可关门杀贼说及治病不可开门揖盗说;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认为“四季中伤为病,当按时论治”,风温、夏热、秋燥、冬寒应有明确的用药规律,石寿棠在《医原·小儿科》中把药物分成润性药和燥性药。在特色治法方面,有陈复正的神奇外治法,还有搐鼻法、吹法、坐药法、贴敷摩法、嗅法、灸法和滴法等。在对小儿四大证的治疗上,医家们对惊风的学术争鸣最为激烈。陈复正将惊风重新分类命名为误搐、非搐、类搐;夏禹铸将慢惊改为慢症;程凤雏从木燥火急的角度认识急惊;周震从肝火心火的角度认识急惊;沈金鳌从肝风心火的角度认识急惊;曾鼎从热生于心、热甚生风的角度认识急惊;芝屿樵客认为庸医分辨不清太阳病变痉与伤食发搐、潮热发搐、伤风发搐以及天钓、内钓、痫症,且都当做惊风治疗,并对以上诸证做了区分;程康圃有急惊、慢惊、慢脾风症治专篇论述。在对小儿常见病的治疗上,医家们的诊疗思路各不相同,辨证分类大都不同。其中,感冒有按四时辨治,有按伤风辨治等;发热有按表里虚实辨治,有按五脏辨治等;咳嗽有按病因分证,有按咳嗽时间分证,有按五脏六腑辨治等;吐证有按寒热辨治,有按胃虚胃热辨治等;泄泻多从观察大便的颜色来辨治;二便不通多责之于热;汗证多从自汗、盗汗分别论述;肿证有按气肿、水肿辨治,有按肿发部位辨治等;五迟五软多责之于胎元禀赋。总之,清代中医儿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继有发展,医家们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总结出各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和理论,着述成书,以启发后学。

周家颂[2](2019)在《小儿疳证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与意义小儿疳证是指小儿因脾胃受损,运化失健,导致脏腑失养,气液干涸,形成体虚羸瘦的儿科慢性疾病。疳证的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病程迁延,或会发展为恶候,引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与麻、痘、惊并称为儿科四大症。中医学对小儿疳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故此,系统研究中医学对小儿疳证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大量的实践经验,确立了对小儿疳证的治法,并创制了不少有效方药。本论文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书籍、电脑等资源搜集民国以前与小儿疳证相关文献资料,再以朝代为纲,以书籍为目,把历代医家对小儿疳证的认识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全面阐述这五个不同历史时期小儿疳证的学术发展状况,并探讨其与中医学理论进步的联系,揭示小儿疳证的学术发展源流。研究成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来展现。第一个部分,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运用医学史方法,以朝代为纲,以书籍为目,把小儿疳证的发展史划为先秦两汉时期、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代和清代五个历史阶段来论述。分别介绍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医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各时期重点医家、医籍中有关小儿疳证的理论,内容涉及小儿疳证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辨证分型、诊断、治则、用药特点、养生调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各时期医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名医别录》中首次出现哺露、丁奚、无辜等小儿疳证的病名记载。《诸病源候论》首次对疳病的证候进行记载,并对疳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发展转归,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外台秘要》补充了疳病的病因、证候、调护、饮食宜忌等,并大量增加了疳病的方剂与外治方法。《颅囟经》首次将疳病作为儿科病,并且对小儿疳证进行基本分类并初述各疳证证候、治法方药、预后及调护,开启了把疳证列为儿科疾病的先河。宋金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开创了以五疳立论的先例,并对五疳以外的疳证进行重新分类,对各疳证证候、病机、预后等作详细论述,亦列举了大量的方剂,丰富了治疳的方药。《圣济总录》提出“疳证因肥甘而得”,这亦成为后世“疳者,甘也”一说的基础。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示小儿疳证为脾胃病,以“亡津液”为小儿疳证病机并提出以辨冷热肥瘦为其辨证要点。《幼幼新书》整合走马疳于小儿疳证的内容中。《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注重“过用下药”而致疳证的病因,并强调小儿疳证应以冷热肥瘦作为其辨证要点。《仁斋直指小儿方论》首载了蚵蟆丸及集圣丸,为后世常用治疳方剂。《走马急疳真方》首次记载了小儿疳证的外治法,补充了前人所忽略的疳证外治内容。明代《婴童百问》详论了疳证头面、肌肤、毛发等外在证候,补充了小儿疳证的望诊内容。万全在《育婴家秘》中详论了集圣丸对诸疳治疗的加减法。《保婴撮要》归纳了疳证的成因并提出“疳者干也”作为疳证的病机。《幼科证治准绳》集合了明代以前对小儿疳证的观点,并补充了“久积成疳”为小儿疳证的病因。《小儿推拿秘诀》开启了以小儿推拿治疗疳证。《幼科折衷》补充了小儿疳证精神方面的记载,强调中医儿科“望神”的重要性。《保幼新编》提出以二十岁作为小儿疳证与痨病的分界。《慈幼新书》提出以病情划分小儿疮证的证型,而非据五脏分类。清代陈氏铎在《石室秘录》《辨证录》中首次将小儿疳证与他病一起论述,注重儿科疾病的传变,并提出以“脾胃分述,心肾并重”之法论治疳证。《诚书》补充了小儿病症的调护,详论了小儿推证与他病的鉴别。《医宗金鉴》总结了清代以前医家对小儿疳证的认识。《冯氏锦囊秘录》丰富了小儿疳证的辨证要点并整理历代治疳常用药物。《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丰富了推拿治疳的内容。《温病条辨·解儿难》承接前人“疳者,干也”之论,提出“干生于湿”的理论,并归纳出“治疳九法”。《医林改错》则提出以活血祛瘀之法治疳证。第二部分,则以第一部分历代医家对小儿疳证为基础,对小儿疳证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整理了小儿疳证的病名,并对从肺脾论治小儿疳证、现代小儿疳证的成因与古今疳证之异同、小儿疳证忌用纯补以及其外治法等问题作了梳理和讨论,以期能为小儿疳证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张玲[3](2018)在《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是一本刊行于南宋时期的中医儿科专着。全书共二十卷,对小儿疾病的论述一零九篇,凡论一零一条,所载方剂一一三零余种。该书涵盖小儿自出生到成童之间的儿科疾病以及喂养、看护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对小儿自出生到成童之间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书体例先论后方,分门别类,内容详备,大量地引用了北宋及其以前的医学文献,对于研究南宋及以前中医儿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儿科医学中不可多得的珍贵书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此书:“是书详载各证,其议论亦驾实明晰,诚保婴之要书也。”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宋代医学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医儿科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拥有系统理论和丰富临床治疗方法的成熟学科。宋代在中医儿科理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后世中医儿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作者是南宋初期的从北方至南方的医者。该书成书时间在公元1127年至1156年之间,成书的时候作者在钱塘地区生活。全书引用各类文献三十八种,分为医学书籍、其他医者的方剂及非医者收藏的资料这三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作者深受钱乙医学理论的影响,书中引用了大量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论证、医案和方剂。但作者对钱乙也不是无条件的推崇。《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在继承钱乙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兼采众家之所长,充分吸收和总结北宋以及前代中医儿科精华,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创新观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后世研究钱乙中医儿科成就的重要资料。《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与《幼幼新书》是同时代的学者或者医者根据不同的成书目的同时产生的儿科专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比《幼幼新书》更能反映出南宋时期儿科医学发展水平,对后世研究南宋以前儿科医学理论,特别是南宋时期儿科发展更具有学术价值。《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体现了宋代医者对医德的自我要求以及对患者的仁爱之心。该书认为脐风撮口之证的病因与成人破伤风的性质相同,从致病机理上对小儿脐风撮口有着与同时代其他医者不同的认识,亦是现存最早关于脐风撮口与破伤风相同的记载。书中《疱疹论》详细论述了小儿疱疹的起因、类型、临床表现、各疱疹鉴别方法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剂。书中对疱疹和伤寒的鉴别之细致,少见于同时代其他医学书籍。该书形成了小儿养护知识的完整系统,完善了儿科诊断的方法,对小儿变蒸理论有独特的研究,对小儿脐风和疱疹有专门论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书整理、征引了大量前代医家的方剂,对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李文璐[4](2017)在《基于中医古代文献小儿发热类病症诊疗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了自《内经》以来至明清时期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儿科专着及包含小儿发热相关内容的综合性医书及方书,以之作为参考文献,运用文献学与中医理论研究的方法,旨在对古今中医小儿发热诊疗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首先查阅相关书目,列出设有小儿“发热门”或“热证”专章的医书目录,以之为最终研究范围;其次以历史时间轴为主线,按照两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朝代变更顺序,将各期医家对小儿发热的相关论述进行归纳整理,理清了小儿发热的各种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鉴别诊断、治则治法及调护之基本内涵与发展源流,对历代医家于小儿发热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进行了比较研究。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医文献小儿发热相关病名主要有潮热、壮热、温壮、烦热、积热、骨蒸热、往来寒热、惊热和夜热。2.导致小儿发热的病因,外感六淫主要有风邪、寒邪、风寒、风热、暑热、时气温热致病,内伤主要由食积、惊吓引起,胎热、乳母遗热、失治误治、病后余毒等也可致小儿发热。3.小儿发热的病机,主要有虚、实两类。“实热”又分“表热”“里热”和“半表半里之热”。表热包括“风寒外袭,阳气拂郁”“暑热邪气,熏蒸肌表”。里热包括“五脏生热,熏发于外”“饮食积滞,郁热外发”“暴受惊恐,五志化火”。半表半里者即胆腑之病机。虚热包括“气不归元,阳浮于外”“邪热伤阴,阴虚内热”及“病后体虚,邪热内乘”。4.治疗原则:“实热宜疏下,虚热宜调补”“先固其中,次解其表”“不可过服凉药,中病即止”“哺乳期患儿,兼治其母”。5.治疗方法:内治法有“解表法”“清热法”“泻下法”“消食和胃法”“补气调中法”“气血双补法”“滋阴补血法”“和解法”,同时也用“外治法”治疗。

熊一清[5](2016)在《基于文献整理对小儿推拿五经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挖掘和归纳小儿推拿五经体系的内容:五经、五经穴、五经病、五经辩病选穴。丰富小儿推拿的中医理论内容,为小儿推拿临床提供较为完备的中医理论体系。方法通过狭义的文献研究法,即通过文献查阅,遴选出中医经典着作和古代小儿推拿文献着作共12本,现当代小儿推拿流派着作8本,发表的相关小儿推拿论文50篇,作为文献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以五指经穴为研究的着入点,结合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与五经关系的研究,挖掘、梳理、归纳和演绎出五经的概念,五经穴的概念,五经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并挖掘和归纳出小儿推拿五经体系。以五经体系为理论基础,以古今着作对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的记述为临床实践,进行了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的作用、功效的整理和筛选,并在此基础上对常用穴位进行五经的相关效应的归属。结果整理、归纳、挖掘、演绎出小儿推拿五经体系。比较、筛选、整理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的功效、作用、位置、五经相关效应归属等属性。在五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并根据穴位的相关属性,创造性的归纳和挖掘并应用小儿推拿五经理论体系辩病选穴。对五经理论体系指导小儿推拿应用于临床进行了解析性的研究和说明。结论1.通过经典文献的理论挖掘,结合中医的阴阳、五行、五脏、经络理论,挖掘和归纳出小儿推拿五经的概念;2.在五经概念的基础上,以古今小儿推拿的文献为依据,归纳出小儿推拿的五经穴,五经病的内容,系统的挖掘和归纳出小儿推拿的五经体系;3.对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的内容依据古今小儿推拿文献,运用小儿推拿的五经理论体系,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出比较客观的关于其部位、作用、主治的内容,并挖掘出了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的五经相关效应归属;4.结合小儿推拿古今文献,运用小儿推拿五经理论体系,对小儿推拿疾病的辩证辨病选穴进行了理、法、方、穴的解析性研究。

王昊晟[6](2016)在《廖(品东教授)氏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改善哮喘缓解期患儿的哮喘症状,增强对哮喘患儿的症状控制。2、为小儿哮喘(缓解期)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小儿推拿法,丰富和发展小儿推拿方法和内容,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节省医疗成本。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设计。将9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A组(廖氏小儿推拿法+基础治疗)、B组(传统小儿推拿法+基础治疗)、C组(基础治疗),每组各30例。疗效评价以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MEF、FEF50%、 FEF75%)、哮喘症状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为主要调查和评价指标,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统一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干预前哮喘发作天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MEF、FEF50%、FEF75%)、哮喘症状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三组具有可比性。2.干预后组间比较:对三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F75%)、哮喘症状日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MMEF、FEF50%)、哮喘症状夜间评分、C-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组内比较:三组患儿干预前后,FEV1、FEV1/FVC、FEF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MEF、FEF50%比较,除C组P>0.05外,A组、B组P<0.05,说明A组、B组患儿干预前后MMEF、FEF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干预前后日间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缓解期间,应用廖氏小儿推拿法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提高肺功能指标,改善患儿哮喘的夜间症状,控制平时生活中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其配穴精简,操作简单易学,易于各类人群学习,值得向患儿家庭以及全社会推广应用。

高宴梓[7](2014)在《小儿变蒸古籍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蒸以“微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古代医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定现象的描述。从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古籍《颅囟经》开始,即有关于变蒸的学术记载。随后,《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以及宋代的《小儿药证直诀》、《幼幼新书》、《全婴方论》及明清多种古医籍均有变蒸的载述,且内容相当丰富。笔者研究后发现,现代学者虽涉猎变蒸多方面内容,但缺乏研究深度,尤其对古代文献梳理研究不足。当今,面临小儿发热动辄用抗生素、激素等的不良现象,严重危害了儿童身心健康。研究变蒸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学术和临床两方面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为依据,主要选择1911年以前儿科通论中古籍,兼及部分方书、综合性医籍共达120余种(其中儿科古籍逾百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目录、版本、校勘等文献学和史学研究方法,对小儿变蒸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目的;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小儿变蒸机理、周期、临床表现、诊疗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归纳总结出一套诊疗规范。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整理总结变蒸的具体含义,揭示变蒸与脏腑、气血、精气神之关系。古代医家关于变蒸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变者易也,蒸者热也”以及“变者异也,蒸者热也”。“变”的解释侧重于功能和意义,变化更新改易,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知常达变;“蒸”的解释则偏重于症候描述,蒸者发热也,在中医古籍中变蒸以“微发热”为特定临床表现形成一致的认识。变者潜移默化,蒸者蒸蒸日上,生生不息,日新月异,在变蒸过程中又与小儿的脏腑、血脉肌肉骨髓、精气神、精神意志等密切相关。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变蒸在历代儿科古籍的着述情况。通过分析历代儿科古籍对变蒸的着述,探讨变蒸在儿科古籍中学术地位的演变概况。根据研究所得,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代,医家撰写儿科古籍时,基本都对变蒸有所论述。从清代开始,有些医家已不再阐论变蒸,这部分文献约占清代所收全部古籍之38%,说明变蒸已有逐渐不受重视的倾向。就变蒸着述体例而言,两汉魏晋时期,仅见《颅囟经》和《脉经》二书,这两部古籍未将变蒸单篇讨论,只将变蒸划分于儿科病证中。隋唐时期,医家将变蒸独立于儿科病证之外进行专篇论述,且将变蒸置于古籍中较前的位置阐述,显示该时期医家对变蒸的重视。宋金元时期,是研究变蒸的争鸣时期,在变蒸的叙述方面各有特色。如宋代医家已明确将变蒸与先天胎病、新生儿病、小儿病证区分,单独予以论述;金代医家在叙述变蒸时,偏向于将变蒸与小儿护养一起阐述,同时亦将变蒸与小儿病证明确区分;元代医家则将变蒸置于各种热证中加以讨论。到了明代,显着的变化是一些医家直接将变蒸归于杂病中。清代,总体而言,就所查阅63种古籍中,有24种古籍无变蒸内容,余39种古籍中,有11位医家对变蒸无专门论述,仅在专论他病时提及变蒸,说明变蒸在小儿科叙述中,已不再占主流地位。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各时期古医籍中变蒸原文的研究和具有代表性古医籍(共54种)内容提要的撰写,以全面了解和归纳总结不同时期古医籍对小儿变蒸的认识。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医家已经认识到变蒸对于身体的生长和情志的发育都有促进作用。在临证中,也已能够较清楚地区分临床表现的轻重不同,归纳出耳朵屁股冷、“变蒸珠子”、目睛颜色的变化和“脉乱”四个特殊症状作为辨识变蒸的关键,并具体制定出黑散与紫丸两首方剂作为诊疗选择。宋金元时期,医家对变蒸有了进一步认识,开辟了周期、脏腑变生次第、暗变等变蒸研究的新领域。如《圣济经》借用阴阳、五行学说及《内经》、《周易》之理对变蒸机理进行全面阐发。周期的阐述亦丰富多彩,古籍如《幼幼新书》中出现以45日、49日为一周期者,以32日为一周期者又有十变八蒸、十变九蒸等不同说法,并且开始与脏腑变生次第相结合而论。在脏腑变生次第方面,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以肾为先,按肾心肝肺脾顺序变生;郑端友《全婴方论》以肝为先,按肝心脾肺肾顺序变生;郑端友另表明以肝肺心脾肾为序者首见于《婴童宝鉴》(已亡佚),且首次提出“暗变”之说。在变蒸的防治方面,徽宗在《圣济经》中即已明确指出,变蒸不宜灸刺火艾,更不可轻易服药的观点。明清时期,以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陈复正《幼幼集成》、任赞《保赤新编》为代表,认为周期、脏腑变生次第等内容系属牵强附会之语而对变蒸予以全盘否定。在诊疗方面,主张变蒸时不宜用药,若夹杂兼证时则需对症治疗;且特别强调调护的重要作用。此外,该时期亦不乏对变蒸的精彩阐论,如张昶《小儿诸证补遗》重点介绍小儿每一次变蒸时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在此期间应该特别注意的调护问题;吴谦《医宗金鉴》首次解释“身微热”与“耳尻冷”二者出现的原因,亦认为与“阴阳”有关;沈澄阶《青霞医案》以医家自己的诊疗体会来告诫读者变蒸时不可轻易用药;曾鼎《幼科指归》认为小儿可借变蒸以转运,将变蒸与小儿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等。通过对变蒸古籍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分析研究,使我们得以窥视中医古籍整理的两种经典模式在变蒸中的延续和运用。一者主张运用目录学、版本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传统古籍整理方式对变蒸进行“实事求是”的整理,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不同时期关于变蒸的阐论,以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目的。此外,更有一部分临床医学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于古籍的阐述更强调“学以致用”,体现于对变蒸机理、周期、临床表现、诊疗等不同内容的丰富完善及发展创新中。借此两种方式,有关变蒸的认识在曲折中前进,并不断得以创新发展。两种古籍整理模式在方法上虽不尽相同,但在传承学术方面是一致的。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促进了变蒸的学术争鸣和继承创新。第四部分是研究变蒸的学术传承。中医古籍整理与学术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中医古籍中变蒸内容的整理分析研究,亦可梳理变蒸的学术传承脉络。机理方面,《颅囟经》已认识到“阴阳”在变蒸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后世在其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但仍十分推崇“阴阳推移”之论。如《圣济经》结合五行学说、七情学说以及《内经》、《周易》之理对变蒸机理加以阐说;《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则认为变蒸与阴阳、水火和血气均有密切关系。周期之机理方面,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借用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规律解释32日为一周期说,此观点在后世被医家大量重复摘引,为解释周期机理最为广泛的说法。意义方面,明代以前医家基本都认为变蒸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明代以后又有所发展。如彭用光《原幼心法》认为,变蒸还可减轻小儿出痘的症状。《寿世保元》认为,变蒸不仅可使小儿“骨节脏腑由是而全”,而且“胎毒亦因变而散”,“后来出痘亦轻可也”。而《推篷寤语》则认为,变蒸同去口血、剃胎发、痘疹、换齿一样,可将来自于父母的精血恶浊之物排出体外。周期方面共有四种说法,分别是以32日、45日、49日和60日为一周期者,其中,以45日为一周期见于《幼幼新书》引《五关贯真珠囊》;以49日为一周期见于《幼幼新书》引《茅先生方》和毛彬变蒸候;以60日为一周期见于《颅囟经》。此三种说法未见于其他古籍,而以32日为一周期成为主流,在宋金元及明清时期又分化出十变七蒸说、十变八蒸说、十变九蒸说、十小变等不同说法,当以十变八蒸说引用率最高。脏腑变生次第方面,共有三种说法。一者以肾为先,其顺序为肾心肝肺脾(首见于《小儿药证直诀》);一者以肝为先,其顺序分别为肝肺心脾肾(首见于《婴童宝鉴》)和肝心脾肺肾(首见于《全婴方论》)。此三种说法,被后世引用率极高者是钱乙的肾先说。诊断方面,魏晋隋唐时期医家总结出耳朵屁股冷、“变蒸珠子”、目睛颜色的变化和“脉乱”四症作为辨识关键;宋代古籍又增加“毛发立”和望面部色脉的诊断方法;明代医家补充“日角”和观察大便色泽之诊法;清代医家又增加面色望诊、口气闻诊及指纹诊等内容,使变蒸诊断内容越发丰富多彩。治疗方面,紫丸和黑散为最常见的两首方剂,在变蒸诊疗过程中反复出现。此二方实出于《肘后方》,为葛洪首创,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方》等古籍中有二方药物组成、剂量、炮制、功用主治、煎服法、宜忌等的详细介绍。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和杨士瀛《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均提出变蒸的治疗原则,强调发汗解表和微利泻下是治疗变蒸的基本大法。到了明清时期,变蒸的治疗更有针对性,多数医家认为变蒸无须用药,但若某一症状特别突出或是夹杂其他兼证,则须对症治疗。此外,在治疗之余,该时期医家亦特别强调调护的重要作用。变蒸学术精华尤其体现于理论和诊疗两个方面。变蒸的理论有一定的渊源性,与传统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周易学相融会而贯通,且与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一脉相承。变蒸的诊疗已相对形成一套规范。总结而言,古代医家主要是以身热、耳朵屁股冷、“变蒸珠子”、“毛发立”、目睛颜色的变化、“日角”的变化、精神状态、口气情况、脉象和指纹的表征等作为辨识变蒸的关键,其中最具定性诊断标准者为“变蒸珠子”。而对于变蒸某些方面的梳理,如周期、脏腑变生次第、暗变等,笔者认为,则尚与性别、体质、调护三因素的交互影响有关。第五部分是结论。通过本论文对于古籍文献的梳理研究表明,变蒸是客观存在的,且是一种生理现象。以“微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约32日发生一次,在婴幼儿576日以内均可以见到。如果不能顺利变蒸,或者变蒸时用药过度,均会对小儿形体功能以及精神意志产生不良影响。古人对于变蒸已经积累形成了一套诊断和治疗体系;确诊为变蒸后,医家不主张用药治疗,亦不宜灸刺,只需待其自然平安度过。但若变蒸兼夹他邪致病时,则需分辨兼证情况进行对症治疗。此外,古医籍中亦有大量需要谨慎调护的记载,部分医家亦提出用药治疗,但用药和调护均是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协助小儿顺利度过变蒸期。亦需认识到的是,变蒸周期、脏腑变生次第和暗变之说亦存在,在不同小儿身上可能会有不同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与小儿的性别、体质、调护等因素均有关。

胡晓丽[8](2014)在《输合配穴针刺干预脑损伤S100B、NSE等表达及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缺氧缺血,早产,脂多糖仔鼠感染导致脑损伤模型,运用“输合配穴”针刺法对其进行干预,通过神经行为学鉴定,观察S100B、NSE、Nogo-A、MAG、OMgp、caspase3、HIF-1表达,探讨针刺对脑损伤仔鼠脑组织中蛋白表达影响,探讨输合配穴在脑损伤修复方面的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脑损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建立缺氧缺血鼠、脂多糖感染及早产脑损伤模型以神经行为学及运用ELISA法测定S100B、NSE含量差异判断脑损伤程度评价模型。1.1缺氧缺血鼠模型的制备:新生小鼠4日龄,进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然后将仔鼠放入8%氧气和92%氮气混合气体250ml密闭容器,其中放入无水氯化钙,钠石灰去除CO2及水份的影响。待仔鼠出现活动减少,呼吸增快,四肢抽搐,皮肤出现青紫的情况时,将仔鼠取出,放入母鼠身边继续喂养。1.2LPS模型的制备:乳鼠在出生后第3、4、5、6、7天,每天腹腔注射LPS(30,30,60,60,120ug/kg)连续注射以防止产生耐药性。1.3早产鼠模型的制备:每日下午18时以雌雄2:1比例将其合笼,次日8点以查到阴栓为判断标准,定为孕零天。将怀孕孕鼠21天行剖宫产,断颈法处死母鼠,使其仰卧位置于手术板上,消毒腹部皮肤,打开腹腔,暴露双侧子宫,挤出新生大鼠,置于37°C恒温水浴箱中保暖。取出全部新生大鼠的时间不超过2分钟。将新生仔鼠用代乳鼠进行喂养。2.将造模组分别分为输合配穴针刺干预组、未干预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生后3天开始,进行神经行为学鉴定,分别于1、7、14、21天取大鼠脑组织实验室检测,探讨针刺对脑损伤仔鼠脑组织中S100B、NSE、Nogo-A、MAG、OMgp、caspase3、HIF-1蛋白表达影响,探讨输合配穴在脑损伤修复方面的机制。结果:1.本实验缺血缺氧组有6只孕鼠,分娩仔鼠59只,术后3天仔鼠死亡6只,剩余53只作为缺血缺氧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干预组死亡3只,非干预组死亡8只。本实验脂多糖仔鼠组共新生乳鼠60只,其中脂多糖组注射LPS,在注射过程中共死亡仔鼠6只,剩余仔鼠34只作为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干预组死亡仔鼠3只,非干预组死亡仔鼠3只。本实验脂多糖孕鼠组共有6只孕鼠,6只孕鼠于孕17天接受腹腔注射LPS,注射3天后,有2只孕鼠死亡,3只孕鼠于22天后分娩仔鼠9只,三天内9只仔鼠全部死亡,1只孕鼠于孕23天分娩,不符合早产剔除。本实验早产组有6只孕鼠,于孕22天行剖宫产,共分娩仔鼠65只,手术3天后死亡仔鼠14只,剩余51只作为早产组,实验过程中无一只大鼠死亡。2.仔鼠体重:通过比较各组新生大鼠第7天和第21天体重,结果显示:各组干预组和未干预组相比未存在差异(P>0.05),第7、14天缺氧缺血干预组、缺氧缺血未干预组、脂多糖干预组、脂多糖未干预组、早产干预组、早产未干预组与正常组的体重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1),第21天,各组的体重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仔鼠第14天肝、脾、肾比较:通过对出生后第14天各组新生大鼠、肝、脾、左脑称重进行比较,各组间比较肝、左脑的重量没有差异P>0.05,脾的重量有显着差异P<0.01,组内的多重比较分析,脂多糖组脾的重量与缺氧缺血组和早产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正常组有差异P<0.05。4.新生鼠发育测验结果:对新生乳鼠进行神经生长发育测试后发现,平面翻正测试、悬崖回避测试、惊愕反射测试几项,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前肢放置测试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他几项比较无差异(p>0.05)。5.S100B,NSE分析:大鼠S100B,NSE的表达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第1、7、21天,各干预组和未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7天,各组未干预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LPS和缺血缺氧处理的未干预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未干预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同一时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go-A的表达比较:比较各组新生大鼠生后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Nogo-A蛋白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值,结果显示:各组干预、未干预组各时间点脑组织Nogo-A白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各干预组在7、14、21d三个时间点脑组织Nogo-A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各自未干预组;早产干预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Nogo-A蛋白表达低于其他各组(p<0.01)。7.同一时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AG的表达比较:比较各组新生大鼠生后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MAG蛋白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值,结果显示:各干预组在7、14、21d三个时间点脑组织MAG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各自未干预组;早产干预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MAG蛋白表达高于其他各组,各时间点脑组织MAG蛋白表达接近于空白对照组,但统计学分析有差异;各组干预、非干预组各时间点脑组织MAG蛋白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8.同一时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OMgp的表达比较:比较各组新生大鼠生后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OMgp蛋白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值,结果显示:各干预组在7、14、21d三个时间点脑组织OMgp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各自非干预组;早产干预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OMgp蛋白表达低于其他各组,各时间点脑组织OMgp蛋白表达接近于空白对照组,但统计学分析有差异;各组干预、非干预组各时间点脑组织OMgp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9.比较各组新生大鼠出生后第21天脑组织切片Nogo-A、MAG、OMgp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结果显示:造模各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干预组,缺氧缺血干预组以及早产组的值均低于其未干预组的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Nogo-A、MAG、OMgp平均光密度值LPS未干预组、缺氧缺血未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凋亡率显示:空白组与LPS干预组、LPS未干预组、缺氧缺血干预组、缺氧缺血未干预组以及早产未干预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1),但与早产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go-A、OMgp的表达免疫组化比较:结果显示: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核呈棕褐色深染,胞核较小,多为实性,呈梭形,圆形或杆状。各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输合配穴针刺干预组阳性细胞数少于未干预组。11.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AG的表达免疫组化比较:结果显示: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核呈棕褐色深染,胞核较小,多为实性,呈梭形,圆形或杆状。各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输合配穴针刺干预组阳性细胞数多于未干预组。12.各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HIF-1mRNA的表达:比较各组新生大鼠出生后第21天脑组织切片caspase3、HIF-1mRNA水平。结果显示:造模各组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干预组caspase3、HIF-1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表达含量相对校少,电泳条带较暗;各模型组表达相对含量增加,电泳条带较亮,各模型组未干预组表达含量相对高于其干预组,电泳条带较亮。13.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比较:凋亡的细胞呈均匀深染的黑色或棕色,细胞核消失,细胞膜光滑,细胞体缩小。各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输合配穴针刺干预组阳性细胞数少于未干预组。14.各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HIF-1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新生大鼠出生后第21天脑组织切片caspase3、HIF-1mRNA水平。结果显示:造模各组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干预组caspase3、HIF-1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表达含量相对校少,电泳条带较细;各模型组表达相对含量增加,电泳条带增粗,各模型组未干预组表达含量相对高于其干预组,电泳条带较粗。结论:1.通过神经行为学鉴定以及蛋白表达发现,输合配穴针刺具有抑制脑损伤仔鼠可以促进MAG对脑神经的生长作用,同时抑制Nogo-A,OMgp对脑神经再生的抑制作用,促护神经细胞。2.通过神经行为学鉴定以及蛋白表达发现,使用“输合配穴”针刺法干预有效。3.输合配穴针刺具有抑制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4.S100B,NSE,Caspase-3、HIF-1a的表达在脑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少突胶质细胞中髓鞘相关蛋白表达在新生仔鼠不同阶段表现形式各组模型中不一致,并与脑损伤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王先滨[9](2009)在《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学历史悠久,从纯粹医药经验的积累,经过理论总结形成体系。中医按摩推拿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其发展规律和历程与中国古代中医学发展并不同步,在相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以朝代更替为参照系,整理记述了历代类书、方书和专着中的推拿按摩相关文献。探讨了中国古代由手法医学到按摩最终出现推拿这一名词作为学科代名词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中国古代推拿按摩术没有出现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论断。本文从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将中国古代推拿按摩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从远古至春秋为推拿按摩启源阶段,由于历史久远,实物与文献所承载的信息较为模糊,我们很难知道古人的原意。只能从社会文化综合因素考虑,来揭示其内涵。二是从战国至三国时期,中医学术体系已经建立,但中国古代手法医学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三是从西晋至五代,这是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按摩成为中医手法学科的法定名称。四是宋金元时期,中医学理论及实践日益丰富,按摩术的发展却出现了停滞。五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推拿按摩术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柳亚平[10](2008)在《中医学“痰”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痰”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痰病学说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创新和扬弃,内容相当丰厚。本项研究,在总结历代痰病各家学说特色的基础上,综合提炼中医学“痰”的基础理论。1源流研究不同时代医家对痰病的认识和研究各有侧重,产生了各具时代特点的中医痰病学说。先秦两汉虽然对“痰”已有一定认识,临床也使用治痰方药,但并未明确提出“痰”的名称。这一时期的医学着作中,对肉眼可见之痰,多用“唾”、“浊唾”、“涎”、“沫”等作称。《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虽无“痰”字,书中却能找到痰病理论萌芽的痕迹,都有对唾痰现象进行描述的文字。《伤寒杂病论》记载有关痰病的多个方证。三国魏晋南北朝治痰方药不断积累,为后世痰病学术发展铺垫了道路,贡献极大。从现存书籍的内容来看,“痰”字使用在此时期已经出现,但其内涵与今之“痰”概念有一定差距。此期的“痰”概念内涵介于水饮和痰浊之间,有时指饮病而言,“痰”与“饮”概念含混未分。隋唐五代十国医家逐渐开始重视痰病;发现痰与饮的某些差异;关注痰涎成因,并探索其病机;痰病治疗实践也有较大发展。此期治痰以攻法为主,在方药总结上远远超出从前,并出现观想行气、灸法、食疗等多种疗法。宋代痰病理论和临床实践均出现新的发展,痰病诊法、治法和方药理论大有提高:在病机方面,重视痰涎与气机的关系;对痰病临床表现的观察和描述更详细具体,并总结出痰病常见症候规律;痰病分证较前系统化;从治法看,隋唐时期重视攻法,宋代开始注意使用调理法治痰病。金元痰病学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突出创新,无论从病因病机探讨,症候规律总结,还是治疗实践的丰富多彩,都体现出百家争鸣的特色,痰病学术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痰病研究在诊断、治法和方药总结方面逐渐形成规模和体系,其影响范围也深入到儿科、外科等领域。明代医家一方面不断深化中医经典理论思维,一方面对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创新,形成多方面的独具特色的理论。痰病学术也得到长足发展,重视对前人观点的辨析,注重对痰与气血津液、痰与脏腑关系、痰致病症候规律等内容的探讨,形成有关痰病的各家学说。清代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的积淀,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和成熟。另外,在训诂考据学风影响下,清代痰病研究继续从多个方向深化发展。主要是对前人成果的综合归纳,在某些细节上更加深化;注重考据,对痰病病名的辨析,对痰饮异同的讨论,使得痰概念内涵益加清晰,带来了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显着效应。近现代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冲击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近现代痰病研究也进入一个新领域,增加了一些认识痰病的新视角,痰病研究方向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一些学者试图从实验研究中找到痰的生化物质基础,并提出相关假说。结合古今医论对痰病理论展开研讨,提高了现代人认识痰病的水平。通过对中医学“痰”的理论源流研究和现状分析,笔者认为中医“痰”的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但是,迄今为止其理论仍有待深入挖掘、全面整理、综合分析、系统阐述。2理论研究本课题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结合中医文献学等研究方法,阐发中医学“痰”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痰”的概念中医学痰的概念,有物质、病因、病机、症候等多个层次的内涵。同一个“痰”字在不同时代、不同书中表达的内容不一定相同。对痰概念名词体系进行分类研究,发现这些概念分别从痰之成因、性状、质地、病程、结聚程度、颜色、气味、相关病症、治法特点等方面展现其丰富内涵。“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各类概念,既是对痰的生理、病理认识的总结,也是分析和诊断痰病证候及相关病症的归类方式,并引申为痰病治疗的推理模式。痰的生成痰来源于先天的禀赋体质和后天的饮食水谷,以及由此化生的精、血、津液等物质,还有津液停积形成的水饮。痰的产生受体质禀赋、饮食习惯、起居劳逸、衣物防护、情志异常、季节气候等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痰的形成过程,是脏腑的参与、气的变化和精血津液的转变综合作用的结果。痰的生成与脏腑气化失常有关。五脏中与痰生成之关系最密切的是脾和肾,其次也受肺、肝的影响。六腑中参与痰形成的主要是胃,也与膀胱、三焦和胆的功能活动相关。痰的生成与气化密不可分,痰是人体气化的产物。气化异常生痰有四种情形:一是正气亏虚,气化乏力,饮食水谷不能正常化生气血,而变化为痰;二是气机壅滞,精、血、津、液流布不畅,结聚成痰;三是气机逆乱,不循常道,精、血、津、液停滞成痰;四是人体六气气化失衡,或寒化、或热化、或湿化过度,饮食水谷化生的痰湿涎液过量,对人体造成危害。精、血、津、液与痰来源相同,而且都可以转化为痰,因而精、血、津、液中任何一者过多堆积,就容易转化成痰;反之,凡是使用攻痰破痰的药物,也容易损耗精、血、津、液。痰的致病痰的致病特点可概括为:分布广泛,症候多样;逐渐蓄积,伏结胶固;阻滞气机,凝涩血运;招引外邪,缠绵反复;挟风化热,上扰作乱;累生赘物,滞碍形体。痰的发展转归,与个人调摄、治疗是否恰当;是否兼挟内外多种复杂病邪;人体气血运行是否顺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合理的饮食、起居、劳作,愉悦的心情,正确的治疗措施,对减少痰的生成,消除局部堆积的痰浊,以及痰病的康复都有积极作用。痰病诊治防护最后,综合古今医家学说,从望形色、察目部、望舌、察痰、闻诊、问诊、切诊等方面介绍痰病诊法;从平衡阴阳、调和脏腑、调畅气血、祛除痰浊等四个层次分析痰病治疗原则;并简介痰病食疗、针灸、导引、外治等方法。总之,通过历代医家不断扬弃,中医痰病理论日益创新提升,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为攻克众多疑难杂症提供精妙的辨治思路及效验方药。希望通过本文对中医学“痰”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入阐发,能够拓展和深化对“痰”理论内涵的认识,并促进当代痰病临床诊疗实践的发展。

二、中医儿科证治口诀(小儿杂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儿科证治口诀(小儿杂病)(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儿科学成就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清代对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
    2 清代对小儿病因、病机的认识
    3 清代医家对小儿诊断学的认识
    4 清代对小儿病辨证施治的运用
    5 清代对小儿疾病治则、治法的认识
    6 清代对麻痘惊疳四大证的认识
        6.1 天花
        6.2 麻疹
        6.3 惊风
        6.4 疳证
    7 清代对小儿方药的运用
    参考文献
前言
1 清代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1.1 年龄的划分
    1.2 变蒸
    1.3 生理特点
2 清代对小儿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胎毒
3 清代对小儿诊断的认识
    3.1 望诊
    3.2 闻诊
    3.3 问诊
    3.4 切诊
    3.5 小儿指纹诊法
    3.6 辨证
4 清代对治则治法的认识
    4.1 治则
    4.2 特色治法
5 清代对小儿初生诸疾的认识
6 清代对小儿麻、痘、惊、疳四大证的认识
    6.1 麻疹
    6.2 痘疮
    6.3 惊风
    6.4 疳证
7 清代对小儿常见疾病的认识
    7.1 感冒
    7.2 发热
    7.3 咳嗽
    7.4 吐泻
    7.5 二便不通及遗尿
    7.6 汗证
    7.7 肿
    7.8 五迟
    7.9 五软
8 清代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9 清代儿科重要医着及医家
    9.1 清代重要儿科医家
    9.2 清代重要儿科医着
结论
    1、清代中医儿科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2、清代中医儿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小儿疳证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发展源流的研究
    2 古医籍的研究
        2.1 《医宗金鉴》
    3 医家研究
        3.1 钱乙
        3.2 李东垣
        3.3 黄元御
        3.4 吴鞠通
    4 病因病机、证候研究
    5 证治规律、经验研究
    6 药物治疗小儿疳证
    7 外治法治疗小儿疳证
        7.1 针灸
        7.2 推拿
        7.3 敷贴法
        7.4 割治法
    8 预防调护的研究
    9 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 前言
        1.1 研究小儿疳证古代文献与学术源流的目的与意义
        1.1.1 临床治疗方面
        1.1.2 文献研究方面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先秦两汉时期对小儿疳证的认识
        2.1 《名医别录》
        2.1.1 治疗小儿疳证的药物
        2.2 小结
    3 晋唐时期对小儿疳证的认识
        3.1 《肘后备急方》
        3.1.1 首载了丁奚、疳病的治疗方剂
        3.1.2 首载捏脊治疗
        3.2 《诸病源候论》
        3.2.1 首次以“疳”作为病名出现
        3.2.2 疳证病因病机
        3.2.3 疳病证型分类
        3.2.4 疳病证候表现
        3.2.5 疳病的发展转归
        3.2.6 疳病与它病鉴别
        3.3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3.1 丰富了治疗疳病的药物
        3.3.2 提出了疳病的成因及证候表现
        3.3.3 提出了疳病服药后的饮食宜忌
        3.3.4 补充治疗疳病的方剂
        3.3.5 记载了疳病的外治法
        3.4 《新修本草》
        3.4.1 增加治疗疳病的药物
        3.5 《外台秘要》
        3.5.1 补充了《千金方》所载的方药
        3.5.2 对捏脊有更多的记载
        3.6 《海药本草》
        3.7 《颅囟经》
        3.7.1 首提小儿疳证的成因
        3.7.2 首次论述小儿疳证分类及初述各疳证候
        3.7.3 治法方药
        3.7.4 预后及调护
        3.8 小结
    4 宋金元时期对小儿疳证的认识
        4.1 《太平圣惠方》
        4.1.1 以五疳立论
        4.1.2 探讨致疳之因
        4.1.3 重订疳证的分类
        4.1.4 各疳证证候病机
        4.1.5 疳证预后
        4.1.6 大量搜集宋以前治疗疳证的方剂
        4.2 《圣济总录》
        4.2.1 提出“疳证因肥甘而得”
        4.2.2 强调五绝之候
        4.2.3 丰富了治疗疳证的方药
        4.3 《小儿药证直诀》
        4.3.1 提出了五脏主病,简化了小儿病的结构
        4.3.3 调整了小儿疳证的分类
        4.3.4 总结疳证病机及辨证方法
        4.3.5 简化疳证的治疗方药
        4.4 《幼幼新书》
        4.4.1 对小儿疳证的整合
        4.4.2 记载了无辜疳的灸法治疗
        4.4.3 首载《庄氏家传》疳疾二十四候
        4.4.4 收录走马疳入小儿疳证当中
        4.5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4.6 《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4.6.1 首载虾蟆丸
        4.6.2 首载集圣丸
        4.7 《走马急疳真方》
        4.7.1 详载各外疳的诊治
        4.7.2 小儿疳证应按新旧冷热辨证
        4.7.3 治疗疳证当以消积和胃,滋血调气为法
        4.8 刘完素及其着作
        4.9 《儒门事亲》
        4.10 李杲及其着作
        4.11 朱震亨及其着作
        4.12 《卫生宝鉴》
        4.13 小结
    5 明代对小儿疳证的认识
        5.1 《婴童百问》
        5.2 《片玉心书》《育婴家秘》《幼科发挥》
        5.2.1 从水谷生成的角度论述疳证
        5.2.2 提出集圣丸治疳的加减法
        5.2.3 疳痨之分以十五岁为界
        5.3 《保婴撮要》
        5.3.1 提出“疳者干也”作为疳证的病机
        5.4 《幼科证治准绳》
        5.4.1 整理疳证病名,详述疮证病机
        5.4.2 强调“久积成疳”为疳证病因
        5.4.3 治疳尤重后天脾胃
        5.5 《本草纲目》
        5.5.1 以病证分类,整理了前朝各代治疗疳证药物
        5.5.2 提供了药物加工的新思路
        5.6 《小儿推拿秘诀》
        5.7 《幼科折衷》
        5.8 《保幼新编》
        5.9 《慈幼新书》
        5.10 小结
    6 清代对小儿疳证的认识
        6.1 《石室秘录》《辨证录》
        6.1.1 小儿疾病以脾胃为要,治疗以脾胃为主
        6.1.2 强调疳证为它病迁延所致,注重儿科疾病的传变
        6.1.3 提出“脾胃分述,心肾并重”论治疳证
        6.1.4 以“补土散火法”治疳证
        6.2 《诚书》
        6.3 《医宗金鉴》
        6.4 《冯氏锦囊秘录》
        6.4.1 详细论述小儿疳证病机
        6.4.2 详细分析各小儿疳证证候
        6.4.3 整理历代治疳要药
        6.4.4 以消积导滞治法治疗疳积
        6.5 《小儿推拿广意》
        6.6 《幼科推拿秘书》
        6.7 《温病条辨·解儿难》
        6.7.1 提出疳证主因在于脾土虚
        6.7.2 提出治疳九法
        6.8 《医林改错》
        6.9 小结
    7 讨论
        7.1 小儿疳证的病名梳理
        7.1.1 据五脏分类
        7.1.2 据病因分类
        7.1.3 据病位分类
        7.1.4 据病机分类
        7.1.5 据症状分类
        7.1.6 据病情分类
        7.2 从肺脾论治小儿疳证的源流探讨
        7.3 现代小儿疳证的成因与古今病因之异同
        7.4 小儿疳证忌用纯补
        7.5 小儿疳证的外治法
        7.5.1 外敷法
        7.5.2 针灸法
        7.5.3 割治法
        7.5.4 推拿法
    8 结语
        8.1 全面系统梳理自先秦至明清时期小儿疳证的学术源流
        8.2 讨论了小儿疳证的相关问题
        8.3 对小儿疳证的方剂进行筛选
        8.4 本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儿疳证方剂选辑
致谢
个人简历

(3)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1.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2.医学成就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成书背景
    第一节 宋代医学的发展
    第二节 宋代儿科学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文献学价值
    第一节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版本流变
        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内容概要
        二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作者和成书时间考证
        三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版本情况
    第二节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史料来源研究
        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引资料来源
        二 引用文献资料的形式
        三 对前人观点的辩证应用
    第三节 钱乙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影响
        一 钱乙的医学成就
        二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对钱乙医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与《幼幼新书》的对比分析
        一 《幼幼新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
        二 两书的相似之处
        三 两书的不同之处
        四 学界关于两书的研究
第三章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医学成就
    第一节 关于医者医德的论证
    第二节 注重小儿养护
    第三节 完善儿科诊断
    第四节 对小儿变蒸说的发展
    第五节 对小儿脐风撮口独特认识
    第六节 痘疹的鉴别与治疗
    第七节 药学成就
结语
附录
    附录A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引用文献资料检录
    附录B 其他书籍中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中医古代文献小儿发热类病症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近五年来小儿发热中医研究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1.小儿发热的病名
    1.1 潮热
    1.2 壮热
    1.3 温壮
    1.4 烦热
    1.5 积热
    1.6 骨蒸热
    1.7 往来寒热
    1.8 惊热
    1.9 夜热
2.小儿发热的病因
    2.1 外感六淫
        2.1.1 风邪
        2.1.2 寒邪
        2.1.3 风寒
        2.1.4 风热
        2.1.5(暑)热
        2.1.6 时气温热
    2.2 内伤
        2.2.1 食积
        2.2.2 惊吓
    2.3 其他
        2.3.1 胎热
        2.3.2 乳母遗热
        2.3.3 失治误治
        2.3.4 病后余毒
3.小儿发热的病机
    3.1 实热
        3.1.1 表热
        3.1.2 里热
        3.1.3 半表半里之热
    3.2 虚热
        3.2.1 气不归元,阳浮于外
        3.2.2 邪热伤阴,阴虚内热
        3.2.3 病后体虚,邪热内乘
4.小儿发热的辨证
    4.1 辨热所在脏腑
        4.1.1 心热
        4.1.2 脾热
        4.1.3 肺热
        4.1.4 肾热
        4.1.5 胃热
    4.2 辨热在表在里
    4.3 辨热之虚实
        4.3.1 虚热
        4.3.2 实热
5.小儿发热的脉诊
6.小儿发热的鉴别
    6.1 变蒸发热与普通发热之鉴别
    6.2 疳积发热与普通发热之鉴别
    6.3 麻疹痘疮发热与普通发热之鉴别
    6.4 惊风热与普通发热之鉴别
7.治则治法
    7.1 治疗原则
        7.1.1 实热宜疏下,虚热宜调补
        7.1.2 先固其中,次解其表
        7.1.3 不可过服凉药,中病即止
        7.1.4 哺乳期患儿,兼治其母
    7.2 治疗方法
        7.2.1 解表法
        7.2.2 清热法
        7.2.3 泻下法
        7.2.4 消食和胃法
        7.2.5 补气调中法
        7.2.6 气血双补法
        7.2.7 滋阴补血法
        7.2.8 和解法
        7.2.9 外治法
8.小儿发热调护法
9.讨论
    9.1 历代对小儿发热病因病机认识之比较研究
    9.2 历代对小儿发热治则治法认识之比较研究
    9.3 古今小儿发热证型比较研究
        9.3.1 古代小儿发热证型
        9.3.2 现代小儿发热证型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基于文献整理对小儿推拿五经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小儿推拿五经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二、五经概念的研究
    (一) 经典中医着作对五经的认识
    (二) 通过经典中医着作对五经概念的理解
    (三) 后世小儿推拿文献中五经的记载
    (四) 通过古代文献对五经的一些认识
    (五) 研究五经概念的启示
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与五经的相关性研究
    (一) 阴阳与五经的相关性研究
    (二) 五行与五经的相关性研究
    (三) 五脏与五经的相关性研究
    (四) 经络与五经五脏的相关性研究
    (五) 基于五脏精气阴阳对五经的认识
        1. 五脏之精与五经的联系
        2. 五脏之气与五经的联系
        3. 五脏之阴阳与五脏之精气的联系
        4. 五脏精气阴阳与五经的关系
        5. 五经与五脏的相关效应研究
        6. 五脏的生理属性和特性与五经的关系研究
        7. 五经与阴阳五行五脏的关系认识
四、五经穴的研究
    (一) 五经在古代小儿推拿文献中的相关表现形式研究
        1. 五经相关表现形式在古代小儿推拿文献的记载
        2. 对五经相关表现形式的认识
    (二) 小儿推拿穴位与五脏、五经的相关性研究
    (三) 五经穴概念的挖掘与研究
        1. 五经穴的概念
        2. 五经穴与五经的关系研究
五、五指经穴的研究
    (一) 对脾经穴的整理与研究
    (二) 对肝经穴的整理与研究
    (三) 对心经穴整理与研究
    (四) 对肺经穴整理与研究
    (五) 对肾经穴整理与研究
    (六) 对五指经穴研究的认识
        1. 关于穴位的主治病症和配伍
        2. 关于穴位补泻的认识
六、五经病的研究
    (一) 五经病与脏腑病关系的研究
    (二) 五经病概念的挖掘
七、五经理论体系的挖掘与归纳
    (一) 小儿推拿五经理论体系挖掘与归纳的历史背景
    (二) 小儿推拿五经理论体系挖掘与归纳的现实背景
    (三) 小儿推拿学术理论的发现---小儿推拿五经体系的挖掘与归纳
八、五经体系的内容
    (一) 五经体系的概念
    (二) 五经体系中:“理论基础”的内容---五经体系的基本概念
    (三) 五经体系中:“诊断”的内容---小儿五经病的研究
    (四) 五经体系中:“方剂”的内容---穴位配伍的研究
    (五) 五经体系中:“药”的内容---常用穴位的整理和五经归属研究
九、分析讨论
十、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廖(品东教授)氏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小儿推拿疗法概述
        1.2 哮喘概述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摘要
    2. 研究类型
    3. 研究对象
        3.1 研究对象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剔除脱落标准
    4. 技术路线图
    5. 研究方案
        5.1 样本量的确定
        5.2 抽样和分组方法
        5.3 治疗方案及疗程
    6. 安全性评估
    7. 观察指标
    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9. 质量控制
    10. 科研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三组基线资料比较
        1.1 年龄比较
        1.2 性别比较
        1.3 身高、体重比较
        1.4 干预前三组患儿哮喘发作天数比较
        1.5 干预前三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1.6 干预前三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比较
        1.7 干预前三组患儿C-ACT评分比较
    2. 干预后三组组间比较
        2.1 干预后三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2.2 干预后三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比较
        2.3 干预后三组患儿C-ACT评分比较
    3. 干预前后三组组内比较
        3.1 干预前后三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3.2 干预前后三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比较
        3.3 干预前后三组患儿C-ACT评分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2. 廖氏小儿推拿法对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指标的影响
        2.1 从肺功能检测指标结果来分析三组干预对患儿的影响
        2.2 从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来分析三组干预对患儿的影响
        2.3 从C-ACT评分结果来分析三组干预对患儿的影响
    3. 廖氏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分析
        3.1 理论依据
        3.2 选穴依据
        3.3 从哮喘的病理因素分析廖氏推拿疗法
        3.4 廖氏小儿推拿法的优势
    4. 传统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分析
        4.1 理论依据
        4.2 选穴依据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1. 研究局限
    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7)小儿变蒸古籍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变蒸概念研究
    2 变蒸内容研究
        2.1 变蒸临床表现的研究
        2.2 变蒸周期的研究
        2.3 变蒸机理的研究
        2.4 变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
        2.5 变蒸实质的争议
        2.6 其他方面的问题
    3 变蒸与西医学比较研究
        3.1 概念比较研究
        3.2 变蒸实验研究
    4 变蒸意义与展望
前言
1 变蒸概念研究
    1.1 变蒸之含义
        1.1.1 变者上气,蒸者体热
        1.1.2 变者易也,蒸者热也
        1.1.3 变者异也,蒸者热也
    1.2 变蒸与脏腑、气血、精气神之关系
    1.3 小结
2 从历代儿科古籍的着述看变蒸
    2.1 儿科专着的问世
    2.2 儿科古籍的着录情况
    2.3 变蒸在古医籍中的着述
        2.3.1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2.3.2 宋金元时期
        2.3.3 明清时期
    2.4 小结
3 变蒸相关古籍文献研究
    3.1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变蒸古籍文献研究
        3.1.1 古籍内容提要
        3.1.2 古籍中变蒸内容的比较分析
    3.2 宋金元时期变蒸古籍文献研究
        3.2.1 古籍内容提要
        3.2.2 古籍中变蒸内容的比较分析
    3.3 明清时期变蒸古籍文献研究
        3.3.1 古籍内容提要
        3.3.2 古籍中变蒸内容的比较分析
    3.4 小结
4 变蒸学术传承研究
    4.1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变蒸学术传承
    4.2 隋唐时期变蒸学术传承
    4.3 宋代变蒸学术传承
    4.4 金元时期变蒸学术传承
    4.5 明代变蒸学术传承
    4.6 清代变蒸学术传承
    4.7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儿变蒸古籍文献相关原文汇总
致谢
个人简介

(8)输合配穴针刺干预脑损伤S100B、NSE等表达及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论文一 脑损伤模型 21 天行为学和 S100B、NSE 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二 输合配穴对脑损伤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三 输合配穴对脑损伤后caspase3、HIF-1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序篇 中国古代按摩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1 汉代以前以导引按蹻为主流手法医疗
    2 按摩成为了手法医学的代名词
    3 推拿替代按摩
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发展历程
    1 中国古代按摩术的启源(春秋前)
        1.1 神人鬼三界的理念结构
        1.2 鬼神致病论
        1.3 巫觋文化对按摩术的影响
        1.3.1 巫事主题中的手法医疗
        1.3.2 巫觋文化引导按摩起源
        1.4 小结
    2 中国古代推拿按摩术奠基时期(战国至三国)
        2.1 出土文献及器物有关手法疗法记载
        2.1.1 最早的关节复位与正脊手法
        2.1.2 马王堆出土帛书丰富的手法医疗实践
        2.1.3 武威汉简中的早期膏摩
        2.1.4 出土的按摩器械
        2.2 早期手法医学的全面整理
        2.2.1 《黄帝内经》中的手法医学
        2.2.2 《黄帝内经》手法医师选材标准
        2.2.3 《黄帝内经》中手法疗法的治则治法
        2.2.4 《黄帝内经》中手法的操作规程
        2.2.5 《黄帝内经》中手法的临床应用
        2.3 《伤寒杂病论》中的手法医学
        2.3.1 膏摩名词的出现
        2.3.2 救治自缢的人工呼吸法
        2.4 东汉前散在手法医学文献记载
        2.5 小结
    3 中国古代按摩术形成时期(两晋南北朝)
        3.1 道家文化对晋唐按摩术形成的影响
        3.1.1 从神仙长生到临床医学
        3.1.2 养生保健医学
        3.2 道医与按摩术
        3.2.1 最早的道家导引按摩专着
        3.2.2 道医双修的晋唐医家
        3.3 按摩成为手法疗法的代名词
        3.4 按摩教育传承
        3.4.1 世家家传按摩教育
        3.4.2 官学按摩医学教育
        3.5 推拿按摩着作文献
        3.5.1 两晋南北朝按摩文献
        3.5.2 隋唐五代按摩文献
        3.6 按摩疗法的继承与创新
        3.6.1 晋唐按摩手法的创新
        3.6.2 养生保健按摩的继承与发挥
        3.6.3 唐代方书的全面总结
        3.7 膏摩法
        3.7.1 膏摩法的系统总结
        3.7.2 《肘后备急方》的膏摩方
        3.7.3 膏摩法的继承发展
        3.8 小结
    4 中国古代按摩术继承和转折时期(宋金元时期)
        4.1 按摩术及相关手法医疗概况
        4.2 养生保健按摩
        4.2.1 道教典籍中的按摩文献
        4.2.2 医学着作中的按摩文献
        4.2.3 养生着作中的按摩文献
        4.3 膏摩法
        4.3.1 官修方书对膏摩方法的汇总
        4.3.2 膏摩术在民间的应用
        4.4 宋金元按摩理论的阐述
        4.4.1 界定按摩范围
        4.4.2 "按"与"摩"概念的阐发
        4.4.3 按摩导引始分明
        4.4.4 膏摩理论的发挥
        4.4.5 争鸣时代中的理论创新
        4.5 按摩术的发展应用
        4.5.1 专科手法医学的发展
        4.5.2 伤科复位手法的发展
        4.5.3 临床各科按摩疗法的应用
        4.5.4 按摩医生的记载
        4.6 小结
    5 中国古代推拿按摩体系建立与变革时期(明清)
        5.1 推拿名称的确立及内容考证
        5.1.1 推拿按摩的内涵
        5.1.2 改称的原因
        5.1.3 推拿名称出处
        5.2 早期推拿按摩专着
        5.2.1 现存最早按摩专着
        5.2.2 现存最早以"推拿"命名之小儿推拿专书
        5.3 推拿按摩文献
        5.3.1 养生保健类
        5.3.2 医疗按摩类
        5.3.3 小儿推拿按摩类
        5.4 小儿推拿技术理论体系
        5.4.1 小儿推拿辩证
        5.4.2 小儿推拿诊断
        5.4.4 小儿推拿手法
        5.4.5 治疗原则
        5.4.6 小儿推拿主治疾病
        5.4.7 小儿推拿治疗特点
        5.5 小结
    6 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发展历程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阅文献
个人简历

(10)中医学“痰”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痰概念研究
    2 痰实质探索
    3 痰之性状和发病特点讨论
    4 痰病相关学说研讨
    5 痰之病因病机理论
    6 痰病诊断规律研究
    7 痰病治则治法研讨
    8 总结分析
前言
正文
    1 “痰”的学术源流
        1.1 先秦两汉
        1.2 三国魏晋南北朝
        1.3 隋唐五代十国
        1.3.1 《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痰的定义
        1.3.2 孙思邈对痰病治疗的贡献
        1.3.3 《褚氏遗书》对痰的独到理解
        1.4 宋代
        1.4.1 痰与津液关系
        1.4.2 痰与气机关系
        1.4.3 临床痰证分类
        1.4.4 痰与多种症候关系
        1.4.5 痰病治法发展
        1.5 金元
        1.5.1 痰生成机理
        1.5.2 痰致病机理
        1.5.3 痰证分类
        1.5.4 痰病症候
        1.5.5 痰病治疗特色
        1.6 明代
        1.6.1 生痰之原由
        1.6.2 痰与气血津液关系
        1.6.3 痰与五脏关系
        1.6.4 痰与六气关系
        1.6.5 痰病症候规律
        1.6.6 痰病治疗理论
        1.7 清代
        1.7.1 痰之来源成因
        1.7.2 痰之发展转归
        1.7.3 痰之相关病症
        1.7.4 痰之病名考证
        1.7.5 痰饮异同的讨论
        1.7.6 痰病治法的发展
        1.8 近现代
        1.8.1 痰的生成病机
        1.8.2 痰的病症与治疗
        1.8.3 痰概念的专题研究
        1.8.4 痰与相关西医病症探讨
        1.8.5 痰实质的现代研究
        1.8.6 其它
    2 “痰”的基础理论
        2.1 “痰”的概念
        2.1.1 “痰”字辨析
        2.1.2 痰概念的层次
        2.1.3 痰概念的早期定义
        2.1.4 痰概念的名词体系
        2.1.5 痰概念的内涵
        2.2 痰的生成
        2.2.1 痰的来源
        2.2.2 痰的成因
        2.2.3 痰的生成机理
        2.3 痰的致病
        2.3.1 痰的致病特点
        2.3.2 痰的发展转归
        2.4 痰病诊治防护
        2.4.1 痰病诊法
        2.4.2 痰病治疗原则
        2.4.3 痰病调养防护
结论
    1 “痰”的源流研究
    2 “痰”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医儿科证治口诀(小儿杂病)(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儿科学成就与特点研究[D]. 许遵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2]小儿疳证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周家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研究[D]. 张玲. 郑州大学, 2018(04)
  • [4]基于中医古代文献小儿发热类病症诊疗理论研究[D]. 李文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2)
  • [5]基于文献整理对小儿推拿五经体系的研究[D]. 熊一清.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廖(品东教授)氏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昊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小儿变蒸古籍文献研究[D]. 高宴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8]输合配穴针刺干预脑损伤S100B、NSE等表达及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D]. 胡晓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
  • [9]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史研究[D]. 王先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中医学“痰”的理论研究[D]. 柳亚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标签:;  

中医小儿证候及方剂(小儿杂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