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沿岸古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

华南沿岸古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

一、华南沿海古夷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论文文献综述)

段一明[1](2021)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古风化壳的发现,为研究辽东半岛甚至整个北方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古风化壳作为古夷平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作为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又是恢复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故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辽东半岛古风化壳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本次研究选取了卧龙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地球化学元素、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等指标并结合孢粉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卧龙古风化壳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组成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种氧化物含量总和为86.09%,K、Na、Ca元素在剖面中发生显着性亏损,Na元素几乎全部淋失。微量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为Sr O>Zr O2>Cr2O3>Zn O>Ni O>Mn O>Rb2O>Cu O>Ga2O3。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8.25,表明该风化壳形成于相对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属于高度风化水平;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残积系数(FA/CNM)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地球化学指标在剖面中随着深度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指示该风化壳是母岩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A-CN-K三角图解显示蒙脱石逐渐消耗殆尽,已经进入了以钾长石和伊利石分解为特征的中期去K阶段,属于强烈风化阶段。(2)卧龙古风化壳剖面以粉砂为主,砂粒含量次之,粘土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样品集中在粉砂-砂粒连线端;平均粒径为120.11μm,峰度平均值为1.08,属于中等峰度,偏度为正偏,平均值为0.26,标准差以及分选系数的平均值均较高,指示该风化壳分选性较差。(3)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χlf仅为13.5×10-8m3/kg,与其他剖面相差上百倍,推测卧龙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低可能是过量的水分和较高的温度氧化成为低磁性的赤铁矿,也可能是氧化还原成为更低磁性的针铁矿或者是纤铁矿与沼铁矿所致。χfd(%)变化趋势从剖面顶部至底部整体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这与CIA以及粉粘比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形成时的气候变化条件,但是能否客观反映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有待商榷。(4)地球化学、粒度以及磁化率等指标随着深度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趋势,表明卧龙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经历了风化很强—风化减弱—风化较强—风化较弱的变化过程,结合孢粉分析结果推测形成时气候环境变化大致经历了暖湿—温湿—回暖—相对干冷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推测该风化壳剖面形成于渐新世。(5)从风化壳顶部至底部风化壳的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发育成熟度逐渐变差,这符合风化壳的发育前锋理论;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中发现卧龙古风化壳磨圆度较差,搬运距离近,微观形态表明该风化壳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以上分析说明卧龙古风化壳是基岩原地风化残积形成。(6)卧龙古风化壳与辽东半岛南部其他风化壳对比发现,化学元素特征表明在研究区域内从东到西风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分析原因有两点:(1)越往东部风化壳上覆黄土越薄,直至最东部的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直接裸露地表,导致地表水易下渗;(2)半岛东部、南部为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黄海,与太平洋水汽联系密切,而西侧是渤海,为内海,东西两侧的大气动力条件存在明显差异。粒度和磁化率的变化特征未见明显变化规律,在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中,地下水位对剖面的粒度组成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再加上周围微地理环境的变化,使得风化壳的粒度以及磁化率更趋复杂化。辽东半岛古风化壳与南方的红色风化壳对比研究表明即使北方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仍然没有南方风化壳发育成熟。

黄健[2](2021)在《广东仁居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稀土资源类型之一,具有储量大、分布广、重稀土含量高和放射性活度低等特点。目前,该类矿床提供了全球约20%的稀土和90%以上的重稀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材料、电子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重稀土需求的增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富集分异的机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最近的研究表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矿化过程与黏土矿物转变及风化壳的侵蚀-剥蚀速率等有关。然而风化壳的形成环境与过程相对内生成矿更加复杂,其演化不仅受岩体微裂隙、矿物粒径、矿物成分和组成矿物的抗风化能力等基岩性质的影响,还受控于气候、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微生物作用和地下水渗流等地质条件。作为稀土元素的来源,富稀土矿物和造岩矿物的风化顺序及稀土配分模式是决定该类矿床稀土类型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很少有针对不同富稀土矿物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贡献的专门研究。铁锰氧化物在风化壳中广泛分布,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位点多等特点,能够通过吸附、类质同象置换和共沉淀等方式有效地固定稀土元素;然而相对于该类矿床主要开采利用的离子交换态稀土,关于铁锰氧化态的研究程度稍显不足,缺乏风化壳中铁锰氧化物对稀土富集分异影响的研究。此外,风化壳中的地下水,它既是岩体风化的必备物质,也是稀土元素迁移的重要驱动力,另外还制约了风化壳氧化还原环境的变迁。因此,深入开展地下水对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分异影响的相关研究十分必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选择位于粤北仁居稀土矿区发育于花岗岩之上的两个完整风化剖面为对象,通过TIMA、EPMA、SEM和LA-ICP-MS等分析方法开展了矿物形貌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阐明了风化过程中矿物的风化顺序,探明了风化壳稀土的物质来源;通过XRD、TEM、XRF、ICP-MS和稀土赋存态顺序提取等分析手段开展了风化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厘清了风化剖面的矿物组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阐明了风化剖面稀土元素的赋存态及其变化规律;以风化剖面和矿区地下水为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风化壳矿物学和地下水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判断稀土矿化过程中风化壳潜水面的指标,建立了地下水控制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成矿模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和富集分异机制。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阐明了仁居石英闪长岩风化过程中矿物的风化顺序,探明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物质来源。岩相学研究表明基岩中的矿物按氟碳钙铈矿→(榍石→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磁铁矿→石英→锆石的顺序风化。这表明榍石风化时,已有黑云母和斜长石风化转变为高岭石,为风化释放的稀土元素提供了充足的吸附载体。因此,中等抗风化的榍石是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风化壳很大程度上继承榍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形成轻稀土明显富集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厘清了风化剖面稀土元素的赋存态及其变化规律,为稀土开采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顺序提取结果表明,从矿物中溶解释放的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离子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中,少量赋存于有机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中。(3)阐明了稀土元素在各赋存态中的配分模式及其分异机制。在矿物风化过程中,残渣态的重稀土富集程度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稀土矿化过程中,各稀土赋存态对稀土元素分异的作用相互影响。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在风化壳下部铁氧化物以针铁矿为主,风化壳上部主要为赤铁矿,而锰元素通常与铁氧化物共存。铁锰氧化物通过内圈络合优先固定重稀土,导致轻稀土趋向于被黏土矿物吸附,从而形成轻稀土明显富集的离子交换态和仁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4)提出了用于指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过程中潜水面位置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发现Ce异常值的急剧变化能够反映风化壳氧化还原环境的突变,赤铁矿/针铁矿相对含量的急剧变化是风化壳干湿环境突变的指标,层状Fe-REE氧化物胶体是风化壳潜水面波动的产物,这三者均可用于指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演化过程中潜水面的位置。(5)建立了地下水控制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成矿模型,强调了包气带和饱水带地下水对华南风化壳中稀土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过程的独特作用。在风化壳中,地下水系统包括潜水面之上的包气带和潜水面之下的饱水带。稀土元素的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表明,渗透性较强的包气带有利于稀土元素从富稀土矿物中溶解释放,并随淋滤流体向下运移,而相对稳定的高p H饱水带有利于高岭石和埃洛石对稀土离子的吸附。长期的淋溶过程导致稀土元素在饱水带中不断积累,最终形成透镜状稀土矿体。

唐婷[3](2021)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新时代到来,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追求新奇、好奇、知识和乐趣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传播知识,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旅游地质资源蕴含深厚的科普文化价值,在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既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创新需要,也是文化振兴的要求。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对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进行梳理,在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获知游客对展示地所展示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传播效应状况。为有效传播知识,就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科学知识传播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调适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在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占38.23%,开发力度较大。从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其现状看,现阶段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开发类型不全、知识传播关注不够、旅游体验感不强等问题。(2)云南省现阶段主要有21处旅游地质景观在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展示,其中以古生物地质景观和岩溶景观为主的展示地较多;展示内容主要围绕典型景观概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展示方式主要以博物馆、解说牌、导游讲解、语音导览等为主。(3)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选取具有较多网络文本样本量的16个科学知识展示地进行网络文本分析,总结出游客对各展示地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综合各展示地科学知识展示情况与游客认知情况后,从资源类型来看,古生物地质景观、古人类文化地质景观、近代火山活动景观、侵蚀/蚀余地貌景观等类型的景观的开发中,相应展示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传播效应;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盆地谷地景观、河流景观等类型的景观在开发中未有明显的科学知识展示,暂无明显知识传播;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地质事物三类景观较少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知识传播效应难以评估;地震遗迹、泥石流、矿产开发遗迹等景观相比于其他景观未作重点开发,无明显知识传播。就知识传播的效应情况认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存在着无顶层设计和策划、知识挖掘不足、展示类型不全、展示载体不足等症结。(4)为更有效、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从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5个方面对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进行调适。对已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从完善改进和提升的角度选择性的考虑调适;对未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从科学知识的系统挖掘、展示和传播角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

丁智强[4](2020)在《盘龙河—泸江流域地貌特征与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盘龙河-泸江流域喀斯特地貌演化具有独特的时空耦合过程,集中反映了该区域由古夷平面向巨型斜坡地形格局转变背景下,喀斯特地貌的空间分异过程,是研究喀斯特地貌空间分异动力机制的重要区域,其地貌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是具有多时空尺度的复杂过程。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地形分析与戴维斯地貌循环论、斯科维奇洼地循环论、Stralher面积-高程法结合,探讨从古夷平面向巨型坡降地形格局转变背景下喀斯特地貌的分异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盘龙河-泸江流域的地貌分异是青藏高原隆升导致海拔梯度上的结构动力学环境变化和盘龙河-泸江水系发育带来的流域汇流、侵蚀溶蚀顺水力坡度逐级加强之结果。高原隆升形成的梯级坡降奠定了流域差异性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础,从流域出口到源头分别为堆积夷平孤丘平原、构造侵蚀花岗岩中山、斜坡峰丛谷地、溶原缓丘—断陷盆地和构造侵蚀溶原亚高山,各区海拔、坡度、起伏度和积分值等地貌指标具有相互佐证地形结构特征的一致性,侵蚀溶蚀动力从下游向上游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的变化反映了夷平—隆升—夷平过程中戴维斯地貌循环论中完整的演化阶段。流域整体、上中下游、喀斯特正负地形多尺度融合的面积-高程分析值分析刻画了盘龙河-沪江流域地貌发育演化经历着老年期向壮年晚期转化的回春型过程,受控于流域下游0.89‰坡降至中下游46~49‰坡降的大区域阶梯状地形,初始古夷平溶原地貌解体是老年期地貌回春的基本过程;流域内的褶皱断裂、岩性与水动力的空间异质性造成上中下游地貌单元与内部洼地积分值的特殊性,但积分值整体揭示了水力坡降和喀斯特水文地质格局对流域地貌发育演化控制机制,体现了地貌发育演化影响因素的时空尺度融合过程,即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导致地形由原来的古夷平面向巨型坡降格局转变,形成台阶面—斜坡—堆积孤丘溶原,加上河流水系的发育使各河流段上的水力联系增强,海拔梯度上的动力学环境和流水侵蚀溶蚀动力发生改变,由此带来了地貌的南北向和东西向上的分异。通过上中下游各区对应的洼地积分值与DEM积分值对比发现,当洼地积分值大于DEDM积分值说明地貌向起伏度增加的年轻化方向发展,小于DEM积分值说明地貌向起伏度减小的夷平蚀低过程发展,这是斯科维奇洼地地貌演化进程的重要体现,这为将洼地积分值作为喀斯特流域地貌演化动力增强或减弱的重要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盘龙河-泸江流域是高原隆升与流域水动力融合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的典型,河源到流域出口和河谷到两侧分水岭的同期异构地貌演化是其重要特征,这补充了前人对喀斯特地貌同期异构演化过程的认识,为探索新的喀斯特地貌演化模式打下重要基础。

金书晨,李永化,魏东岚,李新瑞,刘大齐[5](2020)在《辽东半岛夷平面发育特征初步探究》文中提出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为了探讨辽东半岛夷平面的性质、形成环境等发育特征,对该地区的红色风化壳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和粒度测试。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主要出露于半岛东西两侧,厚度多在4 m左右,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2. 70,ba值((Na2O+K2O+CaO+MgO)/Al2O3)平均为0. 39,S/A值(SiO2/Al2O3)平均为4. 86,黏粒含量平均为8. 31%。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的产物,推测其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与南方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相比具有盐基淋溶率低、富铝化程度低和黏化作用弱的发育特征。结合区域地貌特征,认为研究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1)岩溶作用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整个岩体内进行,地貌起伏逐渐增大;(2)地貌起伏达到最大,覆盖型岩溶、灰色风化壳开始发育;(3)岩溶双层夷平面基本形成;(4)灰色风化壳的发育近乎停止,原本位于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灰色风化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全部抬升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之上形成红色风化壳。因此,研究区的夷平面为古夷平面,发育阶段为红土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辽东半岛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初步依据。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6](2020)在《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文中认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王文华[7](2020)在《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浙江东部四明山顶古近纪夷平面的发现,为研究浙江东部甚至华东地区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作为古夷平面组成部分的古风化壳,不仅是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也是承载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强烈的受控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其理化和矿物特征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浙江四明山古夷平面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四明山古夷平面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特征。因此,本文选取了浙江东部四明山的朱曹、坭坪岙与新岚等三地的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其粒度、常量元素、粘土矿物、磁化率以及pH值等指标,对四明山古夷平面上发育的古风化壳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当地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中朱曹剖面与坭坪岙剖面均以粉砂组分为主,其次为粘粒,砂粒组分含量最少;新岚剖面以粘粒组分为主,其次为粉砂,砂粒组分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三个古风化壳剖面样品集中在粘粒—粉砂连线端,粒度参数总体上具有平均粒径较小,分选差,峰态中等到宽的特点。粒度组分及参数特征总体上指示了古风化壳发育的成熟度较高,风化发育程度较好,其中新岚剖面发育的成熟度要高于朱曹和坭坪岙剖面,这与古风化壳剖面所经历的化学风化强度具有一致性。(2)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成分均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个剖面中Ca、Mg、Na元素都表现为强烈的淋失,其中Na元素几乎全部被淋失。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风化地球指标在剖面中的垂向变化特征指示古风化壳风化作用处于炎热潮湿条件下强烈的化学风化强度。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参数随着深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特征也同样表明风化壳是在母岩的基础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3)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以及1.4nm粘土矿物,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高岭石—1.4nm粘土矿物(主要类型有蛭石/1.4nm过渡矿物、绿泥石/1.4nm过渡矿物等)—蒙脱石。古风化壳中存在的1.4nm过渡矿物和蛭石可能与潮湿淋滤的气候环境有关。发育在相同母岩之上的坭坪岙剖面与新岚剖面中蒙脱石含量的剧烈变化可能与古风化壳内部的滞水环境有关。(4)粘土矿物种类和组合特征以及化学风化指数CIA指示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在形成时期经历了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白玉坪古风化壳与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粘土矿物组合的差异可能受古风化壳形成时间差异所影响;将古风化壳与四明山区域内现代风化壳中高岭石含量进行对比认为古风化壳形成时期的湿热程度高于现代风化壳。(5)三个古风化壳剖面中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古风化壳剖面化学风化指数最低但低频磁化率值最高,表明朱曹剖面的磁化率高值受母质及气候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四明山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认为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剖面较高的磁化率值可能是受后期玄武岩覆盖所影响。朱曹剖面、坭坪岙剖面以及新岚剖面pH值由风化前锋向下逐渐增大,而低频磁化率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指示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在逐渐减小,符合风化壳发育的一般规律。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低频磁化率与粒度组分含量以及代表性风化参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在利用磁化率指标反演古气候时需谨慎。

王新毓,索艳慧,李三忠,曹现志,李玺瑶,周洁,王鹏程,金宠[8](2020)在《华南东部陆缘新生代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华南陆缘在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千米量级的上覆盖层剥蚀和山脉隆升;同时,其东侧的东海陆架盆地经历多次构造应力场的反转并发育多期反转构造。东海陆架盆地内的构造反转与华南陆缘隆升的发生时间和触发机制是否一致有待研究。为此,本文对浙江地区的岩石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热演化史反演分析其隆升历史,并通过地震剖面分析东海陆架盆地的反转时间及其反转所导致的地层剥蚀量;最后,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其动力学机制。结果发现,华南东部陆缘地区至少存在晚始新世(34. 5~33. 5Ma)、中中新世(16~11. 5Ma)、上新世以来(5~0Ma)三期明显的快速隆升事件,三期隆升导致的地层剥蚀量分别为227m、593m和865m;东海陆架盆地经历了古新世末-始新世初(~56Ma)、始新世末-渐新世初(~32Ma)和晚中新世(~10Ma)三期构造反转,三期反转导致的局部地层最大剥蚀量分别可达1200m、1300m和2000m。在时间上,东海陆架盆地的始新世末-渐新世初(~32Ma)和晚中新世(~10Ma)的构造反转分别滞后于浙江的晚始新世(34. 5~33. 5Ma)和中中新世(16~11. 5Ma)的隆升时间,说明这两期挤压-剥蚀事件分别具有自西向东的迁移性,即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可能是导致该迁移特征的原因;在强度上,东海陆架盆地的反转剥蚀量大于浙江境内的地层隆升量、挤压强度东强西弱,中新世晚期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导致冲绳海槽弧后伸展产生向西的挤压力、这种挤压应力向陆内传递且强度变弱可能是导致该特征的原因。

赵冬梅[9](2020)在《基于敏感性—连通性的哈尼梯田区小流域滑坡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文中指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频率增长趋势明显。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给受灾地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受巨大破坏,其中尤以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最为突出。了解自然灾害生态风险分布格局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评估并识别自然灾害生态风险分布格局成为灾害应对决策的重要部分和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源—流—汇”理论为出发点,整合景观格局与过程思路,选取哈尼梯田遗产区三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流域中的滑坡灾害区作为源/汇斑块,以泥沙为生态流/生态过程,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流域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采用改进的连通性指数和热点分析工具评价、识别流域泥沙连通性空间特征及热点区,并探讨了滑坡敏感性与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关系。最终综合灾害敏感性与泥沙连通性评价研究区的滑坡灾害生态风险源格局,并采用最小费用模型构建滑坡灾害生态风险网络,最后基于重力模型和网络结构指数识别滑坡灾害风险的关键/重要斑块与廊道,研究为山地滑坡灾害胁迫下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哈尼梯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滑坡灾害风险预警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三个小流域滑坡灾害及其敏感性分析表明,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的碧播河流域、碧勐河流域、戈它河流域滑坡分别为500、104和120个斑块,滑坡面积分别为727,303 m2、87,961 m2、395,520 m2,最大滑坡面积分别为112,074 m2、6,914 m2、122,949 m2;核密度分析表明,三小流域滑坡核密度逐渐减小;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表明,三小流域的敏感性等级依次是碧播河流域>戈它河流域>碧勐河流域。碧播河流域总体灾害敏感性水平较高,其高敏感性区面积占总面积26.61%,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碧勐河流域高敏感性区面积占23.94%,主要分布在流域出水口和道路附近区域。戈它河流域高敏感性区面积占26.49%,主要分布在距水系较近的地方。(2)三个小流域泥沙连通性评价和分析表明,从平均值及变化幅度上看,碧播河流域最高,侵蚀容易发生,之后是碧勐河流域、碧播河流域;空间分布上,都表现为距离水系和道路越近连通性越大、沟谷区大而坡面上小的特点;景观组分上,碧播河与碧勐河流域的连通性都表现出旱地比水田的值高,而戈它河流域则是梯田连通性高于旱地;热点分析结果上,极热点区面积最大的碧播河流域热区占总面积的9.22%,并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的勐品村中部,解释了该区经常发滑坡的原因,而碧勐河流域极热点区占总面积的8.63%,主要分布其中东部,戈它河流域极热点区占流域总面积的9.53%,以西北部最为集中。(3)基于滑坡灾害敏感性与泥沙连通性的流域灾害风险综合评估表明,以极高生态风险大于1 km2的斑块作为流域滑坡灾害风险源地,碧播河、碧勐河和戈它河流域的风险源地面积分别为14,027,779 m2、4,451,965 m2和10,308,337 m2,分别占极高风险源斑块面积的1.15%、1.19%、1.13%;风险源斑块重要性指数表明,碧播河流域极重要斑块面积最大,之后是戈它河流域,碧勐河流域;基于最小费用模型识别的灾害风险廊道在三小流域各有269、131和252条路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6.70%、30.55%、33.06%;重力模型结果表明,碧播河流域的重要廊道共26条,生态网络较完善,密集分布于整个流域;碧勐河流域共18条,其主要集中于流域西南部,北部连接性较差,生态网络不够完善;戈它河流域共14条,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生态风险廊道的主要景观类型在三个小流域都以林地为主,说明林地在泥沙迁移过程中起巨大截留作用。总体上,三个小流域的滑坡灾害风险网络都基本连成环状,斑块之间基本能够彼此连接,这为区域灾害风险治理提供良好条件。

王雅薇[10](2020)在《龙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龙岩地质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为研究对象,在对于其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划分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此外还对地质公园内的重要地质遗迹的成因进行分析以及同类地质遗迹的对比分析,深入地分析了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特点。最后对于公园地质遗迹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于后续公园内的地质遗迹保护有一些参考。本文将龙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根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划分为了2大类: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9类,分别是:地层剖面、岩石(体)剖面、构造剖面、重要岩矿石产地、重要化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火山地貌、构造地貌,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于公园内的重要地质遗迹丹霞地貌、紫金山铜金矿床以及梅花山复式花岗岩体进行了成因分析,丹霞地貌的成因主要是从物质基础、内外动力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紫金山铜金矿床从矿床描述性模式与矿床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分析;梅花山复式花岗岩体主要是分析了其物质来源方面的成因。最后,对于公园内的重要地质遗迹进行了国内外的对比研究,包括丹霞地貌以及紫金山铜金矿床。丹霞地貌的国际对比主要是对于其构造位置、形成气候、地貌组合以及地貌类型进行了相关对比。丹霞地貌的国内对比主要就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地貌特征对比与地貌成因对比。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国内外对比研究都是从其成矿环境与成矿模式出发。对比得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之特殊与规模之大都是世界罕见的。

二、华南沿海古夷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沿海古夷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风化壳及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进展
        1.2.3 磁化率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1.2.4 孢粉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1.2.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位置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气候水文特征
        2.3.1 气候特征
        2.3.2 水文特征
    2.4 区域地质构造特点
        2.4.1 地层与岩性特征
        2.4.2 大地构造背景
    2.5 土壤及植被概况
3 样品采集及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3.1 剖面选择及样品采集
    3.2 样品分析测试
        3.2.1 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3.2.4 孢粉分析
        3.2.5 扫描电镜实验方法
4 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剖面古风化壳古环境要素分析
    4.1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4.1.1 主量元素变化特征
        4.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4.1.3 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4.1.4 元素活动性及主要矿物变化
    4.2 粒度特征分析
        4.2.1 粒度组成
        4.2.2 粒度参数
        4.2.3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
        4.2.4 粒度结构参数散点图
        4.2.5 粒度累积曲线
        4.2.6 概率累积曲线
    4.3 磁化率分析
    4.4 孢粉分析
        4.4.1 孢粉鉴定结果
        4.4.2 孢粉组合分析
        4.4.3 孢粉组合反映的环境特征
    4.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
        4.5.1 石英颗粒宏观特征分析
        4.5.2 石英颗粒微观形态
5 讨论
    5.1 卧龙剖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5.2 典型剖面对比分析
        5.2.1 化学元素对比分析
        5.2.2 粒度对比分析
        5.2.3 磁化率参数对比分析
    5.3 磁化率在古风化壳中的应用探讨
        5.3.1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关系
        5.3.2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地球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5.4 卧龙剖面成因分析
    5.5 辽东半岛南部红色古风化壳年代学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广东仁居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化壳形成的影响因素
        1.2.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
        1.2.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异机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方案和分析方法
        1.3.4 完成工作量
    1.4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区域岩浆作用
        2.3.1 火山活动
        2.3.2 侵入活动
    2.4 稀土矿产及自然地理
    2.5 钻孔和取样设计
第3章 样品制备及主要分析方法
    3.1 样品前处理
    3.2 矿物组成分析
    3.3 铁氧化物(氢氧化物)物相分析
    3.4 矿物形貌及成分分析
    3.5 矿物结构分析
    3.6 矿物微区成分分析
    3.7 风化壳主微量元素测试
    3.8 风化壳稀土赋存态顺序提取分析
    3.9 风化壳pH测试
第4章 富稀土矿物风化特征及其对稀土成矿过程的影响
    4.1 引言
    4.2 风化剖面矿物学特征
        4.2.1 矿物组成特征
        4.2.2 矿物风化特征
        4.2.3 矿物稀土配分特征
    4.3 风化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4.3.1 主量元素组成特征
        4.3.2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4.4 讨论
        4.4.1 仁居风化剖面中矿物的风化顺序
        4.4.2 富稀土矿物风化顺序对仁居风化剖面中稀土富集成矿的影响
    4.5 结论
第5章 风化壳中各稀土赋存态的分异机制
    5.1 引言
    5.2 风化剖面矿物变化特征
        5.2.1 主要矿物转变特征
        5.2.2 铁锰氧化物变化特征
        5.2.3 稀土矿物风化特征
    5.3 风化剖面化学变化规律
        5.3.1 主量元素变化规律
        5.3.2 稀土元素变化规律
    5.4 稀土赋存状态
    5.5 讨论
        5.5.1 原生稀土矿物溶解过程中的稀土分异
        5.5.2 矿化过程中的稀土分异
    5.6 结论
第6章 地下水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富集的影响
    6.1 引言
    6.2 风化剖面的岩相序列特征
    6.3 风化剖面的铁氧化物变化特征
    6.4 风化剖面的稀土分布规律
    6.5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6.6 讨论
        6.6.1 潜水面的指标
        6.6.2 包气带中稀土元素淋滤
        6.6.3 饱水带中稀土矿化
    6.7 成矿模型
    6.8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旅游地质资源研究进展
        1.3.2 知识传播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探讨
    2.1 相关概念探讨
        2.1.1 旅游地质资源
        2.1.2 科学知识
        2.1.3 知识传播
    2.2 知识传播的目标
        2.2.1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2.2.2 提高公众旅游审美能力
        2.2.3 强化旅游地质景观的保护意识
        2.2.4 推动地质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2.3 知识传播的过程
        2.3.1 知识的挖掘
        2.3.2 知识的展示
        2.3.3 知识的传播
第3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及其知识展示
    3.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分布、特征
        3.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
        3.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
        3.1.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3.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
        3.2.1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3.2.2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方向
        3.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3.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与方式
        3.3.1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
        3.3.2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方式
    3.4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4.1 开发类型不全
        3.4.2 知识传播关注不够
        3.4.3 旅游体验感不强
        3.4.4 地质景观受损
第4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分析
    4.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4.1.1 数据来源与采集
        4.1.2 高频特征词分析
        4.1.3 高频特征词的提取与维度划分
        4.1.4 展示地游客科学知识认知
        4.1.5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4.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症结分析
        4.2.1 无顶层设计和策划
        4.2.2 知识挖掘不足
        4.2.3 展示类型不全
        4.2.4 展示载体不足
        4.2.5 展示手段与方式原始
        4.2.6 传播目标不明
        4.2.7 传播力度不够
第5章 基于知识传播的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调适
    5.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思路
        5.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
        5.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思路
    5.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调适
        5.2.1 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
        5.2.2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
        5.2.3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
        5.2.4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
        5.2.5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盘龙河—泸江流域地貌特征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喀斯特地貌表层特征研究进展
        1.2.3 高程-面积积分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2.1 地理环境概况
    2.2 数据源及处理
        2.2.1 数据源
第3章 宏观地貌与面积-高程积分特征
    3.1 地貌因子选取与计算
        3.1.1 地貌因子选取、计算与等级划分
        3.1.2 基本地貌类型的划分原则
    3.2 地貌因子的特征分析
        3.2.1 定量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地质剖面特征
    3.3 面积-高程积分特征及地貌演化研究
        3.3.1 测高积分的影响因素
        3.3.2 测高积分特征
第4章 喀斯特正负地形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喀斯特地貌表层要素提取及参数计算
        4.1.1 地貌分类与提取原则
        4.1.2 形状参数选取与计算
        4.1.3 空间分析方法
        4.1.4 影响因子专题图制作
    4.2 分类结果与形态特征分析
        4.2.1 分类结果
        4.2.2 整体形态特征
        4.2.3 类别形态特征
    4.3 空间分布模式及密度特征分析
        4.3.1 空间分布模式
        4.3.2 空间密度特征
    4.4 正负地形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地理探测器原理
        4.4.2 正地形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4.3 负地形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辽东半岛夷平面发育特征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研究区概况
3 材料与方法
    3.1 红色风化壳分布与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4 测试结果与分析
    4.1 地球化学特征
        4.1.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4.1.2 地球化学指标变化特征
    4.2 粒度特征
5 讨论
    5.1 红色风化壳与夷平面
    5.2 夷平面的性质及发育阶段
    5.3 夷平面的结构与演化过程
    5.4 对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的指示意义
6 结论

(6)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
3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3.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3.2 构造单元划分依据——来自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证据
        3.2.1 中国海域及邻区深部壳幔结构信息
        3.2.2 中国海域重要构造边界追踪
    3.3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3.4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3.4.1 欧亚板块
        3.4.2 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
        3.4.3 菲律宾海板块
4 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及邻区大地构造格局演变
    4.1 中生代安第斯型陆缘俯冲体系
        4.1.1 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渐进式俯冲
        4.1.2 晚侏罗世—白垩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回卷
    4.2 新生代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
        4.2.1 晚白垩世—渐新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
        4.2.2 中新世以来现代沟-弧-盆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4.2.3 晚白垩世以来南海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5 构造地质过程的资源和环境效应
    5.1 海底地貌分布及成因
    5.2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5.3 中国海域资源赋存
        5.3.1 油气资源
        5.3.2 海砂资源
        5.3.3 水合物资源
        5.3.4 海底热液资源
6 结语

(7)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风化壳与风化作用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
        1.2.3 风化壳的定年研究
        1.2.4 古风化壳、古土壤的古气候环境意义
        1.2.5 四明山古夷平面成因与演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地质地貌特征
    2.4 土壤与植被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剖面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3.2.3 粘土矿物XRD测试
        3.2.4 磁化率
        3.2.5 pH值
第四章 实验分析与结果
    4.1 粒度特征
        4.1.1 粒度分布特征
        4.1.2 粒度参数特征
    4.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粘土矿物XRD分析
        4.3.1 粘土矿物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4.3.2 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
    4.4 pH值及磁化率特征
第五章 讨论
    5.1 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特征
    5.2 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及化学风化强度
    5.3 四明山古风化壳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探讨
        5.3.1 古风化壳粘土矿物成因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5.3.2 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与世界各地现代风化壳的对比
        5.3.3 古风化壳低频磁化率与粒度和风化参数的相关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华南东部陆缘新生代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浙江地区新生代隆升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及古夷平面证据
    2.1 样品采集与实验
    2.2 热历史反演
    2.3 新生代隆升的古夷平面证据
3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反转
    3.1 反转构造的期次
    3.2 构造反转所导致的地层剥蚀量
4 华南东部陆缘新生代隆升机制
5 结论

(9)基于敏感性—连通性的哈尼梯田区小流域滑坡灾害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连通性
        1.2.2 滑坡灾害敏感性研究进展
        1.2.3 泥沙连通性与滑坡灾害的关系研究
        1.2.4 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地质环境
        2.1.3 人类活动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滑坡灾害数据的获取
        2.2.2 其他基础数据的获取
第3章 小流域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与路径识别
    3.1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与路径识别方法
        3.1.1 源的识别
        3.1.2 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指标量化分级
        3.1.3 空间主成分分析
        3.1.4 阻力表面的构建
        3.1.5 敏感性路径判别
    3.2 滑坡灾害敏感性及路径评价
        3.2.1 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3.2.2 滑坡灾害的影响因子权重
        3.2.3 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
        3.2.4 滑坡灾害路径的识别
第4章 小流域泥沙连通性评价与热点区识别
    4.1 泥沙连通性评价与热点区识别方法
        4.1.1 IC模型原理与计算
        4.1.2 IC模型权重因子的选择
        4.1.3 IC模型构建与计算
        4.1.4 热点区识别工具
    4.2 泥沙连通性空间特征
        4.2.1 小流域泥沙连通性的统计特征
        4.2.2 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泥沙连通性特征
        4.2.3 小流域泥沙连通性的热点区分析
第5章 小流域滑坡灾害生态风险的敏感性-连通性综合评估
    5.1 综合评价方法
        5.1.1 滑坡与泥沙连通性的空间相关性评价方法
        5.1.2 风险源斑块与廊道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5.2 泥沙连通性与滑坡及灾害敏感性的关系
        5.2.1 滑坡点的泥沙连通性统计特征
        5.2.2 滑坡面的泥沙连通性空间自相关特征
        5.2.3 滑坡灾害敏感性与泥沙连通性的统计关系
    5.3 基于滑坡敏感性-泥沙连通性的滑坡灾害生态风险分区与网络识别
        5.3.1 滑坡灾害生态风险分区
        5.3.2 滑坡灾害生态风险网络构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龙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1.2.2 地质遗迹的中外研究现状
        1.2.3 龙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自然环境概况
    2.3 区域地质背景
        2.3.1 大地构造位置
        2.3.2 地层
        2.3.3 岩浆岩
        2.3.4 构造
    2.4 社会经济概况
3 龙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
    3.1 地质遗迹类型的划分方案
    3.2 龙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与特征
        3.2.1 基础地质类
        3.2.2 地貌景观
        3.2.3 主要地质遗迹名录表
4 主要地质遗迹成因分析
    4.1 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分析
        4.1.1 地层、岩性—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
        4.1.2 断裂构造因素
        4.1.3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重力坍塌作用
        4.1.4 新构造运动影响
        4.1.5 岩性、岩相差异
    4.2 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成因分析
    4.3 梅花山复式花岗岩体成因分析
        4.3.1 梅花山复式花岗岩体期次划分
        4.3.2 梅花山复式花岗岩体成因分析
5 典型地质遗迹的对比研究
    5.1 丹霞地貌的对比研究
        5.1.1 丹霞地貌的国际对比
        5.1.2 国内对比分析
        5.1.3 与以丹霞地貌为主的世界地质公园的对比
        5.1.4 对比结论
    5.2 上杭紫金山金铜矿床的对比分析
        5.2.1 铜金矿床的国际对比
        5.2.2 铜金矿床的国内对比
        5.2.3 综合对比结论
6 主要结论
    6.1 论文总结
    6.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华南沿海古夷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段一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广东仁居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制研究[D]. 黄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D]. 唐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盘龙河—泸江流域地貌特征与演化[D]. 丁智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辽东半岛夷平面发育特征初步探究[J]. 金书晨,李永化,魏东岚,李新瑞,刘大齐. 古地理学报, 2020(04)
  • [6]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J].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 [7]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华南东部陆缘新生代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J]. 王新毓,索艳慧,李三忠,曹现志,李玺瑶,周洁,王鹏程,金宠. 岩石学报, 2020(06)
  • [9]基于敏感性—连通性的哈尼梯田区小流域滑坡灾害生态风险评价[D]. 赵冬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龙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对比分析[D]. 王雅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  ;  ;  

华南沿岸古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