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物学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1](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尹明[2](2008)在《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成就与前景》文中认为一、本学科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口、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人口的增长,工业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这些危机严重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安全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张安棣,许德焕[3](1983)在《矿物学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一为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不断提高地质工作的水平,这就涉及一个共同的科学基础,即基础地质学科的理论及其在地质工作中应用的水平。谈到加强某一基础学科的时候,由于地质工作和地球科学的性质,不可能以一代十。看来,应当整体地而不是个别地、协调地而不是不协调地全面发展基础地质学科才是正确的方针。因为任何一门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4](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提出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张润丽[5](2014)在《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事关国家资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生态管护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形势变化的影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一世纪前三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大转折、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高瞻远瞩,顺应国际大趋势,依托高技术,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地球科学难题。为此,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必须由供给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需要不断拓宽。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论文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在理论创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战略设计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对地质调查需求变化、国内外对比、现状与问题、队伍能力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战略选择,包括业务发展、队伍发展、体制机制等战略重点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论文研究内容概述如下:(一)通过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分析,揭示了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为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1)地质工作需求可以分为常态需求和非常态需求。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需求表现为常态需求。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地质调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永久性基础支撑作用。(2)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含准公共地质产品)和公益服务。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采取政府提供的方式具有高效率,因此地质调查工作是需要国家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工作,其工作内容由国家需要决定,经费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公共地质产品应当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支专门的,一定规模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才能高效率、可持续地提供公共地质产品和服务。地质调查具有常态需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建立有稳定国家财政资金保障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提供了理论依据。(3)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地调局的定位应当是集调查、科研、服务于一身。(二)论述地质调查发展现状和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逐步分开运行。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7月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批重大专项,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支撑和保障作用。地质调查工作新体系基本形成,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资料信息服务迈出重要步伐,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基本建立。面对新形势,地质调查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存在八个方面问题:一是基础地质工作薄弱,严重影响了矿产勘查、社会服务、海洋权益的维护和大地质事业的发展;二是集中统一的地质调查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协调运行的机制没有形成;三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四是地质调查投入的快速增长对现有工作体系提出新挑战,需要创新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五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六是激励约束机制欠缺;七是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规模过小、结构欠合理,队伍能力亟待提高,野外一线地质调查人才急缺;八是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有待进一步建实建强等。(三)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发展趋势。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经过重组与调整之后,世界地质调查及机构发展的基本态势有如下特点:一是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二是地质工作的技术于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注重社区服务;四是服务对象日趋广泛,采用个性化服务;五是重视信息机构,强调信息服务质量;六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七是机构实现精简合并。(四)开展了我国地调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的对比,并根据其中的重要指标研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目标。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存在差距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调查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效果欠佳,服务能力不足:二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总体水平不高;三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地质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不是很完善,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五是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等。(五)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预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地质调查需求重点不同。根据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演变历程可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山工业化初期——中、后期——后工业化阶段演变,地质调查工作也由资源型——资源环境型——社会服务型演变。我国地质调查需求发展趋势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凸显,多元投入,国内矿产勘查投入将持续保持高水平。矿产地质调查评价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是环境地质调查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是基础地质调查需求稳定增长。四是地质调查需求相继出现新领域。五是资源利用方法和技术水平需求提高。六是地质调查社会服务功能发生变化,对服务水平需求明显提高。(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使命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不断创新地质调查成果和地学知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基础知识和地学信息的需要。主要职责任务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战略性矿产勘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地质基础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信息服务。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对象,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程度,提升地球科学研究和认知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和公益服务,持续创造社会效益。把地调局建成国家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地学服务中心,争创一流成果、一流服务、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论文具有以下主要创新之处:(1)在研究提出了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建立了适合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预测模型,对地质调查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具体预测需求上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基数结构比例增长法,即以2009年实际投入为基数,确定各结构年度增长比例,再测算到2020年的总需求;二是地质项目概算法,即按照预计需要完成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再把任务进行分解,最后用概算费用标准具体计算出总需求。综合预测结果:2011年到2020年地质调查常态需求平均每年90亿元。并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进行了定量预测,得出预测结论:如果不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2-1.5万人;如果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7-2万人。(2)在研究并提出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地质调查机构对比,找出差距,并构建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需求、制度保障体系、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战略规划体系、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地质调查工作效果等6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形成17个二级指标。通过对地质调查科学发展二级指标的深入分析,比较系统地把握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从而正确认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状况,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3)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核心业务体系战略选择,围绕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余浩科[6](2008)在《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和基础,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取得显着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体制不顺、活力不足、投入不够、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地质调查工作在整个地质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加强战略研究是实现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遵循规律、符合国情、定位准确、内外统筹、措施明确”原则,从国内外对比总结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规律出发,进而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定位、发展方向以及队伍规模进行研究。本次研究获得的主要观点如下:1、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采集、处理和发布地学基础信息和数据,为政府和全社会服务。地质调查是提供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出资,产品提供社会使用。2、中国地质调查局应该具有一般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特质,即应是地学研究和信息机构,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及时、公正、可靠的地学信息。地质调查工作属于第三产业,属服务业。因此,创建服务型地调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建设方向。3、地质调查工作要实施基础地质调查优先战略,体现基础地质工作的超前性,树立从长计议、不断积累意识;实施境外调查战略,树立全球视野,服务于我国企业“走出去”矿产勘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把推动自主创新、解决地质调查关键问题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地位;实施地质调查服务战略,以提供基础地学数据为基础,以综合集成加工转化为重点,以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为目标;实施地质调查信息化战略,以地质调查全程信息化带动地质工作现代化。4、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应该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包括中央和地方两部分,需要纳入各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地质工作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队伍总规模以1.5万人为宜。5、地质调查工作必须以需求为导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的支撑,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罗永国[7](1982)在《国外区域地质工作的一些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在当前国内加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高地质研究程度的时刻,介绍国外近一、二十年来区域地质工作的一些重要进展,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世界地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总结全球的地质历史和发展规律,不了解中国这一重要局部的地质情况及其特征是办不到的,而要深入探讨中国的区域地质特征并正确阐明其发展规律,不了解全球地质和
朱立新,施俊法,禹启仁[8](2006)在《地质科学成就与前景》文中提出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地质工作具有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服务的功能。地质科学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科学,它贯穿地质工作全过程,对地质工作具有引导、支撑的
董树文,陈宣华,史静,刘素芳[9](2005)在《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地质科学10 0年的发展折射了2 0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曲折过程,地质学科的演化反映了工业化对矿产资源的依存度和社会进步对地质学科布局的深刻影响。通过对2 0世纪10 0年世界地质科学论文的统计、分析和综合,从计量的角度获得了反映地质科学及其各学科发展和演化的轨迹,包括:1见证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动力从“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的转变;2记录了工业化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对地质科学发展和演变的影响;3反映了过去10 0年重大历史事件对地质科学发展的影响;4体现了技术进步是地质科学发展的革命性推动力;5揭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质科学发展的差距。运用学术论文定量分析地质科学长周期发展规律,用数据反映地质学科的百年兴衰,是研究地质科学发展战略的新思路、新方法。
王申[10](2016)在《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文中研究指明地质队是我国当代地质和矿产事业中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担负着矿藏资源勘探的生产性任务,另一方面也投入了地矿学的研究工作,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地矿科学发展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然而,其发展历史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本文以321地质队前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个案,试图弥补这一不足。文章以丰富的档案资料和该队历史上形成的各类地质工作报告为基础,结合多位当事人的口述访谈资料,首先梳理和还原了该队矿产勘查与科研发展的历史,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在找矿、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绩以及地质队工作的主要特点:第一阶段是该队草创和初步发展时期,也就是从建队、铜官山铜矿勘探到江北地区普查找矿阶段。这一阶段321队因缺少经验,各项工作都处于学习和探索之中,同时因地质资料有限,故研究工作多针对单个矿床且描述性较强。第二阶段是该队工作大发展和各项成果突出涌现时期,时间大致是从“大跃进”起至“文革”爆发前,开展的工作包括狮子山和凤凰山两个重要铜矿床的勘探与发现、对铜陵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以及对1:5万普查-测量工作的开展。这一阶段321队发现或勘探了大量矿床,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在地矿科学方面除对单个矿床的研究外,还开展了对整个工作区域地质问题的研究,基础性和理论性明显增强。第三阶段是该队的常规发展期,时间大致自“文革”起,至改革开放前,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老鸦岭铜矿和冬瓜山铜矿的发现与勘探以及“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的提出。这一阶段地质队的找矿实践与地矿学研究循环递进和相互推动,体现出了地质队开展科研的特点和优势。在对三个阶段历史的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中,本文还重点分析了321地质队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运作机制与特征,讨论了其中地质勘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与专业科研机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采取“任务带学科”的方式不同,地质队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受矿产勘查任务的直接驱动,使得任务与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而且这并不妨碍地质队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理论探索,并在全国地质科研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2.虽然地质勘探工作具有严格的计划性,但地质队在矿床勘探报告之外的研究工作却有相当的自由性,表现为自发研究、自由选题,此又与地质队技术领导的科研能力和探索兴趣息息相关。3.地质队由于历史环境原因,培养了大量国家急需的地质人才,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实践的特征不仅有利于地质队员实用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还能够促进其科研能力的进步。4.321地质队的历史经验对促进当代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等问题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二、矿物学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物学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力求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
三、职业期待 |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
一、弘扬地学文化 |
二、专业兴趣培养 |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
附录4 图表目录 |
致谢 |
(5)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世界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调查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1 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 |
2.1.1 常态需求的特点 |
2.1.2 不同类型地质工作对管理的要求 |
§2.2 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 |
2.2.1 基于经济属性划分地质产品类型 |
2.2.2 公共地质产品的提供方式 |
§2.3 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历史沿革 |
§3.2 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现状 |
§3.3 地质调查队伍发展现状 |
3.3.1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3.2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3.3 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4 地质调查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问题树分析法简介 |
3.4.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 |
3.4.3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地质调查发展趋势与启示 |
§4.1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
4.1.1 21世纪初期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
4.1.2 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应用广泛 |
4.1.3 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由供给驱动型变为需求驱动型 |
4.1.4 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 |
§4.2 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发展情况综述 |
4.2.1 美国地调局——“为变化的世界”服务 |
4.2.2 印度地调局——服务生产、生活,职能不断扩大 |
4.2.3 澳大利业地学局——以研究为主,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机构 |
§4.3 经验总结及启示 |
4.3.1 调整组织机构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
4.3.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
4.3.3 提供持续的经费和装备保障 |
4.3.4 增强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注重社区服务 |
4.3.5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供需分析与发展预测 |
§5.1 2013年地质调查投入跟踪分析 |
5.1.1 经费投入分析 |
5.1.2 队伍投入分析 |
§5.2 地质调查需求与发展趋势 |
5.2.1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新需求 |
5.2.2 调查问卷显示的我国地质调查需求特点 |
§5.3 地质调查需求定量预测 |
5.3.1 基数增长法预测 |
5.3.2 工作量法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定位与方向 |
§6.1 建设世界一流地调机构的必要性 |
§6.2 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设置及内容 |
6.2.2 关键评价指标对比应用分析 |
§6.3 对比分析与发展建议 |
6.3.1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差距 |
6.3.2 中国地质调查局未来发展探索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与战略选择 |
§7.1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 |
7.1.1 构建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体系 |
7.1.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分析 |
7.1.3 研究结论 |
§7.2 地质调查业务的战略思路 |
7.2.1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战略取向 |
7.2.2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
§7.3 地质调查工作核心业务体系战略新框架 |
7.3.1 基础地质调查:认识和描述“关键带”地球作用与过程 |
7.3.2 能源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服务经济建设需求 |
7.3.3 地质灾害调查预警: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7.3.4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服务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7.3.5 地质勘查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 |
7.3.6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与公众认知 |
§7.4 战略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中的创新点 |
2 当代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
2.1 地质调查工作的概念与内涵 |
2.2 地质调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2.3 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
3 地质调查工作基本规律 |
3.1 公共产品理论与地质图 |
3.2 地质调查工作规律 |
3.3 从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看地质工作规律 |
4 中国地质工作体制改革 |
4.1 中国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回顾 |
4.2 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分析 |
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
5.2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地质调查工作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
5.3 农村和城市发展需要地质调查工作支持 |
5.4 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地质工作提供支撑 |
5.5 人类认知地球需要地质科学理论不断创新 |
5.6 提高服务水平需要加快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 |
6 地质调查发展战略思考 |
6.1 基础地质调查优先战略 |
6.2 地质调查“走出去”战略 |
6.3 地质科技创新战略 |
6.4 地质调查服务战略 |
6.5 地质调查信息化战略 |
6.6 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定位的思考 |
7 地质调查队伍规模测算 |
7.1 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 |
7.2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规模测算 |
7.3 中央公益性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统计方法和数据库说明 |
2 20世纪地质科学体系学科结构及其演变历史 |
3 30年来《Nature》和《Science》地学学科结构的比较 |
4 30年来《Geology》和《GSA Bulletin》杂志地学学科结构 |
5 20世纪主要地质学科发展特征 |
5.1 传统地质科学体系建立与学科发展 |
5.1.1 矿床学的兴衰 |
5.1.2 矿物学的衰退 |
5.1.3 古生物学的辉煌和淡出 |
5.1.4 地层学曲折中延伸 |
5.1.5 岩石学百年持续发展 |
5.1.6 构造地质学世纪不衰 |
5.2 技术推动地质科学发展 |
5.2.1 地球物理兴起 |
5.2.2 地球化学进步 |
5.2.3 工程地质学的崛起 |
5.2.4 地质年代学方兴未艾 |
5.3 现代地质学特征学科体系 |
5.3.1 第四纪地质学与全球变化 |
5.3.2 环境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 |
5.3.3 水文地质学与水资源 |
5.3.4 工程地质与城市发展 |
5.3.5 地球化学与生态安全 |
5.3.6 非传统资源利用与替代品开发 |
5.4 地质学各学科之间的统计相关性 |
6 21世纪初期地质科学的流行学科——讨论与结论 |
(10)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 前人研究概述及本文的任务 |
3. 依据材料、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
第1章 建设任务的推动:321地质队的建立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形势 |
2. 铜官山区位及开发历史 |
3. 321地质队的成立与人才配置 |
4. 321地质队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 |
第2章 勘探铜官山与“铜官山式” |
1. 铜官山矿田的勘探 |
2. 铜官山地质研究 |
3. 铜官山外围普查及新人的成长 |
第3章 讲求实效的研究:江北找矿之经验与教训 |
1. 全面普查阶段与321队转入江北 |
2. 华东地质局的建立及321队改组 |
3. 穿山洞铜矿床的发现与勘探 |
4. 拔茅山勘查经过及经验教训 |
第4章 从材料到理论:勘探热潮与区域构造学的探索 |
1. 勘探狮子山矿床 |
2. 勘探凤凰山矿床 |
3. 找矿“大跃进” |
4. 区域构造研究 |
第5章 1:5万普查-测量 |
1. 1:5万普查-测量的背景 |
2. 铜陵1:5万普查-测量工作的提出与实施 |
3. 兼作1:5万区测试点及补充工作 |
4. 铜陵1:5万工作的成果与意义 |
第6章 “多层楼成矿模式”与隐伏矿床的发现 |
1. 成矿“多层楼”特征及老鸦岭、大团山铜矿的发现 |
2. 冬瓜山矿床的发现 |
第7章 “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的形成 |
1. 矿床学上的“水火之争”及相关探索 |
2. 常印佛与“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 |
3. 创新价值:与同时代层控矿床研究之比较 |
结语 |
1. 任务驱动的研究 |
2. 计划体制下的自由探索 |
3. 实践中的人才培养 |
4. 历史经验及借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矿物学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2]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成就与前景[A]. 尹明. 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8
- [3]矿物学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A]. 张安棣,许德焕.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6), 1983
- [4]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5]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D]. 张润丽.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6]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D]. 余浩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7]国外区域地质工作的一些重要进展[J]. 罗永国. 中国区域地质, 1982(01)
- [8]地质科学成就与前景[A]. 朱立新,施俊法,禹启仁. 2006—2007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6
- [9]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J]. 董树文,陈宣华,史静,刘素芳. 地质论评, 2005(03)
- [10]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D]. 王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