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热继电器的一种更新换代产品》的几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福忱[1](2020)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空调蒸发器海绵自动粘贴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这就对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汽车零部件之一的空调蒸发器的海绵自动粘贴机为研究对象,结合PLC、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等为其设计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通过QR码读取器识别出蒸发器种类,并根据蒸发器的尺寸精准地切断出多种不同长度的海绵,再由2台DENSO机器人协作,夹紧各种外形尺寸的蒸发器进行自动粘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不同种类大小蒸发器以及安装接头的位置等产品特点,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对海绵粘贴动作进行分类。根据机械结构,提出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接着对控制系统硬件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电气控制电路主要元器件的选型,PLC的地址分配。关键部件的选型有PLC、触摸屏、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以及QR读码器。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有主供电电路、机器人电气控制电路,伺服电机控制电路以及运转准备电路。电气控制电路主要元器件的选型有漏电断路器、安全继电器、热继电器以及开关电源。PLC的地址分配有PLC开关量I/O、PLC智能模块I/O以及现场总线部分。最后对控制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主要包括PLC控制程序设计、机器人控制程序设计、触摸屏人机界面设计。PLC程序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化编程,主要实现产品品种识别、海绵供料、品种数据的存储及切换;机器人程序主要实现产品海绵粘贴、机种切换、不良海绵排出等功能。触摸屏人机界面主要设计运转准备、机种数据设定、手动运转、自动运转画面。经过调整和测试后,蒸发器海绵自动粘贴机已投产使用。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海绵供料精度高、产品粘贴位置准、稳定性好并且适用于多种产品尺寸等特点。设备的节拍时间在8.5秒以下,连续生产的可动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孙天彦[2](2020)在《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计算、公式推导内容较少,实践操作性较强。中职专业课教师需要使用合适教学方法,更好地进行《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上好电工技能与实训课,从而学习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本论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将行动导向教学法融入到中职《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教学中,目的是通过教学改革,找出更加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培养符合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人才。本文以“行动导向教学”三种常见方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完《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后,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会正确识别和使用电工工具及测量仪器,初步掌握电工操作的一般技能。通过对毕业生和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以及走访相关企业,了解机电技术作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将岗位技能需求转化为课程目标与内容。根据师生调研结果,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展开教学案例设计。通过对长春医药化工工业技工学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将19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进行对照试验。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后得出结论,在中职《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能力,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郭剑[3](2020)在《电机保护器M102-P在水泥熟料生产线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传统电气控制回路保护方式和电机保护器保护方式,分析了电机保护器M102-P的主要功能和优势,给出了在巴西MZBA3 000 t/d熟料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该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水泥工业生产所需的各项工艺技术指标。
邓英健[4](2020)在《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门窗的需求逐渐由传统门窗向高档的欧式门窗转变,欧式门窗行业发展迅速,从而也推动了欧式门窗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欧式门窗加工的设备大多为通用木工机床,其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差以及加工效率低等缺点,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本文旨在设计一台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以期实现改善欧式门窗成品质量、提高欧式门窗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快我国传统木工设备向智能高端设备转型等目标。本文结合欧式门窗的结构特点和欧式门窗的加工工艺确定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加工工艺和刀轴布局;通过计算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制定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总体方案布局;根据总体方案布局对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刨刀轴、铣型刀轴、进料工作台、送料机构以及床身结构等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对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床身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建立极限工况下的刨刀切削木材的有限元模型,对木材与刀具的接触机制以及木材的本构模型进行模型建立和参数设置,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相应的云图,并依据分析结果验证了机床满足极限工况下的的加工需求。通过分析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加工顺序,对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完成机床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电气原理图绘制,并根据电气原理图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以及PLC控制编程,并对升降换刀机构控制系统建立伺服控制数学模型,分析并验证了伺服控制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及准确性。本文通过对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进行工艺分析、参数确定、布局分析、结构设计、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了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整体设计流程。该设备能够一次完成欧式门窗的三个表面刨削及纵向铣型加工,为我国欧式门窗加工设备的生产厂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于子月[5](2019)在《基于GPRS的牧场清粪机群集控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效率的自动化清粪工艺,是规模化牧场的长期渴求。传统的、被环保部门认可的粪污收集方式已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规模化牧场发展要求。设计出满足现代牧场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清粪工艺,解决困扰大型养殖场的清粪难题,满足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求,是养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以某养牛牧场的刮板式清粪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对分布在牧场20个牛舍的清粪系统设计集中监控系统。整个集控系统包括下位机现场控制系统和上位机集控系统,现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以西门子S7-300 PLC为控制核心,采用DP通信与变频器通信方式控制现场清粪电机运行及读取变频器实时电流、输出频率和转矩等状态参数,通讯模块CP341通过485总线与支持Modbus通讯协议的电量采集模块和温湿度采集模块进行通讯采集现场控制柜电源电能参数及牛舍内的温湿度参数,采用编码盘分别测量清粪驱动设备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转速,作为清粪机转速异常的判断依据,设计了清粪电机及现场温湿度调节设备的控制电路,可实现主要设备的自动、手动两种运行方式的切换,保证了设备控制的灵活性,对主要设备、元件进行了选型,并设计了相关PLC程序。各牛舍现场控制系统与监控中心的双向通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实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MPI协议与S7-300 PLC通讯,并通过GPRS网络(支持4G)、公网云平台、Internet与监控中心计算机进行通信实现对现场多个牛舍的集中监控。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LabVIEW平台设计,实现电机运行状态监控及远程控制,控制柜电源电参数监控,运行异常报警等。为保证北方冬季清粪电机运行的必需条件并考虑温度、湿度两种环境因素的耦合性,选用模糊控制算法对现场的温湿度调节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对牛舍温湿度的智能调节。利用LabVIEW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工具在上位机实现模糊控制算法,并设计了温湿度监控界面,监控界面可实时监控温湿度参数并能够智能调节现场温湿度,也可通过模式选择手动远程控制设备的开闭状态。集控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牧场清粪机运行的实际需求,能够确保清粪机可靠运行、故障及时发现、舍内温湿度调节合理,便于牧场管理人员对分布在多个牛舍的运行设备集中管理与控制,对目前集控措施相对缺乏的牧场刮板清粪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晓奔[6](2019)在《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尝试结合产业组织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复杂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进行研究,以期提供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是通过“企业家精神”建立反馈环进行协同演化的:制度激励企业家迸发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创新,进而驱动产业发展,而制度变迁由地方政府竞争引致而起。这其中包含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环节,其中企业家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制度、技术创新、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耦合起来。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制度变迁的机制。地方政府之间开展竞争,为了赢得优势,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学习,从而在现有存量知识的基础上改善知识结构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型塑制度变迁。一是意识形态。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思想观念不断突破、调适的过程,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制度变迁,从经济和政治方面相应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思想观念是否及时转变,转变得快还是慢,是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内容。二是政治企业家的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取决于官员素质和能力之争,有能力的官员能感知到并实现发展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没有能力的,就会丧失机遇,一旦失去机遇就可能延误一代甚至几代的发展。显然,政治企业家的学习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地方政府类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最为突出的类公司特征是地方政府官员具有了类似于“企业家”的决策权力。“地方政府类公司化”揭示了地方政府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影响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四是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一个地方的制度创新水平与这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大有关系。地方政府改进治理水平的过程,也就是一些规范社会运作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制度变迁过程。鉴于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水平,加之地域文化影响,使每个地方的政府治理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次,采用模拟仿真、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三种方法进行研究。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产业环境行为和企业行为构成一个人工生命环境,企业在一定产业环境中运行。潜在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决定是否进入市场,在位企业根据盈利、资本存量、市场份额等情况决定是否退出。产业环境行为包括政府支持、区域企业家精神、市场总需求,企业行为包括创新、产品竞争、市场退出、建立新企业。根据概念模型和参数赋值,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设定20个时期进行模拟实验,模拟模型运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一是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均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长。二是发现居民对创业创新的认知和新增企业数量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和演化影响较大,新增企业家数量体现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这说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深刻的影响。三是制度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制度、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产业之间协同演化。以温州电气产业发展为例对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演化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推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的动力是制度和技术的协同演化,而制度与技术的协同演化是通过激发企业家精神来推动的。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政府官员的知识和偏好型塑了温州电气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变迁方向。设定计量模型,构建了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滞后一期对制度质量产生负向显着影响,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对制度质量都产生正向显着影响;企业家精神、制度质量、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显着影响;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显着影响;二阶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一阶企业家精神都对产出规模有正向显着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再次,本文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一是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以企业和产业互动演化为框架,设计产业发展人工生命环境,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二是建立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反馈环,并构建能力—机会—企业家精神生命周期矩阵图,分析企业家精神在制度、技术创新协同演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三是构建地方政府竞争—学习—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通过意识形态、政治企业家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公司类公司化、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等途径型塑制度变迁。四是构建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设定计量分析模型。第四,提出了四点简要政策建议。一要建立健全决策科学、运行规范、执行有效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二要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制度竞争的核心。三要营造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四要引进高端创新要素。
王磊[7](2019)在《白纸线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般印刷业的不断发展,印钞造币行业中的生产技术革新也在持续进行。印钞生产相关生产设备完成更新换代的同时,其准备工序也引起更多重视。印钞白纸在印刷之前需经过一系列准备工序,如拆封、打孔、过数等,依然沿用的全人工作业形式,改造其成为自动化流水线便可以减轻人力劳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失误率等。本文基于此背景并依托西安印钞有限公司开展了细致的需求分析,同时了解印钞行业各个环节、性能及其特殊要求、以及印钞行业的生产管理特点等,设计并且制造一条的白纸拆封自动化流水线,将原本人工完成的多个工序集成为一体交于自动化完成。本文提出改造印钞白纸的准备工序为自动化流水作业,创建整个联动线的机械系统、采用PLC作为其控制系统核心设计了总电路的供电、各模块的电气控制方法及其辅助的伺服系统、气浮系统。对PLC及其相应模块在内的所有硬件进行选型,并配置输入/输出点地址。同时对各模块的功能在软件流程上进行设计,并对于操作画面进行完整的设计。随后在流水线上进行了各模块的调试工作及系统联调,使系统最终完整的实现其功能并且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最后总结了模块容易出现的故障并给出相应处理方法,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本白纸拆封联动线系统现已投入使用,解决了印钞白纸在准备工序时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证明了本研究设计方案的良好,同时证明其在市场上的应用的可行性。
汪李兵[8](2018)在《U型管自动取料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采用行走小车机构、智能化机械手装置、人机交互技术,开发出了能够适应不同弯曲半径和管脚长度的U型管取料系统,以实现多种类型U型管的柔性抓取和运输,形成柔性生产线。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基于取料规格、生产节拍和U型管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在保留原有立柱、横梁、导轨等机构的基础上研制出组合式桁架机器人结构:设计3个移动小车,6组机械手,分别抓取U型管头部、中部和尾部,通过调整横向、纵向和竖直三个方向上的位移来适应不同弯曲半径和管脚长度的U型管。其次,根据外设设备和结合控制系统设计要求,搭建U型管自动取料机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1500 PLC,完成了控制系统模块、电气元件的选型和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和系统运行节拍的要求,进行伺服电机、调速电机、电缸等执行部件的选型。然后,基于PROFINET通讯协议,构建了通讯网络视图;进行了硬件组态、人机界面设计和控制系统程序编写,实现了伺服电机、电缸和调速电机的运动控制和精确定位。最后,基于西门子V-ASSISTANT软件逐个对伺服电机进行一键优化,使其全部达到最优调试状态。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LC的U型管自动取料机控制系统满足现场生产要求,设备运行安全稳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熊英超[9](2018)在《多工艺集成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压成形技术因其无屑加工原理及制造产品的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轻工工业等领域。随着旋压件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及现代制造业中所需旋压件朝着结构复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显着,仅能实现单一成形工艺的旋压设备已无法满足复杂零件的精确、高效成形。因此,研制出高自动化、多工艺集成的旋压成形设备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旋压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机电液一体化设计理论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完成了一台可满足复杂型面旋压件多工艺加工要求的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的自主开发与研制。针对旋压加工中心功能技术要求,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及成形工艺过程,提出了总体设计思路并对旋压加工中心总体结构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对机床可旋最大尺寸坯料旋压成形中的变形力进行预估,确定了机床最大承载能力,完成了旋压加工中心运动源快速选型并制定了总体技术参数。基于Creo软件构建了旋压加工中心总体结构,重点开发了以数控转塔刀架为主体,具备多功能旋轮库,可实现旋轮自动切换、0°90°旋轮安装角任意调整功能的旋轮座以及具有较好对中性及稳定性的尾座,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机床整体结构及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刚度校核。基于电液联合控制技术,构建了一套可提供稳定尾顶力且能实现“快进-工进-快退”运动的尾座液压系统,并利用电磁比例溢流阀、主轴转速测量及计算装置设计了尾顶液压力调节系统,实现了小压力下启动主轴、大压力下旋转加工;借助Simulation X软件完成了尾座液压系统运动可靠性仿真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选取GSK980TDc数控系统控制机床运动,采用弱电控制强电方式布局旋压加工中心电气控制系统。最后通过定位精度试验、振动试验、零件旋压成形试验对旋压加工中心进行了可靠性检测。为了确保旋压成形过程中不因过大的负载造成设备损坏,构建了旋压力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旋压加工中心智能化保护。基于上述研究,完成了多工艺集成的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的研制。采用数控转塔刀架与旋转分度盘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的数控旋轮座,可实现普旋、强旋、翻边、切边等多种旋压成形工艺及辅助旋转加工工艺,显着提高机床利用率及生产效率。机床整体结构及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旋压加工中心强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尾座液压系统仿真获得的尾顶快进、快退速度与尾顶运动速度测量试验结果的误差分别为3.94%和7.50%,仿真获得的系统压力、尾顶力与理论结果的误差分别为5%和0.4%,表明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及液压系统可实现尾顶“快进-工进-快退”运动且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尾顶力。进给系统定位精度试验、旋轮座振动试验、零件旋压成形试验、测力试验结果表明旋压加工中心定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旋轮座具备较好的刚度、可旋制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及可实现旋压力的实时监测。
郭璨[10](2018)在《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欧式木窗在国内销售量的走俏,人们对欧式木窗砂光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欧式木窗砂光设备大多数是手动或半自动化加工设备,严重阻碍了我国欧式木窗砂光行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本文旨在研究一种用于欧式木窗表面砂光的多工位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设备,以满足欧式木窗生产企业对欧式木窗自动化加工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欧式木窗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的加工工艺流程。结合选用的砂光方式、总体布局要求、运动方式与传动分析,确定了由移动端砂光机构、底座组件、固定端砂光机构组成的整体设计方案。对下表面砂光组件、侧面砂光组件、上表面砂光组件、上输送组件、侧向定位夹紧组件等部件进行结构设计,为后续试制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样机做准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的移动端机架和底座机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通过对应力、应变与最大变形云图的结果分析,移动端机架和底座机架的强度、刚度和变形满足工作许用要求,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了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PLC控制系统,通过对PLC控制系统、设备的动作顺序和PLC设计要求准则的分析,设计了一套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专用的电气原理图、PLC程序梯形图和触摸屏控制界面,同时对控制系统硬件进行选型,使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实现数控化。对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设备进行试制与性能检验,按照国家标准中相应的技术要求,对制造样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安全卫生和动作保险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对样机进行加工试验,结果验证了样机能够根据动作顺序正常工作且传动平稳。
二、对《热继电器的一种更新换代产品》的几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热继电器的一种更新换代产品》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空调蒸发器海绵自动粘贴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粘贴机的研究现状 |
1.2.2 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3 PLC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蒸发器海绵粘贴机设计要求 |
2.2 海绵的粘贴模式简介 |
2.2.1 蒸发器的尺寸规格 |
2.2.2 海绵的种类 |
2.2.3 Q-1粘贴模式 |
2.2.4 Q-2粘贴模式 |
2.2.5 P-1粘贴模式 |
2.2.6 P-2粘贴模式 |
2.2.7 海绵粘贴一览表 |
2.3 机械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机械结构设计 |
2.3.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 |
3.1.1 PLC及运动控制器的选型 |
3.1.2 触摸屏的选型 |
3.1.3 伺服电机的选型 |
3.1.4 工业机器人的选型 |
3.1.5 QR码读取器的选型 |
3.2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
3.2.1 主供电电路设计 |
3.2.2 机器人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
3.2.3 伺服电机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
3.2.4 运转准备电路设计 |
3.3 电气控制电路主要元器件的选型 |
3.3.1 漏电断路器的选型 |
3.3.2 安全继电器的选型 |
3.3.3 热继电器的选型 |
3.3.4 开关电源的选型 |
3.4 PLC的地址分配 |
3.4.1 PLC开关量I/O地址分配 |
3.4.2 PLC智能模块地址分配 |
3.4.3 现场总线地址分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逻辑控制器PLC程序设计 |
4.1.1 PLC程序的总体结构 |
4.1.2 主程序 |
4.1.3 产品品种识别程序 |
4.1.4 机种切换程序 |
4.1.5 海绵供料程序 |
4.1.6 PLC与机器人通信程序 |
4.2 运动控制器程序设计 |
4.2.1 运动控制器的配置 |
4.2.2 海绵供料运动SFC程序 |
4.3 机器人程序设计 |
4.3.1 海绵正常粘贴程序 |
4.3.2 不良海绵排出程序 |
4.3.3 机器人机种切换程序 |
4.3.4 海绵粘贴位置计算程序 |
4.4 触摸屏程序设计 |
4.4.1 触摸屏界面设计 |
4.4.2 触摸屏通信设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调试与测试 |
5.1 系统的调试 |
5.2 系统的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PLCI/O分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案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课题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理论概述 |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内涵及特征 |
1.行动导向教学法理论基础 |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
3.行动导向教学法特征 |
(二)中职“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
1.引导文教学法 |
2.任务驱动教学法 |
3.项目教学法 |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局限 |
1.行动导向教学法受多重因素制约 |
2.行动导向教学评价方式有待革新 |
3.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互补 |
三、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及学习现状 |
1.分析调查目的 |
2.设计调查问卷 |
3.选取调查对象 |
4.确定调查方式 |
5.统计调查结果 |
(二)《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教学方法单一 |
2.实践学时不足 |
3.教学内容选取不当 |
4.考核方式不合理 |
5.评价形式匮乏 |
四、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电工技能与实训》教学案例设计 |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验设计准备 |
1.构思设计思路 |
2.选择实验对象 |
3 形成实验小组 |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工技能与实训》中的案例设计与实践 |
1.基于引导文教学法的《常见低压电器的识别与使用》案例设计 |
2.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二控一综合照明线路》案例设计 |
3.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电路》案例设计 |
五、教学案例实践效果分析 |
(一)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
(二)学生学习兴趣分析 |
(三)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学生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企业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用工条件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电机保护器M102-P在水泥熟料生产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采用传统电气控制回路保护方式 |
2 采用电机保护器M102-P保护方式 |
3 电机保护器M102-P的优势 |
4 结语 |
(4)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欧式门窗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欧式门窗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欧式门窗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工艺分析及总体设计 |
2.1 欧式门窗的加工工艺分析 |
2.1.1 加工对象分析 |
2.1.2 欧式门窗的结构及加工工艺分析 |
2.1.3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刀轴布局 |
2.2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技术参数 |
2.2.1 尺寸参数的确定 |
2.2.2 主运动参数的确定 |
2.2.3 动力参数的确定 |
2.3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总体结构布局 |
2.3.1 机床总体结构布局基本要求 |
2.3.2 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结构设计 |
3.1 进料工作台组件的结构设计 |
3.2 刨刀轴组件的结构设计 |
3.2.1 水平刨刀轴组件的设计 |
3.2.2 立刀轴组件的设计 |
3.2.3 主轴装配结构的设计 |
3.3 铣型刀轴组件的结构设计 |
3.4 送料系统组件的结构设计 |
3.5 床身组件的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1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床身有限元分析 |
4.1.1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床身的静力学分析 |
4.1.2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床身的的模态分析 |
4.1.3 床身的结构改进 |
4.2 基于LS-DYNA 刀具切削有限元分析 |
4.2.1 LS-DYNA接触算法的实现 |
4.2.2 刨切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
4.2.3 刨切仿真的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控制系统研究 |
5.1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5.1.1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
5.1.2 门窗材专用四面刨的动作顺序分析 |
5.2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设计及元器件选型 |
5.2.1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设计 |
5.2.2 控制系统元器件的选型 |
5.3 自动换刀机构的伺服控制 |
5.3.1 伺服控制模型的建立 |
5.3.2 伺服控制数学模型参数确定 |
5.3.3 伺服控制系统频域和时域分析 |
5.4 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研究 |
5.4.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4.2 控制系统PLC的I/O端子分配 |
5.4.3 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GPRS的牧场清粪机群集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清粪工艺的要求 |
1.3.2 本文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总体方案设计 |
2.1 监控对象功能需求 |
2.1.1 刮板清粪系统组成 |
2.1.2 温湿度控制设备 |
2.1.3 功能需求分析 |
2.2 总体设计概述 |
2.3 系统组成 |
2.4 无线通信方式及现场总线 |
2.4.1 主从站通讯组成 |
2.4.2 GPRS无线通信 |
2.4.3 Modbus通信 |
2.5 本章小结 |
3.监控分站现场控制系统设计 |
3.1 设计要点 |
3.2 下位机主要设备选型 |
3.2.1 PLC选型 |
3.2.2 无线通讯模块选型 |
3.2.3 变频器选型 |
3.2.4 电量采集模块选型 |
3.2.5 温湿度传感器选型 |
3.2.6 其他主要器件选型 |
3.3 PLC电气接线 |
3.4 系统电气电路组成 |
3.4.1 电源分配及控制柜电源电能检测 |
3.4.2 电机电源及控制电路 |
3.4.3 温湿度调节设备控制电路 |
3.4.4 转速测量电路 |
3.4.5 接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PLC程序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2 S7-300 PLC与 GRM230的MPI通讯 |
4.3 清粪电机控制子程序 |
4.4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4.4.1 CP341 通信模块的配置 |
4.4.2 Modbus仪表配置及参数读取 |
4.4.3 数据采集子程序 |
4.5 转速异常检测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监控中心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选用 |
5.2 无线通讯模块配置 |
5.2.1 模块相关软件 |
5.2.2 GRM230 模块配置 |
5.2.3 移动端监控 |
5.3 LabVIEW软件的OPC连接 |
5.4 清粪机群集中监控界面设计 |
5.4.1 电机监控 |
5.4.2 控制柜电源监控 |
5.4.3 温湿度监控及设备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牧场牛舍温度控制策略 |
6.1 牛舍温度智能控制需求 |
6.2 模糊控制 |
6.3 模糊控制器设计 |
6.4 牛舍温湿度模糊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PLC部分程序图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2章 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综述 |
2.1 制度的一般理论 |
2.1.1 制度的基本概念 |
2.1.2 制度的分类 |
2.1.3 制度的功能 |
2.1.4 制度变迁 |
2.2 技术创新一般理论 |
2.2.1 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 |
2.2.2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 |
2.2.3 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关系 |
2.2.4 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 |
2.2.5 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
2.3 产业演化一般理论 |
2.3.1 演化经济学的起源 |
2.3.2 现代演化经济学 |
2.3.3 协同演化 |
第3章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分析 |
3.1 地方政府引致制度变迁分析 |
3.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3.1.2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演化 |
3.1.3 地方政府竞争和制度变迁 |
3.1.4 地方政府竞争的有效形式是制度质量的竞争 |
3.2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因素分析 |
3.2.2 技术创新系统外部因素分析 |
3.3 产业演化生命周期和产业演化机制分析 |
3.3.1 产业演化生命周期 |
3.3.2 产业演化机制 |
3.4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分析 |
3.4.1 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演化 |
3.4.2 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协同演化 |
3.4.3 制度与产业的协同演化 |
第4章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及仿真 |
4.1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支持 |
4.1.1 自组织理论 |
4.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4.2 产业演化基本模型 |
4.2.1 NW模型 |
4.2.2 WKD模型 |
4.2.3 历史友好模型 |
4.3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 |
4.3.1 产业环境主体的行为分析 |
4.3.2 企业主体的行为分析 |
4.4 模拟模型仿真 |
4.4.1 模拟平台MATLAB简介 |
4.4.2 模拟程序流程框架 |
4.4.3 模拟参数设置 |
4.4.4 模拟实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5章 案例分析:温州电气产业的演化 |
5.1 温州电气产业的发展历程 |
5.1.1 第一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萌芽阶段 |
5.1.2 第二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90 年代初):初创阶段 |
5.1.3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本世纪初):成长阶段 |
5.1.4 第四阶段(本世纪初至今):转型发展阶段 |
5.2 温州电气产业协同演化分析 |
5.2.1 制度供给与温州电气产业发展 |
5.2.2 技术创新与温州电气产业发展 |
5.2.3 制度、技术创新与电气产业协同发展的分析 |
5.2.4 计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简要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模型仿真程序代码 |
致谢 |
(7)白纸线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1.2.1 国内外行业现状 |
1.2.2 发展前景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白纸拆封联动线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白纸拆封联动线的概述 |
2.2 白纸拆封联动线的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白纸拆封联动线的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2 白纸拆封联动线的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白纸拆封联动线中被控设备 |
2.3.1 机械手及木托盘 |
2.3.2 拆包模块 |
2.3.3 过数台 |
2.3.4 卸纸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气控制系统及PLC设计 |
3.1 电气控制系统 |
3.1.1 前段主回路系统 |
3.1.2 后段主回路系统 |
3.2 PLC及输入输出量 |
3.2.1 PLC选型及配置 |
3.2.2 前段输入输出点 |
3.2.3 后段输入输出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软件及画面设计 |
4.1 硬件选型 |
4.1.1 触摸屏 |
4.1.2 传感器 |
4.1.3 其它 |
4.2 软件设计 |
4.3 画面设计 |
4.3.1 WinCC flexible功能实现 |
4.3.2 与PLC的通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调试及安全运行 |
5.1 白纸拆封联动线的调试 |
5.2 白纸拆封联动线的安全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U型管自动取料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U型管取料系统研究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U型管自动取料机机械结构设计 |
2.1 设计要求及弯管规格 |
2.2 U型管生产工艺 |
2.3 机械结构设计 |
2.4 U型管自动取料机工作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硬件搭建 |
3.1 PLC控制系统设计 |
3.1.1 PLC的选型 |
3.1.2 控制器I/O分配 |
3.1.3 电气原理图设计 |
3.2 执行部件选型 |
3.2.1 伺服电机选型 |
3.2.2 调速电机选型 |
3.2.3 电缸选型 |
3.3 PROFINET通信 |
3.3.1 PROFINET简介 |
3.3.2 构建PROFINET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4.1 PLC控制原理 |
4.2 硬件组态 |
4.3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4.4 编程语言的选择 |
4.5 主要部件程序设计 |
4.5.1 电缸程序设计 |
4.5.2 机械手抓程序设计 |
4.5.3 伺服电机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开发 |
5.1 人机界面主要任务 |
5.2 人机界面设计方法 |
5.3 人机界面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U型管自动取料机系统调试 |
6.1 参数优化 |
6.2 调试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多工艺集成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数控旋压设备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数控旋压设备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数控旋压设备的研究现状 |
1.3 数控旋压设备设计关键技术与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数控旋压设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2 数控旋压设备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总体设计要求与设计思路 |
2.2.1 总体设计要求 |
2.2.2 总体设计思路 |
2.3 总体模块化布局设计 |
2.4 总体结构设计与技术参数制定 |
2.4.1 总体结构设计 |
2.4.2 技术参数制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机械结构设计与校核 |
3.1 引言 |
3.2 传动系统结构设计 |
3.2.1 主轴传动系统结构设计 |
3.2.2 进给传动系统结构设计 |
3.3 旋轮座结构设计 |
3.3.1 旋轮库的开发 |
3.3.2 分度结构设计 |
3.4 尾座及辅助装置结构设计 |
3.5 旋压加工中心机械结构校核 |
3.5.1 整体结构强度与刚度校核 |
3.5.2 关键部件强度与刚度校核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液压及电气控制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尾座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 |
4.2.1 尾座液压系统设计 |
4.2.2 尾座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 |
4.3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4.4 数控系统的选型与调试 |
4.4.1 数控系统的选型 |
4.4.2 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 |
4.5 伺服电机参数整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可靠性检测 |
5.1 引言 |
5.2 样机装配与调试 |
5.3 加工中心试运行检测实验 |
5.3.1 进给系统定位精度检测 |
5.3.2 旋轮座振动试验 |
5.4 加工中心成形工艺试验及旋压力测定试验 |
5.4.1 成形试验工装设计 |
5.4.2 试验工件精度检测分析 |
5.4.3 旋压力在线检测系统的构建与测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内容及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0)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砂光机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砂光机设备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砂光机设备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砂光机设备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总体设计研究 |
2.1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工艺研究 |
2.1.1 欧式木窗特性分析 |
2.1.2 加工工艺分析 |
2.2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各砂光头选用 |
2.3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总体布局分析 |
2.3.1 机床总体布局基本要求 |
2.3.2 加工运动方式分析 |
2.3.3 整机传动分析 |
2.3.4 总体布局方案确定 |
2.3.5 整机技术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结构设计 |
3.1 固定端砂光机构设计 |
3.1.1 上表面砂光组件设计 |
3.1.2 下表面砂光组件设计 |
3.1.3 侧面砂光组件设计 |
3.1.4 固定端上输送组件设计 |
3.1.5 固定端侧向定位夹紧组件设计 |
3.1.6 固定端进料台设计 |
3.1.7 固定端机架设计 |
3.2 移动端砂光机构设计 |
3.2.1 移动端侧向定位夹紧组件设计 |
3.2.2 横向进给组件设计 |
3.2.3 移动端进料台设计 |
3.2.4 移动端机架设计 |
3.3 底座组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4.2 移动端机架静力学分析 |
4.3 底座机架静力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控制系统研究 |
5.1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5.1.1 PLC控制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
5.1.2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
5.1.3 控制系统功能描述及分析 |
5.1.4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5.2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设计及硬件选型 |
5.2.1 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设计 |
5.2.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5.3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研究 |
5.3.1 控制系统触摸屏设计研究 |
5.3.2 控制系统PLC的I/O端子分配 |
5.3.3 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设备试制与性能检验 |
6.1 设备试制 |
6.2 主要技术参数、安全卫生及动作保险检验 |
6.3 工作性能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对《热继电器的一种更新换代产品》的几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空调蒸发器海绵自动粘贴机控制系统设计[D]. 刘福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中职学校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案例设计[D]. 孙天彦.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3]电机保护器M102-P在水泥熟料生产线中的应用[J]. 郭剑. 水泥工程, 2020(02)
- [4]欧式门窗专用四面刨的设计与研究[D]. 邓英健.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GPRS的牧场清粪机群集控系统[D]. 于子月.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6]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D]. 赵晓奔.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白纸线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磊. 长安大学, 2019(01)
- [8]U型管自动取料机控制系统研究[D]. 汪李兵. 安徽工业大学, 2018(01)
- [9]多工艺集成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的研制[D]. 熊英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10]欧式木窗双端数控砂光机的设计与研究[D]. 郭璨.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