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

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

一、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卢巧仪,卢成林[1](1997)在《混交林建设及其营造技术的应用推广》文中研究说明人工营造混交林已成为当代营林发展的趋势。文中概述了福建省混交林建设,详述了不同树种组合的混交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混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刘金福[2](2004)在《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格氏栲是我国中亚热带南缘特有珍贵濒危植物,自然分布狭窄,象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上千hm2几乎纯林状态的格氏栲林实属国内外罕见。揭示格氏栲种群受危机制,已成为保护格氏栲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格氏栲种群为研究对象,应用数量生态学、植物生态场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探讨格氏栲种群结构与及其在时空上动态规律,以及影响格氏栲种群动态的各种因素关系,分析其内在机理,从而为探讨格氏栲种群受危机制问题、保护和扩大格氏栲种质资源、营造人工林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这无疑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创新点之一首次针对材质坚硬、生命周期长的珍稀树种个体树龄确定方法,提出“年轮-时间序列”树木年龄估测法,建立反映实际个体年龄的组合模型,由此较为准确测定格氏栲个体树龄,是值得推广的又一确定个体年龄的方法。通过分析,格氏栲种群结构呈现哑铃形状,即幼苗贮备丰富,小树、中树偏少,大树较多,出现种群结构片段化现象。采用多种概率分布律拟合格氏栲种群的胸径分布,拟合表明β分布函数较好表达格氏栲种群的胸径分布规律,呈现出种群胸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等结构。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推时间”、“横向导纵向”方法,编制了符合前提条件的格氏栲种群标准生命表,分析种群各个年龄或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致死原因和生殖力及下代生长的趋势,计算出种群动态变化的重要参数,绘制出死亡密度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及生存函数曲线,解析出格氏栲种群个体早期死亡率较高,随着龄阶增加格氏栲种群死亡率降低,呈波动起伏,存活曲线更倾向于DeeveyⅢ变化趋势。由生命表、生殖力表的有关参数,构造出格氏栲的Leslie矩阵模型,模拟计算75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数量。由数学特征根理论,分析格氏栲种群总体上是相对稳定的,模拟出格氏栲生活史中老龄阶段对干扰不敏感,种子和生长阶段对干扰有较大敏感。运用Fourier级数谱分析方法,分析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呈周期波浪式发展,与格氏栲生长量的周期波动特征基本一致。 运用多种典型聚集度指标、距离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的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类型及其动态规律,格氏栲种群成树阶段的格局呈随机或聚集度不高的聚集分布,幼苗阶段均呈聚集型分布,随着发育阶段推移逐步扩散,不同生境扩散程度不同,总体趋势由集群向随机分布转变,由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转变。利用格局强度和纹理指标测定格氏栲林主要种群格局的强度依高到低排列:木姜子>蚊母树>冬青>茜草树>格氏栲>米槠>虎皮楠>木荷,纹理从粗到细顺序:木荷=木姜子>茜草子树>格氏栲=冬青>米槠>蚊母树>虎皮楠。 首次将连续型Weibull分布应用于格氏栲种群空间分布型的拟合,无论何发育阶摘要段,格氏拷种群总体上符合威布尔分布的,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c表征种群聚集程度,极大丰富了格氏拷种群格局的分布理论。综合运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关联维数探讨格氏拷种群格局的分维特征,不同生境条件种群格局分维特征差异比较明显,分维均较低,表征格氏拷种群格局强度的尺度变化程度低,空间利用能力差,个体间关联较弱,个体聚集程度不高,个体分布呈均匀或随机趋向。 本研究创新点之二是首次提出有限的空间种群增长的Logistic改进模型探讨格氏拷种群基面积增长规律,即ds/dt=rS(1一护/幻,其为通过树种的竞争特性因子0控制,将指数增长、线性制约、下凹增长和上凸增长非线性制约概括一个统一的自适应性的非线性制约通用模型。运用改进单纯形法对Logistic改进模型进行优化,表明改进模型是格氏拷种群优势度增长动态变化的一个极好机理描述式,其增长速度最大是在141年。 通过定位调查,格氏拷种群有活力的种子雨量为3粒/mZ,有活力的种子雨可分为E、S型;格氏拷种群种子雨与径级大小密切相关,与气温、湿度、雨量及风速相关性不显着,且结实大小年现象的个体差异不明显,且种子雨高峰期在每年12月份。 选择不同群落类型、不同海拔分布综合为一维资源位,定量测定除格氏拷、木荷种群之外,其它大多数种群是狭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种群之间生态位相似性、生态位重叠指数反映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采用种间联结研究系列技术,测定出格氏拷群落多物种整体间联结性为显着的正联结,格氏拷与钩储、擦树、罗浮拷、香桂、凉伞树等5个种群形成显着负联结,与其它大多数树种联结程度较弱。 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竞争系数,采用Lotka一Volterra竞争方程模拟出格氏拷林将由格氏拷、木荷种群共优组成,格氏拷种群支配整个群落。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地分析出格氏拷种群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与格氏拷胸径之间存在显着的双曲线非线性回归关系。 首次运用多种概率分布模型拟合格氏拷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藤本层、草本层的物种一多度关系,表明格氏拷林各层次物种一多度关系均符合伽玛分布,结合多种物种多样性指标测定分析,格氏拷林物种多样性介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之间。提

福建林学院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 75级学员[3](1977)在《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文中指出 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是一个以营造珍贵用材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单位。自1957年以来,共造各种用材林达8027亩,其中珍贵用材林3015亩,占造林总面积37.6%,同时营造了十三种以珍贵树种为目的树种的混交林706亩,目前长势良好。有的已郁闭成林,初步显示了混交林的优越性。

岳永杰[4](2008)在《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防护林建设是我国广大地区林业建设的核心,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防护林建设已成为关系首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问题。防护林结构是直接影响其防护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防护林经营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调控其结构使之尽可能保持最优。因此,本研究从防护林植物区系、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空间结构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防护林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异,揭示优势树种群落空间结构特征,以结构化森林经营为手段,对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树种组成、竞争关系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设计与调整,构建林分尺度上防护林的最优空间结构,提高其防护效能,为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北京山区13个自然保护区或林场设置了24块公顷级标准地,以优势树种群落个体空间定位信息为基础,采用相邻木结构单元法和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种群分布格局,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对优势树种群落进行了结构调整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兹分述如下:(1)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确认有维管植物86科261属454种(含栽培种),外来种有2科4属4种,野生植物有85科257属450种。野生维管植物以世界分布的科最多,温带分布的科最少,植物属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性质明显,中国特有属最少,植物特有成分低。野生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占总种数的48.45%,地面芽植物种占野生植物种的30.67%,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数量较少,分别占野生植物种的12.00%、6.00%和2.89%。(2)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植物种类多,不同优势树种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相同林分类型植物种类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优势树种林分密度差异较大,松山自然保护区油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最大,为1821株/hm2,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林林分密度最小,为606株/hm2;林分胸高总断面积差异较大,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林的胸高总断面积最大,值为29.959m2/hm2,板栗林由于林龄小,林分总断面积最小,值为5.094 m2/hm2;防护林直径和树高分析表明,优势树种主要以近似的反“J”形分布、正态分布和多峰或单峰山状分布为主;林分活立木总蓄积变化规律整体上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部分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小或立地条件较差,致使林分活立木总蓄积量小于人工林,华北落叶松由于树种生长速度较快,林分密度大,立地条件较好,林分蓄积量最大。(3)不同优势树种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变化规律明显,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整体而言,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生长型植物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整体而言,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灌木层和乔木层。(4)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空间结构分析表明,防护林树种混交程度普遍偏低,不同优势树种群落混交程度差异较大,雾灵山林场山杨林和蒙椴林属于天然次生混交林,林分的混交度均较大,混交状况良好,侧柏天然林、槲树天然林和板栗人工林混交度最小,林分混交状况最差;大小比数分析表明,油松天然林、侧柏天然林、黑桦天然林、蒙古栎天然林、辽东栎天然林、槲树天然林、山杨天然林、核桃楸天然林等林木分化程度较高,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不同大小比数等级林木的分布较均匀,生态位分化明显;角尺度分析表明,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整体上分布格局以集群分布为主,部分天然林和密度较小的人工林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只有少数人工林的水平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5)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内,主要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规律明显,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但不同优势树种群落的主要种群的最大聚集程度、最大聚集规模及最大聚集尺度随林分类型的不同差异较大。防护林群落主要种群之间的关系以显着性负相关关系为主,种间关系为正关联的种对极少,主要种群之间竞争激烈,人工林主要种群之间的竞争比天然林的种间竞争激烈。(6)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规律复杂,大树的分布格局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中树的分布格局主要以集群分布为主;幼树的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呈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个体之间的关系以负关联为主,负关联达到显着水平的种对占总种对数的43.5%,正关联的种对只有1对。中树和幼树、中树和大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较强,幼树和大树之间相关性较弱。(7)防护林中大部分天然林的水源涵养能力高于人工林,大部分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偏低,在人工林中,华北落叶松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在天然林中,百花山保护区黑桦林、松山保护区油松林和蒙古栎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较低。(8)对油松林、侧柏林、华北落叶松林进行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调整、树种组成调整和竞争关系调节,并对经营效果进行了多方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群落空间结构调整,增加了保留木的营养空间,减少了林木竞争压力,改善了林分混交状况,为保留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

王建文[5](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孙继周,吴洪斌,刘荣国,郝耀明[6](2003)在《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消长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自1988年第一次考察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开发活动加剧、病虫害发生、地下水位下降诸因素的影响,保护区植被、植物群落消长变化趋势为盖度下降、植株枯死、人工固沙林衰败、自然植被面积减少而栽培植被面积的扩大.提出了再造新型防风固沙林等6条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对策.

张小燕[7](2003)在《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查阅大量的环境、植被、生态、人文等方面资料文献,经过仔细研究、深入分析、严密思考、科学论证,对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 1.与植被有关的环境的研究 对与植被有关的西北地区的环境背景、地质背景及主要大地构造、地貌特征及主要地貌单元、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土壤类型进行了论述。 把影响植被变化的因素归纳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人类活动五类。其中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概括成人类的农业活动、人类的开垦活动、人类的开采活动、人类的工业活动和人类的生活五个方面。指出人类的农业活动主要在水热土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环境的自我收复功能较强;人类的开垦活动在或者是水热条件差、或者地形不平或陡峭、或者土壤难以耕作的地方,环境的收复能力差,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深远;人类的开采活动则是在人类为了获取能源、矿产、药材、燃料等物质的任何含有所开采物的地方;人类的工业活动是在从事工业生产的所有场地;人类的生活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类与植被在生存空间上对生活要素的争夺,特别是在干旱的荒漠区,对水资源的争夺尤为明显。 2.对西北地区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的研究。 通过对西北地区现有植被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类研究,按照我国现在普遍采用的植被分类的单位,从高级类型到低级类型,把西北地区现有的自然植被分成了9个植被型组,20个植被型,37个植被亚型,86个群系组。并且以直观明了的表格形式把西北地区植被的各级类型及主要分布区域表示出来,便于查阅、比较及分析。 把西北地区的农业植被分成了3个类型,6个型,13个组合型。 3.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与农业植被对环境的作用研究。 从覆盖面积、土壤固结作用和对环境中生活要素的损耗三方面就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与农业植被对环境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尽管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有很大差别,若把自然植被的覆盖度看作1,指出在同样区域内,农业植被的覆盖度在西北地区从0.20到1。不同的种植方式其作物覆盖率分别为:以春麦类为主的一熟四年轮休二年为0.22;以春麦类为主的一熟三年轮休二年为0.20;以春麦类(豌豆)为主的一熟三年轮休一年为0.25。以春麦类(马铃薯)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3;以春麦类(豌豆)与胡麻、燕麦秋作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75;以春麦类(豌豆)与荞麦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61;以水稻连作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5。以春麦类(豌豆)与荞麦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61;以冬麦、春玉米与谷、糜类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56。以冬小麦、夏杂粮为主的一年二熟为1.00;以春麦、夏杂粮为主的一年二熟为0.583。 农业植被对土壤的固结作用远远小于自然植被;农业植被对环境中生活要素的损耗大大超过自然植被,在西北地区的荒漠区域、草原区域影响更为严重。 4.对西北地区植被的区划。 在掌握西北地区现有植被类型的基础上,以植被类型组合、植物区系特征、人类栽培植被特点等为依据,把西北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按照植被分区的原则、指标和单位,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把西北地区的自然植被分成了5个植被区域(包括n个亚区域),13个植被地带,25个植被区,58个小区。 5.对西北地区植被背景的研究。 以植被区为单元,在了解各区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植物区系特征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25个植被区的58个小区的植被分布规律、植被类型结构进行了系统地较为详细地论述。 6.对西北地区植被演替的研究。 按照地质发展的纵向顺序,从古生代中的二叠纪开始,经过二叠纪期、侏罗纪时期、白至纪时期,到新生代的古新世、始新世未期到渐新世晚期,再到中新世时期、上新世至更新世时期、更新世和全新世,最后到历史时期,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全国地形、气候以及植物的变迁。指出西北地区在未来十年干早的局面不可能改变。 植物的变迁有相对种类丰富、生长繁茂期,也有种类单调、生长缓慢时期。总的规律是随着大地构造的基本稳定,变幅越来越小。自人类出现以后,植被的变迁除了受地质环境变化影响外,也参杂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在逐渐加大:在距今3000年以前,植被变化几乎完全受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控制;进入到近2000年来的人类历史时期,人类对植被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大,但植被的波动主要还是受千年和百年尺度的气候影响;到了19世纪下半叶的现代时期,植被覆盖既受数十年或数年尺度的气候干湿波动作用,也受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半湿润森林草原区、半干早典型草原区、干早荒漠草原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等,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成份更多。 7.影响植被的人为因素变迁 把影响植被的人为因素变迁,归纳为人口数量的变迁、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人类所掌握的科技文明的变迁和人类需求的变迁四类。人口数量的增加,活动范围的加大,人类改造环境手段的进步和能力的加强,使得原来的自然植被,变迁成农业植被,再变迁成稀少植被

邓宏兵[8](2004)在《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获取区域持久的、稳定的发展能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考察历史时期区域环境变迁和演化的轨迹、揭示区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意义重大。湖(泊)群与人类文明起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探讨湖(泊)群地区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湖(泊)群地区研究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指导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从更大范围上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江汉湖群位于湖北省境内,是整个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江汉湖群经过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近代,江汉湖群演化又深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江汉湖群所在区一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空间经济布局上有重要地位。同时该地区又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研究江汉湖群的历史演化和近代变迁,揭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剖析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因素与机制,探讨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把握湖群演化的趋势、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江汉湖群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区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研究内容等问题。文章指出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指导江汉湖区的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参考。运用RS/GIS手段,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准确界定了江汉湖群区的范围。研究目标是探讨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丰富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为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是,在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江汉湖群区的资源,分析江汉湖群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讨江汉湖区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江汉湖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和基本方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第二章为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果,揭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然后探讨了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考察了江汉湖群演化和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文章认为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领域,指出环境变迁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问题。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种动态过程,人类活动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优化调控环境变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核心。湖(泊)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此十分重视。江汉湖群区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以下方面:对江汉湖群和湖泊的综合研究、演化研究、对湖区环境地质与化学特征方面的研究、对湖群和湖泊地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的来讲,江汉湖群和湖泊地区研究成果众多,但多从某一侧面进行研究,把湖群和湖泊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是比较少的。 第三章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在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的基础上,揭示了地质构造运动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的关系,着重剖析了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过程和规律,运用RS/Gls等方法对近50年来江汉湖群的演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文章认为地质基础及构造运动提供了江汉湖群发育的先决条件,气候变迁、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促进了江汉湖群的演化,现代江汉湖群基本格局主要是全新世以来演变的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①在江汉平原地区,白至一第三纪发育了大量的咸水湖。②从新第三纪开始,江汉平原由内陆盆地盐湖沉积为主转变为外流盆地河湖沉积为主,淡水湖泊开始出现。③更新世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对现代江汉湖群形成演化有重大影响。④现代江汉湖群是全新世以来湖群演变的产物,早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兴起期,中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的扩张期,晚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演化的波动和衰退期。⑤江汉湖群演化及环境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构造运动、气候及海平面变化、河网水系变化、烷田开发与围湖垦殖、水利工程、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等都直接作用于江汉湖群。地质历史时期湖群的演化受到构造运动与气候的影响作用巨大,全新世则气候因子占据主导地位,近现代变化(尤其是近五百年来的变化)主

李枫[9](2014)在《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文中提出江汉平原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汇合而成的典型河积-湖积平原,是能显着反映全球-区域尺度自然系统变化和区域-地方人地关系长期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就是在全面考察江汉平原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多指标的综合集成分析,重建江汉平原5.5~3.4kyr BP古环境变化过程;同时,借助GIS技术手段分析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区域内考古遗址时空分布和典型聚落形态变化。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江汉平原5.5~3.4kyr BP地理环境背景变化的机制及其对考古文化演替的影响,剖析考古文化断层的成因,实现对区域史前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科学问题的解答。通过对江汉平原JZ-2010剖面沉积物中孢粉、总有机碳、总氮、有机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磁化率以及粒度等在内的多项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结合野外考察确认的地貌条件及沉积特征,可知剖面记录的5.5~3.4kyr BP区域环境整体属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但随时间推移不稳定性增强,并呈现降温和变干的趋势。其时湖泊发育,湖洼地外河流及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极少,沉积速率很小,沉积以粘土质粉砂为主体。周围为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或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森林草地植被景观。各项指标记录的4.4~4.2kyr BP气候快速显着变干,明确响应了全球变化的4.2kyr事件。JZ-2010剖面记录与典型考古遗址探方及区域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综合对比,说明5.5-3.4kyr BP江汉平原的环境变化具有比较一致的过程,都经历了全新世大暖期衰退期不稳定的温湿阶段(5.5~5.1kyr BP)-适宜的暖湿阶段(5.1~4.5kyr BP)-温暖的干旱化阶段(4.5-4.2kyr BP)-温度下降干湿波动阶段(4.2~3.7kyr BP)-稳定但减弱的暖湿阶段(3.7~3.4kyr BP)。同时也包含了4.9-4.6kyr BP和4.1~3.8kyr BP两个洪水频发的时期。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对以低纬过程为主导次级驱动的东亚季风变化产生明确响应。自白垩纪以来即持续下沉且沉降量大于沉积量的构造特点,东北方、北方和西方为山地包围而面向东南方倾斜开放的箕斗状地形,都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以来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江汉平原大溪(6.5~5.1kyr BP)、油子岭(5.9~5.1kyr BP)、屈家岭(5.1~4.5kyr BP)及石家河(4.5~4.0kyr BP)等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变化和典型聚落形态演化的分析表明,各期文化遗址及史前古城均集中分布于江汉平原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带,海拔30~100m范围内的山前岗地和河流低阶地地貌部位,极大程度地受制于江汉平原新构造运动特点和从边缘向中心海拔递减的环形分布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考古文化序列与区域地理背景的探讨显示,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地形共同效应形成的良好生态优势,使其在全球变化5.3kyrBP事件期间未受显着影响,从而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获得较大发展;5.3kyr BP之后油子岭文化的迅速扩张和随后屈家岭文化对长江中游的统一,亦得益于汉东地区通达性极强的地理区位,以及面积较大、河流湖泊发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大洪山山前岗地所提供的史前人类理想栖息地。对江汉平原5.5~3.4kyr BP气候环境变化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各考古文化特点及演替影响的讨论,揭示了环境变化与史前人类活动两者关系随时间历程的动态变化。持续的适宜的温暖湿润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屈家岭文化的繁荣,人口增长和聚落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对区域环境和资源的压力;4.5kyr BP后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退化及资源限制,客观上促使了原始社会形态高度密集且组织性增强,继续推动着石家河文化的发展;4.2kyr事件的干旱效应和随后的洪水期摧毁了史前社会的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基础,石家河文化于晚期急剧萎缩、覆灭并形成文化断层。江汉平原5.5~3.4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由自然地理环境子系统、人文地理环境子系统和人地调控子系统三者构成,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地域和时间进程上相互重叠或交错,彼此之间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时间的进程,江汉平原人地系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动态关系变化依次表现为协调成长型、冲突脆弱型和危机破坏型,考古文化从成长、扩张、繁荣转而为衰退、消亡和湮灭。

何彤慧[10](2009)在《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乌素沙地是位于气候上的半干旱区、地貌上的沙漠-黄土边界带、植被上的草原向荒漠过渡带、农业生产上的农牧交错区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过渡性的区域,无疑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研究这一区域环境变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揭示其环境变化规律和内外驱动力,是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组成部分,对于辨析和纠正一些观点、对于今后这一地区的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古城环境考古、历史文献、历史地名、各代物产、考古学及地层学等多种手段,分别获取有关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而后整合这些信息,反演该区域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而将环境变化过程与气候变化的过程、各阶段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等因素相互叠加,提取影响区域环境变化的可能性因素,并对各因素在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界定。本研究形成以下结论。1、《水经注·河水》卷三中记载的毛乌素沙地东侧水系中,奢延水为今之无定河、帝原水为今之榆溪河、诸次之水为今之秃尾河、圁水为今之窟野河。秦直道在毛乌素沙地东侧自南而北纵贯而过;战国秦长城基本处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与东侧边界上。秦始皇时代蒙恬所筑的44个“河塞”,指得是黄河沿线的军城,而整个河南地的水系沿线,也有一些秦汉古城,可能为“故塞”是也。2、依据文献记载,本文考证了毛乌素沙地沿水系、秦直道、秦长城沿线分布的一些古城,主要有上郡奢延县、龟兹县、肤施县、白土县,西河郡鸿门县、火井祠、虎猛县、榆溪塞等。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基本确定了另外二十余个古城的归属,如杨桥畔古城为秦汉之阳周县城、隋唐之龙眼城、南夏州、宁朔城;基本搞清了毛乌素沙地西南部的若干唐宋古城则与“六胡州”的对应关系,等等。3、毛乌素沙地的地表水环境在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湖沼湿地的萎缩和消失、外流河下切加剧水量减小、常年河变成时令河、众多泉眼消失等。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局部的水环境改善,突出表现为红碱淖等湖沼在清末民初的出现和扩大。4、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在历史时期经历了群落种类组成渐趋简单、旱生沙生资源植物增加、荒漠植被地位明显上升等变化,但是并不存在由森林草原到干草原的地带性植被变化。5、沙漠化是毛乌素沙地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人类活动强烈干预以前就存在着,秦汉以来,有大约2/3的土地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沙漠化。沙漠化过程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次发生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第二次发生于唐末至宋夏时期;第三次发生于明清时期。沙漠化的程度是东南部最强,中北部、南部和东部次之,而后向其他方向递减。6、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是受百年乃至千年尺度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控制的,之所以形成目前这样的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和环境特征,则与其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其中地貌及冬季风是动力因素;地层中的沙物质是物源因素;地表水环境恶化是区域环境变化的表现之一,同时又是植被退化和沙漠化的引致因素;人类活动总体上是叠加在自然因素之上的,只是明清以来在局地环境变化中成为主导因素。7、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早期的影响程度是轻微的,不足以造成大范围、长时段的环境变化。但是,明清以来人类活动的强度逐渐增强,在控制和改变局地环境方面开始发挥出主导作用,尤其在改造水环境方面影响很强烈。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既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而且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作用,后续的环境效应都非常复杂,前期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可能是后期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的诱因。因此,现阶段毛乌素沙地的生态建设应当立足于对其成因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彻底改造是不可能的,用大量地下水灌溉来改造沙漠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才是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的关键点。本研究采用的以多种手段反演历史时期环境的研究方法,对于揭示区域人地关系及其演变过程是非常有效的。不管是古城、地名、物产、文学描述,还是考古成果、地层学记录,各代用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把它们综合起来,将各不同指标提取的环境意义相互补充和比对,则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的环境变化过程,也能够比较科学地判定环境变化原因,使研究成果更具可信度。

二、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立性申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珍稀树种格氏栲的受危状况
    1.2 立项目的与意义
        1.2.1 从格氏栲林特殊性来看
        1.2.2 从格氏栲种群数量变化机理来看
        1.2.3 从植物种群生态学状况来看
        1.2.3.1 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1.2.3.2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1.2.4 从格氏栲研究现状来看
    1.3 主要解决问题
        1.3.1 格氏栲种群结构研究
        1.3.2 格氏栲种群动态研究
        1.3.3 格氏栲种群保护技术
2 调查区自然概况及其起源背景
    2.1 研究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格氏栲生长状况
    2.2 格氏栲天然林起源、历史背景与演替发展趋势
        2.2.1 格氏栲天然林起源与林龄
        2.2.2 形成格氏栲天然林历史背景
        2.2.3 格氏栲林演替趋势
3 野外调查方法
    3.1 格氏栲林群落调查
    3.2 格氏栲种群调查
        3.2.1 标准地设置
        3.2.2 相邻格子法
        3.2.3 定位法坐标法
        3.2.4 结实量测定
        3.2.5 T形距离取样法
        3.2.6 样线间距离法
        3.2.7 树干解析法
    3.3 林窗更新调查
        3.3.1 样线调查法
        3.3.2 样方法
    3.4 种子库调查
        3.4.1 选择样地与母树
        3.4.2 种子雨定位观察
        3.4.3 种子库项目测定
4 格氏栲种群年龄结构数量特征
    4.1 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与胸径的时间序列模型
        4.1.1 研究方法
        4.1.1.1 确定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的方法
        4.1.1.2 时间序列ARIMA模型
        4.1.2 研究结果
        4.1.2.1 确定ARIMA模型阶数
        4.1.2.2 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4.1.3 模型应用
    4.2 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与胸径的多维时间序列模型研究
        4.2.1 研究方法
        4.2.1.1 数据处理
        4.2.1.2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格氏栲胸径生长模型的建立
        4.2.2.2 格氏栲胸径生长模型的时滞的判别
        4.2.2.3 回检
        4.2.3 模型的应用
        4.2.4 讨论
    4.3 格氏栲天然林主要种群胸径分布结构特征
        4.3.1 研究方法
        4.3.1.1 材料整理
        4.3.1.2 研究方法
        4.3.2 结果分析
        4.3.2.1 格氏栲林主要树木种群胸径分布拟合
        4.3.2.2 格氏栲种群胸径结构特征
        4.3.3 讨论
    4.4 格氏栲种群年龄结构数量分析
        4.4.1 数据处理与龄级确定
        4.4.2 结果分析
        4.4.3 讨论
5 格氏栲种群数量统计
    5.1 格氏栲种群生命表编制与生存力分析
        5.1.1 研究方法
        5.1.1.1 个体年龄测定
        5.1.1.2 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5.1.1.3 生殖力的编制方法
        5.1.1.4 生存力分析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2.1 生命表中数据的处理
        5.1.2.2 格氏栲种群生命表的编制
        5.1.2.3 各年龄组的格氏栲植株平均结实数求算
        5.1.2.4 格氏栲种群生殖力表编制
        5.1.2.5 格氏栲种群的存活曲线
        5.1.2.6 格氏栲种群生存力分析
        5.1.3 讨论
    5.2 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规律
        5.2.1 Leslie矩阵的计算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2.2.1 格氏栲种群的Leslie矩阵
        5.2.2.2 格氏栲种群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
        5.2.2.3 格氏栲种群稳定性
        5.2.2.4 格氏栲种群动态模拟
        5.2.3 讨论
    5.3 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的谱分析
        5.3.1 谱分析方法
        5.3.2 结果分析
        5.3.2.1 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的谱分析
        5.3.2.2 格氏栲生长动态的谱分析
        5.3.3 讨论
6 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数量特征
    6.1 格氏栲种群分布格局类型测定与评价
        6.1.1 研究方法
        6.1.1.1 资料归类
        6.1.1.2 测定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1.2.1 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6.1.2.2 格氏栲种群分布格局距离方法分析
        6.1.2.3 格氏栲种群分布格局的强度与纹理分析
        6.1.2.4 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的Weibull模型拟合结果
        6.1.3 讨论
    6.2 格氏栲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
        6.2.1 研究方法
        6.2.1.1 取样
        6.2.1.2 计算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2.2.1 格氏栲种群格局的计盒维数
        6.2.2.2 格氏栲种群格局的信息维数
        6.2.2.3 格氏栲种群格局的关联维数
        6.2.2.4 格氏栲种群格局的三种分形维数的比较
        6.2.3 讨论
7 格氏栲种群优势度增长动态规律
    7.1 格氏栲种群增长的Logistic模型的拟合
    7.2 自适应的种群增长通用模型的构建
    7.3 种群增长改进模型的构建
    7.4 研究方法
        7.4.1 资料收集
        7.4.2 模型拟合方法
    7.5 结果与分析
        7.5.1 改进模型与几种种群增长模型的比较
        7.5.2 格氏栲种群增长动态规律
    7.6 讨论
8 格氏栲种群种子雨动态特征
    8.1 研究方法
        8.1.1 资料概况
        8.1.2 数据处理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格氏栲种群种子雨
        8.2.1.1 格氏栲种群种子雨量类型
        8.2.1.2 格氏栲种群种子雨高峰期
        8.2.2 格氏栲种群种子输入
        8.2.2.1 格氏栲种群种子库
        8.2.2.2 格氏栲种群种子输入
        8.2.3 格氏栲种群种子雨与母树径级的关系
        8.2.4 格氏栲种群种子雨与气候因素相关性
        8.2.4.1 种子雨量和湿度的关系
        8.2.4.2 种子雨量和气温的关系
        8.2.4.3 种子雨量和雨量的关系
        8.2.4.4 种子雨量和风速的关系
    8.3 讨论
9 格氏栲林主要树种竞争规律
    9.1 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9.1.1 研究方法
        9.1.1.1 材料整理分析
        9.1.1.2 生态位测定方法
        9.1.2 结果与分析
        9.1.2.1 生态位宽度分析
        9.1.2.2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9.1.2.3 生态位重叠分析
        9.1.3 几点讨论
    9.2 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关联特征
        9.2.1 研究方法
        9.2.1.1 植被材料收集
        9.2.1.2 数据处理
        9.2.1.3 测定方法
        9.2.2 结果分析
        9.2.2.1 对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显着性测度的方差分析
        9.2.2.2 种对种间联结关系研究
        9.2.3 讨论
    9.3 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种间竞争规律模型
        9.3.1 研究方法
        9.3.2 竞争方程的建立
        9.3.3 竞争方程结果分析
        9.3.4 结论
    9.4 格氏栲林优势种种群竞争关系及其预测动态
        9.4.1 研究方法
        9.4.1.1 资料收集
        9.4.1.2 数据处理
        9.4.2 结果和分析
        9.4.2.1 对象木与竞争木的测树因子特征
        9.4.2.2 种内竞争关系
        9.4.2.3 种间竞争关系
        9.4.2.4 竞争强度与对象木个体大小的关系及其预估
        9.4.3 讨论
10 格氏栲林物种多样性特征
    10.1 格氏栲林物种多样性测定
        10.1.1 研究方法
        10.1.1.1 数据处理
        10.1.1.2 格氏栲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模型
        10.1.1.3 多样性特征
        10.1.2 研究结果
        10.1.2.1 多度分析
        10.1.2.2 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
        10.1.2.3 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比较
        10.1.3 讨论
    10.2 格氏栲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
        10.2.1 研究方法
        10.2.1.1 样地选择
        10.2.1.2 物种多度对数分布模型
        10.2.1.3 物种多度分布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10.2.1.4 图解分析方法
        10.2.2 结果与分析
        10.2.2.1 对数分布拟合结果
        10.2.2.2 物种多度分布的核估计拟合结果
        10.2.3 讨论
11 格氏栲林林窗动态规律
    11.1 格氏栲林林窗形成对格氏栲群落动态的影响
        11.1.1 林窗在森林景观中所占比例及干扰频率
        11.1.1.1 林窗所占面积比例
        11.1.1.2 林窗干扰频率
        11.1.2 林窗的大小结构
        11.1.3 林窗的形成方式
        11.1.4 林窗的形成木数量
        11.1.5 林窗的年龄结构
        11.1.6 林窗的空间分布格局
        11.1.7 林窗形成木的特征
        11.1.7.1 组成结构
        11.1.7.2 径级结构
        11.1.8 讨论
    11.2 格氏栲林林窗边缘效应的研究
        11.2.1 研究方法
        11.2.1.1 发育期的划分
        11.2.1.2 测定方法
        11.2.2 结果分析
        11.2.3 讨论
    11.3 格氏栲林林窗更新动态研究
        11.3.1 研究方法
        11.3.2 结果和分析
        11.3.2.1 林窗内外树种组成的数量特征比较
        11.3.2.2 主要树种对林窗大小的更新反应
        11.3.2.3 主要树种对林窗发育阶段的更新反应
        11.3.2.4 林窗内的格氏栲种群分布
        11.3.2.5 林窗内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
        11.3.2.6 林窗内外的格氏栲种群年龄结构
        11.3.3 讨论
    11.4 格氏栲林林窗物种多样性动态规律的研究
        11.4.1 研究方法
        11.4.1.1 数据处理
        11.4.1.2 测定方法
        11.4.2 结果分析
        11.4.2.1 不同大小林窗内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11.4.2.2 不同发育阶段林窗树种多样性变化
        11.4.3 讨论
12 格氏栲种群自然稀疏规律
    12.1 研究方法
        12.1.1 资料归类
        12.1.2 拥挤效应模型的构建
        12.1.3 效应模型的意义
    12.2 结果与分析
    12.3 讨论
13 格氏栲林稳定性研究
    13.1 稳定性研究方法
    13.2 研究结果
    13.3 讨论
14 格氏栲种群生态场特性
    14.1 生态场形成条件
    14.2 研究方法
        14.2.1 调查数据的处理
        14.2.2 基点母树选择
        14.2.3 干扰与干扰指数
        14.2.4 数量与密度
    14.3 结果与分析
        14.3.1 不同格氏栲群落类型的生态场特征分布图
        14.3.2 格氏栲种群生态场的生态势和生态场强度
        14.3.3 格氏栲种群生态场作用范围
    14.4 讨论
        14.4.1 格氏栲种群生态场形成机理
        14.4.2 格氏栲种群生态场研究的意义
15 格氏栲种群受危机制和保护措施
    15.1 格氏栲种群受危机制
        15.1.1 生殖生物学的障碍
        15.1.1.1 格氏栲种子发芽力差
        15.1.1.2 格氏栲种子输入输出差异显着
        15.1.1.3 格氏栲种群年龄结构呈哑铃形状
        15.1.2 生态因子的胁迫
        15.1.2.1 分布破碎化
        15.1.2.2 人为胁迫
        15.1.2.3 群落不稳定
        15.1.2.4 天然更新差
        15.1.2.5 植被演替规律
        15.1.3 生态学特性
        15.1.3.1 幼苗空间格局差异
        15.1.3.2 幼树缺乏较强的竞争力
        15.1.3.3 林窗动态规律影响
        15.1.3.4 物种侵入
    15.2 现存格氏栲种群保护措施
        15.2.1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评价
        15.2.1.1 评价方法
        15.2.1.2 评价结果
        15.2.1.3 分析
        15.2.2 格氏栲种群保护措施与建议
        15.2.2.1 保护措施的选择
        15.2.2.2 加强就地保护措施
        15.2.2.3 迁地保护措施
16 结论
    16.1 格氏栲种群结构特征
    16.2 格氏栲种群动态特征
    16.3 格氏栲种群的受危机制与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森林群落结构的基本概念
        1.1.1 防护林
        1.1.2 群落结构
        1.1.3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1.1.4 森林的空间结构
        1.1.5 生活型及生活型谱的概念
    1.2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1 群落的外貌特征
        1.2.2 群落的种类组成
        1.2.3 群落的垂直结构
        1.2.4 群落的水平结构
        1.2.5 群落的年龄结构
    1.3 群落的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1.3.1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1.3.2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
    1.4 森林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1.4.1 物种多样性
        1.4.2 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复杂性
    1.5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1.5.1 经典的植被生态学途径
        1.5.2 现代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学方法
        1.5.3 地统计学的方法
    1.6 防护林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6.1 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现状
        1.6.2 防护林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3 防护林研究的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北京山区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3.1 北京市森林资源概况
        2.3.2 北京山区森林资源概况
    2.4 各研究地点概况
        2.4.1 西山林场
        2.4.2 八达岭林场
        2.4.3 十三陵林场
        2.4.4 松山自然保护区
        2.4.5 水源保护林试验工作站
        2.4.6 雾灵山林场
        2.4.7 锥峰山林场
        2.4.8 半城子水库流域
        2.4.9 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
        2.4.10 丫髻山林场
        2.4.11 四座楼林场
        2.4.12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2.4.13 古北口潮关西沟流域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标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植物区系的分析方法
        3.2.3 防护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分析方法
        3.2.4 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
        3.2.5 物种多样性
        3.2.6 生态位分析
4 北京山区防护林植物区系分析
    4.1 防护林植物的基本组成
        4.1.1 北京山区防护林植物的基本组成
        4.1.2 优势树种群落植物的基本组成
    4.2 防护林植物生活型分析
    4.3 防护林植物区系基本特征
        4.3.1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植物区系的研究意义
        4.3.2 北京山区防护林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4.3.3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4.3.4 优势树种群落植物区系相似性
    4.4 小结
5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1 油松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1.1 油松林树种组成结构
        5.1.2 油松林直径分布
        5.1.3 油松林树高分布
    5.2 侧柏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2.1 侧柏林树种组成结构
        5.2.2 侧柏林直径分布
        5.2.3 侧柏林树高分布
    5.3 华北落叶松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3.1 树种组成结构
        5.3.2 直径分布
        5.3.3 树高分布
    5.4 桦树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4.1 树种组成结构
        5.4.2 桦树林直径分布
        5.4.3 桦树林树高分布
    5.5 栎类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5.1 树种组成结构
        5.5.2 栎类林直径分布
        5.5.3 栎类林树高分布
    5.6 山杨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6.1 树种组成结构
        5.6.2 直径分布
        5.6.3 树高分布
    5.7 刺槐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7.1 树种组成结构
        5.7.2 直径及树高分布
    5.8 其它阔叶树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8.1 其它阔叶树群落树种组成结构
        5.8.2 直径分布
        5.8.3 树高分布
    5.9 灌木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10 小结
6 防护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研究
    6.1 优势树种群落多样性分析
        6.1.1 油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2 侧柏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3 华北落叶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4 桦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5 栎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6 山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7 刺槐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8 其它阔叶树群落物种多样性
        6.1.9 灌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2 物种多样性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
    6.3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分析
        6.3.1 物种丰富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6.3.2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
        6.3.3 物种均匀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6.4 防护林植物群落主要乔木种生态位特征
        6.4.1 生态位宽度
        6.4.2 生态位重叠
    6.5 小结
7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空间结构研究
    7.1 空间参数的选择和分布型判别标准
    7.2 油松林空间结构分析
        7.2.1 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2.2 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3 侧柏林空间结构分析
        7.3.1 侧柏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3.2 侧柏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4 华北落叶松林空间结构分析
        7.4.1 华北落叶松林树种混交程度
        7.4.2 华北落叶松林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4.3 华北落叶松林角尺度
    7.5 桦树林空间结构分析
        7.5.1 桦树林树种混交程度
        7.5.2 桦树林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5.3 桦树林角尺度
    7.6 栎类林空间结构分析
        7.6.1 蒙古栎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6.2 辽东栎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6.3 槲树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6.4 栓皮栎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6.5 板栗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7 山杨林空间结构分析
        7.7.1 树种混交程度
        7.7.2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7.3 角尺度分析
    7.8 刺槐林空间结构分析
        7.8.1 树种混交程度
        7.8.2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8.3 角尺度分析
    7.9 其它阔叶树空间结构分析
        7.9.1 蒙椴林空间结构分析
        7.9.2 核桃楸林空间结构分析
        7.9.3 黄栌林空间结构分析
    7.10 小结
8 防护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1 油松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1.1 油松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1.2 油松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2 侧柏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2.1 侧柏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2.2 侧柏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3 华北落叶松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3.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3.2 种间关系分析
        8.3.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分布格局分析
        8.3.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4 桦树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4.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4.2 种间关系分析
        8.4.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分布格局分析
        8.4.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5 栎类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1 蒙古栎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2 辽东栎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3 槲树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4 栓皮栎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5 板栗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6 山杨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6.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6.2 种间关系分析
        8.6.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分析
        8.6.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7 刺槐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7.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7.2 种间关系分析
        8.7.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分析
        8.7.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8 其它阔叶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8.1 蒙椴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8.2 核桃楸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8.3 黄栌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9 小结
9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的调整研究
    9.1 优势树种群落生产力分析
    9.2 优势树种群落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9.2.1 林冠层截留能力分析
        9.2.2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分析
        9.2.3 土壤层贮水能力分析
        9.2.4 优势树种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9.3 天然防护林经营技术研究
        9.3.1 天然林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9.3.2 天然林经营技术分析
    9.4 防护林优势树种人工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1 人工林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9.4.2 防护林经营的基本原则
        9.4.3 采伐木的选择
        9.4.4 油松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5 侧柏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6 华北落叶松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7 刺槐林经营措施研究
    9.5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3.1 仰韶温暖期
        3.1.1 华北地区
        3.1.2 东北地区
        3.1.3 西北地区
    3.2 夏商周时期
        3.2.1 华北地区
        3.2.2 东北地区
        3.2.3 西北地区
        3.2.4 人工植树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4.1 秦汉时期
        4.1.1 华北地区
        4.1.2 东北地区
        4.1.3 西北地区
        4.1.4 人工植树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1 华北地区
        4.2.2 东北地区
        4.2.3 西北地区
        4.2.4 人工植树
    4.3 隋唐五代时期
        4.3.1 华北地区
        4.3.2 东北地区
        4.3.3 西北地区
        4.3.4 人工植树
    4.4 宋元时期
        4.4.1 华北地区
        4.4.2 东北地区
        4.4.3 西北地区
        4.4.4 人工植树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5.1 华北地区
    5.2 东北地区
    5.3 西北地区
    5.4 人工植树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6.1 华北地区
    6.2 东北地区
    6.3 西北地区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7.1 水灾
        7.1.1 华北地区
        7.1.2 东北地区
        7.1.3 西北地区
    7.2 旱灾
        7.2.1 华北地区
        7.2.2 东北地区
        7.2.3 西北地区
    7.3 河流的变化
        7.3.1 华北地区
        7.3.2 东北地区
        7.3.3 西北地区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7.4.1 湖泊
        7.4.2 瀑布、泉水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7.5.1 华北地区
        7.5.2 东北地区
        7.5.3 西北地区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7.6.1 华北地区
        7.6.2 东北地区
        7.6.3 西北地区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8.1 荒漠化
        8.1.1 荒漠化现状
        8.1.2 荒漠化历史
        8.1.3 荒漠化成因
        8.1.4 华北地区
        8.1.5 东北地区
        8.1.6 西北地区
    8.2 沙尘暴
        8.2.1 沙尘暴现状
        8.2.2 沙尘暴历史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结语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6)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消长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 法
2 结 果
    2.1 植被类型的划分及其变化
        2.1.1 自然植被及其变化
        2.1.2 栽培植被及其变化
3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再造新型人工防风固沙林
        3.1.1 选择速生、抗虫害和抗旱性强的树种作为防风固沙林的建群种
        3.1.2 建设以灌木林为主, 乔、灌、草结合的新型人工防护林体系, 改变树种单一化的格局, 增加人工固沙林植物的多样性, 增加混交林与林内树种, 减少纯林面积
    3.2 强化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3.3 依法强化保护区管理, 严禁在保护区内开荒种地
    3.4 加强保护区水资源管理, 禁止开采地下水

(7)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2 植被研究综述
    1.3 本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及其基本框架结构
        1.3.1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西北地区的环境背景
    2.1 地质背景及主要大地构造
        2.1.1 地质背景
        2.1.2 主要构造单元
    2.2 地貌特征及主要地貌单元
        2.2.1 地貌特征
        2.2.2 主要地貌单元及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类型
第三章 影响植被变化的因素
    3.1 地理位置
        3.1.1 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1.2 影响中国植被分布的主要地理位置因素
    3.2 气候条件
        3.2.1 影响植被分布的气候因素
        3.2.2 植被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3.3 地形地貌条件
    3.4 土壤条件
    3.5 人类活动
        3.5.1 人类的农业活动:
        3.5.2 人类的开垦活动
        3.5.3 人类的开采活动
        3.5.4 人类的工业活动
        3.5.5 人类的生活
第四章 西北地区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地理分布
    4.1 自然植被
        4.1.1 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单位和系统
        4.1.2 西北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与分布
        4.1.2.1 森林植被
        4.1.2.2 灌丛和灌草丛
        4.1.2.3 草原
        4.1.2.4 荒漠
        4.1.2.5 冻原植被
        4.1.2.6 高山稀疏植被
        4.1.2.7 草甸
        4.1.2.8 沼泽和水生植被
    4.2 农业植被
        4.2.1 农业植被分类的原则
        4.2.2 农业植被分类的单位
        4.2.3 西北地区农业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4.3 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与农业植被比较研究
        4.3.1 覆盖面积
        4.3.2 土壤固结作用
        4.3.3 环境生活要素的损耗
第五章 植被背景值分区
    5.1 植被分区的原则
    5.2 植被分区的指标
    5.3 植被分区的单位
        5.3.1 植被区域(Region):
        5.3.2 植被亚区域(Subregion):
        5.3.3 植被地带(Zone):
        5.3.4 植被区(Province,或Domaine)
    5.4 西北地区植被分区的类型
第六章 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
    6.1 陕西黄土高原,栽培植被、山杨、油松、辽东栎、槲树落叶阔叶林区
    6.2 关中平原山地栽培植被,油松、栓皮栎、锐齿槲栎林区
    6.3 秦巴山地丘陵,栎类林、巴山松、华山松常绿阔叶林区
    6.4 东南阿尔泰山地,草原区
    6.5 黄土高原中部草原区
    6.6 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
    6.7 西北阿尔泰山地草原区
    6.8 马宗山-诺敏戈壁,稀疏灌木、半灌木荒漠区
    6.9 东祁连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草原区
    6.10 西祁连-东阿尔金山地,半灌木、荒漠草原区
    6.11 柴达木高盆地,半灌木、灌木荒漠、盐沼区
    6.12 东疆盆地-哈顺戈壁,稀疏灌木荒漠区
    6.13 塔里木盆地,沙漠、稀疏灌木、半灌木荒漠区
    6.14 天山南坡-西昆仑山地,半荒漠草原区
    6.15 中昆仑-阿尔金山地,幸灌木荒漠区
    6.16 准噶尔盆地,小乔木、半灌木荒漠区
    6.17 塔城谷地,蒿类荒漠、山地草原区
    6.18 天山北坡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草原区
    6.19 伊犁谷地,蒿类荒漠、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区
    6.20 青南高原南部峡谷,山地寒温性针叶林、高寒灌丛区
    6.21 玛沁-玉树,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区
    6.22 黄河-长江上游,高寒草甸区
    6.23 花石峡-鄂陵湖,高寒草原区
    6.24 黄河-长江上游,高寒草甸区
    6.25 可可西里,高寒荒漠草原区
第七章 西北地区植被的发展和演替
    7.1 中生代西北地区地形、气候及植物变迁
        7.1.1 古生代中的二叠纪
        7.1.2 三叠纪期
        7.1.3 侏罗纪时期
        7.1.4 白垩纪时期
    7.2 新生代全国地形、气候及植物变迁
        7.2.1 古新世
        7.2.2 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晚期
        7.2.3 中新世时期
        7.2.4 上新世至更新世时期
        7.2.5 更新世和全新世
    7.3 历史时期的气候与植物变迁
        7.3.1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
        7.3.2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预测
第八章 影响植被的人为因素变迁
    8.1 人口数量的变迁
    8.2 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
    8.3 人类所掌握的科技文明的变迁
    8.4 人类需求的变迁
第九章 西北地区植被建设的基本策略
    9.1 森林植被
        9.1.1 荒漠边缘的高山林区
        9.1.2 黄土高原的森林
        9.1.3 秦岭林区
        9.1.4 河谷林
    9.2 草场植被
第十章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一、 环境变迁研究概述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三、 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第三节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第三章 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
    第一节 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
        一、 第三纪以前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
        二、 第四纪以来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
        三、 构造发育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关联分析
    第二节 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
        一、 早全新世(距今10000-75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兴起
        二、 中全新世(距今7500-30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扩张
        三、 晚全新世(距今3000年)以来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演化
    第三节 近50多年来江汉湖群演化定量分析
        一、 信息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第四节 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
        一、 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
        二、 江汉湖泊成因类型
第四章 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环境发展的内在关联
        一、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
        二、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环境
        三、 江汉湖群演化-湖区资源环境-湖区发展互动机理
    第二节 江汉湖区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 江汉湖区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
        二、 江汉湖区湖泊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一、 洪涝灾害
        二、 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
        三、 泥沙淤积和沼泽化
        四、 血吸虫疫病
    第四节 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
        一、 湖区PRED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二、 江汉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第五章 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第一节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发展与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 武汉市自然地理背景与河流湖泊现状
        二、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
        三、 武汉市城市湖泊主要环境问题
        四、 武汉市城市湖泊永续利用与综合治理
    第二节 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区概况与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 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
        三、 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域外借鉴
        四、 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构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科学问题的提出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研究进展
        1.2.1 不同时空尺度的研究进展
        1.2.2 多学科交叉和理论应用研究进展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取得的进展
    1.3 江汉平原晚全新世人地关系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资料
        2.2.1 陵自然沉积剖面(JZ-2010)
        2.2.2 沙洋钟桥(ZQ)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2.2.3 天门谭家岭(TJL)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2.2.4 天门三房湾(SFW)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考察与采样
        2.3.2 室内实验测试分析
第三章 江汉平原地理背景与古文化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构造特征
        3.1.3 地貌水系特征
        3.1.4 气候、植被与土壤特征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文化序列演替
        3.3.1 大溪文化
        3.3.2 油子岭文化
        3.3.3 屈家岭文化
        3.3.4 石家河文化
第四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替代指标分析
    4.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自然沉积和典型遗址地层年代标尺的建立
        4.1.1 JZ-2010自然沉积剖面AMS~(14)C测年结果
        4.1.2 典型考古遗址探方地层AMS~(14)C测年结果
    4.2 数据分析与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及其意义
        4.2.1 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4.2.2 总有机碳和总氮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4.2.3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4.2.4 元素地球化学的古环境意义
        4.2.5 磁化率值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2.6 粒度数据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第五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自然环境变化
    5.1 JZ-2010剖面多指标记录的5.5~3.4 kyr BP古环境
    5.2 典型考古遗址记录的5.5~3.4 kyr BP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5.2.1 钟桥遗址反映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5.2.2 石家河典型考古遗址揭示的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5.2.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期间古洪水多发期
    5.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区域综合
        5.3.1 长湖沉积钻孔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气候环境
        5.3.2 京山屈家岭遗址多指标记录的5.2 kyr以来环境变化
        5.3.3 监利ZL01钻孔全新世中晚期沉积记录
        5.3.4 沔城钻孔M1多指标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
    5.4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自然环境变化机制探讨
        5.4.1 江汉平原构造地貌条件的区域独特性
        5.4.2 土地覆盖变化与海面变化的驱动机制
第六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遗址时空分布变化与考古文化演替分析
    6.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考古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变化
        6.1.1 考古遗址数量与分布密度的变化
        6.1.2 考古遗址空间分布的变化
    6.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典型遗址群分布时空变化
        6.2.1 屈家岭遗址群结构形态变化
        6.2.2 石家河遗址群结构形态变化
        6.2.3 江汉平原史前古城分布时空变化
第七章 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
    7.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地理环境背景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
        7.1.1 江汉平原构造地貌背景对考古遗址分布的影响
        7.1.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气候环境变化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
    7.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特征
        7.2.1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
        7.2.2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
        7.2.3 江汉平原5.5~3.4 kyr BP人地系统时空动态变化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8.2.1 主要的创新点
        8.2.2 存在问题
    8.3 研究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Ⅱ 主要实验数据

(10)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环境变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沙漠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的意义
    三、沙漠地区环境变化研究概述
    四、本选题的依据、内容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毛乌素沙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政区沿革及区域开发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面积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质地貌
        二、大气环流与气候
        三、植被土壤
        四、水文及水资源
    第三节 毛乌素沙地区的政区沿革与区域开发
        一、夏商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魏晋隋唐时期
        四、五代至宋夏时期
        五、元明清以来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问题研究述评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与观点分歧
        一、毛乌素沙地的成因问题
        二、毛乌素沙地的形成时代
        三、毛乌素沙地的范围问题
    第三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的总体评价
        一、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的历代古城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域内的毛乌素沙地古城
    第二节 榆林市域内的毛乌素沙地古城
    第三节 宁夏境内毛乌素沙地的古城
    第四节 毛乌素沙地的其他古城
        一、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的明代城堡
        二、毛乌素沙地外围的几个古城址(已考)
        三、毛乌素沙地中有文献记载的古城(待考)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地理研究的人文坐标及其考释
    第一节 基于《水经注》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水系及相关古城考释
        一、奢延水流域及相关古城
        二、诸次之水与汤水及其相关古城
        三、圁水及相关古城
    第二节 秦直道毛乌素段相关古城考释
    第三节 战国秦长城毛乌素段相关古城考释
    第四节 "故塞"、"河塞"及其相关古城考释
        一、"故塞"与"河塞"
        二、"树榆为塞"与榆溪塞
        三、其他几个塞城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其他历代古城考释
    第一节 秦汉古城考释
        一、张记场古城
        二、杨桥畔古城
        三、古城界村古城与白城台古城
        四、大保当古城
        五、瓦片梁古城
        六、毛乌素沙地北端的几个古城
        七、其他古城归属的蠡测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重要古城址考释
        一、白城子古城
        二、定边新区古城与沙场村古城
        三、大池村古城与城川古城
        四、杨桥畔古城之西城与芦家铺村古城
        五、"六胡州"诸古城考释
    第三节 毛乌素沙地其他古城的归属与时代
        一、三岔河古城
        二、北破城与西破城
        三、其他几个古城归属的蠡测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毛乌素沙地古城的环境意义
    第一节 秦汉古城址及其环境意义
        一、秦汉古城址的现状环境条件
        二、秦汉古城址的土地利用现状
        三、秦汉古城址的环境意义
    第二节 统万城一带自然环境的变迁
        一、统万城自然环境的相关研究
        二、十六国至宋夏时期统万城地区的环境变化过程
    第三节 "六胡州"的选址及其环境意义
        一、"六胡州"古城址的现状地理环境
        二、"六胡州"古城址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四节 明长城与明清古城址的环境意义
        一、明长城及沿边城堡的创筑及现状自然环境
        二、明边墙及城堡周边的自然环境
        三、明长城与明清古城堡的积沙及其环境意义
    第五节 毛乌素沙地各时代古城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一、各时代古城分布格局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二、各时代古城分布重心的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三、各时代古城的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及其环境意义
        四、古城分布的局地条件及其环境意义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状况的文献信息
    第一节 秦汉至魏晋时期
    第二节 隋唐至宋元时期
    第三节 明清以来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地名与物产揭示的毛乌素沙地环境变迁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的古今地名及其环境意义
        一、有"沙"字含义的地名及其环境意义
        二、无"沙"字含义的自然地名及其环境意义
        三、小结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代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一、先秦时期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三、隋唐至宋夏时期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四、元明以来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方式
        一、秦汉至魏晋时期
        二、隋唐至宋元时期
        三、明清以来
        四、小结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
        一、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至宋元时期
        三、明清以来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考古学与地层学记录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考古学记录
        一、朱开沟等遗址
        二、神木新华遗址
        三、大保当古城
        四、宁夏灵武窑遗址
        五、三岔河及二道湾剖面
        六、其他文物遗存
        七、毛乌素沙地文物点数量及分布
        八、小结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地层学记录
        一、毛乌素沙地全新世以来几个典型的成壤阶段
        二、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消长的地层学记录
        三、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四、其他地层学代用指标的环境变化记录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特征
        一、水环境变化特征
        二、植被变化特征
        三、土地退化与沙漠化特征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成因分析
        一、历史时期的气候波动——背景因素
        二、地貌及冬季风——动力因素
        三、地层中的沙物质——物源因素
        四、地表水环境恶化——引致因素
        五、人类活动——叠加和局部主导因素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结论、创新及不足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
    一、图目
    二、表目
    三、读博期间以兰大为第一署名发表论文名录
    四、读博期间参与课题名录
致谢

四、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混交林建设及其营造技术的应用推广[J]. 卢巧仪,卢成林. 林业建设, 1997(06)
  • [2]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研究[D]. 刘金福.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3]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J]. 福建林学院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 75级学员. 福建林业科技, 1977(S3)
  • [4]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研究[D]. 岳永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5]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6]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消长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 孙继周,吴洪斌,刘荣国,郝耀明. 西北植物学报, 2003(04)
  • [7]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 张小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8]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邓宏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9]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D]. 李枫. 南京大学, 2014(06)
  • [10]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D]. 何彤慧. 兰州大学, 2009(12)

标签:;  ;  ;  

小湖人工混交林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