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淮河海河流域降水与南水北调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裔兆宏[1](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指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陈毅良[2](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它通过水利设施改变了水资源的自然分配格局,进而影响区域水循环。在这样的工程背景下,关于工程运行的输水损耗以及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为例,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将跨流域调水和受水区地表水文过程联系起来,研究重大调水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同时,有关河流输水过程河面蒸发的定量研究一直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条人工河道,影响渠道水文状况的因素较少,因而为运用稳定同位素研究河水蒸发损失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针对以上问题,对输水工程沿线渠水、典型受水区地表水进行采样,并分析了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通过渠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变化,估算了输水干渠渠水的蒸发比率;通过比较渠水和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联系,评价跨流域调水影响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取得以下初步研究结果:(1)初步估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水蒸发比率。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和降水是影响渠水氢氧同位素沿程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蒸发使渠水δ18O值和52H值由南向北呈现总体升高趋势,而渠面降水则造成相反变化。基于水量平衡和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估算了渠水的蒸发比率,发现北部渠段渠水的蒸发比率大于南部,整个输水干渠渠水的蒸发比率在1.7%~1.9%之间。(2)发现受水区不同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差异,揭示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地表水的影响。淮河流域沙颍河和海河流域河水δ18O均值分别为-6.5‰和-7.2‰,这体现了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分布的纬度效应;d-excess值分别为4.1‰和2.6‰,表明海河流域经历了更强的蒸发作用。此外,在部分河流河水中还发现了渠水稳定同位素信号,说明跨流域调水对地表水稳定同位素产生了影响。例如,海河流域上游永定河河水δ18O为-5.9‰,其下游永定新河δ18O为-7.9‰,介于永定河和渠水δ18O(-8.1δ18。)之间,表明河水稳定同位素受到工程调水的影响。这一初步研究结果为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稳定同位素方面的证据,也为利用稳定同位素手段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做出新的尝试。
张野,贾金生,沈凤生,李鹏程,王松春,徐子恺,范治晖,井书光,孙庆国,罗刚,郑璀莹,刘子慧,张少华,游进军,普利锋,侯纯辉,张元教,王志文,桑国庆,邓祥虎,孙衣春,谭凡,侯鹏生,班静东[3](2012)在《南水北调 构建中国“四横三纵”水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城市众多,人口、耕地、工业均占全国1/3,而水资源仅占7.2%,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既然南方水资源较丰富,何不借一点水来解决北方极度缺水的困境。南水北调,是一个何等伟大的设想。它要穿越众多河流山川,构成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体上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张茜[4](2014)在《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华文明历程的标志性工程——京杭大运河,自古至今在文化、社会、经济各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价值。大运河跨越南北六个省市,连接五大河流,发端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政治经济命脉,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与“南水北调”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沟通南北的古老水运通道,对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国际交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以其在时空跨度、文化价值、科技蕴含方面的无与伦比性成为世界性文化遗产,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充分彰显了我国大运河的重要价值与独特性。可以说,申遗的成功为大运河的保护开辟了新的篇章,但在喜悦之后应清醒的认识到申遗并非目的,而只是保护的一种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使这一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恢复其生命力才是重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分东、中、西三线实施,其中东线工程以京杭大运河及其相平行的河流作为主要输水路线。东线工程的建设可被视为当今对大运河的又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同时对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真实性产生重大影响,为大运河整体性保护带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从理论与现实背景出发,分析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历史与价值变迁,明确历史上的大运河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大运河具有的重要文化与技术价值、作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价值、作为南北重要的休闲游憩廊道的价值、作为运输物资与北煤南运的航运价值、作为南水北调理想输水路线等多重重要价值。以此为基础,分析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现状及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多种问题,包括河道断流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沿线文化遗产破坏严重与保护不当、保护法规及管理机制滞后等。其次,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状况,将两者在时间、空间、功能、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南水北调工程对大运河保护产生的影响,寻求工程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点,准确应对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策略。最后,以京杭大运河在当今社会中价值具有多样性、大运河现状及保护具有复杂性为基础,通过与国际相关遗产保护的比较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相关保护经验。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契机,依据我国大运河的自身特点,协调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构建京杭大运河的整体保护体系。
周亮[5](2015)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文中指出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致使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增,水环境污染压力空前。同时,长期的污染积累,持续的污染增量,粗放型增长方式,非理性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唯“GDP论”的考核模式,加剧了流域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癌症村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成本与健康成本激增,“人-水”矛盾愈发尖锐。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为目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未来的15年(2015-2030年),淮河流域依然需要承担超过75亿吨粮食增产任务,承接大批来自长三角的污染转移产业,这无疑徒增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难度与变数。因此,当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遭遇“掠夺式”发展的现实,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准确的解析污染来源,切实可行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是流域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认识,论文以大尺度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水”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这条主线,在充分考虑流域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特征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复杂理论与极限增长理论,以“3S”地理空间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3维”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模型,系统的从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水污染压力、水污染防控预警能力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期为构建大尺度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鉴此,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叠置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模型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首次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资源、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机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三化”发展迅速,“三化”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增大。其中,城镇化与农业化对水环境胁迫程度明显上升,工业化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10年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上升1.34%与1.51%,十年间流域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超过4498.45 km2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流域污染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93%,年均增长约1%。流域粮食产量增加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速度提升,化肥使用量年均增长14.6%,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超过点源上升为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2000-2012年流域供水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流域8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趋好,但V类以上水质比重仍然较高,重度污染区域面积呈现较明显缩减趋势,但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集中分布在流域中游的沙颍河、洪河、涡河等子流域和流域省界附近(跨省断面污染严重)。耦合协调分析表明,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偏低,流域35个地市耦合度与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292与0.140。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着,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水环境敏感性(WES),压力(WEPC)与防治能力(WPPC)的“三维”水资源环境支撑力模型。分别从流域自然基底、水质-水量,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监测预警等10个方面对流域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流域173个县市(市区)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整体水平偏低,流域173个县市中有87个支撑力偏低,占流域总面积的57.12%。支撑力空间格局整体呈现淮河干流以南地区高于干流以北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沂沭泗河流域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以郑州-开封为支撑力低值中心,呈现由低到高的圈层梯度扩散分布规律,即以郑州-开封经济区为核心的地区,支撑能力最低,邻近地区次之,距离中心越远支撑能力则越高。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流域104个县市水环境敏感性中等偏高,占流域总面积的52.44%。敏感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淮河干流以南,中游大部分地区敏感性总体较高。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整体偏高,173个县市(市区)中89个污染压力偏高,占流域面积的55.75%,其中农业面源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胁迫程度最高,污染压力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整体高于西部,市辖区高于一般县区的特征。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173个县市(市区)中,88个县市(市区)防治能力中等偏低。防治能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地区。形成敏感性、压力、防治能力与支撑能力空间差异显着的原因与流域综合评价体系的30项指标息息相关,但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区位、自然基础、区域发展水平、水资源效率和水环境管理水平。最后,依据流域“三维”支撑力模型中水环境敏感性、污染压力与防治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基于支撑力的水资源环境分区。并依据分区类型对流域进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分区研究表明,流域8种分区类型中高敏感-低压-低防治类型(H-L-L型)在流域分布最广,约占流域面积的1/4,其次是高敏感-高压-高防治类型(H-H-H型)、低敏感-高压-高防控类型(L-H-H型)与低敏感-低压-低防控类型(L-L-L型),四个类型共占流域面积的73.67%,是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分区类型特征,提出切合流域实际的综合空间发展策略,即优化流域国土与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流域城乡统筹融合,调整流域工农业产业结构,适度承接转移产业等。淮河流域下游以及干流以南地区虽然污染的胁迫约束程度也较高,但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小,污染防治能力较高,在严格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适宜布局基础产业;流域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大,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域上游,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建议严格的限制或保护性开发,确保良好生态环境功能和清洁水源供给。
张秀琴[6](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邵薇薇,黄昊,王建华,曹麟[7](2012)在《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量状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解析了当前黄淮海流域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并针对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另外还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黄淮海流域的影响。论文在分析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形势与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
张郁[8](2003)在《我国现代水市场研究 ——以南水北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缓解我国北方的水资源危机,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已开始启动。按照水权理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来构建南水北调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走国家宏观调控、准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用水户参与的道路已成为水利部等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共识。未雨绸缪,如何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水权的流转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即采取何种可操作性的水市场交易模式是大家正在探索的问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多种交易机制,提出针对工业用水的水单交易模式,作为一种规范化、组织化、现代化的贸易方式,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有益的思路。此外,本文提出建立工业用水期货市场,来规避水价波动给用水、供水企业带来的市场风险,这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思达,刘敏,任永建[9](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旱涝特征及风险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历史旱涝变化特征,分析及预估该工程因气候变化导致"无水可调"的风险,为科学调度与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流域内近500a旱涝资料及1961—2015年气象站日降水量资料,分析近500a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及受水区的旱涝遭遇特征及调水保障概率,同时利用21个CMIP 5全球气候模式降尺度后的模拟预估结果,对RCP4.5排放情景下未来的旱涝遭遇特征进行预估研究。[结果](1)近500a来,水源区旱年出现概率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20世纪以来水源区干旱年出现概率处于历史高位,达31.7%;(2)受水区淮河流域的调水保障概率最高(达87.3%),唐白河流域调水保障概率最低(为78.4%);(3)20世纪以来各流域与水源区同旱概率均处于历史高位,汉—唐、汉—海持续同旱概率高于汉—淮;(4)秋汛期(9—11月)为调水最有利的时段,非汛期3个流域的调水保障概率均在80%以上。(5)CMIP5模式预估结果显示未来各受水区调水保障概率均在87%以上。[结论]20世纪以来水源区与受水区同旱概率处于近500a来高位,未来调水朝有利方向发展,但21世纪后期面临较大的同涝风险。
夏海斌,乐群[10](2015)在《IPCCA1B情景下京杭运河21世纪中叶水资源条件时空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关于京杭运河的全线"活化"及复航成为关注的重点,其关键是京杭运河沿线的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本文采用IPCC的A1B情景,模拟了中国当代(20世纪后期,1981-2000年20年均值表示)和未来时期(21世纪中叶,2041-2060年20年均值表示)的降水量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分析了京杭运河所经流域的水资源时空演化特征.发现京杭运河自南向北所经流域,长江流域水资源量会有所下降,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及海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将略有上升.由此可以看出,京杭运河的全线复航关键是在尽早利用淮河流域及以南的水资源北上"济运",实现黄河以北运河的复航,同时在现有南水北调工程背景下尽可能恢复"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及"北五湖"的水柜功能,实现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活态"保存.
二、长江淮河海河流域降水与南水北调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淮河海河流域降水与南水北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稳定同位素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1.2.2 同位素分馏效应和类型 |
1.2.3 自然界中的水体稳定同位素分馏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
1.3.2 地表水同位素研究进展 |
1.3.3 水面蒸发损失研究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气候概况 |
2.2 地表水文过程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采样方案 |
3.2 数据获取与分析 |
3.3 渠水蒸发损失计算模型 |
第四章 渠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蒸发估算 |
4.1 渠水稳定同位素的沿程空间变化 |
4.2 渠水蒸发估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受水区地表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以淮河和海河流域为例) |
5.2 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
5.2.1 蒸发对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异的影响 |
5.2.2 降水事件对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异的影响 |
5.2.3 输水干渠补水对河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异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
1.3.1 世界遗产保护体系相关概念 |
1.3.2 国内保护体系相关概念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动态 |
1.4.2 国外研究动态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内容及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发展与价值变迁 |
2.1 京杭大运河及沿运区域概况 |
2.1.1 京杭大运河的概念 |
2.1.2 沿运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3 沿运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 |
2.2 京杭大运河演变历程 |
2.2.1 春秋至秦汉时期——京杭大运河局部河段的出现 |
2.2.2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整体河段的形成 |
2.2.3 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繁荣与修缮 |
2.2.4 近现代时期——京杭大运河的衰落与发展 |
2.3 京杭大运河的综合价值分析 |
2.3.1 古代大运河的地位与作用 |
2.3.2 现代大运河的价值与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现状与整体性保护 |
3.1 京杭大运河的文化景观遗产概况 |
3.1.1 大运河的遗产性质 |
3.1.2 大运河的遗产构成 |
3.1.3 大运河的遗产现状 |
3.2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
3.2.1 大运河价值认知与保护意识淡漠 |
3.2.2 大运河河道断流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
3.2.3 大运河文化遗产建设性破坏严重与保护不当 |
3.2.4 大运河保护法规及管理机制滞后 |
3.3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的契机 |
3.3.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 |
3.3.2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与意义 |
4.1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
4.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背景 |
4.2.1 东线工程的规划 |
4.2.2 东线工程的基础工程 |
4.2.3 东线工程的受水区 |
4.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内容 |
4.3.1 东线工程实施—“实施三部曲” |
4.3.2 东线输水工程—“引、蓄结合” |
4.3.3 东线治污工程—“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
4.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体制 |
4.5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影响与意义 |
4.5.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
4.5.2 促进经济增长、协调区域发展 |
4.5.3 恢复京杭大运河风采、推进水文化发展 |
第五章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系分析 |
5.1 京杭大运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时间关系 |
5.1.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造时间 |
5.1.2 时间关系总结 |
5.2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空间关系 |
5.2.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路线布局 |
5.2.2 空间关系总结 |
5.3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功能关系 |
5.3.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功能 |
5.3.2 功能关系总结 |
5.4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管理关系 |
5.4.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管理体系 |
5.4.2 管理关系总结 |
5.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完整性与原真性保护带来的挑战 |
5.5.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沿线生态系统的干扰 |
5.5.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遗产元素的威胁 |
5.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带来的机遇 |
5.6.1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大运河航道的贯通 |
5.6.2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改善大运河整体生态环境 |
5.6.3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大运河新管理体制的形成 |
5.6.4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规划提升大运河的开发价值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与借鉴 |
6.1 欧洲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与案例分析 |
6.1.1 欧洲相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概况 |
6.1.2 法国米迪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 |
6.2 美国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与案例分析 |
6.2.1 美国的区域化遗产保护方法——遗产廊道 |
6.2.2 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6.3 日本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与案例分析 |
6.3.1 日本相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论发展概况 |
6.3.2 日本运河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制度 |
6.4 对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借鉴与启示 |
6.4.1 遗产保护与利用——实现遗产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综合价值 |
6.4.2 遗产保护管理——构建统一规划、分工明确、多方合作与参与机制 |
6.4.3 遗产保护法律法规——构筑完善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南水北调背景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 |
7.1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原则 |
7.1.1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
7.1.2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动态性与延续性 |
7.1.3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多样性与协调性 |
7.2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理念与规划层次 |
7.2.4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 |
7.2.5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层次 |
7.3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
7.3.1 制定大运河保护与管理规划 |
7.3.2 加强大运河的基础理论研究 |
7.3.3 建立统一协调与多方合作的遗产管理机制 |
7.3.4 构筑完善的专项遗产法律体系 |
7.3.5 统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
7.4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元素的保护建议 |
7.4.1 大运河的河道及堤岸保护 |
7.4.2 大运河沿线古代水利工程保护 |
7.4.3 大运河景观带与周边自然环境保护 |
7.4.4 大运河的城市保护 |
7.5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
7.5.1 适应性再利用模式 |
7.5.2 慢行游憩体验模式 |
7.5.3 解说教育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表与附录 |
致谢 |
(5)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水”矛盾空前突出 |
1.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
1.1.3 流域水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 |
1.1.4 流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长期博弈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方法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3 技术路线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支撑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流域行政区划与水功能区划 |
2.1.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 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 |
2.2.1 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 |
2.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
3.1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1 流域城镇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2 流域工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3 流域农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2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3.2.2 流域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3.3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析 |
3.3.1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 |
3.3.2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域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力评价 |
4.1 支撑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流程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2 支撑能力“三维”评价模型构建 |
4.1.3 评价权重厘定 |
4.1.4 评价单元选取 |
4.1.5 综合评价方法 |
4.2 流域水环敏感性分区评价 |
4.2.1 流域水环境本底基础 |
4.2.2 流域水环境容量 |
4.2.3 流域水资源量-水质 |
4.2.4 流域水敏感性环境评价 |
4.3 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分区评价 |
4.3.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胁迫影响 |
4.3.2 快速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3 农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4 主要污染物排放压力 |
4.3.5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评价 |
4.4 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 |
4.4.1 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 |
4.4.2 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
4.4.3 流域水污染投入管理能力 |
4.4.4 流域水环境防治能力分区评价 |
4.5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 |
4.5.1 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整体分析 |
4.5.2 上中下游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环境分区与空间规划引导 |
5.1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区 |
5.2 基于支撑力分区的城镇布局与产业引导 |
5.2.1 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
5.2.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引导 |
5.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5.3 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5.3.1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
5.3.2 探索适合淮河流域环境经济政策 |
5.3.3 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与控污协同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章小结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本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6)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
4.5.7 水利发展机制 |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
5.2.2 节约用水 |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
5.4.1 水循环机制 |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资源现状分析 |
1.1 水资源量 |
1.2 供用水量 |
1.3 供用水结构变化 |
1.4 开发利用率 |
2 水资源问题解析 |
3 措施建议 |
4 结语 |
(8)我国现代水市场研究 ——以南水北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我国现代水市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背景 |
一、我国现代水市场的理论内涵 |
二、我国现代水市场研究的实践背景 |
第二节 我国现代水市场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一、建立水市场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
二、以南水北调作为水市场建设的研究区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水权、水市场理论和实践评述 |
第一节 国外水权理论及水市场实践现状 |
一、国外水权理论研究现状 |
二、国外水权转让和水市场实践 |
第二节 国内水权理论及水市场研究进展 |
一、关于水权及水权的特征 |
二、水权界定的原则 |
三、水权体系的建立 |
四、水权转让和水市场实践 |
第三节 国内外水权理论、水市场研究进展的评述 |
第三章 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建立我国现代水市场的总体思路 |
一、建立我国水权制度的几个步骤 |
二、构建我国现代水市场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我国现代水市场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现代水市场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现代市场经济原则 |
三、价格理论 |
四、产权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我国现代水市场研究的核心理论–––期货市场原理 |
一、期货市场的产生、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 |
二、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原理 |
三、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原理 |
四、期货市场同现货市场的关系 |
第三节 我国现代水市场的研究框架 |
一、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对相关资源、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的借鉴 |
一、对农产品市场栈单交易模式的借鉴 |
二、对铜、铝等工业原料的期货市场功能研究 |
第五章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
第一节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
一、北方地区水资源情况与特点 |
二、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 |
三、北方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南水北调需求 |
四、南方地区水资源情况及可调水资源量分析 |
五、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线路及前期工程介绍 |
第二节 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南水北调工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初步分析 |
第六章 南水北调水市场研究 |
第一节 南水北调水市场的基本内涵及框架模型 |
一、创建南水北调水市场的前提条件 |
二、南水北调水市场的基本内涵 |
三、南水北调水市场的框架模型 |
第二节 南水北调水市场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涵义 |
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 |
三、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体系 |
四、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机制 |
第三节 南水北调水市场交易模式探讨 |
一、南水北调工业用水市场供求结构的形成 |
二、水单交易——现代的工业用水贸易方式 |
三、水单交易的特点 |
四、水单交易的作用 |
第四节 南水北调水期货市场的本质和功能 |
一、建立南水北调工业用水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
二、建立南水北调工业用水期货市场的可能性 |
三、南水北调水期货市场的本质 |
四、南水北调水期货市场的功能 |
第五节 南水北调水市场实施的措施 |
一、健全南水北调水市场体系 |
二、国家对南水北调水市场体系的宏观调控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旱涝特征及风险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说明 |
1.1.1 气象观测资料 |
1.1.2 模式预估资料 |
1.2 旱涝年划分方法 |
2 水源区旱涝变化特征 |
2.1 近500a来水源区旱涝特征 |
2.2 1961-2015年水源区旱涝变化特征 |
3 近500a来水源区与受水区旱涝遭遇特征 |
3.1 水源区与受水区旱涝遭遇分析及变化特征 |
3.2 水源区与受水区持续旱涝遭遇特征 |
4 1961-2015年不同时期内水源区与受水区旱涝遭遇特征 |
4.1 水源区与受水区旱涝遭遇特征 |
4.2 不同时期内旱涝遭遇风险特征 |
5 水源区和受水区旱涝配置未来情景预估 |
6 结论与讨论 |
(10)IPCCA1B情景下京杭运河21世纪中叶水资源条件时空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京杭运河概况 |
1.1 京杭运河的地形 |
1.2 京杭运河水资源条件分析 |
2 气候变化下中国降水量模拟分析 |
2 结论与讨论 |
2.1 京杭运河水资源时空变化趋势 |
2.2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的探讨 |
2.3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及北五湖的功能恢复和利用 |
2.4 黄河以北的京杭运河的复航 |
四、长江淮河海河流域降水与南水北调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陈毅良. 云南大学, 2019(03)
- [3]南水北调 构建中国“四横三纵”水网[J]. 张野,贾金生,沈凤生,李鹏程,王松春,徐子恺,范治晖,井书光,孙庆国,罗刚,郑璀莹,刘子慧,张少华,游进军,普利锋,侯纯辉,张元教,王志文,桑国庆,邓祥虎,孙衣春,谭凡,侯鹏生,班静东. 科学世界, 2012(12)
- [4]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张茜. 天津大学, 2014(11)
- [5]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D]. 周亮. 南京大学, 2015
- [6]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7]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J]. 邵薇薇,黄昊,王建华,曹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04)
- [8]我国现代水市场研究 ——以南水北调为例[D]. 张郁. 吉林大学, 2003(08)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旱涝特征及风险预估[J]. 方思达,刘敏,任永建.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6)
- [10]IPCCA1B情景下京杭运河21世纪中叶水资源条件时空演化[J]. 夏海斌,乐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