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首届金融法理论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付琬荻[1](2021)在《物质文化视野下清弓的社会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弓是清朝开疆扩土的利器,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武备,也是凸显满族狩猎文化、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器物,它对整个清朝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依托物质文化与社会史的理论基础,从微观视角出发,耙梳清弓本体发展的基本情况,解构清弓和清王朝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勾联,兼具探究与清朝军事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清弓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并归纳整理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接着进入线下博物馆和线上博物馆,对遗存清弓实物进行研究。同时与仪德刚、谢肃方(Stephen Selby)等多位专家学者就清弓研究和传统运动项目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访谈,以及与现存为数不多的清弓匠人就清弓制作的知识进行多次探讨。研究发现,在清朝,为保障清弓质量、弓匠技艺的提高以及维护社会阶序等因素,对清弓的选材、制作技术、形制定制、价格制定、弓匠管理以及清弓的分类等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清弓在清朝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后备保障。通过对清弓本体的研究,进一步发现,骑射、外交活动、木兰秋弥、军事训练、骑射教育以及骑射服饰均与清弓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骑射是皇帝十分重视的项目,它不仅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利器,而且是清朝弘扬尚武精神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增强满清人民民族认同感的手段。在外交活动中,清弓是国家间政治的博弈,权利的比试,是规避战争的一种方式。在木兰秋弥活动中,清弓即是提高满清人民射箭水平的途径,是增强民族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归途,是提高军队战斗能力的一种形式,更是震慑邻国,保卫国土安定的方式。在军事训练中,清弓作为训练的重要角色,是各旗军必练科目之一,是提高军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武器。骑射教育的开展,不仅为众多学校的出现提供契机,而且有利于满清人民骑射水平的提高。具有民族特色的骑射服饰,是方便满清人民狩猎作战的服装,是满族文化的体现路径,亦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除此以外,清弓的身影还存在于武举考试、礼射、民风民俗、祭祀、授爵封赏以及娱乐活动和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其中,清弓对武举考试制度、内容有着深远的影响。武举考试内容有一半以上皆与清弓有关,且最后的考试结果与应试者习射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因武举制的繁荣发展,民间射师行业与制弓行业的发展也迎来短暂的春天。以国家为主导的礼射活动,最具典型代表属“木兰秋弥”活动,但因清朝浓厚尚武之风的影响,礼射活动的开展大多流于表面形式。作为器物的清弓存在于满清的民风民俗、祭祀活动中,它是满清狩猎文化、尚武之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清朝人民生活中如影随形。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管在欢快的节日庆典,还是在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中清弓皆会出现在其中,体现出清弓在清朝人民心中的重要的地位。在授爵封赏时,习射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到皇室子弟的授职。清弓为清朝的图画、射法着作等艺术与文学作品的大量产出提供有利契机。图画中大量刻画了弓马骑射的场景,体现了清朝骑射鼎盛的发展,也展现出浓烈的狩猎文化气息,同时为现代学者研究清朝遗留下宝贵的实物资料,而大量射法着作的产出为习练者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教学指导。清弓在娱乐活动中出现,是民间对统治者习射的的呼应,是一种民风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加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同时清弓还是社会地位的体现形式,不同使用者使用的清弓材质、大小、装饰等差异是他们地位高低的体现,这无一不表现出清弓在清王朝崇高的地位,以及它对清朝的重要性。但随着清朝的衰落,热兵器时代的到来,西方的入侵等原因致使清弓的发展也逐渐式微。本文通过对清弓本体和清弓对清朝社会发展影响等研究,还原清弓在清朝社会中呈现的生存状态,构建以清弓为主体的社会形态。从物质文化理论出发,开辟一个认识清弓的新视角。
王葆莳,柏雪[2](2021)在《建立紧密型双师合作模式培养法律应用能力——以湖南师范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文中指出为培养应用型法律实务人才、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发展,应在法学教育中增加实务技能类课程。实务技能课程注重技能培养,而非规则讲解。湖南师范大学建立"法律实务技能课程中心",设计和实施了六门实务课程,邀请实务界人士参与授课。通过课后总结、调查问卷分析、教学研讨会等方式,进一步对课程进行调整,达到分享实务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培养问题意识等教学效果,形成新的本科生教学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块。实务技能课程的研发不仅为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的渠道,还为其他高校开展实务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孙淑静[4](2020)在《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市场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由于早期以实施产业政策为主,我国广泛存在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等,影响了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创新发展。为了减少政府不合理的干预,矫正公共政策的消极后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标志着我国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确立。考虑到我国目前竞争执法资源有限的现实国情,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主要采取政策制定机关自我审查模式。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以来,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从“有没有”的问题转化为“好不好”的问题,自我审查模式因其固有弊端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需要借助外部机制以优化自我审查机制和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而发挥该作用的关键就在于第三方评估机制。作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工作机制之一,其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能突破行政系统内部评估的困境。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己经尝试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但仍存在现实的实施困境,如未明确其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定位、评估适用范围不全面、评估程序欠缺细化、与其他审查机制衔接不足等。由此,需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比较域外经合组织竞争中立制度和欧盟国家援助制度,分析其制度研究和实施情况,在综合考虑各国现实国情不同的基础上,借鉴其科学的评估机制设计和丰富的审查实践经验,基于反垄断法规制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基本原理,在顶层设计、内部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尝试完善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独立且权威的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更好地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第一章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自我审查模式预期效果不理想,政策制定机关自我审查机制存在政策措施数量巨大、审查能力不足、审查动力不足等固有弊端,同时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也未得到充分适用。而发挥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作用的关键就在于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分析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实施依据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作为长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能突破行政系统内部评估的困境,对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具有切合性和可行性。本文第二章在明确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有效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切合性后,以《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指南》为依据具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实体构建层面,未明确其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定位、第三方评估适用范围不全面、缺乏第三方评估组织管理机构等;程序设计层面,评估机构介入程序不健全、第三方评估程序欠缺细化、第三方评估保障措施不完善、与其他工作机制衔接程序缺失等。由此,致使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难以发挥竞争评估和外部监督的机制价值,需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本文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域外经合组织竞争中立制度和欧盟国家援助制度内容,详细阐述了经合组织竞争中立制度的评估流程和欧盟国家援助制度的评估计划,分析了其委托外部独立机构竞争评估的具体案例,并与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进行比较,在评估机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透明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综合考虑各国的现实国情,借鉴其评估机构选择、评估程序设计、评估结果公开等评估要素完善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本文第四章通过借鉴经合组织竞争中立制度和欧盟国家援助制度中的评估机制以及我国的相关第三方评估制度,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尝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首先顶层设计方面,包括明确第三方评估机制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中的定位和作用,理清其与自我审查机制的关系。同时,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的组织机构,强化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的作用,由其负责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推动。其次,健全内部工作机制,如评估适用范围、评估机构的选择、评估程序信息公开、细化评估流程等。最后,保障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有效落实,完善其监督评价和责任追究、与投诉机制的衔接、相关配套机制建立以及竞争文化倡导等。
陈国兴[5](2020)在《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影响 ——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食品企业的产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产品安全问题对食品企业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使消费者和投资者产生恐慌心理,人们在担心企业负面问题时也会担心同行业公司是否有相似的问题。丑闻信息一般又称为负面新闻、负面消息。指的是因罪恶、坏名誉、或不道德等行为而使舆论大哗或激起公愤的事件。旨在引起公众对宣传对象的关注。这种宣传对与丑闻事件有关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同行业其它公司受到丑闻的负面影响,公司股票的股价开始下跌,市值开始下降,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和销售量出现缩水情况等,我们则称之为丑闻信息披露的“传染效应”;如果同行业其它公司并没有受到丑闻事件的负面影响反而从中受益,具体表现为股票的股价上涨,市值提升,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或者销售量不降反增,我们称之为丑闻信息披露的“竞争效应”。近几年,我国曝光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对食品行业进行研究,不仅能了解有问题的公司对同一行业中其它公司的影响,还可以观察其影响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同行业中的其它公司引以为鉴,为政府、新闻媒体和公众提供建议。本文讨论了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白酒塑化剂事件的披露情况并以此作为研究事件,选择食品行业相关的102家上市公司为同行业公司样本,并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和讨论此次事件的影响。我们选择事件发生日前的第220天至事件发生日前的第21天作为“估计窗口”,选择事件发生日前的第20天至事件发生日后的第20天作为“事件窗口”,模型使用股票收益率市场模型来分析。在事件研究法的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测试指标是累积超额收益率、标准化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以及它们的检验统计量。本文主要研究两个方面内容:第一,丑闻信息披露对同行业样本公司的个别效应显着;第二,丑闻信息披露对同行业样本公司的整体效应显着。通过观察股市的反应,分析研究传染效应和竞争效应。在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后,解释累积超额收益率和标准化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判断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收益率的个体影响以及对食品行业资本市场收益率的整体影响。进而得出了以下结论:(1)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对食品行业样本公司个体影响显着。(2)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对食品行业样本公司整体影响显着。(3)丑闻事件发生后,食品公司标准化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显着为负。(4)食品行业中除了酒鬼酒以外的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受到传染效应的影响。(5)食品行业中非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受到传染效应的影响。(6)白酒行业受到的传染效应强于非白酒行业。(7)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有效状态。最后分别得出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政府以及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建议。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要加强食品供应链研究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财务管理;政府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监管;新闻媒体要敢于揭露真相,公平透明传递信息;公众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理性投资。
周惠新[6](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何松龄[7](2020)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研究》文中认为相比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实践而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改革是明显滞后而又存在诸多问题的。在七十年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通过一系列以“暂行规定”、“指导意见”为载体的制度供给行为初步建立起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制度体系,但这一体系并没能真正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塑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权安排。受此影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离小”的现象依然突出,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治理长期混乱,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究其根源,是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制度供给抑制问题。一方面,健全农村金融支农体系迫切需要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作为支撑;而另一方面,当下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制度供给在实践中又难以真正地对这一迫切需求做出有效的回应。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制度供给与健全农村支农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供需失衡。有鉴于此,本研究从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出发,以“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对策研究”三层结构为研究框架,系统解读“什么是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存在何种问题,症结何在?”以及“如何推动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与创新?”的三重问题。全文除绪论外共有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理论基础”。沿着“产权——金融产权——金融机构产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进路,本章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情况引入企业产权理论与制度金融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为研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提供跨学科的分析框架。本章认为现有研究将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机械地解读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的产权”,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本质的把握,存在一定的误区。受制于此,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改革并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到底什么是农村金融机构产权,还有待研究的重新解答。第二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框架”。遵循“功能——结构”的范式,本章重新界定了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层面对农村金融机构产权进行解构。本章认为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是在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的功能约束下,由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基于一定农村金融资源而享有的权利的总称。较之于一般的企业或金融机构产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在功能、主体、客体以及模式上有着明显的特征。在宏观维度上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指向农村金融机构的所有制形式,是农村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形态;微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则是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具体规则,反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者共同塑造了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整体结构,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率。第三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程、逻辑与经验”。本章从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演化语境入手,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七十年的演化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刻阐释其内在的深层逻辑与改革经验。本章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演化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所有权改革为主导的演进模式以及顶层设计缺位下的试错性改革思维的三重逻辑。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历史逻辑根源。在演化的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坚持渐进性的改革方式、坚持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的协同推进以及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到导向的改革经验。第四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本章从对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安排现状的梳理和总结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异化表现。本章认为在宏观层面上,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呈现出结构性的国有资本垄断与产权目标营利化的异化现象;在微观层面上,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产权主体虚置、内部人控制、外部人控制、产权关系倒挂、产权约束机制失效。当下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严重偏离了既定的制度供给目标,直接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的实现。第五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归因”。在前文的基础上,本章主要从制度供给的层面对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和论证。本章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是农村金融产权改革过程中制度供给缺位、错位、越位的共同结果。其根源在于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缺乏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准确把握、缺乏统一的制度供给目标三者共同导致的制度供给抑制的长期积累。第六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经验借鉴”。以历史为视角,本章对域外国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实践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本章认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与创新需要在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充分借鉴域外国家实践的历史经验,重视法律制度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在制度设计中坚持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主导地位,明确国家作为产权主体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扶持性作用,强调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产权联结。第七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度创新”。在前文的基础之上,本章就如何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章认为破解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关键在于从供给侧层面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结构性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以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为指引,明确改革的核心目标,树立优化配置、支农本位、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明确法制化的基本路径,坚持合作制的改革方向。在此基础之上,以制度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是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应当从构建以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制度、建立有序的农村金融机构国有股权退出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治理制度、推动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推动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法律重构五个方面予以落实。
黄宗培[8](2020)在《桃源县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产业是常德市桃源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推动“三农”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品品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和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查询和实际调研的方法,对桃源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采用波特“钻石模型”对桃源县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算,研究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为解决桃源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桃源县茶产业发展概况:桃源县2019年茶叶年产量2.01万吨,从2010年以来,复合增长率为15.9%。全县茶园面积15万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茶园有12万亩,其中,绿色茶园原料基地4万亩,生态茶园10万亩,有机茶园认证面积4000多亩。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下,桃源县茶产业的种植和生产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全县拥有“野茶王”、“大叶茶”和“桃源红茶”三个国家地理性保护标志,20多个注册商标,品牌名茶出口200多吨。(2)桃源县茶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中小微型企业种植标准化和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农药化肥使用不符合规范,茶产品品质存在问题;二是融资困难、缺乏发展资金,体现在融资渠道少,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和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方面;三是产品利润较低。桃源县茶企数量众多,但是名茶品牌排行过低,主要原因是分、散,产业不能凝结在一起,茶叶加工技术不完善;四是人才资源短缺,年龄和学历比例分布不合理;五是茶产品消费市场有待深入拓展。(3)通过实证分析,对影响桃源县茶产业提质增效影响因素与桃源县茶产业综合产值的灰色关联度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在12个指标因素当中,运输业货运周转量、茶叶产量、加工业茶叶加工能力、生产总值、资金投入和国内消费量为第一梯度,关联系数≥0.9;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茶园面积、中国茶叶出口量和专业科技人员数量为第二梯度,关联系数在0.85~0.9之间;观光旅游收入和企业精制茶加工能力为第三梯度,关联系数<0.85。(4)关于加快桃源县茶产业升级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快标准化茶园的建设,提高茶产品质量,辐射发展;二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茶旅文化建设;三是扩宽销售渠道,开发市场新需求,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茶产业电商化;四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管理水平;五是加强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六是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推进茶产业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
谭晶晶[9](2020)在《演进、反思及其应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处境十分尴尬,往学术型高校发展,没有办学沉淀和科研成果的支撑;向职业型高校转变,没有硬件设备和实践型师资的依托。新建本科院校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道路。本研究以X学院作为案例,以高等教育治理理论为支撑,结合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演进出发,反思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在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和转型主体三个方面遇到的困境,并且从完善国家政策设计、推进地方政府统筹以及强化高校转型意识三个维度提出应对建议。首先,论文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演进历程进行阐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规划,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以X学院为例,对X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其转型现状进行分析。其次,论文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和高校主体三个维度进行反思,如高校转型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合力,中央地方政策衔接尚待加强;分类管理体系有待落实,地方配套统筹机制乏力;高校办学定位如出一辙,高校转型功利色彩浓郁。最后,提出了坚持政策体系一体化设计、坚持地方政府区域性统筹和坚持高校转型市场化地位等具体应对策略。
闪涛[10](2020)在《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制度》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我国已经在2012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本文试从行政法的角度对其行政监管制度进行研究,力图分析与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试点结束后改进和完善该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由于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尚在从试点到成形的过渡期内,理论与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本文的选题尚属一个新的课题。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了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的国际与国内实践现状。本章首先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来源与基本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碳排放权交易这一制度之所以产生,主要来自于经济学上的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财产理论以及稀缺资源理论。上述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功能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从目的角度,是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从功能的角度,则提出了产权以及市场机制的逻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正是运用了经济学上的上述理论,将环境资源或者环境容量进行了产权化设计并引入市场交易机制,从而解决如何用更加经济与有效的方式推动排放主体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基于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本身的分析,本章转向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的考察,并从我国试点阶段的行政监管体系与行政监管规则两个方面展开。在行政监管体系方面,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在行政监管规则方面,总量控制规则、配额分配规则、监测报告与核查规则、履约规则、登记规则、交易规则等均初步建立。试点运行期间,试点省市的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下降趋势,监管成效初显。目前正值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从试点阶段转向全国统一建设阶段,因此及时总结试点阶段的经验尤其是分析其不足之处,有助于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阶段尽快形成相对完善的行政监管制度。第二章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制度与方法三个维度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理论维度指的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在理论基础上的薄弱之处,包括监管理念的缺失、监管价值取向与位序不明确、监管主体理论存在局限性以及在对碳排放权属性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制度维度指的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包括监管体系尚不完整、监管规则尚未完全统一、监管法律责任的界定仍不清晰等问题。方法维度指的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在监管方法上存在短板,具体包括了信息披露制度不完整、监管手段的科技化水平不高以及激励约束方法在程序上存在瑕疵等问题。第三章主要是研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在理论上的完善。具体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在行政监管理念方面提出了行政管制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监管理念、预防为主的全程监管理念以及科技支撑的监管理念。三者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所应当具备的监管理念。在监管价值取向与位序上,提出在“风险社会”语境下,行政监管应当更加重视“公平与秩序”的价值取向,并应对“自由与效率”的价值取向进行修正,将可持续发展纳入考量。在监管主体理论方面,基于对公共行政视角中的管理主体与合作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监管主体理论,并从生态环境监管主体与金融监管主体合作治理、第三方核查机构与交易机构监管合作以及行业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协作三个方面构建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主体理论。在碳排放权本质属性方面,基于对碳排放权及碳排放配额概念的比较分析,提出碳排放权本质上是一个公法框架下的有限的功能性的私法权利,在碳排放权的取得与分配环节应注重其公法属性及规制作用,在碳排放配额的交易环节、金融化环节应注重其私法属性及激励作用。对碳排放权既要明确其公法属性的法律地位,也要正确对待其私法属性所发挥的功能。第四章重点从监管体系的完善、监管规则的统一以及法律责任制度的明晰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制度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思路。首先在监管体系方面,从完善制度体系、明确职能设置以及增设程序性规范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在监管规则的统一上,主要从配额分配规则、监测、报告与核查规则以及履约与交易规则三大核心规则提出统一化的建议。在法律责任制度方面,明晰了排放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核查主体的法律责任。第五章主要研究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方法,分别从重视信息披露制度、提升科技监管能力以及规范奖惩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建议。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提出了应当从信息披露主体、信息披露基本原则、获取信息的权利主体、信息披露的时点、信息披露的内容诸方面进一步完善。在提升科技监管能力方面,应当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来提升监管效能、弥补监管短板、克服监管的有限性。在奖惩机制方面,着重从奖惩的适用条件、奖惩的类型、奖惩的形式、奖惩的程序以及奖惩的救济等方面给予具体建议。
二、湖南省首届金融法理论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首届金融法理论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物质文化视野下清弓的社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1.1.2 传统弓箭具备优秀的社会文化价值 |
1.1.3 清弓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1.2 选题的目的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物质文化 |
2.2 社会史 |
2.3 清弓 |
3 文献综述 |
3.1 文献概述 |
3.2 关于物质文化的研究 |
3.2.1 关于物质文化概念与理论的研究 |
3.2.2 关于西方物质文化和不同视域下物质文化的研究 |
3.3 关于清代弓箭的研究 |
3.3.1 关于弓箭与弓箭文化的研究 |
3.3.2 关于弓箭的制作与管理研究 |
3.3.3 关于骑射与骑射文化的研究 |
4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基本思路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逻辑分析法 |
4.3.3 深入访谈法 |
4.3.4 实地调查法 |
5 研究重、难点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6 分析与讨论 |
6.1 清弓的溯源、分类与功能 |
6.1.1 清弓的溯源 |
6.1.2 清弓的分类与功能 |
6.2 清弓的制作、选材与技术 |
6.2.1 清弓的制作 |
6.2.2 清弓制作材料的选择与清弓价格的制定 |
6.2.3 清弓的形制 |
6.2.4 清弓的生产者 |
6.2.5 清弓的使用方法 |
6.3 清弓武备的多层次发展 |
6.3.1 骑射的发展 |
6.3.2 外交活动 |
6.3.3 木兰秋弥 |
6.3.4 军事训练 |
6.3.5 骑射教育 |
6.3.6 骑射服饰 |
6.4 武举考试中的清弓 |
6.4.1 武举考试制度 |
6.4.2 清弓在武举考试中的地位 |
6.4.3 武举发展与清弓行业的关系 |
6.5 清弓的社会化:弓与清代的社会生活 |
6.5.1 有关弓射的风俗 |
6.5.2 礼射活动 |
6.5.3 祭祀活动中的弓射 |
6.5.4 授爵封赏中的弓射 |
6.6 清弓艺术与文学作品的产生 |
6.6.1 珍贵图画遗产中的射箭 |
6.6.2 射法着作 |
6.7 清弓的娱乐活动:滑射、射柳、射香火等竞技游戏的发展 |
6.8 社会地位的体现与象征 |
6.8.1 清弓的分配 |
6.8.2 清弓体现的社会地位 |
6.9 日渐式微的清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 附件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现状 |
第一节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困境 |
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总体实施情况 |
二、“自我审查”机制固有弊端追溯 |
第二节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切合性 |
一、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实施依据 |
二、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特点 |
三、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独特价值 |
第二章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挑战 |
第一节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实体构建方面 |
一、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定位模糊 |
二、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适用范围不全面 |
三、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组织机构不明确 |
第二节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程序设计方面 |
一、评估机构介入程序不健全 |
二、第三方评估程序欠缺细化 |
三、第三方评估保障措施不完善 |
四、与其他工作机制衔接程序缺失 |
第三章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经合组织竞争中立制度 |
一、经合组织竞争中立制度介绍 |
二、经合组织竞争中立制度具体案例 |
第二节 欧盟国家援助制度 |
一、欧盟国家援助制度介绍 |
二、欧盟国家援助制度具体案例 |
第三节 、不同评估机制的比较和经验借鉴 |
一、选择评估机构不同 |
二、评估程序不同 |
三、评估方法不同 |
四、评估透明度差异 |
第四章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实施路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顶层设计 |
一、明确第三方评估与“自我审查”的关系 |
二、强化联席会议在第三方评估机制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健全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工作机制 |
一、明确第三方评估适用范围 |
二、完善评估机构遴选制度 |
三、细化第三方评估程序 |
四、建立评估程序信息公开制度 |
第三节 保障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有效落实 |
一、完善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
二、明晰与投诉机制的衔接 |
三、竞争推进及竞争文化倡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影响 ——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市场反应研究 |
1.3.2 溢出效应研究 |
1.3.3 消费替代研究 |
1.3.4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1.3.5 有效市场理论研究 |
1.3.6 关于已有相关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丑闻信息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行业 |
2.1.4 溢出效应 |
2.1.5 消费替代 |
2.1.6 企业社会责任 |
2.1.7 事件研究法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资本市场理论 |
2.2.2 有效市场理论 |
2.2.3 行为财务理论 |
3 丑闻信息披露回顾及其影响 |
3.1 白酒塑化剂事件的背景 |
3.2 酒类“白酒塑化剂”事件发展过程 |
3.3 白酒塑化剂事件的影响 |
3.3.1 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
3.3.2 对其它相关行业的影响 |
3.3.3 对整个食品行业的影响 |
3.4 对“白酒塑化剂”事件的思考 |
4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食品行业资本市场收益率研究设计 |
4.1 提出研究假设 |
4.1.1 丑闻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的个体影响 |
4.1.2 丑闻信息披露对同行业的整体影响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事件研究法估计模型 |
4.3.1 丑闻信息披露个体影响 |
4.3.2 丑闻信息披露整体影响 |
4.4 统计检验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收益率的个体影响 |
5.1.1 实证结果 |
5.1.2 实证结果分析 |
5.2 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行业资本市场收益率的整体影响 |
5.2.1 实证结果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行业个体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 |
6.1.2 丑闻信息披露对同行业公司的整体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 |
6.1.3 食品行业中除了酒鬼酒以外的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受到传染效应的影响 |
6.1.4 食品行业中非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受到传染效应的影响 |
6.1.5 白酒行业受到的传染效应强于非白酒行业 |
6.1.6 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有效状态 |
6.1.7 “捂盖子”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
6.2 建议 |
6.2.1 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的建议 |
6.2.2 对政府的建议 |
6.2.3 对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理论抽样 |
1.3.4 信度效度检验 |
1.4 研究设计思路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4.3 作者分布 |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
3.1 跨文化的阐释 |
3.1.1 文化的阐释 |
3.1.2 跨文化的阐释 |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
5.2.1 太极拳“治已病” |
5.2.2 太极拳“治未病” |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
6.2.1 精神符号误读 |
6.2.2 器物符号误读 |
6.2.3 制度符号误读 |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
6.5.2 缺少顶层设计 |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
致谢 |
(7)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产权:一个比较视角的认知 |
二、金融产权:产权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延伸 |
三、金融机构产权:金融机构发展的制度基础 |
四、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亟待深入的关键领域 |
第二节 理论借鉴 |
一、企业产权理论 |
二、制度金融理论 |
第二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框架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的演进与本相 |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演进 |
二、农村金融机构的本相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特征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结构 |
一、宏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二、微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第三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程、逻辑与经验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语境 |
一、从亲缘信用向契约信用的农村信用转型 |
二、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三农”落后 |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程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 |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二、以所有权改革为主的演进模式 |
三、顶层设计缺位下的试错性改革思维 |
第四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史经验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基本成效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经验总结 |
第四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现状分析 |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安排 |
二、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安排 |
三、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安排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表现 |
一、宏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 |
二、微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 |
第五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归因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制度成因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供给缺位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供给错位 |
三、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供给越位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异化的深层机理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中的法制缺失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中的供需失衡 |
三、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中的目标冲突 |
第六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二、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三、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四、韩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演进 |
一、巴西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二、印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三、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第三节 域外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经验借鉴 |
一、重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作用 |
二、坚持合作制的基础性地位 |
三、重视国家的扶持性作用 |
四、优化机构间的产权联结 |
第七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框架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指引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 |
三、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 |
四、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 |
五、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方向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创新 |
一、构建以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制度 |
二、建立有序的农村金融机构国有股权退出制度 |
三、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治理制度 |
四、深化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 |
五、推动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法律重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桃源县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茶产业研究概况 |
2.1 国外茶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国外茶叶生产概况 |
2.1.2 国外茶产业标准研究 |
2.1.3 国外茶产业生产运营模式研究 |
2.2 国内茶产业发展概况 |
2.2.1 国内茶叶生产概况 |
2.2.2 我国茶产业生产经营模式研究 |
2.2.3 我国茶产业标准化研究 |
2.2.4 茶产业品牌建设研究 |
2.3 茶产业发展水平测算研究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及其特征 |
3.1.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3.1.2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3.2 相关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
3.2.1 规模经营理论 |
3.2.2 产业链理论 |
3.2.3 波特的竞争理论 |
第四章 桃源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
4.1 桃源茶产业发展的基础 |
4.1.1 桃源县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基础 |
4.1.2 桃源县人口、经济及产业规模 |
4.2 桃源县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
4.2.1 桃源县茶叶产业发展趋势 |
4.2.2 茶园基地建设与生产标准化概况 |
4.2.3 茶产业品牌建设现状 |
4.2.4 桃源县茶企发展现状 |
第五章 桃源县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茶产业生产标准化程度需提高 |
5.1.1 种植技术标准化问题 |
5.1.2 加工技术标准化问题 |
5.2 茶产业融资受阻 |
5.2.1 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少 |
5.2.2 茶产业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
5.3 茶叶产品利润低 |
5.4 茶产业人才资源的问题 |
5.5 茶产业消费市场有待深入拓展 |
5.5.1 市场销售渠道单一 |
5.5.2 线上销售市场待开发 |
第六章 影响桃源县茶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
6.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6.2 数据处理与测算 |
6.2.1 数据列表 |
6.2.2 计算步骤 |
6.2.3 实证过程 |
6.3 结果分析 |
第七章 桃源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7.1 加快标准化生态茶产业的建设发展 |
7.1.1 建立标准化生态茶园 |
7.1.2 提高茶产品安全质量 |
7.1.3 强化茶产业辐射发展 |
7.2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茶园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
7.2.1 完善交通建设 |
7.2.2 完善茶产业产业链的结构 |
7.2.3 加强茶园文化旅游建设 |
7.3 开发市场新需求,拓宽销售渠道 |
7.3.1 线上与线下市场结合发展 |
7.3.2 创新茶产业产业链的销售模式 |
7.4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管理水平 |
7.4.1 建立品牌识别系统 |
7.4.2 政府行使监管和保护 |
7.5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
7.5.1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 |
7.5.2 人才培养方向 |
7.6 拓宽融资渠道,推进茶产业相关项目的建设实施 |
7.6.1 优化桃源县茶产业的融资环境 |
7.6.2 落实政府政策和文件,提升企业信用指数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演进、反思及其应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校分类 |
2.1.3 高校定位 |
2.1.4 高校转型 |
2.2 相关理论 |
2.2.1 高等教育治理理论 |
2.2.2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第3章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之演进 |
3.1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提出背景 |
3.1.1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的战略规划 |
3.1.2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是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3.1.3 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3.2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践进程 |
3.2.1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缘起(1999-2010) |
3.2.2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开端(2010-2013) |
3.2.3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推进(2013至今) |
3.3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个案研究——以x学院为例 |
3.3.1 X学院基本情况及其转型发展 |
3.3.2 X学院转型发展效果的客观评析 |
第4章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之反思 |
4.1 高校转型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合力 |
4.1.1 高校转型内涵部门理解不一 |
4.1.2 中央地方政策衔接尚待加强 |
4.2 地方政府统筹亟需实质推进 |
4.2.1 分类管理体系有待落实 |
4.2.2 地方统筹配套机制乏力 |
4.3 高校转型主体意识有待着力强化 |
4.3.1 高校办学定位如出一辙 |
4.3.2 高校转型色彩功利浓郁 |
第5章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之应对 |
5.1 坚持国家转型政策体系一体化设计 |
5.1.1 统一高校转型内涵 |
5.1.2 注重政策体系协同 |
5.2 坚持地方政府区域性统筹 |
5.2.1 健全高校分类管理体系 |
5.2.2 强化地方配套政策引导 |
5.3 坚持高校转型市场化地位 |
5.3.1 推动高校面向市场科学定位 |
5.3.2 实现高校面向地方特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现状 |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
一、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法律途径 |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机制 |
三、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启动与发展 |
第二节 试点阶段的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 |
一、试点阶段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体系 |
二、试点省市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规则 |
三、试点阶段行政监管的成效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
第二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问题的三个分析维度 |
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理论基础的缺陷 |
一、监管理念的缺失 |
二、监管的价值取向及其位序不明 |
三、监管主体的理论局限 |
四、监管的核心内容——碳排放权属性的认识误区 |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制度缺陷 |
一、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 |
二、监管规则缺乏统一性 |
三、监管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明 |
第三节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方法粗放 |
一、信息披露制度不系统完整 |
二、监管手段的科技化的水平不高 |
三、激励与约束手段的程序规则不完备 |
第三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理论完善 |
第一节 行政监管理念的三重构建 |
一、明确行政管制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监管理念 |
二、确立预防为主的全程监管理念 |
三、树立科技支撑的监管理念 |
第二节 价值取向位序的调整 |
一、“公平与秩序”价值的凸显 |
二、“自由与效率”价值取向的修正 |
第三节 监管主体理论的拓展 |
一、公共行政视角中的管理主体 |
二、合作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 |
三、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理论的更新 |
四、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碳排放权的双重法律属性分析 |
一、相关国家与组织中有关碳排放配额的规定 |
二、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及其特殊性 |
三、碳排放权双重法律属性及其意义 |
第四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制度完善 |
第一节 监管体系的完善 |
一、完善制度体系 |
二、明确职能设置 |
三、增设程序规范 |
第二节 行政监管规则的统一化 |
一、初始分配规则的统一 |
二、监测、报告与核查规则的统一 |
三、履约与交易规则的统一 |
第三节 行政监管法律责任的类型化 |
一、排放主体的法律责任 |
二、核查机构的法律责任 |
三、完善失信惩戒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条件 |
第五章 碳排放权交易行政监管的方法完善 |
第一节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在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 |
一、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现状 |
二、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 |
第二节 科技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的信息处理能力 |
二、运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监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
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克服监管资源的有限性 |
第三节 奖惩机制的规范化适用 |
一、激励型监管中的奖惩机制 |
二、碳排放权交易中奖惩机制的规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湖南省首届金融法理论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质文化视野下清弓的社会史研究[D]. 付琬荻.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2]建立紧密型双师合作模式培养法律应用能力——以湖南师范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J]. 王葆莳,柏雪. 法学教育研究, 2021(0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D]. 孙淑静.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影响 ——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D]. 陈国兴.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6]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研究[D]. 何松龄. 西南政法大学, 2020(07)
- [8]桃源县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黄宗培. 广西大学, 2020(07)
- [9]演进、反思及其应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谭晶晶.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制度[D]. 闪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