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财富牵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呼唤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0)在《T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
黎永红[2](2017)在《资本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全球化,意味着资本竞争和增值的原则贯彻到整个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国际资本和市场机制,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治理出现权力缺乏限制的上层建筑和资本缺乏约束的经济基础等问题,迄今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陷入困境,主要是政府权力控制与资本增值冲动的矛盾和权力崇拜与资本财富追逐的矛盾。困境产生的原因复杂,其历史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残余根深蒂固,现实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主义阻碍资源流动和垄断行业限制民营资本,但更重要的体制上的原因在于市场体系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归根结底在于政府与市场关系长期处于被扭曲的状态。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借鉴国外治理经验。日本灵活实施政府完全统制经济、政府主导经济、限制政府主导经济的策略,实现崛起。拉美主张自由市场机制、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全球化,反对国家干预,实现经济腾飞,但引发金融危机,落入“现代化陷阱”。亚洲“四小龙”倡导“经济优先主义”,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建立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从国外治理状况来看,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要警惕新自由主义,防范金融风险,避免跌入“现代化陷阱”。实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建构。在理论建构维度上,与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不同,我们要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价值取向,并以此引导国家治理。在实践建构维度上,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我们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治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探索现代国家治理的新模式,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同时还要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资本逻辑,把利用资本和超越资本有机结合,限制资本负面影响,使资本利益惠及人民,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在制度建构维度上,我们用社会主义制度匡正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机结合,建立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形成有利于“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制度安排。国家治理现代化凸显中国特色,注重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发展完善“以人民为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搭建人民当家作主的平台,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权利。二是坚持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党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而且是依法治理国家的坚定执行者,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我们不仅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最迫切的是深化国家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白茜[3](2016)在《国有民营体制下的美术馆模式 ——以西安美术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术馆作为文明城市的新载体和城市定位的重要标志,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伴随着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美术馆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层出不穷地诞生,在传统模式的国有美术馆基础上,出现了民营美术馆和本文探讨的国有民营美术馆等新模式。这些美术馆无论从收藏、展示、公共教育、国际文化交流以及艺术衍生品开发等方面都为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与此同时,在各类美术馆出现百家争鸣的前提背景下,美术馆也改变了由原来的专家书写美术史的单一形式,成为了美术史书写的新载体。本文是一篇关于现阶段我国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运营的探索性论文,主要通过探讨国有民营体制下的美术馆模式,具体以西安美术馆为例进行分析,发现了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运营所处的困境,通过艺术学、美术馆学和管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国有民营体制下的美术馆模式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梳理,在尝试中给予了解决之道,最终肯定了国有民营体制下的美术馆运营模式,并在实践中看到了可行性与发展方向。为未来进一步全面研究美术馆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属于填补现阶段国内对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模式空白的开创性研究。同时,也是对我国美术馆现状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有助于后来学者们进一步的梳理和研究,从而总结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周璐曦[4](2015)在《战略转型背景下的株洲L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文中认为株洲LS公司属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与我国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一种“特殊作用”国有企业,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改革日渐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的改革征程中,毋容置疑,地方投融资平台必将迎来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方式创新、经营形式多元的新的改革攻坚发展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亦包含其中,且也已成为“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应有之义。论文以株洲L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源,且在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人力资源风险,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转型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问题,全面分析企业战略转型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自己所处的优势与劣势,明确提出战略转型的任务及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要求,制定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整体方案。同时,企业还必须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策略。文章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与分析了文章研究的相关背景与研究现状等,提出课题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典型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企业竞争优势、组织环境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株洲LS公司发展现状和组织结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公司战略转型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运用SWOT模型对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作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战略转型背景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整体方案,包括要求、目标、思路、关键和内容。第五部分提出了株洲LS公司在酝酿准备阶段、变革实施阶段和变革巩固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实施。第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初步设想。
黄建[5](2015)在《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维度研究》文中指出建立完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离不开公共财政支持,财政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保障的制度功能。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早已不是简单的财务收支问题,而是涉及制度建设科学性、保障水平合理性、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性的复杂问题。论文从财政管理角度研究影响社会保障的各类因素及彼此关系,力图建立科学处理各类社会保障问题、更有效和更有效率地实现社会保障公平公正目标的财政管理理论和实践模式。基于对社会保障及其财政管理历史与现状的考察,论文尝试搭建一个系统化、立体式、多层次的维度分析框架。对社会保障内部体系、社会保障财政预算、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指标进行理论分析,分别抽象出均衡性、匹配性、适度性的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三者交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梳理总结出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所具有的统筹、平衡、协调三大枢纽职能,提出“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空间”概念。论文将维度分析框架分别应用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及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国家的制度评价,从而系统性总结规律趋势与经验教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论文提出以下观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重点把握适度、适当、适用三原则,以“职工+居民”为主体框架加强顶层设计,社会救助必须与促进就业精准衔接,养老保险要将提高退休年龄、严控提前退休、构建三支柱保障体系相结合,养老服务要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并加快推动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纳入议事议程。要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统筹力度、强化公民责任义务,实行以一般转移支付为主的社会保障政府间财力平衡机制,加快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政府统筹层次。要把促进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财政管理的核心,提出实现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四步走”渐进式路径改革方案,在夯实社会保障底线公平基础上更加重视积极导向、激励功能和效率因素。从权利性、工具性和社会资本角度加强社会保障的财政战略管理,将社会保障水平调整建议权划转至财政部门,适当引入社会保障内部市场化改革,系统阐明在社会保障领域合理运用市场机制的有效途径。
张凯[6](2014)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当代经济增长》文中指出近35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世界经济史上空前的经济增长并迅速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经济巨人。尽管人们试图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探索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至今尚未见令所有人认同和满意的科学解释。其中,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解读似乎可以总体上把握经济百年的逻辑轨迹,但是,中国的政府和市场都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视域中的标准类型的政府和市场。新制度经济学将政府作用放大到国家层面,认为国家作为具有暴力潜能的产权制度的供给者,能否供给并有效实施并保护“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然而,中国政府在产权私有化方面坚决地拒斥了“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显然,这一关键改革举措及其现实的经济增长效率,用新制度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简单的国家模型无法解释。因此,如果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建构,承认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家的作用几乎无处不在,就必须超出新制度经济学或政治学的国家概念范型,回归唯物史观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并从这种国家观的演进中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巨型社会制度变迁。马克思国家观在批判黑格尔的国家观中开始创生,实现了国家观从“观念决定现实”到“现实决定观念”、从“想象的关系”到“现实的关系”、从“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从“国家至上”到“国家有限”的转变。在考察全部人类历史的发展逻辑结构中确立国家结构、功能、目标和合理性依据,确立了结构主义的国家观。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制度形式与思想形式的意识形态,共同决定于、服务于经济基础结构,服务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社会发展目标。这种结构主义的国家观在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中,呈现出“革命”性“暴力显能”型国家与“发展”性“暴力潜能”型国家。前者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革命剧变时期,以用制度根本变革来解放生产力为基本特征,后者是在社会的稳定发展时期,以制度的渐进改善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特征。国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以能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第一尺度。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的革命型国家观,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观,同时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对发展型国家观进行了有益探索。斯大林改变了列宁对发展型国家观的探索路向,创立了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建立了实践的“一体化”国家。这种国家结构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国家观不同,经济结构已经失去独立的存在条件而同意识形态结构和政治结构实现了一体化。国家作为上层建筑不再是决定于、服务于经济结构,而是恰恰相反,经济结构从属于、听命于受意识形态结构决定的政治结构。国家变成万能型国家,党政合一、党军合一、政企合一、政事合一,党政军经文的一体化权力,使国家无所不在、掌控一切。进而,实现了国家权力对经济权力的替代和僭越。这种计划经济模式尽管在国家初创时期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由于权力扭曲经济规律,无法解决“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使经济增长最终陷入增长停滞。新中国的国家观念在建国初期具有发展生产力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目标,“一边倒”的意识形态结构使中国迅速完成了本该长期过渡的根本制度变革。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制度变革后的共和国没有实现革命型国家观向发展型国家观的转变,毛泽东采取了极端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继续革命的国家观,最终导致了“十年动乱”,使国民经济增长停滞并处于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首先是由于意识形态实现了由“两个凡是”到实事求是的转变,实际上就是实现了向马克思国家观历史性回归,即实现了由“观念决定现实”到“现实决定观念”、由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政治标准向生产力标准的转变。同时,也是实现了由革命型国家观向发展型国家观的转变。国家开始制定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适合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开始重建相对独立并充满活力的市场结构并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中,在充分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和不断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过程中,在改革开放是伟大实践中,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吉富星[7](2014)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与产权结构化的研究 ——兼论我国公共产权改革》文中研究表明产权即“财产权”,兼具经济学及法学涵义。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产权改革、国企产权改革等多个领域成绩斐然,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累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从整体上看,公共产权依然是当前产权改革的难点和重心,其改革仍处于“半拉子”工程状态,引致了效率低下、贫富差距、寻租腐败、阶层固化等诸多问题。公有制应有的权益、经济效率、公平性并未真正得到体现,造成了“跛脚”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公有制悬置”。其中,“公有制悬置”是一个深层基础性问题,即公有制存在于上层建筑,但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而悬在半空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共产权制度的残缺,未找到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我国市场经济所处的历史条件和起点与西方国家不同,公有制基础上的产权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本文旨在以公共产权为研究对象,从经济与法律、历史与逻辑、现实和理论等多个层面,探索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产权改革深化路径这一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命题。通过研究,以期使公有制很好地与市场经济相容、发挥其经济效率,又能有助于共同富裕、完善公共产权制度与财政预算体系。在行文上,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界定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产权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的困境,框架式描述了当前各种现实问题、弊端和深层负面影响,以及产权理论固化与滞后问题。第三章是基于法律、社会、经济视角的现有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和评述了两大财产法系、马克思所有制理论、西方产权理论。对比分析认为,法律与经济互相影响,产权理论各有利弊。其中,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狭隘的产权观局限,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属于“归属+权能”的所有权模式,同样具有局限性,各个理论都应在新形势下互相借鉴发展。第四章基于历史发展脉络,研究了法学层面财产制度变迁、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权演进、近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产权改革历程,总结了产权演进的趋势,公私所有制产权及其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规律,以及当前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困境。据此,提出了产权结构化定义,从风险或收益度的动力机制看,产权结构化具有必然性,公私所有制都面临着进一步的产权改革。第五章系统分析了所有制实现形式与产权结构化,提出了金融化趋势下的产权结构化SCP耦合范式(Structuring-Conduct-Performance),以及总体思路、路径和方式。第六章阐释了公有制实现形式面临的特殊性及难点,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公共产权改革的框架,形成了体制保障、机制构建、公共产权结构化等方面系统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整合新建独立的公共产权预算体系。第七章则结合以上理论,针对我国公共产权改革的重点领域,如农村土地、自然资源、国企改革三个热点领域,简要回顾了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需改进的地方进行了阐述。本文逻辑分析是循着“所有制——所有权——产权”的线索,从法律、经济、社会、历史等多个视角展开,整体上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基于产权的“权利”本质、“契约”特性和“收益”核心,动态化构建了产权结构化理论,进而依托此理论来研究公共产权改革。突破了以往的公有制产权改革过程中线性、静态、平面思维,提出了动态的、立体的产权结构化。值得注意的是,“产权结构决定组织效率”这一线性决定论是静态的、片面的,本文提出了动态的、交互的产权结构化SCP耦合范式。在经济金融化趋势下,产权不完备性或残缺性、效率不确定性增大,最优产权结构是动态博弈下的暂时均衡,存在状态依存性,必须注重相机治理机制安排。产权结构化应关注无体物产权客体,重视产权或权利的平等性、可交易性、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和约束。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产权制度都在不断调整。应全面认识公有制,动态化把握公共产权,实际上,公共产权涵盖国有企业、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等各类公有制基础上的所有权或资产,及其衍生的各类经济权利。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依托于公共产权结构化改革,落脚于公共产权制度构建。公共产权改革应以“兼容市场经济、降低公共风险、有助于共同富裕”为方向,加大产权结构化改革力度,配以适宜的相机治理机制安排,有效衔接公共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公共产权制度应进一步完善三大机制构建,即“全面覆盖、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平等竞争、激励兼容的市场机制,公平分享、和谐共富的预算及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整合建立独立的公共产权预算体系,形成公开、透明、规范、完整、协调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
孟荣芳[8](2014)在《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基于国家制度视角的研究》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普遍趋势,而对于我国而言,"老年人口基数之大、老年人口抚养比之高"特征异常显着,而且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更多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老年人经济状况分布不均衡,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所以由政府主导和提供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呈现出"身份制"和"区域分割"的"碎片化"状况,造成了不同制度身份的老年人和不同区域的老年人,享受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差异性极大,造成了制度的不公平,同时也使得这项国家基本制度缺乏应有的制度刚性和持续性,因此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制度原因进行阐释,有利于从根本上对制度进行整合。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其突出特征是:国家是相应的责任主体,国家权力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的制度安排具有重要影响,前者突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责任,并且这种国家责任来自于社会公民权利的让渡而形成的,因此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是国家应尽的责任。国家责任的范围引领了国家权力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干预的范围和方式,国家权力在制度中的角色错位是造成制度"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国家权力的分享,造成国家权力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主导作用更加复杂化,而正是由于这种权力分享,使地方政府具有更多自主性,进而造成了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综合制定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了显着的区域差异性。对国家权力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角色错位是本研究的重点。首先,由于国家权力没有坚持公正立场,在制度安排中对不同群体进行"选择性庇护",进而形成了 "身份制",即不同群体间适用不同管理方式并享受不同水平养老金待遇,这种对于社会公民差别对待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追求公平性的根本宗旨。其次,地方政府对制度安排形成了"区域差异",即不同统筹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制度安排不同。第三,在"身份制"和"区域差异"之下,当社会公民的制度身份转变和区域迁移时,就会遭遇制度性障碍和福利待遇的损失,从而导致这种转变并不容易。本研究的分析思路为:第一章为导论部分;第二章论述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其原因及具有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应然层面的国家责任以及实然层面的国家权力问题,关照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身份制"和"区域差异"的二维变量解析目前制度"碎片化"现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释。从宏观角度而言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形成了"福利科层制"的制度安排,中观层面的制度安排遵从"差序格局"逻辑;从微观视角运用公平理论对社会个体的公平感进行分析,即个体或统筹区域间会从横向与他人比较、纵向与自己之前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当前的制度安排是否公平。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重点部分,集中分析了国家权力如何导致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身份和区域"碎片化"。第四章用"权力-庇护"框架,对中央政府权力在制度中的角色错位进行分析,认为由于中央政府对不同人群的选择性庇护,对不同群体适用不同制度安排,由此导致了制度的身份制分割,但改革的顺序却是由庇护边缘群体向核心群体扩展。第五章用"权力-博弈"框架,对地方政府权力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进行分析,认为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地方政府在综合了地方利益,同时考虑中央利益、企业和公民利益的综合博弈状况下制定地方层面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由此造成了制度的区域差异。第六章用"权力-剥夺"框架,对社会公民在"碎片化"的制度安排下,其身份转变和区域迁移过程中的权利剥夺和利益剥夺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身份和区域"双重转移"的农民工群体的权利和利益被剥夺情况。第七章指出了整合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路径,重点强调了顶层制度设计、"去身份化"以及区域差异整合的路径。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和研究余论。
刘敏[9](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祝爱武[10](2012)在《责任与限度: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问题属于政府与社会之关系范畴,它所关注的焦点是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政府、第三部门、市场主体怎样实现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何以”和“如何”发挥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创造性使一定条件下的公共高等教育具有最大规模、最高质量。这是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无法绕开的命题。本文分为六章。分别讨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概念与分类基础、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以及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状况。第一章区分了大学的“立”和“办”,为避免使用宽泛概念造成逻辑混乱而影响研究效果,本文中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取义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并主要依据萨拉蒙的三元框架理论,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区分为政府、第三部门和市场主体。第二章着重对高等教育的属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教育既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值得全社会投入,同时认为高等教育又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举办高等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全社会的创造力。第三章提出政府办学的特征是“以强制求公益”,这使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有赖于政府,有时也受制于政府,为了促进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必需具有一定的责任与行为限度,本文认为政府举办大学具有对大学的宏观规划、财政投入等责任,具有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公平的、越多越好的高等教育等责任,具有对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公正分配和有效使用等责任;同时认为政府举办大学的目标追求限于公益、活动内容限于大学外部公共事务、办学状况限于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第四章提出第三部门办学具有“以志愿求公益”的特征,这是利用社会散财之道与人们的志愿精神增进公共高等教育利益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这条途径的作用,探讨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问题很有必要,本文认为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需要承担自身组织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责任,需要承担对资助者、受助者和政府的责任,同时认为第三部门办学限于社会对第三部门的认识、限于政府对第三部门办学的规范要求与扶持力度、限于第三部门办学中的资金与人才等条件。第五章提出市场主体办学的特征是“以志愿求私益”,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已被美国、印度等国家所认可,市场主体在高等教育办学中承担“走‘文化钢丝’”之责任,需要平衡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之价值,同时其行为在办学环境、面向对象、办学内容、办学导向等方面也有限度。第六章在同分异构思想指导下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之构成状况,提出了欧洲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等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模式,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状况,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趋势,认为第三部门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政府与第三部门将具有更强的合作性。
二、与财富牵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呼唤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财富牵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呼唤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2)资本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本文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
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2.1.1 国家基本问题 |
2.1.2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 |
2.1.3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 |
2.2 治理理论 |
2.2.1 “治理”缘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 |
2.2.2 西方治理理论 |
2.2.3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
2.2.4 治理理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 |
2.3 现代化阐释: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2.3.1 西方现代化理论 |
2.3.2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2.3.3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化之异同 |
2.4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
2.4.1 资本概念的嬗变 |
2.4.2 资本在当今中国存在合理性 |
2.4.3 运用国家力量对资本进行控制性使用 |
2.5 资本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 |
2.5.1 资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崭新视域 |
2.5.2 资本全球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空背景 |
第3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困境 |
3.1 政府权力控制与资本增值冲动的困境 |
3.1.1 权力控制 |
3.1.2 资本增值冲动 |
3.1.3 权力控制与资本增值冲动之矛盾 |
3.2 权力崇拜与资本财富追逐的困境 |
3.2.1 权力崇拜及其批判 |
3.2.2 资本财富追逐及其与权力崇拜的矛盾 |
3.2.3 资本将公共财富转化为私人财富之批判 |
第4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困境之本质原因分析 |
4.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家治理 |
4.1.1 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根深蒂固 |
4.1.2 政府排斥市场问题严重 |
4.1.3 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行为 |
4.2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国家治理 |
4.2.1 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 |
4.2.2 地方保护主义损害政府公信力 |
4.2.3 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企业发展 |
4.3 垄断行业改革滞后影响国家治理 |
4.3.1 垄断行业限制民营资本 |
4.3.2 垄断行业市场竞争不充分 |
4.3.3 垄断行业出现利益集团 |
4.4 市场体系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影响国家治理 |
4.4.1 市场体系不完善 |
4.4.2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5章 走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困境的国际借鉴 |
5.1 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利与弊 |
5.1.1 利:资本的文明作用 |
5.1.2 弊:“现代病” |
5.2 东亚治理模式 |
5.2.1 日本国家治理模式特征 |
5.2.2 亚洲“四小龙”治理模式特征 |
5.2.3 对东亚治理模式的评价 |
5.3 拉美国家模仿西方国家治理模式 |
5.3.1 治理模式特征之一:引入新自由主义 |
5.3.2 治理模式特征之二:落入“现代化陷阱” |
5.3.3 对拉美国家治理模式的评价 |
5.4 借鉴东亚、拉美国家治理模式 |
5.4.1 强力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
5.4.2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
5.4.3 警惕新自由主义 |
5.4.4 防控金融风险与避免跌入“现代化陷阱” |
5.4.5 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本位的治理理念 |
5.4.6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 |
第6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建构 |
6.1 理论建构: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价值取向 |
6.1.1 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 |
6.1.2 “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
6.1.3 资本“双重性”的辩证批判 |
6.2 实践建构: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 |
6.2.1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
6.2.2 现代国家治理的新模式 |
6.2.3 现代国家治理的资本逻辑 |
6.3 制度建构:形成有利于“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制度安排 |
6.3.1 用社会主义制度匡正市场经济 |
6.3.2 “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 |
6.3.3 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
第7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
7.1 坚持发展完善“以人民为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1.1 “以人民为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
7.1.3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2 坚持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
7.2.1 共产党:国家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 |
7.2.2 党依法治理国家 |
7.3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
7.3.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
7.3.2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3.3 深化国家治理体制机制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国有民营体制下的美术馆模式 ——以西安美术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的源起 |
2.1 国内美术馆的历史与发展 |
2.2 国有民营美术馆的诞生 |
2.2.1 国有民营体制的定义 |
2.2.2 国有民营体制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优势 |
2.2.3 国有民营体制下西安美术馆诞生的必然性 |
3. 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运营现状案例分析 |
3.1 西安美术馆的展览模式 |
3.2 西安美术馆的学术定位 |
3.2.1 立足当代,继承传统 |
3.2.2 学术研究活动 |
3.2.3 推倒美术馆的围墙 |
3.3 西安美术馆的资本模式——自我造血的可持续性发展 |
3.4 西安美术馆的管理模式 |
3.5 国有民营模式下的西安美术馆存在的意义与优势 |
4. 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所处的困境和可持续发展性 |
4.1 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所处的困境 |
4.1.1 认证政策不明 |
4.1.2 税收政策不利 |
4.1.3 运营资金缺乏 |
4.1.4 专业人才缺乏 |
4.2 国有民营体制下美术馆未来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 |
4.2.1 改善政策 |
4.2.2 筹集资金 |
4.2.3 完善自我,提升学术专业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表1 曲江已建设和拟建设的博物馆 |
附表2 2015年西安美术馆展览一览表 |
附表3 2015年西安美术馆年度财务支出明细表 |
(4)战略转型背景下的株洲L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模式 |
2.1.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典型模式 |
2.2 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2.3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企业战略、企业竞争、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 |
2.3.1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
2.3.2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企业竞争之间的关系 |
2.3.3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株洲LS公司战略转型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1 公司基本状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发展现状 |
3.1.3 组织结构 |
3.2 公司战略转型的任务及其环境分析 |
3.2.1 公司战略转型的任务 |
3.2.2 公司战略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3 公司战略转型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3.3.2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株洲L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SWOT分析与方案设计 |
4.1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SWOT分析 |
4.2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方案设计 |
4.2.1 变革的总体目标 |
4.2.2 变革的阶段性目标 |
4.2.3 变革思路 |
4.2.4 变革关键 |
4.2.5 变革内容 |
第5章 株洲L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实施 |
5.1 变革酝酿准备阶段——思想、物质“动员”双管齐下 |
5.1.1 思想动员:分块解决 |
5.1.2 物质准备:“全民工”身份制度改革 |
5.2 变革实施阶段——推进管理变革 |
5.2.1 全员竞聘上岗,开启管理变革前奏 |
5.2.2 集中管理权责,确立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体系与支撑 |
5.3 变革巩固阶段——实现管理程序化与制度化 |
5.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巩固改革成果 |
5.3.2 建立专适的绩效薪酬体系,强化变革成果 |
5.3.3 调整公司组织结构适应管理变革要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论文的理论意义 |
1.1.3 论文的现实意义 |
1.2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 |
1.2.1 社会保障的界定 |
1.2.2 社会保障中财政管理的界定 |
1.2.3 社会保障中财政管理维度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2 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维度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学理论基础 |
2.1.1 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凯恩斯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3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4 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 管理学理论基础 |
2.3 社会学理论基础 |
2.4 政治学理论基础 |
3 我国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历史沿革 |
3.1.1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脉络 |
3.1.2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发展脉络 |
3.1.3 社会保障纳入财政管理框架的历史沿革 |
3.2 当前财政参与社会保障管理的相关情况 |
3.2.1 政府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机制 |
3.2.2 财政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机制 |
3.2.3 近年来财政参与社会保障管理的具体情况 |
3.3 当前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
3.3.2 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
3.3.3 在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 |
4 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维度分析框架的构建 |
4.1 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维度分析整体框架 |
4.2 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管理维度 |
4.2.1 政策制度间协调管理 |
4.2.2 城乡地域间统筹管理 |
4.2.3 权利义务间平衡管理 |
4.2.4 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立体管理维度 |
4.3 社会保障财政预算管理维度 |
4.3.1 收入支出管理 |
4.3.2 政府层级平衡管理 |
4.3.3 部门协调管理 |
4.3.4 社会保障财政预算管理立体管理维度 |
4.4 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维度 |
4.4.1 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管理 |
4.4.2 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管理 |
4.4.3 中央对地方的平衡管理 |
4.4.4 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立体管理维度 |
5 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维度的交互分析 |
5.1 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管理维度与财政预算管理维度的关系 |
5.1.1 社会保障政策制度间平衡与财政预算管理维度 |
5.1.2 社会保障城乡地域间平衡与财政预算管理维度 |
5.1.3 社会保障权利义务间平衡与财政预算管理维度 |
5.1.4 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的维度分析 |
5.2 社会保障财政预算管理维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维度的关系 |
5.2.1 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环境与财政预算管理维度 |
5.2.2 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环境与财政预算管理维度 |
5.2.3 中央地方均衡与财政预算管理维度 |
5.2.4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社会保障财政预算管理的维度分析 |
5.3 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管理维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维度的关系 |
5.3.1 社会保障政策制度间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维度 |
5.3.2 社会保障城乡地域间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维度 |
5.3.3 社会保障权利义务间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维度 |
5.3.4 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维度分析 |
5.4 财政预算管理在社会保障维度管理中的枢纽作用 |
5.4.1 社会保障收入支出管理的统筹性 |
5.4.2 社会保障政府间财政管理的平衡性 |
5.4.3 社会保障部门预算管理的协调性 |
5.4.4 发挥财政预算管理综合枢纽作用的基础和要求 |
5.5 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维度分析框架 |
6 当前重点社会保障政策的财政管理维度分析 |
6.1 社会救助的财政管理维度分析——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例 |
6.1.1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情况 |
6.1.2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管理分维度分析 |
6.1.3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管理总维度分析 |
6.2 社会保险的财政管理维度分析——以养老保险为例 |
6.2.1 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
6.2.2 养老保险的财政管理分维度分析 |
6.2.3 养老保险的财政管理总维度分析 |
6.3 社会福利的财政管理维度分析——以养老服务为例 |
6.3.1 养老服务事业的基本情况 |
6.3.2 养老服务的财政管理分维度分析 |
6.3.3 养老服务的财政管理总维度分析 |
6.4 当前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维度的总体评价 |
7 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维度的国际考察 |
7.1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以德国为例 |
7.1.1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概况 |
7.1.2 德国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 |
7.1.3 德国社会保障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
7.1.4 德国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维度考察 |
7.2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以英国为例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概况 |
7.2.2 英国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 |
7.2.3 英国社会保障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
7.2.4 对英国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维度考察 |
7.3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以智利为例 |
7.3.1 智利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概况 |
7.3.2 智利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 |
7.3.3 智利社会保障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
7.3.4 对智利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维度考察 |
7.4 国际社会保障财政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7.4.1 对国际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总体评价 |
7.4.2 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国际经验 |
7.4.3 国际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客观评估 |
7.4.4 今后改革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 |
8 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维度管理的建议 |
8.1 推动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
8.1.1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整体顶层设计 |
8.1.2 加强社会救助与就业促进的政策衔接 |
8.1.3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关键和要点 |
8.1.4 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
8.2 完善社会保障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
8.2.1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管理 |
8.2.2 完善社会保障财政管理体制机制 |
8.2.3 完善社会保障政府管理体制 |
8.3 从财政管理角度推动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
8.3.1 积极应对社会保障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8.3.2 将社会保障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财政管理核心问题 |
8.3.3 落实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平衡的本质要求 |
8.4 有效发挥枢纽作用,落实财政管理维度机制 |
8.4.1 加强社会保障的财政战略管理 |
8.4.2 完善社会保障待遇调整体制机制 |
8.4.3 引入社会保障内部市场化改革 |
8.4.4 在社会保障财政管理中合理运用市场机制 |
8.4.5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监管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当代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的结构型国家观及其逻辑结构 |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与超越 |
2.1.1 从“观念决定现实”到“现实决定观念” |
2.1.2 从“想象的关系”到“现实的关系” |
2.1.3 从“国家至上”到“国家有限” |
2.2 唯物史观总体视域中的国家结构 |
2.2.1 国家的历史维度:革命型国家与发展型国家 |
2.2.2 国家的现实类型:暴力显能型国家与暴力潜能型国家 |
2.2.3 作为上层建筑结构中的国家及其与经济基础的张力 |
2.3 国家与经济增长的逻辑框架 |
2.3.1 国家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国家和生产力 |
2.3.2 国家如何推动经济的增长: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进展 |
3.1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观”及其特征 |
3.1.1 列宁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继承及其实践探索 |
3.1.2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观及其内在紧张 |
3.2 斯大林“一体化”的国家观 |
3.2.1 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的放弃 |
3.2.2 一体化国家观的内涵:经济政治化、政治意识形态化 |
3.2.3 “一体化国家”的特征:国家绝对化与对经济的僭越 |
3.3 毛泽东“继续革命的国家观” |
3.3.1 对斯大林模式的借鉴与反思 |
3.3.2 革命型国家观的变异形式: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
第4章 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的“国家僭越” |
4.1 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僭越特征与苏东剧变的关联 |
4.1.1 苏联模式的国家僭越特征 |
4.1.2 计划经济的成就、缺陷与问题 |
4.1.3 一体化国家的崩溃: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
4.2 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国家经济成就与问题 |
4.2.1 土地改革:农村产权革命与经济复苏 |
4.2.2 社会主义工业基础的奠定:对苏联模式的借鉴 |
4.2.3 “大跃进”与“文革”:革命型国家的理论误区与实践迷途 |
4.3 国家僭越的理论表现与实践表现 |
4.3.1 经济高度集中、政治高度集权与国家结构的一体化 |
4.3.2 权力至上、政治中心与权治社会 |
4.3.3 经济生活政治化与个人权利的遮蔽 |
第5章 国家观的理性回归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 |
5.1 回归马克思的国家观 |
5.1.1 从政治权力至上到发展生产力至上 |
5.1.2 从观念出发到从中国国情出发 |
5.1.3 经济结构的重建与市场的再发现 |
5.2 从革命型国家战略到发展型国家战略的转变 |
5.2.1 时代主题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 |
5.2.2 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伟大经济成就 |
5.2.3 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再认识 |
第6章 中国经济增长与国家的作用 |
6.1 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与中国经济增长 |
6.1.1 国家意志:意识形态的理念化及其范式 |
6.1.2 中国意识形态范式转变与经济增长 |
6.1.3 中俄转轨绩效差异的意识形态范式视角 |
6.2 国家主导下的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6.2.1 政府的经济职能 |
6.2.2 我国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成就 |
6.3 国家推动制度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
6.3.1 制度建设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 |
6.3.2 产权制度及其改革概述 |
6.3.3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6.3.4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
6.4 国家对生产要素的培育与中国经济增长 |
6.4.1 生产要素概述 |
6.4.2 国家和政府培育生产要素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
6.5 国家保持社会稳定与中国经济增长 |
6.5.1 社会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提 |
6.5.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
6.5.3 国家和政府为保持社会稳定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所有制实现形式与产权结构化的研究 ——兼论我国公共产权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研究范畴及选题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3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2 我国公共产权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理论缺失 |
2.1 在实践上,公共产权改革处于“半拉子”工程 |
2.1.1 公共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 |
2.1.2 问题与弊端分析 |
2.2 在理论上,公共产权领域存在缺失 |
2.2.1 国内产权改革研究现状 |
2.2.2 理论困境:邓小平猜想与公有制“悬置” |
2.2.3 静态“物”化、固化、线性思维的局限性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法律、社会、经济视角的现有理论分析 |
3.1 财产法律制度:法律视角 |
3.1.1 两大法系的所有权、物权、产权(财产权) |
3.1.2 与产权经济学的关联 |
3.2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社会、政治视角 |
3.2.1 所有制理论 |
3.2.2 与产权相关的逻辑 |
3.3 西方产权理论:经济学视角 |
3.3.1 科斯产权理论 |
3.3.2 其他西方产权理论的拓展 |
3.3.3 相关逻辑 |
3.4 理论分析与评述 |
3.4.1 两大产权理论的逻辑起点、范式与视角 |
3.4.2 两大产权理论局限性 |
3.4.3 法律、社会、经济视角的综合 |
4 历史变迁视角的所有权到复杂产权的演进分析 |
4.1 基于法学视角看财产制度的变迁 |
4.1.1 两大法系的财产法体系变迁 |
4.1.2 趋势:交融互鉴 |
4.2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有权及产权制度的演进 |
4.2.1 人类社会的所有权、产权制度变迁脉络 |
4.2.2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产权扩围与衍生 |
4.2.3 回顾与展望 |
4.3 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产权制度变迁与调整 |
4.3.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私有财产及公有财产制度变迁 |
4.3.2 社会主义国家公共产权变迁:以我国国有企业和农地为例 |
4.3.3 小结 |
4.4 从所有权到产权的动态演进趋势与结构化的必然性 |
4.4.1 所有权到产权的演进趋势 |
4.4.2 产权结构化成为必然,公私所有制都面临产权改革 |
5 所有制实现形式与产权结构化的逻辑分析 |
5.1 所有制的核心与产权研究的视角 |
5.1.1 范畴与联系 |
5.1.2 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 |
5.1.3 权利、契约视角的产权更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5.2 经济金融化趋势下,产权不完备性与效率不确定性日显 |
5.2.1 先验性的私有产权效率最高的传统思维有局限性 |
5.2.2 产权不完备性日趋增强,产权只能相对清晰 |
5.2.3 产权结构化加深导致主体属性淡化 |
5.2.4 产权的效率受多因素影响,最优的产权结构存在状态依赖 |
5.3 金融化发展趋势下的产权结构化:建构、动态均衡、效应与量度 |
5.3.1 产权结构化的立体建构 |
5.3.2 产权结构化过程中的博弈与均衡 |
5.3.3 产权结构化程度的效应 |
5.3.4 产权结构化程度的量度 |
5.4 所有制实现形式与产权结构化的分析思路和框架 |
5.4.1 逻辑分析的起点与线索 |
5.4.2 所有制实现形式依托于产权结构化基础上的产权改革 |
5.4.3 产权SCP耦合范式:所有制实现形式及产权改革路径和方式 |
5.4.4 公私所有制都面临着具体实现形式的创新和适度产权结构化 |
6 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产权结构化的理论思考 |
6.1 公共产权改革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联系的桥梁 |
6.1.1 本质及目的分析与联系 |
6.1.2 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分析 |
6.1.3 公共产权制度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制度基础 |
6.2 公共产权改革的历史条件与逻辑思路分析 |
6.2.1 公共产权改革的历史条件分析 |
6.2.2 公共产权改革在宏观层面上要破解几大关系 |
6.2.3 公共产权改革的方向与思路 |
6.3 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公共产权改革的框架、体制与机制安排 |
6.3.1 一个分析框架:公有制实现形式依托于公有制的产权结构化改革 |
6.3.2 体制保障:纳入民主化、法治化、市场化轨道 |
6.3.3 机制构建:建立健全公共产权制度 |
6.3.4 公共产权在运行层面的产权结构化改革 |
6.4 探索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整合建立相对独立的“公共产权预算” |
6.4.1 完善“分税、分产”,建立并完善政府资产负债表 |
6.4.2 整合、建立相对独立的公共产权预算,形成全口径预算体系 |
6.4.3 更为直接体现公共产权收益的公共性、公平性 |
7 关于我国公共产权重点领域的改革设想 |
7.1 完善农地产权改革的体制与机制建议 |
7.1.1 思路 |
7.1.2 相关产权改革建议 |
7.2 完善自然资源产权改革的体制与机制建议 |
7.2.1 思路 |
7.2.2 相关产权改革建议 |
7.3 完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体制与机制建议 |
7.3.1 思路 |
7.3.2 相关产权改革建议 |
8 结论和讨论 |
8.1 结论 |
8.2 研究的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基于国家制度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文献评述 |
三、研究框架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家责任与国家权力: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制度的二维变量 |
一、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基本制度 |
(一) 理论根源:国家的社会保障责任 |
(二) 国家权力展现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 |
(三) 公共财政是国家实现社会保障责任的根本保证 |
二、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分析 |
(一) 国家的社会保障责任 |
(二) 国家责任与社会保障模式的对应关系 |
(三) 我国国家社会保障的责任现状 |
三、国家责任与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主体选择 |
(一) 各供给主体的特点 |
(二) 各提供主体之间的角色平衡 |
(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供给主体选择 |
第三章 身份与区域: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二维分割 |
一、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身份与区域分割 |
(一) 纵向维度: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身份分割 |
(二) 横向维度: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区域差异 |
二、宏观视角:福利科层制形塑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
(一) 养老保障制度决策体系的科层制结构 |
(二) 科层制主导下"权威主义的碎片化"决策模式 |
(三) 福利科层制下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展现 |
三、中观视角:差序格局主导养老保障制度资源碎片化分配 |
(一) 差序格局的内涵及分析 |
(二) 养老保障制度资源的差序分配逻辑 |
(三) 差序格局下养老保障制度资源碎片化分配展现 |
四、微观视角:公平理论测度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
(一) 个体评判目前待遇的依据:公平理论 |
(二) 福利攀比: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横向公平测度 |
(三) 福利失落: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纵向公平测度 |
第四章 权力-庇护关系:身份制基础上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
一、理论基础:权力-庇护关系 |
(一) 权力-庇护关系:养老保障制度身份制形成的制度路径 |
(二) 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庇护关系展现 |
(三) 权力-庇护关系的运作逻辑:差序格局 |
二、养老保障制度身份制:权力"选择性"庇护 |
(一) 身份制形成:庇护关系产生 |
(二) 文革十年:权力-庇护关系陷入混乱 |
(三) 改革开放之后:权力-庇护关系重塑 |
三、身份制的整合逻辑及政策效果分析 |
(一) 身份制的整合逻辑 |
(二) 身份制整合的实践 |
(三) 对身份制整合实践的评价:基于1998-2011年统计数据 |
四、权力-庇护关系与"第三类错误" |
(一) 政策分析中的"第三类错误" |
(二) 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第三类错误" |
(三) 如何走出"第三类错误"困境 |
第五章 权力-博弈关系:区域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
一、理论基础:权力-博弈关系 |
(一) 权力的集中与分化: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 |
(二) 权力-博弈:养老保障制度区域差异形成的制度路径 |
二、权力-博弈: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区域差异形成 |
(一) 地方政府为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与实施的重要主体 |
(二) 权力-博弈下综合平衡:养老保障制度最终形成 |
(三) 地方政府基于利益博弈的平衡决策 |
三、区域差异整合的实践及其效果分析 |
(一) 区域差异整合的基础 |
(二) 区域差异整合主要措施:提升统筹层次 |
(三) 区域差异整合效果评价:基于1998年-2012年统计数据 |
第六章 权力-剥夺关系:身份转换、区域迁移与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
一、理论基础:权力-剥夺关系 |
(一) 权力-剥夺:身份转换与区域迁移的制度路径 |
(二) 剥夺的前提:权力与权利的失衡 |
(三) 剥夺的结果:权利和利益的双重流失 |
(四) 身份与区域:流动中的双重障碍 |
二、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下的身份转换 |
(一) 身份转换中的权利获取与剥夺 |
(二) 身份转换中的养老保障制度 |
三、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下的区域迁移 |
(一) 权力分化:区域迁移障碍产生的根源 |
(二) 双重剥夺:区域迁移中的福利损失 |
四、农民工群体:身份转换与区域迁移的双重转变 |
(一) 农民工的公民权利获取情况 |
(二) 地方政府与企业对农民工的双重剥夺 |
(三) 区域差异下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 |
第七章 构建"基础-公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
一、顶层设计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整合框架 |
(一) 顶层设计:呼唤国家责任回归 |
(二) 制度整合逻辑:国家责任与分配公平 |
(三) 制度整合框架构建:基础养老金实现社会公平 |
(四) 制度整合的具体思路 |
二、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 |
(一) 保障公民权利为"去身份化"的根本路径 |
(二) 走出差序格局式路径依赖的文化困境 |
(三) 培育"国家分配"的平衡力量 |
(四) 防止"国家分配"变为"官员分配" |
三、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区域整合 |
(一) 提升统筹层次:从省级统筹到全国统筹 |
(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分权 |
(三) 适度集权:增强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刚性 |
(四) 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权力与责任共行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余论 |
一、总体评价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基础理论篇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
2.1 概念释义 |
2.1.1 公众参与 |
2.1.2 建筑遗产 |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3.3.1 存在问题 |
3.3.2 应对策略 |
3.3.3 小结 |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
3.4.1 法律法规释义 |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
3.4.4 小结 |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3.1 管理规定 |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
4.1 概念释义 |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4.2.1 知情权 |
4.2.2 参与权 |
4.2.3 监督权 |
4.2.4 公益诉讼权 |
4.2.5 小结 |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
4.3.1 定义 |
4.3.2 相关规定 |
4.3.3 存在问题 |
4.3.4 应对策略 |
4.3.5 小结 |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4.4.1 定义 |
4.4.2 相关规定 |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
4.4.3.1 大众教育 |
4.4.3.2 专业教育 |
4.4.3.3 职业教育 |
4.4.4 小结 |
下篇——天津篇 |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3 保护规划制定 |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
6.3 瓶颈期(2010——今)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
7.1.1 张强先生简介 |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
7.2.1 穆森简介 |
7.2.2 团队简介 |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4 比较分析 |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
7.4.2.1 必然性分析 |
7.4.2.2 问题分析 |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4 比较分析 |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7.5 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责任与限度: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基本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的基本内容 |
六、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属性 |
一、公共性 |
(一) 公益性 |
(二) 公正性 |
(三) 公开性 |
(四) 参与性 |
二、私人性 |
(一) 私人受益性 |
(二) 私人发展性 |
(三) 私人享用性 |
三、准公共产品属性 |
(一) 私人产品的正外部性 |
(二) 公共产品的拥挤性和价格排他性 |
第三章 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 |
一、政府及其办学特征 |
(一) 多维视角中的政府 |
(二) 政府办学的特征:以强制求公益 |
(三) 政府“悖论”与高等教育公共性的实现 |
二、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 |
(一) 对大学的责任 |
(二) 对受教育者的责任 |
(三) 对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责任 |
三、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限度 |
(一) 目标追求:限于“公益”而非“私益” |
(二) 活动内容:限于大学外部公共事务,止于大学内部事务 |
(三) 办学状况:限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第四章 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 |
一、第三部门及其办学特征 |
(一) 多维视角中的第三部门 |
(二) 第三部门办学的特征:“以志愿求公益” |
二、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 |
(一) 第三部门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责任 |
(二) 对资助者的责任 |
(三) 对受助者的责任 |
(四) 对政府的责任 |
三、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限度 |
(一) 限于社会对第三部门的认识 |
(二) 限于政府对第三部门办学的规范要求与扶持力度 |
(三) 限于第三部门办学中的资金、人才等条件 |
第五章 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 |
一、市场主体及其办学特征 |
(一) 市场主体及其特征 |
(二) 市场主体举办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 |
(三) 市场主体办学的特征:“以志愿求私益” |
二、市场主体在高等教育办学中的“边缘性”文化身份 |
(一) 市场主体的“文化脱离”困扰 |
(二) 营利性高校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边缘机构 |
(三)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具有边缘性 |
三、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 |
(一) 目标责任:利润而非教育宗旨 |
(二) 纳税的责任 |
(三) 资本运营和教育运营的责任 |
四、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限度 |
(一) 办学环境:限于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条件 |
(二) 面向对象:限于付费的学习者 |
(三) 办学内容:限于可营利的项目与活动 |
(四) 办学导向:限于市场需求而非学科 |
第六章 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状况 |
一、国际上不同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模式 |
(一) 欧洲模式 |
(二) 美国模式 |
(三) 日本模式 |
二、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状况 |
(一) 新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变化历程 |
(二) 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状况与问题 |
(三) 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发展趋势的预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与财富牵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呼唤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T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的研究[D]. 王敏. 东南大学, 2020
- [2]资本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D]. 黎永红.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9)
- [3]国有民营体制下的美术馆模式 ——以西安美术馆为例[D]. 白茜. 西安美术学院, 2016(08)
- [4]战略转型背景下的株洲L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D]. 周璐曦. 湖南工业大学, 2015(06)
- [5]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维度研究[D]. 黄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3)
- [6]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当代经济增长[D]. 张凯. 辽宁大学, 2014(04)
- [7]所有制实现形式与产权结构化的研究 ——兼论我国公共产权改革[D]. 吉富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8]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 ——基于国家制度视角的研究[D]. 孟荣芳. 南京大学, 2014(07)
-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10]责任与限度: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研究[D]. 祝爱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