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INHERENT LIMIT TO C_2 YIELDI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论文文献综述)
张琚政[1](2021)在《基于内源性蛋白质发展抗肿瘤缩氨基硫脲类金属(Au、Pt)化合物》文中认为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癌症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疾病,所以靶点单一的化疗药物很难根除所有的癌细胞。金属基药物由于其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多变的配位模式,使其成为广谱的抗癌药物,不仅具有疗效确切等优点,同时还具有多样的抗肿瘤机制。但是,创新性发展金属抗癌药物仍然面临以下几大挑战:1)如何避免金属化合物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被破坏;2)如何提高金属化合物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使其更多的聚集到肿瘤组织中;3)如何提高金属化合物的成药性,特别是治疗效果、靶向能力和降低其体内毒副作用。天然内源性蛋白质(如人血清白蛋白,铁蛋白)是人体内固有的蛋白质,具有无毒、无免疫原性、高度生物相容性等特点。由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SPARC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1(Tf R1)可以分别和白蛋白或铁蛋白特异性结合,使这两个蛋白能够成为转运载体靶向肿瘤细胞递送药物,有望解决金属化合物毒性高、生物利用度低、靶向性差等难题。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利用脱铁铁蛋白(Apoferritin,AFt)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和Au化合物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构建了脱铁铁蛋白-金化合物的纳米系统,并研究了其通过诱导致死性自噬和凋亡来杀伤胶质瘤细胞的机制;2)构建了人血清白蛋白-金化合物的纳米系统,研究和讨论了其体内外抗癌效果、体内外引起免疫反应及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机制;3)构建了能够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人血清白蛋白-铂化合物载药体系,并评估了其体内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及抑瘤效果。具体的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设计合成了系列脑胶质瘤敏感的缩氨基硫脲类金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了对脑胶质瘤细胞活性最好的C6,并成功构建了脱铁铁白蛋白-C6纳米粒(AFt-C6 NPs)。Luc-U87MG模型小鼠体内实验表明,AFt-C6 NPs对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率为69.2%,是单独C6(IRT=22.8%)的3倍。此外,我们证实了C6通过诱导致死性自噬和凋亡来杀伤胶质瘤细胞。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的AFt-C6 NPs能够有效地穿过血脑屏障(BBB),抑制胶质瘤生长,并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中聚集。二、为了有效地靶向治疗胃癌,我们提出了以人血清白蛋白(HSA)纳米粒(NPs)的氨基酸残基为基础,通过对肿瘤微环境(TME)中细胞成分的双重靶向作用,开发一种集免疫治疗和化疗于一体的金属药物。我们获得了对胃癌细胞具有显着细胞毒性的Au化合物(C11);我们还成功构建了一个新型的HSA-C11复合物纳米粒(HSA-C11 NPs)递送系统。更重要的是,体内实验结果表明,HSA-C11 NPs在体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C11,其抑瘤率(75.3%)是C11的1.5倍(51.1%),并且与C11单独使用相比,HSA-C11 NPs能显着提高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此外,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C11/HSA-C11 NPs通过极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化疗和免疫治疗的一体化协同作用。三、为了发展新型抗癌铂化合物,克服现有铂类药物的不足,全面协同治疗癌症,我们提出了基于肿瘤微环境而非DNA靶点发展新型抗肿瘤铂化合物,并成功构建了人血清白蛋白(HSA)-Pt复合物给药体系,以提高其成药性。在此,我们根据缩氨基硫脲配体的体外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显着细胞毒性的Pt化合物(C13)。体内实验结果表明,C13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诱导铁死亡来抑制肿瘤生长。更重要的是,我们成功构建了新型的HSA-C13复合物(HSA-C13 complex)给药体系,有效地保护了C13在血液循环中的完整性,延长了C13的滞留时间,提高了其体内靶向性,减少了体内副作用。
龚乐乐[2](2021)在《高性能CO2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设计与催化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利用电催化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品或燃料被认为是实现能源转换、化学储能、以及“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碳捕捉及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缓解人们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性。在CO2还原中,电催化剂的本征性质直接决定着催化过程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因此,快速、合理地设计和筛选高性能催化材料成为推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CO2RR)商业化应用的核心问题。本论文针对原子级分散的单原子/双金属催化剂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我们从金属-卟啉型单原子催化剂(TM-SACs)开始,借助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模拟TM-SACs表面电催化CO2RR过程,深入探究催化剂的本征特性和催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随后,针对TM-SACs中存在的CO2化学吸附能力偏弱导致过电势相对较高等瓶颈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两类高性能的CO2RR电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TM1/TM2-BACs)和锚定在共价三嗪骨架中的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TM-CTFs),利用双金属的协同作用和低配位过渡金属的空间效应来改善催化单元的电子特性,进一步提升电催化CO2RR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最后,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配位构型的Ni-SACs电催化CO2RR性能,为设计、开发高活性CO2RR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如下:1.金属-卟啉型单原子催化剂(TM-SACs)电催化CO2RR的构效关系研究。我们借助DFT方法,模拟了不同TM-SACs表面电催化CO2还原过程。通过高通量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TM-SACs对CO产物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而HCOOH、CH3OH和CH4等还原产物则由于相对较大的过电势被抑制。由于受电子结构和空间效应的约束,部分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的过渡金属无法直接参与电催化CO2RR,它们往往需要预先降低价态,再以还原态TM的形式参与CO2化学吸附等过程。为了快速预测不同TM-SACs的催化性能,我们提出了一种与TM-SACs本征性质相关的描述符(Φ=((1×)/,其中V、E和r为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电负性和原子半径),可以与电催化CO2RR活性之间建立“火山型”关系。通过该“火山型”关系可以直观地判断催化材料的几何形态、CO2RR的催化机制、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且部分预测结果得到了已报道实验数据的支撑,证实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不过,计算结果显示TM-SACs的过电势仍相对较高(ηCO>0.75 V),这通常源自于它们对CO2及其中间体较弱的吸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催化CO2RR的催化性能,我们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2.原子级分散的双金属催化剂(BACs)电催化CO2RR的构效关系研究。本章工作尝试通过双金属原子之间的协同效应来改善催化中心的电子特性,进而提升催化剂对CO2及其中间体的吸附强度,从而达到降低电催化CO2RR过电势的目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类锚定在共价-有机框架中,具有双金属活性单元的催化剂(TM1/TM2-BACs),通过DFT方法在它们表面模拟了电催化CO2RR过程。通过研究催化剂微观结构与电催化CO2RR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我们发现双金属活性中心可以为中间体提供更灵活的配位方式,从而打破电催化CO2RR过程中不同中间体吸附能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限制。得益于此,绝大多数的TM1/TM2-BACs都具有比传统的贵金属电催化剂和单原子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此外,我们提出了一种与活性位点本征性质相关的描述符(Φ=[((31+(32)]×[((21+(22)]/[(1+2)],其中X、W和E分别代表过渡金属的电负性,功函数和内聚能),并建立了该描述符与TM1/TM2-BACs电催化CO2RR活性之间的“火山型”关系。根据此“火山型”关系,可以合理、快速、准确地预测不同双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活性。3.锚定在共价三嗪骨架中的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TM-CTFs)电催化CO2RR的构效关系研究。本章工作尝试通过空间效应来灵活地调控CO2及其中间体的吸附方式,以达到提升电催化CO2RR活性的目的。为此,我们设计一类具有三配位构型的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并利用DFT方法在它们表面模拟了电催化CO2RR过程。通过系统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三配位构型(TM-N3)的TM-CTFs的催化性能能够媲美双金属催化剂(TM1/TM2-BACs),并远超四配位构型(TM-N4)的TM-SACs材料。通过对TM-CTFs微观结构和电催化CO2RR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催化剂内在特性的本征描述符((37)=/(×9)),其中N、rTM、n分别是TM的d电子数,原子半径和原子的周期数),该描述符与电催化CO2RR的反应活性之间呈现“火山型”关系。通过该“火山型”关系可以直接预测出催化活性最佳的催化材料,同时还可以识别出相应的选择性和催化机制。上述预测的催化性能得到了已报道的实验结果验证,从而证明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不同配位构型的Ni-SACs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研究。本章工作尝试通过配位环境调控来提升电催化CO2还原的性能。为此,我们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九种不同Ni-SACs电催化CO2RR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首先通过高通量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发现降低Ni-SACs中活性中心Ni的配位数能够显着提升电催化CO2RR的活性,并且Ni-Cx型催化单元的活性高于Ni-Nx。依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为设计指南,我们利用“自下而上”的合成策略,通过控制不同的退火温度成功地制备出三种不同的Ni-SACs,分别为Ni@NCH-800(Ni-N4)、Ni@NCH-900(Ni-N2V2-1)、Ni@NCH-1000(Ni-C4)。电催化CO2RR的测试结果表明,Ni@NCH-1000催化剂展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可以高效地将CO2还原成CO产物,同时抑制HER副反应。在-0.90 V的外加电压下,CO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ECO)为94%,电流密度(jCO)为-27.0 m A/cm2。上述四种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Ni@NCH-1000(Ni-C4)>Ni@NCH-900(Ni-N2V2-1)>Ni@NCH-800(Ni-N4),与预测结果相一致。
赵梦龙[3](2021)在《氮杂吡咯氟硼烷类近红外联合光疗纳米平台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光激发型治疗手段已经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发展。联合光疗是将光热疗法(PTT)和光动力疗法(PDT)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它同时具有PTT和PDT的优点和缺点,虽然它们的优点促进了光疗试剂的发展,但是其缺点也制约了联合光疗的临床化进程。联合光疗试剂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其临床化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报道的联合光疗一味追求高的活性氧产率或光热转换效率,造成了光疗试剂发展的片面性,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乏氧、术后康复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择氮杂吡咯氟硼烷(aza-BODIPY)类衍生物作为联合光疗试剂研究对象,通过构筑不同的纳米递送平台,着眼于解决联合光疗过程中遇到的水溶性、肿瘤乏氧、光热伤口感染等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基于aza-BODIPY的纳米联合光疗试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解决了联合光疗过程中面临的乏氧问题,实现了成像指导的高效联合光疗,成功地消融了肿瘤,预防了肿瘤的复发并促进了联合光疗伤口的恢复。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卤代aza-BODIPY用于成像指导的光热/光动力联合光疗为了揭示重原子效应对光疗试剂光动力和光热效果的影响,本章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卤素取代的aza-BODIPY。它们分别是氯取代、溴取代和碘取代的aza-BODIPY,并依次命名为B2、B3和B4。在这些aza-BODIPY衍生物中,B4具有最好的光热和光动力效果,其光动力效果是B3的1.57倍,浓度为40μM时,B4溶液的温度变化量比B3高出1.3 oC。于是我们用B4和亲水聚合物DSPE-m PEG5000制备了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粒子IABN。IABN同时具有良好的光动力效果和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34.8%)。IABN较强的荧光使它可以用于荧光成像指导的肿瘤治疗。最终,在荧光成像和光热成像的指导下,IABN以优异的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效果成功的消融了肿瘤,表明其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2、二氧化锰和多功能聚合物构筑的智能化纳米平台用于增强型肿瘤联合光疗为了打破联合光疗过程中肿瘤内部乏氧对光动力治疗的限制,解决只有光热治疗在联合治疗进程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本章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za-BODIPY/Mn O2的光疗平台,该纳米平台只需要经过简单的静电自组装即可获得。Mn O2纳米片可以催化H2O2分解产生氧气,因此我们选用它作为纳米载体,用预先准备的水溶性含aza-BODIPY的聚合物(PPAIB)包覆Mn O2纳米片,即可获得可以解决肿瘤内部乏氧问题的智能型纳米平台(Mn O2@PPAIB)。因为Mn O2可以在酸性肿瘤中分解H2O2产生O2,提升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活性氧产率,Mn O2被近红外光照射时也能产生一定的热量,所以Mn O2@PPAIB不仅能提升aza-BODIPY的光动力效果,还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提升aza-BODIPY的光热效果。本工作利用Mn O2能缓解肿瘤部位乏氧问题和产生额外热量的特点,实现了同时增强光热和光动力效果的新型联合治疗,为今后开发联合治疗纳米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3、热致次氯酸释放纳米平台用于成像指导的肿瘤消融和细菌感染预防光热治疗过程中过多的热量会导致肿瘤部位热损伤,甚至会使周边正常组织受到影响,热损伤伤口在空气中的暴露会导致伤口部位细菌感染。至今,很少有光热治疗平台致力于解决热致伤口染菌的问题。因此,本章节设计、制备了一种包含aza-BODIPY和三氯异氰尿酸的热敏脂质体纳米平台(Lipo-B-TCCA),用于光热消融肿瘤和预防热致伤口细菌感染。该纳米平台在体内和体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31.4%)和高效的次氯酸释放能力。此外,Lipo-B-TCCA具备近红外荧光成像和热成像能力,在成像指导下成功消融了肿瘤并且副作用较低。重要的是Lipo-B-TCCA可以阻止PTT治疗过程中热致伤口部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Lipo-B-TCCA的成像能力可以引导热诱导次氯酸释放,用于肿瘤消融和细菌预防。因此,该光热纳米平台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白娅[4](2021)在《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文中提出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结构,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例如,芳基膦化物可以作为多种蛋白激酶及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内酰胺衍生物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可以作为高血压、炎症、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芳基卤化物的磷酸化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需要使用钯催化剂,反应条件剧烈,反应时间长,官能团兼容性差等;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方法依赖于氢化物试剂、金属还原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存在过度还原,选择性差,底物适用范围小,需要加压氢气氛围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成化学家致力于寻求实现这两类反应的新方法。电化学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有机合成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无需使用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条件温和;通过调节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可实现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同一电解装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利于实现级联反应;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中存在的某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随着电化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技术例如手性电极、氧化还原介质、“阳离子池”等应用到电化学合成中,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应用范围。此外,电化学反应仪器也由早期的大体积复杂装置到小型家用电池,再到可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合成的反应装置(例如Electra Syn 2.0),提高了电化学合成的可操作性,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新的选择。本论文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背景及现有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镍催化实现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发生交叉偶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第三章介绍了电化学条件下对环状酰亚胺进行选择性还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们在第二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以对溴三氟甲苯与亚磷酸二乙酯为模板底物,通过改变投料量、体系浓度、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及电极,得到最佳条件:N2保护下,使用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仅需在10 m A的小电流下室温电解3小时,即以9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2-3a。接下来,进行了底物范围考察,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膦试剂,考察了溴苯苯环上的各种官能团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取代基包括烷氧基(OMe),烷基(Me和CF3),卤素(Cl),氰基(CN),羰基(COMe)和酯基(CO2Et)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稠合双环、稠合三环芳香族底物及芳杂环均可以以中等至较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进一步底物范围考察表明:该体系可以用于活性较低的对氯三氟甲苯并以42%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且亚磷酸二异丙酯、苯基膦酸乙酯及二苯基氧膦均可以作为膦亲核试剂。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将模板底物放大至1 mmol反应并以74%的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2-3a。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方法,我们合成了19个芳基膦化物,产率介于34%到94%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将模板底物置于加入TEMPO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没有监测到产物生成,推测该反应可能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且通过阳极和阴极协同进行,致使可以在非隔膜的电解池装置中产生具有不同氧化态的活性镍化合物,促进产物的生成。选择性还原酰亚胺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在第三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合成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将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模板底物,通过对胺、电解质、溶剂、反应电流及时间的筛选,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二异丙胺为碱,乙醇为反应溶剂,20 m A恒流电解2小时以94%的产率得到羟基内酰胺产物3-2a,25 m A恒流电解3小时以86%的产率得到内酰胺产物3-3a。接下来,我们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N-芳基和N-脂肪基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可以被成功还原,表明该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烯丙基、炔丙基、环氧乙基、酯基及羰基等基团取代时均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表明该体系对敏感官能团的耐受性。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在最佳条件下对沙利度胺进行了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羟基内酰胺产物3-2w,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还原的内酰胺产物3-3w;值得注意的是,将模板底物扩大至6 mmol规模,通过在20 m A恒流下反应24小时或者在30 m A恒流下反应30小时,我们可以分别以87%和82%的产率得到3-2a及3-3a,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克级合成。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还原方法,我们合成了23个羟基内酰胺衍生物及21个内酰胺衍生物,产率介于18%到95%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比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的反应结果,发现利用能够产生α-氨基烷基自由基的胺类化合物对于促进所需的还原反应至关重要;最佳反应体系中加入TEMPO后没有监测到目标产物且用高分辨质谱检测到了TEMPO捕获自由基的分子,我们推测该反应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氘代乙醇及氘代二异丙胺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所需的质子来源于乙醇及二异丙胺,且两者在反应过程存在一个快速质子交换过程。综上,通过总结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应用背景及两者已有的合成方法,鉴于其在药物小分子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性及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同时考虑到电化学合成的优势,我们开发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预测。本文介绍的两种合成方法不需要添加氧化还原试剂,采用简易的非隔膜电池,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普适,底物适用范围广,且生成的副产物少,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芳基卤化物与膦试剂的交叉偶联及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为C-P键的构建及C-O键的断裂提供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秦宏宇,柯义虎,李景云,刘海,袁红[5](2021)在《光热协同效应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随着催化研究的逐渐深入,将两种或多种手段耦合,能够明显地改善催化性能,其中光热协同催化是当前新型催化技术研究的焦点.我们介绍了光热协同催化在能源合成领域的应用,尤其在光热催化CO2转化、污染物降解、制氢和费托合成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超越单独热催化或光催化所能达到的效果,在某些反应中能够明显提高产物的收率,改善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以及降低反应的温度.最后还展望了光热协同催化发展的前景,以及目前仍然面临反应机理尚不明确和合适催化剂的筛选等问题.
骆秋蓉,王诗琦,王路军[6](2021)在《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在分离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二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材料,具有原子尺寸、机械强度优异、比表面积大、表面化学丰富以及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引起了分离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以石墨烯为典型代表。随着对石墨烯材料的广泛研究,相继发展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骨架(COFs)、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六方氮化硼(h-BN)等多种新兴二维材料。该文介绍并讨论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的特点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在膜分离、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色谱等分离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二维材料在分离科学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张舒皓[7](2021)在《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体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方面,气体材料(例如二氧化碳、甲烷、乙烯和氮气等)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生产中。在日常生活方面,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直接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气体的分离与存储,是环境保护与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高纯气体都是从多组分气体中分离而来。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气体分离和纯化的技术,主要包括:低温蒸馏、变压吸附和膜法分离。其中,变压吸附和膜法分离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和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竞争优势突出。多孔有机材料(Porous Organic Frameworks,POFs)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结构稳定和易修饰等优点。POFs是良好的气体吸附剂,并且可用于掺杂制备膜材料。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制备具有优异CO2/N2分离性能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s,PAFs),并将其作为掺杂物用于制备中空纤维膜。分别以联苯和二苯胺为单体,通过三氯化铝催化的肖尔反应制备PAF-45和PDPA。同时,以等摩尔比的联苯和二苯胺为单体,制备PAF-45DPA。随后,以三种聚合物为掺杂材料,聚砜(PSF)高分子为基质材料,通过干-湿法制备PAF-45/PSF、PAF-45DPA/PSF、PDPA/PSF和PSF中空纤维膜。详细地研究了粉末材料和中空纤维的CO2/N2分离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混配体合成的PAF-45DPA同时兼具PAF-45的高孔隙率和PDPA材料优异的CO2/N2选择性(SBET=679 m2 g-1,SCO2/N2=63),且这种优异性能也表现在制备的混合膜中。掺杂PAFs材料显着提升了中空纤维膜的CO2/N2分离性能,其中,PAF-45DPA/PSF中空纤维膜对CO2的选择性和透量分别达到24.2和72.6 GPU。2.制备具有大共轭基团的PAFs材料,探究不同的配位金属离子对PAFs材料CH4/N2分离性能的影响,用于提升中空纤维的CH4/N2分离性能。以四苯基卟啉及其四苯基金属卟啉为单体制备PAF-40、PAF-40-Fe和PAF-40-Mn材料,并测试它们的CH4和N2的吸附曲线,根据IAST理论计算CH4/N2理想分离比。结果显示,含有卟啉基团的PAF-40系列材料具有较高的CH4/N2选择性,其中PAF-40-Fe材料对CH4气体的选择性最高(SCH4/N2=18.4)。以PAF-40、PAF-40-Fe和PAF-40-Mn为掺杂材料,聚砜高分子为基质材料,通过干-湿法制备PAF-40/PSF、PAF-40-Fe/PSF、PAF-40-Mn/PSF和PSF中空纤维膜,并表征其CH4/N2分离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掺杂PAFs材料显着提升了中空纤维膜的CH4气体选择性和透量,其中掺杂PAF-40-Fe材料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对CH4气体的选择性和透量分别达到4.3和18.7 GPU。3.选择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高稳定性的多孔材料PAF-1为前驱体,通过后修饰的方法,制备带有极性官能团的PAF-1-Br和PAF-1-CF3,研究它们的C2H6和C2H4的吸附与分离性能。在273 K和298 K下测试它们的C2H6和C2H4吸附曲线,根据IAST理论计算PAF-1、PAF-1-Br和PAF-1-CF3的C2H6/C2H4分离比。结果显示,修饰极性官能团后,与PAF-1相比,PAF-1-CF3的C2H6/C2H4的分离比显着增加,从1.1提升至1.8。
刘鹏[8](2021)在《纳米CuI和Bi催化剂的电化学原位构筑及其CO2电催化还原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大气中的CO2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这直接导致了CO2气体的过度排放,引起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其中电催化CO2还原(CO2RR)可以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减轻温室效应,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在众多转化的产物中(CO、CH4、HCOO-、CH3OH、Et OH、C2H4等),多碳产物的能量密度更高,甲酸的综合经济效益更高。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挑战主要有:(1)、CO2还原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电子和质子的转移步骤,反应机理复杂,产物种类多样;(2)、电解液的种类、对前驱体的处理方式等多种外部因素通常会耦合在一起,对机理的理解产生干扰;(3)、析氢反应的竞争降低了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效率。本论文主要研究了Cu基和Bi基催化剂在水相中电催化还原CO2反应,对Cu基催化剂价态、卤素阴离子、催化剂重构的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于Bi基催化剂,研究了一系列的Bi OX(Bi OX,X=Cl、Br、I)前驱体的厚度和尺寸与在电化学原位还原生成的纳米结构Bi的关系以及对CO2RR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两步合成法得到介孔CuO纳米结构催化剂,并在含有碘离子的电解液中测试了CO2RR的性能。在-1.0 V vs.RHE,1.0 M KI中,C2还原产物的总法拉第效率(FE)接近60%。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表明了I-可以促进催化剂的重构、抑制析氢反应(HER),重构产生的Cu I纳米颗粒对C2产物选择性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I-离子可以帮助稳定Cu+,还可以减少H+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重构的Cu I可以暴露丰富的不饱和配位点。2.采用一步溶剂热法,调节溶剂的组成得到了一系列厚度和尺寸不同的Bi OCl和Bi OBr纳米片,系统研究了溶剂对前驱体的形貌、厚度和尺寸对原位电化学Bi纳米片的合成及CO2RR性能影响。以氯氧化铋(Bi OCl))为例,当厚度和尺寸在一定的范围时,通过原位电化学转化,可以获得二维(2D)Bi纳米片催化剂。电催化CO2测试中,在-0.9 V时,电流密度达到10.2 m A cm-2,生成甲酸盐的FE接近92%,稳定测试15 h而没有明显的衰减。此外,在宽电位窗口范围(-0.8~-1.3 V)的FEs超过80%。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和尺寸在一定范围的Bi OCl纳米片前驱体可以在原位电化学还原中保持二维结构,从而在电化学CO2还原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和更低的接触电阻。3.采用一步溶剂热法,改变溶剂为甘露醇/H2O,调整表面活性剂,合成了均一纳米盘、超薄和板状结构的Bi OX(X=Cl、Br、I)前驱体,并将这些前驱体通过电化学原位还原制备成Bi纳米催化剂。Bi OI纳米盘前驱体衍生的Bi(P-纳米盘-Bi)纳米片在-0.9 V vs RHE电压下将CO2还原成HCOO-的最大法拉第效率(FE)接近95%,电流密度为13.3±0.6 m A cm-2,在-0.8~-1.2 V的宽电压窗口,FEs均超过80%。此外,P-纳米盘-Bi衍生的纳米片在15 h的测试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其优异性能主要归功于2D Bi纳米片可以提高CO2·-的吸附强度、增大电化学活性面积、降低接触电阻、加速电子转移。当前驱体厚度增大到70 nm或减小到几个纳米,原位生成的Bi会团聚成纳米颗粒,出现不均一的尺寸和不规则形貌。由于不能保持二维结构,大大降低了反应的催化性能。
王月[9](2021)在《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及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放射性元素分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具有许多传统有机溶剂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质,如可忽略的蒸气压、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的溶解性能、优异的电化学特性等,在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有望代替传统有机溶剂用于放射性元素的萃取分离。氮杂多环芳烃和杯芳烃冠醚分别是Ln/An与Cs+的有效萃取剂,研究这两种萃取剂与离子液体所构成体系的辐射稳定性和辐解机理,可为新型乏燃料后处理体系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材料是一种新型多孔结晶材料,这种由轻质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材料因其稳定的化学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较低的框架密度、高度的可设计性等优点在放射性元素吸附分离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拓展COFs材料在放射性元素Tc的吸附分离应用,有必要对其进行接枝改性,而COFs材料的辐射改性研究还未见报道。论文首先介绍乏燃料后处理研究现状,简述了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概念及应用。然后介绍了氮杂多环芳烃、杯芳烃冠醚与离子液体组成的萃取体系及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放射性元素分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系统研究了2,6-二(5,6-二异丁基-1,2,4-三嗪基-3)吡啶、二-2,6-(5,6,7,8-四氢-5,9,9-三甲基-5,8-桥亚甲基-1,2,4-三嗪基-3)吡啶和2,9-二(5,6,7,8-四氢-5,9,9-三甲基-5,8-桥亚甲基苯并-1,2,4-三嗪基-3)-1,10-邻菲啰啉与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组成的三种氮杂多环芳烃/离子液体体系IB-BTP/[C2mim][NTf2]、CA-BTP/[C2mim][NTf2]和CA-BTPhen/[C2mim][NTf2]的萃取性能及γ辐射效应。在低酸度和高酸度条件下,主要萃取机理分别为阳离子交换机理和中性配合物机理。通过Eu3+萃取实验结果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知,IB-BTP具有最快的萃取动力学,而在中性及0.01 M HNO3条件下,CA-BTPhen具有最高的萃取分配比。三种体系中萃取剂的辐射稳定性顺序为:CA-BTP>IB-BTP≈CA-BTPhen。体系的辐解产物主要是离子液体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与氮杂多环芳烃配体反应后生成的取代类产物。采用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C4mim][OTf])模拟的方法,对杯芳烃冠醚异丙氧基杯[4]冠醚-6(BPC6)/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4mim][NTf2])体系中萃取剂的γ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水洗分离出BPC6/[C4mim][NTf2]辐照后的非水溶性产物,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其化学结构的变化及对萃取Cs+性能的影响。发现其主要的辐解产物为BPC6被离子液体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如[C4mim]·、[C4mim]2+·、CF3·及H·等)取代后的产物,其中三氟甲基取代的BPC6相对含量最高,理论计算发现该产物仍然保持了一定的配位能力,使得体系在500 k Gy吸收剂量、1 M HNO3条件下对Cs+的萃取分配比仍然可达到7.9。成功合成了富含乙烯基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Tb Da-COF)。通过γ射线共辐射引发的方式,将离子液体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C2vim Br)接枝到Tb Da-COF上,得到了一类用于ReO4–/Tc O4–阴离子交换吸附分离的接枝修饰的二维COFs材料([C2vim Br]x%-Tb Da-COF)。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多孔性、稳定性和纳米纤维状形貌。实现了材料孔道中咪唑功能基团含量的调控,所得材料对Tc O4–的模拟物ReO4–的吸附最快可在2 min内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最高可达952 mg g–1。动态吸附柱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四个ReO4–吸附–洗脱循环,由该吸附剂制成的填充柱仍可保持高达99.98%的吸附去除率和大于90%的洗脱回收率,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对99Tc O4–的高效柱分离。成功合成了富含羟基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3DCOF)。通过γ射线预辐射引发的方式,将4-氯甲基苯乙烯(VBC)接枝到3DCOF上,随后使用三苯基膦(PPh3)与COFs结构中的氯甲基反应,制得超疏水季鏻盐修饰的三维COFs材料(3DCOF-g-VBPPh3Cl)。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多孔性、稳定性和微晶形貌。所制备材料中富含苯基季鏻盐的超疏水局部环境可以克服Hofmeister序列规则,实现对ReO4–的高选择性吸附。所制备的材料对于低浓度ReO4–溶液可在1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最高可达99.995%。在SO42–和PO43–浓度过量6000倍的条件下,对ReO4–的吸附去除率分别高达93.9%和92.5%,在模拟甘肃北山地下水环境中对ReO4–的吸附去除率高达94.2%以上,并且具有优异的动态柱分离效果,显示出该材料在实际环境中应用的巨大潜力。
张新新[10](2021)在《四苯基乙烯类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指出聚集诱导发光(AIE)是一类分子聚集体比单个分子表现出更强发射的光物理现象,与传统聚集诱导淬灭(ACQ)现象完全相反。AIE材料有近20年的发展,其发现解决了传统发光材料在聚集态或固态薄膜中荧光量子产率低的问题。目前AIE材料在光电器件、化学传感,生物成像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被称为新材料赛场上的“全能运动员”。本论文围绕AIE材料展开,将AIE理念引入共轭多孔聚合物及力致变色材料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1)开发具有高发射效率的多孔聚合物薄膜,同时克服共轭多孔聚合物(CPPs)领域难以加工和光功能性差的局限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所以我们首先通过麦克默里反应合成了含有AIE活性四苯基乙烯和咔唑单元的单体1,1,2,2-四(9H-咔唑-9-基)苯基乙烯(CPE-4)。在二氯甲烷(CH2Cl2)与三氟化硼乙醚(BFEE)混合体系中,不添加任何支撑电解质,采用电聚法制备CPP(PCPE-4)膜。由于具有AIE活性的TPE,这些CPPs薄膜在固态下表现出高荧光。通过调节聚合条件可以改变它们的电化学聚合和荧光性能。(2)机械变色材料是刺激响应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但由于其在固态条件下的荧光量子产率低、变色机理不明确等原因,其出现较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在本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分子构象改变策略来制备具有高固态发光效率的力致变色材料。合成了含有四苯乙烯(TPE)和咔唑、吲哚单元的化合物(CPE-1、CPE-2、CPE-4、IPE-2和IPE-4)。由于聚集诱导发光单元TPE的存在,这些化合物均具有强大的固态发射。CPE-4、IPE-4表现出良好的力致变色特性,优于CPE-2、CPE-1和IPE-2。可能咔唑、吲哚的尺寸较大会调节分子的扭转,进而影响分子的排列。XRD结果证实,机械显色特性确实与分子构象和堆积方式的改变有关。最后,将力致变色性能优良的CPE-4成功应用于荧光书写中。
二、THE INHERENT LIMIT TO C_2 YIELDI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INHERENT LIMIT TO C_2 YIELDI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内源性蛋白质发展抗肿瘤缩氨基硫脲类金属(Au、Pt)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癌症的简述 |
2 癌症的治疗方法 |
3 肿瘤化疗药物的现状 |
4 金属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概述 |
4.1 抗肿瘤铂(Pt)化合物 |
4.2 抗肿瘤金(Au)化合物 |
5 抗肿瘤缩氨基硫脲(TSCs)金属化合物的研究概述 |
6 基于药物载体发展抗癌药物 |
6.1 基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发展抗癌金属化合物 |
6.2 以脱铁铁蛋白(Apoferritin,AFt)作为药物载体 |
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种新型脱铁铁蛋白-金(Ⅲ)化合物纳米粒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脑胶质瘤的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3-(4-甲基哌啶)缩氨基硫脲金(Ⅲ)化合物的合成 |
2.3 脱铁铁蛋白(AFt)-金化合物纳米粒的构建 |
2.4 活性测试(MTT) |
2.5 细胞摄取实验 |
2.6 AFt-C6 NPs对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性研究 |
2.7 C6/AFt-C6 NPs体外穿越BBB模型 |
2.8 体内通过BBB并靶向胶质瘤细胞试验 |
2.9 金化合物从AFt NPs中的释放 |
2.10 JC-1检测 |
2.11 酶标仪测定细胞内ATP |
2.12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质网应激 |
2.13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 |
2.14 细胞内自噬评价 |
2.15 3-甲基腺嘌呤(3-MA)对自噬的抑制作用 |
2.16 3-甲基腺嘌呤(3-MA)对细胞存活的影响 |
2.17 Western blot分析 |
2.18 小鼠颅内U87MG移植瘤实验 |
3 试验结果 |
3.1 金化合物(C1-C6)的晶体结构 |
3.2 金化合物体外抗胶质瘤活性测试 |
3.3 AFt-C6 NPs的制备与表征 |
3.4 金化合物从AFt NPs中释放 |
3.5 AFt-C6 NPs对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 |
3.6 AFt-C6 NPs的摄取机制 |
3.7 AFt-C6 NPs体外穿透BBB |
3.8 C6和AFt-C6 NPs的体内抗脑胶质瘤作用 |
4.讨论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种新型白蛋白-金(Ⅲ)化合物纳米粒的构建、表征及其抗肿瘤性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5-甲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金(Ⅲ)化合物的合成 |
2.3 人血清白蛋白(HSA)-金化合物复合物纳米粒的构建 |
2.4 MALDI-TOF-MS分析 |
2.5 活性测试(MTT) |
2.6 细胞摄取实验 |
2.7 HSA-C11 NPs对细胞的靶向性研究 |
2.8 金化合物从HSA NPs中的释放 |
2.9 MGC-803细胞的凋亡检测 |
2.10 细胞内ATP评价 |
2.11 细胞内活性氧(ROS)测定 |
2.12 QRT-PCR检测相关m RNA水平 |
2.13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分析 |
2.14 蛋白表达检测 |
2.15 小鼠移植瘤实验 |
3 试验结果 |
3.1 金化合物(C7-C11)的晶体结构 |
3.2 金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3.3 构建新型HSA-Au化合物复合物NPs传递系统 |
3.4 C11/HSA-C11 NPs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
3.5 C11/HSA-C11 NPs的抗肿瘤机制研究 |
4.讨论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种人血清白蛋白-Pt(II)化合物复合物的构建、表征及其抗肿瘤性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系列二苯甲酮衍生物-缩氨基硫脲配体的合成 |
2.3 人血清白蛋白(HSA)-铂化合物复合物的构建 |
2.4 MALDI-TOF-MS分析 |
2.5 活性测试(MTT) |
2.6 细胞摄取实验 |
2.7 HSA-C13 complex对细胞的靶向性研究 |
2.8 铂化合物从HSA complex中的释放 |
2.9 细胞内活性氧(ROS)测定 |
2.10 蛋白表达检测 |
2.11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12 荧光光谱研究化合物C13与DNA相互作用 |
2.13 紫外光谱研究化合物C13与DNA相互作用 |
2.14 鸡胚尿囊膜(CAM)实验 |
2.15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2.16 小鼠移植瘤实验 |
3 试验结果 |
3.1 铂化合物(C12和C13)的结构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
3.2 构建HSA-Pt化合物复合物递送系统 |
3.3 C13/HSA-C13 complex靶向SK-N-MC细胞的能力 |
3.4 C13/HSA-C13 complex的体内治疗效果 |
3.5 C13/HSA-C13 complex的体内副作用 |
3.6 确认C13/HSA-C13 complex的抗癌机制 |
4.讨论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核磁共振、质谱)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2)高性能CO2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设计与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中和/碳循环 |
1.2 CO_2还原的策略 |
1.2.1 光催化CO_2还原 |
1.2.2 电化学CO_2还原 |
1.3 电催化CO_2还原的研究现状 |
1.3.1 电催化CO_2还原的工作原理 |
1.3.2 CO_2还原的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 CO_2还原的理论研究 |
1.4.1 理论基础 |
1.4.1.1 薛定谔方程 |
1.4.1.2 密度泛函理论 |
1.4.2 电催化CO_2还原的理论模型 |
1.4.3 电催化CO_2还原的理论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属-卟啉型单原子催化剂(TM-SACs)电催化CO_2RR的构效关系研究 |
2.1 引言 |
2.2 催化剂模型及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原子催化剂的CO_2RR催化机制 |
2.3.1.1 CO_2还原的潜在反应路径 |
2.3.1.2 TM-SACs电催化CO_2RR机制 |
2.3.2 单原子催化剂的CO_2RR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
2.3.2.1 TM-SACs电催化CO_2RR活性 |
2.3.2.2 TM-SACs电催化CO_2RR选择性 |
2.3.2.3 AM-SACs电催化CO_2RR活性和选择性 |
2.3.3 本征描述符与“火山型”关系 |
2.3.4 描述符的普适性 |
2.3.5 单原子催化剂的电子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子级分散的双金属催化剂(BACs)电催化CO_2RR的构效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模型及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金属催化剂的形成能 |
3.3.2 双金属催化剂的CO_2RR催化机制 |
3.3.2.1 CO_2还原的潜在反应路径 |
3.3.2.2 BACs电催化CO_2RR机制 |
3.3.3 双金属催化剂的CO_2RR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
3.3.4 本征描述符与“火山型”关系 |
3.3.5 双金属催化剂的线性比例关系 |
3.3.6 双金属催化剂的电子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锚定在共价三嗪骨架中的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TM-CTF)电催化CO_2RR的构效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模型及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M-CTFs催化剂的稳定性 |
4.3.2 CO_2还原的反应机制 |
4.3.3 TM-CTFs催化剂的CO_2吸附方式 |
4.3.4 TM-CTFs催化剂的CO_2RR反应活性 |
4.3.5 本征描述符与“火山型”关系 |
4.3.6 TM-CTFs催化剂的CO_2RR选择性 |
4.3.7 TM-CTFs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配位构型的Ni-SACs用于电催化CO_2还原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模型及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_2的化学吸附方式 |
5.3.2 Ni-SACs电催化CO_2RR的活性 |
5.3.3 Ni-SACs电催化CO_2RR的选择性 |
5.3.4 Ni-SACs催化剂的电子特性 |
5.3.5 Ni-SACs在电催化CO_2RR中的应用 |
5.3.5.1 Ni@NCH材料的制备 |
5.3.5.2 Ni@NCH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 |
5.3.5.3 Ni@NCH用于电催化CO_2RR的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氮杂吡咯氟硼烷类近红外联合光疗纳米平台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热疗法的研究进展 |
1.2.1 光热疗法简介 |
1.2.2 光源的选择 |
1.2.3 光源功率的选择 |
1.2.4 温度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1.2.5 光热试剂的发展历程及生物应用 |
1.3 光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 |
1.3.1 光动力疗法简介 |
1.3.2 光源的选择 |
1.3.3 光敏剂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应用 |
1.3.4 乏氧解决策略 |
1.4 联合光疗的研究进展 |
1.4.1 联合光疗简介 |
1.4.2 联合光疗的光源和光疗试剂的研究进展 |
1.5 aza-BODIPY类染料的研究进展 |
1.5.1 aza-BODIPY类染料简介 |
1.5.2 aza-BODIPY类染料的应用领域 |
1.6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1 论文选题背景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卤代aza-BODIPY用于成像指导的光热/光动力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药品 |
2.2.2 仪器和方法 |
2.2.3 光诊疗试剂的合成与表征 |
2.2.4 B1-B4的光物理性质 |
2.2.5 B1-B4和IABN的光动力和光热测试 |
2.2.6 IABN的稳定性测试 |
2.2.7 IABN的细胞实验 |
2.2.8 IABN的活体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1-B4的设计、合成及其表征 |
2.3.2 B1-B4的光物理性质 |
2.3.3 B1-B4的光动力和光热效果 |
2.3.4 IABN的制备与表征 |
2.3.5 IABN的光动力和光热性质 |
2.3.6 IABN的细胞实验 |
2.3.7 IABN的动物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锰/多功能聚合物纳米平台用于增强型肿瘤联合治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仪器与方法 |
3.2.3 光疗试剂的合成与表征 |
3.2.4 MnO_2@PPAIB的合成表征 |
3.2.5 光热和光动力性能测试 |
3.2.6 细胞实验 |
3.2.7 活体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PAIB和 MnO_2@PPAIB的制备与表征 |
3.3.2 PPAIB和 MnO_2@PPAIB的光热和光动力性质 |
3.3.3 PPAIB和 MnO_2@PPAIB在细胞中的荧光成像 |
3.3.4 PPAIB和 MnO_2@PPAIB在细胞中的光热和光动力效果 |
3.3.5 PPAIB和 MnO_2@PPAIB在细胞内的毒性实验 |
3.3.6 MnO_2@PPAIB的联合治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致次氯酸释放纳米平台用于成像指导的肿瘤消融和细菌感染预防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药品 |
4.2.2 仪器和方法 |
4.2.3 光疗试剂的合成与表征 |
4.2.4 Lipo-B-TCCA的制备与标定 |
4.2.5 光热效果 |
4.2.6 HCl O释放 |
4.2.7 细胞实验 |
4.2.8 细菌实验 |
4.2.9 活体实验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Lipo-B-TCCA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
4.3.2 Lipo-B-TCCA的热致释放HCl O能力 |
4.3.3 Lipo-B-TCCA在细胞内的HCl O产生实验 |
4.3.4 Lipo-B-TCCA的细胞毒性 |
4.3.5 Lipo-B-TCCA的细菌毒性 |
4.3.6 Lipo-B-TCCA在小鼠体内的荧光成像实验 |
4.3.7 肿瘤小鼠的光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数据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芳基膦化物研究现状 |
1.1.1 芳基膦化物及其药物背景 |
1.1.2 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现状 |
1.2 内酰胺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2.1 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背景 |
1.2.2 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现状 |
1.3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1.3.1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 |
1.3.2 电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 |
1.4 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的目标及意义 |
第2章 电化学介导镍催化合成芳基膦化物 |
2.1 课题设计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条件优化 |
2.2.2 底物拓展 |
2.2.3 应用研究 |
2.2.4 机理研究 |
2.3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用试剂与仪器 |
2.4.2 实验步骤与谱图数据 |
第3章 电化学介导合成内酰胺衍生物 |
3.1 课题设计 |
3.2 原料合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条件优化 |
3.3.2 底物拓展 |
3.3.3 应用研究 |
3.3.4 机理研究 |
3.4 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
3.5.2 实验步骤与表征数据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全文图示总结 |
附录 II 产物核磁谱图 |
附录 III 新化合物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光热协同效应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热催化技术的应用 |
1.1 光热催化CO2转化 |
1.2 光热催化污染物降解 |
1.3 光热催化制氢气 |
1.4 光热催化费托合成反应 |
2 总结与展望 |
(6)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在分离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维材料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
1.1 膜分离 |
1.2 固相萃取及固相微萃取 |
1.3 液相色谱 |
1.4 气相色谱 |
1.5 毛细管电色谱 |
1.6 其他分离领域 |
2 由二维材料衍生量子点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
3 总结与展望 |
(7)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材料的介绍 |
1.2 多孔有机框架材料的分类 |
1.2.1 超交联聚合物(HCPs) |
1.2.2 固有微孔聚合物(PIMs) |
1.2.3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 |
1.2.4 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 |
1.2.5 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 |
1.2.6 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 |
1.2.7 多孔有机笼(POCs) |
1.3 膜分离技术 |
1.3.1 高分子气体分离膜 |
1.3.2 非对称膜 |
1.3.3 高分子共混膜 |
1.4 CO_2吸附与分离 |
1.4.1 CO_2吸附剂 |
1.4.2 CO_2吸附剂后修饰 |
1.4.3 CO_2分离膜 |
1.5CH_4气体吸附与分离 |
1.5.1CH_4吸附剂 |
1.5.2CH_4/N_2分离膜 |
1.6 C_2H_4/C_2H_6气体的分离 |
1.7 本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1.8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PAF-45 类似物和聚砜的中空纤维及其CO_2/N_2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PAF-45DPA、PAF-45和PDPA的合成 |
2.2.4PAF/PSF中空纤维混合膜的制备 |
2.3PAF-45、PAF-45DPA和 PDPA的结构表征与结果讨论 |
2.3.1 红外光谱 |
2.3.2 ~(13)C固体核磁谱图分析 |
2.3.3 粉末X射线衍射 |
2.3.4PAF-45DPA的热稳定性 |
2.3.5PAF-45、PAF-45DPA和PDPA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6PAF-45、PAF-45DPA和PDPA的孔道和气体吸附性能表征 |
2.4 混合膜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2.4.1 混合膜的实物图片及扫描电镜图 |
2.4.2 中空纤维膜的元素分析 |
2.4.3 中空纤维膜的CO_2/N_2分离性能 |
2.4.4 掺杂量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5 压力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6 温度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7 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测试 |
2.4.8 CO_2/N_2分离性能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2.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卟啉型PAF-40s和聚砜的中空纤维及其CH_4/N_2分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PAF-40、PAF-40-Mn和PAF-40-Fe的制备 |
3.2.4PAF-40/PSF、PAF-40-Mn/PSF和PAF-40-Fe/PSF中空纤维混合膜的制备 |
3.3PAF-40、PAF-40-Mn和PAF-40-Fe材料的表征与结果讨论 |
3.3.1 红外吸收光谱 |
3.3.2 扫描电镜表征 |
3.3.3 X射线粉末衍射 |
3.3.4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元素分析 |
3.3.5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孔道特征 |
3.3.6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CH_4和 N_2吸附研究 |
3.3.7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吸附焓计算 |
3.3.8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CH_4/N_2理想分离比 |
3.4 PSF、PAF-40/PSF、PAF-40-Fe/PSF和PAF-40-Mn/PSF中空纤维的表征与结果讨论 |
3.4.1 中空纤维的实物图片与扫描电镜表征 |
3.4.2 气体分离测试装置 |
3.4.3 纯PSF膜和三种PAF/PSF混合膜的CH_4/N_2分离性能 |
3.4.4 压力对中空纤维膜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5 温度对中空纤维膜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6 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极性官能团Br和 CF_3修饰的PAF-1及C_2H_6/C_2H_4分离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PAF-1、PAF-1-Br和PAF-1-CF_3的合成 |
4.3PAF-1、PAF-1-Br和PAF-1-CF_3材料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4.3.1 固体红外光谱 |
4.3.2 能量色散X射线表征 |
4.3.3PAF-1、PAF-1-Br和PAF-1-CF_3孔道结构表征 |
4.3.4PAF-1、PAF-1-Br和PAF-1-CF_3的C_2H_6和 C_2H_4吸附表征 |
4.3.5PAF-1和PAF-1-CF_3的C_2H_6和C_2H_4吸附焓计算 |
4.3.6PAF-1、PAF-1-Br和PAF-1-CF_3的C_2H_6/C_2H_4理想分离比 |
4.3.7 取代基含量对PAF材料性质的影响 |
4.3.8 C_2H_6/C_2H_4分离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4.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纳米CuI和Bi催化剂的电化学原位构筑及其CO2电催化还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CO_2的来源和捕获 |
1.1.2 CO_2的转换和利用 |
1.2 电催化中催化剂的评价参数 |
1.3 电催化CO_2还原的影响因素 |
1.3.1 电解池的种类 |
1.3.2 耦合反应的电化学反应器 |
1.3.3 电解液 |
1.3.4 离子交换膜 |
1.3.5 催化剂 |
1.3.6 理论计算在催化剂设计中的研究 |
1.3.7 提高Cu基和Bi基催化剂性能的策略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药物及装置、材料表征及电催化测试技术 |
2.1 实验药物及装置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表征 |
2.3 电催化测试技术 |
2.4 产物的检测和分析 |
第三章 CuO衍生的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发生重构增强电催化还原CO_2制多碳产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合成和浆料的制备 |
3.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3.2.3 材料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表征 |
3.3.2 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 |
3.3.3 催化剂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BiOX纳米片前驱体的厚度和尺寸对CO_2还原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合成和浆料的制备 |
4.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4.2.3 材料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 |
4.3.2 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 |
4.3.3 催化剂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一种通用的策略合成BiOX纳米盘提高CO_2RR的催化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的合成和浆料的制备 |
5.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5.2.3 材料的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表征 |
5.3.2 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 |
5.3.3 催化剂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9)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及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放射性元素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乏燃料后处理研究现状 |
1.2 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简介 |
1.2.1 离子液体 |
1.2.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
1.3 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及其在放射性元素分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1 氮杂多环芳烃/离子液体体系 |
1.3.2 杯芳烃冠醚/离子液体体系 |
1.4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在放射性元素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
1.4.1 COFs材料对UO_2~(2+)的吸附分离 |
1.4.2 COFs材料对碘的吸附分离 |
1.4.3 COFs材料对TcO_4~–的吸附分离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氮杂多环芳烃/离子液体体系对铕的萃取性能及伽玛辐射效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辐照实验 |
2.2.3 萃取实验 |
2.2.4 分析与表征 |
2.2.5 理论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种氮杂多环芳烃/[C_2mim][NTf_2]体系的萃取性能 |
2.3.2 三种氮杂多环芳烃/[C_2mim][NTf_2]体系的理论计算讨论 |
2.3.3 三种氮杂多环芳烃/[C_2mim][NTf_2]体系的γ辐射效应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杯芳烃冠醚BPC6/离子液体体系的伽玛辐射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辐照实验 |
3.2.3 样品处理及萃取实验 |
3.2.4 分析与表征 |
3.2.5 理论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PC6/[C_4mim][OTf]辐照前后体系中萃取剂结构表征 |
3.3.2 BPC6/[C_4mim][OTf]辐照前后体系中非水溶性辐解产物的鉴定 |
3.3.3 非水溶性辐解产物取代基位置的理论计算 |
3.3.4 γ辐射对BPC6萃取剂自身萃取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咪唑溴盐离子液体接枝改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辐射合成及其对锝/铼的吸附分离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TbDa-COF的合成 |
4.2.3 [C_2vimBr]x%-TbDa-COF的辐射接枝合成 |
4.2.4 吸附实验 |
4.2.5 分析与表征 |
4.2.6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bDa-COF的合成与表征 |
4.3.2 [C_2vimBr]x%-TbDa-COF的辐射接枝合成与表征 |
4.3.3 [C_2vimBr]x%-TbDa-COF对ReO_4~–的静态吸附分离 |
4.3.4 [C_2vimBr]_(x%)-TbDa-COF与ReO_4~–之间相互作用分析 |
4.3.5 [C_2vimBr]_(x%)-TbDa-COF对ReO_4~–及TcO_4~–的动态柱吸附 |
4.4 小结 |
第五章 超疏水季鏻盐修饰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高铼酸根的吸附分离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3DCOF的合成 |
5.2.3 3DCOF-g-VBPPh_3Cl的合成 |
5.2.4 吸附实验 |
5.2.5 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3DCOF-g-VBPPh_3Cl的合成与表征 |
5.3.2 3DCOF-g-VBPPh_3Cl对 ReO_4~–的吸附分离 |
5.3.3 3DCOF-g-VBPPh_3Cl对模拟地下水中ReO_4~–的吸附分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写说明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四苯基乙烯类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AIE-聚集诱导发光 |
1.3 具有AIE特性的发光聚合物 |
1.3.1 聚合引发剂AIE发光基团 |
1.3.2 聚合单体AIE发光基团 |
1.3.3 原位生成AIE活性聚合物 |
1.3.4 AIE聚合物后功能化 |
1.3.5 AIE超分子聚合物 |
1.4 具有AIE特性的力致变色材料 |
1.5 静压力下AIE材料的力致变色机理探究 |
1.5.1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 |
1.5.2 分子内的构象变化 |
1.5.3 从局部激发态(LE)到分子内电荷转移态(ICT)的转变 |
1.6 TPE类力致变色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7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使用试剂及仪器 |
2.1.1 使用试剂 |
2.1.2 使用仪器 |
2.2 单体结构表征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单体的合成 |
2.2.3 单体的表征测试 |
第3章 TPE-四咔唑高荧光量子产率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研究 |
3.1 前言 |
3.2 单体的合成 |
3.2.1 材料 |
3.2.2 CPE-4 聚合物前驱体的合成 |
3.2.3 材料表征及测试仪器 |
3.3 聚合物前驱体CPE-4 的光学性能表征 |
3.3.1 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 |
3.3.2 AIE特性 |
3.4 聚合物前驱体CPE-4 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4.1 电解质溶液 |
3.4.2 阳极极化曲线 |
3.4.3 循环伏安曲线 |
3.5 PCPE-4 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
3.5.1 循环伏安及线性拟合 |
3.5.2 稳定性 |
3.6 PCPE-4 薄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表征 |
3.6.1 红外表征 |
3.6.2 SEM |
3.7 高荧光量子产率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光学性能表征 |
3.7.1 聚合物薄膜图片 |
3.7.2 光学性能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TPE-咔唑类力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单体的合成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9-(4-(1、2、2-溴三苯乙烯)苯基)9 H-咔唑(CPE-1)的合成过程 |
4.2.3 CPE-2 的合成过程 |
4.2.4 CPE-4 的合成过程 |
4.2.5 材料表征及测试仪器 |
4.3 CPE-1、CPE-2和CPE-4 的光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4.3.1 紫外吸收光谱 |
4.3.2 聚集诱导发光特性 |
4.3.3 红外光谱 |
4.4 CPE-1、CPE-2和CPE-4 的力致变色性能研究 |
4.4.1 研磨前后对比图 |
4.4.2 固态荧光谱图 |
4.4.3 XRD |
4.4.4 SEM |
4.4.5 荧光寿命 |
4.4.6 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PE吲哚类力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单体的合成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IPE-2 的合成过程 |
5.2.3 IPE-4 的合成过程 |
5.2.4 材料表征及测试仪器 |
5.3 IPE-2及IPE-4 的光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5.3.1 紫外吸收光谱 |
5.3.2 聚集诱导发光特性 |
5.3.3 红外光谱 |
5.4 IPE-2及IPE-4 的力致变色性能研究 |
5.4.1 研磨前后对比图 |
5.4.2 固态荧光谱图 |
5.4.3 XRD |
5.4.4 SEM |
5.4.5 荧光寿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THE INHERENT LIMIT TO C_2 YIELDI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内源性蛋白质发展抗肿瘤缩氨基硫脲类金属(Au、Pt)化合物[D]. 张琚政.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高性能CO2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设计与催化机制研究[D]. 龚乐乐.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氮杂吡咯氟硼烷类近红外联合光疗纳米平台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应用[D]. 赵梦龙.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4]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D]. 白娅. 吉林大学, 2021(01)
- [5]光热协同效应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秦宏宇,柯义虎,李景云,刘海,袁红. 分子催化, 2021(04)
- [6]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在分离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J]. 骆秋蓉,王诗琦,王路军. 分析测试学报, 2021(08)
- [7]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D]. 张舒皓. 吉林大学, 2021(01)
- [8]纳米CuI和Bi催化剂的电化学原位构筑及其CO2电催化还原性能[D]. 刘鹏.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1)
- [9]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及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放射性元素分离中的应用[D]. 王月. 北京大学, 2021
- [10]四苯基乙烯类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 张新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