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第三条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1](2011)在《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肯定性行动”是1965年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发布的一项保障黑人等少数族裔平等就业的政策,后来又扩大到妇女、残疾人等人群。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政策的制定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政治、思想和民权运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更是美国政府经济政策尤其是就业政策的产物。在“肯定性行动”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始终与经济政策相始终。由于追求结果平等,一度导致“肯定性行动”陷入了配额制的误区,围绕政策的争议也随之甚嚣尘上。本文利用美国政府原始文献及中外学者的相关着述,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对1965—2000年期间美国就业领域的“肯定性行动”政策进行了考察,论证“肯定性行动”与美国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分析其效用和局限。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同时也对中外学者对于该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了一个概要的评述;第一章“‘肯定性行动’概述”,分析了“肯定性行动”的内涵,回顾了历史上美国政府黑人政策的变化,考察了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从1965年到2000年的发展历程、政策变迁及不同时代的政策特点,并对整体进程进行了分期;第二章“60年代美国黑人平等就业政策的初步形成”着重分析了60年代美国黑人遭受就业歧视的悲惨处境及原因,阐述了约翰逊时期“肯定性行动”出台的背景,解析了“肯定性行动”是政府干预就业市场和消除歧视的产物;第三章“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的启动与发展”探讨了约翰逊政府时期“肯定性行动”在就业领域的实施状况,分析了从尼克松到卡特政府时期政策的发展历程、历史根源和实施效果;第四章“里根、布什政府时期对‘肯定性行动’的调整”着重研究了80年代及90年代初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的演变、原因和执行效果;第五章“世纪之交的黑人就业”主要分析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在“肯定性行动”问题上的抉择和缘由,解析了世纪末黑人就业状况的主导因素;“结语”从总体上评价了“肯定性行动”的历史地位及政策发展、演变所揭示的美国宪政体制特点和内在矛盾。
董美鲜[2](2009)在《试论克林顿的第三条道路》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结束,全球化趋势加速。此时美国政府奉行的“里根经济学”却出现了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克林顿上台后,摒弃了民主党赖以运转的传统自由主义,以及共和党推崇的保守主义,实施了“介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它涵盖了克林顿在经济、思想、社会等方面的思想观念和政策主张,通过克林顿的具体政策体现出来。由此,美国走出低谷,迎来经济发展新时期。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克林顿实施第三条道路的历史背景。首先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其次是美国的国内环境:“里根经济学”出现问题,福利制度存在弊端,国内经济增长缓慢。面临如此形势,克林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寻求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出路——“第三条道路”政策。第二部分论述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介绍了克林顿执政后第三条道路的实践,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科教政策及福利政策等。第三部分是对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评价。这一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评述,首先是对第三条道路施行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对西欧国家改革的影响上进行评述。其次是分析第三条道路存在的问题,即理论方面不完善,居民储蓄下降,贸易逆差扩大等问题。
涂用凯[3](2006)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治理研究 ——全球治理:社会民主主义的善治与统治》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全球问题的兴起以及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使得沉寂已久的全球治理思想又重新兴盛,各种社会力量、众多学者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和出发点来阐释和设计全球治理,其中就包括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其体系非常庞杂,所以对于全球治理的理解会不尽相同。而其中社会民主主义的国际性组织——社会党国际的认识可以说是从整体上代表了社会民主主义的认识。社会党国际通过冷战后一系列国际会议表达了其全球治理的思想:在全球经济治理上,主张建立共同负责的全球经济新体系;在全球政治治理上,主张建立正义与和平的全球政治秩序;在全球社会治理上,主张保护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社会党国际的全球治理思想是想通过多元主体的团结互助来“建立一个多边主义、民主、尊重人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世界秩序”,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社会党国际从全球经济、政治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其全球治理的理想设计,但这只能说是作为整体意义而言的社会民主主义对当前和未来全球社会发展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在社会民主主义的现实发展过程中,作为其主体部分的第三条道路却提出了另一种全球治理思想——吉登斯提出了包含有干涉主义内容的全球治理思想。与此同时,英美社会民主党则制定和实施了带有侵略色彩的外交政策。这些思想、政策和实践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帜,侵犯别国主权,而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国家和自组织的利益——这在本质上来说其实是霸权的表现。社会党国际的全球治理思想表达了善治的追求,而第三条道路的全球治理思想和外交政策却具有霸权的实质,这形成了社会民主主义体系内的悖论。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全球治理与霸权是一对相悖的范畴:全球治理理论提倡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实行多元多层次治理,通过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球社会的共同利益,这是对传统的以霸权稳定论为主的统治型理念的批判和发展;从现实来讲,霸权的存在构成了全球治理实施中的主要桎梏:霸权国企图通过对全球治理的主体、规则、价值等方面的主导和控制来建立一个统治型的国际社会——而这与全
张建新[4](2004)在《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般认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被国际政治经济学视为经典的霸权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国以其压倒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居于霸主地位,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向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稀缺的国际公共物品,譬如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国际安全和对外援助等,从而给国际体系带来了稳定。这正是以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的核心观点。冷战结束以后,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发生急剧变动,霸权体系从内、外部均受到严重挑战。由于在外交上“敌我”关系日益模糊,以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已经丧失了绝对优势,在美国维持霸权体系的意愿和行动能力之间出现了不平衡,这突出表现为克林顿政府在国际安全领域减少了承诺,在国际贸易领域减少了自由贸易的全球供给。克林顿任期八年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全面推行“多轨战略”而着称,其目标是通过促进美国经济增长重建世界霸权。在这种方针指导下,霸权体系的基本功能已不是为国际体系提供公共物品,而是充当服务于国内经济增长的政策性工具,经济增长化为扶霸力量,因此霸权体系和经济增长形成了互动机制。本文通过对克林顿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经验研究,既揭示了霸权体系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又对霸权稳定论的元理论提出了重要质疑,其目的是为霸权之后的国际合作寻找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全文共 24 万字,主要内容共八章 28 节,第八章是结论。下面是各章主题及其要点。第一章题为“美国贸易政策分析范式:体系、社会和国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长期指导美国学术界研究美国贸易政策的三种理论范式,即体系、社会和国家。体系(包括国际规制)范式重视体系层次的权力分配,强调来自民族国家外部的贸易机会,以及体系变量对民族国家贸易政策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贸易政策被理解为美国在国际体系中比之其他国家的自主性、行为能力或国家特性;国家(制度)范式认为对外经济政策受到根深蒂固的国内体制关系的高度制约,同时也受到政府官僚在国际国内因素约束下实现目标能力的制约。该方法重视研究国家的制度结构,以及身居要职的官僚政客们的治国之策;社会(或国内政治)范式认为,美国贸易政策反映了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集团和阶级的偏好,或者源于各种利益集团及政党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这种方法把对外经济政策看作是国内政治的功能之一。第二章题为“贸易政策的多层次博弈:总统、国会和政党”。本章着重讨论在美国贸易政策决策过程中以宪法为基础的权力分配问题。美国宪法规定,总 1<WP=7>统和国会分享贸易政策决策权,对外缔约权由总统和国会共享,对外谈判权赋予总统,贸易立法权赋予国会。从 1789 年到 1930 年,美国国会主导贸易政策长达142 年之久;1934 年以后,国会把贸易决策权授予总统,从此总统实际上独享了对外贸易决策权,国会对贸易政策决策的影响有所弱化。总统和国会均有政党背景,因此政党偏好强烈地影响着贸易政策选择。 第三章着重讨论了“克林顿主义”和“克林顿经济学”的内涵。克林顿主义反映了克林顿总统所遵循的外交哲学。克林顿反复强调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国内经济的重建,以内促外,以外助内,求取内外政策的良性互动和基本平衡。克林顿主义的基本内涵是:重视冷战后美国经济安全,把经济问题从“低级外交”提升为“高级外交”,目的是缩小美国霸权地位与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逐步减少国际承诺,在安全上实行防务分担,通过盟国的多边行动实行领导;美国必须“领导”冷战后世界。 美国要想继续在冷战后保持世界领导地位,就必须“重建美国经济”。因此克林顿总统提出了一整套经济政策,统称为“克林顿经济学”。其基本要点是:重新定义政府—企业关系;通过平衡预算和削减政府开支以促进经济增长,最终消灭巨额的“双赤字”;运用“多轨”政策)促进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投资未来,帮助美国人民在全球竞争。 第四章阐述了克林顿总统的“多轨”政策及冷战后贸易政策的主要议程。“多轨”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以多边主义为主,兼顾地区主义、双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并且以地区主义、双边主义和单边主义推动多边主义,从而增进美国的贸易利益。冷战后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议程是:继续推动乌拉圭回合谈判,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以地区主义促进多边主义;树立公平贸易大旗,运用“部门对部门”的双边战略,逐个解决贸易争端。 第五章讨论了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回顾了自亚当?斯密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演变轨迹。接着,对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详细讨论。本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克林顿政府在贸易政策上既非自由主义,又非保护主义,而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间。 第六章“克林顿政府的地区主义贸易政策”集中论述了在克林顿政府“多轨”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主义政策。地区主义是克林顿政府“多轨”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代表着克林顿总统任职初期在外交和贸易政策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本章首先探讨了美国回归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动机及其目的,分析了各种利益集团围
王幼英[5](2007)在《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文中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产生的现实背景。西方国家中左翼政党为顺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由“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也为顺应国际上冷战结束和全球化加速等一系列变化,在整合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超越左右的所谓“第三条道路”。这种新的思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但终因无法根本其社会内在的矛盾,仅仅十年就走向衰落。“第三条道路”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西方中左翼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进行的一次不甚成功的自我改良。本文在对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的兴衰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相联系的基础上,将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出现的历次政治思潮所折射的西方社会矛盾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深入地揭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现实困境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
杨吉丽[6](2018)在《奉行“第三条道路”的英国新工党执政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三条道路”是后冷战时代布莱尔首相提出的政治主张,是新自由主义和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折中调和而不是妥协,是中间和中左价值观,冲破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束缚。追求社会公正、责任、效率和公平。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国内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布莱尔吸取保守党和老工党的经验教训,从英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胆的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进行改革,努力从实践的角度解决英国面临的危机问题。本文从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出发,运用实用主义理念从全局出发,分三个章节对新工党执政进行全面分析。第一章,从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溯源入手,阐释新工党“第三条道路”的相关概念、渊源及运作背景;第二章,主要分析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方面的实践内容,总结这一时期“第三条道路”为英国政治发展的做出的贡献;第三章,着重对新工党“第三条道路”进行全面的评价,阐发“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的成就、存在不足以及实质。
郑凤华[7](2014)在《英国新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97-2010)》文中研究表明新工党,指的是自托尼·布莱尔1997年领导工党取得大选胜利上台,到2010年戈登·布朗结束执政生涯这十四年间的工党。将其以新工党定义,主要是鉴于布莱尔和布朗在执政期间所坚持的以第三条道路为指导所开创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不论是布莱尔还是布朗,都在为发展英国经济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政策上的调整与改革,带领英国创造了新的经济历史记录。本文结合史实,从英国新工党上台的背景、经济理论指导、经济政策的调节工具,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新工党经济政策,并对新工党的历史地位作出评价。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序言部分主要是介绍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论文的创新点等。第一章主要介绍的是新工党上台之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之前保守党撒切尔主义的遗留问题的分析。70年代末撒切尔夫上台之后保守党走上了偏右的新自由主义的道路,对英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英国私有化,英国经济一度高速发展,出现“撒切尔奇迹”。但是冷酷的改革手段却极大的削减了社会公平,并且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经济发展重新陷入困境。为解决英国高失业率和极度的社会不公问题,托尼·布莱尔领导下的工党政府成功赢得大选,开始了长达14年的新工党政府的执政。第二章介绍的是新工党政府经济理论的形成与调整。任何一届政府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指导。以安东尼·吉登斯为代表,介绍第三条道路超越左与右的基本特征。以琼·罗宾逊夫人的经济理论为代表,强调新工党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应用。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寻找第三条道路经济学的切合点,即都强调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这样更好的为后文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的是新工党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特点。第一部分将政策实施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每一阶段新工党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通过分阶段的写作理念,将整个14年间工党的执政期看做一个整体,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找出四个阶段中的不同与转变,纵向角度分析经济政策的实施不断调整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新工党微观经济政策作了说明。重点分析新工党微观经济政策中福利改革、私有化和英国与欧盟关系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这三部分内容的实施都是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体现出了新工党政策的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五章是对新工党执政以来的政策进行的评价和定位。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国际大背景的转变,金融危机的加剧,布朗被迫辞职。但是对于新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的定位并不能因为工党执政的结束就妄加否认。工党执政生涯结束,是其经济政策或理念过于迂腐,还是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难逃金融危机的怪圈,这是文章定位时将要探讨的问题。文章结合现今英国卡梅伦政府的政策进行分析,总体来讲笔者认为考虑任何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否成功时应该结合内外因,全面角度进行分析。综上所述,新工党执政以来的经济社会政策明显的特征是吸收了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合理成分,摒弃了两者的缺陷,扬长避短,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符合英国国青的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新路,并因此赢得了国民的支持。相比之下,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在不断探索新途径,英国新工党对经济治理的方法和原则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经验。研究新工党经济政策因而具有了极大的现实意义。
蔡润[8](1993)在《试析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第三条道路”》文中指出 1992年大选是冷战结束后举行的第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克林顿当选为总统后,他的政策主张对形成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内外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并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舆论预测,克林顿将保持对外政策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将对其政策重点——国内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在国内政策上,克林顿提出要走“介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第三条道路”也有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一、“第三条道路”事出有因“第三条道路”是相对凯恩斯主义和里根经济学而言的,它也正是凯恩斯主义衰落和里根经济学陷入困境的产物。自罗斯福总统30年代开始根据凯恩斯主义推行新政以来,凯恩斯主义逐渐在美国确立起统治
尹朝安[9](2002)在《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文中认为自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以来,现代化赶超一直是后进国家发展的主题。在过去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先有美国、德国等后进国家成功实现赶超英国的样板,后有日本等国赶超先进欧美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范例,而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虽然尽力赶超,却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同时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深入探讨和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赶超成败的原因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比较世界经济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制度创新是导致美国、德国及日本相对于英国后来居上的最重要因素。在东亚地区,受到日本近代以来现代化赶超成功范例的影响,许多东亚国家都把日本而非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作为模仿、修改和适应并加以创新的学习对象。积极发挥跨国制度创新是众多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战略成功,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点却很少被现代化赶超的研究者所注意。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更容易被认识。 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诺斯等人成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英国、荷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度创新实践过程。对于东方等非西方国家的制度创新论述较少。关于对于二战以后兴起的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实施背景,过程以及在历史上的功过,学术界已有较多的论述。但是,还没有人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英国工业革命以来长时段世界范围内主要后进国家和地区实施的现代化赶超实践和有关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历史总结和理论解释,有关各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理论和实践早已出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历史就是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历史。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懂得不同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不同国家的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业绩的,更能准确地了解诺斯的结论对后进国家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所进行的分析所应该具有的解释力,本文结合各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来分析和解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下主要后进国家的制度形成和运行的制度经济学原理,将研究范围从当代追朔到19世纪各主要后进国家赶超英国的历程,探讨这些后进国家在不同或者相同文化背景下实施现代化赶超战略成功与失败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导致不同的制度变迁过程和结果,找出其演变背后成败关键的制度性原因,对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战略与实践进行制度分析。 由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一些非连续、间歇和持续时间长等的特点,因此本文不能像一般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一样按照编年史的体例来撰写制度创新的历史,而是在第一、二、三章中完成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之后,在第四到九章共六章的篇幅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分别叙述各主要后进国家在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实施现代化赶超中制度创新的产生、发展、运行和演变情况。同时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把那些在世界经济史上比较重要的时段上产生的典型国家制度创新案例排列起来,分析比较他们的制度创新的历史来源、创新过程、创新主体、主要影响因素、背景、特点等等。最后一章通过叙述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再创新作为后进国家今后的挑战和新目标。所选择的全部制度创新成功与否的案例都是那些现代化赶超搞得比较成功或者不成功、在世界经济史具有重大影响和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其他各洲没有重大影响和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故而舍去,这种研究方法并不影响本文有关制度创新范例选择的代表性和论述结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属于“深水区”的第二阶段:在加入WTO之后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的未来20年里,将是我国制度创新关键的时期,面临着许多十分复杂而重大的创新任务。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制度创新不仅是创造性的模仿,而且是一种以民族文化底蕴为背景的制度超越。本文以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为题,在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为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实例和理论支持,因此,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
宋晓敏[10](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都是社会发展的实践模式,同样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所吸收的基本点有所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更多的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之外,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继承与创新;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要吸取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社会发展思想。在实践发展领域,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特别是西欧社会的社会主义现实模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适合于中国社会特点的社会发展现实模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与西方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的发展中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成果。两种社会发展模式在比较中互相吸收和借鉴,双方互相尊重各自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发展成就,不能随意转换和替代。本文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逻辑分析、社会分析和矛盾分析、分析综合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讨社会运行中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从分析比较中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的必然结论,力图在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相互参照中坚定信心,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理论发展和实践运行上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前进。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等几部分。第一,导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形成了对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综述,最后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并进一步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今后继续加强。第二,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早期社会发展模式理论、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社会发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理论体系评析。从思想渊源上阐述了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由来。第三,第二部分民主社会主义及其述评。在梳理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现实起点:西方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前提下,阐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与欧洲共产主义,论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评析两个主要部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做一定的探讨和阐释,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模式的比较奠定基础。第四,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述评。同样在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起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提下,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跨越理论的影响,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评析两个主要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做一定的探讨和阐释,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的必然结论做理论的铺垫。第五,第四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现实运行模式比较分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交融性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差异性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总体分析等三个部分。对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特点、指导思想、实践运行方式、总体发展目标、道路以及具体的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发展理论作出比较和阐释,并在比较分析中得出客观的历史结论和评价。第六,第五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对新民主主义的提升、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借鉴、对民主社会主义合理因子的吸纳等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提升,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力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第七,结束语部分。总结了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的历史事实。一方面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和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另一方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在发展借鉴中继续完善自身才能达到更高的发展境界,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极大进步。
二、试析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第三条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第三条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思路与主旨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黑人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概述 |
一、“肯定性行动”的内涵 |
二、6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黑人就业政策的变迁 |
三、“肯定性行动”的产生及其在就业领域的演变 |
四、“肯定性行动”的分期 |
第二章 60年代美国黑人平等就业政策的初步形成 |
一、美国黑人的“平等就业之梦” |
二、社会的呼唤 |
三、“肯定性行动”政策的出台 |
第三章 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的启动与发展 |
一、约翰逊政府时期“肯定性行动”在就业领域的实施 |
二、尼克松政府黑人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政策的发展 |
三、从福特到卡特——后尼克松时代的“肯定性行动” |
第四章 里根、布什政府时期对“肯定性行动”的调整 |
一、80年代的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 |
二、里根、布什政府的“肯定性行动”政策 |
三、里根、布什时期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的执行效果 |
第五章 世纪之交的黑人就业 |
一、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 |
二、克林顿政府在“肯定性行动”问题上的抉择 |
三、世纪之交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的实施 |
四、对20世纪末黑人就业状况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已经发表或已被接受发表论着情况 |
(2)试论克林顿的第三条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写作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历史背景 |
(一) 冷战终结引起的变化 |
(二) 全球化潮流带来的挑战 |
(三) 里根经济学陷入困境 |
(四) 福利制度存在弊端 |
(五) 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二、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主要内容 |
(一) 财政政策 |
1、增加收入 |
2、节约开支 |
(二) 货币政策 |
1、货币政策的特点 |
2、制定灵活利率政策 |
(三) 科教政策 |
1、科技政策 |
2、教育政策 |
(四) 社会福利政策改革 |
1、社会福利改革的思想 |
2、社会福利改革的实践 |
三、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评价 |
(一) 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意义和影响 |
1、经济发展理论上的创新 |
2.开创美国经济增长新时期 |
3、对西欧国家改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
(二) 克林顿第三条道路存在的问题 |
1、理论缺乏系统性 |
2、居民储蓄率下降 |
3、贸易逆差扩大 |
结语 |
注释 |
致谢 |
(3)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治理研究 ——全球治理:社会民主主义的善治与统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治理与全球治理 |
第一节 治理 |
第二节 全球治理 |
一、全球治理重兴的原因 |
二、全球治理的几种模式 |
三、全球治理的两种前景 |
第三节 全球治理:从统治走向善治 |
一、霸权理论:一种统治型理论 |
二、制度合作理论:对霸权理论的批判 |
三、全球治理理论:对制度合作理论的发展 |
四、全球治理的追求:全球善治 |
第二章 全球治理:社会民主主义的参与背景 |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 |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
二、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及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
三、社会民主主义的蜕变 |
四、民主社会主义时期 |
五、社会民主主义的回归 |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参与全球治理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政治复杂化 |
三、国际主义传统 |
第三章 全球善治:社会民主主义的理想设计 |
第一节 社会党国际 |
一、历史沿革 |
二、组织发展 |
三、理论思想 |
第二节 社会党国际的全球治理思想 |
一、全球经济治理:建立共同负责的全球经济新体系 |
二、全球政治治理:建立正义与和平的全球政治秩序 |
三、全球社会治理:保护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社会党国际全球治理思想的进度分析 |
一、社会党国际全球治理思想的结构分析 |
二、社会党国际全球治理思想的善治追求 |
三、社会党国际的全球治理思想与右翼保守主义的外交政策的比较 |
第四章 霸权统治:社会民主主义全球治理的另一种思想和现实 |
第一节 第三条道路的“全球治理”思想和现实 |
一、第三条道路 |
二、吉登斯的“全球治理”思想 |
三、英美社会民主主义的外交政策及其实践 |
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全球治理”思想和现实的霸权实质 |
一、霸权 |
二、第三条道路“全球治理”思想和现实的霸权实质 |
三、第三条道路霸权的旗帜 |
第三节 第三条道路的霸权与全球治理的批判 |
一、第三条道路霸权的实质与全球治理 |
二、第三条道路霸权的旗帜与全球治理 |
第五章 善治与统治:社会民主主义全球治理的悖论 |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全球治理的悖论 |
一、全球善治:全球治理理想的终极追求 |
二、霸权统治:全球治理现实的极端表现 |
三、善治与统治:社会民主主义全球治理的悖论 |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全球治理悖论的成因 |
一、利益的维护与扩张 |
二、国际社会的权力政治 |
三、国际制度的权威缺失 |
第三节 社会民主主义全球治理悖论的意义 |
一、反映了社会民主主义自身发展的矛盾 |
二、反映了全球治理的现状 |
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 |
结论:全球治理: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4)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次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论 |
第一章 美国贸易政策分析范式:体系、社会和国家 |
贸易政策的国际体系理论 |
贸易政策的社会理论 |
贸易政策的制度理论 |
第二章 贸易政策的多层次博弈:总统、国会和政党 |
总统:贸易是外交的重要分支 |
国会:贸易政策的旋转之门 |
政党分野和贸易政策偏好 |
第三章 克林顿主义和克林顿经济学 |
新民主党人的第三条道路 |
克林顿主义:美国必须领导 |
克林顿经济学:投资和增长 |
第四章 多轨战略和贸易政策议程 |
多轨战略:追求贸易安全 |
冷战后贸易政策议程 |
冷战后美国贸易政策的基本特点 |
第五章 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从静态理论到动态理论 |
战略性贸易理论 |
历史环境的变迁和战略性贸易博弈 |
克林顿政府的产业政策 |
克林顿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六章 克林顿政府的地区主义贸易政策 |
走向地区主义:NAFTA |
贸易政策的门罗主义:FTAA |
第七章 克林顿政府的多边主义贸易政策 |
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
新中世纪主义的国际体系 |
经济全球化 |
社会倾销和反全球化 |
乌拉圭回合的奥德塞 |
美国在乌拉圭回合中的贸易利益 |
第八章 霸权体系、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 |
霸权体系和自由贸易 |
全球主义和自由贸易 |
地区主义和自由贸易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5)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一、概念的梳理 |
(一) 历史上“第三条道路”的概念含义 |
(二) 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的概念含义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三、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第一章 历史概述:二十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轨迹与西方国家相应的主要政治反应方案 |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自行克服的内在缺陷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释 |
(二) 西方国家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种主要方式:转嫁与改良 |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二战期间) |
(一) 此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
(二) 古典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战争 |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20 世纪70 年代末) |
(一) 此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
(二) 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 |
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
(一) 此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
(二) 新自由主义与私有化运动 |
(三) 新自由主义的部分失效与“第三条道路”的兴起 |
第二章 背景分析:“第三条道路”在当代兴起的主要缘由 |
一、哲学基础:现代性及其反思 |
(一) 现代性及其反思 |
(二) 现代性问题与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的勾连 |
二、思想基础: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
(一) “第三条道路”对于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继承与扬弃 |
(二) “第三条道路”对于新自由主义的吸收与否弃 |
(三) 与“第三条道路”相关的其他主要政治思潮:社群主义与生态主义 |
三、现实基础:冷战结束、知识经济与全球化 |
(一) 冷战结束与“第三条道路” |
(二) 知识经济与“第三条道路” |
(三) 全球化与“第三条道路” |
第三章 核心观点:“第三条道路”的基本价值观和具体主张 |
一、“第三条道路”的基本价值观 |
(一)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价值取向——超越左与右 |
(二)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价值观 |
二、“第三条道路”所要对治的困境及其具体主张 |
(一) 经济困境与“第三条道路”的经济观 |
(二) 政治困境与“第三条道路”的政治观 |
(三) “福利国家”困境与“第三条道路”的福利观 |
(四) 生态困境与“第三条道路”的生态观 |
(五) 跨国安全问题与“新干涉主义” |
第四章 个案研究:“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实践 |
一、克林顿与“新美国” |
(一) 经济方面 |
(二) 社会方面 |
(三) 环保方面 |
(四) 外交方面 |
二、布莱尔与“新英国” |
(一) 经济方面 |
(二) 政治方面 |
(三) 社会方面 |
第五章 现状解读:“第三条道路”的受挫与衰落 |
一、“勒庞现象”与“第三条道路”的受挫 |
(一) “勒庞现象”与西方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
(二) 中左翼政党的“第三条道路”遭遇困境 |
二、“第三条道路”衰落的原因 |
(一) “第三条道路”的主要不足 |
(二) 新自由主义的反击 |
(三) “第三条道路”无力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第六章 批判与借鉴 |
一、批判: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国家中左翼力量应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当代表现的、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又一次自我改良 |
(一) “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国家因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当代表现的一次自我改良 |
(二) “第三条道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一次自我改良 |
(三) “第三条道路”是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一次自我改良 |
二、借鉴:“第三条道路”对于我国体制改革的若干启示 |
(一) 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
(二) 经济方面,处理好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 |
(三) 社会福利方面,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四) 生态方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后记 |
(6)奉行“第三条道路”的英国新工党执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0.3.1 文献分析法 |
0.3.2 比较分析法 |
0.3.3 归纳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英国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的溯源 |
1.1 相关概念 |
1.1.1 新工党的涵义 |
1.1.2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涵义 |
1.2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渊源 |
1.2.1 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 |
1.2.2 超阶级混合经济理论 |
1.2.3 民主制度的民主化理论 |
1.2.4 世界主义民族观理论 |
1.3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的运作背景 |
1.3.1 保守党陷入执政僵局 |
1.3.2 产业结构和工会力量变化 |
1.3.3 苏东剧变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
1.3.4 布莱尔革新工党组织和思想 |
2 英国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的内容 |
2.1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的政治实践 |
2.1.1 中央权力下放地方 |
2.1.2 启动北爱尔兰和平进程 |
2.1.3 改革议会上院 |
2.2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的经济实践 |
2.2.1 优化宏观经济政策 |
2.2.2 完善微观经济政策 |
2.2.3 调整对工会的经济政策 |
2.3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的社会实践 |
2.3.1 工作代替福利 |
2.3.2 完善医疗保健制度 |
2.3.3 调整养老保障制度 |
2.4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的外交实践 |
2.4.1 积极融入欧洲 |
2.4.2 倡导“全球治理”思想 |
2.4.3 重建美英特殊联盟关系 |
3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评析 |
3.1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的成就 |
3.1.1 维护民主政治运行 |
3.1.2 塑造新型的社会福利国家 |
3.1.3 促进经济发展的平衡稳定 |
3.2 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的不足 |
3.2.1 社会政治经济模式缺乏系统性 |
3.2.2 实用主义存在消极影响 |
3.2.3 工党内部理念具有矛盾性 |
3.3 英国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执政实践的实质 |
3.3.1 英国资本主义危机时刻的新探索 |
3.3.2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改良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英国新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97-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搜集 |
第一章 撒切尔主义的遗产 |
一、 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成效 |
二、 撒切尔主义的经济问题 |
(一) 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矛盾激化 |
(二) 福利国家陷入困境,贫富差距拉大 |
第二章 从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经济学 |
一、 工党重振 |
二、 新工党经济理论‐‐‐‐‐‐第三条道路经济学 |
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一) 对新保守主义经济学的反思 |
(二) 新凯恩斯主义基本特征 |
(三) 琼·罗宾逊夫人的新凯恩主义经济学 |
第三章 新工党政府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 |
一、 新工党政府经济目标的实施 |
(一) 第一阶段(1997‐1999 年)抑制通货膨胀 |
(二) 第二阶段(2001‐2004 年)长期投资的财政目标 |
(三) 第三阶段(2004‐2007 年)削减政府管制预算 |
(四) 第四阶段(2007‐2010 年)维持低通胀率的灵活性经济政策 |
二、 新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的特点 |
(一) 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良性互动 |
(二) 新工党四届政府经济政策的实施各有侧重 |
第四章 新工党微观经济政策 |
一、 革新的新工党微观经济政策 |
(一) 新工党与保守党微观经济政策比较 |
(二) 新工党微观经济改革原则 |
二、 福利改革‐‐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性国家 |
(一) 从福利到工作 |
(二) 布朗政府福利改革 |
三、 新工党的私有化改革 |
(一) 从反对到继承—新工党接受私有化 |
(二) 教育市场化 |
四、 新工党与欧盟经济政策 |
(一) 持观望态度灵活对待加入欧元区 |
(二) 新工党力求主导欧洲防务 |
第五章 对新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价与定位 |
一、 顺应时代潮流,对英国经济恢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一) 始终把经济政策置于首位是新工党取得成功的关键 |
(二) 新工党经济政策创造英国历史的新纪录 |
二、 新工党政策只可谓避免衰退 |
(一) 从经济结构看英国制造业困境并无缓解 |
(二) 财政赤字攀升偏离经济发展正常轨道 |
三、 对新工党经济政策的定位 |
(一) 新工党经济政策是探索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 |
(二) 卡梅伦采取新政策但危机未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其理论创新 |
第二节 关于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理论的一般性评述 |
第二章 现代化赶超的历史必然性及赶超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化赶超的形成 |
第二节 现代化赶超的理论成果及其缺陷 |
第三章 制度创新是现代化赶超成功的制度保证 |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功能分析 |
第二节 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现代化赶超的成功 |
第四章 19世纪吸收式的制度创新:美国、德国和日本赶超英国 |
第一节 美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
一、 建国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
二、 南北战争前后的争论与制度创新 |
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改革和政府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
一、 资产阶级的理论创新 |
二、 容克势力领导的制度创新 |
三、 德国道路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日本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
一、 日本民族的特性与理论准备 |
二、 明治维新中制度创新 |
三、 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五章 20世纪赶超中制度创新的典型及其新思维:德国和日本 |
第一节 二战后德国赶超中的制度创新 |
一、 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
二、 制度创新实践 |
三、 莱茵模式: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 |
第二节 二战后日本赶超中的制度创新 |
一、 战后民主改革 |
二、 适应性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三、 90年代的制度疲劳 |
第三节 战后德国和日本赶超中的制度创新的共同点 |
第六章 新制度的活力与衰变:前苏联的兴亡 |
第一节 理论创新与局限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深层次的制度创新 |
第三节 制度僵化症与苏联崩溃 |
第七章 成功与失败:二战后东亚与拉美赶超模式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东亚赶超模式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拉美赶超模式的制度分析 |
第三节 两种模式的比较及其给出的启示 |
第八章 制度创新的缺失:俄罗斯的困境 |
第一节 叶利钦缺乏制度创新的“休克疗法” |
第二节 普京的可控制的市场经济计划 |
第九章 跨世纪的伟大奇迹:中国在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改革之前的赶超战略与制度创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三步走”战略与邓小平理论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历史进程 |
第四节 制度进一步创新面临的问题 |
第五节 加入WTO之后我国制度创新的对策 |
第十章 现代化赶超的新目标、新挑战:西方的制度再创新 |
第一节 以美国为首的企业改革重组 |
第二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规章改革 |
第三节 欧美中左偏右的第三条道路 |
第四节 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制度创新 |
全文主要参考文献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理论体系 |
(一) 马克思早期社会发展模式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 |
(三)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社会发展思想 |
(四)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理论体系评析 |
二、民主社会主义及其述评 |
(一) 民主社会主义现实起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 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
(三)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述评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起点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评析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现实运行模式比较分析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交融性分析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差异性分析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总体分析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新民主主义的提升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借鉴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民主社会主义合理因子的吸纳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试析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第三条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 杨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2]试论克林顿的第三条道路[D]. 董美鲜. 内蒙古大学, 2009(04)
- [3]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治理研究 ——全球治理:社会民主主义的善治与统治[D]. 涂用凯. 苏州大学, 2006(12)
- [4]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D]. 张建新. 复旦大学, 2004(01)
- [5]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D]. 王幼英. 吉林大学, 2007(06)
- [6]奉行“第三条道路”的英国新工党执政实践研究[D]. 杨吉丽. 辽宁大学, 2018(04)
- [7]英国新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97-2010)[D]. 郑凤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试析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第三条道路”[J]. 蔡润. 国际展望, 1993(01)
- [9]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D]. 尹朝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2)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 宋晓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