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乙己——二十世纪的“多余人”(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斗[1](2018)在《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与中国互为邻居,山连山、水连水,两国之间的文化源远流长,越中友谊永世长存。从古至今,两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中国文化自秦朝起便对越南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为数众多的中国文学着作、艺术作品被传播到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各国,并得到了广泛越南研究者及读者的高度重视。进入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巴金、老舍、矛盾、曹禺、朱自清、赵树理等着名作家及其作品陆续被传播到越南,使越南文坛日益活跃。鲁迅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介绍到越南的,并对越南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南高是越南八月革命前后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家。南高与鲁迅处在不同的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但二者同为两国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相同点。鲁迅在作品中呈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在南高的作品中也有所分析。比如:描写刻画人物时都集中描写那些新旧交替时代命运坎坷的新旧两派知识分子,备受压迫逆来顺受的淳朴农民、腐化变质的奴性农民,封建道德语境下被遗忘忽视剥削的女性等。本文在搜集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南高和鲁迅最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手法、小说叙事视角、小说情节构建、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分析引起他们共鸣与形成各自特色的深层原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两位大文学家,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迪。本文首先对比了二者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二者都着力刻画两类人物:知识分子及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包括旧知识分子形象、新知识分子形象及革命派知识分子形象。农民形象包括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以及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等。在叙事视角上,本文对比了南高与鲁迅所运用的叙事外视角、叙事内视角及转换叙事视角艺术等。在情节构建上,本文从南高与鲁迅小说故事情节构架共性及特性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二者的叙事共性包括组装结构、开放结构、心理结构;叙事特性包括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以及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此外,鲁迅与南高在小说语言及叙事风格技巧上也存有诸多值得对比之处。如小说语言上的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叙事笔调客观冷漠的叙事笔调、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造成两者共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背景、文化吸取养分、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等方面的相似,而造成二者相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情与文化基础、身份阶层及个人阅历等的差异。
张德强[2](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秦家琪[3](1978)在《谈谈《孔乙己》的思想和形象》文中认为 最近几期的《南京师院学报》展开了关于鲁迅小说《孔乙己》的讨论(参见《孔乙己值得同情吗》[1977年第3期]、《孔乙己——二十世纪的“多余人”》、《鲁迅笔下的孔乙已》[1977年第4期]、以及《分斫〈孔乙己〉该从实际出发》[1978年第2期]诸篇),论争比较
郭燕青[4](2020)在《丰子恺插图在《呐喊》初中选文中的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素养是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进行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中,如何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师一直探讨的课题。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化的现代世界,语文的学习已经不单单依托于文本进行,插图作为一种重要媒介,是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工具,也是最为直观、直接的教学资料,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现代画家丰子恺的作品影响广泛而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单独成册,而且还为文学名家鲁迅先生的作品作过插图,名家和名家的结合使得插图细节、内涵耐人寻味,也使鲁迅先生的作品多了可供解读的层面。以当下中学“鲁迅难”的教学问题以及两位“大家”之间的联系为契机,为了提高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兴趣,也为了学生能更深入了解、学习鲁迅的作品,本文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上进行了适当创新,将丰子恺的插图运用到鲁迅作品的教学中进行系统研究及实践探索,以鲁迅小说《呐喊》中的三篇初中课文《孔乙己》、《故乡》、《社戏》为例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由及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孔乙己》、《社戏》、《故乡》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丰子恺插图与鲁迅作品关联性的基础上,将丰子恺所绘插图应用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生对鲁迅作品难学的固有认知,又能拓宽丰子恺插图的研究领域,从新颖的角度切入、辅导、教授,产生新的理解角度和教学方式。在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观察、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丰子恺插图中的细节等,以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并介绍了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实践教学法)。第一章首先从丰子恺的插图创作缘起方面论述了丰子恺与鲁迅之间的关系,一代名画家出于对鲁迅先生的仰慕为其作品绘制了插图,彼此相似的背景为丰子恺的作画助力,这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依据。其次,本文从文本和插图的对话性、文本和叙事的互补性方面阐释了两位名家作品的语-图互文关系,分析其互通之处。第二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丰子恺插图在《呐喊》初中选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即:在学会读语文之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读图,从插图中寻找、提取信息;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有一定的读图基础后提升对于图片的审美意识和图片之外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于鲁迅文章的学习兴趣,学会自主运用插图来辅助理解文本,以使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其次,依托一些经典课例和常态课堂教学,对丰子恺的《呐喊》插图在《呐喊》初中选文中的教学现状做了分析。第三章论述了《故乡》、《孔乙己》、《社戏》三篇课文目前的运用丰子恺的插图教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调查,大致得出“使用插图浪费时间”、“没有注意到丰子恺插图”等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三篇课文的插图教学策略提出了策略见解。第四章本文以《孔乙己》、《故乡》、《社戏》为例进行了丰子恺插图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反思。
张佳璇[5](2019)在《刘震云与鲁迅小说孤独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震云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批判传统,在反思国民性、社会批判等方面与鲁迅小说表现出相似性。刘震云与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相似主题,即孤独。在刘震云的小说中,孤独是一个突出的主题。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书写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小说中的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隔膜,人难以找到互诉衷肠的对象,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孤零零地飘荡在世上。在鲁迅的小说中,孤独也是一个突出主题,他的小说弥漫着一股孤独之气,小说中注入了创作主体强烈的主观意识,表现出一种知识分子的孤独感。刘震云与鲁迅小说中都出现了一系列孤独的人物形象,他们笔下的孤独形象都不像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孤独形象那样主动地将自我与外界隔离,而是在社会与他人的排斥中被动地陷入了孤独。鲁迅小说中的孤独形象,可大致归纳为作为“独异个人”的孤独形象与作为“庸众”中一员的孤独形象。而刘震云小说中的孤独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对鲁迅小说中以“庸众”为主体的孤独形象的改写。他笔下的杨百顺、李雪莲、刘跃进等人,是阿Q、祥林嫂在当代的精神上的后裔。鲁迅从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将强烈的主观意识注入小说,主要书写出个体的孤独感。而刘震云将鲁迅笔下“庸众”的孤独状态泛化,将其书写成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在这样的书写中,鲁迅小说中的孤独形象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而刘震云小说中的孤独形象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沉默。孤独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家对世界的感知与体验,刘震云笔下的孤独形象有其独特性,他将所有人的精神境界都拉低到“庸众”的水平,人们都在浑浑噩噩的生活着。在这种持续性地书写中,隐含着作家对启蒙立场的放弃。当我们对“新写实”小说家进行整体性地考察时,可看到他们在创作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精神境界不高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从“新写实”走过来的一批作家在创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胡明贵[6](2011)在《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五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这个大变局造就了中国现代一个有声有色的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文化维面。在这一维面上,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自由平等观念、道德价值体系,不断插入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催生了新的文化范型和文化视野,形成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变化特有的新文化运动,将反封建的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同时,这一新的文化范型和文化视野,对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现代文学的批评理论及创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文学观念、文学形态、文学价值及文学冲动,并由此推动了现代文学批评观念的建立和批评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演进。因此自由主义思潮曾在近现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诉求的语境中形成了一个话语场,对中国社会、政治及文学向现代转型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没有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果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周作人等没有受过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浸润,那么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解放等人文精神,可能就不会呈现在中国文学里,民主共和国的现代国家的文学想象和文学表述也将是缺席的。因此,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但长期以来,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陷入先验概念“自由主义文学”缠绕之中,先入为主,“以论代史”现象突出。本文力求突破已有的纠缠于先验概念——“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格局与局限,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起点——五四新文化的建设出发,描述和阐释五四前后中国文学史内部所插入的自由主义种种因素,诸如民主、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等,以自由主义为中心轴,考察围绕在这一轴心周围的文学阵地、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文学现象和史实,全面深入地研究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关系。选题的基本论证思路是:(1)从文学转型期外部环境变化对文学的诉求,说明在中国近现社会转型中传播自由主义思潮的动机和目的,及中国作家认同并接受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客观因素。(2)从留学生留学及他们所经营报刊杂志、图书翻译等情况,探讨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与影响。(3)考察以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自由主义价值理念的把握与表达,及自由主义价值理念对中国文学批评范式革新和文学转型的催化作用,探索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影响。(4)从新文学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及新文学对个性解放、妇女解放、家庭解放、婚姻自由、国民性批判、民主共和国的现代国家想象等的介入与表达等,探讨自由主义思潮给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哪些新的价值体系、理论资源和文学史经验,开辟了哪些新的阐释空间和发展维度,探究自由主义价值观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形成之间关系。论文在上述梳理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流派及社会影响等等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出自由主义思潮在新文学“现代性品格”形成中的得失经验,正确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地位,为推进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创作经验。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7](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白君嫄[8](2016)在《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被大众阅读与研究近一百年,可谓经久不衰,对其评价与争论也越来越多且热度不减。通过阅读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以及相关资料发现,一直以来,鲁迅的作品在整个中学教材体系中占有绝对的比重。鲁迅小说作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以其对人物形象、社会环境、复杂但却生动的情节描写,折射出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百姓的生活面貌。是对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与审美教育以及提高其文学素养的优秀范本。但由于鲁迅小说本身具有情节复杂、思想深刻、主题多样等特点,加之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加了学生学和教师教的难度。与此同时,即使学术界对鲁迅和鲁迅小说的研究已经有了无数的成果,但中学语文老师却很少认真阅读和研究关于鲁迅作品的研究论着,缺乏探索的兴趣和钻研的热情,对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了解甚少,加之对文学作品本身缺乏深度的思考与钻研,教学也始终让教参、教案牵着鼻子走,导致鲁迅小说教学内容单一、老套、枯燥,也大大阻碍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因此,阅读和研究有关鲁迅小说的研究资料,发现学术研究成果中可以迁移到教学中并能促进鲁迅小说教学的内容,并尝试将这些成果借鉴到教学中,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说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对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主要对进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说明。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的要求,并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分析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第三部分以二十一世纪为时间分界点,对二十一世纪以前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鲁迅小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以三篇鲁迅小说——《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鲁迅小说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现状进行梳理,从中发现现阶段鲁迅小说教学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首先以鲁迅的三篇小说——《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关于鲁迅小说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再分篇目对“哪些学术研究成果可以开发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探析,并尝试作出教学构想。最后为结语部分。
栾振国[9](1978)在《分析《孔乙己》应从实际出发》文中认为 读了方伯荣同志的《孔乙已——二十世纪的“多余人”》(见《南京师院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四期),有点不同的见解,写出来与作者讨论,并就教于别的同志们。方伯荣同志的立论是:“小说《孔乙己》就是批判‘学而优则仕’,投向反动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一枚爆弹。”在“学而优则仕”者中,有少数人“仕”上去了,变成“吸血鬼”,有多数人没“仕”上去,变成“废物”。而“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废物,一个二十世纪的‘多
张军府[10](2011)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中国的命运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血脉相连,知识分子不仅通过直接的社会政治活动参与中国社会变革,而且通过特有的文化价值手段实现社会的精神价值转换。作为知识分子行动的独特形式和知识分子文化价值关怀的重要手段,小说叙事是现代社会敏锐的伦理触角,与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或隐或显的对应关系,而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则更为鲜明地体现出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想象,可谓浓缩了知识分子对现代价值的自我认知与体验。作家首先就是知识分子,作家的知识分子身份使其小说叙事只能是知识分子视域投影下的小说叙事,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更能体现出叙事的切身性。现代知识分子是传统规范伦理的反叛者,亦是现代个体自由伦理的先知。现代知识分子的伦理系统既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政治伦理形态,亦不同于大众文化的消费伦理形态,而是以个体自由伦理和终极价值为依托的精英伦理形态,它天然地反抗已然和实存中的不完美,而现代小说叙事伦理实质上正体现出这一个体的自由的精神气质。批判精神所依赖的理性和不受束缚的自由是知识分子取得独立身份和存在的理由,而真正做到这一点是极其不易的,因为传统意识和习惯势力左右着我们的生活,窒息挑战和创新,知识分子时刻面临“知识分子角色的贬值”。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不仅在其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中勾勒出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面影,而且折射出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价值选择路向。一方面,作为创作对象的知识分子人物面临种种复杂伦理境遇与伦理纠葛,走向其独特的个体命运;另一方面,作为伦理主体与创作主体双重角色的知识分子作家通过小说叙事彰显其个体的独特的伦理感觉。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探究文学中是否有知识分子、有什么样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如何被叙述的来判断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文学所能企及的高度。知识分子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和社会的进步,却一度成为敏感话题,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也一度成为题材禁区。长期以来,知识分子处于“被改造”的地位。现代知识分子及其所秉承的现代个体自由伦理及其价值要素无法在小说叙事中得以合理与顺畅表达,不得不在革命历史小说等“重大题材”的夹缝中残喘。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以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丰盛起来,然而,一方面,在知识分子研究方面,由于知识分子自身的复杂性和认识上的偏差,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存在诸多歧义和价值迷误。另一方面,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上,虽然也涌现出大量有关知识分子生活的叙事文本,但很难读到新颖的、独创的、震撼并温暖我们心灵的作品,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知识分子形象,对知识分子的书写往往依据现成的规范伦理观念要么高尚、单纯得失去本真,化身人格神,要么人格猥琐,面目可怜可憎,沦为可怜鬼。简化的伦理预设、僵化的伦理判断或者毫无伦理冲突的轻飘、外在、琐碎的叙述,这些叙事文本自身体现出的伦理局限与混乱就极为触目。在神圣价值失落、世俗价值泛滥的时代知识分子个人如何真正回归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而拒绝成为“被迫的虚无主义者”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参与时代精神转换的小说叙事责无旁贷。知识分子叙事的困境正是我们时代的精神困惑,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在卸下新时期以来过度的社会关怀和反抗姿态之后,才真正提供了这种机遇和可能性。二十世纪文学是“想走不能走,想看不能看”,总有太多文学之外的负累和牵绊,而新世纪文学是“想飞不能飞”,虽然也有困苦和磨难,但毕竟自由了许多,是健全人的局限。本论文无意于对前人的创作和研究做价值仲裁,只是试图通过对20世纪百年以及21世纪现代中国有代表性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的研究,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文本做自我体认和叙事伦理追问,探寻隐含在这些文本中的复杂伦理纠缠以及文本自身在处理这些伦理问题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同时,以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为切入口,探讨现代小说叙事的精神向度以及可能性。论文拟包括六部分内容:绪论:叙事伦理批评方法的辨析,对叙事伦理批评概念以及基本内涵的概括界定,国内外关于叙事伦理批评的研究成果综述;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理解,论述知识分子三种人生关怀即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知识专业关怀的理解以及三种不同人生关怀的知识分子殊异的历史命运,并对知识分子研究成果做综合评述;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现代中国的发展概况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概况综述;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叙事的界定和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意义,论述选题的难点、价值、意义。第一章20世纪百年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对20世纪百年来现代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做综述式的批判分析,结合中国现代性的展开而出现的启蒙伦理、革命伦理、救亡伦理、新启蒙伦理、消费伦理等现代理性伦理系统、当时知识分子所处的历史氛围和时代要求、代表性叙事文本中知识分子的自我伦理设想与建构以及所达到的伦理效果等方面做全面的回顾总结,勾勒出现代个体自由叙事伦理的脉络以及基本特征。第二章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个人存在的意义——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故事伦理:侧重从叙事空间、主题、人物伦理关系等故事伦理层面论述日常生活叙事的叙事伦理意义,对20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多舛的日常生活叙事做批判性回顾,论述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日常生活叙事层面寻求精神重量和现代诉求所取得的成果,从死亡境遇、心灵危机、偶然命运、撞见虚无、诗意灵魂等五种类型结合知识分子题材文本分析日常生活叙事在精神超越层面的不同路径,从叙事文本中去发现那些对时代精神困惑做出独特回应的精神价值。第三章反讽作为本体思维方式与叙述结构而存在——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述伦理:侧重从文体形式、叙述结构等叙述伦理层论述反讽的叙事伦理意义,20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反讽叙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展开形式,从先锋与传统、虚构与纪实、荒诞与寓言三个不同方面论述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反讽叙事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转型,判断特殊的叙述形式所蕴含的叙事自身价值。第四章:个案文本研究,对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有代表性的文本格非的《人面桃花》、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阎连科的《风雅颂》等三部作品做叙事伦理分析。结语:知识分子伦理的失落与重建,回顾一百多年来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和精神轨迹,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叙事取得的精神成果做综合探讨分析,对两种不同的现代性叙事伦理路向做比较分析,总结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所取得的精神价值。
二、孔乙己——二十世纪的“多余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乙己——二十世纪的“多余人”(论文提纲范文)
(1)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概述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南高与鲁迅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
一、南高与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及成就 |
二、南高与鲁迅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贡献 |
第二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 |
一、旧知识分子形象 |
二、新知识分子形象 |
三、革命派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
一、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 |
二、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 |
三、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叙事视角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外视角艺术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内视角艺术 |
第三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转换叙事视角艺术 |
小结 |
第四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情节及结构特性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情节结构共性 |
一、组装结构 |
二、开放结构 |
三、心理结构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结构特性 |
一、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 |
二、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 |
小结 |
第五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与笔调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艺术 |
一、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 |
二、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 |
三、叙事语言使用的创新性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笔调艺术 |
一、客观犀利的叙事笔调 |
二、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 |
三、切实逼真的叙事笔调 |
小结 |
第六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异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写作手法上的共鸣原因分析 |
一、历史背景 |
二、文化及文学养分相似 |
三、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创作相异之因分析 |
一、国情与文化基础 |
二、身份阶层差异 |
三、个人阅历不同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B《南高选集》作品目录及中文翻译 |
附录 C《鲁迅全集》作品目录及越南语翻译 |
致谢 |
(2)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4)丰子恺插图在《呐喊》初中选文中的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调查法 |
(三)实践教学法 |
第一章 丰子恺插图创作缘起及《呐喊》初中选文语-图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丰子恺创作缘起 |
一、丰子恺与鲁迅相近的生长环境 |
二、丰子恺与鲁迅相近的价值观念 |
第二节 《故乡》、《孔乙己》、《社戏》的语-图关系解析 |
一、文本和插图的对话 |
二、文本和插图的互补 |
第二章 丰子恺《呐喊》插图在初中选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现状研究 |
第一节 丰子恺《呐喊》插图在初中选文教学中的作用 |
一、培养视觉思维,学会读“语文”之图 |
二、激发审美意识及想象能力 |
三、激发学习兴趣,辅助理解文本 |
第二节 丰子恺《呐喊》插图在初中选文中的教学现状 |
一、《孔乙己》教学现状 |
二、《故乡》教学现状 |
三、《社戏》教学现状 |
第三章 丰子恺《呐喊》插图在教学中的问题及插图运用策略研究 |
第一节 丰子恺《呐喊》插图在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调查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调查 |
第二节 丰子恺插图在《故乡》《孔乙己》《社戏》的教学策略研究 |
一、抓重要细节,合作分析 |
二、遵循基本原则,有序开展教学 |
三、运用插图把握小说主要素 |
第四章 丰子恺《呐喊》插图在初中选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社戏》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孔乙己》教学设计 |
第三节 《故乡》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刘震云与鲁迅小说孤独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孤独形象的呈现 |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中孤独形象的形态 |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孤独形象的形态 |
第二章 孤独形象的新变 |
第一节 被环境排斥的个体 |
第二节 个体孤独与群体孤独 |
第三节 反抗绝望与陷入沉默 |
第三章 孤独形象的社会价值 |
第一节 对社会的批判 |
第二节 对国民性的思考 |
第三节 反思“刘氏孤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自由主义:观照中国现代文学的必要视角与研究对象 |
(一) 为什么要从自由主义角度研究现代文学 |
(二) 自由主义概念 |
(三) 自由主义与现代性及新文学现代性品格 |
(四) 几个相关概念辨析及影响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关键性因素 |
二、问题与方法:自由主义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误区 |
(一)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二) 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三、研究范围与思路 |
第一章 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通道及对现代作家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对自由主义的接受 |
一、自由主义对留学生思想的浸润 |
二、留日时期自由主义思想对李大钊的浸润 |
三、留美生涯与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形成轨迹 |
四、鲁迅接受自由主义思想的途径 |
五、陈独秀自由主义思想的来源 |
第二节 留学生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一、发行报刊杂志传播 |
二、翻译出版图书传播 |
三、自由主义思潮传播的主要特点及对新文学的深远影响 |
第二章 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影响 |
第一节 自由主义文化思潮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
一、危机:自由主义传播与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历史机遇 |
二、自由主义: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的思想文化资源储备 |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化批判及文学反传统 |
一、什么是传统? |
二、自由主义与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 |
三、自由主义与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及改造国民性 |
四、自由主义理论资源与"五四"反传统的文化批判 |
五、文化批判的自由主义视角与文学反传统的互动 |
第三节 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性重构 |
一、自由主义话语场与反传统文化批判及新文学批评 |
二、自由主义核心观念与新的文学观念话语重构 |
三、自由主义与新文学白话文运动的话语重构 |
四、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及文学文体话语重构 |
五、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学悲剧观念的重构 |
六、现代文学批评话语重构对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诉求 |
第三章 自由主义价值观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现代作家主体意识觉醒及新文学悲剧品格 |
一、个人主体意识觉醒与现代性表征 |
二、新文学对个人"主体意识"的招魂 |
三、自由主义与新文学作家的精神认同 |
四、狂人、超人:个人主体意识觉醒的招魂幡 |
五、多余人:新文学的乱世哀音 |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妇女解放及新文学表达空间的拓展 |
一、自由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
二、新文学与妇女解放运动 |
三、女性抒写与新文学现代性悲剧审美品格 |
第三节 自由主义与国民性改造及乡土小说悲剧品格的开创 |
一、自由主义与理想国民的现代性想象的隐形视角 |
二、新文学作家对自由主义文化的反刍与"苦难"视角的非人印证 |
三、个性缺失与性格悲剧 |
四、性格悲剧加剧命运悲剧 |
第四章 自由主义对新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元与复调:徘徊在个人自由与阶级解放之间的文学诉求 |
一、革命文学话语的衍生语境 |
二、革命文学话语对自由话语的消解 |
三、自由主义的张力:价值理性对左翼文学工具理性的制衡与互补 |
四、革命文学话语对自由主义话语的有意误读和借用 |
第二节 个人主义的余波与革命文学创作实践的背离 |
一、徘徊在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30年代鲁迅的典型意义 |
二、革命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的背离 |
第三节 新月派的人权运动与自由主义的演进 |
一、新月派政论文与自由主义思潮的演进 |
二、新月派人权运动与"五四"自由主义思潮的接续 |
三、新月派与英美自由主义文化传统 |
四、新月派政论文与新月派的文学主张 |
五、新月派人权运动对新文学的促进作用 |
结束语自由主义思潮:一个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话题 |
一、自由主义与现代人、现代民族与现代国家 |
二、自由主义:一个被误读和被遮蔽的思潮 |
三、自由主义思潮与现代文学新传统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7)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对鲁迅小说教学的研究 |
1.2.2 关于《故乡》及其教学的研究 |
1.2.3 关于《孔乙己》及其教学的研究 |
1.2.4 关于《祝福》及其教学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依据 |
2.1 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 |
2.2 接受美学理论 |
2.2.1 “读者中心论”与鲁迅小说教学 |
2.2.2 “期待视野”与鲁迅小说教学 |
2.2.3 “召唤结构”与鲁迅小说教学 |
第3章 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小说的选文概况 |
3.1 二十—世纪以前的选文概况 |
3.1.1 民国时期的选文概况 |
3.1.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选文概况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选文概况 |
3.1.4 新时期(1987-1999年)的选文概况 |
3.2 现行语文教材的选文概况 |
3.2.1 必修教材中的选文 |
3.2.2 选修教材中的选文 |
3.3 现阶段的选编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
第4章 鲁迅小说教学现状梳理 |
4.1 《故乡》教学现状 |
4.2 《孔乙己》教学现状 |
4.3 《祝福》教学现状 |
第5章 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构想 |
5.1 《故乡》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构想 |
5.1.1 《故乡》学术研究成果概述 |
5.1.2 《故乡》学术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
5.2 《孔乙己》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构想 |
5.2.1 《孔乙己》学术研究成果概述 |
5.2.2 《孔乙已》学术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
5.3 《祝福》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构想 |
5.3.1 《祝福》学术研究成果概述 |
5.3.2 《祝福》学术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
5.4 鲁迅小说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论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叙事伦理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概念与知识分子研究 |
第三节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20 世纪百年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 |
第一节 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叙事伦理 ——人民伦理大叙事与个体自由叙事之间徘徊 |
第二节 革命知识分子叙事伦理——不断被挤压的个体自由伦理叙事空间 |
第三节 救亡知识分子叙事伦理——个体自由伦理部分价值理想在民族危亡时期的自觉放弃 |
第四节 新启蒙知识分子叙事伦理——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回归与初步探索 |
第五节 转型期知识分子叙事伦理——社会世俗化之后延伸更深层面的可能性 |
第二章 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个人存在的意义 ——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故事伦理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叙事伦理意义 |
第二节 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多舛的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三节 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直面灵魂与存在 |
一 死亡境遇 |
二 偶在命运 |
三 心灵危机 |
四 撞见虚无 |
五 诗意灵魂 |
第三章 反讽作为本体思维方式与叙述结构而存在——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述伦理 |
第一节 反讽的叙事伦理意义 |
第二节 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的反讽叙事 |
第三节 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反讽叙事 ——作为本体思维方式与叙述结构而存在 |
一 先锋与传统 |
二 虚构与纪实 |
三 荒诞与寓言 |
第四章 个案文本研究 |
第一节 暧昧历史中的个体命运幻影——读格非的《人面桃花》 |
第二节 极限境遇叩问多面人性——评杨显慧《夹边沟记事》 |
第三节 时代精神困境的信使——评阎连科的《风雅颂》 |
结语 知识分子伦理的失落与重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孔乙己——二十世纪的“多余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D]. 郭文斗. 湖南大学, 2018(06)
- [2]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谈谈《孔乙己》的思想和形象[J]. 秦家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03)
- [4]丰子恺插图在《呐喊》初中选文中的教学应用研究[D]. 郭燕青.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刘震云与鲁迅小说孤独形象比较研究[D]. 张佳璇. 兰州大学, 2019(08)
- [6]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 胡明贵.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7]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例[D]. 白君嫄.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9]分析《孔乙己》应从实际出发[J]. 栾振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02)
- [10]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 张军府.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