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坏死因子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媛媛,陈苏宁,梁靓靓[1](2021)在《姜黄素抗胃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姜黄素(curcumin)提取自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在体内外药理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胃癌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姜黄素抗胃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抑制细胞侵袭及迁移、诱导活性氧产生、抑制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化疗增敏及逆转化疗耐药、减少胃酸分泌等。就姜黄素抗胃癌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及抗胃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郑新,于海波[2](2021)在《miR-146a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miR-146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血清心肌酶谱水平、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及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miR-146a NC组(结扎后转染miR-146a-NC)、miR-146a agomir组(结扎后转染miR-146a-a agomir)。通过TTC染色法评估心肌梗死面积;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146a/TLR4 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心肌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区域(白色)面积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46a agomir组心肌梗死区域(白色)面积降低(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miR-146a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46a agomir组miR-146a mRNA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肌纤维断裂肿胀、间质充血明显、结构消失、细胞多处坏死界限不清;与模型组相比,miR-146a agomir组心肌组织排列整齐,水肿等病理均改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清中LDH、cTnT、CK-MB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及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46a agomir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miR-146a在MI/RI的心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过表达可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活性及TLR4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脏。
温琪,李岩,王垂杰[3](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阻癌胃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健脾化瘀中药阻癌胃泰作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信号通路、代谢通路及潜在的疾病标志物等作用机制,预测阻癌胃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数据库预测阻癌胃泰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蛋白-疾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将疾病与药物的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出阻癌胃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涉及的生物、分子功能及信号通路,将网络中度值较高的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中构建"药物-成分-靶点蛋白-疾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出核心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B淋巴细胞瘤-2样1(BCL2L1),得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GO得出生物功能主要涉及氧化反应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等。KEGG分析得出阻癌胃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验证了前3的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与核心靶点AKT1和BCL2L1均结合较好。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健脾化瘀中药阻癌胃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有一定意义,但仍需进一步实验或临床验证。
翟嘉怡,康思思,杜会博,张红,张立民,蒋丽娜[4](2021)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TIPE)家族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产生的一组蛋白质,包括TIPE、TIPE1、TIPE2和TIPE3,主要参与免疫稳态的调节过程。TNFAIP8蛋白家族成员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细胞周期异常和细胞凋亡的进程。本文综述了TNFAIP8家族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维持中的生物学作用。
赵倩[5](2021)在《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缺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的一类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占全部BC患者的12–17%。与其他BC亚型相比,TNBC患者肿瘤体积更大,组织学分级更高,侵袭能力更强。然而由于其缺乏ER、PR、HER2靶向受体的表达,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在所有BC患者中最差。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转录因子AP-1(Activator Protein 1)家族成员Fra-1在TNBC患者中高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性和患者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密切相关。且沉默TNBC细胞内高表达的AP-1家族成员Fra-1或c-Jun后TN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被抑制。AP-1抑制剂T5224,特异地抑制AP-1(c-Fos/cJun)与DNA的结合活性,在关节炎治疗方面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但在BC治疗中的运用尚不明确。目的:本研究采用特异的AP-1抑制剂T5224作用于TNBC细胞,在抑制剂的角度,从生物信息层面、细胞层面和分子层面进一步明确AP-1是否是TNBC患者的治疗靶点,并明确T5224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TNBC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和UCSC数据库明确转录因子AP-1家族成员Fra-1在不同PAM50分型B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BC患者生存的关系。RT-qPCR及Western-blot技术明确AP-1家族成员Fra-1和c-Jun在BC细胞系中的m RNA及蛋白水平。细胞增殖实验确定T5224对TNBC细胞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RT-qPCR及Western-blot技术明确T5224对Fra-1和c-Jun的m 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划痕实验、穿孔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明确T5224对TNB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Illumina Hiseq Xten测序仪进行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检测;R语言4.0.3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并绘制火山图、聚类热图及染色体分布图;GSEA 4.1.0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合沉默c-Jun(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沉默Fra-1(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及使用T5224的全基因组数据、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及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AP-1靶基因,Ch IP-qPCR技术进行靶基因验证。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穿孔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明确AP-1靶基因在TNB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Fr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Kaplan-Meier plotter和UCSC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显示Fra-1在Basal-like型BC患者实体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BC亚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时间长[BC:HR=1.24(1.03,1.50),P=0.024;Luminal:HR=1.30(1.03,1.64),P=0.028],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ce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时间长[BC:HR=1.70(1.27,2.26),P<0.001;Luminal:HR=1.85(1.30,2.64),P=0.001];在HER2-阳性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HR:2.61(1.21,5.67);P=0.031],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短[HR:0.35(0.12,1.00);P=0.022]。UCSC数据库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BC:HR=1.42(1.08,1.86),P=0.008;Luminal:HR=1.61(1.10,2.35),P=0.007]。2、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作用效果研究1)T5224对转录因子AP-1表达水平的影响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证实Fra-1和c-Jun在TNBC细胞株(BT549和HS578T)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非TNBC细胞株(T47D、MCF-7和LCC2)。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使用15μM T5224作用BT549细胞48h后增殖抑制率为43.56%;40μM T5224作用HS578T细胞48h后增殖抑制率为48.42%。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进一步证实在15μM T5224的作用下BT549细胞中Fra-1和c-Jun的m RNA在48h时呈下调状态、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40μM T5224的作用下HS578T细胞中c-Jun的m RNA在48h时呈下调状态、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Fra-1的m RNA和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2)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15μM T5224作用BT549细胞48h、40μM T5224作用HS578T细胞48h为T5224作用剂量探究T5224对TNB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BT549细胞T5224组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79倍,HS578T细胞T5224组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29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NBC细胞在划痕48h后T5224组的空白区域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TNBC细胞使用T5224后穿过小室的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GO富集分析显示5136个DEGs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血管形态发生、细胞-基质粘附、对拓扑结构有误的蛋白质的应答、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等;涉及的细胞成分主要包括粘着斑、蛋白质类细胞外基质、细胞间粘附连接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细胞粘附分子结合、钙粘蛋白结合、生长因子结合等。GSEA分析显示使用T5224后BT549细胞GO富集分析中蛋白质的从头折叠过程、对拓扑结构有误的蛋白质的应答过程、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功能增强;先天免疫反应过程、对I型干扰素的应答过程、脉管系统发育过程、细胞外基质结合能力、生长因子结合能力等减弱。KEGG通路分析显示5136个DEGs参与的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粘着斑、钙信号通路等。GSEA分析显示使用T5224后BT549细胞内KEGG信号通路中粘着斑、钙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RIG-1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减弱。3、AP-1靶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1)AP-1靶基因的筛选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显示OLFML2A的表达量与c-Jun正相关,且Basallike型BC患者中OLFML2A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HR:3.04(1.40,6.61);P=0.029]。Ch IP-qPCR进一步证实OLFML2A与转录因子AP-1显着富集。2)OLFML2A在三阴型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增殖实验显示沉默OLFML2A 5天后,沉默组光密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在BT549细胞中沉默OLFML2A 48h后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53倍,在HS578T细胞中沉默OLFML2A 48h后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15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显示划痕24h后沉默OLFML2A组的空白区域面积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沉默OLFML2A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Fra-1在TNBC患者及TNBC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非TNBC患者及非TNBC细胞;c-Jun在TNBC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非TNBC细胞。2、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RFS时间长、DMFS时间长。3、T5224抑制c-Jun和Fra-1的m RNA及蛋白水平。4、T5224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促进TNBC细胞的凋亡能力,抑制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5、在Basal-like型BC患者中OLFML2A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6、沉默OLFML2A后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抑制,凋亡能力被促进。7、OLFML2A是转录因子AP-1调控的靶基因,T5224通过调控AP-1/OLFML2A轴,参与TNBC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
张翠翠,李强[6](2021)在《虎杖苷通过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凋亡》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虎杖苷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虎杖苷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MTT法检测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克隆形成能力,碘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Bcl-2相关X(Bax)、剪切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用蛋白激酶B(Akt)信号激活剂和虎杖苷联合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周期、凋亡变化。结果虎杖苷处理以后的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能力下降[(0.58±0.06)比(0.20±0.01)],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减少[(118.54±10.65)个比(69.52±7.91)个],细胞凋亡增多[(2.97±0.32)%比(17.45±1.69)%],细胞G0/G1比例升高[(50.47±3.25)%比(67.13±3.84)%],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减少,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Akt蛋白水平降低[(0.51±0.05)比(0.24±0.03)]。Akt信号激活剂处理可以逆转虎杖苷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克隆抑制和周期阻滞、凋亡促进作用。结论虎杖苷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阻碍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张志慧,苏秀兰[7](2021)在《HMGB1:一种胃癌新型标志物》文中研究指明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尽管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术后5年生存率低。尽管胃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诊断与治疗价值,但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因此,探索、研究具有高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1, HMGB1)是高迁移率族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在细胞内具有不同功能的核蛋白,在肿瘤进展、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HMGB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其是否可作为胃癌早诊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物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阐述了HMGB1在胃癌方面的相关进展。
王思敏,陈紫航,罗雪霞,杨艳红,雷自立[8](2021)在《黄连素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系HGC-27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黄连素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系HGC-27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10μmol/L浓度黄连素处理人胃癌细胞系HGC-27 24 h后,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ppo信号通路重要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mRNA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TEA 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s 3(TEAD3)与TEAD4表达水平显着下降(5μmol/L组P<0.05;10μmol/L组P<0.01),呈浓度梯度依赖性下降趋势;黄连素10μmol/L组Yes-associated protein(YAP)与CyclinE1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MST1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蛋白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10μmol/L组TEAD4、YAP与CyclinE1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或P<0.01);MST1与p-YAP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结论黄连素可能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HGC-27,发挥抗肿瘤作用。
徐万苏,柯飞,许怡,郑艺[9](2021)在《LINC00963通过miR-146a-5p/NFE2L1轴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长基因间非编码RNA 00963(long intergene noncodingRNA00963,LINC00963)在肿瘤表达上调,但LINC00963在胃癌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并未阐明.Starbase预测显示微小RNA(microRNA,miR)-146a-5p可能是LINC00963的靶基因,核因子类红细胞2相关因子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like 1, NFE2L1)可能是miR-146a-5p的靶基因.本研究假设LINC00963可能通过调控miR-146a-5p/NFE2L1轴表达影响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目的探讨LINC00963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NC00963表达水平;RT-qPCR检测胃癌细胞系SNU-1、AGS、HS-746T中LINC00963、miR-146a-5p和NFE2L1mRNA的表达水平;将胃癌细胞SNU-1分为正常对照(NC)组、siLINC00963组、si-NFE2L1组、si-NC组、miR-146a-5p组、miR-NC组、si-LINC00963+pcDNA-NC组、siLINC00963+pcD NA-NFE2L1组; CCK-8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0963、miR-146a-5p、NFE2L1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SNU-1、AGS、HS-746T中LINC00963表达水平升高,胃癌细胞系中miR-146a-5p表达水平降低, NFE2L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LINC00963、NFE2L1低表达或miR-146a-5p高表达,胃癌细胞SNU-1的活性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减少(P<0.05).高表达NFE2L1可以逆转LINC00963低表达对SNU-1细胞的作用. LINC00963靶向调控miR-146a-5p; miR-146a-5p靶向调控NFE2L1.结论LINC00963低表达通过调控miR-146a-5p/NFE2L1轴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吴欣,黄鸿菲,姜栋栋[10](2021)在《长链非编码RNA-UCA1通过靶向miR-873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UCA1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细胞SGC-7901分为si-con组、si-UCA1组、miR-con组、miR-873组、si-UCA1+anti-miR-con组和si-UCA1+anti-miR-873组;运用qRT-PCR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和胃黏膜上皮正常细胞系GES-1中UCA1和miR-873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荧光活性。结果胃癌细胞SGC-7901较胃黏膜上皮正常细胞系GES-1UCA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miR-873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抑制UCA1表达或过表达miR-873,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迁移和侵袭数量减少;UCA1可靶向调控miR-873的表达。抑制miR-873表达可逆转抑制UCA1表达、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抑制UCA1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873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二、肿瘤坏死因子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坏死因子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姜黄素抗胃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 |
1.1 阻滞于G1/S期 |
1.2 阻滞于G0/G1期 |
1.3 阻滞于G2/M期 |
2 诱导细胞凋亡及调控相关信号通路 |
2.1 激活p53信号通路 |
2.2 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 TOR)信号通路 |
2.3 阻断Akt/Fox M1信号通路 |
2.4 抑制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 |
2.5 活化caspase-3信号通路,调控Bax、Bcl-2蛋白 |
2.6 激活死亡受体、线粒体和内质网应激通路 |
3 诱导胃癌细胞自噬 |
4 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迁移 |
5 调控基因表达 |
5.1 mi RNA-21 |
5.2 COX-2 m RNA |
5.3 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基因 |
5.4 长链非编码RNA H19 |
6 诱导活性氧(ROS)产生 |
7 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
8 抑制胃癌的淋巴管生成 |
9 化疗增敏及逆转化疗耐药性 |
9.1 对单一化疗药品的化疗增敏及逆转耐药 |
9.2 对联合化疗方案的化疗增敏及逆转耐药 |
1 0 减少胃酸分泌 |
11结语 |
(2)miR-146a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变化 |
2.2 RT-qPCR检测心肌组织大鼠miR-146a、TLR4 mRNA表达 |
2.3 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心肌酶谱活性 |
2.4 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 |
2.5 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 |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TNF-α、NF-κB蛋白表达 |
3 讨论 |
(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阻癌胃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建立阻癌胃泰中药复方成分数据库 |
1.2 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数据库 |
1.3 阻癌胃泰作用靶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的预测映射靶点 |
1.4 构建“药物-成分-靶点蛋白-疾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
1.5 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 |
1.6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筛选靶点及有效活性成分,构建“药物-成分-靶点蛋白-疾病”调控网络 |
2.2 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3 分子对接 |
3 讨论 |
4 结论 |
(4)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IPE与肿瘤 |
1.1 TIPE的调控因子 |
1.2 TIPE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
2 TIPE1与肿瘤 |
3 TIPE2与肿瘤 |
4 TIPE3与肿瘤 |
4.1 TIPE3的表达、定位 |
4.2 TIPE3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
5 小结 |
(5)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乳腺癌 |
1.1.1 流行病学特征 |
1.1.2 乳腺癌分型 |
1.1.3 乳腺癌治疗 |
1.1.4 乳腺癌预后 |
1.1.5 三阴型乳腺癌 |
1.2 AP-1蛋白 |
1.2.1 AP-1与炎症性疾病 |
1.2.2 AP-1与肿瘤 |
1.3 AP-1抑制剂 |
1.3.1 SP100030 |
1.3.2 Curcumin |
1.3.3 Momordin I |
1.3.4 T5224 |
1.4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细胞株 |
2.3 主要试剂 |
2.4 主要仪器 |
2.5 细胞培养 |
2.6 T5224配制 |
2.7 RNA提取 |
2.8 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检测(RNA-Seq) |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0 Western-blot |
2.11 基因沉默 |
2.12 增殖实验 |
2.13 凋亡实验 |
2.14 划痕实验 |
2.15 侵袭实验 |
2.16 ChIP-qPCR |
2.17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Fr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3.1.1 Fra-1在乳腺癌患者组织内的表达水平 |
3.1.2 Fra-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3.2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作用效果研究 |
3.2.1 AP-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
3.2.2 三阴型乳腺癌细胞中T5224对AP-1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 |
3.2.3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3.2.4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AP-1靶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 |
3.3.1 AP-1靶基因筛选 |
3.3.2 OLFML2A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
第4章 讨论 |
4.1 转录因子AP-1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 |
4.2 T5224 的生物学作用 |
4.3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1 血管形态发生对乳腺癌的影响 |
4.3.2 粘着斑及细胞外基质对乳腺癌的影响 |
4.3.3 免疫系统及干扰素对乳腺癌的影响 |
4.3.4 PI3K-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
4.3.5 人乳头瘤病毒对乳腺癌的影响 |
4.3.6 Hippo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
4.3.7 钙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
4.4 嗅素结构域蛋白家族与肿瘤 |
4.5 AP-1相关信号传导途径与乳腺癌 |
4.6 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5章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 |
致谢 |
(6)虎杖苷通过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MTT法测定虎杖苷处理后胃癌细胞增殖活性 |
1.3 平板克隆实验测定虎杖苷处理后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
1.4 PI单染法测定虎杖苷处理后胃癌细胞周期变化 |
1.5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虎杖苷处理后胃癌细胞凋亡变化 |
1.6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虎杖苷处理后胃癌细胞中cyclin D1、CDK4、Bax、Cleavedcaspase-3、p-Akt蛋白水平 |
1.7 Akt信号激活剂IGF-1对虎杖苷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周期、凋亡的影响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虎杖苷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
2.2 虎杖苷1抑制胃癌细胞克隆形成并阻滞细胞周期 |
2.3 虎杖苷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2.4 虎杖苷抑制胃癌细胞中Akt信号通路激活 |
2.5 Akt信号激活剂IGF-1逆转虎杖苷对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周期、凋亡的影响 |
3 讨论 |
(7)HMGB1:一种胃癌新型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1 HMGB1的结构 |
2 HMGB1的作用机制 |
3 HMGB1是多种肿瘤的关键基因 |
4 HMGB1促进肿瘤发病机制 |
5 HMGB1对胃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
6 HMGB1对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
6.1 HMGB1促进胃癌增殖 |
6.2 HMGB1导致胃癌侵袭及转移 |
6.3 HMGB1影响胃癌预后 |
7 结语 |
(8)黄连素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系HGC-27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细胞培养与药物处理 |
1.2.2 利用Real-time PCR检测Hippo信号通路重要基因的表达水平 |
1.2.3 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ippo信号通路重要蛋白的表达水平 |
1.2.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黄连素对HGC-27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2.2 黄连素对HGC-27胃癌细胞中Hippo通路相关分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3 黄连素对HGC-27胃癌细胞中Hippo通路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讨论 |
(9)LINC00963通过miR-146a-5p/NFE2L1轴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临床资料: |
1.1.2 细胞与主要试剂: |
1.1.3 细胞培养与分组: |
1.2 方法 |
1.2.1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NC00963、miR-146a-5p和NFE2L1 mRNA的表达水平: |
1.2.2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
1.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1.2.4 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
1.2.5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 |
2 结果 |
2.1 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LINC00963表达上调 |
2.2 在胃癌细胞系中LINC00963表达上调,miR-146a-5p表达下调,NFE2L1上调 |
2.3 LINC00963通过miR-146a-5p调控NFE2L1的表达 |
2.4 低表达LINC00963抑制胃癌细胞SNU-1增殖,迁移和侵袭 |
2.5 高表达miR-146a-5p抑制胃癌细胞SNU-1增殖,迁移和侵袭 |
2.6 低表达NFE2L1抑制胃癌细胞SNU-1增殖,迁移和侵袭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亮点 |
实验背景 |
实验动机 |
实验目标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展望前景 |
(10)长链非编码RNA-UCA1通过靶向miR-873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细胞转染和分组 |
1.2.2 qRT-PCR分析UCA1及miR-873表达水平 |
1.2.3 CCK-8法测定沉默UCA1、过表达miR-873和抑制表达miR-873逆转si-UCA1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4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
1.2.5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胃癌细胞SGC-7901中miR-873和UCA1的表达 |
2.2 沉默UCA1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 |
2.3 沉默UCA1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和侵袭 |
2.4 UCA1靶向调控miR-873的表达 |
2.5 过表达miR-873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和侵袭 |
2.6 抑制miR-873表达逆转了沉默UCA1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3 讨 论 |
四、肿瘤坏死因子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姜黄素抗胃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范媛媛,陈苏宁,梁靓靓. 药物评价研究, 2021(12)
- [2]miR-146a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J]. 郑新,于海波.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12)
- [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阻癌胃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J]. 温琪,李岩,王垂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21(32)
- [4]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翟嘉怡,康思思,杜会博,张红,张立民,蒋丽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
- [5]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D]. 赵倩. 吉林大学, 2021(01)
- [6]虎杖苷通过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凋亡[J]. 张翠翠,李强. 安徽医药, 2021(09)
- [7]HMGB1:一种胃癌新型标志物[J]. 张志慧,苏秀兰. 生命的化学, 2021
- [8]黄连素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系HGC-27的机制研究[J]. 王思敏,陈紫航,罗雪霞,杨艳红,雷自立.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04)
- [9]LINC00963通过miR-146a-5p/NFE2L1轴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J]. 徐万苏,柯飞,许怡,郑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13)
- [10]长链非编码RNA-UCA1通过靶向miR-873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J]. 吴欣,黄鸿菲,姜栋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