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埋暗挖群体隧道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菅飞[1](2021)在《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以DZH项目为例》文中指出浅埋暗挖法作为地下工程最主要的施工方法,具有造价低、拆迁少、灵活多变及不干扰地面交通等优点,在全国各种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近些年浅埋暗挖法施工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穿越各类地上构筑物、建筑物或者已运行隧道、高速公路中,周围环境多变,沉降控制严格、风险因素更加复杂,因此对该类穿越工程的风险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在现有的风险管理和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工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DZH项目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高速公路为例,针对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三个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针对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的特点,运用WBS-RBS矩阵风险识别法,将工程分解成WBS树,将风险分解成RBS树,然后以工作分解树交叉构成的WBS-RBS矩阵进行DZH项目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辨识,找出20条风险因素,列出风险清单。(2)介绍了一些主要的风险评估方法,并进行对比,针对罗列出的风险清单,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每条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风险值进行排序,找出主要的风险因素。(3)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技术装备风险、施工管理风险、地质水文风险、环境风险等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本论文通过风险管理手段,挖掘出一些常见的和被忽视的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风险因素,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对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的重视,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也为施工总承包企业相关穿越工程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意义。本论文有图20幅,表12个,参考文献44篇。
吴昊[2](2021)在《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的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特别是在上覆软土地层较厚的情况下,隧道拱顶围岩的自稳能力差,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体系。车站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容易导致上覆地层产生较大变形,进而诱发地表过大沉降,影响地面交通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开展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的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方案比选及施工稳定性的研究意义重大。论文以贵阳地铁3号线北京路站工程为依托,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拱柱法和初支拱盖法施工时车站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情况,研究了拱柱法施工过程中围岩及初支结构的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关键施工阶段进行了施工参数的模拟优化,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建议和改善措施。最后,结合施工现场监测验证了数值模拟建议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明挖法、盖挖法和暗挖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结合贵阳地铁3号线上软下硬地层的特点,初步确定了北京路站拱柱法和初支拱盖法的暗挖施工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施工方案下车站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拱柱法施工稳定性及变形控制明显优于初支拱盖法,鉴于北京路站对地层变形的严格要求,建议本车站采用拱柱法施工。(2)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北京路站拱柱法施工时,导洞施工阶段各导洞开挖引起的初支结构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中导洞的开挖对导洞初支结构的净空收敛和拱顶沉降影响最大,因此中导洞的开挖为导洞施工阶段的关键步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车站各施工阶段引起的初支拱顶沉降及地表的变形规律,对各阶段施工扰动下的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大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拱柱法开挖地铁车站过程中,拆除临时支撑并施作拱盖阶段施工所引起的围岩变形最大,故该阶段为最关键施工阶段。(3)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拱柱法关键施工阶段进行了施工参数的模拟优化分析,主要从进尺长度、支护刚度两方面对比了优化方案与原方案施工时初期支护及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关键施工阶段的进尺长度,增加关键部位的支护刚度,可以保证车站施工的安全、高效。(4)基于地铁车站现场施工监测工作,对隧道三个不同断面的净空收敛和拱顶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导洞的开挖是导洞施工的关键步序。进一步对两个不同断面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拆除临时支撑并施作拱盖为车站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施工阶段,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所确定的拱柱法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白海卫[3](2020)在《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文中提出穿越工程已成为既有地铁线路安全运营的重大风险源之一,从风险评估与控制层面讨论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问题,是保障地铁线正常运营和穿越工程顺利实施双方面的基础课题。目前,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领域,由于穿越工程中被穿越对象(既有地铁线)的特殊因素以及参建各方的人员特性因素、管理措施因素等影响要素众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及模型建立成为研究的重点;其次,仅从风险源(新建工程)本身角度进行评价或者研究具体的工程控制技术,而忽略从风险承载体系统的角度分析,也将影响穿越工程系统及既有地铁线风险管控的效果。本文统计分析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案例事故,识别了穿越工程中影响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因素,将穿越工程这一复杂系统分为新建工程子系统、地质环境子系统和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基于对系统的脆弱性定义和特征的研究,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动态管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在分析穿越施工对地层、既有地铁线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典型的新建地铁、新建市政隧洞等穿越既有地铁线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得出了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穿越工程事故的定义,从新建工程特性、地质环境条件、既有地铁线特性和施工管理四个维度识别了包括新建工程开挖面积、施工工法、与既有地铁距离等六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为穿越工程复杂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奠定了基础。(2)基于脆弱性理论,建立了脆弱性评价与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指出风险是扰动作用于具有一定脆弱性的系统后所产生的结果。界定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概念,根据系统脆弱性递次演化规律,提出了脆弱性特征三要素,即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度,构建了包含工程技术因素、项目管理因素和人员特征因素在内的脆弱性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了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3)利用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评价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三级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和脆弱性评价流程,根据计算所得脆弱性指数的大小,将系统脆弱性分为四个等级。结合风险损失等级和既有地铁线客流因素,建立了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地下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4)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分别以“建设过程时间维”、“参与主体责任维”和“风险管控过程维”为轴,建立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三维风险控制立体模型。基于该模型,分阶段讨论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动态风险控制方法和流程。归纳了穿越工程的设计要点,建立了基于CBR原理的案例库,可开展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设计。给出了设计方案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可实现不同设计方案的定量评价,为复杂工程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将设计方案的BIM模型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新建工程对既有地铁线影响的一体化分析,得出了不同施工步序的分阶段动态控制指标,从而建立了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动态控制体系。并以BIM技术和Bentley协同平台为基本工具,搭建了既有地铁线的风险管控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可实现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风险动态管控。(5)针对工程实践中既有地铁线运营管理单位对穿越工程项目群管理的困难,分析了分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风险管控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讨论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具体管控措施,搭建了分级管控的具体流程,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不同风险等级项目的合理化管控,可提高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控成效。(6)以新建北环水系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对两个基于案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针对脆弱性指数高的环节改进设计方案,优化提出了适用于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线的配重顶进法,通过BIM模型和有限元一体化分析,制定了既有地铁线的分阶段变形控制指标和控制措施,工程实施完毕后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变形不到1mm,有效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武琼[4](2020)在《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与VIKOR的地铁车站隧道施工方案优选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地铁建设规模与速度的加快,各种安全事故接踵而至,而不同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施工能否安全进行,因此,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决策,选出最优方案对于保障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地铁车站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优选的影响因素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以技术、经济、环境和效果为准则,初步构建了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BP-DEMATEL-SW的方法对施工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度排序,以期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一组系统性强、指标数量适当的指标体系。然后,以此为研究依据,从不确定语言变量的主、客观权重出发,构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的属性权重优化模型,且为了寻求不同赋权方法所得权重值的妥协或一致,引入欧氏距离函数构建了组合权重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将VIKOR多属性决策进一步拓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与VIKOR的地铁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模型,并针对多粒度语言的一致化问题,构建了一种多粒度不确定语言变量转化为统一粒度的计算方法。以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为例,对施工方案进行优选排序,结果表明:运用该数学模型选出了方案A3为最优施工方案,结果与工程实际一致,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分析,证明了优选方案在各方面表现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模型在施工方案决策过程中始终保证决策信息为不确定语言,既避免了决策者偏好信息的丢失,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数据冗余度,为相似工程的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曹利强[5](2020)在《盾构掘进影响下复合成层地层及环境的力学响应及其控制》文中指出盾构在城市地层中掘进时,核心任务是保证施工过程的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鉴于城市环境对地层变形的敏感性特点,因此确保环境的安全尤为重要。盾构常在土层叠落、土质复合的的地层系统中实施掘进,地层系统中常赋存着密集分布的既有结构物。盾构掘进时,土体经历着复杂的加卸载过程,土体及周围环境结构经历着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作用。土体变形从产生、传播到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施工效应实现了从源头到端头的传播与发展。如何有效地评估施工效应并在掘进过程中实现精细化控制成为把控盾构掘进质量的重难点。论文以城市复合成层地层为研究对象,以盾构掘进影响下地层及环境的变形控制为核心,综合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及现场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针对盾构掘进影响下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传播机理及其预测理论、既有环境结构的力学响应及其预测方法、防护措施的隔离机理及隔离效应的评价方法以及施工效应的精细化控制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建立了盾构掘进影响下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理论预测方法。基于工程实践中不同类型土体的组合状态,提出复合成层地层的概念,即土层的叠落以及土质的复合。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弹性等效理论,结合Loganathan-Poulos预测方法,采用积分手段给出了盾构掘进影响下复合成层地层的平面内变形的计算方法。针对盾构掘进效应的三维特征,建立了考虑盾构掘进参数纵向效应的间隙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计算间隙参数仅考虑当前位置施工参数的局限性。此外,基于弹性等效理论及Mindlin基本解,建立了盾构掘进影响下六类施工参数(开挖面处不平衡力、盾壳-土体间摩擦力、线性衰减的盾尾同步注浆压力、二次补偿注浆压力、施工期间地层附加荷载以及地层损失)对复合成层地层变形贡献的三维沉降的计算方法。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地层中硬层的存在使变形传播呈现“扩展效应”,即使地表沉降减小,影响范围增大;相反,地层中软弱夹层的存在使变形传播呈现“收缩效应”,即使地表沉降增大,影响范围减小。(2)提出了复合成层地层变形的环境响应特征及其预测方法。根据土体与环境结构的相互作用特点,将既有结构分为路面与房屋结构、管线与地铁结构及桩基结构并着重对桩基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研究。基于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不同土层的重度、土体侧压力系数与桩土摩擦系数及隧道开挖引起的摩擦桩侧非线性的应力分布特征,提出了纯摩擦桩桩侧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依据损失情况将隧道施工对桩承载力的影响分为沉降区、受压区与受拉区三个典型区域。进一步将桩基等效为可以考虑地层剪切效应的Pasternak地基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模型,考虑地基抗力系数随土体埋深变化的非线性特征,提出了桩基水平位移及内力的计算方法,研究发现地层中硬层的存在会限制桩基的位移并显着的增大桩基所承受的弯矩。(3)明确了盾构掘进影响下防护措施的隔离机理及隔离效率的评价方法。针对盾构掘进影响下地层变形的传播特征,建立了水平方向注浆加固及竖向隔离两种防护措施隔离效率的预测模型,明确了两措施的隔离机理,并对施工实践提出设计建议。为定量化描述注浆体的隔离效应,首次定义了水平注浆的隔离效率,明确了注浆层“梁式效应”的隔离机理,基于兼顾隔离效率与经济性原则,提出了最优水平注浆加固体参数的确定方法;基于Melan解建立了可考虑土桩相互作用的解析模型,同时可以考虑桩侧与土体及桩端与土体的相对滑移,研究发现隔离桩的位置、几何参数及力学参数对其隔离效率均有重要影响,通过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最优隔离桩参数的确定方法。(4)提出了大断面城市盾构隧道施工效应的精细化过程控制技术。针对盾构施工过程控制中经验化和滞后性的不足,提出了以精细化过程控制为目标的透明施工技术的理论框架及技术流程。明确了该技术的基础为变形标准确定、变形响应预测、变形响应监测和变形过程控制,核心为掘进过程中对预测模型及土体参数的修正及对施工参数的动态反馈调整,技术框架为掘进前的前馈控制、掘进中的过程协同控制及掘进后的反馈控制。透明施工技术统一了控制流程,可实现工程响应的精细化过程控制,为复杂城市环境下大断面盾构隧道的安全掘进提供保障并在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下穿知春路地铁站的工程中成功应用。
王博[6](2020)在《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隧道和地下工程得到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正朝着复杂艰险山区、跨江跨海通道和地下深部发展,各种大规模、复杂结构形式和高建造难度隧道及地下工程不断涌现。为了解决在浅埋隧道下穿建筑或软弱破碎地层地段施工时可能发生围岩失稳、地表沉降过大和冒顶等问题,管幕支护技术在大量浅埋隧道和地下工程中被采用。而以工程经验为主的管幕设计参数选取,已无法满足当前隧道和地下工程面临的种种挑战。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手段对影响管幕设计参数选择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了浅埋隧道开挖地层变形规律和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对国内外管幕支护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变形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回填土地层围岩的变形规律、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和浅埋隧道地表沉降预测公式;研究了衬砌支护下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地层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及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规律;系统论述了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的地层变形、掌子面稳定和管间土稳定理论;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对管幕设计参数有关的研究。(2)研究了管幕支护机理,同时推导了管幕选型的公式。分析了管幕支护下隧道围岩和管幕的受力变形过程;以拱顶管幕支护钢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力学模型,对回填土地区,浅埋隧道管幕的单根钢管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同时,对影响管幕设计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埋深一定的情况下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级别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大,开挖循环进尺、开挖方法、开挖步距以及管幕支护段长度对管幕变形影响较小;采用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了隧道埋深与管幕的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之间的隐式公式;该公式涉及的参数较多,基于遗传算法,利用软件计算出了不同埋深情况下的理论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并拟合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的关系,直观的呈现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的关系。(3)研究了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埋深和断面尺寸对管幕的钢管直径和间距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埋深和不同隧道断面尺寸情况下,不同钢管直径和不同管幕钢管间距共102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拱顶沉降、管幕钢管挠度和路面沉降进一步研究了埋深和断面尺寸等因素对管幕的管径和钢管间距的影响,给出了回填土层下不同埋深和不同跨度条件下合理的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建议值;拟合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埋深和钢管间距、隧道跨度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之间关系;将数值模拟得到的钢管直径和埋深的关系与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钢管直径和埋深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情况得到的埋深和管幕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趋势基本一致;另外,将隧道埋深和隧道跨度对管幕选型的影响进行了显着性分析,表明,隧道埋深对管幕选型的影响远远大于隧道跨度对管幕选型的影响;隧道扁平率对管幕选型存在一定影响。(4)以猫垭口隧道工程为例,将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原管幕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基于猫垭口原管幕设计参数不变情况下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猫垭口隧道沉降,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有限元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同时使用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公式对重庆猫垭口隧道原管幕支护工程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有限元模拟了原管幕设计参数与设计参数优化后的两种工况表明:参数优化后的管幕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得到的管幕设计参数建议值对与本工程接近的工程可以参考,本文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关系可用于各类工程设计及施工参考。
周博[7](2020)在《广州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力发展建设地铁轨道交通。但是在地铁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岩土地质条件、施工程序和技术设施的复杂性,加之大部分作业是在受限空间内开展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地铁施工项目工程风险管控复杂性和艰巨性。统计相关文献资料可知,地铁施工中坍塌、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是易发生和导致人员伤亡损失的事故类型,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研究与管控应重点研究和分析导致三种类型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在深入研究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风险理论、风险分析与控制方法以及存在主要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针对天河区地铁建设工程段中涉及范围广、风险管控难度大的暗挖施工技术措施,结合较为详尽的项目背景调查结果,通过专家调查法和优化改进的LEC危险源评价法,对该项目中的安全组织管理风险、施工作业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和分析、评价和判定,得到上述三类风险类型的40项风险因素、风险管控重点工程的安全风险类别以及相应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项目施工安全Ⅰ级风险12个、Ⅱ风险9个、Ⅲ风险13个、Ⅳ风险6个;风险重点工程中Ⅰ级风险16个、Ⅱ级风险22个、Ⅲ级风险23个)。依据评价结果提出4类强化安全组织管理举措,14种具体风险工程项目的施工应对安全措施,4类典型受作业影响区域环境安全风险控制方法。研究方法与结果不仅可有效解决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风险的管控难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后续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识别与评价,为整体项目风险管控提供一定的借鉴。图8幅,表30个,参考文献74篇。
任小鹏[8](2020)在《基于云模型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容量压力不断增加,同时人口的大量流入导致城市交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很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大规模建设地铁。截止2019年,我国有40个城市已有或在建地铁,且全国地铁规划里程达6118.8公里。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加之施工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地铁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地铁施工与其他施工相比,地铁施工存在环境更为恶劣、施工工艺更加复杂、现场的施工管理更加困难、隐患较多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更加复杂,安全事故后果严重,给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和预警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传统的地铁施工安全预警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预警指标的模糊随机不确定性问题,因此,本文利用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可以有效解决预警指标模糊随机不确定性等优点,从多角度、多层次探讨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课题,完成如下工作:本文首先搜集2003-2017年发生的247起地铁施工安全事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事故致因规律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出发,围绕事故发生的原因展开研究,采用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247起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结合地铁施工预警内容及过程,从人、机、环、管以及结构本体出发,构建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将指标分为安全风险监测指标和安全风险巡视指标两大类,其中巡视指标包括人、机、环、管四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监测指标针对车站基坑以及车站区间隧道介绍了不同施工方法下的一级指标。然后,本文基于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云模型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采用云模型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较少,比较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常用方法,指出这些方法用于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时难以解决评价指标模糊随机不确定性问题;从理论上论述了云模型、D-S证据理论可以天然的解决评价指标模糊随机不确定性问题。再通过历史经验、相关制度标准以及工程经验对预警指标确定阈值,并划分预警指标各警级警限,即预警标准云。采用由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计算云的数字特征(正态云模型)、指标数据的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以及多层次综合预警等过程,并从巡视指标中人、机、环、管中筛选出处于重警、中警、轻警状态的安全事故预警指标,对其进行综合预警确定安全事故预警等级并发出相应等级警报,完整的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可以用来预警实际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危险等级。最后,本文基于武汉地铁7号线工程施工项目,运用本文中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模型进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地铁施工巡视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安全生产检查”、“现场合理布置”的风险因素处于“中警”,其余指标都处于“轻警”,没有出现“重警”指标;在一级指标预警中没有出现“中警”和“重警”预警等级,最终武汉地铁7号线综合预警结果为“轻警”,结合预警结果,初步探讨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控制措施。建立基于云模型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可以及时反馈地铁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隐患,对地铁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出预警,并为调整地铁施工方案以及应急预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维护城市地铁施工,保障其安全有序的进行,不仅能够减少事故发生,还能降低环境破坏程度,也为地铁施工提供一个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安全风险管理工具。
时泽俊[9](2020)在《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暗挖施工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风化岩层在我国分布广泛,因其类土状岩性及较浅的埋深,对地铁及隧道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干扰,极大增加了施工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地铁车站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大断面乃至超大断面的形式存在,本身具有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强风化岩层下的超大断面地铁车站建设中,在地质和施工技术方面提出了双重难题,且通过历史危险事件统计分析,发现此类车站施工中险情常发,此种工况下的地铁车站施工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本文基于强风化岩层下的地铁车站施工,通过危险事件的搜集整理和现场实地走访调研,旨在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指标体系和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为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并以实际的防控措施来降低施工风险。本文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归纳现今的风险评价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所针对的特殊地质条件,对强风化岩层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整理归纳了近年来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施工危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现有研究,确定了风险因素的四大分类。在风险因素识别中,本文分别基于危险事件分析、基于实地走访调研分析以及基于施工工法分析,获得较为全面准确的风险因素清单。在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中,本文分别使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CRITIC法计算权重,再使用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得到最终权重赋值。考虑到神经网络模型较好的分析精度和避免主观随意性的特点,建立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将样本数据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分别带入模型,确保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青岛地铁某车站进行风险评价,将专家对于各风险因素的打分由传统的综合打分改变为对于风险发生可能和风险造成损失的分别打分,将汇总后的打分情况分别输入已建立好的四套BP神经网络模型,得出四大类风险的评价结果,结合各类因素的权重情况,得出最终的车站风险评价结果。最后,针对风险评价结果,提出对于该车站的风险管控措施,提升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性、有序性,同时为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徐湉源[10](2019)在《暗挖多层洞群力学演化机理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地下空间开发程度仍跟不上交通资源的紧张需求,使地下工程逐渐向多层化发展,形成了大量暗挖多层洞群结构。暗挖多层洞群具有布局模式复杂、围岩和中夹岩受力特征不明、结构形式多样化、施工顺序多样化等难点。这些问题将暗挖多层洞群结构的设计工作极度复杂化,直至目前都未能形成一套行业认可的指导性设计理论。鉴于此,本论文开展了暗挖多层洞群力学演化机理和洞群设计方法的研究,对暗挖多层洞群设计方法的体系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理论推导、工程实测、资料调研等多种方法,以暗挖多层洞群的力学阻断原理为出发点,对暗挖多层洞群的力学演化机理、中夹岩破坏模式、洞室支护受力模式、中夹岩力学模型、洞室设计模型开展了深入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提出了暗挖多层洞群力学阻断性原理,且揭示了阻断性的产生机理。利用双系数强度折减法得到了新建洞室周围岩体剪切破裂面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跨层阻断性的结论,且暗挖多层洞群中新建洞室的开挖具有围岩应力和结构应力的双重阻断性。基于阻断性原理将暗挖多层洞群划分为重叠、水平、倾斜和正交四个体系。探明了暗挖多层洞群的力学演化过程,给出了各种布局体系下中夹岩在强度衰减过程中的破裂面产生和发展过程。归纳了中夹岩在各个力学演化阶段的承载能力,依据承载能力强弱将中夹岩的破坏模式划分为破坏、承载和无损模式,并给出了各模式对应的洞室支护受力状态。推导了暗挖多层洞群中夹岩的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分析中夹岩破坏过程和最终破坏模式,依据弹性力学方法判定其属于何种力学构件,最终建立了各种布局体系下中夹岩的力学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建立了暗挖多层洞群的洞室设计模型。基于暗挖多层洞群中夹岩、围岩的破坏模式以及新建洞室支护的受力模式,通过散体极限平衡法、应力传递平衡拱法、空间曲面函数法和协调变原理,建立了重叠、水平、倾斜和正交体系下的洞室结构设计模型,并推导了荷载计算公式。采用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工程实测手段验证了公式的科学性。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化的暗挖多层洞群设计方法。
二、浅埋暗挖群体隧道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埋暗挖群体隧道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以DZH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研究背景 |
1.1.2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穿越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浅埋暗挖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
2.1 风险 |
2.1.1 风险的内涵 |
2.1.2 项目风险的特征 |
2.2 风险管理 |
2.2.1 风险管理的内涵 |
2.2.2 风险管理实施步骤 |
2.3 浅埋暗挖法相关内容 |
2.3.1 浅埋暗挖法相关概念 |
2.3.2 浅埋暗挖法原则 |
3 DZH穿越项目风险识别 |
3.1 DZH穿越项目背景介绍 |
3.1.1 DZH电力隧道项目基本概况 |
3.1.2 项目穿越工程概况 |
3.1.3 穿越工程施工方案 |
3.2 基于WBS-RBS法的DZH穿越项目风险识别 |
3.2.1 DZH穿越项目WBS分解 |
3.2.2 DZH穿越项目RBS分解 |
3.2.3 DZH穿越项目WBS-RBS矩阵构建 |
3.2.4 DZH穿越项目WBS-RBS矩阵辨识 |
3.2.5 DZH穿越项目风险清单 |
4 DZH穿越项目风险评估 |
4.1 DZH穿越项目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
4.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DZH穿越项目风险评估 |
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
4.2.2 DZH穿越项目风险评估 |
5 DZH穿越项目风险应对 |
5.1 技术装备风险应对措施 |
5.2 施工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
5.3 作业空间风险应对措施 |
5.4 地质水文风险应对措施 |
5.5 社会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
5.6 自然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
5.7 周围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ZH穿越项目风险专家基本信息 |
附录B 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风险识别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地铁车站围岩变形及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比选分析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水文条件及不良地质 |
2.1.4 工程重难点 |
2.2 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施工工法初步确定 |
2.2.1 常见地铁车站施工工法 |
2.2.2 初支拱盖法施工方案及优势分析 |
2.2.3 拱柱法施工方案及优势分析 |
2.3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浅埋暗挖车站施工方案确定 |
2.3.1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2.3.2 模拟软件及方法的选取 |
2.3.3 数值分析模型构建及参数确定 |
2.3.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2.3.5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施工工法确定 |
2.4 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车站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数值分析的拱柱法施工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
3.1 数值分析模型构建 |
3.1.1 模型概述 |
3.1.2 计算假设及边界条件 |
3.1.3 模型本构及材料参数选取 |
3.2 数值分析方案确定及实现 |
3.2.1 数值模拟方案确定 |
3.2.2 数值模拟施工步骤 |
3.3 车站施工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下部导洞开挖分析 |
3.3.2 上部导洞开挖分析 |
3.3.3 拆除临时支撑并施作拱盖衬砌分析 |
3.3.4 中下部岩体开挖及结构施作分析 |
3.3.5 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分析 |
3.3.6 中柱竖向位移及内力分析 |
3.3.7 塑性区分析 |
3.3.8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优化建议 |
3.4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施工参数优化 |
3.4.1 改变进尺长度 |
3.4.2 增加支护刚度 |
3.4.3 基于数值模拟优化分析的施工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监测及分析 |
4.1 监控量测的目的 |
4.2 监控量测的项目及原则 |
4.2.1 监控量测的项目 |
4.2.2 监控量测的原则及标准 |
4.3 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
4.3.1 施工段导洞初支净空收敛分析 |
4.3.2 施工段导洞初支拱顶沉降数据分析 |
4.3.3 施工段地表沉降数据分析 |
4.4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成果 |
(3)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
1.2.2 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评估 |
1.2.3 穿越工程的风险评估 |
1.2.4 脆弱性与风险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风险因素 |
2.1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的变形特性 |
2.1.1 横向变形规律 |
2.1.2 纵向变形规律 |
2.2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特征 |
2.2.1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结构变形的机理 |
2.2.2 下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2.3 上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3 北京地区穿越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 |
2.3.1 北京地区地层特性分析 |
2.3.2 案例数据的采集 |
2.3.3 案例特征的统计分析 |
2.3.4 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
2.3.5 既有地铁结构病害特征分析 |
2.4 穿越施工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因素 |
2.4.1 新建工程的开挖面积和施工工法 |
2.4.2 新建工程与既有地铁线的位置关系 |
2.4.3 工程地质条件 |
2.4.4 既有地铁线的条件 |
2.4.5 管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及评价指标体系 |
3.1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 |
3.1.1 穿越工程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
3.1.2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的定义 |
3.1.3 脆弱性特征要素及递次演化规律 |
3.2 脆弱性评估流程 |
3.3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影响因素 |
3.3.1 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因素 |
3.3.2 地质环境子系统因素 |
3.3.3 新建工程子系统因素 |
3.4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脆弱性的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模型 |
4.1 突变理论基础 |
4.1.1 突变理论的数学模型 |
4.1.2 突变势函数的基本类型 |
4.1.3 突变级数法 |
4.2 突变理论应用于穿越工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4.3 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 |
4.3.1 评价变量的选取 |
4.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 |
4.4.1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4.4.2 后果严重性评价 |
4.4.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地铁线风险动态控制体系 |
5.1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模型 |
5.1.1 传统风险控制模式 |
5.1.2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基本原理 |
5.2 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
5.2.1 穿越工程设计要点 |
5.2.2 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方案设计 |
5.2.3 设计方案的风险评估 |
5.2.4 既有地铁线动态控制指标的确定 |
5.3 实施阶段的风险动态控制 |
5.4 多方参与风险动态管控的实现 |
5.4.1 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 |
5.4.2 基本模块的设计 |
5.5 既有地铁线的分级风险管控 |
5.5.1 分级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5.2 分级管控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研究 |
6.1 单一工程案例应用 |
6.1.1 案例简介 |
6.1.2 基于CBR的工程方案设计 |
6.1.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价与方案优化 |
6.1.4 工程实施过程控制与效果 |
6.2 项目群分级管理应用 |
6.2.1 案例的选取 |
6.2.2 风险等级的确定 |
6.2.3 分级管理的控制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与VIKOR的地铁车站隧道施工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隧道施工方案优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VIKOR多属性决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多属性决策理论 |
2.1.1 多属性决策 |
2.1.2 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2.1.3 常用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2.2 语言变量 |
2.3 不确定语言变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体系构建与影响因素间的结构关系分析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目标 |
3.2 方案优选的目标 |
3.3 地铁隧道施工方案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辨识 |
3.3.1 施工技术准则 |
3.3.2 经济影响准则 |
3.3.3 环境影响准则 |
3.3.4 效果准则 |
3.3.5 初步建立指标体系 |
3.3.6 指标体系的修正 |
3.4 影响因素间的结构关系分析 |
3.4.1 解释结构模型 |
3.4.2 基于ISM模型的施工方案影响因素间的结构关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与VIKOR的方案优选模型 |
4.1 指标的多粒度不确定语言变量表示 |
4.1.1 基于语言变量的指标信息的描述 |
4.1.2 语言变量的粒度选择 |
4.2 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2.1 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的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方法 |
4.2.2 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的评价指标客观权重的确定方法 |
4.2.3 组合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 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与VIKOR的地铁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模型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地铁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模型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岩土工程条件 |
5.1.2 水文地质条件 |
5.2 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与VIKOR的地铁隧道施工方案优选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方案优选实例分析 |
5.3 施工方案的风险控制及变形监测 |
5.3.1 施工风险控制 |
5.3.2 变形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地铁车站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影响因素关联度调查问卷 |
(5)盾构掘进影响下复合成层地层及环境的力学响应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盾构掘进影响下地层的变形响应特征及其预测方法 |
1.2.2 盾构掘进影响下环境的力学响应特征及其预测方法 |
1.2.3 盾构掘进影响下地层变形的控制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
1.2.4 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施工效应的精细化过程控制技术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盾构掘进影响下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特征 |
2.1 复合成层地层的分类及其概化 |
2.1.1 复合成层地层的分类 |
2.1.2 复合成层地层的概化 |
2.2 复合成层地层变形的解析预测 |
2.2.1 多层弹性体系的弹性等效转化 |
2.2.2 坐标系的转化 |
2.2.3 地层位移的统一解 |
2.2.4 开挖边界及收敛后边界的转化 |
2.3 复合成层地层变形预测方法的验证及应用 |
2.3.1 复合成层地层变形预测方法的验证 |
2.3.2 工程案例应用 |
2.3.3 软硬夹层对地层沉降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复合成层地层变形的过程演化及动态预测 |
3.1 考虑掘进参数纵向效应的间隙参数的确定方法 |
3.1.1 间隙参数的定义 |
3.1.2 间隙参数的修正 |
3.1.3 修正方法的验证 |
3.2 考虑施工过程参数的地层三维变形预测 |
3.2.1 盾构施工阶段划分 |
3.2.2 坐标轴转化 |
3.2.3 Mindlin基本解 |
3.2.4 各施工参数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
3.3 考虑过程施工参数的三维预测方法的验证及工程应用 |
3.3.1 三维预测方法的验证 |
3.3.2 工程案例应用 |
3.3.3 软硬夹层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
3.3.4 二次注浆范围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成层地层变形的环境响应特征及其预测 |
4.1 盾构掘进影响下既有结构的力学响应 |
4.1.1 既有路面与房屋结构的力学响应 |
4.1.2 既有管线与地铁结构的力学响应 |
4.1.3 既有桩基的力学响应 |
4.2 盾构掘进影响下桩基侧摩阻力损失研究 |
4.2.1 桩基侧摩阻力求解模型 |
4.2.2 桩基侧摩阻力计算 |
4.2.3 基于桩基承载力损失的安全性分区 |
4.3 盾构掘进影响下桩基水平变形研究 |
4.3.1 桩基水平位移力学模型 |
4.3.2 桩基水平位移的计算 |
4.3.3 方法验证 |
4.3.4 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复杂城市环境下地层变形控制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
5.1 变形控制措施 |
5.1.1 盾构过程掘进参数控制 |
5.1.2 地层变形隔离及恢复 |
5.1.3 既有建(构)筑物加固 |
5.2 地层水平方向注浆加固控制 |
5.2.1 加固力学模型 |
5.2.2 加固参数分析 |
5.2.3 加固最优参数选择 |
5.2.4 注浆在工程中的应用 |
5.3 地层竖向隔离措施的控制 |
5.3.1 Melan问题解 |
5.3.2 隔离桩与土体相互作用模型 |
5.3.3 隔离桩隔离效果分析 |
5.3.4 竖向隔离桩在工程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大断面城市盾构隧道透明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
6.1 透明施工技术概要 |
6.1.1 透明施工技术的提出 |
6.1.2 透明施工技术的内涵 |
6.2 透明施工技术的实施流程 |
6.2.1 掘进前的前馈控制 |
6.2.2 掘进中的过程协同控制 |
6.2.3 掘进后的反馈控制 |
6.3 透明施工技术工程应用 |
6.3.1 清华园隧道下穿知春路地铁区间工程概况 |
6.3.2 变形控制标准制定及初始施工参数选择 |
6.3.3 掘进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
6.3.4 掘进控制系统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浅埋隧道地层变形规律及管幕工法研究现状 |
1.2.1 浅埋隧道地层变形规律及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管幕工法研究现状 |
1.2.3 管幕支护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现状 |
1.2.4 管幕设计参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开挖地层变形规律与围岩稳定性研究 |
2.1 回填土地层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分析 |
2.1.1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2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预测 |
2.1.3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控制 |
2.1.4 回填土地层隧道地表沉降规律 |
2.1.5 回填土地层隧道地表沉降预测 |
2.2 浅埋隧道开挖围岩变形规律 |
2.2.1 浅埋隧道围岩变形特征 |
2.2.2 掌子面前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2.2.3 掌子面后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2.2.4 掌子面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2.2.5 浅埋隧道开挖掌子面稳定性计算 |
2.3 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及地层沉降规律 |
2.3.1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
2.3.2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管间土体稳定性研究 |
2.3.3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幕支护机理及管幕选型公式推导研究 |
3.1 管幕支护概述 |
3.1.1 管幕特点及用途 |
3.1.2 管幕支护机理 |
3.1.3 管幕施工 |
3.2 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围岩级别 |
3.2.2 隧道断面尺寸 |
3.2.3 埋深 |
3.2.4 隧道断面形状 |
3.2.5 地下水 |
3.2.6 开挖方法 |
3.2.7 开挖循环进尺和步距 |
3.2.8 下穿隧道段长度 |
3.3 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管幕设计参数研究 |
3.3.1 管幕计算理论概述 |
3.3.2 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管幕受力计算 |
3.3.3 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的管幕弹性地基梁分析 |
3.3.4 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管幕弹性地基梁求解 |
3.3.5 基于遗传算法的管幕直径计算 |
3.3.6 浅埋回填土隧道管幕间距计算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埋深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 |
4.1 隧道埋深对管幕选型影响研究模拟方案 |
4.1.1 管幕支护与普通衬砌支护对比研究 |
4.1.2 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4.1.3 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4.2 模型建立 |
4.2.1 整体模型介绍 |
4.2.2 分析对象确定 |
4.2.3 材料本构模型 |
4.2.4 材料参数选取 |
4.2.5 单元选择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管幕支护与普通衬砌支护结果分析 |
4.3.2 基于管幕挠度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
4.3.3 基于管幕挠度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
4.3.4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
4.3.5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
4.3.6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
4.3.7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
4.3.8 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断面尺寸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 |
5.1 模型建立 |
5.1.1 整体模型介绍 |
5.1.2 材料参数选取 |
5.1.3 单元选择 |
5.2 隧道断面尺寸对管幕选型影响研究模拟方案 |
5.2.1 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2.2 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基于钢管挠度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3.2 基于钢管挠度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3.3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3.4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3.5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3.6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管幕支护工程概况 |
6.1.1 工程概况 |
6.1.2 管幕施工参数 |
6.1.3 隧道暗挖施工方法 |
6.2 猫垭口隧道管幕支护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
6.2.1 猫垭口隧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介绍 |
6.2.2 参数选择 |
6.2.3 结果分析 |
6.3 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6.3.1 全自动监测方案 |
6.3.2 量测方法及要求 |
6.3.3 监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广州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地铁交通快速发展 |
1.1.2 广州地铁交通发展状况 |
1.1.3 地铁施工事故分析统计 |
1.2 地铁施工技术发展状况 |
1.2.1 地铁施工方法 |
1.2.2 地铁暗挖施工风险研究必要性 |
1.3 地铁施工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1 风险理论研究 |
1.3.2 风险分析与控制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
2.1 项目工程简介 |
2.2 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重难点分析 |
2.2.1 安全风险重难点 |
2.2.2 安全风险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3 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风险辨识 |
3.1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
3.2 天河区地铁施工风险辨识过程 |
3.2.1 地铁暗挖施工风险初步识别 |
3.2.2 暗挖施工安全风险筛选修正 |
3.3 地铁暗挖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风险评价 |
4.1 地铁施工风险安全评价 |
4.1.1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评价过程 |
4.1.2 地铁暗挖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
4.1.3 邻近构建物风险评价标准 |
4.2 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评价过程 |
4.3 天河区地铁暗挖风险评价结果 |
4.3.1 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结果 |
4.3.2 天河区地铁施工风险工程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风险管控措施 |
5.1 主要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
5.1.1 安全组织管理风险管控 |
5.1.2 施工作业风险管控 |
5.1.3 环境风险管控 |
5.2 措施实施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云模型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云模型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地铁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
2.1 地铁工程项目基本介绍 |
2.1.1 地铁工程项目施工特点 |
2.1.2 地铁工程项目主要施工方法 |
2.2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规律性分析 |
2.2.1 事故城市分布规律 |
2.2.2 事故时间分布规律 |
2.2.3 事故类型分布规律 |
2.2.4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2.3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机理 |
2.3.1 事故机理分析 |
2.3.2 地铁安全事故致因层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3.1 安全风险预警 |
3.1.1 安全风险预警概述 |
3.1.2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流程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依据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2 指标获取的依据 |
3.3 地铁施工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3.3.1 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
3.3.2 巡视预警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模型 |
4.1 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方法 |
4.1.1 安全风险预警方法概述 |
4.1.2 云模型与D-S证据理论概述 |
4.2 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指标阈值确定 |
4.2.1 预警指标阈值确定的主要原则 |
4.2.2 预警指标阈值确定的基本方法 |
4.2.3 安全风险预警警限划分 |
4.2.4 安全风险预警指标警限划分 |
4.3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模型 |
4.3.1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汉地铁7 号线施工安全风险预警 |
5.1 工程概况 |
5.1.1 项目基本情况 |
5.1.2 武汉地质概况 |
5.1.3 水文及气候概况 |
5.1.4 项目重点关注难点 |
5.2 武汉地铁7 号线施工安全风险预警 |
5.2.1 预警指标权重确定 |
5.2.2 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等级确定 |
5.3 施工安全预警风险控制措施 |
5.3.1 虚警和漏警处理 |
5.3.2 安全风险预控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暗挖施工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2 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理论研究 |
2.1 风险基础理论 |
2.2 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分析 |
2.3 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识别研究 |
2.4 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强风化岩层工程特性分析及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
3.1 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施工特性分析 |
3.2 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识别 |
3.3 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暗挖施工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施工风险等级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赋权模型 |
4.2 基于改进CRITIC法的客观赋权模型 |
4.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组合赋权模型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青岛地铁某车站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 |
5.3 评价结果分析及管控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暗挖施工风险因素重要度调查表 |
附录2 BP神经网络训练和测试的MATLAB计算代码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暗挖多层洞群力学演化机理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暗挖多层地下洞群结构的特点和难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暗挖多层洞群结构受力特征研究 |
1.2.2 暗挖多层洞群中夹岩受力和破坏特征研究 |
1.2.3 暗挖多层次洞群结构稳定性研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暗挖多层洞群力学演化过程模拟方法 |
1.4.2 多层洞群结构室内加载试验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暗挖多层洞群力学阻断原理及洞室支护受力模式 |
2.1 引言 |
2.2 暗挖多层洞群力学阻断原理 |
2.2.1 洞群开挖时结构应力传递阻断性 |
2.2.2 洞群开挖时围岩应力传递阻断性 |
2.2.3 洞群破裂面的传递阻断性 |
2.3 暗挖多层洞群力学演化机理 |
2.3.1 重叠体系的洞群力学演化过程 |
2.3.2 水平体系的洞群力学演化过程 |
2.3.3 倾斜体系的洞群力学演化过程 |
2.4 暗挖多层洞群中夹岩破坏和洞室支护受力模式 |
2.4.1 重叠体系的中夹岩破坏和洞室支护受力模式 |
2.4.2 水平体系的中夹岩破坏和洞室支护受力模式 |
2.4.3 倾斜体系的中夹岩破坏和洞室支护受力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暗挖多层洞群中夹岩力学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重叠体系的中夹岩力学模型 |
3.2.1 承载模式1 的中夹岩力学模型 |
3.2.2 承载模式2 的中夹岩力学模型 |
3.3 水平体系的中夹岩力学模型 |
3.4 倾斜体系的中夹岩力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暗挖多层洞群设计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重叠体系的洞室设计模型 |
4.2.1 破坏式设计模型 |
4.2.2 承载式设计模型 |
4.2.3 无损式设计模型 |
4.2.4 中夹岩厚度敏感性分析和验证 |
4.3 水平体系的洞室设计模型 |
4.3.1 破坏式设计模型 |
4.3.2 承载式设计模型 |
4.3.3 无损式设计模型 |
4.3.4 中夹岩厚度敏感性分析和验证 |
4.4 倾斜体系的洞室设计模型 |
4.4.1 基本假定 |
4.4.2 基于空间曲面函数法的倾斜体系荷载解法 |
4.4.3 倾斜体系荷载公式的基本方程 |
4.4.4 中夹岩厚度敏感性分析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正交暗挖多层洞群洞室设计模型研究 |
5.1 正交体系的中夹岩破坏和受力模式 |
5.2 正交体系的洞室设计模型 |
5.2.1 基本假定 |
5.2.2 基于协调变形原理的设计模型 |
5.3 中夹岩厚度敏感性分析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浅埋暗挖群体隧道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浅埋暗挖法穿越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以DZH项目为例[D]. 菅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稳定性研究[D]. 吴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D]. 白海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与VIKOR的地铁车站隧道施工方案优选研究[D]. 武琼.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盾构掘进影响下复合成层地层及环境的力学响应及其控制[D]. 曹利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D]. 王博.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广州天河区地铁暗挖施工风险研究[D]. 周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基于云模型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D]. 任小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9]强风化岩层地铁车站暗挖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 时泽俊.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暗挖多层洞群力学演化机理和设计方法研究[D]. 徐湉源.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