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及其意义研究

社会心态及其意义研究

一、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19)在《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文中认为网络媒介在汇聚民意表达力量的同时推动着网络语言的衍生流变,网络流行语作为广泛传播高度聚焦的“标签化”话语,承载着社会发展逻辑与动态性表征,反映着网民群体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近年来全社会形成对社会心态议题的关注聚焦,社会心态已成为国家当下密切关注、高度重视的心理现象。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进行研究,考察话语表征心态的理据、过程与结果。本文以门户网站与网络社区评选的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研究样本,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基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三维结构框架,对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实现过程与内容呈现进行研究,形成“话语为什么能表征心态——如何表征心态——表征什么心态”的研究路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文本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研究。从词汇、语法、结构三个维度分析话语基于哪些特性达成对心态的表征,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表征心态?”的问题。第二,话语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研究。结合话语生产过程分析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基于互文性机制探究个体、群体如何介入生产过程并实现表征,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如何表征心态?”的问题。第三,社会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内容呈现研究。在考察话语主要内容与议题取向的基础上,结合检索热度选取高热度、代表性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话语表征心态的内容与特点,剖析表征策略和现实根源,探究表征心态的意识形态特征与话语权力建构,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表征什么心态?”的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发现网络流行语的语词表达具有主体投射特性,是话语表征心态的符号基础;语义泛化与生产扩散特性实现了心态汇入与群体卷入,实现话语对群体心态的表征。第二,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经过“主体呈现——传播扩散——集体认同——规制确立”四个环节完成话语生产过程,与此同时完成“个体心态投射——话语群体接触——群体心态认同——话语表征形成”的表征心态过程。集体叙事在深化话语意义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公约性的群体民意表达,在群体互文生产实践中推动表征心态的实现。表征心态呈现出“反沉默的螺旋”特质,需借助媒介素养净化网络空间。第三,研究发现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关涉政治心态、阶层心态与生活心态,体现为现实关切下的质疑表达与公权监督的政治心态、阶层固化下的弱势认同与阶层逆袭的阶层心态、压力社会中的焦虑呈现与现实抗争的生活心态。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形成集体宣泄的网络树洞效应,呈现出民本立场的意识形态特性,民间话语力量的崛起推动着话语发展的民主化趋向,重塑着现实社会的话语格局。

王岩[2](2020)在《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文中认为作为“四书”之一,儒学经典《孟子》在中国宋朝、日本江户时代、韩国朝鲜朝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仁说、性善说、“不动心”说、仁政说等深刻影响着中日韩三国的社会思潮走向、社会制度建设乃至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中日韩三国大儒均带着经世致用的济世情怀和历史使命感进入了注释《孟子》的领域,以注释儒学经典的方式表达着对天道、人性和社会等问题的看法,引领着时代思潮的走向。其中,尤以朱熹(1130-1200)、伊藤仁斋(1627-1705)和丁若镛(1762-1836)的注释最具代表性。在中国宋朝,在汉学向宋学转移的大势下,朱熹《孟子集注》以赵岐注为底本,上承韩愈、周敦颐、程颐、张载,下采张栻、杨时、范祖禹、吕希哲、尹焞、吕大临、游酢、谢良佐、侯仲良、周孚先等人,荟萃条疏,辨同别异,将经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心性之微的探索、宇宙之理的追索,建立起以理学精神为主的新孟子学,影响元明清七百余年的中国历史。并且,伴随着朱子学在汉文化圈的流播,《孟子》在日本及朝鲜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末期即已出现汉学与宋学的分野。进入江户时代后,朱子学在幕府支持下获得了官学地位。十八世纪,反朱子学的力量壮大了起来,古学派开创者伊藤仁斋建立起以《论语》《孟子》为核心的古学思想体系,恢复人伦日用的古学之道,开启了儒学日本化进程。作为仁斋思想成熟时期的着作,《孟子古义》既是仁斋古学思想的代表,又是江户时代日本儒学试图摆脱朱子学影响、实现本土化的反映,鲜明体现了儒学在异域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形态。儒学传入韩国的最早记载是公元640年唐太宗设立崇文馆,新罗、高句丽、百济将子弟送到唐朝学习,关于《孟子》可查证的最早记载是罗末丽初(约为公元十世纪)崔致远(857-?)在《无染和尚碑铭》中的六处征引。而《孟子》的正式接受是在朝鲜朝时期。作为实学派集大成者,茶山丁若镛认为《孟子》所体现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积极践行的实践精神,最能体现洙泗之学的真谛。茶山倾浸心血注释的《孟子要义》,既继承了朝鲜朝前期儒学的成果,又吸取了西学的内容,成为能够体现性理学、阳明学、北学和西学的思想载体,体现了十九世纪韩国儒学界尝试以儒学世界观来理解西方思想体系的努力。然而,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的《孟子》诠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其对“道”不同角度的理解之上。朱熹将宇宙起源、万物化生、飞禽动植、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融入对“道”的理解,进而为传统儒学中将自然秩序与人伦道德联结起来的“天人一体”思想提供了形而上的宇宙论根据。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反对从形而上的“天理”来理解“道”的视角,转而将“道”的视角拉回到人伦日用之间,强调了自然秩序与人伦道德之间的分离,构成了其《孟子》阐释的思想基础。如果说对“道”的理解体现了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那么,对“理”的不同阐释则凸显出朱子学东传日韩之后所引起的种种反映。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以条理、腠理、文理之义来重新理解“理”,从而完成了对朱熹“天理”之义的解构。故对“道”、“理”的不同理解构成三家对《孟子》阐释不同的深层原因,但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又并非决然相同,而是存在着若干具体差异。具体来说,朱熹以理气一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心性之学为核心,视《孟子》为阐释仁义礼智本然之性的儒学经典,进而使儒家在心性之说上超越佛家,巩固了社会价值观引领的地位。仁斋提出一元之气为天道之全体,反对朱熹以“心性”解《孟子》的作法,将《孟子》视为体现仁义之德、王道之要的儒学经典,最终以“仁义之德”表达了对君臣、父子人伦秩序的尊崇。与仁斋相似,丁若镛亦在反对理气一体宇宙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孝弟慈”为核心的人伦之道。然而,丁若镛更为强调“心”的实践意义,认为“天命之性”的贵重当体现于“行事”之间尽己之心的意愿之上。但是,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主旨的不同把握并非临空蹈虚,而是在对《孟子》具体学说的阐释之中充分展开。《孟子》开篇即提出“仁”字,对“仁”一字之阐释凸显出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的不同把握。《孟子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实际上分宇宙界与人生界两个层次来说仁。仁之理为天地生物之心,仁之气是天地温和之气,一“仁”字实际上绾合了理与气,接通了宇宙界与人生界。朱熹以天地之理、阴阳之气来说仁,既继承了孔孟儒学,又将仁字上升至宇宙界,使“仁”具有贯通天人的特色,真正体现了中国儒学特有的精神传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伊藤仁斋从人伦之道的古学观点出发,认为仁只是爱,不是“爱之理”;仁是忠信之爱,是实德,是实实在在的人伦情感;仁不是个人的私情、私爱,而是遍施于他人的公共之爱。而其思想基础则是天道与人道分立、道德法则与自然秩序分离的天人分立思想。可见,对中国儒学中对于天人关系的舍弃,透露出仁斋及德川儒学在吸收中国儒学时所持有的标准:即以是否具有指导社会生活和制度建设的实用性为标尺。这种以实用性选择文化的态度,不仅在江户时代迅速将儒学转化为推动社会兴盛的工具,也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民族能够迅速从传统中转型,吸取西方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从而实现经济腾飞和社会转型的文化心理基础。茶山将“仁”看作现实社会中孝弟慈等人伦关系,尤其注意分辨心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差别。茶山认为,仁义礼智与心并非是一段,仁义礼智只是在外之德行,能够真正地实现这一德行的根本在于“心”的权衡抉择,从而突出了“心”自主抉择的重要性,体现了韩国儒学注重实践性的特征。进而,茶山接受利玛窦西学的影响,将“天”理解为人格神意义的上帝,从而在天人关系的把握上区别于朱熹,形成了韩国儒学的特质。经由朱熹之解,性善说既成为《孟子》的核心思想,又成为日韩儒者绕不开的话题。朱熹“性即理”继承了汉儒以“天人宇宙图式”论性的传统,其“理一分殊”性学体系解决了儒家悬而未决的“性与天道”形而上根据的问题;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不离不即的关系,又最终将性善说挽回到人生义上来。仁斋“性好恶说”分离了“性”与仁义礼智大德之间的关系,认为气质之性天然有好仁义的倾向,顺性则可行仁义,顺人情可知性善,甚至将情提高到了“道”的位置,体现了德川儒者重“情”的普遍特点,为教化说、王道说打下了基础。丁若镛“性嗜好说”沿袭先秦儒学“以心见性”的模式,注重从心的好恶判断等直观感受上来认识性,既为心的自主之权留下广阔的空间,又使性善说能从朱熹天理的框架中脱离开来,具有指导人生实践和社会治理的实际意义。要言之,对“性善”的不同理解实根源于三家对天人关系的不同把握。《孟子·公孙丑上·不动心》章因提出了“不动心”、“知言”、“善养吾浩然之气”、“集义”等重要论断历来备受关注,是理解三家《孟子》阐释异同的绝佳样本。朱熹重视“未尝必其不动而自然不动”的圣贤心态以及俯仰无愧怍的浩然之气,集中阐述了“集义”的日用功夫,表现了理学沟通天地正气与人之精神气魄、推崇以“义”为核心的日常践履功夫的品格。仁斋以朱子学为继承和批评的对象,批驳朱熹对“不动心”和“浩然之气”的重视,集中阐发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表现了古学派不谈性与天道、注重人伦日用之道的实学特色。丁若镛集中阐发了对“心”为神形妙合之主的推崇,“不动心”只是志士仁人在伦理世界的世俗心态,完成了对朱熹所言“天理”与“不动心”关系的分离。仁政是孟子提出的治世理想,为中日韩儒者描摹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朱熹认为仁政之大要在于人君一心之间的天理人欲之别,君子尽本性之善,由一心上溯至天理;圣人笃恭而天下平,修一己之德而天下从之。仁斋认为王道说是《孟子》乃至“四书”的主旨,其“生生之德”既继承了朱熹天地生生之意发畅不已的生命观,又将之限定在人世间的范围之内,具有了瞩目于人伦日用之道的古学特色。仁斋认为,仁政之本在于人君能与民偕乐,与天下同情,将“好货”、“好色”等合理情感欲望推己及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与民偕乐”(“同民之好恶”)之说。丁若镛认为,治国当以用人、理财为要务,合理的田制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基础,经界之法、井田之制为礼乐兵刑等制度的根本,并重视以天命启迪道心的教化说,尝试为朝鲜朝的变革描绘出现实路径。结言之,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以儒学经典《孟子》的重新诠释来表达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这种经典的学问生产方法奠定了以经书为核心的东亚精神传统、思想传统,维护了儒家精神在东亚文化圈内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三国对以“天人关系”为主的儒学核心价值理解不同,形成了三国儒学的不同特色,影响到三国的近代化进程。然而,中日韩同属汉文化圈,整体上存在不同于西方的精神传统:即都不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根基和目标,而是注重群体合作、人际和谐。这既是儒学带给中日韩文化共同的基本要义,也是三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是三国面临西方文化之时所共同拥有的思想底色,对我们今日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亦具有深刻影响。

赵志君[3](2018)在《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的精神状态和心理表达,对人的个性成长及其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社会心态既为给个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又能为社会和谐进步提供心理正能量。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新时代社会心理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心态,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智成长和全面发展,更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集中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问题。首先,阐释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现实要求;深入阐释社会心态和积极社会心态的内涵、外在表征和功能作用。特别指出积极社会心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为时代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动力的积极、正向的社会心态。其次,确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四大依据。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借鉴;现实依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诉求。目标依据:确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平台依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在一致性,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现实操作平台。再次,依照“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积极社会心态的具体内容,分别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价值观三个维度质性考察分析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状况。指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自信不足、浮躁焦虑、理性缺乏、价值功利等消极社会心态。分析指出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虚拟世界的信息侵扰、高校管理的漏洞缺陷和个体心智发展局限等是引发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系统地建构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策略。确认培育的基本原则:即多样性和主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整体性和个体性以及现实性和虚拟性相结合的培育原则;提出理论灌输、精神引领、制度规约、诉求回应及心态疏通的基本培育策略;分类提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具体措施,如通过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提升理论解释力和引导力来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社会心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通过日常教育、服务和管理,开展心理疏导来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用“中国梦”统合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培养大学生积极参政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深化社会实践等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王俊秀[4](2017)在《中国社会心态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1986年中国的社会心态研究开始出现,到2016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6年到1995年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5年的积累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2006年开始至今的崛起阶段。经过30年的发展,社会心态的研究范式基本形成,社会心态定位于转型社会下社会心理的宏观研究。社会心态的基本理论资源来自经典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当代的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共享现实理论等。目前社会心态的概念和结构具有一定共识,但对于结构和机制的探讨还远未完成。未来社会心态的研究走向将以当下的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在学科发展上将从关注社会转型到关注社会发展,也就是迈向一种发展的社会心理学。

张园园[5](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心态是一段时期内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是建立在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内容,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彰显。社会心态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性和过程性的综合。马克思恩格斯观点中的感性、需要、意识与人的个性是社会心态研究的出发点,为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研究社会心态提供了理论源泉;恩格斯提出历史合力论和“中间环节”,更加关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高楼”上,对社会意识理论进行了补充,并首次提出“社会心理”概念;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经历了从重视社会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到明确提出社会心态概念,并将培育健康社会心态上升到国家治理高度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心态的主要内涵是初级形态的社会意识、一种宏观的社会心理状态和社会存在的直观反映,表现出主体性、时代性、群体性、感染性的特征。社会心态是复杂社会下的综合产物,受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阶层为社会心态的产生、发展和嬗变提供了环境基础,而主体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知识经验、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也影响社会心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心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地位。它既是一种初级形态的社会意识,也属一种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也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部分间的内部联系,使之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范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背景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态研究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践价值。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心态研究的视角,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态理论;在实践上,研究社会心态对当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塑造良好国民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琢[6](2019)在《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以来,“葛优瘫”、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我差不多是条咸鱼了”、悲伤蛙、马男波杰克、鲍比希尔、“佛系青年”等一系列带有悲观、颓废意味的“丧”文化词语、表情包、动画人物受到青年群体的热情追捧,网络上频繁掀起“丧”文化斗图狂欢热潮。“丧”文化产生的缘由是什么?“丧”文化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受到青年群体的热情追捧?带着这两个疑问,本文对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这对于理解“丧”文化传播现象和探究青年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动向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根据已有文献中不同研究者探究的影响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的因素,通过文献梳理提炼出七大主要因素:社会压力、社交媒体、外来文化、商业营销、青年群体的防御性悲观心理、青年群体对创作新事物的追求、青年群体寻求身份认同心理。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基于“丧”文化传播的外部环境提炼出的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其归纳为外在因素,后三个因素基于青年群体自身心理状况提炼出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其归纳为内在因素。然后经过提出影响“丧”文化传播七大因素的研究假设,设计体现七大因素与“丧”文化传播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进行问卷发放、数据收集和样本分析。最后经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发现,除了商业营销因素以外,社会压力因素、社交媒体因素、外来文化因素、青年群体的防御性悲观心理因素、青年群体对创作新事物的追求因素、青年群体寻求身份认同心理因素都对青年群体的“丧”文化传播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对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外在因素来看,高额的房价物价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青年群体背负巨大的压力;社交媒体为“丧”文化传播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外来文化的传播使青年群体接触到颓废、绝望的“丧”文化。从内在因素来看,青年群体为自己设置最低标准,降低自身和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心理影响他们的“丧”文化传播行为;青年群体对创作新事物的追求使他们热衷于创作“丧”文化句子和表情包;青年群体渴望寻求社会对个人身份认同心里使他们进行“丧”文化传播。

史亚丽[7](2017)在《公共理性视域下社会心态及其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转型期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近年来社会心态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公共生活空间频发的非理性社会事件,极易引起情绪共鸣,有的甚至经过发酵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透射出社会心态非理性特点。对社会心态及其引导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通过探讨公共理性与社会心态的内涵及作用,挖掘社会心态与公共理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即社会心态具有公共理性诉求,公共理性则规约着社会心态的结构内容,从而在公共空间架构起通往社会心态应然状态的通道。核心价值观属于公共价值,是公共理性的内核,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地成为中国当下公共理性的主要内容,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公共空间的公共认知、公共情绪和公共行为。而对社会心态内外生成因素的深入分析,帮助我们进一步探寻有效的引导对策。对引导社会心态的价值阐释则是研究的落脚点,有助于在个人层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社会心态,在社会层面协调社会关系维持良序社会,在国家层面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理性审视社会心态的实然状态,是构建引导路径的现实依据。通过分析近年来公共生活空间的非理性社会事件,社会心态失衡主要表现为,认知偏差明显、非理性情绪蔓延、价值观多元与紊乱并存、冲突行为明显。不仅阻绊行为主体自我发展,也弱化了社会合作,妨碍国家稳定发展。而主要成因在于,行为主体公共理性缺失,制度尚不完善,社会环境制约。正因此,实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应然状态、呈现健康社会心态,就显得十分必要。构建社会心态引导路径要求必须遵循一定的引导目标与方法。从社会心态的四个核心要素出发,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目标是统一行为主体的认知、疏导社会情绪、避免冲突行为、共享公共理性理念。为保证引导的有效性,在引导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方向性、主体性、求实性原则;必须坚持“合情、合理、合法”引导。进而,从素质提升、环境优化和制度建设来系统构建公共理性视域下社会心态的引导路径。素质提升是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内在基础。素质提升要加强公共理性知识教育以存之,树立公共理性理念以养之,付诸公共理性的实践自觉以扩充之。在教育原点、知识回应、合力之道方面着力;做到以“和谐共生”为根本要求、以“理性平和”为基本遵循、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指向;在公共生活中,实现理性情绪表达和有序参与行为的实践要求。环境优化是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关键力量。合乎健康社会心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舆论环境构成了引导社会心态的支撑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导向力。通过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理性发展的经济环境,夯实支撑力。通过改善直接影响认知和情绪的民生、巩固和谐的政治环境,集聚向心力。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营造理性平和的文化环境,提高凝聚力。通过净化舆论空间和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强化导向力。制度建设是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必要保障。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和科学理性的引导机制构成了引导社会心态的制度基础与具体制度。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对于健康社会心态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而科学理性的引导机制对于健康社会心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建设科学理性的引导机制。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家新[9](2006)在《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理形容词是相对封闭的语义语法类,其语义基础是人们认知经验和日常感知中对心理活动与状态的形容,其语形基础是朱德熙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界定和下位分类。本研究首先确定了心理形容词的鉴别和提取标准,对相关词典收录的心理形容词进行穷尽式搜集,将研究对象限定为449个基本心理形容词。其次,确定义征分析的基础、原则与方法,阐述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的符号、模式和步骤,设立了语义类、语义向、语义元、原始量征、语彩等5组心理形容词的义征项,根据词典释义和认知判断提取心理形容词的聚合义征,为每个心理形容词制定了语义特征集(ID),编制了《心理形容词析义元语言基元表》。基于心理形容词语义的层级分布规律,对其语义分布做详细的分类和勾连,构建心理形容词的聚合语义网络,区分心理形容词的核心成员与边缘成员,建立心理形容词语义向的不对称分布模拟轴,总结心理形容词的语义分布特征,并参考心理学测量手段对其进行了验证。 为考察心理形容词义征描写与其语形分布可能存在的选择关系,基于大规模语料库,本研究抽取了28260个有效例句,对每个心理形容词在每个例句中有无标记充当句法成分进行详尽分析,并按心理形容词、心理形容词语义向、心理形容词语义类等进行不同范围的分类数据统计,从而详细描述心理形容词的语形分布情况及其与语义向、语义类等聚合义征的选择关系。最后,基于程度词修饰50个心理形容词核心成员的情况,归纳出心理形容词典型组合义征量性特征的表述方式,由此尝试给心理形容词的语义形式化提供更为精确的具有操作性的义征描写工具。 本研究首次对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进行了穷尽式的义征分析和语义形式化描写,构建了详尽的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聚合语义网络,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心理形容词的语形分布,为语义形式化和语义网络构建提供了必要元素和模式,为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相关构件,实现了深化现代汉语形容词语义和语形分布选择关系认识的研究目标。

付梅[10](2014)在《北宋尺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尺牍是一种复合型艺术作品。它既是“通问讯、表情愫”的应用工具;又是“不过数行而已”,得之“可销忧”、览之“如见其人”,中蕴“扶世教、垂后法”用心的文学体裁;同时,绝大多数尺牍作品皆出于本人之手,其“笔墨之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共传”,是书法中重要乃至主要内容。无论作为文学文本,还是艺术范式,尺牍皆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体现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虽被视为小道,但却与诗歌一样无人不作,且因为“小道”的庇护比诗歌更为自由灵活,贴近文人生活和内心,因而是更能体现文人真实感受与生活实况。尺牍总是最为贴近一个时代脉搏与时代文人内心情感的体裁,因而尺牍作品对于研究一个时代的时风世俗、文人心态、思想学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历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或视之为文章,或目之为书帖,往往专注一端,少有综合文学、书法、艺术各个方面整体考量从而全面揭示尺牍的真实内涵及其完整艺术性与思想价值。尺牍发展源远流长,出土秦简中的黑夫家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史中尺牍曾出现过两个高峰,一是人物风流、任性逍遥的魏晋时期,另一即是群英荟萃、繁华昌盛的宋朝。作为中国尺牍文学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宋代尺牍作品达数万余篇,北宋尺牍七千余篇尤为其中精华部分。北宋尺牍不仅数量剧增,出现大量精品,且正式进入文集,甚至拥有专集刊行传世;同时还出现了范欧、苏黄、李之仪等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作家;并且带动了相关艺术形式如题跋、法帖等的发展。不论在文学上内容的充实、地位的提升,散体的确立、平淡自然风格的形成以及肇启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短简的发展;思想上对时代课题的积极参与与响应,对士人心态情感的忠实表现与反馈,对文学功能的自觉接受与担当;还是艺术上与书法的结合,对艺术散文乃至诗词的借鉴,审美价值的拓展上,都显示出了这一时期的尺牍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及其对整个尺牍发展史的贡献。若说宋人尺牍为尺牍历史巅峰,以苏黄为代表的北宋尺牍则是巅峰之巅峰,是辉煌的顶点。因此北宋尺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论文计划总分七章,各章要点安排如下:绪论:论及尺牍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确定论文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尺牍源起与名实。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尺牍名称、族属的变动,即其概念的发展。讨论北宋尺牍的体裁、形制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名目的缘由与流变。重点讨论尺牍范畴在宋代的发展与新变,此时尺牍的特色表现在:形制上的短小;礼仪形式的弱化;文学性、书法功能的发展等。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论述文学领域中的尺牍的创作观念、文体特色、作家心态,尺牍作为文学文本的整理保存、传藏接受情况。重点论述尺牍文学性产生与表现形式。宋人尺牍主动接受正统文学观念的引导,其中包括响应古文运动言之有物、简洁明了的呼吁,确立了散体形制、内容更加充实;文学功能的突出、创作意识的自觉。此时尺牍开始进入文集,并有专集的刊刻与流传,尺牍批评中出现了“为世范”、“为后生法”的意识,尺牍之中修辞、典故、意境的营造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自觉意识与宋代文学好议论、知识性强的时代特色。第三章:北宋尺牍与书法。论述北宋尺牍与书法的关系,即法帖编选、传藏对尺牍发展的影响,尺牍观念对法帖创作的作用;以及尺牍与书帖的互动中书法盛行对尺牍的沾溉。法帖多收尺牍手迹的传统下,书学大兴对尺牍书迹的收藏传世的重大意义。于此同时,尺牍作为法帖的主要内容也从观念上影响着法帖的去取标准,进而影响宋人书学观念。第四章:北宋尺牍与党争。论述尺牍与时代政治风云的关联。通过党争这一对士大夫文人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与尺牍关系的论述,探讨时代士大夫的政治心态、处世哲学与生命历程。重点论述政治因素尤其是党争对尺牍的影响,一方面党祸将直言傥论、针砭时弊的功能由正统诗文中部分驱赶到有私密性的尺牍之中,极大扩展了尺牍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尺牍在表达上的自由无拘,以及对象之间关系的密切,又吸引了政敌的注意,引来灾祸,尺牍之中又不得不出现了“畏祸”的主题。这两方面对时代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都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时代文人的生活与心态进而作用于尺牍的创作。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作为私人思想、情感、事务沟通工具的尺牍,最为贴近士人内心与日常生活,因而最能详尽、真实地体现时代士大夫文人的思想观念与情感动向。这里从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传不朽”的理想与教化功能的入侵三个方面论述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的意义及其时代背景。宋人尺牍之中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入世、教化、行为世范的努力与自我形象的经营,一方面出于独特历史环境中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儒学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昭示着他们对文字传远,身后不朽之名的执着与传播原理的谙熟,同时更反映着尺牍地位的切实提高。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北宋尺牍尤其是苏黄尺牍无论遣词造句、构思意境、修辞表达皆极具艺术性,多有堪称美文的佳作。这些作品与现代概念上的小品文以及晚明小品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而言宋人尺牍确立了散体格局,走向古文的清新畅达;形成短篇格局,追求风神韵味;又内容大为扩展,言之有物,纸短情长,这些对后来的小品文理论发展与实际创作都大有影响。事实上,晚明小品文领袖正是奉苏黄尺赎为代表的“小文小说”为典范,开拓出了一代新风。宋人尺牍可谓晚明小品的艺术源头,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第七章:结论。宋人尺牍取得了超越千古的成绩,首先在于其创作数量与质量上令人叹为观止,其次在于它在体制、思想与艺术上大有开创。艺术小品式尺牍的出现、散体尺牍的确立、尺牍文学性的加强、文学地位的提升乃至于它对书法观念的浸润等等都是宋人尺赎对尺牍文化的贡献。无论是文学方面作为小道,繁荣不过题跋、文赋、记序的尺牍文,还是作为书法方面法帖取材、书帖内容之一的尺牍书迹,都无法概括尺牍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尺牍是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也是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精华。两个个案是对正文内容细化分析。其中“北宋的家书”是尺赎之中最亲切无隐的一类,它既是反映宋代士大夫心态、情感、私人生活最为真实贴切的范本,亦是探讨宋人家族观念、教育理念、人生哲学最为直接的材料,从中可以窥见正统文人平易真实的一面与其为人处世的哲学诸方面,因而较有代表性。而“宋代的尺牍题跋”则讨论的是与尺牍相生的题跋作品,这类作品不仅在宋人擅长的杂文体裁之中占有相当比例,且因其直接针对文人交际活动实物尺牍而发,相关人物品评、史事论断、文学态度、书法观念、人情世态皆在其中。思想与艺术皆有相当可观之处,对了解时代尺赎创作与观念发展也有着莫大意义。附录四则对正文各章进行补充扩展,“八行书”考为尺赎概念发展个案分析: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为尺赎与书法结合的范例;论宋人的“友道”是对宋人举世重交游、结交尺牍大盛的世风的探析;“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是对北宋尺牍思想性及其文人心态结合的思考。

二、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意义
        1.1.2 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网络语言研究
        1.2.3 网络流行语研究
        1.2.4 社会心态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
        1.3.2 表征与表征心态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样本来源:年度评选
    1.5 研究方法
        1.5.1 话语分析法
        1.5.2 个案研究法
        1.5.3 网络民族志
        1.5.4 内容分析法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文本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研究
    2.1 词汇分析:语词表达的主体投射特性
        2.1.1 偏向化命名:呈现主体态度
        2.1.2 名词化:再现场景与观点
        2.1.3 过度词化:表达强烈关注
        2.1.4 隐喻机制:映射认知经验
    2.2 语法分析:语义泛化与生产扩散特性
        2.2.1 图式构式分析:形式与意义的统一
        2.2.2 语义泛化分析:实现语义增殖
        2.2.3 格式框填分析:推动泛化扩散
    2.3 结构分析:议题形成与认知呈现
    2.4 本章小结
        2.4.1 主体投射特性:表征心态的符号基础
        2.4.2 泛化扩散特性:实现心态汇入与群体表征
第3章 话语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研究
    3.1 主体呈现:个体心态投射
        3.1.1 话语个体生产:主体认同与话语选择
        3.1.2 个体表征路径:媒介平台的自我表演
    3.2 传播扩散:话语群体接触
        3.2.1 传播动因:模因符号的意义模仿
        3.2.2 传播特性:网络传播与话语权重构
    3.3 集体认同:群体心态认同
        3.3.1 话语群体生产:群体认同与集体诠释
        3.3.2 群体表征路径:话语的风格化表达
    3.4 规制确立:话语表征形成
        3.4.1 表征形成方式:例行建构与话语规训
        3.4.2 话语后续建构:官方协商与商业消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内容呈现研究
    4.1 话语表征心态与话语社会实践
    4.2 话语主要内容与议题取向分布
        4.2.1 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内容分布
        4.2.2 不同话语内容的主要议题分布
    4.3 话语表征的主要心态类型与现实根源
        4.3.1 政治心态:现实关切下的质疑表达与公权监督心态
        4.3.2 阶层心态:阶层固化下的弱势认同与阶层逆袭心态
        4.3.3 生活心态:压力社会中的焦虑呈现与现实抗争心态
    4.4 话语表征心态的意识形态特征
    4.5 表征心态背后的话语权力建构
        4.5.1 话语权力的博弈与共生
        4.5.2 话语力量的崛起与重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从逻辑语义到流行语义:主体的镜像呈现
    5.2 话语生产与互动仪式:群体的意义实践
    5.3 话语表征心态的图景:民本立场与现实建构
    5.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样本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2)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中日韩《孟子》学研究背景
        1.1.2 本文特点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主旨之不同把握
        1.3.2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天人关系之不同理解
第二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之学术特色
    2.1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体现时代之思想
    2.2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之推崇
第三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道”之异同及其意义
    3.1 朱熹对“道”之理解
        3.1.1 阴阳之气与自然秩序
        3.1.2 “人之气”与“天地之气”
    3.2 伊藤仁斋对“道”之理解
        3.2.1 对朱熹之“道”的批评
        3.2.2 “道”至近至浅
        3.2.3 “道”在人伦之间
    3.3 丁若镛对“道”之理解
        3.3.1 “道”是人伦之道
        3.3.2 “天之主宰为上帝”
    3.4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之“道”的意义指向
        3.4.1 朱熹之道贯通天人
        3.4.2 伊藤仁斋人伦之道关注人间
        3.4.3 丁若镛天道尊崇“上帝”
        3.4.4 “道”决定三家学问底色
第四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理”之异同及其意义
    4.1 朱熹对“理”之理解
    4.2 伊藤仁斋对“理”之理解
        4.2.1 对朱熹之“理”的批评
        4.2.2 “一元之气”为天道之全体
    4.3 丁若镛对“理”之理解
    4.4 “理”为三家分歧之根本
第五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理解之异同及其意义
    5.1 朱熹《孟子集注》的特点
        5.1.1 朱熹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1.2 朱熹对《孟子》主旨之把握
    5.2 伊藤仁斋《孟子古义》的特点
        5.2.1 仁斋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2.2 仁斋对《孟子集注》之继承与反驳
    5.3 丁若镛《孟子要义》的特点
        5.3.1 丁若镛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3.2 丁若镛对《孟子》主旨之把握
    5.4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孟子》诠释之意义
第六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仁说之异同及其意义
    6.1 朱熹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2 伊藤仁斋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2.1 仁只是爱,不是理
        6.2.2 “仁”只在人伦之间
        6.2.3 仁是公共之爱
    6.3 丁若镛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3.1 仁是“人伦之成德”
        6.3.2 仁成于行事之后
    6.4 孟子仁说反映三家思想之异同
第七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性善说之异同及意义
    7.1 朱熹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1.1 朱熹“性即理”的理论来源
        7.1.2 朱熹“性即理”的主要内容
        7.1.3 朱熹“性即理”的地位及意义
    7.2 伊藤仁斋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2.1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理论来源
        7.2.2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主要内容
        7.2.3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意义
    7.3 丁若镛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3.1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理论来源
        7.3.2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主要内容
        7.3.3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意义
    7.4 孟子性善说全面反映三家学问之异同
第八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不动心”之异同及其意义
    8.1 朱熹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1.1 “道义”是“不动心”的根本
        8.1.2 “知言”即是“知道”
        8.1.3 “浩然之气”是“不动心”之襄助
    8.2 伊藤仁斋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3 丁若镛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4 以孟子“不动心”蠡测三家儒学思想
第九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仁政说之异同及意义
    9.1 朱熹对孟子仁政说的理解
        9.1.1 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
        9.1.2 一正君心而国定
    9.2 伊藤仁斋对孟子王道说的理解
        9.2.1 “生生之德”
        9.2.2 “君为民之父母”与“与民偕乐”
        9.2.3 “慈爱为仁”与“仁政”说
        9.2.4 仁斋论教育
    9.3 丁若镛对孟子仁政的理解
        9.3.1 举用贤才与理财丰产
        9.3.2 教化与道心
    9.4 以孟子仁政说管窥三家儒学思想
结语:中日韩三国《孟子》学研究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 社会心态的研究
        (2)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
        (3)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心态概述
    2.1 新时代概述
        2.1.1 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2.1.2 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2.1.3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
    2.2 社会心态概述
        2.2.1 社会心态的内涵
        2.2.2 社会心态的特征
        2.2.3 社会心态的要素结构
        2.2.4 社会心态的生发机制
    2.3 积极社会心态概述
        2.3.1 积极社会心态的基本内涵
        2.3.2 积极社会心态的外在表现
        2.3.3 积极社会心态的作用影响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依据
    3.1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2 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
    3.2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现实依据
        3.2.1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3.2.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
        3.2.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诉求
    3.3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依据
        3.3.1 自尊自信社会心态
        3.3.2 理性平和社会心态
        3.3.3 积极向上社会心态
    3.4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平台依据
        3.4.1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心态培育的最佳平台
        3.4.2 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中功能体现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现状分析
    4.1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发展中的良好态势
        4.1.1 自尊自信社会心态中的积极表征
        4.1.2 理性平和社会心态中的积极表征
        4.1.3 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积极表征
    4.2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发展中的问题
        4.2.1 自尊自信社会心态中的问题
        4.2.2 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发展中的问题
        4.2.3 积极向上社会心态中的问题
    4.3 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生成的原因分析
        4.3.1 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现实问题
        4.3.2 大众媒体的信息袭扰
        4.3.3 高校管理水平不尽人意
        4.3.4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局限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策略
    5.1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原则
        5.1.1 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5.1.2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5.1.3 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原则
        5.1.4 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原则
    5.2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基本策略
        5.2.1 理论先导
        5.2.2 精神引领
        5.2.3 制度规约
        5.2.4 诉求回应
        5.2.5 心理疏导
    5.3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具体措施
        5.3.1 自尊自信社会心态培育的主要措施
        5.3.2 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的主要措施
        5.3.3 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培育的主要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1 、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2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中国社会心态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心态研究的进程
    (一) 社会心态研究的兴起
    (二) 社会心态研究的积累
    (三) 社会心态研究的崛起
二、社会心态研究的范式
    (一) 社会心态研究的定位
    (二) 社会心态的理论基础
    (三) 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机制
三、社会心态研究的走向
    (一) 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
    (二) 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

(5)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预期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社会心态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有关社会心态要素的内容
        一、马克思关于感觉、需要、意识的论述
        二、恩格斯关于历史合力论和“中间因素”的论述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心理的探索
        一、提出社会心理的概念
        二、将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提出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为社会心态建设提供实践前提
        二、邓小平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缓解了社会上的心态失衡现象
        三、江泽民关注心理素质的提升,形成社会心态培育的心理基础
        四、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心态,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五、习近平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健康社会心态
第三章 社会心态的基本要义
    第一节 社会心态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心态是初级形态的社会意识
        二、社会心态是宏观的社会心理状态
        三、社会心态是社会存在的直观反映
    第二节 社会心态的本质特征
        一、主体性
        二、时代性
        三、群体性
        四、感染性
    第三节 社会心态的影响要素
        一、客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第四章 社会心态的理论地位
    第一节 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一、构成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中间环节”
        二、拓展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第二节 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一、揭示了唯物论、辩证法与认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揭示了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
第五章 社会心态研究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理论价值
        一、进一步拓展社会心态研究的视角
        二、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态理论
    第二节 现实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有助于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格局
        四、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心态,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6)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
    第3节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第1节 “丧”文化的定义
    第2节 青年群体的“丧”文化传播
    第3节 “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
        1、社会压力因素
        2、社交媒体因素
        3、外来文化因素
        4、商业营销因素
        5、青年群体的防御性悲观心理因素
        6、青年群体对创作新事物的追求因素
        7、青年群体寻求身份认同心理因素
    第4节 研究假设
        1、社会压力对“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关系假设
        2、社交媒体对“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关系假设
        3、外来文化对“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关系假设
        4、商业营销对“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关系假设
        5、防御性悲观对“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关系假设
        6、追求创作新事物对“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关系假设
        7、寻求身份认同对“丧”文化传播的影响关系假设
第3章 研究设计
    第1节 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1、研究平台的选取
        2、有效问卷的选取
    第2节 量化“丧”文化传播影响因素
    第3节 模型设计
第4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统计分析
    第1节 描述性统计
        1、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2节 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2、效度检验
    第3节 相关性分析
    第4节 多元回归分析
        1、模型建立
        2、回归结果
    第5节 研究结果
第5章 对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影响因素的探讨
    第1节 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的外在因素
        1、社会压力因素
        2、社交媒体因素
        3、外来文化因素
        4、商业营销因素
    第2节 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的内在因素
        1、青年群体的防御性悲观心理因素
        2、青年群体对创新性事物的追求因素
        3、青年群体寻求身份认同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公共理性视域下社会心态及其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与公共理性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与社会心态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公共理性与社会心态相关理论概述
    2.1 公共理性的内涵及其作用
        2.1.1 公共理性的基本涵义
        2.1.2 公共理性的主要特征
        2.1.3 公共理性的作用
    2.2 社会心态的内涵及其作用
        2.2.1 社会心态的概念阐释
        2.2.2 社会心态的应然状态
        2.2.3 社会心态的生成逻辑
        2.2.4 社会心态的作用
    2.3 社会心态与公共理性的内在关系
        2.3.1 社会心态的公共理性诉求
        2.3.2 基于公共理性的社会心态的结构内容
    2.4 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价值阐释
        2.4.1 个人层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社会心态
        2.4.2 社会层面:协调社会关系维持良序社会
        2.4.3 国家层面:促进国家和谐发展
    2.5 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理论之维
        2.5.1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点
        2.5.2 理论基础:社会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
        2.5.3 理论传承: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想
        2.5.4 理论借鉴: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
第3章 理性审视:公共理性视域下当今社会心态失衡的现实反思
    3.1 当今社会心态失衡的现实表现
        3.1.1 认知层面:偏差明显
        3.1.2 情绪层面:非理性因素明显
        3.1.3 价值观层面:多元与紊乱并存
        3.1.4 行为层面:冲突明显
    3.2 当今社会心态失衡的严重危害
        3.2.1 阻绊行为主体自我发展
        3.2.2 弱化社会合作
        3.2.3 妨碍国家稳定发展
    3.3 当今社会心态失衡的主要成因
        3.3.1 主体公共理性缺失
        3.3.2 制度尚不完善
        3.3.3 社会环境制约
第4章 基本遵循: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目标与方法
    4.1 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主要目标
        4.1.1 统一行为主体的认知
        4.1.2 疏导社会情绪
        4.1.3 避免冲突行为
        4.1.4 共享公共理性理念
    4.2 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基本原则
        4.2.1 坚持方向性原则
        4.2.2 坚持主体性原则
        4.2.3 坚持求实性原则
    4.3 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主要方法
        4.3.1 “合情”引导:寓教于情
        4.3.2 “合理”引导:寓教于境
        4.3.3 “合法”引导:寓教于法
第5章 素质提升: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内在基础
    5.1 加强公共理性知识教育是素质提升的逻辑前提
        5.1.1 教育原点:传导公共理性知识
        5.1.2 知识回应:拓展公共理性内容
        5.1.3 合力之道: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5.2 树立公共理性理念是素质提升的主线脉络
        5.2.1 以“和谐共生”为根本要求
        5.2.2 以“理性平和”为基本遵循
        5.2.3 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指向
    5.3 付诸公共理性的实践自觉是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
        5.3.1 公共生活中的理性情绪表达
        5.3.2 公共生活中的有序参与行为
第6章 环境优化: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关键力量
    6.1 优化经济环境,为有效引导社会心态提供支撑力
        6.1.1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支撑力的物质基础
        6.1.2 建设理性发展的经济环境,夯实支撑力的承载域
    6.2 优化政治环境,为有效引导社会心态提供向心力
        6.2.1 改善民生,集聚向心力的持续过程
        6.2.2 巩固和谐的政治环境,集聚向心力的引力场
    6.3 优化文化环境,为有效引导社会心态提供凝聚力
        6.3.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凝聚力的关键环节
        6.3.2 营造理性平和的文化环境,提高凝聚力的辐射场
    6.4 优化舆论环境,为有效引导社会心态提供导向力
        6.4.1 净化舆论空间,强化导向力的必然行为
        6.4.2 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强化导向力的指引场
第7章 制度建设:公共理性视域下引导社会心态的必要保障
    7.1 制度建设对引导社会心态的重要意义
        7.1.1 规范与价值:引导社会心态诉诸制度的必要性
        7.1.2 功能与目标:制度之于引导社会心态的保障
    7.2 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是引导社会心态的制度基础
        7.2.1 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之于健康社会心态的意义
        7.2.2 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7.3 科学理性的引导机制是引导社会心态的具体制度
        7.3.1 科学理性的引导机制之于健康社会心态的意义
        7.3.2 建设科学理性的引导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传承综述
    第一节 关于形容词词类地位的争议
    第二节 形容词研究的普遍意义情结
    第三节 对形容词语义研究的回溯
    第四节 形容词语义研究的新视野
第二章 心理形容词的提取标准及其结果
    第一节 心理形容词的界定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的提取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的释义
第三章 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义征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的义征分析模式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的步骤与示例
第四章 心理形容词的义征分析(一)
    第一节 悲伤痛苦类
    第二节 消沉压抑类
    第三节 烦躁愤恨类
第五章 消极类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二)
    第四节 羞窘类
    第五节 惊慌类
    第六节 孤寞类
    第七节 犹豫类
    第八节 骄傲类
    第九节 其他
第六章 积极类心理形容词的义征分析
    第一节 安恬类
    第二节 兴奋类
    第三节 愉快类
    第四节 诚恳类
    第五节 其他
第七章 心理形容词的聚合语义网络
    第一节 聚合语义网络的概念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聚合语义网络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的语义分布特征
第八章 心理形容词语形分布及其与义征的选择关系
    第一节 词义和句法:对应与验证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语形分布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义征与语形分布的选择关系
    第四节 心理形容词量性特征的分析与描写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北宋尺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尺牍的概念、源起与分类
    第一节:尺牍的概念与种类
        一、宋代尺牍的概念与范围
        二、宋代尺牍的族属
    第二节:尺牍的源起、属性与功能
        一、尺牍源起与属性
        二、尺牍的功能
    第三节:尺牍形制
        一、短小简明
        二、施于亲友、私密性
        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小结
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新变
        一、宋人尺牍创作、传播的新变
        二、尺牍为文的传播途径
    第二节:北宋尺牍创作观念的自觉
        一、尺牍的真实与做作——观念与创作之间
        二、尺牍作为文学文本内容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支持北宋尺牍的发展
        二、尺牍文学推进古文运动进程
        小结:古文运动与尺牍文学的互动之意义
    小结:北宋尺牍文学性凸显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北宋尺牍与党争
    导入: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
    第一节:宋代时代特点与文人身份的政治性
        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的盛世、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二、议论争煌煌——以天下为己任的双刃剑与文学卷入党争的必然性
        三、君子有党——士大夫团结的必要性与严重后果
    第二节:尺牍中士大夫出处矛盾心理与解脱之道
        一、动成坑弈——从两次由尺牍引起的文祸看党争阴影下的尺牍发展
        二、多难畏人——尺牍之中的“畏祸”主题、敏感心理
        小结:在畏祸与担当之间——党争中文人的心态与尺牍中的矛盾主题
    第三节: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为辉煌的尺牍之互动的意义与价值
        一、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可照见人心的尺牍
        二、文人不幸尺牍幸——党争背景下尺牍文学的繁荣
    小结:宋代党争背景下尺牍的繁荣发展
第四章:北宋尺牍与书法
    第一节、法帖与尺牍关系考论
        一、宋代法帖的内容与编选标准
        二、法帖与尺牍之互动关系
        小结:尺牍与法帖双赢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帖与尺牍
        一、帖之名——从帖到法帖对尺牍内容的去取
        二、帖之实——帖的主要内容及尺牍在其中的分量分析
        三、尺牍之于宋帖
    小结:书法盛行,沾溉尺牍
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
    第一节:君子动而为世范——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
        源起:尺牍之用在北宋的扩展
        一、言为世范——尺赎教化功能的一体两面
        二、君子形象的塑造——宋人尺牍教化功能的源起
        三、尺牍教化作用之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文人主体意识在尺牍中的体现
        一、为万世开太平——宋人的入世精神与主人翁意识
        二、尺牍中“盛事”情结
        小结:尺牍之中宜扬盛事之影响
    第三节:“传不朽”——北宋文人传世意识在尺牍之中的表露
        一、不朽的实质与实现途径
        二、求不朽的意义
        三、尺牍与文人的不朽情结
    小结: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及其意义
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艺术性
        一、尺幅寄妙——北宋尺牍的风神韵味
        二、发千里一笑——宋人尺赎的趣味性
        三、“新式古文”——尺牍艺术形式的审美性
        小结:“新式古文”与古文的区别
    第二节:北宋尺牍的小品文属性
        一、现代小品文的概念与功能
        二、尺牍文在小品文类中的地位
        三、尺牍文体特征与小品选取观念之间的契合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晚明小品
        一、“尺牍家言”、“尺牍气”与晚明小品的“无法为法”、“信笔直寄”
        二、晚明小品对宋人尺牍创作手法与观念的自觉继承
        三、晚明小品代表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渊源——以苏轼与袁宏道为例
    小结:宋人尺牍对晚明小品的肇启之功
总论:北宋尺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一、北宋尺牍的创作实绩与文化价值
    二、北宋尺牍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个案研究(一):北宋的家书
    一、北宋的家书创作收藏概况与主要内容
    二、宋代家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
    三、宋代家书的艺术
    小结:宋代家书的功能与价值
个案研究(二):宋代的尺牍题跋
    导入—尺牍与题跋的亲缘关系
    一、宋代尺牍题跋的发展概况及其内容
    二、尺牍题跋的基本内容
    三、宋代尺牍题跋的艺术
    小结:宋代尺牍题跋的价值与意义
附录一:“八行书”考
    源起: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一、误区一:不试八行书——八行书与八行试
    二、误区二:清末民初京师盛行的八行书
    三、殷勤逾八行——古代尺牍形制略探
    小结:八行书无可传
附录二: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以蔡襄、蔡京的地位之争为例
    一、蔡京的被贬抑
    二、蔡襄的被推崇
    三、二蔡升沉的动因
附录三:论宋人的“友道”
    一、友道渊源及其实质
    二、宋人“友道”的提出
    三、宋人倡友道的用心——自我完善与传世的动机
    小结:“友道”的社会价值
附录四:“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
    源起:欧阳修两封书简中“达”与“逸”的争执
    一、一言一行可传远: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二、一言之出,取信将来——欧阳修的责任意识
    三、“令名不朽”——欧阳修的“不朽之计”
    结论:欧阳修的典范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D]. 刘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D]. 王岩. 山西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D]. 赵志君.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中国社会心态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 王俊秀.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态研究[D]. 张园园.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1)
  • [6]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影响因素研究[D]. 曾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公共理性视域下社会心态及其引导研究[D]. 史亚丽. 湖南大学, 2017(06)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D]. 赵家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10]北宋尺牍研究[D]. 付梅.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社会心态及其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