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haracterization and Role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of Populus suaveolens in Induction of Freezing Resistance(论文文献综述)
郭璐楠[1](2021)在《面团冻藏过程中酵母稳定性变化及其对面团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面团冷冻是烘焙食品工业化发展的革新技术。酵母在冻藏过程中活性下降被认为是导致冷冻发酵面团品质劣变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多以酵母悬浮液体系中的酵母冻藏作为评测其性质变化的文献研究结果不能完全反映酵母在真实冻藏面团中性质变化及其对面团性质影响。此外,冻藏期间酵母性质对面包质构、风味、色度及储藏期面包老化行为的影响也鲜有报道,这些缺失很难从根本上清晰地揭示酵母对冷冻面团品质劣变的影响。因此,本课题拟通过探究面团冻藏过程中与酵母稳定性相关的酵母活性及代谢产物等性质变化及其对面团和面包品质的影响,从本质上全面揭示酵母引起冷冻面团品质劣变作用的机理,为推动冷冻面团技术在发酵面制品的应用和冷冻面团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酵母在面团中比在悬浮液中更易冻伤,其冻伤程度同酵母性质相关。以酵母悬浮液作对照,考察了耐高糖高活性干酵母(ST-IDY)与普通高活性干酵母(IDY)在冻藏面团中的稳定性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状态,发现冻藏诱导酵母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细胞表面出现褶皱、孔洞,细胞膜结构已丧失完整性;其中,耐渗能力较差的IDY细胞结构破损严重。对比酵母悬浮液和面团中的细胞存活率和产气能力发现,冻藏90天后,面团中的ST-IDY细胞存活率和产气能力比悬浮液中分别降低56.3%和64.4%,IDY分别降低69.8%和66.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酵母胞外应激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冻藏90天后,ST-IDY悬浮液中的GSH、海藻糖、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显着增加。面团中的GSH含量呈显着增加趋势;而海藻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其中,与酵母悬浮液相比,含ST-IDY的面团GSH含量增加了 81.0%,差异显着(p<0.05)。(2)面团冻藏过程中酵母的稳定性变化将导致面团pH下降,促进面包风味、质构等品质劣变。冻藏90天后,含酵母面团(YD)的pH值由冻藏前的5.67降低至5.37,未添加酵母面团(NYD)的pH值由6.07降至6.00。与冻藏前相比,冻藏90天后YD面团中的乳酸、乙酸、柠檬酸和丁二酸含量皆显着增加(p<0.05),而NYD面团的有机酸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面包芯挥发性风味物质表明,冻藏90天后,YD面团中产生令人愉悦气味的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总含量降低了 76.7%,具有汗酸味、腐败味以及类似泥土气味的物质如乙酸、辛酸、2-甲基丁酸、己酸、3-辛烯-2-酮等总含量增加了 460.74%。以冻藏后的NYD面团添加新鲜酵母制作的面包(NYD-FY)为对照,通过质构仪、图像扫描和色度计对比分析YD面包品质,证明冻藏诱导酵母性质变化是引起面包比容下降、面包芯干硬、色泽变化、加速老化的重要因素。冻藏90天后,YD面包比容与NYD-FY相比降低8.7%,硬度增加15.1%,面包表皮色泽由黄褐色变为浅黄色,面包芯由浅黄色变为黄褐色;储藏期间YD面包芯老化速率比NYD-FY增加19.9%,水分散失速率增大19.4%,回生热焓值提高9.68%。(3)冻藏过程中酵母对面筋蛋白的解聚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促进能力弱于冷冻本身破坏面筋蛋白的程度。以NYD及添加冷冻酵母悬浮液提取物的新鲜面团(YLD)为对照,通过分子排阻色谱(SE-HPLC)、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流变仪考察冻藏过程中YD面团的蛋白分子量分布、游离巯基含量、蛋白二级结构、可冻结水含量及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酵母性质变化促进大分子谷蛋白聚合体(GMP)以分子间二硫键断裂等形式解聚。冻藏90天后,YD、NYD和YLD面团的SDS可溶性蛋白相对含量比冻藏前分别增加5%、4%和3%,SDS-DTT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7%、12%和8%;游离巯基含量分别提高46.3%、35.0%和25.8%,冻藏本身对面筋蛋白的破坏程度大于酵母性质变化对面筋的影响。这种性质变化同蛋白质二级结构由较为有序的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部分转化为β-折叠结构有关。可冻结水含量与面团流变特性表明,酵母性质变化弱化了面筋蛋白和水分的结合作用,导致蛋白脱水,降低面团粘弹性。冻藏90天后,YD、NYD和YLD可冻结水含量比冻藏前分别提高47.7%、33.2%和21.3%,YD的粘弹性相比NYD显着减弱,YLD粘弹性也有所降低。(4)冻藏期间酵母死亡释放GSH的含量与冷冻面团及其面包品质劣变程度呈正相关。以酵母面团和酵母悬浮液体系中GSH释放含量范围为依据,通过外加GSH的梯度实验,考察面包品质、面团蛋白分子量分布、游离巯基、面团水分分布及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面包烘焙损失随GSH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R2=0.95,p<0.05),而面包比容与GSH添加量呈现显着线性负相关(R2=0.92,p<0.05)。GSH促使新鲜面包芯内部结构更加粗糙,气孔增大。SE-HPLC结果表明,SDS可溶性蛋白含量与GSH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正相关(R2=0.96,p<0.05),SDS-DTT可溶性蛋白的相对含量随GSH含量的增加呈显着线性下降趋势(R2=0.98,p<0.01)。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DSC研究面团中水分状态及分布,发现GSH弱化了面筋蛋白的水合能力,水分子由固定在面筋蛋白中的刚性水转变为与蛋白结合较松散的可冻结水。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GSH通过诱导面筋蛋白解聚和水分迁移降低了面团的稳定性和粘弹性,对面团的持气能力具有负面影响。面包储藏实验表明GSH加速淀粉重结晶,促进面包老化。(5)GSH加快面包老化的原因同GSH解聚面筋蛋白,促使面团中淀粉与蛋白相分离,加快淀粉长期回生相关。以小麦面粉(WF)和小麦淀粉(WS)为研究对象,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二者糊化性质发现,0.1%GSH使WF的峰值粘度减小19.3%,回生值降低19.6%,而WS的峰值黏度无显着差异(p>0.05),回生值下降6.8%。结合WF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GSH引起WF蛋白的解聚行为削弱了凝胶网络强度,解聚后的蛋白嵌入糊化淀粉链间,抑制直链淀粉短期回生。通过DSC、流变仪和LF-NMR分析表明,GSH对WF蛋白的解聚作用减缓了蛋白对淀粉颗粒的阻碍作用,促进水与淀粉结合,使淀粉更易糊化;促进回生过程中支链淀粉分子链间的重新聚合,加速WF凝胶的长期回生。GSH减弱了 WF凝胶的持水能力和凝胶强度。4℃储藏7天,GSH显着增加了 WF的回生热焓值(ΔHret),而略降低WS的ΔHret。GSH降低了 WF凝胶的水分运动性,加速凝胶回生。
林苗苗[2](2020)在《基于基因组重测序和BSR-Seq分析的猕猴桃抗寒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低温作为园艺作物中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直接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导致死树毁园,培育抗寒性强的猕猴桃品种已经成为育种的重要方向。然而,目前关于猕猴桃抗寒性的研究并不深入,且分子机理的解析相对较少。本研究构建了四个软枣猕猴桃抗寒遗传群体,通过分析亲本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信息挖掘了抗寒相关的功能变异基因;同时以杂交F1代群体的抗寒性遗传规律为基础,通过BSR-Seq筛选抗寒关键基因;选取一个抗寒候选基因进行转拟南芥功能验证,为后续猕猴桃高抗寒性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1. 软枣猕猴桃F1代遗传群体抗寒规律研究。构建四个用于分析抗寒性的杂交群体。杂交子代秋季叶片颜色分析表明,叶片颜色变黄早晚(即落叶早晚)偏父本性状。选取‘Ruby-3’ב魁绿雄’杂交组合(492株)的F1代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F1代群体在-30℃处理后的相对电导率(REL)呈正态分布,抗寒性状出现超亲本现象,极端不抗寒的子代LT50为-7.5℃,极端抗寒的子代LT50为-36.9℃。抗寒遗传群体为后续抗寒机制研究提供材料基础。2. 越冬期软枣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抗寒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冬季气温降低,可溶性糖(SS)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生理指标隶属函数值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抗寒性排序为‘魁绿雄’>‘永丰一号’>‘博山碧玉>’>‘红贝’>‘红阳’>‘徐香’,与LT50评价抗寒性结果基本一致。冬季随着气温降低,四个生理指标含量在抗寒的‘魁绿雄’中累积的最高;生理指标和温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博山碧玉’以外的5个品种中SS含量均与平均最高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可能是最先响应低温环境的生理指标。生理指标在一定程度反应猕猴桃植株的抗寒性,该研究为后续抗寒功能基因挖掘和功能验证提供生理支持。3. 软枣猕猴桃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变异基因挖掘及验证。对软枣猕猴桃杂交亲本(‘Ruby-3’和‘魁绿雄’)以及两个雄株(‘永丰雄’和‘红贝雄’)进行核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在‘Ruby-3’、‘魁绿雄’、‘永丰雄’、‘红贝雄’中共发掘出4,710,650、4,646,026、4,787,750和4,590,616个SNPs位点以及1,481,002、1,471,304、1,534,198和1,425,393个In Dels位点,对非同义突变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变异基因多富集到缺水响应、淀粉蔗糖代谢、活性氧代谢以及激素信号传导等通路。随机选取120个In Del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81对引物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其中,64对具有多态性标记。筛选包括CBF转录因子在内的16个变异基因进行越冬期响应低温的q RT-PCR验证,除了未检测到表达变化的4个基因外其余基因均能响应低温信号。杂交母本‘Ruby-3’叶绿体(cp)基因组组装及变异位点分析。‘Ruby-3’cp基因组长度为157,611 bp,包含一对24,232 bp的反向互补重复区(IRs)、20,463 bp的小单拷贝区(SSC)序列和88,684 bp的大单拷贝区(LSC)序列,注释到113个基因,包括79个编码基因,4个r RNA基因,30个t RNA基因。通过软枣猕猴桃和其他三个已测序的猕猴桃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在软枣猕猴桃cp基因组中共发现47个SSR多态性位点和155个重复结构,低温下差异表达的叶绿体rbc L和rpo A基因可作为后续的抗寒候选基因分析。cp基因组分析为猕猴桃叶绿体内相关基因的抗寒性研究提供组学信息。4. 抗寒功能基因的挖掘。通过BSR-seq对杂交F1代群体进行测序,共获得响应低温基因28,496个,两个极端池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26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9个,下调表达基因67个。GO富集分析显示基因共富集到21个GO通路;KEGG富集分析表明上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淀粉蔗糖代谢、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通路以及植物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差异基因包括10个关键酶编码基因和2个调控基因。编码基因为: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US)、葡聚糖分支酶(1,4-alpha-glucan-branch enzyme,GBE)、α-葡聚糖磷酸化酶(alpha-1,4 glucan phosphorylase)、β-淀粉酶(beta-amylase,BAM)、葡聚糖水合激酶(glucan water dikinase,GWD)、中性α-糖苷酶(neutral alpha-glucosidase)和歧化酶(disproportionating enzyme 2,DPE2)编码基因,脯氨酸富集蛋白基因(Proline rich protein,PRP);调控基因为EIN-binding F box(EBF)和14-3-3,并且这两个基因均能够调控CBF基因的表达。筛选27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实时荧光定量结果和测序结果一致。5. 抗寒候选CBF基因的功能验证。在中华和软枣猕猴桃中克隆CBF基因,研究CBF基因的表达模式表明CBF基因能够响应低温,冬季越冬期CBF在不同品种中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表达软枣猕猴桃AaCBF1后,超表达拟南芥表现出变矮小表型,且超表达植株的相对电导率较野生型降低,抗寒性明显提高;超表达Aa CBF1的拟南芥植株在-2℃低温处理后H2O2和O2-含量更低;超表达植株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β-淀粉酶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推测Aa CBF1基因通过启动下游冷诱导基因的表达提高抗寒性。
丁娟娟[3](2020)在《光强变化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人工光源可实现蔬菜的规模化高效生产,然而较高的光源能耗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优化光参数是提高植物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关键。已知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光合相关酶的活性和气孔导度在光强恒定下随时间而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因此碳固定效率是不断变化的。关于光能集中于哪个时段更有利于光合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鲜有报道。因此,探讨植物对不同时段光强的相应机制,对于优化光参数,提高人工光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模式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用基质栽培,从种子发芽后开始不同光照处理,设定不同光强梯度处理(50、100、200、400、600、800和1000μmol?m-2?s-1);光强分布时段处理(CK:光强恒定为200μmol?m-2?s-1;T1、T2和T3日累积光量同CK处理,一天中光强分布呈单峰曲线变化,T1:光强集中分布在12:30-15:30;T2:光强集中分布在11:00-14:00;T3:光强集中分布在14:00-17:00);调整光强分布时段处理(CK:光强恒定为200μmol?m-2?s-1;A1、A2和A3日累积光量同CK处理,A1:中午光强降低;A2:上午光强大于下午;A3:中午光强降低且上午光强大于下午)。从形态建成、生物量、光能利用效率、光合特性,气孔特性,光合作用关键酶和基因的表达、转录组和代谢组等方面分析,研究光强变化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光强增加显着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能力,但降低光能利用率(LUE)。光强增加显着促进茎粗、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面积的增加。光强升高显着降低LUE,高于400μmol?m-2?s-1的光强LUE无显着差异。恒定光强低于100μmol?m-2?s-1或高于800μmol?m-2?s-1均抑制番茄幼苗的正常生长。基于提高LUE降低能耗成本考虑,200μmol?m-2?s-1的恒定光强(CK)最适宜番茄幼苗生长。2光强分布时段处理(T1、T2、T3)显着抑制番茄幼苗的生长,降低LUE。光强变化处理显着降低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形态指数,不利于光能的捕获和CO2的吸收,从而抑制生物量的积累(降低了17.4%~31.5%)。此外,T1处理显着降低PSⅡ的开放程度,下调FDA活性及基因的表达量,因而抑制生物量积累。T2处理与T1和T3处理相比,提高叶面积,促进光能的捕获;并且降低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值,进而提高蒸腾速率和卡尔文循环运转效率,从而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3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转录组学分析。T1处理与CK之间的显着差异基因数目最多,共有1080个,T2处理与CK之间差异基因数目最少。3组光强变化处理与CK处理相比,共有177个共同差异基因。光强变化处理抑制光合途径中叶绿素a加氧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海藻糖-6-磷酸合酶和醛糖1-异构酶等表达,最终降低光合碳产物的积累。4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代谢组学分析。光强变化处理与CK处理相比,共检测到差异代谢物216个,这些代谢物集中于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类代谢途径。T1处理促进光合碳分解过程和转化过程,如磷酸戊糖途径、柠檬酸途径和光呼吸途径,氨基酸合成途径,促进次生代谢产物合成;T3处理抑制碳代谢途径,如减弱磷酸戊糖途径、柠檬酸途径和氨基酸合成途径,使代谢物减少。T2处理与CK之间的变化差异较低。由以上研究可知,不同时段光强对植株的生理生化有不同的影响,一些途径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时段有很大差异。5调整光强变化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将光能集中有利碳固定的上午时段,而降低消耗光合碳同化产物的中午时段光强(A3)。与CK相比,A3处理提高番茄幼苗的叶面积、叶片厚度、生物量和LUE。处理35 d时植株的总生物量提高15.7%,LUE提高了15%。人工光环境条件下,A3处理可提高光能利用率,更适于番茄幼苗的生长。综上所述,光强集中处理在光合还原力、光合碳同化过程、碳代谢分解等不同途径及程度上影响光合产物的累积。此外,光强集中在上午时段,避免光强集中于中午时段有利于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和LUE。
高博闻,戎玉清,李铁铮,魏胜利,王晓晖,屠鹏飞[4](2020)在《白木香3个G6PDH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文中认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H)是戊糖磷酸途径的关键酶,在植物响应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白木香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首次从白木香中克隆得到3条AsG6PDHs基因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AsG6PDH1、AsG6PDH2和AsG6PDH3,其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809、1 767、1 548 bp,编码蛋白分别含有602、588、51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68.02、67.02、59.35 kDa。3个G6P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G6PDH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高,都含有G6PDH蛋白的3个特征性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AsG6PDH1和AsG6PDH2属于质体G6PDH, AsG6PDH3属于胞质G6PDH。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AsG6PDH1和AsG6PDH2主要在根中表达, AsG6PDH3在各组织中表达量都比较高,茎中表达量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盐、干旱、低温和重金属胁迫都能够诱导白木香中3个AsG6PDHs基因表达,其中干旱胁迫对AsG6PDH1和AsG6PDH2的转录水平影响最显着,重金属胁迫对AsG6PDH3的表达水平影响最显着。同时,盐、干旱、低温和重金属胁迫都能够提高愈伤组织中G6PDH酶活性,其中干旱胁迫对白木香愈伤组织中G6PDH酶活性影响最显着。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G6PDH基因在白木香防御反应中的作用和沉香结香机制奠定基础。
刘迪迪[5](2020)在《松仁蛋白分离与生理功能分析及对糖脂代谢调节作用》文中提出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且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的合成药物普遍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国内外研究发现天然产物不但具有降糖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安全性;一些植物蛋白也已被证实是可作为降糖降脂的功能性食品基料。本课题对松仁蛋白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出对糖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的功能性蛋白,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药食同源食品及新型保健食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冻融协同超声波法从红松松仁中提取松仁蛋白,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松仁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SDS-PAGE电泳、氨基酸分析仪及Shotgun技术手段分别对松仁蛋白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及蛋白成分进行分析。建立高脂饮食与STZ协同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系统地研究松仁蛋白对试验小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抗氧化能力、糖代谢关键酶活力、肝脏形态等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对高脂饮食与STZ协同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效果;结合试验小鼠肝脏差异基因高通量筛选结果,进行GO注释及KEGG分析,并对糖脂代谢相关通路关键基因进行q PCR验证,揭示其降糖降脂的作用机制。经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到松仁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冷冻温度-40℃,冻冻时间24 h,料液比1:90 g/m L,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104min,提取温度45℃,p H=11.6,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最高为23.68±0.70%。确定松仁蛋白各蛋白组分分子量主要集中分布在20~50 k Da,其中含有5种主要蛋白质,分子量为48.9、37.5、35.9、23.6、20.3 k Da;松仁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占34.3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占69.4 g/100 g,含量最多的氨基酸依次为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以及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7.8±0.1、16.6±0.2、9.54±0.00和8.49±0.1 g/100 g)。松仁蛋白中主要蛋白Q9C7F7,具有脂质结合的分子功能,生物途径与代谢密切相关,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通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松仁蛋白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的症状;显着降低空腹血糖值,改善葡萄糖耐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储存量;对脏器尤其肝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显着提高糖代谢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表现出对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抗氧化酶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水平。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有2050个基因表达差异显着,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064个,表达下调的基因986个;松仁蛋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有1191个基因表达差异显着,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563个,表达下调的基因628个。通过KEGG对其进行分析及归类,结果表明,松仁蛋白对高脂饮食与STZ协同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脂类代谢及糖代谢通路影响最为显着,糖脂代谢关键基因Adipoq、Pck1、Adipor2、PPARa、Cyp4a12a、Gck、Prkcz、G6pc、Adpgk对PPAR、AMPK信号通路、糖异生途径、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等信号通路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课题研究发现从红松松仁中分离纯化出的松仁蛋白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对其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松仁蛋白对高脂饮食与STZ协同诱导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并揭示了作用机制;为红松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也为进一步研发天然高效、低毒、无副作用的降血糖、降血脂及糖尿病综合征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卢燕燕[6](2020)在《绿豆芽转录代谢关联分析及光信号调控微营养素变化规律》文中指出绿豆是我国传统经济作物,本文研究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C及多酚类物质的代谢变化规律,结合多组学分析绿豆芽萌发过程的代谢调控网络,探究光调控强化绿豆芽营养品质的代谢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在绿豆荚果发育过程中,开花后8天的抗坏血酸、没食子酸、黄豆黄苷和总酚含量最高,VTC2和GME基因的协同作用对绿豆开花后8和17天的抗坏血酸含量增加至关重要,PAL、CHS和IFS基因表达与黄豆苷元、黄豆黄苷和总酚含量呈强正相关。(2)对绿豆芽萌发过程的代谢调控网络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发现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中细胞分裂、环境胁迫、遗传信息加工、代谢调控等124个通路受到显着调控,涉及植物激素信号调控、一碳代谢、TCA循环、淀粉-蔗糖代谢以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A3和IAA在种子萌发早期过程发挥主要作用。(3)萌芽显着提高绿豆的维生素C、叶酸、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绿豆芽的这些维生素含量比绿豆种子高达数倍。光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维生素的积累,特别是光周期条件;抗坏血酸、叶酸、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α-生育酚)在半光条件发芽6天时有最高含量,分别是绿豆初始含量的9.5、6.3、15.4和2.6(25.9)倍。(4)维生素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对控制植物中的维生素水平和改善植物的营养品质非常重要。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代谢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维生素C代谢途径关键基因PMI、GME、GLDH、Gal UR、DHAR和AO的表达与光响应绿豆发芽过程维生素C含量变化有紧密相关性。叶酸代谢途径关键基因GTPCH、ADCS、HPPK和DHFR对光信号敏感并对叶酸合成有调控作用。PDS和CHYB对光信号响应并对玉米黄质的合成有影响,LCYB是合成β-胡萝卜素的关键基因,LUT5、LUT1和ZE的表达与光调控叶黄素合成相关。维生素E代谢途径关键基因HPT、TC和TMT的表达与α-生育酚在光周期条件下的显着增加有关。另外,维生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半光和恒暗处理下,ASA、叶酸、维生素E(α-生育酚)和类胡萝卜素存在协同作用;而在恒光条件下,维生素C抑制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魏美林[7](2019)在《G6PDH调控的活性氧代谢在苯并噻重氮诱导苹果果实抗青霉病中的作用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金冠”苹果果实为材料,采后用苯并噻重氮(ASM)浸泡处理和不同浓度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阻断剂脱氢异雄酮(DHEA)处理,研究常温贮藏期间损伤接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后果实病斑扩展、G6PDH活性及基因表达、活性氧(ROS)代谢以及品质指标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100 mg/L ASM处理显着抑制了苹果果实损伤接种P.expansum病斑的扩展,50μM DHEA结合ASM处理果实病斑扩展与单独ASM处理没有显着性差异,而100μM、200μM、400μM DHEA结合ASM处理均促进了果实病斑的扩展,其中以100μM DHEA处理对病斑直径扩展的促进作用最显着。2.ASM处理提高了苹果果肉和果皮中H2O2含量、NOX和SOD活性,并且上调了MdSOD基因表达。ASM+DHEA处理降低了贮藏前期果肉中H2O2积累,减少了果皮中H2O2含量,抑制果肉和果皮中NOX和SOD活性,并抑制MdSOD基因表达。3.ASM处理抑制了果肉中CAT活性,促进了果皮中CAT活性,提高了果肉和果皮中POD、GR、APX、MDHAR和DHAR活性,上调了MdAPX和MdDHAR基因表达,下调MdMDHAR基因表达,促进抗氧化物质AsA和GSH积累。ASM+DHEA处理消除了ASM对果肉中CAT活性的抑制,抑制了果皮中CAT活性,降低果肉和果皮中POD、GR、APX、MDHAR和DHAR活性及MdAPX基因表达,下调了果肉中MdDHAR基因表达,以及贮藏第8 d和第10 d果皮中MdDHAR基因表达。ASM+DHEA上调了果肉中MdMDHAR基因表达,但是进一步下调了果皮中MdMDHAR基因表达,使AsA和GSH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4.ASM处理提高了果肉和果皮中G6PDH活性和NADPH含量,上调了果肉中MdG6PDH3、MdG6PDH4、MdG6PDH6基因表达以及果皮中MdG6PDH4在第4、6、10 d的表达,下调了果皮中MdG6PDH6表达。ASM+DHEA处理降低果肉和果皮中G6PDH活性和NADPH含量,上调果肉中MdG6PDH3和MdG6PDH6表达以及贮藏早期MdG6PDH4表达。与ASM处理相比,ASM+DHEA处理上调果皮中MdG6PDH6表达,下调第2、8、10 d果皮中MdG6PDH3表达。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贮藏第6 d,ASM处理显着促进了果肉细胞中G6PDH蛋白的积累,而ASM+DHEA处理降低了果肉细胞中G6PDH蛋白的积累。6.ASM处理对果实失重率的变化没有显着影响,但延缓了果肉硬度下降、抑制了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降低可滴定酸(TA)积累,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ASM+DHEA处理延缓了果实失重率的增加,但是加快了果实硬度下降、提高TA含量、降低了TSS含量,促进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并提前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综上所述,ASM处理提高了MdG6PDH基因表达,增强了G6PDH活性和蛋白质积累,提高了NADPH含量,激活ROS代谢,提高了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并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而ASM+DHEA处理降低G6PDH蛋白积累和酶活性,抑制NADPH积累,抑制ROS代谢,降低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并改变果实部分品质。由此说明,G6PDH调控的ROS代谢在ASM诱导苹果果实抗青霉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施先锋[8](2019)在《南瓜砧木嫁接提高西瓜耐冷性的生理机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Citrullus Lanatus)起源于非洲,属典型的喜温作物。近年来,我国西瓜日光温室及早春大棚等设施反季节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然而低温天气经常危害西瓜生产,严重影响了西瓜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实践证明,采用适宜砧木嫁接是提高西瓜耐冷性的一项有效措施。本研究以筛选出的较强耐冷性的白籽南瓜“青研砧1号”(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为砧木,低温敏感型西瓜自交系“97103”为接穗,对低温胁迫下嫁接苗的生理反应和蛋白质组学进行了研究,为嫁接技术在西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14个不同西瓜砧木幼苗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对西瓜砧木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西瓜砧木的耐冷能力。结果表明,12个生理生化指标在参试的14份西瓜砧木间存在显着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西瓜砧木生理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14不同基因型砧木按照综合抗冷能力D值的大小划分为4类:黑籽南瓜为强抗冷品种;青研砧1号、京欣砧2号及强力1号为较抗冷品种;龙砧1号、根力神、勇砧1号、神力铁木砧、强根、西砧1号、比久、京欣砧1号等8个砧木品种为中抗冷品种;丰砧1号和安生为弱抗冷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与形态特征观察结果基本一致。2.以西瓜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以“青研砧1号”为砧木的西瓜嫁接苗在低温(11℃、9℃、7℃、5℃)胁迫下不同时间(1 d、3 d、5 d、7 d)的生理响应,探讨不同温度胁迫下西瓜幼苗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程度增强、胁迫时间延长,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遭受低温伤害的程度逐渐加剧,以7℃和5℃处理表现最为明显。西瓜嫁接苗能够忍耐7℃ 5 d和5℃ 3 d的低温胁迫,而自根苗仅能忍耐7℃ 3 d和5℃ 1 d。随低温处理时间增加,西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着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先急剧上升后缓慢增加。11℃处理,西瓜幼苗叶片的CAT和SOD活性呈“升-降-升”的趋势;9℃、7℃及5℃等处理则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不同程度低温胁迫,POD活性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整体而言,与自根苗相比,相同处理条件下嫁接苗可保持更多的叶绿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3.为探究西瓜嫁接苗耐冷性分子机制,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低温胁迫下自嫁苗和南瓜砧木嫁接苗叶片中蛋白质的表达。低温胁迫48 h后共鉴定出4796个低温响应蛋白质,其中752个为差异表达蛋白。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自嫁苗相比,南瓜砧木嫁接苗的耐冷性可能与通过光合作用、碳代谢和氧化磷酸化产生的更多能量有关;南瓜砧木嫁接苗可以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和精氨酸生物合成来应对低温胁迫;在西瓜嫁接苗适应低温胁迫过程中,转录后调控和蛋白质动态平衡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低温胁迫下南瓜砧木嫁接苗叶片中几个参与信号转导的蛋白激酶可能起到正调控作用。此外,通过植株表型、光合作用及膜损伤程度等生理指标与8个基因相对转录水平的分析也证实了蛋白组学结果是可靠的。综上所述,我们推测南瓜砧木嫁接提高西瓜的耐冷性可能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应答低温胁迫:(1)信号转导中14-3-3蛋白和蛋白激酶等蛋白可能扮演正调节因子作用;(2)精氨酸合成、转录后调控和蛋白质动态平衡(核糖体、嘌呤代谢、mRNA监测及翻译后修饰)等代谢过程在西瓜嫁接苗应对低温胁迫起重要作用;(3)更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大量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ROS的清除能力;(4)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稳定的碳代谢和更高的氧化磷酸化水平等代谢过程产生更多能量来应对低温胁迫。总之,我们通过生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分析了西瓜嫁接苗响应低温胁迫的应答机制,为深入研究西瓜嫁接苗耐冷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宋虹[9](2018)在《北极小球藻(Chlorella-Arc)温度适应机制的多组学分析及其多糖的制备》文中提出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高寒生态系统之一。在当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地环境温度变化加剧、物种分布及生物化学循环均引起了广泛关注。微藻作为极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食物网的基础,能否快速适应极区温度变化,决定了其种群能否在环境变化过程中占据优势生态位,进而影响极地生态系统群落的结构,乃至该地区海洋的碳汇能力。因此,极地微藻的环境温度适应机制一直是极地生物环境适应性的研究热点之一。此外,极地微藻是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一类极端微生物,由于其生存环境特殊,致使其天然产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保藏的一株分离自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黄河站(78°55’N;11°56’E)附近夏季冰川融水的小球藻(Chlorella sp.Lw2006/68)为实验材料。分别在中温(15℃)(对照)、低温(3℃)、高温(24℃)处理下,观察其相应的生理生化代谢规律,并结合转录组和蛋白组技术,在不同层面(生理代谢、基因表达、蛋白)上探讨Chlorella-Arc在高温/低温胁迫下的的响应机制,以此为极地微生物应对环境变暖的适应机制提供数据资料。另外,前期实验中发现Chlorella-Arc的活性物质—多糖,在Chlorella-Arc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温胁迫下,多糖合成的相关基因及蛋白均积极响应。极地微藻多糖作为极地微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对Chlorella-Arc多糖提取工艺、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探索,希望为极地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奠定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Chlorella-Arc在3-24℃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低温时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或萝卜素、)及各光合参数(Fv/Fm,Fv/Fo,ETR,qP,YⅡ)均较低,发生了光抑制。Chlorella-Arc通过调节补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的大小来减少光能的捕获,从而减缓光抑制的影响。高温时,Chlorella-Arc热耗散能力增强。另外,较中温对照及低温处理组,高温时Chlorella-Arc可获得较高的胞内可溶性糖(38.89±1.67 μg/mL)及总可溶性糖(74.6±8.45 μg/mL)含量。而低温胁迫时,脂肪(35.4%)及蛋白质(9.3mg/g)积累较多。在应对高温/低温胁迫过程中,Chlorella-Arc具有独特的保护策略。2.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技分别对三个温度处理下的Chlorella-Arc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3658条非冗余Unigene。转录组测序数据经qRT-PCR验证可靠,原始数据已上传至NCBI的SRA数据库中。与中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时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447个/1164个,低温胁迫时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1351个/3109 个。3.Chlorella-Arc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下PS Ⅱ和PS Ⅰ中PsbB(CP47),PsbC(CP43),PsbA(D1),PsaA 和 PsaB 均出现上调表达,认为 Chlorella-Arc主要通过提高光能从天线色素传递到反应中心的效率,从而维持较高的光化学活性。Chlorella-Arc通过下调表达LHC相关基因来减少光能捕获,与低温时减小LHC的大小事实相一致,从而有效的阻止了光抑制的发生。低温下叶黄素、玉米黄质和黄质合成过程所需关键酶基因lut5,lut1和zep基因表达上调,表明叶黄素循环参与了低温光保护机制。结合生化物质含量变化和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我们推断Chlorella-Arc通过调节碳流分配途径来适应高/低温胁迫,且C4-like途径也在不同温度下碳分配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4.不同温度处理下Chlorella-Arc的差异蛋白组质学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到2018个蛋白质,高温和低温分别诱导了 938和760个蛋白显着表达。Chlorella-Arc转录组和蛋白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个比较组(HTvs CT,LT vs CT,LT vs HT)内关联的基因数量分别为103,144和219个。5.与转录调控不同的是,低温胁迫下PSⅠ及PSⅡ相关蛋白没有明显上调表达,且PSⅡ的核心蛋白亚基之一 CP47和光合碳固定关键酶Rubisco表达下调,Chlorella-Arc碳固定速率的降低是限制其生长的主要因素,这与生理结果相一致。另外,发现ATP合成酶(β、δ、b亚基)与TCA循环关键酶(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琥珀酰-CoA合成酶SCLA)在高温/低温胁迫下均表达上调,提高ATP合成效率将为修复受损、一些生化成分的转运及藻细胞正常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6.与转录水平一致的是,高温胁迫下糖异生途径关键酶(丙酮酸羧激酶PEPCK、果糖-1,6-二磷酸酶FBP),淀粉合成途径关键酶(淀粉合成酶Starch S、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2、葡萄糖-1-磷酸腺苷酰转移酶GlgC)及核苷糖合成途径关键酶(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GALE、磷酸甘露糖变位酶PMM、UDP-葡萄糖-6脱氢酶UDGH)均上调表达,说明高温时Chlorella-Arc碳流向糖类物质积累过程在转录水平就已开始。转录调控中,低温时细胞内碳流向脂类物质合成机制较为模糊。但在蛋白水平明确表现出低温时糖酵解途径、丙酮酸生成乙酰基CoA的过程增强,且ACCase上调表达,积极促进细胞内碳流通过糖酵解生成丙酮酸,然后以乙酰基CoA的形式,流向了脂肪酸合成,由此认为该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后。糖酵解/糖异生是指挥Chlorella-Arc细胞内碳流向糖类/脂肪输送的重要调控途径。另外还考察了 Chlorella-Arc核糖体(热不稳定延伸因子EF-Tu,信号识别颗粒SRP)及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钙调节蛋白CALM,肌醇-1-磷酸二酯酶IMPA)相关蛋白,低温下它们均上调表达,增强的蛋白质合成及自身复杂的信号传导有利于减轻下外界胁迫对细胞的伤害。高温/低温胁迫下,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酶系统(谷胱甘肽还原酶GS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上调表达,说明这几种保护酶间的协同作用减轻了 Chlorella-Arc由于高温/低温胁迫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和生长。7.利用传统热水提取法提取Chlorella-Arc多糖。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提取Chlorella-Arc多糖的最佳优化条件(水料比48: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并获得实际最高多糖提取率9.61±0.11%。粗多糖通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100纯化,可获得P-Ⅰ,P-Ⅱa,P-Ⅱb,P-Ⅲ等组分。发现当各多糖浓度为5mg/mL时,P-Ⅱa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表现为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率分别达到60.20±1.20%,72.10±1.50%,42.20±1.60%。经纯度鉴定,P-Ⅱa中蛋白质及核酸成分较少,组分单一。对P-Ⅱa进一步结构分析。发现P-Ⅱa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几者的摩尔比为3.67:1.08:0.66:0.38。硫酸根含量约为11.58%。由FT-IR和NMR共同证明P-Ⅱa是一种同时存在α-和β-构型的杂多糖。
孟雪娇[10](2015)在《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幼苗叶片应答冷胁迫生理与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认为温度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温胁迫降低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低温胁迫会引起植物气孔导度和光合作用下降,能量产生和物质合成受阻,消耗增强,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是一种单子叶禾本科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星星草柔软且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牧草。因此,本文以星星草叶片为研究材料,运用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冷胁迫下(10℃℃处理10 d和20 d)星星草幼苗的应答机制,为增加星星草的产量提供理论基础。生理结果研究表明,冷胁迫条件下,星星草幼苗的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等下降,抑制了星星草幼苗的光合作用,星星草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丙二醛和电解质外渗率的提高表明星星草膜结构稳定性受到破坏,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在体内大量积累,维持渗透平衡,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与过氧化氢含量增加,表明有活性氧(ROS)积累,且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有更多ROS产生,引起氧化胁迫加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及抗坏血酸(AsA)等抗氧化剂含量增加,增强星星草的氧化防御能力。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我们获得了 107个可重复的差异蛋白质斑点,经质谱鉴定获得了 104个鉴定结果。其中,冷胁迫10 d和20 d共有12个鉴定结果,冷胁迫10 d获得40个鉴定结果,冷胁迫20 d获得了 52个鉴定结果。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光反应、卡尔文循环、碳和能量代谢、胁迫与防御、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加工与转运、蛋白质降解、代谢、膜与转运等过程。我们发现,参与光反应、碳和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都下降,而参与蛋白质降解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都增加。结合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结果,我们推测星星草幼苗通过以下机制应答冷胁迫:(1)叶绿素含量下降,粪卟啉原氧化酶(CPOX)、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和放氧增强子蛋白(OEE)表达水平降低,可减少星星草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减少过剩光能和分子氧在体内积累;(2)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加,AsA和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剂含量急剧增加,减轻冷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3)参与硫胺素代谢的硫胺素生物合成酶等代谢相关酶的表达水平增加,也可以参与星星草应答冷胁迫引起的氧化胁迫;(4)星星草通过快速积累大量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甘氨酸甜菜碱等渗透保护物质,不仅用于缓解渗透胁迫,还可以用于清除ROS,维持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这些结果为禾本科植物提高抗冷性提供重要基础。
二、Characterization and Role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of Populus suaveolens in Induction of Freezing Resist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zation and Role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of Populus suaveolens in Induction of Freezing Resistance(论文提纲范文)
(1)面团冻藏过程中酵母稳定性变化及其对面团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面包酵母概述 |
1.1.1 面包酵母的起源与发展 |
1.1.2 面包酵母的作用 |
1.2 冷冻面团技术 |
1.2.1 冷冻面团技术简介 |
1.2.2 影响冷冻面团品质的主要因素 |
1.3 酵母在冷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
1.3.1 酵母耐冷冻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2 酵母细胞损伤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3 酵母在冻藏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主要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面团冻藏过程中酵母稳定性变化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冷冻面团的制备 |
2.3.2 冷冻酵母悬浮液的制备 |
2.3.3 酵母细胞形态分析 |
2.3.4 酵母细胞的PI染色及观察分析 |
2.3.5 酵母细胞存活率测定 |
2.3.6 酵母发酵力测定 |
2.3.7 酵母细胞释放代谢产物的分析测定 |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冻藏对酵母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影响 |
2.4.2 冻藏处理对酵母细胞存活率和产气能力的影响 |
2.4.3 冻藏对酵母悬浮液中酵母细胞释放代谢产物的影响 |
2.4.4 冻藏对面团中酵母细胞释放代谢产物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团冻藏过程中酵母稳定性变化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冷冻面团的制备 |
3.3.2 面包制作工艺 |
3.3.3 冷冻面团pH值、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3.4 冷冻面团面包基本性质测定 |
3.3.5 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测定 |
3.3.6 面包老化回生焓值的测定 |
3.3.7 淀粉结晶度的测定 |
3.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冻藏对面团中pH值、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4.2 面团冻藏对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3.4.3 面团冻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3.4.4 面团冻藏对面包内部纹理结构的影响 |
3.4.5 面团冻藏对面包内外部色泽的影响 |
3.4.6 面团冻藏对储藏期面包品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团冻藏过程中酵母稳定性变化对面筋蛋白性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冷冻面团的制备 |
4.3.2 酵母溶出物面团的制备 |
4.3.3 面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4.3.4 面团游离巯基含量的测定 |
4.3.5 面团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
4.3.6 面团可冻结水含量测定 |
4.3.7 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4.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冻藏对面团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4.4.2 冻藏对面团游离巯基的影响 |
4.4.3 冻藏对面团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4.4.4 冻藏对面团可冻结水含量的影响 |
4.4.5 冻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谷胱甘肽对面团品质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粉质特性的测定 |
5.3.2 面团的制备 |
5.3.3 面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5.3.4 面团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
5.3.5 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5.3.6 面团可冻结水含量测定 |
5.3.7 面团水分分布的测定 |
5.3.8 面团发酵流变学特性测定 |
5.3.9 面包的制作 |
5.3.10 面包基本性质的测定 |
5.3.11 面包老化回生焓值的测定 |
5.3.12 淀粉结晶度的测定 |
5.3.13 面包水分分布的测定 |
5.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谷胱甘肽对新鲜面包品质的影响 |
5.4.2 谷胱甘肽对面团面筋蛋白的影响 |
5.4.3 谷胱甘肽对面团水分状态的影响 |
5.4.4 谷胱甘肽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5.4.5 谷胱甘肽对面包回生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谷胱甘肽对小麦淀粉性质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小麦淀粉的制备 |
6.3.2 小麦面粉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6.3.3 小麦面粉与小麦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
6.3.4 小麦面粉与小麦淀粉的热特性测定 |
6.3.5 小麦面粉凝胶和小麦淀粉凝胶的动态流变学特性 |
6.3.6 小麦面粉凝胶和小麦淀粉凝胶的晶体结构 |
6.3.7 小麦面凝胶和小麦淀粉凝胶的水分分布 |
6.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谷胱甘肽对小麦面粉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6.4.2 谷胱甘肽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6.4.3 谷胱甘肽对小麦粉热特性的影响 |
6.4.4 谷胱甘肽对小麦面粉和小麦淀粉回生特性的影响 |
6.4.5 谷胱甘肽对小麦面粉和小麦淀粉凝胶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6.4.6 谷胱甘肽对小麦面粉糊和小麦淀粉糊水分分布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于基因组重测序和BSR-Seq分析的猕猴桃抗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
2.1 寒冷信号感知、转导及其调控 |
2.2 依赖ABA响应途径的抗寒机制 |
2.3 不依赖于ABA响应途径的CBF转录因子及其调控 |
2.4 淀粉代谢在低温胁迫中的作用 |
2.5 叶绿体功能基因在植物抗寒中的作用 |
3.猕猴桃抗寒性研究进展 |
3.1 猕猴桃冻害发生 |
3.2 猕猴桃抗寒性鉴定方法 |
3.3 猕猴桃抗寒性评价 |
3.4 猕猴桃抗寒生理及分子机制 |
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试验材料及处理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种及载体 |
1.3 采样时期 |
1.4 抗寒杂交组合 |
1.5 低温处理 |
1.6 主要生化试剂及仪器设备 |
2.试验方法 |
2.1 气象温度统计 |
2.2 杂交试验及F1代秋季叶片颜色观察 |
2.3 休眠枝条相对电导率测定 |
2.4 抗寒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2.5 猕猴桃叶片DNA、RNA提取 |
2.6 猕猴桃叶绿体提取及叶绿体DNA提取 |
2.7 核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
2.8 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及分析 |
2.9 基因组InDel引物设计及多态性应用分析 |
2.10 β-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11 BSR-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2 qRT-PCR验证 |
2.13 AaCBF1亚细胞定位 |
2.14 AaCBF1克隆及载体构建、转拟南芥 |
2.15 超表达AaCBF植株的DAB和 NBT组织染色及生理指标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抗寒遗传群体构建及子代抗寒性研究 |
1.1 杂交子代群体构建 |
1.2 杂交子代秋季叶片颜色分析 |
1.3 杂交子代相对电导率遗传规律分析 |
2.猕猴桃越冬期抗寒生理指标变化 |
2.1 枝条休眠期环境温度 |
2.2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2.3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2.4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2.5 脯氨酸含量变化 |
2.6 不同猕猴桃品种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7 利用隶属函数法评价6个品种猕猴桃抗寒性 |
3.杂交亲本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变异分析 |
3.1 软枣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核基因组比较 |
3.2 不同软枣猕猴桃核基因组SNP和 InDel分析 |
3.3 核基因组差异基因分类、功能注释 |
3.4 软枣猕猴桃‘Ruby-3’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
3.5 ‘Ruby-3’叶绿体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6 ‘Ruby-3’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
3.7 ‘Ruby-3’叶绿体基因组SSR、SNP、InDel分析 |
3.8 ‘Ruby-3’叶绿体基因组IR/SC区域比较分析 |
3.9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软枣猕猴桃进化分析 |
3.10 InDel多态性的PCR鉴定 |
3.11 基因组候选变异基因响应低温的表达分析 |
4.基于BSR-Seq的软枣猕猴桃抗寒基因挖掘及验证 |
4.1 枝条中β-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 |
4.2 Illumina和 PacBio转录组测序结果 |
4.3 低温诱导基因的功能注释 |
4.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GO、KEGG富集分析 |
4.5 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异位点分析 |
4.6 BSR-Seq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5.候选抗寒基因CBF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 |
5.1 全长CBF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 CBF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
5.3 CBF基因在越冬期不同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5.4 AaCBF1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
5.5 AaCBF1表达载体构建和拟南芥遗传转化 |
5.6 转基因植株的DAB染色和NBT染色 |
5.7 转基因植株的抗寒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5.8 转基因植株的抗寒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猕猴桃杂交F1代抗寒力分析 |
2.越冬期生理指标对抗寒性的影响 |
3.软枣猕猴桃有丰富的In Del、SSR变异位点 |
4.低温下软枣猕猴桃极端池中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 |
5.猕猴桃AaCBF1对增强抗寒性的作用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1.软枣猕猴桃F1子代抗寒遗传规律 |
2.软枣猕猴桃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分析 |
3.淀粉降解、蔗糖合成是软枣猕猴桃抵抗低温的重要途径 |
4.软枣猕猴桃AaCBF1基因能够增强抗寒性 |
5.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Ruby-3’ב魁绿雄’杂交F1 代相对电导率 |
附录Ⅱ ‘Ruby-3’ב魁绿雄’100个F1 代的半致死温度 |
附录Ⅲ 软枣猕猴桃基因组编码区变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附录Ⅳ 软枣猕猴桃基因组编码区变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附录Ⅴ 叶绿体基因组进化树构建所用物种 |
附录Ⅵ 软枣猕猴桃重测序的120个InDel验证引物序列 |
附录Ⅶ BSR-Seq中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附录Ⅷ 差异表达基因的SNP位点分析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光强变化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人工光源应用概述 |
1.1.2 设施光环境问题概述 |
1.2 光对植物的重要作用 |
1.2.1 光受体与光形态建成 |
1.2.2 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
1.2.3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1.3 不同光强下的光系统特性 |
1.3.1 弱光下的光系统特性 |
1.3.2 强光下的光系统特性 |
1.3.3 光强变化下的光系统特性 |
1.4 生物钟对植物的生理调节作用 |
1.4.1 生物钟概述 |
1.4.2 光和生物钟调控光合产物的代谢 |
1.5 组学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 |
1.5.1 转录组学在植物领域的应用 |
1.5.2 代谢组学在植物领域的应用 |
1.5.3 多组学在植物领域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和计算方法 |
2.2.1 生长和生物量指标测定 |
2.2.2 光合参数测定及叶绿素含量分析 |
2.2.3 相关参数计算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2.3.3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4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
2.3.5 不同光强处理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4.2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2.4.3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4 不同光强处理对番茄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
2.4.5 不同光强处理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
3.1.2 试验设计 |
3.2 测定指标和计算方法 |
3.2.1 生长和生物量指标测定 |
3.2.2 叶片结构和气孔形态的测定 |
3.2.3 植物激素测定 |
3.2.4 光合参数测定及叶绿素含量分析 |
3.2.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3.2.6 光合作用碳同化相关酶活性测定 |
3.2.7 光合作用碳同化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测定 |
3.2.8 相关参数计算 |
3.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3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结构的影响 |
3.3.4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 |
3.3.5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激素的影响 |
3.3.6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参数日平均值的影响 |
3.3.7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3.8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9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10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关键酶的影响 |
3.3.11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影响 |
3.3.12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叶片结构和气孔特性的影响 |
3.4.4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激素的影响 |
3.4.5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4.7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8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Rubp的羧化效率的影响 |
3.4.9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Rubp再生的影响 |
3.4.10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转录组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
4.1.2 试验设计 |
4.2 测定方法 |
4.2.1 总RNA的提取 |
4.2.2 转录组文库构建与高通量测序 |
4.2.3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
4.2.4 基因富集分析 |
4.2.5 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
4.2.6 作图方法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测序数据生成及评估 |
4.3.2 基因表达量差异统计分析 |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及显着性富集分析 |
4.3.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
4.3.5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的共同差异基因统计 |
4.3.6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显着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析 |
4.3.7 转录组验证 |
4.4 讨论 |
4.4.1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的转录调控规律 |
4.4.2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通路 |
4.4.3 苯丙素合成通路 |
4.4.4 植物激素代谢通路 |
4.4.5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 |
4.4.6 碳代谢相关通路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番茄幼苗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
5.2 试验方法 |
5.2.1 代谢物取样 |
5.2.2 代谢物提取 |
5.2.3 LC-MS/MS分析 |
5.2.4 数据处理和注释 |
5.2.5 差异代谢物分析 |
5.2.6 材料培养与处理 |
5.2.7 KEGG通路分析 |
5.2.8 作图方法与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处理组间差异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
5.3.2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代谢物的检测与定量分析 |
5.3.3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代谢物的热图分析 |
5.3.4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
5.3.5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糖代谢途径的影响 |
5.3.6 不同光强分布时段处理下氨基酸代谢影响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调整光强变化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
6.1.2 试验设计 |
6.2 测定指标和计算方法 |
6.2.1 生长和生物量指标测定 |
6.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6.2.3 相关参数计算 |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调整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6.3.2 调整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6.3.3 调整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3.4 调整光强分布时段处理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白木香3个G6PDH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及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1 白木香As G6PDHs基因全长c DNA的克隆 |
2 As G6PDHs的生物学信息分析 |
2.1 As G6PDHs理化性质分析、亚细胞定位、跨膜区域分析 |
2.2 As G6PDHs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及三维结构预测 |
2.3 白木香As G6PDHs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3 As G6PDH3原核表达分析 |
4 As G6PDHs基因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 |
5 As G6PDHs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
6 不同非生物胁迫影响G6PDH酶活性 |
讨论 |
(5)松仁蛋白分离与生理功能分析及对糖脂代谢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糖尿病及其药物研究 |
1.2.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人体的损伤 |
1.2.2 治疗糖尿病常规合成药物 |
1.2.3 抗糖尿病新型生物药物 |
1.3 天然产物降糖降脂研究 |
1.3.1 天然产物降血糖研究 |
1.3.2 天然产物降血脂研究 |
1.4 松仁蛋白、多肽、氨基酸及其活性研究 |
1.4.1 松仁蛋白及其功能活性研究 |
1.4.2 红松多肽及其功能活性研究 |
1.4.3 红松氨基酸及其功能活性研究 |
1.5 糖尿病发病机制与调节途径研究 |
1.5.1 糖尿病发病机制 |
1.5.2 糖尿病的调节途径 |
1.6 与糖尿病相关的重要通路 |
1.6.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途径 |
1.6.2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
1.6.3 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
1.7 生物信息学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和设备 |
2.2 松仁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
2.2.1 提取方式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2.2.2 松仁蛋白提取单因素试验优化 |
2.2.3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
2.3 松仁蛋白得率及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1 松仁蛋白提取液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2 松仁蛋白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 松仁蛋白分子量分析方法 |
2.5 氨基酸组成分析方法 |
2.6 样品蛋白全谱分析方法 |
2.6.1 松仁蛋白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酶解处理 |
2.6.2 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2.6.3 ESI质谱鉴定 |
2.6.4 ESI质谱数据分析 |
2.7 松仁蛋白体内抗糖尿病作用研究动物试验方法 |
2.7.1 试验动物饲养 |
2.7.2 高脂饮食与STZ协同诱导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
2.7.3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7.4 松仁蛋白对小鼠体重、饮食量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
2.7.5 松仁蛋白对小鼠血糖指标的影响 |
2.7.6 松仁蛋白对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的影响 |
2.7.7 松仁蛋白对小鼠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价的影响 |
2.7.8 松仁蛋白对小鼠血脂指标的影响 |
2.7.9 松仁蛋白对小鼠抗氧化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2.7.10 松仁蛋白对小鼠糖代谢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2.7.11 试验小鼠肝脏形态学观察 |
2.8 试验小鼠基因芯片分析 |
2.8.1 基因芯片的检测分析 |
2.8.2 RNA的分离、cDNA合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冻融—超声波联用提取松仁蛋白工艺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单因素对松仁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
3.2.1 提取方法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2 冷冻温度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3 融化温度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4 冻融循环次数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5 粒径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6 提取温度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7 提取时间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8 超声功率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9 料液比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2.10 溶剂pH对松仁蛋白得率的影响 |
3.3 响应面法对松仁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
3.3.1 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果 |
3.3.2 提取优化模型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
3.3.3 提取优化的响应面图形分析 |
3.4 松仁蛋白分子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仁蛋白的蛋白质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松仁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
4.3 松仁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 |
4.3.1 松仁蛋白的蛋白质组鉴定分析 |
4.3.2 松仁蛋白的蛋白质组理论等电点分布分析 |
4.3.3 松仁蛋白的蛋白质组理论分子量分布分析 |
4.4 松仁蛋白的蛋白质组生物功能分析 |
4.4.1 GO功能注释分析 |
4.4.2 KEGG代谢通路分析 |
4.4.3 KEGG代谢途径分类分析 |
4.4.4 松仁蛋白中主要蛋白注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松仁蛋白对高脂饮食与STZ协同诱导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松仁蛋白对小鼠体重及饮食的影响 |
5.2.1 松仁蛋白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5.2.2 松仁蛋白对小鼠饮食的影响 |
5.3 松仁蛋白对小鼠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血清胰岛素的影响 |
5.3.1 松仁蛋白对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5.3.2 松仁蛋白对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5.3.3 松仁蛋白对小鼠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 |
5.4 松仁蛋白对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影响 |
5.5 松仁蛋白对小鼠器官指数及肝组织形态的影响 |
5.5.1 松仁蛋白对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5.5.2 松仁蛋白对小鼠肝组织形态的影响 |
5.6 松仁蛋白对小鼠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5.6.1 松仁蛋白对小鼠己糖激酶活性的影响 |
5.6.2 松仁蛋白对小鼠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
5.6.3 松仁蛋白对小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5.6.4 松仁蛋白对小鼠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5.7 松仁蛋白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
5.7.1 松仁蛋白对小鼠总胆固醇的影响 |
5.7.2 松仁蛋白对小鼠甘油三酯的影响 |
5.7.3 松仁蛋白对小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5.7.4 松仁蛋白对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5.8 松仁蛋白对小鼠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
5.8.1 松仁蛋白对小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
5.8.2 松仁蛋白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 |
5.8.3 松仁蛋白对小鼠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 |
5.8.4 松仁蛋白对小鼠丙二醛活力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松仁蛋白对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作用机制 |
6.1 引言 |
6.2 样本的聚类分析 |
6.3 松仁蛋白对糖尿病相关差异基因的影响 |
6.4 差异基因韦恩图统计分析 |
6.5 KEGG信号通路统计分析 |
6.5.1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6.5.2 KEGG信号通路分类分析 |
6.6 松仁蛋白对糖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6.6.1 引物的特异性分析 |
6.6.2 松仁蛋白对重点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6.7 松仁蛋白对小鼠糖脂代谢关键基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7.1 松仁蛋白对脂代谢关键基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7.2 松仁蛋白对糖代谢关键基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8 松仁蛋白对高脂饮食与STZ协同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调节机制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写词表 |
附录2 标准曲线 |
附录3 KEGG通路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绿豆芽转录代谢关联分析及光信号调控微营养素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绿豆和其芽苗概述 |
1.1.1 绿豆和绿豆芽简介 |
1.1.2 营养成分 |
1.1.3 萌发代谢 |
1.1.4 健康促进作用 |
1.1.4.1 抗氧化活性 |
1.1.4.2 抗糖尿病活性 |
1.1.4.3 降血脂和降血压活性 |
1.1.4.4 抗菌和抗炎活性 |
1.1.4.5 抗癌活性 |
1.2 植物转录代谢组学的研究和应用 |
1.2.1 转录组学 |
1.2.2 代谢组学 |
1.2.3 多组学关联分析应用 |
1.3 微营养素合成代谢及其光信号调控研究 |
1.3.1 维生素C |
1.3.1.1 维生素C简介 |
1.3.1.2 维生素C生物合成和再生 |
1.3.1.3 光信号对维生素C的影响 |
1.3.2 叶酸 |
1.3.2.1 叶酸简介 |
1.3.2.2 叶酸生物合成 |
1.3.2.3 光信号对叶酸的影响 |
1.3.3 类胡萝卜素 |
1.3.3.1 类胡萝卜素简介 |
1.3.3.2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
1.3.3.3 光信号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1.3.4 维生素E |
1.3.4.1 维生素E简介 |
1.3.4.2 维生素E生物合成 |
1.3.4.3 光信号对维生素E的影响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C和多酚合成代谢规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材料采集 |
2.3.2 植物化学物提取 |
2.3.3 总酚测定 |
2.3.4 多酚和维生素C的测定 |
2.3.5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3.6 RNA提取、cDNA合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C含量变化 |
2.4.2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 C 代谢的关键基因表达 |
2.4.3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多酚含量变化 |
2.4.4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多酚合成的关键基因表达 |
2.4.5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总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 |
2.4.6 维生素 C、多酚和其代谢相关基因及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转录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 |
3.2.2 RNA提取和测序 |
3.2.3 绿豆代谢物谱的GC-MS分析 |
3.2.4 LC-MS测定内源激素 |
3.2.5 qRT-PCR检测基因表达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转录测序结果 |
3.3.2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基因表达模式 |
3.3.3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代谢组差异 |
3.3.4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 |
3.3.5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氨基酸积累 |
3.3.6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激素代谢和信号传导 |
3.3.7 qRT-PCR验证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信号调控绿豆芽微营养素合成代谢规律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4.2.2 水分含量测定 |
4.2.3 维生素C提取和测定 |
4.2.4 叶酸提取和测定 |
4.2.4.1 试剂配制 |
4.2.4.2 叶酸提取 |
4.2.4.3 微生物法测定 |
4.2.4.4 HPLC测定 |
4.2.5 类胡萝卜素提取和测定 |
4.2.6 维生素E提取和测定 |
4.2.7 RNA提取、cDNA合成和定量实时PCR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信号对绿豆芽水分含量和物理形态的影响 |
4.3.2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C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
4.3.2.1 光信号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3.2.2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C生物代谢的影响 |
4.3.2.3 维生素C含量和其代谢相关基因的关联 |
4.3.3 光信号对绿豆芽叶酸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的影响 |
4.3.3.1 光信号对绿豆芽叶酸含量的影响 |
4.3.3.2 光信号对绿豆芽叶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4.3.3.3 叶酸含量和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关联 |
4.3.4 光信号对绿豆芽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的影响 |
4.3.4.1 光信号对绿豆芽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4.3.4.2 光信号对绿豆芽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4.3.4.3 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关联 |
4.3.5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E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的影响 |
4.3.5.1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
4.3.5.2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影响 |
4.3.5.3 维生素E含量和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关联 |
4.3.6 维生素关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G6PDH调控的活性氧代谢在苯并噻重氮诱导苹果果实抗青霉病中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诱导抗性 |
1.2 ASM在果蔬病害控制中的作用 |
1.3 ASM诱导果蔬抗病性的机制 |
1.3.1 ROS积累 |
1.3.2 病程相关蛋白积累 |
1.3.3 激活苯丙烷代谢途径 |
1.3.4 其他机制 |
1.4 磷酸戊糖途径 |
1.4.1 产生生物体内的还原力NADPH |
1.4.2 产生中间物质 |
1.5 G6PDH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ASM及 DHEA处理对苹果果实青霉病和ROS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孢子悬浮液配制 |
2.2.2 处理 |
2.2.3 损伤接种 |
2.2.4 取样 |
2.2.5 H_2O_2 含量测定 |
2.2.6 ROS产生相关酶活性测定 |
2.2.7 ROS清除相关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测定 |
2.2.8 标准曲线制作 |
2.2.9 G6PDH活性及NADPH含量测定 |
2.2.10 蛋白含量测定 |
2.2.11 ROS代谢及G6PDH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2.12 G6PDH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 |
2.2.1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SM及 DHEA处理对果实病斑直径的影响 |
2.3.2 ASM及 DHEA处理对果实ROS产生的影响 |
2.3.3 ASM及 DHEA处理对果实ROS清除系统的影响 |
2.4 小结 |
3 ASM及 DHEA处理对苹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 |
3.2.1 处理 |
3.2.2 取样 |
3.2.3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ASM及 DHEA处理对苹果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3.4.2 ASM及 DHEA处理对苹果果肉硬度的影响 |
3.4.3 ASM及 DHEA处理对苹果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
3.4.4 ASM及 DHEA处理对苹果果肉TSS含量的影响 |
3.4.5 ASM及 DHEA处理对苹果果肉TA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4 讨论 |
4.1 ASM及 DHEA处理对果实青霉病的影响 |
4.2 ASM及DHEA处理对果实G6PDH活性及NADPH含量的影响 |
4.3 ASM及 DHEA处理对果实ROS代谢的影响 |
4.4 ASM及 DHEA处理对果实G6PDH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4.5 ASM及 DHEA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南瓜砧木嫁接提高西瓜耐冷性的生理机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2.1.1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 |
2.1.2 低温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2.1.3 低温胁迫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
2.2 植物应答低温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2.2.1 低温诱导G蛋白介导的Ca2+信号通路和蛋白质可逆磷酸化 |
2.2.2 通过光合作用相关酶表达模式变化调节能量和碳吸收 |
2.2.3 通过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调节能量和碳骨架供应 |
2.2.4 利用多种防御机制参与抗氧化胁迫 |
2.2.5 利用转录、翻译、加工及降解等调控蛋白质代谢 |
2.2.6 通过细胞骨架重塑与跨膜运输调节细胞形态与能量/物质运输 |
2.3 iTRAQ技术在植物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2.4 西瓜耐冷性机制研究进展 |
2.4.1 西瓜耐冷性的生理机制 |
2.4.2 西瓜耐冷性的分子机制 |
2.5 嫁接提高蔬菜耐冷性的研究进展 |
2.5.1 抗性砧木耐冷性评价方法 |
2.5.2 抗性砧木嫁接提高植株耐冷性的生理机制 |
2.5.3 抗性砧木嫁接提高植株耐冷性的分子机制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 |
3.1 目的和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瓜不同砧木品种抗冷性综合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相对电导率测定 |
1.3.2 丙二醛含量 |
1.3.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1.3.4 脯氨酸含量 |
1.3.5 可溶性蛋白含量 |
1.3.6 可溶性糖含量 |
1.3.7 光合参数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 低温胁迫对各砧木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1 质膜透性 |
2.2.2 抗氧化能力 |
2.2.3 渗透调节物质 |
2.2.4 光合特性 |
2.3 各生理指标的抗冷系数 |
2.4 主成分分析 |
2.5 综合评价 |
2.5.1 隶属函数分析 |
2.5.2 权重的确定 |
2.5.3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西瓜嫁接苗对不同程度低温逆境的生理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自根苗培育 |
1.1.2 嫁接苗培育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叶绿素含量 |
1.3.2 其它生理指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程度低温胁迫对西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程度低温胁迫对西瓜幼苗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
2.3 不同低温程度胁迫对西瓜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2.4 不同程度低温胁迫对西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蛋白组学解析西瓜嫁接苗耐冷性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1.2.1 膜损伤相关指标的测定 |
1.2.2 光合参数测定 |
1.2.3 叶绿素荧光测定 |
1.3 蛋白质的制备与酶解 |
1.4 iTRAQ标记和强阳离子交换(SCX)分级 |
1.5 Q-Exactive质谱鉴定 |
1.6 蛋白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1.7 差异丰度蛋白的生物学(COG、GO及 KEGG)分析 |
1.8 RNA提取与Real-time PCR分析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温胁迫对西瓜嫁接苗叶片表型与膜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2.2 低温胁迫对西瓜嫁接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 低温胁迫对西瓜嫁接苗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
2.4 质谱基本信息 |
2.5 差异蛋白鉴定 |
2.6 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
2.7 差异丰度蛋白质qRT-PCR定量分析 |
3 讨论 |
3.1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 |
3.2 胁迫防御 |
3.3 转录后调控 |
3.4 蛋白质动态平衡 |
3.5 精氨酸合成 |
3.6 信号转导 |
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北极小球藻(Chlorella-Arc)温度适应机制的多组学分析及其多糖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极地徽藻 |
1.2 极地环境特征及其变化 |
1.3 极地微藻温度适应机制研究 |
1.3.1 光合作用 |
1.3.2 脂肪酸系统 |
1.3.3 抗氧化系统 |
1.3.4 胞外分泌物及多糖合成 |
1.4 组学技术在极地微藻中的应用 |
1.4.1 转录组学在极地微藻中的应用 |
1.4.2 蛋白质组学在极地微藻中的应用 |
1.5 极地微藻的应用前景 |
1.5.1 不饱和脂肪酸 |
1.5.2 色素 |
1.5.3 抗冻蛋白 |
1.5.4 多糖 |
1.6 微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
1.6.1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
1.6.2 微藻多糖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
1.6.3 微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1.6.4 多糖的构效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1.7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7.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温度处理下北极小球藻转录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Chlorlla-Arc培养及处理 |
2.1.2 Chlorlla-Arc各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3 Chlorlla-Arc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2.1.4 cDNA文库构建及Illumina HiSeq测序 |
2.1.5 基因功能注释 |
2.1.6 基因结构注释 |
2.1.7 Chlorella-Arc的Unigene差异表达量计算 |
2.1.8 Chlorella-Arc差异表达的Unigene富集分析 |
2.1.9 qRT-PCR验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温度对Chlorella-Arc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2 测序样品的质量评估结果 |
2.2.3 测序数据的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
2.2.4 Chlorella-Arc转录组序列拼接结果 |
2.2.5 Unigene功能注释结果 |
2.2.6 Unigene结构注释结果 |
2.2.7 不同温度胁迫下Chlorella-Arc差异基因的筛选 |
2.2.8 Chlorella-Arc差异基因的聚类分析 |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3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温度处理下北极小球藻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Chlorella-Arc样品及处理 |
3.1.2 iTRAQ简要实验流程和原理 |
3.1.3 蛋白质的提取 |
3.1.4 蛋白浓度测量 |
3.1.5 SDS电泳 |
3.1.6 蛋白质水解 |
3.1.7 iTRAQ标记 |
3.1.8 SCX分离 |
3.1.9 基于Triple TOF 5600的LC-ESI-MSMS分析 |
3.1.10 蛋白鉴定 |
3.1.11 蛋白功能注释 |
3.1.12 蛋白定量 |
3.1.13 差异蛋白分析 |
3.1.14 关联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蛋白质检测结果 |
3.2.2 蛋白质鉴定结果 |
3.2.3 蛋白注释结果 |
3.2.4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结果 |
3.2.5 转录组与蛋白组的关联分析 |
3.2.6 Chlorella-Arc响应温度胁迫差异表达蛋白 |
3.3 结论 |
第四章 北极小球藻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Chlorella-Arc的培养及收集 |
4.1.2 Chlorella-Arc粗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4.1.3 热水法提取Chlorella-Arc多糖工艺优化 |
4.1.4 Chlorella-Arc多糖的分离纯化 |
4.1.5 Chlorella-Arc多糖抗氧化活性检测 |
4.1.6 Chlorella-Arc多糖的紫外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 |
4.1.7 Chlorella-Arc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4.1.8 Chlorella-Arc多糖的NMR分析 |
4.1.9 Chlorella-Arc多糖的硫酸基含量测定 |
4.1.10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单因素实验 |
4.2.2 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4.2.3 Chlorella-Arc多糖分离与纯化 |
4.2.4 Chlorella-Arc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2.5 Chlorella-Arc多糖初步结构分析 |
4.3 结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幼苗叶片应答冷胁迫生理与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与中英文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低温对植物生物膜系统的影响 |
1.2 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的渗透平衡 |
1.3 植物应答低温胁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植物应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4.1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光合作用 |
1.4.2 低温胁迫下植物中活性氧的清除 |
1.4.3 低温胁迫影响植物的蛋白质代谢 |
1.4.4 低温胁迫下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 |
1.5 星星草研究进展 |
1.5.1 星星草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
1.5.2 星星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
1.5.3 星星草在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生物量的测定 |
2.3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2.4 光合特性的测定 |
2.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6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7 电解质外渗率的测定 |
2.8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2.9 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10 甜菜碱含量的测定 |
2.11 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与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2.12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13 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
2.14 蛋白质组学分析 |
2.14.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2.14.2 双向电泳 |
2.14.3 蛋白质表达丰度分析 |
2.14.4 质谱鉴定 |
2.14.5 数据库搜索和定量分析 |
2.14.6 应答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
2.14.7 应答蛋白质的聚类分析 |
2.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冷胁迫对星星草生长的影响 |
3.2 冷胁迫对星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 冷胁迫对星星草膜结构稳定性和渗透保护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冷胁迫对星星草O_2~-生成速率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
3.5 冷胁迫对星星草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6 冷胁迫下星星草应答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 |
3.7 冷胁迫下星星草应答蛋白质的功能分类与聚类分析 |
3.8 冷胁迫下星星草应答蛋白质参与的代谢过程 |
3.8.1 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 |
3.8.2 参与碳和能量代谢的蛋白质 |
3.8.3 参与代谢的蛋白质 |
3.8.4 参与胁迫和防御的蛋白质 |
3.8.5 参与蛋白质代谢的蛋白质 |
3.8.6 其它蛋白质 |
4 讨论 |
4.1 冷胁迫抑制星星草幼苗的光反应 |
4.1.1 光合色素代谢途径受到抑制 |
4.1.2 光系统Ⅱ受到抑制 |
4.1.3 电子传递过程受到抑制 |
4.2 冷胁迫对星星草卡尔文循环的影响 |
4.3 冷胁迫抑制星星草的碳和能量代谢 |
4.4 冷胁迫影响星星草的蛋白质代谢 |
4.5 冷胁迫影响星星草的膜与转运过程 |
4.6 冷胁迫影响其他代谢 |
4.7 冷胁迫影响星星草的渗透平衡 |
4.8 星星草应答冷胁迫的抗氧化机制 |
4.9 冷胁迫对星星草细胞结构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Characterization and Role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of Populus suaveolens in Induction of Freezing Resist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团冻藏过程中酵母稳定性变化及其对面团品质的影响[D]. 郭璐楠.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基因组重测序和BSR-Seq分析的猕猴桃抗寒机制研究[D]. 林苗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光强变化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D]. 丁娟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白木香3个G6PDH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 高博闻,戎玉清,李铁铮,魏胜利,王晓晖,屠鹏飞. 药学学报, 2020(09)
- [5]松仁蛋白分离与生理功能分析及对糖脂代谢调节作用[D]. 刘迪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绿豆芽转录代谢关联分析及光信号调控微营养素变化规律[D]. 卢燕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G6PDH调控的活性氧代谢在苯并噻重氮诱导苹果果实抗青霉病中的作用机理[D]. 魏美林. 渤海大学, 2019(01)
- [8]南瓜砧木嫁接提高西瓜耐冷性的生理机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施先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9]北极小球藻(Chlorella-Arc)温度适应机制的多组学分析及其多糖的制备[D]. 宋虹.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10]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幼苗叶片应答冷胁迫生理与蛋白质组学研究[D]. 孟雪娇.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