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醇溶液红外光谱的位移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曾红亮[1](2015)在《金柑多糖结构表征及降血脂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金柑(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 Swingle),也称金桔、绿桔、金弹桔、金枣,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在欧洲、日本、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和印度等地区有着广泛种植。金柑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丰富的多糖、精油、柠檬苦素、黄酮等活性物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金柑多糖结构特性的影响,金柑多糖流变学特性、热稳定性及微观构象,金柑多糖分子结构特性,金柑多糖各组分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并结合各组分体外降血脂构效关系,对高血脂症大鼠降血脂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为金柑的高值化加工和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丰富了糖科学的研究内涵。(1)不同制备方法对金柑多糖结构特性的影响本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与示差折光检测仪(SEC-MALLS-RI)联用技术等对热水浸提金柑多糖(WFP)、超声波辅助提取金柑多糖(UFP)、微波辅助提取金柑多糖(MFP)和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金柑多糖(UMFP)的结构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柑多糖最佳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131W,微波功率为105W,液料比为62mL/g,提取时间为120s,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9.15±0.13%,相比传统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多糖得率分别提高了405.52%、128.18%和76.64%。FT-IR、1HNMR和13C NMR分析表明,WFP、UFP、MFP和UMFP均为典型的糖类化合物,糖苷键类型以β-型糖苷键为主,并有少量的α-型糖苷键。SEC-MALLS-RI分析表明,WFP 和 UMFP分子量大部分分布在5.0×106~1.0×107g/mol范围内,分别占其总分子数量的57.80%和56.84%UFP和MFP分子量大部分分布在1.0x 106~5.0×106g/mol范围内,分别占其总分子数量的38.24%和52.39%,这表明超声波辅助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对金柑多糖分子产生了一定的降解作用,而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对金柑多糖结构没有产生影响。(2)金柑多糖流变学特性的研究本章对金柑粗多糖(C-FMPS)和纯多糖(P-FMPS)的静态流变学和动态流变学进行对比研究。静态流变学研究表明,盐离子的添加使金柑多糖溶液粘度降低,C-FMPS具有很好的酸碱耐受能力,而P-FMPS具有很好的耐酸能力,耐碱能力弱C-FMPS和P-FMPS溶液体系属于触变体系,且P-FMPS溶液的剪切结构恢复力要低于同浓度的C-FMPS。动态流变学研究表明,金柑多糖C-FMPS和P-FMPS结构未被破坏的线性粘弹区分别在8.55%和2.78%应变以内;在应力为2%时,P-FMPS和C-FMPS溶液的储能模量G’始终高于损失模量G”,体系以粘性为主,说明溶液体系表现为非永久性形变;在温度20-8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溶液的复合粘度逐渐降低,储能模量始终高于损耗模量,说明溶液体系主要表现为弹性行为,多糖结构未收到破坏;C-FMPS和P-FMPS溶液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其流动特性符合Power Law模型,且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浓度越高,溶液偏离牛顿流体越远,相同浓度条件下,P-FMPS溶液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均大于C-FMPS溶液。(3)金柑多糖热稳定性及微观构象的研究本章采用差式量热扫描仪(DSC)和动杰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C-FMPS和P-FMPS的热稳定性,采用SEC-MALLS-RI测定其分子量,采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SLM)观察其微观构象。结果表明P-FMPS氧化分解的温度要高于C-FMPS,且在氧化分解过程中P-FMPS释放出了较高的热量;在扫描温度为25-200℃范围内,P-FMPS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高于C-FMPS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P-FMPS储能模量变化平缓,而C-FMPS储能模量变化陡峭;P-FMPS损耗模量的峰型宽而平,而C-FMPS损耗模量的峰型窄而高,在高温条件下,P-FMPS较C-FMPS稳定。P-FMPS的分子量分布和相对分子量均大于C-FMPS。SEM对多糖粉末的观察表明,C-FMPS表面粗糙、紧密,无孔状结构,而P-FMPS表面较紧密、平整,大量立方孔或网状结构。CSLM对多糖溶液的观察表明,C-FMPS分子分散在溶液当中,无网络结构;而P-FMPS分子聚集,有明显的网络结构。这是由于多糖在纯化的过程中多糖分子发生了重新组合和聚集,导致P-FMPS的分子量增大。C-FMPS 和 P-FMPS分子量和微观结构的差异导致其流变学特性和热稳定性的显着差异。(4)金柑多糖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本章采用SEC-MALLS-RI联用技术系统测定多糖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多分散系数、均方根旋转半径、半径分布及其溶液链构象。金柑多糖重均分子量(Mw)为6.192×106(±0.814%)g/mol,多分散系数(Mw/Mn)为17.376(±7.974%),均方根旋转半径(Rw)为42.1(±9.2%)nm,这表明金柑多糖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大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金柑多糖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105-5×106g/mol范围内,占总分子质量的86.48%;峰分布表明:金柑多糖四个峰(P1、P2、P3和P4)分子分别占总分子质量的19.00%、31.60%、31.00%和18.40%,P2和P3组分(达62.6%)为金柑多糖的主要成分,其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507×105-1.984x106g/mol,这表明金柑多糖由四个不同分子量片段的多糖组成。分子均方根旋转半径分布表明:金柑多糖分子半径主要分布在20-50nm范围内,占总分子质量的.88.79%,且分子质量与分子均方根旋转半径未成正相关性;在溶液中,金柑多糖为紧密均匀的球形构象。以上结果表明,金柑多糖是一种含有不同分子量片段的杂多糖,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其分离纯化、构效关系以及功能活性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5)金柑多糖分级纯化的研究本章采用DEAE Sepharose CL-6B琼脂糖凝胶柱线性和梯度洗脱法分级纯化金柑多糖,并采用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各组分进一步分级纯化,采用HPLC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对各多糖组分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线性洗脱法未能将金柑多糖完全分离开来,而采用梯度洗脱法能较好的将金柑多糖各组分分离开来,得到4种不同分子量片段的多糖组分(FMPS1、FMPS2sFMPS3和FMPS4),这与金柑多糖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结果一致。纯度鉴定结果表明,1 MPS1、FMPS2、FMPS3 和 FMPS4均为分子量相对单一均匀的多糖组分;各多糖组分在260nm和280nm附近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四种组分均为纯度较高的多糖。(6)金柑多糖各组分结构表征的研究本章采用FT-IR、SEC-MALLS-RI体系、1 DNMR和2DNMR等检测技术对金柑多糖各组分FMPS1、FMPS2、FMPS3 和 FMPS4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MPS1和FMPS3为果胶类多糖,FMPS1和FMPS2的糖苷键类型以α-型糖苷键为主,并有少量的β-型糖苷键,FMPS3以β-型糖苷键为主,并有少量的α-型糖苷键,FMPS4以β-型糖苷键链接而成;各组分的Mw分别为2.572×107(±0.517%)、1.755×106(±2.009%)、2.563×105(±1.784%)和2.411×105(±1.808%)g/mmol,Mw/Mn分别为1.090(±0.708%)、1.220(±2.813%)、1.124(±2.508%)和1.842(±2.509%),R.w分别为44.6(±0.8%)、33.4(±6.7%)、15.3(±27.5%)和9.4(±69.6%)nm;在溶液中,FMPS1呈现紧密均匀的球形构象,FMPS2呈现无规则线团构象,FMPS3和FMPS4为典型的高支化度聚合物;FMPS 1主要由α-Glc、α-GalA、β-Rha和p-Galp组成,其初步结构单元为-α-Glc-β-Galp-β-Rha-α-GalA-α-Glc-。FMPS4主要由α-Ara、α-Glc、β-Rha、β-Galp 和 β-Man组成,其初步结构单元为-α-Ara-β-Rha-β-Galp-α-Glc-β-Man-α-Ara-。(7)金柑多糖各组分体外降血脂作用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本章对金柑多糖各组分胰脂肪酶活性抑制、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各组分活性与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金柑多糖FMPS1 和 FMPS3表现出了较强的胰脂肪酶活性抑制作用,这与其单糖组成和相对分子量有关;金柑多糖FMPS1和FMPS2表现出了较强的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其结合能力受到相对分子量的影响;抗氧化活性表明,FMPS3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FMPS4次之,FMPS1和FMPS2的抗氧化活性较弱,金柑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受其结构特征的影响,如: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分子量、分子半径和溶液链构象等。金柑多糖各组分降血脂活性并不是由单一脂质代谢途径所决定,而是多途径综合影响的结果。此外,金柑多糖降血脂活性也不是单一结构因素导致的结果,而是多重结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8)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降血脂机理的研究本章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形成动物脂代谢紊乱模型,以普通饲料为空白对照,以辛伐他丁为阳性对照,研究金柑多糖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对高血脂症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及血浆和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高脂模型组,金柑多糖能显着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TG、TC、LDL-C和NEFA含量,显着提高HDL-C和LIPA含量;金柑多糖可显着提高高血脂症大鼠血浆和组织中SOD、GSH-Px和GST活力及T-AOC能力,同时显着降低MDA含量,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此外,金柑多糖可显着降低高血脂症大鼠体重、肝脏和脾脏指数,且表现出了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高血脂症大鼠肝脏和血管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金柑多糖可减少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对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表明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结合各组分体外降血脂作用构效关系的研究,金柑多糖是通过提高血浆和组织中脂肪酶活性、降低胆固醇含量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途径达到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
孙钰[2](2015)在《锌溴液流电池用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环境污染、化石能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京都议定书之后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得到了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出更清洁环保的能源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课题。近些年来,为了满足能源的迫切需要,很多新型、优质、低成本的电化学系统被先后提出和发展起来,其中包括铁溴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等。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具备低耗、高效、少污染、高电流密度等优点,同时能够适应多次深度充放电。相比其他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凭借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成本,更适合应用于大型储能装置。锌溴液流电池主要应用在电网调峰、区域供电、新型交通工具等方面。液流电池本身由双极板、电解液、隔膜及电极材料等构成。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针对锌溴液流电池用隔膜的制备和性能进行研究。隔膜作为最重要的电池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隔离电池中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传输离子。商业化的隔膜价格较贵,制作工艺复杂。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制作出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磺化聚砜/PTFE膜、SiO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四种膜。同时对这些隔膜做了物理化学测试、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失重分析,并组装成单电池,进行了单电池性能研究,从而分析得出对比结果。本文采用溶液浇铸法制作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和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这两种隔膜是基于聚乙烯醇材料,聚乙烯醇是一种无毒、无味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对聚乙烯醇薄膜进行改性,得到物理化学性能更稳定、充电性能较好的隔膜结构。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是以孔隙率较高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为基底,增强了聚乙烯醇的机械强度,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的非离子交换膜。磷钼酸是固体酸,有很强的离子传导能力,与聚乙烯醇溶液融合,制作出的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具有更高的离子通过率和含水率。这两种隔膜均优化了聚乙烯醇材料的特性,得到更好的适合锌溴液流电池用隔膜。本文利用磺化方法制作磺化聚砜/PTFE膜以及采用两种不同的磺化方式制作SiO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聚砜膜是锌溴液流电池隔膜研究热点,本文改进常见的商业化聚砜膜,得到性能更稳定的锌溴液流电池用隔膜。根据磺化材料、磺化方式的不同进行对比,得到更适合用于锌溴液流电池的隔膜。SiO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的含水率大于磺化聚砜/PTFE膜,热稳定性保持较好。本文制作的四种电池用隔膜均比商业化隔膜的价格低且性能较好,为锌溴液流电池用隔膜的多元化开辟一些新的道路。
方清华[3](2020)在《高分子弹性体的表面形貌及其摩擦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高分子摩擦材料因其质轻、高强度、耐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建筑节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目前,随着高分子摩擦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高分子摩擦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已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迄今为止,高分子摩擦材料一直是国内外十分重视的发展领域。摩擦是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是在运动接触过程中,由在物体薄表面层上发生的过程所支配的。而摩擦学是研究相互作用表面相对运动的科学和技术,因此涵盖了摩擦,磨损和润滑,一个大的话题,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在本论文中,主要以实现高分子弹性体高效的润滑和低的摩擦磨损为目标,通过对高分子摩擦副材料的表面形貌的调控,润滑剂中高分子链的行为调查,以及对构建的整个摩擦体系的摩擦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了在该摩擦体系下摩擦系数降低的原因并推导出理论机理,可以为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提供非常有效的指导意见。这些结果将为聚合物材料在摩擦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路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经典高分子共混薄膜,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PMMA)体系薄膜形貌的形成过程,得到了不同尺度的特征耦合,包括作为主要结构的Voronoi微胞分裂和作为次级结构的微胞内非线性分布的分级形貌。通过原位监测发现存在流体扰动时,该形态由小于10微米的均匀沉积转变为尺度大于100微米的自组织微胞形态。阐明了自组织微胞图案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即流场引导相分离过程中时顺序生成沉淀物的选择性沉积,由相分离和流体对流的耦合导致分级形貌的形成。分级形态中微尺度或中尺度的单一调控可以通过调整相作用或相应的对流扰动来实现,并对不同共混比下,具有相应表面形貌的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率先发现了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人工泪液的主要成分,可用于缓解干眼症)对三嵌段共聚物SEBS弹性体的润滑效果只与其水解度有关,而与分子量等参数无关的现象。发现利用低水解度的聚乙烯醇溶液作为润滑剂时,其摩擦系数相比于高水解度时至少下降一个数量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优异的润滑性能,是由于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与SEBS接触时易于被迅速吸附,在表面形成丰富的水分子层,起到承载和降低摩擦的作用。特别研究了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薄膜表面纳米架构相关的摩擦学行为。在该章节着重讨论了 SEBS表面形貌、SEBS薄膜的弹塑性转变对润滑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不锈钢球对SEBSs膜组成的摩擦体系中,去离子水润滑条件下,SEBS弹性体的硬度、模量等参数控制摩擦系数的变化。而在聚乙烯醇水溶液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的变化由基底微观表面形貌参数决定,即这种摩擦现象的发生是由微观纳米形貌主导的,与宏观表面粗糙度没有直接联系。SEBS试样的微观结构对摩擦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润滑条件下摩擦性能的逆转主要是由于SEBS基体中软、硬段组成比的差异引起的微观相分离,它决定了 SEBS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布和摩擦副材料的力学性能。
沈睦贤[4](2014)在《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及粘接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合物水凝胶是由亲水性的高分子链通过交联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材料,由于其溶胀于水中、质地柔软而类似生物体组织,是一种理想的生物相容性材料。通过控制水凝胶三维网络的交联度,调节高分子链上的官能团,以及改变环境条件,可以调控水凝胶的溶胀度和粘接性能。因而,聚合物水凝胶可广泛应用于角膜接触镜、烧伤敷料、药物控释材料以及医用粘合剂等领域。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溶胀性能,以及刺激响应性,而对其粘接性能的研究却仍十分有限。本文设计合成了包括通过化学交联、物理交联以及复合交联的多种聚合物水凝胶,并系统研究了其粘接性能。首先利用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方法分别制备了改性甲基乙烯醚-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和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然后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其凝胶过程,尤其是临界凝胶点附近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随频率的变化与粘接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实验室自制的表面能测量仪研究了聚合物水凝胶的表面粘附性能;结合流变性能、宏观粘接性能和表面粘附能揭示了聚合物水凝胶的粘接机理,为其在假牙粘合剂、组织工程、伤口敷料、透皮给药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具体工作如下:1.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为原料,乙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在酸性催化条件下使PVAc部分水解制备得到聚(醋酸乙烯酯-乙烯醇)(PVAc-VA),将VAc-VA与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商品名Gantrez)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得到粘接性可调的聚合物水凝胶。该水凝胶同时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可粘接亲水和疏水表面,是一种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粘合剂。通过1H NMR表征得到PVAc-VA的水解度,发现可以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用量控制PVAc的水解度。180°剥离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VAc水解度的增加,聚合物水凝胶的剥离强度降低。这是因为过度水解产生的羟基使交联度增加,造成体系的流动性变差,不能在材料表面渗透。Gantrez分子量增加,剥离强度增加;而PVAc分子量增大,产物的粘接力却减小。流变结果表明当水凝胶处于临界凝胶点时,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平行并与频率成幂函数关系。此时交联度适中,体系达到内聚力与流动性之间的平衡,剥离强度最大,具有最佳的粘接性能。此外,还成功合成了用聚乙二醇(PEG)交联Gantrez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胶,考察了PEG分子量以及两者摩尔比对水凝胶流变性能的影响。当Gantrez/PEG的摩尔比为10:1时,弹性模量(G’)与粘性模量(G”)相接近,体系接近临界凝胶点。溶胀结果表明得到的水凝胶表现出高溶胀率,溶胀行为受pH值的影响显着。2.以纳米粘土Laponite为交联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均匀透明的聚丙烯酰胺(AAm)纳米复合水凝胶,其拉伸强度较大且随着Laponite和单体量的增加而增大,拉伸率达1200%以上。同时合成了聚丙烯酚Laponite生物相容性纳米复合水凝胶,发现这种水凝胶透明均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粘接性。流变测试发现聚丙烯酸/Laponite水凝胶的弹性模量和粘度都随着交联剂Laponite与单体A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1800剥离强度随着Laponite以及AA含量的增加均出现最大值,表明当凝胶的内聚力和流动性之间达到平衡时,体系的粘接性能达到最佳。由于体系中羧基的存在,该水凝胶的粘接性能显示出pH值敏感性。采用JKR表面能仪表征了其表面粘附性能,发现在实验范围内聚丙烯酸/Laponite纳米复合凝胶的表面附着力随着AA和Laponit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3.同时采用化学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和物理交联剂Laponite制备了纳米复合聚甲基丙烯酸/Laponite水凝胶,发现增加BIS的量使体系的透明度和延展度明显下降,而Laponite的加入则有助于水凝胶的透明度和延展性的提升;还考察了不同交联剂的量对水凝胶粘接性能的影响,发现BIS量的增加明显减弱了纳米复合水凝胶的粘接性。4.基于Johnson-Kendall-Roberts (JKR)理论在实验室自制了两台不同功能的JKR表面能仪,并用其研究了聚合物水凝胶的表面粘附性能。在测试过程中,通过仪器的精确控制,样品接触和分离的速度可以达到微米每秒级别,使得接触过程中由于样品形变所引起的能量损耗大大减少,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分离过程中所消耗的功,即表面粘附能。JKR表面能仪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利用该仪器研究了一系列聚合物水凝胶的表面粘附性能,结果表明:这种JKR仪是表征聚合物水凝胶等软物质表面粘附性能的一种理想工具,能够与180°剥离强度等宏观粘接性能相互补充。该类仪器的开发为研究软物质的粘接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深入认识软物质粘接机理以及更加有效地调控其粘接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波[5](2005)在《应用SAFT缔合模型研究缔合体系的谱学性质》文中研究说明分子缔合是一个自发的平衡过程,在特定情况下能形成络合物或者分子聚集体,这样的缔合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系和非生物体系中。对缔合体系的研究既是一个传统的方向,又是一个前沿的研究领域,一直都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实验、理论和模拟是分子热力学研究三角关系中的三个顶点。近年来随着波谱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波谱分析手段被广泛用来研究溶液分子层次上的结构、溶液的宏观性质和组成的关系,并且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分子热力学四面体中的第四个顶点。常用的波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X-衍射、小角度X-散射、中子散射、质谱(MS)及扫描电镜(SEM)等。 本论文引入统计缔合流体理论(SAFT)中的缔合思想和模型参数,提出了一个关联缔合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新模型,对17个缔合体系的57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了各种氢键的摩尔分数,并且得到了质子在不同缔合情形下的特征化学位移。该模型可以为混合物化学位移随组成的变化提供更加直观的解释,又不需要像化学缔合理论那样假设形成了多少种缔合体,比化学缔合理论要简单,优化参数也较少。同时它又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缔合体系,尤其对于复杂的缔合体系如含水体系有较好的关联结果。 本论文亦将SAFT缔合理论引入到对红外光谱的研究中,用1-2-n缔合模型来关联醇-烃体系羟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数据,但是其中各缔合体的摩尔分数由SAFT缔合理论计算得到,而不需要引入缔合体的平衡常数。这种方法对乙醇与正己烷体系和甲醇与正己烷体系的三个吸收峰的红外吸收数据都关联得较好,由此可以证明1-2-n缔合模型对于醇-烃体系的合理性,同时也表明由SAFT缔合理论求取各种缔合体的摩尔分数的方法是可行的。 本论文还将SAFT缔合理论引入到对拉曼光谱与C-H…O弱氢键的研究中,建立了一个可以描述拉曼光谱C-H伸缩振动频率随浓度变化的SAFT缔合模型,并以此关联了五种含水体系的拉曼光谱C-H伸缩振动频率位移。关联的结果表明SAFT缔合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混合物的拉曼光谱C-H伸缩振动频率位移性质。
弭云杰[6](1991)在《稀醇溶液红外光谱的位移关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分析影响醇类溶液红外光谱因素的基础上,对红外位移关联公式进行了修改,以溶剂的给子数(DN)、折光率(n)和介电常数(ε)为参数,对稀醇类溶液的红外位移(△v)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表明,标准偏差稍高于实验误差,但比现有的关联公式有较大的改善.本文还利用较高浓度下醇溶液的红外位移,讨论了分子间氢键的协同效应.
杨晓艳[7](2013)在《芳香类代谢物的LC-MS与NMR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尿液中的芳香类代谢物主要来源于肠道内消化吸收的芳香族氨基酸或者多酚类物质。芳香族氨基酸主要包括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本论文选取了29种与这些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相关的代谢物进行了液相色谱-质谱(LC-MS)定量分析方法探索,并建立了定量标准曲线。同时,本论文采用多维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其中一种不稳定代谢物吲哚丙酮酸在不同溶剂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本论文比较了芳香类代谢物在3个不同厂家的色谱柱上的分离效果以及温度对物质分离的影响。我们发现Agilent C18色谱柱对这类物质的分离效果最好,色谱峰分布均匀。温度升高,物质的保留时间略微减小,某些比较难分离的物质分离度增大。同时,我们也优化了质谱参数,使得每一种物质在质谱中的响应信号最大。在优化好的色谱分离方法和质谱条件下我们建立了29种芳香类代谢物的LC-MS定量标准曲线。2.本论文采用多维NMR技术分析了吲哚丙酮酸在不同溶剂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降解产物。研究发现,吲哚丙酮酸在乙腈溶液中主要以烯醇式结构存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酮式结构存在。烯醇式吲哚丙酮酸在乙腈溶液中会有少部分与氧气作用生成吲哚甲醛和乙二酸,有水存在时会加快这种反应。酮式吲哚丙酮酸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吲哚乙酸和二氧化碳。4-羟基苯丙酮酸在水溶液中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乙酸,同时利用2D NMR谱图还归属出4-羟基扁桃酸的信号。这些结果表明芳香类丙酮酸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并且能以还原剂的形式与氧气发生多种反应。
许映杰[8](2012)在《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物性和微观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宏观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应用紧密相关,它们是体系微观结构信息的外在表现。因此研究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谱学方法和宏观物性测量是研究离子液体微观结构和性质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一方面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了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基础物性数据,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探索,另一方面结合1H NMR手段研究了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并在体系谱学性质与宏观性质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具体工作如下:本论文首先测定了293.15K-313.15K范围内醋酸正丁胺(N4Ac)和硝酸正丁胺(N4NO3)离子液体与水、甲醇、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组成的二元溶液体系全浓度范围内的密度和黏度性质。由不同温度下离子液体纯物质的密度数据,获得了热膨胀系数、分子体积和标准熵等物理量。由二元溶液体系的密度和黏度数据分别计算得到了过量摩尔体积(VE)和混合黏度的变化(△η),并采用Redich-Kister方程关联上述过量性质。VE的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体系的VE值均为负值,而且当离子液体摩尔分数约为0.3时,其值出现了极小值;N4Ac/水和N4N03/水体系中离子液体与水之间的氢键作用较强;而在N4Ac/醇和N4N03/醇体系中,以醇分子填充至离子液体氢键网络结构的效应占主导,并且随着醇分子链长的增加,填充效应依次减弱。在相同条件下,N4NO3/水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绝对值(|VE|)大于N4Ac/水体系的|VE|。△η的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体系的△η值均为负值,当离子液体摩尔分数约为0.7时,其值出现了极小值;在相同条件下,N4Ac/水(醇)体系的混合黏度的变化绝对值(|△η|)大于N4NO3/水(醇)体系的|△η|: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的|△η|逐渐变小,说明体系趋向于理想性。谱学性质和宏观物性都是离子液体溶液体系微观结构的外在表现,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桥梁关系是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mim]BF4)/水(乙醇)体系全浓度范围内的1H NMR化学位移。采用基于局部表面积分数的局部组成模型,分别关联了[Bmim]BF4/水、[Bmim]BF4/乙醇、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Emim]BF4)/水和N4N03/水体系中离子液体和溶剂的1H NMR化学位移随体系浓度的变化关系,利用获得的能量参数结合Eyring-UNIQAC黏度方程,直接预测了上述体系的黏度性质,预测结果良好。这样我们就在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谱学性质和黏度性质之间建立了联系。为了深入探索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本文采用1H NMR相对化学位移的方法研究了[Emim]BF4离子液体在水化过程中阳离子相对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的加入,咪唑环阳离子上三个芳香质子氢的相对微观结构变化是不一致,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顺序为:(C2)H…O>(C4)H…0>(C5)H…O;侧链烷基氢的相对微观结构变化也是不相同的,水分子出现在(C6)H周围的可能性比(C7)H或(C8)H的可能性大。通过对离子液体溶液体系微观结构的研究,可以解释体系的某些特殊宏观现象。本文采用1H NMR方法,研究了乙酸乙酯+乙醇+[Bmim]BF4体系的微观结构,揭示了[Bmim]BF4作为萃取精馏剂消除乙酸乙酯+乙醇共沸体系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mim]BF4的咪唑阳离子上(C2)H与乙醇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对提高乙酸乙酯+乙醇体系中乙酸乙酯的相对挥发度、消除体系的共沸点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采用1H NMR研究了乙酸乙酯+乙醇+1-丁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Bmmim]BF4)的微观结构,并测定了体系的汽液平衡性质,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咪唑型离子液体改变乙酸乙酯+乙醇体系汽液平衡的机理。总的说来,本论文通过测量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宏观物性和1H NMR,探讨了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建立了体系谱学性质和黏度性质之间的联系,揭示了离子液体改变乙酸乙酯+乙醇体系汽液平衡的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离子液体溶液体系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联系提供了思路。
韩思宇[9](2020)在《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邻位香兰素》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香料添加剂,邻位香兰素在药物生产、有机合成、化妆品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当前,我国邻位香兰素的年产量仅为一万吨左右。现阶段,邻位香兰素仅作为香兰素生产的副产物经分离提纯获得,工业合成方法未见报道。受制于邻位香兰素和香兰素同分异构体分离难度大的问题,邻位香兰素产品最终纯度也难有保障。东北制药厂主要采用邻位香兰素作为盐酸盐黄连素的生产原料,基于以上邻位香兰素质量及产量问题,盐酸盐黄连素的生产中存在产物杂质较多,生产规模受限等问题。因此研发一条经济、绿色、高效、选择性强的邻位香兰素工业合成方法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一条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先甲基化合成愈创木酚再甲酰化合成邻位香兰素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如下研究:首先,经过对愈创木酚合成方法进行分析比对后选用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的方法制备愈创木酚,并且对反应中涉及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结果为邻苯二酚的用量为0.1mol(11.1g),甲基化试剂硫酸二甲酯的用量为0.12mol(11.4g),即n(邻苯二酚):n(硫酸二甲酯)=1:1.2,溶剂为邻二甲苯,溶剂用量为80m L,助催化剂选用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1.0g,用Na OH溶液调节体系p H=10,反应时间为80分钟。最后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并且还对该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其次,选用金属离子催化法催化愈创木酚和多聚甲醛反应合成邻位香兰素,并且对反应中涉及的反应物用量进行了优化,结果为在300ml乙腈溶剂中,愈创木酚用量为0.1mol(12.4g),无水氯化镁的用量0.1mol(9.52g),三乙胺用量0.1mol(10.11g),多聚甲醛用量为0.3mol(9g),即n愈创木酚:n无水氯化镁:n三乙胺:n多聚甲醛=1:1:1:3。最后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和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还采用Material Studio 2017软件中的Dmol3模块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反应物、中间体、产物结构进行优化,并对过渡态进行搜索和对反应能垒进行了计算,确定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本研究采用廉价易得的大宗物质邻苯二酚为原料,选用了高效的甲基化方法和邻位选择性强的甲酰化方。对实现邻位香兰素的化学合成、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工艺过程有积极意义。
陈怡[10](2014)在《FT-IR实验与高斯计算研究醋酸乙烯酯的溶剂效应》文中提出溶剂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结论不仅对化学反应机理、物质谱学性质以及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探究提供依据,更对筛选反应溶剂、优化反应条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对溶剂效应的研究一直都是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运用FT-IR实验和高斯理论计算研究了醋酸乙烯酯的溶剂效应对其反应活性的影响及其规律。本文利用FT-IR实验研究了醋酸乙烯酯(VAc)在正己烷等12种非醇溶剂和甲醇等6种醇溶剂中羰基谱带(vexp=(C=O))的位移规律。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选用B3LYP/6-311G*为基组,使用PCM和SMD溶剂模型分别计算了VAc在18种溶剂中的羰基频率(vcal(C=O))和溶剂化自由能,研究了vcal(C=O)与C=C键反应活性的关系。本文引入了四个单参数溶剂方程和两个多参数溶剂方程,分别与VAc在18种溶剂中的vexp(C=O)和vcal(C=O)进行相关分析。与单参数溶剂方程的分析结果表明,VAc的vcal(C=O)与KBM溶剂参数方程的线性相关性较好,但与其余溶剂参数方程线性相关性均不显着,说明PCM模型虽能较好地描述介电常数引起的溶剂效应,但不能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溶质-溶剂相互作用;vexp(C=O)与溶剂参数G相关性最好,与AN的相关性次之,与KBM和ET(30)的相关性较差。说明AN、 ET(30)、KBM、G四种单参数溶剂方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VAc的溶剂效应,但不能全面描述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本质。与多参数溶剂方程的分析结果表明,vexp(C=O)与Swain方程和LSER方程的相关性均较好。而LSER方程的优点在于,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溶剂-溶质相互作用提供物理意义明确的解释。本文运用DFT B3LYP/6-311G*和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VAc与乙醇溶剂之间的氢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谱带Ⅰ归属为VAc羰基与醇溶剂之间不同种类的1:1氢键和1:2氢键作用所致,谱带Ⅱ归属为VAc羰基与醇溶剂之间的非专一性作用(范德华力作用)所致。通过FT-IR实验监测VAc的溶液聚合反应,利用VAc红外特征吸收峰的变化,研究不同溶剂对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甲醇溶剂体系中的VAc聚合反应转化率比正己烷、二氯甲烷溶剂体系中的高。由此说明,溶剂所致羰基频率可用于推测单体反应活性的大小,从而可为反应溶剂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稀醇溶液红外光谱的位移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醇溶液红外光谱的位移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金柑多糖结构表征及降血脂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金柑的研究进展 |
1.1 金柑的主要品种和地区分布 |
1.2 金柑的主要营养成分 |
1.3 金柑的药理作用 |
1.4 金柑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
2. 金柑多糖的研究进展 |
2.1 金柑多糖的提取 |
2.2 金柑多糖的纯化 |
2.3 金柑多糖的生物活性 |
3. 制备方法对多糖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
3.1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多糖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
3.2 微波辅助提取法对多糖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
3.3 超高压提取法对多糖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
4. 多糖的理化性质 |
4.1 流变学特性 |
4.2 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4.3 多糖的化学性质 |
5. 多糖的分级纯化和纯度鉴定 |
5.1 膜分离技术 |
5.2 色谱分离法 |
5.3 多糖的纯度鉴定 |
6. 多糖的结构表征 |
6.1 单糖组成 |
6.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
6.3 部分酸水解法 |
6.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法 |
6.5 甲基化分析法 |
6.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红外光谱法 |
6.7 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技术 |
6.8 核磁共振法 |
7. 多糖的降血脂作用 |
7.1 多糖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
7.2 多糖胆酸盐结合的研究 |
7.3 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8. 多糖的构效关系 |
8.1 多糖一级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8.2 多糖高级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8.3 多糖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9. 立项背景及意义 |
10.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制备方法对金柑多糖结构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样品前处理 |
2.2 水提法、超声波辅助和微波辅助提取金柑多糖 |
2.3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金柑多糖 |
2.4 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 |
2.5 核磁共振扫描 |
2.6 SEC-MALLS-RI体系检测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金柑多糖工艺的研究 |
3.2 不同制备方法对金柑多糖得率的影响 |
3.3 金柑多糖WFP、UFP、MFP和UMFP的FT-IR光谱分析 |
3.4 金柑多糖WFP、UFP、MFP和UMFP的NMR分析 |
3.5 金柑多糖WFP、UFP、MFP和UMFP分子特征参数 |
3.6 金柑多糖WFP、UFP、MFP和UMFP的分子量分布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柑多糖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多糖的制备 |
2.2 静态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2.3 动态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柑多糖静态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
3.2 金柑多糖动态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柑多糖热稳定性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差式量热扫描仪分析 |
2.2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 |
2.3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体系检测 |
2.4 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
2.5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柑多糖的差式量热扫描仪热分析 |
3.2 金柑多糖的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3 金柑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
3.4 金柑多糖粉末微观构象的研究 |
3.5 金柑多糖溶液微观构象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柑多糖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凝胶色谱分离 |
2.2 SEC-MALLS-RI体系检测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柑多糖分子结构特征参数分析 |
3.2 金柑多糖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
3.3 金柑多糖分子均方根旋转半径分布 |
3.4 金柑多糖溶液链构象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柑多糖分级纯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DEAE Sepharose CL-6B琼脂糖凝胶柱分级 |
2.2 分级多糖的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分级 |
2.3 多糖各组分的纯度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柑多糖的线性洗脱 |
3.2 金柑多糖的梯度洗脱 |
3.3 金柑多糖各组分HPLC法纯度鉴定 |
3.4 金柑多糖各组分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柑多糖各组分结构表征的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红外光谱分析 |
2.2 SEC-MALLS-RI分析 |
2.3 核磁共振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柑多糖各组分红外光谱分析 |
3.2 金柑多糖各组分分子结构特性参数分析 |
3.3 金柑多糖各组分分子量分布 |
3.4 金柑多糖各组分分子半径分布 |
3.5 金柑多糖各组分溶液链构象 |
3.6 金柑多糖各组分~1H NMR分析 |
3.7 金柑多糖各组分~(13)C NMR分析 |
3.8 金柑多糖各组分COSY、NOESY和TOCSY NMR分析 |
3.9 金柑多糖各组分HSQC NMR分析 |
3.10 金柑多糖各组分HMBC NMR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柑多糖各组分体外降血脂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的测定 |
2.2 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的测定 |
2.3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柑多糖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
3.2 金柑多糖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的研究 |
3.3 金柑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降血脂机理的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饲料配方 |
2.2 动物分组和给药方法 |
2.3 大鼠组织匀浆的制备 |
2.4 大鼠血脂指标的测定 |
2.5 大鼠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6 体重和脏器指数的测定 |
2.7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8 血管病理学观察 |
2.9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建造 |
3.2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TG的影响 |
3.3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TC的影响 |
3.4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HDL-C的影响 |
3.5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LDL-C的影响 |
3.6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NEFA的影响 |
3.7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LIPA的影响 |
3.8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9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体重的影响 |
3.10 金柑多糖对高血脂症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11 高血脂症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3.12 高血脂症大鼠血管病理学观察 |
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锌溴液流电池用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液流电池 |
1.3 锌溴液流电池的简介 |
1.3.1 锌溴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2 国内外锌溴液流电池的发展与应用状况 |
1.3.3 锌溴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简介 |
2.2.1 电化学工作站 |
2.2.2 电池测试系统 |
2.2.3 恒流泵 |
2.2.4 磁力加热搅拌器 |
2.3 实验关键部件简介 |
2.3.1 双极板 |
2.3.2 离子交换膜 |
2.3.3 电解液的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隔膜物理化学性质测试 |
2.4.2 隔膜紫外光谱分析 |
2.4.3 隔膜红外光谱分析 |
2.4.4 隔膜热失重分析 |
2.4.5 单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
3 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制备和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 结构和性能研究 |
3.3.1 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物理化学性能 |
3.3.2 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紫外光谱分析 |
3.3.3 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红外光谱分析 |
3.3.4 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热失重分析 |
3.4 以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为电池隔膜的单电池组装及性能研究 |
3.4.1 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的电导率测量 |
3.4.2 以聚乙烯醇/PTFE复合膜及聚乙烯醇/磷钼酸复合膜为电池隔膜的单电池性能研究 |
4 磺化聚砜/PTFE膜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3 结构和性能研究 |
4.3.1 磺化聚砜/PTFE膜物理化学性能 |
4.3.2 磺化聚砜/PTFE膜紫外光谱分析 |
4.3.3 磺化聚砜/PTFE膜红外光谱分析 |
4.3.4 磺化聚砜/PTFE膜热失重分析 |
4.4 以磺化聚砜/PTFE膜为电池隔膜的单电池组装及性能研究 |
4.4.1 磺化聚砜/PTFE膜的电导率测量 |
4.4.2 以磺化聚砜/PTFE膜为电池隔膜的单电池性能研究 |
5 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制备和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3 结构和性能表征 |
5.3.1 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物理化学性能 |
5.3.2 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紫外光谱分析 |
5.3.3 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红外光谱分析 |
5.3.4 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热失重分析 |
5.4 以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为电池膜的单电池组装及性能研究 |
5.4.1 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的电导率测量 |
5.4.2 以SiO_2/磺化聚砜//PTFE复合膜为电池隔膜的单电池性能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高分子弹性体的表面形貌及其摩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摩擦磨损机制 |
1.2.1 粘附:粘着键的形成和分解 |
1.2.2 外部因素对聚合物摩擦的影响 |
1.2.2.1 载荷的影响 |
1.2.2.2 滑动速度的影响 |
1.2.2.3 温度的影响 |
1.3 水基润滑机理 |
1.3.1 水在有限膜中的流动性 |
1.3.2 水溶液中的水化作用 |
1.4 粘附力的接触理论模型 |
1.4.1 Johnson-Kendall-Roberts (JKR)模型 |
1.4.2 Derjaguin-Muller-Toporov (DMT)模型 |
1.5 表面力的测量 |
1.5.1 表面力仪 |
1.5.2 原子力显微镜 |
1.5.3 接触粘附计 |
1.6 含高分子表面相互作用 |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流驱动溶剂蒸发引起的聚合物共混膜的分级形态与摩擦性能 |
2.1 本章引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样品制备 |
2.2.3 实验设备与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层形貌和自组织Voronoi结构 |
2.3.2 中尺度在形态和组成上的不均匀性 |
2.3.3 对流引导的沉积和侧向胞质转移 |
2.3.4 分级形貌的多维度调控 |
2.3.5 PS/PMMA共混体系摩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乙烯醇水解度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润滑性能影响 |
3.1 本章引论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SEBS薄膜和聚乙烯醇水溶液的制备 |
3.2.3 PVA在水溶液中的链结构 |
3.2.4 流变学表征 |
3.2.5 摩擦性能的评估 |
3.2.6 接触角测角术 |
3.2.7 界面吸附黏附行为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摩擦学系统中相关组成部件的形貌和结构 |
3.3.2 在摩擦学体系中实现优异的润滑表面 |
3.3.3 表面物理吸附有助于实现超低摩擦和磨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级架构决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薄膜的摩擦行为 |
4.1 本章引论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聚合物SEBSs基底膜和聚乙烯醇水溶液的制备 |
4.2.3 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学轮廓仪测试 |
4.2.4 聚合物SEBSs膜的硬度和模量 |
4.2.5 摩擦学性能的评估 |
4.2.6 液滴与SEBS膜表面接触的接触角分析 |
4.2.7 界面黏附测量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三嵌段共聚物SEBSs |
4.3.2 静态接触角测试 |
4.3.3 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级相分离结构的观测 |
4.3.4 嵌段共聚物SEBSs摩擦特性曲线研究 |
4.3.5 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下SEBSs表面粗糙度 |
4.3.6 SEBSs表面吸附黏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5.1.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5.1.2 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亮点 |
5.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4)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及粘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分子水凝胶 |
1.1.1 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 |
1.1.2 智能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 |
1.1.3 智能水凝胶的应用 |
1.1.4 纳米复合水凝胶 |
1.2 粘接性能 |
1.2.1 粘接的定义 |
1.2.2 粘合剂的分类 |
1.2.3 粘接机理 |
1.2.4 粘弹性聚合物之间的接触现象以及粘接现象 |
1.2.5 JKR接触理论 |
1.2.6 JKR表面能仪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Gantrez的化学交联聚电解质水凝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装置 |
2.2.2 部分水解的聚醋酸乙烯酯乙烯醇(PVAc-VA)的制备 |
2.2.3 两亲性聚合物水凝胶PVAc-VA/Gantrez的制备 |
2.2.4 PVAc-VA/Gantrez水凝胶的交联度测定 |
2.2.5 制备PEG/Gantrez水凝胶 |
2.2.6 分析与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VAc-VA的水解度 |
2.3.2 PVAc-VA/Gantrez水凝胶的后处理分析 |
2.3.3 PVAc-VA/Gantrez水凝胶的剥离强度 |
2.3.4 PVAc-VA/Gantrez水凝胶的流变性能 |
2.3.5 PVAc-VA/Gantrez水凝胶的交联度测试 |
2.3.6 PEG/Gantrez水凝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7 PEG/Gantrez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2.3.8 PEG/Gantrez水凝胶的流变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aponite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水凝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装置 |
3.2.2 基于Laponite的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3.2.3 分析与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丙烯酰胺/Laponite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形貌 |
3.3.2 聚丙烯酰胺/Laponite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质 |
3.3.3 聚丙烯酸/Laponite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形态 |
3.3.4 聚丙烯酸/Laponite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形貌分析 |
3.3.5 聚丙烯酸/Laponite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流变性能 |
3.3.6 聚丙烯酸/Laponite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剥离强度 |
3.3.7 聚丙烯酸/Laponite纳米复合水凝胶的JKR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化学交联与物理交联制备水凝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装置 |
4.2.2 基于BIS的化学交联的水凝胶的制备 |
4.2.3 分析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甲基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的透明度和力学性能 |
4.3.2 聚甲基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的流变性 |
4.3.3 聚甲基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的剥离强度 |
4.3.4 聚甲基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的JKR测试 |
4.3.5 基于BIS的化学交联的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流变性 |
4.3.6 基于BIS的化学交联的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剥离强度 |
4.3.7 基于BIS的化学交联的聚丙烯酸水凝胶的JKR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JKR表面能仪的开发及其对聚合物水凝胶表面粘接性的表征 |
5.1 引言 |
5.2 JKR仪的开发 |
5.3 JKR仪的建立 |
5.4 JKR仪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实现 |
5.4.1 第一代JKR仪的功能结构和测量流程 |
5.4.2 第二代JKR仪的功能结构和测量流程 |
5.4.3 接触半径的测量 |
5.4.5 JKR仪的测试可重复性 |
5.5 测量实例 |
5.5.1 聚甲基丙稀酸/Laponiet纳米复合水凝胶 |
5.5.2 聚丙稀酸/BIS化学交联水凝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
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待发表的论文 |
(5)应用SAFT缔合模型研究缔合体系的谱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缔合体系的研究概况 |
2.1 实验研究 |
2.1.1 红外光谱(IR) |
2.1.2 核磁共振波谱(NMR) |
2.1.3 拉曼光谱 |
2.1.4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2.2 理论研究 |
2.2.1 化学缔合理论 |
2.2.2 拟化学理论 |
2.2.3 微扰理论 |
2.3 计算机模拟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SAFT缔合模型关联缔合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研究 |
3.1 核磁共振原理的介绍 |
3.2 化学位移 |
3.3 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 |
3.3.1 原子与分子的磁屏蔽 |
3.3.2 诱导效应 |
3.3.3 共辘效应 |
3.3.4 磁各向异性效应 |
3.3.5 范德华效应 |
3.3.6 氢键效应 |
3.3.7 溶剂效应 |
3.4 核磁共振在研究缔合溶液中的应用 |
3.5 缔合体系的核磁共振研究进展 |
3.6 关联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SAFT缔合模型的提出 |
3.6.1 SAFT理论有关缔合的处理方法 |
3.6.2 关联缔合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模型 |
3.7 缔合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的关联 |
3.7.1 醇-烃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的关联 |
3.7.2 醇与氯仿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的关联 |
3.7.3 醇与酰胺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的关联 |
3.7.4 水与酰胺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的关联 |
3.7.4.1 DMF与NMA的性质比较 |
3.7.4.2 水与酰胺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关联结果 |
3.7.5 其它含水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的关联 |
3.7.6 与局部组成模型关联结果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AFT缔合理论在红外光谱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1-2-n缔合模型 |
4.2.2 各缔合体摩尔分数的求得 |
4.3 红外吸收数据的关联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AFT缔合模型关联拉曼光谱 C-H频率位移的研究 |
5.1 拉曼光谱的工作原理 |
5.1.1 从光的微粒性分析拉曼散射的产生 |
5.1.2 从光的波动性分析拉曼散射的产生 |
5.2 拉曼光谱在弱氢键研究中的应用 |
5.2.1 弱氢键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
5.2.2 用光谱手段对弱氢键的研究 |
5.3 关联拉曼光谱C-H伸缩振动频率位移的SAFT缔合模型的建立 |
5.4 拉曼光谱 C-H伸缩振动频率位移的关联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芳香类代谢物的LC-MS与NMR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芳香类代谢物研究概况 |
1.1.1 色氨酸代谢途径 |
1.1.1.1 5-羟色胺代谢途径与疾病 |
1.1.1.2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与疾病 |
1.1.1.3 色氨酸的其他代谢途径与疾病 |
1.1.2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
1.1.2.1 苯丙氨酸代谢性疾病 |
1.1.2.2 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与毒理学 |
1.1.2.3 苯丙氨酸代谢物与肠道菌群 |
1.1.3 酪氨酸代谢途径及疾病 |
1.1.4 多酚类物质代谢 |
1.2 芳香类代谢物分析方法 |
1.2.1 核磁共振分析方法 |
1.2.1.1 核磁共振原理 |
1.2.1.2 化学位移 |
1.2.1.3 耦合常数 |
1.2.1.4 核磁共振二维谱 |
1.2.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方法 |
1.2.2.1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 |
1.2.2.2 液相色谱分离方法优化 |
1.2.2.3 质谱法简介 |
1.2.2.4 LC-MS定量方法介绍 |
1.2.2.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 |
1.3 芳香类丙酮酸动态变化研究概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芳香类代谢物LC-MS定量标准曲线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配制 |
2.2.2 色谱质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芳香类代谢物色谱分离方法优化 |
2.3.1.1 温度对液相色谱分离的影响 |
2.3.1.2 不同色谱柱分离情况比较 |
2.3.2 芳香类代谢物定量标准曲线 |
3 芳香类丙酮酸动态变化的NMR研究 |
3.1 化学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吲哚丙酮酸在乙腈和重水混合溶液中的物质变化 |
3.3.1.1 新鲜溶液中物质鉴定 |
3.3.1.2 久置溶液中物质鉴定 |
3.3.1.3 物质变化小结 |
3.3.2 吲哚丙酮酸在氘代乙腈中的物质变化及鉴定 |
3.3.3 吲哚丙酮酸在水溶液中物质变化 |
3.3.3.1 新鲜溶液中物质鉴定 |
3.3.3.2 久置溶液中物质鉴定 |
3.3.3.3 物质变化小结 |
3.3.4 4-羟基苯丙酮酸在水溶液中物质变化 |
3.3.4.1 新鲜溶液中物质鉴定 |
3.3.4.2 久置溶液中物质鉴定 |
3.3.4.3 物质变化小结 |
3.3.5 芳香类丙酮酸动态变化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化合物中英文对照以及英文缩写表 |
(8)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物性和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物性研究进展 |
1.2.1 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密度和过量摩尔体积研究 |
1.2.2 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黏度性质研究 |
1.3 谱学方法研究离子液体溶液体系微观结构的进展 |
1.3.1 红外光谱研究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 |
1.3.2 核磁共振波谱研究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胺型离子液体/水(醇)溶液体系物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现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醋酸正丁胺(N4Ac)和硝酸正丁胺(N4NO_3)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2 密度的测定 |
2.3.3 黏度和电导率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醋酸正丁胺和硝酸正丁胺纯物质性质 |
2.4.2 胺型离子液体/水(醇)体系过量体积 |
2.4.3 胺型离子液体/水(醇)体系混合黏度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1H NMR预测离子液体二元溶液体系的黏度 |
3.1 引言 |
3.2 研究现状 |
3.3 研究方法 |
3.3.1 1~H NMR实验 |
3.3.2 化学位移关联 |
3.3.3 黏度的预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离子液体二元溶液体系~1H NMR化学位移的关联 |
3.4.2 离子液体二元溶液体系黏度的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1H NMR相对化学位移研究[Emim]BF_4/水体系的微观结构 |
4.1 引言 |
4.2 研究现状 |
4.3 研究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咪唑环质子氢的~1H MR相对化学位移 |
4.4.2 咪唑环侧链烷基氢的~1H NMR相对化学位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1H NMR研究离子液体影响乙酸乙酯/乙醇体系汽液平衡的机理 |
5.1 引言 |
5.2 研究现状 |
5.3 实验方法 |
5.3.1 汽液平衡实验 |
5.3.2 ~1H NMR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乙酸乙酯/乙醇+[Bmmim]BF_4(X_(IL)=0、0.1、0.3)体系的汽液平衡 |
5.4.2 乙酸乙酯/乙醇+[Bmim]BF_4(X_(IL)=0、0.1、0.3)体系的微观结构 |
5.4.3 乙酸乙酯/乙醇+[Bmmim]BF_4(X_(IL)=0.1、0.3)体系的微观结构 |
5.4.4 离子液体影响乙酸乙酯/乙醇体系汽液平衡的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邻位香兰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邻位香兰素 |
1.1.1 基本性质 |
1.1.2 应用 |
1.2 愈创木酚合成方法 |
1.2.1 生物合成法 |
1.2.2 天然提取法 |
1.2.3 化学合成法 |
1.3 邻位甲酰化方法 |
1.3.1 Reimer-Tiemann反应 |
1.3.2 Duff醛合成法 |
1.3.3 Gattermann-Koch反应 |
1.3.4 Gattermann反应 |
1.3.5 Vilsmeier反应 |
1.3.6 原甲酸酯反应 |
1.3.7 傅-克甲酰化反应 |
1.3.8 无水氯化镁催化法 |
1.3.9 甲醇镁催化法 |
1.3.10 钯催化芳基碘化物催化法 |
1.4 酮与烯醇互变异构及影响因素 |
1.4.1 酮与烯醇互变异构 |
1.4.2 几种常见的酮与烯醇互变异构现象 |
1.4.3 影响酮与烯醇互变异构因素 |
1.4.4 酮与烯醇互变异构检测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步骤 |
2.2.1 邻苯二酚甲基化实验步骤 |
2.2.2 愈创木酚邻位甲酰化实验步骤 |
2.3 MS软件DFT计算 |
2.4 测试表征 |
2.4.1 红外光谱 |
2.4.2 气相色谱-质谱 |
2.4.3 高效液相色谱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邻苯二酚甲基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1 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
3.1.2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3.1.3 产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分析 |
3.1.4 邻苯二酚甲基化反应机理探究 |
3.2 愈创木酚甲酰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
3.2.2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3.2.3 产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分析 |
3.2.4 产物高效液相色谱结果分析 |
3.2.5 愈创木酚邻位甲酰化实验模拟计算结果 |
3.2.6 愈创木酚邻位甲酰化反应机理探究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10)FT-IR实验与高斯计算研究醋酸乙烯酯的溶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溶剂效应的研究意义 |
1.2 溶剂效应的研究现状 |
1.2.1 实验方法研究溶剂效应 |
1.2.1.1 晶体衍射法、UV-vis光谱法、NMR谱法研究溶剂效应 |
1.2.1.2 IR光谱法研究溶剂效应 |
1.2.2 理论计算研究溶剂效应 |
1.2.2.1 计算化学简介 |
1.2.2.2 计算方法 |
1.2.2.3 高斯计算 |
1.3 溶剂的分类 |
1.4 溶质-溶剂相互作用 |
1.4.1 范德华力 |
1.4.2 氢键结合力 |
1.4.3 电子对给予体(EPD)—电子对接受体(EPA)相互作用 |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醋酸乙烯酯的溶剂效应实验 |
2.1.1 试剂 |
2.1.2 溶液的配制 |
2.1.3 红外光谱测定条件 |
2.1.3.1 红外光谱仪器 |
2.1.3.2 溶质红外光谱的测定 |
2.1.3.3 溶液红外光谱的测定 |
2.2 高斯理论计算 |
2.3 聚合反应实验 |
2.3.1 仪器 |
2.3.2 试剂 |
2.3.3 操作步骤 |
2.4 谱图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醋酸乙烯酯的一元溶剂效应研究 |
3.1 溶质羰基(C=O)谱带位移规律的研究意义 |
3.1.1 溶质的结构与性质 |
3.1.2 溶质的羰基频率与C=C反应活性的关系 |
3.2 红外光谱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3.2.1 非醇溶剂效应对VAc羰基谱带的影响 |
3.2.2 醇溶剂效应对VAc羰基谱带的影响 |
3.3 理论计算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3.3.1 计算所用方法和基组的选择 |
3.3.2 羰基频率与溶剂化自由能的计算 |
3.4 溶剂参数相关分析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3.4.1 单参数溶剂方程 |
3.4.1.1 溶剂接受数AN |
3.4.1.2 KBM参数方程 |
3.4.1.3 Dimroth的溶剂参数E_T(30) |
3.4.1.4 Schleyer线性自由能方程(LFE) |
3.4.2 多参数溶剂方程 |
3.4.2.1 Swain方程 |
3.4.2.2 LSER方程 |
3.4.3 v_(exp)(C=O)和v_(cal)(C=O)的单参数溶剂方程相关分析 |
3.4.3.1 与溶剂参数AN的相关性分析 |
3.4.3.2 与溶剂参数E_T(30)的相关性分析 |
3.4.3.3 与KBM方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4.3.4 与溶剂参数G的相关性分析 |
3.4.4 v_(exp)(C=O)和v_(cal)(C=O)的多参数方程分析 |
3.4.4.1 与Swain二元溶剂参数溶剂方程的相关分析 |
3.4.4.2 与LSER四元参数溶剂方程的相关分析 |
3.5 VAC在醇溶剂中的羰基谱带归属 |
3.6 小结 |
3.6.1 红外光谱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3.6.2 高理论计算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3.6.3 溶剂参数相关分析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3.6.4 VAc在醇溶剂中的羰基谱带归属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醋酸乙烯酯聚合反应的溶剂效应研究 |
4.1 VAC聚合反应 |
4.1.1 加聚反应的特征 |
4.1.2 自由基聚合 |
4.1.2.1 自由基聚合机理 |
4.1.2.2 自由基聚合热力学 |
4.1.2.3 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的特点 |
4.1.3 VAc聚合反应的引发剂 |
4.1.4 VAc溶液聚合反应方程 |
4.2 正己烷溶剂体系的VAC聚合反应 |
4.3 二氯甲烷溶剂体系的VAC聚合反应 |
4.4 甲醇溶剂体系的VAC聚合反应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红外光谱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5.2 理论计算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5.3 溶剂参数相关分析法研究VAC的溶剂效应 |
5.4 VAC在醇溶剂中的羰基谱带归属 |
5.5 VAC聚合反应的溶剂效应研究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稀醇溶液红外光谱的位移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柑多糖结构表征及降血脂机理的研究[D]. 曾红亮. 福建农林大学, 2015(12)
- [2]锌溴液流电池用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钰.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3]高分子弹性体的表面形貌及其摩擦性能[D]. 方清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及粘接性能研究[D]. 沈睦贤.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5)
- [5]应用SAFT缔合模型研究缔合体系的谱学性质[D]. 许波. 浙江大学, 2005(08)
- [6]稀醇溶液红外光谱的位移关联[J]. 弭云杰.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1(S4)
- [7]芳香类代谢物的LC-MS与NMR分析研究[D]. 杨晓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3(12)
- [8]离子液体溶液体系物性和微观结构研究[D]. 许映杰. 浙江大学, 2012(11)
- [9]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邻位香兰素[D]. 韩思宇.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10]FT-IR实验与高斯计算研究醋酸乙烯酯的溶剂效应[D]. 陈怡. 浙江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