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

内蒙古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

一、内蒙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博儒[1](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何宇飞[2](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晏锐[3](2018)在《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40余年的水氡、水温和流量等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降雨、气压、地震以及太阳活动等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该泉水氡、水温和流量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多年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引起的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机理,并对该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观测资料的映震效能进行了统计检验,这对深入认识温泉流体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温泉流体地震前兆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时间序列呈现出8-11年左右的准周期性、准同步变化特征,水氡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水温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小波功率谱、小波相干和小波偏相干计算结果显示,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流量和银河宇宙射线均存在8-11年的准周期性同步变化特征,目前尚不能对该现象进行物理解释;小波相干和偏相干计算结果显示,水氡受水温和流量的影响,水氡、水温和流量之间存在内在的物理关系。根据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对1976年龙陵MW7.0、1996年丽江MW6.6和2004年苏门答腊MW9.1等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利用静态应变模型、渗透率永久和暂时变化模型以及区域补给量变化模型等,对地震引起的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观测资料进行检验。同时,结合端元混合模型对地震引起的水文变化进行物理解释。结果表明:静态应变模型不能解释这些地震引起的邦腊掌温泉水文观测资料变化;地震引起的断裂带渗透率下降,从而减少深层热水的补给量,是导致该泉同震流量和水温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过程可能反应了地热系统的动态变化,在今后研究地震引起的断裂带渗透率变化时,应予以关注。在分析邦腊掌温泉各影响因素后,利用异常叠加法和Molchan图表法对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的映震效能进行统计检验。异常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水氡和水温异常频次在地震前80天左右和1个月内均高于平均水平,且1个月内异常频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Molchan检验结果表明,水氡和水温对应变量大于10-8的地震有一定的短临预测意义,其概率增益介于2-4之间,且水氡和水温预测效果较流量好。

张闯,王晶晶,张翔,王征,商亮,惠泓博,左艳,孙丽娟[4](2015)在《抚顺地区前兆手段对应营海老震区地震的映震浅析》文中指出主要以2008年以来营海老震区ML3.5级以上地震为例,对地震前抚顺地区出现异常的各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各前兆手段出现的异常特征和持续时间等异常特性。结果显示:营海地区发生23次ML≥3.5级地震中,有7次地震前抚顺地区的前兆资料有异常显示,且5次地震前抚顺台水管仪北南分量和山龙峪模拟水位同时出现异常。异常均以短临形式出现,通常在震前15 d。

郭安宁,吴建华,任栋,张纬超,张向红,赵乘程,季婉婧[5](2013)在《辽宁海城7.3级地震预报历史事件的研究与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预报,对某些历史事实进行了订实,对其预报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并对”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一文的某些观点和史实进行了讨论。

李瑞芬,高伟[6](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蒋海昆,苗青壮,吴琼,宋金[7](2009)在《基于震例的前兆统计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依据《中国震例》(1966—1999年)收录的185次震例的2500多条地震活动及前兆异常资料,研究了各学科平均异常数量、空间分布范围、异常时间等统计特征及其与主震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地震学、形变、流体异常数量相对较多,且平均异常数量随震级增大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前兆平均异常数量随震级的增加尤其明显.从地震学各方法来看,频次、空区、b值、条带等方法提供的异常数占总异常数量的1/2.前兆异常分布范围数倍于地震破裂尺度,形变、流体异常平均震中距随主震震级大体上呈线性增加.各类异常出现时间与未来主震震级定性正相关,即地震越大,出现的时间越早.研究结果还显示,当目标震级不高时(例如5—6级地震),现有预测方法及手段可能不足以提供年时间尺度的地震预测依据.同时,流体和电磁等前兆学科在3年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甚至是在年度预测研究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可能也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大.本文较多震例的平均统计结果显示,随主震的临近,前兆异常空间分布向震中附近集中、收缩,同时异常数量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始于年尺度的中短期阶段而非更短时间的临震,同时本文亦未能够检测到前兆异常空间分布向外围明显的扩散过程.最后对《中国震例》前兆异常选取范围的合理性及对本文统计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王玉莹,王爱东,赵永志,贾晓东[8](2008)在《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辽宁省朝阳地震台地倾斜长期可靠的资料,在多次中强地震前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为预报地震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研究讨论了距朝阳台600km范围内发生的10次地震(4.5≤M≤6.2)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台倾斜异常的时间、形态、方向与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异常形态与地震的空间位置有关,短期异常是判定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判断朝阳地倾斜目前所处的异常阶段,分析预测了未来地震发生的区域和强度。

杨成元,李哲,吕强,查楠[9](2008)在《昆仑山8.1级地震后效应探讨与地震异常分析》文中指出2001年11月14日,在青海昆仑山口西沿近东西向断裂发生了Ms8.1巨大地震,地震造成近东西走向地表断裂带长达350公里,锦州台体应变记到8.1级地震波动长达10个小时,可见8.1地震释放能量的巨大。它必然加速附近地区的应力积累,引发较近地区地震的快速发生,也会激发周边发生远震效应。历次震例表明,强震前后的地震活动,形变及其他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往往是大范围的,提出一种大尺度的地震孕育过程模式显然是需要的。

王玉莹,佟晓辉,焦明若,佟国刚,关晓明,贾晓东[10](2007)在《地震前数字形变固体潮变化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提取2003年内蒙巴林左旗和2004年内蒙东乌珠穆泌旗两个5.9级地震前辽宁数字化形变固体潮汐短临信息,探讨了中强地震前震源区附近的应力状态及异常产生和传播机理。

二、内蒙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2 论文的内容
第二章 方法介绍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2.1.1 方法具体内容
        2.1.2 方法的应用
    2.2 PI算法
        2.2.1 方法实现过程
        2.2.2 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4.1 计算参数选取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4.2.3 其他地震
    4.3 总结和分析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5.1 关联现象解释
    5.2 震例分析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5.3 震例分析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1.2.2.1 震例研究
        1.2.2.2 统计研究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2.1 地震活动概述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2.1.3 地震孕育区
    2.2 电离层概述
        2.2.1 电离层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3.2.4 结论与讨论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4.1.1 SWARM星座简介
        4.1.2 SWARM星座数据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5.1.1 重力波模型
        5.1.2 电动力学模型
        5.1.3 电磁辐射模型
        5.1.4 化学模型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5.2.1 重力波途径
        5.2.2 电动力学途径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6.3 创新点
    6.4 展望
        6.4.1 星座观测设想
        6.4.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3)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水氡影响因素与多年周期性变化特征
    1.2.2 同震引起的水文变化
    1.2.3 水文地震前兆与统计检验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邦腊掌温泉概况与观测
2.1 地质与构造概况
2.2 资料与观测 第3章 邦腊掌温泉多年水文变化特征
3.1 多年水文变化特征
3.2 分析方法
    3.2.1 小波功率谱(WPS,WaveletPowerSpectrum)
    3.2.2 小波相干(WTC,WaveletCoherence)
    3.2.3 小波偏相干(PWC,PartialWaveletCoherence)
    3.2.4 全局小波相干(GC,GlobalCoherence)
3.3 计算结果分析
    3.3.1 功率谱密度(PSD)
    3.3.2 小波功率谱(WPS)
    3.3.3 小波相干(WTC)
    3.3.4 小波偏相干(PWC)
3.4 讨论
    3.4.1 水文资料是否受11年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
    3.4.2 水温和流量对水氡的影响
    3.4.3 地震引起的水文变化
3.5 小结 第4章 同震引起的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
4.1 同震响应特征
4.2 静态应变模型
4.3 动态应变引起的断裂带渗透率下降
    4.3.1 渗透率下降与补给量下降模型
    4.3.2 基流量回归模型(BaseflowRecession)
    4.3.3 渗透率下降引起的深部补给量减少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水文地震前兆与统计检验
5.1 邦腊掌温泉典型地震前兆
5.2 地震前兆统计检验
    5.2.2 资料预处理与异常提取
    5.2.3 统计检验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抚顺地区前兆手段对应营海老震区地震的映震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抚顺地区前兆观测概况
2 营海老震区地震与抚顺前兆资料映震分析
    2.1 2008 年01 月15 日海城ML3.9 级地震
    2.2 2008 年11 月3 至14 日海城震群活动
    2.3 2010 年01 月11 日14:19 海城ML3.5 级地震
    2.4 2010 年07 月21 日09:10 岫岩ML3.8 级地震
    2.5 2010 年09 月22 日08:01 岫岩ML3.6 级地震
    2.6 2012 年02 月02 日营口ML4.7 级地震、 ML4.3 级地震
    2.7 2013 年03 月3 0 ~1 日营口ML4.0 级地震、ML3.9 级地震
3 抚顺地区前兆手段对应营海老震区地震的异常特点
4 结语

(8)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台站构造环境及仪器观测系统
2 震例
    2.1 彰武1988年2月25日Ms 4.8级地震
    2.2 朝阳龙潭1994年MS4.5地震和辽蒙交界敖汉1996年Ms 4.6地震
    2.3 巴林左旗2003年8月16日和东乌珠2004年3月24日Ms 5.9级地震
    2.4 河北文安2006年7月4日Ms 5.1级地震
3 异常特征分析
    3.1 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呈线性关系
    3.2 短期异常是判定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
    3.3 异常形态方向与地震空间位置有关
    3.4 异常与构造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9)昆仑山8.1级地震后效应探讨与地震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台站的地质条件与仪器情况
2 仪器工作情况
3 昆仑山8.1级地震后效应
    3.1 内蒙古巴林、阿鲁旗间Ms5.9级地震前兆应力异常
    3.2 内蒙古巴林、阿鲁旗间Ms5.9级地震前兆形变异常
    3.3 东北迁移效应
    3.4 伽师Ms6.8级地震与巴楚伽师间Ms5.9级地震前兆异常
    3.5 8.1级地震后的远场效应
4 问题的讨论
结束语

四、内蒙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D]. 晏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4]抚顺地区前兆手段对应营海老震区地震的映震浅析[J]. 张闯,王晶晶,张翔,王征,商亮,惠泓博,左艳,孙丽娟. 华南地震, 2015(04)
  • [5]辽宁海城7.3级地震预报历史事件的研究与讨论[J]. 郭安宁,吴建华,任栋,张纬超,张向红,赵乘程,季婉婧. 西北地震学报, 2013(S1)
  • [6]《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7]基于震例的前兆统计特征分析[J]. 蒋海昆,苗青壮,吴琼,宋金. 地震学报, 2009(03)
  • [8]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J]. 王玉莹,王爱东,赵永志,贾晓东. 东北地震研究, 2008(01)
  • [9]昆仑山8.1级地震后效应探讨与地震异常分析[J]. 杨成元,李哲,吕强,查楠.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01)
  • [10]地震前数字形变固体潮变化机理的研究[J]. 王玉莹,佟晓辉,焦明若,佟国刚,关晓明,贾晓东. 东北地震研究, 2007(01)

标签:;  ;  ;  ;  ;  

内蒙古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