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部分省中小学、职业中学校长会议在南京召开

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部分省中小学、职业中学校长会议在南京召开

一、深化学校内部改革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省部分中小学、职业中学校长会议在宁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朱远来[1](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程明喜[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敬仕勇[3](2018)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初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从发展历程来看,自1958年至今,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历了萌发期、试点期、推广期、稳定期、变革期五个阶段。从理论上讲,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从整体上实施素质教育,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国家从政策上一直鼓励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但是,目前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仍然按照小学和初中的方式分开管理,一所学校两套班子、两种制度、两种评价,小学和初中并没有真正“一体”。推进一体化办学,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1+1>2”整体办学效益的努力方向。然而,到底什么是一体化办学?如何实现一体化办学?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体化办学,是指学校在整体育人理念指导下,创建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衔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学校改进行为。整体育人理念包括整体的教育观、科学的质量观和全面的学生观,统一的制度体系包括设立统一的内部管理机构、聚焦学校核心制度、关注学校非正式制度等,充分考虑学校制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课程衔接主要是课程的统整、教学的优化和教研的衔接,学校资源配置主要包括硬件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和政策资源配置。在理论设计层面,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是建立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和模型化原则基础之上,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为重要内容,遵从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来改进学校办学,改进学校文化与人际关系的学校改进理论的综合性理论设计框架;在现实层面,一体化办学则植根于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现实基础。一体化办学主要秉承全程质量与全位育人的学生发展观,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校治理现代化,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发展观等核心理念,以实现“小初”无缝衔接奠定学生成才之基,突破壁垒打通学校发展通道,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均衡发展为核心价值。在教育实践层面,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表层与深层等两个层次的问题。其中,表层问题主要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质量整体不高,缺乏专门的教研人员和教研活动,校内小学与初中教师融合程度低,学校教师对学校文化认同度低,小学与初中课程缺乏衔接等。尽管政府非常鼓励九年一贯制办学,但在办学经费、教师培养、专用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管理者普遍认同九年一贯制办学,但对此类学校的性质、规模、教师管理、办学方式等认识不清;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虽然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把小学与初中放在“一起”,但是两者之间貌合神离、各自为政。而深层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绝对分段”与“无差别对待”的极端化办学理念,主要表现为:对学制的误解——认为“九年一贯制”就是“六三学制”或者“五四学制”;对学校组织形式的误解——认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是“小学加初中”;对学段的误解——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就是对各学段实行无差别对待。二是“知识提前”导向的课程教材设计与选用——有的把初一教材作为衔接教材使用,有的把校本课程作为衔接教材使用,存在教师凭自己意愿任性选用衔接教材情况。三是“同一化管理”消解多元主体的创造性——表现在以同样的管理模式应对不同学校,对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管理制度无法权衡各方主体需要。四是“分离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表现在沿用小学与初中分离的评价方式,没有与学校匹配的质量考评体系,绩效工资分配偏向初中和主学科。五是“优质生源而非优质教育”的学校文化——没有认清学校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未建立团队凝聚力和文化共同体,重应试而轻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导致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表层与深层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一体化学制设计的育人价值淡薄。九年一贯制学校领导并未形成九年一贯的“学制意识”,而是仍然坚持传统学校的办学模式;第二,课程教材衔接的一体化制度缺位。九年一贯制学校没有配套的衔接教材,小学与初中阶段课程衔接困难;第三,“硬性”管理模式带来僵化的学校组织结构。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仍然沿用传统的小学和独立中学的管理体制,采取部分管理为主的单一管理形式;第四,小学和初中相对分离的薪酬分配机制。学校评价机制不合理,仍然采用传统的小学与初中相分离的评价方式;第五,拒斥交往与互动的学校文化割裂。学校文化被割裂为小学与初中两大模块,小学与初中之间彼此缺乏融合。围绕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综合运用系统论的层次性与模型化原则,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在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理论,学校改进理论等工具,构建了集“理念创新”、“课程统整”、“管理优化”、“评价改进”、“文化融合”等功能于一体,反映“一体化育人理念”、“一体化学校管理”、“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文化培育”和“一体化标准评价”等内容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五棱锥体”模型。从塑造学校整体性育人价值观,协调小学与初中等各方主体关系,提高学校与区域资源适切性等角度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一体化。基于模型的整体思路,我国应从校长遴选与发展、入学制度建设、课程教材设计和完善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一体化。第一,建立多元能力共生的校长专业发展机制,在校长任用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增设专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任职资格,研究制定相应的任职资格标准和任职条件,并鼓励校长兼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提高领导体制的运行效率;在校长发展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涵盖依法执教、教育理念与管理、学校课程、九年一贯制、校长素养等内容的通识性校长培训项目,建立包括学校改进、优质学校管理经验学习等在内的专题式提高培训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等共同开展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的课题式高级研修活动,提升校长的科研与领导等多种素养。第二,统筹实施差别化入学制度,建立免试就近入学、免试直升入学、区域统筹入学等制度体系,并针对在读学生,建立相对灵活且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允许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留级与跳级制度。第三,建设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教材体系,在教材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机构、学校等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编制专门配套九年一贯制的教材;学校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开发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校本衔接教材,并根据教材,打破课程在小学与初中学段上的壁垒与学科间的界限,整合学校课程,体现一体化育人理念。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标准与分类设计相结合的学校考核评价机制,增列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资格标准与配置标准;参考义务教育学校的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单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拨款标准;学校基于1至9年级的整体角度建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基于一体化道德发展、学科发展、艺体发展等角度设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基于九年一贯的思路开发教材、开展教研活动、推进一以贯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并设计实施一体化课程评价。

王荷池[4](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王红艳[5](2013)在《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是中国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百年:1904年,晚清政府以日本实业教育制度为蓝本确立了实业教育制度,1913年的民国教育部沿袭了该制度;1922年“新学制”实行仿照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一度梦想它能扩大职业教育的实施范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急剧的政治制度转变,引发职业教育制度走向苏联模式;“文革”十年,职业教育几乎被毁灭;20世纪八十年代,职业教育重新开始恢复,打开国门后的职业教育实践者面对欧美先进的科技文明,他们又一次启动学习的历程,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被介绍引入。每一次国家制度变革,引发教育制度变化,职业教育制度也随之改变。职业教育制度的每一次转变都彻底否定过去,但新的制度却未能如愿以偿,职业教育的命运在兴起与停滞之间循环往复。笔者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制变革入手,以上海职业教育制度实施为主体,思考驱动职业教育制度数次重构的原因。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是一个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上海作为在中国近代迅速崛起的一个城市,其职业教育制度变迁基本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区域服从中央的精神。通过对不同阶段影响制度变革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上海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是是外力作用,尤其是政府行为;而在职业教育内部缺乏足以影响制度变革的力量。职业教育的发展总限于规模的变化,而其质量的提高举步维艰。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上海特点的职教制度体系,仍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专业设置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是按照专业进行配备。如何设置专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自1843年上海被开放后,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和它的经济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关联。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存在着数次转向:20世纪上半叶,商业教育占主导;五六十年代,因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工科教育大发展;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走向改革开放,上海重新恢复多元化城市功能,第三产业的专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受到政治制度变迁、城市功能转型、择业观变化以及校长的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在调整,但由于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其总滞后于经济发展,始终在“追赶”经济的步伐,而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学校的类别很多,每类的具体分科更多。不同的类别与分科需要设定相应的课程,职业学校课程纷繁复杂在所难免。最初各校多根据自己需要,参考日本及欧美的成例,自行拟定。1934年,教育部开始规划各科课程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从学校各自为政逐渐走向标准化、统一化。1953年,职业教育课程确立苏联的技术教育课程模式,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教育领域逐步重视课程理论。职业教育界也开始学习和模仿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学模式,又引发职业教育课程新变革。其在长期实践中纠结于针对性与普适性、升学目标与就业目标、理论内容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矛盾。不管学制如何变迁,教学模式怎样转变,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比例是课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永恒的难题。教师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20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逐渐壮大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来源渠道和培训形式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师资培养制度的长期缺失,其运行机制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再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的职业师资养成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是变革与探索的百年,在移植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的进程中,尽管遭遇到“水土不服”曾踯躅不前,但是有志于职业教育探索的先行者不断进行本土化实践。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又是构建与发展的百年,在引进西方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尽管遇到挫折会重构体系,但每一次构建都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既要遵循中央法律法规,又要立足工商业大都会的经济特点,寻求部章规定与地方需要之间的变通,在实际运行中逐步形成地方特色。上海职业教育界在数次学制变革的引领下努力进行本土化探索,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教育制度,但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具有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独特路径。

李庆刚[6](2002)在《“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文中提出“大跃进”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对“大跃进”本身及这一时期所涵盖的诸多历史现象的思索、研究与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并不表明这段历史中已没有问题值得重新检讨、没有新的领域可以开拓。“大跃进”时期的“教育革命”,就是一个久已被人忽视却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这一时期的“教育革命”,是一教育改革、“跃进”发展的时期,但教育的改革、“跃进”发展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结果。研究这一时期“教育革命”的兴衰发展,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为今日教育发展的警示与借鉴,很有意义。论文由导言和正文七章组成。导言部分主要是引出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对象并概述国内外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论文的框架。 第一章,“教育革命”的提出及“大跃进”前的初步开展。首先,对“教育革命”口号的由来作一概说;其次,分析进行“教育革命”的原因;第三,简述“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情况。第二章,教育走上“大跃进”之途及“教育革命”的纲领。首先指出1958年4月与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教育革命”的开端;然后将“教育革命”中的纲领性文件,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作一简析,指出其对“教育革命”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集中论述“教育革命”的重要内容。第三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第一部分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历史考察。首先是考察经典作家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其次考察“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第三是分析建国后重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原由及其偏差。第二部分是“拔白旗、插红旗”。简要评述一下反右斗争扩大化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的认识与做法;对毛泽东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观点及实践进行论述;论述红专大辩论,对红专关系作一评析;对“拔白旗、插红旗”的发展线索作一梳理,由于对知识分子打击过多、过大,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不良发展倾向,学生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讲义成为是当时一个很大的潮流。第三部分是学校加强党的领导的措施与领导体制的变化。第四部分对当时开始的学制改革作一说明,认为其中包含有多快好省地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很强的政治因素。第四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一部分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考察。首先是把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主旨原意弄清楚;然后对新民主主义教育中的教劳结合问题作一史的回顾;再考察建国以来由勤工俭学活动到教劳结合的发展。第二部分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做法进行论述。以当时较流行的“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口号为题,分“劳动人民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两部分进行分析。同时对教劳结合中发生的劳动<WP=3>过多现象进行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对当时教劳结合引起的问题作剖析。首先概述领导人对教劳结合的理解及偏差,其次主要对当时普遍认为的教劳结合提高了教育质量和促进了学生健康问题进行探究,认为当时劳动占用时间过多,降低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健康。第五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三--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第一部分是教育事业“跃进”发展。从纵的及横的两方面对教育的“跃进”发展作一概述;考察人民公社的建立对教育“跃进”发展的影响;分析教育“跃进”发展产生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论述教育结构的变化。主要论述毛泽东非正规化教育思想及“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前提保证;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是教育结构变化的思想基础;教育管理权的下放是教育结构改革的体制保证;教育结构变化是科技发展引起的一种潮流;对改变教育结构起关键作用的农业中学大发展的情况作一重点考察。第六章,“教育革命”的调整。第一部分对1958年底到1959年上半年对教育革命的“降温”情况作一叙述;主要涉及第一次郑州会议的纠“左”及教育领域的反映;1月至3月的教育工作会议及纠“左”内容等。第二部分是1959年到1960年的反复。对“反右倾”运动下的教育再次“跃进”及由此引起的1960年教育发展的混乱作一叙述。第三部分概述1961年到1963年的调整。这一过程分两步来说明:教育领域调整的轨迹;调整的主要内容。第七章,“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第一部分对“教育革命”的得失作一总体评价,认为“教育革命”是一次得不偿失的教育改革,失误大于成绩,教训多于经验。第二部分总结“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主要涉及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改革要顺应先进教育的前进方向;教育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

李浩,黎弘毅[7](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张爱琴[8](2010)在《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乡土教材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却历经百年,没有衰竭,这说明乡土教材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关于乡土教材的研究多限于乡土教材的历史追溯、文本分析和经验总结,很少对乡土教材的功能和生存空间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范式,主要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个案对象,采用整体研究与专门研究相结合、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宁夏乡土教材进行搜集、调查和文本分析,在梳理宁夏乡土教材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两个角度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野点进行深度调研,审视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成因与功能,试图为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个案参考。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无论对个体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民族认同感、地域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力,提供谋生的机会和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师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反思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选择、交流和创新;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乡土教材以自身独特的功能而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但是,受价值取向、社会制度、主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乡土教材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正向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乡土教材的功能隐性化、微弱化,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并诱发了一些负向功能。当然,与乡土教材的正向功能相比,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非常微弱,是可以调节、控制和转化,却不能忽视的。乡土教材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又要立足乡土社会。这是本研究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定位。只有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乡土教材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得以生存;只有从乡土实际出发,乡土教材才能在乡土社会中立足。在对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应从理论、制度和实践等角度全面、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建设乡土教育体系;完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评价体制;形成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促进大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实现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陈智球[9](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长沙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2)》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沙职业教育快速恢复、发展、壮大,办出了成绩,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我国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长沙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探索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长沙职业教育的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演进规律,总结以长沙为代表的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为推动长沙和类似于长沙的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本论文采取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第一部分根据长沙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标志性事件,将其分为恢复整顿阶段(1978—1986)、规模发展阶段(1987—1996)、加速发展阶段(1997—2007)、科学发展阶段(2008—2012年)四个阶段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每个历史阶段长沙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因和历史背景,描绘了各个历史阶段长沙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有重点地总结了长沙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长沙职业教育在学制和专业设置上进行了不同地尝试,在教学教研上进行了有益地实践,在校企合作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订单培养”、“预备员工”等七种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特别是长沙职业教育基地“政府统筹、整体规划、综合开发、资源共享、专业整合、分校建设”的建设和管理模式,成为全国各省市考察学习的热点。第三部分总结了长沙职业教育的经验贡献、反思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国际国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长沙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对长沙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新的阶段划分,以此为基础总结了长沙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即,积极扩大规模、严格规范管理、加强质量监控、提升办学形象,并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分析了地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

张杰[10](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对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稳定连续的政策,而不再像北京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常因政权更替而具有间断性。但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救济帮扶政策等角度阐述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内容范畴、方法举措、历史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力图从根本上去把握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国民党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国民党对青年学生的管制力,并向社会输送具有“共和精神”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党化教育和训育,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党义教育课程和训育管理举措,使“三民主义”理论和国民党党义的灌输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训育机关围绕训育目标,依照训育原则,组织实施对学生的训练、教育,试图让学生时时处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之下,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国民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而认可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操行的培养,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操守行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团体两种组织形式。学生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学习了知识,联络了感情,但过度的学生自治权力有时又对学校日常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专科以上学校制订操行考查规程,随时考查学生的操行,并评定等级或酌予操行成绩,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借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学生资助和就业管理,旨在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抗战时期,许多大学迁移至西部,产生了大批流亡大学生。政府为适应战时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争取这部分青年向国民党政府靠拢,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贷金、公费以及战区学生优待等资助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高校一方面积极向政府请求补助,另一方面也设立本校奖学金,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发起筹款运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救济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学生个人主观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疲软;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的缺乏,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此外,社会用人机制不科学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高校亦成立职业介绍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貌,一些教育家摒弃封建教育观念,积极引入西方教育理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管理思想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新陈代谢。但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高校沦为统治阶级教化学生的工具,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官僚作风的束缚,管理制度的欠科学性,管理机制的被动性以及经费支持的不力,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

二、深化学校内部改革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省部分中小学、职业中学校长会议在宁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学校内部改革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省部分中小学、职业中学校长会议在宁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一体化
        (三)一体化办学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评价与启示
    四、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理论逻辑
        (三)技术路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历史溯源
    一、萌发期:“戴帽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试点期:“北上”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
        (一)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兴起背景
        (二)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办学概况
        (三)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办学特点及主要问题
    三、推广期:“普九”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机遇
        (二)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概况
        (三)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特点
    四、稳定期:“均衡发展”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稳定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背景
        (二)稳定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特色
    五、变革期:“招生改革”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背景
        (二)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概况
        (三)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重点
        (四)“招生改革”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未来发展
    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历史经验和时代特征
        (一)九年一贯制的比较优势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类型及其特点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优势
        (四)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理论设计及价值表达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基本内涵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理论借鉴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现实基础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核心理念
        (一)全程质量与全位育人的学生发展观
        (二)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校治理现代化
        (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发展观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价值表达
        (一)实现小初无缝衔接奠定成才之基
        (二)突破壁垒打通发展通道
        (三)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第三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实地调查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卷与访谈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二)案例的呈现与分析
第四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表现
        (一)问卷调查问题聚焦
        (二)深度访谈问题聚焦
        (三)案例研究问题聚焦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主要问题
        (一)“绝对分段”与“无差别对待”的极端化办学理念
        (二)“知识提前”导向的课程教材设计与选用
        (三)“同一化管理”消解多元主体的创造性
        (四)“分离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五)“认同感缺失”的学校文化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追因
        (一)一体化学制设计的育人价值淡薄
        (二)课程教材衔接的一体化制度缺位
        (三)“硬性”管理模式带来僵化的学校组织结构
        (四)小学和初中相对分离的薪酬分配机制
        (五)拒斥交往与互动的学校文化割裂
第五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型建构及路径探索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型建构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解读
    二、全位育人价值导向下的整体一贯办学理念创新
        (一)办学理念应树立全位育人价值导向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办学理念创新
    三、强化归属与身份认同的学校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压舱石
        (三)整合师生文化提升学校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整合纵横的组织结构与立体式资源配置
        (一)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纵横结合组织结构
        (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为旨归的一体化制度体系
        (三)教育质量监控为手段的一体化资源配置
    五、三元一体的学校课程设计
        (一)一体化的学科课程建设
        (二)一体化的德育课程建设
        (三)一体化的课程整合建设
第六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实现机制
    一、多元能力共生的校长专业发展机制
        (一)健全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资格机制
        (二)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选用机制
        (三)创新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专业培训机制
    二、统筹推进的差别化入学制度创生机制
        (一)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弹性学习制度创新
        (二)“就近”与“免试”相统一的免试入学制度
        (三)科学合理规划的县域统筹招生入学制度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教材设计机制
        (一)服务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标准制定与教材建设
        (二)满足小初衔接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校本课程建设
        (三)从学生整体性发展出发融合不同类型课程
    四、统一标准与分类设计的考核评价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标准
        (二)建立分层分类的多元性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后记

(4)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四、 文献综述
    五、 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 本文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章 制度构建:外力驱动的变革
    第一节 建立日本模式的上海实业教育制度
        一、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建立
        二、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草创
        三、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深化
        四、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转向美国模式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一、 短暂的综合中学制
        二、 职业教育制度的本土化探索
    第三节 构建苏联模式的上海技术教育制度
        一、 苏联模式的技术教育制度建立
        二、 新型教育制度出现
        三、 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暂停
        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消长
    第四节 走向市场化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变迁
        二、 中等职业教育衰退的原因
        三、 高等职业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四、 国家政策:制度构建的推动力
    第五节 制度构建与外力驱动
        一、 制度构建的本土化进程
        二、 国家政策的支持
        三、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第二章 专业建设:追赶经济的步伐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商业教育崛起
        一、 清末各类实业学堂出现
        二、 民初商业学校崛起
        三、 商业教育崛起的原因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商业教育发达
        一、 科类设置的法规变革
        二、 商业教育日趋发达
        三、 商业教育发达的原因
    第三节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业教育大发展
        一、 专业设置以苏为师
        二、 工科专业大发展
        三、 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上海第三产业专业兴起
        一、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二、 中专和技校专业建设的转型
        三、 补缺型角色: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
        四、 专业建设的品牌战略:重点专业建设
    第五节 影响专业建设变迁的因素分析
        一、 政府与学校:此消彼长的牵制
        二、 校长的影响力
        三、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的影响
        四、 择业观的变化
第三章 课程之困:徘徊于“学问化”和“职业化”
    第一节 日本课程模式的建立与转变
        一、 清末实业教育课程
        二、 民初实业教育课程
        三、 上海实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第二节 美国课程模式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一、 本土化探索的背景
        二、 课程标准的推出
        三、 上海的本土化探索实践
        四、 本土化探索的特点
    第三节 苏联课程模式的确立与变革
        一、 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确立
        二、 职业教育课程“大跃进”
        三、 调整时期的课程设置变革
    第四节 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引进与探索
        一、 八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实践领域的摸索
        二、 九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本土化的探索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课程演变动因
        一、 社会经济发展制约
        二、 培养目标变化波及
        三、 劳动力市场需求引导
第四章 师资培养:数量到质量的追求
    第一节 清末民初实业教员养成:制度先行
        一、 清末实业教员养成制度确立
        二、 清末实业教员的现实来源
        三、 民初实业教员养成机构建立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职业师资养成: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一、 经验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理论标准
        二、 学历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现实要求
        三、 上海职业教员的现状及特点
        四、 职业教员养成: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 1949年至1978年间的职业师资培养
        一、 职业教育师资要求变化
        二、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来源及特点
        三、 职教教师在职培养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实质突破
        一、 八十年代三类职业学校师资状况及不均衡性
        二、 教师资格的发展:提高学历标准
        三、 职业学校师资养成体系初建
        四、 完善职教教师的在职进修
        五、 “双师型”教师需求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养成的思考
        一、 职业教育师资问题地再现
        二、 教师任职条件的“学历化”进程
        三、 师资养成与进修体制的理想构建
结语
    一、 学习先进引发本土化探索
    二、 制度构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三、 实践运行中形成地方特色
    四、 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6)“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概况
    第三节 “教育革命”概念界定
    第四节 论文的写作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提出及“大跃进”前的初步开展
    第一节 “教育革命”口号的提出
    第二节 “教育革命”提出的原因
        一 “教育革命”是为了克服教条主义,探索走中国式教育
        二 “教育革命”是为了解决经济,教育发展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三 “教育革命”与整风反右派运动存在密切的联系
    第三节 “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
        一 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 “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
第二章 教育走上“大跃进”之途及“教育革命”的纲领
    第一节 1958年4月与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第二节 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第三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第一节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历史考察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为政治服务功能的极大发挥
        三 建国后重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原由及其偏差
    第二节 “拔白旗、插红旗”
        一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二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三 红专大辩论
        四 “拔白旗、插红旗”和学术批判运动
        五 教师地位的下降与学生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讲义
    第三节 加强党的领导与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
    第四节 学制改革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考察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
        二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劳结合
        三 建国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教育革命”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 劳动人民知识化
        二 知识分子劳动化
    第三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产生的问题
        一 对教劳结合的片面理解及影响
        二 打乱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问题
        三 劳动过多与身体健康问题
第五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三--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
        一 从纵的教育结构角度看“教育大跃进”
        二 从横的全国各地角度看“教育大跃进”
        三 人民公社的建立与教育的“跃进”发展
        四 “教育大跃进”带来的问题
    第二节 教育结构的变动
        一 毛泽东的非正规化办学思想与“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方针
        二 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
        三 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
        四 科技革命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及在中国的表现
        五 农业中学的兴起
第六章 “教育革命”的调整
    第一节 1958年底的纠“左”及1959年上半年的“降温”
        一 1958 年底教育领域的纠“左”
        二 1959 年1月至3月的教育工作会议
        三 1959 年上半年纠正“教育革命”中“左”的错误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1959年下半年与1960年的反复
        一 “反右倾”条件下“教育革命”思潮的卷土重来
        二 1960 年的混乱局面
        三 认真调整的起步
    第三节 1961年到1963年的调整
        一 教育领域调的轨迹
        二 总结经验与调整的重要内容
第七章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得失概述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总结
        一 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 教育改革要顺应中国先进教育的前进方向
        三 教育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论文参考文献与书目
后记

(7)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附录

(8)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假设
    四、相关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七、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
    八、研究方法
    九、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十、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处理方式
第一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地理、历史、文化考察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历史变迁
        三、宁夏回族文化与习俗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发展概述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宁夏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
        一、"零纪录":清末民初宁夏建省前乡土教材开发状况(1903-1929)
        二、萌芽时期:民国时期宁夏省乡土教材发展概述(1929-1949)
        三、探索与调整:建国初期宁夏乡土教材概述(1949年-1965年)
        四、振荡与破坏:"文革"期间宁夏乡土教材的艰难历程(1966-1976)
        五、恢复与重建:拨乱反正时期宁夏乡土教材的发展(1977-1985)
        六、开拓与创新:改革开放以后宁夏乡土教材的持续发展(1985年至今)
    小结
第二章 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65——《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实施
    第一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与实施
        一、编写《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政策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过程与试点工作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出版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实施
    第二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二次修订
        一、时代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修订过程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文本分析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实施情况
        五、关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的评价
    第三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三次修订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过程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文本分析
        四、博客、教师专业发展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的实施
    第四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文本结构比较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课文内容比较
        三、其它指标比较
    第五节 "点""面"结合:中国民族团结教育乡土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国家民委、教育部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统编教材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面临的生存挑战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回族文化校本乡土教材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宁夏
        二、走进QQ回民中学
        三、QQ回民中学校本乡土教材——《身边的历史》和《回族查拳》
    第二节 项目推动下的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一、宁夏回族"花儿"概述
        二、宁夏"花儿"教师培训教材——《"花儿"教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小学的开发与实施
        四、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中学的开发与实施
        五、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高校的开发与实施
    小结
    两类乡土教材开发模式的比较
第四章 影响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生态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教育行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教育财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教育评价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三节 乡土教材开发主体素质结构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课程管理者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乡土教材编写者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校长职业化与乡土教材开发
        四、教师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五、学生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四节 乡土教材自身结构和特性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乡土教材文本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乡土教材的空间性对乡土教材适用范围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个体功能
        一、乡土教材与学生发展
        二、乡土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社会功能
        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二、促进乡土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功能
        三、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第三节 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
        一、乡土教材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二、乡土教材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小结
第六章 提高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有效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节 完善乡土教材理论体系
        一、乡土教材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中和位育"、"和而不同":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
    第二节 加强乡土教材制度建设
        一、构建"权""责"分明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
        二、建立乡土教材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
        三、完善乡土教材财政体制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的形成与维护
        一、提倡乡土教材开发中大中小学间的合作
        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
        三、筹建乡土教材陈列室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教育人类学应该怎样做研究?
    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改革开放以来长沙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恢复整顿阶段(1978—1986)
        一、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二、恢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改办和新办职业高中
        四、恢复和发展技工学校
    第二节 规模发展阶段(1987—1996)
        一、办学规模继续扩大
        二、狠抓规范办学
        三、示范性项目取得突破
        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1997—2007)
        一、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二、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减少质量提升
        三、整体办学水平较大提升
    第四节 科学发展阶段(2008—2012年)
        一、资源整合优势发展
        二、夯实基础持续发展
        三、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第二章 长沙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制及专业设置
        一、学制
        二、专业设置
    第二节 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一、“订单培养”合作模式
        二、“预备员工”合作模式
        三、“企业办校”合作模式
        四、“学校办厂”合作模式
        五、“产学研联盟”合作模式
        六、“园校融通”合作模式
        七、“教学工厂”合作模式
    第三节 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及管理
        一、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基本情况
        二、长沙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三、长沙职业教育基地管理机制
    第四节 长沙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
        一、教研组织
        二、教研活动
        三、教研管理
第三章 长沙职业教育的经验、问题与展望
    第一节 长沙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调动行业和企业参与办学,扩大办学规模
        二、严格规范教学管理,确保办学质量
        三、坚持政府统筹,积极整合办学资源
        四、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升办学形象
        五、围绕产业园区办学,促进校企对接
    第二节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观念落后
        二、基础能力建设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三、职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发挥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企业的需求
        五、教师队伍水平不适应办学需要
    第三节 自长沙职业教育展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
        二、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
        四、健全教师成长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五、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健全改革发展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酝酿
        一、历史背景
        二、初步发展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面发展
        一、各项管理措施协同推进
        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衰微
        一、战后重建分散了高校精力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化
    小结
第二章 党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确立阶段
        二、调整阶段
        三、衰弱阶段
    第二节“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安排
        一、组织机构
        二、课程安排
    第三节 开展“党化教育”的辅助手段
        一、加强对共产主义的防范
        二、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
    第四节 “党化教育”的评价
        一、“党化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政治手段
        二、“党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小结
第三章 训育: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训育体系的构建
        一、训育目标与原则
        二、训育制度与组织
    第二节 导师制
        一、实施动因
        二、方法措施
        三、各校推行的差异化
    第三节 个案研究——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例
        一、训育组织的演变
        二、训育特色
    第四节 训育成效与问题
        一、训育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小结
第四章 自治组织: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管理
    第一节 学生自治组织机构
        一、学生自治会与学生团体
        二、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
        一、经费
        二、工作机制
    第三节 校方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
        一、制度约束
        二、工作指导
        三、行政管控
    第四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评价
        一、学生自治组织发挥了育人作用
        二、过度自治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困扰
    小结
第五章 操行:高校学生的行为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操行的培养
        一、仪式教育塑礼仪
        二、入学训练助适应
        三、宿舍管理营舍风
        四、学业管理促学风
        五、服务社会践责任
    第二节 操行的考查
        一、考查操行的目的
        二、操行的考查制度
    第三节 操行的奖惩
        一、奖励措施
        二、惩戒措施
    第四节 操行培养与管理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二、存在问题
    小结
第六章 资助:高校学生的生活救济与管理
    第一节 高校学生资助的动因
        一、流亡学生的需求
        二、争取青年的政治目的
    第二节 政府的资助政策
        一、中央政府的资助政策
        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
    第三节 社会各界的援助
        一、国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二、国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第四节 学校与学生的自助措施
        一、校方的资助举措
        二、学生的自发筹款
    第五节 学生资助的评价
        一、学生资助的作用
        二、学生资助的不足
    小结
第七章 就业:高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
        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
        三、毕业生供求不平衡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职业运动的爆发
        二、就业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三、学界对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政府的就业扶助措施
        一、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二、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第四节 高校的就业管理措施
        一、安排学生实习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小结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评析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一、“生本理念”的零星体现
        二、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三、方法措施的管制性
        四、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缺失
        一、官僚作风束缚
        二、管理机制被动
        三、制度有失科学
        四、经费支持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致谢

四、深化学校内部改革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省部分中小学、职业中学校长会议在宁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研究[D]. 敬仕勇. 西南大学, 2018(05)
  • [4]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5]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D]. 王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6]“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 李庆刚.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7]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D]. 张爱琴.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9]改革开放以来长沙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2)[D]. 陈智球.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部分省中小学、职业中学校长会议在南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