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忽视小塞子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鑫[1](2020)在《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周至县城地处关中西部,南依秦岭主脉,北濒渭水,依山傍水,是一座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厚重的城市。近年来,伴随县城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周至县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规划思路与技术手段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城市规划关注的内涵从城市空间扩展到人与空间,与自然的多维度层面。周至县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较为混乱的问题导致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县城内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实现周至县城居民生活、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和谐共处是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以分析秦岭山脉下的县城空间布局方法为出发点,解决城市生态发展问题与城市空间建设问题为思路,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通过采用实地调研与访谈,进行体系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借助ArcGIS等软件的进行定量分析,从城市空间入手研究城市总体布局,以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结构布局、形态布局进行研究。在分析周至功能优化策略和路径之后,建立周至功能谱系。延续以农产品、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强化商贸服务功能,移除原来影响生态的城区发展工业功能。建立生态文旅联动的商务商业功能及旅游产业配套的服务功能、生态居住功能、产业调整下的新物流功能。打造以生态宜居为导向的居住功能,完善公服、商业、文化、交通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符合生态的县城功能布局。其次周至县城的规划布局中不仅仅需要结合生态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还需要统筹考虑县城的旅游、居住、文化、区域交通功能的划分与组织,还需要形成融合水系、绿化景观、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因此依据城市生态功能定位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结合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叠加周边生态要素与城市建设要素形成周至县城生态基底。在复合生态的基底上叠加蓝绿网络结构、生态社区结构、道路路网结构,最终形成县城的空间结构。最后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根据城市所处的秦岭北麓地形特征,提出周至县城“山脉协调、水系引导”的意向形态;根据保护县城周边自然村镇和自然景观的特点形成村城共生的城市外部形态。在城市内部形态方面,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非机动主导的街区模式”,形成合理的“步行+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公共交通”的特色慢行系统;为了构建更好的县城绿化体系,公园的布局方式按照满足居民15分钟步行需求,实现县城9个公园体系的建设。再次梳理县城工业用地,通过用地置换对废旧工业用地进行生态绿植布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将城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原来的1.36m2/人提升至17.62m2/人;基于生态社区理念构建层级居住单元,通过镶嵌办公、文化、服务等用地,形成较为方正紧凑的“回字形”的社区团块,建立符合生态社区用地。使原来47.39m2/人的人均居住用地比例调整到34.42m2/人。综上,打造生态凸显、宜居宜游的周至县城布局形态。
付欣晴[2](2013)在《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系统地观察同区方言及方言区之间、各词类重叠现象间的异同,本文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即以各词类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方言重叠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可以用来构词,也可以用来构形。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通过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也包括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从构形作用看,方言中的动词、形容词和量词都存在共有重叠形态,具体包括两类:形式相同且意义、功能也相同;形式相同而意义、功能不同。后者又包括两类,一类指动词和量词有形式相同但韵律结构不同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重叠形态(往往共存于同一方言中),如北方方言中兼表“遍指”和“小称”义的单音节量词“AA”重叠;另一类指形容词中有重叠形式与韵律结构都一样但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情况(不同方言间的共有重叠形态),如某些粤方言和西南官话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ABAB”重叠式表示性状量的减弱,不同于其他方言。方言特有重叠形态除了出现在官话名、代、副词中,其他并不多见,只有诸如闽语中的联合式双音节动词一般只重叠前字构成AAB式表示“动作量小”义,粤语中单音节形容词的完全重叠式可以改变前一音节调值的手段来表示性状量的加深等。不论哪类重叠形态,其主要语法意义都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前者如性质形容词的单纯重叠形态,后者如集中于湘、客、赣及西南官话中的量词带中缀重叠式和赣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带后缀重叠式等。方言各重叠形态的历史层次非常复杂,但从其成因看总体呈现出较强的规律:传承或接触、融合。如表示“遍指”的量词重叠形态传承于汉末及六朝时期古通语中的同类现象;现代吴、闽、粤语及部分江淮方言中表“量大”的动词重叠式能与补语共现,可能是古方言(也许是古吴语,而非古通语)的语法存留;广东惠州方言(客语)中形容词重叠的语法音变现象是因长期与粤方言地理接触,受其影响而借贷进的;广西、广东和川贵一些方言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以“ABAB”形式重叠后表示程度量较低,与其他大部分方言表示程度量高的语义有别,而且未见于古语中,但周边其他民族语言也存在,因此可能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等。从各词类重叠形态的分布及内在规律看,汉语方言现有格局可谓三足鼎立:官话、吴闽粤、湘客赣。官话不仅重叠词类最多(包括名、动、形、量、代词和副词),而且以单纯重叠形式为主;吴闽粤语次之(动、形和量词);湘客赣语最少(只有形容词和量词),而且有丰富的带缀重叠形式。西南官话是一个特殊区域,它兼有各区的特点:名、代、副词能重叠(与其他官话相同),没有表“小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但有丰富的加缀量词重叠形态(与湘客赣语相同),有表“大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与吴闽粤语相同)。这种格局既反映了各方言形成之初的亲缘关系,也说明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地缘的远近亲疏等因素对其的现实影响。
赵维康[3](2015)在《对《人民日报》中女军人新闻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女军人,因为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严格的纪律要求,一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与民众产生密集交际,这就使得大众只能在印象中感知她们的魅力,在想象中确认她们生活的点滴,而提供这种“像”的,除了影视、文学作品外,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介质——新闻媒体。建国以来,关于军人的新闻报道与防务类新闻一起一并被归入军事新闻的范畴,对其开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军事传播领域,这就使得学界与业界一直没有重视其对军人塑形的重要性。由此,本文将回归到女军人新闻本身,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考察时代变迁中新闻话语的流变并揭示国家权力在该群体上的投射。经过分析,笔者得到了宏观主题中的两大关键词“大家”(国家)与“小家”(女军人个人家庭)。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国家建设战略的不同,这两关键词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状态和表现方式:“大家”从最初的国家、人民、集体等抽象概念逐渐走向军队中的具体单位或某项实际的工作领域;而“小家”则从最初单独的家庭成员演变到“全家总动员”的表现形式,有时甚至以男性恋人为代表而出现。但无论形式如何变迁,“大家”始终都是女军人新闻报道中的核心主题,“小家”则居于次级主题的位置。在话语微观主题的表述中,笔者将研究目光锁定在新闻的主角——女军人上,从标题中称谓代词的变化到文本中对其“身体”的描写与刻画,通过遣词造句,话语的制作者完成了对女军人“身体”的规训。这一切在话语的修辞中得到了升华,利用修辞,作者对受众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劝服”和国家价值观的输出,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记者对于话语声音中的布局、引语的安设、数字的运用和原型的召唤,以此为女军人搭建了对祖国和人民忠诚、对困难和挫折总能“挺”过去的个人前台。最后,通过对当下复杂传播语境的判断与分析,笔者认为为了避免女军人被污名化的命运,新闻工作者必须对话语做出适当的调整,揭开军队“隐形”权力的神秘面纱,提高女性在军中的地位,同时利用好女军人的女性特质,让她们成为军队外宣中大国力量的“她声音”,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汤燕[4](2018)在《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翔实的语言事实,运用普通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重点考察动作行为尝试义在现代汉语中的编码形式,考察范围包括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尝试范畴语义性质分析;尝试范畴表达系统研究;典型尝试标记的历时演化研究;尝试范畴的类型学考察。首先,分析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认为尝试范畴具有典型的非现实性特征,体现了言者的主观性和目的性,在动作时间上指向将来时,同时还具有动量小的特征。并据此辨析了尝试范畴与时、体以及情态等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尝试范畴具有的非现实性特征使其有别于体范畴,故不宜将其看作是体的下位范畴,尝试范畴与情态有着更为密切的倾向性关联。之后,描写、分析并比较了三类主要尝试表达形式:“看”类助词、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结构。以“看”为代表的助词是尝试范畴的语法形式,可不依赖于语境的帮助,无条件地表达动作行为的尝试意义。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形式是短时量的主要表达手段,但在一定语境条件也可衍生出尝试意义,尝试意义应该看作是这两种形式的语用推理义。本文据此构建了以“看”类助词为原型核心形式,以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结构为外围边缘形式的尝试范畴层级表达系统。随后,本文考察了典型尝试标记——“看”类助词的历时演化,运用语法化语境理论从句法方面对尝试标记“看”的演变动因提出了新的解释。最后,本文将汉语尝试范畴置于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下,与民族语言,以及境外其他语言进行了关照,认为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是委婉表达语用策略的产物,体现了民族思维的独特性。全文共由绪论和结语在内的九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对象及研究目标,分析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依据和研究价值,说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对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分析。基于普通语言学以及语言类型学视角分析得出尝试范畴具有典型的非现实性特征,在动作时间上指向将来时,体现了言者的目的性和主观性,同时还具有动量小的特征。并据此辨析其与时、体、情态等范畴的关系问题,认为不宜将尝试范畴看作是体的下位范畴,它与情态有着更为密切的倾向性关联。第三章考察以“看”为代表的这类尝试标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方言中的使用情况。首先分析“看”作为尝试标记在普通话中的句法表现和使用特点,然后考察“看”以及“看”类对应词在汉语方言中使用情况,得出“看”类标记在现代汉语中已发展成为专职的尝试语法标记的结论。第四章将关注的焦点置于“看”类尝试标记前附的VP结构类型,通过对普通话及汉语方言“VP看”类形式中“VP”结构类型的梳理归纳,发现“看”类尝试标记在前附的VP结构类型上呈现出以短时表达形式为主的特点,并对这一现象的原因给予了解释。本章的研究还发现,普通话“VV看”结构已经构式化,并向汉语方言中强势渗透。第五章主要围绕动词重叠与尝试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先是介绍动词重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汉语方言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重点就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认为尝试意义并非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动词重叠只有置于“查看动作行为结果”这样的语境中才能产生尝试义。因此尝试意义应看作是动词重叠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语用推理义,这一看法在汉语方言中同样得到了验证。第六章主要考察“V一下”形式与尝试意义的关系问题。现代汉语中的“V一下”结构并非尝试意义的语法形式,这一结构主要用来表达短时意义。其中“一下”已经在部分方言中发生了语法化,成为短时的语法标记。“V一下”结构与尝试意义的关系是,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间或表达尝试意义,尝试意义是“V一下”结构的衍生意义,而非其本身固有的语法意义。第七章考察现代汉语典型尝试标记——“看”类助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变。先由汉语方言中的个案说起,指出现代汉语典型尝试标记来源于视觉动词的普遍性。然后运用语法化语境理论分析认为,“看”类尝试标记之所以能由视觉动词用法发展出尝试的语法意义,是因为其在句法结构上经历了“VP+看+S”的关键性阶段,S为疑问小句,口语互动语境下疑问小句S脱落,从而形成“VP看”格式,“看”的尝试义用法在这一结构中得以成形。句法和语义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促成了“看”尝试义用法的产生。第八章是从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下对汉语尝试范畴的进一步关照。本章先是归纳尝试范畴在汉语方言中的大致表现,之后考察了我国境内民族语言在尝试意义表达上的的特点。发现,民族语中普遍存在着表达尝试意义的语法形式,尤其是在那些与汉语有着密切接触的民族语言中,存在着与汉语极为相似的尝试表达系统。随后,本章考察了更为广阔的范围,发现其他语系中尝试范畴并不多见,本章据此得出可能性结论: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是汉语委婉表达语用策略的产物,体现了民族思维的独特性。第九章是本文的结语,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创新之处,同时指出不足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邓春琴[5](2012)在《南北朝核心词研究》文中提出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迁徙频繁,是汉语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词汇颇具时代特色,文献材料亦比较丰富,但是材料很复杂。我们采取管中窥豹的方法来进行南北朝词汇研究。于是,我们选择《宋书》、《魏书》、《齐民要术》、《世说新语》来分析南北朝核心词。南北朝核心词研究,我们主要以《百词表》中的核心词为纲,建立相应的语义场,分析核心词语义场中相关词语的演变发展,同时理清南北朝时期,核心词的组合与聚合关系。论文全文28万余字,共四部分。第一章分析了该选题的背景、价值、意义以及研究方法、难点、创新等相关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核心名词,我们把《百词表》中的59个核心名词分为6大类,分别进行谈论。第三章主要分析核心动词,把《百词表》中的核心动词分为4大类。核心名词与核心动词的分析,我们都以语义场为基本单位,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分析语义场中词语的演变发展。在做好这个基础工作的基础之上,我们重点从词义角度对核心词进行分析。首先理清汉语核心词词义的发展演变。同时,我们也以《百词表》中核心词为纲,建立英语、法语、德语语义场。运用认知语言学、框架理论以及类型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在相同语义场中对四种语言的核心词词义的发展演变进行比较。第四章我们主要对论文做一个整体的总结,分析论文的优点和不足,寻找到日后发展的方向。通过系统地对《百词表》中核心名词、核心动词的梳理与对比,我们初步认清了汉语核心词的演变发展。同时,通过使用认知学、类型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发现了汉语、英语、德语、法语核心词词义演变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周晶[6](2005)在《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前半叶,是西藏历史上经历的最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西藏社会在和平解放之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之后,原有的社会生活形态,从物质到精神,已经彻底改变。描述和记录在这场颠覆性的社会变革之前,西藏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生活状态,其意义不仅在于记录和保存西藏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和社会生活风貌,还在于探究这些典型特征对变革前后的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按照社会学分层原则,作者将西藏各社会群体按照各自典型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该群体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农民、牧民、市民、贵族、僧侣和部落民进行了分层。为了突出社会各阶层典型社会生活中特有或独有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全方位展现西藏社会的生活全貌,本文在把物质生产方式作为研究背景处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1)以人身依附制度为特征的农民群体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差巴”家庭共妻婚姻;(2)以半迁徙、半定居为特点的牧民群体的生存方式和由此产生的核心家庭形式;(3)城市手工业者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地位;(4)世俗贵族的社会影响力,以及为维持世俗权力的延续而派生出的“玛巴”婚姻制度。(5)僧侣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中所享受的世俗化生活。(6)少数民族群体区别于西藏社会主流文化的氏族公社制度和原生态文化。 为达到立体或定量描述西藏社会生活的目的,笔者更多地运用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为基础,以社会调查数据为主要资料来源,辅以民族志和其它平面材料,搭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社会生活系统。笔者认为,20世纪上半叶,处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的西藏各阶层,基本在17世纪以来逐步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生活,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社会阶层流动性不大,社会形态呆滞,缺乏社会进步和革新动力。西方物质文明的影响只限于贵族及上层人士的日常生活,并未触及广大农民及牧民阶层的固有社会生活系统。
游莹卓[7](2013)在《黄瓜育苗基质理化性状指标及功能型基质组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穴盘育苗为代表的蔬菜集约化育苗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并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基质是育苗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育苗质量。关于蔬菜育苗基质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于配方筛选,对适宜理化性状指标关注较少。而且,穴盘育苗由于穴孔容积有限,保肥保水能力较差,需要多频次灌溉,过程繁琐,营养液管理要求较高,且容易造成水肥流失。为此,本论文开展了黄瓜无土育苗基质适宜理化性状指标、免营养液无土育苗基质组配筛选以及保水剂、控释肥和壳聚糖在育苗基质中应用研究,以期推动育苗基质的标准化,简化苗期水肥管理环节,提高育苗质量。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混料试验设计,研究了草炭、蛭石、珍珠岩不同配比基质在黄瓜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炭+蛭石+珍珠岩=5:2:3(V:V:V)时,幼苗干物重、壮苗指数最大;以壮苗指数为观测值绘制等值线图,在95%置信区间下得出黄瓜育苗基质的最适配比(体积比)为草炭34%45%,蛭石20%31%,珍珠岩35%43%;建立各性状指标与草炭、蛭石、珍珠岩配比的回归模型,通过LINGO11.0计算得到黄瓜育苗基质的适宜理化性状指标为:容重0.170.22g cm-3,总孔隙度8590%,pH6.87.2,EC0.3150.425ms cm-1,碱解氮399.0513.5mg kg-1,速效钾329.0397.5mg kg-1,速效磷26.430.1mg kg-1,有机质29.536.3%。2.利用棉籽壳菇渣部分替代草炭,与蛭石、珍珠岩组配,形成黄瓜优化育苗基质配方,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用量控释肥进行黄瓜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2:3:2:3(V:V:V:V)基础上,添加1.712.14g L-1控释复合肥(N-P2O5-K2O=14-14-14),可满足黄瓜整个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实现全程免营养液管理,培育出高素质的幼苗。3.以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2:3:2:3(V:V:V:V)为基质,研究了保水剂添加量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量增加,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增加,通气孔隙逐渐减小,EC、pH变化不大;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均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保水剂用量为4g L-1时,出苗率、茎粗、叶面积和壮苗指数最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及吸收面积显着高于其它处理。4.以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2:3:2:3(V:V:V:V)为基质,研究了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用量增加,黄瓜生长和生理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壳聚糖用量为4g L-1时,出苗率、茎粗、壮苗指数最大,干物重比对照增加42%,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及根系吸收面积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最高。5.采用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2:3:2:3(V:V:V:V)为基质,研究了保水剂、控释肥和壳聚糖对黄瓜育苗效果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保水剂、控释肥、壳聚糖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效应,经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试验条件下三者的最佳用量范围为:保水剂3.985.79g L-1,控释肥2.172.97g L-1,壳聚糖4.825.35g L-1。
赵瑞[8](2001)在《营养环境对果菜秧苗质量及生理变化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从总体上看,蔬菜育苗技术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营养问题仍处于“黑箱”的研究阶段,对于一些重要育苗技术环节的研究,不但要求形成能实施于生产的现代化技术,而且也应同时揭示其有关机理,才能不断改进与完善育苗技术体系,发展现代蔬菜育苗产业。本课题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果菜育苗中营养环境为重点,结合我国育苗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的,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进一步明确了穴盘无土育苗的优越性,在比较全面地试验及追踪产量形成的细致调查基础上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改革土培长龄大苗是我国育苗技术改革的切入点及技术焦点。设计三种处理:①土钵长龄大苗②土钵短龄中苗;③穴盘无土短龄中苗。以番茄(L-402)作为试材,采用对果菜前期产量有较大的预测性的G值(G=苗干重/育苗天数)和壮苗指数(茎粗/茎高×苗干重)作为衡量秧苗质量的主要指标(以下所有试验同),并测试必要的生理指标。试验结果为:土壤育苗(处理1、2)的出苗情况远不及无土育苗,在相同的育苗期条件下无土苗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土培苗要快得多。尤其是根系的差异更为显着,无土苗的根系重量几乎3倍于土培苗。秧苗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与此完全一致。⑴秧苗健壮程度的差异必然反映在产量形成上,且与秧苗的生理状态相联系。同样是土培育苗,长龄大苗(处理1)的前期产量显着高于中龄苗(处理2),这与定植时秧苗的G值、壮苗指数对早期产量的预测结果相一致(r值分别为0.9971**,0.8966**)。但从总产量来看,处理1却明显地降低。处理2与处理3两个育苗期相同的处理在产量形成的规律上基本相似,但无土苗在早熟性、结果数及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土培苗。根系活力是秧苗健壮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苗龄增大,根系总吸收面积的绝对值明显增加,但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占根系总吸收面积的比例却明显下降,说明根系的活力降低;而苗龄相对较小的处理2和处理3的秧苗根系活力则较高,尤其是无土穴盘苗的根系活力比土壤苗还高出7%。各处理间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也基本上和上述规律一致。本试验中秧苗的抗寒性是长龄大苗高于短龄中苗,但处理2和处理3之间没有显着差别,说明无土苗与同龄土培苗相比抗性方面没有显着差别。⑵“长龄大苗”是改造我国蔬菜传统育苗技术,提高秧苗质量的一大障碍。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蔬菜商品性生产大发展时期,早上市抢高价的市场状况已经逐步被依靠高产优质争效益所代替。在蔬菜生产迅猛发展,蔬菜种苗即将走向产业化道路的今天,重新认识传统育苗的经验,特别是用科
田永兰[9](2012)在《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硫酸、乙酸和磷酸对青贮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与牛粪混合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沼实验。通过对酸预处理秸秆的组成成分、酸预处理后混合原料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与产物特性的研究,探讨了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以及提高玉米秸秆产沼效率和能力等问题。结果表明:(1)酸预处理增加了单位干重玉米秸秆中挥发性固体(VS)、脂肪、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所占比例,降低了玉米秸秆中蛋白质、淀粉和可溶性糖的比例,其中,乙酸预处理对蛋白质的影响最小,硫酸预处理对淀粉和半纤维素的影响最大,对脂肪和木素的影响最小,乙酸预处理对初始pH的影响小于硫酸和磷酸预处理;(2)三种酸预处理条件下,具有最佳产气效果的酸处理浓度分别为0%硫酸(即未经硫酸处理的对照组)、4%乙酸和6%磷酸,其累积产气量分别为50.72mL/g TS、71.70mL/g TS和75.26mL/g TS,0%硫酸、4%乙酸和4%磷酸试验组分别在反应第9、16和7天达到最高甲烷含量54.9%、63.6%和63.2%;(3)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与甲烷趋势相似,但比甲烷含量提前降低,氢气含量的变化与之相反,硫酸和乙酸预处理延迟了产甲烷高峰的到来,而磷酸使之提前,并且乙酸和磷酸处理组中甲烷含量高于对照组;(4)发酵体系呈弱酸性,伴随发酵过程,总固体(TS)和VS含量降低,但降低程度因酸处理中酸的种类和浓度而异;(5)发酵过程中脂肪、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含量降低较大,但蛋白质、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较小,酸预处理增加了脂肪的降解量,乙酸和磷酸预处理对半纤维素降解作用明显,硫酸预处理有利于木素的降解,低浓度硫酸、高浓度的乙酸和磷酸预处理有利于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是提高生物能源产气效率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子水平上对酸处理农作物秸秆制沼开展了实验研究,对酸处理的发酵过程影响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对于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刘洪杰[10](2015)在《生物质育苗营养钵成型机理与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育苗是果蔬栽培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育苗培育多以泥炭为基质,人工进行育苗钵体的制作。由于适于育苗泥炭的形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属不可再生资源,且多产于我国东北地区或需要进口,无论从保护环境角度还是使用经济角度考虑泥炭长期作为果蔬育苗基质都不是最佳选择。探索应用新型环保育苗基质,研究相应的育苗钵体生产的技术和机械化设备,为规模化和机械化育苗钵体的生产提供技术理论依据和相应的机械装备,促进现代果蔬育苗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本地实际出发,探讨了本地秸秆资源作为新型育苗基质替代部分泥炭的可行性。研究以粉碎秸秆与泥炭按1:1的比例混合进行育苗试验,分析了混合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对不同秸秆含量和不同秸秆粒度对育苗钵体的成型好坏与育苗钵体强度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秸秆含量在60%左右,秸秆粒度在3 mm时,育苗钵成型能力和抗破坏能力最强。同时,成型时添加的粘结剂的多少同样会影响育苗钵成型好坏和成型强度,粘结剂添加的多,容易成型,但会造成育苗钵板结,弹性和孔隙度下降,反之,粘结剂添加的少,育苗钵不易成型或成型强度较低。实验表明,每公斤育苗添加40g粘结剂,育苗钵成型情况好。在以上确定参数为替代育苗基质制作的育苗钵体进行育苗实验,育苗出芽快,长势好,能够满足多数果蔬育苗要求。试验表明,利用当地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替代育苗钵体基质是可行的。结合现行育苗钵体生产效率低、质量不容易控制的特点,研发了育苗钵体生产机械装备,对育苗钵生产机械的主要模块---上料系统、混料系统、粘结剂添加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利用INVENTOR三维软件进行了造型设计并对机械关键装备混料搅龙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工作模拟仿真,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影响育苗钵成型的机械参数,对育苗钵成型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研制了基本能够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的植物根系育苗钵体生产机械,每小时可生产育苗钵体50008000个,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为大规模、规范化生产植物根系育苗钵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果蔬育苗产业的发展。
二、不能忽视小塞子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能忽视小塞子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发展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空间布局研究 |
2.2 国内空间布局研究 |
2.3 周至县城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周至县城现状解读 |
3.1 周至县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历史文化 |
3.2 周至县城建设概况 |
3.2.1 县城建设现状解读 |
3.2.2 现状功能布局 |
3.2.3 现状结构布局 |
3.2.4 现状形态布局 |
3.3 本章小结 |
4、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功能布局 |
4.1 功能布局问题剖析 |
4.2 县城空间发展定位 |
4.2.1 区域条件分析 |
4.2.2 产业发展分析 |
4.2.3 县城发展定位 |
4.3 功能布局谱系建构 |
4.3.1 产业路径选择 |
4.3.2 功能谱系梳理 |
4.4 功能布局分区研究 |
4.4.1 功能优化路径 |
4.4.2 功能优化策略 |
4.4.3 功能空间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5、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结构布局 |
5.1 结构布局现状问题剖析 |
5.2 结构布局生态思路 |
5.2.1 功能与结构关联梳理 |
5.2.2 空间结构布局思路 |
5.3 县城生态本底识别 |
5.3.1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3.2 生态本底形成 |
5.4 结构布局的生态性生成 |
5.4.1 蓝绿结构网络 |
5.4.2 生态社区结构 |
5.4.3 道路网络搭接 |
5.4.4 县城空间结构生成 |
5.5 本章小结 |
6、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形态布局 |
6.1 空间形态问题阐述 |
6.2 形态布局优化思路 |
6.2.1 空间结构制定与形态建立 |
6.2.2 用地组织方式 |
6.2.3 形态布局思路 |
6.3 外部形态引导 |
6.3.1 建设条件限定外部形态 |
6.3.2 县城空间与山脉协调 |
6.3.3 县城空间与水系引导 |
6.4 内部形态优化 |
6.4.1 道路系统布局 |
6.4.2 绿地系统布局 |
6.4.3 生态社区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汉语重叠的研究现状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思路 |
1.2.4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及语料来源 |
1.3.1 论文结构 |
1.3.2 语料来源 |
1.3.3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名词重叠 |
2.1 名词的构词重叠 |
2.2 一般名词的构形重叠 |
2.2.1 事物名称类单音节名词的构形重叠: |
2.2.2 事物名称类双音节名词的构形重叠 |
2.3 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构形重叠 |
2.3.1 方位词重叠形式特点、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 |
2.3.2 时间名词重叠形式特点、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 |
2.4 名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2.4.1 名词“AA”重叠式 |
2.4.2 双音节名词“AABB”重叠式 |
2.4.3 双音节名词不完全重叠式ABB和AAB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量词重叠 |
3.1 量词的构词重叠 |
3.1.1 重叠式能独立成词 |
3.1.2 重叠式不能单独使用,后面还必须带名词性语素 |
3.1.3 重叠式不能单用,只能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计量方式 |
3.2 量词的构形重叠 |
3.2.1 “遍指”义量词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3.2.2 “小称”义量词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3.2.3 量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3.3 量词加缀“AXA”重叠式与主观量 |
3.3.1 关于“主观量” |
3.3.2 方言中的量词加缀重叠现象 |
3.4 数量词语的重叠 |
3.4.1 “一AA”和“一A一A”的方言分布 |
3.4.2 两种重叠式的语法语义和语法功能 |
3.4.3 对方言“一AA”重叠式的思考 |
3.5 小结 |
第四章 动词重叠 |
4.1 动词的构词重叠 |
4.2 单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 |
4.2.1 单音节动词重叠现象的发展历史 |
4.2.2 AA1的方言考察 |
4.2.3 AA2的方言考察 |
4.2.4 AA3的方言考察 |
4.2.5 小结 |
4.2.6 余论——关于动词重叠式表示“尝试”及方言中的动词多叠式 |
4.3 双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一——完全重叠 |
4.3.1 双音节动词完全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4.3.2 双音节动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4.3.3 小结 |
4.4 双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二——不完全重叠 |
4.4.1 双音节动词不完全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4.4.2 双音节动词不完全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4.4.3 小结 |
4.5 小结 |
4.5.1 动词各种重叠式的方言分布 |
4.5.2 汉语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4.5.3 汉语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五章 形容词重叠 |
5.1 形容词的构词重叠 |
5.2 单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2.1 单音节形容词二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2.2 单音节形容词多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2.3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2.4 小结 |
5.3 双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3.1 双音节形容词二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3.2 双音节形容词多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3.3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3.4 小结 |
5.4 多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4.1 三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方言分布 |
5.4.2 四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方言分布 |
5.4.3 多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特点 |
5.4.4 多音节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4.5 小结 |
5.5 小结 |
5.5.1 形容词重叠式的形式特点 |
5.5.2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5.5.3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六章 代词和副词重叠 |
6.1 代词重叠 |
6.1.1 方言中代词重叠的形式 |
6.1.2 代词重叠式的语义 |
6.2 副词的重叠 |
6.2.1 方言中副词重叠的形式 |
6.2.2 副词重叠的形式及分布特点 |
6.2.3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6.2.4 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6.3 小结 |
第七章 问题讨论 |
7.1 关于重叠构词 |
7.1.1 重叠与“名词化 |
7.1.2 重叠与“形容词化” |
7.1.3 重叠构词的规律及原因 |
7.1.4 重叠构词与构形的辨识标准 |
7.2 重叠与音变 |
7.2.1 轻重音 |
7.2.2 变声 |
7.2.3 变韵 |
7.2.4 变调 |
7.2.5 长短音 |
7.3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
7.3.1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7.3.2 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八章 小结 |
8.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8.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对《人民日报》中女军人新闻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回顾 |
(一) 对女军人的新闻报道研究 |
(二) 对女军人的形象研究 |
(三) 对《人民日报》中“XX群体”的新闻报道研究 |
三、文献综述 |
(一) 话语 |
(二) 批判学派的话语理论 |
(三) 作为一种方法的话语分析 |
(四) 新闻话语分析 |
四、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 抽样确定分析样本 |
(二) 对研究样本的分类 |
(三) 研究结构 |
第一章 女军人新闻话语宏观主题建构 |
第一节 被强化的“大家”和被弱化的“小家”(1949年——1965年) |
一、《祖国的英雄姊妹》的宏观命题构建方式 |
二、宏观主题的时代特色 |
第二节 被神化的“大家”和被隐匿的“小家”(1966——1976年) |
一、《红色话务兵》的宏观命题构建方式 |
二、宏观主题的时代特色 |
第三节 被成就的“大家”和被牺牲的“小家”(1978——1999年) |
一、《“上校连长”》的宏观命题构建方式 |
二、宏观主题的时代特色 |
第四节 圆梦中的“大家”和完善中的“小家”(2000年——2014年) |
一、《军营女兵》的宏观命题构建方式 |
二、宏观主题的时代特色 |
第二章 女军人新闻话语微观主题表述 |
第一节 新闻标题中的称谓 |
第二节 新闻文本中的“身体” |
一、新闻话语中的“身体” |
二、“身体”建构中的词句分析 |
三、女军人新闻中的“身体” |
第三章 女军人新闻话语的修辞分析 |
第一节 女军人新闻话语中的声音 |
一、声音来源 |
二、记者:话语中声音的指挥者 |
三、记者:情景的布景者,观点的生产者 |
第二节 女军人新闻话语中的引语 |
一、引语 |
二、女军人新闻中的引语类型和功能 |
三、引语的“特殊”位置与组合功能 |
第三节 女军人新闻话语中的数字 |
一、数字的连续使用 |
二、数字的计算 |
三、数字后的补充 |
第四节 女军人新闻中的原型 |
一、“不变”的故事:“置困境而后生” |
二、“不变”的叙述母题:“谁说女子不如男” |
三、“不变”的意象:花朵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尝试范畴界定和归属的研究 |
1.3.2 对尝试范畴表现形式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点与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
1.5.2 综合全面的比较法 |
1.5.3 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
1.5.4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1.5.5 多种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
1.6 本文结构安排及语料说明 |
2 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 |
2.1 对尝试的理解 |
2.2 尝试范畴的语义特征 |
2.2.1 非现实性 |
2.2.2 将来时 |
2.2.3 目的性 |
2.2.4 主观性 |
2.2.5 动量小 |
2.3 尝试范畴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
2.3.1 尝试范畴与时 |
2.3.2 尝试范畴与体 |
2.3.3 尝试范畴与情态 |
2.4 本章小结 |
3 “看”类尝试标记(一) |
3.1 普通话的尝试标记——助词“看” |
3.1.1 助词“看”的句法分布 |
3.1.2 助词“看”的使用限制 |
3.1.3 “看”的语义特点和句法表现之间的关系 |
3.2 尝试标记“看”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 |
3.3 汉语方言中的其他“看”尝试标记 |
3.4 “看”类尝试标记的语法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看”类尝试标记(二) |
4.1 方言中的“VP看”类结构 |
4.1.1 江淮官话的“VP瞧”结构 |
4.1.2 吴语的“VP看”结构 |
4.1.3 汉语方言中的“V看”与“VV看” |
4.2 “V一下看”结构 |
4.3 “VV看”的构式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动词重叠与尝试表达 |
5.1 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形式的判定 |
5.2 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 |
5.3 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叠 |
5.4 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 |
5.4.1 动词重叠能表达尝试意义 |
5.4.2 尝试意义是动词重叠的语用推理义 |
5.5 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6 “V一下”结构与尝试表达 |
6.1 普通话的“V一下”结构 |
6.2 “V一下”结构与尝试意义 |
6.3 方言中的“V一下”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7 “看”类尝试标记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化 |
7.1 尝试标记——“瞧” |
7.1.1 两种用法 |
7.1.2 内在关联 |
7.2 尝试标记——“睇” |
7.2.1 两种用法 |
7.2.2 “睇”的流变 |
7.3 从视觉动词到尝试标记 |
7.3.1 “看”的演变研究分析 |
7.3.2 语法化语境理论简介 |
7.3.3 “看”的演化动因考察 |
7.4 本章小结 |
8 尝试范畴的类型学考察 |
8.1 汉语方言的尝试表达 |
8.2 境内民族语言的尝试表达 |
8.3 境外其他语言的尝试表达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9.3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方言及民族语言介绍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南北朝核心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语料的选择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步骤、难点、特色以及方法 |
第二章 核心名词研究 |
2.1 人物核心名词 |
2.2 动物核心名词 |
2.3 植物类核心名词 |
2.4 身体构件核心词 |
2.5 人工物核心名词 |
2.6 自然物核心名词 |
第三章 动词核心词研究 |
3.1 身体活动核心动词研究 |
3.2 五官感觉核心动词研究 |
3.3 消耗类核心动词 |
3.4 位移类核心动词 |
4 结语 |
4.1 结语 |
4.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凝滞的时间——西藏农业庄园(谿卡)中农民的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谿卡里的生存方式 |
一、“谿卡”农民的分层 |
二、谿卡农民的劳作 |
三、谿卡农民的经济负担 |
第二节 谿卡里的生活节奏 |
一、凸显封闭与等级观念的谿卡建筑格局 |
二、趋同而朴素的谿卡生活 |
三、凝重而欢愉的谿卡礼俗 |
第三节 谿卡里的家庭 |
一、谿卡中的婚姻形式 |
二、黔卡中的婚俗 |
三、谿卡里的家庭 |
第二章 迁徙的脚步——西藏游牧部落牧民的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部落里的生存方式 |
一、部落牧民的分层 |
二、部落牧民的劳作 |
第二节 牧场上的生活节奏 |
一、代表自由天性的帐房 |
二、张显财富的华丽服饰 |
三、单调的饮食结构 |
四、古朴的草原礼俗 |
第三节 部落的婚姻与家庭 |
一、“骨系”制度与亲属确认 |
二、一夫一妻为主的部落婚姻 |
三、古朴的部落婚恋习俗 |
第三章 喧闹的街市——西藏城市平民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初级的城市面貌 |
一、拉萨概况 |
二、日渐西化的社会生活风尚 |
第二节 商人的营生 |
一、喧闹的市肆 |
二、精明的商家 |
第三节 处境尴尬的手艺人 |
一、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手艺人 |
二、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者 |
第四节 游离于社会边缘的游民 |
一、飞鸟般自由的乞丐 |
二、奔波于生存路途上的藏戏艺人 |
三、身份暖昧的城市娱乐业者 |
第五节 功利的宗教与世俗庆典 |
一、喜好娱乐的民族 |
二、俗人的赎罪日 |
第四章 飘逝的记忆——西藏世俗贵族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作为社会栋梁的世俗贵族 |
一、世俗贵族承担的社会责任 |
二、世俗贵族享有的特权 |
三、贵族的沉浮与社会贡献 |
第二节 代表另类生活方式的贵族 |
一、区别于平民的“高贵”气质 |
二、曾经的繁荣与陈腐的奢华 |
三、西风渐入贵族家 |
四、奢华的虔诚 |
第三节 被异化的贵族婚姻与家庭 |
一、维护家族名号的婚姻类型——“玛巴” |
二、维持家族财力的婚姻类型——“共妻” |
三、隐藏危机的贵族家庭生活 |
第五章 法螺声萦绕的殿堂——西藏僧侣的世俗化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把持世俗权利的僧侣 |
一、选择宗教生涯的世俗理由 |
二、宗教群体的世俗影响力 |
三、神圣法王的世俗权力 |
第二节 追求世俗利益的僧侣 |
一、僧侣追逐世俗利益的手段 |
二、享受世俗生活的方式 |
第三节 享有世俗文化的僧侣 |
一、寺院里的诵咏 |
二、法号声中的娱乐 |
第四节 投身宗教的妇女 |
一、藏传佛教出家尼僧的社会构成 |
二、尼僧宗教生活模式 |
三、尼僧的日常生活状态 |
四、尼僧的感情生活 |
第六章 雪山阴影下的聚落——西藏南部边疆少数民族部落的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地域丰饶的“鬼地方”——门巴人社会生活状态 |
一、扼守商道的东南边疆门户 |
二、原始而淳朴的门巴生活 |
三、远古婚俗的遗存 |
四、远古的信仰遗迹 |
第二节 白马岗的猎手——珞巴族社会生活状态 |
一、神秘的白马岗 |
二、原始的氏族部落生活 |
三、氏族的古老信仰 |
四、以血缘为纽带的古老家庭 |
第三节 雪山下的未定民族——僜人和夏尔巴人的社会生活状态 |
一、沿民族走廊迁徙而来的外乡人 |
二、攀登雪山的东方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黄瓜育苗基质理化性状指标及功能型基质组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穴盘育苗技术的发展 |
1.2 育苗基质的选择 |
1.2.1 育苗基质的种类 |
1.2.2 育苗基质的性质 |
1.3 育苗的养分供给 |
1.4 新型材料在育苗中的应用 |
1.4.1 保水剂 |
1.4.2 控释肥 |
1.4.3 壳聚糖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1 黄瓜育苗基质适宜理化性状指标研究 |
2.2.2 黄瓜免营养液无土育苗基质组配筛选 |
2.2.3 保水剂、控释肥、壳聚糖在黄瓜育苗基质中应用研究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基质理化性状测定 |
2.3.2 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无土育苗基质适宜理化性状指标研究 |
3.1.1 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 |
3.1.2 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3 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 |
3.1.4 基质最佳配比的寻优分析 |
3.1.5 黄瓜育苗基质适宜理化性状指标 |
3.2 黄瓜免营养液无土育苗基质组配筛选 |
3.2.1 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3.2.2 控释肥添加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3.3 保水剂、控释肥和壳聚糖在黄瓜育苗基质中的应用 |
3.3.1 保水剂添加量对基质理化性状及黄瓜幼苗的影响 |
3.3.2 壳聚糖添加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3.3.3 保水剂、控释肥、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的耦合作用 |
4 讨论 |
4.1 黄瓜无土育苗基质的适宜理化性状指标 |
4.2 免营养液基质用于黄瓜无土育苗的可行性 |
4.3 控释肥、保水剂和壳聚糖在黄瓜功能型育苗基质中的应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营养环境对果菜秧苗质量及生理变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蔬菜穴盘无土育苗的意义与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营养面积对蔬菜秧苗质量影响的研究 |
试验一、营养面积对秧苗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试验 |
试验二、穴盘育苗苗龄和营养面积组合试验 |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秧苗株型调控的效果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 |
试验一、化控技术在番茄穴盘育苗上的试验 |
试验二、化控技术在黄瓜穴盘育苗上的试验 |
试验三 化控技术在果菜苗龄与营养面积试验中作用的验证性研究 |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CO_2气肥及补充光照对秧苗质量影响的研究 |
试验一、穴盘育苗施用CO_2气肥效果试验 |
试验二、穴盘育苗不同光照时间的效果试验 |
试验三、不同光强下增施CO_2的效应研究 |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苗期营养水平及供给方式对秧苗质量影响的研究 |
试验一、穴盘无土育苗营养液配方的比较试验 |
试验二、蔬菜无土育苗营养母剂无机肥组成与浓度试验 |
试验三、蔬菜无土育苗营养母剂吸附剂对比试验 |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果菜壮苗指标及其与秧苗内源激素变化关系的研究 |
试验一秧苗质量的判断及壮苗指标的研究 |
试验二、 在不同营养环境下内源激素含量及其与秧苗质量关系的研 |
试验三、在化控下秧苗内源激素含量与秧苗质量变化关系的研究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沼气厌氧发酵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
1.2.2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研究进展 |
1.2.3 酸预处理秸秆厌氧发酵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过程 |
2.3.1 玉米秸秆酸预处理 |
2.3.2 厌氧发酵产沼实验 |
2.4 分析指标和测量方法 |
2.4.1 成分测定 |
2.4.2 气体组成-气相色谱法 |
2.4.3 主要实验试剂 |
2.5 数据统计 |
第3章 酸预处理对发酵原料的影响 |
3.1 原料特征分析 |
3.2 不同酸预处理方式对秸秆结构和组分的影响 |
3.2.1 秸秆挥发性固体含量的变化 |
3.2.2 秸秆成分的变化 |
3.3 不同酸预处理方式对发酵初始pH值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酸预处理对混合原料厌氧发酵的影响 |
4.1 硫酸预处理对混合发酵的影响 |
4.1.1 发酵产气特性 |
4.1.2 底物特性分析 |
4.1.3 原料降解对产气的影响 |
4.2 乙酸预处理对混合发酵的影响 |
4.2.1 发酵产气特性 |
4.2.2 底物特性及其对产气的影响分析 |
4.2.3 原料降解对产气的影响 |
4.3 磷酸预处理对混合发酵的影响 |
4.3.1 发酵产气特性 |
4.3.2 底物特性及其对产气的影响分析 |
4.3.3 原料降解对产气的影响 |
4.4 最佳条件下不同酸处理比较 |
4.4.1 发酵产气特性 |
4.4.2 底物特性及其对产气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问题与展望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10)生物质育苗营养钵成型机理与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育苗现状分析 |
1.2.1 穴盘育苗 |
1.2.2 营养块育苗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育苗钵基质研究 |
2.1 育苗基质的发展过程 |
2.2 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 |
2.3 育苗基质种类及特点 |
2.4 育苗基质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 生物质育苗基质研究 |
2.5.1 农作物秸杆成分及理化性质分析 |
2.5.2 秸秆育苗基质试验研究 |
2.5.3 育苗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3 育苗钵制钵机设计 |
3.1 制钵机的发展与应用 |
3.2 育苗钵制钵机整体设计方案确定 |
3.2.1 育苗钵制钵机的整体要求及主要技术参数 |
3.2.2 制钵机整体设计 |
3.2.3 成型机主要参数确定 |
3.2.4 机架布局与结构设计 |
3.3 物料输送系统设计研究 |
3.3.1 物料受力与运动分析 |
3.3.2 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的确定 |
3.3.3 螺旋输送机建模 |
3.4、成型机混料系统研究 |
3.4.1 物料混合机理 |
3.4.2 混合过程 |
3.4.3 影响混合的因素 |
3.4.4 物料混合装置设计 |
3.4.5 营养钵输送系统设计 |
3.5 物料成型黏结剂添加装置设计 |
3.5.1 黏结剂添加装置的整体结构 |
3.5.2 主要部件选择与设计 |
3.6 整机装配模型干涉检测 |
3.6.1 整机装配静态干涉检查 |
3.6.2 运动部件动态干涉检查 |
3.7 本章小结 |
4 差速混料器有限元分析与仿真 |
4.1 混合绞龙的结构应力分析 |
4.1.1 焊接结构预处理 |
4.1.2 混料绞龙材料的选择 |
4.1.3 施加约束与载荷 |
4.1.4 网格参数设置与网格划分 |
4.1.5 应力求解与结果分析 |
4.2 混合绞龙的振动模态分析 |
4.3 基于分析结果的绞龙结构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5 育苗钵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 PLC工作原理及选型 |
5.1.1 PLC的结构组成 |
5.1.2 PLC的选型 |
5.2 控制系统硬件与工作流程 |
5.2.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5.2.2 控制系统工作流程 |
5.3 系统供电 |
5.4 物料输送机电气部分 |
5.4.1 物料输送机电气原理 |
5.4.2 物料输送机主电路 |
5.4.3 物料输送机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5 连续混料机电气部分 |
5.5.1 连续混料机电气原理 |
5.5.2 连续混料机主电路 |
5.5.3 连续混料机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5.4 落料插板阀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6 螺旋搅拌挤出器电气部分 |
5.6.1 螺旋搅拌挤出器电气原理 |
5.6.2 螺旋搅拌挤出器主电路 |
5.6.3 螺旋搅拌挤出器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6.4 出料插板阀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6.5 加水电磁阀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6.6 加胶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6.7 称重模块电路及PLC梯形图 |
5.7 营养钵传送带电气部分 |
5.7.1 营养钵传送带电气原理 |
5.7.2 营养钵传送带主电路 |
5.7.3 营养钵传送带控制电路及PLC梯形图 |
5.8 空气压缩机电气原理 |
5.8.1 空气压缩机主电路 |
5.8.2 空气压缩机控制电路及梯形图 |
5.9 本章小结 |
6 制钵机试验研究 |
6.1 试验因素与水平 |
6.2 试验设备与目的 |
6.3 试验方法 |
6.4 试验数据分析 |
6.4.1 因素优水平和优组合确定 |
6.4.2 计算极差R,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不能忽视小塞子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D]. 刘奕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D]. 付欣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3]对《人民日报》中女军人新闻的话语分析[D]. 赵维康. 兰州大学, 2015(03)
- [4]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D]. 汤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南北朝核心词研究[D]. 邓春琴.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6]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 周晶. 西北大学, 2005(03)
- [7]黄瓜育苗基质理化性状指标及功能型基质组配研究[D]. 游莹卓.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8]营养环境对果菜秧苗质量及生理变化影响的研究[D]. 赵瑞. 沈阳农业大学, 2001(12)
- [9]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试验研究[D]. 田永兰. 华北电力大学, 2012(12)
- [10]生物质育苗营养钵成型机理与装备研究[D]. 刘洪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