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DM 网络中重新配置具有性能保证的逻辑拓扑

在 WDM 网络中重新配置具有性能保证的逻辑拓扑

一、Reconfiguring the Logical Topology With Performance Guarantees in WDM Networks(论文文献综述)

杨乃欢[1](2020)在《光网络中拓扑分析及优化策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光网络正在朝着长距离、高带宽的方向飞速演变,这使得光网络故障导致的通信业务中断损失更加巨大,因此,光网络生存性的重要性日渐提高。同时,光网络的生存性以及其他传输性能会受到网络拓扑结构的极大影响,且拓扑影响很难在网络运维阶段进行改变。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光网络中拓扑分析与优化策略展开研究,以提高网络的生存性,并降低业务传输距离。本文针对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分别提出了分析指标与优化策略算法。对于物理拓扑,本文提出拓扑收益函数、拓扑成本函数、链路密度、拓扑连通度四个分析指标。其中拓扑收益函数和拓扑成本函数基于节点的度、节点的交换能力和链路长度,评估了物理拓扑中链路的连接方式是否合理;拓扑连通度基于图论中割边集的概念,分析了物理拓扑的连通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物理拓扑优化算法GA-PTOA,算法综合拓扑收益函数和拓扑成本函数,对现有物理拓扑进行合理优化。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理拓扑的联通性,使网络在发生故障时更容易采取保护与恢复策略,从而了提高网络的生存性,同时算法还降低了路由距离,从而减小传输时延。对于逻辑拓扑,因为光网络虚拟化的核心是网络映射问题,所以逻辑拓扑的映射方式直接影响网络的生存性和传输质量。当全网逻辑链路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一致时,映射过程中对物理链路的资源占用越均衡,故障发生时受损的业务就更少,每个业务的风险也就越低,网络的生存性越好。因此,为了提高虚拓扑的生存性,降低路由距离,本文提出了针对虚拓扑的五个分析指标:资源占用方差、资源占用比例、波长独立性函数、路由距离代价函数、平均物理路由距离。其中资源占用方差主要分析虚拓扑映射时资源是否均衡分配;路由距离代价函数和平均物理路由距离用于分析映射时路由距离的合理性。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虚拓扑优化算法GA-VTOA,算法以满足波长独立性原则、路由距离合理、资源占用较为均衡的虚拓扑映射为最终的求解目标,优化了传统遗产算法的交叉及变异过程。仿真结果显示,GA-VTOA算法优化后的虚拓扑映射可以尽可能实现负载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性,并降低了路由距离,占用更少的资源。

冯文光[2](2020)在《光路与光树相结合的动态多播疏导算法研究》文中指出伴随通信业务蓬勃快速的发展,在通信网络中,对通信网络的带宽或者信道容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光波分复用技术(WDM)相对于其他的复用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大的信道容量。然而每个请求的带宽仅仅只占波长带宽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业务进行疏导是提高带宽利用率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的多播业务疏导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路多播业务疏导方式,这种疏导方式有着很高的链路利用率以及相对较低的波长利用率,然而其是以消耗更多的端口作为代价,又有着较多的OEO(光电光)转换,因此存在巨大的能量消耗。另一种是光树的多播业务疏导方式,其使用了分光器,减少了OEO的转换以及端口的消耗,但是信号的信噪比会下降以及链路的利用率相比光路疏导有所降低。在总结了大量的文献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播疏导算法来改进以上两种疏导方式的缺陷。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的前两章节总结了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史,介绍了光网络中的多播技术和业务疏导,最后总结了WDM网络中多播业务疏导算法的研究现状。第三章节分别介绍并仿真出LPF(光路分割算法)和MTLG(基于泄露多播疏导算法),LPF在基于光路多播疏导算法中有着较好性能,MTLG在基于光树多播疏导算法中有着较好性能,因此这两个算法作为对比算法,通过对比两者能够发现,LPF算法不仅有着较高的链路利用率而且还有较低的阻塞率,MTLG算法使用了分光器可以节约大量的疏导端口,然而两者不能够同时满足低能耗和低阻塞率的要求。(2)为了使网络不仅有着较低阻塞率而且还能降低能耗,本文在第三章提出了LTCPG和LTCSG多播疏导算法,两种算法在多播树的上层进行光路疏导,在下层进行光树疏导,这样的疏导方式相对于单独的光树疏导能够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和信号的信噪比,相对于单独的光路疏导能够减少端口的使用以及OEO转换,两种算法还引入了胖型多播树,能够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然而两种算法也有着不同之处,LTCPG算法着重解决了上层光路绕远的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带宽浪费,进而降低了阻塞率。LTCSG算法着重解决上层长光路的问题,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通过仿真发现,在不同的仿真环境中两者均能取得不错的效果。(3)对第三章的算法进行适当的改进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前面的算法要么提高链路的利用率要么减少带宽的浪费,在第四章提出的ILTCG算法不仅提高链路利用率而且还要减少带宽的浪费,该算法在LTCSG基础上引入了物理拓扑矫正来解决光路绕远问题,通过仿真发现,改进后的算法在网络性能上有一定的提什。以往的算法都是针对上层的光路层改进,第四章提出的LITCG算法则是在ILTCG基础上将针对光树层进行改进,在该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立小光树的方法,通过建立合理的小光树来提高小光树的利用率,在前期根据业务驱动建立小光树并且统计小光树的利用率,在一定的时间后根据小光树的利用率来建立小光树,通过仿真发现,对比以上的算法,此种算法的性能最好。

毕晓雪[3](2019)在《流量疏导在200G/400G WDM网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以及用户对高速网络需求的不断升级,传输网中的数据量正以指数增长,运营商为了满足业务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网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光信道承载低速的网络业务,导致大量网络资源闲置,并且网络碎片化严重,由此提出了流量疏导的需求,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低速信号整合至高速通道中,以此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网络的碎片化程度。传统的流量疏导采用光电光转换的方式完成,但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单个业务颗粒的粒度不断增加,使得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流量疏导的成本急剧升高,甚至流量疏导本身的建设成本大于网络疏导后所节省的成本。因此需要提出新的疏导方法来解决建设成本的问题。随着灵活频谱技术的提出,流量疏导在它的身上看到了曙光。灵活频谱采用新的频谱调制方式,根据业务带宽动态调整占用的频谱颗粒数。再加上与之相配套的光器件在进行低速信号打包至高速光隧道信号的过程中无需光电转换,因此节省了流量疏导本身的部署成本。另外,近年来200G/400G网络逐步由实验室走向商用,势必要对现网进行扩容以支持200G/400G,但若将原设备拆除重新建设必定会造成大量浪费,若采用流量疏导技术将原来网络中40G/100G的业务通过疏导进入200G/400G网络,则只需在网络中的某些点增加疏导设备即可实现整个网络的扩容升级。本论文基于灵活频谱和光网络流量疏导两种技术,重点阐述了一种基于层结构的200G/400G WDM网络的流量疏导方法和实现过程。文章主要论述了:(1)200G/400G光网络系统。用于描述本论文所作用的目标网络,主要阐述了200G/400G光网络的实现原理、硬件组成以及其所使用的灵活频谱技术,此技术为在光域上实现流量疏导的关键。(2)光网络中流量疏导的方法,主要介绍了光网络流量疏导中的常用方法,包括对环网、MESH网法及层结构MESH网的流量疏导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形式化表达、实现原理及优点,确定了适合本论文所要使用的基础疏导方式。(3)200G/400G WDM网络的流量疏导原理,给出了在使用灵活频谱的情况下,流量疏导问题的形式化表达,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流量疏导方式,这种疏导方式将原来的层结构疏导与灵活频谱条件下的疏导结合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在弹性光网络条件下使用层结构流量疏导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形式化表达和设计思路。(4)200G/400G网络流量疏导方案的实现。通过一个疏导实例具体介绍了200G/400WDM网络实现层结构流量疏导的过程,给出了实现流程图及核心伪代码,同时提出了两种适用于当前设备的路由频谱分配算法。(5)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主要展示了本论文所用方案的有益效果及相应结果的解释。

弋锒[4](2012)在《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与接口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光网络的出现,为下一代光传送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优越的传输性能和管理机制不仅满足了原有业务的需求,而且对于新兴的具有突发特性和统计复用特性的数据业务也能提供良好的支持。智能光网络中具有前瞻性地采用了快速有效的路由、信令以及生存性机制,在网络管控技术上实现了智能化转变。这一变革使得光网络能够支持动态的网络连接管理,进行灵活便捷的网络资源调度,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服务。光网络生存性算法和光网络接口技术是本论文中的两个重点研究内容。在网络生存性算法部分中,本文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DM网络的基于资源的新型环保护方法,该方法集合了RP圈和通道保护P圈的优势,解决了RP圈的共享保护资源隐患和保护倒换延时大等问题,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能够对网络故障进行快速恢复,且表现出了良好的保护效能。此后,文中又提出了一种用于IP over WDM网络的动态生存性映射算法,解决了物理层故障引起的IP层故障扩散问题,规避了由于存在“危险链路”而导致的“孤岛问题”,可使IP层的受影响业务在本层就能得到恢复,对光网络中物理层故障所引起的IP层业务阻塞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网络接口技术研究方面,论文首先概括介绍了OIF UNI与IETF的GMPLS UNI,对比了二者在多个方面的异同,并在已有的项目基础上对GMPLS UNI进行了一定的符合RFC 4208国际标准的设计与仿真实现,提出下一代光网络中应把用户网络接口技术的研究重点放在GMPLS UNI上。光网络接口技术的另一重点是外部网络网络接口(E-NNI),文中主要从信令过程和所支持服务两方面对E-NNI功能进行了分析论证,强调了接口技术在光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樊涛[5](2012)在《IP/WDM网络中邻结点扩展的动态业务疏导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WDM将因特网与基于WDM技术的光交换网络最有效地结合起来,提供按需分配的带宽,成为未来通信网的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WDM网络一般提供波长颗粒度的传输带宽,而源宿点单个用户的业务请求带宽小于波长颗粒度,因此在IP/WDM网络中,业务流疏导成为一项提高带宽利用率的重要技术。本文简述了IP/WDM光网络的发展与现状,总结了光网络的业务疏导方法及其关键技术。本文采用实用的IP/WDM二层光网络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IP/WDM网络分层模型。针对该网络模型下的动态业务的选路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依据网络最大流和负载均衡,提出一种最优候选路径邻结点扩展算法(EMNZ-BCP)。采用C语言编程完成了所提算法的性能评估软件,运行仿真软件获得的结果表明,在NSFnet网络中与已有典型业务疏导算法相比,EMNZ-BCP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计算时间,因此适于大规模网络的业务疏导问题求解;在USAnet网络中的仿真表明,该算法避免长路径承载业务,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降低业务阻塞率。最后,作者总结全文,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郭秉礼[6](2011)在《智能光网络中的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光网络作为下一代光传送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业务提供与网络管控过程的智能性、动态性不仅满足了电信业务迅猛增长的带宽需求,而且契合了数据业务的突发特征。同时,随着电信业务的进一步演进,以及网络智能化向网络边缘和业务层延伸的全网智能化趋势,推动了光网络由技术驱动型向业务驱动型网络的转变,进而对现有智能光网络在业务提供智能化、差异化,管控技术的灵活性、动态性等方面提出挑战。其中,网络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技术作为智能光网络中的两项支撑性技术,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多项国家项目与企业合作项目的支持下,作者对智能光网络中的业务提供、联合路由、可生存映射以及系统容错等技术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理论创新、仿真实验和设计开发工作,形成了一些创新性成果。本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具有复杂业务逻辑、严格QoS要求的电信级业务的支撑技术,提出了基于管控协同机制的业务提供框架。该框架依赖于管理和控制平面的信息交互、功能协作,并结合了基于策略的网管系统和移动代理(用于支持基于策略网管的实现和实现分布式网管智能)的实现,能够实现有端到端物理约束的智能业务提供和实时动态的业务管理,达到了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2、本论文研究了多域光网络中的端到端资源预留问题,通过揭示原有串行信令在大规模分域网络中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并行快速消息分发机制的P-RSVP (Parallel RSVP)协议,通过仿真验证了P-RSVP在跨域LSP的端到端资源预留中的有效性。一方面,P-RSVP大幅度降低了LSP端到端资源预留的时延;另一方面,显着缩短了资源可用性信息收集过程与预留过程的时间间隔,进而避免了不同LSP预留过程导致的资源冲突,提高了资源的可用性。3、对IP over WDM网络中的业务端到端时延问题进行研究,特别针对业务需要二次汇聚时,由于路由器侧排队造成的业务时延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考虑节点负载的联合路由算法—LBA (Load Balanced Algorithm),通过仿真分析可知,算法有效地实现了全网的业务均衡,进而缩短了业务的端到端时延,同时降低了全网的业务阻塞率。4、在IP over WDM网络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动态网络下的可生存映射问题,并设计了包含动态路由(DR)和逻辑拓扑重映射(RILT)两个策略的在线算法,以尽量减少可重构的逻辑拓扑中的危险割集,从而提高了故障情况下逻辑拓扑的连通性,最大限度地使受损业务在IP层恢复。为IP over WDM网络中动态业务下,基于IP层的业务恢复设计提供了参考。5、在分布式计算业务部署中,IT资源与网络资源需要联合分配的背景下,分析系统级容错策略实施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基于认知机理的异构资源统一控制框架。并针对现有单功能节点(IT资源)故障下的容错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虚拟化资源的动态迁移技术,提出了FD-EVN (Failure Dependent-Enhanced Virtual Network)的实现方案,并通过大量的仿真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现有的容错机制相比,FD-EVN大大节省了冗余资源的消耗,提高了网络资源和IT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了业务接纳率、映射代价等网络性能。

丁秋菊[7](2011)在《IP over WDM光网络中业务流新型疏导与选路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 over WDM光网络体系结构是未来通信的主流发展方向。由于网络中结点配置收发器数和链路波长数均是受限的,因而为每个子波长颗粒度带宽的业务都建立端到端的光路连接是不可能的。因此为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需引入业务流疏导机制。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基于PCE的多层多域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系统”,针对在IP/WDM光网络中的静、动态疏导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针对预先规划动态业务,提出以最小化阻塞率为疏导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针对持续时间已知动态业务,提出区分权重的持续时间已知的疏导算法,该算法考虑链路的剩余生存期和未来拥塞度这两个因素,与已有算法相比,降低了阻塞率性能。本文对同时优化光路拥塞和业务平均时延的静态虚拓扑的双目标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虚拓扑设计数学模型,之后利用ε-约束方法求解多个Pareto最优解。另外,本文提出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基于遗传的联合时延和拥塞的强度Pareto算法(SPDC-GA)-来解决虚拓扑设计问题。SPDC-GA算法可以在任意时间内结束,给出当前确定的Pareto最优解集,这些解决方案不但可以确定出静态逻辑拓扑,而且也解决了光路的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因此SPDC-GA方法计算的逻辑拓扑设计方案可以嵌入到实际的光网络中去。为验证、评估本文提出的算法性能,给出了IP/WDM光网络中业务量疏导算法的软件设计流程。最后是全文总结。

武玉磊[8](2010)在《IP over WDM网络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的研究与仿真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技术可以提供巨大的传输容量,满足互联网业务对带宽的需求。但是,一旦发生网络故障,将导致大量业务中断。与此同时,为了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传输网络逐渐由传统的IP over ATM over SDH/SONET over WDM多层重叠结构向IP over WDM两层结构发展,将IP业务直接承载在WDM光网络上。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IP over WDM网络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本文中设计的机制考虑单播和多播两种情形,区分保护资源专用与共享两种情况。本文设计了多层辅助图,用以处理网络中稀疏部分波长变换能力、光收发器数和稀疏部分分光能力等多约束问题。为了降低故障发生时受影响的业务数,机制中引入负载均衡的概念。在单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中,首先对请求进行业务量疏导,建立工作路,然后在IP层为其建立保护路,对工作路中重负载的光路进行WDM层保护。针对单播情形,本文还设计了基于效用的层间协调机制,综合考虑IP层与WDM层的保护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切换时间等因素,根据效用决定故障在哪层恢复。在多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中,首先对请求进行业务量疏导,建立工作多播森林,然后在IP层为其建立保护多播森林,对工作多播森林中重负载光树进行WDM层保护。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子树的多播业务量疏导算法、多约束多播路由算法和多播共享段保护算法,分别用于多播业务量疏导、WDM层多播路由和光树保护。为了评估本文设计的机制的性能,设计开发了仿真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多层保护路由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IP over WDM网路中的多层保护问题,具有良好的性能。

唐志媛[9](2010)在《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技术推动了下一代光网络智能化发展,同时也为传统的传送网络向业务网络的演进创造了条件。多业务驱动也成为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通信网络的多技术性,分层分域以及大容量传输等特性,决定了网络的生存性尤其是多层网络的生存性成为继续发展的网络关键技术。于是对于面向业务环境下多层网络生存性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业务环境下的多层网络生存性技术并不是单纯的将各层生存性简单叠加,而是要考虑面向业务环境下多层网络的体系架构,如何实现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配置,以及如何提高层间备用容量的共享性能,降低网络生存性需求的资源开销。这些已成为面向业务的IP over WDM多层网络生存性中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针对基于ASON的多层网络的智能化、业务化发展方向和新的技术特点,以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为研究对象,围绕面向业务的IP over WDM多层光网络生存性机制展开研究。重点对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架构的扩展、区分的多层网络生存性配置机制以及区分网络环境下多层网络层间备用资源配置等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网络架构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原有的ASON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业务平面,扩展了ASON三层网络功能架构,从而明确了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结构特征,并对网络中的业务流进入业务平面及控制平面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说明。(2)重点研究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的特性,针对不同业务的可靠性需求和网络资源状况以及各自的指标参数,完成了基于区分业务的多层网络生存性实现机制的设计,即针对不同的业务实施了不同的路由配置方案。(3)根据负载均衡能使网络资源优化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多层网络生存性的层间资源配置方案,该方案在区分生存性路由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链路权重设计,使网络资源的负载均衡,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满足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需求,又能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展望。

戴睿[10](2010)在《WDM光网络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及抗毁研究》文中指出在对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网络进行规划设计时,传统的选路和抗毁方案都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业务量矩阵。然而近年来,随着Internet数据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新兴宽带业务的不断涌现,运行于光层之上的分组数据会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情况,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很难预测或估计出点到点之间具体的业务流量大小。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带宽需求信息不确知情况下的鲁棒选路和抗毁问题,以适应其高速增长和动态变化。软管(Hose)不确定业务量模型最早出现在虚拟专用网(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研究中。该模型并未指定一个完整的业务量矩阵,仅对流入和流出各节点的合成业务量(即业务量矩阵的“行和”以及“列和”)的上限进行约束。由于不需要具体描述网络中的业务分布情况,因此软管模型大大降低了业务量估计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本文研究Hose模型在WDM光网络中的优化问题,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基于Hose模型的鲁棒选路问题;(2)基于Hose模型的鲁棒抗毁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五点。第一,研究了Hose不确定业务量模型下的静态鲁棒选路问题。与以往解决方案的区别在于,本论文并不仅仅考虑如何减少链路开销,而是更为全面地对影响网络代价的主要因素(包括链路开销和节点交换开销)进行考查,提出了比现有解决方案更节约网络资源的启发式算法。第二,在Hose模型的框架下,作者研究了如何利用部分确知的点到点的业务需求信息来实现鲁棒优化选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选路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有效解决了现有鲁棒选路方案时延和抖动较大的问题。第三,探讨了Hose模型下的动态QoS(Quality of Serive,服务质量)选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连接请求的服务等级、当前网络中业务的传输情况以及各条链路上空闲波长的数目动态地调整路由。与现有的动态鲁棒选路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第四,研究了WDM网状网中的鲁棒单链路抗毁设计问题,并提出了两种共享保护启发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在各自的应用范围内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性能优势:相对于以前的鲁棒抗毁算法,它们在开销和恢复时间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第五,探讨了基于动态Hose模型的多失效生存性问题。最主要的思路有两点:(1)采用分级保护;(2)引入“危险程度”的概念,在为连接请求建立工作和保护路时避开危险程度高的网络部件。按照这两条思路,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第二章从三个方面讨论WDM网状网在Hose业务量模型下的鲁棒选路问题:(1) Hose模型下的静态鲁棒选路问题;(2)业务量矩阵部分确知(指部分网络节点对之间的业务需求大小已知)情况下的鲁棒选路问题;(3)Hose模型下的动态鲁棒选路问题。对于问题(1),作者以全网代价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两种分别基于单路径选路(Single Path Routing, SPR)路由结构以及Valiant负载平衡(Valiant Load-balancing, VLB)路由结构的数学规划(MP,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可以获知波长、光收发器以及波长转换器等资源的最佳配备。由于WDM网络中的鲁棒优化选路问题是NP-完全(NP-complete, NPC)问题,因此作者又提出了两种基于SPR和VLB的启发式算法——IBFS(Iterative Breadth-first Search)算法和MNC(Maximizing Network Capability)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两种算法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而MNC算法则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在大规模网络中性能明显优于以往的方案。对于问题(2),根据对业务量变化的观察,作者在VLB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性负载平衡(Adaptive Load-balancing, ALB)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ADT(Adding Direct Traffic)算法。适应性负载平衡机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已知的点到点业务量信息,尽可能少地调整VLB所建立起来的两跳虚拓扑,使更多业务通过一跳路由的方式进行传输,从而达到降低时延和抖动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ALB在具有高吞吐量的同时能提供比VLB更好的服务质量。对于问题(3),作者考虑全连接逻辑拓扑的情况,提出了DDALB(Differentiated Dynamic Adaptive Load-balancing)启发式算法。本文第三章到第五章研究WDM网状网在Hose不确定模型下的鲁棒抗毁问题。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研究单链路失效(Single-link Failure)和相关链路失效(Correlated-link Failure)情况下的抗毁设计问题,而第五章则对多网络部件失效(Multiple Failures)时的抗毁问题进行探讨。为解决单链路失效,作者提出了两种分别基于VPN树路由和Valiant负载平衡机制的共享分段保护(Shared Segment Protection, SSP)启发式算法——TSSP (Tree-based Shared-segment Protection)算法和VLB-SSP (VLB-based Shared-segment Protection)算法。在资源配置方面,TSSP算法通过降低工作树的叶子节点(即树型拓扑中度为1的节点)数来减小工作路径(Work Path, WP)和保护路径(Backup Path, BP)的数目,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而VLB-SSP则通过最小化全网代价配置工作和保护波长,以达到减小开销的目的。在故障恢复方面,两种算法均采用了分段保护机制,因此恢复速度也较快。对于相关链路抗毁,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双链路失效的抗毁设计问题,作者提出了启发式保护算法——DVLBSP(Differentiated VLB Shared Protection)算法。该算法遵循分级保护(Differentiated Protection)的思想计算保护路径,只为不满足给定可靠性要求的工作路径寻找保护路径;同时还考虑到了业务模型与网络拓扑对全网代价的影响,并结合共享保护的思想配置保护波长。仿真结果表明,DVLBSP算法实现了开销与可靠性之间的较好折衷。(2)针对共享风险链路组(Shared Risk Link Group, SRLG)的抗毁问题,作者提出了PSPPKT(Partial SRLG-disjoint Protection with Partially Known Traffic)启发式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论证了其有效性。对于多网络部件失效的情况,作者将保护和恢复(Restoration)两种抗毁方案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适应性负载平衡机制的CAL(Criticality Avoidance Load-balancing)启发式算法。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CAL算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基于动态Hose业务量模型的多网络部件抗毁方案。为验证、评估本文所提各种算法的性能,作者开发了相关仿真平台。第六章对这一仿真平台做了介绍,并给出了重要伪码。第七章是全文总结。

二、Reconfiguring the Logical Topology With Performance Guarantees in WDM Network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configuring the Logical Topology With Performance Guarantees in WDM Networks(论文提纲范文)

(1)光网络中拓扑分析及优化策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光网络概述
        1.1.2 光网络拓扑概述
        1.1.3 遗传算法的应用现状
        1.1.4 光网络拓扑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光网络拓扑分析与优化问题的研究基础
    2.1 光网络的优化
        2.1.1 光网络优化的工作内容
        2.1.2 光网络优化的方法分类
    2.2 光网络的生存性问题
    2.3 光网络两种拓扑的联系和区别
    2.4 逻辑拓扑的映射问题
        2.4.1 嵌入物理拓扑
        2.4.2 资源分配
    2.5 遗传算法
        2.5.1 遗传算法概述
        2.5.2 遗传算法的要点
        2.5.3 遗传算法与其他典型算法的分析比较
        2.5.4 遗传算法应用于拓扑优化的意义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理拓扑分析与优化策略
    3.1 物理拓扑的结构分类
    3.2 物理拓扑的分析指标
        3.2.1 拓扑的收益函数
        3.2.2 拓扑的成本函数
        3.2.3 链路密度
        3.2.4 拓扑联通度
    3.3 GA-PTOA算法
        3.3.1 编码策略
        3.3.2 种群初始化
        3.3.3 适应度函数
        3.3.4 遗传操作
    3.4 GA-PTOA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逻辑拓扑分析与优化策略
    4.1 逻辑拓扑的体系架构
    4.2 逻辑拓扑的分析指标
        4.2.1 波长独立性函数
        4.2.2 资源占用方差
        4.2.3 路由距离代价函数
        4.2.4 平均物理路由距离
        4.2.5 资源占用比率
    4.3 GA-VTOA算法
        4.3.1 筛选基因
        4.3.2 编码策略
        4.3.3 种群初始化
        4.3.4 适应度函数
        4.3.5 遗传操作
    4.4 三种常见的映射算法
    4.5 GA-VTOA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缩略语

(2)光路与光树相结合的动态多播疏导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网络技术的概述
    1.2 WDM技术的概述
        1.2.1 WDM光网络形成的历史
        1.2.2 WDM的基本原理
    1.3 文章的主要的内容与工作安排
第二章 WDM光网络中多播业务疏导的基础研究
    2.1 光网络中的多播技术
        2.1.1 多播技术概述
        2.1.2 多播技术实现的几种方式
    2.2 业务疏导的探究
        2.2.1 业务疏导的意义
        2.2.2 光网络中的光学器件
    2.3 光网络中的辅助图
        2.3.1 几种网络拓扑介绍
        2.3.2 辅助图的引入
    2.4 WDM网络中多播业务疏导算法研究现状
        2.4.1 已有基于光路与光树多播业务疏导算法介绍
        2.4.2 光路与光树多播疏导算法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DM网络中业务疏导算法的研究
    3.1 基于光路的多播业务疏导算法
        3.1.1 传统的光路疏导算法的基本思想
        3.1.2 LPF算法的基本思想
        3.1.3 LPF算法的步骤
    3.2 基于光树的多播业务疏导算法
        3.2.1 MTLG算法的基本思想
        3.2.2 MTLG算法中的光树
        3.2.3 MTLG算法的步骤
        3.2.4 仿真环境的介绍
        3.2.5 仿真结果与适用性分析
    3.3 LTCPG算法原理与仿真分析
        3.3.1 算法理论性分析
        3.3.2 LTCPG算法的基本思想
        3.3.3 LTCPG算法步骤
        3.3.4 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LTCSG算法原理与仿真分析
        3.4.1 LTCSG算法的基本思想
        3.4.2 LTCSG算法步骤
        3.4.3 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3.4.4 本章的小结
第四章 改进型光路与光树相结合多播疏导算法
    4.1 算法改进的原理
        4.1.1 ILTCG算法的原理
        4.1.2 LITCG算法的原理
    4.2 基于光路方面改进后的算法ILTCG
        4.2.1 ILTCG算法的步骤
        4.2.2 ILTCG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光树方面改进后的算法LITCG
        4.3.1 LITCG算法的步骤
        4.3.2 LITCG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教育背景

(3)流量疏导在200G/400G WDM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概况
        1.1.2 国内研究概况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2.1 本文研究内容
        1.2.2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200G/400GWDM光网络系统
    2.1 200G/400GWDM网络调制技术
        2.1.1 调制与解调
        2.1.2 200G/400G的调制方案
        2.1.3 波道间隔及保护频带
    2.2 200G/400G光网络系统硬件组成
        2.2.1 光调制模块组成
        2.2.2 光交换及传输设备
    2.3 200G/400G网络中的灵活频谱分配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光网络流量疏导的理论与方法
    3.1 流量疏导的定义及形式化表述
        3.1.1 RWA问题描述
        3.1.2 光网络疏导定义及表述
    3.2 光网络中常用的流量疏导方法
        3.2.1 环形网络流量疏导方法
        3.2.2 MESH网络流量疏导方法
        3.2.3 层结构网络流量疏导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200G/400GWDM网络的流量疏导的原理与设计
    4.1 200G/400GWDM网络流量疏导概述
    4.2 200G/400GWDM网络流量疏导的形式化表述
    4.3 200G/400GWDM网络流量疏导的方案设计
        4.3.1 网络分片及汇聚结点选取
        4.3.2 逻辑拓扑设计与光路构建
        4.3.3 路由及频谱分配
    4.4 本章小结
5 200G/400GWDM网络流量疏导的实现
    5.1 网络分片与汇聚点选取算法实现
    5.2 逻辑拓扑设计与光路构建实现
    5.3 路由频谱分配算法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实验数据及分析
    6.1 200G/400G网络流量疏导测试说明
    6.2 200G/400G网络流量疏导对比参数设计
    6.3 200G/400G网络流量疏导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4)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与接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智能光网络的提出与发展
        1.1.2 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
        1.1.3 智能光网络中的接口技术
    1.2 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研究
    2.1 基于资源的新型环保护方法研究
        2.1.1 RWA问题的分类
        2.1.2 基于资源的通道RP圈算法
    2.2 基于资源优化的动态生存性映射算法研究
        2.2.1 IP over WDM网络中的生存性映射问题
        2.2.2 动态业务下的生存性映射算法设计与实现
第三章 智能光网络中的接口技术研究
    3.1 智能光网络中接口技术的发展
    3.2 用户网络接口(UNI)
        3.2.1 OIF UNI
        3.2.2 IETF重叠模型下的GMPLS UNI
    3.3 外部网络接口(ENNI)
        3.3.1 概述
        3.3.2 OIF ENNI
第四章 分布式管控协同光传送平台实现
    4.1 分布式管控协同试验平台介绍
        4.1.1 试验平台的软件实现部分
        4.1.2 试验平台的硬件实现部分
    4.2 分布式管控协同重路由功能实现
        4.2.1 分布式管控协同下的重路由方案设计
        4.2.2 重路由方案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5)IP/WDM网络中邻结点扩展的动态业务疏导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IP/WDM 光网络概述及标准演进
        1.1.1 IP/WDM 光网络概述
        1.1.2 WDM 光网络的标准演进
    1.2 光网络体系结构
    1.3 IP/WDM 多层光网络的研究问题
    1.4 本文内容安排及意义
第二章 WDM 光网络中业务流疏导基本原理
    2.1 RWA 与业务流疏导问题
        2.1.1 路由与波长分配
        2.1.2 疏导技术
        2.1.3 与业务量疏导相关的光交叉连接器 OXC
    2.2 静态虚拓扑设计算法
    2.3 动态疏导算法
        2.3.1 启发式疏导算法
        2.3.2 智能式疏导算法
第三章 IP/WDM 网络新型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
    3.1 IP/WDM 网络分层图模型
        3.1.1 辅助分层图的构造
        3.1.2 辅助分层图的运用
    3.2 动态疏导问题的数学模型
        3.2.1 模型及其参数
        3.2.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3.3 基于邻结点扩展策略的动态业务疏导算法
        3.3.1 k 条最短路方法
        3.3.2 网络最大流
        3.3.3 最优候选路径域的邻结点扩展
        3.3.4 基于非贪婪-负载均衡准则的链路权值的设置
        3.3.5 总体算法原理与流程
第四章 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动态疏导算法软件的功能
    4.2 软件设计与实现
第五章 动态业务量疏导算法性能评估
    5.1 仿真环境设置
        5.1.1 业务源设计
        5.1.2 仿真目标
        5.1.3 仿真拓扑
    5.2 算法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5.2.1 NSFnet 拓扑下的性能评估
        5.2.2 USAnet 拓扑下的性能评估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智能光网络中的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智能光网络的提出与发展
        1.1.2 智能光网络中的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1.3 智能光网络中的资源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1.1.4 智能光网络演进过程对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技术的新需求
    1.2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3 论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智能光网络中管控协同的业务提供技术
    2.1 智能光网络业务提供中的问题分析
        2.1.1 智能光网络在业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2 本章关注的问题
    2.2 基于管控协同机制的业务提供框架
        2.2.1 新兴业务提供过程中管控协同需求分析
        2.2.2 管控协同机制的相关研究
        2.2.3 基于管控协同的业务框架设计
        2.2.3.1 基于移动代理和策略的网络管理系统
        2.2.3.2 分布式管控协同模块
        2.2.4 管控协同应用策略设计与性能验证
        2.2.4.1 网络环境与策略设计
        2.2.4.2 仿真与性能分析
    2.3 多域光网络中基于PCE的分布式预留机制
        2.3.1 多域光网络中PCE的引入与现有资源预留机制介绍
        2.3.2 并行预留机制及相应的RSVP协议扩展
        2.3.2.1 多域快速并行RSVP预留方式
        2.3.2.2 对RSVP的扩展
        2.3.3 仿真与性能分析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IP OVER WDM中的联合路由与可生存映射研究
    3.1 IP OVER WDM网络及其跨层优化问题
        3.1.1 IP over WDM网络及跨层优化问题的引入
        3.1.1.1 IP over WDM网络
        3.1.1.2 IP over WDM中的跨层优化问题
        3.1.2 跨层优化问题的建模方法
        3.1.2.1 网络模型
        3.1.2.2 业务模型
    3.2 考虑节点负载均衡的联合路由技术
        3.2.1 联合路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2 考虑节点负载均衡的联合路由算法实现
        3.2.2.1 混合拓扑的绘制
        3.2.2.2 权值的选择与目标函数的选取
        3.2.2.3 算法实现
        3.2.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3.2.3 问题小结
    3.3 IP OVER WDM网络中的可生存性映射技术
        3.3.1 IP over WDM中可生存性映射问题的引入与相关研究进展
        3.3.2 考虑动态业务下的可生存映射问题及解决办法
        3.3.2.IP over WDM中基于动态业务的可生存映射问题
        3.3.2.2 问题的数学定义及相关的理论分析
        3.3.2.3 算法实现
        3.3.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3.3.3 问题小结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分布式计算业务提供中的系统级容错机制研究
    4.1 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异构网络统一控制框架
        4.1.1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4.1.2 统一控制框架介绍
    4.2 考虑IT节点失效的容错策略设计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4.2.3 FD-EVN方案
        4.2.3.2 问题的数学描述
        4.2.3.3 算法实现
        4.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4.2.5 问题小结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结束语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IP over WDM光网络中业务流新型疏导与选路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IP智能与光层技术的融合趋势-IP/WDM
    1.2 IP over WDM光网络体系结构
        1.2.1 IP over点到点WDM光网络
        1.2.2 IP over可重构WDM光网络
        1.2.3 IP over分组交换WDM光网络
    1.3 IP/WDM光网络中的几个研究方向
    1.4 本文内容安排及意义
第二章 IP over WDM光网络的业务疏导算法原理与现状
    2.1 IP/WDM光网络中业务流疏导问题和RWA问题
        2.1.1 业务疏导问题的产生
        2.1.2 复用技术在通信量疏导中的作用
        2.1.3 光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
    2.2 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研究现状
        2.2.1 传统动态业务流模型的疏导算法分析
        2.2.2 持续时间已知的动态业务流模型的疏导算法分析
        2.2.3 预先规划业务流疏导算法分析
    2.3 静态业务流疏导算法研究现状
        2.3.1 单目标优化的静态业务流疏导算法分析
        2.3.2 多目标优化原理概述
        2.3.3 多目标优化的静态业务流疏导算法分析
第三章 IPoverWDM光网络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研究
    3.1 IP/WDM网络模型
        3.1.1 OXC结点结构
        3.1.2 辅助图模型
    3.2 预先规划的动态业务流疏导问题的数学模型
    3.3 “传统”随机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
    3.4 持续时间已知的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DWG-HTA
        3.4.1 延长链路占用时间
        3.4.2 链路预期拥塞度
        3.4.3 链路权值设置
        3.4.4 DWG-HTA算法工作流程
        3.4.5 算法举例
第四章 IP over WDM光网络静态业务流疏导的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
    4.1 静态逻辑拓扑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4.1.1 模型定义
        4.1.2 模型求解ε-约束方法
    4.2 基于遗传的联合时延和拥塞的强度PARETO算法SPDC-GA
        4.2.1 逻辑拓扑的编码和染色体的译码过程
        4.2.2 聚合适应度值的分配
        4.2.3 SPDC-GA算法进化操作
        4.2.4 外部种群的非劣解集更新
        4.2.5 外部种群规模控制方法
    4.3 SPDC-GA算法总体实现
第五章 算法软件实现与性能评估
    5.1 软件功能及其设计与实现
        5.1.1 软件功能
        5.1.2 软件设计与实现
    5.2 动态业务量疏导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5.2.1 仿真环境设置
        5.2.2 几种启发式算法间的性能对比
        5.2.3 MILP和DWG-HTA算法阻塞率对比
    5.3 静态业务流疏导的多目标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5.3.1 仿真环境设置
        5.3.2 SPDC-GA与其它启发式算法性能对比
        5.3.3 SPDC-GA算法与数学模型理论Pareto解的对比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8)IP over WDM网络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的研究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IP over WDM网络概述
        1.1.1 WDM技术
        1.1.2 网络模型
    1.2 IP over WDM网络关键技术
        1.2.1 概述
        1.2.2 GMPLS技术
        1.2.3 路由与波长分配
        1.2.4 业务量疏导
        1.2.5 网络生存性
    1.3 IP over WDM网络中多层生存性机制
        1.3.1 概述
        1.3.2 课题来源
第2章 网络模型
    2.1 网络模型
        2.1.1 网络节点
        2.1.2 网络链路
    2.2 多层辅助图
        2.2.1 基本结构
        2.2.2 光收发器数约束
        2.2.3 波长转换能力约束
第3章 IP over WDM网络中单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
    3.1 问题分析
    3.2 基于负载均衡的单播专用多层保护算法
        3.2.1 链路代价
        3.2.2 算法描述
    3.3 基于负载均衡的单播共享多层保护算法
        3.3.1 保护资源共享策略
        3.3.2 链路代价
        3.3.3 算法描述
    3.4 基于效用的层间协调机制
        3.4.1 问题分析
        3.4.2 保护资源使用率
        3.4.3 故障恢复时间
        3.4.4 协调策略
第4章 IP over WDM网络中多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
    4.1 问题分析
    4.2 多约束多播路由算法
        4.2.1 问题分析
        4.2.2 算法描述
    4.3 基于子树的多播业务量疏导算法
        4.3.1 问题分析
        4.3.2 疏导可用率
        4.3.3 子树
        4.3.4 算法描述
    4.4 多播共享段保护算法
        4.4.1 问题分析
        4.4.2 算法描述
    4.5 基于子树的多播专用多层保护算法
        4.5.1 问题分析
        4.5.2 算法描述
    4.6 基于子树的多播共享多层保护算法
        4.6.1 保护资源共享策略
        4.6.2 代价
        4.6.3 算法描述
第5章 仿真实现与性能分析
    5.1 仿真环境
    5.2 仿真实现
        5.2.1 仿真模型的框架与实现
        5.2.2 单播多层保护的实现
        5.2.3 多播多层保护的实现
    5.3 性能分析
        5.3.1 拓扑用例
        5.3.2 单播多层保护算法性能分析
        5.3.3 基于子树的多播业务量疏导算法性能分析
        5.3.4 多播共享段保护算法性能分析
        5.3.5 多播多层保护算法性能分析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ASON 网络生存性机制
        1.2.1 生存性机制分类
        1.2.2 ASON 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1.2.3 ASON 网络生存性的新特点
        1.2.4 ASON 网络多层生存性概述
    1.3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生存性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结构研究
    2.1 IP/GMPLS over WDM 网络互联模型
        2.1.1 IP over WDM 重叠模型
        2.1.2 IP over WDM 对等模型
        2.1.3 重叠模型和对等模型的对比分析
    2.2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体系架构
        2.2.1 ASON 体系构架研究
        2.2.2 ASON 的接口及相关协议
        2.2.3 智能光网络应对的挑战
        2.2.4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体系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
    3.1 IP over WDM 网络中的路由问题
        3.1.1 虚拓扑构造问题
        3.1.2 综合路由问题
        3.1.3 分层路由问题
    3.2 基于IP over WDM 的区分生存性概述
    3.3 基于DSS 的IP over WDM 多层网络生存性策略设计
        3.3.1 区分生存性策略的基本思想
        3.3.2 区分生存性策略的设计方案
        3.3.3 区分的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的配置策略
    3.4 面向区分业务的多层网络生存性策略实现
        3.4.1 面向区分业务的链路权重定义
        3.4.2 区分生存性算法描述
        3.4.3 仿真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区分生存性的多层网络备用资源配置研究
    4.1 静态的多层网络备用容量配置
    4.2 静态备用容量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4.3 动态的备用容量配置
        4.3.1 预配置恢复技术
        4.3.2 基于预配置恢复技术的动态备用容量配置方案
    4.4 考虑层间备用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分业务生存性算法
        4.4.1 问题定义
        4.4.2 算法的实现及仿真结果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索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10)WDM光网络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及抗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WDM 光网络概述
        1.1.1 WDM 技术的发展
        1.1.1.1 演进:从点到点传输系统到WDM 智能光网络
        1.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WDM光网络结构
        1.1.3 光网络的控制和管理:GMPLS 技术
    1.2 WDM 网络的鲁棒选路问题
        1.2.1 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技术
        1.2.2 鲁棒选路技术
        1.2.3 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算法
        1.2.3.1 Hose 模型的数学描述
        1.2.3.2 基于Hose 模型的单路径选路算法
        1.2.3.3 基于Hose 模型的多路径选路算法
    1.3 WDM 网络中的鲁棒抗毁问题
        1.3.1 光网络生存性技术概述
        1.3.2 WDM 光网络生存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1.3.3 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抗毁研究
    1.4 全文主要贡献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WDM 网状网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算法研究
    2.1 研究背景
        2.1.1 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构筑下一代骨干网络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2.1.2 Hose 不确定业务量模型在WDM 网状网中的选路问题
        2.1.3 本章工作安排
    2.2 WDM 网状网在Hose 模型下的静态鲁棒选路算法研究
        2.2.1 问题描述
        2.2.2 ILP 模型
        2.2.2.1 连接请求的粒度为波长粒度情况下的ILP 描述
        2.2.2.2 连接请求的粒度为细粒度情况下的ILP 描述
        2.2.3 IBFS 启发式算法
        2.2.4 MNC 启发式算法
        2.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2.3 适应性负载平衡机制(Adaptive Load-balancing, ALB)
        2.3.1 问题描述
        2.3.2 ALB 选路机制
        2.3.3 ADT 启发式算法
        2.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2.3.4.1 时延与抖动性能分析
        2.3.4.2 吞吐量性能分析
    2.4 动态Hose 模型下的QoS 选路问题研究
        2.4.1 问题描述
        2.4.2 DDALB 启发式算法
        2.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链路失效情况下基于软管业务量模型的WDM 抗毁算法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启发式算法研究
        3.2.1 问题描述
        3.2.2 VLB-SSP 启发式算法
        3.2.2.1 计算负载平衡向量
        3.2.2.2 分割保护环
        3.2.3 TSSP 启发式算法
    3.3 仿真与分析
        3.3.1 全网代价的比较
        3.3.2 恢复速度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DM 网状网在相关链路失效情况下基于 Valiant 负载平衡的鲁棒抗毁算法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问题概述
        4.1.2 本章工作安排
    4.2 双链路失效的鲁棒抗毁算法
        4.2.1 问题描述
        4.2.2 启发式算法
        4.2.2.1 UCDLFP 算法
        4.2.2.2 DVLBSP 算法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SRLG 的鲁棒抗毁算法
        4.3.1 问题描述
        4.3.2 启发式算法
        4.3.2.1 UCSP 算法
        4.3.2.2 PSPPKT 算法
        4.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失效情况下基于Hose 模型的WDM 抗毁算法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给定失效场景的鲁棒抗毁设计
        5.2.1 问题描述
        5.2.2 SMEN 算法
        5.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3 动态业务环境下的多失效鲁棒抗毁算法
        5.3.1 问题描述
        5.3.2 CAL 启发式算法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文研究的仿真平台
    6.1 概述
    6.2 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
    6.3 仿真软件的实现
        6.3.1 主要模块
        6.3.2 重要伪码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在读博期间发表、录用和投出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Reconfiguring the Logical Topology With Performance Guarantees in WDM Networks(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网络中拓扑分析及优化策略问题研究[D]. 杨乃欢.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2]光路与光树相结合的动态多播疏导算法研究[D]. 冯文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流量疏导在200G/400G WDM网络中的应用[D]. 毕晓雪.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9(06)
  • [4]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与接口技术研究[D]. 弋锒.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5]IP/WDM网络中邻结点扩展的动态业务疏导算法研究[D]. 樊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3)
  • [6]智能光网络中的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问题研究[D]. 郭秉礼.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2)
  • [7]IP over WDM光网络中业务流新型疏导与选路算法研究[D]. 丁秋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8]IP over WDM网络中多层保护路由机制的研究与仿真实现[D]. 武玉磊. 东北大学, 2010(03)
  • [9]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D]. 唐志媛. 河北工程大学, 2010(06)
  • [10]WDM光网络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及抗毁研究[D]. 戴睿. 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在 WDM 网络中重新配置具有性能保证的逻辑拓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