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人的全面的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胡平[1](2010)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以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特质,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唤醒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的自主意识的增强;加上受国内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世俗化的趋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出发,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的定义、主要内容和特点,强调了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意义;较为详尽的概括了部分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从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具体对策。
杨明宏[2](2011)在《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 ——教育管理人学论纲》文中研究表明“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人类在所有自觉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中,都进行着对自身的理解和诠释。人们总是通过对人性、人的本质等问题的探索,寻求建立-套核心的价值观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管理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变的人类的类特性。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正是运用自己的类特性——组织管理,在实践活动中构造出不同于“自然序”的新的有序性活动。人在自己构建的管理系统中既是管理主体,也是管理客体,管理系统中的其它要素必须通过人的参与才能发挥其作用,所有管理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特性、人的心理、人性需求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人”的问题尤其是“人性”问题是所有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思想在哲学和文化观念层面上最核心的基础理论,“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人性观既是管理实践活动的内在理念,更是管理思想演进和管理理论建设的“硬核”。教育管理是人对人的活动,教育管理科学理论正是对这一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与探索的结果。“人”是教育管理的“根”,“人”的问题尤其是“人性观”是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既不局限于考察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也不直击目前的教育管理科学理论体系,而是以“‘人性观’、‘人学观’是教育管理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逻辑起点”为研究假设,在对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进行合法性论证基础上,剖析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及其根源,透视现代人性在教育管理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提出以“人是目的”为教育管理的人学纲领,并通过教育管理中认识人的哲学思维方式——人学范式的转换,试图在思想、理念层面为现代教育管理提供一种人学指导,以实现“人”的回归。围绕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论文主要分为导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进行研究。导论部分主要阐明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并基于“‘人性观’、‘人学观’是教育管理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逻辑起点”的研究假设,界定了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域,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分析教育管理中的人性论,揭示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为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进行合法性辩护。任何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人、人性、人之本质、人的生存与发展等关于“人”的最基本、最本质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管理思想史就是人类对自身不断深入认识的人学研究史。本研究主要通过耙梳分析古今中外教育管理思想和教育管理理论中的人性论,发掘始终贯穿于人类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管理理论建构和管理实践活动的逻辑主线——“人的问题”尤其是“人性假设”的研究。所以,“人性问题”是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与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展开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基本理论问题,教育管理科学具有浓郁的人学品性,教育管理人学作为教育世界中对人的根本问题的思考与回应的基础理论学科,正是生发于此。第二章,研究首先对现代教育管理进行人学审视,剖析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及其结果,诊断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根源。教育管理科学是成人之学,教育管理活动是人之场域。然而,现代教育管理科学建设正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理论研究进入沉寂,缺乏建设意识,“亦步亦趋”于“人——物”的企业管理理论。而且,认真审视教育管理之现实场景,我们惊奇地发现,在最应该彰显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对人性的漠视和人的价值的缺失现象。人道的残缺、民主的遮蔽、公平的戕害、公益的褪隐等,使得当前的教育及其管理活动难以涵养生命,出现人性的荒漠,教育管理失真、失善和失美,正陷入现代性危机。研究以西方主体性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分析工具,提出:受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强势渗透,在“单向度”的“理性经济人”预设下,教育管理走上追求确定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的“麦当劳”化之路,是其陷入现代性危机之根源。第三章,新的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精神,新的时代催生新的教育管理哲学。“人”的问题,是管理哲学研究中永恒的主题。研究指出,因为人的未确定性和开放性,才使人的发展有了各种可能,才使得哲学对人的研究成为永恒。而人“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的非特定化、未确定性和不完善性,正是教育管理的存在之基,使人成人才是真正的教育管理之旨。所以,“人是目的”既是人学的根本大法,更是教育管理的最高本体。教育管理应该引出一个有尊严意识的、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生成一个有真正主体意识、能超越自己而独立站起来的人!第四章,研究以“范式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受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强势渗透,现代教育管理以机械决定论、本体论思维的“物”之“是其所是”的存在向度来追问教育中的人及其存在,完全不顾人的“是其所应是”的可能向度,造成了人的价值理性的式微,使教育管理世界中的人失去了其真实性和丰富性,成为抽象的、异己的、单向性的存在物。而“适合人存在方式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是对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的自觉反思中形成的符合人的本性的认识方式。”所以,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展开必须实现从机械论、决定论和本体论思维向有机论、生成论和实践论人学范式的转换。只有在实践论教育管理人学范式的观照下,教育管理才能涵养生命而不再是对生命的一种简单机械的控制,教育管理系统将呈现出自组织系统的生态性、生命生成的混沌性与复杂性以及非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第五章,生命就是活的延续!个体的生命生成于他与世界的关系和他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他的生活世界。研究认为:“是否有利于促进‘人’之生成乃是衡量一切教育理论与教育活动的根本尺度。”要使教育管理成为“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必须直视个体自主的生活世界,建构主体间性的管理实践观,走向对话性交往的教育管理实践!“人的问题”是支撑教育理论的阿基米德点。因此,研究选取人的问题中的“人性假设”、“人学观”作为研究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的切入点,以“人”为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的统帅和灵魂,突出“人性假设研究是整个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的人学基础和逻辑前提”的教育管理人学范式,有助于促进教育管理基本理论建设,完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而且,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它对教育管理具体策略的影响上。研究通过从机械论、决定论和和本体论思维向有机论、生成论和实践论人学范式的转换,致力于构建一个“属人”的教育管理范式,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人性观和人学思想,以树立更为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为促进教育管理实践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张智[3](201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天的中国,物质的丰裕已直追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生活曙光”也已经光芒万丈,但公民的“现代性”依然踯躅在艰难的转型路上。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移植了有效的管理,创制了完善的制度,兴建了现代化的都市,形成了强大的国家硬实力。而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和经济运行背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方面的冲突和失范频现,国民的现代化水平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现代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人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物的建设”。人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十字路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承担着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现代化的时代重任,还肩负着推动人的观念需要、素质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分支。国内外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动因、模式和结果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究和阐释。人的现代化是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密切相关的。以社会形态为准,我们可以将人的现代化道路模式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的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的人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开启的人的现代化的征途,但是“以资为本”的现代化模式与人的现代化有着多重悖反,它并不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合理路径和最佳模式。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者、替代者和超越者。科学的理论言说和历史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世界现代化形态和模式。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它是人的现代化的最佳模式设计和合理路径选择。从一般意义上探究人的现代化的内涵、本质、动因、模型、过程、结果、规律、经验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一座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富矿。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个人需求”为内驱动力,以“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为基本前提和基础动力,以“普遍交往”、“联合劳动”为重要条件,以“自由个性”为重要标注和评价依据,摒弃“异化的人”的历史阵痛,最终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的科学理论体系。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现代化即西方化、资本主义化的认识,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卓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6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实着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指引人的解放、发展及现代化的科学学说,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最佳道路和合理制度。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总依据,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精气神。当前,处在“人的依赖关系”与“以物的依赖性为前提的个人独立性”并存阶段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既面临着重重的现实阻滞和困境,诸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民主政治制度或缺、社会阶层结构固化、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价值观念浮躁、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数量相当庞大等。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利好的发展机遇和诱因,如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人的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前提下,新时期新阶段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充分发展与公正发展相统一、多元发展与立体发展相统一、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高效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行人性化能力教育,促进中国人的观念行为现代化;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夯实中国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底线公平;完善参与型民主政治,健全中国人现代化的权利保障;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中国人现代化的机会公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农民现代化赶进步伐;培育现代性文化价值,涵养中国人现代化的精神品质;建设可持续生态系统,优化中国人现代化的天人关系;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世界交往。
张立鹏[4](2014)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实现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发展问题置于重要位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价值目标。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者和反思者,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格局日益陷入片面化和物化的困境。在当代中国,人们把人的发展简单理解为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而忽视财富增长给生态修复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后果,更不用畅谈如何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实践中日益突显出来。这既是对人的发展历史轨迹的考量,也是对当下中国人的发展模式和实现条件反思的必然。厘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史脉络,无论是深化和完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是探寻在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充分运用唯物史观,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文本研究与现实相统一,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统一,着重考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生成的历史脉络,并对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行系统梳理,正本清源指向当代中国如何实现人的发展。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五章内容。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系统清理与总结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实现条件的研究现状、理论成果和不足。界定自由与全面发展等相关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并突出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笔者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要牢牢把握唯物史观这一关键武器,强调物质资料生产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但人的全面发展绝非单一的物质资料生产机械决定论,同时受社会生产关系、精神生产、生态权益、个体能力等综合因素合力的作用。在当下差异性的中国社会,人们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差异性,社会关系丰满度的差异性、生态权益享有的差异性、个人文化素质的差异性、个人能力的差异性等因素,决定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绝非整齐划一的过程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这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点睛之笔。第二章立足于马恩经典文本,揭示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考察源之于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通过对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和异化劳动的逻辑考察,生成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深邃的思考,从文本演进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到完善的四个时期,最终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突破了传统的定义,着重从“人”、“自由”、“全面”和“发展”有机统一入手,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包括个体与族类发展的矛盾统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矛盾统一、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第三章着重从马恩经典文本和当代中国现实出发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在马恩的经典文本中明确指出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于客观的外部社会政治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解、世界交往的扩大),客观的外部生产实践条件(旧式分工的消灭、自由闲暇时间的增加、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主观的内在条件(个体自由的自觉自省、个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制度保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五大文明的整体推进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第四章从制约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两方面论述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困境。人对物的依赖历史阶段尚未摆脱,自由自觉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尚未成熟,旧式分工尚未完全消除,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尚未摆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尚未完全成熟,这些社会历史性因素都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羁绊。在当代中国差异性社会语境下,人的“需要层次”的差异、人的能力差异、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这系列因素,则成为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因素。第五章深入探讨如何在当代中国差异性的语境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借鉴国内外人的全面发展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目标导向直指当代中国差异性的社会语境,倡导在国家制度层面、社会导向层面、个人实践层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国家层面五大文明差异性的整体推进,社会层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差异性的评判,个人层面能力、素质差异性的发展,沿着马恩经典作家赋予人的发展应有之义,在人的现代化语境中实现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开辟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王中军[5](2010)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他们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泛,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网络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的必然要求,网民的自律意识培育又是虚拟环境中建设网络文明的核心要素所在。调查发现,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网络行为主体和行业者的行为失范现象日趋严重,对整个网络虚拟社会包括对现实社会的文明冲击愈发明显,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尽管一些法律和规定相继出台,但网络文明的建设任务仍显得十分繁重。网络文明建设的急需与呼唤是网络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网民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迫切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的自律培育已经摆在了各级政府、社会及专家学者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从界定网络文明和自律培育等基本概念出发,以分析网络文明与网民自律培育的内在联系为逻辑起点,以对大学生这一网络行为主体的实然调查与应然分析为中介,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心理学、网络伦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对网络文明中的自律培育机制和实施对策进行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在理性思辨中获得研究结论,并以此作为研究的逻辑终点。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低和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培育。自律是实现他律的基础和归宿,是网络道德规范的最高境界,加强网民自律培育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认为,网民自律培育,就是指通过采取具体的措施、规范和引导网民,使网民深刻理解、充分认同、自觉遵守并积极践行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文明行为准则,这是一个思想认知与情感认同、道德习惯与道德意志、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相结合、相促进、相统一的实践过程。为了有效果地进行网民自律培育,必须根据自律培育的客观规律办事。自律培育机制是网络文明建设中主体自律行为形成规律在运行方式上的体现。研究认为,针对大学生网民来说,需要三种机制的协同,即主体能动决定机制、道德价值选择机制以及外部因素推动机制。其中主体能动决定是根基,道德价值选择是核心,外部因素推动是借力。网络文明建设的能动体是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都必然受到人性这一深层次因素的潜在制约。所以,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的根本对策是从人性关怀理念出发,选择正确的人性化关怀路径,同时注意对网络教育负面影响的消除。无论从伦理还是从德育上来看,只有当“善”真正成为一种内在尺度的时候,人们才更自觉地去追求它,遵守它。善的养成,可以自化,更需要教化。因此,我们在进行网民自律培育时,需要通过教化的能量来强化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则是架构适应网民自律培育需要的网络文明教育的理念、范畴及其实施范式。网民自律培育的教育架构是网民自律培育的核心对策。网络文明建设中的网民自律培育,主要是一种基于网络虚拟环境进行的思想品德自主教育的实践过程。但是,在开放、自由的虚拟世界中,由于各种不良信息和利益的诱惑,人性的缺点可能会表现出来。当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不足以抵挡不良影响时,网络管理制度则具有警示与约束的功能。因此,进行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的制度化是有必要的。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制度管理,需要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开展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监督与评价等路径来实施。
杨光辉,赵光磊[6](2011)在《幸福作为教育终极目的辨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三种路径对将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与辨析。在一般对偶关系中把握幸福对于教育的意义,能够揭示幸福并非唯一的至善;通过幸福(感)与美感的二元性的分析,上述观点能都得到更好地论证。最后,有一些关于教育形式的终极目的论,也对幸福终极目的论有所启示。文章不是反对以幸福为终极目的,而是努力通过逻辑化结构化的辨析通融这一观点,希望教育者对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能有一个合理的把握。
周桂钿[7](2004)在《优秀的哲学史家必定是哲学家——《中国哲学大纲》与张岱年哲学》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认为《中国哲学大纲》是张岱年先生心目中的中国哲学体系,是他研究综合出来的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二是根据此书,可以知道张先生心目中的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并有一些不足之处;最后肯定张先生是哲学家,才可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中国哲学史着作。
滕佩容[8](2010)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专业为纽带的学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以共同兴趣和追求为纽带的学生社团则蓬勃发展,作用凸显,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社会知识与文化最为主要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因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进而充分发挥人创造物质文化财富的巨大潜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在大学这一阶段,大学的教育、学习和生活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与大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参与,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生社团为视点,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涵义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出发,阐述了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目前制约学生社团发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用的各项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发挥学生社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用的思路,以期为学生社团的深入研究和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
郭锋涛[9](2015)在《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评价、轻学科育人的现象,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本研究从地理学科出发,探讨信息时代下中学地理教学如何体现教育本真,更好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因此,本研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首先,中学地理学科具有哪些核心育人价值;其次,针对目前学校教育,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通过对专家文献梳理、中外课标对比、中学实地调查等途径,本研究提出了系统思维、人地协调观、时空观、乡土情怀、相互依存观、空间技术能力、环保意识、欣赏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九个方面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同时,调查发现中学地理教学中面临诸如教师和学生对地理学科育人认识不足、缺乏多样的育人方式和优质育人资源、过于关注高考对育人的影响、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易受大学课程体系的影响等问题,使中学地理学科对人的发展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依据研究分析,笔者提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策略,其中包括重塑教师和学生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认知;合理利用考试测评,促进地理学科育人;尝试多样化的地理学科育人模式;运用智慧学习环境促进地理学科育人;增加地理实验、田野调查等体验式育人方式;开发适合“数字土着”的育人资源;采用以问题为主导的方式设计育人内容;构建基于各种技术平台的育人资源。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不仅需要丰富地理学科育人理论体系,更应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途径,真正实现地理学科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本项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地理教育领域首次使用Q方法,调查研究中学地理教师对基于电子书包智慧育人途径的主观看法;其次,从国际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的视角,提炼、归纳出地理学科核心育人价值;再次,依据时代特征,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如何通过智慧教育环境和田野调查实现中学地理学科育人。
程璐[10](2016)在《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高校的逐渐扩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将他们成功的转变为“社会人”,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本民族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其社会化的成功与否,关乎着既关乎着个人的成长发展,也牵系着祖国的和谐繁荣。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在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在提升。那么,高校学生社团的社会化功能和价值的发挥,也值得关注和研究。本研究立足于社会化理论,从同辈群体、非正式群体的角度出发,探索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新疆9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及个案访谈,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生社团参与现状,以及政治、道德、角色、知识技能四个方面社会化现状,再利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作以处理分析,最后整理转录访谈内容。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相关分析,来考察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否参与高校学生社团、参与学生社团的类型以及程度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分析结果如下: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化确实产生了较深的影响。首先,是否参与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情感、政治认知两方面有显着影响,但仅对社会实践的政治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他们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会积极制止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以及积极践行正确道德行为,角色认知也更为清晰,生活能力、知识储备、职业能力三方面的知识技能社会化也比未参与的人更强。其次,参与思想教育类学生社团的爱国情怀更高,道德认知和参与更加积极,知识储备的也明显偏高,参与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拥有较强的生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参与兴趣艺术类和文化体育类学生社团主要对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影响,参与实践服务类学生社团的道德认知水平更高。再次,高校学生社团的参与数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知识技能社会化都有一些影响。最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生社团的参与深度越深,政治态度和情感、政治认知水平越高,更易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和表现出积极的道德参与,角色认知、角色参与也更加符合社会的角色期望,对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也有影响。本研究联系实际明确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找出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中影响的不足,并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加深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程度,促进其社会化进程,既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也有利于国家的和谐繁荣。
二、简论人的全面的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人的全面的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 |
2.1 大学生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和概念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2.1.2 人的社会化 |
2.1.3 大学生社会化 |
2.2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
2.2.1 政治社会化 |
2.2.2 社会规范社会化 |
2.2.3 角色社会化 |
2.2.4 知识和技能社会化 |
2.2.5 个性社会化 |
2.3 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和意义 |
2.3.1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3.2. 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需要 |
2.3.3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2.4 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 |
2.4.1 自主能动性增强 |
2.4.2 社会多元思潮、多元信息的积极响应者 |
2.4.3 受社会影响更深刻,更注重现实 |
2.4.4 更具鲜明的时代特色 |
第3章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
3.1.1 身心发展失衡,自我意识膨胀 |
3.1.2 政治情感淡漠,思想道德失范 |
3.1.3 社会习性和功利化思想严重 |
3.1.4 价值观念多元,社会责任感弱化 |
3.1.5 奋斗精神弱,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差 |
3.1.6 沉醉于网络和感情世界 |
3.2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家庭原因 |
3.2.2 社会原因 |
3.2.3 学校原因 |
3.2.4 自身原因 |
第4章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
4.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
4.1.1 大学生社会化的系统性 |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社会化 |
4.2 解决大学生社会化的具体途径 |
4.2.1 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 |
4.2.2 整合力量形成合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 ——教育管理人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问题域的界定 |
(一) 相关概念的说明 |
(二) 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基本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人性追寻: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 |
一、人性论:管理的第一要论 |
(一) 人性释义 |
(二) 管理:人类的"种的类特性" |
(三) 人性假设:管理理论之"硬核" |
二、我国古代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
(一) 儒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
(二) 道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
(三) 法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
三、西方的人性假设及其教育管理之道 |
(一) "政治人"假设及其西方的政治管理思想 |
(二) "经济人"假设下的古典管理理论及其教育管理 |
(三) "社会人"假设下的人际关系学说及其教育管理 |
(四) 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需要理论及其教育管理 |
(五) 基于"复杂人"假设的权变理论及教育管理 |
(六) "文化人"假设与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管理之道 |
第二章 人性消解:现代教育管理的人学审视 |
一、麦当劳化的管理: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 |
(一) 效率至上的现代教育目标管理 |
(二) 线性控制的现代教育过程管理 |
(三) 甄别独尊的现代教育评价管理 |
二、生命意义的消解: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结果 |
(一) 人文的失落和自由的压抑 |
(二) 个性的丧失和创造的消解 |
(三) 人格的扭曲和道德的失范 |
三、人性假设的偏误: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根源 |
第三章 人是目的:教育管理的人学纲领 |
一、哲学宣言:"人是目的" |
(一) 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传统哲学视野中的人 |
(二) 人是万物之尺度:西方古典哲学对人的理解 |
(三) "‘人’的消失":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存在之重新估量 |
二、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教育管理之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观照 |
三、"人"之生成:教育管理的人学诉求 |
(一) 人之未确定性:教育管理存在之基 |
(二) 使人成"人":教育管理存在之旨 |
第四章 范式转换:教育管理的人学理路 |
一、范式及人学范式 |
(一) 范式及范式理论研究 |
(二) 人学范式:解读人性之哲学思维方式 |
二、教育管理的人学范式转换 |
(一) 从机械论范式到有机论范式 |
(二) 从本体论思维到实践论人学范式 |
三、实践论范式观照下教育管理的人学属性表征 |
(一) 教育管理自组织系统的生态性 |
(二) 教育管理中生命生成的混沌性与复杂性 |
(三) 教育管理中人的发展的非确定性与不可控制性 |
第五章 人之回归:教育管理的人学实践 |
一、回归个体自主的生活世界 |
(一) 生活世界:人之生成场域 |
(二) 尊重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生命 |
二、建构主体间性的管理实践观 |
(一) 主体间性理论界说 |
(二) 主体间性的教育管理交往实践观 |
三、走向对话交往的教育管理实践 |
(一) 建立教育管理主体间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 |
(二) 走向主体间对话性交往的教育管理活动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本研究的研究历程与文献综述 |
三、本研究的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及局限不足 |
第一章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人的现代化 |
一、人的现代化基本原理概述 |
(一)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 |
(二) 人的现代化的动因及模式 |
(三) 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 |
(四) 人的现代化的规律和经验 |
二、资本主义与人的现代化的悖反 |
(一) “物的人格化”与“人的物化” |
(二) “资本的增殖”与“人的贬值” |
(三) “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 |
(四) “总体发展全面性”与“人的主体性” |
(五) “人的异化生存”与“人的自由本性” |
三、社会主义之于人的现代化的价值 |
(一) 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世界现代化形态 |
(二) 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三) 生活资料按劳分配:人的现代化的生活保障 |
(四) 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人的现代化的生态条件 |
(五)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
(六)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终极旨归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渊流精要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源泉 |
(一) 理论渊源: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承继 |
(二) 现实根源:对资本宰制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 |
(三) 方法论基源: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演进过程 |
(一) 孕育期(1839—1843):承接和批判“抽象的人” |
(二) 雏形期(1843—1846):发现和立足“现实的人” |
(三) 成熟期(1847—1895):解放和发展“现代的人”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要义 |
(一) “现实的人”: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
(二) “个人需要”:人的现代化的内驱动力 |
(三) “物质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前提 |
(四) “人类自身生产”:人的现代化的第一动因 |
(五) “精神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动能 |
(六) “社会关系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七) “普遍交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
(八) “人的异化”:人的现代化的历史阵痛 |
(九) “联合劳动”: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 |
(十) “自由个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注 |
(十一) “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理想目标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创新与探索 |
(一)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探索 |
(二)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的现代化实践 |
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一) 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与国民性改造思潮 |
(二) 毛泽东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探索 |
(三)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创新 |
(四) 江泽民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发展 |
(五) 新世纪新阶段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三、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 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 |
(二) 类的现代化与个人现代化相统一 |
(三) 社会现代化与个体现代化相统一 |
(四) 理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相统一 |
(五) 党的现代化与群众现代化相统一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方位判定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现代化的必由路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现代化的总依据 |
(三) 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中国人现代化的精气神 |
(四) 人的依赖与物的依赖并存:中国人的存在状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阻滞 |
(一)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二) 民主政治制度或缺 |
(三) 社会阶层结构固化 |
(四)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
(五)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六) 文化价值观念浮躁 |
(七) 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
(八) 人口数量相当庞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发展诱因 |
(一) 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 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三)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四) 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五) 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六) 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建设策略 |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充分发展与公正发展相统一 |
(二) 坚持多元发展与立体发展相统一 |
(三) 坚持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 |
(四) 坚持高效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 |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 |
(一) 国内外人的现代化测度相关指标体系概览 |
(二)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初探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
(一) 实行人性化能力教育,促进中国人的观念行为现代化 |
(二) 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夯实中国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三)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实现中国人现代化的底线公平 |
(四) 完善参与型民主政治,健全中国人现代化的权利保障 |
(五) 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中国人现代化的机会公正 |
(六)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农民现代化赶进步伐 |
(七) 培育现代性文化价值,涵养中国人现代化的精神品质 |
(八) 建设可持续生态系统,优化中国人现代化的天人关系 |
(九) 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世界交往 |
结语 挑战与机遇: 13亿多人的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实现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一) 马克思人学空场误解的厘清 |
(二)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反思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一)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 |
(三)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问题的探讨 |
三、 研究思路、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史考察 |
一、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演进考察 |
(一) 宗教异化的批判、扬弃,审视人的本质 |
(二) 政治异化的批判、扬弃,探寻人的本质 |
(三) 异化劳动的批判、扬弃,揭示人的本质 |
二、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脉络考察 |
(一) 萌芽时期:从中学时代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二) 形成时期: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三) 发展时期: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
(四) 成熟时期:从三大手稿及《资本论》的问世到《哥达纲领批判》 |
三、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考察 |
(一) 个体发展与“族类”发展的统一 |
(二)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
(三)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统一 |
第三章 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考察 |
一、 马恩经典着作中指向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分析 |
(一) 客观的外部社会政治条件 |
(二) 客观的外部生产实践条件 |
(三) 主观的内在条件 |
二、 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现实条件分析 |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二)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指明了人的发展应有之义 |
(三) 社会主义五大文明整体推进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新道路 |
第四章 制约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考察 |
一、 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客观的社会物质生产、政治条件的制约 |
(二) 新式的生产实践条件尚未完全确立 |
(三) 人的全面发展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产生偏离 |
二、 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自身制约因素分析 |
(一) 人的“需要、满足层次”差异性发展 |
(二) 人的能力差异性发展 |
(三) 人的价值取向差异性发展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差异性社会语境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一、 国家层面发展的差异性推进人的动态全面发展 |
(一) 物质文明建设的差异性提供动态的物质基础 |
(二) 精神文明建设的差异性提供动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三) 政治文明建设的差异性提供动态的民主法制保障 |
(四) 社会文明建设的差异性提供动态的社会保障 |
(五) 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性提供动态的生态保障 |
二、 社会层面发展的差异性推进人的动态全面发展 |
(一) 能力差异为导向的分配制度规定人的动态发展 |
(二) 差异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定人的动态发展 |
三、 个人层面发展的差异性推进人的动态全面发展 |
(一) 个体主体能力发展的差异性规定人的动态发展 |
(二) 个体素质的差异性规定人的动态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5)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 |
0.2.2 关于网络文明研究的现状 |
0.2.3 关于网民自律培育的研究现状 |
0.3 逻辑结构与创新之处 |
0.3.1 本文的逻辑结构 |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文明与自律培育的概述 |
1.1 网络:网络文明的基点 |
1.1.1 网络的定义与特性 |
1.1.2 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
1.1.3 网络的发展与影响 |
1.2 网络文明:网络社会的基础 |
1.2.1 文明的概念 |
1.2.2 网络文明的涵义 |
1.2.3 网络文明的特征 |
1.2.4 网络文明的基本范畴 |
1.3 自律培育:网络道德的期望 |
1.3.1 自律的概述 |
1.3.2 网民自律培育的内涵 |
1.3.3 网民自律培育的原则 |
第二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研究的现实依据 |
2.1 实然调研:网络文明自律培育之本 |
2.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2.1.2 大学生网络文明的应然分析 |
2.1.3 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现象探析 |
2.1.4 网络文明建设引入自律培育的必要性 |
2.1.5 探究具有实效性的网络行为失范控制 |
2.2 低俗审视:网络文明自律培育之缘 |
2.2.1 网络低俗的界定 |
2.2.2 网络低俗的调查 |
2.2.3 网络低俗的归因 |
2.3 高雅期望:网络文明自律培育之的 |
2.3.1 网络高雅的内涵 |
2.3.2 网络高雅的价值 |
2.3.3 网络高雅的期望 |
第三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 |
3.1.2 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理论 |
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 |
3.2.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论 |
3.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理论 |
3.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论 |
3.3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其他相关理论 |
3.3.1 道德心理学理论 |
3.3.2 网络伦理学理论 |
3.3.3 网络传媒学理论 |
3.3.4 网络社会学理论 |
3.4 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慎独"思想 |
3.4.1 "慎独"思想的基本解读 |
3.4.2 "慎独"与网民自律培育的内在联系 |
3.4.3 "慎独"是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理性回归 |
3.4.4 "慎独"精神引领网络文明建设自律培育 |
第四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基本机制 |
4.1 主体能动决定机制 |
4.1.1 网民主体地位解释 |
4.1.2 网民的主观能动性 |
4.1.3 网民的意志自律 |
4.2 道德价值抉择机制 |
4.2.1 道德价值抉择原理 |
4.2.2 精神自律与仁义自律 |
4.2.3 网络道德认知 |
4.3 外部因素推动机制 |
4.3.1 网络宣传的唤醒 |
4.3.2 思政教育的功效 |
4.3.3 心理辅助的疏导 |
4.3.4 网络监管的作用 |
4.3.5 制度规制的约束 |
第五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人性关怀 |
5.1 人性关怀的范畴 |
5.1.1 以人为本的理念 |
5.1.2 网民本质属性的认知 |
5.1.3 人性化关怀的行动规范 |
5.2 人性化关怀的基本路径 |
5.2.1 基于人的本质特性实践人性关怀 |
5.2.2 基于网络道德重构实践人性关怀 |
5.2.3 基于净化网络环境实践人性关怀 |
5.3 网络教育负面影响的化解 |
5.3.1 网络教育异化的概念 |
5.3.2 网络教育的负面影响 |
5.3.3 网络教育异化负面影响的化解 |
第六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教育架构 |
6.1 网络文明教育的价值 |
6.1.1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价值 |
6.1.2 网络文明教育与网民自律 |
6.2 网络文明教育的范畴 |
6.2.1 网络道德文明教育 |
6.2.2 网络法制文明教育 |
6.2.3 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
6.2.4 网络交往文明教育 |
6.2.5 网络精神健康与心理教育 |
6.2.6 网络政治文明教育 |
6.3 网络文明教育的实施范式 |
6.3.1 网络文明的自主教育 |
6.3.2 网络文明的期望教育 |
6.3.3 网络文明的原生态德育 |
第七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制度管理 |
7.1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制度化 |
7.1.1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制度化的内涵 |
7.1.2 国外网络文明自律制度的借鉴 |
7.1.3 我国网络管理制度的发展 |
7.2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基础管理 |
7.2.1 建立自律培育组织机构 |
7.2.2 网络技术研发与运用 |
7.2.3 绿色网络建设 |
7.3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监督与评价 |
7.3.1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监督与评价的内涵 |
7.3.2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监督与评价的内容 |
7.3.3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监督与评价办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二 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调查问卷 |
(6)幸福作为教育终极目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一般对称结构来审视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
二、从幸福与美感的二元性来审视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
三、从教育之内容与形式的区分来审视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
(8)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人的发展的三大形态 |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 |
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
二.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消灭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
三.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界定、特点和类型 |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界定 |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 |
四.高校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现状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和作用 |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现状 |
一.高校学生社团成立的审批 |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的管理 |
三.高校学生社团解散的管理 |
第三章 高校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
一.学生社团促进了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
二.学生社团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生社团促进了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制约高校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 |
一.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发展重视不够,科学定位不准 |
二.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不足,物质条件匮乏 |
三.学生社团自身建设机制还不够科学规范 |
第四章 发挥高校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用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坚持科学原则,确保学生社团建设为学校育人工作服务 |
一.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
二.坚持正确引导的原则 |
三.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
四.坚持先进文化方向的原则 |
第二节 确立正确定位,营造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 |
一.重视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 |
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保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
第三节 把握学生社团特点,在促进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一.建立一系列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形成社团发展的良性机制 |
二.建立学生社团开放民主的管理机制,提高其成员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积极探索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形式,提升社团活动品味 |
四.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确保社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五.形成开放的社团文化,提高学生社团的凝聚力 |
论文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
一、我国中学地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
三、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文献法与调查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二节 归纳法与Q方法 |
一、归纳法 |
二、Q方法 |
第三章 不同视角下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
第一节 从教育学视角阐释地理学科一般育人功能 |
一、教育的内涵及教育的本质 |
二、教育本质下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
第二节 从地理学角度剖析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作用 |
一、地理学的内涵及发展 |
二、从地理学科特征阐述地理育人价值 |
第四章 国际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育人价值 |
第一节 地理课课程标准中的育人价值分析 |
一、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育人价值 |
二、德国地理教育标准中的育人价值 |
三、英国地理学习计划中的育人价值 |
四、新加坡地理大纲中的育人价值 |
五、南非地理课程与评价中的育人价值 |
六、澳大利亚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育人价值 |
七、六国国家地理课程中的育人价值比较 |
第二节 地理学科核心育人价值体系的建构 |
一、地理学科核心育人价值的界定 |
二、地理学科核心育人价值的形成步骤 |
三、地理学科核心育人价值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五章 中学地理学科的育人现状 |
第一节 河南、安徽等省份地理学科育人调查 |
一、中学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 |
二、中学生对地理课程与地理学科育人的认识 |
第二节 上海市基于电子书包的育人方式实施情况 |
一、地理教师对新育人方式的态度分析 |
二、中学生对电子书包育人方式的认知 |
第三节 中学地理学科育人面临的问题小结 |
一、地理学科育人较为可喜的现状 |
二、我国地理学科育存在的具体问题 |
第六章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途径 |
第一节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地理学科育人的认识 |
一、加强地理教师自身的育人意识 |
二、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
第二节 运用多种策略推进地理学科育人 |
一、合理利用考试测评,促进地理学科育人 |
二、尝试多样化的地理学科育人模式 |
三、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提升地理学科育人 |
四、增加基于地理实验、田野调查的体验式育人 |
五、开发适合“数字土着”的育人资源 |
六、设计以问题为主导的育人内容 |
七、构建基于各种技术平台的育人资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 |
六、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调查问卷的信度 |
五、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社团及其社会化的现状调查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 |
(一)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 |
(二)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 |
(三)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动因 |
(四)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参与度 |
(五)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收获 |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情况的现状分析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角色社会化 |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社会化 |
第三章 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一、参与高校学生社团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一)参与高校学生社团与否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二)不同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参与数量及深度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二、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影响的体现及影响机制分析 |
(一)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影响的体现 |
(二)高校学生社团产生社会化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学生社团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不足及建议 |
一、高校学生社团产生社会化影响的不足 |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欠佳,影响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的发挥 |
(二)高校学生社团中的互动不足,阻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推进 |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存在问题,不利于积极的社会化效果产生 |
二、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的建议 |
(一)强化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建设,保障发挥持续有效的社会化功能 |
(二)营造开放多元的交流互动环境,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
(三)提升学生社团活动品质,确保产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化效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简论人的全面的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胡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2]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 ——教育管理人学论纲[D]. 杨明宏. 西南大学, 2011(06)
-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D]. 张智. 兰州大学, 2014(01)
- [4]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实现条件研究[D]. 张立鹏. 苏州大学, 2014(04)
- [5]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 王中军. 中南大学, 2010(01)
- [6]幸福作为教育终极目的辨析[J]. 杨光辉,赵光磊. 现代教育科学, 2011(11)
- [7]优秀的哲学史家必定是哲学家——《中国哲学大纲》与张岱年哲学[J]. 周桂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 [8]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D]. 滕佩容. 兰州大学, 2010(12)
- [9]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D]. 郭锋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10]高校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 程璐. 石河子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