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心沉淀代替静置制备中草药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陈光静[1](2019)在《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多糖广泛分布于植物、微生物、动物及水藻中,大量研究证实天然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过敏、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和益生等诸多生理活性。相较于人工合成药物,植物多糖还具有作用效果相对较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合成药物的理想替代品。因此,从新植物原料中寻找活性多糖并对其结构、生物活性等进行分析已逐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竹笋资源丰富,作为世界最大的竹笋生产国和消费国,鲜笋年产量高达500600万吨。由于新鲜竹笋易褐变和木质化,导致其保质期不长,同时,其上市周期较短和集中。因此,大量的鲜笋需要进一步加工保藏如腌制、干制和制作罐头等,但目前加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竹笋加工过程中原料浪费严重,如笋衣、笋渣和笋头等加工副产物占到了竹笋原料的50%70%,而这部分加工副产物只有少量用做动物饲料,大部分副产物都被丢弃,造成竹笋原料的浪费及环境污染。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因其竹秆呈四棱形略方而得名,是着名的珍贵竹种之一,其竹笋质量好,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然而,方竹笋作为重庆、贵州特有的竹笋资源,在加工过程中也面临大量加工副产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的问题。因此,提高方竹笋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开发相关的高附加值产品是目前方竹笋加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方竹笋多糖的提取、结构解析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还未见有报道。基于此,本实验以方竹笋加工副产物的废笋渣为研究对象,瞄准其中的多糖活性成分,对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及益生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方竹笋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解析,再研究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体外模拟消化和酵解特征,最后研究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机理,以期为方竹笋多糖临床药物和保健食品的开发以及方竹笋加工副产物的高附加值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快速溶剂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快速溶剂提取(ASE)技术提取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的多糖,以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与常规热水提取法(HWE)进行对比,考察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方竹笋多糖在得率、主要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流变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快速溶剂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笋渣粒径Φ250–380μm,提取温度126°C,循环次数2次,单次循环提取时间22 min。最佳提取条件下,方竹笋粗多糖的得率为9.96±0.39%,显着高于传统热水提取法的得率(7.16±0.32%,p<0.05),其提取时间远低于传统热水提取法的单次提取时间(4 h),而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方竹笋多糖其总糖含量和热稳定性无显着差异。静态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ASE提取得到的方竹笋多糖(ASE-CPS)和热水提取法提取得到的方竹笋多糖(HWE-CPS),其溶液都表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征,表观粘度都随着其浓度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浓度条件下,ASE-CPS的表观粘度更大;添加CaCl2会降低ASE-CPS和HWE-CPS溶液的表观粘度,添加相同浓度的CaCl2溶液,HWE-CPS溶液的表观粘度降低的更多。动态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HWE-CPS和ASE-CPS为弱凝胶型多糖,添加CaCl2可降低HWE-CPS和ASE-CPS的凝胶强度,且添加相同浓度的CaCl2,HWE-CPS的凝胶强度降低的更多。以上结果说明,与传统热水提取法比较,ASE可作为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高效提取方法。(2)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分别采用快速溶剂提取、热水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复合酶辅助提取五种提取方法提取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的多糖,对其初步纯化,最终得到5个对应的多糖样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再采用体外化学抗氧化法综合比较5个多糖样品的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金属离子螯合力和还原力;考察5个多糖样品在人工胃液和α-淀粉酶液中的稳定性;将上述5个多糖样品作为碳源,加入到无碳源的MRS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接种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4种益生菌菌种,通过体外厌氧发酵实验,对比不同多糖样品对益生菌的体外增殖效果及产生短链脂肪酸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显着影响方竹笋多糖的得率和某些理化性质,同时显着影响方竹笋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但对方竹笋多糖在人工胃液和α-淀粉酶液中的稳定性无显着影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在人工胃液和α-淀粉酶液中均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在人工胃液中水解率<1.3%,在α-淀粉酶液中水解率<5.0%)。理化性质方面,不同提取方法影响方竹笋多糖的得率、化学组成、单糖组成、分子量、粒径大小、Zeta电位和三股螺旋构象。快速溶剂提取法的多糖得率最高,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其糖醛酸含量最高、平均分子量最小、平均粒径最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最大;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五种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具有更强的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更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及更强的Fe2+螯合力和还原力;体外益生活性方面,五种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均表现出显着的益生活性,超声辅助提取法和复合酶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促进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体外增殖的效果更佳,能促进上述四种益生菌产生更多的短链脂肪酸。(3)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结构解析建立DEAE cellulos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两步法分离纯化方竹笋多糖工艺技术路线,对方竹笋废笋渣中多糖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对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最后采用化学分析结合仪器分析法对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结构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方竹笋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PCPS-1和PCPS-2两个纯化组分,其总糖含量分别为93.26%和92.25%,糖醛酸含量分别为0.28%和0.65%,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4.58 kDa和123.45 kDa;PCPS-1和PCPS-2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PCPS-1对应的上述单糖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0.54%、0.49%、0.33%、5.93%、46.79%和45.93%,PCPS-2对应的上述单糖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0.46%、1.57%、1.40%、3.36%、45.82%、和47.38%;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气质联机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PCPS-1和PCPS-2均主要由→5)-α-L-Araf-(1→、→3,5)-α-L-Araf-(1→、→6)-β-D-Galp-(1→、→3,6)-β-D-Galp-(1→、T-β-D-Galp、→3)-β-D-Galp-(1→和T-α-D-Glcp七种糖苷键组成,其中PCPS-1对应的上述糖苷键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37.16%、9.01%、17.38%、14.22%、11.19%、6.08%和4.95%;PCPS-2对应的上述糖苷键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32.87%、16.81%、16.86%、13.73%、5.91%、10.67%和3.14%;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CPS-1主要呈片状结构,表面比较平整,而PCPS-2主要呈棒状结构,表面比较光滑;原子力显微镜和圆二色谱结果显示,PCPS-1和PCPS-2分子在水溶液中均以不规则的聚合体存在;X衍射结果表明,PCPS-1和PCPS-2中只含有少量的微晶结构,主要以无定型形态存在。(4)方竹笋多糖PCPS-2的体外模拟消化及酵解特征的研究采用人体唾液、体外模拟胃液及小肠液消化模型,研究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PCPS-2的体外消化特征,并使用DEAE cellulose-52阴离子交换柱对PCPS-2的消化产物进行纯化,再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其主要糖苷键进行分析,用于比较PCPS-2消化前后主要糖苷键是否发生变化;同时,以人体粪便微菌群为酵解模型,研究方竹笋多糖的体外酵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CPS-2在人体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中稳定性较好,PCPS-2经人体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消化后,其分子量和还原糖含量未发生显着变化,也未释放游离单糖;方竹笋多糖PCPS-2经体外模拟消化后的核磁共振图谱结果表明,PCPS-2经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消化后其主要糖苷键并未发生显着变化;体外酵解实验显示,发酵24 h后,PCPS-2中53.36%的总糖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利用,发酵液的pH值由8.18降低到5.31,发酵液中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和β-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显着增加(p<0.05),发酵液中乳酸、乙酸、丙酸和总SCFAs的浓度分别从0.64、1.73、0.38和3.11 mmol/L显着增加到8.95、14.03、7.16和31.37 mmol/L。以上结果说明,PCPS-2可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利用,能够显着促进肠道微生物产生SCFAs,乳酸、乙酸和丙酸为其主要的SCFAs产物。(5)方竹笋多糖PCPS-2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采用3%DSS诱导BALB/c雄性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考察方竹笋多糖PCPS-2膳食干预下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技术、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等技术考察PCPS-2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炎症细胞因子、iNOS和COX-2炎症蛋白、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PCPS-2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PCPS-2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具体表现为:PCPS-2可显着改善由DSS诱发的小鼠体重减轻、粪便隐血、结肠缩短、结肠水肿与溃疡、脾脏肿大等症状;可有效降低DSS对结肠组织的损伤,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的溃疡得到改善,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隐窝结构得到一定程度恢复。PCPS-2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降低结肠炎小鼠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8的表达量,改善结肠炎小鼠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8与抗炎细胞因子IL-10间的平衡状态;通过降低结肠炎小鼠血清中NO分泌量、减少结肠组织中MDA含量、提高T-SOD活力、降低MPO活力从而抑制结肠炎小鼠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修复组织损伤;下调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炎症蛋白iNOS和COX-2的表达;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的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快速溶剂提取新工艺,同时建立了DEAE cellulos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两步法分离纯化方竹笋多糖工艺技术路线;证实了提取方法显着影响方竹笋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其中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表现出更显着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PCPS-1和PCPS-2的主要结构特点为两个纯化组分均主要含→3,5)-α-L-Araf-(1→、→5)-α-L-Araf-(1→、→6)-β-D-Galp-(1→、→3,6)-β-D-Galp-(1→、T-β-D-Galp、→3)-β-D-Galp-(1→和T-α-D-Glcp七种糖苷键;证实了PCPS-2可抵抗人体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的消化作用,且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其主要糖苷键并未发生显着变化;进一步证明了PCPS-2能够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利用,能够显着促进肠道微生物产生乳酸、乙酸和丙酸;最后发现PCPS-2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证明其主要通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炎症蛋白iNOS和COX-2的表达,改善结肠炎小鼠机体的氧化应激,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的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这几种方式实现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李清清[2](2020)在《基于冠心宁改进的中药复方口服纳米冻干粉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认为中药多含难溶性药效成分,该类成分溶解度低,口服吸收差。纳米混悬技术是改善难溶性成分溶解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制剂手段,但目前在中药中的应用仍主要限于单体成分。本研究拟以富含难溶性药效成分的冠心宁(丹参、川芎)为模型,研究纳米混悬技术在多成分的中药复方中的应用。在网络药理学探寻冠心宁药效物质基础和成分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研究重点考察的冠心宁成分,并建立了同时测定这14个指标成分的HPLC法。优化了冠心宁纳米混悬液及其冻干粉的制备工艺,考察了纳米冻干粉的基本性质、微观形态、稳定性,及纳米混悬技术对冠心宁难溶性成分溶解度和溶出度的提高效果。具体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本研究重点考察的冠心宁药效成分的确定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冠心宁(川芎、丹参)的药效物质基础。从244个川芎成分和231个丹参成分中,筛选出与冠心宁临床功效密切相关的药效成分70个,其中30个源于川芎,40个源于丹参。通过查询这70个成分在药材中的含量,最后确定以丹参素、原儿茶醛、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丹酚酸B、迷迭香酸、川芎嗪、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这14个成分为后续研究的指标成分,通过查询各考察成分的logP、溶解度,确定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为重点考察的难溶性成分。(2)冠心宁中14个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建立可同时测定冠心宁中上述14个指标成分含量的HPLC法。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A)-甲醇(B),梯度洗脱:0~22 min,25~36%B;22~35 min,36~60%B;35~45min,60~70%B;45~55 min,70~85%B;55~65 min,85%B;65~70 min,85~25%B;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C。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四部“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学验证,专属性、线性与范围、重复性、仪器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药典要求。证实,该HPLC法可用于冠心宁中上述14个成分的同时测定。(3)冠心宁纳米冻干粉的制备工艺研究以市售川芎、丹参提取物为原料,根据测得的冠心宁片中丹参和川芎各成分总含量之比,确定川芎、丹参提取物的配比为8:10。以粒径、混悬液中各成分的总收率、难溶性成分在纳米级(100~1 000 nm)的含量百分率为指标,对反溶剂沉淀法、高压均质法、探头超声法、反溶剂沉淀后高压均质法、反溶剂沉淀后探头超声法、水浴超声下反溶剂沉淀法、水浴超声下反溶剂沉淀后再探头超声法7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以水浴超声下反溶剂沉淀后再探头超声法制备冠心宁纳米混悬液;随后以Box-Behnken设计对反溶剂沉淀过程的乙醇中浸膏总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水浴温度进行优化,用单因素实验法对探头超声的超声功率和时间进行筛选,确定了冠心宁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工艺;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纳米混悬液中稳定剂的品种和浓度,冷冻干燥过程中冻干保护剂的品种和浓度进行了考察。最终制得了外观表面平整、质地疏松、再分散性良好的冠心宁纳米冻干粉。(4)纳米冻干粉的表征及体外性质研究优化的冠心宁纳米混悬液的粒径为(235.40±21.09)nm、PDI为(0.41±0.02)、Zeta电位为(-13.30±0.10)mV,显着低于粗悬液的(13236.67±132.04)nm、(0.84±0.05)和(-5.55±2.47)m V。与粗悬液相比,纳米混悬液中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分布从大于1μm转移至400 nm以下,而其余成分仍主要分布在100 nm滤过后的滤液中。冷冻干燥对纳米混悬液的性质无显着影响,冻干粉再分散液的粒径、PDI、Zeta电位和14个指标成分的分布均与冻干前无显着差异。SEM和AFM证实,纳米混悬液中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以无定型形式存在,而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以长棒状结晶形式存在。丹参素、原儿茶醛、川芎嗪、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丹酚酸B、迷迭香酸7个成分在原料药与冻干粉中的表观溶解度无显着差异;但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在纳米冻干粉中的表观溶解度显着增大。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桨法进行体外溶出实验,原料药、纳米冻干粉中丹参素等8个成分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的累积释放率均大于90%,显着高于冠心宁片(不足60%)。纳米冻干粉中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在模拟胃肠液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原料药的1.72-2.00、2.48-4.18和1.59-2.62倍;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在纳米冻干粉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从原料药中的0%,提高至模拟胃液中的(54.35±19.37)%、(48.87±0.42)%、(49.44±7.82)%,和模拟肠液中的(72.39±8.29)%、(61.68±6.34)%、(75.43±2.58)%。冠心宁片中无洋川芎内酯A、丹参酮ⅡA等6个难溶性成分,无法比较。冻干粉目前在4?C下可稳定存放6个月,其粒径、PDI、电位、14个指标成分含量均未出现显着性变化。本课题以冠心宁为模型,成功将纳米混悬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制得的纳米冻干粉既保持了丹参素等水溶性成分的性质,也显着降低了难溶性成分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粒径,提高了其表观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可为将纳米混悬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提供参考,为同时富含水溶性和难溶性成分的冠心宁口服新制剂的开发奠定实验基础。
黄爱国[3](2020)在《靶向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纳米给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虾白斑病(White Spot Disease,WSD)是由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虾类致病的病毒性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虾类等无脊椎动物不具备适应性免疫系统,药物治疗和无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苗种生产是防控WSD的有效手段。目前,尚无商品化药物控制WSD,开发抗WSSV药物十分必要。传统的虾类SPF苗种因培育周期长和成本高等因素,严重限制其推广应用。中草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易降解等优点,是安全无公害水产原料药的理想来源。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具有极易穿透组织屏障、靶向给药和提高药物疗效等优点,在提高药物疗效和高效制备SPF苗种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为模型,从中草药中筛选抗WSSV活性的种类,并进一步对其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抗WSSV活性评价和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作为纳米载体,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先后连接抗WSSV化合物和能够特异性识别WSSV的单链抗体,制备为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并于在体条件下,评价该系统抗WSSV效果。本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 中草药抗WSSV活性筛选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建立的绝对定量WSSV基因组拷贝数标准曲线,检测WSSV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WSSV能够不同程度地感染克氏原螯虾鳃、血淋巴、后肠、肌肉和肝胰腺;其中,鳃组织中WSSV含量最高,而肝胰腺中WSSV含量最低;WSSV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增殖曲线是典型的病毒一步生长曲线;WSSV极早期基因ie1、早期基因dnapol和晚期基因vp28的表达趋势与基因组DNA复制趋势一致。利用WSSV感染的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模型,对30种中草药粗提物进行抗WSSV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处理浓度为100 mg/kg的栀子、杜仲、巴戟天、刺五加、黄精物、吴茱萸和白头翁的粗提物能够显着地抑制WSSV基因组复制,抑制率分别为92.31%、78.65%、69.00%、64.50%、62.01、57.87%和46.58%。2. 栀子粗提物抗WSSV活性研究利用WSSV感染的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模型,评价栀子粗提物抗病毒效果,结果发现:栀子粗提物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WSSV基因组复制;当处理浓度为100 mg/kg时,栀子粗提物对WSSV基因组复制抑制率高达90%以上;栀子粗提物能够显着抑制WSSV极早期基因ie1、早期基因dnapol和晚期基因vp28的表达;栀子粗提物(100mg/kg)处理7 d后,患病克氏原螯虾的累积存活率提高了60%。此外,栀子粗提物可以提高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中抗氧化相关基因(c Mnsod、m Mnsod、cat和gst)和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x inhibitor-1)的表达。利用液质联用仪,检测栀子粗提物中的京尼平苷(GP)、京尼平苷酸(GPA)和京尼平(GN)的含量,结果发现GP、GPA和GN的含量分别为171.93 mg/g、1.25 mg/g和0.46 mg/g。3. 栀子3种活性成分抗WSSV活性研究利用WSSV感染的克氏原螯虾为模型评价GP、GPA和GN的抗WSSV活性,结果发现:GP、GPA和GN能够显着抑制WSSV复制,而且处理浓度为50 mg/kg时抑制率均超过90%;使用浓度均为50 mg/kg的GP、GPA和GN分别处理10 d后,患病克氏原螯虾的累积存活率分别提高了70.0%、43.33%和50.0%。利用WSSV感染的南美白对虾为模型评价GP、GPA和GN的抗WSSV活性,结果显示:当处理浓度为50mg/kg时,这3种化合物对WSSV复制的抑制率均超过90%。GP、GPA和GN能够保护克氏原螯虾免遭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GP和GPA在克氏原螯虾和南美白对虾的体内的药代曲线相似;肝胰腺中药物含量最高,鳃组织中含量最少。4. GP、GPA和GN对WSSV蛋白功能的作用研究通过研究GP、GPA和GN对WSSV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这3种化合物主要影响WSSV复制早期阶段。通过构建WSSV囊膜蛋白VP19、VP24、VP26和VP28的真核质粒,经过细胞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GP、GPA和GN有效地抑制VP19、VP24、VP26和VP28质粒在果蝇S2细胞内的表达,其中GN对VP28的抑制效果最为显着,表明这3种化合物能够作用于WSSV囊膜蛋白,进而对WSSV囊膜蛋白的表达和功能产生影响。GP、GPA和GN能够抑制STAT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极早期基因ie1、早期基因dnapol的转录,最终抑制WSSV的复制和晚期基因vp28的表达。5. 靶向WSSV纳米给药系统构建及效果评价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特异识别WSSV的单链抗体P75E8的原核表达质粒和菌株。利用发酵和纯化等技术制备P75E8蛋白。Elisa检测表明P75E8蛋白与WSSV具有较高亲和力。细胞共转染试验发现,PE5E8从细胞核迁移至细胞质与WSSV囊膜蛋白VP28结合。酵母双杂交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75E8与VP28互作位点位于VP28460-612区域内。选取GPA、P75E8和SWCNTs分别作为抗WSSV药物、靶向配体和纳米载体,构建纳米靶向给药系统(SWCNTs-GPA-P75E8)。利用WSSV感染的克氏原螯虾模型,对GPA、SWCNTs-GPA和SWCNTs-GPA-P75E8进行抗病毒效果评价,结果发现SWCNTs-GPA-P75E8具有最强的抗WSSV活性。当用浓度为25 mg/kg的药物处理10 d时,GPA、SWCNTs-GPA和SWCNTs-GPA-P75E8处理组的患病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分别为23.33%、36.67%和46.67%。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SWCNTs-GPA-P75E8处理组的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中GPA含量显着高于GPA和SWCNTs-GPA处理组,而且减缓了药物代谢时间。浸浴处理南美白对虾仔虾的试验结果表明,GPA、SWCNTs-GPA和SWCNTs-GPA-P75E8能够不同程度的杀灭仔虾体内WSSV病毒,而且SWCNTs-GPA-P75E8的抗病毒效果显着高于GPA和SWCNTs-GPA。综上所述:栀子能够抑制WSSV复制,减少感染病毒克氏原螯虾的死亡率;栀子活性成分GP、GPA和GN能够通过间接抗病毒反应和直接作用病毒囊膜蛋白,发挥抗WSSV作用,具备开发为抗WSSV新型药物的潜力;纳米靶向给药系统能够通过靶向病毒蛋白VP28,实现WSSV的靶向治疗,提高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为高效抗WSSV和虾类SPF苗种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胜婷[4](2019)在《基于荧光标记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模型的环境雌激素检测及新药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受体之一,它涉及到一系列细胞的代谢和信号传导过程,与许多重大疾病相关,同时也是许多环境激素的靶点,也是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目前利用GPCRs也开发了一些的检测和药物筛选技术和方法,但它们都存在敏感性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因此如何利用不同受体的特点开发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和稳定性好的检测和筛选技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为更好地避免N末端标记可能会对受体配件结合的影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标记受体C末端的重组细胞系的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融合蛋白对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影响;又利用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技术,建立起可对样品进行可视化和自动化的检测和筛选系统。首先,论文选择将绿色荧光蛋白(tGFP)直接标记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受体的C末端的重组细胞系构建策略。首先构建了ERα/pCMV6穿梭质粒,其中含CMV真核启动,而SV40 ori是真核复制起始子。成功构建的质粒经转染导入人骨肉瘤细胞U2OS中获得了稳定的转染细胞株ERα/U2OS,其个体大、形态完整,非常有利于后期开展高内涵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证明新构建的细胞系能与雌二醇(Estrogen 2,E2)产生特异性的反应产生荧光聚集现象,通过与高内涵技术相结合还定量分析了细胞模型对E2反应的参数,研究表明其EC50为0.1 nM,也能被抑制剂他莫西酚(TAM)所抑制,IC50为1.5 nM,该方法对E2检测的下限接近1x10-33 nM,初步满足了环境中部分污染物中E2类样品的生物学效应检测要求;同时对人工混合样品的检测表明其只能专一性地检测E2或其类似物,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将来对环境样品中E2或其类似的检测。其次,为了筛选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避免受体N端修饰后对活性的潜在干扰,我们构建了C末端用tGFP标记的hGLP-1R-tGFP/U2OS重组细胞系,经Exendin 4激活GLP-1受体后,观察到荧光斑点出现在细胞膜上,并随后内化形成细胞内的荧光聚集体(囊泡),结合高含量筛选(HCS)技术定量分析重组细胞中在激动剂刺激下标记的荧光受体从聚集、内化、脱敏和复敏的过程。证实了hGLP-1R-tGFP/U2OS对GLP-1及其类似物的高活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一活性可被GLP-1R的特异性拮抗剂Exendin9-39所阻断。同时研究也表明,在重组细胞系中GLP-1通路的下游,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和细胞cAMP水平的升高并没有受到C末端修饰的影响,表明该方法也可以进一步用于其它GPCR信号通路的研究。结合HCS技术的自动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我们建立一种全新的GLP-1活性成分筛选检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提供的约100份中药粗提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黄芪、三七提取物均具有GLP-1R激动剂活性,部分粗提物中具有调节剂和抑制剂的成分,为从中药中寻找新糖尿病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为解析P2Y1R的信号传导通路,我们构建了直接受体标记和间接标记b-arrestin的两个细胞系hP2Y1R-tGFP/U2OS和hP2Y1R-?-AR2-tGFP/U2OS。研究表明:虽然两个细胞系都可被100?M的ADP激活形成荧光囊泡,并可通过高内涵技术进行自动的记录和分析,但二者表现又有所不同,其形成最大荧光值的时间分别为15和20 min,EC50值分别为35.72和71.8 nM。所有的反应都可以被特异性拮抗剂MRS2179所阻断。证明了P2Y1R途径是通过耦合Gq蛋白质而激活PKC途径进而激活磷脂酰胆碱具体的PLC,最后由磷脂酶D启动?-arrestin2介导的信号通路。这两个细胞系实现受体的再敏化时间显然不同,分别为30和45 min。这些研究首次证明了P2Y1R不仅可通过异源三聚体Gq途径,也可以通过β-arrestin2途径激活和引发下游的信号传导。本论文通过构建荧光标记不同受体的细胞模型并结合高内涵技术建立了一个对天然样品进行检测或筛选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与靶标高亲和力特异性的结合,与传统检测/筛选方法相比,具有靶标范围广、可视化、特异强、自动化、稳定性高等特点,因而可望在将来广泛被用于环境雌激素的检测以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筛选及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等领域。
张槐[5](2019)在《复方芪术颗粒的研制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多数补气类中药在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恢复受免疫抑制动物的免疫力方面具有独特功效。本研究选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黄芪和白术两味补气类药材,经过水提醇沉、制粒、干燥等工序制备成复方芪术颗粒(Compound Huangqi&Baizhu granules,CHBG),并进行了药物制剂学、毒理学以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以期获得一种新的兽用免疫增强剂。现将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CHBG黄芪白术配比筛选为了获取疗效更优的CHBG,本文以雏鸡为试验动物,以黄芪与白术1:3~3:1不同比例配伍制备的颗粒为试验药物,同时设立疫苗免疫对照组,通过考察试验药物对新城疫(ND)疫苗抗体水平影响而筛选黄芪与白术的配伍比例。结果显示,当黄芪与白术比例为1:1时,雏鸡ND抗体水平较疫苗免疫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且其抗体水平在所有药物试验组中最高。结果表明,黄芪与白术比例为1:1时的颗粒剂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因此以此为基础制备CHBG。2.CHBG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为了制备质量稳定、可控的GHBG,本文采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确定黄芪、白术的药材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a(OH)2的碱水提醇沉的方法获取黄芪白术提取物,然后加入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干燥的工艺制得CHBG,再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稳定性。结果显示:(1)在黄芪和白术各自TLC图谱中,样品药材和对照品药材在相同位置显示相同荧光斑点;且两味药材的HPLC特征图谱与对照品药材的相似度均达到0.90以上,说明选用药材合格;(2)制得黄芪、白术的混合粗多糖,试验三批次的多糖平均得率为7.58%,其多糖含量为73.83%。制得的CHBG成品,每1 g相当于原生药2 g;(3)CHBG以市售铝塑包装密封后,在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5±5%的环境中加速试验6个月以及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环境中放置18个月后,其外观性状、鉴别、含量等质量指标均符合CHBG质量标准要求。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合格的药材,采用Ca(OH)2的碱水提醇沉、喷雾干燥、湿法制粒获得的CHBG质量稳定,有效期可达18个月。3.CHBG质量标准研究为使CHBG质量可控,借鉴药典方法和采用TLC、HPLC等方法,建立CHBG的质量标准。结果:参考中国兽药典建立了 CHBG的含量检测方法以及确定了 CHBG的外观性状、水分、粒度、溶化性、微生物限度等检查项目;采用TLC法建立了 CHBG定性鉴别多糖、黄芪甲苷、白术的方法;参考中国兽药典建立了 HLPC检查CHBG中单糖、双糖含量的方法,并规定了检出限度;同时,采用HLPC法对9批CHBG特征图谱进行了考察,建立了 CHBG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CHBG的质量控制。4.CHBG安全性评价采用改良寇氏法和最大耐受药量试验法评价CHBG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改良寇氏法未能测定出CHBG对小鼠口服的LD50,但最大耐受药量试验法测得CHBG对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80 g/(kg·bw)。在最大耐受药量时,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HBG对实验小鼠是安全的。5.CHBG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研究为探讨CHBG对免疫缺陷动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以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制作免疫抑制模型,再分别设立空白组、Cy组、Cy+CHBG3.75组(注:给药剂量为3.75g/(kg.bw),本节下同)、Cy+CHBG7.5组、Cy+CHBG15.0组,并分别考察CHBG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碳粒廓清功能、脾淋巴细胞增殖、血清溶菌酶及TNF-α、IL-2、IL-4、IFN-γ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同时设立空白组、黄芪多糖组、CHBG3.75组、CHBG7.5组、CHBG15.0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HBG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Cy处理可引起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下降,并能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导致血清溶菌酶含量以及TNF-α、IL-2、IL-4、IFN-y等细胞因子水平下降。其中脾脏指数、血清溶菌酶含量以及IFN-y等细胞因子水平比空白组显着下降(P<0.05),说明Cy处理引起了明显的免疫抑制。(2)与Cy组比较,CHBG15.0可显着提高脾脏指数、IFN-y的含量(P<0.05),极显着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1);CHBG7.5可极显着提高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1);CHBG3.75可显着恢复并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显着提高IL-4的含量(P<0.05),极显着提高脾脏指数、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1)。CHBG各剂量组均可提高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但差异不显着(P>0.05);对TNF-α、IL-2的生成也无明显影响。(3)CHBG3 75可显着降低正常小鼠CD8+T细胞的数量(P<0.05),并显着提高CD4+/CD8+比值(P<0.05),且除CHBG15.0组的CD4+T细胞的数量和CD4+/CD8+的比值显着低于黄芪多糖组(P<0.05),CD8+T细胞的数量显着高于黄芪多糖组(P<0.05)外,CHBG3 75组和CHBG7.5组的CD4+、CD8+T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的比值均与黄芪多糖组的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CHBG可明显恢复Cy所致小鼠免疫器官发育的抑制作用,能增强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菌酶释放,诱导机体产生IFN-γ、提高血清中IL-4的含量,还可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6.CHBG对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考察CHBG对ND疫苗免疫效果。以口服0.5、1.0、2.0、3.0、5.0 g/L的剂量在每次免疫后连续给药7 d,考察不同剂量CHBG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以整个免疫期连续给药、首免和二免后连续给药1周以及首免后给药1周的三种方案给药,考察CHBG的不同给药方案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当口服不同剂量CHBG时,与疫苗免疫对照组比较,在首免后的第1、2周,CHBG10(注:给药剂量为1.0 g/L饮水给药,本节下同)组的抗体水平显着升高(P<0.05),在二免后第1、2周时,抗体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与黄芪多糖组比较,CHBG各剂量组中除CHBG5.0组在35日龄时的ND抗体水平显着低于黄芪多糖组外(P<0.05),而其余各组与其差异均不显着(P>0.05)。(2)采取不同给药方案时,与免疫对照组比较,在几种方案中,以每次免疫ND疫苗后,饮水给予1.0 g/L剂量的CHBG,并连续给药7 d的方案较好,其在首免后第1、2周,雏鸡ND抗体水平可显着增加(P<0.05),在二免后第1、2周时,雏鸡ND抗体水平极显着增加(P<0.01);且用药成本低。综上所述,采用本试验方法制备的CHBG安全、稳定;同时建立了 CHBG质量标准,其检测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CHBG的质量控制。动物试验证实CHBG既可以恢复和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同时提供了 CHBG的临床使用方案,即每次免疫后以1.0 g/L剂量饮水连续给药7 d,有助于雏鸡ND抗体水平的提高,可为雏鸡提供更好的保护。
张石蕾[6](2020)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构建CPhGs脂质体,并表征其特性;考察CPhGs和CPhGs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体内实验,探讨CPhGs脂质体对BSA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体外实验,观察CPhGs脂质体对HSCs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胶原分泌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观察CPhGs脂质体对rrPDGF-BB刺激HSCs增殖的影响,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CPhGs脂质体对MAPK和FAK/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揭示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并阐明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薄膜分散一次包封法、薄膜分散二次包封法、逆向蒸发法、真空冷冻干燥薄膜分散二次包封法制备CPhGs脂质体,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Malvern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Zeta电位、HPLC法测量药物包封率、载药率,评价并确定其最佳制备方法。(2)以原料药为对照组,采用HPLC检测并阐明CPhGs脂质体的体外释药规律,LC-MS法测定CPhGs脂质体中松果菊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分析药代动力学特征。(3)使用BSA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体内观察CPhGs脂质体及CPhGs原料药对BSA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分析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指标以及ECM蛋白、MAPK通路、炎症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价CPhGs脂质体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4)体外观察CPhGs脂质体对HSCs的增殖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对细胞活力、细胞毒性的影响,从细胞学水平阐述CPhGs脂质体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CPhGs脂质体对rrPDGF-BB/FAK/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从分子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1)采用薄膜分散一次包封法制备的3个不同批次CPhGs脂质体包封率平均值为28.55%,载药率为2.73%;采用薄膜分散二次包封法制备的3个不同批次CPhGs脂质体包封率平均值为38.46%,载药率为3.71%;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的3个不同批次CPhGs脂质体包封率平均值为33.88%,载药率为3.28%,薄膜分散二次包封法制备的CPhGs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率均是最高;在以薄膜分散二次包封法制备的CPhGs脂质体基础上,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了CPhGs脂质体冻干粉,复溶后CPhGs脂质体冻干粉外观形态良好,冻干前后纳米粒的粒径和包封率变化均不大,说明其稳定性良好,为后续实验提供足够的样品量。(2)体外释药结果显示,最适合CPhGs和CPhGs脂质体的模型分别是一级动力学和Higuchi方程,CPhGs脂质体没有显示任何突释效应;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参数表明,CPhGs原料药和CPhGs脂质体组在相同剂量灌胃给药的情况下,CPhGs脂质体给药后Cmax明显提高(P<0.05),CPhGs脂质体组给药0.75h之后的血药浓度均远远大于原料药组(CPhGs脂质体组35.95±3.95 ng/ml vs CPhGs原料药组27.14±0.93 ng/ml),给予CPhGs原料药后大鼠血浆中松果菊苷的浓度较低,CL为2.07±0.39 ml/h/kg,t1/2显着延长(CPhGs脂质体组5.33±0.43h vs CPhGs原料药组2.07±0.61h,P<0.05),MRT显着延长(CPhGs脂质体组5.87±0.32h vs CPhGs原料药组2.80±0.47h,P<0.05),Tmax显着增加(CPhGs脂质体组1.60±0.55h vs CPhGs原料药组0.60±0.22h,P<0.05);CPhGs脂质体组大鼠血浆中24h内药时曲线下面积较CPhGs原料药组显着提高,为原料药组的273.30%。(3)体内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CPhGs脂质体和CPhGs原料药干预均可使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脾脏指数降低,其中CPhGs脂质体组大鼠肝脏、脾脏指数与CPhGs原料药组相比显着降低;并且,相同剂量的CPhGs脂质体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TBA、γ-GT、TGF-β、肝纤维化四项LN、HA、PCⅢ、IV-C以及肝组织HYP含量总体上较CPhGs原料药组有明显的下降,大鼠肝脏病理损伤情况也有所改善;免疫组化和WB实验结果均显示CPhGs脂质体组ECM标志性分子α-SMA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与模型组、CPhGs原料药组以及空白脂质体组大鼠相比,CPhGs脂质体给药组大鼠肝组织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ERK 1/2、p-JNK 1/3和p-P38以及炎症相关蛋白NF-κB、AP-1、Cox-2、HMGB1有所下调,IκBα有所上调。(4)体外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CPhGs脂质体对HSCs的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24h的IC50值为42.535μg/ml;CPhGs脂质体(29.45、14.72、7.36μg/ml)对HSCs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29.45μg/ml的CPhGs脂质体可诱导HSCs晚期凋亡,晚期凋亡细胞比例高于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在浓度为14.72μg/ml和7.36μg/ml的CPhGs脂质体组中,早期凋亡细胞比例要明显高于晚期凋亡细胞;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CPhGs脂质体处理HSCs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rrPDGF-BB组比较,不同浓度CPhGs脂质体组均可抑制rrPDGF-BB诱导的HSCs的增殖;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rrPDGF-BB组相比,29.45、14.72、7.36μg/ml CPhGs脂质体组CollagenⅠ、α-SMA、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MMP-1 mRNA表达水平均增多(P<0.05)。在rrPDGF-BB刺激活化的HSCs中,CollagenⅠ和α-SMA mRNA表达水平显着提升,经三个剂量组的CPhGs脂质体干预均可以减少CollagenⅠ、α-SMA、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尤其是29.45μg/ml高剂量CPhGs脂质体组效果最为明显。WB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ollagenⅠ、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PhGs脂质体7.36μg/ml、14.72μg/ml和29.45μg/ml三个剂量组中CollagenⅠ、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三个剂量组的CPhGs脂质体处理HSCs 24小时后,HSCs中p-PI3K和p-Akt水平持续下降;和rrPDGF-BB刺激组相比,rrPDGF-BB刺激+FAK基因过表达组中FA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rrPDGF-BB刺激+FAK基因过表达对照组中FAK蛋白表达水平无显着变化;和rrPDGF-BB刺激+FAK基因过表达组相比,rrPDGF-BB刺激+FAK基因过表达对照组和rrPDGF-BB刺激+FAK基因过表达+CPhGs脂质体给药组磷酸化PI3K和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结论:采用薄膜分散二次包封法制备得到CPhGs脂质体纳米粒,形态圆整、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小、稳定性好;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CPhGs脂质体纳米粒在一定程度上有缓释作用,并且明显改变了CPhGs的药物动力学行为,减缓了药物的消除时间,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PhGs脂质体能不同程度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脾指数,改善血清肝功能酶指标,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减轻肝细胞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与沉积,通过MAPK通路及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变化;CPhGs脂质体给药组能在无细胞毒性的基础上明显减少HSCs的活化,剂量依赖性地抑制rrPDGF-BB刺激的HSCs的细胞增殖,能通过PDGF/FAK/PI3K/Akt通路对rrPDGF-BB刺激的HSCs中ECM蛋白表达产生调控。研究结果为CPhGs脂质体纳米粒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小妹[7](2019)在《参膝口服液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参膝口服液,全方由人参、川牛膝、黄芪、枸杞、大枣5味药配伍组成。具大补元气、培元固本、强身健体等功效,专用于治疗体虚、卫阳不足等人群。本课题基于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与长期的实践经验,基于用药、吸收奏效、便于携带等优点,制成口服液体制剂,并对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以确保制剂工艺条件可靠、合理、科学,产品稳定、质量可控、用药安全有效。首先对方中总多糖的醇沉及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均匀设计分析,得最佳条件为:醇含量为80%、放置24 h、加8 mL0.2%蒽酮-硫酸试液、沸水浴(100℃)中加热20 min。并对方中主药人参提出一测多评(QAMS)的质量评定方法,以期为后续人参及含人参的方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结合到工艺研究,根据全方各药味理化及药效学性质,以水为提取溶剂,以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g1、杯苋甾酮、总多糖及干膏率为测定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CRITIC)混合加权法既主观又客观地赋予各项指标权重系数。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的参数;得最佳提取参数为:浸泡2 h,补足饮片吸水量,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80 min。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合理、稳定,重复性好。浓缩方式为避免成分高温损失,定为减压。通过比较原液、滤布过滤、离心、活性炭吸附、壳聚糖沉淀等4种纯化方式,综合考察定为离心纯化法,均匀设计实验分析出水提液浓缩至生药:药液(1:4),离心转速为5000 r/min,离心50 min,再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pH对液体制剂内在成分的稳定性及溶解度影响较大,分析出pH稳定范围为5.0-6.0,溶液稳定,较为澄明。对样品配液、检验、灌装、流通蒸汽灭菌,包装,即得。初步建立了参膝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成品进行有关的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建立了本品中人参、黄芪、川牛膝、枸杞的薄层色谱鉴别标准;HPLC法建立了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测定方法,结合到实际生产条件,考虑到成分损失,进行限量规定;并对整个生产链进行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结果有绝大部分的物质存在并连续转移,整个环节较为稳定。
李鹏跃[8](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研究表明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李昌[9](2008)在《新型抗HIV-1蛋白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构建、表达与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当前AIDS/HIV治疗中面临的病毒变异快、病毒感染细胞贮存池难以清除、病毒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损伤等关键问题,以构建具特异杀伤和免疫治疗双重功能的基因工程制剂为目标,筛选能够与HIV-1膜蛋白特异结合的抗病毒蛋白西诺维恩(CVN)、格瑞弗森(GRFT)以及免疫诱导因子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A(SEA)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菌和酵母表达系统,获得了重组抗病毒蛋白CVN、GRFT及其偶联SEA的重组导向制剂CS、GS,对其进行初步活性分析。同时制备了稳定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膜蛋白的靶细胞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FA)、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试验等,对CVN、GRFT及其重组导向制剂CS、GS的体外结合活性、细胞结合活性及细胞杀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抗病毒蛋白和重组导向制剂,并且都具有良好的细胞结合活性。重组导向制剂可非特异性活化PBMCs、特异性介导CTLs杀伤表达HIV-1膜蛋白的靶细胞,为该制剂进一步推向临床奠定了基础。
吴佳[10](2020)在《菘蓝抗菌基因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病原菌抗药性严重影响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控,多抗性细菌的产生更是威胁到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抗菌肽(AMPs)因具有强大的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炎症和抗肿瘤等特性而备受关注,进而被挖掘出来作为新的蛋白农药和生防制剂。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广为人知,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白血病、提高免疫力、抑制血小板聚集、解毒、抗炎症、抗过敏等作用。枯草芽胞杆菌被认为是研究外源蛋白表达的合适宿主,在分泌表达过程中不产生内毒素,并且能直接将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是广泛用于生产异源蛋白的理想宿主。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表达系统分离和筛选菘蓝中的AMPs,旨在探索出新的AMPs,为抗药性病菌的有效药剂开发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 成功构建菘蓝c DNA文库,并筛选出候选抗菌肽。菘蓝c DNA文库的滴度为5.6x 106 CFU/m L,初步筛选出14个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强大的抑菌活性的候选抗菌肽编码基因,选取Ii R515和Ii R915基因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Ii R515和Ii R915基因编码的抗菌肽能够显着抑制灰葡萄孢B05.10的生长。构建Ii R515和Ii R915的His-ta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得到纯蛋白,Ii R515和Ii R915对4种不同指示菌(小麦苗枯病菌1.1999、番茄溃疡病菌YCKYBI、水稻白叶枯病菌XG-25和劳尔氏青枯菌R21-5)的MIC范围分别为10-20μM和15-25μM。所得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无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在抗菌肽数据库中也没有发现同源序列,所以,推测Ii R515和Ii R915为全新的抗菌肽。2. Ii R515和Ii R915稳定性较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在100℃条件下加热15 min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属于热稳定型AMPs。Ii R515和Ii R915在p H范围为3-9时,具有较稳定的抑菌活性,在365 nm紫外线,照射距离100 cm条件下持续照射150分钟后抑菌活性仍不受影响。用7种不同的酶(蛋白酶E,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处理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结果显示Ii R515和Ii R915可以被蛋白酶K和蛋白酶E降解。用UREA、EDTA、SDS和TWEEN-20四种化学试剂处理抗菌肽后,发现其抑菌活性不受影响。3. Ii R515和Ii R915在不同植物盆栽试验上能明显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Ii R515和Ii R915对土传病害病原菌小麦苗枯病菌1.1999和番茄溃疡病菌YCKYBI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离体叶片测试结果显示Ii R515和Ii R915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RH3具有抑制作用。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还能明显抑制辣椒疫霉病菌LT263在烟草上的侵染和扩展。将Ii R515和Ii R915构建到病毒载体上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在本氏烟体内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Ii R515和Ii R915能够显着抑制灰霉病菌B05.10在烟草叶片上引起的坏死斑。4. Ii R515和Ii R915对动物较安全,对哺乳动物红细胞无溶血性。Ii R515和Ii R915对秀丽隐杆线虫N2有明显的趋避作用,但不具有杀线活性。用转基因芽胞杆菌喂食线虫后,与喂食对照菌株WB800-e相比,各处理的线虫繁殖力没有显着变化,线虫虫体长度也无显着差异。溶血性测定结果表明Ii R515和Ii R915几乎无溶血作用,对哺乳动物和人类安全,为将来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可能性。5. 抗菌肽抑菌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主要是通过与病原菌相互作用以增强其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来达到杀菌的目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的结果显示,与WB800-e相比,Ii R515和Ii R915转基因菌株表面呈现出皱缩、扭曲、变形甚至形成穿孔,细胞完整性明显受到破坏。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Ii R515和Ii R915转基因菌株被碘化丙啶(PI)染色,显示出红色荧光。流式细胞分析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转基因菌株细胞的荧光强度和细胞内颗粒复杂程度明显增高。Ii R515和Ii R915转基因菌株细胞膜流动性监测也显示出与对照WB800-e相比,细胞膜内部流动性明显降低。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Ii R515和Ii R915菌株细胞膜的膜电位(ΔΨ)也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损伤和破坏细胞膜结构。
二、离心沉淀代替静置制备中草药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心沉淀代替静置制备中草药制剂(论文提纲范文)
(1)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竹笋概述 |
1.1.1 竹笋的资源分布 |
1.1.2 竹笋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1.3 竹笋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多糖简介 |
1.2.2 植物多糖的主要提取方法 |
1.2.3 植物多糖的除杂方法 |
1.2.4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1.2.5 植物多糖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 |
1.3 竹笋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竹笋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1.3.2 竹笋多糖的结构特征 |
1.3.3 竹笋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4 竹笋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多糖消化酵解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1 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及酵解 |
1.4.2 多糖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
1.5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快速溶剂提取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4 实验方法 |
2.2 分析方法 |
2.2.1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总糖含量测定 |
2.2.2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3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糖醛酸含量测定 |
2.2.4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测定 |
2.2.5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总酚含量测定 |
2.2.6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TGA-DSC分析 |
2.2.7 方竹笋多糖的流变学性质测定 |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方竹笋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方竹笋多糖快速溶剂提取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方竹笋多糖样品的得率及主要化学组成比较 |
2.3.4 方竹笋多糖样品的TGA-DSC分析 |
2.3.5 方竹笋多糖样品的流变学性质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菌株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5 实验方法 |
3.2 分析方法 |
3.2.1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
3.2.2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样品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2.3 方竹笋多糖样品体外模拟消化时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
3.2.4 培养基中pH和 SCFA的测定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3.3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3.3.4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
3.3.5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粒径大小与Zeta电位 |
3.3.6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7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刚果红实验分析 |
3.3.8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3.3.9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 |
3.3.10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在α-淀粉酶液中的稳定性 |
3.3.11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 |
3.3.12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益生菌产酸(pH)的影响 |
3.3.13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益生菌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方竹笋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结构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2 分析方法 |
4.2.1 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
4.2.2 化学组成分析 |
4.2.3 单糖组成分析 |
4.2.4 紫外光谱分析 |
4.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6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2.7 甲基化及GC-MS分析 |
4.2.8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 |
4.2.9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2.10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4.2.11 圆二色谱(CD)分析 |
4.2.12 X衍射(XRD)分析 |
4.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方竹笋多糖的DEAE cellulose-52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 |
4.3.2 方竹笋多糖的Sephadex G-100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 |
4.3.3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纯度鉴定及其分子量测定 |
4.3.4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化学组成分析 |
4.3.5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4.3.6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紫外光谱分析 |
4.3.7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8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高碘酸氧化 |
4.3.9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Smith降解 |
4.3.10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甲基化分析 |
4.3.11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核磁共振分析 |
4.3.12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扫描电镜分析 |
4.3.13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3.14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圆二色谱分析 |
4.3.15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X衍射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方竹笋多糖PCPS-2 的体外模拟消化及酵解特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4 实验方法 |
5.2 分析方法 |
5.2.1 人体唾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5.2.2 方竹笋多糖PCPS-2 体外模拟消化相关指标的测定 |
5.2.3 方竹笋多糖PCPS-2 体外模拟酵解相关指标的测定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方竹笋多糖PCPS-2 在人体唾液中的消化情况 |
5.3.2 方竹笋多糖PCPS-2 在体外模拟胃液中的消化情况 |
5.3.3 方竹笋多糖PCPS-2 在体外模拟小肠液中的消化情况 |
5.3.4 体外模拟消化对方竹笋多糖PCPS-2 主要糖苷键的影响 |
5.3.5 方竹笋多糖PCPS-2 的体外酵解特征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
6.1.3 实验试剂与耗材 |
6.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1.5 实验方法 |
6.2 分析方法 |
6.2.1 小鼠血清中NO和炎症标志物lipocalin-2 含量的测定 |
6.2.2 小鼠结肠组织中MDA、T-SOD和 MPO含量的测定 |
6.2.3 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
6.2.4 RNA提取及荧光定量分析 |
6.2.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6.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的症状和体征的影响 |
6.3.2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的影响 |
6.3.3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脾脏系数的影响 |
6.3.4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血清中NO和 lipocalin-2 水平的影响 |
6.3.5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中MDA、T-SOD和 MPO含量的影响 |
6.3.6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6.3.7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中NLRP3 炎症小体的影响 |
6.3.8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蛋白的影响 |
6.3.9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2)基于冠心宁改进的中药复方口服纳米冻干粉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冠心宁药效成分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网络药理学探寻冠心宁的药效物质基础 |
2.2 药材的主要成分分析 |
2.3 本研究待考察的冠心宁指标成分的筛选 |
3 结果 |
3.1 冠心宁药效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筛选 |
3.2 药材的主要成分分析 |
3.3 本研究待考察的冠心宁指标成分的确定 |
4 讨论 |
4.1 网络药理学冠心宁探寻可能的药效成分 |
4.2 待考察的指标成分的选择与分类 |
第2章 同时测定冠心宁中14个指标成分含量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HPLC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 方法学验证 |
3 结果 |
3.1 色谱条件优化 |
3.2 含量测定方法学 |
4 讨论 |
第3章 冠心宁纳米冻干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制剂原料药的研究 |
2.2 冠心宁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
2.3 纳米混悬液的冷冻干燥研究 |
3 结果 |
3.1 制剂原料药的研究 |
3.2 冠心宁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
3.3 纳米混悬液的冷冻干燥研究 |
4 讨论 |
4.1 原料药的选择 |
4.2 制备方法的选择 |
4.3 考察指标的选择 |
4.4 Box-Behnken设计因素选择 |
4.5 稳定剂的选择 |
4.6 干燥方法与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
第4章 冠心宁纳米冻干粉的表征及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粒径、电位等基本性质 |
2.2 结构表征 |
2.3 表观溶解度 |
2.4 体外溶出 |
2.5 稳定性研究 |
3 结果 |
3.1 基本性质 |
3.2 结构表征 |
3.3 表观溶解度 |
3.4 体外溶出 |
3.5 稳定性 |
4 讨论 |
4.1 药物分布 |
4.2 结构表征 |
4.3 溶解度及体外溶出 |
4.4 稳定性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及意义 |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课题 |
致谢 |
(3)靶向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斑病及白斑综合征病毒 |
1.1.1 WSD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
1.1.2 WSSV的形态结构 |
1.1.3 WSSV的基因组结构 |
1.1.4 WSSV的病毒蛋白及其功能 |
1.1.5 WSD的防控 |
1.2 抗病毒药物概述 |
1.2.1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
1.2.2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 |
1.2.3 中草药在抗病毒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
1.3 栀子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 |
1.3.1 栀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
1.3.2 栀子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
1.4 碳纳米管载药系统研究 |
1.4.1 CNTs作为小分子化合物呈递载体的研究 |
1.4.2 CNTs作为基因蛋白类药物呈递载体的研究 |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草药抗WSSV活性筛选 |
2.1 材料 |
2.1.1 动物与病毒 |
2.1.2 药物 |
2.1.3 试剂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标准质粒p MD19T-VP28141 的构建 |
2.2.2 绝对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构建 |
2.2.3 健康的克氏原螯虾挑选 |
2.2.4 WSSV攻毒浓度检测 |
2.2.5 克氏原螯虾体内WSSV的时空动态分析 |
2.2.6 中草药粗提物制备 |
2.2.7 中草药粗提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 |
2.2.8 中草药粗提物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抗WSSV活性检测 |
2.3 结果 |
2.3.1 绝对定量WSSV基因组D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 |
2.3.2 WSSV致病性分析 |
2.3.3 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WSSV基因组DNA拷贝数的动态变化 |
2.3.4 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中WSSV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
2.3.5 中草药粗提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 |
2.3.6 中草药粗提物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抗WSSV活性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栀子粗提物抗WSSV活性研究 |
3.1 材料 |
3.1.1 动物与病毒 |
3.1.2 药物 |
3.1.3 试剂和仪器 |
3.2 方法 |
3.2.1 栀子粗提物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抗WSSV活性检测 |
3.2.2 栀子粗提物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检测 |
3.3 结果 |
3.3.1 栀子粗提物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抗WSSV活性 |
3.3.2 栀子粗提物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检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栀子3种活性成分抗WSSV活性研究 |
4.1 材料 |
4.1.1 动物与病毒 |
4.1.2 药物 |
4.1.3 试剂和仪器 |
4.2 方法 |
4.2.1 GP、GPA和 GN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性评价 |
4.2.2 GP、GPA和 GN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抗WSSV活性检测 |
4.2.3 GP、GPA和 GN在南美白对虾体内抗WSSV活性检测 |
4.2.4 GP和GP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3 结果 |
4.3.1 GP、GPA和 GN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性评价 |
4.3.2 GP、GPA和 GN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抑制WSSV复制 |
4.3.3 GP、GPA和 GN提高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 |
4.3.4 GP、GPA和 GN调控克氏原螯虾基因的表达 |
4.3.5 GP、GPA和 GN在南美白对虾体内抗WSSV活性 |
4.3.6 GP和GPA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3.7 GP和GPA在南美白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GP、GPA和 GN对 WSSV蛋白功能的作用研究 |
5.1 材料 |
5.1.1 动物、细胞和病毒 |
5.1.2 药物 |
5.1.3 试剂和仪器 |
5.2 方法 |
5.2.1 GP、GPA和 GN对 WSSV增殖的影响 |
5.2.2 p AC5.1-EGFP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5.2.3 WSSV囊膜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4 GP、GPA和 GN对 WSSV囊膜蛋白在果蝇S2 细胞表达的影响 |
5.2.5 GP、GPA和 GN对 STAT基因转录的影响 |
5.2.6 GP、GPA和 GN与 WSSV囊膜蛋白分子对接模型预测 |
5.3 结果 |
5.3.1 GP、GPA和 GN对 WSSV增殖的影响 |
5.3.2 WSSV囊膜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5.3.3 GP、GPA和 GN对 WSSV囊膜蛋白细胞内表达的影响 |
5.3.4 GP、GPA和 GN对 STAT基因转录的作用结果 |
5.3.5 GP、GPA和 GN与 WSSV囊膜蛋白的分子对接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靶向WSSV纳米给药系统构建及效果评价 |
6.1 材料 |
6.1.1 细胞、动物与病毒 |
6.1.2 药物 |
6.1.3 仪器 |
6.1.4 试剂 |
6.2 方法 |
6.2.1 p ET32a-P75E8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2 P75E8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6.2.3 P75E8重组蛋白活性鉴定 |
6.2.4 p AC5.1-m Cherry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5 p AC5.1-P75E8-m Cherry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6 P75E8与VP28在果蝇S2细胞内的作用 |
6.2.7 P75E8与VP28互作位点研究 |
6.2.8 纳米给药系统的构建 |
6.2.9 纳米给药系统的表征 |
6.2.10 纳米给药系统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抗WSSV活性 |
6.2.11 纳米给药系统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6.2.12 纳米给药系统在南美白对虾仔虾体内抗WSSV活性 |
6.3 结果 |
6.3.1 单链抗体P75E8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
6.3.2 P75E8重组蛋白活性鉴定 |
6.3.3 P75E8与VP28的相互作用 |
6.3.4 P75E8与VP28互作位点研究 |
6.3.5 纳米给药系统构建及表征 |
6.3.6 纳米给药系统在克氏原螯虾体内抑制WSSV复制 |
6.3.7 纳米给药系统提高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 |
6.3.8 纳米给药系统在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中的代谢分析 |
6.3.9 纳米给药系统在南美白对虾仔虾体内抗WSSV活性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荧光标记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模型的环境雌激素检测及新药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G蛋白偶联受体 |
1.1.1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分类 |
1.1.2 重要的生物效应靶标 |
1.1.3 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信号传导 |
1.1.4 G蛋白偶联受体(GPCR)研究热点 |
1.2 高内涵筛选技术及其应用 |
1.2.1 高内涵筛选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 |
1.2.2 高内涵技术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2.3 高内涵靶向药物筛选技术 |
1.3 环境激素及其检测 |
1.3.1 环境及环境污染的定义及种类 |
1.3.2 化学污染物及其分类 |
1.3.3 环境荷尔蒙 |
1.3.4 环境雌激素及其危害 |
1.4 天然产物(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技术 |
1.4.1 天然产物的高通量筛选技术 |
1.4.2 基于GPCRs的新药筛选 |
1.4.3 药物HCS分析用于中药和天然药物现代化的优势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路线 |
1.6 论文的意义 |
第二章 ERα荧光标记细胞系的建立及雌激素的检测 |
2.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结果 |
2.2 稳定转染ERα的 U2OS细胞系建立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3 结果 |
2.3 ERα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建立 |
2.3.1 材料 |
2.3.2 方法 |
2.3.3 结果 |
2.4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荧光标记GLP-1R高内涵细胞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 |
3.1 重组pCMV6-GFP-GLP-1R质粒的构建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小结 |
3.2 稳定转染pCMV6-GFP-GLP-1R的 U2OS细胞系的建立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小结 |
3.3 重组细胞hGLP-1R-tGFP高内涵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 |
3.3.1 材料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小结 |
3.4 基于高内涵系统GLP-1R/U2OS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初筛 |
3.4.1 材料 |
3.4.2 方法 |
3.4.3 结果 |
3.4.4 小结 |
3.5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荧光标记P2Y1R高内涵系统对P2Y1 信号通路的解析 |
4.1 重组质粒p CMV6-t GFP-P2Y1、p CMV6-t GFP-barresin2 和p S100024-P2Y1R的构建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结果 |
4.1.4 小结 |
4.2 p CMV6-t GFP- P2Y1R、barresin2 和p S100024-P2Y1R细胞系的构建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方法 |
4.2.3 结果 |
4.2.4 小结 |
4.3 P2Y1R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的解析 |
4.3.1 材料 |
4.3.2 方法 |
4.3.3 结果 |
4.3.4 小结 |
4.4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性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5)复方芪术颗粒的研制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免疫增强剂研究概述 |
1. 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
2. 中兽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
3. 黄芪、白术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进展 |
4. 导致动物免疫抑制的因素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复方芪术颗粒中黄芪与白术配比筛选 |
1. 材料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
2. 方法 |
2.1 试验药品制备 |
2.2 试验分组及指标测定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处方依据 |
4.2 黄芪、白术的配比选择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复方芪术颗粒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
2. 方法 |
2.1 CHBG的研制 |
2.2 CHBG的稳定性研究 |
3. 结果 |
3.1 CHBG的制备 |
3.2 CHBG的稳定性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CHBG的制备工艺 |
4.2 CHBG的稳定性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复方芪术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
2. 方法 |
2.1 颗粒剂的鉴别方法 |
2.2 颗粒剂单糖和双糖检查方法 |
2.3 颗粒剂制剂通则项目检查方法 |
2.4 颗粒剂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
2.5 颗粒剂总多糖含量检测方法 |
3. 结果 |
3.1 颗粒剂鉴别结果 |
3.2 颗粒剂单糖和双糖检查结果 |
3.3 颗粒剂制剂通则项目检查结果 |
3.4 颗粒剂HPLC指纹图谱研究结果 |
3.5 总多糖含量检测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复方芪术颗粒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
1.3 试验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情况 |
2. 方法 |
2.1 预实验 |
2.2 最大耐受药量试验 |
2.3 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的变化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预实验结果 |
3.2 最大耐受药量试验 |
3.3 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的变化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复方芪术颗粒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药品、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CHBG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 |
2.2 CHB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CHBG对小鼠血清溶菌酶及部分细胞因子的影响 |
2.4 CHB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CHBG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的影响 |
3.2 CHBG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的影响 |
3.3 CHB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 CHBG对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的影响 |
3.5 CHBG对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的影响 |
3.6 CHBG对小鼠血清中IL-2含量的影响 |
3.7 CHBG对小鼠血清中IL-4含量的影响 |
3.8 CHBG对小鼠溶菌酶含量的影响 |
3.9 CHBG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 |
4. 讨论 |
4.1 CHBG对小鼠免疫器官的促进作用 |
4.2 CHBG对小鼠免疫细胞增殖以及免疫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 |
4.3 CHBG诱导细胞因子释放的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复方芪术颗粒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
1. 材料 |
1.1 主要药品、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口服不同剂量CHBG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2.2 不同给药方案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口服不同剂量的CHBG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3.2 不同给药方案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与创新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6)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对BSA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材料 |
1.2 CPhGs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3 空白脂质体的制备 |
1.4 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1.5 血清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
1.6 血清TGF-β、肝纤四项及肝组织HYP检测 |
1.7 肝组织标本大体观 |
1.8 肝组织病理学检测 |
1.9 免疫组化 |
1.10 聚合酶链式反应 |
1.11 蛋白免疫印迹 |
1.12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对HSCs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参膝口服液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立题依据 |
1.1 免疫力低下疾病及诱发病论述 |
1.2 免疫性疾病的中医防治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组方研究 |
2.1 组方来源及组成 |
2.2 组方分析 |
2.3 组方药味药效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
第一章 制备工艺研究 |
1 剂型选择 |
2 服用量设计 |
3 工艺路线设计 |
3.1 工艺路线 |
3.2 工艺技术路线拟定图 |
4 提取工艺研究 |
4.1 仪器与试药 |
4.2 总多糖的测定 |
4.3 人参皂苷的一测多评(QAMS)研究 |
4.4 水提工艺研究 |
4.5 小结与讨论 |
5 浓缩、纯化工艺研究 |
5.1 浓缩方式考察 |
5.2 纯化工艺的研究 |
5.3 浓缩相对密度考察 |
5.4 小结与讨论 |
6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6.1 pH对溶液稳定性研究 |
6.2 防腐及灭菌考察 |
6.3 直接接触包装材料选择 |
6.4 小结与讨论 |
7 最终处方 |
8 工艺技术路线图 |
9 中试研究 |
9.1 材料及设备 |
9.2 中试研究结果 |
第二章 质量标准研究 |
1 本品来源 |
2 性状 |
3 实验仪器与试药 |
3.1 仪器 |
3.2 试药 |
4 薄层鉴别 |
4.1 人参 |
4.2 黄芪 |
4.3 枸杞子 |
4.4 川牛膝 |
5 药典项下检查 |
6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6.1 色谱条件 |
6.2 溶液的配制 |
6.3 含量测定方法学试验 |
7 指纹图谱研究 |
7.1 色谱条件 |
7.2 溶液的制备 |
7.3 精密度试验 |
7.4 稳定性试验 |
7.5 重复性试验 |
7.6 样品测定及图谱的建立 |
7.7 谱图分析 |
8 参膝口服液质量标准草案的拟定 |
9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1.小结 |
2.不足与讨论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1 免疫低下研究及相关机理论述 |
2 中西医与免疫治疗 |
2.1 中医药与免疫 |
2.2 西医与免疫 |
3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薄层图谱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新型抗HIV-1蛋白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构建、表达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HIV 感染分子机制及其防治研究现状 |
1 AIDS/HIV 的流行情况 |
2 HIV 病原学 |
3 HIV 感染与致病分子机制 |
4 HIV 的进化与变异 |
5 AIDS/HIV 防治研究现状 |
6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抗HIV 重组导向制剂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1 AIDS 靶向治疗的历史、原理及研究现状 |
2 AIDS 靶向治疗运载工具研究 |
3 AIDS 靶向治疗生物弹头研究 |
4 AIDS 新的免疫治疗策略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新型抗病毒基因西诺维恩、格瑞弗森的合成构建、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抗HIV 重组导向制剂CS、GS 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重组抗病毒蛋白及其导向制剂的纯化与复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HIV-1 感染靶细胞模型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活性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在酵母中表达探索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CURRICULUM VITAE |
(10)菘蓝抗菌基因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菘蓝研究概述 |
1.1.1 菘蓝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 |
1.1.2 菘蓝抗菌基因研究及应用前景 |
1.2 枯草芽胞杆菌分泌表达系统概述 |
1.2.1 枯草芽胞杆菌表达系统的建立及发展 |
1.2.2 枯草芽胞杆菌分泌的机制及特点 |
1.2.3 枯草芽胞杆菌转化方法研究概况 |
1.3 抗菌肽的研究概述 |
1.3.1 抗菌肽研究及应用 |
1.3.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研究 |
1.3.3 抗菌肽发展前景 |
1.4 秀丽隐杆线虫的应用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和线虫材料 |
2.2 试验菌株与载体 |
2.3 缓冲液及培养基 |
2.4 化学试剂和仪器 |
2.5 菘蓝cDNA文库构建 |
2.6 候选抗菌基因的筛选 |
2.7 候选抗菌肽的筛选 |
2.7.1 胞内蛋白提取 |
2.7.2 胞外蛋白提取 |
2.7.3 琼脂糖扩散法进行抑菌效果测定 |
2.7.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纯化 |
2.7.5 Tris-tricine-SDS-PAGE和 Western blot |
2.7.6 纯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
2.8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热稳定和紫外线稳定性测定 |
2.8.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热稳定性测定 |
2.8.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紫外线稳定性测定 |
2.9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酸碱稳定性和对不同酶敏感性测定 |
2.9.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酸碱稳定性测定 |
2.9.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不同酶稳定性测定 |
2.10 不同化学试剂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稳定性影响 |
2.10.1 UREA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
2.10.2 EDTA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
2.10.3 SDS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
2.10.4 TWEEN-20 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
2.1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的防病潜力探究 |
2.11.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 |
2.11.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抑制作用 |
2.11.3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辣椒疫霉病的抑制作用 |
2.11.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
2.12 抗菌肽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
2.12.1 线虫的培养及L4时期虫体的制备 |
2.12.2 抗菌肽杀线活性测定 |
2.12.3 芽胞杆菌对线虫的趋避作用测定 |
2.12.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线虫成虫长度的影响 |
2.12.5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线虫产卵行为的影响 |
2.12.6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溶血性测定 |
2.13 抗菌肽细胞膜完整性探究 |
2.13.1 凝胶阻滞试验 |
2.13.2 扫描电镜观察 |
2.13.3 透射电镜观察 |
2.13.4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2.13.5 流氏细胞检测 |
2.14 抗菌肽细胞膜流动性、膜电位和质子动力检测 |
2.14.1 细胞膜流动性检测 |
2.14.2 细胞膜膜电位和质子动力检测 |
2.14.3 胞内物质外流检测 |
2.15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抗菌基因的筛选 |
3.1.1 RNA提取、m RNA纯化和双链c DNA合成 |
3.1.2 cDNA文库构建与质量评估 |
3.1.3 抗菌基因的筛选 |
3.1.4 抗菌肽抑菌谱测定结果 |
3.1.5 抗菌肽抑制真菌生长 |
3.1.6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
3.1.7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
3.1.8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序列分析 |
3.2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的稳定性测试 |
3.2.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在高温条件下仍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
3.2.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在不同p H下仍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
3.2.3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在紫外线处理之后仍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
3.2.4 不同酶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的抑菌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化学试剂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
3.3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的防病潜力 |
3.3.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 |
3.3.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抑制作用 |
3.3.3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辣椒疫霉病的抑制作用 |
3.3.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
3.4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对线虫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
3.4.1 抗菌肽无明显的杀线活性 |
3.4.2 抗菌肽对线虫有明显的趋避作用 |
3.4.3 转基因菌株对线虫成虫形体无显着影响 |
3.4.4 枯草芽胞杆菌宿主能明显降低线虫的产卵量 |
3.4.5 抗菌肽无明显的溶血活性 |
3.5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抗菌机制的初步解析 |
3.5.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无法破坏核酸结构 |
3.5.2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揭示芽胞杆菌细胞壁的损伤 |
3.5.3 共聚焦显微镜揭示芽胞杆菌细胞膜的损伤 |
3.5.4 流式细胞分析枯草芽胞杆菌细胞膜损伤程度 |
3.5.5 抗菌肽改变了枯草芽胞杆菌细胞膜流动性 |
3.5.6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细胞膜膜电位和质子动力的影响 |
3.5.7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加速细菌核酸和离子外流 |
4 讨论 |
4.1 新的抗菌基因筛选方法 |
4.2 抗菌肽稳定性强的意义 |
4.3 抗菌肽控制病害的发生 |
4.4 抗菌肽生物安全性评估 |
4.5 抗菌肽抑菌机理 |
4.6 本研究创新之处和未来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离心沉淀代替静置制备中草药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 [1]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陈光静. 西南大学, 2019(01)
- [2]基于冠心宁改进的中药复方口服纳米冻干粉的制备及表征[D]. 李清清. 西南大学, 2020(01)
- [3]靶向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纳米给药系统研究[D]. 黄爱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基于荧光标记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模型的环境雌激素检测及新药筛选研究[D]. 张胜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5]复方芪术颗粒的研制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D]. 张槐. 扬州大学, 2019
- [6]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石蕾.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参膝口服液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D]. 刘小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新型抗HIV-1蛋白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构建、表达与活性研究[D]. 李昌. 吉林大学, 2008(11)
- [10]菘蓝抗菌基因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