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彩色照排系统的维护(论文文献综述)
张方方[1](2016)在《特立独行的“技术控”——“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计算数学专家王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物简介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教授、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使中文印刷排版业从铅与火的时代进步到光与电的时代。他与癌症抗争5年后,于2006年2月13日逝世,终年70岁。
周啸[2](2015)在《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加网是数字印刷技术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作用是将连续调数字图像转变成离散态网目调图像,用以制版印刷。数字加网技术的核心是算法模型,算法模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加网质量,从而最终影响印刷质量。数字加网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但人们对印刷质量的不懈追求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当前单一调幅调频加网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难以克服,有的成为瓶颈,极大地影响了印刷质量,甚至带来较高的印刷成本,因此混合加网成为加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围绕混合加网这一主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混合加网技术、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构建、混合加网算法模型构建、加网算法印刷阶调复制特性、加网原型实验验证系统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有:1.对混合加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混合加网技术存在的瓶颈问题。研究分析了构成混合加网基本模型的主要类型和存在的问题,对混合加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并总结了论文的整体研究方案和流程。2.提出并建立了解决加网难题、用以构建混合加网模型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对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的生成环境和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概念。设计构建了HLC加网算法模型,建立了Moire条纹和线数选取模型,搭建了非水平网角HLC加网算法模型。设计构建了多参可控加网算法模型和空间域随机数组加网算法模型。通过选取随机数发生器和构建随机数组模型,确定网点重心生成网点。设计构建了分布函数加网算法模型和伪随机函数加网算法模型,利用均匀分布函数发生器和乘同余伪随机函数发生器确定网点中心和网点点位。为实现任意加网参数条件下的加网,提出了网目调单元网点通用模型库建库方法。3.提出并建立了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和问题解决方案。在研究混合加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提出了算法组合建模方法。提取图像阶调信息和基本加网信息并建立基本筛选模型。通过对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的信息提取,对其进行匹配建模获得混合加网算法模型。提出过渡区域平滑衔接模型、“绝网”临界值模型和“绝网”区域网点归并模型三大影响因子,并针对问题构建了渐变中心位移算法模型、同灰度级网点重组算法模型和网点归并算法模型。最后研究了其他混合加网方法。4.对加网算法模型进行了质量评价与验证,获得其印刷阶调复制特性。首先对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进行质量评价,主要包括网目调图像及其内部结构评价、二值半色调重构准确度评估和半色调图像熵差评价。根据已有实验数据,构建了加网算法的阶调复制特性模拟模型,通过模拟模型给出了相同印刷条件下加网算法印刷阶调复制特性曲线波动的可行区间。通过相同条件下的印刷实验,获得加网算法的印版网点阶调复制特性曲线、印张网点阶调复制特性曲线和网点扩大补偿曲线,研究获得了加网算法的阶调复制特性。研究了混合加网印刷图像的自然复制效果,并对印刷图像进行了主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所提算法模型的加网应用方案。5.设计开发了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原型实验验证系统。根据本文建立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和混合加网模型,设计开发了混合加网模型原型实验验证系统。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界面、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加网界面和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加网界面。该系统能够实现本文加网算法的图像处理和加网,生成用于制版和印刷实验的网目调图像。
张立伟[3](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薛媛[4](2010)在《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实践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汉字激光照排的产业化为研究对象,以它的主要发明者王选作为主线探讨汉字激光照排机的产业化及产业化的实现中折射出的实践经验,最后由此得出一些启示。汉字横平竖直与西方文字大不相同,王选根据汉字固有的特点,开创性地使用参数描述比划特性,设计出专用芯片,并分别获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王选主持研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从此我国也告别了落后的铅字印刷技术,进入了“光与电”的崭新时代。从落后的铅字排版印刷到先进的激光照排,西方前后用了几十年,而我国正是因为王选选择了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使得我们跨越式的直接完成技术改造,实现印刷业的二次革命,王选本人也被公认誉为“当代毕昇”。八十年代王选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工作,带领团队造就了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高技术产业企业的成功业绩。他是方正集团和中国印刷出版界、计算机界的灵魂人物。王选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具有挑战技术高峰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他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方法,在基础数学、计算机软硬件科学、汉字信息处理等多领域跨越研究,他顺应时代的生产实践需求,较好地整合了科研部门、制造企业、政府、市场等方面资源,使科技成果转移为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各方面的较大进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激光照排机的相关背景,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介绍主要研发人王选,从他的家庭影响和求学经历指出了在他不同人生阶段,家庭、学校和老师对他成功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小节从我国和国外两方面写了激光照排机研发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分为四个小节,前三小节把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分割成三个部分即: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理论转向工程技术、工程技术走向市场来详细介绍产业化的实现,第二章章最后一小节对产业化模式做了小结。第三部分则对第二章的深化,写了王选对激光照排机成功实现产业化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第四部分则通过探讨激光照排机产业化的成功,笔者得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启不。
匡导球[5](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6](2008)在《书刊印刷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我国的书刊印刷业在改革开放的巨潮推动下,不断转变观念,加强行业管理,深化体制改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经过30
韩志国,李怡,盛浣菲[7](2008)在《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获奖人专题》文中研究指明走进泪水与汗水交织,光荣与梦想并存的2008年,中国传媒行业顺应时代潮流,在技术建设方面不断尝试着自主刨新,并结下累累硕果。在10月22日即将召开的"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下称"王选人才奖")颁奖大会上,将有16位传媒科技工作者分别获得代表传媒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王选新闻科学枝术成就奖"和"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目前在中国新闻领域有1991年设立的范长江奖,1993年设立的韬备奖。2005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设立了王选奖。虽然王选奖的诞生时间最晚,但它却是目前国内传媒科技领域里唯一的,也是级别最高的奖项。为了更好地介绍获奖人,学习获奖人的先进事迹,本刊记者在对部分获奖人进行采访的基础上,将获奖人的先进事迹和杰出成就呈现给大家,相信它能够带给您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
张春成[8](2007)在《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的搭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系统组成随着计算机彩色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印前系统由处理文字发展到能处理彩色图像,实现图文混排和整页输出、拼大版、输出CTP印版。印前系统
古成林[9](2007)在《作业成本核算在我国印刷行业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充分的实地调研,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层面上,论述了我国印刷行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印刷行业的生产特点提出了按订单核算作业成本的设想。近期来,我国会计学界加强成本管理和这方面理论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我们以前对成本管理领域重视不够,不少行业缺乏与之发展环境和规模相适应的成本核算办法。目前,我国印刷行业迫切要求改进成本核算方法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此方面的研究滞后于实际的需要,以至于众多印刷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仍然沿用早已过时的行业成本核算办法。随着印刷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新设备新工艺的大量应用,传统的成本核算办法在整个核算体系和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内容上早已过时,无法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更不用说满足管理的需要了。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将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引入我国印刷行业来满足这一现实而又急切的需要。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印刷行业的生产特点和组织结构状况,并结合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情况,提出了按订单核算作业成本的总体思路。其次,本文在分析印刷行业生产工艺流程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印刷行业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和运用程序,其中包括划分印刷企业作业中心,确定作业库,确定成本动因,以及把作业成本核算与按订单核算的要求结合起来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市某大型印刷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三张真实的订单为例核算出各订单的作业成本,并以案例的形式加以阐明。最后,本文对所提出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进行了评价,并根据笔者在实地调研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了实施建议。本文在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引入印刷行业这一领域,并结合印刷行业的实际生产状况,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划分作业中心和确定作业的理论,提出按订单核算作业成本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作业成本法。通过本文笔者不仅是希望建立一个在印刷行业内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而且希望能够利用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柳卸林[10](2006)在《基于本土资源的重大创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如何产生重大创新为主题,以王选和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案例,对发生在我国ICT领域出现的一个重大创新作了详细的内外因的分析。文章认为,在当前中国的科技水平下,基于本土资源,利用全球技术机遇是培育重大创新的充要条件。创业型科学家是重大创新之父,政府是重大创新的催化器,产学研合作是重大创新的前提。最后文章对今日中国如何推动重大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出了建议。
二、浅谈彩色照排系统的维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彩色照排系统的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2)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总体分析 |
1.2.2 调幅加网研究现状分析 |
1.2.3 调频加网研究现状分析 |
1.2.4 混合加网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1.3.1 总体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3 解决的问题 |
1.3.4 整体研究方案流程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混合加网方法与解决方案架构 |
2.1 混合加网机理 |
2.1.1 混合加网思想的产生 |
2.1.2 传统混合加网方法 |
2.1.3 传统混合加网基本构成模型 |
2.2 存在问题分析 |
2.2.1 传统混合加网基本构成模型存在的问题 |
2.2.2 传统混合加网引起的问题 |
2.3 总体思路架构与解决方案 |
2.3.1 总体思路架构 |
2.3.2 解决方案的提出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1 总体分析 |
3.1.1 构建混合加网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 |
3.1.2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生成 |
3.1.3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的设计与开发 |
3.2 HLC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2.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2.2 HLC加网算法建模 |
3.2.3 Moire条纹和线数选取模型 |
3.2.4 非水平网角HLC加网算法 |
3.3 多参数可控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3.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3.2 多参数可控加网算法建模 |
3.4 空间域随机数组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4.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4.2 空间域随机数与随机数组建模 |
3.4.3 重心定位加网算法建模 |
3.5 随机数发生器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5.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5.2 随机数发生器模型 |
3.5.3 分布函数加网算法建模 |
3.5.4 伪随机函数加网算法建模 |
3.6 网目调单元网点通用模型库建库 |
3.6.1 建库需求分析 |
3.6.2 模型与模型库思想 |
3.6.3 加网模型库建模 |
3.6.4 模型库的管理与调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加网算法模型与技术方案 |
4.1 总体方案架构 |
4.1.1 建模思想方法 |
4.1.2 总体方案架构 |
4.2 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
4.2.1 阶调划分模型 |
4.2.2 传统混合加网存在的问题 |
4.2.3 影响因子模型 |
4.3 算法的组合建模 |
4.3.1 信息提取与算法组合建模 |
4.3.2 影响因子过滤器模型 |
4.3.3 过滤器处理效果分析 |
4.4 其他混合加网解决方案 |
4.4.1 面向对象方案 |
4.4.2 面向分色片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网模型质量评价与验证 |
5.1 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建立 |
5.1.1 总体设计 |
5.1.2 评价对象确定 |
5.1.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确定 |
5.2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质量评价 |
5.2.1 网目调图像及其内部结构评价 |
5.2.2 二值重构准确度评估 |
5.2.3 网目调图像熵差评价 |
5.3 模拟阶调复制特性建模与评价 |
5.3.1 建模思想与方法 |
5.3.2 模型建立与分析 |
5.4 印刷阶调复制特性建模与评价 |
5.4.1 网点印刷阶调复制特性 |
5.4.2 加网算法质量检测印刷实验 |
5.4.3 印版网点阶调复制特性建模 |
5.4.4 印张网点阶调复制特性建模 |
5.4.5 印刷与模拟阶调复制特性模型比较分析 |
5.5 网目调图像自然复制效果评价 |
5.5.1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加网效果评价 |
5.5.2 混合加网算法效果评价 |
5.5.3 主观评价法评价 |
5.6 加网算法模型应用方案 |
5.6.1 应用方案顾及因素 |
5.6.2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应用方案 |
5.6.3 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应用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原型实验验证系统 |
6.1 系统开发前准备 |
6.2 系统设计开发 |
6.2.1 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 |
6.2.2 系统主要功能示例 |
6.3 系统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3)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机研发 |
1.1 研发者王选 |
1.2 研发的时代背景 |
第二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产业化过程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2 科学理论向工程技术转移 |
2.3 工程技术向市场转移 |
2.4 建立科学技术产业化新运作制度 |
第三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
3.1 产业化报国 |
3.2 产业化服务社会 |
3.3 产业化中的人才与团队建设 |
第四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产业化带来启示 |
4.1 选择有前景的的项目 |
4.2 创建优越的社会环境 |
4.3 协调好产学研间的交叉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5)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书刊印刷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改造, 提高了书刊印刷技术水平 |
1. 技术改造, 决策英明 |
2. 告别了“铅与火”, 迎来了“光与电” |
3.“28字方针”, 推进技术进步 |
二、加强管理, 促进书刊印刷业健康有序发展 |
1. 书刊印刷业国家二级企业的审定, 为全国书刊印刷业树立了标杆 |
2. 实施两级定点制度, 维护了书刊印刷企业合法经营 |
3.《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印刷业管理条例》 (修订) 的颁布, 使书刊印刷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
三、认清形势, 加快书刊印刷业的改革与发展 |
1. 抓住机遇, 加快书刊印刷业的发展 |
2. 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制度创新 |
3. 立足国内, 开拓国际市场 |
四、值得借鉴的几条基本经验 |
1. 深化体制改革 |
2. 坚持技术进步 |
3. 加强科学管理 |
4. 重视诚信建设 |
5. 注重人才培训 |
(9)作业成本核算在我国印刷行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作业成本核算及其应用 |
1.1.1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
1.1.2 作业成本法理论综述 |
1.1.3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特点和建立的要求 |
1.2 国内外作业成本核算应用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 在我国印刷行业中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成本核算基本情况介绍 |
2.1 印刷行业生产流程介绍 |
2.1.1 印刷及其生产工艺流程的构成要素 |
2.1.2 印刷的生产流程 |
2.2 印刷行业组织结构和现状 |
2.2.1 书籍类印刷企业的组织结构 |
2.2.2 当前印刷行业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 |
2.3 印刷行业成本核算现状及本文的设想 |
2.3.1 当前我国印刷行业核算现状 |
2.3.2 本文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设想 |
3 案例:作业成本核算在印刷行业的应用 |
3.1 确定作业中心 |
3.1.1 印刷行业中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的关系 |
3.1.2 划分作业中心 |
3.2 确定作业 |
3.2.1 确定作业的依据 |
3.2.2 归纳作业库 |
3.3 分析确定成本动因 |
3.3.1 分析成本动因的意义 |
3.3.2 确定作业成本库和其中的成本项目 |
3.3.3 选择成本动因 |
3.4 订单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
3.4.1 案例资料来源与核算思路说明 |
3.4.2 把成本费用分配到作业的方法 |
3.4.3 把作业成本分配到订单的方法 |
4 结论 |
4.1 对本文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的评价 |
4.2 实施订单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条件 |
4.3 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
4.4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基于本土资源的重大创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大创新的内涵与产生条件:科技突破与市场需求 |
(一)什么是重大创新 |
(二)中国出现重大创新的条件 |
二、汉字信息处理的创新与发展 |
(一)激光照排机的发展背景 |
(二)“748”工程的由来与重大创新 |
(三)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 |
三、汉字信息处理重大创新的重要因素分析 |
(一)基于本土市场还是技术突破 |
(二)系统创新能否带动国产配件的创新与发展? |
(三)创业型科学家的重要作用 |
(四)产学研合作是重大创新的重要模式 |
四、启示与结论 |
四、浅谈彩色照排系统的维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特立独行的“技术控”——“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计算数学专家王选[J]. 张方方. 中国科技奖励, 2016(09)
- [2]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周啸.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5(12)
- [3]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实践探讨[D]. 薛媛. 山西大学, 2010(03)
- [5]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6]书刊印刷业改革开放三十年[J].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 印刷工业, 2008(06)
- [7]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获奖人专题[J]. 韩志国,李怡,盛浣菲. 中国传媒科技, 2008(09)
- [8]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的搭建[J]. 张春成. 印刷世界, 2007(05)
- [9]作业成本核算在我国印刷行业的应用研究[D]. 古成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08)
- [10]基于本土资源的重大创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案例研究[J]. 柳卸林. 中国软科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