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氧设备电加热器的装配及维护(论文文献综述)
凌云逸[1](2021)在《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理论与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二氧化碳减排的任务迫在眉睫。发展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燃烧,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近十年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可再生能源间歇、分散的自身特点导致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太阳能热化学技术可以将太阳能用于制备氢气,氢能是一种零碳排放的高密度能量载体,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太阳能热化学制氢技术,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反应温度高,聚光成本高,导致难以大规模应用。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提出了一种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方法,探索了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热化学制氢的热力学理论,研制搭建了太阳能甲烷制氢原理样机,并设计了太阳能甲烷重整的分布式供氢系统。本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和反应平衡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太阳能甲烷制氢过程的能量品位提升机理,揭示了多产物定向分离对于太阳热能品位提升的杠杆作用,发现甲烷99%转化所需的理论分离功较单产物分离降低40%.采用EUD图像分析法剖析太阳能转化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定量揭示了产物定向分离对于太阳能热化学系统中太阳热?的提升规律。2.对多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展开机理验证实验,通过透氢膜分离氢气、水滑石吸附二氧化碳,并采用“反应+再生”循环实验设计,实现400℃甲烷近100%转化制氢,获得了纯氢产物并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较传统甲烷制氢反应温度大幅降低。研究了不同温度(250-425℃)、抽氢压力(25-100 mbar)、催化剂(钌、镍)、甲烷流量(5-120 sccm)、反应压力(1-1.8bar)条件下的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率,得到最优催化剂种类和反应运行参数。完成了 6000组稳定循环,结果显示甲烷转化率维持在95%以上,单组循环产氢量约350mL,充分证实了方法的可重复性和材料的耐久性。研制了太阳能槽式中温甲烷重整制氢原理样机,实测甲烷转化率和氢气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实测太阳能净制氢效率约3.4%,通过绝热反应器等优化措施,效率有望达到43%.本实验首次实现了 400℃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证实了产物定向分离的中温甲烷近全转化制氢的可行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拓宽产物分离的思路,采用电化学技术进行产物定向分离,通过质子导体电池分离氢气、熔融碳酸盐电池分离二氧化碳,与中温太阳热能驱动甲烷重整反应进行系统集成,设计了一种热-电甲烷化学链循环制氢的分布式系统,在昼夜循环中完成高效制氢、供能、碳捕集。通过热力学分析,获得甲烷全转化的电化学产物捕集能耗拐点。技术经济性分析显示,本系统的太阳能用地需求仅为光伏电解水系统的12%-21%,平准化供氢成本约35.5-38.9元/公斤。本系统将化石能源与太阳能的互补利用,结合电化学产物分离降低反应温度,推进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系统的小型化、低温化、低碳化,有助于推动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平稳过渡。4.提出光谱分频的光伏-热化学系统,光伏电池采用碲化镉电池,热化学系统采用甲醇分解技术,通过光谱分频膜和线性菲涅尔反射镜,在光伏和热化学系统之间实现太阳能的可控分配。构建了系统光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研究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推导获得了最优光伏与光热能量分配比例。实测滤光片分频性能,验证分频设计可行性。通过光谱分频设计和“双热源”设计,充分且有效的利用了不同波段的太阳能,结果表明系统太阳能净发电效率达到39%以上,光伏的耐温要求降低至80℃以下,平准化发电成本约0.20美元/千瓦时。
付庭强[2](2018)在《煤气化工艺的空分装置选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乙烯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然而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7年达到67.4%,持续增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影响了我国能源经济安全。因此,以煤炭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石化产品进行部分替代或补充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方向之一。发展现代煤化工,离不开煤气化技术及其配套空分装置。然而,国内一些煤气化项目配套空分装置的选择不尽合理,造成空分单元建设投资大,后期运行成本高,影响了企业盈利。对此,作者针对主流的煤气化工艺流程,对空分装置配套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使之合理优化,以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文章简要概述了煤气化和空分装置的发展,重点分析介绍了国内几套煤气化装置和空分装置的实际配套运行情况,总结了空分装置性能指标控制和优化选型,并运用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对煤气化配套空分装置进行指标控制,以达到节能创效的目的。在研究了多套国内大型煤化工配套空分装置的选型案例后,总结出了经济、安全、高效的空分系列数和单套制氧能力结合方式,该总结经验成功运用于新建煤化工项目中。文中对空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对气化装置和空分装置制造强强联合的重要性做了简要阐述,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向更加高效节能方向发展提供了论据。
本刊讯[3](2018)在《中国质协发布2017年度质量技术奖励决定》文中提出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关于2017年度质量技术奖励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研制全过程预防差错技术方法体系及工程实践"等5项成果、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显示事业群"京东方集团化循环驱动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与运营"等20项成果,分别授予质量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授予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基于SPC技术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平台构建与应用"等21项成果质量技术奖优秀奖。
张悦[4](2015)在《RIKT112-4型大型离心压缩机在迁钢制氧流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大型化、多样化是国内外制氧空分设备的发展方向,与之配套的压缩机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压缩机的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现场PLC控制,在喘振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出口压力控制,而制氧流程中原料压缩机——空压机,只有在空分机组启动、停止过程中处于压力控制,其它状态要求空压机处于保量运行控制;此外受技术保密、售后维护等实际问题,压缩机的PLC控制系统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点,一旦出现故障直接影响空分机组的运行,甚至打乱整个公司的生产节奏。本文以首钢迁钢2#35000Nm3/h制氧空分装置配套的曼托波AG瑞士公司生产的RIKT 112-4型大型离心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内部结构、基本组成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其PLC控制系统进行改造,通过制氧装置采用的CS3000系统实现其进出口阀门、运行参数监视、报警及喘振保护等控制。大型离心压缩机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一直是用户的追求目标,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本文还详细介绍RIKT112-4型压缩机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设备的运行操作状况、日常故障与排查,通过亲身经历的设备故障,强调了叶轮强度检验、检测的重要性,分析可倾瓦轴承运行温度高的原因,通过相关改造,解决了该问题,保证了压缩机安全、平稳运行。实践证明,通过对RIKT 112-4型大型离心压缩机实际运行工况的探索、问题的解决处理以及控制系统的改造,实现了该设备在制氧流程的稳定、经济、高效运行,并降低了产品成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更加科学的掌握国外先进技术、满足我国实际发展对大型离心压缩机自主设计制造水平提高的需要,提高我国制氧流程中大型离心压缩机运用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
王普超[5](2015)在《YSJX-2/3-25 CNG加气站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气压缩机、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是整套CNG加气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CNG加气站在工作运行中所出现的安全性、平稳性、高效性以及可靠性的核心技术。本文针对现有CNG加气站中普遍出现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安全性可靠性较差、压缩气体效率较低等不足,研究CNG加气站的核心设备压缩机、液压控制系统、冷却系统,不仅可以促进压缩机、冷却器等设备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丰富这些设备系统的研究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压缩机结构设计:对压缩机形式进行分析,用两个串联的压缩机得到二级增压效果,改善一个压缩机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不便,加工工艺难度大的缺点;依据客户所提供的主要原始参数,计算出立式压缩机的缸径、行程等主要参数;再以这些参数和压缩机机构为依据,设计出压缩机结构形式;然后对压缩机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出压缩机的密封形式,采用组合式密封,解决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泄漏问题;所设计压缩机设备可以满足客户的生产需要。(2)液压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压缩机实际工作要求设计了包含速度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位置锁定的锁紧回路、安全保护回路的液压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提高了设备控制水平和操控性能;再根据活塞的运动情况和电磁阀得失电情况,编制PLC梯形图来控制整个液压系统。(3)冷却系统的设计:首先依据压缩机的最后排气温度、压力、产量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列管式换热器;其次根据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计算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换热器的管径、壳体尺寸等数据,设计合适的传热管的排列方式;最后对其散热性能进行核算。通过对加压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的设计改造,使CNG加气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黄志[6](2014)在《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废水废气处理循环利用集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下密闭生存空间是广泛存在于近海油气工业和民用海洋科学领域的水下航行载人载体内的特定空间环境,其为在水下长期作业的工作人员提供生存居住的空间,其空间特点是一段时间内与外界大气完全隔绝的密闭空间。在这样的密闭生存空间里,工作人员需要大量的消耗性物质及排放大量的废物,若仅靠地面支持系统供取,将会增加经济成本,大大影响水下密闭生存空间的工作周期。因此在水下密闭生存空间空间内建立废物循环再生系统来提供部分消耗性物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随着我国水下科研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密闭生存空间的持续工作能力的提升研究正在起步,本研究以国内外有关密闭生存空间废物循环再生系统的研究为基础,根据水下密闭空间特点建立了80人处理能力的废水废气循环再生系统,并考察它们的运行性能。本研究建立了水下密闭空间内废水收集处理系统来处理多种混合废水达到空间回用标准的集成方法。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内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理废水、卫生废水和冷凝废水,根据不同废水特点,生理和卫生混合废水的水质中有机质和氨氮含量较高,水量变化随作息时间有阶段性变化(COD:30005000mg/L;NH3-N值在79.5129.3mg/L),因此采用抗负荷冲击能力强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大部分的COD和NH3-N。冷凝废水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因此和MBR出水混合后经超滤(UF)、高级氧化技术(AOPs)、活性炭过滤和反渗透(RO)装置以去除剩余的COD、NH3-N及浊度、LAS等。集成系统对COD去除率在95%以上,NH3-N的去除率达到99%。废水浊度的去除主要是靠MBR反应器内微滤膜的截留作用,滤膜的截留作用几乎不受废水水质、温度和微生物活性等因素的影响。经过高级氧化处理后LAS可以被完全去除,去除率达到100%。而残留氨氮可以被反渗透装置完全截留,出水氨氮浓度接近于0。研究根据每天的CO2排放量建立了固态胺CO2吸附浓缩-CO2甲烷化还原的集成系统并实现CO2的去除与固定化。试验空间内80名工作人员每天大约排放CO2总量为5680kg,空间内空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到0.5%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生活,必须将CO2浓度控制在该浓度以下。实验中每一周期通入0.5%的CO2流量1000L,固态胺CO2吸附浓缩系统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40min时最高可达96.5%,可回收浓缩的CO2量大约为960L左右,可将空间内空气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2%左右。这说明固态胺吸附浓缩系统能够有效的吸附工作人员呼吸释放的CO2。吸附固定后,CO2甲烷化还原系统以Sabatier反应器为主体,当CO2流量为1.40L/min时,最大CO2去除率为98.6%左右,系统还原能力较强,还原产物甲烷和水可分别用于能量支持与氧气再生系统。根据工作人员需氧量与水来源建立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水电解氧气再生系统以满足氧气需求。研究建立了固态胺吸附浓缩CO2及转化方法,其产物甲烷用于能量支持,产物水可用于氧气再生系统。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随时间会逐渐较小,以能量和质量运输平衡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电解池电流密度、氧(氢)产品压力及工作温度等变量因子对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氧产量可达1976L/h,纯度为99.7%,工作性能良好可满足设计要求。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可循环用于CO2甲烷化还原系统。因此,可以根据物质流向整合固态胺CO2吸附浓缩系统、CO2甲烷化还原系统和SPE氧气再生系统以形成闭合回路,但需进一步研究物质匹配问题。本文建立水下密闭空间内废水废气处理集成循环利用体系。空气中的CO2经固态胺吸附浓缩后,输送至Sabatier甲烷化还原系统发生反应生成水与甲烷,甲烷用作能源补充能量,产生的水和部分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处理净化后的废水一起输送至SPE水电解系统氧气再生以供工作人员呼吸,产生的氢气输送至Sabatier甲烷化还原系统循环利用,构建集成系统以形成闭合回路。该集成技术体系能够使废水处理回用、废气处理再生及氧气再生从而解决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内用水困难问题及满足工作人员对氧气的需求量,以增强水下密闭生存空间的工作周期,为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废物循环再生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提供技术依托。
李惠生[7](2013)在《制氧系统危险因素探索与总结》文中研究表明制氧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爆炸、火灾,其次是窒息、中毒、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低温、噪音等危险因素。通过对制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辨识出制氧装置的主要危险因素,对相关安全要素进行分析确定。
赵静[8](2012)在《青藏铁路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结束了雪域高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使内陆与西藏大规模的人员往来及货物运输更加快捷、经济、安全和高效。由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加上青藏铁路目前并非电气化铁路,这使得必须为用电量巨大的KD25T型青藏线高原铁路客车配备一对一的青藏铁路发电车,以保障向全列车提供电力。大批量青藏铁路发电车在下线后通常需要维修与运行状态检测,但传统的单凭人工检验、靠经验专用维护的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铁路部门的生产需求,也不能确保青藏列车的安全运行。以青藏铁路发电车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分析为研究对象,研究并设计了用于青藏发电车的自动化程度高、精确程度高且具有故障诊断分析功能的青藏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及其仿真试验。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水阻负载试验装置、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及执行模块和上位机通讯模块等部分。其中,水阻负载试验装置主要提供发电车电源检测的负载,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采集发电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硬件部分主要是通过操作水阻负载试验装置,对发电车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反复试验,对青藏发电车的柴油机转速、润滑油油压、冷却水温度、发电机电压、发电机电流、发电车输出电压、发电车输出电流等参数进行检测,并把试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参数实时高效地传输给上位软件测试系统,以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基于VB应用程序设计的上位软件测试系统,主要完成试验过程控制与监测、试验数据实时显示、历史记录保存、报表查询打印、试验过程趋势曲线绘制,并利用Matlab对发电车整流装置进行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识别。在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判断青藏发电车各部件运行是否可靠、整体工作特性和功率特性是否满足铁路部门的大纲要求。系统的试验测试及应用表明,青藏发电车运行状态测试系统提高了发电车检修及试验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检修及试验中的人为因素,提高了参数的检测精度和试验结果的利用率,具有自动化性程度高、功能齐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等特点。
常丽君[9](2012)在《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及可靠性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首秦制氧站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制氧站设备的现状,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制氧站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实例,对制氧设备故障分析排除以及可靠性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制氧设备可靠性措施。首先介绍了首秦制氧站的基本情况,以及制氧机的分类、性能指标、型号规定和国内外发展状况。以首秦制氧站为背景,阐述了制氧站主要设备的基本原理,重点对空分系统,液氮储存输送系统以及8000Nm3/h氮压机组典型故障的现象、处理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氮压机组振动异常是制氧站常见的故障之一,振动量超过一定值会导致氮压机组联锁停车,给制氧站正常的生产带来巨大危害。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氮压机组进行可靠性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故障,找出关键因子,并把握好这些关键部件,然后通过控制这些关键部件的可靠度保证系统不会发生因振动异常导致的联锁停车。最后从提高制氧站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对制氧站使用阶段的可靠性管理、备件库存的可靠性管理和人的可靠性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首秦ERP管理系统和生产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意见。开展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和可靠性管理研究对提高制氧设备的生产率、维护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尚恩清[10](2011)在《空分系统透平空压机组能耗运行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3套空分机组的压缩机组能耗运行的分析,从运行、选项、安装和维护等方面查找空分机组能耗的因素,提出具体节能措施,结果达到综合节能创效的目的。
二、制氧设备电加热器的装配及维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氧设备电加热器的装配及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理论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太阳能热化学制氢简介 |
1.2.1 碳氢原料裂解制氢 |
1.2.2 碳氢原料气化制氢 |
1.2.3 高温分解水制氢 |
1.3 太阳能甲烷制氢技术现状 |
1.4 产物分离甲烷制氢技术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甲烷制氢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太阳能热化学反应能量品位提升的机理分析 |
2.2.1 太阳能热化学系统的能量品位基本关系式 |
2.2.2 太阳能甲烷制氢的?分析与能量品位分析 |
2.2.3 太阳能甲烷制氢过程中“质”与“量”的矛盾 |
2.3 产物分离的化学反应系统的热力学原理 |
2.4 多种产物分离与单一产物分离的对比分析 |
2.4.1 不同分离方式对转化率的影响 |
2.4.2 不同分离方式对理论分离功的影响 |
2.4.3 不同分离方式对实际分离功的影响 |
2.5 产物定向分离对太阳能品位提升的机理分析 |
2.5.1 分离过程对化学反应体系的物理意义 |
2.5.2 产物分离系统中产物能、?、品位的变化规律 |
2.5.3 产物分离对太阳热?的提升效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物定向分离的甲烷重整制氢机理验证 |
3.1 引言 |
3.2 机理验证实验设计 |
3.2.1 实验仪器设备 |
3.2.2 机理验证反应器 |
3.2.3 实验准备流程 |
3.3 实验仪器标定介绍 |
3.3.1 气体质量流量计标定 |
3.3.2 ECSA(?)质谱仪标定 |
3.3.3 碳元素守恒验证实验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无化学反应的基准实验结果 |
3.4.2 典型工况下的循环实验分析 |
3.4.3 变温度、变抽气压力、变流量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
3.4.4 长期耐久性测试结果 |
3.4.5 固定床对照实验结果 |
3.4.6 甲烷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7 反应机理预测与分析 |
3.5 材料测试与表征 |
3.5.1 镍催化剂和水滑石吸附剂概要 |
3.5.2 催化剂的制备与测试 |
3.5.3 Ni-ZrO_2/La_2O_3催化剂加压实验 |
3.5.4 Ru-ZrO_2/La_2O_3催化剂低温实验 |
3.5.5 水滑石吸附-解吸附能耗研究 |
3.5.6 材料微观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原理样机研究 |
4.1 引言 |
4.2 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甲烷制氢实验设计 |
4.2.1 槽式太阳能甲烷制氢原理样机研制 |
4.2.2 原理样机实验与机理验证实验对比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太阳能净制氢效率分析 |
4.4.1 热化学理论极限效率 |
4.4.2 最高太阳能净制氢效率(间接加热模式) |
4.4.3 实测太阳能净制氢效率(直接加热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布式的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系统 |
5.1 引言 |
5.2 分布式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系统 |
5.2.1 太阳能热电化学链甲烷重整原理 |
5.2.2 电化学分离功热力学分析 |
5.2.3 分布式制氢供能系统 |
5.3 分布式制氢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3.1 太阳光场面积分析 |
5.3.2 碳捕集能耗分析 |
5.4 平准化制氢成本分析 |
5.4.1 系统运行参数 |
5.4.2 系统资源消耗 |
5.4.3 平准化制氢成本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谱分频的太阳能光伏-热化学发电系统 |
6.1 引言 |
6.2 光谱分频的太阳能光伏-热化学系统原理 |
6.3 系统建模 |
6.3.1 热力学模型 |
6.3.2 光学模型 |
6.3.3 模型验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不同能量分配比例下的系统太阳能净发电效率 |
6.4.2 最佳能量分配方案下的光学设计 |
6.4.3 光伏性能分析 |
6.4.4 热化学(储能)性能分析 |
6.4.5 系统敏感性分析 |
6.4.6 系统经济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成果和创新性总结 |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煤气化工艺的空分装置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本课题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煤气化和空分的发展 |
1.2.1 煤气化的发展 |
1.2.2 空分的发展 |
1.3 论文主要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煤气化原理及技术分类 |
2.1 煤气化化学原理 |
2.2 煤气化技术分类 |
2.2.1 固定床煤气化技术 |
2.2.2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 |
2.2.3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
2.3 煤化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
第三章 典型煤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
3.1 碎煤加压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
3.2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
3.3 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
3.4 空分选型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空分装置性能指标控制和优化选型 |
4.1 空分装置指标控制 |
4.1.1 量化评分表 |
4.1.2 关键指标评价标准 |
4.2 空分装置制氧能耗计算 |
4.3 行业内对于空分能耗的约定 |
4.4 空分设备选型过程中降低能耗的研究 |
4.4.1 压缩机的优化选择 |
4.4.2 空分主体设备的优化选型 |
4.5 30万吨/年当量煤气化装置配套空分装置选型经验总结 |
4.5.1 主要煤气化技术用氧量的确定 |
4.5.2 配套空分装置系列数的选择 |
4.5.3 汇总表 |
第五章 总结性经验的应用 |
5.1 案例一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装置选型 |
5.1.3 效果验证 |
5.2 案例二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装置选型 |
5.2.3 效果验证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RIKT112-4型大型离心压缩机在迁钢制氧流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制氧流程及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
1.3 国内外离心式压缩机的发展状况 |
1.4 压缩机在制氧流程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RIKT 112-4型离心式压缩机结构分析研究 |
2.1 制氧流程中RIKT 112-4型压缩机相关参数及布置形式 |
2.2 RIKT 112-4型压缩机结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氧流程中RIKT 112-4型离心式压缩机控制的实现 |
3.1 迁钢制氧工艺流程介绍 |
3.2 DCS控制系统简介 |
3.3 CENTUM CS3000系统硬件的实现 |
3.3.1 现场控制站FCS的配置 |
3.3.2 人机接口站HIS的配置 |
3.3.3 网络与通讯配置 |
3.3.4 冗余与安全配置 |
3.4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3.5 离心压缩机进出口阀门控制的实现 |
3.6 监视、报警控制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RIKT 112-4型离心式压缩机保护与实际运行工况 |
4.1 压缩机的保护 |
4.1.1 离心压缩机的启动控制保护 |
4.1.2 离心压缩机的停机控制保护 |
4.1.3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保护 |
4.2 机组运行工况操作说明 |
4.2.1 启动前准备工作 |
4.2.2 启动操作工作 |
4.2.3 停机操作工作 |
4.3 压缩机常见故障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YSJX-2/3-25 CNG加气站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压缩机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压缩机的主要参数设计 |
2.1 压缩机的方案比较 |
2.2 压缩机的主要原始参数 |
2.3 压缩机级数选择 |
2.4 各级压力比设计 |
2.5 容积系数的确定 |
2.6 压缩机缸径行程的确定 |
2.7 本章小结 |
3 压缩机的结构设计 |
3.1 缸筒设计 |
3.1.1 缸筒结构选择 |
3.1.2 缸筒材料和壁厚选择 |
3.1.3 液压缸端盖的设计以及螺栓的选择 |
3.1.4 缸筒的制造要求 |
3.2 活塞组件设计 |
3.2.1 结构形式及选材 |
3.2.2 密封件及活塞设计 |
3.2.3 液压缸的缓冲结构 |
3.2.4 活塞杆的设计 |
3.3 压缩机的装配关系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压缩机的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
4.1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
4.2 液压回路的选择 |
4.3 液压元件的选择 |
4.4 液压行程控制设计 |
4.4.1 液压系统图 |
4.4.2 PLC选型及I/O分配 |
4.4.3 主电路的设计及说明 |
4.4.4 PLC控制梯形图 |
4.5 本章小结 |
5 换热器的设计 |
5.1 换热器的设计任务 |
5.1.1 设计条件 |
5.1.2 设计要求 |
5.2 换热器的设计 |
5.2.1 确定设计方案 |
5.2.2 确定物性数据 |
5.2.3 估算传热面积 |
5.2.4 工艺结构尺寸 |
5.3 换热器核算 |
5.3.1 热量核算 |
5.3.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
5.4 结果汇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6)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废水废气处理循环利用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密闭生存空间内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密闭生存空间内收集的废水水质及处理方法 |
1.3.2 生物法与膜分离技术结合在废水处理及回用中应用 |
1.4 密闭生存空间中气体净化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4.1 二氧化碳吸附与固定化技术 |
1.4.2 密闭生存空间中氧气再生系统研究现状 |
1.4.3 空气净化和氧气再生的整合系统 |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
2.1.2 废气处理系统 |
2.1.3 CO_2吸附浓缩装置与仪器 |
2.1.4 CO_2甲烷化还原装置与仪器 |
2.1.5 氧气再生系统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废水 |
2.2.2 接种污泥 |
2.2.3 分析方法 |
第3章 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废水处理及回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各装置运行参数 |
3.3 膜生物反应器接种污泥培养特性 |
3.4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运行特征 |
3.4.1 MBR反应器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3.4.2 MBR反应器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3.4.3 MBR反应器对废水中浊度的去除效果 |
3.4.4 MBR反应器对废水中LAS的去除效果 |
3.5 超滤装置(UF)运行特性 |
3.5.1 UF装置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情况 |
3.5.2 UF装置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情况 |
3.5.3 UF装置对废水中浊度的去除情况 |
3.5.4 UF装置对废水中LAS的去除情况 |
3.6 高级氧化(AOPS)装置运行特性 |
3.6.1 AOPs 装置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3.6.2 AOPs 装置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3.6.3 AOPs 装置对废水中浊度的去除效果 |
3.6.4 AOPs 装置对废水中LAS的去除效果 |
3.7 活性炭过滤装置运行特性 |
3.7.1 活性炭过滤装置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3.7.2 活性炭过滤装置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3.7.3 活性炭过滤装置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3.8 反渗透(RO)装置运行特性 |
3.9 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有效性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废气处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固态胺法CO_2吸附浓缩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
4.2.1 吸附剂固态胺的选取 |
4.2.2 系统的模拟设计与主要参数分析 |
4.2.3 固态胺吸附模型及系统运行情况 |
4.2.4 固态胺吸附剂的再生吸附性能 |
4.2.5 固态胺吸附剂吸附再生 |
4.3 SABATIER法CO_2甲烷化还原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
4.3.1 甲烷化还原系统的设计 |
4.3.2 催化剂的选取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
4.3.3 实验流程设计 |
4.3.4 不同启动温度下产物CH_4的浓度变化 |
4.3.5 不同CO_2流量下的Sabatier反应器温度变化 |
4.3.6 不同CO_2流量下系统CO_2还原去除率 |
4.3.7 CO_2甲烷化还原过程的机理演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下密闭生存空间氧气再生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电解氧气再生过程 |
5.2.1 膜组件及其水电解原理 |
5.2.2 集电器材质结构 |
5.3 电解池电池的设计 |
5.3.1 电解池供水方式的选择 |
5.3.2 电池堆单电池数的确定 |
5.4 水电解氧气再生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最优参数确定 |
5.4.1 水电解氧气再生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 水电解氧气再生系统的运行情况 |
5.5.1 水电解池运行过程电解电压的变化 |
5.5.2 水电解池运行过程电解电流的变化 |
5.5.3 系统氧产量的变化 |
5.6 废气处理及氧气再生整合系统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青藏铁路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高速列车供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高速列车发电车状态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青藏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与研究 |
2.1 青藏铁路发电车概述 |
2.2 青藏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的结构 |
2.3 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
2.3.1 实时监控 |
2.3.2 数据存储和查询 |
2.3.3 故障报警 |
2.3.4 故障分析诊断 |
2.3.5 故障解决方案 |
2.3.6 系统权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电车 DC600V 直流电源检测系统 |
3.1 系统的硬件构成 |
3.1.1 水阻负载试验 |
3.1.2 数据采集模块 |
3.1.3 上位机通讯模块 |
3.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3.2.1 Visual Basic 应用程序简介 |
3.2.2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3.2.3 发电车 DC600V 检测系统的实时监控 |
3.2.4 整流桥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整流桥检测电路故障诊断 |
4.1 RBF 神经网络 |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3 PSO-RBF 混合算法 |
4.4 整流桥电路故障诊断 |
4.4.1 整流桥的故障模式 |
4.4.2 故障信号的获取及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 |
4.4.3 故障诊断 |
4.5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及可靠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制氧站简介 |
1.2 制氧机概述 |
1.2.1 制氧机分类 |
1.2.2 制氧机的性能指标及评价 |
1.2.3 国产制氧机的型号规定 |
1.3 制氧机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制氧机国外发展概况 |
1.3.2 制氧机国内发展状况 |
1.4 制氧站可靠性研究 |
1.4.1 故障树分析法 |
1.4.2 可靠性管理 |
1.4.3 首秦 ERP 系统 |
1.5 课题的主要来源、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首秦制氧站设备工作原理 |
2.1 首秦制氧站的设备现状 |
2.2 首秦制氧站设备工作原理 |
2.2.1 空分设备工作原理 |
2.2.2 8000Nm~3/h 氮压机组工作原理 |
2.2.3 液氮储存输送系统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 |
3.1 空分系统故障处理 |
3.1.1 分子筛进水故障处理 |
3.1.2 空分塔内部管路故障处理 |
3.1.3 空分塔内变形管道故障处理 |
3.2 液氮储存输送系统的故障处理 |
3.2.1 氮气管道过冷淬裂故障处理 |
3.3 8000Nm~3/h 氮压机组的故障处理 |
3.3.1 油系统故障处理 |
3.3.2 氮压机组振动异常故障树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首秦制氧站可靠性管理 |
4.1 概述 |
4.2 使用阶段的可靠性管理 |
4.2.1 制氧站使用阶段故障分析 |
4.2.2 提高制氧站设备使用阶段可靠性的改进措施 |
4.3 备件库存的可靠性管理 |
4.3.1 制氧站备件需求预测 |
4.3.2 制氧站备件库存分类 |
4.3.3 ERP 实施给备件可靠性管理带来的影响 |
4.4 可靠性管理中的人员管理 |
4.4.1 制氧站中人的可靠性分析 |
4.4.2 制氧站人机界面的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制氧设备电加热器的装配及维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理论与系统研究[D]. 凌云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
- [2]煤气化工艺的空分装置选型研究[D]. 付庭强. 西北大学, 2018(01)
- [3]中国质协发布2017年度质量技术奖励决定[J]. 本刊讯. 中国质量, 2018(03)
- [4]RIKT112-4型大型离心压缩机在迁钢制氧流程中的应用研究[D]. 张悦. 东北大学, 2015(07)
- [5]YSJX-2/3-25 CNG加气站关键技术研究[D]. 王普超. 河南工业大学, 2015(02)
- [6]水下密闭生存空间废水废气处理循环利用集成技术研究[D]. 黄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7]制氧系统危险因素探索与总结[A]. 李惠生. 河北冶金学会2013年度空分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3
- [8]青藏铁路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研究[D]. 赵静.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
- [9]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及可靠性管理[D]. 常丽君. 燕山大学, 2012(04)
- [10]空分系统透平空压机组能耗运行分析[J]. 尚恩清. 风机技术,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