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明前后》的创作和演出(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雪[1](2020)在《论茅盾与中国近代戏剧改革》文中研究表明戏剧批评文章在茅盾所有的文艺批评文章中所占比例较小,但这些戏剧批评文章对理论薄弱的中国近代戏剧发展却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茅盾将戏剧改革作为文学和社会改革的一部分,力促中国旧戏的改革和外国话剧的本土化,并形成了较为中肯的戏剧批评方式,对当时的戏剧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茅盾关于戏剧的批评以其功用性为主,是"为人生"的理念在戏剧文学中的呈现。茅盾对中国戏剧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其戏剧批评的局限性,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意义。
李延佳[2](2019)在《审美与政治的共鸣、冲突——由《清明前后》的修改及演出看茅盾艺术创造的动力与局限》文中研究表明《清明前后》的创作,对小说巨匠茅盾是个重要挑战。从大纲到剧本的修改、调整过程中,茅盾充分发挥创造主体的能动性,将创作重点从民族资本家惜金重利的典型性转向动摇性、矛盾性和幻想性,以期实现审美化的政治倾向。由于严苛的审查制度和戏剧集中性原则的要求,茅盾调整了人物的政治立场和出场方式,却弱化了戏剧政治主题的尖锐性。由于茅盾对戏剧艺术创作手法与技巧掌握的有限性,又使剧作在语言的功能性、结构的设置、象征的手法运用等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缺点和不足。在审美与政治的纠葛中,茅盾小说创作长期存在的这一难题,依然未在戏剧创作中实现突破。
李冉[3](2019)在《外部“共谋”与内部论争——重读茅盾《清明前后》》文中认为作为茅盾唯一的剧本创作,《清明前后》一般被认为揭露了国民政府政治腐败、工商业发展乏力的现实。该剧的产生虽然受到政治影响和政治包装,但它借助外部力量的"共谋",在政治和艺术性之间取得了一定的平衡,国民政府、共产党、话剧艺术者和普通观众对话剧《清明前后》的接受,揭示出战时重庆纷繁纠葛的政治文化生态。在这种生态下,创作者与接受者相互制衡,缔造了新的书写空间和言说方式,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李永东[4](2019)在《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文中指出"移步换形"是茅盾抗战书写的基本特征,也是考察《清明前后》创作过程的有效视角。《清明前后》面世后,评论界对作品价值的评判存在明显分歧。剧本政治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失衡,很大程度上缘于茅盾在特定情势和个人心绪的触发下,仓促地、大幅度地改变戏剧的最初构想。从《黄金潮》的创作大纲到《清明前后》,话剧的思想主题、人物性格、戏剧冲突等方面都有所调整,而关键性的调整是在第一幕已发表的情形下进行的,仓促更换主题造成了戏剧艺术的疏漏。由此可见,对抗战文学的研究,不能只聚焦最后完成的文本,还应关注文本的生产过程。
沈后庆[5](2018)在《政治的喧哗与学理的偏离:抗战时期中国戏剧批评话语特征论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话剧逐渐走向它的成熟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的政治语境,中国话剧再次担当起宣传、鼓动的社会责任,"左翼戏剧"和"国防戏剧"先后成为这一时期话剧的两大主流。因承载太多的历史使命,话剧如何突破知识分子的小圈子走向更加广泛的大众,如何在发挥戏剧社会功能的同时不忘戏剧的艺术性建设都是中国剧人需要探讨的问题,此时的批评界对戏剧诸现象有过理论的学理探讨,也有对戏剧现象的评论,更有对具体作品非学理的尖锐批驳,政治话语下的戏剧批评家们掌握了话语霸权,喧哗的背后是20年代戏剧批评开放品格的逐渐丧失,学理的探讨已渐行渐远。
胡志毅[6](2016)在《三重空间:抗战时期的重庆话剧与话剧中的重庆》文中认为抗敌演剧队的游走和剧团的内迁是世界戏剧史上很少有的一种剧团迁徙的空间的拓展,特别在内迁大后方的陪都重庆后,更是展现了一种空间的景观,最后在戏剧家们所创作的戏剧中展现了重庆的真实和想象之外的"第三空间"。在抗战时期,话剧剧团从沿海迁徙到内地,于是上海、武汉、重庆可以说是一种空间的拓展;在抗日战争中,随着话剧剧团的内迁,话剧中心也随之迁移到重庆,形成了重庆、延安、上海等多个中心,重庆成为话剧的新的空间景观;抗战时期重庆剧作家创作的话剧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山城重庆的空间,这些剧作,表现了作为陪都的山城重庆的想象的空间。
范卫东,王力[7](2015)在《政治诉求、审美追求与市场需求的碰撞——以《芳草天涯》公演与批评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抗战时期重庆雾季演出的尾声,夏衍《芳草天涯》在当时市场反应良好却受到以《新华日报》副刊为中心的严厉批评,成为20世纪40年代政治观念引导文艺活动的典型现象。其实该剧的创作、修改、公演与批评,反映的是话剧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在政治诉求、审美追求、市场需求三种主体之间的评价对话,其碰撞既折射出"时代"的局限性,也折射出话剧生存与发展的长期困境。
廖全京[8](2015)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话剧活动》文中提出一、置身民主斗争里从1945年12月4日到1946年1月4日,秦怡和吕恩好不容易由重庆经贵州、湖南、湖北回到了上海,路上整整走了一个月,其艰难困苦达于极点。1他们在抗战胜利后"复员"的经历是许许多多同样"复员"的话剧界同仁经历的缩影。让他们更加想不到的是,对自由、民主、和平以及幸福的种种憧憬,被上海、北平等地日趋沉寂和萎缩的话剧状况压抑得几乎荡然无存。1945年8月到1949年底的中国话剧总体上是逐步走向萧条的。抗战结束以后,国内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态势。"抗战虽然胜利,大局愈见混乱。政治激荡、经济
张传敏[9](2013)在《1945年《新华日报》批判《芳草天涯》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重庆《新华日报》对《芳草天涯》的批判是由周恩来发动的,此前《新华日报》的整风运动中夏衍受批,可谓是其前奏。该剧之所以在受到批判之后能继续上演,除了跟周恩来的容忍、重庆左翼文艺界对该剧的批判并未达成共识之外,也跟该剧艺术水平较高,能给演出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关。另外,《芳草天涯》不过是中共高层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整顿重庆进步文艺界的引子,胡乔木批判的"非政治倾向"的代表主要应该是以胡风为首的七月派,兼及冯雪峰以及乔冠华、陈家康等人。
吴彬[10](2013)在《抗战时期延安对大后方戏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后方的戏剧运动进入了辉煌阶段,并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种成就的取得既是大后方文艺工作者奋力拼搏的结果,也跟大后方与延安的戏剧交流密不可分。延安对大后方的影响,就其表现形态而言,主要是政策的指导和精神的感召。从国统区来讲,主要是指以中共南方局及其机关报纸《新华日报》为阵地展开的相关活动;从延安来讲,主要是指以延安党中央的文化战略部署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的政策传达。
二、《清明前后》的创作和演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明前后》的创作和演出(论文提纲范文)
(1)论茅盾与中国近代戏剧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中国戏剧之原由 |
(一)开文学之风气 |
(二)启民众之心智 |
二、改革中国戏剧之方式 |
(一)汲取中外戏剧精华 |
1. 借鉴外国戏剧的“为人生”主题 |
2. 融合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形式 |
(二)创建“民族形式”戏剧 |
1. 歌剧 |
2. 话剧 |
(三)确立戏剧批评标准 |
三、对中国戏剧创作之影响 |
(一)新歌剧创作 |
(二)话剧创作 |
四、结语 |
(2)审美与政治的共鸣、冲突——由《清明前后》的修改及演出看茅盾艺术创造的动力与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在创作心理定势中寻求突破? |
二、审美与政治的纠葛如何在戏剧领域突破? |
三、难以逾越的审美与政治鸿沟 |
(3)外部“共谋”与内部论争——重读茅盾《清明前后》(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4)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 |
二“剧坛奇葩”抑或“公式主义的作品” |
三从《黄金潮》到《清明前后》 |
四仓促调整创作方向的动因 |
(5)政治的喧哗与学理的偏离:抗战时期中国戏剧批评话语特征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救亡语境下的“集体无意识”:失宠的《赛金花》 |
二、集体发声下剧人的尴尬:《芳草天涯》与《清明前后》不同命运 |
三、文艺阵地意识形态的争夺:受伤的《野玫瑰》 |
结语 |
(6)三重空间:抗战时期的重庆话剧与话剧中的重庆(论文提纲范文)
一、空间的拓展:话剧剧团的迁徙 |
二、空间的景观:作为话剧中心的重庆 |
三、地方的想象:抗战话剧中的重庆 |
(7)政治诉求、审美追求与市场需求的碰撞——以《芳草天涯》公演与批评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解放战争时期的话剧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置身民主斗争里 |
二、职业化演剧的衰退 |
三、学潮中的校园话剧 |
四、战争中的军旅话剧 |
(9)1945年《新华日报》批判《芳草天涯》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芳草天涯》的批判由谁发起? |
二、《芳草天涯》何以遭受批判之后会继续上演? |
三、谁是“非政治倾向”者? |
四、《清明前后》的创作和演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茅盾与中国近代戏剧改革[J]. 张新雪. 巢湖学院学报, 2020(01)
- [2]审美与政治的共鸣、冲突——由《清明前后》的修改及演出看茅盾艺术创造的动力与局限[J]. 李延佳. 东岳论丛, 2019(12)
- [3]外部“共谋”与内部论争——重读茅盾《清明前后》[J]. 李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J]. 李永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2)
- [5]政治的喧哗与学理的偏离:抗战时期中国戏剧批评话语特征论析[J]. 沈后庆. 戏剧艺术, 2018(01)
- [6]三重空间:抗战时期的重庆话剧与话剧中的重庆[J]. 胡志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7]政治诉求、审美追求与市场需求的碰撞——以《芳草天涯》公演与批评为中心的考察[J]. 范卫东,王力. 艺术百家, 2015(03)
- [8]解放战争时期的话剧活动[J]. 廖全京. 四川戏剧, 2015(01)
- [9]1945年《新华日报》批判《芳草天涯》的几个问题[J]. 张传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0]抗战时期延安对大后方戏剧的影响[J]. 吴彬. 新文学史料,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