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

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

一、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邓纯纯[1](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兰迪[2](2017)在《我国东南地区出土商周青铜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东南地区是古代越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该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矛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文化面貌复杂。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一地区内局部区域,如吴越地区、湘江流域、皖南地区、岭南地区的青铜矛分别进行过研究。从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各区域青铜矛明显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对整个东南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矛进行系统研究,以把握其发展演变规律,总结本地区青铜矛的特征,并探讨青铜矛所反映的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情况。本文首先对东南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矛进行类型学分析,并在对各式青铜矛进行断代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期、分区研究。再将东南地区青铜矛与周边地区青铜矛进行比较,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东南地区青铜矛所蕴含的各类文化因素,梳理青铜矛的发展历程,区分地方类型、外来类型、融合型青铜矛,从而认识到本地特有的越族青铜矛最主要的特征为骹口内凹。最后以青铜矛为线索,结合其它文化因素,分析东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情况,从中发现早在商代晚期,东南地区已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同时与先周文化也存在一定联系,本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流行的石矛也是影响青铜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地区对东南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楚文化区与东南地区的互动则晚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楚人武力征伐本地越人的方式进行,但楚人并非完全推行自身文化,也从越文化吸取一些较先进的文化因素。也正由于楚人进入东南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国时期东南地区与巴蜀地区的文化互动,并且这种互动方式多是一种文化渗透的方式。另外,相对于鼎、簋一类的青铜容器,青铜矛在形制变化上则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不一定能及时的反映出文化面貌的转变。

罗金满[3](2016)在《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时间和空间两重属性。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空间现象、空间过程及规律的科学。以文化区域地理、文化发源、文化扩散、空间分布、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分区差异为主要研究主题和对象。戏曲文化地理是文化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大腔戏是明代弋阳腔入闽后与地域方言、民间宗教、民间音乐、歌舞以及木偶戏等相关因素融合形成的古老声腔剧种,流布于福建中北部的永安、大田、尤溪、沙县、南平、三明等县市,其历史悠久、渊源复杂、积淀丰厚、形态独特,至今仍为福建乃至全国戏曲保存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大腔戏的形成、发展、生存及分布与地域自然环境、行政区划、人口迁移、经济交通、宗族社会、地域方言、民间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在文化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音乐学、文献学等多门科学知识,采用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从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以及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等方面,对大腔戏发展的文化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挖掘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探究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不仅是对大腔戏文化遗产进行及时抢救、挖掘和整理、研究,为其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与思考,而且是对戏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进行新的探索与开拓,从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借鉴。

付琳[4](2014)在《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文中提出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形制多样,文化因素构成也比较复杂,以往大家虽然意识到这一时期本区的墓葬遗存具有一些共性,却长期缺乏全面的梳理和综合的研究。本文在界定、划分墓葬类型,建立墓葬分期与编年框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墓葬遗存所做的历时性分区研究,初步探讨了本区土着群体在族群构建与国家化进程方面的问题,对于区分吴、越墓葬以及深入认识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历史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项研究的时空范围以及研究对象加以界定,对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做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墓葬形制的划分与研究,首先根据墓葬营建理念上的差异,将本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分为土墩墓、土墩石室遗存、竖穴土(岩)坑墓、支石墓(含大石盖墓)和崖葬遗存五大类,对各类墓葬遗存的界定标准加以明确。进而对资料相对充分的前四类墓葬遗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类型划分。而后对各类墓葬的等级差异,以及与墓葬形制相关的一些重点问题做了初步探研。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随葬品进行研究,并对墓葬遗存进行分期、断代。首先通过对墓葬遗存出土典型遗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依据层位关系归纳其演变逻辑。再根据诸类典型遗物之间的平行演变关系及共出关系,将包含这些遗物的墓葬遗存分为五期9段,比定各期、各段的年代,并考察了各期墓葬遗存在墓葬形制方面与随葬品方面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墓葬遗存进行历时性的分区研究,并对各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加以推定。首先在墓葬分期的基础上,以葬俗差异作为综合指标,把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划分为9区,进而考察了各区墓葬遗存在不同时期内的分布范围及其文化因素构成情况。之后结合文字史料推定了各期、各区墓葬遗存的族属与国别,初步确定了文献中的扬越、于越、干越、“闽越”、“瓯越”等族群的墓葬遗存,并对江南地区战国时期楚墓的分布特征做了简要讨论。第五部分主要是以前文的墓葬研究为基础,对本区两周时期的民族史与政治史问题进行探研。从族群构建和政治组织发展的角度对墓葬遗存的历时性分区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检视,并结合对相关遗址资料及文字史料的分析,指出本区两周时期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从“越族”酋邦到吴、越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对吴、越两国的立国方式、国家形态以及两国间的关系等历史问题做了尝试性的解读。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以上研究的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付琳[5](2014)在《甗形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甗形器是华南地区印纹陶文化系统下一类非常有特色的遗物,它的功能与陶甗相同,但底部为釜而非三足器,必须配合支脚或灶方可使用。本文在全面搜集、梳理现有考古资料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陶器类型学研究,建立了这类遗物的发展谱系,并初步将其划分为三期,各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早商时期、晚商至西周初期和西周至春秋早期。其后进一步讨论了甗形器的起源与产生机制,指出华南地区印纹陶遗存中的甗形器最早起源于早商时期的赣北—鄱阳湖地区及其邻近地带。并在分期基础上,考察了甗形器分布范围的扩张与收缩变化,总结了各型甗形器的流行地域及传布过程,指出甗形器在传布过程中可能已经越海到达了台湾岛南部地区。最后介绍了现代台湾土着群体用于蒸煮食物的甗形器,并利用民族志资料推定了印纹陶遗存中所见甗形器的用途及使用方式。

黄运明[6](2013)在《马岭文化的初步分析》文中认为马岭文化是以福建光泽县马岭遗址M1、M2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该遗存主要以施黑衣或褐衣陶器群为特征。学术界对该文化的一些遗址如肩头弄、马岭等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观点,但专门全面地讨论该文化的文章至今未见。围绕着马岭文化的命名问题,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在浙南江山肩头弄首次发现此类遗存后,调查者将第一、二、三单元称作"肩头弄期"遗存。在1984年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上,牟永抗将之归人为"高祭台类型"①,并得到了一些学

吴志刚[7](2010)在《万年类型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万年类型文化是夏末商初至西周时分布于江西的考古学文化,和有明显商文明特色的吴城文化相比,一般认为其属土着文化。已发掘的万年类型文化遗址多位于赣东北地区,但其遗存在江西有广泛发现。研究万年类型文化,有助于加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认识,对揭示江西上古史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万年类型文化遗址的发掘日益增多,《江西都昌小张家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等发掘报告先后公布,但当前对万年类型文化进行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和研究吴城文化相比,对万年类型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万年类型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万年类型文化的分期、源流、族属及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万年类型文化的发现进行了回顾,介绍了万年类型文化的确立过程以及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了万年类型文化的遗址和遗存,对其典型遗址和主要遗存进行了简单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对万年类型文化的典型陶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通过与周邻地区具有明确时代特征的相关遗存的比较,提出万年类型文化可分为四期六段。第四部分:简要探讨了万年类型文化与江西省内以及相邻省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在大时空背景下,对万年类型文化进行考察。第五部分:对万年类型文化的源流和族属进行了分析推断。肯定了万年类型文化源自江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着文化,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苏浙皖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强势影响,最后发生质变融入了吴越文化,并从江西地理位置特点和环境条件出发,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民族学资料、考古实证以及分子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万年类型文化的族群属性做出了推论。第六部分:结语,简单解释万年类型文化特点形成原因

梁雪松[8](2007)在《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例》文中认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阶段,开始进入跨区域协同与竞争的阶段。国际上的欧盟、东盟和国内的“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的旅游合作颇为成功,使旅游者流动和旅游业经营都实现了无障碍旅游。虽然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政府先后召开了16届“西北五省区旅游协作会议”,但在实现以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旅游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丝绸之路是一种典型的“遗产廊道”型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其资源等级高,开发难度大,是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且丝绸之路联合开发已受到世界相关国家和国内外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有关国家和地方都争相冠名,欲以丝绸之路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和自身旅游业的发展。2007年中国与中亚四国已正式启动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故研究遗产廊道型资源—丝绸之路合作开发战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和西安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跨国旅游精品线路研究》,运用遗产廊道理论、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念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模式为主要研究线索,选择旅游者旅游行为和旅游偏好为主要客源市场研究变量,力求从宏观层次上拓展,从微观层次上深化,提出遗产廊道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合作开发总体思路和行动基点,系统完整地研究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与产品线路设计。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是采用实证主义(定量)和人文主义(定性)方法论,以“特性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历史与现代纵横归纳法”与“多阶段多区域综合归纳法”相结合,通过描述模型,采集大量数据,归类整理,并用图、表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笔者2005-2006年间4次对丝绸之路各省区回收的1000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与2004-2005年全国六大旅游城市调查的6000多份有效样本资料,以及丝绸之路地区近几年的宏观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统计数据,利用概念模型和数量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形成阶段性结论;根据区域理论、美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理论,依据笔者多年的旅行社实践工作经验,深入地研究了丝绸之路联合开发战略问题。总之,通过研究证实:(1)遗产廊道理论及模式优于旅游走廊或文化古道等理论及模式,因为遗产廊道的概念突出了综合保护措施,它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区域,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是一种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旅游、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因此,将遗产廊道作为丝绸之路的区域性质更有利于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它不仅适合丝绸之路地区,而且适合与丝绸之路一样的其他廊道型资源区域;(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开发模式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模式还是最适合于像丝绸之路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文化遗产的廊道型带状区域的;(3)因遗产廊道型旅游资源的公共属性,其开发必须采用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模式,丝绸之路沿线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树立积极的合作共赢理念,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契约,并建立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尤其是利益保障机制的制定,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旅游发展战略格局。否则,必然产生在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表面形式下“政府失灵”的恶性竞争局面。本文试图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1)从动态的角度,以合作开发为出发点,以探讨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理论和模式,为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2)将丝绸之路确定为“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以“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等问题;(3)创造性的将丝绸之路区域界定为“龙形丝路”;(4)界定了“点-轴”开发模式是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的概念;(5)根据作者20余年旅游实践工作的经验,并结合多年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开发的理论研究,设计出多条不同国家或区域的大、中、小尺度的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线路,尤其是首次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贯穿丝绸之路”的跨国旅游线路,并运用于实践得到好评,为“研用”结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徐心希[9](2004)在《陶鼓、牙璋与闽越文化的源头》文中认为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的中原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南方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地区当时活跃着古越族的重要支系闽越族, 在商周文化南传的历史进程中,在闽越族曾经活动的区域保留了一些文物或文化遗存,成为商周文化与福建土着文化频繁交往的有力的历史见证。

郑小炉[10](2004)在《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内容为吴越和百越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器,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界定了吴越和百越地区的地理范围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回顾了吴越地区和百越地区青铜器研究的简要历史,归纳了学术界对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方法的发展变化、传统研究的范围和已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其不足之处。第一章 《各地出土的青铜器及其年代》。本章对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八个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器以及这些地区之外的区域出土的周代有铭吴越青铜器,按发现年代的早晚顺序逐一介绍了各遗址出土的铜器以及陶器等其它伴出器物的情况,并简要地判断了各遗址的年代和其中出土铜器的年代。第二章 《南方青铜器断代问题的探讨》。 本章首先对南方青铜器的断代理论进行了探讨,将之分为对单件青铜器断代和对青铜器群的断代两个层次,对单件青铜器的断代方法主要是参考中原标准和周边铜器断代成果、建立自身发展序列和根据伴出器物断代,而对青铜器群的断代方法则是依据最晚特征的铜器和共出的陶瓷器等来判断,同时还提出了进行横向比较时应注意的问题。接着以宁镇地区的车马器、屯溪 M1、M3、南安大盈寨山出土铜器为例进行断代,将宁镇地区的车马器分为三组,年代分别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和春秋晚期。而屯溪 M1、M3 的年代分别为西周中期和晚期,南安大盈寨山铜器群的年代为西周前期。第三章 《典型越族铜器型式的划分及其分布概况》。本章分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杂器五个部分对其中有较多发现并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的典型越式铜器进行了型式上的划分,并简要介绍了各种型式铜器的分布范围。第四章 《文化因素的分析》。本章对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包含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分为除典型越族铜器之外的其它越族铜器、中原型铜器、中原和地方因素的融合型铜器、楚系铜器、徐舒铜器及巴蜀铜器因素、云南铜器因素、淮夷铜器因素和鄂尔多斯铜器因素等几个部分,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因素包含的器类及其具体特征。同时对越族特有的纹饰进行了分析,将之分为交连纹、变形夔纹、动物纹、王字形纹等 20 个类别,并举例说明各种纹饰的具体形制。最后举例分析了不能分群铜器的特征。第五章 《南方青铜器的分区与分期及其族属推断》。主要根据考古学文化的分区成果和各地出土越式铜器的差异,将之分为吴越地区和百越地区两个大区,其 159<WP=164>中吴越地区包括宁镇地区、屯溪地区、太湖杭州湾地区和浙南地区四个小区,百越地区包括湖南地区、江西地区、广东和广西东北部地区、广西中西部地区和福建地区等五个小区。并分期介绍了各区出土青铜器的状况和特征。接着,参照文献记载和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各区青铜器的族属进行了推断,认为宁镇地区为吴人的中心分布区,太湖杭州湾地区为于越的中心分布区,屯溪地区为干越的中心分布区,浙南地区为另一支于越人的分布区,江西和湖南越人的族属名称不清,广东和广西东北部地区为西瓯分布区,广西中西部为骆越分布区,福建地区的越人早期为称作七闽,晚期为闽越和东瓯。第六章 《各区铜器之间的关系及越族的迁徙》。首先分析屯溪地区与湖南地区的相互联系,认为这两个地区在铜器器形、纹饰和陶器等方面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接着又分析了两广地区与湖南地区、吴越地区的相互联系,认为湖南地区的铜器因素从西周时期即已对两广产生影响,春秋后期以后更为广泛。而吴越地区的铜器因素则主要从春秋后期开始进入两广,战国时期更为广泛。通过简单总结两广地区铜器的构成,认为广东和广西东北部地区的铜器来源是多元的,湖南、吴越和土着三方面的因素是其主要成分。并以广东地区的部分墓葬为例,结合陶器和埋葬习俗说明了其墓主的族属,认为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后期,吴越地区越人有一个向岭南迁徙的过程。

二、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区研究进展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城市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5.1.1 研究结论
        5.1.2 创新之处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2)我国东南地区出土商周青铜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时空范围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发现概况与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青铜矛的分类研究
    第一节 分类标准
    第二节 类型划分
第三章 青铜矛的年代与分期
    第一节 年代
    第二节 分期
第四章 青铜矛的分区研究
    第一节 分区概况
    第二节 区域特征
第五章 与周边地区青铜矛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中原文化区青铜矛比较
    第二节 与楚文化区青铜矛比较
    第三节 与巴蜀文化区青铜矛比较
第六章 东南地区商周青铜矛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起源
    第二节 发展
    第三节 鼎盛期
    第四节 衰落
第七章 青铜矛所反映的东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
    第一节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与楚文化区的互动
    第三节 与巴蜀地区的文化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东南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矛分布表
    附表二 东南地区出土商周青铜矛分类登记表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 政区概况
    第二节 自然地理
    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四节 社会经济与交通
第二章 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
    第一节 大腔戏的文化渊源
    第二节 大腔戏的发源与形成
    第三节 大腔戏的兴衰与扩散、萎缩
    第四节 永安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第五节 南平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第六节 大腔戏的分布特征
第三章 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
    第一节 声腔音乐整合
    第二节 演出剧目整合
    第三节 舞台艺术整合
    第四节 大腔戏的艺术形态
第四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
    第一节 地域方言生态
    第二节 宗族社会生态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生态
第五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
    第一节 演艺民俗景观
    第二节 演出场所景观
    第三节 文化遗产景观
第六章 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
    第一节 大腔戏不同文化区的划分
    第二节 大腔戏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区域差异缘由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任务及研究成果
致谢语
个人简历

(4)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时空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 时空范围
        1.1.2 研究对象
    1.2 发现与研究简史
        1.2.1 第一阶段
        1.2.2 第二阶段
        1.2.3 第三阶段
        1.2.4 既往取得的成果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相关研究方法的说明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相关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墓葬形制的划分及相关问题
    2.1 土墩墓(含祭祀性遗存)
        2.1.1 内涵界定
        2.1.2 形制划分
    2.2 土墩石室遗存
        2.2.1 内涵界定
        2.2.2 形制划分
    2.3 竖穴土(岩)坑墓
        2.3.1 内涵界定
        2.3.2 形制划分
    2.4 支石墓(含大石盖墓)
        2.4.1 内涵界定
        2.4.2 形制划分
    2.5 崖葬遗存
    2.6 墓葬级别划分
    2.7 相关问题讨论
        2.7.1 土墩墓中祭祀性遗存的形式
        2.7.2 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的形式
        2.7.3 “人”字顶木椁的源流与涵义
第3章 随葬品研究与墓葬分期、断代
    3.1 典型遗物的演变序列
        3.1.1 原始瓷器
        3.1.2 印纹硬陶器
        3.1.3 夹砂陶器
        3.1.4 泥质陶器
        3.1.5 青铜器
        3.1.6 层位学依据
    3.2 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编年
        3.2.1 期段划分
        3.2.2 年代推定
    3.3 各期墓葬遗存的总体特征
        3.3.1 第一期墓葬
        3.3.2 第二期墓葬
        3.3.3 第三期墓葬
        3.3.4 第四期墓葬
        3.3.5 第五期墓葬
第4章 墓葬分区与族属、国别推定
    4.1 第一期分区
        4.1.1 A 区
        4.1.2 B 区
        4.1.3 C 区
        4.1.4 D 区
        4.1.5 E 区
        4.1.6 F 区
        4.1.7 G 区
    4.2 第二期分区
        4.2.1 A 区
        4.2.2 B 区
        4.2.3 D 区
        4.2.4 E 区
        4.2.5 G 区
    4.3 第三期分区
        4.3.1 A 区
        4.3.2 B 区
        4.3.3 E 区
        4.3.4 G 区
        4.3.5 H 区
    4.4 第四期分区
        4.4.1 A 区
        4.4.2 H 区
        4.4.3 I 区
    4.5 第五期分区
        4.5.1 A 区
        4.5.2 I 区
    4.6 墓葬遗存的族属与国别
        4.6.1 A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2 B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3 C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4 D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5 E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6 F 区、G 区墓葬的族属
        4.6.7 H 区墓葬的族属
        4.6.8 I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第5章 墓葬为中心的民族史与政治史探研
    5.1 从“越族”酋邦到吴、越国家
    5.2 吴、越立国方式与国家形态的差异
第6章 结语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甗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期与年代
二起源与传布
    (一) 起源
    (二) 传布
三用途
四小结

(7)万年类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万年类型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万年类型文化遗址的初步发现
    第二节 万年类型文化的确认及研究
第二章 万年类型文化的遗址与遗存
    第一节 万年类型文化的典型遗址
    第二节 万年类型文化的主要遗存
第三章 万年类型文化的分期
    第一节 典型陶器类型与型式划分
    第二节 典型遗址的分期及相互对应关系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万年类型文化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江西省内与万年类型有关的考古学文化
    第二节 福建省与万年类型有关的考古学文化
    第三节 湖南省与万年类型有关的考古学文化和遗址
    第四节 长江下游省份与万年类型有关的考古学文化
第五章 万年类型文化的源流和族属
    第一节 万年类型文化的来源
    第二节 万年类型文化的去向
    第三节 万年类型文化族属蠡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第二章 “遗产廊道”与区域旅游开发理论
    第一节 遗产廊道理论概述与假设
    第二节 区域旅游开发演化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第三节 区域旅游开发的框架体系
    第四节 研究框架设计
第三章 丝绸之路:遗产廊道旅游资源范式
    第一节 丝绸之路历史及由来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战略地位
    第三节 旅游资源是丝绸之路的优势资源
    第四节 旅游业在丝绸之路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有利条件
    第二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利条件
    第三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第四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面临挑战
    第五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第五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节 入境客源市场分析
    第二节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第三节 丝绸之路地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第四节 遗产廊道丝路入境旅游者旅游选择偏好和旅游行为研究分析
    第五节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文化边际域”中跨文化的东西方旅游者行为比较分析研究
第六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空间组合战略
    第二节 不同开发阶段地区的开发战略
    第三节 旅游产品创新战略
    第四节 旅游品牌和精品发展战略
    第五节 城市带动旅游业发展战略
    第六节 文化带动旅游核心竞争力战略
    第七节 区域旅游业“后发跨越”式发展战略
    第八节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第七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地区中国段旅游合作开发总体思路与行动基点
    第一节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总体思路
    第二节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开发行动基点
第八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与产品线路设计
    第一节 陕西省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节 甘肃省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四节 青海省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六节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线路设计
    第七节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应用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丝绸之路主要旅游资源
附录二 丝路沿线各个国家简介及旅游资源(点)介绍
附录三 丝绸之路有关现代与古代城市名称对照
附录四 丝绸之路客源问卷调查表
附录五 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一览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一、 研究范围
    二、 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研究历史
        1 、吴越地区
        2 、百越地区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各地出土的青铜器及其年代
    第一节 江苏南部地区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二节 皖南地区(长江以南)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三节 浙江地区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四节 江西地区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五节 福建地区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六节 湖南地区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七节 广东地区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八节 广西地区出土铜器及其年代
    第九节 吴越和百越地区以外的有铭文青铜器
        一、 吴国铜器
        二、 越国铜器
第二章 关于南方青铜器的断代问题
    第一节 南方青铜器断代理论的探讨
    第二节 若干断代的实例
        一、 宁镇地区青铜车马器的年代
        二、 屯溪诸墓的年代问题
        三、 南安大盈寨山出土铜器的年代推断
第三章 典型越式铜器型式的划分及其分布概况
    一、 青铜容器
    二、 青铜兵器
    三、 青铜乐器
    四、 青铜工具
    五、 青铜杂器
第四章 文化因素的分析
    第一节 其它越式青铜器及越族铜器纹饰
        一、 其它越式青铜器
        二、 越式铜器纹饰
    第二节 中原型青铜器
        一、 青铜容器
        二、 青铜武器
        三、 青铜乐器
        四、 青铜工具
    第三节 融合型铜器
        一、 青铜容器
        二、 青铜兵器
        三、 青铜乐器
        四、 青铜杂器
    第四节 楚系铜器
        一、 青铜容器
        二、 青铜兵器
        三、 青铜乐器
        四、 青铜杂器
    第五节 其它地区因素铜器
        一、 徐舒铜器
        二、 巴蜀铜器
        三、 云南青铜器
第五章 南方青铜器的分区与分期及其族属推断
    第一节 青铜器分期与分区
        一、 吴越地区
        二、 百越地区
    第二节 各区的族属推测
第六章 各区铜器之间的关系及越族的迁徙
    第一节 各主要区域铜器之间的联系
        一、 屯溪与湖南地区的联系
        二、 两广与湖南、吴越地区铜器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 两广青铜器的来源和越人的迁徙
结 语
论文摘要(中)
论文摘要(英)

四、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我国东南地区出土商周青铜矛研究[D]. 兰迪. 湖南大学, 2017(07)
  • [3]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D]. 罗金满.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4]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D]. 付琳. 吉林大学, 2014(09)
  • [5]甗形器研究[J]. 付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4(03)
  • [6]马岭文化的初步分析[A]. 黄运明. 百越研究(第四辑)——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论文集, 2013
  • [7]万年类型文化研究[D]. 吴志刚.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6)
  • [8]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例[D]. 梁雪松.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 [9]陶鼓、牙璋与闽越文化的源头[A]. 徐心希. 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 [10]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D]. 郑小炉. 吉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