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冲式线圈测试仪(论文文献综述)
何明鹏,左瑞,黄泽,张跃,张小俊,胡波,梁智明[1](2021)在《双馈电机定子线圈高频老化及冷热冲击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双馈电机定子线圈在不同周期冷热循环后进行绝缘性能对比分析以及在不同高频电压下进行寿命评估,对双馈电机定子线圈的耐冷热冲击及高频脉冲电老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热循环对双馈电机定子线圈的绝缘性能影响不大。随着高频电老化时间增加,线圈的介质损耗因数以及介质损耗增量均有所增大,绝缘电阻先减小后增大。高频脉冲后线圈的起始放电电压较未老化线圈有所下降,外推出定子线圈高频脉冲电老化寿命大于30年。
刘思,李熊,张一凡,刘高,冯路[2](2021)在《基于高精度源表一体的非车载直流充电机检定装置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装置相关的技术研究较少的现状,介绍了一种适应于虚负荷检定的非车载充电机检定装置。该装置功能完备,结构上采用一体式设计,电路上由MCU搭载安卓软件作为中控,驱动电压和电流隔离输出。其中电压源部分采用数模转换器与高精度分压电阻网络反馈模块组合方案,电流源部分采用数模转换器与低端采样反馈模块组合方案。通过现场对非车载直流充电机进行虚负荷检定,通过比对充电机现场测试仪和本装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检定装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仝玮[3](2021)在《大型超导装置失超保护系统换流回路及其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超导装置失超保护系统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Comprehensive Research Facility for Fusion Technology)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本文根据CRAFT超导磁体测试平台对失超保护系统提出的100 kA/10 kV双向直流分断及10 GJ能量耗散要求,进行了系统超大容量换流方案的研究与设计。基于超大电流失超保护回路换流稳定性、分断可靠性等要求提出了真空开关百千安级直流开断换流回路多目标优化方法,并成功研制了可应用于聚变领域极端脉冲工况下的固态开关及脉冲电抗器。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各超导装置失超保护系统及直流电网中直流开关换流设计方案。针对失超保护系统的大电流双向开断要求,提出采用新型H桥结构的换流回路拓扑的设计方案,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其研制难度。基于系统中各作用单元的动作时序分析,详细剖析新型拓扑结构下的回路换流暂态过程,为后文研究内容提供了理论研究支撑。然后基于系统换流过程暂态分析及真空电弧燃弧及弧后介质恢复过程研究,针对百千安级直流开断工况,首次分析研究了换流回路参数对系统主回路真空开关分断后介质恢复过程的影响。充分考虑真空开关弧后介质恢复能力以及分断速度和设备研制成本,提出了换流回路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在保障主回路成功开断的基础上,提高了开断速度与回路研制的性价比。接着针对系统换流回路130 kA脉冲工况,研制了换流回路触发单元-晶闸管开关。通过对多型号器件温升的Cauer热路模型模拟,对回路器件进行了初步选型及串联结构设计。基于脉冲工况下晶闸管关断过电压分析,创新性提出了脉冲工况下缓冲电路参数优化方法,可安全有效提升其恢复电压抑制能力。通过实验对比不同类型晶闸管器件关断性能,为未来不同应用工况下固态开关器件选型提供借鉴。此外,针对换流回路中高频脉冲电流下的强电磁应力,分析了脉冲电抗器线圈结构及电感电阻频率特性,研制了新型高寿命干式空心脉冲电抗器。基于放电过程中电抗器强磁场分析,对电抗器进行了邻近空间磁场、线圈电磁载荷及电磁-结构耦合仿真,创新性优化了线圈端部设计,将线圈端部所受等效应力降低至优化前的47%,有效的提高了电抗器性能。针对其高寿命要求,对超高脉冲工况下电抗器进行了疲劳分析,仿真结果符合寿命要求。最后对研制的换流回路进行了功能实验及与真空开关配合100 kA分断实验。验证了所应用的新型拓扑结构,提出的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研制的固态开关和脉冲电抗器涉及的可靠性,表明研制的换流回路能够完全满足CRAFT失超保护系统的运行要求。本文的研究可为聚变装置中超导磁体提供安全可靠的失超保护,保障磁体在在极端工况下安全运行,并为未来聚变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支撑。
李胜平[4](2021)在《基于柔性阵列涡流的旋压筒体缺陷自动检测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现代工业及军事应用等领域,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机械构件缺陷造成的安全问题,如金属件锻造塑形过程中产生的辊印、氧化、麻点、气泡、折迭、拉伸裂纹等。由于缺陷往往较为细小或出现在浅表面,使得缺陷难以通过人工有效排查。在军事、核能及航天领域,机械构件运行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时,机械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及交变载荷,易引发构件疲劳断裂,在不经意间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对相关重大安全领域机械产品结构出厂前及运行过程中周期性地缺陷无损检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国内旋压壳体表面缺陷自动化无损检测的需求。根据测试对象的特征及检测目标提出一个能够自动化对金属旋压筒体进行表面自动化无损检测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对被测件自动化上下载、扫描、识别及缺陷定位和报表导出,并在此前提下实现单一平台的总控功能。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分析目标检测对象的特征,研究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无损检测方法,选择并讨论具体检测方式及系统框架。根据所选择的测试方式,研究其基础原理并设计系统框架结构以及分析检测可能出现的重难点问题。2.根据设计的系统框架,选则适合该对象检测的无损检测仪器,以及根据实际检测缺陷特征实验并计算检测参数。确定实际系统运行逻辑,并据此设计基于MVC的三层逻辑架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3.对实际采集的检测数据特征分析,根据频谱和数据特征使用数据统计方式过滤背景整体提离干扰。通过对涡流磁场在缺陷中的分布进行仿真及对实际检测数据图像分析,使用数学形态学方式逐步过滤数据中的各种抖动提离及噪声干扰,并通过基于计算机数据结构的方法进行缺陷的定位。4.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通过对不同型号标准样件的实际上下料进行运行可靠性测试,并就不同尺寸深度的标准缺陷检测系统缺陷分辨及定位能力,判断该系统设计、运行、检测三方面是否符合实际测试要求。从理论分析到设计论证及实验验证,可以判定本基于柔性涡流阵列的旋压筒体自动化无损检测系统能够自动化检测及尺寸从直径300mm到400mm,长度从1000mm到2000mm旋压筒体,并识别筒体中尺寸大于等于0.13mm的缺陷,该指标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测试目标。
黄平[5](2021)在《油气管道低频电磁外检测技术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工业化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管道是承载石油天然气等化工原料运输、存储的主要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受土壤、空气、水等酸碱环境侵蚀,经常发生腐蚀、变形、应力集中等现象,油气管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潜在危险也在急剧增加,保障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对国防工业、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油气田站场内部管道而言,也面临着腐蚀风险,由于该区域管道口径不一且外表面含有包覆层或涂有防腐漆,对于传统的涡流、超声、渗透、射线以及漏磁等无损检测检测方式已不再适用。低频电磁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兴无损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可变磁化强度的非饱和交流磁化方式完成对被检材料内部及外部腐蚀缺陷的检测,具有剩磁小、设备轻盈、使用便捷等优势,且可根据被检材料自身属性(材质、厚度等)适当调整激励幅值、驱动频率等参数,有效增加了励磁方式的多样性。开展基于低频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站场内部管道的全面检测主要面临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由于励磁方式的多样性和非饱和磁化的特点,无法对油气管道表面缺陷腐蚀程度进行准确地预测和评估;二是无法区分当前所检出缺陷位于油气管道上表面还是下表面,给后期油气管道的维护带来不便;三是由于提离高度的增加,针对含包覆层油气管道外表面缺陷(壁损、焊缝、较大腐蚀点)形成的低频漏磁场极其微弱,检测较为困难。综上所述,论文主要基于低频电磁技术对油气田站场内部管道进行检测的相关问题,开展了大量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实验验证的工作。论文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组角度出发,推导并建立了低频空间电磁场电势、磁势等矢量扩散方程,并详细阐述了外加激励磁场在被检试件缺陷与空气分界面处的磁折射效应,为缺陷处低频漏磁场分布形态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论证了低频电磁技术检测机理,并引入基于励磁线圈和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组合的双空芯线圈互感数学模型,对检测线圈输出电压及相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推导计算,为后续实验平台的搭建、实验参数的设置以及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论文基于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输出信号与其几何中心点处磁场强度呈线性关系的原理,构建了检测线圈数学模型并给出具体尺寸关系。结合低频电磁检测机理设计开发了低频电磁检测实验系统,详细阐述了检测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机制,同时基于STM32控制器完成了多通道阵列励磁探头、激励电路、信号调理采样电路及存储读取一体化电路模块的系统化设计,嵌入四参数正弦拟合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检测结果与理论研究的一致性,体现出所开发低频电磁检测实验系统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为低频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实验基础。论文基于磁偶极子理论推导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缺陷(V形、梯形、半圆形和矩形凹槽裂纹缺陷)低频漏磁场分布模型,并设计了由高灵敏度磁阻传感器和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组成的复合阵列探头作为低频漏磁场有效拾取介质,更多的收集缺陷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磁偶极子数值模型可用于分析磁阻传感器输出切向及法向分量上下包络差值曲线变化趋势,且在不同励磁条件下(改变激励幅值、驱动频率、提离值)得到的切向分量包络差值曲线单峰变化值ΔH(x)、法向分量包络差值曲线双峰变化值ΔH(y)均与沿着检测方向的缺陷横截面积呈线性正相关,为后期对被检材料表面缺陷腐蚀程度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从分辨油气管道检出缺陷所处位置(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角度,提出在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阵列探头中嵌入自发自收高频涡流线圈阵列,利用集肤效应完成对缺陷位置的判断。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涡流线圈相关影响因素(线圈厚度h、内外径差值(r1-r2)、匝数N等),讨论了涡流检测线圈与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相互间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低频励磁场存在对涡流线圈的干扰。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压频率积的概念,在本文实验环境下给出了单通道涡流线圈识别被检材料表面10%壁厚缺陷的极限励磁条件(电压频率积约为760VHz)。实验结果表明,涡流检测线圈基本不会影响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检测结果,并允许低频励磁线圈根据被检材料属性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论文构建了含包覆层的多层导体(金属保护层、腐蚀缺陷等)油气管道低频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数学模型,并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激励线圈在探头区域的矢量磁位分布,指出了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提出基于利兹线绕制脉冲涡流检测线圈,并建立了利兹线数学分析模型,给出了其涡流损耗与激励频率、线圈匝数、股数和线径等参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采用相等截面积、同一匝数和同材质的铜导线线圈作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兹线检测线圈相对于铜导线,品质因素得到显着提高,优化了信噪比,并实现了在较大频率范围内降低了涡流损耗。
段志杰[6](2020)在《微型扬声器的LTT测试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手机等音频设备大音量需求的增加,各大厂商会通过某种算法增大扬声器的音量,这些算法在输出尽可能大音量的同时也会防止扬声器振膜机械损坏及线圈热损坏。为了验证智能功放所使用的振膜保护及线圈温度保护算法的有效性,需要对批量微型扬声器进行寿命测试。现有LTT测试方案不能对测试过程中振膜振幅及线圈温度进行监控,本文提出使用电压-振幅模型对扬声器振幅进行监控,给出了模型的建模及参数计算方法,只需测量扬声器两端电压即可计算振膜振幅;提出使用改进型Goertzel算法计算低频信号幅值进而计算线圈温度的方案;提出了一整套LTT测试流程;对LTT测试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按照所提出LTT测试流程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和测试。在测试前后,对扬声器进行听音测试,对扬声器阻抗特性,频响特性,THD特性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听音结果正常,测试前后阻抗特性,频响特性,THD特性变化不超过10%。并在测试前,使用激光测量振幅与LTT系统计算振幅进行对比,使用温箱设定温度与LTT系统计算线圈温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LTT系统计算振幅误差小于5%,LTT系统线圈计算温度误差小于2%。测试过程中,使用8个同一型号的微型扬声器以及所设计的音源,在25度及55度恒温环境中,分别持续进行72小时振幅保护测试及温度保护测试,使用所设计下位机系统测量扬声器两端电压、电流,上位机软件中通过扬声器的差分方程模型对振幅进行计算,使用改进型Goertzel算法计算扬声器在50hz低频条件下阻抗特性进而得到线圈温度;结果显示,振幅及线圈温度均未超过所设定阈值,说明在输出尽可能大音量时,智能功放可以实现振幅保护和温度保护。结合测试前后测试结果,得出智能功放振幅保护及线圈温度保护算法有效的结论。所提出LTT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LTT测试系统不具备振幅及线圈温度测量功能的问题,并且所提建模和参数计算方法,解决了将扬声器模型应用于计算振幅的困难,降低了批量扬声器振幅监控成本。所提线圈温度测量方法,提高了线圈温度测量的灵活性。整体系统可以满足智能功放对于微型扬声的寿命测试需求。
田菲[7](2020)在《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结构与过滤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严重污染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代价,并且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国家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工业废气的高效过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过滤工业废气的袋式除尘器所采用的过滤材料为主要对象,针对滤袋缝线造成的粉尘泄露以及使用寿命周期短两大主要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结构。旨在研发出生产效率高、过滤效率好、使用寿命长的无缝针织过滤材料,因此对其进行结构以及过滤性能的分析可以对滤袋过滤材料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构建了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三维几何模型,构建流场计算域,根据空气过滤颗粒物测试原理,对过滤材料的压降和颗粒捕集效率进行模拟计算。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基于Fluent的流体拉格朗日离散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设定颗粒材料和边界条件,以0.27 m/s的空气作为连续相,以喷射的颗粒作为离散相,实时跟踪颗粒轨迹,模拟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对于不同粒径粉尘颗粒的捕集效率,来达到预估评价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过滤效率的目的,旨在为针织过滤材料流体模拟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针对传统滤袋面临的两大问题,采用圆纬编编织技术和衬经衬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针织筒状空气材料,首先对衬经衬纬针织物的结构和织物特点进行分析,经过原料选择、纱线配置、上机织造得到衬经衬纬针织物基布,再详细探讨了衬经衬纬结构工艺、编织原理以及上机遇到问题。并通过圆筒针刺工艺,在保留无缝特点的同时,在筒状衬经衬纬织物里外层刺入致密的非织造纤维层,成功制备出纱线规格不同的三种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最后,文本对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厚度、克重基本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其过滤性能、孔隙率、孔径等过滤指标进行实验测试与表征。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与过滤机理,并与市面上现有的工业滤袋的各方面性能进行对照实验,分析优化衬经衬纬滤材的结构性能,实验数据表明,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的挺廓性、尺寸稳定性、纤维填充率均要优于工厂实际滤袋滤料,并且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的孔隙率达到85.2%,平均孔径为11.92μm,在粒径≥5.0μm下的过滤效率高达92.58%,已经超过了同等测试情况下工厂滤袋的滤料的过滤效率。并将过滤效率测试结果与离散相模拟捕集率结果进行对比,在不同颗粒粒径情况下均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针织模型模拟计算的准确性以及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在滤袋上的应用潜力。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采用衬经衬纬的不编织结构,限制了针织物的弹性,而针织物曲折迂回的孔隙大大提高了织物的孔隙率,有着良好的过滤效率,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是一种理想的过滤材料,为滤袋用过滤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思路为针织过滤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万尚鑫[8](2020)在《脉冲涡流法方块电阻仪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块电阻是用来评价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关键参数,通常采用接触式的四探针方法测量,对样品表面具有破坏性,不利于半导体晶片的质量控制。而传统的非接触式涡流方块电阻测量法会引起被测物体温度升高,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相比较,非接触式的脉冲涡流方块电阻测量法可提高测量精度。为此,本文采用非接触式的脉冲检测原理,设计了一款基于ARM内核的sTM32芯片便携式的脉冲涡流方块电阻检测仪器,涉及测量探头、探头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等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相配套的处理软件设计。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从脉冲涡流检测理论出发,分析了脉冲涡流检测原理。通过PsPICE仿真,确定了脉冲涡流检测电路的电路参数,并得出了脉冲涡流检测方块电阻的电容电压与方块电阻的关系曲线。2.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脉冲涡流法检测探头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分析了线圈匝数、线圈内外径、测量距离对检测电压、磁场密度、磁场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匝数为40匝,优化后的探头内外径分别2.11rm和4。⒍m,测量距离为1Ⅱm。3.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脉冲涡流检测便携式仪,仪器由测量探头、探头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并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使得测量到的信号可以被有效地转换、处理、存储和显示,并采用数字滤波算法一定程度降低了误差,使得测量的方块电阻值可以被系统提取并显示。4.研制了脉冲涡流方块电阻测试仪,经过测试,在⒋100Ω/□范围内的测量误差在10%以内。
江维臻[9](2020)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测试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而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及其相关回路调试,是保证各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必要检测手段。继电保护装置正朝着微机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在繁多的保护检查项目和停电时间不断被缩短的形势下,对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除了安排合理的工作计划,还要求测试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按质按量完成测试任务。为了减轻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优化作业流程,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工作失误,本论文从继电保护装置人工测试和自动测试的对比着手,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的现状和优势。同时分析现阶段继电保护装置对自动测试的需求特点,针对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对自动化测试的需求特点,以此设计出全新的综合自动测试程序系统并研发实践,使继电保护装置的全面自动化测试成为可能。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程序系统,以计算机电脑为硬件载体,分布式体系结构和模块化设计为设计依据,利用Visual C++语言构造编程文本,通过IEC 61850通信标准技术将交换机、计算机电脑、继保测试仪与继保装置连接通信,组成测试系统。该自动测试程序系统可实现继保装置的闭环自动测试和重复自动测试;另外,通过改变配置参数文件,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继保装置和其他工业领域的自动化设备的自适应自动测试,从而将自动测试程序系统推广到各工业领域。论文重点探讨了自动测试程序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硬件载体,编辑程序的基础文本,通信技术规约等技术问题。对自动测试程序系统各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阐述了测试实例的应用。全面分析了该自动测试程序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使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应用仿真测试评估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比较传统人工测试操作和自动测试程序系统操作两者间的优缺点,自适应程度,经济效益等,论证自动测试程序可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测试质量及效率,满足当今社会对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荣佑信[10](2020)在《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研制》文中提出XXX机构作为某防空装备的重要部件,其性能指标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而且还影响以该机构作为控制装置的某防空装备的战场打击精度。本课题依托云南某公司的合作开发项目,在国内外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基础上,展开对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的软硬件设计与研究工作。针对项目委托方手动测试效率低、数据可靠性差、测试结果手动记录繁琐的问题,通过运用现代测控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库相关技术,研制了一台综合测试仪。本文首先对综合测试仪进行需求分析,阐明了该综合测试仪适用于测试XXX机构各项性能指标的设计要求,明确了研制该综合测试仪所需的技术和待解决的技术难点,设计出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分别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方案设计与分析。然后阐述了该综合测试仪的硬件选型及设计方案,最终搭建了完整的综合测试仪硬件平台。针对脉冲电流测量问题,分析并对比了常用方法,为待测脉冲电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测量电路结构;设计并介绍了一种基于PCI采集卡的相位测量方案。为了实现对XXX机构信号数据的采集和可视化功能,本文对基于PCI数据采集卡的数据采集算法进行了设计,同时采用波形显示控件和其他组件实现了波形数据的可视化、平移、放大和缩小等功能;为了实现对XXX机构两路特殊信号的相位差计算,本文介绍了相位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相位差的常用算法。针对XXX机构两路信号的特殊性,通过分析相关法、DFT法和过零点法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过零点相位求解法,实现了计算两路信号相位差的功能。基于Visual Studio 2017平台和C#编程语言,开发了XXX机构综合测试仪应用软件。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和多线程技术对应用软件的各部分功能进行设计,并进行了程序流程分析和功能实现;运用数据库技术和报表生成技术实现了测试数据的自动保存和报表定制并针对大量数据存取数据库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测试表明:该综合测试仪运行稳定、具备通信、数据测量与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数据存储和报表生成等功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本综合测试仪能够满足针对XXX机构自动测试的要求,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测试数据的安全性,达到了研制目的。
二、脉冲式线圈测试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冲式线圈测试仪(论文提纲范文)
(1)双馈电机定子线圈高频老化及冷热冲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双馈电机定子线圈绝缘结构简介 |
2 试验 |
2.1 试样与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冷热冲击试验 |
2.2.2 高频老化试验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冷热冲击性能研究 |
3.1.1 绝缘电阻 |
3.1.2 常态介质损耗 |
3.1.3 工频交流击穿电压 |
3.2 高频脉冲电老化性能研究 |
3.2.1 常态介质损耗 |
3.2.2 绝缘电阻 |
3.2.3 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PDIV) |
3.2.4 双馈发电机线圈高频脉冲电老化寿命 |
4 结论 |
(2)基于高精度源表一体的非车载直流充电机检定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检定装置基本结构 |
1.1 检定装置的整体框架 |
1.2 电源模块 |
1.3 功放源模块 |
1.4 采样模块 |
1.5 数字模块 |
1.6 人机交互模块 |
2 检定原理及技术难点 |
2.1 电压检定部分 |
2.2 电流检定部分 |
2.3 电能检定部分 |
3 检定装置及应用 |
4 结束语 |
(3)大型超导装置失超保护系统换流回路及其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介绍 |
1.1.1 超导磁体 |
1.1.2 超导磁体的应用 |
1.1.3 聚变装置中的超导磁体 |
1.2 CRAFT设施及高功率电源研究支撑平台 |
1.2.1 CRAFT聚变堆主机关键综合研究设施 |
1.2.2 高功率电源研究支撑平台 |
1.3 CRAFT失超保护系统 |
1.4 CRAFT失超保护系统换流回路研制难点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CRAFT大型超导装置失超保护系统拓扑设计 |
2.1 引言 |
2.2 换流技术方案研究及对比 |
2.2.1 超导装置中失超保护系统换流方案 |
2.2.2 HVDC-耦合型机械高压直流开关换流方案 |
2.2.3 各换流方案优缺点对比 |
2.3 人工过零型失超保护系统双向分断拓扑设计 |
2.3.1 人工过零型开关触发单元分析 |
2.3.2 换流分断方案设计与对比 |
2.3.3 人工过零型失超保护系统拓扑及辅助系统设计 |
2.4 100kA失超保护开关中直流开关换流过程分析 |
2.4.1 第一阶段:电流从BPS向VCB转移过程分析 |
2.4.2 第二阶段:电流从VCB向换流回路转移过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真空电弧介质恢复研究的换流回路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真空电弧燃弧基本理论 |
3.2.1 真空电弧形成原因 |
3.2.2 真空电弧特性 |
3.2.3 真空电弧燃弧过程分析 |
3.3 弧后介质恢复过程理论分析 |
3.3.1 鞘层预备阶段 |
3.3.2 鞘层发展阶段 |
3.3.3 金属蒸气衰减阶段 |
3.4 换流回路参数对介质恢复过程影响 |
3.4.1 脉冲电流幅值对介质恢复过程影响 |
3.4.2 脉冲电流频率对介质恢复过程影响 |
3.5 人工过零型真空开关换流回路极限参数计算及优化 |
3.5.1 换流回路极限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3.5.2 换流回路参数多目标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流回路中晶闸管开关设计 |
4.1 引言 |
4.2 晶闸管开关运行工况分析 |
4.3 基于热阻抗网络模型的晶闸管热学分析 |
4.3.1 热阻抗基本原理 |
4.3.2 瞬态热阻抗网络模型搭建 |
4.3.3 Foster网络模型参数计算 |
4.3.4 晶闸管器件结温计算及器件选型 |
4.4 晶闸管开关RC缓冲电路参数设计与优化 |
4.4.1 晶闸管关断过程分析 |
4.4.2 晶闸管反向恢复模型 |
4.4.3 脉冲工况下RC缓冲电路瞬态过程 |
4.4.4 RC缓冲电路参数优化方法 |
4.4.5 仿真与对比 |
4.5 晶闸管开关基本功能试验 |
4.5.1 MKPE 330-052型号单臂4只串联方案实验 |
4.5.2 KPE 6900-065型号单臂3只串联方案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换流回路中新型高寿命脉冲电抗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130kA脉冲电抗器电气设计 |
5.2.1 电抗器电气参数要求 |
5.2.2 电抗器结构选型与设计 |
5.3 新型高寿命脉冲电抗器线圈参数设计 |
5.3.1 电抗器电感一般计算方法 |
5.3.2 脉冲电抗器线圈参数设计 |
5.4 新型高寿命脉冲电抗器设计验证及优化 |
5.4.1 脉冲电抗器及环境电磁结构分析 |
5.4.2 脉冲电抗器热分析 |
5.4.3 脉冲电抗器端部优化 |
5.4.4 脉冲电抗器疲劳分析 |
5.5 新型高寿命脉冲电抗器制造与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换流回路与真空开关配合100 KA分断实验 |
6.1 引言 |
6.2 换流回路基本功能实验 |
6.2.1 晶闸管开关10-100 kA脉冲放电功能测试 |
6.2.2 脉冲电容器充电回路测试 |
6.2.3 换流回路产生脉冲电流验证 |
6.3 换流回路与真空开关并联100kA电流分断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基于柔性阵列涡流的旋压筒体缺陷自动检测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涡流检测的工业化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自动检测系统功能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旋压筒体及其缺陷特征分析 |
2.2 阵列涡流无损检测理论研究 |
2.2.1 涡流检测原理 |
2.2.2 涡流阵列检测理论研究 |
2.3 涡流自动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拟解决关键问题分析 |
2.4.1 机械主轴回转误差造成的提离 |
2.4.2 机械抖动干扰 |
2.4.3 旋压筒体表面纹理干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涡流自动化检测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 |
3.1 系统结构与逻辑 |
3.1.1 系统结构设计 |
3.1.2 系统运行逻辑设计 |
3.2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及阵列涡流检测参数选择 |
3.2.1 旋压筒体自动检测平台设计 |
3.2.2 内、外侧探头定位装置设计 |
3.2.3 涡流阵列探头激励频率选择 |
3.2.4 涡流阵列探头激励电压选择 |
3.2.5 系统采样率选择 |
3.3 上位机主控软件设计及实现 |
3.3.1 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需求及目标 |
3.3.2 自动控制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3.3.3 自动控制软件架构设计 |
3.3.4 自动控制软件设计模式实现 |
3.3.5 自动控制软件功能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阵列涡流的旋压筒体缺陷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
4.1 旋压筒体涡流阵列数据特征分析 |
4.2 涡流阵列检测数据背景干扰滤波算法 |
4.2.1 涡流阵列检测数据频域分析 |
4.2.2 基于频域自适应窗口的独立通道中值滤波背景归一化算法 |
4.2.3 基于数据统计的背景平滑滤波算法 |
4.2.4 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 |
4.3 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的缺陷特征增强方法 |
4.3.1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
4.3.2 基于顶帽变换及底帽变换的图像增强方法 |
4.3.3 基于开、闭操作的噪点过滤方法 |
4.4 基于阵列涡流的旋压筒体缺陷自动识别方法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检测系统功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
5.1 阵列涡流检测系统的验证 |
5.1.1 阵列涡流检测系统硬件功能验证 |
5.1.2 列涡流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功能验证 |
5.2 标准缺陷检测功能验证 |
5.2.1 缺陷识别准确性验证 |
5.2.2 不同尺寸筒体检测可靠性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油气管道低频电磁外检测技术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交变电磁场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低频电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4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整体结构 |
第2章 低频电磁检测技术理论研究 |
2.1 低频电磁基本理论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矢量扩散方程 |
2.1.3 磁折射效应 |
2.2 低频电磁检测技术原理 |
2.2.1 低频漏磁场产生机理 |
2.2.2 低频漏磁场组成 |
2.3 低频电磁检测技术分析方法 |
2.3.1 双空芯线圈理论数学解析模型 |
2.3.2 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频电磁检测实验系统研究 |
3.1 基于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的多通道探头阵列 |
3.1.1 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数学模型及理论计算 |
3.1.2 多通道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及励磁线圈模块 |
3.2 低频电磁检测实验系统各组成模块设计与分析 |
3.2.1 激励电路模块 |
3.2.2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
3.2.3 信号采样电路模块 |
3.2.4 存储读取一体化电路模块 |
3.2.5 低频电磁检测实验系统 |
3.3 四参数正弦拟合算法分析 |
3.4 低频电磁检测实验系统初步实验验证 |
3.4.1 缺陷深度与检测信号关系 |
3.4.2 励磁线圈驱动频率与检测信号关系 |
3.4.3 提离值与检测信号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气管道不同类型缺陷低频漏磁场分布特征研究 |
4.1 不同类型缺陷低频漏磁场理论分析 |
4.1.1 基于磁偶极子理论的数学模型建立 |
4.1.2 不同类型凹槽裂纹缺陷低频漏磁场数值仿真分析 |
4.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1 实验平台搭建 |
4.2.2 不同类型缺陷低频漏磁场分布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频电磁技术中油气管道上下表面缺陷分辨方法研究 |
5.1 基于涡流线圈的复合探头设计 |
5.1.1 涡流线圈并联谐振分析 |
5.1.2 涡流检测线圈阻抗理论计算 |
5.2 复合探头影响因素 |
5.2.1 涡流检测线圈性能参数分析 |
5.2.2 涡流线圈与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干扰机制分析 |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平台搭建 |
5.3.2 涡流线圈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5.3.3 感应式磁传感器检测线圈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包覆层下油气管道表面腐蚀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
6.1 低频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理论分析 |
6.1.1 含包覆层油气管道低频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模型建立 |
6.1.2 激励线圈矢量磁位分析计算 |
6.1.3 检测线圈感应磁场分析计算 |
6.2 利兹线理论研究 |
6.2.1 利兹线理论数学模型建立 |
6.2.2 利兹线涡流损耗与铜导线对比分析 |
6.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6.3.1 低频脉冲涡流检测线圈 |
6.3.2 低频脉冲涡流检测线圈相关参数测试分析 |
6.3.3 脉冲涡流检测线圈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说明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微型扬声器的LTT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型扬声器寿命测试系统问题描述 |
1.2 相关工作研究现状 |
1.2.1 LTT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扬声器振幅监控研究现状 |
1.2.3 扬声器线圈温度测量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型扬声器及寿命测试方法 |
2.1 引言 |
2.2 微型扬声器简介 |
2.2.1 扬声器分类 |
2.2.2 动圈式微型扬声器发声原理介绍 |
2.2.3 微型扬声器常用基本参数介绍 |
2.3 微型扬声器模型建立及振幅测量原理 |
2.3.1 扬声器理论物理模型 |
2.3.2 参数确定及振幅计算原理 |
2.4 微型扬声器线圈温度测量原理 |
2.5 微型扬声器寿命测试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型扬声器寿命测试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3.1 引言 |
3.2 硬件设计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
3.3 电压电流测量电路设计 |
3.4 电源电路设计 |
3.5 主控板设计 |
3.5.1 最小系统设计 |
3.5.2 USB通讯电路设计 |
3.5.3 智能功放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型扬声器寿命测试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4.1 引言 |
4.2 扬声器寿命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4.2.1 上位机软件实现方法 |
4.2.2 下位机软件实现方法 |
4.3 使用AD7616驱动软件方案 |
4.3.1 AD7616功能及寄存器介绍 |
4.3.2 AD7616启动连续ADC转换及数据读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型扬声器LTT测试系统实验 |
5.1 引言 |
5.2 LTT测试系统介绍 |
5.3 振膜振幅及线圈温度测量验证实验 |
5.3.1 振幅测量与激光测量结果对比 |
5.3.2 线圈温度测量与温箱设定温度结果对比 |
5.3.3 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5.4 LTT测试实验结果展示 |
5.4.1 测试音源选择 |
5.4.2 25摄氏度振幅保护LTT测试实验 |
5.4.3 55摄氏度温度保护LTT测试实验 |
5.4.4 LTT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5.5 实验总结及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结构与过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滤袋发展和应用 |
1.2.2 空气过滤材料研究现状 |
1.2.3 纤维颗粒捕集流体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针织空气过滤材料颗粒拦截模拟 |
2.1 筒状针织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设计 |
2.2 流体计算动力学 |
2.2.1 Fluent软件简介 |
2.2.2 流体模拟步骤 |
2.3 针织空气过滤材料的CFD模拟 |
2.3.1 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 |
2.3.2 几何结构建模和边界条件 |
2.3.3 网格划分 |
2.3.4 Fluent求解计算 |
2.4 针织空气过滤材料的离散相模拟结果与讨论 |
2.4.1 静压分布 |
2.4.2 颗粒运动轨迹 |
2.4.3 捕集效率统计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样品制备 |
3.1 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原料选择 |
3.2 针织物上机织造 |
3.2.1 衬经衬纬针织物结构 |
3.2.2 衬经衬纬针织物上机编织原理 |
3.2.3 针织物上机织造问题及难点 |
3.3 三维圆筒针刺成形工艺 |
3.3.1 滤袋针刺成形工艺 |
3.3.2 圆筒针刺原理及样品制备 |
3.3.3 针织筒状空气材料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过滤性能测试 |
4.1 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测试与表征 |
4.1.1 结构参数测试 |
4.1.2 过滤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结构参数结果与分析 |
4.2.2 过滤性能结果与分析 |
4.3 针织过滤材料模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脉冲涡流法方块电阻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脉冲涡流测试系统基本原理 |
2.1 脉冲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
2.1.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
2.1.2 脉冲涡流检测原理 |
2.1.3 脉冲涡流检测法的电路分析 |
2.2 本章小结 |
3 脉冲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的优化设计 |
3.1 探头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3.1.1 方块电阻检测的有限元模型 |
3.1.2 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 |
3.1.3 外电路的搭建 |
3.2 探头部分参数优化设计 |
3.2.1 线圈匝数的确定 |
3.2.2 线圈内径的确定 |
3.2.3 线圈外径的确定 |
3.2.4 测量距离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4.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
4.2 探头部分电路 |
4.2.1 探头部分电路设计 |
4.2.2 驱动部分电路设计 |
4.3 处理部分各模块设计 |
4.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
4.3.2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
4.3.3 显示部分电路 |
4.3.4 电源管理电路 |
4.3.5 外部存储芯片 |
4.3.6 BOOT电路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结构 |
5.2 系统软件设计方法 |
5.2.1 脉冲方波信号的产生 |
5.2.2 AD7609程序设计 |
5.2.3 FLASH芯片程序设计 |
5.2.4 OLED显示模块设计 |
5.2.5 数字滤波算法的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测试仪的制作与测试 |
6.1 测试仪的制作 |
6.1.1 测试探头部分的制作 |
6.1.2 仪器主机的制作 |
6.2 实验结果的测量与分析 |
6.2.1 实验结果与实验误差 |
6.2.2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测试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继电保护测试与二次回路 |
2.1 引言 |
2.2 继电保护测试项目 |
2.2.1 模拟量、开关量采集测试 |
2.2.2 保护逻辑测试 |
2.2.3 遥信测试 |
2.2.4 整组传动测试 |
2.3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 |
2.3.1 电流回路 |
2.3.2 电压回路 |
2.3.3 操作回路 |
2.3.4 信号回路 |
2.3.5 其他回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人工测试方法分析 |
3.1 人工测试方法 |
3.2 测试工具及接线评价 |
3.2.1 测试仪器 |
3.2.2 工程图纸 |
3.2.3 测试接线评价 |
3.3 继电保护装置测试 |
3.3.1 保护软件核对和电源测试 |
3.3.2 模拟量采样、开入量测试 |
3.3.3 继保装置逻辑测试 |
3.3.4 继保装置传动测试 |
3.3.5 其他回路测试 |
3.3.6 人工测试的缺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设计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的优点 |
4.3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技术要求 |
4.4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设计 |
4.4.1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设计总思路 |
4.4.2 测试程序平台软件结构 |
4.4.3 测试程序平台硬件结构 |
4.4.4 测试程序系统模块的设计 |
4.4.5 测试程序系统研发及功能实现 |
4.5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的应用 |
4.5.1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 |
4.5.2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的应用 |
4.6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的对比分析 |
4.7 自动测试程序系统的评估 |
4.7.1 便捷性评估 |
4.7.2 连续性评估 |
4.7.3 高效性评估 |
4.7.4 准确性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10)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需求分析 |
§1.4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4.1 脉冲电流测量技术 |
§1.4.2 基于PCI数据采集卡采集技术 |
§1.4.3 相位差值计算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总体方案设计 |
§2.1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系统组成 |
§2.2 硬件测试模块功能方案 |
§2.3 软件系统构建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的硬件设计 |
§3.1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的硬件结构 |
§3.2 脉冲电流测量 |
§3.2.1 分流器法 |
§3.2.2 光学电流传感器法 |
§3.2.3 霍尔电流传感器法 |
§3.2.4 罗氏线圈法 |
§3.2.5 脉冲电流测量方法选取 |
§3.2.6 脉冲电流测量方案设计 |
§3.3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硬件选型及设计 |
§3.3.1 PCI采集卡 |
§3.3.2 程控电源 |
§3.3.3 噪声仪 |
§3.3.4 测试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采集卡的相位测量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采集卡的相位测量方案设计 |
§4.2 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 |
§4.2.1 数据采集卡的组成 |
§4.2.2 数据采集卡的功能 |
§4.2.3 数据采集卡主要的性能指标 |
§4.2.4 PCI总线技术 |
§4.2.5 数据采集 |
§4.3 相位差值计算 |
§4.3.1 相位差的基本概念 |
§4.3.2 相关法 |
§4.3.3 DFT法 |
§4.3.4 过零点法 |
§4.3.5 一种改进的过零相位检测法 |
§4.3.6 相位差测量方案功能验证与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系统总体概述 |
§5.2 性能测试软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1 综合测试仪测试流程控制 |
§5.2.2 综合测试仪测试状态监控 |
§5.3 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5 曲线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5.6 自检模块设计与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的功能验证 |
§6.1 综合测试仪的组装与测试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脉冲式线圈测试仪(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馈电机定子线圈高频老化及冷热冲击性能研究[J]. 何明鹏,左瑞,黄泽,张跃,张小俊,胡波,梁智明. 绝缘材料, 2021(06)
- [2]基于高精度源表一体的非车载直流充电机检定装置研制[J]. 刘思,李熊,张一凡,刘高,冯路. 电测与仪表, 2021(09)
- [3]大型超导装置失超保护系统换流回路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 仝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柔性阵列涡流的旋压筒体缺陷自动检测研究与实现[D]. 李胜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油气管道低频电磁外检测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 黄平.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6]微型扬声器的LTT测试系统研究[D]. 段志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7]针织筒状空气过滤材料结构与过滤性能研究[D]. 田菲. 江南大学, 2020(01)
- [8]脉冲涡流法方块电阻仪的设计[D]. 万尚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测试方案研究[D]. 江维臻.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XXX机构综合测试仪研制[D]. 荣佑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