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杜心范[1](1985)在《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文中研究指明斑岩型铜钼矿床皆伴生着比矿化范围大得多的围岩蚀变晕,是找矿的重要标志。对此类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的大量描述和研究表明:这些广泛发育而又复杂多变的围岩蚀变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与矿化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因此,深入研究这些蚀变矿化特征出现的规律,探索其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各种环境条件对这些规律的影响,对于认识和寻找这种类型的矿床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心范[2](1983)在《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文中研究指明斑岩型铜钼矿床皆伴生着比矿化范围大得多的围岩蚀变晕,是找矿的重要标志。对此类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的大量描述和研究表明:这些广泛发育而又复杂多变的围岩蚀变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与矿化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因此,深入研究这些蚀变矿化特征出现的规律,探索其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各种环境条件对这些规律的影响,对于认识和寻找这种类型的矿床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菊兴[3](2003)在《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西藏玉龙铜矿是我国单个矿床规模最大、位于着名的特提斯构造—成矿域的特大型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它所属的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铜矿成矿远景区带,而且是我国铜资源的后备基地之一。 尽管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众多单位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的对该矿床进行研究,但对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与斑岩铜(钼)矿床生储盖的关系;成矿斑岩形成和侵位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与模式问题;深部过程与壳幔物质交换及其形成的矿床系列问题;影响我国资源结构和面貌的喜山期斑岩成矿的机理和潜力问题等都缺乏可信与深入的了解,也较难解释玉龙铜矿复杂的成矿背景、元素组合、矿体组合等实际问题。然而,随着大陆动力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的不断积累,已经有可能通过对玉龙铜矿成矿作用的研究,以建立大陆碰撞—高原隆升条件下玉龙型斑岩铜矿综合找矿模型以及建立特殊地质、地貌条件下的氧化富铜矿的成矿模式。为此,1995年以来,作者参加包括国家科委“95”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在内的多项攻关课题,配合地勘项目,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不仅扩大了储量,查明了成因,而且基本解决了投入开采所需的富铜似层状氧化矿的资源量等关键问题。 本文以玉龙斑岩铜矿及其产出的昌都盆地沉积—岩浆—构造演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斑岩铜矿区域成矿背景和富碱斑岩铜矿的特殊成矿作用,建立各系列矿体的定位预测模型为研究重点,建立了特殊地质、地貌条件下的氧化富铜矿的成矿模式,以及以建立在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控矿条件下玉龙型斑岩铜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为切入点,从而达到对该矿床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及邻区斑岩铜矿的勘查和经济评价起到示范之目的。 玉龙铜矿是迄今为止我国矿化系列最全、成矿元素最复杂、成矿条件最独特的斑岩铜矿。矿床位于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东部的金沙江—红河斑岩型铜(钼)成矿带。 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构造地层学、古地貌学、岩石化学、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玉龙斑岩铜矿形成于陆—陆碰撞、陆内裂谷、陆内造山等多种构造体制从伸展背景向挤压背景的转换过程中。研究表明区域内地壳厚度较大(50~80km),具有南薄北厚特点;深部存在厚20km(60~80km深度)壳幔混合体(壳幔过渡带),软流圈厚度大(100~200km),存在软流圈上涌体,10~100km深度的持续的低速特征,反映存在软流圈的上涌和强烈的底侵作用。Cu、Ag、Au、Pb、Zn等主要成矿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层析分析等均印证了深部存在的北东向构造及其活跃的岩浆—流体活动,而在造山作用下,这些NE向构造处于引张状态,使得岩浆易于沿此构造带上侵,形成一系列成带的侵入岩带。 玉龙斑岩成矿带成矿年龄峰值为37.27Ma,处于早喜马拉雅阶段变形变质造山高峰期(43.04Ma)与中喜马拉雅阶段变形变质造山高峰期(28.44Ma)之间,表明它们形成于早、中喜马拉雅期陆内对冲褶皱推覆造山的间隙期,大规模岩浆侵入略滞后于早期造山,发生在两次造山高峰期之间的间造山期。 含矿斑岩富K2O、MgO,而贫SiO2、Fe2O3+FeO、MnO、CaO、Na2O,主成矿元素Cu、Mo含量高,Co、Ag、Au、W、Pb、Zn等元素含量富集,可作为有益伴生元素。Rb、Sr、Ba含量高,Ba/Sr比值大部分接近1,Ba/Rb比值大多在1.66~5.77,Rb/Sr比值在0.19~0.67之间。稀土元素的丰度高,其中轻稀土含量明显高于重稀土,呈现左高右低的较平滑的曲线,犯u大多大于0.75。以上表明玉龙含矿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属于富钾的C型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 对控矿构造的定量分析和解析,认为玉龙斑岩体被动侵位于一个总体向北开口的鼻状圈闭构造中,该鼻状构造为各矿体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成矿空间。成矿时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恢复表明,最小主应力轴主要是NW一SE走向,与恒星错一甘龙拉背斜的轴向相一致;最大主应力轴主要为NE一SW向,它代表构造挤压力的方向。 根据各矿化体的特征,划分了五种矿体类型,并对其(斑岩型、接触带矽卡岩型、接触带角岩型、接触带矽卡岩一次生氧化氧化富集型、隐爆角砾岩型)产出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等方面有了总体的把握和新的认识。其中角岩型矿体是玉龙铜矿床扩大铜储量的最重要的矿体类型。斑岩型、角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矽卡岩型矿体属Cu(Mo)建造型矿体,11号矿体属CAg一CO一-Au建造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V号矿体属Cu一Co一W一Ag一Au建造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其中n矿体北段Ag含量最高达104x10一“,平均51.375xl0一6,c。含量最高0.108%,平均0.042%;而v号矿体Au含量最高3.588xl0一6,c。:0.265只10一2。 各矿体的产出状态、矿石特征、矿石类型、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玉龙铜矿床各矿体是同一构造一岩浆一成矿体系在时空演化过程中流体化学动力学状态和成矿元素迁移性状综合演变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浅成中酸性岩浆热液系统所特有的铜矿化系列。成矿物质一部分物质来自于花岗斑岩体,另一部分物质则可能来自于三叠纪围?
郎兴海[4](2012)在《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文中提出西藏冈底斯带记录了青藏高原自古特提斯至新特提斯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作用以来的构造-岩浆演化而备受地质学家的重视,数千平方公里的火山-岩浆带,为成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流体和物质来源,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冈底斯带中段南缘,其南侧紧邻日喀则弧前盆地,行政区划属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荣玛乡。矿区的成矿地质环境是与新特提斯洋洋壳岩石圈的洋内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类似于现在的西南太平洋岛弧带。矿床类型属产于岛弧环境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其包括:1)产于斑岩体及接触带凝灰岩中的铜金矿体,目前发现有Ⅰ、Ⅱ、Ⅲ号矿体,以及Ⅳ、Ⅴ号矿化体;2)产于斑岩成矿系统外围的热液型金矿脉,目前仅发现洞嘎金矿。雄村矿区的成矿作用可以划分早、晚两期,早期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早期(166.9179.3Ma),与170184M侵位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形成Ⅱ、Ⅲ号矿体以及Ⅴ号矿化体等,属氧化性斑岩铜矿床,以形成大量的磁铁矿、石膏、缺乏磁黄铁矿为特征;晚期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157.8165.8Ma),与162.4172.9Ma侵位的晚期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形成雄村Ⅰ号矿体、Ⅳ矿化体以及洞嘎金矿等,属还原性斑岩铜金矿床,以形成大量的磁黄铁矿、缺乏磁铁矿和石膏为特征。矿床形成主要与早-中侏罗世新特提斯洋洋壳岩石圈的洋内俯冲作用有关,早期含矿斑岩体(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起源于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洋壳源区,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含钛矿物,以饱和水和高氧逸度为特征,其部分熔融形成饱和水、氧逸度高的长英质岩浆,导致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出现钙碱性系列的富硅趋势,并冷凝结晶分离出氧逸度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形成氧化型斑岩铜矿床。晚期含矿斑岩体(晚期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起源于弧底部的新生玄武质岩层,源区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含钛矿物组合,以水不饱和和低氧逸度为特征,形其部分熔融成的长英质岩浆水不饱和、氧逸度低,导致晚期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显示出与拉斑玄武岩系列相似的富铁趋势,并冷凝结晶分离出氧逸度较低的还原含矿流体,形成还原性斑岩铜矿床。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体自身,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大气降水的加入以及温度、压力的降低是矿质沉淀的重要原因。雄村矿区早、晚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氧化型斑岩斑岩铜矿床和还原型斑岩铜矿床在成矿特征差别较大,它们分别以Ⅱ号矿体和Ⅰ号矿体为代表,为此分别建立了两类斑岩型铜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即Ⅰ号矿体式综合找矿模型和Ⅱ号矿式综合找矿模型。以综合找矿模型为指导,根据矿区及外围已完成的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矿区及其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发现了多处矿化异常带,对这些矿化异常带今后的找矿方向提出了思路。
南征兵[5](2006)在《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日贡玛斑岩铜矿带位于我国西南三江北段,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东段,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管辖。研究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三江”构造带的北部,构造线由近东西向急转为近南北向的转折部位,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喜山早期黑云母花岗斑岩、强硅化花岗斑岩是区内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母岩。矿区构造简单,为一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本区重要的矿产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铜、铁铜、热液型钼、铜、铅、锌,玢岩型铁矿等内生矿产。空间上与玉龙斑岩铜矿床同属一个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丰富。 本次研究主要按室内地物化遥异常分析、野外异常查证、重要矿床(点)剖析、典型矿床对比分析、区域成矿规律总结、找矿远景区圈定的流程开展室内外的综合研究。重点对纳日贡玛典型斑岩铜矿进行了剖析,通过开展矿床地质、矿物学、显微组构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确认该矿床的矿床类型属于斑岩型铜(钼)矿。在该矿床中发现了流熔包裹体,它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存在的直接证据。根据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本区斑岩岩浆的演化可以分为3个相互联系并逐渐过渡的阶段:岩浆阶段、岩浆—热液阶段和热液阶段,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CO2,在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中,由于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影响所引起的温度降低、PH值增大,是矿石矿物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沉淀的主要因素。矿化岩体内发育强烈的黄铁绢云岩化(又称千枚岩化),黄铁矿化广泛分布,而岩体中心未见新鲜花岗斑岩和钾化带,表明矿床的剥蚀程度较浅,目前看到的实际上是斑岩系统的上部,它预示着在本矿区深处可能存在着富铜(钼)矿体。通过对比研究,认为矿床西部花岗斑岩是进一步重点深部探查区,并存在隐伏的含矿花岗斑岩。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纳日贡玛斑岩铜钼矿的成矿作用模式,该模式与玉龙铜矿的成矿模式有着一致性,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内已发现矿床(点)的矿床地质特征,开展了地物化遥的综合分析和信息提取,总结了成矿带内的成矿规律,圈定了纳日贡玛-东莫扎抓铜铝铅锌成矿远景区等九个可供进一步勘查的找矿远景区。
秦覃[6](2010)在《玉龙式斑岩型铜(钼)矿床找矿方向研究 ——基于1:25万基础编图和典型矿床剖析》文中认为本次研究工作通过参与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在前期收集图区和图区周边与之有关的区调资料及科研成果并预研究基础上,编制昌都县幅(区)的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在编制建造构造图的过程中,厘定图区地层系统,确定各时代岩石地层单位和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岩石组合,在全面研究综合分析已有地层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图幅中的自然岩石组合单位归并上升为建造类型,划分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建造,并分析各沉积建造形成时所处的沉积环境。通过区域对比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分析,总结图区侵入岩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各时代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归纳侵入岩构造组合和大地构造属性。填写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幅图层数据表,为以后该区的地质研究提供了便利,并为以后地质数据库建设提供了背景资料。西藏玉龙铜(钼)矿床是我国三江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它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的三江构造带内,构造格局十分复杂,所属的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铜矿成矿远景区带,也是我国铜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选择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床作为典型矿床。遵循野外调查与室内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对西藏玉龙铜(钼)典型矿床开展地质调查研究,针对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两方面的主要特征,将相关岩石地层、岩石组合、矿区构造、构造背景、成矿时代、围岩蚀变、矿物成分、矿体形态与产状等成矿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玉龙式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以昌都县幅建造构造图为底图,确定并提取预测要素,结合研究区的构造纲要图、矿点分布位置、元素异常图及重砂异常图,依据预测要素的叠加分布,圈定了三个远景区:1、甲加洞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找矿远景区;2、玉龙-多霞松多铜钼金银多金属找矿远郊区;3、夏日多铜钼金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其中甲加洞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找矿远景区位于妥坝南西的巴贡地垒中轴部,与原玉龙铜(钼)成矿带基本平行,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经过玉龙外围的野外勘察,重新认识了与玉龙铜(钼)成矿带有着密切联系的温泉断裂,认为它形成于两个不同期次,中生带陆内裂谷时期西倾正滑;喜马拉雅期由于印藏板块强烈碰撞作用,表层形态向东反转,导致奥陶系逆冲推覆于陆内裂谷沉积岩系之上,并使得靠近温泉断裂的陆内裂谷沉积岩系发育褶皱变形,在随后的地幔主动上涌、表壳被动伸展的过程中,这些褶皱体系构成了岩浆活动的导岩(导矿)运配通道。最终导致了玉龙喜马拉雅期斑岩的广泛发育。
陈生华[7](2005)在《川西乡城—稻城—得荣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西部乡城—稻城—得荣地区位于我国西南三江中北段义敦—中甸岛弧带有色、贵金属矿产集中区南部。自印支期以来,研究区先后经历了俯冲造山、碰撞造山及陆内汇聚造山等构造动力作用,每次构造作用都在区内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构造—岩浆活动,并伴随有强烈成矿作用。此外,研究区与着名的云南雪鸡坪—普朗斑岩铜矿带、羊拉矽卡岩—斑岩铜矿带相毗邻,而斑岩铜矿床常具成带、成群分布的特点,因此,据区域成矿学理论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寻找斑岩型铜矿的前景十分优越。 本次研究主要按室内地物化遥异常分析、野外异常查证、重要矿床(点)剖析、典型矿床对比分析、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找矿远景区圈定的流程开展室内外的综合研究。 地、物、化、遥分析显示出区内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采用衬值滤波技术对研究区内1:20万化探数据进行了二次处理,反映出Cu、Au、Pb、Zn、W等元素异常套合良好,且受区域断裂控制,多产于构造单元交界处。在义敦岛弧带的中轴断裂带上,异常呈串珠状南北向延伸,并与印支期至喜山期的斑岩、浅成花岗质岩体的分布基本吻合,从宏观上提供了雪鸡坪—普朗斑岩铜矿带北延的证据。 区内新发现足鸡顶铜矿床和红卓铜矿点,其初步勘查研究显示出良好的铜矿化特征。通过与带内主要斑岩铜矿床在矿床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足鸡顶铜矿床、红卓铜矿点与雪鸡坪、普朗铜矿床的含矿岩体都为岛弧环境下侵位的钙碱系列花岗岩,属壳幔混源型,显示出两地区具有相似的的成矿潜力。同时,两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一致也印证了雪鸡坪—普朗斑岩铜矿带的北延。 在系统分析区内已有矿产的分布、地质演化过程及控矿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圈定出稻城足鸡项—早堆铜钼成矿远景区等九个成矿远景区。
金文强[8](2010)在《秘鲁南部Cercana-Don jovier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Cercana-Donjovier矿区位于秘鲁南部Arequipa省境内,西科迪勒拉山构造岩浆带南西段;区域上为纳兹卡洋壳板块向南美大陆板块俯冲所形成的安第斯陆缘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构造线的方向与安第斯山轴线方向相同。根据秘鲁能矿部对其成矿带划分,属秘鲁南部古近纪斑岩成矿带,该带产出有Cerro Verde、Cuajone、Toquepala、Quellaveco等7个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铜-钼)矿床。这些矿床的矿化均与古新世-始新世安山斑岩的侵入有关,而区域北西向的断裂控制了含矿斑岩的侵位。该研究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具备了斑岩型铜矿形成的条件。本文在大量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地、物、化、遥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的地质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典型矿床对比分析、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果。1、分析了研究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本区处在秘鲁南部古近纪斑岩铜矿带之上,属于岛弧成矿环境,表明了本区在成矿地质条件上的优势。2、运用卫星遥感图像对区域构造进行了分析,解译出了区域的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的分布特征;运用遥感主成分分析技术,提取了矿区及周围主要热液蚀变矿物的信息,对寻找斑岩铜矿起到了指示意义。3、对全区控岩、控矿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寻找到了矿区的矿化露头异常,划分出了矿化蚀变分带;并对已施工钻孔的矿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斑岩的侵入受北西向和近南北的构造复合控制,矿化主要和英安斑岩和硅化侵入角砾岩有关。4、矿区地表地球化学取样结果显示了矿区的矿化中心;通过我校何继善院士发明的双频激电仪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圈出了激电异常带。5、通过秘鲁南部古近纪斑岩成矿带上典型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对比,对本矿区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费光春[9](2007)在《四川省得荣—木里地区斑岩型铜矿找矿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省得荣一木里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云南省接壤地区,三江北段义墩岛弧带有色、贵金属矿成矿集中区南部。该区域地质背景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广布;物、化、遥特征明显。邻区云南境内和研究区东部的木里境内均发现了大中型斑岩铜矿床。因此,加强研究区的综合研究,总结成矿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羊拉、普朗和模范村等典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产区域分布规律、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对近三年新发现的竹鸡顶、热香和红卓等铜矿点(床)的地质背景、矿化特点,控矿因素与成因模式,并与典型铜矿床作了对比研究。研究得出,红卓铜矿点的地质背景与普朗和雪鸡坪斑岩铜矿床十分类似,属于普朗、雪鸡坪、卓玛斑岩铜矿带的东延区域。竹鸡顶铜矿床及其以北地区的地质背景与普朗、雪鸡坪、模范村等斑岩型铜矿床有显着的差异,在此区域内寻找斑岩型铜矿床有较大的难度,有望在热液型铜矿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根据研究区内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网格化原始数据和1:5万化探分析成果,特别考虑了峨眉山玄武岩(或其相当层位)以及花岗岩岩基(岩株)为基岩的水系沉积物铜的高背景对矿化地球化学异常的影响,结合对区域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认识,划分出20个铜矿床找矿靶区。
二、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3)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
1.2 选题依据 |
1.3 论文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
2 玉龙斑岩成矿带区域成矿背景 |
2.1 特提斯构造带的斑岩铜(钼)矿床分布 |
2.2 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
2.2.1 中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
2.2.2 新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
2.2.3 青藏高原段(冈底斯、金沙江-红河斑岩铜钼成矿带) |
2.3 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大地构造背景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分布 |
2.4.2 玉龙成矿带矿化斑岩的基本特征 |
2.5 区域沉积岩 |
2.6 区域构造 |
2.6.1 成矿带构造特征 |
2.6.2 褶皱 |
2.6.3 断层 |
2.7 区域矿化作用 |
2.7.1 砂岩型铜矿 |
2.7.2 斑岩型铜(钼)矿 |
3 玉龙铜矿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 |
3.1.1 岩浆岩 |
3.1.2 沉积岩 |
3.1.3 构造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各矿体的产出特征 |
3.2.2 矿石类型与矿石的物质组分 |
3.2.3 矿石组构 |
3.2.4 矿化阶段 |
4 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
4.1 玉龙铜矿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特征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构造 |
4.3.1 原生矿石构造 |
4.3.2 次生氧化矿石构造 |
4.3.3 小结 |
4.4 矿石结构 |
4.5 矿石的矿物成分 |
4.5.1 原生矿石矿物特征 |
4.5.2 次生矿石矿物特征 |
4.6 次生氧化矿体剖面特征及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 |
4.6.1 氧化剖面特征 |
4.6.2 氧化矿体层状分带及划分标志 |
4.7 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1 Cu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2 Ag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3 Co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4 Au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5 W、Bi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6 Se、Te元素的赋存状态 |
4.8 小结 |
4.9 主要矿物及成矿元素在氧化带中的演化机理 |
4.10 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的成矿作用 |
4.10.1 Ⅱ号矿体氧化过程中铜量迁移的配分计算 |
4.10.2 次生氧化作用成矿模式 |
5 玉龙铜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机制 |
5.1 矿化系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成因信息 |
5.1.1 斑岩体内及接触带角岩中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化 |
5.1.2 矽卡岩型铜矿化 |
5.1.3 Ⅱ、Ⅴ号氧化铜矿体 |
5.2 成矿机制与成矿过程分析 |
6 构造-岩浆-赋矿地层耦合控矿探讨 |
6.1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成矿的深部过程 |
6.1.1 地震层析特征 |
6.1.2 重力场特征 |
6.1.3 均衡重力异常 |
6.1.4 磁场特征 |
6.1.5 深部过程的地表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响应 |
6.1.6 小结 |
6.2 昌都陆内裂谷的发育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
6.2.1 昌都陆内裂谷发育的背景 |
6.2.2 昌都陆内裂谷的演化 |
6.2.3 昌都陆内裂谷的地质特征 |
6.2.4 陆内裂谷体制下沉积-构造-岩浆耦合与成矿作用 |
6.3 喜山期陆内造山与斑岩铜矿成矿的关系 |
6.3.1 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 |
6.3.2 陆内造山体制下的成矿作用 |
6.3.3 构造变形与斑岩铜矿成矿定年 |
7 矿床定位预测的综合研究 |
7.1 矿区南段地球物理探测 |
7.1.1 探测目标及方法选择 |
7.1.2 探测结果的幅频效应异常分析 |
7.1.3 视电阻率资料的分析 |
7.1.4 小结 |
7.2 玉龙铜矿各矿体的存在型式(模式) |
7.2.1 斑岩型矿体(Ⅰ号矿体)的存在型式 |
7.2.2 接触带角岩型矿体的存在型式 |
7.2.3 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的存在型式 |
7.3 各类矿化体的矿体定位预测模型 |
7.4 科研预测储量的计算 |
7.4.1 矿体圈定的原则 |
7.4.2 资源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
7.4.3 资源量估算 |
8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采样及所有分析样品清单 |
附录2 西藏玉龙铜矿野外地质照片登记 |
附录3 镜下照相登记 |
附录4 分析数据表 |
附图1 西藏玉龙铜矿ZK26-ZK1905孔SN向各矿化定位预测图 |
附图2 西藏玉龙铜矿ZK19-ZK2002孔SN向各矿化定位预测图 |
附图3 西藏玉龙铜矿第10勘探线各矿化体定位预测图 |
(4)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概述 |
1.1.1 概念及分类 |
1.1.2 时空分布规律 |
1.1.3 成矿地质背景 |
1.1.4 岩浆性质 |
1.1.5 还原性与氧化性斑岩铜矿床 |
1.1.6 岩浆起源及深部过程 |
1.1.7 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
1.1.8 成矿系统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和手段 |
1.4 完成工作情况 |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南冈底斯带 |
2.1.2 冈底斯弧背断隆带 |
2.1.3 中冈底斯带 |
2.1.4 北冈底斯带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构造演化与斑岩成矿作用 |
第3章 矿集区地质概况 |
3.1 地层 |
3.2 岩浆岩 |
3.3 构造 |
3.3.1 断层 |
3.3.2 褶皱 |
3.4 地球化学 |
3.4.1 岩石地球化学 |
3.4.2 土壤地球化学 |
3.5 地球物理 |
3.6 矿(化)体分布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体产出特征 |
4.1.1 Ⅰ号矿体 |
4.1.2 Ⅱ号矿体 |
4.1.3 Ⅲ矿体 |
4.2 蚀变特征 |
4.2.1 Ⅰ号矿体 |
4.2.2 Ⅱ号矿体 |
4.2.3 Ⅲ号矿体 |
4.3 矿化特征 |
4.3.1 Ⅰ号矿体 |
4.3.2 Ⅱ号矿体 |
4.3.3 Ⅲ号矿体 |
4.4 矿床元素分布特征 |
4.4.1 Ⅰ号矿体 |
4.4.2 Ⅱ号矿体 |
4.4.3 Ⅲ号矿体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常量元素特征 |
5.2 微量元素特征 |
5.3 稀土元素特征 |
5.4 硫、铅同位素特征 |
5.5 锶、钕同位素特征 |
5.6 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成岩成矿时代 |
6.1 主要地质体的成岩时代 |
6.2 辉钼矿 Re-Os 测年 |
6.3 成岩成矿时代讨论 |
第7章 矿床成因 |
7.1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7.2 含矿斑岩的源区特征 |
7.2.1 可能的源区 |
7.2.2 源区的物质成分 |
7.2.3 源区的含水性及氧逸度 |
7.3 成矿流体来源 |
7.4 成矿物质来源 |
7.5 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机制 |
7.6 成矿模式 |
第8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8.1 成矿规律 |
8.1.1 控矿因素分析 |
8.1.2 找矿地质条件 |
8.1.3 找矿标志 |
8.1.4 找矿模型 |
8.2 矿集区及外围成矿预测 |
结论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 |
3. 进一步工作的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郎兴海个人简介 |
(5)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
1.1.1.构造背景与成矿环境 |
1.1.2.含矿斑岩与埃达克岩 |
1.1.3.蚀变套合 |
1.1.4.伴生矿产 |
1.2 选题依据 |
1.2.1 研究范围 |
1.2.2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
1.2.2.1 区域地质工作 |
1.2.2.2 矿产地质工作 |
1.2.2.3 科学研究工作 |
1.2.2.4 地质大调查的成果 |
1.2.3 研究意义 |
1.3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4 取得的成果和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区域地质构造的基本格架与矿产分布 |
2.6 构造运动及地质发展史 |
第3章 纳日贡玛斑岩铜钼矿典型矿床研究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含矿岩体特征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3 成矿期、成矿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 |
3.3.1 成矿期 |
3.3.2 成矿阶段 |
3.3.3 矿物生成顺序 |
3.4 热液蚀变的类型及蚀变分带 |
3.4.1 热液蚀变的类型 |
3.4.2 蚀变分带 |
3.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3.5.1 岩石化学特征 |
3.5.2 花岗斑岩微量元素特征 |
3.5.3 稀土元素特征 |
3.5.4 成矿微量元素的分布 |
3.5.5 包裹体地球化学 |
3.5.5.1 包裹体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
3.5.5.2 均一温度 |
3.5.5.3 成矿溶液的盐度 |
3.5.5.4 成矿流体成分 |
3.6 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
3.7 成矿模式 |
第4章 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特征 |
4.1 斑岩型铜钼矿 |
4.2 斑岩—矽卡岩型Cu-Mo矿 |
4.3 Sedex型铅锌银矿 |
4.3.1 然者涌 |
4.3.2 东莫扎抓 |
4.4 MVT型铅锌银矿——沱沱河地区铅锌矿 |
4.5 VHMS型Fe-Ag-Pb-Zn矿 |
4.6 黑矿型Cu-Pb-Zn矿 |
4.7 火山热液型Cu矿 |
4.8 沉积—改造型铅锌矿 |
4.9 砂岩型Cu矿 |
第5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
5.1 区域成矿规律 |
5.1.1 区域构造条件 |
5.1.2 岩浆活动条件 |
5.1.3 地层条件 |
5.2 成矿预测 |
5.2.1 遥感信息解译 |
5.2.2地球物理异常及解释 |
5.2.2.1 区域磁场特征 |
5.2.2.2 区域重力场特征 |
5.3 典型矿床对比分析 |
5.4 区域成矿远景评价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图版说明 |
(6)玉龙式斑岩型铜(钼)矿床找矿方向研究 ——基于1:25万基础编图和典型矿床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国内外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3 工作区研究程度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基础编图与研究区建造构造特征 |
2.1 建造构造图编图过程 |
2.2 沉积建造 |
2.3 陆相火山岩建造 |
2.4 侵入岩建造 |
2.4.1 侵入岩构造岩浆岩带的研究和划分 |
2.4.2 木噶岗日(蛇绿混杂岩)构造岩浆亚带特征 |
2.4.3 羌南—左贡构造岩浆亚带(增生弧)特征 |
2.4.4 羌北—昌都(微陆-岛弧)构造岩浆亚带 |
2.5 变质岩建造 |
2.5.1 羌北—昌都变质岩带特征 |
2.5.2 羌南—左贡变质岩带特征 |
2.6 蛇绿混杂岩 |
2.6.1 卡玛多蛇绿混杂岩带 |
2.6.2 日吉崩巴蛇绿混杂岩带 |
2.7 大型变形构造 |
2.7.1 区域构造基本格架 |
2.7.2 大型变形构造特征 |
第三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地层 |
3.3 岩浆岩 |
3.4 矿区构造 |
3.5 蚀变类型与蚀变分带 |
3.5.1 含矿斑岩的蚀变和矿化分带 |
3.5.2 围岩的蚀变分带及其特征 |
3.6 矿体特征 |
3.6.1 Ⅰ号矿体 |
3.6.2 Ⅱ、Ⅴ号矿体 |
3.7 矿石特征 |
3.7.1 矿石类别 |
3.7.2 矿物成分 |
3.7.3 矿石结构 |
3.7.4 矿石构造 |
3.8 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 |
3.9 成矿模式 |
3.9.1 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3.9.2 区域成矿模式 |
第四章 成矿地质条件 |
4.1 地层条件 |
4.2 侵入岩条件 |
4.3 火山岩条件 |
4.4 构造条件 |
4.5 找矿标志 |
第五章 远景区圈定 |
5.1 预测要素的确定与提取 |
5.1.1 区域 |
5.1.2 侵入岩 |
5.1.3 褶皱 |
5.1.4 矿化显示 |
5.1.5 重砂异常 |
5.1.6 铜元素异常 |
5.2 找矿远景区圈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说明 |
图版 |
(7)川西乡城—稻城—得荣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序言 |
0.1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0.2 选题依据 |
0.2.1 研究范围 |
0.2.2 研究现状 |
0.2.3 邻区资源勘查评价对我们的启示 |
0.2.4 研究意义 |
0.3 研究方法及工作量 |
0.4 取得的成果和进展 |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区域地层 |
1.3 区域岩浆岩 |
1.4 区域构造特征 |
1.5 义敦岛弧造山带演化 |
1.5.1 俯冲造山作用 |
1.5.2 碰撞造山作用 |
1.5.3 造山后伸展作用 |
1.5.4 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作用 |
1.6 区域矿产分布 |
1.7 小结 |
2 区域地物化遥异常特征 |
2.1 区域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2.1 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
2.2.2 元素聚类分析 |
2.2.3 异常解释 |
2.3 遥感图像解译 |
2.3.1 遥感图像处理方法 |
2.3.2 地质解译 |
2.4 小结 |
3 新发现矿产地地质特征 |
3.1 足鸡顶铜(金)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1.3 次生氧化带的垂直分带及特征 |
3.1.4 矿床成因类型 |
3.1.5 找矿前景 |
3.2 红卓铜矿点 |
3.3 典型矿床对比 |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要氧化物含量及对比 |
4.2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4.3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4.4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4.4.1 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分析 |
4.4.2 埃达克岩判别 |
4.4.3 构造背景分析 |
4.5 小结 |
5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
5.1 区域成矿规律 |
5.1.1 区域构造条件 |
5.1.2 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
5.1.3 岩浆活动条件 |
5.1.4 地层条件 |
5.1.5 成矿时代 |
5.2 区域成矿远景评价 |
5.2.1 评价准则 |
5.2.2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3 区域成矿远景区的划分 |
6 结论 |
6.1 取得的进展与主要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8)秘鲁南部Cercana-Don jovier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意义 |
1.2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地理环境 |
1.4 研究区的工作历史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遥感地质特征及矿化信息提取 |
3.1 概述 |
3.2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
3.2.1 数据源的选择 |
3.2.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3.2.3 遥感图像镶嵌 |
3.2.4 遥感图像信息增强 |
3.3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 |
3.3.1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标志建立 |
3.3.2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 |
3.4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
第四章 矿区地质 |
4.1 地层 |
4.2 构造特征 |
4.3 岩浆岩 |
4.3.1 岩浆岩分布特征 |
4.3.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4.4 角砾岩 |
4.4.1 电气石角砾岩 |
4.4.2 震裂角砾岩 |
4.4.3 硅化侵入角砾岩 |
4.4.4 断层构造角砾岩 |
4.5 围岩蚀变特征 |
4.6 矿区的矿化特征 |
4.6.1 斑岩型铜矿化带 |
4.6.2 南西侧铁氧化物-铜-金矿化带 |
4.6.3 北东侧铁氧化物-铜-金矿化带 |
4.7 矿区深部地质特征 |
4.8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4.9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初探 |
5.1 对比典型斑岩铜矿地质特征 |
5.1.1 典型斑岩铜矿地质特征 |
5.1.2 与本矿区的对比 |
5.2 矿区矿床成因初探 |
5.2.1 成矿环境 |
5.2.2 成矿时代 |
5.2.3 成矿作用过程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6.1 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 |
6.1.1 区域成矿条件 |
6.1.2 矿床成矿因素 |
6.2 找矿标志 |
6.2.1 侵入岩标志 |
6.2.2 构造标志 |
6.2.3 围岩蚀变 |
6.2.4 矿化标志 |
6.2.5 遥感信息异常标志 |
6.2.6 地球物理异常标志 |
6.2.7 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
6.3 远景区预测 |
6.3.1 区内远景区预测 |
6.3.2 区外远景区预测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四川省得荣—木里地区斑岩型铜矿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1.3 前人研究概况 |
1.3.1 斑岩铜矿的主要研究进展 |
1.3.2 研究区以往工作研究程度 |
1.4 论文研究内容、工作量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成矿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断裂构造 |
2.3.1 主要断裂带 |
2.3.2 构造演化 |
2.4 物、化、遥特征 |
2.4.1 乡城-稻城-得荣地区 |
2.4.2 木里地区 |
第3章 典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 |
3.1 普朗-雪鸡坪斑岩铜矿床 |
3.2 羊拉铜矿床 |
3.3 模范村斑岩铜矿床 |
3.4 典型铜矿床的勘查评价给我们的启示 |
第4章 新发现矿产地的地质特征 |
4.1 竹鸡顶铜矿 |
4.2 红卓铜矿 |
4.3 热香铜矿 |
4.4 与典型铜矿床的对比 |
第5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靶区划分 |
5.1 成矿规律 |
5.1.1 构造控矿条件 |
5.1.2 地球化学条件 |
5.1.3 岩浆活动条件 |
5.1.4 地层条件 |
5.1.5 成矿时代 |
5.2 找矿靶区划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J]. 杜心范.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2)
- [2]藏东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及其与 J·D.Lowell(劳厄尔)模式的对比[A]. 杜心范.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 1983
- [3]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D]. 唐菊兴. 成都理工大学, 2003(04)
- [4]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D]. 郎兴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5]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 南征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06(12)
- [6]玉龙式斑岩型铜(钼)矿床找矿方向研究 ——基于1:25万基础编图和典型矿床剖析[D]. 秦覃.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5)
- [7]川西乡城—稻城—得荣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 陈生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05(07)
- [8]秘鲁南部Cercana-Don jovier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 金文强. 中南大学, 2010(02)
- [9]四川省得荣—木里地区斑岩型铜矿找矿方向研究[D]. 费光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