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人帮”——黑“三论”——教唆犯(论文文献综述)
潘文峰[1](2015)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和探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一、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社会转型对文学批评的影响。70年代以来的各种事件使威权意识形态面临紧迫的任务:必须自我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民意才可能继续维持其威望或合法性。而威权意识形态在调整过程中需要一种新的美感和文学样式为之效力。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表述上摒弃“文艺为政治服务”而倡导“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正是这种调整的结果。然而,文艺与政治的对立紧张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政治意识形态内部在文艺“路线”上的分歧使80年代前期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几经波折。1984年底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强调“创作自由”和对党在文艺领导方面的“偏左”进行检讨,进一步推动了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此后,尽管仍面临政治的压力,但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走向多元化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二、讲究政治实用的经典文论和传统批评范式不甘心被边缘化,仍试图利用各种造势(“伤痕文学”论争、“现代派”论争、“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等)掌控文学发展与批评理论建设的方向。三、人道主义思潮的回归对文学批评的影响。过去一个时期,尤其是“文革”的惨痛教训,使人道主义成为不可阻挡的思想潮流。立足于实现人的“本质”与“自由”是8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建设的一个基点。“文学无为而治”、“文学主体性”、“文艺本体”、“纯文学”等批评理论的倡导,无不深含人道主义的情怀。以上三方面犬牙交错,深刻地影响了80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研究范围、本论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路径和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二章梳理“左翼”文艺理论批评发展及其一元化历程,以及70年代末以来威权意识形态对文艺政策的调整及由此引起的论争。了解“左翼”文艺批评理论发展及其一元化历程,是把握80年代文学批评论争的思想资源与目的的前提和基础。综观80年代一系列的文学批评论争,其实就是原有文学格局瓦解之后不同的文学观念及其话语权之间对峙与冲突的具体表征。其中,“革命”(或政治)的文学观和“人”的文学观之间的对峙与冲突最引人注目;而如果把这种冲突放在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背景下观照,那么,其实质可以归结为:文学作为一种阶级与组织的“斗争武器”(为建立某种“规范与秩序”)和文学作为“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之间矛盾的历史延续。第三章论述80年代文学批评中两种范式的冲突与转换。从“五四”时期起,人性、人道主义、创作方法与形式往往成为了文坛聚讼的中心。在此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们屡屡被当作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话题来讨论。在“革命”文学批评理论的视域中,从大的方面来讲,持论“人性”、创作方法与形式的正确与否,不仅关乎文艺事业的成败,也关乎革命事业的成败;从小的方面去看,对待人性、人道主义、创作方法与形式的态度往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政治思想状况。其结果,不符合于“革命”要求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和创作方法不可避免地被视为“落后”或“反动”;不符合“革命”要求的“形式”则被贴上各种标签——现代派的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反现实主义等。80年代,以上这些“传统”观点逐渐失魅,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文学批评观念赢得社会共鸣。第四章主要探讨80年代文学批评中的关键词或流行术语——“文学批评标准”、“新方法”、“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主体性”、“文艺本体”、“纯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史背景、理论意义与理论盲点。第五章从“双百”的实施状况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来考察80年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局限。“双百”实践的历史语境,大致反映了一个时期学术发展与争鸣的“上限”。在80年代,“双百”实践的政治化和工具化倾向依然十分明显,这妨碍了“争鸣”的深度和广度,妨碍了文学批评理论的更新速度与创新力度;而一个时代批评的总体思维特征,则反映了其理论自觉的程度。80年代文学批评在递变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普遍的思维模式,即以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政治与文学、外部与内部、社会与个体作为思维逻辑,前者意味着保守落后,后者意味着现代和先进。这说明80年代文学批评在反思经典批评理论的过程中缺乏“自我批判”的自觉,仅是一种“体系内的批判”,不具有足够的“艺术总体性”的理论自觉。结语部分总结80年代文学批评的理论意义,指出其扭转了长期以来单纯追求文学与批评的经世致用倾向,开启“文学之为文学”及自身本质属性的全面探索。
冉妮莉[2](2010)在《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有关全国各地“打黑”活动的报道,目前打黑除恶已成为刑事斗争的重中之重,例如去年7月份重庆打黑案件、新疆“7.15”案件等,各地方打黑案件报道频繁,说明我国目前黑社会性质的共同犯罪活动频繁,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公民的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于这类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主犯、教唆犯等的处罚,特别是涉及死刑的适用,根据司法实务界的反馈,对于这类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并未有统一标准,制定一个标准对于这类犯罪适用,起着限制适用死刑的作用,但这个标准如何制定,笔者认为这是体现我国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的一个新命题,既不能纵容罪该处死的犯罪分子,又要尽量避免侵犯人权,让不该适用死刑的人也适用死刑从而违背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命题下,笔者试图在共同犯罪的范围内,找出解决这类犯罪在适用死刑的原则和标准,从刑事政策、程序的控制和量刑情节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提供自己对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些想法,为了达到既能符合国际趋势又能解决国内的实际问题的目标,在法律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自己的一些建议。
衡阳铁路三中大批判组[3](1977)在《“四人帮”——黑“三论”——教唆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大肆宣扬“流氓论”、“文盲论”、“角刺论”,毒汁四溅,妄图将青少年的思想搞乱,把他们引上邪路。这个黑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流氓阿飞打群架时胡说:“我想这样的青年可能有长处,打起仗来很勇敢,当解放军上前线,重伤不下火线。”“四人帮”在清华大学的一员黑干将也胡说:“学生砸玻璃门窗,与十八世纪工人破坏机器一样,都
陈志聪[4](1977)在《坚决打倒政治教唆犯》文中研究表明 列宁同志指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列宁全集十一卷三三八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五项标准,这是对年青一代无限的爱护和关怀。"四人帮"却教唆青少年走资本主义道路,妄图把下一代绑在他们篡党夺权的战车上,把无产阶级接班人当作野心家们的殉葬品,连十一、二岁无辜的儿童也不放过。文痞姚文元曾别有用心地在革命干部中大抓"政治教唆犯"、纯属贼喊捉贼,教唆犯不是别人,正是"四人帮"自己。
张扬[5](1998)在《《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始末(上)——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作》文中认为 一、被捕1975年1月7日上午,南方农村阴冷潮湿的早晨。男女老少社员们都忙着出工。工间休息,生产队长来叫我,说是公社革委会主任让我去谈口粮问题。我上山下乡落户在湖南省浏阳县大围山区中岳人民公社南岳大队书塘生产队。公社机关就坐落在我们队,近在咫尺。几十秒钟后,我便跨进公社主任的办公室。那时,"文革"高潮已经过去。我们知青户里,女知青各寻门路,有的走了,有的嫁人了;男知青也八仙过海不知去向,只剩下我这条光棍。生产队长侵占知青组公物,我向他索
李彬[6](2015)在《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新闻变革似有一种正反合的三部曲:八十年代高度政治化、九十年代去政治化与新世纪以来再政治化。文章由此政治视角审视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系列演化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在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梳理归结中国新闻变革之轨迹、踪影与脉络。
黄盛璋[7](1977)在《影射史学的一个黑标本——批《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反复辟斗争》》文中研究指明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随心所欲地伪造历史,他们抓的“史学”纯粹是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他们为了炮制这种“史学”文章,也把黑手伸进了文物考古领域。原北京两校大批判组控制的《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六年第四期发表的《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反复辟斗争》,就是“影射史学”的一个黑标本。这篇文章虽署名龚发,但梁效直接插了手,是由梁效精心修改定稿的。它利用考古材料,歪曲、伪造历史,大肆宣扬“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道出了“四人帮”迫不及待地篡党夺权、实行地主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的反革命心声。
丛深[8](1977)在《悲喜之秋(六场话剧)》文中研究表明 人物表陆海天——华光大型电机厂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五十二岁。艾平——热电厂革委会副主任,陆海天之妻,四十九岁。陆迎风——医学院学生,陆海天和艾平的女儿,二十二岁。任连山——电机厂水电车间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五十二岁。任连水——大立车操作者,任连山之弟,二十八岁。任重远——小立车操作者,任连山和安淑芳之子,二十六岁。安淑芳——电机厂职工食堂炊事员,任连山
广西师院教育理论教研组[9](1977)在《人民教师应当受到尊重——批判“四人帮”对教师的诬蔑和迫害》文中研究说明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使被“四人帮”严密封锁了多年的毛主席在一九七一年六、七月间对教育工作指示的精神,现在同群众见面了.毛主席的指示精神有如霞光万道的宝剑,劈开了长时期来压在教育战线广大革命同志头上的“两座大山”,解除了人们精神上的枷锁.毛主席亲切地指出要尊重教师.可是“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实现他们改朝换代,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却全盘否定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教育战线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全盘否定广大教师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并且用极其恶毒的语言和卑鄙的手段对人民教师进行了疯狂的攻击和迫害,严重地挫伤了广大教师的革命积极性.我们对“四人帮”诬蔑和迫害教师的反动言行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算.
金志军[10](2017)在《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从传统的“同志”、“小姐”到流行的“驴友”、“月光族”、“单身狗”等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我们发现它们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问题一,任何研究都必须基于对于概念的有效界定,既有研究对于这类语言形式或称为“称谓语”,或称为“称呼语”,则,哪一种更准确,是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社会语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也关联着社会学,则我们的研究如何与社会学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身份紧张”等等问题衔接?问题二,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离散的(即使是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某个小样本,如《红楼梦》专书才得以实现),则,面向海量数据的研究是否可能?语言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既有研究却通常基于相对静止的语言材料(如某个语料库),则,即时性追踪每时每刻的语言系统性变化是否可能?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基于文献阅读(即使是语料库也主要基于文本阅读)采集获得,则,我们是否可能通过设计某种实验手段而获取?既有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在语句中“摘取”词语的方式获得语料,则,既不依赖语句、语篇,又不依赖词典而“直接”提取词语作为语料是否可能?问题三,语言变化既是语言内部运功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表征,既有研究通常关注的只是这类词语对于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的意义,则借助语言统计与分析,建立辨识某种“即时性社会状态”的表征模型乃至建立某种基于语言统计的“社会问题量表”是否可能?本文的焦点就在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重新考察了既有研究习用的“称谓”与“称呼”概念,提出用“身份指称”涵盖“称谓”与“称呼”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陈述、描写。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交往中首要问题可描写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所谓“身份指称”是指在语言中以语汇形式对于人的各自身份类型的指称。这表达了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接着,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第一次设计了“基于键盘输入法的身份指称语料采集”的实验手段。中国网民达7.1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数据)。“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是中国网民使用率很高的输入法,这一输入法会根据全国网民的使用而自动更新其词库的词语优先联想。这样,我们便可借助键盘输入来测量当下全国“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用户普遍使用的指称形式是哪些。由此,作为我们的语料搜集来源,论文以2015年1月2日搜狗键盘输入法词库为基础,通过追踪测量,建立了以这一动态词库为基础的“身份指称全数据语料库”。论文第一次采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数量的身份指称形式共计13292个。其中,包括二字格身份指称6528个,三字格身份指称6764个。如此巨量的身份指称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身份识别与认同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论文也第一次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身份指称“词语模”。为了在大数据量身份指称研究中分离出权重较高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人工梳理,分析出所有身份指称中的“核心语素”,并由此发现了数量空前的身份指称“词语模”。如此数量的词语模的发现,不仅提升了语言学对于身份指称词语模数量的认识,并且,这种具有能产性的并如此高量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身份指称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维度上的身份指称数据的前后对比分析中,论文不但观察到身份指称的动态性变化调整(身份指称年度隐显变化率约为200%)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常态,而且观察到了身份指称所勾勒的与其时间维度相应的社会职业、社会心理和社会焦点等社会现象。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在身份指称中所映射的当代社会问题,论文进一步集中考察了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权利与财富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族群问题。论文发现,“社会分层”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民众对社会的财富、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声望维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焦虑;“性与性别”类相关身份指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性别维度”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其中,男性性别指称多映射中国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等社会重大议题,女性性别指称更多表现出女性炫富、炒作和任性等特点;“族群”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族群”的内外部分层,其中,民族歧视和“逆向歧视”是由事件性的社会力量推动而成的结果,而部分“族群”类身份指称体现了某些权力拥有者和社会普罗大众之间的分层、某些利益拥有者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分层、某些非法获利族群与普通利益输送族群的社会分层。自然,这些社会问题都是处在变动过之中,而基于对全国网民输入习惯的“词库”变化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社会学“社会身份与社会冲突的焦虑度”的量表的构建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思路。
二、“四人帮”——黑“三论”——教唆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人帮”——黑“三论”——教唆犯(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文学政治本体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
第二章 文学格局的变化与话语权的博弈 |
第一节 “伤痕美感”论争 |
第二节 从第四次文代会到“作协四大” |
第三节 “反自由化”与“自由化” |
第三章 批评范式的冲突与转换 |
第一节 “人”的文学观的再勃兴 |
一 “人学”涌动:“阶级话语策略”的解构 |
二 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论争:“共性”与“个体”的回归 |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论争:从“革命”到“人文理想” |
一 “革命”的进化 |
二 人文的回归 |
第三节 “朦胧诗”及“三个崛起”的论争:价值取向的分歧 |
第四节 “现代派”的论争:文学的另一种可能与“方向”的冲突 |
第五节 “人本思想”的时代共鸣 |
第四章 理论批评的超越、拓展/盲点 |
第一节 威权文艺批评标准的超越 |
第二节 “方法”的突破 |
一 “新方法热” |
二 “论阿Q的性格系统” |
三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
第三节 性格组合论:“内宇宙”的探索 |
第四节 “主体性”的双重“救赎” |
一 理论的救赎 |
二 “主体”的救赎 |
第五节 “艺术本体”/“纯文学”的虚与实 |
一 理论背景 |
二 “文艺本体”:悬空/意义 |
三 “纯文学”的两面性 |
第六节 “重写文学史”:偏狭中的行进 |
第五章 80年代文学批评的限度 |
第一节 “双百”的历史困境 |
第二节 “体系内批判”:二元对立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死刑存废之已见 |
二、研究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意义 |
第一章 共同犯罪中死刑适用之对象 |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述 |
一、我国刑法体系中共同犯罪的性质 |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
三、共同犯罪的构成 |
第二节 共同犯罪中死刑适用之范围 |
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
二、共同犯罪中适用死刑的主体 |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适用死刑的根据 |
一、正犯适用死刑的根据 |
二、共犯适用死刑的根据 |
第二章 刑事政策与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 |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概述 |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 |
二、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三、国际因素与我国的死刑政策 |
第二节 刑事政策与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 |
一、刑事政策与共同犯罪适用死刑的关系 |
二、刑事政策在共同犯罪适用死刑的作用 |
第三节 刑事政策在共同犯罪适用死刑中的具体运用 |
一、司法实务对共犯适用死刑时运用刑事政策的原则分析 |
二、刑事政策在共同犯罪死刑适用之建言 |
第三章 共同犯罪中死刑适用之限制 |
第一节 死刑司法控制的原则 |
一、法定性原则 |
二、刑法谦抑性原则 |
三、刑罚目的性原则 |
四、平等公正性原则 |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的限制 |
一、主犯适用死刑的限制 |
二、教唆犯适用死刑的限制 |
第三节 刑法分则中涉及共同犯罪的死刑限制适用 |
一、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的死刑适用 |
二、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的死刑适用 |
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类犯罪的死刑适用 |
四、侵犯财产类犯罪的死刑适用 |
五、贪污贿赂渎职类犯罪的死刑适用 |
第四章 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之程序 |
第一节 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证据 |
一、正确认识证据的特点 |
二、证据审查的标准 |
三、涉及共同犯罪中证据的认定问题 |
第二节 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程序标性标准 |
一、死刑案件普通程序 |
二、死刑案件二审程序 |
第五章 量刑情节与共同犯罪中死刑适用 |
第一节 量刑情节概述 |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特征 |
二、量刑情节的种类 |
第二节 情节与主犯的死刑适用 |
一、集团犯罪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 |
二、影响主犯适用死刑的情节要素 |
第三节 情节与教唆犯的死刑适用 |
一、影响教唆犯定罪的情节要素 |
二、教唆犯适用死刑的情节要素 |
第四节 情节与从犯的死刑(死刑缓期执行)适用 |
一、与从犯相关的情节要素 |
二、从犯适用死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情节要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10)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心术语的界定和研究目标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
1.2.2 称谓语泛化的研究 |
1.2.3 称谓语简化的研究 |
1.2.4 称谓语“缺环”的研究 |
1.2.5 称谓语的文化释源研究 |
1.2.6 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
1.2.7 通用称谓语的研究 |
1.2.8 零称谓的研究 |
1.2.9 网络称谓语的研究 |
1.2.10 称谓语的个案研究 |
1.2.11 文艺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2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3 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和村落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4 称谓语和修辞关系的研究 |
1.2.15 称谓语的理论研究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全数据的语料搜集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
1.3.2 研究方法如何展开的问题 |
1.3.3 研究的根本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
1.4 研究的基本设想 |
1.4.1 研究语料的获得 |
1.4.2 研究方法的展开 |
1.4.3 研究价值的实现 |
1.4.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本章小结 |
上篇 |
第二章 身份指称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
2.1 身份指称数据的来源 |
2.2 身份指称数据的采集 |
2.2.1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输入法选择 |
2.2.2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拼写法选择 |
2.2.3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音节数处理 |
2.2.4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处理 |
2.3 身份指称数据的总量 |
2.4 身份指称数据的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及词语模的建立 |
3.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提炼 |
3.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和讨论 |
3.2.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性维度的分类 |
3.2.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义维度的分析和讨论 |
3.2.2.1 核心语素为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1 核心语素为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2 核心语素为非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 核心语素为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 核心语素为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4 核心语素为其它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3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成词能力的观察 |
3.4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引导下的身份指称“词语模”的建立 |
3.4.1 强模标与弱模标:词语模和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呼应 |
3.4.2 语素模与构式模:身份指称词类系统对于词语模的类别补充 |
3.4.3 身份指称词语模的能产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分析和研究 |
4.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 |
4.1.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提取 |
4.1.2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归类分析和讨论 |
4.1.2.1 家庭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2 朋友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3 职业、职位、地位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4 性与性别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5 社会通称类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6 其他类别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2 高频使用的三字格身份指称 |
4.2.1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的提取 |
4.2.2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词汇学意义 |
4.2.3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语用学意义 |
4.2.3.1 社会新群体的勾勒 |
4.2.3.2 社会新问题的映射 |
4.2.3.3 社会新平等的表达 |
4.2.3.4 社会新心理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动态对比研究 |
5.1 身份指称高频词动态对比数据的选取 |
5.2 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2.1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2.2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2.3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5.3 三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3.1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3.2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3.3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六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和财富问题 |
6.1 富二代、房奴、石油系和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 |
6.1.2 身份指称“X二代”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3 身份指称“房X”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4 身份指称“X奴”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5 身份指称“XX系”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2 贪官、侠盗和社会“越轨”中之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
6.2.1 社会规范的理论阐述 |
6.2.2 以负面义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3 负面义动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4 以负面义形容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5 负面义形容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6 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总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 |
7.1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 |
7.1.1 扁担男、摘花女和中国的性别与社会事件 |
7.1.1.1 “XX男”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2 “XX女”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3 “XX男”、“X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表征 |
7.1.2 盛女、煮男和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1 “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2 “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社会评价 |
7.1.2.3 “X女”、“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女性社会评价比照 |
7.1.3 女汉子、男小三和中国的性别歧视 |
7.1.3.1 “女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女性社会地位 |
7.1.3.2 “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性社会地位 |
7.1.3.3 “女XX”、“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地位的讨论 |
7.1.4 炫校姐、街净哥和中国的性别分层 |
7.1.4.1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2 “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3 “X姐”、“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4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5 “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6 “XX姐”、“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7 “姐”类和“哥”类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分层的总体探讨 |
7.1.4.8 “男、女”和“哥、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性别分层的总体讨论 |
7.2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问题 |
7.2.1 中性、颜性恋和中国的社会“性”风潮 |
7.2.2 同妻、同官和中国特殊的同性文化 |
7.2.3 小姐、先生与中国的性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族群问题 |
8.1 切糕党、蚁族和中国的族类分层 |
8.1.1 “XX党”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1.2 “X族”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 大妈、大爷与中国的中老年族群的分层 |
8.2.1 “X大妈”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中老年族群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2 身份指称“大爷”暗示的中国中老年男性群体的社会存在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身份指称数据库 |
附录二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数据统计表 |
附录三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的类化数据列表 |
后记 |
四、“四人帮”——黑“三论”——教唆犯(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D]. 潘文峰. 南京大学, 2015(05)
- [2]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D]. 冉妮莉. 武汉大学, 2010(05)
- [3]“四人帮”——黑“三论”——教唆犯[J]. 衡阳铁路三中大批判组. 湖南教育, 1977(04)
- [4]坚决打倒政治教唆犯[J]. 陈志聪. 教育革命, 1977(01)
- [5]《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始末(上)——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作[J]. 张扬. 同舟共进, 1998(07)
- [6]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 李彬.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7]影射史学的一个黑标本——批《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反复辟斗争》[J]. 黄盛璋. 天津师院学报, 1977(06)
- [8]悲喜之秋(六场话剧)[J]. 丛深. 人民戏剧, 1977(11)
- [9]人民教师应当受到尊重——批判“四人帮”对教师的诬蔑和迫害[J]. 广西师院教育理论教研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11)
- [10]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