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人口:基本情况与特点

中国青年人口:基本情况与特点

一、中国青年人口:基本状况和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定[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张庆武[3](2017)在《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测量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流动人口尤其是青年流动人口迅猛增加,与青年流动人口相关的群体性社会事件频频发生,大量青年流动人口到城市后如何管理,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分析青年流动人口发展诉求,促进其融入城市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为研究主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全面了解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融入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需求以及影响其城市社会融入的制度障碍,为政府制定关于青年流动人口科学管理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在充分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青年流动人口管理的实践经验,把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管理需求层次理论、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总结了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测评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方法,并使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详细了解了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其城市社会融入的主要因素。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第一,本文通过对现有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先期理论以及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借鉴和研究不足的规避,构建了新的、更符合实践意义的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整合、社会生活、政策接纳和文化适应四个维度构建9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该体系不仅考虑了显性及隐性指标、客观及自评指标,还引入了青年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双向互动和流入地"接纳"的维度。社会融入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社会融入过程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由结构融入到内核融入的动态进程,即由外在的经济地位提升、就业空间扩大和消费模式转变等外在表现,逐步过渡到在文化、价值和观念上对所生活城市的认可。第二,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收敛技术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测评模型。如何把社会融入从概念、模型变成可量化的评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构建了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测评模型。本文利用三角模糊数对模糊语义的构建进行处理,并提出二阶收敛技术对指标和权重模糊值进行处理。用三角可调模糊数表示被访者意见,采用模糊的逻辑概念来描述主观评估值,可降低主观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群体被访者决策,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两阶段收敛方法,可较大幅度降低被访者意见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实证研究表明,二阶收敛技术能够有效剔除偏差较大的被访者意见,从而降低了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被访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让社会融入度的量化测评变成了可能。第三,开展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测评实证研究,并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对青年流动人口的主要需求进行了分析,为制定青年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本文在指标体系、测评模型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开展了大规模的实证调研,从政府视角和个体视角分别计算了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总体社会融入度和个体社会融入度(考虑到不同城市青年流动人口的差异性,在实证分析时将青年流动人口划分成两类分别计算:大专学历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总体社会融入度为0.5284,属于中等水平。对整体社会融入度作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差异性:一是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呈现差序融入,文化适应最好,社会生活次之,政策接纳和经济整合最差。二是青年流动人口不同亚群体间的社会融入情况差异较大,高学历群体的总融入度显着高于低学历群体,特别是在经济整合方面的差异最为明显。从个体角度数据分析结果可看出,物质性价值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大部分青年流动人口的主导需求。同时,部分经济收入较高的青年流动人口的需求层次则有较强的社交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提高青年流动人口经济收入、加强对青年流动人口教育培训、完善青年流动人口权益保护制度、搭建社会连接机制以及渐进化的户籍改革等具体政策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年流动人口的科学管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社会融入视角研究青年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二是从经济整合、社会生活、政策接纳和文化适应四个维度构建了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体系;三是提出了基于二阶收敛技术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四是基于管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融合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的管理机制创新思路和举措。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测评是科学制定青年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前提,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一方面可以为研究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问题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青年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帅[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刘子云[5](2015)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民族团结教育”因与社会政治议题存在密切关联,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权力再生产的工具、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实质上,民族团结教育及其模式,是在时代需要的背景下和复杂环境的孕育中,由政治话语的建构、历史主体的实践、制度伦理的规范等多重环境要素共同作用而生成与建构的概念、行动和运行方式。其宗旨是教青年和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球共同体中所有个体所具有的相似性与彼此关联的命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但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鉴于人们的文化符号、文化归属认同以及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不平等、歧视、分离主义、极端势力”等破坏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力量在学校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事实性存在,威胁着个体的生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同时受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各族人民在交流、交换和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传统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或持续存在或转换为经济纠纷、文化差异等产生的新的矛盾与冲突。为了个体与他者的共同安危,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培养青年及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消除民族歧视、抵制破坏、修复分离主义导致的情感裂痕、避免暴力冲突引致的伤害,以维护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平等地位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秩序。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理念、方式、过程、效果”等5个要素纳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范畴,从历史、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的层面,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秉持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考察民族团结教育现象,及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建构。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之缘由、意义、内容与方法,从多学科和中外比较的视野审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意义。其中主要是从人类学视野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民族学中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民族政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社会学中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以及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理论等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新的阐释,理解和反思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概念,从政治论、利益论、工具论、价值论等不同的论说,以及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再审视,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交迭与差异,确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即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当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工具论和价值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基本样态。历史地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和目标,分别简述了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两者民族团结教育理念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文化相互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理念。虽然我国民族团结的理念早已蕴藏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但作为教育实践却是近代之事。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生阶段(18401949年);伴生阶段(1949—-1978年);独立阶段(1978—至今),不同阶段,其目标、主体、方式、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为避免研究的主观偏见,对广西、北京和湖南的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由此形成了第五章内容,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坚持主位研究,主要以团结模范省区的广西作为研究背景,对南宁市五所中学的143名教师和7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百色市、来宾市等各地民宗局、民委的民族教育管理者,那良镇中心小学、滩散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及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进行深度访谈。在使用调查资料时,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以还原民族团结教育的“真实”,并呈现了广西生态视阈下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状况,包括各族师生等不同主体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对象、课程教学、教材、师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总结了广西整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第六章对我国与以色列、马来西亚、美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描述性总结。各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所采取的具体理念、目标和行动方式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国家统一、消除民族歧视和促进社会民主、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我国与外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理念、制度和实践上具有相同之处,在目标、方式和实践上有一定差异,从总结的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注重理念上的包容性和实践上的灵活性。第七章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主体认识、实践过程、方式选择、质量效果和评价等存在认识上和操作层面的困惑,尤其是不同范式主导下人们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的偏差较大。第八章探讨了如何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中关于理念、主体等要素的认识困境,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的方法探讨和路径分析。根据广西、北京、西藏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可以将经验归纳为课程、活动、文化、情感等四种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第九章从人类学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理论反思。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形式特点,将民族团结教育分成权力、理性和文化支配等三种类型。不同民族团结教育类型各有优劣,其中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是最适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类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将学校视为一个类社会的公共场域,充分利用学校的民族文化符号,挖掘其象征意义,通过精心的教育选择,为各族学生建构一个富有中华民族文化隐喻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塑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促进彼此的尊重、理解和沟通,达至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理想。

杨菊华,张钊,罗玉英[6](2016)在《流动时代中的流动世代:近30年中国青年流动人口特征的变动趋势》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人力资源高速流动的大时代,而青年流动人口扮演了生力军的角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通过对过去30年普查数据和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明确界定青年流动人口的内涵与外延。同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该群体的绝对规模逐渐增加,但人群占比却呈下降趋势;性别结构日渐平衡,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首次流出年龄渐进后延,流动原因向融入城市倾斜等。此外,文章还对当前青年流动人口研究的局限提出了初步思考。

贾志科[7](2015)在《性别失衡背景下城市青年择偶问题研究 ——以南京、保定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且严重偏离正常值域。如今,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已初步显现。在人口大规模急剧流动的社会背景下,青年择偶模式逐步发生变化,择偶困难现象变得越来越突出。本研究试图从性别失衡的视角入手,对城市中出现的青年择偶问题做出解释。研究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性别失衡是否会导致城市青年择偶出现问题?其对城市青年择偶会产生哪些影响?内在的影响机制如何?通过利用2014年3~5月笔者在江苏南京、河北保定两地针对“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5大类行业18-35岁的957名城市在职青年进行的“青年发展状况”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尤其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本研究对性别失衡背景下青年择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初步考察,而后对城市青年择偶在行业、地域、年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与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实证调查数据检验了性别失衡对城市青年择偶的直接影响,进而探讨了影响城市青年择偶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六普”资料来看,婚龄性别比失衡集中表现在行业、地域、年龄以及学历等方面。在“男比女大”的年龄梯度偏好假设下,女性可能会面临结构性的择偶拥挤;而假设“女比男大”时,面临择偶拥挤的大多是男性。“男女同层”或“男高女低”的学历梯度偏好将可能导致高学历女性和低学历男性择偶难。从城市青年择偶状况与群体差异上看,青年择偶困难状况明显,近四分之一的被访者面临择偶拥挤,不同青年群体的择偶观念存在明显差异。从行业上看,住宿餐饮业青年受到的婚姻挤压较为严重但择偶拥挤感最弱;而教育业青年受到婚姻挤压状况不明显但择偶拥挤感最强。从地域上看,南京比保定青年更倾向于晚婚,择偶拥挤感更强;生于农村比城市青年更倾向于早婚,择偶拥挤感较弱。从年龄上看,年龄越低越倾向于接受早些恋爱,年龄越高越倾向于接受晚点结婚。从文化程度上看,随文化程度的提高,青年越来越倾向于接受晚点结婚,择偶时所看重的条件和要求越来越多,择偶拥挤感越来越强。就性别失衡对城市青年择偶的直接影响而言,其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理想婚龄、择偶途径、通婚范围以及婚恋状态等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在行业、地域和年龄性别失衡的影响下,青年的通婚范围可能会变大,城乡通婚将会增多;年龄和学历性别失衡可能会导致青年理想婚龄推迟;年龄性别失衡可能会造成青年择偶途径异化以及择偶难度增加,并由此引发各种矛盾与社会问题。就影响城市青年择偶的内在机制来讲,家庭、资本、心理等机制可能会对城市青年择偶产生直接影响,而在性别失衡的背景下,这些内在机制的影响作用变得错综复杂。父母家庭背景的影响和社会经济资本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青年相亲意愿、择偶途径、通婚范围和婚恋状态上,而社交心理因素的作用主要集中在青年择偶途径和通婚范围上。总之,本研究从性别结构失衡的视角探讨了其对城市青年择偶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口学与社会学的现有理论解释,丰富了关于性别失衡研究的已有成果,运用实证方法为择偶拥挤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有关性别失衡与青年择偶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阎志强[8](2018)在《广州青年人口婚姻与生育状况的变化特点——基于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使用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六普"数据,描述分析了2010-2015年广州青年人口的婚姻与生育状况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广州青年人口未婚比例显着下降、有配偶比例显着上升,结婚普遍性提高。青年人口晚婚趋势明显,大龄未婚和离婚现象增多。有配偶青年妇女的夫妇类型以均非独生子女为主、双独类型最少。青年妇女生育水平呈现回升趋势,大龄青年妇女二孩生育比例以及二孩生育率明显上升。单独夫妇类型的有配偶青年妇女的生育水平高于双独类型。单独两孩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

曾迪洋[9](2014)在《劳动力迁移对婚姻的影响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一项研究》文中提出在市场化与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离乡外出打工,形成庞大的劳动力移民群体,其迁移也类型化为劳动力迁移,是当今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之一。迁移事件的发生干扰了生命历程原本恒定的模态,产生了一系列转折点效应。这一过程中婚姻问题既决定了个体的生命历程发展,又关系到宏观社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调整,因此探讨劳动力迁移对婚姻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移民自身在迁移中经历的变化,并且能够为迁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提供解释。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清华大学2012年《城镇化与劳动力移民》调查数据试图探索劳动力迁移对婚姻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各同期群间的分化。本文发现,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处于历史、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复合结构之中,并且处于国家力量的控制之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历程上看,不同时期的劳动力迁移服务于不同阶段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背景下的劳动力迁移具有多样性和流动性并存的特点,并基于夫妻的迁移经历、迁移时机和分离状况形成了各异的婚姻形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出劳动力迁移经历会推迟初婚年龄、削弱婚姻匹配的同质性程度,并且会对婚姻质量产生破坏性影响,而迁移的时机和过程则会作用影响的具体结果。劳动力迁移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形成对婚姻的影响,反映出由于受到迁移影响,移民的生命历程总体上放缓了自我再生产的周期,阶层内婚水平和婚姻质量均有所下降。本文认为,主体能动性保证了同样情境之下移民构建生命历程的多样性,相互联系的命运则将个体的迁移与整个家庭结构相联系,这些都对迁移影响婚姻的结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同期群效应上,相比于40、50后与80、90后,60、70后的婚姻受到迁移影响的程度最深,这是由于三组同期群所处的历史情境和当时迁移的特点造成的。最后,劳动力迁移对婚姻的影响结果也显示了移民面临着婚姻挤压和其他现实困境,对他们而言迁入地的社会结构依然相对封闭,而户籍制度改革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他们的处境。

杨菊华[10](2012)在《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文中认为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人群相比,该群体的绝对经济社会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处于三重弱势地位。该现象说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的积极后果可能被制度及结构性因素所抵消;同时,文章的发现也挑战了"市场经济在纵向上,一定会促进权利和法律平等"的观点,暗示社会融入的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呼唤打造一个更为包容、不同人群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

二、中国青年人口:基本状况和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青年人口:基本状况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3)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测量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融入的概念
        2.1.2 流动人口的概念
        2.1.3 青年的概念
    2.2 国外相关研究
        2.2.1 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
        2.2.2 社会融入的理论基础研究
        2.2.3 社会融入维度和内容研究
    2.3 国内相关研究
        2.3.1 管理学视角
        2.3.2 社会学视角
        2.3.3 政治学视角
        2.3.4 经济学视角
        2.3.5 心理学视角
    2.4 小结
3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构建
    3.1 社会融入评价指标的选取
        3.1.1 社会融入评价指标的属性分析
        3.1.2 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3.2 社会融入评价指标的验证
        3.2.1 初始问卷项目编制
        3.2.2 试测样本构成
        3.2.3 试测问卷数据处理
        3.2.4 测试问卷因子分析
        3.2.5 测试问卷信效度分析
    3.3 社会融入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运用
        3.3.1 确定指标体系
        3.3.2 指标维度分析
        3.3.3 指标体系的运用
    3.4 小结
4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社会融入度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4.1.1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4.1.2 层次分析结构的建立
        4.1.3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4.1.4 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权值计算
        4.1.5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4.2.1 模糊集合
        4.2.2 模糊关系
        4.2.3 模糊映射
        4.2.4 模糊算子
        4.2.5 模糊测度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确定评语集
        4.3.2 确定隶属度函数
        4.3.3 确定指标权重集
        4.3.4 计算模糊积分值
    4.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改进方法
        4.4.1 基于三角可调模糊数的模糊语义构建
        4.4.2 基于二阶收敛技术的模糊语义综合方法
        4.4.3 模糊数解模糊化
        4.4.4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4.5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实施步骤
    4.6 小结
5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评价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5.1 实证调研
        5.1.1 调研安排
        5.1.2 样本构成
    5.2 计算社会融入度评价值
        5.2.1 确定指标评价值
        5.2.2 运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2.3 计算模糊积分值
    5.3 计算结果分析
        5.3.1 总体社会融入度
        5.3.2 个体社会融入度
    5.4 小结
6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结果分析
    6.1 影响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几个方面
    6.2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结果分析
        6.2.1 经济状况与社会融入的关系
        6.2.2 教育培训与社会融入的关系
        6.2.3 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入的关系
        6.2.4 社会参与与社会融入的关系
        6.2.5 户籍需求与社会融入的关系
    6.3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青年流动人口需求分析
    6.4 对青年流动人口科学管理的政策建议
    6.5 小结
7 研究结论、创新之处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调查问卷(编制稿)
附录B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概览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个体经验:关于民族教育的体验与认知
        二、理论反思: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现象的疑惑
        三、实践困惑:关于民族团结教育可能性的思考
    第二节 意义阐释
        一、正本清源: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二、知中谋道:探求民族团结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三、理想建构:追寻民族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多学科视野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
        二、中观分析框架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综合研究
        三、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相关领域的研究
        四、外国民族团结与教育策略研究
        五、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选择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支点:民族团结教育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第一节 民族认同论:各民族情感共通的纽带与基础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观点
        二、民族认同的结构
        三、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节 一体多元: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选择
        一、费孝通先生及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与民族团结教育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平等团结教育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
        二、领导集体的民族平等团结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观与民族团结教育
    第四节 象征人类学:文化符号、意义象征与公共生活教育建构
        一、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文化与象征意味
        二、象征人类学中的民族团结理念
        三、象征人类学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启迪
    第五节 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价值论
        一、涂尔干与社会团结
        二、各民族有机与机械团结教育
    小结
第三章 认知自己: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生成逻辑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一、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
        一、民族团结教育缘何生成:正当性解析
        二、民族团结教育何以生成:可能性分析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意义:价值阐释
        一、工具论
        二、价值论
    小结
第四章 历史之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样态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价值理念
        一、主体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过程
        一、萌生阶段(1840—1949年):民族团结教育的萌发
        二、伴生阶段(1949—1978年):民族团结教育的专门化
        三、独立阶段(1978—至今):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化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特点
        一、目标阐释
        二、主体范畴
        三、实践方式
        四、政策保障
    小结
第五章 实地调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民族团结模范场域中广西民族团结实践
        一、广西民族结构
        二、广西各民族关系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主位研究:学生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三、主位研究:教师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 广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经验
        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政策
        二、课程建设:建构地方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三、文化建设: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推动民族认同教育
        四、师资建设:通过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小结
第六章 他者之镜:外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照
    第一节 以色列吉瓦特·哈维瓦(Givat Haviva)项目的实践模式
        一、以色列的民族结构及民族关系
        二、吉瓦特·哈维瓦的身份与使命
        三、吉瓦特·哈维瓦的策略与方法
        四、吉瓦特·哈维瓦的具体教育计划
    第二节 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一、马来西亚民族文化状况
        二、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过程
        三、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效果
    第三节 美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一、同化主义主导的文化同化教育策略
        二、语言霸权主义主导下的语言剥夺教育策略
        三、隔离但平等观念主导下的隔离教育模式
        四、文化多元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第四节 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特点的比较
        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状况
        二、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较
    小结
第七章 路在何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运行中的困境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困惑
        一、理念的政治化、单一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教育理念的悖论
        三、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带来新的挑战
        五、流动人口的增长与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困惑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导者与教育者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受教育者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困惑
        一、“领导重视”与“学校行动”的逻辑
        二、政策执行的低效度
        三、实施目标标准化与操作化的两难
    第四节 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窘境
        一、课程的必要性:专门化还是学科渗透
        二、课程的有效性:设想与实际之间的距离
    第五节 民族团结教育质量的疑虑
        一、“原本就很团结”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二、“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
        三、评价体系的缺失
    小结
第八章 迷途之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与重构
    第一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丰富与主体认识纠偏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与方式的选择
        三、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方法选择
        四、民族团结教育质量与评价的设想
        五、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空间
    第二节 四种典型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一、以课程为主渠的认知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二、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没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三、以活动为规训的体验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四、以情感沟通为桥梁的感化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小结
第九章 反思之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理想类型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三种类型
        一、权力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二、理性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三、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四、三种民族团结教育类型的比较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想建构与人类学反思
        一、想象之于民族共同体和谐的人类学阐释
        二、教育场域中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之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
        三、文化符号的想象与教育选择之于和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流动时代中的流动世代:近30年中国青年流动人口特征的变动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空世代视角下的青年流动人口界分
    1.“年龄”属性
    2. 流动属性
    3. 本文的界定
二、1982 年以降青年流动人口基本特征的纵向变动趋势
    1. 流动规模持续增大,相对比重近年下降
    2. 性别结构日渐平衡,但群内差异较大
    3. 首次外出年龄后延,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
    4. 职业声望低下,劳动强度较高,收入水平偏低
    5. 流动原因长期以经济目的为主,近年向融入城市倾斜
    6. 流动范围从省内流动转向以跨省流动为主,近年有所逆转
三、对既有研究的两点反思
    1. 概念使用纷繁复杂,需尽可能达成共识
    2. 过度集中于对农民工的考察,忽视了流动人口其他子群体
四、简短结论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7)性别失衡背景下城市青年择偶问题研究 ——以南京、保定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创新点
    第四节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性别失衡的研究述评
    第二节 择偶拥挤的研究述评
    第三节 择偶与择偶模式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澄清
    第四节 抽样调查的实施
第四章 性别失衡背景下青年择偶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变化过程
    第二节 婚龄性别比失衡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年择偶拥挤状况的初步考察
    第四节 城市青年择偶现状调查的基本结果
第五章 城市青年择偶状况的差异与表现特征
    第一节 行业差异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地域差异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年龄组差异的表现状况
    第四节 文化程度差异的显着特点
第六章 性别失衡对城市青年择偶的直接影响
    第一节 变量的设置与处理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实证检验
第七章 性别失衡影响城市青年择偶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变量与假设
    第二节 自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关系
    第三节 父母家庭背景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经济资本的力量
    第五节 社交心理因素的作用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理论思考与现实回应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青年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表和图的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广州青年人口婚姻与生育状况的变化特点——基于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人口的婚姻状况与变化
    (一) 青年人口的总体婚姻状况构成有较大调整, 结婚普遍性增强
    (二) 青年人口的婚姻状况构成的性别差异缩小
    (三) 青年人口结婚集中在25~29岁, 晚婚趋势明显
    (四) 大龄青年未婚现象增多
    (五) 30~34岁青年人口离婚倾向明显增强
二、有配偶青年妇女的夫妇类型
    (一) 有配偶青年妇女的夫妇类型以均非独生子女为主, 双独和单独比例较低
    (二) 双独、单独类型的青年妇女年龄较大、结婚更晚
三、青年妇女的生育状况与变化
    (一) 30~34岁妇女生育二孩为主, 青年妇女生育的孩次构成有较大调整
    (二) 青年妇女生育率止跌回升, 二孩生育率明显上升
    (三) 低生育模式持续, 年龄别二孩生育率普遍升高, 较高年龄组升幅显着
    (四) 单独比双独类型的有配偶青年妇女生育水平高
四、总结

(9)劳动力迁移对婚姻的影响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一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引言与问题的提出
        1.1.1 引言:归途的列车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理论基础
        1.2.1 西方迁移理论
        1.2.2 移民婚姻理论
        1.2.3 生命历程理论
    1.3 移民与婚姻的实证研究回溯
        1.3.1 移民婚姻的形态
        1.3.2 迁移对婚姻的影响
        1.3.3 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方法与数据
        2.1.1 研究方法说明
        2.1.2 使用数据说明
    2.2 分析视角与研究思路
        2.2.1 “历史—社会—个体”三位一体结构下的劳动力迁移
        2.2.2 国家的力量
        2.2.3 劳动力迁移与生命历程
        2.2.4 生命历程中的婚姻
        2.2.5 同期群效应
    2.3 分析框架
    2.4 主要概念界定
        2.4.1 移民
        2.4.2 劳动力移民
        2.4.3 劳动力迁移
        2.4.4 劳动力迁移经历
    2.5 实证研究中的分析策略
    2.6 全文主旨与篇章结构
第3章 劳动力迁移的制度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3.1 劳动力迁移嵌入的制度背景
        3.1.1 中国国家体制
        3.1.2 户籍制度
        3.1.3 人口迁移制度
        3.1.4 农村土地制度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的发展历程
        3.2.1 改革开放以前的人口迁移(1949-1977)
        3.2.2 改革开放以后的人口迁移(1978 年至今)
第4章 劳动力移民的迁移与婚姻状况
    4.1 劳动力移民样本基本情况
        4.1.1 劳动力移民基本人口特征
        4.1.2 教育程度
        4.1.3 工作状况和职业类别
    4.2 劳动力移民的迁移形态
        4.2.1 迁移的总体概况
        4.2.2 初次迁移的基本情况
    4.3 移民的婚姻形态
        4.3.1 婚姻基本状况
        4.3.2 夫妻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一):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5.1 劳动力迁移与初婚年龄的文献回顾
    5.2 研究假设
        5.2.1 劳动力迁移的发生与初婚年龄变化
        5.2.2 劳动力迁移的发生时机与初婚年龄变化
        5.2.3 劳动力迁移的具体过程与初婚年龄变化
        5.2.4 父亲的劳动力迁移经历与子女的初婚年龄变化
        5.2.5 同期群效应
    5.3 变量和模型
        5.3.1 研究变量
        5.3.2 模型
    5.4 模型结果
        5.4.1 生存数据基本统计概要
        5.4.2 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5.4.3 同期群的比较
    5.5 总结与讨论
第6章 实证研究(二):劳动力迁移对婚姻匹配的影响
    6.1 阶级内婚制及其变迁
    6.2 劳动力移民婚姻匹配的现实情境
    6.3 研究假设
    6.4 变量与方法
        6.4.1 变量
        6.4.2 方法
    6.5 模型选择和结果
        6.5.1 劳动力移民的婚姻匹配模式及其变迁
        6.5.2 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6.6 总结与讨论
第7章 实证研究(三):劳动力迁移对婚姻质量的影响
    7.1 婚姻质量的评估框架和影响因素
    7.2 研究假设与设计
        7.2.1 研究假设
        7.2.2 研究设计
        7.2.3 变量说明
    7.3 婚姻稳定性的模型结果
        7.3.1 迁移对离婚风险的影响
        7.3.2 关于迁移影响婚姻稳定性的小结
    7.4 婚姻满意度的模型结果
        7.4.1 夫妻的迁移经历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7.4.2 迁移过程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7.4.3 关于迁移影响婚姻满意度的小结
    7.5 总结与讨论
第8章 总论:迁移、婚姻与生命历程
    8.1 复合结构下的劳动力迁移
    8.2 迁移中的重塑
    8.3 移民的婚姻形态
    8.4 迁移的影响
    8.5 主体能动性、相互联系的命运与同期群效应
    8.6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中国青年人口:基本状况和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测量与实证研究[D]. 张庆武.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1)
  • [4]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 刘子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6]流动时代中的流动世代:近30年中国青年流动人口特征的变动趋势[J]. 杨菊华,张钊,罗玉英. 中国青年研究, 2016(04)
  • [7]性别失衡背景下城市青年择偶问题研究 ——以南京、保定调查为例[D]. 贾志科. 南京大学, 2015(01)
  • [8]广州青年人口婚姻与生育状况的变化特点——基于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 阎志强. 西北人口, 2018(04)
  • [9]劳动力迁移对婚姻的影响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一项研究[D]. 曾迪洋. 清华大学, 2014(09)
  • [10]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J]. 杨菊华. 人口研究, 2012(05)

标签:;  ;  ;  ;  ;  

中国青年人口:基本情况与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