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主义教育要有鲜明的时代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霞[1](2019)在《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保证、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它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结晶和升华,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历代党的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精髓要义,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科学回答为什么加强和怎样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等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探求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对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内容、途径、方法等进行客观认识和安排部署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作为主要创立者,对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还针对党员干部、学生、农民、军人等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提出“四个讲清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定“四个自信”等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是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习近平主要提出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坚守意识形态教育阵地、遵循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等原则。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习近平认为,意识形态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习近平倡导并使用了宣传教育法、舆论斗争法、辩证分析法、示范警示法、滴水穿石法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习近平主要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教育队伍建设、重要支撑构筑等方面阐述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在宣传教育方面,他主张正面宣传教育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和分层分类教育相结合、教育“软约束”和制度“硬措施”相结合等,在制度建设方面,他主张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制机制、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法规等,在教育队伍建设方面,他主张选拔和任用优秀教育人才、加强教育队伍培训和管理、增强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加大对教育者的考核激励力度等,在重要支撑构筑方面,他分别从话语支撑、理论支撑、文艺支撑、环境支撑等方面构建起了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体系。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具有丰富意蕴、重要价值和鲜明特征。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蕴含丰富的哲学意蕴,体现了深邃的哲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主张寓言于教,在形象生动的话语隐喻中彰显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论方面,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实践方面,它为促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为解决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提供科学方法,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创新提供方向指引;最后,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使其显示出独特而辩证的特征,实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孙树彪[2](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魏泳安[3](2017)在《中国精神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精神”之于中国这一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显得弥足珍贵。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正是因为精神的存续,使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也使得中国人所具有的生命质感、心性本体、民族气节和人格理想等高贵优雅之精神境界得以传承和彰显;更使得中华儿女能够在民族危难关头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探求国家救亡和民族振兴之道。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在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现代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和奋斗目标。在这一历史关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来凝心聚力、兴国强国。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既关涉着历史和文化传统,也关涉着改革和现代发展;既体现着国家发展的精神和意志,也体现着个人成长的中国体验和精神世界。中国精神包含了民族性和时代性,将中华文明“独立之精神”系统完整地呈现出来。民族性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时代性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而将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会贯通,便成为中国精神,成为中华文明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当前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我们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探究中国精神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点,并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最大程度上凝聚国家精神力量,构建良好社会精神风尚,促进个体心灵秩序的安定和国家认同。中国精神教育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国精神教育,需要清晰把握中国精神的历史源起和发展脉络,明确中国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理,总结中国精神教育的历史经验。首先,从中国精神的历史源起和发展脉络来看,中华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和生成了中国精神,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促进了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近代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在寻求国家救亡的过程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实现了中国精神的淬砺和升华。纵观整个中国精神的发展轨迹,其表现出继承性与超越性、客观性与能动性、思想性与实践性、进步性与曲折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规律。其次,从中国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理来看,中国精神教育的过程体现着马克思关于“精神”形成和转化的一般原理,即,中国精神的实质和过程表现为“精神需要—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转化”的一般原理,马克思的“精神”形成和转化理论是中国精神教育的思想遵循。同时,中国精神教育既关涉着宏观层次上的精神风尚和精神凝聚,也关涉着微观层次的心灵秩序和精神世界。因此,中国精神教育必须在宏观层面上把握民族性的精神传统、时代性的精神贯穿、世界性的精神彰显,并在微观层面上探究中国体验、精神生活、精神成人和精神信念等个体性的精神内化机理。第三,从中国精神教育的历史经验来看,古代中国精神教育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其具体体现为大一统的教育主线,道统与政统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吏、士、长相结合的教育格局,以及修己安人的教育理念;近代中国精神教育主要体现为“中体西用”的特点,即,开展国民性的价值批判,促进科学和民主的本土迁移,并致力于以人的近代化塑造时代新风貌;现当代的中国精神教育,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精神旨归,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指引,注重宣传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实践命题的中国精神教育,需要准确把握中国精神教育的现实诉求,明确中国精神教育的总体思路,探究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施路径。首先,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精神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迸发出新的时代精神要素,这主要包括了 : “四个全面”的战略新布局、五大发展新理念、常态化反腐的政治新生态、彰显核心价值的文化新样态、信息社会的创新活力、“美丽中国”的生态新境界、大国外交的国际新形象、体现家国情怀的教育新思维等,这些新的时代精神要素是中国精神教育的时代条件。同时,当前中国也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关口,传统与现代的颉颃、积极与消极的并存、主导与多元的同在、发展与平衡的冲突、复杂与现实的抵牾等,是中国精神教育所针对的现实问题。此外,在当前的中国精神教育中也存在着简单化、功利化和零散化的问题,这是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施瓶颈,也是当前中国精神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确立中国精神教育的总体思路需要把握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向度和教育特殊性,并从系统和动态的视角明确中国精神教育的关键。具体而言,需要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确立中国精神教育的目标;从传统型与时代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理想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等方面来把握中国精神教育的原则;从历史、国情、世情和党情等方面确立中国精神教育的基本向度;对青少年、党员干部、媒体工作者、新经济组织从业者等典型人群和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地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中国精神教育方略。此外,中国精神教育作为一个动态复杂的教育系统,需要注重教育的契机把握、形式选择、主体联动、过程持续和生态契合。第三,在明确中国精神教育思路的基础上,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体自我层面上的精神修为,这需要注重人格修为、践行社会关爱、树立家国情怀、省思时代境遇、发扬敬业精神;二是家教家风中的中国精神教育,这需要挖掘优秀传统家教家风成果、促进家教家风时代文化涵养、发挥家教家风中的榜样示范;三是学校层面上的中国精神教育,主要从实施中国精神教育的分阶段有序推进、将中国精神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构建中国精神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中国精神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促进中国精神教育的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着力;四是社会层面上的中国精神培育,需要从道德实践滋养、优秀文化传承、核心价值彰显、文艺创作表达、大众媒介传播等方面来开展,从而最终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当前中国精神教育。
李滨娜[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2015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集体学习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必须全面深入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显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特征,为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任务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2019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实证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机制和方法、路径、载体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和论证。本文正文分五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价,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四个方面为本文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指出习近平的爱国主题论、爱国精神论、爱国本质论、爱国视野论,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第三章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在全国七大区域选取了不同层次的24所高校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在充分实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如何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第四章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和机制。这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理阐释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明确“四个坚持”目标,遵循“七个相统一”原则,明晰“八个教育”内容,着力“四个机制”保障。第五章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和载体进行了分析,主要阐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策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遵循合理的教育实践路径,利用多元化载体,才能有效实施。
刘琨[5](2015)在《红色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吸引力,这一点赋予了中国以强大的文化自信。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是新时期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弘扬、创新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生命力,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精神诉求。红色政权的建立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是红色文化产生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红色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与器物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的内涵表现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红色文化具有斗争性、群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等特征。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凝聚力量、动员群众和活跃人民群众生活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内涵,它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文化凝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不断转型与发展,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也不断提高,这些都对红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使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红色文化以其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载体以及新的内涵成为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成为国家主流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红色旅游文化、红歌文化、红色网站文化和红色影视文化,等等。在红色文化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歪曲和恶搞红色文化的现象,出现了市场化、功利化的种种取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红色文化的当代发展构成了威胁,不利于红色文化的时代发展和时代转型。本文深入剖析了红色文化的概念及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代的红色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推动我国红色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对策与途径。首先,本文介绍了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以及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认为红色文化包含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理念、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等内涵。同时,红色文化也包括了革命性、群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次,本文介绍了红色文化形成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分析了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认为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成了红色文化的核心,毛泽东思想是红色文化的理论表现形态。革命政权建立是红色文化形成的政治基础,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是红色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红色文化精神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民族的角度还是国家认同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不仅于此,红色文化对于个体而言,也具有赋予个体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作用。再次,本文分析和审视了当前存在的红色文化热现象,梳理了红色文化热的表现形式以及兴起的历史背景。本文重点分析了在目前红色文化热中需要处理和关注的问题,比如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问题、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以及对红色文化的歪曲解读等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红色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发挥。论文对红色文化传播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给予了理性分析,并提出要批判和澄清附加在红色文化内涵中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因素,要避免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形式主义,从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传播红色文化的正能量。最后,本文提出了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对策和途径:一是要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二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拓展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渠道;四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这些方式,拓展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渠道,从而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中,不断通过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的优秀资源,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内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使命,可以指导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看,本文对红色文化的分析和论述对于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理论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指导意义。
侯燕[6](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伍安春[7](2019)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目标,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战略安排对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青年作为“强国一代”,如何让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顺利过渡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代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成绩斐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新时代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新聚焦“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全党全社会始终从地位和作用上关注青年、教育和培养上关心青年、本质和作用上关爱青年,继而从政治上代表青年、阶级上赢得青年、发展中依靠青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使时代新人从历史使命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任务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方向上瞄准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青年思想和中西方文化中青年思想的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构建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的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指引当代中国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逻辑起点,展开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性的深入剖析,筑牢正确认识青年、解决青年问题、促进青年发展的“四梁八柱”,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进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准确界定青年、青年观相关概念,明确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青年观所具有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功能;借助文本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本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书信、讲话和着作以及中西方文化中,归纳、总结、提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立足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站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系统梳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科学总结40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机制中的“不变”与“变化”。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邓小平青年观、江泽民青年观、胡锦涛青年观、邓小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等构成的科学体系,习近平青年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青年本质、特征、作用、教育、成才、就业、组织建设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在内容结构、逻辑结构和理论层次上具有显着的逻辑关联。第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内在基本特性,在塑造和培养青年中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的基本特性,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特性与实践特性的统一。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从理论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从实践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清[9](2020)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教育,始终关心关爱青年的成长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广大青年的支持和贡献才得已稳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广大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建设的进程中的战略定位给予了明确的指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明确了具体发展的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并将青年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景紧密地联系起来。当前的中国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伟大胜利需要作为核心人才力量的广大青年不懈奋斗,为谁培养青年,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回应。可见,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正是建立在一定的问题基础上,是对当代青年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时代回应,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六个部分对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主要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国内和国外背景)、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以及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基础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主要从关于青年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关于青年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以及关于青年教育的原则方法等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习近平关于当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分别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和“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由九个要素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治观念培育、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知行合一教育、奋斗精神培育、创新精神的培育。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两个巩固原则;第二是以人为本原则;第三是两个相统一原则;第四是主动占领阵地意识原则。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最新的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实践育人法;二是文化育人法;三是心理辅导法;四是榜样引领法。第四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以及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第五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理论价值主要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教育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这四点展开论述;实践价值则从为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提供行动指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助力以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而展开论述的。第六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以社会教育为依托,打造好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正面宣传教育渠道、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教育氛围以及发挥共青团在广大青年思想领域中的积极引领作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重视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打造好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以及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助力青年教育并建立家庭教育机制、建立家庭教育的导向和激励机制以及发挥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以个体教育为重点,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升自我教育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李鸿凯[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关键词。在苦难而又辉煌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文化是最璀璨夺目、鼓舞斗志和洗礼精神的文化景观。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发出革命先声和引领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激发革命热忱和磨砺革命意志的精神密码。正是有了革命文化的滋养,才锻造了一大批“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往任何一个政治团体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联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革命文化中感悟历史、永葆初心,有助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习近平多次讲到要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继承革命文化”的重大课题。继承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质的精神营养。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使革命文化成为打造“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阐释革命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价值和时代意蕴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对于涵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特殊功用。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并且高校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在把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革命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才能使大学生在最美好的人生际遇始终保持战斗的精神和拼搏的劲头。新时代高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必须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把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而切实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时代感和实效性。第一部分,分析了革命文化以及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内涵。本章在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生成规律和文化品格的基础上,阐释了革命文化的本质和历史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文化是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文化支撑,也是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要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要把握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主要特征,从而使革命文化教育成为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练就成事本领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阐明了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等。重视对大学生的革命文化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借鉴历史经验,还要立足新的时代坐标,充分挖掘革命文化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铸魂育人的重要价值,从而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正确指引。第三部分,基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检视与反思。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革命文化认同的下降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此外,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探究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并进行恰当归因,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凝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最大合力。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凝聚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崇高品格。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感悟光荣的革命历史、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从而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作用。第五部分,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要畅通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增强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相关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要不断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等;要积极利用革命文化教育的社会资源,发挥革命历史遗迹、革命文创产品和革命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有鲜明的时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有鲜明的时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解析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思想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一、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目标 |
二、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任务 |
三、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
四、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二、列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第三节 中共历代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二、邓小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三、江泽民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四、胡锦涛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第二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时代召唤: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时代背景 |
一、历史方位 |
二、国际背景 |
三、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历史借鉴: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历史依据 |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成败得失的反思 |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的借鉴 |
第三节 现实需要: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现实依据 |
一、顺应国内外意识形态教育形势发展的根本要求 |
二、解决当前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矛盾问题的必然选择 |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 |
第四节 发展历程: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一、孕育阶段 |
二、萌芽阶段 |
三、探索阶段 |
四、形成和发展阶段 |
第三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宏观设计 |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一、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二、意识形态教育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 |
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 |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 |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任务 |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 |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方针 |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原则 |
第四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具体部署 |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理想信念教育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
四、党史国史教育 |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 |
一、宣传教育法 |
二、舆论斗争法 |
三、辩证分析法 |
四、示范警示法 |
五、滴水穿石法 |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 |
一、宣传教育途径 |
二、制度建设途径 |
三、教育队伍建设途径 |
四、重要支撑构筑途径 |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多维视角及具体要求 |
一、领域维度具体要求 |
二、群体维度具体要求 |
第五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价值和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 |
一、哲理深邃: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哲学意蕴 |
二、寓教于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话语隐喻 |
第二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价值 |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理论价值 |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特征 |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
二、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
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中国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二、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内容结构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
一、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
(一) 中国精神的相关概念 |
(二)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
二、中国精神的价值 |
(一) 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
(二) 中国道路的精神牵引 |
(三) 中国力量的精神源泉 |
三、中国精神的历史缘起与发展脉络 |
(一) 中国精神的思想孕育和形成 |
(二) 中国精神的内涵丰富与发展 |
(三) 中国精神的近代觉醒与转型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中国精神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精神的淬砺 |
(二)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中国精神的发展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精神的开拓创新 |
五、中国精神的发展特性 |
(一) 继承性与超越性 |
(二) 客观性与能动性 |
(三) 思想性与实践性 |
(四) 进步性与曲折性 |
(五) 民族性与世界性 |
第二章 中国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内在机理 |
一、马克思关于“精神”形成和转化的理论 |
(一) 精神需要 |
(二) 精神生产 |
(三) 精神交往 |
(四) 精神转化 |
二、整体性的中国精神传承机理 |
(一) 民族性的精神传统 |
(二) 时代性的精神贯穿 |
三、个体性的中国精神内化机理 |
(一) 中国体验:个体精神的心灵嬗变 |
(二) 精神生活:个体精神的现实展现 |
(三) 精神成人:个体精神的发展成熟 |
(四) 精神信念:个体精神的价值追求 |
第三章 中国精神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家国同构:古代的中国精神教育 |
(一) 大一统的教育主线 |
(二) 道统与政统相结合的教育机制 |
(三) 吏、士、长相结合的教育格局 |
(四) 心性修为的教化理念 |
二、中体西用:近代的中国精神教育 |
(一) 传统反思:国民性的价值批判 |
(二) 精神重构: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本土迁移 |
(三) “新人”重塑:以人的近代化塑造时代风貌 |
三、精神铸造:现当代的中国精神教育 |
(一) 精神指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二) 精神提振: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
(三) 精神塑造:宣传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
(四) 精神保障: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五) 精神旨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四章 中国精神教育的现实诉求 |
一、中国精神教育的时代条件 |
(一) 战略新布局:“四个全面”擘画梦想蓝图 |
(二) 发展新理念:“三期叠加”促动理念升华 |
(三) 政治新生态:常态反腐塑造政治清明 |
(四) 文化新样态:核心价值立足传统智慧 |
(五) 社会新活力:“信息社会”激发创新能量 |
(六) 生态新境界:“美丽中国”构筑美好家园 |
(七) 国际新形象:大国外交展现中国气派 |
(八) 教育新思维:国民教育涵养家国情怀 |
二、中国精神教育针对的现实问题 |
(一) 传统与现代的颉颃 |
(二) 积极与消极的并存 |
(三) 主导与多元的同在 |
(四) 发展与平衡的冲突 |
(五) 复杂与整合的矛盾 |
(六) 虚拟与现实的抵牾 |
三、中国精神教育的瓶颈 |
(一) 简单化的思维使中国精神教育碎片化 |
(二) 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使中国精神教育边缘化 |
(三) 零散化的教育使中国精神教育外在化 |
第五章 中国精神教育的基本思路 |
一、中国精神教育的目标 |
(一) 个体的精神归属和国家认同 |
(二) 社会良好精神风尚的构建 |
(三) 国家精神力量的内生和凝聚 |
二、中国精神教育的原则 |
(一)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 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五) 结构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中国精神教育的基本向度 |
(一) 历史的教育向度 |
(二) 国情的教育向度 |
(三) 世情的教育向度 |
(四) 党情的教育向度 |
四、中国精神教育的关键 |
(一) 中国精神教育的契机把握 |
(二) 中国精神教育的形式选择 |
(三) 中国精神教育的主体联动 |
(四) 中国精神教育的过程持续 |
(五) 中国精神教育的生态契合 |
五、中国精神教育的典型人群和特殊地区 |
(一) 中国精神教育的典型人群 |
(二) 中国精神教育的特殊地区 |
第六章 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施路径 |
一、个体自我的中国精神涵养 |
(一) 注重人格修为 |
(二) 践行社会关爱 |
(三) 树立家国情怀 |
(四) 省思时代境遇 |
(五) 发扬敬业精神 |
二、家教家风中的中国精神教育 |
(一) 传承优秀传统家教家风思想 |
(二) 促进家教家风时代文化涵养 |
(三) 发挥家教家风中的榜样示范 |
三、学校层面上的中国精神教育 |
(一) 实施中国精神教育的分阶段有序推进 |
(二) 将中国精神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中国精神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 |
(四) 提升中国精神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
(五) 促进中国精神教育的教学方法创新 |
四、国家社会层面上的中国精神教育 |
(一) 以道德实践滋养中国精神 |
(二) 以优秀文化传承中国精神 |
(三) 以核心价值彰显中国精神 |
(四) 以文艺创作表达中国精神 |
(五) 以大众媒介传播中国精神 |
结语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结构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结构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之处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 |
(一)新时代 |
(二)爱国主义 |
(三)爱国主义教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 |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 |
(四)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研基本情况 |
(二)调研问卷分析 |
(三)调研主要结论 |
二、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
(一)大学生爱国情感有效激发 |
(二)大学生爱国认知日益理性 |
(三)大学生爱国行为日趋自觉 |
(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日积月累 |
(五)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程不断发展 |
三、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有待加强 |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 |
(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有待完善 |
(四)爱国主义教育者话语解释力和引导力有待优化 |
(五)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缺失 |
四、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成因 |
(一)高校的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 |
(二)多元文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
(三)教育载体开发利用意识不强、力度不足 |
(四)教育者数字化能力不强、话语模式僵化 |
(五)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与机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
(一)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 |
(二)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三)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
(四)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
(一)政治性与道德性相统一原则 |
(二)知识性和情感性相统一原则 |
(三)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 |
(四)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原则 |
(五)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统一原则 |
(六)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 |
(七)显教性和隐教性相统一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容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 |
(三)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五)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 |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七)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八)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
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 |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重塑机制 |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机制 |
(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机制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与载体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一)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
(二)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 |
(三)理论灌输与榜样熏陶相结合 |
(四)实践外化与思想内化相结合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
(一)“守好责任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
(二)“实践出真知”,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
(三)“网络育新人”,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载体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载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红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实地调查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1.5.1 把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
1.5.2 提出了红色文化发展和创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1.5.3 多学科研究方法 |
第2章 红色文化的内涵 |
2.1 什么是“红色文化” |
2.1.1 “红色”的特定内涵 |
2.1.2 红色文化中的器物文化 |
2.1.3 红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
2.1.4 红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
2.2 相关概念的解释 |
2.2.1 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 |
2.2.2 红色文化与主流文化 |
2.2.3 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 |
2.3 红色文化的实质 |
2.3.1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
2.3.2 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
2.3.3 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
2.3.4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
2.4 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
2.4.1 革命性 |
2.4.2 群众性 |
2.4.3 民族性 |
2.4.4 时代性 |
2.4.5 先进性 |
第3章 红色文化的形成及社会价值 |
3.1 红色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理论资源 |
3.1.1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3.1.2 马克思主义构成了红色文化的核心 |
3.1.3 毛泽东思想是红色文化的理论表现形态 |
3.2 色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1 红色革命政权建立是红色文化形成的政治基础 |
3.2.2 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是红色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 |
3.3 红色文化价值的社会维度 |
3.3.1 红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 |
3.3.2 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认同 |
3.3.3 红色文化增强执政党认同 |
3.4 红色文化价值的个体维度 |
3.4.1 从奉献中找到人生意义 |
3.4.2 在敬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
3.4.3 从自强中完善个人品格 |
3.4.4 在奋斗中成就人生追求 |
第4章 理性看待当前红色文化热现象 |
4.1 红色文化热现象 |
4.1.1 红歌会 |
4.1.2 红色旅游文化 |
4.1.3 影视作品热播 |
4.1.4 红色网站 |
4.2 红色文化热的背景分析 |
4.2.1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 |
4.2.2 红色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前景 |
4.2.3 公民重新寻找生活目标与意义的需要 |
4.2.4 现代传媒的广泛运用推动了红色文化热 |
4.3 红色文化热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
4.3.1 处理好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
4.3.2 对红色经典的解读与艺术表现的关系问题 |
4.3.3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
第5章 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途径 |
5.1 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
5.1.1 加强新媒体建设 |
5.1.2 开展文化精品活动 |
5.1.3 借鉴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
5.2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
5.2.1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5.2.2 完善红色文化产业经营机制 |
5.2.3 创新红色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思路和理念 |
5.3 拓展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渠道 |
5.3.1 加强红色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
5.3.2 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 |
5.4 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 |
5.4.1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 |
5.4.2 红色文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功能 |
2.1.1 青年观核心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
2.1.2 青年观的基本功能 |
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
2.2.2 列宁、斯大林的青年观 |
2.2.3 毛泽东的青年观 |
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思想资源 |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思想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 |
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
3.1.1 邓小平的青年观 |
3.1.2 江泽民的青年观 |
3.1.3 胡锦涛的青年观 |
3.1.4 习近平的青年观 |
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演变机制 |
3.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不变” |
3.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变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 |
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
4.1.1 青年本质论 |
4.1.2 青年特征论 |
4.1.3 青年作用论 |
4.1.4 青年教育论 |
4.1.5 青年成才论 |
4.1.6 青年就业论 |
4.1.7 青年组织建设论 |
4.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 |
4.2.1 内容结构 |
4.2.2 逻辑结构 |
4.2.3 理论层次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 |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内在的基本特性 |
5.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5.1.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1.3 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5.1.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教育与塑造青年中呈现的基本特性 |
5.2.1 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 |
5.2.2 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 |
5.2.3 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 |
5.2.4 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
6.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6.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 |
6.1.2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 |
6.1.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 |
6.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 |
6.2.2 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
6.2.3 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3.研究现状 |
4.研究思路 |
5.研究方法 |
6.创新之处 |
第1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 |
1.1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1.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
1.2.2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1.2.3 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青年教育思想的弘扬和发展 |
1.3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基础 |
1.3.1 现实需要: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1.3.2 发展历程: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发展阶段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2.1 关于青年教育的定位和目标 |
2.1.1 战略定位 |
2.1.2 总体目标 |
2.2 关于青年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2.2 传统文化教育 |
2.2.3 法治观念培育 |
2.2.4 思想品德教育 |
2.2.5 理想信念教育 |
2.2.6 家国情怀教育 |
2.2.7 知行合一教育 |
2.2.8 奋斗精神培育 |
2.2.9 创新精神培育 |
2.3 关于青年教育的原则方法 |
2.3.1 青年教育的基本原则 |
2.3.2 青年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
3.1 战略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3.1.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性 |
3.1.2 立足实际的实践性 |
3.2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3.2.1 一脉相承的历史性 |
3.2.2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
3.3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3.3.1 底蕴深厚的民族性 |
3.3.2 和而不同的世界性 |
3.4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
3.4.1 逻辑严密的科学性 |
3.4.2 叙事巧妙的艺术性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4.1 理论价值 |
4.1.1 开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教育理论的新境界 |
4.1.2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 |
4.1.3 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4 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 |
4.2 实践价值 |
4.2.1 为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4.2.2 为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
4.2.3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助力 |
4.2.4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 |
5.1 以社会教育为依托 |
5.1.1 打造好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正面宣传教育渠道 |
5.1.2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教育氛围 |
5.1.3 发挥共青团在广大青年思想领域中的积极引领作用 |
5.2 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
5.2.1 重视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 |
5.2.2 打造好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
5.2.3 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 |
5.3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
5.3.1 助力青年教育并建立家庭教育机制 |
5.3.2 建立家庭教育的导向和激励机制 |
5.3.3 发挥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 |
5.4 以个体教育为重点 |
5.4.1 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
5.4.2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3 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方法 |
1.4.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3 比较研究方法 |
1.4.4 跨学科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革命文化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
2.1 革命文化概述 |
2.1.1 文化与革命文化 |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
2.2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
2.2.1 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文化支撑 |
2.2.2 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 |
2.2.3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
2.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义 |
2.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
2.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3.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
3.1.2 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3.1.3 人的发展理论 |
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
3.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 |
3.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 |
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
3.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3.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3.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审视 |
4.1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状况 |
4.1.1 革命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4.1.2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
4.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
4.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
4.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
4.3 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4.3.1 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够 |
4.3.2 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不强 |
4.3.3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
5.1 革命历史教育 |
5.1.1 革命历史进程教育 |
5.1.2 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价值教育 |
5.1.3 革命英雄教育 |
5.2 革命理想教育 |
5.2.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
5.3 革命传统教育 |
5.3.1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2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 |
5.4 革命精神教育 |
5.4.1 对党忠诚的教育 |
5.4.2 勇于担当的教育 |
5.4.3 为民服务的教育 |
5.4.4 艰苦奋斗的教育 |
5.4.5 开拓创新的教育 |
5.4.6 严守纪律的教育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
6.1 畅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6.1.2 开设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 |
6.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
6.2 拓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
6.2.1 融入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
6.2.2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革命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
6.2.3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
6.3 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源 |
6.3.1 重视革命历史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
6.3.2 借助“互联网+”革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 |
6.3.3 发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 |
6.4 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
6.4.1 推动革命文化的“微传播” |
6.4.2 促进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话语转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爱国主义教育要有鲜明的时代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D]. 王海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3]中国精神教育研究[D]. 魏泳安. 兰州大学, 2017(01)
- [4]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李滨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红色文化研究[D]. 刘琨. 辽宁大学, 2015(01)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7]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 伍安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杨清. 南昌大学, 2020(02)
- [10]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李鸿凯.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