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预测法研究旋毛虫成虫寄生寿命

数学预测法研究旋毛虫成虫寄生寿命

一、用数学预测方法研究旋毛虫成虫寄生寿命(论文文献综述)

周倩倩[1](2016)在《基于萤火虫PID优化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非线性、开关性负载的广泛应用,谐波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现代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之间的相位移因数,而是与谐波密切相关,谐波严重直接导致功率因数降低。抑制谐波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补偿谐波实现,二是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造。谐波补偿属于被动式方法,在消除谐波的同时改善功率因数,但难以达到单位功率因数。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是一种主动式的谐波抑制方法,通过控制电流跟随电压变化来获得理想的功率因数。目前,单相APFC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三相APFC技术是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主要是对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进行研究,包括三相单、双开关APFC主电路拓扑结构的设计和智能PID控制方案的实现。为了解决传统三相单开关功率因数校正器输入电流谐波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的单开关APFC电路。并将萤火虫算法与传统PID结合构成智能PID控制,应用于三相单开关和双开关APFC电路的闭环控制系统。本文在总结APFC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萤火虫算法的仿生机理及数学描述,并针对常规PID控制器的不足,引入萤火虫PID控制算法;其次,对新型三相单开关APFC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将DSP TMS320F28335作为主控芯片,完成该电路的硬件设计和调试;接着,将萤火虫PID算法应用于该新型单开关APFC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然后,分析了双开关APFC电路的工作状态,并利用小信号分析方法建立双开关电路的数学模型;最后完成了基于萤火虫PID控制的三相双开关APFC电路的软件仿真。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三相单开关APFC电路的拓扑结构、将基于萤火虫算法的PID控制替代传统的PID控制均能有效降低谐波含量,改善功率因数;使用基于萤火虫算法的PID控制三相双开关APFC电路,能进一步提高上述指标。

徐龙祥[2](2016)在《温度变化对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温度变化与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发生动态息息相关。为了解温度对其发生动态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13年至2015年间调查了泰安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并从恒温和变温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对其的生物学特征的研究。1、2013年至2015年泰安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在泰安地区,2013年至2015年间梨小食心虫在桃园中每年均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初现时间逐年提前。在混植桃园3年中,每代成虫羽化高峰出现的时间基本相同:单植桃园3年中每一代成虫羽化高峰出现时间以2014年最早,2015年第3、4代成虫高峰出现时间早于2013年;其中2014年和2015出现的成虫高峰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越冬代和第1代的发生数量与温度的变化呈一定的正相关。2、雌雄配对数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研究在200mL空间中,1对、3对、5对和7对4个配对处理下成虫的产卵动态和寿命,1对处理下成虫寿命为16.11 d,显着长于其他处理;除7对处理外,各处理下的雌、雄成虫寿命无显着差异。雌虫的每日平均产卵量均在3-6 d之间出现最大值,以5对处理下最高为25.16粒/雌;3对处理下成虫产卵持续时间长,为20d,5对处理下单雌产卵总量最高,为141.80粒/雌。综合分析,在200 mL的空间中4种配对处理下,5对成虫处理适合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繁殖。3、不同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光周期15L:9D和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组建了梨小食心虫在19℃、22℃、25℃、28℃和31℃5个温度处理下的种群生命表。结果发现,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预蛹期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并在25℃下出现最小值。特定年龄龄期的存活率以22℃最高;单雌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5℃时最大(119.52粒/雌)。梨小食心虫种群的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而平均世代周期(T)则与温度呈负相关。31℃时,Ro、r均小于1,λ小于0,说明31℃下该种群的数量呈减少趋势,而在19-28℃范围内种群数量均呈增加趋势。4、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探索恒温和阶段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组建了其在恒温22℃、变温22±3℃和22±5℃条件下的生命表。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的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发育历期在22±3℃下最长,在22℃恒温下最短。梨小食心虫特定年龄一龄期的存活率以22℃恒温条件下最高。梨小食心虫的每日产卵量在22±5℃条件下有最大值,为10.9粒,单雌产卵量以22±3℃下最高,为91.85粒/雌。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在恒温22℃时最大。结果说明,22℃恒温条件比变温更适合梨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22+3℃条件下更适合成虫产卵。5、自然变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为了解梨小食心虫在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组建梨小食心虫在自然条件下7-9月的特定年龄一龄期生命表,并对其后一定时间内的种群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7-9月自然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和成虫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34d、14.56 d、3.02 d、6.41 d和15.28 d;每日平均单雌产卵量以产卵初期最高(21.3粒/雌),之后逐渐降低;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平均世代周期(T)分别为10.79后代/个体、0.0734d-1、1.0761 d-1和32.41 d。基于生命表数据对梨小食心虫在有、无性外激素干扰条件下的种群动态进行模拟,在80 d内有性外激素干扰条件下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说明可以通过室外模拟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来预测田间发生动态,使用性信息素短期内可以起到降低种群数量效果。

韩飞,张曼,张周,王晶钰[3](2014)在《甲苯咪唑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甲苯咪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的衍生物,属广谱驱虫药。临床上多用于水产养殖业,随着对甲苯咪唑应用研究的广泛深入,现已在药效学,药动学以及临床效果方面取得一些成果。本综述主要介绍了甲苯咪唑的理化性质、驱虫机理、甲苯咪唑在水产动物的毒性研究和应用概括,以及甲苯咪唑的残留检验,为水产养殖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指导。

刘丽丽[4](2011)在《旋毛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畜消化道内寄居着数目庞大、复杂的微生物菌群,约1014、400多种细菌。肠道与这些生物菌群共同进化,形成胃肠道功能形态学和免疫学,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起着调控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心血.管病、肥胖症、糖尿病、癌症、炎性肠病等一些重大疾病与人肠道微生物组成有关,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肠道内微生物对人畜的健康和疾病起着调控作用。肠道和微生物及人的细胞之间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以往大量的研究一直将注意力主要侧重于宿主与微生物间的关系。旋毛虫病是旋毛虫寄生于人畜骨骼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食入含有活的旋毛虫包囊而感染。主要表现有发热、水肿和肌肉疼痛等症状。过去侧重于研究宿主与旋毛虫相互作用关系。然而寄生虫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尤其是肠道内旋毛虫与微生物间的作用关系尚未见研究。因此研究寄生虫与细菌间的生态关系对于认识肠道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将旋毛虫体外单独培养,旋毛虫与出血性大肠杆菌EDL933、大肠杆菌DH5a、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酵母接触和Transwell不接触培养,观察旋毛虫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微生物和寄生虫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引出了新的肠道动态研究方向,对扩展现行肠道内环境稳态和机体免疫力调节概念具有深远意义。

武德功[5](2011)在《豌豆蚜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苜蓿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严重的影响。豌豆蚜种下分化现象已引起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高度关注。对其种群遗传结构和数量调控机制的探索有助于制定适宜的防治策略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利用SSR技术研究了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两种瓢虫对其捕食功能反应和四个苜蓿品种对其抗性评价及机理两个角度,探索了豌豆蚜种群的调控机制,结果如下:1.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豌豆蚜10个地理种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选取19对引物扩增300个个体,共检测到4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10个豌豆蚜地理种群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588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533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496,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0538,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8.89%。呼图壁、杨陵、郑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呼和浩特、济南、民和种群相对较低。种群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0附近,全部豌豆蚜种群明显聚为两大类群,济南、郑州种群为一大类群,其余为另一大类群。AMOVA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变异占49%,种群内占51%,种群间的变异与种群内的变异相当。Mentel检测表明,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海拔无显着相关性。2.两种瓢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七星瓢虫四个龄期幼虫和雌雄成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雌成虫的攻击率最大,处置时间最短;同一发育时期的七星瓢虫在豌豆蚜不同密度下的捕食量差异显着;根据捕食功能反应数据,该模型预测了七星瓢虫一、二、三、四龄幼虫及雄、雌成虫对豌豆蚜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是5.7、11.5、32.1、59.5、57.1和76.9头。龟纹瓢虫四个龄期幼虫和雌雄成虫捕食豌豆蚜的数量与豌豆蚜密度呈负加速曲线关系,符合Hon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龟纹瓢虫雌成虫的日捕食量最大,其次是第四龄幼虫和雄虫。模型预测了龟纹瓢虫一、二、三、四龄幼虫及雄、雌成虫对豌豆蚜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是5.5、14.1、29.2、45.1、42.3、51.5头。在同一龄期两种瓢虫的攻击率、处置猎物所用时间、日最大捕食量均有差别,其中在同一龄期七星瓢虫的日最大捕食量高于龟纹瓢虫,而处置猎物所用时间低于龟纹瓢虫。3.四个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甘农5号(G5)在大田和室内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均显着高于其它品种,分别为50.3%、48.9%,而猎人河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在大田和室内均较低,分别为4.0%、4.3%;4个苜蓿品种在大田的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G5)高抗(HR),甘农3号(G3)、金皇后(JH)、猎人河(Hu)均为感虫(S);而4个苜蓿品种在室内的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G5)抗虫(R),金皇后(JH)、甘农3号(G3)低抗(LR),猎人河(Hu)感虫(S)。4.四个苜蓿品种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两种色型豌豆蚜在JH上的发育历期、净生殖率、平均世代周期差异显着(P<0.05),在G5上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加倍时间差异显着(P<0.05)。以内禀增长率作为测定抗生性的指标,四个苜蓿品种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性表现不同,其中JH对绿色豌豆蚜的抗性较高,G5对红色豌豆蚜的抗性较高,Hu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性均较低,四个苜蓿品种对绿色豌豆蚜抗性的大小顺序为Hu<G3<G5<JH,对红色豌豆蚜抗性大小依次为Hu<JH<G3<G5。5.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在蚜虫刺吸诱导的过程中,感虫品种猎人河(Hu)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抗虫品种甘农5号(G5)和低抗品种甘农3号(G3)、金皇后(JH);接蚜前抗虫品种(G5)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高于感虫品种(Hu)和低抗品种(G3、JH),接蚜后迅速下降,其活性低于感虫品种;抗虫品种(G5)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酚含量始终高于低抗品种和感虫品种;抗虫品种(G5)的MDA含量低于低抗品种(G3)和感虫品种(Hu);感虫品种(Hu)的叶绿素含量高于低抗品种(G3、JH),但低于抗虫品种(G5);感虫品种和抗虫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低抗品种(除第三天高于G3);抗虫品种(G5)和感虫品种(Hu)的单宁含量高于低抗品种(G3、JH),四个苜蓿品种品种的SOD和POD活性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而MDA和单宁含量变化无规律。因此,MDA、SOD、POD、CAT、总酚与苜蓿的抗蚜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苜蓿抗蚜性生理指标,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PPO、单宁与苜蓿抗蚜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绘画[6](2010)在《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的研究》文中认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南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林的历史性大害虫,对马尾松毛虫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的预测预报是可持续控制马尾松毛虫的基础工作之一。本项研究根据本地气象因子及其马尾松毛虫自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利用地理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分析1983年4月至2010年7月马尾松毛虫的虫情调查资料,研究仙居县各乡镇(街道)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随气象因子以及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将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延伸到时间—空间域,采用时空域克里格方法研究全县各乡镇(街道)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和特点以及森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理论和目标,以马尾松毛虫生态调控为理论基础,维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对仙居县马尾松毛虫的长期可持续控制进行了探索。研究成果为:1分别建立仙居县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时空回归预测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报未参与建模的2009—2010年2代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虫口密度模型、有虫面积模型的预报准确率为100%,有虫株率的预报准确率为50%。2首次利用时空域克里格方法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乘积—和模型,预报未参与建模的2009—2010年5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预报准确率均为100%。3在开展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同时,以营林技术、物理措施和仿生农药为主要控制手段,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改变马尾松林生态环境,增强林分自身的抗虫能力;马尾松林封山区比非封山区的马尾松毛虫蛹期寄生率高10.7%;在马尾松毛虫低虫口状态下持续采用黑光灯诱杀,可以达到长期的控制效果。

储凯[7](2010)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虫卵分布与免疫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日本血吸虫病仍然是危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感染性疾病之一。虫卵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主要沉积在易感宿主的肝脏和肠道,仅少量沉积在肠系膜淋巴结、肺脏、脾脏和中枢神经等部位,导致虫卵肉芽肿的形成,这是对人体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在肝脏,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的终端,重度感染时,门脉周围因肉芽肿出现广泛的纤维化,阻塞窦前静脉,导致门脉高压,出现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在肠道,虫卵结节的形成,肠壁组织的破坏以及反复的纤维化,导致肠道溃疡和梗阻。血吸虫虫种和宿主类型是影响虫卵在内脏和粪样中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易感宿主体内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分布因地理株系与宿主品系的不同而改变。本研究以相同数量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尾蚴感染不同品系(C57BL/6、BALB/c)的小鼠各120只,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实验模型。自感染后3周至14周,每周剖杀C57BL/6与BALB/c小鼠各10只,胸主动脉灌注法计数合抱成虫对数,消化肝脏、小肠、大肠,进行虫卵计数,计算各时间点平均每对合抱成虫产生的虫卵在内脏的沉积数及肝脏、小肠、大肠沉积的虫卵百分比。同时,从感染后5周至11周,每周分别收集26只C57BL/6小鼠以及同样数量BALB/c小鼠的24小时粪样1次,并计数每克粪样中的虫卵数(EPG)。此外,我们还根据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学原理初步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动力学模型,通过查阅文献和小鼠实验的抗体检测数据,调整并给定方程系数的数值,在Matlab软件中编辑程序、求解方程。本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感染相同数量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尾蚴后,经胸主动脉灌注法检获的C57BL/6与BALB/c小鼠的合抱成虫对数无差异(t=-1.5670,P=0.1190)。2、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14周内, C57BL/6与BALB/c小鼠体内平均每对合抱成虫在内脏沉积的虫卵总量无差异(t=0.9328,P=0.3782),C57BL/6小鼠的肝脏沉积虫卵量明显多于BALB/c(t=4.3190,P=0.0025),小肠沉积虫卵量在两鼠种间无差异(t=0.6150,P=0.5556),C57BL/6小鼠的大肠沉积虫卵量则明显少于BALB/c(t=-3.0714,P=0.0153)。3、在感染后各时间点,内脏沉积虫卵量百分比两鼠种间存在差异。C57BL/6小鼠的肝脏沉积虫卵量的百分比先递减、感染后7周趋于稳定,BALB/c小鼠则呈持续递减趋势,二者肝脏沉积虫卵量的百分比峰值均位于感染后4周,且C57BL/6在肝脏沉积虫卵量的百分比显着大于BALB/c小鼠的(t=5.0547,P=0.001);小肠沉积虫卵量百分比,两种品系小鼠均呈递增趋势,无统计学差异(t=0.9820,P=0.3548);大肠沉积的虫卵量百分比,均未见明显的随时间变化规律,但C57BL/6在大肠沉积的虫卵数比例显着低于BALB/c的(t=-4.5621,P=0.0018)。4、在感染进程中,两种小鼠虫卵沉积数的分布类型亦有差异。C57BL/6小鼠的内脏沉积虫卵总量、肝脏、小肠和大肠沉积虫卵量随时间均成聚集分布,且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BALB/c小鼠的内脏沉积虫卵总量、肝脏沉积虫卵量随时间呈均匀分布,小肠和大肠沉积虫卵量随时间成聚集分布,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5、实验室感染日本血吸虫的C57BL/6与BALB/c小鼠,在同一时间点,组内小鼠的粪样虫卵EPG呈正态分布,而同组小鼠的虫卵EPG的时间动态分布可以负二项分布来描述。6、粪样中虫卵排出的早期即感染后5至6周,C57BL/6小鼠的粪样虫卵EPG明显低于BALB/c小鼠。从感染后7周至14周,C57BL/6与BALB/c小鼠粪样虫卵EPG无差异。7、构建血吸虫病免疫动力学微分方程,成功地在Matlab软件中拟合出模型中与免疫过程相关的8种主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我们建立的方程对特异性IgG抗体的拟合较好,但与其他一些实验提示的免疫应答特征仍存在差异。在感染后50天,人为地迅速增加或减少抗原量,Th1、Th2细胞数量出现小幅度上升或下降,巨噬细胞、B细胞与浆细胞变化不明显,抗体则迅速下降或上升,后缓慢进入平台期。结果提示,抗体水平的波动程度大于其它免疫因子,可作为干预后的主要监测指标。本研究丰富了实验室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虫卵分布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感染小鼠的内脏沉积虫卵与粪样排出虫卵的实验数据,日本血吸虫免疫动力学模型的成功拟合更加拓展了血吸虫免疫方面

陈智勇[8](2009)在《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紫胶是云南省的传统特色产品,我国紫胶生产主要集中于云南,云南既是我国紫胶的原产地,也是主产地。云南的紫胶产量六十年代以前占全国产量的99%,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紫胶生产虽已推广扩大到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一些省区,但云南的比重仍占到全国产量的90%以上。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整体,紫胶的生产必须由紫胶虫、寄主植物及环境组成。紫胶主产于南亚热带和热带贫穷山区,因满足绿色、有机、天然等环保、健康要求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着的经济效益,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脱贫骨干项目。紫胶培育营建的大面积寄主植物在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护天然林、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研究以整体论、系统论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云南典型的紫胶产区—红河州和墨江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设置样地定点观测、计量经济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调查了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构建了紫胶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指标,并据此评价了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紫胶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科学的依据,提高我国的紫胶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促进紫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国目前用于紫胶生产的紫胶虫种有6种,寄主植物300余种,优良寄主植物近20种,紫胶寄主植物资源8000余万株,紫胶生产面积近300万亩。构建了新的多虫种、不同质量紫胶生产并存,能生产满足各种需求紫胶的良好局面,新的紫胶地理格局横跨南亚热带、热带北缘和干热河谷区。构建的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合理,在时间结构上,紫胶生产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有较好的同步性。在适宜紫胶蚧、信德紫胶虫等紫胶虫发展的干热河谷区发展其夏代和冬代;在适宜云南紫胶虫、尼泊尔紫胶虫等紫胶虫发展的热带北缘发展其夏代和冬代。在南亚热带区,充分利用4-10月的较高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发展紫胶蚧、信德紫胶虫、中华紫胶虫和尼泊尔紫胶虫等紫胶虫种,生产优质紫胶。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功能。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价值高于单纯的农作物的经济价值,一般为单纯农业价值的1.5~1.8倍。紫胶林内土壤流失量仅是坡耕地的14%,采伐撂荒地的30~40%;有机质和N、P、K等元素流失量是坡耕地的10-12%,采伐撂荒地的20%;碳汇量大约540万吨;紫胶生产每年可收获薪材约20万吨,相当于增加13万吨标准煤能源,减少砍伐约18万M3木材,相当于每年保护15-20年树龄的思茅松人工林1.2万亩。构建了紫胶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指标及其量化方法。社会经济效益指标以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指数为主,生态效益指标以固碳释氧效益、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滞留与淤积、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指标为主。分析了不同紫胶种植模式的种植成本、经济收益,核算各模式的利润。研究表明,乔木纯林模式的利润在814.14—1564.42元/亩之间;乔灌木纯林模式的利润在983.33—1145.20元/亩之间;林粮混作模式的利润在1008.98—1563.64元/亩之间。纯林模式的投资收益率在2.08%—3.57%间;乔灌混交模式的投资收益率在3.49%—4.08%;在林粮混种模式的投资收益率在1.18%—2.74%。纯林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在1.01—4.58年间;乔灌混交林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在1.01—4.62年间,林粮混种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在2.29—4.38年。紫胶的加工方面,每生产1吨颗粒胶需要消耗23138.22元成本,年产100吨颗粒胶的加工企业,每年可收入240.00万元,其中利润8.62万元,投资回收期9.28年,收益率为10.78%。每吨虫胶片生产成本为31362.68元/吨,年产50吨虫胶片企业的年收入为170.00万元,利润为13.19万元,投资回收期8.34万元,收益率12.00%。每吨漂白胶的生产成本为48990.00元,年产销50吨漂白胶企业的收入为275.00万元,利润可达30.05万元,3.66年可回收投资,收益率高达27.32%。加工的过程中,随着加工深度的扩大,获得的收益不断上升的,紫胶产品收益的排序是:漂白胶>虫胶片>颗粒胶。从生态效益看,乔木纯林总的生态效益达727.83元/亩,其中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淤积、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的分别占0.0008%、0.0000%、0.6960%、0.0026%和99.3005%:灌木纯林总的生态效益达698.69元/亩,其中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淤积、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的分别占0.0009%、0.0001%、0.5653%、0.0038%和99.4298%;林粮混作总的生态效益达1123.63元/亩,其中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淤积、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的分别占-0.0006%、0.0000%、0.0325%、-0.0021%和99.9702%。不同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以固碳释氧为主,占了模式生态效益的99%以上。生态和经济的综合评价来说,乔木纯林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为2010.11元/年·亩,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为1282.28元/年·亩和727.83元/年·亩;灌木纯林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为1512.83元/年·亩,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为814.14元/年·亩和698.69元/年·亩;林粮混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为2206.19元/年·亩,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为1082.56/年·亩和1123.63元/年·亩。研究表明,气候条件的变化、胶种单一、缺乏种胶培育基地、放养技术退化导致寄主树的老化和不当利用、其他经济作物挤占紫胶生产土地资源、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农户积极性降低是制约紫胶种植的限制因素。经营体制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供需缺口较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满足、产品附加值低,低水平竞争现象严重、企业竞争意识薄弱、年际产量大起大落,高低悬殊过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替代品的威胁、政府与商家重视程度不够是紫胶产品的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应该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紫胶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种胶为先导,培养种胶基地,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多模式发展,综合利用紫胶寄主植物;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成立行业组织,稳定价格机制;加强技术革新,注重产品定位,开拓市场,以促进紫胶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廖碧钗[9](2009)在《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在欧洲鳗鲡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甲苯咪唑(Mebendazole,MBZ)及其代谢物在欧洲鳗鲡血浆和组织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研究其在欧洲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残留规律,为MBZ给药方案的优化设计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5±1℃下,MBZ按1 mg·L-1的剂量浸浴欧洲鳗鲡36 h,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样品。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选用C18色谱柱,以乙腈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 nm,测定血浆和组织中MBZ及其代谢物的浓度。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处理血浆和组织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3 ng·mL-1;在0.01-1.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MBZ及其代谢物MBZ-OH、MBZ-NH2在血浆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3%、97.92%、102.91%;肌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45%、98.88%、95.11%;皮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1.75%、84.51%、79.59%;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非房室模型分析表明,MBZ在欧洲鳗鲡血浆中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消除半衰期(t1/2)为6.051 h,清除率(CL)为0.060 L·h-1·kg-1,表观分布容积(Vd)为0.528 L·kg-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滞留时间(MRT)、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16.499 mg·L-1·h-1、27.749 h、36 h、0.675μg·mL-1。MBZ-OH在欧洲鳗鲡血浆中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为2.093 h,CL为0.174 L·h-1·kg-1,Vd为0.526 L·kg-1,AUC、MRT、Tmax、Cmax分别为5.739 mg·L-1·h-1、18.227 h、7 h、0.204μg·mL-1。MBZ-NH2在欧洲鳗鲡血浆中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为67.242 h,CL为0.022 L·h-1·kg-1;Vd为2.144 L·kg-1;AUC、MRT、Tmax、Cmax分别为45.227 mg·L-1·h-1、100.392 h、36 h、0.586μg·mL-1。药物在组织中的消除方程如下:MBZ:C肌肉=3.330e-0.059t、C皮=0.706e-0.007t,相关指数分别为0.995、0.974;MBZ-OH:C肌肉=2.438e-0.110t、C皮=0.178e-0.019t,相关指数分别为0.962、0.978;MBZ-NH2:C肌肉=0.380e-0.003t、C皮=1.223e-0.004t,相关指数分别为0.965、0.951。研究结果表明:MBZ在欧洲鳗鲡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快,并迅速代谢成MBZ-OH和MBZ-NH2;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较高且分布广泛、渗透力强,可用于全身及深部组织感染的治疗;药物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及消除速度差别较大,皮的残留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且MBZ-NH2在鳗鲡皮中消除最慢,因此皮组织可以作为MBZ残留监测的首选组织。在25±1℃下,以0.02 m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MRL),利用休药期公式(WDT)计算休药期,建议休药期不低于48 d。

吴春光[10](2009)在《一类捕食者—食饵种群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文中指出种群动力学模型是描述种群与种群、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关系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可用于描述、预测以至调节和控制物种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种群动力学模型在资源数量化开发与管理,环境评估与管理,灾变预防与控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捕食者—食饵相互作用关系是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之一,是生态学与生物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由于捕食者—食饵种群动力学模型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关于它的研究引起了广大数学工作者和生物学家的关注。特别是具有功能性反应、收获控制、滞后效应、阶段结构、年龄结构、两性特征、扩散运动等特性的捕食者—食饵种群动力学模型被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概要介绍了种群动力学的基本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第三章详细介绍了Lotka-Volterra捕食者—食饵系统、非Lotka-Volterra捕食者—食饵系统以及具有人为干预、滞后效应、阶段结构、年龄结构、两性特征、扩散特性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完成的工作,其中第四章建立了捕食者具有不同虫态、虫龄的两种群捕食者—食饵的数学模型。具体应用研究以新疆棉区棉蚜和十一星瓢虫为对象,采用新疆棉区棉蚜和十一星瓢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十一星瓢虫对棉蚜捕食作用的调查和实验数据,应用种群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虫龄、虫态的十一星瓢虫捕食棉蚜的种群动力学理论模型。采用差分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不同温度、不同植株营养状况和不同棉蚜和瓢虫初始密度,模拟计算了棉蚜和瓢虫的种群发育状况和捕食状况,给出了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第五章考虑棉蚜和十一星瓢虫的扩散现象,建立了具有扩散特性的十一星瓢虫捕食棉蚜的种群动力学理论模型,模拟了在十一星瓢虫和蚜虫同时扩散的情况下各自种群的数量和分布;第六章对捕食者—食饵种群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展望。

二、用数学预测方法研究旋毛虫成虫寄生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数学预测方法研究旋毛虫成虫寄生寿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萤火虫PID优化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谐波抑制及功率因数
        1.2.1 谐波的来源及危害
        1.2.2 功率因数与谐波的关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谐波抑制技术的现状
        1.3.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历程
        1.3.3 仿生群智能算法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三相APFC基本结构及控制方案
    2.1 三相APFC的拓扑结构
        2.1.1 三相单开关APFC电路
        2.1.2 三相多开关APFC电路
    2.2 APFC电路的常用控制模式
        2.2.1 DCM控制模式
        2.2.2 CCM控制模式
        2.2.3 CRM控制模式
        2.2.4 单周期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萤火虫智能PID算法
    3.1 萤火虫算法的理论基础
        3.1.1 萤火虫算法概念
        3.1.2 萤火虫算法的仿生原理
    3.2 萤火虫算法的数学描述
    3.3 萤火虫PID控制算法
        3.3.1 常规PID控制原理
        3.3.2 萤火虫PID控制原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三相单开关APFC电路的研究
    4.1 电路工作原理
        4.1.1 主电路拓扑结构
        4.1.2 工作原理分析
    4.2 基于Matlab的系统建模及仿真
        4.2.1 主要参数的计算
        4.2.2 仿真结果
    4.3 硬件电路设计及实验验证
        4.3.1 DSP控制芯片的选取
        4.3.2 控制板电源系统设计
        4.3.3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4.3.4 PWM信号产生电路
        4.3.5 外部通讯电路
        4.3.6 实验结果
        4.3.7 实验装置图
    4.4 萤火虫PID控制的新型单开关APFC系统
        4.4.1 算法优化过程
        4.4.2 单开关APFC系统算法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萤火虫PID控制的三相双开关APFC系统
    5.1 三相双开关APFC电路
        5.1.1 三相双开关APFC电路拓扑
        5.1.2 三相双开关电路工作状态
    5.2 双开关APFC主电路数学模型
    5.3 基于萤火虫PID的系统仿真
        5.3.1 电路参数的设计
        5.3.2 系统建模与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萤火虫PID算法代码

(2)温度变化对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梨小食心虫的形态特征
    1.2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危害
    1.3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
        1.3.1 农业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3.4 生物防治
    1.4 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1.4.1 光周期对昆虫的影响
        1.4.2 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1.4.3 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1.4.3.1 有效积温法则
        1.4.3.2 高低温和适温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4.3.3 变温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4.4 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1.5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2013年至2015年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2.1.1 试验地点
        2.1.2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调查
    2.2 雌雄配对数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2.2.1 试验虫源
        2.2.2 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产卵的测定
    2.3 不同温度下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3.1 试验虫源
        2.3.2 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命表
        2.3.3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阶段存活率计算
    2.4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4.1 试验虫源
        2.4.2 梨小食心虫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的生命表
        2.4.3 恒温和变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阶段存活率计算
    2.5 自然模拟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
        2.5.1 试验虫源
        2.5.2 试验时间和地点
        2.5.3 2015年泰安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
        2.5.4 自然模拟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生命表
        2.5.5 梨小食心虫在自然条件下的发生动态模拟
    2.6 两性生命表的组建及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013年至2015年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3.1.1 2013年至2015年混植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3.1.2 2013年至2015年单植老龄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3.1.3 2013年至2015年单植幼龄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3.2 雌雄配对数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3.2.1 雌雄配对数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的影响
        3.2.2 雌雄配对数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繁殖的影响
    3.3 不同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3.1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发育历期和蛹重
        3.3.2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存活率
        3.3.3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值
        3.3.4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期望寿命
        3.3.5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生命表参数
    3.4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3.4.1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
        3.4.2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存活率的影响
        3.4.3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繁殖值的影响
        3.4.4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期望寿命的影响
        3.4.5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3.5 自然模拟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
        3.5.1 自然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参数
        3.5.2 自然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各阶段发育历期
        3.5.3 自然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存活率
        3.5.4 自然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值
        3.5.5 自然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期望寿命
        3.5.6 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模拟
4 讨论
    4.1 2013年至2015年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4.2 雌雄配对数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4.3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
    4.4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4.5 自然模拟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
5 结论
    5.1 2013年至2015年泰安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
    5.2 配对数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5.3 不同温度下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
    5.4 恒温和变温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5.5 自然变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3)甲苯咪唑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性质和驱虫机理
    1.1 理化性质
    1.2 驱虫机理
2 甲苯咪唑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甲苯咪唑对水产动物的毒性研究
4 甲苯咪唑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概括
5 甲苯咪唑的残留研究
6 小结与展望

(4)旋毛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旋毛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1.1 概述
        1.2 生活史
        1.3 动物体旋毛虫
        1.4 人类旋毛虫
    第二章 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2.1 人类非单一体
        2.2 浅谈自然
        2.3 微生物群是人类进化伙伴
        2.4 微生物有益或有害
        2.5 热点:肠道微生物与寄生虫之间的关系
        2.6 展望
第二篇 实验内容
    第一章 细菌的培养方法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细菌与旋毛虫共感染的观察与分析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三章 旋毛虫感染大鼠不同时间肠道和膈肌的变化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5)豌豆蚜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苜蓿蚜害及豌豆蚜概况
        1.1 苜蓿蚜害
        1.2 蚜虫的生活史和传毒
        1.3 蚜虫的多型现象
        1.4 蚜害的控制
        1.5 豌豆蚜的概述
    2. 微卫星DNA 标记技术及其在昆虫学上的应用
        2.1 微卫星DNA 标记技术原理及特点
        2.2 微卫星DNA 标记技术在昆虫学上的研究现状
        2.3 微卫星DNA 标记技术在蚜虫学研究中应用
    3. 我国苜蓿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3.1 害虫种类
        3.2 化学防治
        3.3 生物防治
        3.4 抗虫性研究
        3.5 苜蓿转基因抗虫育种
    4. 昆虫种群的调控机制
        4.1 天敌对昆虫种群的调控作用
        4.2 植物对昆虫种群的调控
    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第二章 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单头豌豆蚜基因组DNA 的提取
        2.2 引物筛选
        2.3 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3. 讨论
        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种群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
第三章 两种瓢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七星瓢虫
        2.2 龟纹瓢虫
        2.3 两种瓢虫的功能反应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四个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苜蓿品种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品种对两种色型豌豆蚜若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2.2 若虫存活率
        2.3 生殖力、生殖率、繁殖期
        2.4 生命表
    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生化抗性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蚜虫危害胁迫对SOD 活性的影响
        2.2 蚜虫危害胁迫对POD 活性的影响
        2.3 蚜虫为害胁迫对PPO 活性的影响
        2.4 蚜虫为害胁迫对CAT 活性的影响
        2.5 蚜虫危害胁迫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2.6 蚜虫为害胁迫对叶绿素Chl(Chla+Chlb)含量的影响
        2.7 蚜虫为害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8 蚜虫为害胁迫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2.9 蚜虫危害胁迫对单宁含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SOD、POD 活性变化与抗蚜性的关系
        3.2 PPO 和CAT 活性变化与抗蚜性的关系
        3.3 MDA 含量变化与抗蚜性的关系
        3.4 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变化与抗蚜性的关系
        3.5 单宁含量变化与抗蚜性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2 两种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1.3 苜蓿品种的抗性鉴定
        1.4 苜蓿品种的抗生性
        1.5 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生理生化抗性
    2. 结论
        2.1 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2 两种瓢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2.3 四个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
        2.4 四个苜蓿品种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及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生物学特性
        2.5 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
        2.6 综合结论
创新点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松毛虫的种类、发生以及危害状况
        1.1.2 松毛虫灾害的严重性
        1.1.3 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的原因
        1.1.3.1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1.1.3.2 气候
        1.1.3.3 食料
        1.1.3.4 天敌
        1.1.3.5 林分结构
        1.1.3.6 其他原因
        1.1.4 马尾松毛虫暴发机制
        1.1.5 马尾松毛虫的种群动态
        1.1.6 马尾松毛虫灾害预测预报的基本含义
    1.2 松毛虫灾害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国外松毛虫灾害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1.2.2 我国马尾松毛虫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1.2.2.1 发生期预报的研究进展
        1.2.2.1.1 黑光灯诱集法
        1.2.2.1.2 性信息素诱集法
        1.2.2.1.3 物候法
        1.2.2.1.4 期距法
        1.2.2.2 发生量预报研究进展
        1.2.2.2.1 空间格局的研究
        1.2.2.2.1.1 传统的空间格局研究
        1.2.2.2.1.2 生物地理统计学
        1.2.2.2.2 抽样技术的研究
        1.2.2.2.3 生命表的研究
        1.2.2.2.4 种群数量监测的研究
        1.2.2.2.4.1 有效基数模型
        1.2.2.2.4.2 多元回归模型
        1.2.2.2.4.3 逐步回归模型
        1.2.2.2.4.4 主成分回归模型
        1.2.2.2.4.5 模糊数学模型
        1.2.2.2.4.6 马尔可夫模型
        1.2.2.2.4.7 灰色系统模型
        1.2.2.2.4.8 时间序列模型
        1.2.2.2.4.9 判别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模型
        1.2.2.2.4.10 BP模型和LOGIT模型
        1.2.2.2.4.11 系统分析法
        1.2.2.2.4.12 时空分析模型
        1.2.2.3 发生区预报研究进展
        1.2.2.3.1 雷达监测法
        1.2.2.3.2 应用卫星遥感图像监测法
        1.2.2.3.3 航空录像和全球定位技术监测法
        1.2.2.3.4 应用气象卫星图像监测法
        1.2.2.3.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法
        1.2.2.4 危害程度预报研究进展
        1.2.2.4.1 马尾松毛虫的食叶量
        1.2.2.4.2 马尾松失叶量与立木材积生长的研究
        1.2.2.4.3 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1.2.2.5 马尾松毛虫灾害预报技术研究发展趋势
        1.2.2.5.1 重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马尾松毛虫预报技术中的应用
        1.2.2.5.2 加强地面、空中监测手段的研究,达到地面、空中的有机结合
        1.2.2.5.3 加强可视化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在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地区概况
        1.4.1 水热条件
        1.4.2 森林植被
        1.4.3 松林现状
2 基于时空回归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预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及调查方法
        2.1.2 预报因子的选择
        2.1.2.1 气象因子的选择
        2.1.2.2 主成分分析
        2.1.2.3 半方差函数模型
        2.1.2.4 时空回归模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自变量的确定
        2.2.1.1 气象因子
        2.2.1.2 时间相关因子
        2.2.1.3 空间相关因子
        2.2.2 时空回归模型参数的拟合
        2.2.3 预报结果的检验
    2.3 小结与讨论
3 基于时空克立格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时空域克立格方法
        3.1.2.1 时空变异函数
        3.1.2.2 乘积—和模型
        3.1.2.3 平稳线性最优估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时空变异函数模型的建立
        3.2.1.1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3.2.1.2 时间变异函数模型
        3.2.1.3 空间变异函数模型
        3.2.1.4 时空变异函数的乘积—和模型
        3.2.1.5 时空变异函数模型的交差验证
        3.2.2 时空克立格法预测结果的检验
    3.3 小结与讨论
4 马尾松毛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4.1 自然条件概况
        4.1.1 水热条件
        4.1.2 森林植被
        4.1.3 松林现状
    4.2 综合协调各种措施调控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
        4.2.1 加强虫情监测
        4.2.2 科学划分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
        4.2.3 营林技术措施
        4.2.4 灯光诱杀和化学防治
        4.2.5 益鸟招引
    4.3 结果分析
        4.3.1 马尾松毛虫虫情测报技术
        4.3.2 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的划分
        4.3.2.1 安全区
        4.3.2.2 偶发区
        4.3.2.3 常灾区
        4.3.3 营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毛虫的影响
        4.3.4 马尾松毛虫的天敌种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虫卵分布与免疫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及内脏沉积虫卵的分布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日本血吸虫虫卵在内脏沉积随时间的分布类型
    1. 传统空间分布方法
    2. 内脏沉积虫卵量随时间的分布类型
    3. 讨论
第三部分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感染小鼠粪样中虫卵分布的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宿主免疫动力学模型
    1. 免疫动力学方程建立的免疫学基础
    2. 免疫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3. 方程系数的确立
    4. 方程求解的结果
    5. 干预结果
    6.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2:求解方程的程序
致谢

(8)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
        1.2.1 紫胶虫及紫胶研究概况
        1.2.2 生态经济系统及生态功能研究
        1.2.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研究
        1.2.4 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1.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6 紫胶产业及其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红河基本情况
        2.1.2 墨江基本情况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紫胶生产模式的选择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3.1 物种结构
        3.1.1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要紫胶虫
        3.1.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要寄主植物
        3.1.3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节肢动物
    3.2 空间结构
        3.2.1 垂直结构
        3.2.2 水平结构
        3.2.3 紫胶虫及寄主植物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结构
        3.2.4 斑块尺度
    3.3 时间结构
        3.3.1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几种主要紫胶虫的时间结构
        3.3.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其他主要物种的时间结构
        3.3.3 几种紫胶虫紫胶生产时间动态及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研究
    4.1 保持水土功能
    4.2 改良土壤功能
    4.3 抑制外来物种功能
    4.4 薪炭功能
    4.5 碳汇功能
    4.6 蛋白饲料
    4.7 粮食生产功能
    4.8 紫胶生产功能
    4.9 保护生物多样性
    4.10 小结
第五章 紫胶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1 目的性原则
        5.1.2 因地制宜原则
        5.1.3 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5.1.4 独立性
        5.1.5 动态性和可比性
        5.1.6 可行性原则
        5.1.7 易操作性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5.3.1 紫胶生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公式构建
        5.3.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体系
    5.4 经济社会效益财务指标
    5.5 生态效益指标的选取及测量方法
第六章 紫胶经济效益分析
    6.1 紫胶种植经济技术参数
        6.1.1 乔木纯林经济技术参数
        6.1.2 灌木纯林经济技术参数
        6.1.3 乔灌混交林经济技术参数
        6.1.4 林粮混种模式经济技术参数
    6.2 农户紫胶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6.2.1 紫胶种植基本经济效益数据
        6.2.2 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
    6.3 紫胶加工产品经济效益分析
        6.3.1 颗粒胶经济效益分析
        6.3.2 虫胶片经济效益分析
        6.3.3 漂白胶经济效益分析
        6.3.4 不同紫胶类产品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紫胶林的生态效益分析
    7.1 紫胶固碳释氧效益
        7.1.1 紫胶林的生物量
        7.1.2 固碳释氧效益价值核算
    7.2 紫胶林保育土壤的效益
        7.2.1 紫胶林的水土流失
        7.2.2 紫胶林减少土壤侵蚀的效益
        7.2.3 紫胶林减少泥沙淤积的效益
        7.2.4 紫胶林增加土壤肥力的效益
    7.3 紫胶林涵养水源的效益
        7.3.1 降雨及径流量观测
        7.3.2 紫胶林涵养水源的效益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总体评价
        8.1.1 新的紫胶生产格局
        8.1.2 紫胶混农林生产模式
        8.1.3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效益
        8.1.4 紫胶生产经济系统生态经济效益总评价
    8.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制约因素
        8.2.1 紫胶种植及资源利用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8.2.2 紫胶产品加工产业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8.3 紫胶产业发展改进建议
        8.3.1 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紫胶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8.3.2 种胶为先导,培养种胶基地
        8.3.3 生态建设为切入点
        8.3.4 多模式发展,综合利用紫胶寄主植物
        8.3.5 完善市场调研,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8.3.6 成立行业组织,稳定价格机制
        8.3.7 加大投入力度
        8.3.8 扶持龙头企业,完成紫胶加工企业金字塔状布局
        8.3.9 加强技术革新,注重产品定位,开拓市场
    8.4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活动
致谢

(9)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在欧洲鳗鲡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1 苯并咪唑类药物的研究概况
    2 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的理化特性
    3 甲苯咪唑的药效学研究
        3.1 驱虫作用机制
        3.2 甲苯咪唑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概况
        3.3 甲苯咪唑在畜禽中的应用
    4 甲苯咪唑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5 甲苯咪唑的残留研究
        5.1 甲苯咪唑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残留研究
        5.2 甲苯咪唑在畜禽中的残留研究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在欧洲鳗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溶液的配制
        1.3.1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5)的配制
        1.3.2 碳酸钠溶液(2 mol·L~(-1))的配制
        1.3.3 原料溶液的配制
        1.3.4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1.4 实验动物
        1.5 药物动力学研究
        1.5.1 动物给药及采样
        1.5.2 样品处理
        1.5.3 色谱条件
        1.5.4 标准曲线的制备
        1.5.5 回收率测定
        1.5.6 精密度测定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
        2.2 标准曲线
        2.3 回收率试验
        2.4 精密度试验
        2.5 药物动力学特征
        2.6 药代动力学参数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3.2 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3.3 检测方法可靠性
        3.4 药物动力学特征
    4 小结
第二章 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在欧洲鳗鲡体内的残留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仪器
        1.2 方法
        1.2.1 溶液的配制
        1.2.2 药物的配制
        1.2.3 色谱条件
        1.2.4 动物给药及采样
        1.2.5 样品处理
        1.2.6 标准曲线的制备
        1.2.7 回收率测定
        1.2.8 精密度测定
        1.2.9 肌肉和皮样品中MBZ 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测定
        1.2.10 休药期(WDT)的确定
        1.2.11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欧洲鳗鲡肌肉和皮MBZ 及其代谢物标准曲线
        2.2 回收率试验
        2.3 精密度试验
        2.4 欧洲鳗鲡浸浴MBZ 后组织中的血药浓度-时间变化曲线
        2.5 药代动力学参数
        2.6 MBZ 及其代谢物在组织中的消除
        2.7 休药期计算
    3 讨论
        3.1 组织中MBZ 及其代谢物的分离提取及残留检测
        3.2 残留及消除规律
        3.3 休药期的确定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一类捕食者—食饵种群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种群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种群动力学模型简介
    第一节 单物种种群动力学模型
        一、马尔萨斯(非密度制约(density independent)方程)模型
        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Logistic growth model)
    第二节 两物种种群动力学模型
        一、两种群平等竞争的数学模型
        二、两种群捕食关系的数学模型
        三、两种群相互依存的数学模型
        四、两物种种群动力学模型一般形式
    第三节 多物种种群动力学模型
        一、三物种种群动力学模型种群动力学模型
        二、多物种种群动力学模型种群动力学模型
    第四节 种群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第三章 两种群捕食─食饵种群动力学模型
    第一节 Lotka-Volterra体系的捕食─食饵模型
        一、功能反应的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
        二、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的改进和发展
    第二节 具有其他特性的捕食─食饵模型
        一、非Lotka-Volterra体系的捕食─食饵模型
        二、具有收获的捕食─食饵模型
        三、具有滞后效应捕食─食饵模型
        四、具有阶段结构捕食─食饵模型
        五、具有年龄结构的捕食─食饵模型
        六、具有两性的捕食─食饵模型
        七、具有扩散的捕食─食饵模型
第四章 捕食者具有阶段结构的十一星瓢虫捕食棉蚜的种群动力学模型
    第一节 蚜虫和十一星瓢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蚜虫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点
        二、十一星瓢虫的生物学特性
        三、新疆棉区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的防治
    第二节 捕食者具有阶段结构的十一星瓢虫捕食棉蚜的种群动力学模型
        一、模型假设
        二、模型模拟
第五章 具有阶段结构和扩散效应的十一星瓢虫捕食棉蚜的种群动力学模型
    第一节 模型建立
    第二节 模型模拟
第六章 捕食系统种群动力学模型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用数学预测方法研究旋毛虫成虫寄生寿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萤火虫PID优化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研究[D]. 周倩倩.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6)
  • [2]温度变化对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徐龙祥.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3]甲苯咪唑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J]. 韩飞,张曼,张周,王晶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07)
  • [4]旋毛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 刘丽丽. 吉林大学, 2011(10)
  • [5]豌豆蚜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调控机制研究[D]. 武德功.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3)
  • [6]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的研究[D]. 陈绘画.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5)
  • [7]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虫卵分布与免疫动力学模型的研究[D]. 储凯. 南京医科大学, 2010(06)
  • [8]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 陈智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3)
  • [9]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在欧洲鳗鲡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D]. 廖碧钗.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10]一类捕食者—食饵种群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 吴春光.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标签:;  ;  ;  ;  

数学预测法研究旋毛虫成虫寄生寿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